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2415A -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2415A
CN101712415A CN200910177483A CN200910177483A CN101712415A CN 101712415 A CN101712415 A CN 101712415A CN 200910177483 A CN200910177483 A CN 200910177483A CN 200910177483 A CN200910177483 A CN 200910177483A CN 101712415 A CN101712415 A CN 101712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limiting member
end limiting
sheet materia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2415B (zh
Inventor
西山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12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2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4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7Bottom pivotable, e.g.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ransport direction, e.g. arranged at rear side of sheet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片材盒包括盒主体、中间板、压簧及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被可沿着片材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并限制片材的后端。片材盒还包括被可沿片材供给方向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并限制片材的后端的第二后端限制构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将装载在盒主体中的具有预定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的第一高度限制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将装载在盒主体中的具有小于预定尺寸的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第二高度限制部。

Description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可以装载多种尺寸的片材的片材盒的片材供给装置以及诸如包括片材供给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包括复印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的多功能机或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诸如复印机、打印机、包括复印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的多功能机以及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设备被广泛地使用。这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片材盒通常包括设置在盒主体中的中间板(intermediate plate)以及被配置在盒主体和中间板之间的用作施力构件的压簧(螺旋压缩弹簧)。片材盒构造为使得每个压簧均向中间板施力,由此使每个被装载到中间板上的片材的前端与片材供给辊压力接触(pressure-contacting),并从装载在片材盒的最上面的片材开始一张一张地分开地供给片材。
通常,如果装载在中间板上的片材的高度大,每个压簧的压缩量就大。反之,如果被装载的片材的高度小,每个压簧的压缩量就小。换句话说,随着装载在片材盒中的片材的高度越大,中间板将片材压靠在片材供给辊上时作用在片材供给辊上的压力(片材供给压力)增大。
为稳定地供给片材,该片材供给压力应落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管被装载的片材的高度是多少。为满足这个要求,依据传统技术,适当地设定每个压簧的弹簧常数,由此将片材供给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管每个压簧的压缩量(即,被装载的片材的高度)是多少。
但是,由被装载在中间板上的片材之间尺寸的差异带来的片材总重(gross weight)的变化经常不能仅通过设定弹簧常数而被适当地处理。例如,如果装载相同数量的尺寸等于或大于A4片材或诸如信封尺寸的片材等A5片材(下文中称为“大尺寸片材”)的片材和尺寸等于或小于诸如A6片材的大尺寸片材的片材(下文中称为“小尺寸片材”),则小尺寸片材的重量比大尺寸片材的重量轻。由于这个原因,如果每个压簧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适于大尺寸片材,则片材供给压力对于小尺寸片材来说太高,从而容易发生多重片材供给。反之,如果每个压簧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适于小尺寸片材,因为大尺寸片材的重量比小尺寸片材的重量重,所以片材供给压力对于大尺寸片材来说太低,从而容易发生无片材供给。而且,其中能够装载大量片材的较大容量的片材盒容易出现片材供给压力的波动。
考虑到这些问题,如日本特开平专利申请(JP-A)第10-77123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提出了一种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到中间板的后端引导部的片材盒,该后端引导部具有依据片材尺寸的不同的限制高度并限制装载到中间板上的片材的数量。装配至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定位孔的一个后端引导部被安装至中间板,同时剩余的或未使用的后端引导部被分别安装至保持孔。在该片材盒中,后端引导部被拆卸或安装以用于各种片材尺寸并且能够限制所装载的片材的高度,使得作用在片材供给辊上的片材供给压力落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该片材盒能够防止诸如多重片材供给及无片材供给等片材供给故障。
但是,日本特开平专利申请第10-77123号公报中公开的传统的片材盒具有以下问题:不管片材尺寸何时改变,都必须拆卸或安装后端引导部并用适于片材尺寸的后端引导部替换一个后端引导部。由于这个原因,传统的片材盒具有糟糕的可操作性。而且,如果用户忘记将拆卸的和不用的后端引导部存储在预设的存储区中,则后端引导部可能丢失或损坏。此外,当片材尺寸改变时,后端引导部被分别安装至设置在中间板中的对应的定位孔或从设置在中间板中的对应的定位孔拆卸。由于这个原因,不能装载尺寸不与设置于中间板的任何定位孔对应的片材,这是不利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该片材供给装置和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依据不同片材尺寸以无级(stepless)方式限制片材的后端,同时防止诸如多重片材供给和无片材供给等片材供给故障,并能够改进可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其包括:片材盒,在其中装载片材;及片材供给辊,其供给装载在所述片材盒中的所述片材,其中,所述片材盒包括:盒主体;支撑板,其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中,并且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片材并使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前端压靠所述片材供给辊;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支撑板施加朝向所述片材供给辊的力;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及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一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一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预定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二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二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小于所述预定尺寸的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小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及将片材供给至图像形成部的所述片材供给装置。
依据本发明,第一高度限制部和第二高度限制部依据不同的片材尺寸分别限制所加载的片材的高度。由此可以将作用在片材供给辊上的片材供给压力设定在适配于各个不同片材尺寸的一定范围内并防止诸如多重片材供给和无片材供给的片材供给故障。而且,通过移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能够以无级方式设定或适于不同尺寸的片材的后端,并能够改进可用性。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性从下面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清楚明了(参考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其中拆卸了中间板的状态的片材盒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盒主体的正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将大尺寸片材加载到依据第一实施例的片材盒中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将小尺寸片材加载到依据第一实施例的片材盒中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依据第一实施例的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机构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作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打印机的片材盒的说明图;
图9是沿图8的线V1-V1截取的并说明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锁定至盒主体的机构的横剖视图;
图10是沿图8的线V2-V2截取的并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8的线V3-V3截取的并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连接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如果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被解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的移动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作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构造的说明图。
