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04384B -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04384B CN101704384B CN200910237214XA CN200910237214A CN101704384B CN 101704384 B CN101704384 B CN 101704384B CN 200910237214X A CN200910237214X A CN 200910237214XA CN 200910237214 A CN200910237214 A CN 200910237214A CN 101704384 B CN101704384 B CN 10170438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trument carrier
- carrier panel
- assembly
- air channel
- dash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仪表板装置。该装置包括主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本体总成,所述仪表板总成焊接在所述主风道总成上,用于安装仪表板附件;所述主风道总成上设置有与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于仪表板装置的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仪表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是驾驶室内重要的操作和装饰装置,其是各种操作开关、仪表以及空调和电器音响等的安装载体,主要包括仪表板本体和安装在其上的各种功能构件,如出风口总成、中空面板总成、小开关面板总成、组合仪表框总成以及杂物盒总成等结构。
目前乘用车的仪表板装置一般采用传统的安装管梁安装结构,包括仪表板总成和安装管梁,其中,仪表板总成安装各种功能部件,安装管梁用于固定和安装仪表板总成,且安装管梁为钣金冲压件,制造安装管梁时的模具以及焊接工装、装配工艺较复杂,且整个仪表板的质量较重,安装组装困难,不利于流水线的模块化安装,也不利于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车辆仪表板需要通过安装管梁进行支撑和固定,整个仪表板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组装困难,且仪表板自身较重,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以及模块化设计和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可有效简化仪表板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提高仪表板组装的便利性,减轻自身重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包括:主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其中,
所述仪表板总成焊接在所述主风道总成上,用于安装仪表板附件;
所述主风道总成上设置有与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体上;
所述主风道总成包括:中间连接风道、前除霜风道、中央风道主体和主风道本体,其中,
所述前除霜风道焊接在所述中间连接风道的后侧,所述中央风道主体焊接在所述中间连接风道的前侧;
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前除霜风道和中央风道主体分别与所述主风道本体焊接在一起。
所述中间连接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设置在所述中央风道主体上的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实现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和中央风道主体的焊接定位。所述中间连接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设置在所述前除霜风道上的第一定位柱配合,以实现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和前除霜风道的焊接定位。且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十”字形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为“十”字形定位柱。所述前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设置在所述主风道本体上的第二定位柱配合,以实现所述主风道本体的焊接定位。
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主风道本体的底部的金属螺柱,且所述金属螺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金属螺柱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的部分为粗牙螺纹。所述主风道本体底面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用于安装所述金属螺柱。所述主风道本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支座,用于安装缓冲垫。
所述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下部的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其中,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焊接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的卡凸配合,以实现所述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焊接定位。所述开孔为“T”字形开孔,所述卡凸为“T”字形卡凸。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的凸台配合,以实现所述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焊接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通过将仪表板总成通过焊接的形式与主风道总成连接,并可通过主风道总成与车辆的车体地连接,因此,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具有金属结构的安装管梁结构,使得车体的自身重量轻,满足了车体向轻型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车辆的仪表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有效简化仪表板装置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对主风道总成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各风道焊接而成,在满足主风道总成强度的同时,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组装工艺简单,各风道可采用模块化生成和组装,提高仪表板装置的制造和生产效率,可有效降低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二中主风道总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三中主风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四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金属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第一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五中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定位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仪表板结构进行改进,包括仪表板总成和主风道总成,并直接将仪表板总成焊接在主风道总成上,通过主风道总成实现对仪表板总成的支撑,以及将仪表板装置与车体连接安装,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安装管梁构件,减少了金属件安装管梁的使用,使得仪表板装置的各构件均需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可有效减轻整个仪表板装置的自重,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车辆的仪表板装置结构和安装工艺简单。
