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0538B -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0538B
CN101650538B CN2008101313830A CN200810131383A CN101650538B CN 101650538 B CN101650538 B CN 101650538B CN 2008101313830 A CN2008101313830 A CN 2008101313830A CN 200810131383 A CN200810131383 A CN 200810131383A CN 101650538 B CN101650538 B CN 1016505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crystalline polyester
polyester resin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1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0538A (zh
Inventor
水谷则之
中嶋真也
岩永猛
小出隆史
吉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0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0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0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82Wax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3Crosslinked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 G03G2215/0614Developer solid type one-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粘合剂树脂包含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其中,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的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的测定中,相对于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10摩尔%,并且相对于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60摩尔%。

Description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和静电图像显影剂、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多种用于电子照相法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利用光导电性物质的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上,使用各种方法形成潜像,使用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有时称作“调色剂”)将所形成的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将感光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必要时可使用中间转印体)到如纸等转印体的表面,对转印的图像加热或加压或者同时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或者通过溶剂蒸发将转印的图像定影,由此形成定影图像。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调色剂必要时通过各种方法清除后再次供给到上述多个步骤中。 
作为将已转印到转印体表面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技术,通常已知的有热辊定影法,其中将其上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体插入到包括加热辊和加压辊的一对辊之间,然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另外,作为类似技术,已知的还有将所述一对辊中的一个或两个替换为带的定影法。在这些技术中,与其他定影法相比,快速获得了定影图像,能量效率高,而且,由溶剂等的挥发所导致的对环境的损害较少。 
近年来,已提出通过乳化凝集法来制造显影剂中所用的调色剂的方法,作为以控制调色剂形状和表面结构为目的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特开昭63-282752和特开平6-250439)。一般而言,在这些方法中,通过乳化聚合制备树脂分散液,并制备着色剂分散在溶剂中的着色剂分散液,然后将树脂分散液和着色剂分散液混合,从而形成与调色剂粒径相当的凝集颗粒,再在加热下使凝集颗粒融合,由此得到调色剂。 
已知可使用结晶性树脂获得低温定影性,并且已提出添加并混合两种以上的分子量不同的非结晶性树脂,以便防止由于结晶性树脂的粘度降低而导致的捏合性的降低(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4-151709和2005-308891)。 
而且,还已经提出,通过在具有核壳结构的调色剂中使壳的分子量大于核的分子量,实现了在维持低温定影性的同时强有力地抵抗颗粒变形的调色剂(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7-279653)。 
在通过凝集融合法得到的上述调色剂中,已知通过使用含有结晶性树脂和非结晶性树脂的粘合剂树脂来降低该调色剂的定影温度,可实现良好的成像。 
不过,在通过上述凝集/融合法进行的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的制造中,由于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与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相比容易凝集,所以,在调色剂的制造中当形成凝集颗粒时,在初期结晶性聚酯树脂自身容易凝集,于是,容易形成组成不均一(即具有量级为数十纳米至数百纳米的相分离结构)的调色剂颗粒。 
调色剂组成的不均一性必然伴有较宽的调色剂带电分布,结果,带电分布扩大,雾化更加恶化,并且由于产生调色剂“云雾”所致的如机内污染等问题频繁发生。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调色剂组成的不均一性的影响变得显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性和均一性,已提出了聚合物混合法,其使用了在聚合完成之后处于熔融状态的树脂作为混合的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3-8449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它可以防止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可以在保持低温定影性的同时改善耐结块性),提供制造该调色剂的方法和包含此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上述问题通过以下发明得到解决。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包含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其中, 
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时,其中W1表示所述丙酮可溶级分的洗脱曲线的总面积,F(0-1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开始洗脱到1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F(80-10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80%洗脱到10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 
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10摩尔%,并且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60摩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9摩尔%,并且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50摩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为富马酸。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为通过使具有10~12个碳原子的二羧酸与具有4~9个碳原子的二醇反应而得到的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00~35,000。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了如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Tm)为60℃~1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了如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 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包含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和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了如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200,0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了如第七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25,000。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包含通过使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或者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烯基琥珀酸或者烯基琥珀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和偏苯三酸或者偏苯三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反应而得到的成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40。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提供了如第十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含一种或多种外部添加剂,所述一种或多种外部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外部添加剂的平均初级粒径为30nm~200nm。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了如第一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相对于所述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剂树脂的总量,所述着色剂的量为1重量%~20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所述静电图像显影剂包含第一方案至第十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了一种调色剂盒,所述调色剂盒容纳有第一方案至第十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案,提供了一种设有显影剂保持体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容纳有第十四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案,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 