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7155B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7155B
CN101677155B CN200910173537.7A CN200910173537A CN101677155B CN 101677155 B CN101677155 B CN 101677155B CN 200910173537 A CN200910173537 A CN 200910173537A CN 101677155 B CN101677155 B CN 101677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airing side
terminal
joint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35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7155A (zh
Inventor
小寺真史
中村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77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7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7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难以产生扭斜且容易制造的连接器装置。第一PC侧接头与第二PC侧接头保持于PC侧壳体而构成PC侧连接器。第一扩充座侧接头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保持于扩充座侧壳体而构成扩充座侧连接器。连结第一PC侧接头的接触部与端子部的中间部形成为曲柄状。连结第二PC侧接头的接触部与端子部的中间部形成为曲柄状。连结第一扩充座侧接头的接触部与端子部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二PC侧接头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连结第二扩充座侧接头的接触部与端子部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一PC侧接头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装置,特别涉及可对应于电信号高速传递化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由绝缘体、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及金属罩构成的插座(参照日本特开2005-19075号公报)。
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保持在绝缘体上。
绝缘体由金属罩覆盖。
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各自具有接触部、固定部及连接部。固定部固定在绝缘体上,与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接触部向前方延伸,与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向后方延伸。连接部与印刷电路板连接。
上侧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相对于下侧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固定部位于上方(绝缘体上下方向的上方)。
该插座与插头连接。
插头具有绝缘体、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及金属罩。
绝缘体由金属罩覆盖,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各自具有接触部、固定部及连接部。固定部固定在绝缘体上,与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接触部向前方延伸,与固定部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向后方延伸。连接部与电缆连接。
在把该插头与上述插座连接后,插头的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等各个接触部与插座的上侧信号端子、下侧信号端子等各个接触部接触,电缆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在上述的现有的连接器装置中,在连接插头与插座时,为了使插头的上侧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与插座上侧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之间的通路长度(电信号的通路长度)和插头的下侧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与插座的下侧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之间的通路长度(电信号的通路长度)相等,将上侧信号端子的连结连接部与固定部的中间部的长度和下侧信号端子的连结连接部与固定部的中间部的长度相等。
但是,由于必须使上侧信号端子和下侧信号端子的前后方向(绝缘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所以要使下侧信号端子的连接部局部弯曲。
因此,下侧信号端子的加工麻烦,这种情况给插座制造带来困难,成为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是提供难以产生扭斜且制造容易的连接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具有连接器及配对侧连接器,该连接器是具有多个接头和保持该多个接头的壳体的连接器,上述多个接头由第一接头和与该第一接头不同的第二接头构成,上述第一接头和上述第二接头各自具有接触部、与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和连结上述接触部和上述端子部的中间部,该配对侧连接器是具有多个配对侧接头和保持该多个配对侧接头并与上述壳体嵌合的配对侧壳体的配对侧连接器,上述多个配对侧接头由第一配对侧接头和与该第一配对侧接头不同的第二配对侧接头构成,上述第一配对侧接头和上述第二配对侧接头各自具有与上述第一、第二接头的接触部分别接触的配对侧接触部、与另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配对侧端子部、连结上述配对侧接触部和上述配对侧端子部的配对侧中间部,上述第一配对侧接头的上述配对侧中间部具有与上述第二接头的上述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的形状及长度,上述第二配对侧接头的上述配对侧中间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接头的上述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的形状及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的构成,由于使第一接头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二配对侧接头的配对侧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并使第二接头的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一配对侧接头的配对侧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所以,在把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器的第一接头的端子部和配对侧连接器的第一配对侧接头的端子部之间的通路长度和连接器的第二接头的端子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第二配对侧接头的端子部之间的通路长度相等,难以产生扭斜。另外,第一、第二接头以及第一、第二配对侧接头的加工简单。
优选的是,上述第一接头、上述第二接头、上述第一配对侧接头和上述第二配对侧接头各自的中间部形成为曲柄形状。
