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8088A -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8088A
CN101688088A CN200880022337A CN200880022337A CN101688088A CN 101688088 A CN101688088 A CN 101688088A CN 200880022337 A CN200880022337 A CN 200880022337A CN 200880022337 A CN200880022337 A CN 200880022337A CN 101688088 A CN101688088 A CN 101688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ping film
optics
stripping
transparent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8088B (zh
Inventor
增田政彦
名方依子
川合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 Corp filed Critical Tai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8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8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8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8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l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which influences the bonding during the lamination process, e.g. release layers or pressure equalis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2037/1253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cur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which influences the bonding during the lamination process, e.g. release layers or pressure equalising layers
    • B32B2037/268Release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09J2301/124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the opposite adhesive layers being diffe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83/00Presence of polysiloxa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13Heat or solvent activated or sealable
    • Y10T428/2817Heat sealabl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其在贴合时,可以使透明粘合体两面和剥离片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稳定地得到,而且在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可以稳定地、容易地体现透明粘合体两面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本发明是通过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等实现的,该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具有粘合性不同的粘合面(a)和粘合面(b),由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形成,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的粘合性能(Ga)和粘合面(b)的粘合性能(Gb)的关系是Ga<Gb,以及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根据JIS 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的球号为3~15,球号差为2~12。

Description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到光学元件上使用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在贴合到光学元件上时,可以稳定地获得透明粘合体的两面和剥离片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而且在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体,重贴这样的再加工以及光学元件再次使用(循环使用)时,可以稳定、容易地体现透明粘合体两面的剥离部位的选择性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通过贴合透明粘合片组装光学元件时,为了提高操作性和量产性(自动化),重要的是稳定得到透明粘合片和剥离片的剥离部位的选择性。另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提高环境、资源保护以及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产品设计,而且要一直考虑到光学元件的安装时的再加工以及回收使用,对于适应这种设计的生产系统来说,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片时,重要的是稳定地表现出剥离部位的选择性。
为了考虑透明粘合片和剥离片的剥离部位选择性,到目前为止,采用的是改变贴合在透明粘合片的内外面的剥离片的剥离力的方法,例如,改变内外面上的剥离片的种类的方法以及对透明粘合片的一面进行表面处理,改变透明粘合片的粘合性的方法。
然而,在改变内外面的剥离片的种类的方法中,即使粘合片的剥离侧的选择性稳定,但是为了在粘贴到光学元件后,使剥离另一个剥离膜时的稳定性最优化,要使剥离片和透明粘合片的粘合性相匹配,这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来验证,在实用上成为很大的课题。另外,每当透明粘合片规格以及被粘合物等的设计改变,需要重新研究的例子很多,只能依靠经验来匹配。
另外,进行表面处理改变透明粘合片的粘合性的方法中,增加了表面处理工序,量产性差,此外很难只对粘合性进行控制,大多使用特殊装置或环境污染溶剂。
此外,上述方法等中没有考虑到装配时的再加工以及光学元件的循环回收。
到目前为止,对光学元件用的粘合片以及粘接片提出了一些申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透光性粘合片,其特征在于:该粘合片由透明凝胶、优选针入度为20~160(JIS K2207,负重50g)的有机硅凝胶形成,该透光性粘合片设置在液晶显示板和保护该液晶显示板的透明保护板之间,赋予高的视觉确认性、冲击吸收性和生产性,而且设置时,为了防止空气进入,可以贴合,该透明凝胶是根据JIS 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中的球号为5~30(倾斜角30度)的透明凝胶;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在剥离密合到两面上的保护膜时,提供剥离面稳定的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和有效地制造这种粘接片的方法,所以提出了一种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其特征在于:该粘接片是膜厚100μm以下,在两面密合保护膜的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前述保护膜对该片的剥离力各自为5.0N/m以下,且前述保护膜的剥离力的差为0.2N/m以上;专利文献2中还提出了一种制造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由不同材料形成的两块保护膜间,夹住交联性有机硅组合物,并使前述组合物的膜厚为100μm以下,在这种状态下,成形为膜状,然后,将前述组合物交联、制造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
这些粘接片在装配到图像显示装置的实际生产线中时,供应层叠了粘合面保护用剥离膜的粘合片,从粘合片剥去剥离膜,贴合到附着体(例如,液晶装置)上,但是对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粘接片来说,粘合片的内外面上,剥离面没有选择性,在图像显示装置量产时,对应组装规格,每次都要探索最佳的剥离片,无法对应迅速且稳定地量产。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交联有机硅系粘接片对剥离片的剥离部位的选择性以及对附着体的粘合力良好,虽然解决了专利文献1的问题,但是为片厚100μm以下的所谓的假设为胶粘带的技术,超过100μm的片,特别是具有粘弹性的片,无法获得稳定的剥离部位选择性。此外,还没有考虑到在量产时,不可避免的次品的再加工作业时进行重贴时,确保良好的再剥离性和剥离部位的选择性的程度。
作为必须再加工的例子,在用于显示器中时,可以列举出贴合时可能卷入气泡的情形等,由于该气泡导致显示器的辉度、亮度、颜色不均匀,产生显示不匀,所以必须进行重贴等作业的情形、以及贴合位置不齐或者外观损伤需要更换元件等。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不便,要求在贴合时,可以使透明粘合片和剥离片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稳定,而且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片,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还要求可以稳定地、容易地体现透明粘合片两面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的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0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64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在贴合时,可以使透明粘合体两面和剥离片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稳定,而且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体,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可以稳定地、容易地体现透明粘合体两面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和剥离片一起固化的透明粘合片与该剥离片的剥离强度来说,在透明粘合片的两面设置特定的差,同时,进一步,通过使剥去剥离片后的透明粘合片两面的粘合性具有特定的差,可以实现再加工的稳定性,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此外,还发现对剥离片和未固化透明粘合片的原料来说,即使没有剥离片的再选择或表面处理剂的涂覆工序,也可以控制剥离强度和粘合性的内外不同粘合的透明粘合片及其制造方法。而且,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认识完成的。
