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9529B -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9529B CN102109529B CN2010105682634A CN201010568263A CN102109529B CN 102109529 B CN102109529 B CN 102109529B CN 2010105682634 A CN2010105682634 A CN 2010105682634A CN 201010568263 A CN201010568263 A CN 201010568263A CN 102109529 B CN102109529 B CN 1021095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mple
- unit
- transport
- measurement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0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3102 re-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10000001995 reticul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8
- 210000000601 bloo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5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101 initial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58 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265 leuk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86 st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000001554 Hemoglob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54147 Hemoglob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743 erythr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84 flow cy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698 lymphocy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92 staining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59 blood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555 blood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0 blood cou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979 eosinoph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18 immuno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440 neutroph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217 poly(methylsilsesqui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50 re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01N1/312—Apparatus therefor for samples mounted on planar substrat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42—Type of codes
- G01N2035/00752—Type of codes bar cod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01N2035/0094—Scheduling optimisation; experiment desig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5—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two dimensions in a horizontal plan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2—Buffers [FIFO] or stacks [LIFO] for holding carriers between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7—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 G01N2035/0472—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for selective recirculation of c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检体处理装置将收容通过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使用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中的某一个,将收容通过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不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不经由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第2搬送线路,使用第2搬送线路搬送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检体进行其成分的测定、涂抹标本制作等处理的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处理方法、以及搬送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的检体容器搬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多个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或者血液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等检体处理装置,将由用户投入的检体容器搬送到这些检体处理装置,并回收由检体处理装置进行的检体处理结束了的检体容器的检体处理系统。
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1-74754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有:设置保持多个收容有应分析的样品的样品容器的架子的架子设置部;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将设置于架子设置部中的架子供给到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的架子供给回收部;样品收回用搬送线路;架子收纳部;以及多个分析单元。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从架子供给回收部供给的架子通过样品移送用搬送线路朝向移送方向搬送,在多个分析单元中选择性地进行检体的分析。分析结束了的架子通过样品收回用搬送线路朝向与移送方向逆向的回送方向搬送,而由架子供给回收部回收之后,搬送到架子收纳部而收纳。在该日本专利公开No.2001-74754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由于相对分析单元在同一侧配置了架子设置部以及架子收纳部,所以用户可以在一个部位容易地进行检体的供给(投入)作业以及回收作业。
在日本专利公开No.H06-148202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设置样品架子的样品供给部;搬送通过样品供给部供给到规定的搬送开始位置的样品架子的搬送线路;从搬送至规定的吸引位置的样品架子中收容的样品容器吸引规定量的样品,对所吸引出的样品进行规定的检查的反应部;使吸引结束了的样品架子返回的返回线路;向所述返回线路分配样品架子的分配机构;将来自所述返回线路的样品架子选择性地送回到所述搬送开始位置的回送机构;以及收纳检查结束了的样品架子的架子收纳部。在日本专利公开No.H06-148202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样品供给部以及架子收纳部相对反应部设置在同一侧,通过回送机构,不进行再检查的样品架子被搬出到架子收纳部,进行再检查的样品架子返回到搬送开始位置。
但是,在所述日本专利公开No.2001-74754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在针对应从架子供给回收部供给的架子中保持的样品存在2个以上的分析单元中的分析项目的情况下,在一个分析单元的样品吸引位置吸引样品来进行分析,之后,进一步搬送而在其他分析单元的样品吸引位置吸引样品来进行分析,但没有涉及再检查(再分析)。
另外,在所述日本专利公开No.H06-148202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保持需要再检查的样品的样品架子与仅保持不需要再检查的样品架子同样地被搬送至搬送线路的出口之后,通过返回线路向与所述搬送线路的搬送方向相逆的方向搬送,而再次移送到搬送开始位置。因此,样品架子的搬送路径较长,而难以高效地进行再检查。例如,在其他样品架子的样品通过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反应部正在吸引中的情况下,直到吸引结束为止无法搬送样品架子,而产生停滞。在如上所述搬送路径的途中产生了停滞的情况下,再检查的效率显著恶化。
鉴于所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比以往更高效地进行检体的再处理的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不受任何发明内容中的内容的影响。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1)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处理;
检体容器设置部,设置检体容器;
检体容器回收单元,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与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相同一侧,回收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的至少一方的检体容器;
搬送装置,具备用于将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的第1搬送线路、和用于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及去往该终点的途中的规定位置从所述第1搬送线路接收检体容器并将所接收到的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的第2搬送线路;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搬送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中的某一个,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不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使用所述第2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2)根据(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3)根据(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搬送线路具备:
检体取得线路,用于经由用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从检体容器取得检体的检体取得位置,搬送检体容器;
超越线路,与所述检体取得线路并行地设置,不经由所述检体取得位置,而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检体容器;以及
中继部,设置在所述检体取得线路与所述超越线路之间,接收沿着所述检体取得线路搬送的检体容器,
所述搬送装置具备以分配到所述超越线路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方式移送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的移送部。
(4)根据(3)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通过向与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搬送方向交差的方向移送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而将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5)根据(4)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以横断所述超越线路的方式将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所述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6)根据(4)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押动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7)根据(3)~(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针对由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检体,直到取得是否需要再处理的判定结果为止,使收容有所述检体的检体容器在所述中继部中等待。
(8)根据(7)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结果,决定所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根据所决定的搬送目的地,将所述检体容器分配到所述超越线路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
(9)根据(8)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判定直到取得所述判定结果为止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所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为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10)根据(3)~(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分别对应的第1以及第2搬送单元,
所述第1搬送单元包括:
第1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一部分;以及
