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471A - 洗涤机 - Google Patents

洗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471A
CN101641471A CN200880009290A CN200880009290A CN101641471A CN 101641471 A CN101641471 A CN 101641471A CN 200880009290 A CN200880009290 A CN 200880009290A CN 200880009290 A CN200880009290 A CN 200880009290A CN 101641471 A CN101641471 A CN 101641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shings
groove
lid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9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美穗
小仓范史
西村孝
细见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Electronics Holdings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41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洗涤机,具有:槽,其用于洗涤物的清洗、漂洗、脱水;盖,其开闭用于使洗涤物出入上述槽的洗涤物出入口;盖开闭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盖的开闭;洗涤物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槽干燥部件,其使上述槽干燥;以及控制部件,其在包含清洗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中至少任意一个过程的洗涤运转的执行结束后,在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在其检测结果为没有洗涤物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槽干燥部件执行使上述槽干燥的槽干燥运转。

Description

洗涤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使槽干燥的槽干燥运转功能的洗涤机。
背景技术
在洗涤机中还具有干燥功能的洗涤干燥机具备对槽内提供热风(温风,暖风)的热风供给装置。具有热风供给装置的洗涤干燥机除了进行洗涤物的清洗、漂洗、脱水之外还可以进行干燥。但是,在这种洗涤干燥机中当仅进行例如洗涤物的清洗、漂洗以及脱水或仅进行漂洗以及脱水的运转这样的通常洗涤运转时,在槽中残留有水分。在槽中残留的水分是导致发霉的原因。
为了应对槽中残留的水分所引起的发霉,而存在具有槽干燥过程(course)这样的专用运转过程的洗涤干燥机。在槽干燥过程中,槽内为空,通过向槽内提供热风来使槽干燥。但是,在具有槽干燥过程的洗涤干燥机的情况下,需要选择专用的槽干燥过程。另外,即使在此情况下,如果仅进行通常的洗涤运转,则仍然会成为在槽内残留有水分的状态。
因此,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4-49254号中公开了设置自动槽干燥功能的内容,该自动槽干燥功能是在进行通常的洗涤运转时,通过使用者的键操作来在洗涤运转结束后自动执行槽干燥运转。具体地说,在通过键操作设定了通常的洗涤过程后,通过操作开关即槽干燥键来设定槽干燥运转的实施。在设定了槽干燥运转的实施的情况下,在进行了通常的洗涤运转之后,当盖开闭检测开关检测到开闭洗涤物出入口的盖的开闭时,执行槽干燥运转。
如上所述的设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洗涤干燥机具有如下的问题点。即,在执行了通常的洗涤运转后,为了向槽干燥运转转移,而需要取出槽内的洗涤物,将槽内清空。因此,利用盖开闭检测开关来检测盖的开闭,并检测是否已取出槽内的洗涤物。但是,当通过盖的开闭来判断槽内有无洗涤物时存在如下的问题:在使用者虽然进行了盖的开闭操作但洗涤物的一部分仍残留在槽内的情况下,无论槽内是否残留有洗涤物都直接进行槽干燥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如下的洗涤机,该洗涤机在执行了洗涤运转后通过检测盖的开闭操作来进行槽干燥运转的情况下,可防止在槽内残留有洗涤物的状态下进行槽干燥运转的情况。
本发明的洗涤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槽,其用于洗涤物的清洗、漂洗、脱水;盖,其开闭用于使洗涤物出入上述槽的洗涤物出入口;盖开闭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盖的开闭;洗涤物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槽干燥部件,其使上述槽干燥;以及控制部件,其在包含清洗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中至少任意一个过程的洗涤运转的执行结束后,在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在其检测结果为没有洗涤物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槽干燥部件执行使上述槽干燥的槽干燥运转。
根据本发明,控制部件在执行了洗涤运转后,通过盖开闭检测部件来检测盖的开闭。然后,通过洗涤物检测部件来检测槽内有无洗涤物,在其检测结果为没有洗涤物的情况下执行槽干燥运转。由此,可防止在槽内残留有洗涤物的状态下进行槽干燥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表示控制电路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的纵剖侧面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槽干燥运转的过程(行程)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来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洗涤机的洗涤干燥机的第1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2中示出纵轴型的洗涤干燥机的纵剖侧面图。在图2中,外箱1形成矩形筒状。该外箱1和安装在外箱1上部的顶盖2形成洗涤干燥机的外壳。脚部3设置在外箱1的下表面。在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槽4。
槽4由外槽5和配置在该外槽5内的内槽6这双槽构成。这些外槽5以及内槽6都构成有底的圆筒状。外槽5以及内槽6以各自的轴中心线指向上下方向的纵轴状进行配置。外槽5经由以吊棒7a为主体的弹性吊持机构7弹性支撑于外箱1。外槽5构成为可贮水的结构。内槽6可旋转地收容在外槽5内,在周壁部中具有多个透气孔8。在内槽6的上端开口部的周缘部设有旋转平衡器9。
在内槽6内的底部可旋转地设置有脉动器(或搅拌器,pulsator)10。在外槽5的外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1。该驱动装置11具有图4所示的可正逆旋转的电动机12和未图示的离合器(clutch)机构等。驱动装置11有选择地旋转驱动脉动器10和内槽6。在外槽5的上表面设有成为环状的槽盖13。在该槽盖13上设有内盖14。内盖14可经由在图2中位于左侧的后部侧的铰链14a在上下方向上开闭。内盖14位于内槽6的上表面开口部的上方。