也就是,根据本发明的第1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该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具有粘合性不同的粘合面(a)和粘合面(b),由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形成,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的粘合性能(Ga)和粘合面(b)的粘合性能(Gb)的关系是Ga<Gb,以及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根据JIS 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的球号为3~15,球号差为2~12。
根据本发明的第2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粘合面(a)和粘合面(b)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密合到种类不同的剥离膜(A)和剥离膜(B)上,加热固化而形成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3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粘合面(a)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通过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而形成的,而且粘合面(b)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密合到剥离膜(B)上,加热固化而形成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2或第3发明中,剥离膜(A)和粘合面(a)的剥离强度(F1)、剥离膜(B)和粘合面(b)的剥离强度(F2)以及粘合面(a)和附着体(C)的剥离强度(F3)的关系是剥离强度(F1)和剥离强度(F2)根据JIS Z0237的粘合力试验中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1.0N/25mm,剥离强度(F2)和剥离强度(F3)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N/25mm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5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4发明中,剥离强度(F3)与粘合面(b)和附着体(D)的剥离强度(F4)的关系是剥离强度(F3)和剥离强度(F4)根据JISZ0237的粘合力试验中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N/25mm以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6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前述有机硅凝胶的硬度以SRIS 0101规格的ASKER C硬度计为0~30,或者根据JIS K2207的针入度(25℃)为20~200。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7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6发明中,前述有机硅凝胶的透光度在波长380~780nm下为80%以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8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在第2或第3发明中,剥离膜(A)是醇酸树脂类剥离膜,剥离膜(B)是氟代有机硅类剥离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9发明,可以提供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1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a)上层叠剥离膜(A),在粘合面(b)上层叠剥离膜(B)而形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0发明,可以提供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1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b)上层叠剥离膜(B),在粘合面(a)上按照与剥离膜(B)的内面接触的方式层叠为辊状而形成。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11发明,提供第9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设置厚度的成型工序;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进行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以及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A)、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2发明,提供第9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使与前述剥离膜(B)不接触的前述未固化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前述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以及在前述加热工序中,在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面上,贴合剥离膜(A)的剥离膜贴合工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3发明,提供第10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使与前述剥离膜(B)不接触的前述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以及使前述加热工序中与空气接触固化形成的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的卷绕工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4发明,提供第10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A)、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将剥离膜(A)从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剥离,露出粘合面(a)的剥离工序;以及使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为辊状的卷绕工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5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1或12发明中,剥离膜(A)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6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3或14发明中,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内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7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1~14任一发明中,前述加热工序中,前述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的与剥离膜(A)或与空气接触侧的加热温度和与剥离膜(B)接触侧的加热温度不同。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8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1~14任一发明中,前述冷却工序中,前述固化有机硅凝胶的与剥离膜(A)或与空气接触侧和与剥离膜(B)接触侧的冷却速度梯度不同。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在装配到图像显示装置等中时,可以稳定地显现出优异的选择剥离性,其结果实现自动化,可以提高量产性和降低成本。另外,还可以在维持透明粘合片的透明性的同时,容易地控制硬度和粘合性,可以迅速适应做法的变化。此外,由于在再加工和回收作业中,具有选择剥离性,所以还可以适应再加工或回收的作业性以及自动化,有助于发挥出降低环境负担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由简单的工序获得,是简单、有效且生产性高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示意图。图1(a)是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示意图(剖视图),图1(b)是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剥离膜部分剥离的状态的示意图(剖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和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3(a)是说明剥离膜(B)的模具设置工序的图,图3(b)是说明未固化原料的填充工序的图,图3(c)~(d)是说明层叠剥离膜(A)的成型工序的图,图3(e)是说明加热固化工序的图,图3(f)是说明冷却工序的图,图3(g)是说明完成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又一方案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和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4(a)是说明剥离膜(B)的模具设置工序的图,图4(b)是说明未固化原料的填充工序的图,图4(c)~(e)是说明使用刮浆板(squeegee)的成型工序的图,图4(f)是说明加热固化工序的图,图4(g)是说明冷却工序的图,图4(h)是说明剥离膜(A)的贴合工序的图,图4(i)是说明完成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连续生产工序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又一方案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连续生产工序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又一方案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连续生产工序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又一方案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以及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连续生产工序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稳定性试验的步骤的示意图。图9(a)~(c)是说明评价步骤(I)的图,图9(d)~(g)是说明评价步骤(II)的图,图9(h)~(j)是说明评价步骤(III)的图。
图10是图示地说明评价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强度F1和F2的剥离强度试验的试验片结构的侧面图。图10(a)是测定F1的试验片的结构,图10(b)是测定F2的试验片的结构。
