CN101713784A -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784A
CN101713784A CN200910168057A CN200910168057A CN101713784A CN 101713784 A CN101713784 A CN 101713784A CN 200910168057 A CN200910168057 A CN 200910168057A CN 200910168057 A CN200910168057 A CN 200910168057A CN 101713784 A CN101713784 A CN 10171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rps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chemical testing
convey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8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784B (zh
Inventor
田中宏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1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13Producing thin layers of samples on a substrate, e.g. smearing, spinning-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52Type of codes bar c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06Individual bottles or tubes
    • G01N2035/041Individual bottles or tubes lifting items out of a rack for acc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82Transmission
    • G01N2035/0484Belt or cha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36/00Chemistry: analytical and immunological testing
    • Y10T436/11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 Y10T436/113332Automated chemical analysis with conveyance of sample along a test line in a container or rac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包括:检体处理单元,处理检体;第一搬送机构,从搬入侧经由用于向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朝向相对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位于上述搬入侧的相反侧的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第二搬送机构,从上述搬入侧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朝向上述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还公开了一种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Description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送检体并使用检体处理单元对被搬送的检体进行处理的检体处理装置、以及为了向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而搬送检体的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如下检体处理装置,该检体处理装置具备:检体分析单元、涂抹标本制作单元等多个检体处理单元;以及为了供给给上述检体处理单元而搬送检体的搬送装置,通过搬送装置向各检体处理单元搬送检体,使用检体处理单元对搬送的检体进行处理。
在美国专利第6,290,90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检体处理系统,具备:搬送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子的搬送线、架子投入部、架子收容部、离心分离单元、分注单元、分析单元、打开塞子单元、条形码标签单元、关闭塞子单元、以及检体分类单元等多个检体处理单元,搬送线可以以使保持检体的检体架子靠近所指示的处理单元的形式进行搬送。该检体处理系统的搬送线构成为具有与多个处理单元分别成对的多个部分线单元串联连接的结构,在处理单元停止运转、或处于维修状态的情况下,不使检体架子靠近该处理单元而进入接下来的处理工序。另外,搬送线包括:主搬送路,配置在架子投入部与架子收容部之间,并用于从架子投入部的一侧向架子收容部的一侧搬送检体架子;以及反馈搬送路,根据需要用于从架子收容部的一侧向架子投入部的一侧搬送检体架子,各部分线单元部分地承担主搬送路以及反馈搬送路。各部分线单元内置有用于控制自身单元内的动作的单元控制部。
但是,在美国专利第6,290,907号公报记载的检体处理系统中,部分线单元构成为通过一个单元控制部来控制主搬送路以及反馈搬送路,所以存在在单元控制部、主搬送路、或反馈搬送路中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部分线单元整体无法动作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不受任何发明内容中的内容的影响。
第一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体处理单元,处理检体;
第一搬送机构,从搬入侧经由用于向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朝向相对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位于上述搬入侧的相反侧的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二搬送机构,从上述搬入侧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朝向上述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独立地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了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动作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和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构成为将指示检体的搬送开始的搬送开始指示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一控制装置,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具备检测检体的检体检测部,在设定了上述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在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搬送开始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开始检体的搬送,在设定了上述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在由上述检体检测部检测到检体的情况下开始上述检体的搬送。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是能够针对多个测定项目分别进行检体的测定的检体测定单元,
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构成为取得包括上述检体测定单元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命令,将包括所取得的测定命令的上述搬送开始指示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一控制装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搬送机构构成为具备留存多个检体的留存部,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留存在上述留存部中的检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搬送机构构成为从接收从上述第二搬送机构送出的上述检体的接收位置,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将上述检体搬送至用于向上述第二搬送机构送出上述检体的送出位置,
上述第二搬送机构构成为能够将从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搬入的上述检体送出至上述接收位置,并且能够向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搬出从上述送出位置送出的上述检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具备旁路搬送机构,该旁路搬送机构从将上述检体送出至上述接收位置的送出位置,向将上述检体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上述装置的搬出位置,搬送上述检体。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控制上述检体处理单元。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上述多个检体处理部决定检体的搬送目的地的第三控制装置。
第二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检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搬送机构,从搬入侧经由用于向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朝向相对检体处理单元位于上述搬入侧的相反侧的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二搬送机构,从上述搬入侧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朝向上述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第三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由检体处理装置执行的检体搬送方法,该检体处理装置具备:第一搬送机构,经由用于向处理检体的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搬送上述检体;第二搬送机构,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而搬送上述检体;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检体搬送方法包括:
(a)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将上述检体搬送给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
(b)按照上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一搬送机构,将搬送给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的上述检体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以及
(c)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将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的上述检体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装置。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d)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向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搬送的开始指示,其中
上述步骤(b)是在执行了上述步骤(d)时执行的。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e)从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向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搬送的完成通知,其中
上述步骤(c)是在执行了上述步骤(e)时执行的。
在上述(3)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f)决定检体的搬送目的地;
(g)在决定为检体的搬送目的地是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时,执行上述步骤(a)至(c);以及