图1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装置包括主风道总成1和仪表板总成2,其中,仪表板总成2焊接在主风道总成1上,用于安装仪表板附件;主风道总成1上还设置有与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连接件,用于将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安装到车辆的车体上。
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仪表板总成2可包括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其中,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设置在仪表板本体21的下部,且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在该仪表板本体21上。
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仪表板附件可包括综合显示屏面板31、左出风口总成32、左出风口总成33、杂物盒总成34、中央出风口 总成35、中控面板总成36、组合仪表框37、小开光面板38以及保险丝盒盖39等,其具体地设置位置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主风道总成1和仪表板总成2均为轻质材料制作而成,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且二者通过超声波焊接的形式焊接在一起,安装时,可将仪表板总成2套在主风道总成1上,并沿着二者接触的表面进行焊接,将二者组装在一起。
本实施例车辆的仪表板装置通过将仪表板总成通过焊接的形式与主风道总成连接,并可通过主风道总成与车辆的车体地连接,因此,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具有金属结构的安装管梁结构,使得车体的自身重量轻,满足了车体向轻型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本实施例车辆的仪表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有效简化仪表板装置的制造和安装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图2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二中主风道总成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风道总成包括:中间连接风道11、前除霜风道12、中央风道主体13和主风道本体14,其中,中间连接风道11用于连接前除霜风道12和中央风道主体13,并分别与主风道本体14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前除霜风道12焊接在中间连接风道11的后侧,中央风道主体13焊接在中间连接风道11的前侧;中间连接风道11、前除霜风道12和中央风道主体13分别与主风道本体14焊接在一起。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风道总成中的中间连接风道、前除霜风道、中央风道主体和主风道本体可分别独立制作而成,各风道结构制作工艺简单,组装便利,有利于风道总成的模块化生产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中,通过对主风道总成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各风道焊接而成,在满足主风道总成强度的同时,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组装工艺简单,且主风道总成均可由塑料材料制成,因此,各风道可采用模块化生产和组装,提高主风道总成的生产效率,可有效降低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生产成本。
图3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三中主风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便于主风道总成的安装和焊接,本实施例中在中间连接风道1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11,该第一定位凸起111与设置在中央风道主体13上的第一定位槽112配合,以实现中间连接风道11和中央风道主体13的焊接定位。通过在中间连接风道11和中央风道主体13连接的部位设置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凸起111和第一定位凹槽112,可有效地将二者安装在一起,并实现二者的精确焊接,保证二者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中间连接风道11上还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3,该第一定位孔113与设置在前除霜风道12上的第一定位柱114配合,以实现中间连接风道11和前除霜风道12的焊接定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孔113为“十”字形定位孔,第一定位柱114为“十”字形定位柱。通过设置在中间连接风道11和前除霜风道12接触的部位分别设置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孔113和第一定位柱114,可有效地将二者安装在一起,并实现二者的精确焊接,保证二者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前除霜风道12上还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15,该第二定位孔115与设置在主风道本体14上的第二定位柱116配合,以实现主风道本体14的焊接定位。通过设置在前除霜风道12和主风道本体14接触的部位分别设置配合连接的第二定位孔115和第二定位柱116,可有效地将主风道本体14与中间连接风道11、前除霜风道12、中央风道主体13连接在一起,保证主风道本体14焊接的精确性,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4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四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件设置在主风道总成的主风道本体14上,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连接件为金属螺柱 15,设置在主风道本体14的底部,且金属螺柱15的数量设置为3个,间隔设置在主风道本体14上。
本实施例的金属螺柱15的设置数量一般至少应设置为2个,以便通过该金属螺柱15可将仪表板装置稳固的连接到车体上。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合适的数量,且金属螺柱的设置位置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设定,只要可稳定、可靠地将仪表板装置稳定可靠地安装到车体上。
图5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金属螺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螺柱15分成两个部分,包括与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连接部分151和安装到主风道本体上的安装部分152,其中,连接部分151为标准的粗牙螺纹,用于安装到车体时,与标准的螺母配合。
图6为图4中A处第一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如图4和6所示,本实施例的主风道本体14上还可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16,用于安装所述的金属螺柱15。其中,金属螺柱15与该第一安装支座16连接的安装部分可为非标准的螺纹,金属螺柱15可通过该非标准的螺纹部分安装并固定到第一安装支座16上,以便将金属螺柱15稳固地组装到主风道本体14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提高仪表板装置安装到车体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主风道本体14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支座17,用于安装缓冲垫18,当连接到车体时,可通过该缓冲垫18实现限位及缓冲的功能,提高仪表板装置的安装精度,具体地,该缓冲垫18可由三元乙丙橡胶制作而成。