图11是图示地说明评价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剥离强度F3和F4的剥离强度试验的试验片结构的侧视图。图11(a)是测定F3的试验片的结构,图11(b)是测定F4的试验片的结构。
图12是说明装配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剖视图)。
图13是说明装配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又一方案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剖视图)。
图14是说明装配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又一方案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剖视图)。
符号说明
1、100、101、102、103、104、105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2光学用透明粘合体
21粘合面(a)
22粘合面(b)
3剥离膜(A)
4剥离膜(B)
5未固化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原料
6附着体(C)
61附着体(D)
62前面板
63、631、632偏振片
65电子显示元件(液晶元件、有机EL元件、等离子体发光元件等)
70隔片(框形)
71原料容器
73底漆
75卷绕芯
80加热装置(加热器)
81刮刀(刮浆板)
82原料供应装置
83冷却装置
84、841、842、843、844、845输送装置(传送带)
85砑光辊
86切片装置
87剥离膜(A)的贴合装置
91剥离膜(B)的供应装置(辊)
92剥离膜(A)的供应装置(辊)
93剥离膜(A)的剥离回收装置(辊)
94剥离膜(A)的贴合用供应装置(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是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导通路的中间层,被两个光学元件夹住使用的。
在图像显示装置等的装配工序中,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是分别在粘合面(a)贴合剥离膜(A),在粘合面(b)贴合剥离膜(B)形成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使用。
此外,在前述装配工序中,为了用光学透明粘合体接合两个光学元件(例如,附着体(C)、附着体(D)),
(I)首先,从前述光学透明粘合层叠体剥离除去剥离膜(A),露出粘合面(a);
(II)然后,将附着体(C)贴合到前述粘合面(a)上,
(III)接着,不从粘合面(a)剥去附着体(C),而从前述粘合层叠体剥离除去剥离膜(B),露出粘合面(b);
(IV)然后,在前述粘合面(b)上贴合附着体(D)。
此外,在用光学透明粘合面接合附着体(C)和附着体(D)后,发现贴合不佳(例如,位置偏移和混入杂质等)时,剥离附着体和光学透明粘合体,解决不良问题的期间,(V)附着体(C)和附着体(D)的任意一个可以从光学用透明粘合体选择性地、稳定地剥离,所以可以合理地进行再加工作业,而且该操作可以适合机械化操作。
为了可靠地实现上述(I)~(V)的步骤,剥离膜(A)和粘合面(a)的剥离强度(F1)、剥离膜(B)和粘合面(b)的剥离强度(F2)、粘合面(a)和附着体(C)的剥离强度(F3)以及粘合面(b)和附着体(D)的剥离强度(F4)的关系必须是F1<F2<F3<F4。
为了稳定地实现前述剥离力和剥离强度的关系,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是具有粘合性不同的粘合面(a)和粘合面(b),由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形成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的粘合性能(Ga)与粘合面(b)的粘合性能(Gb)的关系是Ga<Gb,以及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根据JIS 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的球号为3~15,球号差为2~12。特别是,为了提高现有技术中没有研究的再加工作业的附着体的选择性分离,对自动化的适应性也是优异的。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1.光学用透明粘合体
(i)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由具有粘合性的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形成。
上述有机硅凝胶的硬度期望是SRIS 0101规格的ASKER C硬度是0~30,或者根据JIS K2207“石油沥青”的针入度(25℃)为20~200。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明是包含了无色透明、着色透明、半透明的意思,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有机硅凝胶在波长为380~780nm区域的可见光的全部光线透光度(根据JIS K7105“塑料的光学性质试验方法”)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
透光度是透明构件的透明度的指标,透光度小于80%时,例如由于从画面产生的光难以透过透明构件,所以视觉性低下。另外,透光度为80%以上的波长区域比380nm~780nm的区域更狭窄时,红色侧(长波长侧)或蓝色侧(短波长侧)的光的透过性低下,所以不合适。其中,透光度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值。
作为上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可以选择使用目前已知的、市售的各种作为有机硅材料常用的硅化合物。由此,可以任意使用加热固化型或常温固化型的有机硅凝胶、固化结构为缩合型或加成型的有机硅凝胶等,特别优选由加成型有机硅组合物得到的有机硅凝胶。另外,结合到硅原子的基团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环烷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烯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以及这些基团的氢原子的一部分被其它原子或结合基团取代的基团。
作为具体的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材料,東レ·ダウコ一ニング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CF-5106(针入度150)等是良好的,该有机硅凝胶材料的原料有机硅树脂分为A液和B液,将这两种液体以规定比例混合加热,可以得到具有所希望的针入度的有机硅凝胶材料。
本发明中使用的加成反应型(或交联)有机硅凝胶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可以以后述的有机氢化二烯(hydrodiene)聚硅氧烷和烯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将两者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氢化甲硅烷基化反应(加成反应)而得到。也就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硅凝胶的原料物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有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和烯基聚硅氧烷。作为其中一种原料使用的有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优选为下述通式(I)表示的物质。
[化1]
Figure G2008800223375D00141
式中,R1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1价烃基;R2、R3和R4表示R1或-H,R2、R3和R4中的至少2个表示-H;x和y是表示各单元数量的整数,各单元是嵌段或无规配置的,优选为无规的;x是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0~30;y是0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10。x+y是5~300的整数,优选为30~200。另外,还优选为y/(x+y)≤0.1的范围,如果超过该范围,则交联点变多,无法得到本发明的透明粘合体。
作为R1的例子,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等芳烷基,或者它们的氢原子的一部分被氯原子、氟原子等取代形成的卤代烃等。
直接结合到硅原子上的氢(Si-H)为了和直接或间接结合到硅原子上的烯基进行加成反应(氢化甲硅烷基反应)而是必需的,在有机氢化二烯聚硅氧烷分子中必须至少要有2个,如果直接结合到硅原子的氢的数量少,则交联点的数量过少,无法形成有机硅凝胶,相比硅油的性质没有变化,所以不希望这样;如果直接结合到硅原子的氢的数量过多,则交联点的数量过多,相比硅橡胶的性质没有变化,所以不合适。
另外,本发明的交联有机硅凝胶制造时使用的另一种原料,即烯基聚硅氧烷优选为下述通式(2)所示的物质。
[化2]
Figure G2008800223375D00151
式中,R1表示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1价烃基,R5、R6和R7表示R1或烯基,R5、R6和R7中的至少2个表示烯基,s和t是表示各单元的数量的整数,各单元嵌段或无规地配置,优选无规的,s表示0以上的整数,t表示0以上的整数,s+t是10~600的整数,而且t/(s+t)≤0.1。另外,优选为t/(s+t)≤0.1的范围,如果超过该范围,则交联点增多,无法得到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
作为R1的例子,可以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环戊基、环己基等环烷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等芳烷基,或者它们的氢原子的一部分被氯原子、氟原子等取代形成的卤代烃等。
直接或间接地结合到硅原子上的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为了和直接结合到硅原子的氢(Si-H)进行加成反应(氢化甲硅烷基化反应)而是必需的,在烯基聚硅氧烷分子中必须至少要有2个,如果烯基的数量少,则交联点的数量过少,无法形成有机硅凝胶,相比硅油的性质没有变化,所以不希望;如果交联点的数量过多,相比硅橡胶的性质没有变化,所以不合适。
在本发明中,通式(1)所示的氢化二烯聚硅氧烷具有直接结合到硅原子上的-H(氢基),通式(2)所示的烯基聚硅氧烷具有碳-碳双键,所以碳-碳双键和-H(氢基)产生加成反应,将该反应称作氢化甲硅烷基化反应。
上述氢化甲硅烷基化反应可以使用公知的技术进行。也就是,该反应在乙醇、异丙醇等醇类,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二噁烷、THF等醚类,脂肪烃、氯代烃类的有机溶剂中或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另外,反应温度通常为50~150℃,该反应使用氯铂酸、由氯铂酸和醇得到的络合物、铂-烯烃络合物、铂-乙烯基硅氧烷络合物、铂-磷络合物等催化剂进行。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烯基聚硅氧烷,以铂原子计,通常为1~500ppm,考虑到固化性和固化后的产品的物理性质,优选为3~250ppm。
前述有机硅凝胶具有来自表面的非交联官能团的粘合性,例如可以使用混合MQ树脂型的增粘成分的产品,或者通过调节非反应性粘合成分的添加量、非交联官能团的侧链长度以及末端官能团的种类等,显现出粘合性等公知的增粘方法得到的产品。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具有粘合性不同的粘合面(a)和粘合面(b)。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满足下述关系。