在图1中,激光打印机100包括: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1;将片材S一张一张地分开地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01的片材供给装置102等。
图像形成部101包括处理盒200和转印辊6,处理盒200和给转印6被可拆卸地安装至用作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的激光打印机主体(下文中称为“打印机主体”)100A。处理盒200包括感光鼓7、充电辊9、显影装置10、清洁器(未示出)等。
片材供给装置102包括:片材盒1,其中装载片材S;大致半月形的片材供给辊3,其部分周向表面被切掉(notche d);及分离垫2,其被压簧20以预定压力朝向片材供给辊3施力并在分离垫2与片材供给辊3之间形成辊隙(nip)部。片材盒1能够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机主体100A。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101还包括:激光扫描单元22;定影装置15;及将片材S排出至排出托盘21的排出辊对18和19。
将描述由上述构造的激光打印机100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
装载在片材盒1中的多个片材S的前端由作为支撑板的中间板50所施加的压力被朝向片材供给辊3向上推。
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激光打印机100。基于该图像信息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未示出的控制器传输打印信号。响应于该打印信号,片材供给辊3仅在片材供给期间逆时针转动,并且将装载在片材盒1中的片材S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01。如果多个片材S进入片材供给辊3和分离垫2之间的辊隙部,则通过分离垫2的摩擦力仅将最上面的片材S供给至图像形成部101。
另一方面,激光扫描单元22利用基于该图像信息以及该打印指令的激光束照射感光鼓7,由此在感光鼓7的表面上形成潜像。另外,显影装置10显影该潜像,从而在感光鼓7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之后,如上所述的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由输送辊4和输送辊5供给至感光鼓7和转印辊6之间的辊隙部的片材S上。
其上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供给至定影装置15并被引导至定影装置15的加热辊13和与加热辊13压力接触的加压辊14之间的辊隙部。在使片材S经过该辊隙的过程中,被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施压并被定影到片材S的表面上。此后,经过定影装置15的片材S由成对的排出辊18和19输送并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上。
而且,片材盒1包括盒主体1A及中间板50,中间板50由盒主体1A以能够以轴50a作为支点升降的方式支撑。片材盒1还包括配置在盒主体1A与中间板50之间并用作施力构件的压簧51,各所述施力构件均向中间板50施加朝向片材供给辊3的力。压簧51向该中间板50施加力,从而使得装载在盒主体1A中的各片材S的前端能够被压靠在片材供给辊3上并辅助片材供给操作。
图2是片材盒1的立体图,其示出中间板50被拆卸的状态;
盒主体1A包括:大致矩形的底板1a;相对于底板1a竖立地设置并抵靠各片材的前端的前端壁1b;及分别竖立地设置在正交于片材供给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壁1c。盒主体1A具有开放后端。
片材盒1包括:一对侧边限制板25和26,其限制装载在盒主体1A的片材S的侧边;及后端限制部1B,其设置在盒主体1A的后端并限制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片材S的后端。
侧向限制板25和26分别包括沿正交于片材供给方向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臂25a和26a。与小齿轮27啮合的齿条25b和26b分别形成在臂25a和26a上。小齿轮27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盒主体1A的底板1a上。臂25a和26a、齿条25b和26b及小齿轮27构成移动部,该移动部的位置能够依据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各尺寸的片材S而改变。该移动部能够沿正交于片材供给方向的宽度方向移动侧边限制板25和26。即,如果侧边限制板25和26中的一个被移动,则另一个板与该一个板协同移动。
后端限制部1B包括: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其限制诸如A4片材或大于A5片材的信封尺寸的片材等预定尺寸的各片材(下文中称为“大尺寸片材”)的后端。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地被设置在盒主体1A。后端限制部1B还包括: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其限制诸如等于或小于A5片材的A6片材等预定尺寸的各片材(下文中称为“小尺寸片材”)的后端。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地被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即,当小尺寸片材被装载在盒主体1A中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用于限制尺寸小于由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所限制的片材的尺寸的片材的后端。
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包括:底板31a,其形成为朝向盒主体1A延伸并支撑各片材的后端;及第一壁31b,其竖立地设置在底板31a上,用于抵靠片材的后端。第一壁31b具有形成在第一壁31b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的缺口X1。另外,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包括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与片材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臂31c。
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包括:第二壁32a,其位于底板31a上并被配置在底板31a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并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滑动,用于抵靠片材的后端。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的该第二壁32a被配置在对应于第一壁31b的缺口X1的位置处(不与第一壁31b重叠)。第二壁32a被设计为即使第二壁32a滑动也不接触第一壁31b。通过这样构造,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即使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向第一壁31b的沿片材供给方向上游退避时也不接触第一壁31b。防止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脱离的止动件31f设置在缺口X1中。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片材盒1包括:第一滑动机构30A,其使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相对于盒主体1A沿着片材供给方向滑动。片材盒1还包括:第二滑动机构30B,其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相对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沿着片材供给方向滑动。
图3是示出盒主体1A的正面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背面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沿片材供给方向延伸的两个引导槽1d形成在盒主体1A的底板1a上以引导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另外,支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臂31c并引导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的突起1e形成在侧壁1c的内侧。如图4所示,沿片材供给方向延伸并能够滑动地装配到各引导槽1d中的两个凸部31d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的下表面。由此,图2示出的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能够在被设置在盒主体1A的引导槽1d及突起1e引导的状态下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相对于盒主体1A在底板1a上滑动。即,引导槽1d、凸部31d、突起1e和臂31c构成第一滑动机构30A。
如图2所示,沿片材供给方向从下游端延伸至对应于第一壁31b的缺口X1的位置的两个引导槽31e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上。
另外,能够滑动地装配到配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上的两个引导槽31e的未示出的凸部形成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的第二壁32a上。因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能够在被两个引导槽31e引导的状态下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上滑动。即,引导槽31e和未示出的凸部构成第二滑动机构30B。
第一滑动机构30A和第二滑动机构30B能够分别使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至适当位置。如上所述,仅通过滑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就能够限制各种尺寸的片材S的后端。
而且,如果装载在图1所示的中间板50上的片材S的高度大,则各压簧51的压缩量大。反之,如果所装载的片材S的高度小,各压簧51的压缩量就小。换句话说,随着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片材S的高度越大,作用在片材供给辊3上的片材供给压力增大。
因此,如图2所示,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包括:第一高度限制片31A,其设置在第一壁31b的上端,朝向盒主体1A突出,并用作将装载的片材S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h1的第一高度限制部。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各第一高度限制片31A被设置在片材供给压力落在适于大尺寸片材S的一定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处。
另一方面,因为小尺寸片材S比大尺寸片材S轻,所以希望用于小尺寸片材S的片材供给压力比用于大尺寸片材S的片材供给压力低。换句话说,用于小尺寸片材S的适当的片材供给压力值小于用于大尺寸片材S的适当的片材供给压力值。随着各压簧51的压缩量越小,与片材供给辊3压力接触的片材的片材供给压力减小。