图7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支座17和缓冲垫18可通过“十”字形结构配合连接,具体地,如图7和8所示,该第二安装支座17可具有“十”字形结构,而缓冲垫18上也具有“十”字形的凹槽,可将缓冲垫18卡接到该具有“十”字形结构的 第二安装支座17上,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安装和加工便利。
图9为本发明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实施例五中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定位连接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便于仪表板总成的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组装和焊接的精度,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结构实现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的焊接连接,具体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孔221,开孔221与设置在仪表板本体21上的卡凸222配合,以实现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的焊接定位。其中,本实施例的开孔221为“T”字形开孔,卡凸222为“T”字形卡凸,通过“T”字形卡接结构,使得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22的定位更加准确、可靠,提高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22的焊接的精度。
此外,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的下部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23,该凹槽223与设置在仪表板本体21上的凸台224配合,以实现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22的焊接定位,以进一步地提高仪表板本体21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22的焊接的精度。
上述所述的开孔221、凹槽223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设定,其设置位置以及形状也可根据实际的定位需要而选择合适的位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开孔221和凹槽223的数量均可设置为3个,且与其配合连接的卡凸222和凸台224应具有相应的数量,及相配合的形状。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各部件之间的焊接均可采用超声波焊接的形式进行焊接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可有效提高焊接质量,且避免各部件结构因焊接而造成的损坏。
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更好的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安装过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分别完成主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的安装,其次,将仪表板总成焊接到主风道总成上。其中,主风道总成安装过 程如下:
(1)将中央风道主体先与中间连接风道通过定位装置组装在一起,并通过超声波焊接的形式将二者焊接固定;
(2)将前除霜风道与上述焊接后的总成组装在一起,其中,前除霜风道可通过中间连接风道上设置的定位部件进行定位组装,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其中,为保证焊接质量,提高主风道总成的焊接强度,超声波焊接的节点为15个。
(3)将主风道本体与上述焊接形成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其中,主风道本体通过前除霜风道上设置的定位部件进行定位组装,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形式进行焊接,实现主风道本体的焊接安装。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仪表板总成通过焊接的形式与主风道总成连接,并可通过主风道总成与车辆的车体地连接,因此,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具有金属结构的安装管梁结构,使得车体的自身重量轻,满足了车体向轻型化发展的趋势;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车辆的仪表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可有效简化仪表板装置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对主风道总成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各风道焊接而成,在满足主风道总成强度的同时,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组装工艺简单,各风道可采用模块化生成和组装,提高了主风道总成的生产效率,可有效降低主风道总成的制造和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总成和仪表板总成,其中,
所述仪表板总成焊接在所述主风道总成上,用于安装仪表板附件;
所述主风道总成上设置有与车辆的车体连接的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车体上;
所述主风道总成包括:中间连接风道、前除霜风道、中央风道主体和主风道本体,其中,
所述前除霜风道焊接在所述中间连接风道的后侧,所述中央风道主体焊接在所述中间连接风道的前侧;
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前除霜风道和中央风道主体分别与所述主风道本体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设置在所述中央风道主体上的第一定位槽配合,以实现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和中央风道主体的焊接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风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设置在所述前除霜风道上的第一定位柱配合,以实现所述中间连接风道和前除霜风道的焊接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十”字形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为“十”字形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除霜风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设置在所述主风道本体上的第二定位柱配合,以实现所述主风道本体的焊接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主风道本体的底部的金属螺柱,且所述金属螺柱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柱与所述车辆的车体连接的部分为粗牙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本体底面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支座,用于安装所述金属螺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支座,用于安装起限位和缓冲作用的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下部的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其中,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焊接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与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的卡凸配合,以实现所述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焊接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T”字形开孔,所述卡凸为“T”字形卡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下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与设置在所述仪表板本体上的凸台配合,以实现所述仪表板本体和仪表板下储物盒盖板的焊接定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37214XA