优选的是,上述连接器具有覆盖上述壳体的罩,上述配对侧连接器具有覆盖上述配对侧壳体的配对侧罩,上述罩具有与上述配对侧罩接触的罩侧接触部和与上述另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罩侧端子部。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难以产生扭斜、容易制造的连接器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基于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而进一步得到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的扩充座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A、图1B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和扩充座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图1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10的PC侧接地接头和扩充座侧连接器的扩充座侧接地接头接触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B是表示图1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的第一PC侧接头和扩充座侧连接器的第一扩充座侧接头接触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C是表示图1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的第二PC侧接头和扩充座侧连接器的第二扩充座侧接头接触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PC侧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出的连接器装置的扩充座侧连接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置由PC(个人电脑)侧连接器(连接器)10和扩充座(ドツク)侧连接器(配对侧连接器)20构成。
PC侧连接器10安装在未图示的所谓笔记本型PC的印刷电路基板上,PC侧连接器10的前端部从笔记本型PC的框体突出。PC侧连接器10具有PC侧接头(接头)13、PC侧接地接头14和PC侧壳体(壳体)15。
扩充座侧连接器20安装在设置于未图示的桌子上的未图示的扩充座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上,扩充座侧连接器20的前端部从扩充座装置的框体突出。扩充座侧连接器20在桌子上使用笔记本型PC时与设在笔记本型PC的PC侧连接器10连接。扩充座侧连接器20具有扩充座侧接头(配对侧接头)23、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和扩充座侧壳体(配对侧壳体)25。
如图3A所示,PC侧接地接头14具有接触部14a、端子部14b和中间部14c。PC侧接地接头14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
接触部14a位于PC侧接地接头14的一端部,呈销状。
端子部14b位于PC侧接地接头14的另一端部,呈销状,插入笔记本型PC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14c是曲柄状,连结接触部14a和端子部14b。
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具有接触部24a、端子部24b和中间部24c。
接触部24a位于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的一端部,弯曲成大体S字状,与PC侧接地接头14的接触部14a接触。
端子部24b位于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的另一端部,呈销状,插入扩充座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24c连结接触部24a和端子部24b。
如图3B、图3C所示,PC侧接头13有第一PC侧接头(第一接头)131和第二PC侧接头(第二接头)132这两种。
第一PC侧接头131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第一PC侧接头131具有接触部131a、端子部131b和中间部131c。
接触部131a位于第一PC侧接头131的一端部,呈销状。
端子部131b位于第一PC侧接头131的另一端部,呈销状,插入笔记本型PC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131c弯曲成大体曲柄状,连结接触部131a和端子部131b。
第二PC侧接头132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第二PC侧接头132具有接触部132a、端子部132b和中间部132c。
接触部132a位于第二PC侧接头132的一端部,呈销状。
端子部132b位于第二PC侧接头132的另一端部,呈销状,插入笔记本型PC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132c弯曲成大体曲柄状,连结接触部132a和端子部132b。第一PC侧接头131的中间部131c的长度与第二PC侧接头132的中间部132c的长度不同。
如图3B、图3C所示,与PC侧接头13同样,扩充座侧接头23有第一扩充座侧接头(第一配对侧接头)231和第二扩充座侧接头(第二配对侧接头)232这两种。
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具有接触部231a、端子部231b和中间部231c。
接触部231a位于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一端部,弯曲成大体S字形。接触部231a与第一PC侧接头131的接触部131a接触。
端子部231b位于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另一端部,插入扩充座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231c弯曲成大体曲柄状,连结接触部231a和端子部231b。
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具有接触部232a、端子部232b和中间部232c。
接触部232a位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一端部,弯曲成大体S字形。接触部232a与第二PC侧接头132的接触部132a接触。
端子部232b位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另一端部,插入扩充座装置的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并被锡焊。
中间部232c弯曲成大体曲柄状,连结接触部232a和端子部232b。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中间部231c的长度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中间部232c的长度不同。
如图3B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PC侧接头131、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接触部131a、231a是用符号A表示的范围,中间部131c、231c是用符号B表示的范围,端子部131b、231b是用符号C表示的范围。如图3C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PC侧接头132、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接触部132a、232a是用符号A表示的范围,中间部132c、232c是用符号B表示范围,端子部132b、232b是用符号C表示的范围。
第一PC侧接头131的中间部131c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中间部232c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另外,第二PC侧接头132的中间部132c的形状及长度与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中间部231c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因此,在PC侧连接器10和扩充座侧连接器20嵌合时,如图3B、图3C所示,从第一PC侧接头131的端子部131b到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端子部231b的通路长度与从第二PC侧接头132的端子部132b到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端子部232b的通路长大体相等。另外,第一PC侧接头131的中间部131c的形状或长度与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中间部232c的形状或长度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二PC侧接头132的中间部132c的形状或长度与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中间部231c的形状或长度也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把中间部131c的长度和中间部132c的长度的差设成与中间部231c的长度和中间部232c的长度的差相等。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PC侧连接器10的PC侧壳体15具有壳体本体151、第一配置部152和第二配置部153。