第2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一部分,搬送从所述第1搬送区域接收到的检体容器,
所述第2搬送单元包括:
第3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其他部分;以及
第4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其他部分,搬送从所述第3搬送区域接收到的检体容器。
(11)根据(2)~(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针对规定的第1测定项目测定检体,
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针对与所述第1测定项目不同的第2测定项目测定检体,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作为所述再处理需要关于所述第2测定项目的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12)根据(2)~(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对检体中包含的规定的成分进行检测,
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通过在载玻片上涂抹检体来制作涂抹标本,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作为所述再处理而需要涂抹标本制作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13)根据(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模式设定部,用于将动作模式设定为通过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执行由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检体的再处理的第1模式、以及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执行由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检体的再处理的第2模式中的某一个。
(14)根据(13)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搬送线路包括:
检体取得线路,用于经由用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从检体容器取得检体的检体取得位置,搬送检体容器;以及
接收搬送线路,从所述检体取得线路接收所述检体容器,搬送所接收到的所述检体容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在设定了所述第2模式的情况下,针对由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检体,直到取得是否需要再处理的判定结果为止,使收容了所述检体的检体容器在所述检体取得线路上等待。
(15)一种检体容器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搬送线路,用于将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搬送到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处理的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
第2搬送线路,用于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以及去往该终点的途中的规定位置从所述第1搬送线路接收检体容器,将所接收到的检体容器搬送到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与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相同一侧的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移送部,将所述第1搬送线路上的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第1搬送线路、第2搬送线路以及所述移送部进行控制,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1搬送线路,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中的某一个,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以将收容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不需要再处理的检体的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搬送到所述检体回收单元。
(16)一种检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使用第1搬送线路,搬送到第1检体处理单元;
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对所述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处理;
在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需要所述检体的再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第2检体处理单元,执行所述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再处理;以及
在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不需要所述检体的再处理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第2搬送线路,使用所述第2搬送线路,搬送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其中,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以及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相同一侧,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根据所述(1)、(15)或者(16)的结构,可以比以往更高效地进行检体的再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平面图。
图2是示出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检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用的检体搬送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用的检体搬送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具备的测定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血液分析装置具备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装置进行的搬送模式设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针对测定之前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针对测定之后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针对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析处理之后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第1搬送模式下的通过检体搬送单元进行的搬送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第1搬送模式下的通过系统控制装置进行的搬送指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第2搬送模式下的通过信息处理单元进行的搬送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检体处理系统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概略平面图。如图1所示,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检体搬送装置3、血球分析装置5、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1经由通信网络与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可通信地连接。
检体搬送装置3具有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这些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以在图中沿着横向延伸的方式相互串联地连接。血球分析装置5具备3个测定单元51、52、53和信息处理单元54,在检体搬送单元3a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1,在检体搬送单元3b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2,在检体搬送单元3c的后方配置有测定单元53。另外,在检体搬送单元4的后方配置有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
在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的各自中,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为了向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检体处理单元)供给检体而搬送检体架子的搬送路径即供给线路3aS、3bS、3cS、4S(第1搬送线路)。另外,检体搬送装置3具备用于为了回收检体架子而向图中右方向搬送的搬送路径即返回线路3aR、3bR、3cR、以及4R(第2搬送线路)。供给线路3aS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测定线路3aM(取入线路)、和用于将保持有多个检体的检体架子搬送到图中左方向的超越线路3aF。其他供给线路3bS、3cS、4S也同样地,具有测定线路3bM、3cM、以及处理线路4M以及超越线路3bF、3cF以及搬送线路4F。测定线路3aM、3bM、3cM、以及处理线路4M是用于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取入检体的检体架子的搬送路径,各测定线路3aM、3bM、3cM、以及处理线路4M相互不连接,而分别独立。另一方面,超越线路3aF、3bF、3cF以及搬送线路4F是用于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不取入检体,而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检体架子的搬送路径。在所述超越线路3aF、3bF、3cF以及搬送线路4F中,邻接的彼此相互连接,作为整体直线状地设置。
在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与各测定线路3aM、3bM、3cM、处理线路4M之间,设置有: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43(第1中继部),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43(第1中继部)是用于从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接收检体架子,将所接收到的检体架子移送到测定线路3aM、3bM、3cM、处理线路4M的起点的移送路,并且是保持检体架子的区域;以及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44(第2中继部),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44(第2中继部)是用于从测定线路3aM、3bM、3cM、处理线路4M的终点接收检体架子,并将接收到的检体架子移送到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或者返回线路3aR、3bR、3cR、4R的移送路,并且是保持检体架子的区域。这些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43以及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44(第2中继部)也构成供给线路3aS、3bS、3cS、4S的一部分。
由用户投入检体架子的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与检体搬送装置3的右端连接,从该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出的检体架子沿着检体搬送装置3的超越线路3aF、3bF、3cF、或者4F搬送。检体架子从超越线路3aF、3bF、3cF、或者4F,经由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51、52、53或者与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对应的检体搬送单元3a、3b、3c或者4中的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或者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被移送到测定线路3aM、3bM、3cM、或者处理线路4M。然后,检体架子在测定线路或者处理线路上被搬送,而被供给到搬送目的地即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检体被供给到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之后,检体架子从测定线路3aM、3bM、3cM、或者处理线路4M,经由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或者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aR、3bR、3cR、或者4R,在返回线路上向右方向被搬送,而被回收到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中。
图2是示出检体容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检体架子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检体容器T呈现管状,上端开口。在内部中收容有从患者提取的血液检体,上端的开口通过盖部CP密封。检体容器T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者合成树脂构成,可视觉辨认内部的血液检体。另外,在检体容器T的侧面,粘贴有检体条形码标签BL。在该检体条形码标签BL中,印刷有表示检体ID的条形码(检体条形码)。检体架子L可以排列保持10个检体容器T。在检体架子L中,以垂直状态(竖立状态)保持各检体容器T。另外,在检体架子L的正面,粘贴有架子条形码标签(未图示)。在该架子条形码标签中,印刷有表示架子ID的条形码(架子条形码)。
以下,对检体处理系统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的结构>
如图1所示,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具备检体投入单元21、预处理单元22、以及检体回收单元23。该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可以设置收容有多个检体容器的检体架子。