也就是,剥离膜(A)与粘合面(a)的剥离强度(F1)、剥离膜(B)和粘合面(b)的剥离强度(F2)、粘合面(a)和附着体(C)的剥离强度(F3)以及粘合面(b)和附着体(D)的剥离强度(F4)的关系是F1<F2<F3<F4。
在上述关系式中,剥离强度(F1)和剥离强度(F2)的差在根据JIS Z0237“胶粘带-粘合片试验方法”的粘合力试验中,180度剥离的粘合力为0.2~1.0N/25mm,而且剥离强度(F2)和剥离强度(F3)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希望是0.2N/25mm以上。
这是因为剥离膜对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剥离强度的差如果小于上述范围的下限,则在剥去剥离膜时,剥离面处于哪个剥离膜侧变得不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希望是密合到其两面的剥离膜(A)和粘合面(a)的剥离强度(F1),以及剥离膜(B)和粘合面(b)的剥离强度(F2)各自为5.0N/25mm以下。这是因为如果剥离强度超过5.0N/25mm,则剥去剥离膜时,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可能破损。
在调整上述剥离力时,剥离除去剥离膜(A)时的粘合面(a)的粘合性能(Ga)与剥离除去剥离膜(B)时的粘合面(b)的粘合性能(Gb)的关系为Ga<Gb是必需的要素,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体,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也可以稳定且容易地显现出透明粘合体两面的剥离部位的选择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作用。
此外,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希望根据JIS Z0237“胶粘带-粘合片试验方法”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的球号为3~15,Ga和Gb的球号差为2~12,前述球号差还更优选为2~5。这是因为如果粘合性能的差小于2,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体,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光学元件的除去面为哪个面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粘合性能的差超过12,则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b)和光学元件的剥离可能困难,而且制造困难。
前述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由前述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在开始固化前的未交联状态下接触的物质的种类来调节。
前述物质可以使用剥离膜(假设为基材材料的情形以及剥离处理涂覆层的情形)以及空气等气体、剥离膜上进行的湿涂层等液体等。也可以是固相-固相等相同相之间的组合,也可以是固相-气相或固相-液相这样不同相的组合。为了使相同相的不同种类的剥离膜接触,显现出Ga和Gb,未交联的有机硅凝胶材料接触的剥离膜的表面的表面能越小,滚球粘合性越小。另外,以固相-气相为例的接触剥离膜的部分和与空气接触、交联时,接触空气面的滚球粘合性更小。
此外,作为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一个特征是施加的能量不同,即加热量和紫外线等电磁波照射量的不同,会给交联反应带来很大影响,即使加热量和紫外线等电磁波照射量的不同,本申请也可以调整粘合力以及由此引起的剥离强度。
另外,通过在与剥离膜的未交联有机硅凝胶原料的接触面侧,赋予以作为交联剂氢化二烯聚硅氧烷为主成分的涂覆层,也可以调节与前述涂覆层接触的未交联有机硅凝胶原料的表面交联度。
另外,目前的两面粘合型光学用透明胶粘带中,粘合体(双面胶粘带除去两面的剥离材料后的粘合层的部分)的厚度为100μm以下的范围时,粘合层内外的粘合性质在主体中,粘合层的厚度影响小,但是随着厚度增加,从粘合体剥去附着体或剥离膜时,粘合体容易产生拉伸弹性变形,特别是具有粘弹性的粘合体中,剥离应力产生缓冲,具有剥离部位稳定性低下的问题。
然而,对于本发明的光学用粘合体来说,在现有的光学用透明胶粘带的厚度区域为几十μm以上的厚度下,当然可以发挥出上述剥离部位的稳定性,特别是厚度超过100μm,在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弹性对剥离强度有影响的厚度区域,也可以发挥出剥离部位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特征的上述不同的粘合性的表现机理目前虽然还不明确,但是可以推测由于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与剥离膜等被接触物质接触,从而在形成的界面中,前述被接触物质的最外面的分子状态(表面能)以及未交联的有机硅凝胶的官能团或侧链的极性(相容性)等作用,界面附近的交联结构不同或者未交联的官能团的比例变化,作为微观现象、作为粘合性不同而被观察。
另外,剥离膜和粘合体的剥离强度除了上述不同粘合的表现推测事项以外,还可以推测根据交联固化过程中受到的加热或冷却的热过程,而在剥离膜和有机硅凝胶的界面产生了热膨胀收缩的过程,该过程产生的界面残留应力发生作用,界面的密合强度增加(剥离膜和有机硅凝胶的咬合作用),从而导致剥离强度的不同。
另外,对前述剥离强度F1和F2而言,未交联的有机硅凝胶原料在接触剥离膜交联的状态下剥离时,和前述同样地在交联后,一次将剥离膜剥离除去后,改贴相同的剥离膜或其它剥离膜的情况下,剥离强度不同,后者的剥离强度更小。
这可以推测是在固化过程中,剥离膜和未交联有机硅凝胶原料的界面中形成的界面键结构在初次剥离时被破坏,在界面约束力起作用,之后贴合的剥离膜和粘合面(a或b)接触表现出的密合力,没有相当于形成前述剥离破坏面的约束力,所以剥离强度比初次剥离时的更小。
因此,为了适应前述剥离型的粘合体,必须要调节Ga和Gb的平衡的同时,将剥离膜的组成最佳化。
(ii)剥离膜(A)和剥离膜(B)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是在其两面密合剥离膜(A)和剥离膜(B)构成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在本发明中,对剥离膜(A)和剥离膜(B)的定义是指所有常用的剥离片、表面保护膜以及剥离纸等。该剥离膜(A)和剥离膜(B)是用于保护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隔绝灰尘,在使用时必须剥去。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具有与剥离膜(A)密合的粘合面(a)以及与剥离膜(B)密合的粘合面(b),为了满足前述剥离强度关系式与粘合性能关系式,贴合在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两面的剥离膜(A)和剥离膜(B)希望是剥离膜(A)为醇酸树脂类剥离膜,剥离膜(B)是氟代有机硅类剥离膜。
在本发明中,只要满足前述剥离强度的关系式以及粘合性能的关系式,剥离膜(A)和剥离膜(B)并不限定于上述材料。例如,作为剥离膜(A)和剥离膜(B),可以列举出由聚醚砜树脂、醋酸纤维素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烯烃(例如,聚丙烯)等有机树脂形成的薄膜;这些有机树脂和其它有机树脂层叠形成的薄膜;或者这些有机树脂覆盖其它有机树脂薄膜的表面形成的薄膜。作为剥离膜(A)和剥离膜(B),使用这些材料时,通过使用相互不同的材料构成的薄膜,可以使剥离膜对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剥离强度形成适当的强度差。
另外,根据前述层叠结构和表面处理对剥离膜的内外面赋予不同的剥离性质,由此可以在一块剥离膜上保持剥离膜(A)和剥离膜(B)的功能,特别是,在前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一种制造形态,即辊状地回收时是有效的。
2.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是在上述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a)上层叠剥离膜(A),在粘合面(b)层叠剥离膜(B)形成的(例如,参照图1)。
另外,作为另一种方案,是在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b)上层叠剥离膜(B),使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辊状层叠而形成的(例如,参照图2)。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希望由下述工序构成。
也就是,包括(i)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未固化的液态粘弹性材料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以及(iii)将固化片冷却的冷却工序。
在上述(i)成型工序中,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使上述未固化材料和前述各剥离膜的一部分或全部接触后,在剥离膜(A)和剥离膜(B)两者或其中一个上施加压力,设定所需要的有机硅凝胶的厚度。此时,前述剥离膜(A)和剥离膜(B)均固化后的显现出有机硅凝胶的粘合性和剥离强度的面(下文中的粘合控制面)与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材料接触。前述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的方法以及设定厚度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冲压方式以及砑光方式等。另外,加热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加热方法。此外,冷却工序可以是自然冷却,也可以使用接触冷风等的公知的冷却装置。
上述(i)~(iii)工序在每个工序中都可以是分批式(例如,参照图3)进行,也可以是连续进行(例如,参照图5)。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案希望由下述工序构成。
也就是,包括(i)将未固化的液态粘弹性材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在成型后或成型同时,至少使贴合剥离膜(A)的部分敞开,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iii)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片冷却的冷却工序;(iv)在前述加热工序中敞开加热固化的面上,贴合剥离膜(A)的剥离膜贴合工序。
前述(i)成型工序是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在剥离膜(B)上形成厚度大致均匀的未固化层。厚度设定方法适合使用公知的涂覆方法。例如,作为量产性优异的方法可以使用刮刀式的涂布机等。
上述(i)~(iii)工序的每个工序都可以是分批式(例如,参照图4)进行的,也可是连续式的。另外,如图8所示,(iv)的剥离膜贴合工序可以是连续供应剥离膜(A)的辊式。另外,作为其它方法,可以是将冷却的片切断为规定的片后,贴合剥离膜。
另外,(iv)工序的剥离膜(A)只要剥离强度F1<剥离强度F2,且其差为0.2~1.0N/25mm,就可以使用与剥离膜(B)相同的剥离膜。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案,希望由下述工序构成。
