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8406B -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8406B
CN101638406B CN2009100342652A CN200910034265A CN101638406B CN 101638406 B CN101638406 B CN 101638406B CN 2009100342652 A CN2009100342652 A CN 2009100342652A CN 200910034265 A CN200910034265 A CN 200910034265A CN 101638406 B CN101638406 B CN 101638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neighbour
phthalide
methyl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342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8406A (zh
Inventor
于康平
李泽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342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84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8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8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8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an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化合物如式(I)所示:

Description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I)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制备农用杀真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醚菌酯kresoxim-methyl、肟菌酯Trifloxystrobin)中用作为中间体的化合物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2-苯并[c]呋喃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酞(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英文名称:Phthalide,分子式C8H6O2,纯品为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75℃,65.8℃(不稳定型),相对密度1.636(99.1/4℃),折光率1.536(99.1℃)。溶于醇、醚和热水,极微溶于冷水。用途:用作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用于生产染料中间体1,4-二氯蒽醌、1-氯蒽醌,抗凝血药苯基茚满二酮,抗焦虑药多虑平,农用杀菌剂醚菌酯(kresoxim-methyl)、四氯苯酞(phthalide)等。
苯酞生产方法主要有:
(1)邻苯二甲酰亚胺还原法。将锌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冷却至5℃以下,加入硫酸铜溶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控制温度不超过8℃,加毕,在5-8℃保温1.5h。升温排氨3h,冷却,过滤,滤液用浓盐酸中和至pH=1,加热煮沸1h,搅拌冷却结晶,过滤,水洗至中性,低温干燥,得含量95%的苯酞,收率80%。此方法原料价格很高,且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2)化学还原法,以锌-醋酸等为还原剂,将邻苯二甲酸酐还原为苯酞,此方法虽然生产工艺较简单,但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苯酐加氢法,下面一些专利都是采用苯酐加氢合成苯酞:
EP-B-89417描述,在固定于载体上的镍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使用具有升降式搅拌器的高压釜和作为必要溶剂的苯甲酸甲酯,将邻苯二甲酸酐催化氢化成2-苯并[c]呋喃酮。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对催化剂要求较高且反应时间长。
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有机化学方法),6、2(1963),732-733页,以及US-A-2114696描述,在振摇式高压釜中,利用阮内镍催化剂,将邻苯二甲酸酐氢化成2-苯并[c]呋喃酮,但在氢气压力为165巴且使用乙醇作为溶剂时2-苯并[c]呋喃酮的产率仅为73%。
WO98/01437公开了一种在2-苯并[c]呋喃酮溶剂中,将邻苯二甲酸酐催化氢化成2-苯并[c]呋喃酮的一种方法。
WO98/01438公开了一种在掺杂有元素周期表第1副族、第6副族和/或第7副族金属的瑞尼镍催化剂的催化下,将邻苯二甲酸酐催化氢化成2-苯并[c]呋喃酮的一种方法。
CN1232460A公开了一种利用悬浮阮内镍催化剂,将邻苯二甲酸酐催化氢化成2-苯并[c]呋喃酮的方法。
CN1884272A公开的是一种由邻苯二甲酸酐液相加氢合成苯酞的方法,此方法的负载型镍催化剂要在400~800℃下焙烧2~8小时,在300~700℃下还原1~10小时,催化剂制作困难。反应要在150~180℃下和3.0Mpa左右的氢压进行。
虽然苯酐加氢法有较好的收率和产品质量,对环境相对友好等,但使用的催化剂价格相对昂贵,制作困难,反应都要在高温加氢加压下高压釜中进行,产物后处理成本较高,工业化生产有较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各种制备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2-苯并[c]呋喃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全新的、不需要使用高压釜的、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杀菌剂中间体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的、完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中与上述方法相比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转化率相对较高,成本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避免了高温高压加氢的风险。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
