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3604A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604A
CN101713604A CN200910175685A CN200910175685A CN101713604A CN 101713604 A CN101713604 A CN 101713604A CN 200910175685 A CN200910175685 A CN 200910175685A CN 200910175685 A CN200910175685 A CN 200910175685A CN 101713604 A CN101713604 A CN 101713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llying
road
foreign s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5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604B (zh
Inventor
东山直久
峯北斗
高木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 ltd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01713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2Evaporators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der boxes with flow lines
    • F28F9/0251Massive connectors, e.g. blocks; Plate-like connectors
    • F28F9/0253Massive connectors, e.g. blocks; Plate-like connectors with multiple channels, e.g. with combined inflow and outflow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1),具有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以及连通两集流部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由第1板(23)、第2板(24)和中间板(25)构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5)跨接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设置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26)、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27)。在第1和第2板分别形成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31、33、34)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32、35)。在中间板以使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切口(36、39)和贯通孔(37)。采用该蒸发器可将膨胀阀设置在附近。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搭载于汽车的制冷循环即车辆空调中使用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设定:以在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下游侧(在图1中用箭头X表示的方向、图4~图6的右侧)为前,以其相反侧为后,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上下、左右(图1的上下、左右)为上下,左右。
作为可谋求小型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如下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制冷剂循环路径具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1中间集流部、在第1中间集流部的后侧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对向配置的第2中间集流部、以及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与第1中间集流部之间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与第2中间集流部之间分别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并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具有与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短筒形制冷剂流入部和与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短筒形制冷剂流出部的管连接板(管接头板)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流入部插入接合着制冷剂入口管的端部。在制冷剂流出部插入接合形成在直径比制冷剂入口管大的制冷剂出口管的端部的缩径部(参照日本特开2005-164226号公报)。
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制冷剂入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在前方弯曲,膨胀阀安装部件跨及两管的前端部而接合,在膨胀阀安装部件安装有基于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内流出在制冷剂出口管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来调节开度的膨胀阀。
但是,在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中,由于弯曲加工的情况,在缩小制冷剂入口管和制冷剂出口管的弯曲半径上是有限度的,因此,存在不能将膨胀阀设置在蒸发器的附近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与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相比可将膨胀阀配置在附近的蒸发器。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由以下方式构成。
(1)一种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其中,
通过层叠并接合第1板、第2板以及位于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中间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以从侧方观察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在第1板和第2板中的至少任何一方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并且在另一方形成有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和第2板分别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以使得从侧方观察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有使第1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以及使第1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连通的切口和贯通孔。
(3)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形成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第1连通口、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第2连通口、一端位于从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以及一端位于从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在第2板形成有一端位于从第1板的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的另一端同一位置在第2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一端位于与第1板的第1连通口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位于从第1板的第2连通口和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离开的位置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以及一端位于与第1板的第2连通口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第2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形成有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中间板的后侧缘开口并且连通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1切口、连通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的第1贯通孔、连通第1板的第1连通口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的第2贯通孔、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中间板的后侧缘开口并且连通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2切口、以及连通第1板的第2连通口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3贯通孔。
(4)根据上述(3)所述的蒸发器,中间板中的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使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连通,由此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一体化。
(5)根据上述(3)所述的蒸发器,在第1板形成有相对于第1连通口、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独立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该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通过形成在中间板的第4贯通孔连通。
(6)根据上述(5)所述的蒸发器,中间板中的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使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连通,由此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一体化。