顶盖2在内盖14的上方形成有洗涤物出入口15。另外,在顶盖2上设有开闭洗涤物出入口15的盖16。盖16被设置为可经由后部侧的铰链16a向顶盖2转动。在图2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盖16成为双折叠式。
在顶盖2的后部设置有热风供给装置20。该热风供给装置20由送风用的风扇21、包围该风扇21的风扇外壳22、旋转驱动风扇21的风扇电动机23、加热用的加热器24、收容该加热器24的加热器壳体25和与该加热器壳体25连接的供给管26构成。风扇外壳22的吸入口22a与在顶盖2后部形成的外部吸入口27连通。风扇外壳22的吐出口22b与加热器壳体25内连通。供给管26为具有伸缩性以及可换性的蛇腹状。供给管26的下端部与形成于槽盖13的热风供给口28连接。
在外槽5的周壁部的下部形成有排出口29。另外,在外槽5的周壁部的外侧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循环管30。该循环管30的下部经由排出口29与外槽5的内部连通。循环管30的上部经由形成于槽盖13的循环口31向外槽5内连通。在循环管30的上端部形成有排气口32。在该排气口32中安装有过滤器33。在外槽5的底部经由排水阀34与排水路35连接。
通过热风供给装置20的风扇电动机23来旋转驱动风扇21,并且当加热器24通电时,利用风扇21的送风作用,如图1的箭头A所示形成空气流。具体地说,当驱动风扇21时,从外部吸入口27经由吸入口22a向风扇外壳22内吸入外部空气。并且,向风扇外壳22内吸入的空气从吐出口22b向加热器壳体25内吐出。加热器壳体25内的空气由加热器24进行加热后形成热风。该热风通过供给管26向槽4内供给。向槽4内供给的热风主要向内槽6内供给,然后还通过透气孔8向内槽6和外槽5之间供给。外槽5内的热风从排出口29暂时向循环管30侧流出,在循环管30流向上方。之后,一部分热风从排气口32向循环管30外的外箱1内流出,其余的热风从循环口31再次返回到槽4内。这样,通过风扇21的旋转使由加热器24加热后的空气循环。
在顶盖2前部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单元39。在顶盖2前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图3所示的操作面板40。在该操作面板40上设置有电源用的「接通(开启)」键41、「关闭」键42、「启动」键43、「干燥」键44、「洗涤干燥」键45、「洗涤」键46、「预约」键47、「脱水」键48、「漂洗」键49、「清洗」键50、「槽清洁」键51、「维护(care)」键52、「水位」键53、「水流」键54、「温水」键55。并且,在操作面板40上还设置了显示这些键的选择或设定的内容及有无的各种显示器57~64。「启动」键43兼作「暂停」键。
控制电路单元39如图4所示设有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控制电路65。图4示出以控制电路65为中心的电气结构。控制电路65构成权利要求范围的控制部件。控制电路65与非易失性存储器66连接。控制电路65从设置于操作面板40的各种操作键41~55输入各种操作信号。并且,控制电路65从水位传感器67、温度传感器68、作为盖开闭检测部件的盖开关69输入信号。水位传感器67检测槽4以及外槽5内的水位,将基于检测到的水位的水位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65输出。温度传感器68检测加热器壳体25内的温度,将基于检测到的温度的温度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65输出。盖开关69检测盖16的开闭,将基于盖16开闭的开闭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65输出。此外,控制电路65还从旋转传感器70输入信号。旋转传感器70检测驱动装置11的电动机12的转数,将基于检测到的电动机12的转数的转数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65输出。
控制电路65根据从上述各种传感器输入的输入信号和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控制电动机12、供水阀71、排水阀34、设置在操作面板40上的各种显示器57~64、作为报知器的蜂鸣器72、风扇电动机23、加热器24、盖锁定机构73。供水阀71断续地(间歇地)进行从未图示的水龙头(faucet)供给的水道水向槽4内或内槽6内的供水。盖锁定机构73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
接着,对上述控制电路65所控制的洗涤干燥机的运转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干燥机所设定的运转过程是洗涤过程、洗涤干燥过程以及干燥过程3种。这些洗涤过程、洗涤干燥过程以及干燥过程分别设定了若干细分化后的过程。在进行通常的过程运转的情况下,当操作「洗涤」键46、「洗涤干燥」键45、「干燥」键44的某一个时,选择规定的过程。另外,根据需要,通过「清洗」键50、「漂洗」键49、「脱水」键48、「水位」键53、「水流」键54、「温水」键55来设定清洗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的内容及水位设定、水流强度,温水供给的有无等。除了上述过程运转以外,还可以设定清洁槽4即外槽5以及内槽6的槽清洁过程、和干燥槽4即外槽5以及内槽6的槽干燥过程。在设定各过程之后,当操作「启动」键43时,开始与所选择的过程对应的洗涤干燥机运转。此外,洗涤物被预先投入到内槽6内。
在洗涤干燥机的过程运转中,当运转了洗涤过程时,依次进行清洗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此外,根据设定还有不进行某过程的情况。在进行清洗过程的情况下,预先向内槽6内投入洗涤剂。在清洗过程中,在锁闭了排水阀34的状态下打开供水阀71向槽4内供水以进行贮水。然后,利用电动机12使脉动器10正逆旋转,由此来进行清洗过程。从而,清洗在内槽6内所收容的洗涤物。当清洗过程结束时,打开排水阀34,将槽4内的水从排水路35向机外排出。漂洗过程除了没有采用洗涤剂以外都与清洗过程同样地进行。脱水过程是通过在打开排水阀34的状态下利用电动机12使脉动器10和内槽6一体地高速旋转来进行的。由此,内槽6内的洗涤物被离心脱水。从洗涤物中挤出的水从排水路35向机外排出。
在进行这样的洗涤过程的情况下,通常在脱水过程结束的时刻为运转结束,在经由蜂鸣器72报知后,断开洗涤干燥机的电源。使用者打开盖16以及内盖14,取出内槽6内的洗涤物。然后,锁闭这些内盖14以及盖16。之后,放置洗涤干燥机。此时,在槽4中的外槽5的内表面、内槽6的内表面以及外面残留有水分,这成为发霉的原因。
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增加了以下的自动槽干燥功能。以下,参照表示图1的控制电路65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对该自动槽干燥功能进行说明。
使用者首先在操作面板40中设定运转的过程(步骤S1)。这里,在使用者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当选择设定洗涤过程时操作「维护」键52。由此,控制电路65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将与「维护」键52对应的显示器61设置为点亮状态。另外,控制电路65将设定了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该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一旦设定后,在下次洗涤时保持着已设定的状态进行工作。