因此,依据该实施例,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包括:第二高度限制片32A,其设置在第二壁32a的上端朝向盒主体1A突出,并用作将装载的片材S的高度限制为小于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的第二高度限制部。即,各第二高度限制片32A均被设置在比第一高度限制片31A的位置低的位置处,并位于片材供给压力落在适于小尺寸片材S的一定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处,使得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小尺寸片材S的高度小于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大尺寸片材S的高度。
图5是示出将大尺寸片材S装载到片材盒1中的情况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将小尺寸片材S装载到片材盒1中的情况的说明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滑动。因此,各大尺寸片材的后端能够通过第一壁31b抵靠在大尺寸片材的后端而被限制。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如果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的各第二高度限制片32A退避到第一壁31b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则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的第二高度限制片32A和第二壁32a不接触装载的片材S的后端。第一高度限制片31A将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大尺寸片材S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h1,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的片材供给压力作用在片材供给辊3(图1)上。
接着,如果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沿片材供给方向向下游滑动,则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一起移动。如图6所示,当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滑动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在片材供给方向上的移动范围的下游端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进一步向下游滑动。这样,第二壁32a能够抵靠小尺寸片材S的后端并限制小尺寸片材S的后端。各第二高度限制片32A将装载在中间板50上的小尺寸片材S的高度限制为第二高度h2,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的片材供给压力作用在片材供给辊3(图1)上。
以这种方式,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第一高度限制片31A及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的第二高度限制片32A能够依据不同尺寸的片材S来限制装载的片材S的高度,即,分别限制装载的大尺寸片材S和小尺寸片材S的高度。因此,作用在片材供给辊3上的片材供给压力可以被保持在适于各尺寸的片材的一定范围内,从而能够防止诸如多重片材供给和无片材供给的片材供给故障。此外,仅通过滑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而不用拆卸或安装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就能够以无级方式设置限制位置并改进可用性。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被构造为能够彼此锁定,从而在定位之后不移动。图7是示出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机构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3所示,片材盒1包括:第一锁定部33,其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3锁定至盒主体1A的底板1a;及第一解锁部34,其能够解除由第一锁定部33作出的锁定。如图7所示,片材盒1还包括:第二锁定部35,其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及第二解锁部36,其能够解除由第二锁定部35作出的锁定。
将详细描述锁定机构。如图3所示,用作多个(图3中为两个)齿的凹部41a和41b沿片材供给方向形成在盒主体1A的底板1a上。第一锁定部33包括:凹部41a和41b;第一锁定构件42,其包括能与凹部41a和41b中的一个接合的凸部42a;及第一施力弹簧43,其是用作向第一锁定构件42施力的第一施力构件的螺旋压缩弹簧。第一锁定构件42成型为臂状,并且凸部42a设置在第一锁定构件42的顶端。第一施力弹簧43设置在第一锁定构件42的与设置有凸部42a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以在沿凸部42a与凹部41a或凹部41b接合的方向向第一锁定构件42施力的状态下接触第一锁定构件42。
如图4所示,孔42b形成在第一锁定构件42的顶端和基端之间,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上的凸台31g装配到孔42b中。第一锁定构件42能绕该孔42b转动(运动)地由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支撑。
第一操作部44设置在图3所示的第一锁定构件42的基端,第一操作部44能够沿第一锁定构件42的凸部42a抵抗第一施力弹簧43施加的力与形成在盒主体1A中的凹部41a和41b中的一个解除接合的方向来操纵第一锁定构件42。第一解锁部34包括第一操作部44。通过操纵第一操作部44,使第一锁定构件42沿第一锁定构件42的凸部42a与凹部41a和41b中的一个解除接合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由第一锁定构件42作出的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到盒主体1A的锁定。
通过用户握持第一操作部44,第一操作部44能够被摆动操纵。第一操作部44配置为从设置在第一壁31b的开口H 1(图2)露出。这样,通过用户操纵第一操作部44,第一解锁部34能够解除锁定。另外,在用户操作第一操作部44时能够使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容易地滑动。当用户松开他或她对于第一操作部44的握持时,由于第一施力弹簧43施加的力,第一锁定构件42绕孔42b转动,并且凸部42a能够与凹部41a或41b接合。以这种方式,第一锁定部33能够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锁定到盒主体1A。
如图2和图7所示,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具有多个齿的齿条齿列(rack tooth row)45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的底板31a上。
如图7所示,第二锁定部35包括:齿条齿列45;第二锁定构件46,其具有多个(图7中为三个)能够与齿条齿列45啮合的齿46a;及第二施力弹簧47,其是用作向第二锁定构件46施力的第二施力构件的螺旋压缩弹簧。
第二锁定构件46的基端可旋转地(可动地)由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支撑。齿46a在第二锁定构件46的与形成为沿片材供给方向向上游延伸并形成在底板31a上的齿条齿列45相对的表面上形成于第二锁定构件46的顶端。第二施力弹簧47以沿第二锁定构件46的齿46a与设置在底板31a上的齿条齿列45接合的方向向第二锁定构件46施力的方式被设置为与第二锁定构件46的设置有齿46a的表面相反的表面接触。突起46b形成于该第二锁定构件46的基端附近。第二操作部48由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可转动地(可动地)支撑,该第二操作部48抵靠突起46b并能抵抗第二施力弹簧47施加的力沿使第二锁定构件46的齿46a与齿条齿列45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突起46b。即,第二解锁部36包括第二操作部48。通过用户操纵第二操作部48,第二锁定构件46的突起46b被压并沿使第二锁定构件46的齿46a与齿条齿列45解除啮合的方向移动,由此解除由第二锁定构件46作出的锁定。
通过用户握持第二操作部48,第二操作部48能够被摆动操纵。第二操作部48被配置为从设置在第二壁32a中的开口H2(图2)露出。通过用户操纵第二操作部48,第二解锁部36能够解除锁定。另外,在用户操作第二操作部48时能够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容易地滑动。当用户松开他或她对于第二操作部48的握持时,通过第二施力弹簧47施加的力,第二锁定构件46转动并且齿46a能够与齿条齿列45啮合。以这种方式,第二锁定部35能够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锁定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31。
未示出的咔嗒构件(click member)被设置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上的适于各片材尺寸的位置处。利用“咔嗒”的感觉,用户能够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定位在适于特定片材尺寸的位置处。
形成在底板31a上的齿条齿列45的各齿形成为锯齿状。第二锁定构件46的各齿46a形成为能够与齿条齿列45啮合的锯齿状。齿条齿列45的各齿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31a。第二锁定构件46的各齿46a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31a。如果小尺寸片材S沿片材供给方向对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向上游侧施压,则齿条齿列45的各齿的几乎垂直的表面抵靠第二锁定构件46的各齿46a的几乎垂直的表面,产生高的阻力。由此,当小尺寸片材S压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能够确保高的保持强度(retention strength),且第二后端限制构件3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上游的运动能够被有效地抑制。
第二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8是示出作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打印机的片材盒的说明图。
片材盒61包括:盒主体61A;后端限制部61B;及中间板70,其由盒主体61A以如下方式支撑:能够利用设置在盒主体61A的钩F作为支点而升降。片材盒61还包括:未示出的压簧,其配置在盒主体61A和中间板70之间并用作施力构件,各该施力构件均向中间板70施加朝向未示出的片材供给辊的力。压簧向该中间板70施加力,由此使得装载在盒主体61A的各片材的前端压靠在未示出的片材供给辊上,并协助片材供给操作。
盒主体61A包括:大致矩形的底板61a;未示出的前端壁,其相对于底板61a竖立设置并抵靠各片材的前端;及侧壁61c,其分别竖立设置在与片材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盒主体61A具有开放后端,并且后端限制部61B设置在该后端。