(7)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流出路的后侧缘侧的开口比流入路的后侧缘侧的开口靠上方。
采用上述(1)~(7)的蒸发器,可以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部直接接合具有与流入路连通的高压制冷剂流路和与流出路连通的低压制冷剂流路的膨胀阀安装部件,在膨胀阀安装部件安装膨胀阀。而且,不需要如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那样地使用弯曲的管。因此,与上述公报记载的蒸发器相比较,可将膨胀阀设置在蒸发器的附近。
采用上述(5)的蒸发器,可以降低供低温低压的气相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进出部件的流出路中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整体结构的省略了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的部分剖开从右侧方观察的垂直剖视图。
图5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2板的部分剖开从右侧方观察的垂直剖视图。
图6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中间板的部分剖开从右侧方观察的垂直剖视图。
图7是图1的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出部件的部分的局部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出部件部分的局部放大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铝”这样的术语设定为除了包含纯铝之外还包含铝合金。
该实施方式为图1~图7所示的内容。图1表示蒸发器的整体结构,图2~图7表示蒸发器的要部的结构。
在图1~图4中,用于使用氟利昂(フロン)系制冷剂的车辆空调的蒸发器1具有:上下方向隔着间隔配置的铝制第1集流箱(ヘツダタンク)2和铝制第2集流箱3、设置在两集流箱2、3之间的热交换芯部4、接合在第1集流箱2的右端部的制冷剂进出部件5、和接合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膨胀阀安装部件6。
第1集流箱2具有位于前侧(通风方向下游侧)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ヘツダ部)7、和位于后侧(通风方向上游侧)且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一体化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的右端部设置制冷剂入口9,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右端部设置制冷剂出口11。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顶壁8a的右端部形成俯视观察为大致U字形的切口12(参照图7)。第2集流箱3具有位于前侧的第1中间集流部13、和位于后侧且与第1中间集流部13一体化的第2中间集流部14。第1中间集流部13和第2中间集流部14通过用分隔部件15将第2集流箱3内分割成前后2个空间而形成。第1中间集流部13内和第2中间集流部14内通过在分隔部件15在左右方向隔着间隔形成的多个连通口16连通。
热交换芯部4如下构成:宽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且在左右方向隔着间隔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17构成的热交换管列18、19在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多列(在此配置2列),在热交换管列18、19的相邻的热交换管17彼此之间的通风间隙和左右两端的热交换管17的外侧,分别以跨及前后两热交换管列18、19的热交换管17的方式配置铝制波纹状散热片(翅片)21并钎焊在热交换管17,在左右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21的外侧分别配置铝制侧板22并且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21。
前侧热交换管列18的热交换管17被配置在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第2集流箱3的第1中间集流部13之间,其上下两端部被连接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第1中间集流部13。后侧热交换管列19的热交换管17被配置在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和第2集流箱3的第2中间集流部14之间,其上下两端部被连接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5和第2中间集流部14。于是,由前后两热交换管列18、19的热交换管17、以及第1和第2中间集流部13、14,形成连通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制冷剂循环路径。
如图2~图7所示,制冷剂进出部件5通过层叠接合位于左侧(第1集流箱2侧)的垂直状的铝制第1板23、位于右侧的垂直状的铝制第2板24、和位于第1板23与第2板24之间的垂直状的铝制中间板25而形成,跨及并接合于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右端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设置有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26、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27。将流入路26的向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的开口称为入口26a、将流出路27的向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的开口称为出口27a。
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第1板23形成: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的第1连通口28,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的第2连通口29,一端位于从第1连通口28和第2连通口29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23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以及一端位于从第1连通口28和第2连通口29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23的后侧缘的比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另一端开口靠上部开口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
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第2板24形成:一端位于从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和第2连通口29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另一端同一高度位置在第2板24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一端位于与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位于从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和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离开的位置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以及一端位于与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同一位置在第2板24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
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中间板25形成:一端在与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同一位置在中间板25的后侧缘开口、且连通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内和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内的第1切口36,连通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内和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内的第1贯通孔37,连通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和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内的第2贯通孔38,一端在与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同一位置在中间板25的后侧缘开口、且连通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内和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内的第2切口39,以及连通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和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内的第3贯通孔41。
在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的周围部分,遍及整周一体形成通过制冷剂入口9插入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内的左方突出部23a。在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的周围部分的除了上端部的部分,一体形成通过制冷剂出口11插入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的左方突出部23b。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由从第1连通口28的稍稍上方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的垂直部31a,在垂直部31a的上端通过圆弧状部相连、向后方延伸且直到第1板23的后侧缘的水平部31b构成。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在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的上方,从第1板23的后侧缘的比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靠上方的位置向前方水平延伸且靠前端的部分向前斜下方倾斜。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的前端部位于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另外,在第1板23形成与第2连通口29相连、向上方延伸的垂直状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的上端位于比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靠稍稍下方的高度位置。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的下缘的形状为与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切口12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另外,在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的下端外周面一体形成与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的周围的左方突出部23b相连且通过切口12插入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的左方突出部42a。