在解除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情况下,使用者在选择设定洗涤过程时重新操作「维护」键52。然后,与「维护」键52对应的显示器61置为灭灯状态,并且控制电路65解除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控制电路65将解除了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情况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此时,在下次洗涤时作为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状态进行工作。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2中,判断作为已选择设定的过程是否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在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3转移,并判断这里是否设定洗涤过程的运转。控制电路65在设定了洗涤过程的运转的情况下,根据「是」向步骤S4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判断已设定的洗涤过程是否包含有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或包含有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如果是通常的洗涤过程则这些都适合。
控制电路65在判断为步骤S4中设定的洗涤过程包含有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或包含有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时,根据「是」向步骤S5转移,并待机直到操作「启动」键43。当操作「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执行与使用者所选择设定的洗涤运转相当的洗涤过程(步骤S6)。已选择设定的洗涤过程是包括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过程、或包括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过程。
控制电路65执行使用者所选择设定的洗涤过程,在其运转结束后,利用蜂鸣器72进行报知。由此,控制电路65向使用者报知洗涤运转已结束的情况(步骤S7)。之后,控制电路65测量洗涤运转结束后经过的时间,并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1、在此情况下为1小时。该规定时间T1与权利要求范围的「第3规定时间」对应。另外,控制电路65判断是否进行了盖开闭检测(步骤S8,S9)。
在通常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通过蜂鸣器72的报知而知晓了洗涤运转已结束的情况时,打开盖16以及内盖14,取出内槽6内的洗涤物。然后,使用者锁闭内盖14以及盖16。此时,控制电路65,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操作,由此判断为从内槽6内取出了洗涤物。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8以及步骤S9中,当在洗涤运转结束后1小时以内检测出盖16的开闭操作时,判断为使用者从内槽6内取出了洗涤物。然后,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0、S11转移。控制电路65测量盖16的开闭检测后的经过时间,并判断该经过时间在经过了预定的规定时间T2、在此情况下为30分钟以内是否操作了启动键。该规定时间T2与权利要求范围的「第4规定时间」对应。当在步骤S10中判断为在经过30分钟以内操作了「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2转移。然后,控制电路65使盖锁定机构73动作,在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后,执行槽干燥运转(步骤S13)。在此情况下,盖16的开闭操作以及「启动」键43的键操作与执行洗涤运转后用于执行槽干燥运转的特定操作对应。
槽干燥运转具体地如图5所示来进行。槽干燥运转由槽干燥过程和冷却过程构成。在槽干燥过程中,控制电路65将排水阀34置为打开状态,对风扇电动机23进行通电来旋转驱动风扇21。并且,控制电路65向加热器24通电,并通过电动机12使内槽6高速旋转。在图5中,用斜线示出通电状态或驱动状态。
其中,通过风扇21旋转的送风来如上所述地将机外的空气从外部吸入口27吸入到风扇外壳22内,并且将风扇外壳22内的空气从吐出口22b向加热器壳体25内吐出。然后,通过加热器24的加热,对向加热器壳体25内吐出的空气进行加热以成为热风。该热风通过供给管26向槽4内供给。向槽4内供给的热风主要向内槽6内供给,然后通过透气孔8向内槽6和外槽5之间供给。然后,外槽5内的热风从排出口29暂时排出到循环管30侧,在循环管30流向上方,之后一部分热风从排气口32向循环管30外的外箱1内排出,其余的热风从循环口31再次返回到槽4内。这样使热风循环。另外,通过内槽6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来吹飞附着在内槽6的水分。
通过热风的供给以及内槽6的高速旋转来使槽4即外槽5以及内槽6干燥。此时,通过打开排水阀34,来增加来自槽4的排气量。结果,槽4内的水分更快地向槽4外排出,使干燥效率提高。槽干燥过程例如进行10分钟。
当干燥过程结束时,进行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5持续风扇电动机23的运转,锁闭排水阀34,并且停止向加热器24的通电。另外,控制电路65停止内槽6的高速旋转,取而代之仅使脉动器10正逆旋转。该冷却过程例如进行5分钟。当冷却过程结束时,控制电路65使风扇电动机23停止,并且脉动器10的旋转也停止。由此,槽干燥运转结束。
控制电路65在槽干燥运转结束后,解除盖锁定机构73对盖16的锁定,并通过蜂鸣器72来报知槽干燥运转已结束的情况(步骤S14,S15)。之后,控制电路65关断电源(步骤S16),使运转全部结束。
但是,在上述的步骤S6中执行洗涤运转,在蜂鸣器72报知后经过了1小时也没有进行盖16的开闭检测,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65判断为使用者忘记取出洗涤物、或没有取出洗涤物的意思。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8中根据「是」向步骤S16转移,在不执行槽干燥运转的状态下,强制地关断电源。由此,即使是在执行了洗涤运转之后使用者不进行前述的特定操作而一直放置的情况下,洗涤干燥机也没有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步骤S6中执行洗涤运转并在蜂鸣器72报知后进行盖16的开闭检测、即在步骤S9中成为「是」,但经过了30分钟也没有操作「启动」键43,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65判断为使用者虽取出了洗涤物但忘记了「启动」键43的操作。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1中根据「是」向步骤S12转移,在利用盖锁定机构73锁定了盖16后,执行槽干燥运转。在此情况下,洗涤物已取出到槽4外,即使进行槽干燥运转也没有问题。另外,在此情况下,仅执行了洗涤运转后的盖16的开闭操作与用于执行槽干燥运转的特定操作相当。
另一方面,当控制电路65在步骤S2中判断为在已设定的运转过程中没有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时,根据「否」向步骤S17转移,并待机直到发生启动键的操作。然后,当操作了「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执行已选择设定的过程(步骤S18)。当选择设定的过程的运转结束时,控制电路65在通过蜂鸣器72进行报知后(步骤S19),向步骤S16转移并关闭电源。