后端限制部61B包括: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其限制装载在中间板70上的预定尺寸的各片材(“大尺寸片材”)的后端;及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其限制装载在中间板70上的具有小于上述预定尺寸的尺寸的各小尺寸片材的后端。即,当小尺寸片材被装载到盒主体61A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用于限制尺寸小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所限制的片材的尺寸的片材的后端。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沿片材供给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盒主体61A上。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上。
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包括:底板71a,其形成为朝向盒主体61A延伸并支撑各片材的后端;及第一壁71b,其竖立设置在底板71a上用于抵靠片材的后端。第一壁71b具有形成在第一壁71b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的缺口X2。另外,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包括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与片材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臂71c。
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包括:位于底板71a上的第二壁72a,第二壁72a配置在底板71a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能够沿片材供给方向滑动,用于抵靠片材的后端。该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配置在对应于第一壁71b的缺口X2的位置处(不与第一壁71b重叠)。第二壁72a被设计为即使第二壁72a滑动也不接触第一壁71b。通过这样构造,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即使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向第一壁71b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退避时也不接触第一壁71b。防止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脱离的止动件71f设置在缺口X2中。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片材盒61包括:第一滑动机构80A,其使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相对于盒主体61A滑动。片材盒61还包括:第二滑动机构80B,其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相对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滑动。
沿片材供给方向延伸的凸部61d形成在盒主体61A的底板61a上以引导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另外,支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臂71c并引导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的突起61e形成在各侧壁61c的内侧。沿片材供给方向延伸并且凸部61d可滑动地装配到其中的引导槽71d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的下表面上。由此,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能够在被设置在盒主体61A上的凸部61d和突起61e引导的状态下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在底板61a上相对于盒主体61A滑动。即,凸部61d、引导槽71d、突起61e及臂71c构成第一滑动机构80A。
引导槽71e设置在底板71a上,该引导槽71e沿片材供给方向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的下游端延伸至对应于第一壁71b的缺口X2的位置。
另外,可滑动地装配到配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上的引导槽71e的未示出的凸部形成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由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在被引导槽71e引导的状态下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上滑动。即,引导槽71e和未示出的凸部构成第二滑动机构80B。
第一滑动机构80A和第二滑动机构80B能够分别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移动至适当的位置。如上所述,仅通过滑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就能够限制不同尺寸的片材的后端。
狭缝70a形成在中间板70中,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进入狭缝70a。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包括:第一高度限制片71A,其设置在第一壁71b的上端朝向盒主体61A突出并用作将装载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h1的第一高度限制部。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各第一高度限制片71A设置在片材供给压力落在适于大尺寸片材的一定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处。
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包括:第二高度限制片72A,其设置在第二壁72a的上端,朝向盒主体61A突出并用作将装载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小于第一高度h1的第二高度h2的第二高度限制部。即,各第二高度限制片72A设置在低于第一高度限制片71A且片材供给压力落在适于小尺寸片材的一定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处,使得装载在中间板70上的小尺寸片材的高度小于装载在中间板70上的大尺寸片材的高度。
以这种方式,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第一高度限制片71A及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高度限制片72A能够依据不同尺寸的片材来限制装载的片材的高度,即,分别限制装载的大尺寸片材和小尺寸片材的高度。因此,作用在未示出的片材供给辊上的片材供给压力能够被保持在适于各尺寸的片材的一定范围内,从而能够防止诸如多重片材供给和无片材供给等片材供给故障。此外,仅通过滑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而不用拆卸或安装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就能够以无级方式设置限制位置,并且改进了可用性。
而且,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锁定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机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构造为能够彼此锁定以在定位后不动。图9是沿图8的线V1-V1截取的并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锁定至盒主体61A的机构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8的线V2-V2截取的并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机构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8的线V3-V3截取的并示出依据第二实施例的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连接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机构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片材盒61包括:第一锁定部81,其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锁定至盒主体61A的底板61a;及第一解锁部82,其能够解除由第一锁定部81作出的锁定。
如图10所示,片材盒61还包括:第二锁定部83,其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及第二解锁部84,其能够解除由第二锁定部83作出的锁定。
如图11所示,片材盒61另外包括:连接部85,当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第一壁71b的上游退避时,连接部85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连接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片材盒61还包括:连接解除部86,当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移动范围内的下游端移动时,连接解除部86解除由连接部85作出的连接。
如图9到图11所示,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形成为下部开放的中空箱状。
将首先详细描述第一锁定部81和第一解锁部82的构造。
如图9所示,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具有多个齿的齿条齿列87形成在盒主体61A的底板61a上。
第一锁定部81包括:盒主体61A的齿条齿列87;及包括多个(图9中为三个)能够与齿条齿列87啮合的齿88a的臂状第一锁定构件88。第一锁定部81还包括第一施力弹簧89,该第一施力弹簧89是用作向第一锁定构件88施力使得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盒主体61A的齿条齿列87啮合的第一施力构件的螺旋压缩弹簧。
齿88a在第一锁定构件88的与齿条齿列87相对的表面上形成于第一锁定构件88的顶端,并且第一施力弹簧89设置在第一锁定构件88的与设置了齿88a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以接触该相反表面。由此,第一施力弹簧89沿使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齿条齿列87啮合的方向向第一锁定构件88施加力。
孔88b形成在第一锁定构件88的顶端和基端之间,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轴71g装配到孔88b中。第一锁定构件88绕孔88b可转动地(可动地)由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支撑。
此外,片材盒61包括操作杆90。该操作杆90包括杆主体90A和第一凸轮构件90B,第一凸轮构件90B包括形成在操作杆90的转动中心附近的两个凸轮90B1和90B2。第一凸轮构件90B构成第一操作部。
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的顶端被配置为从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露出,由此,用户能够操纵操作杆90。第一凸轮构件90B固定至杆主体90A的基端并配置在第二壁72a中。
即,用户能够使用与第一凸轮构件90B一体地安装的杆主体90A来操纵操作杆90的第一凸轮构件90B。第一凸轮构件90B与杆主体90A一体地转动,由此,第一凸轮构件90B能够抵抗第一施力弹簧89施加的力而沿使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盒主体61A的齿条齿列87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第一锁定构件88。