检体投入单元21构成为可以由用户设置检体架子L。另外,检体投入单元21构成为可以将由用户设置的检体架子L移送到检体投入单元21的最里侧(Y1方向),向检体投入单元21的左侧(预处理单元22侧)送出检体架子L。
预处理单元22构成为与检体投入单元21的左侧连接,可以接收从检体投入单元21送出的检体架子L。预处理单元22具备条形码读取部22b,条形码读取部22b可以从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标签BL读出检体ID,并且从检体架子L的架子条形码标签读出架子ID。另外,预处理单元22构成为可以将由条形码读取部22b进行了条形码的读出动作的检体架子L移送到预处理单元22的前方(Y2方向)之后,向预处理单元22的左侧(检体搬送单元3a侧)送出检体架子L。在从预处理单元22向检体搬送单元3a的架子送出位置的附近,设置有检体架子L的架子条形码读取专用的条形码读出器222a。从预处理单元22送出的检体架子L被导入到检体搬送装置3的超越线路3aF。所述结构的预处理单元22具备由CPU以及存储器等构成的控制部22a。由该控制部22a控制预处理单元22的机构。
检体回收单元23设置在检体投入单元21的右侧,结构与检体投入单元21相同。另外,检体回收单元23构成为回收通过返回线路3aR、回收线路223、217、237搬入的检体架子L。
<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
接下来,对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由4个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以及4构成的检体搬送装置3。在血球分析装置5的3个测定单元51、52、53的前方,个别地配置有检体搬送单元3a、3b、3c。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中的相邻的2个相互连接,可以交换检体架子L。另外,最右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a可以与所述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连接,导入从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出的检体架子L,并且向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送出检体架子L。
图4是示出检体搬送单元3a的结构的平面图。此处,说明配置在测定单元51的前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a,但配置在测定单元52、53的前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b、3c也是同样的结构。如图4所示,检体搬送单元3a具备搬送检体的搬送机构31、和控制搬送机构31的控制部32。搬送机构31具备: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用于为了将检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使检体架子L向图中箭头X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将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接收到的检体架子L搬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搬送路径即测定线路3aM(取入线路);用于从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入检体架子L,不将该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而向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检体搬送单元3b)搬出检体架子L的搬送路径即超越线路3aF;用于从搬送下游侧的装置(检体搬送单元3b)搬入检体架子L,不将该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供给到测定单元51,而向搬送上游侧的装置(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出检体架子L的搬送路径即返回线路3aR(第2搬送线路)。
超越线路3aF由具有环状的带321a以及步进电机321b的带传输机321构成。所述带传输机321构成为通过步进电机321b的驱动力使带321a向箭头X1方向旋转。由此,可以将配置在带321a上的检体架子L向X1方向移送。检体搬送单元3a、3b、3c各自的超越线路3aF、3bF、3cF以及后述的检体搬送单元4的搬送线路4F也由同样的带传输机构成,由此可以搬送检体架子L。
在从超越线路3aF离开规定距离的前方,设置有与超越线路3aF平行的返回线路3aR。返回线路3aR由具有环状的带331a以及步进电机331b的带传输机331构成。所述带传输机331构成为通过步进电机331b的驱动力使带331a向箭头X2方向旋转。由此,可以将配置在带331a上的检体架子L向X2方向移送。检体搬送单元3a、3b、3c各自的返回线路3aR、3bR、3cR以及后述的检体搬送单元4的返回线路4R也由同样的带传输机构成,由此可以搬送检体架子L。
另外,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前侧,以被超越线路3aF以及返回线路3aR夹着而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对向的方式配置有架子送出部322。所述架子送出部322构成为通过步进电机322a的驱动力在箭头Y1方向(后方)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装置通过超越线路3aF搬入检体架子L,在检体架子L到达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与架子送出部322之间的超越线路3aF上的位置323(以下,称为“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的情况下,使架子送出部322移动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侧,从而可以押动检体架子L而移动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内。另外,在检体搬送单元3a中,设置有对到达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323的检体架子L进行检测的架子传感器373。架子传感器373具备发光部373a和受光部373b。
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俯视时呈现四边形,横向的长度比检体架子L的长度稍微大。另外,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检体架子L的宽度的2倍稍微大。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在其上面配置有分析前的检体架子L。即,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可以同时保持2个检体架子L。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与超越线路3aF连接,通过架子送出部322,从超越线路3aF送入检体架子L。在该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附近,安装有架子传感器371,配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的检体架子L由架子传感器371检测。架子传感器371是光学式传感器,具备发光部371a和受光部371b。发光部371a设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侧方,受光部371b设置在从发光部371a向斜向前方横切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直线上。发光部371a配置成朝向斜前方发光,受光部371b配置成接收该光。因此,从超越线路3aF送入的检体架子L位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中,从发光部371a发出的光被该检体架子L遮挡,受光部371b的受光电平下降。由此,由架子传感器371检测该检体架子L。另外,架子送入部33b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在由架子传感器371检测到检体架子L时,该架子送入部33b移动到后方(接近测定线路3aM的方向),从而架子送入部33b与检体架子L卡合(engaged),检体架子L被移送到后方。所述架子送入部33b可由设置在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的下方的步进电机33c驱动。
在通过测定线路3aM搬送检体架子L的搬送路径上,存在由检体容器传感器38检测检体容器的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以及用于向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35c(检体取入位置)。测定线路3aM用于经由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向检体供给位置35c搬送检体。检体供给位置35c是从检体容器检测位置35a向搬送方向下游侧错开1个检体的量的位置,在通过测定线路3aM向检体供给位置35c搬送了检体的情况下,后述血球分析装置5的测定单元51的把手部把持该检体的检体容器T,从检体架子L取出检体容器T,从检体容器T进行检体的吸引,从而检体被供给到测定单元51。检体搬送单元3a在沿着测定线路3aM向所述检体供给位置35c搬送了检体容器之后,检体的供给完成,在直到该检体容器T返回检体架子L为止的期间,等待检体架子L的搬送。
另外,测定线路3aM由可分别独立地动作的第1带351及第2带352、以及具有驱动第1带351的步进电机351e及驱动第2带352的步进电机352e的带传输机353构成。
以夹着测定线路3aM而与后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对向的方式配置了架子送出部39。所示架子送出部39构成为通过步进电机39a的驱动力在箭头Y方向上水平地直线移动。由此,在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架子送出部39之间的位置391(以下,称为“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搬送了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使架子送出部39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侧移动,从而可以押动检体架子L而移动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内。这样,分析完成了的检体架子L从测定线路3aM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另外,在检体搬送单元3a中,设置有对到达了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的检体架子进行检测的架子传感器374。架子传感器374具备发光部374a和受光部374b。
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俯视时呈现四边形,其横向的长度比检体架子L的长度稍微大。另外,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检体架子L的宽度的2倍稍微大。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形成为比周围的面低一级,在其上面配置分析完成了的检体架子L。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可以同时保持2个检体架子L。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所述测定线路3aM连接,如上所述,通过架子送出部39,从测定线路3aM送入检体架子L。在该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附近,安装有架子传感器372,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配置的检体架子L由架子传感器372检测。架子传感器372是光学式传感器,具备发光部372a和受光部372b。发光部372a设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侧方,受光部372b设置在从发光部372a向斜前方横切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直线上。发光部372a配置成朝向斜前方发光,受光部372b配置成接收该光。因此,从架子送出部39送入的检体架子L位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从发光部372a发出的光被该检体架子L遮挡,受光部372b的受光电平降低。由此,由架子传感器372检测该检体架子L。从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设置了架子送入部34b。在由架子传感器372检测到检体架子L时,该架子送入部34b移动到前方(接近超越线路3aF以及返回线路3aR的方向),从而架子送入部34b与检体架子L卡合(engaged),而检体架子L被移送到前方。所述架子送入部34b构成为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下方的步进电机34c驱动。另外,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与超越线路3aF以及返回线路3aR连接,架子送入部34b可以将配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体架子L移送到超越线路3aF以及返回线路3aR中的任一个。另外,架子送入部34b构成为将配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体架子L搬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的前侧的超越线路3aF上的位置3T(以下,称为“架子搬出位置”)。另外,架子送入部34b可以将配置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检体架子L经由架子搬出位置3T移送到返回线路3aR。
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搬送机构31主要由控制部32控制。控制部32由CPU、ROM、以及RAM等(未图示)构成,可以通过CPU执行ROM中保存的搬送机构31的控制程序。另外,所述控制部32具备Ethernet(注册商标)接口,经由LAN与信息处理单元54以及系统控制装置8分别可通信地连接。
搬送机构31中的架子送入部33b、构成测定线路3aM的带传输机353以及架子送出部39由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4控制。搬送机构31的其他部分由控制部32控制。
通过设为上述那样的结构,检体搬送单元3a(3b、3c)将从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搬送的检体架子L沿着超越线路3aF搬送到分析前架子送出位置323,通过架子送出部322移送到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将该检体架子L从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送出到测定线路3aM,进而沿着测定线路3aM搬送,从而可以将检体供给到对应的测定单元51(52、53)。另外,收容吸引完成了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通过测定线路3aM,被移送到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通过架子送出部39被送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保持的检体架子L在无需针对所保持的所有检体进行再检的情况下,被移送到返回线路3aR,沿着返回线路3aR,搬出到前级(搬送方向上游侧)的装置(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另一方面,保持判断为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供给线路3aS、3bS、3cS、4S被移送到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中的某一个,通过搬送目的地的装置进行检体的再检(再处理)。