CN101704384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37214XA CN101704384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04384A CN101704384A (zh) | 2010-05-12 |
CN101704384B true CN101704384B (zh) | 2011-09-14 |
Family
ID=42374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37214XA Active CN101704384B (zh) | 2009-11-05 | 2009-11-05 |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70438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2578B (zh) * | 2011-06-24 | 2015-04-15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 |
US9718329B2 (en) * | 2015-06-15 | 2017-08-0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Airflow outlet assembly and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or a vehicle |
CN108482495B (zh) * | 2018-03-02 | 2021-03-0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娱乐面板的定位安装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85856A1 (de) * | 1984-12-22 | 1986-07-02 | Ford-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Windlauf-Armaturenbrett-Bauteil aus Kunststoff mit integrierter Belüftungs- und Heizungsanlage |
CN2686907Y (zh) * | 2004-02-13 | 2005-03-23 | 殷永明 | 车用仪表台 |
CN100410126C (zh) * | 2003-02-13 | 2008-08-13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改进的仪表板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
CN101698386A (zh) * | 2009-10-30 | 2010-04-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仪表板系统前端与车体的安装结构 |
-
2009
- 2009-11-05 CN CN200910237214XA patent/CN1017043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85856A1 (de) * | 1984-12-22 | 1986-07-02 | Ford-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Windlauf-Armaturenbrett-Bauteil aus Kunststoff mit integrierter Belüftungs- und Heizungsanlage |
CN100410126C (zh) * | 2003-02-13 | 2008-08-13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改进的仪表板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
CN2686907Y (zh) * | 2004-02-13 | 2005-03-23 | 殷永明 | 车用仪表台 |
CN101698386A (zh) * | 2009-10-30 | 2010-04-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仪表板系统前端与车体的安装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704384A (zh) | 2010-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20040819A1 (en) | Front end construction of a vehicle body | |
CN101704384B (zh) | 车辆的仪表板装置 | |
CN105270152A (zh) | 混动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 |
CN219904530U (zh) | 一种副仪表板骨架总成 | |
CN211223328U (zh) | 汽车低压蓄电池的托盘安装结构及包含其的车辆 | |
CN201736769U (zh) | 风挡玻璃及其汽车 | |
KR20140075941A (ko) | 선루프용 하이브리드 프레임 차체 연결구조 | |
CN204264285U (zh) | 汽车前端模块及其汽车前端模块框架 | |
CN213534860U (zh) | 翼子板装饰件安装件、翼子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2401350U (zh) | 后副车架和汽车 | |
CN205098277U (zh) | 车辆的底盘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0294020B (zh) |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安装支架结构 | |
CN113997833A (zh) | 一种座椅安装支架组合结构 | |
CN215513893U (zh) |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218986538U (zh) | 安装装置和车辆 | |
CN220743178U (zh) | 一种前舱总成上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 |
CN115158471B (zh) | 一种汽车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 |
CN220682117U (zh) | 天窗加强框架及车辆 | |
CN219838509U (zh) | 车身与外饰件的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034688U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支架及汽车 | |
CN220785653U (zh) | 一种两面定位客车内饰件 | |
CN221437887U (zh) | 储物盒组件、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9406633U (zh) | 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 | |
CN115158485B (zh) | 一种转向支撑横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9666853U (zh) | 一种汽车副仪表台连接z向和y向做成一体的后部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