(h)在决定为检体的搬送目的地不是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时,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而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上述装置。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i)设定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动作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以及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中的某一个;
(j)在设定了上述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执行上述步骤(a)至(c);以及
(k)在设定了上述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按照上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一搬送机构,将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中载置的上述检体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检体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出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样品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检体搬送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搬送机构具备的第一传送带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搬送机构具备的第二传送带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血球分析装置的测定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血球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装置的搬送目的地地决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装置的搬送指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基于检体搬送装置的控制部的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基于血球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下的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基于血球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下的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基于血球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检体的分析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前半)。
图15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于血球分析装置的信息处理单元的检体的分析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后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处理系统),具备:检体分析单元(检体分析装置),分析血液、尿等临床检体;第一搬送机构,为了向上述检体分析装置供给检体,而搬送检体;第二搬送机构,以不向上述检体分析装置供给上述检体方式,搬送上述检体;信息处理单元,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其中,即使在上述控制部停止了控制动作时,信息处理单元也可以控制第一搬送机构。
(检体处理系统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如图1所示,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检体投入装置2、检体搬送装置3、301、检体收容装置4、血球分析装置5、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经由通信网路与主机计算机9可通信地连接。
(检体投入装置2的结构)
检体投入装置2构成为可以载置收容有多个检体容器的样品架子。该检体投入装置2构成为具备:由CPU以及存储器等构成的控制部(未图示);送出样品架子的送出机构(未图示);以及检测所载置的样品架子的传感器(未图示),利用传感器对该检体投入装置2中载置的样品架子进行检测,利用送出机构将由传感器进行了检测的样品架子送出给检体搬送装置3。另外,检体投入装置20的控制部经由LAN与系统控制装置8可通信地连接,在由传感器检测出样品架子时,对该样品架子分配序号,在向检体搬送装置3送出该样品架子时,将所分配的序号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
图2是示出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样品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检体容器T呈管状,且上端开口。在内部收容有从患者采取的血液检体,上端的开口被盖部C密封。检体容器T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构成,可以视觉辨认内部的血液检体。另外,在检体容器T的侧面,粘贴有条形码标签BL1。在该条形码标签BL1中,印刷有表示检体ID的条形码。样品架子L可以并排保持10个检体容器T。在样品架子L中,以垂直状态(竖立状态)保持各检体容器T。另外,在样品架子L的侧面,粘贴有条形码标签BL2。在该条形码标签BL2中,印刷有表示架子ID的条形码。
(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
接下来,对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三个检体搬送装置3。在血球分析装置5的三个测定单元51、51、51的前方,分别配置有检体搬送装置3、3、3。相邻的检体搬送装置3、3被连接,可以交接样品架子L。另外,最右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与上述检体投入装置2连接,可以导入从检体投入装置2搬出的样品架子L。最左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与检体搬送装置301连接,可以向检体搬送装置301搬出样品架子L。
图4是示出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检体搬送装置3具备:用于将检体供给给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的第一搬送机构31;用于将检体搬送给下游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或检体搬送装置310)的第二搬送机构32;以及控制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部300。第一搬送机构31具备:可以临时保持多个样品架子L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其中多个样品架子L保持收容进行分析前的检体的检体容器T;使样品架子L在图中箭头X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的架子搬送部35;读取架子条形码的条形码读取部36;检测有无样品架子L的架子传感器37;检测有无检体容器T的检体容器传感器38;以及向第二搬送机构32送出样品架子L的架子送出部39。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宽度比样品架子L的宽度大一些。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在其上面载置有分析前的样品架子L。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与第二搬送机构23连接,通过后述的第二搬送机构32的架子送出部322,从第二搬送机构32送入样品架子L。在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附近,安装有架子传感器37,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样品架子L的架子检测位置33a被设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上。从第二搬送机构32送入的样品架子L位于架子检测位置33a,由此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该样品架子L。另外,被设置成架子送入部33b可以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在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出样品架子L时,该架子送入部33b突出,从而与样品架子L卡合,以该状态向后方(接近架子搬送部35的方向)移动,从而向后方移送样品架子L。上述架子送入部33b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下方的步进电动机33c驱动。
架子搬送部35如图4所示,可以在上述X方向上移送由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移送的样品架子L。在由该架子搬送部35搬送样品架子L的搬送路径上,存在利用检体容器传感器38来检测检体容器的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以及用于向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35c。架子搬送部35构成为可以以经由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将检体搬送至检体供给位置35c的方式搬送样品架子L。检体供给位置35c是从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向搬送方向下游侧离开一个检体量的位置,在检体通过架子搬送部35被搬送至检体供给位置35c的情况下,后述的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的把手部夹持该检体的检体容器T,从样品架子L中取出检体容器T,从检体容器T吸引检体,从而将检体供给给测定单元51。架子搬送部35在将检体容器搬送至上述检体供给位置35c之后,检体的供给完成,并在直到该检体容器T返回到样品架子L的期间,对样品架子L的搬送进行等待。
另外,架子搬送部35具有可以分别独立地动作的第一传送带351以及第二传送带352这两个传送带。另外,第一传送带351以及第二传送带352的箭头Y方向的宽度b1以及b2分别是样品架子L的箭头Y方向的宽度B的一半以下的大小。上述第一传送带351以及第二传送带352被并列地配置成在架子搬送部35搬送样品架子L时不从样品架子L的宽度B露出。图5是示出第一传送带351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第二传送带352的结构的主视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传送带351以及第二传送带352分别形成为环状,第一传送带351配置成包围辊351a~351c,第二传送带352配置成包围辊352a~352c。另外,在第一传送带351的外周部,以具有比样品架子L的X方向的宽度W大一些(例如1mm)的内宽w1的方式设置有两个突起片351d,同样地,在第二传送带352的外周部,以具有与上述内宽w1相同程度的内宽w2的方式设置有两个突起片352d。第一传送带351构成为在两个突起片351d的内侧保持有样品架子L的状态下,通过步进电动机351e在辊351a~351c的外周移动,从而使样品架子L在箭头X方向上移动。第二传送带352构成为在两个突起片352d的内侧保持有样品架子L的状态下,通过步进电动机352e在辊352a~352c的外周移动,从而使样品架子L在箭头X方向上移动。另外,第一传送带351以及第二传送带352构成为可以相互独立地移送样品架子L。
条形码读取部36读取图2以及图3所示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并且,读取粘贴在样品架子L上的架子条形码。上述条形码读取部36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旋转装置使对象的检体容器T在收容于样品容器L中的状态下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同时读取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由此,即使在检体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1相对条形码读取部36位于相反侧的情况下,通过使检体容器T旋转,也可以使条形码标签BL1朝向条形码读取部36,可以使条形码读取部36读取检体条形码。另外,样品架子L的架子条形码记录有对各取样标签L固有地附加的架子ID,用于检体的分析结果的管理等。
架子传感器37以及检体容器传感器38是接触型的传感器,分别具有门帘形状的接触片、射出光的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未图示)。架子传感器37以及检体容器传感器38构成为通过接触片抵接到检测对象的被检测物而弯曲,其结果,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被接触片反射而入射到受光元件。由此,在收容于样品架子L中的检测对象的检体容器T通过检体容器传感器38的下方时,接触片通过检体容器T被弯曲,而可以检测检体容器T。