控制电路65虽然在步骤S2中判断为有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但当在步骤S3中判断为已设定的过程不是洗涤过程时,根据「否」向步骤S20转移,并在不能设定自动槽干燥的状态下待机,直至有启动键的操作为止。然后,当操作了「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执行已选择设定的过程(步骤S22)。当已选择设定的过程的运转结束时,控制电路65在蜂鸣器72进行了报知之后(步骤S23),向步骤S16转移并关闭电源。此外,所谓设定的过程不是洗涤过程的情况例如是设置了洗涤干燥过程或干燥过程的情况。
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控制电路65在进行包括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洗涤运转、或包括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洗涤运转的情况下,且设定了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当在执行了洗涤运转之后进行盖16的开闭操作以及「启动」键43的操作时,判断为有特定操作,执行槽干燥运转。另一方面,控制电路65在结束了洗涤运转之后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Tl也没有包含盖16的开闭操作以及「启动」键43的操作的特定操作时,不执行槽干燥运转就关闭电源。由此,即使在使用者执行了洗涤运转后就放置着洗涤干燥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接通电源状态下的长时间放置。
另外,控制电路65在执行了洗涤运转之后,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操作,在经过了30分钟也没有操作「启动」键43的情况下,执行槽干燥运转。由此,在使用者取出了洗涤物之后,即使忘记「启动」键43的键操作,也能够进行槽干燥运转。
洗涤干燥机具有设定有无自动槽干燥功能的「维护」键52。在经由该「维护」键52的操作来设定有自动槽干燥功能时,控制电路65将该设定的内容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因此,在下次接通洗涤干燥机的电源时,洗涤干燥机自动设定为有自动槽干燥功能。因此,每当进行洗涤运转时,使用者无需进行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从而使用状况良好。另外,也可以通过「维护」键52的操作来设定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控制电路65在设定了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将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因此,在下次接通了洗涤干燥机的电源时,自动设定为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
在执行了洗涤运转后执行槽干燥运转之前,控制电路65通过盖锁定机构73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由此,在执行槽干燥运转时,可防止误打开盖16的情况。
控制电路65在槽干燥运转时将排水阀34置为打开状态。因此,来自槽4侧的排气量增大。由此,可将水分尽快向槽4外排出,从而能够提高槽4的干燥效率。
(第2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主要参照图6来进行说明。
图1的步骤S6的洗涤运转结束并进行了蜂鸣器报知后,在步骤S8、S9中1小时以内通过盖开关69检测到盖16开闭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5在步骤S9中根据「是」向步骤S31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判断从检测出盖16打开的情况开始到检测出盖16关闭的情况的时间是否比规定时间T3例如2秒长。即,控制电路65判断盖16的开闭所需的时间。该规定时间T3与权利要求范围的「第5规定时间」对应。控制电路65在盖16的开闭所需的时间比2秒长时,判断为使用者以通常的动作取出了洗涤物。因此,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32转移,并判断为有盖16的开闭操作。
另一方面,在为了取出洗涤物而要打开盖16时,例如有时使用者由于手打滑等而导致盖16又立刻锁闭。在这样的情况下,虽没有取出洗涤物,但却有了盖16的开闭操作。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5在步骤S31中,当判断为从检测出盖16打开的情况到检测出盖16关闭的情况的时间小于2秒时,判断为使用者打开盖16失败。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31中根据「否」向步骤S33转移。由此,控制电路65判断为没有盖16的开闭操作,并重新设定1小时的计时器(步骤S34)。之后,控制电路65返回步骤S8再次待机,直至有盖16的开闭操作为止。
当在步骤S32中判断为有盖16的开闭操作时,控制电路65待机直到在此后经过30分钟之前再次打开盖16,或者操作启动键(步骤S35,S36,S37)。通常,使用者在进行盖16的开闭操作取出了洗涤物之后,在30分以内操作「启动」键43。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36中根据「是」向步骤S12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通过盖锁定机构73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之后执行槽干燥运转(步骤S13)。
控制电路65在上述步骤S35~S37中从盖16的开闭操作开始在30分钟以内再次打开了盖16时,在步骤S35中根据「是」向步骤S38转移,并重新设定1小时的计时器。然后,控制电路65判断在经过1小时之前盖16是否已锁闭(步骤S39,S40)。当在步骤S39中判断为在经过1小时之前已锁闭了盖16时,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41转移,在重新设定30分钟的计时器之后,向步骤S36转移。
当在步骤S39、S40中即使经过1小时也没有锁闭盖16时,控制电路65在步骤S40中根据「是」向步骤S16转移。因此,控制电路65不执行槽干燥运转就关闭电源。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可特别获得如下的效果。
控制电路65在有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情况下,在执行了洗涤运转之后,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控制电路65在从盖16打开到锁闭的时间比2秒长的情况下,判断为有盖16的开闭操作。另一方面,控制电路65在从盖16打开到锁闭的时间小于2秒时,判断为使用者打开盖16失败,判断为没有盖16的开闭操作。控制电路65在判断为没有盖16的开闭操作时,再次检测盖16的开闭操作。因此,控制电路65不将如使用者打开盖16失败这样的短时间开闭识别为盖16的开闭操作。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判断是否取出了洗涤物。结果,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内槽6内还残留有洗涤物就向槽干燥运转转移。