该操作杆90的第一凸轮构件90B可转动操纵地由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支撑。当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滑动时,第一凸轮构件90B与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一体地移动。伴随着该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滑动移动,操作杆90的第一凸轮构件90B接触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或与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分离。
当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第一壁71b的上游退避时,操作杆90的第一凸轮构件90B抵靠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这样,通过使操作杆90的第一凸轮构件90B抵靠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用户能够使用操作杆90操纵第一锁定构件88,解除由第一锁定构件88作出的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在盒主体61A上的锁定。具体地,如果用户操纵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以将杆主体90A移动至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或下游的解除操作位置,则第一凸轮构件90B转动。凸轮90B1或90B2向下压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第一锁定构件88绕轴71g转动,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齿条齿列87分离,由此解除由第一锁定部81作出的锁定。
以这种方式,在经由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操纵第一凸轮构件90B而解除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锁定的状态,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与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一起滑动。
使杆主体90A返回到基准位置(图9),由此,第一锁定构件88转动,第一凸轮构件90B对第一锁定构件88的加压被解除,从而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齿条齿列87啮合。由此,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被锁定至盒主体61A。
形成在盒主体61A的底板61a上的齿条齿列87的各齿均形成为锯齿状。第一锁定构件88的各齿88a均形成为能够与齿条齿列87啮合的锯齿状。齿条齿列87的各齿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61a。第一锁定构件88的各齿88a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61a。如果大尺寸片材沿片材供给方向对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向上游侧施压,则齿条齿列87的各齿的几乎垂直的表面抵靠第一锁定构件88的各齿88a的几乎垂直的表面,产生高的阻力。由此,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能够确保高的保持强度,并且当大尺寸片材S压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的运动能够被有效地抑制。
将详细描述图10所示的第二锁定部83和第二解锁部84的构造。
沿着片材供给方向具有多个齿的齿条齿列91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上。
第二锁定部83包括: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齿条齿列91;及具有多个(图10中为五个)能够与齿条齿列91啮合的齿92a的臂状第二锁定构件92。第二锁定部83还包括第二施力弹簧93,第二施力弹簧93是用作向第二锁定构件92施力使得第二锁定构件92的齿92a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齿条齿列91啮合的第二施力构件的螺旋压缩弹簧。
第二锁定构件92形成为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齿92a在第二锁定构件92的与齿条齿列91相对的表面上形成于第二锁定构件92的顶端。第二施力弹簧93的一端设置在第二锁定构件92的基端以接触第二锁定构件92的基端。第二施力弹簧93的另外一端固定至第二壁72a的内表面。由此,第二施力弹簧93沿使第二锁定构件92的齿92a与齿条齿列91啮合的方向向第二锁定构件92施加力。
操作杆90包括:用作第二操作部的第二凸轮构件90C,其能够抵抗第二施力弹簧93施加的力沿使第二锁定构件92的齿92a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上的齿条齿列91解除啮合的方向来操纵第二锁定构件92。该第二凸轮构件90C连接到第一凸轮构件90B(见图9)并与第一凸轮构件90B被一体地操纵。即,当用户操纵杆主体90A时,第一凸轮构件90B和第二凸轮构件90C被一体地操纵。
第二锁定构件92、第二施力弹簧93及第二凸轮构件90C配置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内。通过将第二锁定构件92的基端夹持在第二凸轮构件90C和第二施力弹簧93之间,第二锁定构件92可竖直移动地由第二壁72a支撑。
两个凸轮90C 1和90C2形成在第二凸轮构件90C上。通过用户操纵杆主体90A(见图9),第二凸轮构件90C转动。凸轮90C1或凸轮90C2向上压第二锁定构件92的基端,第二锁定构件92向上移动并且第二锁定构件92的齿92a与齿条齿列91分离,由此解除由第二锁定部83作出的锁定。
使杆主体90A返回到基准位置(图9),由此解除第二凸轮构件90C对第二锁定构件92的加压,第二锁定构件92向下移动并且第二锁定构件92的齿92a与齿条齿列91啮合。由此,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
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上的齿条齿列91的各齿均形成为锯齿状。第二锁定构件92的各齿92a形成为能够与齿条齿列91啮合的锯齿状。齿条齿列91的各齿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71a。第二锁定构件92的各齿92a的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表面形成为几乎垂直于底板71a。如果小尺寸片材沿片材供给方向向上游侧对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施压,则齿条齿列91的各齿的几乎垂直的表面抵靠第二锁定构件92的各齿92a的几乎垂直的表面,产生高的阻力。由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确保高的保持强度,并且当小尺寸片材压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的运动能够被有效地抑制。
将详细描述图11所示的连接部85和连接解除部86。
通孔71h形成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中,当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壁71b的上游退避时,通孔71h与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相对。
设置在第二壁72a的连接部85包括:突起构件94,当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壁71b的上游退避时,突起构件94能够插入通孔71h。连接部85还包括突起施力弹簧95,突起施力弹簧95是用作沿通孔71的方向(向下方向)向突起构件94施力使得突起构件94从通孔71h突出的突起施力构件的螺旋压缩弹簧。
突起72b形成在第二壁72a的内侧,并被固定至第二壁72a并且突起施力弹簧95被固定至突起72b。即,突起施力弹簧95的基端固定至突起72b并且突起构件94设置在突起施力弹簧95的顶端。突起施力弹簧95压突起构件94,由此,如果突起构件94与通孔71h相对,则突起构件94能够从通孔71h突出。
如果突起构件94从通孔71h突出,则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被锁定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并且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一体地滑动。
连接解除部86包括肋96,肋96以抵靠突起构件94的顶端的方式设置在盒主体61A的底板61a上,并且肋96具有朝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接近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地倾斜的倾斜面96a。
该肋96具有上端面96b,上端面96b从倾斜面96a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延伸并设置为位于比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底板71a的上表面高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造连接解除部86,当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连接至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状态下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滑动时,突起构件94被倾斜面96a抵抗突起施力弹簧95施加的力地向上压。当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在其移动范围内滑动至其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端时,突起构件94倚靠(ride o n)并抵靠在上端面96b上。由此,突起构件94从通孔71h脱离并解除由连接部85作出的连接。
将详细描述滑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情况。
首先将描述通过连接部85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连接至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状态。通过用户操纵图9所示的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解除盒主体61A和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之间的锁定。
此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之间的锁定也被解除。但是,由于图11所示的连接部85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连接至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所以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相对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不能移动。因此,通过用户操纵操作杆90,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一体地滑动。