架子送出部39配置成夹着架子搬送部35而与后述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对向,通过步进电动机39a的驱动力在箭头Y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在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架子送出部39之间的位置391(以下称为“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搬送了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通过将架子送出部39移动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侧,可以推动样品架子L而将其移动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内。这样,分析完成的样品架子L从第一搬送机构31被送出给第二搬送机构32。
第二搬送机构32具备架子搬送部321、架子送出部322、和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架子搬送部321在图中箭头X方向上延伸,可以使样品架子L在箭头X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上述架子搬送部321构成为具有环状的传送带321a以及步进电动机321b,通过步进电动机321b的驱动力使传送带321a在箭头X方向上旋转。由此,可以使载置于传送带321a上的样品架子L在X方向上移动。另外,架子送出部322配置成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前侧,夹着架子搬送部321而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21对向,通过步进电动机322a的驱动力在箭头Y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在向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与架子送出部322之间的位置323(以下称为“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搬送了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通过将架子送出部322移动至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侧,可以推动样品架子L而将其移动至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内的架子检测位置33a。
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在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宽度比样品架子L的宽度大一些。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在其上面载置有分析完成的样品架子L。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上述架子搬送部35连接,如上所述,通过架子送出部39,从架子搬送部35送入样品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两侧面,朝向内侧可突出地设置有架子送入部34b。在由架子送出部39搬入了样品架子L时,该架子送入部34b突出,从而与样品架子L卡合,以该状态向前方(接近架子搬送部321的方向)移动,从而向前方移送样品架子L。上述架子送入部34b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下方的步进电动机34c驱动。
由控制部300控制上述那样的结构的第二搬送机构32。另一方面,由后述的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2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1。控制部300由CPU、ROM、以及RAM等(未图示)构成,可以通过CPU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第二搬送机构32的控制程序。另外,上述控制部300具备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经由LAN分别与信息处理单元52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可通信地连接。
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检体搬送装置3通过第二搬送机构32将从检体投入装置2搬送的样品架子L搬送至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323,通过架子送出部322移送给第一搬送机构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将该样品架子L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送出给架子搬送部35,进而通过架子搬送部35进行搬送,从而可以将检体供给给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另外,通过架子搬送部35将收容吸引完成的检体的样品架子L移送给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并通过架子送出部39将其送出给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保持的样品架子L被移送给第二搬送机构32的架子搬送部321,通过架子搬送部321,搬出给后级的装置(检体搬送装置3或301)。另外,在检体搬送装置3从前级的装置接收到收容由搬送下游侧的测定单元51或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处理的检体或分析完成的检体的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通过该第二搬送机构32的架子搬送部321,在箭头X方向上搬送该样品架子L,原样地搬出给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
(检体搬送装置301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前侧,配置有检体搬送装置301。在该检体搬送装置301中,其右端侧与在三个检体搬送装置3、3、3内的位于搬送最下游侧(图中左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连接,其左端测与检体收容装置4连接。
试样搬送装置301具备输送器302与架子滑动器303。在输送器302中,设置有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架子搬送路302a、302b。接近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架子搬送路302a是用于搬送收容应供给给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检体的样品架子L的测定线。另一方面,远离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架子搬送路302b是用于搬送未收容应供给给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检体的样品架子L的离线(skip line)。另外,输送器302具备CPU以及存储器,具备控制各动作机构的控制部(未图示)。
架子滑动器303配置在输送器302的右侧,向输送器302的测定线302a以及离线302b进行样品架子L的分配投入。
(检体收容装置4的结构)
检体收容装置4构成为可以载置多个样品架子L。上述检体收容装置4从检体搬送装置301接收并收容结束了分析或涂抹标本制作的样品架子L。
(血球分析装置5的结构)
血球分析装置5是光学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方式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关于包含在血液检体中的血球取得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等,据此分类包含在检体中的血球,并且,针对每个种类计数血球数,制作针对每个种类对如上分类的血球进行了上色的分布图,并显示该分布图。上述血球分析装置5具备:测定血液检体的测定单元51;以及处理从测定单元51输出的测定数据,并显示血液检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处理单元52。
血球分析装置5如图1所示,具备三个测定单元51、51、51、和一个信息处理单元52。信息处理单元52与三个测定单元51、51、51以及三个检体搬送装置3、3、3可通信地连接,可以分别控制这些三个测定单元51、51、51以及三个第一搬送机构31、31、31的动作。
另外,三个测定单元51、51、51是相同的结构。图7是示出测定单元5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7所示,测定单元51具有:从检体容器(采血管)T中吸引作为检体的血液的检体吸引部511;从由检体吸引部511吸引的血液调制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512;以及从由试样调制部512调制的测定试样中检测血球的检测部513。另外,测定单元51还具有:用于将由检体搬送装置3的架子搬送部35搬送的样品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的取入口(未图示);以及从样品架子L中将检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检体吸引部511的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搬送部515。
在检体吸引部511的前端部,设置有吸引管(未图示)。另外,检体吸引部511构成为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通过向下方移动,上述吸引管贯通搬送至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T的盖部CP,吸引内部的血液。
检测部513构成为可以通过鞘流(Sheath Flow)DC检测法进行RBC(红血球)检测以及PLT(血小板)检测,并且,可以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血红蛋白)检测。另外,检测部513构成为可以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术法进行WBC(白血球)检测。
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具备可以夹持检体容器T的把手部515a。把手部515a具备相互对向地配置的一对夹持部件,可以使该夹持部件相互接近以及远离。通过以夹着检体容器T的状态使上述夹持部件接近,可以夹持检体容器T。另外,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可以使把手部515a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进而,可以使把手部515a摇动。由此,通过把手部515a夹持收容于样品架子L中并位于供给位置35c的检体容器T,以该状态使把手部515a向上方移动,从而从样品架子L中拔出检体容器T,使把手部515a摇动,从而可以搅拌检体容器T内的检体。
另外,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具备具有可以插入检体容器T的孔部的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对由上述把手部515a夹持的检体容器T在搅拌完成后进行移动,将夹持的检体容器T插入到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的孔部。之后,通过使夹持部件远离,从把手部515a释放检体容器T,向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设置检体容器T。上述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通过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的动力,可以在Y方向上水平移动。在测定单元51的内部,设置有条形码读取部516。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可以移动至条形码读取部516的附近的条形码读取位置516a以及检体吸引部511的吸引位置511a。在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移动至条形码读取位置516a时,所设置的检体容器T通过未图示的旋转机构水平旋转,通过条形码读取部516读取检体条形码。由此,即使在检体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BL1相对于条形码读取部516位于相反侧的情况下,通过使检体容器T旋转,也可以使条形码标签BL1朝向条形码读取部516,可以使条形码读取部516读取检体条形码。另外,在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移动至吸引位置时,通过检体吸引部511,从设置的检体容器T中吸引检体。