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在与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同一高度位置,从第2板24的后侧缘向前方水平延伸,其前端部位于比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靠稍稍后方。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为从与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的垂直状。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的上端部位于比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垂直部31a的下端靠上方。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由:从与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延伸直到比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靠上方的垂直部35a,和与垂直部35a的上端相连、向后方延伸且直到第1板23的后侧缘的水平部35b构成。为了增大流路面积,垂直部35a的上部的前侧缘部向前方扩大。水平部35b的靠前端的部分的上侧缘部,与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的靠前端的部分的上侧缘部一致地、向前斜下方倾斜。
中间板25的第1切口36从中间板25的后侧缘向前方水平延伸,其前端部位于与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的前端部同一位置。第1切口36的形状与从侧方观察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的形状一致。中间板25的第1贯通孔37位于:第1板23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垂直部31a的下端部以及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的上端部从侧方观察重合的位置。中间板25的第2贯通孔38位于与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对应的位置。而且,中间板25中的第1贯通孔37和第2贯通孔38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43使两贯通孔37、38连通,由此,使第2贯通孔38与第1贯通孔37一体化。将第1贯通孔37、第2贯通孔38和切除部43合在一起的形状与从右侧观察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的形状一致。中间板25的第2切口39从与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的后端部同一高度位置向前方水平延伸,并且靠前端的部分向前斜下方倾斜,第2切口39的前端部位于与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的前端部同一位置。第2切口39的形状与从侧方观察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的形状一致。中间板25的第3贯通孔41位于与第1板23的连通口29对应的位置。另外,在中间板25形成连通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的上端部内、和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的垂直部35a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第4贯通孔44。而且,中间板25中的第3贯通孔41和第4贯通孔44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45使两贯通孔连通,由此,使第4贯通孔44与第3贯通孔41一体化。
在第1板23中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和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之间的部分、第2板24中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和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的水平部35b之间的部分、以及中间板25中的第1切口36和第2切口39之间的部分,分别形成从后缘侧向前方延伸的切口46、47、48,通过形成这些切口46、47、48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形成插入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高压制冷剂流路6a和低压制冷剂流路6b内的插入部49、51。
于是,由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和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第2板24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3和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34、以及中间板25的第1切口36、第1贯通孔37、第2贯通孔38和切除部43,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形成流入路26。由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2和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以及中间板25的第2切口39、第3贯通孔41、第4贯通孔44和切除部45,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形成流出路27。流入路26和流出路27其内部不连通地交叉。
制冷剂进出部件5以如下状态钎焊于第1集流箱2:第1板23的第1连通口28的周围的左方突出部23a通过制冷剂入口9插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内,并且,第1板23的第2连通口29的周围的左方突出部23b通过制冷剂出口11插入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而且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42的下端缘的左方突出部42a通过切口12插入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另外,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插入部49、51插入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高压制冷剂流路6a和低压制冷剂流路6b内的端部的状态下,膨胀阀安装部件6与制冷剂进出部件5接合。
上述结构的蒸发器1与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和膨胀阀一起构成使用氟利昂系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作为车辆空调被搭载在车辆例如汽车。此时,膨胀阀(图示省略)以低压制冷剂排出路在上、高压制冷剂供给路在下的方式被安装在膨胀阀安装部件6。在冷气运转时,通过了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高压制冷剂供给路的气液混相的2相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高压制冷剂流路6a从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的入口26a进入流入路26内,在流入路26内流动,从第1连通口28通过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入口9、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内。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内的制冷剂,分流而流入前侧热交换管列18的热交换管17内。流入了前侧热交换管列18的热交换管17内的制冷剂在热交换管17内向下方流动、进入第2集流箱3的第1中间集流部13内。进入了第1中间集流部13内的制冷剂通过连通口16进入第2中间集流部14内。进入第2中间集流部14内的制冷剂,分流而流入后侧热交换管列19的热交换管17内。流入了后侧热交换管列19的热交换管17内的制冷剂在热交换管17内向上方流动、进入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进入了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向右方流动,通过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11从第2连通口29进入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流出路27内。进入流出路27内的制冷剂在流出路27中流动、从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后侧缘的出口27a流出,通过膨胀阀安装部件6的低压制冷剂流路6b进入膨胀阀的低压制冷剂排出路内,通过低压制冷剂排出路被送到压缩机。
而且,制冷剂在热交换管17内流动的期间,与通过相邻的热交换管17之间的通风间隙的空气(参照图1箭头X)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变成气相而流出。
图8~图10表示本发明的蒸发器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图8~图10中所示的蒸发器60的情况下,在第1集流箱2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顶壁8a的右端部没有形成切口。而且,铝制端部件61以跨及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方式与第1集流箱2的右端部接合。在端部件61形成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的第1开口62和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的第2开口63。在端部件61中的第1开口62的周围,遍及整周地一体形成通过制冷剂入口9插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内的左方突出部61a,在第2开口63的周围,遍及整周地一体形成通过制冷剂出口11插入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内的左方突出部61b。