壳体本体151是大体箱形,具有收容空间1510。
第一配置部152为大体板状,与壳体本体151的底部1511(参照图2)结合。第一配置部152的纵向与壳体本体151的纵向平行。在第一配置部152的一个面上等间隔地配置PC侧接地接头14、第一PC侧接头131及第二PC侧接头132的接触部14a、131a、132a。在第一配置部152的另一个面上等间隔地配置与配置于第一配置部152的一个面的三个种类的接头14、131、132相同种类的接头14、131、132的接触部14a、131a、132a。另外,由一个PC侧接地接头14、一个第一PC侧接头131及一个第二PC侧接头132构成一组,多组的接头14、131、132的接触部14a、131a、132a排列在第一配置部152的两个面上。
PC侧接头13和PC侧接地接头14由所谓的模内注塑成形法与PC侧壳体15一体化。另外,也可以通过压入把各接头13、14保持在PC侧壳体15上。
罩17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覆盖PC侧壳体15的壳体本体151。罩17具有与配对侧的罩27连接的罩侧接触部171和与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锡焊连接的罩侧端子部172。
如图4所示,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一个面上的多个PC侧接地接头14的端子部14b和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另一个面上的多个PC侧接地接头14的端子部14b由配置在PC侧壳体15的底面上的定位器18保持,沿壳体1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一个面上的多个第一PC侧接头131的端子部131b和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另一个面上的多个第一PC侧接头131的端子部131b由定位器18保持,沿PC侧壳体1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端子部131b的列位于端子部14b的列的外侧,且位于端子部132b的列的内侧。端子部132b的列从端子部131b的列按照端子部131b的列与端子部14b的列的间隔的大体一半的长度的量向PC侧壳体15的宽度方向W15偏移。
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一个面上的多个第二PC侧接头132的端子部132b和配置在第一配置部152的另一个面上的多个第二PC侧接头132的端子部132b由定位器18保持,沿PC侧壳体1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端子部132b的列位于端子部131b的列的外侧,与端子部131b的列平行。端子部132b的列、端子部131b的列和端子部14b的列向PC侧壳体15的纵向偏移。因此,端子部131b、端子部132b和端子部14b形成为所谓的交错配置(锯齿形配置)。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扩充座侧连接器20的扩充座侧壳体25具有基础部251、壳体本体252和嵌合部253。
基础部251是大体框体状(参照图2)。
壳体本体252与基础部251的上部连结,呈大体框体状(参照图2)。
嵌合部253与壳体本体252的上部连结,插入PC侧壳体15的收纳空间1510。嵌合部253具有第一收纳空间2531和第二收纳空间2532。第一收纳空间2531收纳PC侧壳体15的第一配置部152。第二收纳空间2532收纳PC侧壳体15的第二配置部153。
在嵌合部253的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相对的两个内面上分别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接头收容槽2533。在接头收容槽2533中收容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和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
扩充座侧接头23和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由所谓的模内注塑成形法与扩充座侧壳体25形成一体。另外,也可以由压入把各接头23、24保持在扩充座侧壳体25上。
罩27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覆盖扩充座侧壳体25。罩27具有与罩17的罩侧接触部171连接的配对侧罩接触部271和与印刷电路基板的通孔锡焊连接的配对侧罩端子部272。
如图5所示,配置在嵌合部253的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一个内面上的多个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的端子部24b和配置在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另一个内面上的多个扩充座侧接地接头24的端子部24b由配置在扩充座侧壳体25的底面上的定位器28保持,沿壳体2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配置在嵌合部253的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一个内面上的多个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端子部231b和配置在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另一个内面上的多个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端子部231b由定位器28保持,沿扩充座侧壳体2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端子部231b的列位于端子部24b的列的外侧,与端子部24b的列平行。端子部232b的列按照端子部231b的列与端子部24b的列的间隔的大体一半的长度的量,从端子部231b朝端子部24b的一侧向扩充座侧壳体的宽度方向W25偏移。
配置在嵌合部253的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一个内面上的多个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端子部232b和配置在第一收纳空间2531的另一个内面上的多个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端子部232b由定位器28保持,沿扩充座侧壳体25的纵向排列成两列。端子部232b的列位于端子部231b的列的内侧,且位于端子部24b的列的外侧,与端子部231b的列平行。端子部232b的列、端子部231b的列和端子部24b的列向扩充座侧壳体的纵向偏移。因此,端子部231b、端子部232b和端子部24b的列形成所谓的交错配置(锯齿形配置)。
如图4、图5所示,PC侧壳体15的宽度方向W15上的端子部131b彼此之间的距离LP1与扩充座侧壳体25的宽度方向W25上的端子部232b彼此之间的距离LD2大体相等,另外,PC侧壳体15的宽度方向W15上的端子部132b彼此之间的距离LP2与扩充座侧壳体25的宽度方向W25上的端子部231b之间的距离LD1大体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在PC侧连接器10与扩充座侧连接器20嵌合时,从第一PC侧接头131的端子部131b到第一扩充座侧接头231的端子部231b的通道长度与从第二PC侧接头132的端子部132b到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2的端子部232b的通道长度大体相等,所以可容易进行阻抗匹配,不易产生扭斜。
另外,第一、第二PC侧接头131、132的中间部131c、132c及第一、第二扩充座侧接头231、232的中间部231c、232c都是曲柄状,而不是现有技术那样的弯曲部,所以可容易形成接头,可抑制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PC侧连接器10和扩充座侧连接器20各自具有罩17、27,但也可以不使用罩17、27。
以上是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及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器以及配对侧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接头和保持该多个接头的壳体,
所述多个接头由第一接头和与该第一接头不同的第二接头构成,