接下来,对信息处理单元52的结构进行说明。信息处理单元52由计算机构成。图8是示出信息处理单元52的结构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52通过计算机52a来实现。如图8所示,计算机52a具备主体521、图像显示部522、和输入部523。主体521具备CPU521a、ROM521b、RAM521c、硬盘521d、读出装置521e、输入输出接口521f、通信接口52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21h,CPU521a、ROM521b、RAM521c、硬盘521d、读出装置521e、输入输出接口521f、通信接口52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21h通过总线521j连接。
CPU521a可以执行载入到RAM521c中的计算机程序。而且,通过该CPU521a执行后述那样的检体分析用以及测定单元51以及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用的计算机程序524a,计算机52a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2发挥功能。
ROM521b由掩模ROM、PROM、EPROM、或EEPROM等构成,记录有由CPU521a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其中使用的数据等。
RAM521c由SRAM或DRAM等构成。RAM521c用于读出记录在硬盘521d中的计算机程序524a。另外,在CPU521a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被用作CPU521a的工作区域。
硬盘521d安装有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CPU521a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该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数据。后述的计算机程序524a也安装在该硬盘521d中。
读出装置521e由软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或DVD-ROM驱动器等构成,可以读出可移动记录介质524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或数据。另外,在可移动记录介质524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2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524a,计算机52a可以从该可移动记录介质524中读出计算机程序524a,将该计算机程序524a安装在硬盘521d中。
另外,上述计算机程序524a不仅通过可移动存储介质524提供,而且还可以通过电气通信线路(有线、无线),从与计算机52a可通信地连接的外部的设备通过上述电气通信线路来提供。例如,还可以上述计算机程序524a存储在因特网上的服务器计算机的硬盘内,计算机52a访问该服务器计算机,下载该计算机程序,将其安装在硬盘521d中。
另外,在硬盘521d中,例如安装有美国微软公司制造销售的Windows(注册商标)等多任务操作系统。在以下说明中,设为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程序524a在该操作系统上进行动作。
输入输出接口521f例如包括USB、IEEE 1394、或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或IEEE 1284等并行接口、以及由D/A变换器、A/D变换器等构成的模拟接口等。在输入输出接口521f上,连接了由键盘以及鼠标构成的输入部523,用户通过使用该输入部523,可以向计算机52a输入数据。另外,在输入输出接口521f上,连接了三个测定单元51、51、51。由此,可以在与三个测定单元51、51、51各自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通信接口521g是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通信接口521g经由LAN与系统控制装置8连接。计算机52a可以通过通信接口521g,在与使用规定的通信协议连接在该LAN的系统控制装置8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另外,上述通信接口521g经由上述LAN与主机计算机9可通信地连接。
图像输出接口521h与由LCD或CRT等构成的图像显示部522连接,将与从CPU521a提供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影像信号输出给图像显示部522。图像显示部522按照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画面)。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结构)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吸引血液检体,在载玻片上滴下,使该血液检体在载玻片上薄薄地延伸,并在使其干燥之后,向该载玻片供给染色液而对载玻片上的血液进行染色,从而制作涂抹标本。
图9是示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9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具备检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载玻片搬送部63、染色部64、和控制部65。
检体分注部61具备吸引管(未图示),将该吸引管刺入在检体搬送装置3的测定线31a上搬送的样品架子L的检体容器T的盖部C,从该检体容器T中吸引血液检体。另外,检体分注部61构成为将吸引的血液检体在载玻片上滴下。涂抹部62涂抹载玻片上滴下的血液检体并使其干燥,进而对载玻片进行打字。
载玻片搬送部63是为了将由涂抹部62涂抹了血液检体的载玻片收容至未图示的盒子,进而搬送该盒子而设置的。染色部64对通过载玻片搬送部63搬送至染色位置的盒子内的载玻片供给染色液。控制部65按照从检体搬送装置3提供的标本制作指示,控制检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载玻片搬送部63、以及染色部64,执行上述涂抹标本制作动作。这样制作的涂抹标本被送出给血球图像显示装置7。
(系统控制装置8的结构)
系统控制装置8由计算机构成,控制检体处理系统1的整体。该系统控制装置8从检体投入装置2接收样品架子L的序号,决定该样品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
系统控制装置8通过计算机8a来实现。如图8所示,计算机8a具备主体81、图像显示部82、输入部83。主体81具备CPU81a、ROM81b、RAM81c、硬盘81d、读出装置81e、输入输出接口81f、通信接口8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81h,CPU81a、ROM81b、RAM81c、硬盘81d、读出装置81e、输入输出接口81f、通信接口8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81h通过总线81j连接。
硬盘81d安装有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CPU81a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该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数据。后述的系统控制程序84a也安装在该硬盘81d中。
读出装置81e由软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或DVD-ROM驱动器等构成,可以读出可移动记录介质84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或数据。另外,在可移动记录介质84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作为系统控制装置8发挥功能的系统控制程序84a,计算机8a可以从该可移动记录介质84中读出系统控制程序84a,将该系统控制程序84a安装在硬盘81d中。
输入输出接口81f例如包括USB、IEEE 1394、或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或IEEE 1284等并行接口、以及由D/A变换器、A/D变换器等构成的模拟接口等。在输入输出接口81f上,连接了由键盘以及鼠标构成的输入部83,用户通过使用该输入部83,可以向计算机52a输入数据。
通信接口81g是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通信接口81g经由LAN与检体投入装置2、检体搬送装置3、检体收容装置4、上方处理单元52、以及主机计算机9连接。计算机8a通过通信接口81g,可以在与使用规定的通信协议连接在该LAN的上述各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另外,系统控制装置8的其他结构与上述信息处理单元52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主机计算机9的结构)
主机计算机9由计算机构成,具备CPU、ROM、RAM、硬盘、通信接口等。通信接口与上述LAN连接,可以与系统控制装置8、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2、血球图像显示装置7的图像处理单元73、检体投入装置2、检体搬送装置3、以及检体收容装置4进行通信。另外,在硬盘中,存储有测定命令。在从其他装置接收到包括检体ID的测定命令的请求数据时,从硬盘中读出与该检体ID对应的测定数据,发送给请求源的装置。另外,主机计算机9的结构与上述其他计算机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
(检体投入装置2的动作)
用户将收容有检体容器T的样品架子L载置于检体投入装置2,操作检体投入装置2的操作面板(未图示),向检体处理系统1提供分析开始的指示。检体投入装置2的控制部接收上述分析开始的指示,由此开始样品架子L的移送。在接收到分析开始的指示之后,通过检体投入装置2的传感器,检测检体投入装置2上的样品架子L。在这样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该样品架子L时,由检体投入装置2的控制部对该样品架子L分配序号(以下称为“架子序列序号”)。另外,架子序列序号是按照由传感器检测的顺序对各样品架子L分配的。之后,载置于检体投入装置2的样品架子L在检体投入装置2上被移送,而到达用于搬出样品架子L的搬出位置。接下来,检体投入装置2的控制部向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包括对样品架子L分配的架子序列序号的搬出请求数据。之后,在检体投入装置2从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搬出指示数据时,检体投入装置2将样品架子L搬出给所邻接的检体搬送装置3,将搬出完成数据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
(系统控制装置8的动作)
接下来,对系统控制装置8的动作进行说明。系统控制装置8从检体投入装置2接收搬出请求数据,使用包含在该搬出请求数据中的架子序列序号,决定样品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以下,详细说明该动作。
图10是示出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的通信接口81g接收从检体投入装置2发送的搬出请求数据(步骤S101)。由系统控制装置8的CPU81a执行的系统控制程序84a是事件驱动型的程序,在CPU81a中,在发生了接收架子序列序号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102的处理。
在步骤S102中,CPU81a决定与接收到的搬出请求数据中包含的架子序列序号对应的样品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在该处理中,系统控制装置8管理各检体搬送装置3、3、3的状态,分别根据检体搬送装置3、3、3的状态决定搬送目的地。例如,在检体处理系统1起动的初期,任一测定单元51、51、51都不动作。因此,与测定单元51、51、51连接的各检体搬送装置3、3、3的第一搬送机构31、31、31以及第二搬送机构32、32、32的状态是“可以接收架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预定的一个第一搬送机构51被决定为搬送目的地。另外,在通过一个测定单元51执行检体的测定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一搬送机构31上存在样品架子L,所以向与其他测定单元51、51连接的检体搬送装置3、3的第一搬送机构31、31搬出样品架子L的方案是有效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搬送样品架子L的第一搬送机构31被决定为搬送目的地。
接下来,CPU81a根据决定的搬送目的地,向与检体投入装置2邻接的检体搬送装置3(即在图1中最右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样品架子L的搬入准备指示数据(步骤S103)。该搬入准备指示数据包括表示在该检体搬送装置3中搬送样品架子L的搬送线(第一搬送机构31或第二搬送机构32)的数据(以下称为“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以及样品架子L的架子序列序号。即,在该样品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是与检体投入装置2邻接的检体搬送装置3的第一搬送机构31的情况下,在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作为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设置表示第一搬送机构的数据。另一方面,在更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的第一搬送机构31被决定为搬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在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作为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设置表示第二搬送机构的数据。如后所述,接收到该搬入准备指示数据的检体搬送装置3执行由包含在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的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表示的搬送机构的准备动作(将样品架子L的接收设为可能的动作),之后,发送搬入准备完成数据。