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第1板23的两连通口28、29的周围没有形成左方突出部。另外,在制冷剂进出部件5的第1板23形成:下端部位于从第2连通口29向上方离开少许的位置、且上端部位于比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31的水平部31b靠下方少许的高度位置的垂直状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64。中间板25的第4贯通孔44使第1板23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64和第2板24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35连通。
其他的结构与图1~图7所示的蒸发器相同。对同一物和同一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另外,本发明的蒸发器也可适用于如下类型的蒸发器。该类型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制冷剂循环路径由多个中间集流部和多个热交换管构成,在相互对向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中间集流部之间、相互对向配置的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和中间集流部之间、以及相互对向配置的中间集流部彼此之间,分别至少配置1列隔着间隔配置的由多个热交换管的构成的热交换管群,构成这些热交换管群的热交换管的两端部与相互对向的集流部连接,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使得从制冷剂入口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出。
另外,本发明的蒸发器也可适用于如下形式的所谓层叠式蒸发器。该形式的蒸发器,具有多个扁平中空体并列状配置而成的、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与两集流部隔着间隔配置的制冷剂转向(タ一ン)部、连通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转向部的多个制冷剂前往侧制冷剂流通部、以及连通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和制冷剂转向部的多个制冷剂返回侧制冷剂流通部。所述扁平中空体是将1对的盘状板对向并钎焊周缘部彼此而成的。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同一端形成制冷剂出口,使得从制冷剂入口流入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前往侧制冷剂流通部到达制冷剂转向部,在此改变流动方向、通过制冷剂返回侧制冷剂流通部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被送出。

Claims (7)

1.一种蒸发器,具有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的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以及使两集流部连通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在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一端形成有制冷剂出口,从制冷剂入口流入了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路径返回制冷剂出口集流部、从制冷剂出口送出,其中,
通过层叠并接合第1板、第2板以及位于第1板和第2板之间的中间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跨及并接合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以从侧方观察交叉的方式设置有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并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在第1板和第2板中的至少任何一方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并且在另一方形成有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和第2板分别形成有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以使得从侧方观察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有使第1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以及使第1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彼此连通的切口和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第1板形成有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连通的第1连通口、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连通的第2连通口、一端位于从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以及一端位于从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第1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在第2板形成有一端位于从第1板的第1和第2连通口离开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的另一端同一位置在第2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一端位于与第1板的第1连通口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位于从第1板的第2连通口和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离开的位置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以及一端位于与第1板的第2连通口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另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第2板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在中间板形成有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中间板的后侧缘开口并且连通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1切口、连通第1板的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的第1贯通孔、连通第1板的第1连通口和第2板的流入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的第2贯通孔、一端在与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同一位置在中间板的后侧缘开口并且连通第1板的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2切口、以及连通第1板的第2连通口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的第3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中间板中的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使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连通,由此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一体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在第1板形成有相对于第1连通口、流入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和流出路用第1外方鼓出部独立的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该流出路用第3外方鼓出部内和第2板的流出路用第2外方鼓出部内通过形成在中间板的第4贯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器,中间板中的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之间的部分被切除,通过该切除部使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连通,由此第3贯通孔和第4贯通孔一体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流出路的后侧缘侧的开口比流入路的后侧缘侧的开口靠上方。
CN2009101756852A 2008-09-29 2009-09-29 蒸发器 Active CN101713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9648/2008 2008-09-29
JP2008249648A JP5142109B2 (ja) 2008-09-29 2008-09-29 エバポレ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604A true CN101713604A (zh) 2010-05-26
CN101713604B CN101713604B (zh) 2013-07-10

Family

ID=4205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56852A Active CN101713604B (zh) 2008-09-29 2009-09-29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76401B2 (zh)
JP (1) JP5142109B2 (zh)
CN (1) CN1017136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270A (zh) * 2011-08-05 2014-05-21 达纳加拿大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的侧通路附件
CN11079312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厨房空调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215235A (pt) * 2001-12-21 2004-11-16 Behr Gmbh & Co Kg Trocador de calor, especialmente para um automóvel