也就是,包括(i)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使与前述剥离膜(B)不接触的前述未固化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iii)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和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iv)使前述加热工序中接触空气固化形成的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的卷绕工序(例如,参照图7)。
在上述卷绕工序中,将制造的固化片的顶端部分的粘合面(a)密合到树脂制等芯材上,不产生褶皱或不混入空气地卷绕。卷绕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通过辊卷绕装置边调节张力边进行,这种方法量产性优异,所以合适。另外,制造的光学用粘合体的硬度越软,在压缩应力下光学透明粘合体的厚度越容易变形,所以通过适当调节卷绕速度和卷绕张力,可以防止卷绕时出现的问题。另外,在剥离膜(B)的内面进行和剥离膜(B)不同的剥离处理,可以使粘合面(a)和剥离膜(B)的内面的密合面在剥离强度上具有差异。作为前述内面的处理,合适的是醇酸树脂类剥离处理或聚烯烃的薄膜处理等,与剥离膜(B)的表面侧相比,剥离更轻的处理。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案希望由下述工序构成。
也就是,包括(i)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在成型后或成型同时,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iii)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和剥离膜(A)以及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iv)将剥离膜(A)从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剥离,露出粘合面(a)的剥离工序;(v)使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为辊状的卷绕工序(例如,参照图8)。
另外,上述各制造方法的方案中,合适的是剥离膜(A)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另外,形成辊形态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内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
另外,上述各制造方法的方案的加热工序中,通过使剥离膜(A)侧的加热温度和剥离膜(B)侧的加热温度不同地方式进行固化,可以将粘合性能Ga和Gb调节为不同。加热温度高的面侧的粘合性能低。剥离膜(A)侧和剥离膜(B)侧的加热温度差根据有机硅原料的种类和剥离膜的种类(热膨胀率和耐热性)而异,差值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10~30℃。另外,从确保厚度的精度方面出发,优选事先提高相对重力在下面侧的加热温度,根据固化提高硬度。
此外,上述各制造方法的方案的冷却工序中,通过使剥离膜(A)侧和剥离膜(B)侧的冷却梯度不同,可以形成界面密合结构(例如,有机硅凝胶对剥离膜的密合、咬合效果等),该界面密合结构是有机硅凝胶的冷却收缩速度和剥离膜的冷却收缩速度的均衡产生的,在主要利用初期剥离时的剥离强度型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情形是有效的。冷却速度可以通过吹风机等的吹制方式或接触冷却板的方式等控制,没有特别的限定。
3.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用途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和透明保护面板间使用。作为附着体(C)和附着体(D)的组合在为移动电话的液晶显示器时,可以在丙烯酸等树脂制的前面板和液晶面板的玻璃面(例如,参照图11)、或者前述前面板和TAC等树脂制的偏振片(例如,参照图12)、以及前述偏振片之间使用(例如,参照图13)。此外,在为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DP)以及有机EL型显示器时,也可以适用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来填充各发光元件面和前面板之间的空间。此外,为了减少光学系统的光路的传输损失,也可以在产生光散射的空间中,作为光接合隔片适用。厚度可以根据用途设定,例如在上述显示器用途中,合适的是0.1~5.0mm,优选为0.2~2.0mm,在该范围中可以对冲击赋予缓冲性。
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实施例的特别的限定。
[实施例1]
经过(i)将未固化的液体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在成型后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以及(iii)将固化片冷却的冷却工序,以剥离膜(A)、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和剥离膜(B)的顺序层叠,得到200mm×200mm×厚2.0mm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使用旭化成ワツカ一シリコ一ン株式会社制造的两组分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型号:SLJ3363,空气中的全部光线透光度为90%),而且作为剥离膜(A)使用パナツク株式会社制造的醇酸树脂类剥离膜(型号:T-9,膜厚:0.1mm),作为剥离膜(B)使用ユニチカ株式会社制造的氟代有机硅类剥离膜(型号:FZ,膜厚:0.1mm)。
作为成型工序的顺序是在平坦玻璃基板上,将剥离膜(B)的剥离作用面朝上地敷上,然后在剥离膜(B)的四角设置厚度2.0mm的隔片,形成成型下模,在剥离膜(B)的中心部,流入两种液体混合、消泡形成的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并且不卷入气泡,接着,不卷入气泡地将剥离膜(A)的剥离功能面接触覆盖在前述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接着,从剥离膜上面,搭载成为上按压模具的平玻璃板,用手按压,成型为隔片的厚度。
接着,将前述有机硅凝胶原料和前述成型工序的玻璃板模具一起,在热风式烘箱中,在70℃下加热固化1小时,之后,从烘箱取出,卸下玻璃基板,将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在木板上,在室温(25℃)下自然冷却。
[实施例2]
经过(i)将未固化的液态粘弹性材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ii)成型后,不贴合剥离膜(A),敞开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iii)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片冷却的冷却工序,(iv)经过在前述加热工序敞开加热固化的面上,贴合剥离膜(A)的剥离膜贴合工序,以剥离膜(A)、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和剥离膜(B)的顺序层叠,得到200mm×200mm×厚2.0mm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i)的成型工序中设定厚度是在平坦玻璃基板上,将剥离膜(B)的剥离作用面朝上地敷上,然后,在剥离膜(B)上设置铝制的内径200mm×200mm×厚2.0mm的框型隔片,将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最大限度地流入前述模具框内后,通过刮浆板,沿着模具框的上面刮浆,除去剩余的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的方法。
接着,在和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在刮浆面接触空气的状态下,加热固化以及冷却,卸下模具框后,在接触空气固化的面上贴合剥离膜(A)。
使用的有机硅凝胶、剥离膜(A)和剥离膜(B)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除了在实施例2中,将在空气接触固化面贴合剥离膜(A)的工序替换为使前述空气接触固化的面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的卷绕工序,以及在剥离膜(B)的内面进行醇酸类树脂剥离处理以外,在和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下制造,得到宽200mm的辊状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4]
除了使用实施例3中使用的剥离膜(B)代替实施例1的剥离膜(B),而且固化工序的加热温度为100℃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后,剥离除去剥离膜(A),再和实施例3的卷绕工序同样地,得到宽200mm的辊状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5]
除了使加热温度为100℃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6]
除了使加热温度为120℃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7]
除了使加热温度为100℃以外,和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8]
除了使加热温度为120℃以外,和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9]
除了调节二种液体的配比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硬度为アスカ一C硬度是10以外,和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0]
除了调节两种液体的配比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硬度为针入度是60以外,和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1]
除了将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使用モメンテイブ·パフオ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ヤパン公司制作的两组分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TSE3070,空气中的全部光线透光度为90%),固化后的硬度为针入度140以外,和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2]
除了调节两种液体的配比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固化后的硬度为针入度是190以外,和实施例11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3]
除了调节两种液体的配比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固化后的硬度为ASKER C硬度是25以外,和实施例8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4]
除了使用剥离膜(A)代替剥离膜(B),并用剥离膜(A)夹住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两面成型,并且加热条件是在上面的剥离膜(A)侧为70℃,在下面的剥离膜(A)侧是120℃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5]
除了使冷却条件为剥离膜(A)侧在室温自然冷却,剥离膜(B)侧用10℃的水冷冷却板强制冷却以外,和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实施例16]