另外,在检体搬送单元3从前级的装置接收到收容通过搬送下游侧的测定单元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处理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该检体架子L沿着超越线路3aF被搬送到箭头X1方向,原样地搬出到后级的检体搬送单元3b。在检体搬送单元3a从后级的检体搬送单元3b接收到由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回收的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该检体架子L沿着检体搬送单元3a的返回线路3aR被搬送到箭头X2方向,原样地搬出到前级的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
如图1所示,在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前侧,配置有检体搬送单元4。该检体搬送单元4的右侧端与3个检体搬送单元3a、3b、3c内的位于最搬送下游侧(图中左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c连接。
图5是示出检体搬送单元4的结构的平面图。检体搬送单元4具备搬送检体的搬送机构41、和控制搬送机构41的控制部42。搬送机构41具备:可以临时保持保持收容进行涂抹标本制作前的检体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架子L的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可以临时保持保持由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吸引了检体的检体容器T的检体架子L的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用于为了将检体供给到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使检体架子L向X1方向水平地直线移动,将从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接收到的检体架子L搬送到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的搬送路径即处理线路4M;用于从搬送上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c搬入检体架子L,将该检体架子L向X1方向搬送的搬送路径即搬送线路4F;以及用于为了使检体的涂抹标本制作完成了的检体架子L回收到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向搬送上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c搬出该检体架子L的搬送路径即返回线路4R。另外,检体搬送装置4虽然构成部件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与检体搬送单元3a、3b、3c不同,但功能相同,所以省略关于其结构的说明。
检体搬送单元4将从上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c搬出的检体架子L通过搬送线路4F导入,通过未图示的架子送出部移送到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将该检体架子L从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送出到处理线路4M,进而沿着处理线路4M搬送,从而可以将检体供给到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另外,收容吸引完成了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通过处理线路4M搬送,通过未图示的架子送出部送出到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中保持的检体架子L被移送到返回线路4R,沿着返回线路4R,被搬出到前级(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3c。
检体搬送单元4的搬送线路4F的左端的位置、即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的前侧的位置是供给线路3aS、3bS、3cS、4S(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3E。保持需要涂抹标本制作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检体搬送单元4的供给线路4S搬送,该检体被供给到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之后,经由终点3E通过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移送到返回线路4R,沿着返回线路4R搬送到X2方向,被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血球分析装置5的结构>
血球分析装置5是光学式流式细胞术方式的多项目血球分析装置,关于包含在血液检体中的血球取得侧方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等,根据它们对检体中包含的血球进行分类,并且针对每个种类对血球数进行计数,制作针对每个种类对这样分类的血球进行分色的散布图,并对其进行显示。所示血球分析装置5具备:对血液检体进行测定的测定单元51、52、53;以及对从测定单元51、52、53输出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显示血液检体的分析结果的信息处理单元54。
血球分析装置5如图1所示,具备3个测定单元51、52、53和1个信息处理单元54。信息处理单元54与3个测定单元51、52、53可通信地连接,可以分别控制这些3个测定单元51、52、53的动作。另外,信息处理单元54还与在3个测定单元51、52、53的前侧分别配置的3个检体搬送单元3a、3b、3c可通信地连接。
图6是示出测定单元5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测定单元51具有:从检体容器(采血管)T吸引检体即血液的检体吸引部511;根据由检体吸引部511吸引的血液调制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的试样调制部512;以及从由试样调制部512调制出的测定试样中检测血球的检测部513。另外,测定单元51还具有:用于将在检体搬送单元3a的测定线路3aM上搬送的检体架子L中收容的检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的取入口(未图示);以及从检体架子L将检体容器T取入到测定单元51的内部,将检体容器T搬送至通过检体吸引部511进行的吸引位置的检体容器搬送部515。
检测部513可通过鞘流DC检测法进行RBC(红血球)检测以及PLT(血小板)检测。另外,检测部513可通过SLS-血红蛋白法进行HGB(血红蛋白)检测,可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法进行WBC(白血球)的检测。RBC、PLT、HGB、以及WBC在指定了测定项目CBC(complete blood count,全血细胞计数)时测定。
另外,测定单元51可以进行白血球的5分类(测定项目DIFF)。更详细而言,测定单元51的检测部513可通过使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法,进行WBC(白血球)、NEUT(嗜中球)、LYMPH(淋巴球)、EO(嗜酸球)、BASO(嗜碱球)、以及MONO(单球)的检测。
进而,测定单元51的检测部513还可以进行网状红血球(RET)的测定。混合RET测定用的试剂和检体而调制测定试样,向检测部513的WBC/DIFF(白血球5分类)检测用的光学检测部供给所述测定试样,从而进行RET的测定。
测定单元52以及53的结构与测定单元51相同,可以与测定单元51同样地,进行CBC、DIFF、以及RET的测定。
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具备可以把持检体容器T的把手部515a。检体容器搬送部515可以使把手部515a在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Y方向)上移动,通过把手部515a拔出收容到检体架子L中,并位于供给位置35c的检体容器T,将所拔出的检体容器T设置到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的孔部中。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515b被移动到吸引位置。
接下来,对信息处理单元54的结构进行说明。信息处理单元54由计算机构成。图7是示出信息处理单元54的结构的框图。信息处理单元54通过计算机54a实现。如图7所示,计算机54a具备主体541、图像显示部542、以及输入部543。主体541具备CPU541a、ROM541b、RAM541c、硬盘541d、读出装置541e、输入输出接口541f、通信接口54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41h,CPU541a、ROM541b、RAM541c、硬盘541d、读出装置541e、输入输出接口541f、通信接口54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541h通过总线541j连接。
读出装置541e可以从可搬型记录介质544读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单元54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程序544a,并将该计算机程序544a安装在硬盘541d中。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结构>
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吸引血液检体,并在载玻片上滴下,将该血液检体在载玻片上薄薄地延伸并干燥之后,向该载玻片供给染色液而对载玻片上的血液进行染色,从而制作涂抹标本。
图8是示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8所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具备检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载玻片搬送部63、染色部64、以及控制部65。
检体分注部61具备吸引管(未图示),将该吸引管刺入到在检体搬送单元4的处理线路4M上搬送的检体架子L的检体容器T的盖部CP,从该检体容器T吸引血液检体。另外,检体分注部61构成为将所吸引出的血液检体在载玻片上滴下。涂抹部62构成为将在载玻片上滴下的血液检体涂抹并干燥,进而在载玻片上进行印刷。
载玻片搬送部63用于使通过涂抹部62涂抹了血液检体的载玻片收容到未图示的盒中,进而搬送该盒。染色部64对通过载玻片搬送部63搬送至染色位置的盒内的载玻片,供给染色液。控制部65按照从检体搬送装置3提供的标本制作指示,对检体分注部61、涂抹部62、载玻片搬送部63、以及染色部64进行控制,执行所述涂抹标本制作动作。
<系统控制装置8的结构>
系统控制装置8由计算机构成,控制检体处理系统1的整体。该系统控制装置8从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接收检体架子L的编号,决定该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将表示搬送目的地的搬送指示数据发送到检体搬送装置3。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装置8的结构的框图。系统控制装置8由计算机8a实现。如图9所示,计算机8a具备主体81、图像显示部82、以及输入部83。主体81具备CPU81a、ROM81b、RAM81c、硬盘81d、读出装置81e、输入输出接口81f、通信接口8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81h,CPU81a、ROM81b、RAM81c、硬盘81d、读出装置81e、输入输出接口81f、通信接口81g、以及图像输出接口81h通过总线81j连接。
读出装置81e可从可搬型记录介质84读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系统控制装置8发挥功能的系统控制程序84a,并将该系统控制程序84a安装在硬盘81d中。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的结构>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是管理关于设施内的与检查相关的信息的装置即所谓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不仅是与血球分析装置5连接,而且还与其他临床检体检查装置连接。所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接收从操作者输入、或者从电子病历系统等其他装置发送的测定命令,存储并管理测定命令。进而,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接收来自系统控制装置8的命令要求,将要求的测定命令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并且,从血球分析装置5接收分析结果,存储并管理该分析结果。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由计算机构成,具备CPU、ROM、RAM、硬盘、以及通信接口等。通信接口与上述的LAN连接,可与系统控制装置8、以及血球分析装置5的信息处理单元54进行通信。另外,在硬盘中,保存了测定命令。在测定命令中,包括检体ID以及实施对象的测定项目的信息。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在从其他装置接收到包括检体ID的测定命令的要求数据时,从硬盘读出与该检体ID对应的测定数据,发送到要求源的装置。另外,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的结构与所述其他计算机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检体处理系统的动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检体处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说明通过检体搬送单元3a实现的检体架子的搬送动作的流程,但对于通过检体搬送单元3b、3c进行的搬送动作也是同样的。
<搬送模式设定动作>
检体处理系统1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执行搬送模式设定处理,进行设定搬送模式的搬送模式设定动作。图10是示出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进行的搬送模式设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该搬送模式的设定例如在将检体处理系统1设置到设施时作为初始设定而执行。操作者或者服务人员在设定搬送模式时,操作系统控制装置8的输入部83,将搬送模式设定画面的显示指示提供到系统控制装置8。系统控制装置8的CPU81a如果接收到搬送模式设定画面的显示指示(步骤S101),则将搬送模式设定画面(未图示)显示在图像显示部82中(步骤S102)。搬送模式设定画面是用于设定第1搬送模式以及第2搬送模式中的某一个的画面,可以接收第1搬送模式的设定指示、以及第2搬送模式的设定指示。第1搬送模式是以指定进行初检专用、即检体的最初的测定的测定单元、和进行再检专用、即进行了初检的检体的第2次以后的测定的测定单元,而通过各个测定单元进行初检和再检的方式,搬送检体架子的模式。第2搬送模式是以使所有测定单元成为初检以及再检兼用,并通过进行了检体的初检的测定单元实施该检体的再检的方式,搬送检体架子的模式。