含图像保持部件、显影部、转印部和定影部,所述显影部用显影剂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所述转印部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体,所述定影部将转印到所述转印体的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所述显影剂为第十四方案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乳化工序,分别将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将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凝集工序,使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和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和融合工序,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从而形成第一方案至第十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即使在低温定影条件下使用它来成像时也可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耐结块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即使在低温定影条件下使用它来成像时也可以进一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还可以进一步改善耐结块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能够促进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的相容化和固定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能够获得合适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由此进一步增强结晶性聚酯树脂对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它可以获得具有更优异的耐弯折性的定影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它可以进一步改善定影图像的保存性,还可以减少图像凹凸不平的发生,并且该调色剂具有更优异的低温定影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它可以形成具有更高画质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它可以减少成膜化(filming)的发生,还可以形成具有更高画质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能够获得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即使在低温定影条件下使用它来成像时也可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耐结块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能够促进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供给,使用该调色剂盒可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耐结块性,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该调色剂的上述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案,能够有利于静电图像显影剂的操作,使用该显影剂可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可以在低温定影条件下成像,从而改善该静电图像显影剂对各种构成的成像设备的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案,与不具有本构成的设备相比,能够在低温定影条件下保持成像,并可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案,能够有效地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与不具有本构成的情况相比,使用该调色剂即使在低温定影条件下成像时也可以抑制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耐结块性。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实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的实例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通过如下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 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包含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以下有时分别简称为“非结晶性树脂”和“结晶性树脂”)。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时,其中W1表示所述丙酮可溶级分的洗脱曲线的总面积,F(0-1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开始洗脱到1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F(80-10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80%洗脱到10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或约0摩尔%)~10摩尔%(或约10摩尔%),并且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或约20摩尔%)~60摩尔%(或约60摩尔%)。 
为了调色剂的低温定影,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用作粘合剂树脂。不过,由于结晶性聚酯树脂存在固有的与非结晶性树脂的相容性较低的倾向,所以当两者均用于调色剂的制造时,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之间容易产生相分离结构,从而导致难以获得具有可接受的均一性(没有观察到相分离的状态)的调色剂。 
在特别着眼于小粒径化和球状化而通过乳化凝集法进行的调色剂的制造中,如上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本身容易预先相互凝集,从而容易形成组成不均一的调色剂颗粒。 
因此,由于该调色剂的表面容易变得不均一,并且与单独由非结晶性树脂制成的调色剂颗粒相比带电分布变得更宽,所以这容易导致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 
另一方面,当结晶性树脂与非结晶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得到增强时,尽管调色剂颗粒表面的均一性和调色剂带电分布的加宽变得良好,但是由于非结晶性树脂与结晶性树脂的相容,非结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从而容易导致调色剂的粘着(结块)。 
低温定影是指调色剂在约120℃以下的加热条件下的定影。“结晶性聚酯树脂”是指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显示明确的吸热峰而非阶梯状的吸热量变化的聚酯树脂。另一方面,在DSC中显示阶梯状的吸 热量变化的树脂即非结晶性树脂(无定形高分子)。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理想的是,在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通过乳化凝集法来制造调色剂的过程中,控制初期的树脂颗粒之间的凝集,并且最终形成的凝集颗粒具有树脂组成在内部和外部存在变化的结构。 
经发明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调色剂中,通过使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分子量与该结晶性聚酯树脂不同且具有特定结构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能够形成组成充分均一的调色剂颗粒。 
换句话说,通过在凝集工序中使用对结晶性聚酯树脂具有高亲和性的低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能够使这样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与容易在凝集工序的初期单独凝集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相容,从而形成疑似复合颗粒,然后,通过使该颗粒凝集并融合,能够抑制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单独凝集,从而能够使调色剂颗粒的组成充分均一。在上述复合颗粒中,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不必完全地混合以变为一个颗粒,两个以上的颗粒可以以物理方式接触,这两个颗粒的一部分可以处于混合状态。 
另一方面,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低分子量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复合颗粒中,由于两者相容,所以机械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原来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低,因而所得调色剂的强度可能不足,导致容易发生成膜化或者在显影装置或调色剂盒内部等处结块。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凝集工序中进一步合用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来避免上述问题。 
尽管详细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可以认为,如果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颗粒与上述处于相容状态的复合颗粒共存,这样的复合颗粒可以像粘合剂一样粘结到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颗粒,使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以内含复合颗粒的形式形成凝集体,从而形成壳结构。使这些凝集颗粒融合,从而使调色剂的表面被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所覆盖,施加热应力时的结块和成膜化可以得到抑制。以此方式,可以得到具有均一的组成和足够的强度的调色剂。 
所述“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得到说明。 
为了制造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如后所述,采用了下述方法:各自独立地聚合得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低分子量成分,在凝集工序中将所得树脂颗粒分散液与结晶性聚酯树脂混合。不过,通过融合得到的调色剂颗粒的结构为,其内部处于结晶性树脂和非结晶性树脂相容的状态,而其外部被高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所覆盖。在实际中,这样的结构相当复杂,对其鉴定也不容易。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利用用于测定树脂分子量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调查从调色剂中分离出的树脂成分中所含有的具有特定结构的二羧酸成分的量,能够鉴定具有上述特征的调色剂或者控制该结构。 
具体而言,在如后所述的条件下对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进行GPC测定,收集通过色谱柱分离出的洗脱物。当W1表示丙酮可溶级分的洗脱曲线的总面积,F(0-1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开始洗脱到1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而F(80-10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80%洗脱到10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时,相对于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或约0摩尔%)~10摩尔%(或约10摩尔%),并且相对于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或约20摩尔%)~60摩尔%(或约60摩尔%)。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测定的是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所以洗脱物F(0-10)和F(80-100)中含有的树脂几乎均为非结晶性树脂。如后所述,“酸衍生成分”指在聚酯树脂合成之前为酸成分的构成部分,这同样适用于“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 
此时,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为粘合剂树脂中的高分子量成分,而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为粘合剂树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 
因此,由于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低分子量成分是在凝集初期首先与结晶性聚酯树脂进行复合颗粒形成的,所以这样的低分子量成分必须具有对结晶性树脂的高亲和性,因而基于酸衍生成分的总量,脂肪族 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含量为20摩尔%~60摩尔%。 
至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很多情况中可以使用基于Fedors法的溶解度参数(SP值)。SP值是根据原子或原子团的蒸发能或摩尔体积算出的指数,被认为是显示树脂间相容的容易程度的指标。不过,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复合颗粒中,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不需要完全地混合,可以是两种树脂颗粒彼此的一部分以物理方式混合在一起。因此,两种树脂的SP值不必为了亲和性考虑而变得相互接近,反倒是在凝集工序初期的有限时间内的相容性方面需要结构上的高亲和性。 
本发明人关注了可提高上述亲和性的结构,特别是用于聚酯树脂的制造的酸成分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因为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采取双键的平面结构,特别是在结构上具有对高线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高亲和性,所以容易形成复合体。 
如果相对于酸衍生成分的总量,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少于20摩尔%,则对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可能变得不足,复合颗粒的形成可能变得不充分,因而不能使调色剂组成均一。反之,如果其多于60摩尔%,可能引起非结晶性树脂的Tg的下降,组成均一的调色剂的形成可能变得根本不可能,因为非结晶性树脂本身可以容易地形成凝集体。 
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优选为20摩尔%(或约20摩尔%)~50摩尔%(或约50摩尔%),更优选为20摩尔%(或约20摩尔%)~45摩尔%(或约45摩尔%)。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高分子量树脂成分预计可具有疑似壳效果(外壳形成效果)。因此,必要的是对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应当较低,据称,与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低分子量树脂成分相反,在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高分子量树脂成分中,相对于酸衍生成分的总量,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含量有必要为0摩尔%(或约0摩尔%)~10摩尔%(或约10摩尔%)。 