除了将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使用モメンテイブ·パフオ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ヤパン公司制作的两组分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TSE3070,空气中的全部光线透光度为90%)代替,并调节两种液体的配比,使固化温度为100℃,固化后的硬度为针入度120,然后在敞开固化面涂覆氢化二烯聚硅氧烷油,作为空气接触固化面的粘合性质Ga为滚球粘合性试验的球为No.3以外,和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比较例1]
除了使用剥离膜(B)代替剥离膜(A)以外,和实施例6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比较例2]
除了使用剥离膜(B)代替剥离膜(A)以外,和实施例9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比较例3]
除了调节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配比,调节粘合面(b)的Gb为滚球粘合性试验中的球为No.16,硬度为针入度是210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比较例4]
除了在空气接触固化面涂覆氢化二烯聚硅氧烷油,使作为空气接触固化面的粘合性质Ga为滚球粘合性试验的球为No.2以外,和实施例8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比较例5]
除了调节两种液体的配比使未固化的液态有机硅凝胶原料的固化后的硬度为ASKER C硬度是32以外,和实施例8同样地,得到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
(评价)
实施例1~15和比较例1~5制造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和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通过下述评价方法,测定性质、性能。其评价结果如表1~3表示。
(i)接合性(粘合性)
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根据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中的球号,即根据JIS Z0237“胶粘带-粘合片试验方法”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将试验片贴合在30度的倾斜板上,在该试验片表面转动球,获得300秒后测定部内停止的球中最大的球号,作为滚球粘合性的值。
(ii)剥离稳定性:
根据下述评价步骤,依次评价剥离稳定性。
评价步骤(I):
从前述光学透明粘合层叠体剥离除去剥离膜(A),露出粘合面(a)。此时,没有剥去剥离膜(B),只剥离除去剥离膜(A)的判定为○,即使剥离少量剥离膜(B)的也评价为×。
评价步骤(II)
在前述粘合面(a)不混入杂质或气泡地贴合厚度1mm的丙烯酸板(三菱レイヨン公司制造,MR-200L-001)作为附着体(C)后,用手固定附着体(C),剥离除去剥离膜(B),露出粘合面(b)。此时,附着体(C)和粘合面(a)的贴合面没有剥离,只剥离除去剥离膜(B)的评定为○,附着体(C)和粘合面(a)的贴合面即使少量剥离也判定为×。
评价步骤(III):
在前述粘合面(b)不混入杂质或气泡地贴合作为附着体(D)的市售的厚1mm的平板玻璃板(使用日本板硝子公司制作的平板玻璃,符合JIS R3202,目视表面没有损伤)后,在室温放置1小时后,用手固定附着体(D),剥离附着体(C)。此时,附着体(D)侧不剥离,只能剥离除去附着体(C)的判定为○,附着体(D)侧即使少量剥离,也判定为×。
各评价步骤的实验试样是分别选取5个,只有相同侧都剥离的情形判定为○,在相反侧即使只剥离1个时,也判定为×。另外,在出现×的判断时,评价结束。
(iii)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F1)、剥离强度(F2)、剥离强度(F3)和剥离强度(F4)根据JIS Z0237“胶粘带-粘合片试验方法”的粘合力试验中,180度剥离的粘合力通过180度剥离试验机以拉伸速度300mm/min进行测定。剥离强度(F1)和剥离强度(F2)的评价用实验试验分别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被测定面的相对侧的面的剥离膜上通过底漆密合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在实施例1~15和比较例1~5的组成、加热、冷却条件下固化,在固化面的表面温度为23℃后,再休养24小时后,完成评价试验(评价试样型号X)。
另外,剥离强度(F3)和剥离强度(F4)的评价分别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制造前述评价试样型号X后,对在被测定面密合剥离膜固化的实施例,剥离除去剥离膜,形成被测定粘合面(对在敞开条件下固化的实施例,直接作为被测定粘合面),接着,用乙醇擦拭附着体(C或D)的表面,洗净,在前述洗净面上贴合前述评价试样型号X的被测定粘合面,作为评价试样(评价试样型号Y)。前述贴合条件是在2Kg的辊中,以300mm/min的速度重复1次,之后在23℃下放置20~40分钟。
另外,附着体是厚度1mm的丙烯酸板(三菱レイヨン公司制造的MR-200L-001)和厚度1mm的市售的平板玻璃板(使用日本板硝子公司制作的平板玻璃,符合JIS R3202,目视表面没有损伤)。
(iv)其它性能、性状:
硬度:通过SRIS 0101规格的ASKER C硬度测定法或根据JISK2207“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测定法求得。硬度测定可以分开测定,在针入度小于20时,使用ASKER C硬度计;在ASKER C硬度为0时,使用针入度计。
Figure G2008800223375D00321
Figure G2008800223375D00331
表3
Figure G2008800223375D00341
从表1、2的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使接触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的剥离膜的种类不同,加热固化,可以根据剥离膜的种类,调节所得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性质面的粘合性,可以只在贴合剥离膜(A)和剥离膜(B)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一面侧,稳定地剥去剥离膜。
另外,对于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a)的粘合性质Ga和粘合面(b)的粘合性质Gb由于是Ga<Gb,且Ga和Gb根据JIS 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中的球号是3~15,Gb和Ga的球号差为2~12,所以在一系列的剥离、贴合作业中显示出稳定的剥离选择性。另外,即使在重新作业时,也可以根据附着物的种类,稳定地剥离一面(低剥离强度侧)。
此外,还发现该作用效果与有机硅凝胶的种类和硬度无关,这可以验证为第4发明和第5发明以及第6发明中记载的剥离强度和剥离强度的差以及硬度的范围在玻璃稳定性试验中,可以得到所要的剥离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第10~第13发明中任意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实现上述剥离稳定性。而且,还可以知道根据固化工序的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也可以调节剥离稳定性。
另外,作为剥离膜的组合,特别是剥离膜(A)为醇酸树脂类剥离膜,剥离膜(B)为氯代有机硅类剥离膜的情形是优异的。
另一方面,如表3的评价结果的比较例1~5所示,用相同的剥离膜夹住,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固化时,无法全部得到剥离稳定性,而且,在本发明的剥离强度、粘合性质以及硬度的范围以外时,从剥离除去剥离膜(A)到再加工这样的剥离作业,都无法得到稳定的剥离性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在贴合时,可以使透明粘合体两面和剥离膜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稳定,而且从光学元件除去透明粘合体,重贴这样的再加工时,可以稳定地、容易地体现透明粘合体两面的剥离位置的选择性,所以可以在很大范围的光学用元件中使用,特别是在显示器等中使用。
此外,在考虑到循环回收时,由于剥离部位的选择性稳定,所以有助于提高图像显示元件的回收效率。

Claims (18)

1、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体,该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具有粘合性不同的粘合面(a)和粘合面(b),由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形成,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的粘合性能(Ga)和粘合面(b)的粘合性能(Gb)的关系是Ga<Gb,以及粘合性能(Ga)和粘合性能(Gb)根据JI SZ0237的倾斜式滚球粘合性试验(倾斜角30度)的球号为3~15、球号差为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和粘合面(b)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密合到种类不同的剥离膜(A)和剥离膜(B)上,加热固化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粘合面(a)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通过空气接触,加热固化而形成的,而且粘合面(b)是将前述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的未固化原料密合到剥离膜(B)上,加热固化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剥离膜(A)和粘合面(a)的剥离强度(F1)、剥离膜(B)和粘合面(b)的剥离强度(F2)以及粘合面(a)和附着体(C)的剥离强度(F3)的关系是剥离强度(F1)和剥离强度(F2)根据JIS Z0237的粘合力试验中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1.0N/25mm,剥离强度(F2)和剥离强度(F3)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N/25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剥离强度(F3)与粘合面(b)和附着体(D)的剥离强度(F4)的关系是剥离强度(F3)和剥离强度(F4)根据JIS Z0237的粘合力试验中的180度剥离的粘合力差为0.2N/25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有机硅凝胶的硬度以SRIS 0101规格的ASKER C硬度计为0~30,或者根据JIS K2207的针入度(25℃)为20~2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有机硅凝胶的透光度在波长380~780nm下为8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其特征在于:剥离膜(A)是醇酸树脂类剥离膜,剥离膜(B)是氟代有机硅类剥离膜。
9、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a)上层叠剥离膜(A)、在粘合面(b)上层叠剥离膜(B)而形成。