一种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2-苯并[c]呋喃酮)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化合物如式(I)所示:
Figure G2009100342652D00031
其中R1、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是独立的氢或卤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1).使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在引发剂存在下与氯气反应,部分生成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得到式(II)、式(III)的混合物。
Figure G2009100342652D00041
其中R1、R2、R3和R4的定义同上,所述的引发剂1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重量计,为0.01‰~10.0‰,优选0.1‰~1.0‰;引发剂2的用量是基于步骤(1)排出的式(II)、式(III)的混合物重量计,为0.1%~10.0%,优选0.5%~1.0%;氯气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量计,为1∶0.3~0.6mol,优选1∶0.4~0.5mol,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面积归一法,生成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量达到40~43%,停止通氯气;
(2).使式(II)、式(III)的混合物在引发剂2、负压下,加热环合脱去氯甲烷;
(3)、再在负压下精馏,脱去未反应的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生成式(I)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粗品。
本发明还可以增加以下步骤:
(4)、用甲醇溶解步骤(3)生成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重结晶。
以上方案中,所述的引发剂1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重量计,为0.01‰~10.0‰,优选0.1‰~1.0‰;引发剂2的用量是基于步骤(1)排出的式(II)、式(III)的混合物重量计,为0.1%~10.0%,优选0.5%~1.0%;
步骤(1)所述的引发剂1选自: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优选偶氮二异丁腈;
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2为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苯酞);
步骤(4)所述的溶剂选自C1~C4的低级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丁醇,优选甲醇或乙醇;
所述的溶剂用量是基于步骤(3)排出的式(I)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重量计的0.5~2.0倍;优选0.7倍。
氯气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量计,为1∶0.3~0.6mol,优选1∶0.4~0.5mol,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面积归一法,生成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量达到40~43%,停止通氯气;
步骤(1)所述的与氯气反应的温度为50~100℃;优选为80~90℃;
步骤(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20~190℃;优选为160~170℃;
步骤(3)所述的负压下其真空度要求小于-0.09Mpa;更好是小于-0.098Mpa;
步骤(4)所述的溶剂溶解重结晶,是使用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的用量是基于溶解后溶液重量计的1.0~10.0%;优选3.0~5.0%。
更优化的方案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加到反应瓶中,搅拌下加热至80℃,开始通入氯气,期间控制温度在80~90℃之间,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面积归一法计量控制生成的邻-二氯甲基苯甲酸甲酯≤1.0%,当生成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量达到40~43%,停止通氯气,冷却,排出反应的混合物。
(2).步骤(1)的混合物、引发剂2加到精馏瓶中,精馏瓶上装有Φ25×400mm,内填5×10mm陶瓷环填料的精馏分馏柱和具活芯式分馏头,在-0.1Mpa真空度下,升温到130℃左右保持1小时,再精馏蒸出未反应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正常馏出釜温度在140℃~160℃,顶温度在108℃左右,最终结束液相温不超过170℃、气相温不超过120℃;流出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回到步骤(1)再通氯使用;
(3).残留在釜中的料继续在-0.1Mpa真空度、温度160-165℃,抽气保温,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要求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完全转化为苯酞(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得粗产品;
(4).冷却后计量加到重结晶瓶中,加入规定比例的甲醇和活性炭,搅拌下加热到回流,保持30分钟,冷却到45℃左右,过滤去除活性炭,滤液搅拌下冷却结晶,冷到-5℃保持1小时后,过滤,用少量冷甲醇洗涤滤饼,抽干,湿品在30~35℃下真空干燥,得到苯酞(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