如果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多于10摩尔%,则对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可能升高,从而可能无法获得所述壳效果,引起结块发生的问题。而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高分子量树脂成分中的脂肪 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可以为0摩尔%,只要如Tg和熔融温度(Tm)等其他物理性质落入适合调色剂使用的范围即可,不过优选为1摩尔%以上。 
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含量优选为9摩尔%以下,或者约9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摩尔%以下,或者约8摩尔%以下。 
下面将对上述各成分的分析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果指定构成所分离的树脂的单体的种类及其比率,则可以算出相对于高分子量树脂成分的全部酸衍生成分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以及低分子量树脂成分中的此含量。因此,如上所述,通过GPC对包含高分子量树脂和低分子量树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通过下述分析技术来分析分离出的各成分,从而算出各成分的量。 
即,在使用THF(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的GPC测定中,通过级分收集器等收集洗脱物,将洗脱曲线中总面积W1中的与所需的分子量相对应的级分合并。将合并的洗脱物通过蒸发仪进行浓缩并干燥,将固体部分溶于如氘代氯仿或氘代THF等氘代溶剂中。进行1H-NMR测定,根据各元素的积分比率算出洗脱成分中的树脂的构成单体比率。 
此时,例如,如果特定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为富马酸,则键合到不饱和碳原子的质子的峰出现在约6.8ppm(±0.15ppm,以下同)。根据此峰的积分值与其他酸衍生成分的峰的积分值的比率,可以算出富马酸衍生成分的含量。详细情况将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此外,在构成单体的种类未知的情况中,其他技术包括:将洗脱液浓缩,用氢氧化钠使浓缩液水解,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降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算出构成单体的种类和比率。 
此外,至于GPC的洗脱物F(0-10)和F(80-100)中含有的树脂(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尽管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量取决于调色剂而不同),但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5000~100000,更优选为30000~70000。而且,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分子量优选为8000~20000,更优选为10000~20000。 
如上所述,由于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调色剂中的树脂成分被提取为丙酮可溶级分,即使该调色剂中含有的树脂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混合物,洗脱物F(0-10)和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大部分为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因此,如果确定了洗脱物中构成树脂的单体的种类和比率,则所得值分别为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的非结晶性树脂中的高分子量成分和低分子量成分的成分比。 
以下,将对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该粘合剂树脂含有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 
(结晶性聚酯树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中,通过含有结晶性聚酯树脂实现了低温定影。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指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显示明确的吸热峰而非阶梯状的吸热量变化的聚酯树脂。由其他成分共聚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主链上而成的共聚物也被称为结晶性树脂,只要其他成分的含量为50构成摩尔%以下即可。即,显示吸热峰的树脂被包括在该结晶性聚酯树脂之中。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实例给出如下,不过并非局限于此。 
在结晶性聚酯树脂中,可作为上述酸衍生构成成分的酸的实例包括各种二羧酸。其中,优选脂肪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特别是优选直链型羧酸作为所述脂肪族二羧酸。作为酸衍生成分的二羧酸并不局限于一种,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二羧酸衍生成分。二羧酸可以包含磺酸基,以便改善乳化凝集工序中的乳化性。 
“酸衍生成分”指在聚酯树脂合成之前为酸成分的构成部分,而“醇衍生成分”指在聚酯树脂合成之前为醇成分的构成部分。 
所述脂肪族二羧酸的实例包括:例如,草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烷二酸、1,10-癸烷二酸、1,11-十一烷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13-十三烷二酸、1,14- 十四烷二酸、1,16-十六烷二酸、1,18-十八烷二酸或者它们的低级烷基酯和酸酐。不过,脂肪族二羧酸不局限于这些。其中,如果考虑易得性,则优选己二酸、癸二酸、1,10-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 
可以将芳香族二羧酸添加到所述脂肪族二羧酸中,所述芳香族二羧酸的实例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叔丁基间苯二甲酸、2,6-萘二酸和4,4’-联苯二酸等。其中,就易得性和易乳化性而言,优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至于这些芳香族二羧酸的添加量,优选为20构成摩尔%以下,更优选为10构成摩尔%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5构成摩尔%以下。如果芳香族二羧酸的添加量多于20构成摩尔%,则存在下述情况:乳化可能变得困难,或结晶性可能被抑制以致可能无法获得结晶性聚酯树脂所特有的图像光泽性,或者进一步可能引起熔点下降并且图像的保存性也可能恶化。 
在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中,用作醇衍生成分的醇可以为脂肪族二醇,所述脂肪族二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1,13-十三烷二醇、1,14-十四烷二醇、1,18-十八烷二醇和1,20-二十烷二醇等。不过,脂肪族二醇不局限于这些。其中,考虑到易得性,优选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和1,10-癸二醇。 
在上述醇衍生成分中,脂肪族二醇衍生成分的含量优选为80构成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0构成摩尔%以上。醇衍生成分必要时包括其他成分。如果上述脂肪族二醇衍生成分的含量低于80构成摩尔%,则该聚酯树脂的结晶性可能降低,从而熔点可能下降。结果,调色剂耐结块性、图像保存性和低温定影性可能劣化。 
必要时可以包含的其他成分为如具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二醇衍生成分和具有一个或多个磺酸基的二醇衍生成分等构成成分。上述具有双键的二醇的实例包括2-丁烯-1,4-二醇、3-丁烯-1,6-二醇和4-丁烯-1,8-二醇等。相对于全部醇衍生成分,具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二醇衍生成分的含量优选为20构成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构成摩尔%~10构成摩尔%。 如果具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二醇衍生成分的含量高于20构成摩尔%,则该聚酯树脂的结晶性可能降低,或者熔点可能下降,因而图像的保存性可能劣化。 
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优选脂肪族结晶性树脂。作为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构成成分的脂肪族聚合性单体的构成比优选为6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0摩尔%以上。作为脂肪族聚合性单体,可以优选使用上述脂肪族二醇或二羧酸。 
此时,优选的是通过使具有10~12个碳原子的二羧酸与具有4~9个碳原子的二醇反应而得到的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通过使碳原子数在此范围内,可以容易地获得熔点适合调色剂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并且因为该聚酯属于脂肪族,所以该树脂结构的线性将升高,因而可以提高对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 
所述二羧酸的碳原子数更优选为10~12,所述二醇的碳原子数更优选为6~9。 
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在180℃~230℃之间的聚合温度制造。必要时可将反应体系内的压力降低,在除去缩合时产生的水或醇的同时进行该反应。 
如果聚合性单体在反应温度不溶或者不相容,可以向其中添加高沸点溶剂作为增溶剂,从而溶解该单体。在通过蒸馏除去增溶剂的同时,进行缩聚反应。如果在共聚反应中存在相容性较差的单体,预先将这些相容性较差的聚合性单体与计划用于缩聚的酸或醇一起进行缩合,然后将缩合产物与主成分一起进行缩聚。 
可以用于制造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催化剂包括:如钠和锂等碱金属的化合物;如镁和钙等碱土金属的化合物;如锌、锰、锑、钛、锡、锆和锗等金属化合物;亚磷酸类化合物;磷酸类化合物;和胺化合物。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6,000(或约6,000)~35,000(或约35,000),更优选为6,000~30,000。如果分子量(Mw)小于6,000,则该调色剂可能降低定影图像在耐弯折性方面的强度,而如果重均分子量(Mw)高于35,000,则变得难以进入高分子量的非结晶性树脂中。 
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上述重均分子量。通过GPC进行的分子量测定,使用了:GPC·HLC-8120;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测定装置,TSK gel Super HM-M(15cm),Tosoh Corporation制造的柱,以及THF作为溶剂。使用已经利用单分散苯乙烯标准样品作出的分子量校正曲线,根据测定结果算出重均分子量。 
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Tm)优选为60℃(或约60℃)~120℃(或约120℃),更优选为70℃(或约70℃)~100℃(或约100℃)。如果该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低于60℃,则可能容易发生调色剂粉末凝集,定影图像的保存性可能受损。反之,如果熔融温度高于120℃,则低温定影可能由于出现凹凸不平的图像而受阻。 
如上所述,上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测定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得到的吸热峰的峰温度。 
调色剂中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优选为1重量%~4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30重量%。如果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低于1重量%,则有时可能无法实现充分的低温定影。而且,如果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含量高于40重量%,则发生由于结晶性树脂的柔性所导致的调色剂破碎,并且容易发生感光体上的成膜化以及由于使用带电辊和转印辊的成像系统中的部件的污染所导致的图像缺陷。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 
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用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使用已知的聚酯树脂。所用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合成自多元羧酸成分和多元醇成分。作为上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可以使用市售产品或者可以合成树脂然后进行使用,可以使用仅一种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混合物。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中的上述多元醇成分的实例包括二元醇成分,如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二甲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双酚A和氢化双酚A等。此外,作为三元以上的醇成分,可 以使用甘油、山梨糖醇、1,4-脱水山梨糖醇和三羟甲基丙烷等。 