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具有接触部、与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端子部、连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端子部的中间部;
所述配对侧连接器具有多个配对侧接头和保持该多个配对侧接头并与所述壳体嵌合的配对侧壳体,
所述多个配对侧接头由第一配对侧接头和与该第一配对侧接头不同的第二配对侧接头构成,
所述第一配对侧接头和所述第二配对侧接头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接触部分别接触的配对侧接触部、与另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配对侧端子部、连结所述配对侧接触部与所述配对侧端子部的配对侧中间部,
所述第一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中间部具有与所述第二接头的所述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的形状及长度,
所述第二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中间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头的所述中间部的形状及长度大体相同的形状及长度;
所述壳体具有壳体本体和第一配置部,
所述壳体本体是大体箱形,具有收容空间,
所述第一配置部为大体板状,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底部结合,
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一个面上,等间隔地配置所述多个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的接触部,
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另一个面上,等间隔地配置与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一个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相同种类的接头的接触部,
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一个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头的端子部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另一个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接头的端子部,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一个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接头的端子部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部的另一个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接头的端子部,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所述多个第二接头的端子部的列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接头的端子部的列的外侧,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头的端子部的列平行;
所述配对侧壳体具有嵌合部,
所述嵌合部插入所述收纳空间,具有第一收纳空间,
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收纳所述第一配置部,
配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一个内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一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端子部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另一个内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一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端子部,沿所述配对侧壳体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配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一个内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二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端子部和配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另一个内面上的所述多个第二配对侧接头的所述配对侧端子部,沿所述配对侧壳体的纵向排列成两列,
所述多个第二配对侧接头的配对侧端子部的列位于所述多个第一配对侧接头的配对侧端子部的列的外侧,与所述多个第一配对侧接头的配对侧端子部的列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一配对侧接头和所述第二配对侧接头各自的中间部形成为曲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罩,所述配对侧连接器具有覆盖所述配对侧壳体的配对侧罩;
所述罩具有与所述配对侧罩接触的罩侧接触部和与所述另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罩侧端子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覆盖所述壳体的罩,所述配对侧连接器具有覆盖所述配对侧壳体的配对侧罩;
所述罩具有与所述配对侧罩接触的罩侧接触部和与所述另一个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罩侧端子部。
CN200910173537.7A 2008-09-16 2009-09-15 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1677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6999A JP4726019B2 (ja) 2008-09-16 2008-09-16 コネクタ装置
JP2008-236999 2008-09-16
JP2008236999 2008-09-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5410.4A Division CN102938524B (zh) 2008-09-16 2009-09-15 连接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7155A CN101677155A (zh) 2010-03-24
CN101677155B true CN101677155B (zh) 2012-08-29

Family

ID=420076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5410.4A Active CN102938524B (zh) 2008-09-16 2009-09-15 连接器装置
CN200910173537.7A Active CN101677155B (zh) 2008-09-16 2009-09-15 连接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5410.4A Active CN102938524B (zh) 2008-09-16 2009-09-15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92037B2 (zh)
JP (1) JP4726019B2 (zh)
CN (2) CN102938524B (zh)
TW (1) TWI395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8645B2 (en) * 2011-10-21 2015-04-07 Ohio Associated Enterprises, Llc Hermaphroditic interconnect system
US10868396B1 (en) * 2019-06-26 2020-12-1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Small pitch high-speed connectors
US10971863B1 (en) * 2019-09-25 2021-04-06 Greenconn Corp.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of