(第3实施方式)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有以下点不同。即,在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说明了在槽干燥运转的槽干燥过程中通过热风生成用的加热器24的通电来进行仅供给热风的槽干燥的结构。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热器24交替反复地进行通电和断电。由此,在槽4交替地供给热风和冷风、并且进行干燥。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向加热器24通电的时间减少。因此,可减少功耗量。
在第3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槽干燥运转的槽干燥过程中,可由使用者选择仅供给热风、或交替地供给热风和冷风。例如,在操作了「维护」键52的状态下,操作了电源的「接通」键之后,可通过「清洗」键50的操作来变更使槽4干燥的风的性质。此时,显示器59的7段(segment)显示部59a在仅供给热风的情况下显示「1」,在交替地供给热风和冷风的情况下显示「2」。使用者通过观看该显示,可容易地识别是仅供给热风的设定还是交替地供给热风和冷风的设定。
(第4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中,洗涤干燥机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关于洗涤干燥机的结构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操作面板40上具有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和操作面板40的其他部位同样与控制电路65电连接。在第4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70以及控制电路65由检测在内槽6内收容的洗涤物的重量的重量检测部件和检测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的洗涤物检测部件构成。具体地说,控制电路65通过电动机12使脉动器10旋转。然后,控制电路65根据此时的旋转传感器70所检测出的转数和控制电路65预先具有的表,来判断在内槽6内收容的洗涤物的重量。即使在从控制电路65向电动机12供给恒定的功率时,在内槽6内收容的洗涤物的量即重量大的情况下,由旋转传感器70检测到的转数变低。另一方面,在洗涤物的量即重量小的情况下,利用旋转传感器70检测出的转数变高。
接着,参照图9对第4实施方式的自动槽干燥功能进行说明。
使用者首先在操作面板40中设定运转的过程(步骤S101)。这里,在使用者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当选择设定洗涤过程时操作「维护」键52。由此,控制电路65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将与「维护」键52对应的显示器61置为点亮状态。另外,控制电路65将设定了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该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一旦设定时,在下次洗涤时保持着已设定的状态进行工作。
在解除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情况下,使用者在选择设定洗涤过程时重新操作「维护」键52。然后,与「维护」键52对应的显示器61置为灭灯状态,并且控制电路65解除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控制电路65将解除了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的情况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此时,在下次洗涤时作为没有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的状态进行工作。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02中,判断是否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作为选择设定的过程。在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03转移,并在这里判断是否设定洗涤过程的运转。控制电路65在设定了洗涤过程的运转的情况下,根据「是」向步骤S104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判断已设定的洗涤过程是否包含有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或包含有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如果是通常的洗涤过程则这些都适合。
控制电路65在判断为步骤S104中设定的洗涤过程包含有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或包含有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时,根据「是」向步骤S105转移,并待机到操作「启动」键43。当操作「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执行与使用者所选择设定的洗涤运转相当的洗涤过程(步骤S106)。已选择设定的洗涤过程是包括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过程、或包括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过程。
控制电路65执行使用者所选择设定的洗涤过程,在其运转结束后,利用蜂鸣器72进行报知。由此,控制电路65向使用者报知洗涤运转已结束的情况(步骤S107)。之后,控制电路65测量洗涤运转结束后经过的时间,并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T4、在此情况下为1小时。该规定时间T4与权利要求范围的「第1规定时间」对应。另外,控制电路65判断是否进行了盖开闭检测(步骤S108,S109)。
在通常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通过蜂鸣器72的报知而知晓了洗涤运转已结束的情况时,打开盖16以及内盖14,取出内槽6内的洗涤物。然后,使用者锁闭内盖14以及盖16。此时,控制电路65,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操作,由此判断为从内槽6内取出了洗涤物。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08以及步骤S109中,当在洗涤运转结束后1小时以内检测出盖16的开闭操作时,判断为使用者从内槽6内取出了洗涤物。然后,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10、S111转移。控制电路65测量盖16的开闭检测后的经过时间,并判断该经过时间在经过了预定的规定时间、此情况下为30分钟以内是否操作了启动键。当在步骤S110中判断为在经过30分钟以内操作了「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12转移。然后,控制电路65使盖锁定机构73动作,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之后,控制电路65进行重量检测并判断在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步骤S113、S114)。