可以与上述多元醇成分缩合的二元羧酸成分的实例包括芳香族羧酸,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均苯四酸、萘二酸;脂肪族饱和羧酸,如琥珀酸、烯基琥珀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9-壬烷二酸、1,10-癸烷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14-十四烷二酸或1,18-十八烷二酸等;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如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衣康酸酐、柠康酸、柠康酸酐、中康酸;脂环族羧酸,如环己烷二酸;和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或酸酐。可以使用这些多元羧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那些多元羧酸中,就改善对结构为高线性的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亲和性而言,优选的是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因为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具有平面结构。特别是,优选为富马酸,因为羧酸基位于双键的反位,并且可以进一步增强树脂结构的线性以及亲和性。 
此外,当使用烯基琥珀酸或其酸酐时,烯基(与其他官能团相比更疏水)的存在可以使得能够更容易地与结晶性聚酯树脂相容。所述烯基琥珀酸的实例包括正十二烷基琥珀酸、正十二碳烯基琥珀酸、异十二烷基琥珀酸、异十二碳烯基琥珀酸、正辛基琥珀酸、正辛烯基琥珀酸和它们的酸酐、酰氯和具有1~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酯。 
另外,通过含有三元以上的羧酸,高分子链可以取得交联结构,这样的交联结构可以呈现一旦结晶性树脂与非结晶性树脂相容便将结晶性树脂固定并使其分离困难的效果。 
三元以上的羧酸的实例包括偏苯三酸(如1,2,4-苯三甲酸和1,2,5-苯三甲酸)、1,2,4-萘三甲酸、连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苯偏四甲酸、1,2,3,5-苯四甲酸、均苯四甲酸、苯六甲酸、1,2,3,4-丁烷四酸和它们的酸酐、酰氯和具有1~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酯。其中,偏苯三酸特别适合。这些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除所述脂肪族二羧酸和芳香族二羧酸以外,酸成分还可以包含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成分。具有磺酸基的二羧酸可以使如颜料等着色材料能够良好地分散。而且,在通过将全部树脂乳化或悬浮在水中来制造粘合 剂树脂颗粒分散液时,如果二羧酸成分具有磺酸基,则如后所述可以不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或悬浮液形成。 
基于上述原因,优选的是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含有通过使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和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烯基琥珀酸和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和偏苯三酸和其酸酐中的至少一种反应而得到的成分。而且,如上所述,全部酸成分中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的量是这样的量:低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中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的量高于高分子量非结晶性聚酯树脂中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的量。 
聚合方法根据结晶性聚酯树脂的情况中的方法。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在各自合成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和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并且将产物用作粘合剂树脂的情况中,高分子量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0(或约30000)~200000(或约200000),更优选为30000(或约30000)~100000(或约100000),进一步更优选为35000~80000。 
通过将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控制在此范围内,在凝集工序中可以有效地表现壳效果。如果分子量Mw高于200000,则熔融/融合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或更长的时间,因而结晶性聚酯树脂或复合颗粒可能从内部露出,从而可能无法获得壳效果。反之,如果Mw低于30000,则亲和性可能由于低分子量而得到增强,可能仍然无法获得壳效果。 
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的Mw优选为8000(或约8000)~25000(或约25000),更优选为8000(或约8000)~22000(或约22000),进一步优选为9000(或约9000)~20000(或约20000)。 
通过将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控制在此范围内,在凝集工序初期与结晶性聚酯树脂形成复合颗粒的过程可以容易地进行,从而可以容易地形成均一的调色剂颗粒。如果Mw变为高于25000,则与结晶性聚酯树脂形成复合颗粒的过程可能无法平稳地进行,可能容易形成结晶性树脂的单独凝集体。反之,如果Mw低于8000,则树脂的强度可能降低,以致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图像强度和调色剂强度。 
在通过将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与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混合来制造粘 合剂树脂时,两种成分的混合比P/Q(P:高分子量成分的重量,Q:低分子量成分的重量)优选为10/90~70/30,更优选为20/80~70/30,进一步更优选为25/75~70/30。通过将混合比控制在此范围内,均用于混合的高分子量成分和低分子量成分几乎分别包含在高分子量侧的洗脱物F(0-10)和低分子量侧的洗脱物F(80-100)中,从而可以变得容易控制。 
(着色剂)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所用的着色剂可以为染料或颜料,基于耐光性和耐水性的观点,优选为颜料。 
可以使用的着色剂的实例包括已知的颜料,如炭黑、苯胺黑、苯胺蓝、chalcoil蓝、铬黄、群青蓝、杜邦油红、喹啉黄、亚甲基蓝氯化物、酞菁蓝、孔雀绿草酸盐、灯黑、玫瑰红、喹吖啶酮、联苯胺黄、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85、C.I.颜料红238、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7、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97、C.I.颜料黄74、C.I.颜料蓝15:1和C.I.颜料蓝15:3。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上述着色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1~30重量份。而且,必要时,可以使用经表面处理的着色剂或使用颜料分散剂。通过选择着色剂的种类,得到了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或黑色调色剂等。 
(其他添加剂) 
必要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可以含有防粘剂。所述防粘剂的实例包括:如低分子量聚丙烯或低分子量聚乙烯等石蜡;硅酮树脂;松香;米蜡;和巴西棕榈蜡。这些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优选为50℃~100℃,更优选为60℃~95℃。调色剂中的防粘剂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15重量%,更优选为1.0重量%~12重量%。如果防粘剂的含量低于0.5重量%,则特别是在无油式定影中可能发生剥离缺陷。如果防粘剂的含量高于15重量%,则画质和成像的可靠性可能由于调色剂流动性的劣化等而降低。 
除上述成分外,必要时还可以向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中添加各种成分,如内部添加剂、带电控制剂、无机粉末(无机颗粒)或者有机颗粒。 
内部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如铁酸盐、磁铁矿、还原铁、钴、镍或锰等金属、合金或如含有这些金属的化合物等磁性物质。 
可以为了各种目的添加无机颗粒,例如,可以添加无机颗粒以调节调色剂中的粘弹性。通过调节粘弹性,可以调节图像的光泽度和调色剂对纸的渗透。作为无机颗粒,如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钛颗粒、氧化铝颗粒、氧化铈颗粒或者已经进行过表面疏水化的这些颗粒等已知无机颗粒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基于不损害颜色形成性和如OHP透过性等透明性的观点,可以使用折射率比粘合剂树脂小的二氧化硅颗粒作为所述无机颗粒。而且,二氧化硅颗粒可以已经进行过各种表面处理,例如,可以使用已经用硅烷类偶联剂、钛类偶联剂或硅油进行过表面处理的那些二氧化硅颗粒。 
(调色剂的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4~9μm,更优选为4.5~8.5μm,进一步更优选为5~8μm。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小于4μm,则调色剂流动性容易下降,各颗粒的带电性容易下降,由于带电分布的变宽而容易发生背景的雾化或调色剂从显影装置中的溅出等。而且,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小于4μm,则清洁性可能存在显著的问题。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大于9μm,则分辨率可能下降,从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画质,导致可能难以满足近来的对高品质图像的需求。 
使用COULTER MULTISIZER II(Beckman-Coulter制造),以50μm的孔径测量体积平均粒径。对于该测试,将调色剂分散在电解质水溶液(ISOTON水溶液)中,然后进行30秒以上的超声波分散,再进行测定。 
此外,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可以具有形状系数SF1为110(或约110)~140(或约140)的球形。当调色剂具有在此范围内的球形时,改善了转印效率和图像致密性,可以形成高品质图像。 
形状系数SF1更优选为115~138。 
形状系数SF1由下式(1)确定。 
SF1=(ML2/A)×(π/4)×100...式(1) 
在上式(1)中,ML表示调色剂颗粒的绝对最大长度,A表示调色剂 颗粒的投影面积。 
主要通过用图像分析仪分析显微图像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来将SF1定量。例如,如下算出SF1。即,通过摄影机将分布在载玻片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的光学显微图像采集进Luzex图像分析仪,测量100个颗粒的最大长度和投影面积,通过上式(1)进行计算,算出平均值从而得到SF1。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可以为,例如干式制法或湿式制法。此时,使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中的酸衍生成分的量不同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这样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将通过聚合高分子量成分而得到的树脂和通过聚合低分子量成分而得到的树脂熔融混合的方法;进行聚合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分子量、再追加组成不同的单体成分来推进进一步的聚合从而使具有不同组成的树脂骨架得到延伸的方法;以及将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各自独立地聚合来分别制备分散液并在凝集工序中将这样的分散液混合到一起的方法。 
不过,捏合粉碎法(干式制法的一种)不是优选的,因为非结晶性树脂的低分子量成分的结构和非结晶性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的结构可能无法得到单独的控制。另一方面,湿式制法的实例包括乳化凝集法、熔融悬浮法和溶解悬浮法。如上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的特性是基于组成控制的,所述组成控制是针对乳化凝集法中发生的问题而采用的,因而通过乳化凝集法可以获得结构具有充分的均一性的调色剂。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括:乳化工序,分别将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将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各自也可以称作“结晶性树脂颗粒”和“非结晶性树脂颗粒”);凝集工序,使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和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和融合工序,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从而制得如上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经过上述各工序,可以有效地制得调色剂颗粒,其中,不含有太多结晶性树脂的高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包含了其中结晶性树脂和低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被充分均一化的复合颗粒。 