10、一种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体的粘合面(b)上层叠剥离膜(B),在粘合面(a)上按照与剥离膜(B)的内面接触的方式层叠为辊状而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设置厚度的成型工序;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进行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以及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A)、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使与前述剥离膜(B)不接触的前述未固化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前述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以及在前述加热工序中,在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面上,贴合剥离膜(A)的剥离膜贴合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供应到剥离膜(B)上,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使与前述剥离膜(B)不接触的前述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空气接触,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以及在前述加热工序中,将与空气接触固化形成的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的卷绕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未固化的液态加成反应型有机硅凝胶原料用剥离膜(A)和剥离膜(B)夹住,设定厚度的成型工序;在成型后或成型的同时进行加热固化的加热工序;将前述加热固化工序得到的固化有机硅凝胶与剥离膜(A)、剥离膜(B)一起冷却的冷却工序;将剥离膜(A)从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剥离,露出粘合面(a)的剥离工序;以及使粘合面(a)接触剥离膜(B)的内面,和剥离膜(B)一起卷绕为辊状的卷绕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膜(A)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膜(B)的透明粘合体接触面用氟代有机硅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而且剥离膜(B)的内面用醇酸类树脂进行剥离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加热工序中,前述未固化的有机硅凝胶原料的与剥离膜(A)或与空气接触侧的加热温度和与剥离膜(B)接触侧的加热温度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记载的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冷却工序中,前述固化有机硅凝胶的与剥离膜(A)或与空气接触侧和与剥离膜(B)接触侧的冷却速度梯度不同。
CN2008800223375A 2007-11-16 2008-11-11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688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7782 2007-11-16
JP297782/2007 2007-11-16
PCT/JP2008/070462 WO2009063847A1 (ja) 2007-11-16 2008-11-11 光学用透明粘着体、光学用透明粘着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8088A true CN101688088A (zh) 2010-03-31
CN101688088B CN101688088B (zh) 2013-10-23

Family

ID=4063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23375A Active CN101688088B (zh) 2007-11-16 2008-11-11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178496A1 (zh)
EP (1) EP2210926B1 (zh)
JP (1) JP4500888B2 (zh)
KR (1) KR101191906B1 (zh)
CN (1) CN101688088B (zh)
WO (1) WO200906384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9509A (zh) * 2010-09-14 2012-04-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压敏胶粘片
CN102774124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泰仁化工有限公司 透明粘合板和使用透明粘合板分离显示面板总成的方法
CN104428133A (zh) * 2012-07-10 2015-03-1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鞋和服装组装的可临时定位的可熔粘合剂
CN104483769A (zh) * 2015-01-04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刀式果冻胶全贴合方法
CN108790373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单层体或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154451A (zh) * 2020-01-16 2020-05-15 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液态光学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22226B1 (ko) * 2007-12-10 2009-10-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접착 필름, 다이싱 다이본딩 필름 및 반도체 장치
JP4923165B2 (ja) * 2009-05-18 2012-04-25 株式会社タイカ 光学用透明粘着体、光学用透明粘着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20054566A (ko) * 2009-08-13 2012-05-30 타이카 코포레이션 광학용 겔 부재, 이를 이용하는 광학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및 광학장치
WO2011105875A2 (ko) * 2010-02-26 2011-09-01 (주)Lg화학 편광판
JP4971529B2 (ja) * 2010-09-06 2012-07-11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構成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積層体を用いてなる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062345A (ja) * 2010-09-14 2012-03-2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KR101235153B1 (ko) * 2011-01-03 2013-02-20 정상희 옵티컬 본딩용 실리콘 점착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20275024A1 (en) * 2011-04-27 2012-11-01 Rockwell Collins, Inc. Polarizer assembly with adhesive layers
KR101700467B1 (ko) * 2011-08-25 2017-01-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JP5699218B2 (ja) * 2011-08-31 2015-04-08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インプリントモールド固定用粘着シート、イン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プリント方法
KR101237631B1 (ko) * 2011-09-06 2013-02-27 임남일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표면 보호용 강화유리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62967B1 (ko) * 2012-01-11 2014-02-13 정상희 플라즈마 처리된 옵티컬 본딩용 실리콘 점착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55059B1 (ko) 2012-01-13 2019-03-06 타이카 코포레이션 광학용 투명 접착 시트의 제조방법, 광학용 투명 접착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US9810825B2 (en) 2012-07-13 2017-11-0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urved volume phase holographic (VPH) diffraction grating with tilted fringes and spectrographs using same
JP2014072351A (ja) * 2012-09-28 2014-04-21 Nitto Denko Corp 蛍光体層貼着キット、光半導体素子−蛍光体層貼着体および光半導体装置
KR101596725B1 (ko) * 2013-05-22 2016-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충전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15012114A (ja) * 2013-06-28 2015-01-1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04460A (zh) * 2014-06-03 2014-08-27 苏州桐力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有机硅凝胶光学胶膜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04458B (zh) * 2014-06-03 2016-09-21 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方法
DE102014012025A1 (de) * 2014-08-13 2016-02-18 Rodenstock Gmbh Einschleifpad mit unterschiedlichen Klebezonen
JP6499874B2 (ja) * 2015-02-10 2019-04-10 藤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ゲル表面処理剤とケーブル接続部用パッキンおよびシリコーンゲル
KR20170110998A (ko) 2016-03-24 2017-10-12 다우 코닝 코포레이션 낮은 스토리지 모듈러스 실리콘 기재층을 포함하는 광학용 실리콘 양면 테이프
CN109476978A (zh) * 2016-07-27 2019-03-15 株式会社Moresco 热塑性粘合剂产品的制造方法和热塑性粘合剂产品的制造装置
US11154632B2 (en) * 2017-02-03 2021-10-26 UD Innova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osage time in UV-C germicidal irradiation