接下来,CPU81a接收搬送模式的设定指示(步骤S103),判定所指示的搬送模式是第1搬送模式还是第2搬送模式(步骤S104)。在指示了第1搬送模式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第1搬送模式”),CPU81a设定第1搬送模式(步骤S105),在指示了第2搬送模式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第2搬送模式”),CPU81a设定第2搬送模式(步骤S106)。该搬送模式的设定通过将表示所指示的搬送模式的信息作为设定值而存储在硬盘81d中而进行。即,在指示了第1搬送模式的设定的情况下,将表示第1搬送模式的信息作为设定值而存储在硬盘81d中,在指示了第2搬送模式的设定的情况下,将表示第2搬送模式的信息作为设定值而存储在硬盘81d中。在这样进行了搬送模式的设定之后,CPU81a结束处理。
<通过第1搬送模式进行的检体架子搬送动作>
对设定了所述第1搬送模式的情况下的通过检体处理系统1进行的检体架子的搬送动作进行说明。此处,对测定单元51、52被设为初检专用,测定单元53被设为再检专用的情况进行说明。
保持了多个检体容器T的检体架子L通过操作者被投入到检体投入单元21中。针对该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各个检体,由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存储测定命令。测定命令保存在硬盘91d中设置的测定命令数据库中。图11是示出针对测定前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测定命令数据库DB是表型的数据库。在所述测定命令数据库中,设置有架子ID的字段、检体架子L中的保持位置的字段、检体ID的字段、以及作为测定项目的CBC、DIFF、RET、及SP(涂抹标本制作)的字段。在所述测定命令数据库DB中,针对每个检体作为记录而登记了测定命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体的初检中,将CBC以及DIFF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设为实施对象的测定项目,在检体的再检中,通过初检的结果,将RET以及SP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设为实施对象的测定项目,而进行说明。在图11所示的测定命令中,由于各检体都是初检,所以在CBC、DIFF中的某一方或者两方的小格(cell)中,保存了表示是实施对象的信息“1”,在RET以及SP这两方的小格中保存了表示不是实施对象的信息“0”。
如果检体架子L被投入到检体投入单元21中,并从操作者提供了检体处理开始的指示,则检体架子L从检体投入单元21被搬出到预处理单元22,通过预处理单元22的条形码读取部22b从检体容器T的检体条形码标签BL读出检体ID,从检体架子L的架子条形码标签读出架子ID。所读出的检体ID以及架子ID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被发送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要求相应的测定命令。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从硬盘91d读出与该检体ID符合的测定命令,并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系统控制装置8根据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以及该时刻的测定单元51、52的动作状态,决定成为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将向所决定的搬送目的地的搬送指示提供给检体搬送装置3。
检体架子L从预处理单元22搬出到检体搬送装置3,通过检体搬送单元3a、3b被搬送到搬送目的地即测定单元51、52的测定线路3aM或者3bM。之后,检体容器T被依次搬送到检体供给位置35c,向测定单元51或者52的内部取入检体容器T。另外,从系统控制装置8,向信息处理单元54提供与该检体架子L的各检体相关的检体ID,信息处理单元54向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发送包括检体ID的测定命令要求数据。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从测定命令数据库DB读出与测定命令要求数据中包含的检体ID对应的测定命令,将其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4。在测定单元51或者52中,从检体容器T吸引检体,按照与该检体对应的测定命令,实施检体的测定。在检体的吸引完成之后,该检体容器T从测定单元51或者52排出,返回到检体架子L的原来的保持位置。通过检体的测定而得到的测定结果被提供到信息处理单元54,信息处理单元54对该测定结果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检体的分析结果。信息处理单元54向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发送检体的分析结果,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如果接收到该分析结果,则在测定命令数据库DB中将与该分析结果相关的检体的测定命令更新为分析后的测定命令。
图12是示出针对测定后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2所示的测定命令中,各检体都完成了初检,所以在CBC、DIFF、RET、以及SP的所有项目中保存了表示并非实施对象的信息“0”。
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对所接收到的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判断是否需要再检,且在需要再检的情况下决定其测定项目。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将所决定的是否需要再检以及再检的测定项目登记到测定命令数据库DB的与该检体对应的记录中。图13是示出针对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解析处理后的检体,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存储的测定命令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3所示的测定命令中,针对检体ID是“P121”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在RET以及SP的小格的各自中保存了表示是再检的实施对象项目的信息“1”。针对检体ID是“P122”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在RET以及SP的小格这两方中保存了表示并非再检的实施对象的信息“0”。针对检体ID是“P129”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在RET的小格中保存“1”,在SP的小格中保存“0”,针对检体ID是“P130”的检体的测定命令,在RET的小格中保存“0”,在SP的小格中保存“1”。
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检体容器T从保持位置1被依次取入到测定单元51或者52中,进行检体的测定。所保持的所有检体容器T从测定单元51或者52返回的检体架子L通过检体搬送单元3a或者3b,被移送至测定线路3aM或者3bM的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从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通过架子送出部39押出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
图14是示出第1搬送模式下的通过检体搬送单元进行的检体架子L的搬送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控制部32判定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是否从测定线路3aM或者3bM接收到检体架子L(步骤S201)。该判定处理是通过监视架子传感器372的输出信号而进行的。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没有检测到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否”),控制部32直至检测到检体架子L为止反复步骤S201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检测到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中“是”),控制部32使架子送入部34b移动,而将检体架子L移送至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的超越线路3aF或者3bF的跟前的位置(步骤S202),在此停止,而将包括该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各检体的检体ID的搬送指示要求数据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步骤S203)。
图15是示出第1搬送模式下的通过系统控制装置8进行的检体架子L的搬送指示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如果系统控制装置8从检体搬送装置3接收到搬送指示要求数据(步骤S301),则CPU81a通过该搬送指示要求数据中包含的检体ID,向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查询测定命令(步骤S302)。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从测定命令数据库DB读出与查询数据中包含的检体ID对应的测定命令,并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此时发送的测定命令是关于初检已经结束,且分析结果的解析处理完成之后的检体的测定命令,所以包括图13所示那样的关于是否需要再检的判断结果。
CPU81a根据测定命令的查询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120秒)(步骤S303),在规定时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303中“是”),判定是否接收到关于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所有检体的测定命令(步骤S304)。在存在没有接收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否”),CPU8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303。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3中,在从测定命令的查询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303中“否”),CPU81a将以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为检体回收单元23的搬送指示数据发送到检体搬送装置3(步骤S305),结束处理。
在步骤S304中,在接收到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等待着的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所有检体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是”),CPU81a根据该测定命令,决定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步骤S306)。在该处理中,在测定命令中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RET或者SP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将搬送目的地决定为可实施该项目的测定单元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例如,在取得了图13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针对检体ID是P121和P129的检体需要RET的测定(再处理),针对检体ID是P121和P130的检体需要涂抹标本制作(再处理)。此处,在再检专用的测定单元53中实施RET的测定,通过再检专用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进行涂抹标本制作,所以该检体架子L需要搬送到测定单元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这两方。因此,CPU81a将该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决定为测定单元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中的位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测定单元53。在步骤S306中,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RET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同样地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测定单元53。另外,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SP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不包括RET以及SP中的全部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检体回收单元23。
CPU81a在执行了步骤S306的处理之后,发送指示通过该处理决定的搬送目的地的搬送指示数据(步骤S307),结束处理。