CPU81a从上述检体搬送装置3等待搬入准备完成数据(在步骤S104中“否”(NO))。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入准备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该搬入准备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是”(YES)),CPU81a向检体投入装置2发送样品架子L的搬出指示数据(步骤S105)。检体投入装置2如上所述在接收到搬出指示数据时,将样品架子L搬出给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出完成数据。CPU81a从上述检体投入装置2等待搬出完成数据(在步骤S106中”否”)。从检体投入装置2发送搬出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该搬出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是”),CPU81a从检体搬送装置3等待搬入完成数据(在步骤S107中“否”)。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入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该搬入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是”),CPU81a结束处理。
接下来,对系统控制装置8的搬送指示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搬送指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后所述,通过检体搬送装置3搬送样品架子L,在样品架子L到达第二搬送机构32的终端位置、即用于将样品架子L搬出至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或检体搬送装置301)的搬出位置时,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包括对该样品架子L分配的架子序列序号的搬出请求数据。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的通信接口81g接收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的搬出请求数据(步骤S111)。在CPU81a中,在发生了从检体搬送装置3接收搬出请求数据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112的处理。
在步骤S112中,CPU81a根据通过搬送目的地地决定处理决定的搬送目的地,向该检体搬送装置3的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样品架子L的搬入准备指示数据(步骤S112)。该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与上述搬入准备指示数据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CPU81a从上述检体搬送装置3等待搬入准备完成数据(在步骤S113中”否”)。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入准备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部8接收到该搬入准备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3中”是”),CPU81a向前级(搬出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样品架子L的搬出指示数据(步骤S114)。前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在接收到搬出指示数据时,将样品架子L搬出给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出完成数据。CPU81a从前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等待搬出完成数据(在步骤S115中”否”),从前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出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该搬出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中”是”),CPU81a从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等待搬入完成数据(在步骤S116中”否”)。从后级的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搬入完成数据,在系统控制装置8接收到该搬入完成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16中”是”),CPU81a结束处理。
(检体搬送装置3的控制部300的动作)
在此,对配置在血球分析装置5的前方的检体搬送装置3的控制部3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控制部300的第二搬送机构32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由控制部300接收从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的搬入准备指示数据(在步骤S201)。由控制部300的CPU执行的搬送控制程序是事件驱动型的程序,在控制部300中,在发生了接收搬入准备指示数据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202的处理。
在步骤S202中,控制部300对第二搬送机构32的传送带321a进行驱动等,执行搬入准备动作(步骤S202)。在搬入准备完成时,控制部300将用于通知搬入准备完成的搬入准备完成数据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步骤S203)。
与搬入准备完成数据的发送对应地,从前级的装置搬出样品架子L,由此样品架子L被搬入第二搬送机构32(步骤S204)。在样品架子L的搬入完成时,控制部300将用于通知样品架子L的搬入完成的搬入完成数据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步骤S205)。
接下来,控制部300判定包含在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的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表示第一搬送机构31以及第二搬送机构32的哪一个、即第一搬送机构31以及第二搬送机构32的哪一个是使用对象的搬送线(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在包含于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的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表示第一搬送机构31的情况下、即在第一搬送机构31是使用对象的搬送线的情况下(在步骤S206中“第一搬送机构”),控制部300控制架子搬送部321,向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搬送样品架子L(步骤S207),之后,驱动架子送出部322,向第一搬送机构31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送入样品架子L(步骤S208)。进而,控制部300向信息处理单元52发送指示样品架子L的搬送开始的搬送开始指示数据(在步骤S209)。另外,控制部300也可以从系统控制部8或主机计算机9取得测定数据,将取得的测定数据与搬送开始指示数据一起发送给信息处理单元52。
之后,如后所述通过第一搬送机构31搬送样品架子L,检体被供给给测定单元51。在样品架子L保持的所有检体的测定完成之后,通过第一搬送机构31进而搬送该样品架子L,而送出给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另外,此时,从信息处理单元52发送用于通知第一搬送机构31的架子L的搬送完成的搬送完成通知数据。由控制部300接收从信息处理单元52发送的搬送完成通知数据(步骤S210)。在CPU521a中,在发生了接收搬送完成通知数据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211的处理。
在步骤S211中,控制部300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4c,使架子送入部34b动作,由此,将样品架子L移送至架子搬送部321(步骤S211)。接下来,控制部300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21b,使架子搬送部321动作,由此,将样品架子L在架子搬送部321上移送,使样品架子L到达用于搬出的搬出位置(步骤S212)。之后,控制部30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1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在包含于搬入准备指示数据中的使用搬送线指示数据表示第二搬送机构32的情况、即在第二搬送机构32是使用对象的搬送线的情况下(在步骤S206中“第二搬送机构”),控制部300控制架子搬送部321,将样品架子L在架子搬送部321上移送,使样品架子L到达用于搬出的搬出位置(步骤S213)。之后,控制部300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214。
在步骤S214中,控制部300向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包括对样品架子L分配的架子序列序号的搬出请求数据(步骤S214)。之后,控制部300从系统控制装置8等待搬出指示数据(在步骤S215中”否”),在接收到搬出指示数据时(在步骤S215中”是”),驱动步进电动机321b而将样品架子L搬出给所邻接的检体搬送装置3(步骤S216),将搬出完成数据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步骤S217)。然后,控制部300结束处理。
(血球分析装置5的动作)
接下来,对血球分析装置5的动作进行说明。信息处理单元52可以设定:与检体搬送装置3协调地进行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以及与检体搬送装置3独立地进行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中的某一个搬送控制模式。在上述搬送控制模式的设定中,在信息处理单元52的图像显示部522中显示用于设定搬送控制模式的设定画面,通过用户操作输入部523,设定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以及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中的某一个。在检体处理系统1的整体中搬送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设定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此处,首先对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下的信息处理单元52的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2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下的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2的通信接口521g接收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的搬送开始指示数据(步骤S301)。由信息处理单元52的CPU521a执行的计算机程序524a是事件驱动型的程序,在CPU521a中,在发生了接收搬送开始指示数据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302的处理。
在如上所述通过架子送出部322向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架子检测位置33a送入了样品架子L时,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该样品架子L。CPU521a判定架子传感器37是否检测到样品架子L(步骤S302),在未检测到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否”),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检测到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在步骤S302中”是”),CPU521a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3c,使架子送入部33b动作,由此,将样品架子L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上移送(步骤S303)。