本发明目的提供的方法是一条全新的苯酞(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化学制备方法;生产成本、能量消耗和安全生产的风险明显降低;相对收率较高,生产过程中没有高温高压加氢的风险弊病。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要求有专项实验、生产设备,容易适用于任何非限定尺寸的标准实验、生产容器中进行,因此,从生产的角度看,远比常规的高压催化氢化法更为通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其中1H-NMR谱是用CDCl3溶剂记录。在下面的实验中所用的缩写如下:
NMR=核磁共振 s=单峰 d=双峰 m=多峰
MS=质谱
AIBN=偶氮二异丁腈
m.p=熔点
以下各实施例所制备的化合物如式(I)所示:
Figure G2009100342652D00071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是独立的氢或卤素。
实施例1:苯酞的合成
反应方程式
投料比:
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苯酞=300∶0.1∶1.85(w/w)
投料数量:
  原料名称   数量(g)   含量(%)   分子量   摩尔数mol
  邻-甲基苯甲酸甲酯   1600   99   150.18   10.5
  偶氮二异丁腈   0.5   99   164.21   0.003
  氯气   约360   99.5   71   5.0
  苯酞   10   99.5   134
操作过程:
2000ml干净无水的反应瓶中加入邻-甲基苯甲酸甲酯1600g(99%,10.0mol)和AIBN 0.5g,搅拌下升温到80℃,停止搅拌,开始通入氯气,(放热反应)反应瓶外水冷却,控制温度在80℃~90℃,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严格控制二氯化物≤1.5%,一般一氯化物可达到43%左右时)一般要6小时左右结束反应,稍冷却将物料计量后,排出反应物到精馏瓶中,加入苯酞10g,2000ml精馏瓶上装有Φ25×400mm的玻璃空心柱,内填5×10mm的陶瓷环填料和具活芯式分馏头,在-0.1Mpa真空度下,升温到130℃左右保持1小时,真空度要求达到-0.1Mpa,正常馏出料釜温度在140℃-160℃,顶温度在108℃左右,最终结束釜温不超过170℃、顶温不超过120℃;流出物915g左右,占投入的57.18%,残留在釜中的料继续在-0.1Mpa真空度、温度160~165℃,抽气保温3小时,取样分析,要求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完全转化为苯酞,结束冷却到100℃,放计量605g左右,马上加入1000ml结晶瓶中,加甲醇420g,搅拌溶解,加入溶液总量的3%量的活性炭(30g),升温到回流,保持30分钟,降温到45℃过滤去除活性炭,滤液冷却结晶,一直冷到-5℃,再保温1小时,过滤,可得到白色的苯酞546g左右,含量≥99%,去除流出物915g,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到苯酞的收率可达90%。m.p 75~76℃
重结晶的甲醇母液,在随后的制备中作为溶剂再次利用。
实施例2:苯酞的合成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
加入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为实施例1流出物915g和新的685g,加入AIBN 1.6g通氯结束后精馏蒸出未反应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908g,得粗品苯酞613g,加入实施例1的重结晶的甲醇母液溶解,冷却重结晶,得到白色的苯酞547g,含量≥99%,收率88.6%。
二次重结晶的甲醇母液,加入蒸馏瓶中常压脱出甲醇,到内温100℃结束,残留物计量,再加重量的30%量的甲醇,搅拌冷却结晶,一直冷到-10℃,过滤,还可以得到苯酞34.5g,含量≥94%,总收率≥92%。
三次母液脱出甲醇后,残渣作废料处理。
实施例3:5-溴苯酞的合成
反应方程式
Figure G2009100342652D00091
投料比:
4-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5-溴苯酞=300∶0.1∶1.85(w/w)
投料数量:
  原料名称   数量(g)   含量(%)   分子量   摩尔数mol
  4-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   1620   99   229.07   7.0
  偶氮二异丁腈   0.5   99   164.21   0.003
  氯气   约215   99.5   71   3.0
  5-溴苯酞   10   99.5   213
操作过程:
20001干净无水的反应瓶中加入4-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1620g(99%,10.0mol)和AIBN 0.5g,搅拌下升温到80℃,停止搅拌,开始通入氯气,(放热反应)反应瓶外水冷却,控制温度在80℃~90℃,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严格控制二氯化物≤1.5%,一般一氯化物可达到43%左右时)一般要6小时左右结束反应,稍冷却将物料计量后,排出反应物到精馏瓶中,加入环合反应引发剂5-溴苯酞10g,20001精馏瓶上装有Φ25×400mm的玻璃空心柱,内填5×10mm的陶瓷环填料和具活芯式分馏头,在-0.1Mpa真空度下,升温到150℃左右保持1小时,真空度要求达到-0.1Mpa,正常前馏出料釜温度在165℃-200℃,顶温度在138℃左右,最终结束釜温不超过200℃、顶温不超过146℃;流出物925g左右,占投入的57%,残留在釜中的料继续在-0.1Mpa真空度、温度190-200℃,抽气保温3小时,取样分析,要求4-溴-2-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完全转化为5-溴苯酞,放桶计量625g左右,马上抽入1000l结晶釜中,加乙醇600g,搅拌溶解,加入溶液总量的3%量的活性炭(40g),升温到回流,保持30分钟,降温到55℃过滤去除活性炭,滤液冷却结晶,一直冷到15℃,再保温1小时,放料离心过滤,可得到5-溴苯酞506g左右,含量≥99%,从4-溴-2-甲基苯甲酸甲酯到5-溴苯酞的收率可达80%。
重结晶的乙醇母液,加入蒸馏瓶中常压脱出乙醇,到内温100℃结束,然后放下计量,再加入50%的乙醇,,搅拌冷却到10℃,离心过滤,还可以得到一部份5-溴苯酞。
二次母液脱出乙醇后,残渣作废料处理。
精馏出的前馏,计量后转到前面继续通氯反应。
5-溴苯酞m.p:160~163℃
1H NMR(CDCl3),δ:7.75(dd,J1=33Hz,J2=8.5Hz),7.67(s),5.30(s);
MS(m/Z):2.14(M+2.18),212(M+18.2),191(100),185(41.5),
183(42.8),135(38.3),114(7),(17.6).