返回到图14,进行了步骤S203的处理的控制部32等待搬送指示数据的接收(在步骤S204中“否”),如果接收到从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的搬送指示数据(在步骤S204中“是”),则判定在搬送指示数据中指示的搬送目的地是否为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即测定单元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步骤S205)。在搬送指示数据中指示的搬送目的地是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中“是”),控制部32使架子送入部34b移动,而将检体架子L移送到超越线路3aF或者3bF(步骤S206),之后驱动带传输机321而将检体架子L搬出到下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步骤S207),结束处理。之后,通过下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搬送检体架子L,搬送到搬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进行再检。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5中在搬送指示数据中指示的搬送目的地并非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的情况、即搬送目的地是检体回收单元23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中“否”),控制部32使架子送入部34b移动,而将检体架子L移送到返回线路3aR或者3bR(步骤S208),之后驱动带传输机331而将检体架子L搬出到上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或者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步骤S209),结束处理。之后,通过回收线路223、217、237搬送检体架子L,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在测定单元53中实施了RET的再检之后,与初检的情况同样地,将与再检相关的分析结果发送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判定是否需要再检并决定再检项目。此处,如果针对该检体判定为需要涂抹标本制作,则在测定命令数据库DB中在该检体的测定命令的SP的小格中保存“1”。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与初检的情况同样地,在检体搬送单元3c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保持检体架子L,在该状态下系统控制装置8对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查询测定命令。在查询的结果得到的测定命令中作为再检项目而指示了SP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与上述同样地检体架子L被搬送至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向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搬送了检体架子L的情况下,在为了涂抹标本制作而吸引了检体之后,通过返回线路4R、3cR、3bR、3aR搬送检体架子L,发送到检体回收单元23。在查询的结果得到的测定命令中作为再检项目没有指示SP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检体回收单元23,检体架子L被搬送至检体回收单元23。
<通过第2搬送模式进行的检体架子搬送动作>
对设定了所述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的通过检体处理系统1实现的检体架子的搬送动作进行说明。在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在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可以实施检体的再检项目的处理时,对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搬送该检体而进行再检,在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中无法实施检体的再检项目的处理时,对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以外的测定单元(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搬送该检体而进行再检。
图16是示出第2搬送模式下的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4的CPU541a进行的检体架子L的搬送控制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所有检体容器T从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返回到检体架子L之后,CPU541a判定检体架子L是否到达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步骤S401),如果判定为已到达,则在此使使检体架子L停止,将包括该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各检体的检体ID的搬送指示要求数据通过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到系统控制装置8(步骤S402)。
系统控制装置8执行第2搬送模式下的检体架子L的搬送指示处理。此处,在第2搬送模式下的搬送指示处理中,在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中,在测定命令中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RET或者SP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决定为进行了该检体的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或者53或可实施SP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例如,在测定单元51中实施初检,而取得了图13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51对P121以及P129的检体实施RET的测定,通过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对P121以及P130的检体进行涂抹标本制作。因此,CPU81a将该检体架子L的搬送目的地决定为测定单元51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中的位于搬送方向上游侧的测定单元51。另一方面,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RET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同样地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测定单元51。另外,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包括SP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在所接收到的测定命令中仅存在作为再检项目而不包括RET以及SP中的全部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搬送目的地被决定为检体回收单元23。
在第2搬送模式下的搬送指示处理中,对于所述搬送目的地决定处理以外的处理,与第1搬送模式下的搬送指示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从系统控制装置8发送的搬送指示数据通过检体搬送装置3接收,从检体搬送装置3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4。返回到图16,进行了步骤S402的处理的CPU541a等待搬送指示数据的接收(在步骤S403中“否”),如果接收到搬送指示数据(在步骤S403中“是”),则判定在搬送指示数据中指示的搬送目的地是否为通过在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等待着的检体架子L保持的进行了检体的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或者53(步骤S404)。在搬送目的地是通过在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等待着的检体架子L保持的进行了检体的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或者53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是”),CPU541a将包括这些检体的检体ID的测定命令要求数据发送到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查询各检体的测定命令(步骤S405)。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从硬盘91d读出与该检体ID一致的测定命令,并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4。
接下来,CPU541a判定是否接收到关于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所有检体的测定命令(步骤S406)。在存在没有接收到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否”),CPU541a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在接收到该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所有检体的测定命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是”),CPU541a逆向地驱动带传输机353,将检体架子L沿着测定线路3aM、3bM、或者3cM向X2方向(右方向)搬送(步骤S407)。之后,针对需要再检的所有检体依次进行检体容器T的取入、检体的吸引、检体的测定及分析(再检)、以及检体容器T的排出。另外,向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发送检体的再检的分析结果,在检查信息管理装置9的测定命令数据库DB中更新与该分析结果相关的检体的测定命令。此时,在进行了再检的P121以及P129的RET的小格中登记“0”。因此,通过测定单元51、52、或者53进行了一次再检的检体不会通过测定单元51、52、或者53再次进行测定,而供给到涂抹标本制作、或者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4中,在所指示的搬送目的地并非通过在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等待着的检体架子L保持的进行了检体的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或者53的情况、即是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或者是检体回收单元23的情况下(在步骤S404中“否”),CPU541a驱动架子送出部39,而将在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中等待着的检体架子L移送到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步骤S408)。
之后,由控制部32执行与所述步骤S201~S209相同的搬送控制处理。即,在搬送目的地是搬送方向下游侧的装置(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情况下,如果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送出了检体架子L,则检体搬送单元3a、3b、或者3c通过架子送入部34b将检体架子L移送到超越线路3aF、3bF、或者3cF,之后驱动带传输机321,从而将检体架子搬出到下游侧的检体搬送单元4。之后,通过检体搬送单元4,检体架子L被搬送到搬送目的地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通过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进行检体的涂抹标本制作。在针对需要涂抹标本制作的所有检体为了涂抹标本制作而吸引了检体之后,通过返回线路4R、3cR、3bR、3aR搬送检体架子L,发送到检体回收单元23。
另外,在搬送目的地是检体回收单元23的情况下,如果向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送出了检体架子L,则检体搬送单元3a、3b、或者3c通过架子送入部34b将检体架子L移送到返回线路3aR、3bR、或者3cR,之后驱动带传输机331,从而将检体架子搬出到检体投入回收装置2。之后,通过回收线路223、217、237搬送检体架子L,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如上所述,检体投入单元21和检体回收单元23相对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配置在同一侧,所以操作者(用户)可以在一个部位容易地进行检体的投入作业以及回收作业。
另外,保持在测定单元51、52、53中进行了初检的结果、判断为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供给线路3aS、3bS、3cS、4S被搬送到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中的某一个。即,在设定了第1搬送模式的情况下,保持在测定单元51、52中进行了初检的结果、判断为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向X1方向搬送,通过再检专用的测定单元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进行用于检体的再检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保持在测定单元51、52、53中进行了初检的结果、判断为需要关于在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53中可测定的项目的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测定线路3aM、3bM、3cM向X2方向搬送,通过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51、52、53进行检体的再检(再测定)。进而,在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保持在测定单元51、52、53中进行了初检的结果、判断为需要涂抹标本制作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沿着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向X1方向搬送,通过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进行用于检体的再检的处理。因此,保持判断为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为了再检而立即搬送到测定单元51、52、53或者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实施检体的再检,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检体的再检(再处理)。