接下来,CPU 521a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51e,使架子搬送部35动作,由此,移送到达架子搬送部35上的样品架子L,直到在样品架子L的检体容器T的保持部中的、在图1中位于最左侧的保持部到达检体容器检测位置(步骤S304)。接下来,CPU 521a对表示样品架子L中的检体容器T的保持位置的变量i设置“1”(步骤S305),判定是否由检体容器传感器38在检体容器检测位置检测到检体容器T(步骤S306),在检测到检体容器T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是”),对设置在RAM521c中的检体吸引可能标志设置“1”(步骤S307),将样品架子L向左方移送一个检体量(步骤S308)。由此,由检体容器传感器38检测出的检体容器T位于检体供给位置35c,如后所述吸引检体。另外,检体吸引可能标志的初始值是“0”。如后所述,在检体的吸引完成,且检体容器T通过把手部515a返回到样品架子L之后,上述检体吸引可能标志再次被设置为“0”。CPU521a进行待机,直到检体吸引可能标志被设置为“0”为止(在步骤S309中”否”),在检体吸引可能标志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309中”是”),使处理进入步骤S311。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6中未检测到检体容器T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否”),CPU521a将样品架子L向左方向移送一个检体量(步骤S310),使处理进入步骤S311。在步骤S311中,CPU521a判定i是否为10以上(步骤S311),在i小于10的情况下(在步骤S311中”否”),使i递增1(步骤S312),使处理返回步骤S306。
在步骤S311中,在i是10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311中”是”),CPU521a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51e,使架子搬送部35动作,由此,将样品架子L搬送至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步骤S313)。接下来,CPU521a驱动步进电动机39a,使架子送出部39动作,将样品架子L送出给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步骤S314),将用于通知第一搬送机构31的样品架子L的搬送完成的搬送完成通知数据发送给检体搬送装置3(步骤S315),结束处理。接收到该搬送完成通知数据的检体搬送装置3如上所述,搬送样品架子L,并搬出给后级的装置。
接下来,对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下的信息处理单元52的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在检体搬送装置3的控制部300、第二搬送机构32、或者系统控制装置8中发生了故障或异常的情况、或者未起动系统控制装置8的情况等无法使第二搬送机构32动作的情况下,希望仅使检体分析装置5以及第一搬送机构31动作的情况下,设定第二搬送控制模式。
图14是示出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2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下的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在该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下,用户通过手动作业将多个样品架子L载置在第一搬送机构31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在该情况下,通过架子传感器37检测载置于架子检测位置33a的样品架子L(步骤S321)。在CPU521a中,在发生了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样品架子L的事件时,调出步骤S322的处理。
在步骤S322中,CPU521a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33c,使架子送入部33b动作,由此,将样品架子L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上移送(步骤S322)。之后,CPU521a执行步骤S323~S333的处理,但这些处理与上述步骤S304~S314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二搬送机构32不动作,所以收容分析完成的检体的样品架子L依次通过架子送出部39送出给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这些多个样品架子L留存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
接下来,对血球分析装置5的检体的分析动作进行说明。图15A以及图15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血球分析装置5的检体的分析动作的步骤的流程图。首先,信息处理单元52的CPU521a定期地检查RAM521c的检体吸引可能标志。在CPU521a中,在发生了对检体吸引可能标志设置了“1”的事件时(步骤S341),调出步骤S342的处理。
在步骤S342中,CPU521a控制检体容器搬送部515,从样品架子L中拔出位于供给位置35c的检体容器T(步骤S342),控制把手部515a,使检体容器T摇动,搅拌内部的检体(步骤S343)。接下来,CPU521a控制把手部515a,向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设置检体容器T(步骤S344),进而控制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条形码读取位置516a(步骤S345)。接下来,CPU521a通过条形码读取部516读取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取得检体ID(步骤S346)。进而,CPU521a通过通信接口521g将包括检体ID的命令请求数据发送给主机计算机9(步骤S347),询问测定命令。之后,CPU521a等待测定命令的接收(在步骤S348中”否”),在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2的通信接口521g接收到从主机计算机9发送的测定命令时(在步骤S348中”是”),将接收到的测定命令存储在硬盘521d中(步骤S349)。
接下来,CPU521a控制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吸引位置(步骤S350),控制检体吸引部511,从检体容器T中吸引对于所存储的测定命令中包含的测定项目所需的量的检体(步骤S351)。在检体的吸引完成之后,CPU521a控制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将检体容器T送回样品架子L(步骤S352),对检体吸引可能标志设置“0”(步骤S353)。由此,如上所述通过架子搬送部35搬送样品架子L。
另外,CPU521a控制试样调制部512,根据测定项目调制测定试样(步骤S354),向检测部513供给测定试样,通过检测部513进行检体的测定(步骤S355)。由此,CPU521a取得从检测部513输出的测定数据。CPU521a执行测定数据的解析处理(步骤S356),分类包含在检体中的血球,并且,针对每个种类计数血球数,制作针对每个种类对这样分类的血球进行颜色区分的分布图。通过测定数据的解析处理生成的分析结果数据与包含在测定命令中的患者信息等一起存储在硬盘521a中(步骤S357),并且,发送给主机计算机9(步骤S358)。主机计算机9在上述测定命令中综合分析结果数据而存储在硬盘中。在完成了步骤S358的处理之后,CPU521a结束处理。
(检体搬送装置301的动作)
从在搬送方向上位于最下游侧的检体搬送装置3送出的样品架子L被导入到架子滑动器303。虽然省略了详细内容,但架子滑动器303接收来自系统控制装置8的指示,将样品架子L送出给输送器302的测定线302a以及离线302b中的某一个。在向测定线302a搬入了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输送器302的控制部使测定线302a动作,搬送样品架子L,以使涂抹标本制作对象的检体容器T位于向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供给检体的供给位置。在向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供给完检体之后,进而驱动测定线302a,向检体收容装置4搬出样品架子L。另外,在向离线302b搬入了样品架子L的情况下,输送器302的控制部使离线302b动作,将样品架子L在离线302上搬送,搬出给检体收容装置4。
(检体收容装置4的动作)
从检体搬送装置301送出的样品架子L被导入到检体收容装置4。检体收容装置4将上述样品架子L在架子载置部上搬送并收容。
通过设为以上那样的结构,即使在检体搬送装置3的控制部300、第二搬送机构32、或系统控制装置8中发生了故障或异常的情况、或未起动系统控制装置8的情况等无法使第二搬送机构32动作的情况下,信息处理单元52也可以与控制部300独立地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1,所以可以使用血球分析装置5以及第一搬送机构31来进行检体的分析。
特别地,在控制部300、第二搬送机构32、或系统控制装置8中发生了故障或异常的情况下,控制部300的控制动作停止,而服务者或用户必需进行修理或恢复作业。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使用了搬送机构的检体的连续测定的点中是有用的。
另外,由于用户可以切换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与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所以例如在使检体处理系统1动作时,在控制部300、第二搬送机构32、或系统控制装置8中发生了故障或异常的情况下,仅通过用户设定第二搬送控制模式,可以容易地再次开始检体的分析。另外,在分析对象的检体的数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希望不使检体处理系统1的整体动作,而仅使用检体处理系统1的一部分来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仅通过起动一台检体搬送装置3、一台测定单元51、以及信息处理单元52,并且用户设定第二搬送控制模式,可以简便地进行检体的分析。另外,在这样使用检体处理系统时,由于无需使整个检体处理系统1动作,所以在省电的观点中也是优选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构成为在设定了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将从控制部300发送给信息处理单元52的搬送开始指示数据作为触发,通过第一搬送机构31开始搬送样品架子L,从而控制部300与信息处理单元52可以取得同步而执行搬送控制,可以使第一搬送机构31以及第二搬送机构32平滑地动作。另一方面,构成为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将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上的样品架子L的事实作为触发,通过第一搬送机构31开始搬送样品架子L,从而信息处理单元52可以相对于控制部300独立地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构成为在第一搬送机构31中设置可以留存多个样品架子L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自动地搬送载置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的样品架子L,对收容于这些样品架子L中的检体进行测定,所以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仅通过用户将多个样品架子L载置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可以对收容于这些样品架子L中的检体进行分析。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2进行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第一搬送机构31专用的控制部与信息处理单元52以及控制部300独立地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设置第二搬送机构32专用的控制部30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系统控制部8进行第二搬送机构32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如下结构:可以设定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以及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中的某一个,在设定了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信息处理单元52和控制部300协调地进行第一搬送机构31以及第二搬送机构32的控制,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信息处理单元52从控制部300独立地进行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控制部300不询问是否进行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而信息处理单元52从控制部300独立地进行第一搬送机构31的控制。