作为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的实例,下面对通过乳化凝集法进行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乳化凝集法包括:使调色剂的原料乳化而形成树脂颗粒(乳化颗粒)的乳化工序、使所述树脂颗粒凝集而形成凝集体的凝集工序和使所述凝集体融合的融合工序。当使用乳化凝集法时,使用多种颗粒,可以容易地控制从调色剂颗粒的内部到表面的组成和结构。 
(乳化工序) 
例如,通过使用分散机对水性介质和结晶性树脂的混合液施加剪切力,可以形成结晶性树脂颗粒。在那种情况下,树脂成分的粘度因为受热而降低,从而可形成颗粒。另外,可以使用分散剂以使分散的树脂颗粒稳定化。作为备选,如果该树脂在水溶性相对较低的油类溶剂中可溶,则可以将该树脂溶于该溶剂中,并将该混合物与分散剂或高分子电解质一起以颗粒形式分散在水中,然后加热或减压来蒸发溶剂,从而制备结晶性树脂颗粒的分散液。 
此外,对于非结晶性树脂的情况,可以按照上述过程制备非结晶性树脂颗粒的分散液。至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非结晶性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可以单独制备高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的分散液和低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的分散液。 
水性介质的实例包括:如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等水;醇类;优选单独的水。 
乳化工序中所用的分散剂的实例包括:水溶性高分子(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钠);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或硬脂酸钾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乙酸月桂胺、乙酸硬脂胺或氯化月桂基三甲基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氧化月桂基二甲基胺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醚烷基 苯基醚或聚氧乙烯烷基胺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盐(如磷酸三钙、氢氧化铝、硫酸钙、碳酸钙或碳酸钡)。 
上述乳化工序中的乳液所含有的树脂颗粒的含量优选为10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20重量%~40重量%。如果含量低于10重量%,则粒径分布变宽,这可能使调色剂特性劣化。另一方面,如果该含量变为高于50重量%,则可能难以均匀地搅拌,这可能难以获得粒径分布较窄且特性均一的调色剂。 
在获得乳液的分散方法中,可以使用如高压匀化器(homogenizer)、高速匀化器(homomixer)、加压捏合机、挤出机或介质分散机等。 
至于树脂颗粒的尺寸,其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3~0.6μm,进一步优选为0.03~0.4μm。 
作为着色剂的分散方法,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任何方法,如使用旋转剪切匀化器或包含介质的磨机(例如球磨机、砂磨机和珠磨机(Dyno mill))的常用分散方法。 
必要时,可以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制备这些着色剂的水分散液,也可以通过使用分散剂来制备这些着色剂的有机溶剂分散液。在下文中,有时将把这些着色剂的分散液称作“着色剂分散液”。作为这样的分散所用的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可以使用根据分散结晶性聚酯树脂等时可用的分散剂的那些分散剂。 
着色剂的添加量优选为1重量%(或约1重量%)~20重量%(或约2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或约1重量%)~10重量%(或约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或约2重量%)~10重量%(或约10重量%),特别优选为2重量%~7重量%。 
当在乳化工序中混入着色剂时,也可以通过将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与着色剂或着色剂的有机溶剂分散液相混合来实施聚合物与着色剂的混合。 
(凝集工序) 
在凝集工序中,将结晶性树脂颗粒的分散液、非结晶性树脂颗粒的分散液、着色剂的分散液和其他物质混合而得到混合液,在非结晶性树 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的温度加热该液体以引起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在搅拌该液体的同时,通过将该混合液的pH调节为酸性,来进行凝集颗粒的形成。pH优选为2~7,更优选为2.2~6,进一步优选为2.4~5。此时,使用凝集剂也是有效的。 
作为可使用的凝集剂,可以优选地使用极性与上述用作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相反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无机金属盐和二价或更高价金属络合物。特别是,特别优选金属络合物,因为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并且可以改善带电特性。 
所述无机金属盐的实例包括:如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或硫酸铝等金属盐和如聚氯化铝、聚氢氧化铝或聚硫化钙等无机金属盐聚合物。其中,优选铝盐和其聚合物。为了获得更窄的粒径分布,对于无机金属盐的价数,二价优于单价,三价优于二价,四价优于三价。 
当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制造调色剂颗粒时,优选首先将单独的树脂颗粒分散液添加到凝集体系中,进行单独的树脂颗粒的凝集,然后向其中添加着色剂和防粘剂的分散液。结果,可以避免由防粘剂颗粒等的存在所引起的对树脂颗粒凝集的抑制,可以高效地形成如上所述的想要的调色剂颗粒结构。 
另外,可以通过在凝集颗粒变为具有所需粒径时追加非结晶性树脂颗粒,来制备具有其中核凝集颗粒的表面被覆有非结晶性树脂颗粒的结构的调色剂。此时,由于结晶性树脂难以暴露在调色剂表面,所以追加的非结晶性树脂颗粒优选为高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颗粒。在追加之前,可以进行凝集剂的添加或pH的调节。 
(融合工序) 
在融合工序中,在按照上述凝集工序所述的搅拌条件下,将凝集颗粒的悬浮液的pH增加到3~9,从而停止凝集进程,通过在高分子量非结晶性树脂的Tg以上的温度或者结晶性树脂的Tm以上的温度加热,使凝集颗粒融合。上述加热的时间可以为足以融合的时间,可以为约0.5~10小时。 
在融合后进行冷却,得到了融合颗粒。另外,在冷却过程中,在结晶性树脂的熔融温度±15℃的范围内,通过降低冷却速率,即所谓的缓冷,可以促进结晶化。 
对融合得到的融合颗粒实施如过滤等固-液分离工序,必要时还可进行洗涤工序和干燥工序,从而形成调色剂颗粒。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调色剂颗粒的表面可以用如流动化剂或助剂等外部添加剂进行处理。作为外部添加剂,可以使用已知的颗粒,例如,如表面疏水化的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钛颗粒、氧化铝颗粒、氧化铈颗粒或炭黑等无机颗粒和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硅酮树脂等聚合物颗粒。可以使用上述外部添加剂中的两种以上,外部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外部添加剂的平均初级粒径可以为30nm(或约30nm)~200nm(或约200nm),更优选为30nm~180nm。 
如果外部添加剂的平均初级粒径小于30nm,尽管该调色剂的初始流动性良好,但是调色剂与感光体之间的非静电附着力可能没有降低,这可能降低转印效率,因而可能容易引起成膜化或者增大图像浓度的波动。而且,在显影装置中,随时间的流逝,这些颗粒可能在应力的作用下埋入调色剂表面,这可能使带电特性改变,进而可能引起如复制浓度降低或背景区域雾化等问题。如果平均初级粒径大于200nm,则该颗粒可能容易从调色剂表面脱离,可以使流动性劣化从而导致成膜化的发生。 
<静电图像显影剂>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直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或者用于双组分显影剂。当用于双组分显影剂时,该调色剂与载体结合使用。 
可以用于双组分调色剂的载体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已知的载体。其实例包括:如氧化铁、镍或钴等磁性金属,如铁酸盐或磁铁矿等磁性氧化物,由这些物质作为芯材且其表面上具有树脂被覆层而构成的经树脂被覆的载体,以及磁性分散型载体。此外,所述载体可以为其中导电材料等分散在基质树脂中的树脂分散型载体。 
用于载体的被覆树脂和基质树脂的实例包括但不局限于:聚乙烯、 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醚、聚乙烯基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含有有机硅氧烷键的纯硅酮树脂或其改性物、碳氟树脂、聚酯、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 
导电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局限于:如金、银或铜等金属、炭黑以及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硼酸铝、钛酸钾、氧化锡和炭黑。 
载体的芯材的实例包括:如铁、镍或钴等磁性金属,如铁酸盐或磁铁矿等磁性氧化物,以及玻璃珠。为了在磁刷法中使用载体,其芯材优选为磁性材料。载体用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为10~500μm,优选为30~100μm。 
另外,对载体的芯材表面进行树脂被覆的方法的实例包括用被覆层形成用溶液被覆该芯材的方法,在被覆层形成用溶液中,上述被覆用树脂以及必要时可加入的各种添加剂已被溶于合适的溶剂中。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被覆用树脂的类型和涂布性等进行选择。 
树脂被覆方法的具体实例包括:将载体的芯材浸渍在被覆层形成用溶液中的浸渍法,将被覆层形成用溶液喷雾在载体的芯材的表面上的喷雾法,以被覆层形成用溶液对受流动空气的作用而悬浮的载体芯材进行喷雾的流动床法,以及在捏合涂布机中将载体的芯材与被覆层形成用溶液混合然后除去溶剂的捏合涂布机法。 
在上述双组分显影剂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与载体之间的混合比(重量比)优选大致为调色剂∶载体=1∶100~30∶100,更优选大致为3∶100~20∶100。 
<成像设备> 
下面,对使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进行说明。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包含图像保持部件、显影部、转印部和定影部,所述显影部用显影剂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所述转印部将所述图像保持部件上形成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体,所述定影部将转印到所述转印体的所述调色剂图像 定影。作为所述显影剂,使用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 
在该成像设备中,例如,包含显影部的部分可以具有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卸的盒结构(处理盒)。作为该处理盒,可以使用至少具有显影剂保持体并含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实例如下所示,但并非局限于此。仅对图中表示的主要部分进行了说明,而省略了对其他部分的说明。 
在图1和图2中,1Y、1M、1C、1K和107各自为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2Y、2M、2C、2K和108各自为带电辊。3Y、3M、3C和3K各自为激光束。3为曝光装置。4Y、4M、4C、4K和111各自为显影装置(显影部)。5Y、5M、5C和5K各自为一次转印辊。6Y、6M、6C、6K和113各自为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部)。8Y、8M、8C和8K各自为调色剂盒。10Y、10M、10C和10K各自为单元。20为中间转印带。22为驱动辊。24为支持辊。26为二次转印辊(转印部)。28和115各自为定影装置(定影部)。30为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112为转印装置。116为装配轨道。117为除电曝光用开口。118为曝光用开口。200为处理盒。P和300各自为记录纸(转印体)。 
图1为显示四联串联方式的全色成像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包含基于分色图像数据分别输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第一到第四成像单元(成像部)。这些成像单元(以下简称为“单元”)10Y、10M、10C和10K在水平方向相互以预定间隔并行排列。这些单元10Y、10M、10C和10K可以为可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卸的处理盒。 
在单元10Y、10M、10C和10K的画面的上方,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20穿过这些单元而延伸。中间转印带20卷绕在与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接触的驱动辊22和支持辊24的周围,这些辊以使该带沿从第一单元10Y到第四单元10K的方向行进的方式在图中的水平方向上相互隔开排列。通过弹簧等(未示出)使支持辊24偏向远离驱动辊22的方向,并将预定张力施加到卷绕在这些辊周围的的中间转印带20。在 中间转印带20的图像保持部件侧,设有与驱动辊22相对的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30。 
另外,调色剂盒8Y、8M、8C和8K中含有的四色调色剂(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可以分别供给到单元10Y、10M、10C和10K的显影装置(显影单元)4Y、4M、4C和4K。 
由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单元10Y、10M、10C和10K具有同等的结构,所以将排列在中间转印带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用于形成黄色图像的第一单元10Y作为典型例进行说明。通过将与第一单元10Y相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相应的部分(其中该附图标记后以品红色(M)、青色(C)或黑色(K)替代黄色(Y)),从而省略对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的说明。 