另外,对于仅保持在测定单元51、52、53中进行了初检的结果、判断为不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不经由供给线路3aS、3bS、3cS、4S(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3E,而从检体搬送单元3a、3b、3c的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经由架子搬出位置3T移送到返回线路3aR、3bR、3cR,所以可以迅速地回收所述检体架子L。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供给线路3aS、3bS、3cS、4S具备测定线路3aM、3bM、3cM以及处理线路4M、超越线路3aF、3bF、3cF、搬送线路4F、分析前架子保持部33以及处理前架子保持部43、以及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以及处理后架子保持部44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设置通过各个检体搬送单元直线状地延伸的供给线路,并在该供给线路的途中设置对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分别供给检体的检体供给位置。在该情况下,设置从供给线路的途中连接到返回线路3aR、3bR、3cR、4R的途中的通路,将仅保持不需要再检的检体的检体架子L通过该通路移送到返回线路3aR、3bR、3cR、4R的途中,沿着返回线路3aR、3bR、3cR、4R向X2方向搬送,而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测定单元51、52、53从测定线路3aM、3bM、3cM上的检体架子L中保持的状态下的检体容器T直接吸引检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检体搬送装置3分别由独立的检体搬送单元3a、3b、3c、4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一体不可分的结构的检体搬送装置配置在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的前侧,由此向各测定单元51、52、53以及涂抹标本制作装置6搬送检体架子L。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测定单元51、52、53全部可以针对同一测定项目(CBC、DIFF,RET)测定检体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虽然在测定单元51、52中可以针对CBC以及DIFF进行检体的测定,但无法针对RET进行检体的测定,在测定单元53中可以针对CBC、DIFF以及RET进行检体的测定。此时,即使在不仅设定了第1搬送模式,而且还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对于作为再检的对象项目而包括RET的检体,在初检结束之后通过超越线路3aF、3bF、3cF被搬送到测定单元53,在测定单元53中进行再检。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检体处理系统1具备对检体中包含的血球进行分类,并且针对每个血球种类对血球进行计数的血球分析装置5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检体处理系统具备免疫分析装置、血液凝固测定装置、生化学分析装置、以及尿分析装置等血球分析装置以外的检体分析装置,向所述检体分析装置的测定单元搬送血液检体或者尿检体。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在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直到判定是否需要再检为止检体架子L在分析后架子送出位置391等待,在判定为需要再检时该检体架子L沿着测定线路3aM或者3bM向X2方向搬送,而供给到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51或者52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了第2搬送模式的情况下,直到判定是否需要再检为止使检体架子L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等待,在判定为需要再检时将该检体架子L通过架子送入部34b向Y1方向移送,沿着测定线路3aM或者3bM搬送到X2方向,供给到进行了初检的测定单元51或者52。在该情况下,对于在分析后架子保持部34中等待中的检体架子L保持的检体,在判定为不需要再检时将该检体架子L通过架子送入部34b向Y2方向移送至返回线路3aR或者3bR,通过返回线路3aR、3bR向X2方向搬送,回收到检体回收单元23中。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血球分析装置5具备3个测定单元51、52、53以及信息处理单元54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测定单元是1个或者多个,且测定单元和信息处理单元一体地构成。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并非通过信息处理单元54进行测定单元51、52、53的机构的控制,而各个测定单元具备由CPU以及存储器等构成的控制部,并通过这些控制部进行各测定单元的控制,由信息处理单元对通过各个测定单元得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而生成检体的分析结果。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由单一的计算机8a、80a构成执行计算机程序84a、840a的所有处理的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通过多个装置(计算机)分布式地执行与所述计算机程序84a、840a同样的处理的分布式系统。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从检体架子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依次直线地排列了检体回收单元23、检体投入单元21、预处理单元22、以及检体搬送装置3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检体投入单元21以及预处理单元22之间配置检体回收单元23,而从检体架子的搬送方向上游侧,依次直线地排列检体投入单元21、检体回收单元23、预处理单元22、以及检体搬送装置3。
Claims (12)
1.一种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对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
检体容器设置部,设置检体容器;
检体容器回收单元,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与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相同一侧,回收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的至少一方的检体容器;
搬送装置,具备:
第1搬送线路,用于通过在第1方向上搬送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1以及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和
第2搬送线路,用于通过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以及去往该终点的途中的规定位置从所述第1搬送线路接收所述检体容器,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搬送所接收的所述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搬送装置进行控制,
其中,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所述搬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1和第2检体处理单元分别对应的第1和第2搬送单元,且
所述第1搬送单元具备:
检体取得线路,用于经由用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从检体容器取得检体的检体取得位置,搬送检体容器;
超越线路,与所述检体取得线路并行地设置,用于不经由所述检体取得位置,而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检体容器;以及
中继部,设置在所述检体取得线路与所述超越线路之间,接收沿着所述检体取得线路搬送的检体容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使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了检体的所述检体容器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直到取得是否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为止,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在取得了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测定结果是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在所述第1方向上搬送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从而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在取得了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测定结果是不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第2搬送线路,使用所述第2搬送线路在所述第2方向上搬送而搬送到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搬送装置具备以分配到所述超越线路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方式移送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的移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通过向与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搬送方向交差的方向移送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而将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以横断所述超越线路的方式将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所述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推动位于所述中继部中的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针对由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过的检体,使收容有所述检体的检体容器在所述中继部中等待,直到取得是否需要再测定的判定结果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根据所取得的所述判定结果,决定所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根据所决定的搬送目的地,将所述检体容器分配到所述超越线路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判定直到取得所述判定结果为止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所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检体容器的搬送目的地决定为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搬送单元包括:
第1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一部分;以及
第2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一部分,搬送从所述第1搬送区域接收到的检体容器,
所述第2搬送单元包括:
第3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其他部分;以及
第4搬送区域,构成所述第2搬送线路的其他部分,搬送从所述第3搬送区域接收到的检体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针对规定的第1测定项目测定检体,
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针对与所述第1测定项目不同的第2测定项目测定检体,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搬送装置,以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将收容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的结果是作为所述再测定需要关于所述第2测定项目的测定的检体的检体容器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11.一种检体容器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搬送线路,用于通过在第1方向上搬送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
第2搬送线路,用于通过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以及去往该终点的途中的规定位置从所述第1搬送线路接收所述检体容器,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搬送所接收的所述检体容器,而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与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相同一侧的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移送部,将所述第1搬送线路上的检体容器移送到所述第2搬送线路;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第1搬送线路、第2搬送线路以及所述移送部进行控制,
其中,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所述检体容器搬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1和第2检体处理单元分别对应的第1和第2搬送单元,
所述移送部设置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且
所述第1搬送单元具备:
检体取得线路,用于经由用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从检体容器取得检体的检体取得位置,搬送检体容器;
超越线路,与所述检体取得线路并行地设置,用于不经由所述检体取得位置,而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检体容器;以及
中继部,设置在所述检体取得线路与所述超越线路之间,接收沿着所述检体取得线路搬送的检体容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1搬送线路,以使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了检体的所述检体容器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直到取得是否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为止,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1搬送线路,以在取得了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的结果是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在所述第1方向上搬送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从而搬送到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送部以及所述第2搬送线路,以在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的结果是不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第2搬送线路,使用所述第2搬送线路在所述第2方向上搬送,从而搬送到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12.一种检体测定方法,使用与第1和第2检体处理单元对应的第1和第2搬送单元搬送检体,进行检体的测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搬送单元具备:
检体取得线路,用于经由用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从检体容器取得检体的检体取得位置,搬送检体容器;
超越线路,与所述检体取得线路并行地设置,不经由所述检体取得位置,而从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的搬送方向上游侧向搬送方向下游侧搬送检体容器;以及
中继部,设置在所述检体取得线路与所述超越线路之间,接收沿着所述检体取得线路搬送的检体容器,
所述检体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第1搬送线路在第1方向上搬送检体容器设置部中设置的检体容器,将所述检体容器搬送到第1检体处理单元;
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对所述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进行测定;
使通过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了检体的所述检体容器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直到取得是否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判定结果为止;
在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的结果是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情况下,使用所述第1搬送线路,在所述第1方向上搬送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而搬送到第2检体处理单元,执行所述检体容器中收容的检体的再测定;以及
在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测定的结果是不需要所述检体的再测定的情况下,将在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所述中继部上等待的检体容器不经由所述第1搬送线路的终点而移送到所述第1搬送单元的第2搬送线路,使用所述第2搬送线路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搬送,而搬送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
其中,
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以及所述检体容器回收单元相对所述第1以及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相同一侧,
所述第1检体处理单元相对所述第2检体处理单元配置在所述检体容器设置部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98587A JP5372734B2 (ja) | 2009-12-28 | 2009-12-28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搬送ユニット |
JP2009-298587 | 2009-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9529A CN102109529A (zh) | 2011-06-29 |
CN102109529B true CN102109529B (zh) | 2013-12-04 |
Family
ID=4383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682634A Active CN102109529B (zh) | 2009-12-28 | 2010-12-01 |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29017B2 (zh) |
EP (1) | EP2339354B1 (zh) |
JP (1) | JP5372734B2 (zh) |
CN (1) | CN1021095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03775A1 (de) * | 2007-09-18 | 2009-03-26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und Bearbeiten mehrerer Gegenstände |
JP5513259B2 (ja) * | 2010-05-27 | 2014-06-04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処理装置およびラック搬送方法 |
CN102687022B (zh) * | 2010-11-22 | 2014-10-08 | 爱科来株式会社 | 测定系统和测定方法 |
JP5787574B2 (ja) * | 2011-03-30 | 2015-09-30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
JP6009881B2 (ja) * | 2012-09-20 | 2016-10-19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移し替え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CN104133073A (zh) * | 2014-08-07 | 2014-11-05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多通道分析仪 |
JP6389702B2 (ja) | 2014-08-29 | 2018-09-1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JP6110445B2 (ja) * | 2014-08-29 | 2017-04-05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 |
EP3789770B1 (en) * | 2014-11-25 | 2024-01-03 |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
US9908533B1 (en) * | 2016-10-18 | 2018-03-06 | Honda Motor Co., Ltd. | System for exiting a vehicle transport mode and methods thereof |
WO2020133066A1 (zh) * | 2018-12-27 | 2020-07-02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试管架调度方法、流水线系统及试管架 |
EP4257984A4 (en) * | 2020-12-03 | 2024-01-17 | Shenzhen Mindray Bio-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SAMPLE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BLOOD ANALYSIS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40318B2 (ja) * | 1987-03-06 | 1996-10-02 | 東亜医用電子株式会社 | 検体架台の供給装置 |
JPS63229369A (ja) * | 1987-03-18 | 1988-09-26 | Toshiba Corp |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
JP2724884B2 (ja) * | 1989-09-06 | 1998-03-09 | 東亜医用電子株式会社 | 総合血液検査装置 |
JPH05264558A (ja) * | 1992-03-19 | 1993-10-12 | Nittec Co Ltd | 容器の移送装置 |
JPH06148202A (ja) * | 1992-11-13 | 1994-05-27 | Toshiba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939162B2 (ja) * | 1995-08-16 | 1999-08-25 | 株式会社エイアンドティー |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処理装置 |
WO1997032042A2 (en) * | 1996-03-01 | 1997-09-04 | The University Court Of The University Of Dundee | Drug trial assay system |
JP3336894B2 (ja) * | 1997-01-29 | 2002-10-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 |
JP4818496B2 (ja) * | 1999-09-07 | 2011-11-16 | ベックマン コールタ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1153875A (ja) * | 1999-11-29 | 2001-06-08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3616744B2 (ja) * | 2000-06-07 | 2005-02-0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
JP4733315B2 (ja) * | 2001-08-23 | 2011-07-2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搬送制御装置並びに方法 |
US7850914B2 (en) * | 2004-03-05 | 2010-12-14 | Beckman Coulter, Inc. | Specimen-transport module for a multi-instrument clinical workcell |
JP4546863B2 (ja) * | 2005-03-28 | 2010-09-2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 |
JP2007309743A (ja) * | 2006-05-17 | 2007-11-29 | Olympus Corp | 多ユニット分析装置とそのラック搬送制御方法 |
JP2008032652A (ja) * | 2006-07-31 | 2008-02-14 | Olympu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4906431B2 (ja) * | 2006-08-04 | 2012-03-28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JP4558017B2 (ja) * | 2007-07-31 | 2010-10-06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使用方法 |
JP2009036511A (ja) * | 2007-07-31 | 2009-02-19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検体前処理システム |
JP5049769B2 (ja) * | 2007-12-25 | 2012-10-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CN102124348B (zh) * | 2008-09-16 | 2013-11-13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
JP5339853B2 (ja) * | 2008-10-30 | 2013-11-13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JP5815917B2 (ja) * | 2009-09-30 | 2015-11-1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ラック搬送装置 |
-
2009
- 2009-12-28 JP JP2009298587A patent/JP537273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12-01 CN CN2010105682634A patent/CN102109529B/zh active Active
- 2010-12-20 EP EP10195877.5A patent/EP2339354B1/en active Active
- 2010-12-23 US US12/978,094 patent/US922901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158851A1 (en) | 2011-06-30 |
US9229017B2 (en) | 2016-01-05 |
JP2011137749A (ja) | 2011-07-14 |
JP5372734B2 (ja) | 2013-12-18 |
EP2339354A2 (en) | 2011-06-29 |
EP2339354B1 (en) | 2018-12-12 |
CN102109529A (zh) | 2011-06-29 |
EP2339354A3 (en) | 2017-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09529B (zh) | 检体处理装置、检体容器搬送装置以及检体处理方法 | |
CN101726614B (zh) | 标本处理系统 | |
JP5378859B2 (ja) | 検体検査システム | |
JP5815917B2 (ja) | ラック搬送装置 | |
US8347743B2 (en) | Specime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pecimen processing method | |
US8333123B2 (e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 |
US9310389B2 (e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sample feeding unit | |
JP5715378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
US9103807B2 (en) |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8343772B2 (en) | Specimen processing device, specimen conveyance device, and specimen conveyance method | |
EP2299281B1 (en) | Rack collecting unit and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9316658B2 (en) |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responds to trouble in a transport unit | |
JP5322737B2 (ja) | 検体処理装置 | |
JP5550950B2 (ja) | 検体分析装置 | |
EP2299278B1 (en) | Rac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 |
JP3391734B2 (ja) | 生体サンプルの取扱い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 |
JP5208848B2 (ja) | 検体処理装置 | |
EP3239719A1 (en) | Measurement system, ra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unit, and ra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thod | |
JP5484107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