其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结构来实现:在控制部300进行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也通过将由架子传感器37检测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上的样品架子L的事实作为触发,利用第一搬送机构31开始搬送样品架子L。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如下结构:从控制部300向信息处理单元52发送搬送开始指示数据,接收到该数据的信息处理单元52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1而搬送样品架子L,使用通过读取保持在该样品架子L中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而取得的检体ID来取得该检体的测定命令,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下那样构成。系统控制装置8从主机计算机9中一并取得多个检体的测定命令。在检体投入装置2中设置条形码读出器,利用该条形码读出器针对每个样品架子L读取架子ID以及检体ID,检体投入装置2代替架子序列序号而将架子ID以及检体ID发送给系统控制装置8。系统控制装置8将接收到的检体ID作为关键字而检索对应的测定命令,针对每个样品架子L将该测定命令发送给检体搬送装置3。控制部300在向信息处理单元52指示第一搬送机构31的搬送开始时,将包括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的搬送开始指示数据发送给信息处理单元52。信息处理单元52在接收到搬送开始指示数据时,通过第一搬送机构31开始搬送样品架子L,按照这样得到的测定命令,吸引检体,进行检体的测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相邻的两个检体搬送装置3、3分别具备的第一搬送机构31、31无法相互进行样品架子的交换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相邻的两个检体搬送装置的第一搬送机构被连接为可以交换样品架子L,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控制多个第一搬送机构,以在相邻的第一搬送机构之间交换检体。由此,即使在无法使用第二搬送机构32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多个第一搬送机构之间搬送样品架子L,可以向多个测定单元51自动地供给检体。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信息处理单元52不仅控制第一搬送机构31,而且还控制第二搬送机构32。例如,如下构成,在设定了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信息处理单元52控制第二搬送机构32,以搬入从前级的装置向第二搬送机构32搬出的样品架子L,送出给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并且,信息处理单元52控制第二搬送机构32,以将从架子搬送部35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送出的样品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送出给架子搬送部321,将送出给架子搬送部321的样品架子L搬出给后级的装置。由此,即使在控制部300无法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多个第二搬送机构32、32之间搬送样品架子L,可以向多个测定单元51自动地供给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通过CPU执行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用的计算机程序,来进行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可以执行与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用程序相同的处理的FPGA或ASIC等专用硬件来执行第一搬送机构的控制处理。同样地,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可以执行与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用程序同样的处理的FPGA或ASIC等专用硬件来执行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对包含在检体中的血球进行分类,并且针对每个血球种类计数血球的血球分析装置5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检体处理系统具备免疫分析装置、血液凝固测定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尿分析装置等血球分析装置以外的检体分析装置,向上述检体分析装置的测定单元搬送血液检体或尿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体搬送装置3、301搬送设置有10个保持检体容器T的保持部(保持位置)的样品架子L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检体搬送装置搬送设置有3或5个等10个以外的多个保持部的样品架子,也可以构成为检体搬送装置搬送仅可以保持一个检体容器T的样品架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单一的计算机52a执行计算机程序524a的所有处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设为通过多个装置(计算机)离散地执行与上述计算机程序524a同样的处理的离散系统。

Claims (18)

1.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体处理单元,处理检体;
第一搬送机构,从搬入侧经由用于向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朝向相对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位于上述搬入侧的相反侧的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二搬送机构,从上述搬入侧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朝向上述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独立地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了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动作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和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构成为将指示检体的搬送开始的搬送开始指示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一控制装置,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具备检测检体的检体检测部,在设定了上述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在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接收到搬送开始指示信号的情况下开始检体的搬送,在设定了上述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在由上述检体检测部检测到检体的情况下开始上述检体的搬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是能够针对多个测定项目分别进行检体的测定的检体测定单元,
上述第二控制装置构成为取得包括上述检体测定单元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命令,将包括所取得的测定命令的上述搬送开始指示信号发送给上述第一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搬送机构构成为具备留存多个检体的留存部,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留存在上述留存部中的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搬送机构构成为从接收从上述第二搬送机构送出的上述检体的接收位置,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将上述检体搬送至用于向上述第二搬送机构送出上述检体的送出位置,
上述第二搬送机构构成为能够将从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搬入的上述检体送出至上述接收位置,并且能够向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搬出从上述送出位置送出的上述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具备旁路搬送机构,该旁路搬送机构从将上述检体送出至上述接收位置的送出位置,向将上述检体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上述装置的搬出位置,搬送上述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控制装置构成为能够控制上述检体处理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上述多个检体处理部决定检体的搬送目的地的第三控制装置。
13.一种检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搬送机构,从搬入侧经由用于向上述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朝向相对检体处理单元位于上述搬入侧的相反侧的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二搬送机构,从上述搬入侧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朝向上述搬出侧搬送上述检体;
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
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
14.一种由检体处理装置执行的检体搬送方法,该检体处理装置具备:第一搬送机构,经由用于向处理检体的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搬送上述检体;第二搬送机构,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而搬送上述检体;第一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搬送机构;以及第二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检体搬送方法包括:
(a)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将上述检体搬送给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
(b)按照上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一搬送机构,将搬送给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的上述检体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以及
(c)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将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的上述检体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d)从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向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发送搬送的开始指示,其中
上述步骤(b)是在执行上述步骤(d)时执行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e)从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向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发送搬送的完成通知,其中
上述步骤(c)是在执行了上述步骤(e)时执行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f)决定检体的搬送目的地;
(g)在决定为检体的搬送目的地是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时,执行上述步骤(a)至(c);以及