第一单元10Y具有起图像保持部件的作用的感光体1Y。在感光体1Y周围,依次排列有:带电辊2Y(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电位)、曝光装置3(基于分色图像信号使带电的表面暴露至激光束3Y,从而形成静电图像)、显影装置(显影部)4Y(将带电的调色剂供给到静电图像,从而将静电图像显影)、一次转印辊(一次转印部)5Y(将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和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部)6Y(在一次转印之后将感光体1Y的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除去)。 
一次转印辊5Y排列在中间转印带20内与感光体1Y相对的位置。而且,将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的偏压电源(未示出)连接到各一次转印辊5Y、5M、5C和5K。通过控制部(未示出)控制偏压电源以改变需施加到一次转印辊的转印偏压。 
下面对第一单元10Y中形成黄色图像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操作之前,通过带电辊2Y将感光体1Y的表面充电至约-600V~-800V的电位。 
感光体1Y通过在导电性基体(20℃的体积电阻率:1×10-6Ωcm以下)上层积感光层而形成。感光层通常具有高电阻(相当于普通树脂的电阻),并且具有改变由激光束3Y照射过的区域的比电阻的性质。因此,根据从控制部(未示出)送出的黄色图像数据,经曝光装置3,将激光束3Y发射到带电的感光体1Y的表面。激光束3Y照射到感光体1Y表面上 的感光层,从而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印刷图案的静电图像。 
静电图像是通过在感光体1Y的表面上充电而形成的图像,即如下形成的所谓的负潜像:用激光束3Y进行的照射降低了被照射区域中的感光层的比电阻,由此使感光体1Y表面上的电荷流过,而未用激光束3Y照射的区域中的电荷保留,从而形成图像。 
如上所述的形成在感光体1Y上的静电图像随感光体1Y的行进一起旋转到预定显影位置。然后,在该显影位置,通过显影装置4Y将感光体1Y上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可视图像(显影图像)。 
显影装置4Y含有:例如,至少含有黄色着色剂、结晶性树脂和非结晶性树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μm的黄色调色剂。通过在显影装置4Y中搅拌,使黄色调色剂摩擦带电,从而具有极性与感光体1Y上的带电电荷相同(负极性)的电荷,并将黄色着色剂保持在显影辊(显影剂保持体)上。然后感光体1Y的表面通过显影装置4Y,从而使黄色调色剂以静电吸引的方式附着到感光体1Y的表面上的已除电的潜像区域,通过黄色调色剂将潜像显影。形成有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感光体1Y以预定速率继续行进,将感光体1Y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运送至预定一次转印位置。 
当感光体1Y的黄色调色剂图像运送至一次转印位置时,将预定的一次转印偏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5Y,从感光体1Y朝向一次转印辊5Y的静电力施加在调色剂图像上,从而将感光体1Y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所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调色剂的负极性相反的正极性,而且,例如,在第一单元10Y中,该偏压被控制部(未示出)控制为约+10μA。 
另一方面,通过清洁装置6Y除去并收集残留在感光体1Y上的调色剂。 
另外,按照第一单元的方式也对施加到第二单元10M以及其后的各单元中的一次转印辊5M、5C和5K的一次转印偏压进行控制。 
然后,将已通过第一单元10Y转印有黄色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依次运送通过第二至第四单元10M、10C和10K,将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并以多层方式转印。 
穿过第一至第四单元的以多层方式转印有四色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20到达二次转印部,其由中间转印带20、与中间转印带20的内表面接触的支持辊24和设置在图像保持侧的中间转印带20上的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部)26构成。另一方面,经供给机构在预定时间将记录纸(转印体)P供给到二次转印辊26和中间转印带20在压力下相互压接的间隙,并将预定的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支持辊24。此时,施加的转印偏压具有与调色剂极性(-)相同的极性(-),由此从中间转印带20朝向记录纸P的静电力作用在调色剂图像上,并将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根据在二次转印部中用于检测电阻的电阻检测部(未示出)所检测到的电阻来确定二次转印偏压,并进行电压控制。 
然后,将记录纸P送到定影装置(定影部)28,将调色剂图像加热,将颜色层叠的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在记录纸P上。将已完成彩色图像的定影的记录纸P向排出部运送,从而完成了一系列的彩色图像形成步骤。 
上面所例示的成像设备具有将调色剂图像经中间转印带20转印到记录纸P的结构,但并非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具有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体直接转印到记录纸的结构。 
<处理盒,调色剂盒> 
图2为显示含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剂的处理盒的实例的示意性结构图。处理盒200包含感光体107、带电辊108、显影装置111、感光体清洁装置(清洁部)113、曝光用开口118和除电曝光用开口117,并且使用装配轨道116将这些部件集成为单元。 
处理盒200可从包含转印装置112、定影装置115和其他部件(未示出)的成像设备的主体拆卸,并与成像设备的主体一起作为成像设备的一部分。附图标记300表示记录纸。 
图2所示的处理盒包含充电装置108、显影装置111、清洁装置(清洁部)113、曝光用开口118和除电曝光用开口117。这些装置可以有选择地组合。除感光体107以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盒还包含选自充电装置108、显影装置111、清洁装置(清洁部)113、曝光用 开口118和除电曝光用开口117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进行进一步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以可拆卸方式放置在成像设备中,其中,至少在容纳有需供给到设置在上述成像设备中的显影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中,所述调色剂为已提及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盒可以为任何调色剂盒,只要其至少容纳有调色剂即可,例如,取决于成像设备的机构,可以容纳有显影剂。 
因此,在具有调色剂盒可拆卸的结构的成像设备中,使用容纳有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可使得,即使在特别小型化的调色剂盒中也可以保持保存性,可以使其能够在保持高品质图像的同时实现低温定影。 
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为具有调色剂盒8Y、8M、8C和8K的可拆卸结构的成像设备,显影装置4Y、4M、4C和4K通过调色剂供给管(未示出)连接到与各显影装置(颜色)相对应的调色剂盒。另外,当调色剂盒中容纳的调色剂用尽时,可以将该调色剂盒替换。 
实施例 
将通过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下述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份”指重量份,“%”指“重量%”。 
<各种特性的测定方法> 
首先,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调色剂和其他的物性的测定方法(上面已说明的方法除外)进行说明。 
(树脂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 
在实施例中,结晶性聚酯树脂等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在以下条件下测定。用“HLC-8120GPC,SC-8020(Tosoh Corporation制造)装置”、双柱(“TSK gel,Super HM-H(6.0mm内径×15cm,Tosoh Corporation制造)”)和作为洗脱剂的THF(四氢呋喃)进行GPC。该实验在下述实验条件下使用IR(红外)检测器进行:样品浓度为0.5%,流速为0.6ml/min,样品注入量为10μl,测定温度为40℃。另外,用10个样品(“聚苯乙烯 标准样品TSK标准”:“A-500”、“F-1”、“F-10”、“F-80”、“F-380”、“A-2500”、“F-4”、“F-40”、“F-128”和“F-700”(Tosoh Corporation制造))制作校正曲线。 
样品分析中的数据收集间隔为300ms。 
(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等的体积平均粒径) 
用激光衍射粒径分布测量计(LA-700,堀场制作所制造)测定树脂颗粒、着色剂颗粒等的体积平均粒径。 
(树脂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 
结晶性树脂的熔融温度(Tm)和非结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根据ASTM D3418-8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岛津制作所制造,DSC60,设有自动切线处理系统)以10℃/分钟的加热速率从25℃升到150℃进行测定。熔点为吸热峰的峰温度,玻璃化转变点为基线与吸热峰起始处的交点所在的温度。 
<各分散液的制备> 
(非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液) 
将材料组成比如表1所示的各材料添加到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并用干燥氮气置换反应器中的气氛。然后,添加表1所示的催化剂,在氮气流中,在195℃搅拌反应6小时。将温度进一步升高到240℃,搅拌反应6小时。在反应器的内部压力减少到100mmHg之后,搅拌反应0.5小时,从而得到浅黄色透明的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10)。 
Figure G2008101313830D00321
然后,将所得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10)用CABITRON CD1010(Eurotech S.p.A.制造)经改造的高温高压型的分散机进行分散。将离子交换水(80%)与聚酯树脂(20%)的组合物中的pH用氨调节到8.5,将该CABITRON在转子的转速为60Hz且压力为5kg/cm2的条件下用热交换器在140℃加热而运行,从而得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液(1)~(10)(固体含量:20%)。 
所得非结晶性聚酯树脂(1)~(10)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在使用其的树脂分散液中的体积平均粒径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G2008101313830D00331
(结晶性聚酯树脂的分散液) 
以表3所示的材料组成比,将各材料在烧瓶内混合,在减压的气氛下在220℃进行脱水缩合6小时,从而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a)~(c)。 
表3 
Figure G2008101313830D00332
然后,将各80份的这些结晶性聚酯树脂(a)~(c)和720份的去离子水分别放入不锈钢烧杯中,将该不锈钢烧杯放入温水浴中并在98℃加热。在结晶性聚酯树脂熔融时,使用匀化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以7000rpm进行搅拌。然后,在滴加1.8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K,固体含量:20%,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的同时进行乳化分散,从而得到结晶性聚酯树脂(a)~(c)(固体含量:10%)。 
所得聚酯树脂(a)~(c)的分子量和熔融温度(Tm)以及在使用这些聚 酯树脂的树脂分散液中的体积平均粒径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G2008101313830D00341
(着色剂分散液) 
·青色颜料(Pigment Blue 15:3,酞菁铜,大日精化社制造):100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K,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150份 
·离子交换水:9000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溶解并用高压冲击式分散机(Ultimizer HJP30006,Sugino Machine Limited制造)分散约1小时。 
着色剂分散液中的着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为0.15μm,着色剂浓度为23%。 
(防粘剂分散液) 
·石蜡HNP-9(熔点:72℃,日本精蜡社制造):45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RK,第一工业制药(株)制造):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将上述材料在95℃加热,使用匀化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进行分散,用压力喷射型Gaulin匀化器(Gaulin)进一步分散,从而制得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浓度:20%),其中分散有体积平均粒径为210nm的防粘剂。 