此时,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第二壁72a和第二高度限制片72A沿片材供给方向退避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第一壁71b的上游。因此,如果将大尺寸片材装载到中间板70上,第二壁72a和第二高度限制片72A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第一壁71b限制片材的后端时不与片材的后端接触。此外,设置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上的第一高度限制片71A能够将装载的大尺寸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h1。
如果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在其移动范围内向其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端滑动,倾斜面96a向上压图11所示的突起构件94。此后,其上倚靠有突起构件94的上端面96b压突起构件94,由此,突起构件94从通孔71h脱离。由此解除了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之间的连接。
图12是示出如果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之间的连接被解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的移动状态的说明图。
由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在其移动范围内移动至其沿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端,所以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的移动受限并且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不能移动。由于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连接解除,所以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沿图12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对于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滑动。通过操纵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由图10所示的第二锁定构件83作出的锁定被解除,并且如图12所示,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滑动。
以这种方式,通过滑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与第一凸轮构件90B分离。这使得第一锁定构件88不能操纵并且保持第一锁定构件88的齿88a与齿条齿列87啮合的状态。即,保持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被锁定至盒主体61A的状态。
于是,用户在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被锁定至盒主体61A的状态下操纵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由此,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能够滑动。设置在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上的第二高度限制片72A能够将装载的小尺寸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二高度h2。
通过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壁71b的上游退避,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接触第一凸轮构件90B并且用户能够经由操作杆90操纵第一锁定构件88。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第一锁定构件88的基端接触第一凸轮构件90B,用户操纵操作杆90的杆主体90A能够解除由第一锁定部81作出的锁定。
此外,在该状态下,在用户操纵操作杆90的同时,使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及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向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移动。由此,连接部85的突起构件94从通孔71h突出并且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被连接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
如至此所述的,依据第二实施例,连接部85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连接至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这样,当后端限制部61B适于大尺寸片材的后端时,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和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一体地移动。因此,当后端限制部61B适于大尺寸片材的后端时,可以防止用户误将第二后端限制构件72沿片材供给方向向第一后端限制构件71的下游移动。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8年10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8-25633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合于此。

Claims (16)

1.片材供给装置,其包括:
片材盒,在其中装载片材;及
片材供给辊,其供给装载在所述片材盒中的所述片材,
其中,所述片材盒包括:
盒主体;
支撑板,其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中,并且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片材并使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前端压靠所述片材供给辊;
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支撑板施加朝向所述片材供给辊的力;
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及
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
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一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一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预定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并且
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二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二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小于所述预定尺寸的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小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限制所述片材的后端的第一壁,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限制所述片材的后端的第二壁;
所述第一高度限制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并向所述盒主体的内侧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高度限制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壁并向所述盒主体的内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一锁定部,其锁定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
第一解锁部,其解除由所述第一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第二锁定部,其锁定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及
第二解锁部,其解除由所述第二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部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解除由所述第一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主体包括沿着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形成的多个齿,
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
第一锁定构件,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并且所述第一锁定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盒主体的齿啮合的齿;及
第一施力构件,其对所述第一锁定构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一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盒主体的齿啮合,
所述第一解锁部包括:
第一操作部,其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能够抵抗所述第一施力构件施加的力沿使所述第一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盒主体的齿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所述第一锁定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上,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底板上,并且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形成的多个齿,
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
第二锁定构件,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并包括能够与所述底板的齿啮合的齿;及
第二施力构件,其对所述第二锁定构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底板的齿啮合,
所述第二解锁部包括:
第二操作部,其能够抵抗所述第二施力构件施加的力沿使所述第二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底板的齿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所述第二锁定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上,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底板上,
所述片材供给装置还包括:
连接部,其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将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连接至所述底板;及
连接解除部,其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移动范围内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下游端时解除由所述连接部作出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形成为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与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相对,
所述连接部包括:
突起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上,并且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能够插入所述通孔;及
突起施力构件,其沿所述通孔的方向对所述突起构件施力使得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突出,
所述连接解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主体并抵靠所述突起构件的顶端的肋,并且所述肋形成有朝向所述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接近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地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突出以将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锁定至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下游滑动时,所述倾斜面抵抗所述突起施力构件施加的力压所述突起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滑动到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下游端时,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脱离以解除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到所述底板的连接。
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片材盒,在其中装载片材;及
片材供给辊,其供给装载在所述片材盒中的所述片材;及
图像形成部,其在由所述片材供给辊供给的所述片材上形成图像,
其中,所述片材盒包括:
盒主体;
支撑板,其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中,并且所述支撑板能够使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前端压靠所述片材供给辊;
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支撑板施加朝向所述片材供给辊的力;
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及
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其被设置为能够沿着片材供给方向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限制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所述片材的后端,
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一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一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预定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第一高度,并且
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第二高度限制部,所述第二高度限制部将装载在所述盒主体中的具有小于所述预定尺寸的尺寸的片材的高度限制为小于所述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底板竖立设置的第一壁,所述第一壁抵靠所述片材的后端,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壁,所述第二壁抵靠所述片材的后端;
所述第一高度限制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并向所述盒主体的内侧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高度限制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壁并向所述盒主体的内侧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锁定部,其锁定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
第一解锁部,其解除由所述第一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第二锁定部,其锁定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及
第二解锁部,其解除由所述第二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解锁部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解除由所述第一锁定部作出的锁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主体包括沿着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形成的多个齿,
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
第一锁定构件,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并且所述第一锁定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盒主体的齿啮合的齿;及
第一施力构件,其对所述第一锁定构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一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盒主体的齿啮合,
所述第一解锁部包括:
第一操作部,其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能够抵抗所述第一施力构件施加的力沿使所述第一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盒主体的齿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所述第一锁定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上,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底板上,并且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形成的多个齿,
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
第二锁定构件,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并包括能够与所述底板的齿啮合的齿;及
第二施力构件,其对所述第二锁定构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二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底板的齿啮合,
所述第二解锁部包括:
第二操作部,其能够抵抗所述第二施力构件施加的力沿使所述第二锁定构件的齿与所述底板的齿解除啮合的方向操纵所述第二锁定构件,并且
所述第二操作部被连接至所述第一操作部并与所述第一操作部被一体地操纵。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盒主体上,并且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被可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底板上,
所述片材供给装置还包括:
连接部,其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将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连接至所述底板;及
连接解除部,其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在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移动范围内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下游端时解除由所述连接部作出的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形成为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与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相对,
所述连接部包括:
突起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上,并且当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所述第一壁的上游退避时能够插入所述通孔;及
突起施力构件,其沿所述通孔的方向对所述突起构件施力使得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突出,
所述连接解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主体并抵靠所述突起构件的顶端的肋,并且所述肋形成有朝向所述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接近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地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突出以将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锁定至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向下游滑动时,所述倾斜面抵抗所述突起施力构件施加的力压所述突起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沿所述片材供给方向滑动到所述第一后端限制构件的下游端时,所述突起构件从所述通孔脱离以解除所述第二后端限制构件到所述底板的连接。
CN2009101774831A 2008-10-01 2009-09-30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6335A JP5219720B2 (ja) 2008-10-01 2008-10-01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6335 2008-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2415A true CN101712415A (zh) 2010-05-26
CN101712415B CN101712415B (zh) 2012-09-26

Family

ID=42056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748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415B (zh) 2008-10-01 2009-09-30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671B2 (zh)