(h)在决定为检体的搬送目的地不是上述检体处理单元时,按照上述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二搬送机构,不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而搬出给搬送下游侧的上述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体搬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i)设定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动作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一搬送控制模式、以及在上述第二控制装置停止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控制的情况下设定的第二搬送控制模式中的某一个;
(j)在设定了上述第一搬送控制模式时,执行上述步骤(a)至(c);以及
(k)在设定了上述第二搬送控制模式时,按照上述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通过上述第一搬送机构,将上述第一搬送机构的上述搬送区域中载置的上述检体经由上述检体供给位置搬送给上述第二搬送机构的搬送区域。
CN2009101680571A 2008-10-06 2009-08-19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Active CN101713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9267A JP5530613B2 (ja) 2008-10-06 2008-10-06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2008-259267 2008-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784A true CN101713784A (zh) 2010-05-26
CN101713784B CN101713784B (zh) 2013-10-30

Family

ID=4151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80571A Active CN101713784B (zh) 2008-10-06 2009-08-19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143065B2 (zh)
EP (3) EP4102232A1 (zh)
JP (1) JP5530613B2 (zh)
CN (1) CN1017137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0610A (zh) * 2010-12-01 2013-10-23 哈佛学院院长等 用于等分冷冻样本的装置和方法
CN111094997A (zh) * 2017-12-25 2020-05-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体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98868B1 (en) * 2008-03-07 2022-07-13 Sysmex Corporation Analyzer and sample transportation method
JP5602603B2 (ja) * 2010-12-01 2014-10-0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測定装置
JP5727219B2 (ja) * 2010-12-28 2015-06-0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及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JP5876677B2 (ja) * 2011-06-20 2016-03-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US9381524B2 (en) 2011-11-08 2016-07-0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sample preparation
CA2882339C (en) * 2012-08-20 2020-08-18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Ascertaining specimen container characteristics while in transit
JP6016560B2 (ja) 2012-09-28 2016-10-2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標本搬送装置及び標本撮像システム
JP5963631B2 (ja) * 2012-09-28 2016-08-0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標本収納装置、標本収納方法、及び、収納具
CN104569461B (zh) * 2013-10-15 2016-08-1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架运送装置及流水线和运送方法
CN104089939B (zh) * 2014-07-21 2016-08-17 深圳市奥特库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测定装置及方法
JP6110445B2 (ja) 2014-08-29 2017-04-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CN113099104B (zh) * 2020-01-09 2023-06-27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采集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和车辆
US20230306614A1 (en) * 2022-03-28 2023-09-28 Darvi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urgical k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71164A (ja) * 1987-04-28 1988-11-09 Shimadzu Corp 生化学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H01112162A (ja) * 1987-10-26 1989-04-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JPH0257063U (zh) * 1988-10-20 1990-04-25
JPH06105258B2 (ja) * 1989-05-19 1994-12-21 株式会社ニッテク 容器の移送装置
JPH0460459A (ja) * 1990-06-28 1992-02-26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EP0629858A1 (en) * 1993-06-16 1994-12-21 Kabushiki Kaisha Nittec Sample preparation apparatus
JP2939162B2 (ja) * 1995-08-16 1999-08-25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処理装置
JP2988362B2 (ja) * 1996-03-11 1999-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JP3336894B2 (ja) * 1997-01-29 2002-10-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分析装置
DK0902290T3 (da) * 1997-09-11 2009-02-09 Hitachi Ltd Et prövehåndteringssystem til automatiske analyseindretninger
JP3720990B2 (ja) * 1997-09-11 2005-1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3505078B2 (ja) * 1998-02-23 2004-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臨床検査システム
JPH11304812A (ja) * 1998-04-20 1999-11-05 Hitachi Ltd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3930977B2 (ja) * 1998-07-31 2007-06-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4818496B2 (ja) * 1999-09-07 2011-11-16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2048802A (ja) * 2000-08-07 2002-02-15 Hitachi Ltd 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4554897B2 (ja) * 2003-07-15 2010-09-2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システム
JP4719211B2 (ja) * 2004-03-05 2011-07-06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化された臨床機器のための磁気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JP4669288B2 (ja) * 2005-01-06 2011-04-13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4546863B2 (ja) * 2005-03-28 2010-09-2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4336360B2 (ja) * 2006-09-20 2009-09-30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エス 検体前処理搬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0610A (zh) * 2010-12-01 2013-10-23 哈佛学院院长等 用于等分冷冻样本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70610B (zh) * 2010-12-01 2016-08-10 哈佛学院院长等 用于等分冷冻样本的装置和方法
CN111094997A (zh) * 2017-12-25 2020-05-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体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43065B2 (en) 2012-03-27
EP2172781B1 (en) 2020-04-01
EP4102232A1 (en) 2022-12-14
EP2172781A3 (en) 2017-06-28
EP3663766A1 (en) 2020-06-10
US20100083772A1 (en) 2010-04-08
JP2010091313A (ja) 2010-04-22
EP3663766B1 (en) 2022-08-03
US8343772B2 (en) 2013-01-01
CN101713784B (zh) 2013-10-30
EP2172781A2 (en) 2010-04-07
JP5530613B2 (ja) 2014-06-25
US20120148447A1 (en)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784B (zh)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搬送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CN101726617B (zh) 检体处理系统以及检体的搬送方法
CN101852798B (zh) 样本检测装置及样本检测方法
CN101726612B (zh) 检体处理装置
CN101726614B (zh) 标本处理系统
EP2182363B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US8347743B2 (en) Specime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pecimen processing method
EP2299281B1 (en)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852809B (zh) 样本处理装置及样本处理方法
CN101726611B (zh)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分析装置的校正方法
CN102109529B (zh)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CN101852797A (zh) 样本分析仪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2192974B (zh)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搬送方法
US20110076194A1 (en)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0107464A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保管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