<实施例1> 
(调色剂的制造) 
·非结晶性树脂分散液(1):120份 
·非结晶性树脂分散液(5):120份 
·结晶性树脂分散液(a):70份 
使用匀化器(ULTRA-TURRAX T50,IKA制造)将上述分散液在圆形不锈钢烧瓶中混合并分散。向此分散液中,添加聚氯化铝(0.15份),使用 ULTRA-TURRAX继续分散液的形成。然后,追加: 
·着色剂分散液:22份 
·防粘剂分散液:50份 
再进一步添加聚氯化铝(0.05份),然后使用ULTRA-TURRAX继续分散液的形成。 
设置搅拌机和覆套式加热器,在调节转速以便可以充分搅拌浆料的同时以0.5℃/min的速率将温度升高到50℃。在将该浆料在50℃保持15分钟之后,以0.05℃/min的速率升高温度,每10分钟用COULTERMULTISIZER TYPE II(孔径50μm,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测定粒径。在体积平均粒径达到5.0μm时,用3分钟添加非结晶性树脂分散液(1)75份和非结晶性树脂分散液(5)75份(追加的树脂)。添加之后将该混合物保持30分钟,并用5%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到pH 9.0。然后,在每5℃将pH调节到9.0的同时以1℃/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高到96℃,并将温度保持在96℃。当每30分钟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颗粒形状和表面性质时,在第五小时形成了球形,然后以1℃/min的速率将温度降低到20℃,从而使颗粒固化。 
然后,将反应生成物滤出,用离子交换水充分洗涤,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从而得到体积平均粒径为6.0μm的调色剂。 
将1份的胶态二氧化硅(R972,Nippon Aerosil Co.,Ltd.制造)添加到100份的所得调色剂颗粒中,将两者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从而得到外部添加有二氧化硅的调色剂A。 
(静电图像显影剂的制造) 
将0.10份的炭黑(商品名:VXC-72,Cabot Corp.制造)与1.25份的甲苯混合,并在砂磨机中搅拌分散20分钟,从而得到炭分散液。在该炭分散液中添加三官能化异氰酸酯的80重量%乙酸乙酯溶液(TAKENATED110N,武田药品工业社制造)1.25份,并搅拌该混合物以得到被覆树脂溶液。将该被覆树脂溶液和Mn-Mg-Sr铁酸盐颗粒(平均粒径35μm)投入捏合机。将该混合物在25℃混合搅拌5分钟,在常压下将温度升高到150℃,然后通过蒸发除去溶剂。在进一步混合搅拌30分钟之后,关闭 加热器电源,将该混合物冷却到50℃。用75μm筛网来筛选所得经被覆的载体,从而制得载体。 
将95份的此载体和5份的调色剂A用V型混合机混合,从而得到显影剂A。 
(评价) 
-调色剂成分的分析- 
首先,将100mg的调色剂A倒入10ml的丙酮中,将该混合物在25℃搅拌30分钟,从而得到可溶级分已溶解的溶液。用孔为0.2μm的滤膜过滤该溶液,并通过蒸发除去丙酮,从而得到丙酮可溶级分。 
下一步,将该丙酮可溶级分溶于THF,该溶液作为GPC测定样品,然后注入到先前已用于测定各树脂的分子量的GPC中。另一方面,将级分收集器放置在GPC洗脱液的出口,每隔预定计数就收集洗脱液。分别收集与从洗脱曲线W1中的开始洗脱(曲线启动时)起的面积比率为10%相对应的洗脱液和与从洗脱曲线W1中的洗脱结束起的面积比率为20%相对应的洗脱液,并通过蒸发除去THF,从而得到洗脱物F(0-10)和洗脱物F(80-100)。 
然后,将各洗脱物F(0-10)和F(80-100)的样品30mg溶于1ml的氘代氯仿中,以0.05体积%的浓度向其中添加四甲基硅烷(TMS)作为标准参比。将该溶液充入NMR测定用5mm直径玻璃管,使用核磁共振谱仪(JNM-AL400,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造)在23~25℃累积128次,从而得到谱图。 
含有的树脂的单体组成和构成比率可以根据所得谱图中的峰积分比率来确定。即,按如下所示进行峰的归属,从各积分比率求出各构成单体的成分比率。峰归属确定如下: 
8.25ppm附近:产生自偏苯三酸的苯环(1个氢), 
8.07~8.10ppm附近:产生自对苯二甲酸的苯环(4个氢原子), 
7.1~7.25ppm附近:产生自双酚A的苯环(4个氢原子), 
6.8ppm附近:产生自双酚A的苯环(4个氢原子)和富马酸的双键(2个氢原子), 
5.2~5.4ppm附近:产生自双酚A氧化丙烯加成物的次甲基(1个氢)和烯基琥珀酸的双键(2个氢原子), 
3.7~4.7ppm附近:产生自双酚A氧化丙烯加成物的亚甲基(2个氢原子)和双酚A氧化乙烯加成物的亚甲基(4个氢原子), 
1.6ppm附近:产生自双酚A的甲基(6个氢原子), 
0.8~0.9ppm附近:产生自烯基琥珀酸的端甲基(12个氢原子)。 
从这些结果,相对于全部酸衍生成分,算出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摩尔%)。结果总结在表6中。 
-耐结块性- 
调色剂A:用聚丙烯制杯称取10g,在50℃和50%RH的氛围下放置17小时,根据下述标准评价调色剂的结块(凝集)状态。 
A:如果杯倾斜则调色剂顺畅地流动。 
B:如果杯移动则调色剂逐渐崩塌并开始流动。 
C:产生结块,如果用尖锐物穿刺则崩塌。 
D:产生结块,即使用尖锐物穿刺也难以崩塌。 
结果示于表6中。 
-实机特性- 
将上面得到的显影剂A设置到显影单元,即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Docu Centre C7550改造机(定影单元中的设定温度为160℃),在32℃和90%RH的氛围下连续印刷10000页。 
·图像雾化 
在第1页(初期)和第10000页的印刷图像中的白纸部分的1cm见方的区域上,通过用放大镜(50倍)目测来进行评价,并对雾化的调色剂的数目进行计数。按照上述方法对任意五处的雾化调色剂的数目进行计数,求出平均值作为雾化调色剂数α。根据下述标准进行评价。 
A:α≤5(几乎无雾化的水平;无问题) 
B:5<α≤10(少量雾化调色剂的水平;实用无问题) 
C:10<α≤30(目视时担忧雾化的水平;有问题) 
D:30<α(相当担忧雾化的水平;有问题) 
结果示于表6中。 
·机内污染的评价 
根据下述标准,通过目视对印刷10000页纸后的机内污染进行评价。 
A:完全无机内污染,即使用手指擦拭该机器,手指也没有被污染(无问题的水平)。 
B:尽管乍看无机内污染,但是如果用手指擦拭该机器则手指被轻微污染(可接受的水平)。 
C:可以看到作为污染的调色剂的颜色。如果用手指触碰该机器则指尖被染上调色剂色(不可接受的水平)。 
D:目视可以观察到调色剂的堆积(不可接受的水平)。 
结果示于表6中。 
<实施例2~5,对比例1~4> 
除各自使用表5中的分散液替代实施例1的调色剂的制造中所用的分散液以外,通过实施例1的调色剂颗粒的制造方法和以外部添加剂进行的处理得到了调色剂B~I。使用各调色剂,按照实施例1进行了调色剂成分的分析和实机特性的评价。 
结果总结在表6中。 
Figure G2008101313830D00391
根据表5和表6中所示的结果,在使用其中丙酮可溶级分的经GPC分级的成分中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满足处于特定范围内的关系的调色剂的实施例中,发现抑制了由于调色剂表面的不均一性所导致的图像雾化和机内污染,并且耐结块性也较好。 
另一方面,由于对比例中的经分级的成分中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不满足上述特定关系,所以调色剂表面变得不均一并且硬度不足,因而可以认为图像雾化和耐结块性恶化。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述说明。其意图不是穷举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很明显,许多改造和变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适用于所计划的特定用途的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且具有各种改造的发明。意图在于,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方式所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包含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其中,
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调色剂的丙酮可溶级分时,其中W1表示所述丙酮可溶级分的洗脱曲线的总面积,F(0-1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开始洗脱到1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F(80-100)表示与W1随时间的流逝从80%洗脱到100%洗脱相对应的洗脱物,
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10摩尔%,而且,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60摩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0-1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0摩尔%~9摩尔%,而且,相对于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酸衍生成分的总量,所述洗脱物F(80-100)中含有的树脂的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衍生成分的量为20摩尔%~50摩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为富马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为通过使具有10~12个碳原子的二羧酸与具有4~9个碳原子的二醇反应而得到的脂肪族结晶性聚酯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6,000~35,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融温度为60℃~1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非结晶 性聚酯树脂包含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和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高分子量成分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200,00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低分子量成分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25,00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包含通过使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或者脂肪族不饱和二羧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烯基琥珀酸或者烯基琥珀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和偏苯三酸或者偏苯三酸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物质反应而得到的成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为110~14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相对于所述调色剂中含有的粘合剂树脂的总量,所述着色剂的量为1重量%~20重量%。
13.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所述静电图像显影剂包含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14.一种调色剂盒,所述调色剂盒容纳有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15.一种设有显影剂保持体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容纳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剂。
16.一种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乳化工序,分别将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将非结晶性聚酯树脂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通过乳化来形成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
凝集工序,使所述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和所述非结晶性聚酯树脂颗粒凝集,从而形成凝集颗粒;和
融合工序,使所述凝集颗粒融合;
从而形成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2008101313830A 2007-12-17 2008-08-11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01650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4744 2007-12-17
JP2007324744A JP4404136B2 (ja) 2007-12-17 2007-12-17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4744 2007-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538A CN101650538A (zh) 2010-02-17
CN101650538B true CN101650538B (zh) 2012-06-20

Family

ID=4075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13830A Active CN101650538B (zh) 2007-12-17 2008-08-11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16757B2 (zh)
JP (1) JP4404136B2 (zh)
KR (1) KR101196323B1 (zh)
CN (1) CN101650538B (zh)
AU (1) AU2008205433B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3867B (zh) * 2008-08-29 2013-08-01 Trend Tone Imaging Inc 化學碳粉組成物及其製法