JP (1) JP5219720B2 (zh)
CN (1) CN1017124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095A (zh) * 2011-12-20 2013-07-10 施乐公司 用于生产维文件的自动介质装载和卸载系统
CN103922162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给纸装置
CN106629150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11003544A (zh) * 2019-12-25 2020-04-14 重庆珏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固的打印机的纸张托盘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2171B2 (en) * 2007-01-31 2011-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260310B1 (ko) 2009-09-07 2013-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급지카세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6031823B2 (ja) * 2012-05-25 2016-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5968B2 (ja) * 2013-02-21 2015-09-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収納カセ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07222B2 (ja) * 2013-04-30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給送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5439B2 (ja) * 2013-07-16 2018-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60262B2 (en) * 2014-01-17 2016-02-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20252A (ja) * 2014-07-14 2016-02-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用紙ガイドおよびプリンタ
JP6529284B2 (ja) 2015-03-05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4370B2 (ja) 2015-03-31 2019-04-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4681B2 (ja) * 2015-06-30 2018-07-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ガイド
JP2017039585A (ja) * 2015-08-20 2017-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66408B2 (ja) * 2016-03-31 2020-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レイ
JP6800619B2 (ja) 2016-06-03 2020-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7803A (en) * 1984-05-15 1987-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Sheet member feeding cassette
DE69200774T2 (de) * 1991-02-15 1995-07-13 Mita Industrial Co Ltd Kassette zum Zuführen von blattförmigen Materialien.
JP3168127B2 (ja) * 1993-11-24 2001-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10191A (ja) * 1995-10-13 1997-04-28 Canon Inc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3349635B2 (ja) 1996-09-04 2002-11-2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
US5931456A (en) * 1997-09-09 1999-08-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Fine-pitch paper adjustment guide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s
US5815787A (en) * 1997-11-14 1998-09-29 Xerox Corporation Cassette tray assembly for feeding sheets of different basis weight
JP2001019172A (ja) * 1999-07-05 2001-01-23 Canon Inc 給紙カセット、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37548A (ja) * 2004-11-12 2006-06-01 Canon Inc シート積載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438695B2 (ja) * 2005-06-10 2010-03-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カセット
US7862036B2 (en) * 2007-09-14 2011-0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dia restraint device for an input tray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095A (zh) * 2011-12-20 2013-07-10 施乐公司 用于生产维文件的自动介质装载和卸载系统
CN103922162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给纸装置
CN103922162B (zh) * 2013-01-10 2016-05-11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给纸装置
CN106629150A (zh) * 2015-10-30 2017-05-10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10127402A (zh) * 2015-10-30 2019-08-16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设备和成像设备
US10479626B2 (en) 2015-10-30 2019-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003544A (zh) * 2019-12-25 2020-04-14 重庆珏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固的打印机的纸张托盘设备
CN111003544B (zh) * 2019-12-25 2021-05-04 重庆珏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固的打印机的纸张托盘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83645A (ja) 2010-04-15
JP5219720B2 (ja) 2013-06-26
US8186671B2 (en) 2012-05-29
CN101712415B (zh) 2012-09-26
US20100078875A1 (en)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415B (zh) 片材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044005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058740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91091B1 (ko) 텐덤 피벗 구조 모션 로크와 오버라이드를 구비한 힌지
EP1306327B1 (en) Sheet containing apparatus,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42558B (zh)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140062012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201685B (zh) 单元移动装置和成像设备
US5630578A (en) Low manual effort system for removably mounting paper handling modules to reproduction machines
CN101844687A (zh) 滑动单元移动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2694945A (zh) 操作面板装置以及包括该操作面板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431287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image-forming device, image-forming system, method of installing peripher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devices
US7726798B2 (en) Printer solid ink transport and method
CN106185387B (zh) 片材支承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11474836B (zh) 片材支撑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0210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664935B (zh) 片材堆叠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限制部件
JP43965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6751A (ja)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4331345A (ja)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376561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44004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H0624586A (ja) ユニバーサル給紙カセット
JP2006103933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28425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収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