实施例4:苯酞合成
2000ml干净无水的反应瓶中加入邻-甲基苯甲酸甲酯1600g(99%,10.0mol)和AIBN 0.2g,搅拌下升温到80℃,停止搅拌,开始通入氯气,(放热反应)反应瓶外水冷却,控制温度在80℃~90℃,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严格控制二氯化物≤1.5%,一般一氯化物可达到43%左右时)一般要6小时左右结束反应,稍冷却将物料计量后,排出反应物到精馏瓶中,加入苯酞1.8g,2000ml精馏瓶上装有Φ25×400mm的玻璃空心柱,内填5×10mm的陶瓷环填料和具活芯式分馏头,在-0.1Mpa真空度下,升温到130℃左右保持1小时,真空度要求达到-0.1Mpa,正常馏出料釜温度在140℃-160℃,顶温度在108℃左右,最终结束釜温不超过170℃、顶温不超过120℃;流出物916g左右,占投入的57.2%,残留在釜中的料继续在-0.1Mpa真空度、温度160~165℃,抽气保温3小时,取样分析,要求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完全转化为苯酞,结束冷却到100℃,放计量605g左右,马上加入1000ml结晶瓶中,加乙醇425g,搅拌溶解,加入溶液总量的3%量的活性炭(30g),升温到回流,保持30分钟,降温到45℃过滤去除活性炭,滤液冷却结晶,一直冷到-5℃,再保温1小时,过滤,可得到白色的苯酞550g左右,含量≥99%,去除流出物916g,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到苯酞的收率可达90%。m.p 75~76℃
重结晶的乙醇母液,在随后的制备中作为溶剂再次利用。
实施例5:苯酞合成
2000ml干净无水的反应瓶中加入邻-甲基苯甲酸甲酯1600g(99%,10.0mol)和过氧化苯甲酰16g,搅拌下升温到80℃,停止搅拌,开始通入氯气,(放热反应)反应瓶外水冷却,控制温度在80℃~90℃,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严格控制二氯化物≤1.5%,一般一氯化物可达到43%左右时)一般要6小时左右结束反应,稍冷却将物料计量后,排出反应物到精馏瓶中,加入苯酞18g,2000ml精馏瓶上装有Φ25×400mm的玻璃空心柱,内填5×10mm的陶瓷环填料和具活芯式分馏头,在-0.1Mpa真空度下,升温到130℃左右保持1小时,真空度要求达到-0.1Mpa,正常馏出料釜温度在140℃-160℃,顶温度在108℃左右,最终结束釜温不超过170℃、顶温不超过120℃;流出物920g左右,占投入的57.5%,残留在釜中的料继续在-0.1Mpa真空度、温度160~165℃,抽气保温3小时,取样分析,要求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完全转化为苯酞,结束冷却到100℃,放计量605g左右,马上加入1000ml结晶瓶中,加入实施例4的乙醇母液,搅拌溶解,加入溶液总量的5%量的活性炭(60g),升温到回流,保持30分钟,降温到45℃过滤去除活性炭,用25g乙醇漂洗活性炭,抽干,滤液冷却结晶,一直冷到-5℃,再保温1小时,过滤,可得到白色的苯酞564g左右,含量≥99%,去除流出物920g,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到苯酞的收率可达93%。m.p 75~76℃
二次重结晶的乙醇母液未做进一步处理。
实施例6:苯酞合成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
步骤(4)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所得产物含量99.5%,收率83.5%
实施例7:苯酞合成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
步骤(4)所述的溶剂为正丁醇;所得产物含量97%,收率93.5%
实施例8:苯酞合成与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基本相同,但有以下改变:
步骤(4)所述的溶剂为甲醇,用量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重量的2倍,一次性所得产物含量99.8%,收率47.3%。

Claims (6)

1.一种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化合物如式(I)所示:
Figure FSB00000528247100011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各自是独立的氢或卤素,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使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在引发剂1存在下与氯气反应,部分生成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得到式(II)、式(III)的混合物;
其中R1、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各自是独立的氢或卤素,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分析面积归一法,生成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量达到40~43%时,停止通氯气;
(2).使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式(III)的邻-氯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混合物在引发剂2存在下,并在负压下,加热环合脱去氯甲烷;
(3)、再在负压下精馏脱去未反应的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得到式(I)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
(4)、用溶剂溶解步骤(3)生成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重结晶;
步骤(1)所述的引发剂1选自: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二苯甲酰;
步骤(2)所述的引发剂2为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溶剂选自C1~C4的低级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1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重量计,为0.01‰~10.0‰;引发剂2的用量是基于步骤(1)排出的式(II)、式(III)的混合物重量计,为0.1%~10.0%;氯气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量计,为1∶0.3~0.6。
4.根据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的引发剂1为偶氮二异丁腈;
所述的引发剂1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重量计,为0.1‰~1.0‰;
引发剂2的用量是基于步骤(1)排出的式(II)、式(III)的混合物重量计,为0.5%~1.0%;
氯气的用量是基于式(II)的邻-甲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量计,为1∶0.4~0.5;
步骤(4)所述的溶剂选用甲醇或乙醇,溶剂用量是基于步骤(3)排出的式(I)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重量计的0.5~2.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的与氯气反应的温度为50~100℃;
步骤(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20~190℃;
步骤(3)所述的负压下其真空度要求小于-0.09Mpa;
步骤(4)所述的溶剂溶解重结晶,溶剂用量是基于步骤(3)排出的式(I)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粗品重量计的0.7倍;是使用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的用量是基于溶解后溶液重量计的1.0~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的与氯气反应的温度为80~90℃;