JP7029973B2 (ja) * 2018-02-16 2022-03-0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ゲル状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666987B2 (ja) * 2018-12-10 2020-03-18 藤倉コンポジット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ゲル表面処理剤
JP7219103B2 (ja) * 2019-01-31 2023-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部材の製造方法
KR20210086896A (ko) 2019-12-31 2021-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경화성 조성물, 상기 경화성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상기 경화성 조성물의 경화물, 상기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경화물을 포함한 장치
TW202219143A (zh) * 2020-07-21 2022-05-16 日商松下電器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衝擊吸收材
CN111885756A (zh) * 2020-08-31 2020-11-03 广东力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硅胶加热片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02497A (en) * 1964-08-26 1970-03-24 Johnson & Johns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CA2076278A1 (en) * 1991-08-22 1993-02-23 Joseph T. Braun Curable 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US5281455A (en) * 1991-08-22 1994-01-25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Laminate article comprising moisture-curable 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release liner
US5451440A (en) * 1993-07-30 1995-09-19 American Tape Co. Release coating for silicone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JPH1121521A (ja) * 1997-07-02 1999-01-26 Sekisui Chem Co Ltd 両面粘着テープ
US6165549A (en) * 1998-05-11 2000-12-26 Soken Chemical & Engineering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olvent-free acrylic sheet
US6521309B1 (en) * 1999-11-11 2003-02-18 Tyco Adhesives Lp Double-sided single-liner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JP4565487B2 (ja) * 2001-10-03 2010-10-20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架橋シリコーン系接着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50190B (en) * 2001-10-03 2006-03-01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Adhesive sheet of cross-linked silico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device
US20040109096A1 (en) * 2002-12-05 2004-06-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verlay mounting system for display
JP2004292493A (ja) 2003-03-25 2004-10-21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両面粘着材
CN1808984A (zh) * 2005-01-21 2006-07-26 上海东望软件有限公司 交互式通信系统和方法
JP2006290960A (ja) 2005-04-07 2006-10-26 Geltec Co Ltd 光透過性粘着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912635B2 (ja) * 2005-08-01 2012-04-1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貼着部材および光学部品の貼着方法
KR100831562B1 (ko) * 2006-03-23 2008-05-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연성 기판 반송용 점착제 조성물
US7833577B2 (en) * 2007-05-11 2010-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a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assemb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9509A (zh) * 2010-09-14 2012-04-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压敏胶粘片
CN102774124A (zh) * 2011-05-13 2012-11-14 泰仁化工有限公司 透明粘合板和使用透明粘合板分离显示面板总成的方法
CN104428133A (zh) * 2012-07-10 2015-03-1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鞋和服装组装的可临时定位的可熔粘合剂
CN104483769A (zh) * 2015-01-04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刀式果冻胶全贴合方法
CN108790373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单层体或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8790373B (zh) * 2017-04-26 2021-11-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单层体或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154451A (zh) * 2020-01-16 2020-05-15 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性液态光学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20957A1 (en) 2015-01-22
WO2009063847A1 (ja) 2009-05-22
KR20100083097A (ko) 2010-07-21
KR101191906B1 (ko) 2012-10-16
US20100178496A1 (en) 2010-07-15
JPWO2009063847A1 (ja) 2011-03-31
EP2210926B1 (en) 2014-01-08
EP2210926A1 (en) 2010-07-28
JP4500888B2 (ja) 2010-07-14
EP2210926A4 (en) 2010-11-17
CN101688088B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8088B (zh)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21864B (zh) 光学用透明粘合体、光学用透明粘合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39105B (zh) 具有再剥离性的粘合材料
US20100213403A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thermoplast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JP2021038392A (ja) 相溶組成物、接着剤組成物、複合構造物並びに複合構造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解体方法
CN101679815B (zh) 再剥离用粘着片
CN102816538A (zh) 一种重离型力且表面带微粘性的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2859A (zh) 可热脱粘的粘合剂制品
TW201404854A (zh) 黏膠帶
CN108699403A (zh) 胶粘条
JP6026255B2 (ja) 塗装面の保護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CN104823080A (zh) 可热脱粘的光学制品
CN103834347B (zh) 粘胶、采用粘胶制备的粘胶贴、粘胶贴的制造方法及应用
CN106661389A (zh) 粘着片
KR101533882B1 (ko) 무기재 차광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615786A (zh) 組成物及積層體
KR101329641B1 (ko) 이형성이 개선된 자기점착성 보호필름 및 이를 부착한 물품
CN109897595A (zh) 可热剥离的压敏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胶带
CN105969299A (zh) 无残留胶粘广告耗材的制备方法
CN107530744A (zh) 自动清洁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68255A (ja) 液晶セルのリワーク方法およびリワーク用フィルム
JP5427972B2 (ja) 樹脂発泡体
CN105017988A (zh) 一种pet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090352A (ja) 感圧接着剤及びその活用
JP2007023057A (ja) 架橋剤併用型自己粘着性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Masahiko Masuda | Ikko Nemoto | Kono Akira

False: Masahiko Masuda | Ikko Makoto | Hidekazu Kawai

Number: 13

Volume: 26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Kawai Hidetomo

False: Kawai Hidetomo

Number: 13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6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8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8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