US11626678B2 (en) 2019-12-11 2023-04-11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fixing solder to fork portion of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N112952417B (zh) * 2019-12-11 2023-01-31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高速传输用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212A (zh) * 1995-12-29 1999-02-03 摩勒克斯公司 接地增强的电连接器
US5921787A (en) * 1996-07-17 1999-07-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oard-to-board interconnection
CN2609223Y (zh) * 2002-08-06 2004-03-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1985A (en) * 1991-08-08 1992-11-10 Robinson Nugent, Inc. Board to board interconnect
US5181855A (en) * 1991-10-03 1993-01-26 Itt Corporation Simplified contact connector system
JPH0794248A (ja) * 1993-09-24 1995-04-07 Kel Corp 電気コネクタ
JP3685210B2 (ja) * 1994-11-11 2005-08-17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036504A (en) * 1996-12-27 2000-03-1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3383604B2 (ja) * 1999-02-25 2003-03-0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間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2093491A (ja) * 2000-09-11 2002-03-2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の装着方法
US6454610B1 (en) * 2001-11-28 2002-09-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ull-insertion indicating means
TW520101U (en) * 2002-01-16 2003-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TWI283950B (en) * 2003-04-23 2007-07-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68460B2 (ja) 2003-06-24 2009-05-2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875677B2 (ja) * 2003-09-26 2007-01-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149770A (ja) * 2003-11-11 2005-06-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4030954B2 (ja) * 2003-11-28 2008-01-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190818A (ja) * 2003-12-25 2005-07-14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5294035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200529403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50652B1 (en) * 2006-02-21 2006-12-19 Myoungsoo Jeon Connector having a pair of printed circuits and facing sets of contact beams
JP2007328961A (ja) * 2006-06-06 2007-12-20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装置
CN101162806B (zh) * 2006-10-12 2011-01-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544067B1 (en) * 2008-02-29 2009-06-09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Board mount-type connector and board mount-type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212A (zh) * 1995-12-29 1999-02-03 摩勒克斯公司 接地增强的电连接器
US5921787A (en) * 1996-07-17 1999-07-1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oard-to-board interconnection
CN2609223Y (zh) * 2002-08-06 2004-03-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26019B2 (ja) 2011-07-20
CN102938524A (zh) 2013-02-20
US7892037B2 (en) 2011-02-22
CN101677155A (zh) 2010-03-24
CN102938524B (zh) 2014-12-31
JP2010073368A (ja) 2010-04-02
US20100068942A1 (en) 2010-03-18
TWI395373B (zh) 2013-05-01
TW201021304A (en) 201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875B (zh) 阻抗受控的电连接器
CN201430244Y (zh) 电连接器
CN102318453B (zh) 带有电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用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电子单元
CN100541939C (zh)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CN101350480B (zh) 电连接器
US7717732B2 (en) Plug-in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s
CN100421307C (zh) 能够容易地以大间距设置终端部分的连接器
CN10168591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1677155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509982A (zh) 具有连接器扩展模块的连接器组件
JP2017079214A (ja) コネクタ
CN104868271A (zh) 连接器
CN101911391A (zh) 连接器
CN102570116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口触头
CN104466538A (zh) 电连接器
KR101366944B1 (ko) 리드 프레임, 접점 군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커넥터
CN105098516A (zh) 夹层插座连接器
CN106972301A (zh) 用于电力连接器的具有顺应销的电力端子
CN105098517A (zh) 夹层式连接器组件
CN203277702U (zh) 连接器
CN102544795A (zh) 压配合电缆连接器
US9225135B2 (en) Contact impedance adjusting method, contact,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CN205122899U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10391563A (zh) 电互连系统
CN100448113C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