步骤(2)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60~170℃;
步骤(3)所述的负压下其真空度要求小于-0.098Mpa;
步骤(4)所述的活性炭的用量是基于溶解后溶液重量计的3.0~5.0%。
CN2009100342652A 2009-09-03 2009-09-03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6384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42652A CN101638406B (zh) 2009-09-03 2009-09-03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342652A CN101638406B (zh) 2009-09-03 2009-09-03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8406A CN101638406A (zh) 2010-02-03
CN101638406B true CN101638406B (zh) 2011-09-28

Family

ID=41613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342652A Active CN101638406B (zh) 2009-09-03 2009-09-03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84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0583B (zh) * 2010-11-15 2012-11-28 江苏耘农化工有限公司 2-苯并[c]呋喃酮的制备方法
CN105418577A (zh) * 2015-11-26 2016-03-23 苏州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以邻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盐酸多塞平的方法
CN110498783A (zh) * 2019-08-02 2019-11-26 成都蓝蜻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罗沙司他中间体的方法
CN112079711A (zh) * 2020-09-17 2020-12-15 白云山东泰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对氯甲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906A (zh) * 2004-10-28 2005-07-06 临海市先锋化工有限公司 5-溴苯酞的合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4906A (zh) * 2004-10-28 2005-07-06 临海市先锋化工有限公司 5-溴苯酞的合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春文等.5-溴苯酚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第38卷(第6期),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8406A (zh) 2010-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8228B (zh) 抗流感和禽流感病毒药物化合物帕拉米韦的合成方法
CN101508744A (zh) 咔唑肟酯类光引发剂
CN101638406B (zh) 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的制备方法
KR20130129180A (ko) 아미노벤조일벤조푸란 유도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4530044A (zh) 一种利奥西呱的合成方法
CN108467396A (zh) 一种更昔洛韦的制备方法
CN107176929A (zh) 一种高效制备高纯度1h‑戊唑醇的方法
CN107098822A (zh) 一种制备普仑司特关键中间体3‑氨基‑2‑羟基苯乙酮的制备方法
CN101417945B (zh) 4-溴-2,3,5,6-四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02199127B (zh) 一种制备嘧菌酯的方法
JP5588130B2 (ja) メチレンビス(ベンゾトリアゾリルフェノ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4774173B (zh) 一种利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制备四氢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CN105732410A (zh) 一种3-n,n-二甲胺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CN108314674A (zh) 一种艾立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970529A (zh) 心血管药物醋丁洛尔中间体2-乙酰基-4-正丁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CN104262338B (zh) 一种阿哌沙班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0003023B (zh) 一种环境友好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制备方法
CN102399235A (zh) 一种2-氨基-5-嘧啶硼酸频哪醇酯的合成方法
CN100389110C (zh) 一种制备芳环取代的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8047258B (zh) 一种合成氨基吡啶硼酸酯的方法
CN105481702A (zh) 一锅法合成间氨基苯乙醚的方法
EP4058428A1 (en) A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azo dyes involving in-situ generation of diazonium salts
CN106083839B (zh) 一种达沙替尼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1574384A (zh) 一种手性1-氨基-2-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11056997A (zh) 一种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523 Jiangsu city of Lianyungang province guannaxian heap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Gang Zhen go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2126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Dantu District Bingzhen Rong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523 Jiangsu city of Lianyungang province guannaxian heap ditch town of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2523 Jiangsu city of Lianyungang province guannaxian heap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Gang Zhen go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Gengyun Chem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