这里,步骤S113的重量检测与清洗过程中的重量检测同样地进行。即,控制电路65通过电动机12仅使脉动器10旋转。然后,控制电路65根据仅使脉动器10旋转时的旋转传感器70的转数大小和预先具有的表来判断洗涤物的重量。步骤S114中的有无洗涤物的判断不是判断洗涤物的量。即,在步骤S114中,判断在内槽6内是否残留有洗涤物。因此,控制电路65比较旋转传感器70所检测出的转数和内槽6内的洗涤物最少时的阈值,来判断有无洗涤物。当在步骤S114中判断为没有洗涤物时,控制电路65根据「是」向步骤S115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上存在「有洗涤物」的显示时,消去该显示即灭灯,并且删除非易失性存储器66的「有洗涤物」的存储。此后,控制电路65执行槽干燥运转(步骤S116)。在此情况下,执行洗涤运转后的盖16的开闭操作以及「启动」键43的键操作与用于执行槽干燥运转的特定操作相当。槽干燥运转具体地说是如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5所示的方式来进行的。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控制电路65当槽干燥运转结束时,解除盖锁定机构73对盖16的锁定状态(步骤S117)。此后,控制电路65关闭电源(步骤S118)使运转全部结束。
但是,在上述步骤S106中执行洗涤运转,在蜂鸣器72报知后经过了1小时也没有进行盖16的开闭检测,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65判断为使用者忘记取出洗涤物、或没有取出洗涤物的意思。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08中根据「是」向步骤S118转移,在不执行槽干燥运转的状态下,强制地关断电源。由此,即使是在执行了洗涤运转之后使用者放置的情况下,洗涤干燥机也没有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步骤S106中执行洗涤运转并在蜂鸣器72报知后进行盖16的开闭检测、即在步骤S109中成为「是」,但经过了30分钟也没有操作「启动」键43,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65判断为使用者虽取出了洗涤物但忘记了「启动」键43的操作。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11中根据「是」向步骤S112转移,在利用盖锁定机构73锁定了盖16后,执行重量检测(步骤S113)。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13中执行重量检测,在步骤S114中当判断有无洗涤物的结果为有洗涤物的情况下,认为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在此情况下,控制电路65根据「否」向步骤S119转移。这里,控制电路65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中显示「有洗涤物」、即将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点亮,并且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存储「有洗涤物」。控制电路65通过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中显示「有洗涤物」,来向使用者报知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使用者通过观察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的「有洗涤物」显示,可察觉到忘记取出洗涤物的情况。结果,使用者再次打开盖16以及内盖14取出了内槽6内的洗涤物后,锁闭内盖14以及盖16。
控制电路65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中显示了「有洗涤物」后,判断在预定的规定时间T5即10分钟以内是否有盖16的开闭操作(步骤S120,S121)。该规定时间T5与权利要求范围的「第2规定时间」对应。控制电路65在10分钟以内检测到盖16的开闭操作时,判断为使用者从内槽6内取出了洗涤物。因此,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21中根据「是」返回到步骤S110。另一方面,控制电路65在即使经过了10分钟也没有检测到盖16的开闭操作时,在步骤S120中根据「是」向步骤S118转移,并关闭电源。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19中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上进行「有洗涤物」的显示,并且在将「有洗涤物」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6内的状态下,如上所述经过10分钟也未检测到盖16的开闭操作,从而不执行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在此情况下,在下次电源接通时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中显示「有洗涤物」、即点亮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由此,控制电路65可向使用者告知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的情况。
控制电路65当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在已设定的运转过程内没有设定自动槽干燥功能时根据「否」向步骤S122转移。然后,控制电路65待机到有启动键的操作。当操作「启动」键43时,控制电路65执行已选择设定的过程(步骤S123)。控制电路65在已选择设定的过程的运转结束时,利用蜂鸣器72进行报知(步骤S124)。之后,控制电路65向步骤S118转移,并关闭电源。
控制电路65例如在设定有洗涤干燥过程或干燥过程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判断为有自动槽干燥功能设定,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设定的过程不是洗涤过程,此时根据「否」向步骤S125转移。并且,控制电路65设置为不能设定自动槽干燥,并待机到有启动键的操作(步骤S126)。然后,控制电路65在操作「启动」键43时,执行已选择设定的过程(步骤S127)。控制电路65在已选择设定的过程的运转结束时,利用蜂鸣器72进行报知(步骤S128)。控制电路65之后向步骤S118转移并关闭电源。
控制电路65在步骤S104中,在步骤S101所设定的洗涤过程不包含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或不包含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时,根据「否」向步骤S125转移。
根据上述第4实施方式,可获得如下的效果。控制电路65在进行包括清洗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洗涤运转过程、或包括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的洗涤运转过程的情况下,当设定了自动槽干燥功能时,在执行了这些洗涤运转过程后,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操作。然后,控制电路65检测进行「启动」键43的操作,并通过重量检测来检测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当结果是没有洗涤物时,自动执行槽干燥运转。由此,能够防止在内槽6内还残留有洗涤物的状态下进行槽干燥运转的情况。
控制电路65在重量检测的检测结果是有洗涤物的情况下,通过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中显示「有洗涤物」来报知使用者。使用者通过观察该「有洗涤物」,可容易地识别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的情况。因此,使用者在再次打开盖16以及内盖14取出了内槽6内的洗涤物后,锁闭这些内盖14以及盖16。由此,能够防止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的状态下的槽干燥运转。