JP5478167B2 (ja) * 2009-09-10 2014-04-23 花王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5585108B2 (ja) * 2010-02-09 2014-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14392B2 (ja) * 2010-05-28 2015-05-07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20120270146A1 (en) * 2011-04-20 2012-10-25 Xerox Corporation Magnetic toner compositions
US8488994B2 (en) 2011-09-23 2013-07-16 Stratasy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transfer-medium service loops
US20130186558A1 (en) 2011-09-23 2013-07-25 Stratasys, Inc. Layer transfusion with heat capacitor belt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9904223B2 (en) 2011-09-23 2018-02-27 Stratasys, Inc. Layer transfusion with transfix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8879957B2 (en) 2011-09-23 2014-11-04 Stratasy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reciprocating operation
JP5839960B2 (ja) * 2011-11-22 2016-01-06 花王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4071191A (ja) * 2012-09-28 2014-04-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用現像剤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029058B2 (en) 2013-07-17 2015-05-12 Stratasys, Inc. Soluble support material for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9023566B2 (en) 2013-07-17 2015-05-05 Stratasys, Inc. ABS part material for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9144940B2 (en) 2013-07-17 2015-09-29 Stratasys, Inc. Method for printing 3D part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with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20150044602A1 (en) * 2013-08-06 2015-02-12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static image-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527468B1 (ja) * 2013-08-19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643357B2 (en) 2014-03-18 2017-05-09 Stratasy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powder density detection and utilization
US10011071B2 (en) 2014-03-18 2018-07-03 Evolve Additive Solutions, In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density feedback control
US10144175B2 (en) 2014-03-18 2018-12-04 Evolve Additive Solution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solvent-assisted planarization
US9868255B2 (en) 2014-03-18 2018-01-16 Stratasy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pre-sintering
US9770869B2 (en) 2014-03-18 2017-09-26 Stratasys, In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virtual planarization control
US9688027B2 (en) 2014-04-01 2017-06-27 Stratasys, Inc. Electrophotography-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ith overlay control
US9919479B2 (en) 2014-04-01 2018-03-20 Stratasys, Inc. Registration and overlay error correction of electrophotographically formed elements in a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JP6587143B2 (ja) * 2016-01-06 2019-10-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US11273608B2 (en) * 2018-06-07 2022-03-15 Sakuu Corporation Multi-material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5850A (zh) * 2005-10-24 2007-05-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987665A (zh) * 2005-12-22 2007-06-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像方法
CN101025582A (zh) * 2006-02-23 2007-08-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及成像方法
CN101061441A (zh) * 2005-04-26 2007-10-24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47016B2 (ja) 1987-05-15 1996-10-23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
US5346797A (en) 1993-02-25 1994-09-13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rocesses
JP4189989B2 (ja) 2001-09-14 2008-12-03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結着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4151709A (ja) 2002-10-11 2004-05-27 Sekisui Chem Co Ltd トナー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トナー
JP4343756B2 (ja) 2004-04-09 2009-10-14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結着樹脂
JP2005308891A (ja) 2004-04-19 2005-11-04 Sekisui Chem Co Ltd トナー
JP4138738B2 (ja) * 2004-09-15 2008-08-27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4390734B2 (ja) * 2005-03-15 2009-12-24 花王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WO2006115298A1 (en) 2005-04-26 2006-11-02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65620A (ja) * 2005-08-01 2007-03-15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764A (ja) * 2005-08-24 2007-03-0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静電荷像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070184377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Hyo Shu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and developer used therein
JP4928851B2 (ja) 2006-03-14 2012-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該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27313B1 (ja) * 2007-02-01 2008-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1441A (zh) * 2005-04-26 2007-10-24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955850A (zh) * 2005-10-24 2007-05-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987665A (zh) * 2005-12-22 2007-06-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像方法
CN101025582A (zh) * 2006-02-23 2007-08-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及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205433A1 (en) 2009-07-02
US20090155707A1 (en) 2009-06-18
US8216757B2 (en) 2012-07-10
JP4404136B2 (ja) 2010-01-27
KR20090065419A (ko) 2009-06-22
CN101650538A (zh) 2010-02-17
JP2009145747A (ja) 2009-07-02
KR101196323B1 (ko) 2012-11-01
AU2008205433B2 (en) 2010-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538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N101196704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01174112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01539728B (zh) 调色剂和显影剂
US6335137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US9081316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1140431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0399197C (zh) 静电显影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静电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JP5303841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738884A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4834189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以及处理盒
US10274853B2 (en) Toner, developer, toner hou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329051B (zh) 调色剂、显影剂、成像设备、和成像方法
CN103324050A (zh) 透明色调剂、图像形成方法和色调剂组
JP201605104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274057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820659B2 (ja)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56584B2 (ja) トナー
CN102141744B (zh) 色粉、显影剂、色粉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178626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2052629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2119356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12105992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US1207895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an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JP5757143B2 (ja) トナー用樹脂、該トナー用樹脂を使用したトナー、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並びに該現像剤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