JP5525726B2 (ja) 2008-12-26 2014-06-1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EP2397806B1 (en) * 2010-06-15 2016-11-16 Hanon Systems Heater core with connector formed by plates
FR2966581B1 (fr) * 2010-10-25 2014-12-2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avec alimentation en fluide laterale
JP2012167831A (ja) * 2011-02-10 2012-09-06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 オイルクーラ
JP6039957B2 (ja) * 2012-07-31 2016-12-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KR101308432B1 (ko) 2013-06-11 2013-10-04 (주)경원산업 열교환기 모듈 장치
JP2015157507A (ja) * 2014-02-21 2015-09-03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15132161A1 (en) 2014-03-06 2015-09-11 Xtralis Global Multi-channel detector
JP6358848B2 (ja) 2014-05-15 2018-07-1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エバポレータ
CN105973031B (zh) * 2015-03-11 2018-04-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US10821509B2 (en) * 2016-01-20 2020-11-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ditive heat exchanger mixing chambers
CN110945300B (zh) * 2017-08-03 2022-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剂分配器、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DE102017218816A1 (de) * 2017-10-20 2019-04-2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nschlussanordnung zur fluidischen Versorgung eines Sammelkastens eines Wärmeübertragers
DE102017218818A1 (de) * 2017-10-20 2019-04-2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EP4198441A1 (en) * 2021-12-14 2023-06-21 Valeo Vymeniky Tepla S.r.o. A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8232B2 (ja) * 1993-05-20 2001-04-23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ヴァレオ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 積層型熱交換器
US5622219A (en) * 1994-10-24 1997-04-2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small volume evaporator for a refrigerant
JPH0961070A (ja) * 1995-08-22 1997-03-07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H10185463A (ja) * 1996-12-19 1998-07-14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
JPH10281691A (ja) * 1997-03-31 1998-10-23 Zexel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
EP1065453B1 (en) * 1999-07-02 2004-05-06 Denso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evaporator with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JP2001133192A (ja) * 1999-11-09 2001-05-18 Showa Alum Corp 熱交換器
JP4328445B2 (ja) * 2000-03-01 2009-09-0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型熱交換器
US7007750B2 (en) * 2001-02-28 2006-03-07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US7219717B2 (en) * 2002-02-28 2007-05-22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JP4082073B2 (ja) * 2002-04-16 2008-04-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における配管接合構造
JP2004044928A (ja) * 2002-07-12 2004-02-12 Denso Corp 蒸発器
JP4533726B2 (ja) 2003-11-14 2010-09-01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エバポレ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144715A1 (en) * 2003-12-09 2007-06-28 Showa Denko K.K. Evaporator
JP2006010102A (ja) * 2004-06-22 2006-01-12 Sanden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66571B2 (ja) * 2005-06-03 2012-02-01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熱交換器
JP2007192502A (ja) * 2006-01-20 2007-08-02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4797998B2 (ja) * 2006-02-17 2011-10-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の配管継手構造及び熱交換器の配管組み付け方法
JP4720855B2 (ja) * 2008-06-02 2011-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US8434324B2 (en) * 2010-04-05 2013-05-07 Denso Corporation Evaporator uni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270A (zh) * 2011-08-05 2014-05-21 达纳加拿大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的侧通路附件
CN110793128A (zh) * 2018-08-02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装置、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厨房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77794A1 (en) 2010-04-01
JP2010078268A (ja) 2010-04-08
US8276401B2 (en) 2012-10-02
CN101713604B (zh) 2013-07-10
JP5142109B2 (ja)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604B (zh) 蒸发器
CN100348941C (zh) 蒸发器和设置有具有该蒸发器的制冷循环的车辆
CN101082470B (zh) 热交换管和蒸发器
US7726387B2 (en) Heat exchangers
US7971636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drain grooves
CN101266092B (zh) 热交换器
US7635019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1523150B (zh) 热交换器
EP2769163B1 (en) Flattened tube finned heat exchang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EP2252844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a mixing chamber
US7992401B2 (en) Evaporator
CN102287970B (zh) 蒸发器
US7886811B2 (en) Evaporator an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same
US7784530B2 (en) Heat exchanger
CN102455088A (zh) 蒸发器
US8002024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inlet having a guide
CN104081147A (zh) 多管组热交换器总成以及制造方法
US6431264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fluid-phase change
CN101115963A (zh) 蒸发器
EP2372283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a manifold plate
US20070051504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0567876C (zh) 热交换器
CN100487344C (zh) 热交换器
CN201992914U (zh) 换热器
JP5396255B2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EIHIN COOL WAR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OWA DENKO K.K.

Effective date: 201207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720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Applicant after: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chigi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9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Patentee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