控制电路65在执行了各洗涤运转过程后,当在规定时间T4即1小时以内通过盖开关69检测出盖16的开闭时,经由重量检测来检测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如果使用者没有进行盖16的开闭操作则无法取出洗涤物。因此,控制电路65可仅在有盖16的开闭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的检测。从而,不需要进行无效的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的检测。
控制电路65在通过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报知了有洗涤物后,在规定时间T5即10分钟以内通过盖开关69来检测盖16的开闭,在此情况下再次经由重量检测来检测内槽6内有无洗涤物。然后,控制电路65利用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来报知其检测结果。由此,可进一步防止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的情况。
控制电路65在通过洗涤物有无显示部60a报知了有洗涤物后,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T5即10分钟也未由盖开关69检测到盖16的开闭时,不执行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内槽6内残留有洗涤物的状态下进行槽干燥运转的情况。另外,还能够防止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洗涤干燥机的情况。
此外,控制电路65在洗涤运转过程结束后,判断为经过了规定时间T4即1小时也没有盖16的开闭操作时,不执行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由此,即使是使用者在执行了洗涤运转后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洗涤干燥机。
另外,控制电路65在执行了洗涤运转过程后,从通过盖开关69检测到盖16的开闭操作开始经过了30分也没有操作「启动」键43时,进行重量检测。然后,控制电路65在重量检测的结果为没有洗涤物的情况下,进行槽干燥运转。由此,即使使用者取出了洗涤物后忘记「启动」键43的键操作,也能够自动地进行槽干燥运转。
控制电路65在通过设定有无自动槽干燥功能的「维护」键52的操作来设定成有自动槽干燥功能时,将设定的内容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因此,控制电路65在下次接通洗涤干燥机的电源时,自动设定为有自动槽干燥功能。因此,每当进行洗涤运转时,使用者无需进行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的设定,从而使用状况良好。另外,还可以通过「维护」键52的操作来设定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由此,控制电路65在设定了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的情况下,将其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66中。结果,控制电路65在下次接通洗涤干燥机的电源时,自动设定为没有自动槽干燥功能。
控制电路65在执行了洗涤运转后,在执行重量检测之前,通过盖锁定机构73将盖16锁定为锁闭状态。因此,在执行重量检测及槽干燥运转时,可放置误打开盖16。
在槽干燥运转时通过将排水阀34置为打开状态,使来自槽4侧的排气量增加。因此,可以将水分向槽4外尽快地排出,从而能够提高槽4的干燥效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下地变形或延伸。
槽干燥部件不限于具有送风用的风扇21以及加热用的加热器24的热风供给装置20,例如可具有送风用的风扇21以及旋转驱动该风扇的风扇电动机23。另外,槽干燥部件可仅通过电动机12来使内槽6旋转。
在洗涤运转结束且蜂鸣器报知后,等待盖开闭检测的时间、即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8中的规定时间T1以及第4实施方式的步骤S108中的规定时间T4不限于1小时,也可以是45分钟或1小时15分钟。
另外,在进行了盖16的开闭检测后,在第1实施方式的步骤S11中等待启动键操作的规定时间T2不限于30分钟,可以是20分钟或40分钟。
在第2实施方式的步骤S31中,从开盖到闭盖的规定时间T3不限于2秒,也可以是3秒或4秒。
在第4实施方式的步骤S120中进行了有洗涤物的显示以及存储后,等待盖16开闭检测的规定时间T5不限于10分钟,可以是15分钟或8分钟。
另外,不限于纵轴型的洗涤干燥机,也可以适用于包含槽的轴中心线指向大致水平方向、即稍微倾斜的情况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

Claims (11)

1.一种洗涤机,具有:
槽,其用于洗涤物的清洗、漂洗、脱水;
盖,其开闭用于使洗涤物出入上述槽的洗涤物出入口;
盖开闭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盖的开闭;
洗涤物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
槽干燥部件,其使上述槽干燥;以及
控制部件,其在包含清洗过程、漂洗过程、脱水过程中至少任意一个过程的洗涤运转的执行结束后,在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在其检测结果为没有洗涤物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槽干燥部件执行使上述槽干燥的槽干燥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还具备:
报知部件;
其中,上述控制部件在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有洗涤物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有洗涤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为有洗涤物的情况下,不实施上述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上述洗涤运转的执行结束后,仅在第1规定时间内通过上述盖开闲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有洗涤物后,在第2规定时间内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再次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并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其检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有洗涤物后,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也没有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不执行上述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有洗涤物后,在经过第2规定时间也没有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不执行上述槽干燥运转,关闭电源,在下次电源接通时通过上述报知部件报知有洗涤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经过第3规定时间也没有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开闭的情况下,关闭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还具有:
输入键,其向上述控制部件输入指示;
其中,上述控制部件在结束了上述洗涤运转的执行后,在向上述输入键进行键操作时,通过上述洗涤物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机,还具有:
输入键,其向上述控制部件输入指示;
其中,上述控制部件在结束了上述洗涤运转的执行后,在没有向上述输入键进行键操作的状态下经过了第4规定时间时,检测上述槽内有无洗涤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洗涤机,其中,
上述控制部件在执行了上述洗涤运转后,在通过上述盖开闭检测部件检测到上述盖的打开后,在经过了第5规定时间以上检测到上述盖的锁闭时,判断为有上述盖的开闭操作,在检测到上述盖的打开后,在小于上述第5规定时间内检测到上述盖的锁闭时,判断为没有上述盖的开闭操作。
CN200880009290A 2007-03-22 2008-02-05 洗涤机 Pending CN1016414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5008/2007 2007-03-22
JP2007075008A JP4691059B2 (ja) 2007-03-22 2007-03-22 洗濯乾燥機
JP117200/2007 2007-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471A true CN101641471A (zh) 2010-02-03

Family

ID=39902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9290A Pending CN101641471A (zh) 2007-03-22 2008-02-05 洗涤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91059B2 (zh)
CN (1) CN10164147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0243B (zh) * 2010-12-29 2016-11-09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清洁特性的洗衣机
CN10942380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113774625A (zh) * 2021-09-30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筒风干方法、装置、滚筒洗衣机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9212B (zh) * 2009-07-01 2015-04-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JP5764088B2 (ja) * 2012-04-16 2015-08-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JP6340593B2 (ja) * 2014-07-10 2018-06-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6965189B2 (ja) * 2018-03-09 2021-1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6904936B2 (ja) * 2018-09-28 2021-07-21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11364201A (zh) * 2018-12-06 2020-07-03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378A (ja) * 1997-07-02 1999-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2005143532A (ja) * 2003-11-11 2005-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洗濯機
JP4493475B2 (ja) * 2004-11-17 2010-06-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0243B (zh) * 2010-12-29 2016-11-09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清洁特性的洗衣机
CN109423809A (zh) * 2017-08-28 2019-03-05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N113774625A (zh) * 2021-09-30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的筒风干方法、装置、滚筒洗衣机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91059B2 (ja) 2011-06-01
JP2008229153A (ja) 200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1471A (zh) 洗涤机
JP5152240B2 (ja) 洗濯機
CN102199855B (zh) 洗衣机
KR100781274B1 (ko)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EP1213384A2 (en) Automatic washing machine
TWI448601B (zh) Drum washing machine
EP2447411A2 (en) Drum-Type Washing Machine
JP6074690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426243B2 (ja) 洗濯機
EP1236824B1 (e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JP2008183122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7307067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14083138A (ja) 洗濯乾燥機
KR101103090B1 (ko) 세탁기
JP2008073308A (ja) 洗濯機
JP200711714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5889575B2 (ja) 洗濯機
JP4973710B2 (ja) 洗濯乾燥機
JP4455637B2 (ja) 洗濯機
CN106609437A (zh) 洗衣机
JP4922054B2 (ja) 洗濯機
KR100873907B1 (ko)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JP3643776B2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及びこれの泡検知用エアトラップの詰まり検知方法
JP2002035469A (ja) 洗濯機
JP2018175393A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