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1601B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1601B
CN101621601B CN2009101491921A CN200910149192A CN101621601B CN 101621601 B CN101621601 B CN 101621601B CN 2009101491921 A CN2009101491921 A CN 2009101491921A CN 200910149192 A CN200910149192 A CN 200910149192A CN 101621601 B CN101621601 B CN 101621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gion
text
data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1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1601A (zh
Inventor
山川慎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1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1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1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16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62Discrim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mage types, e.g. two-tone, continuous t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扫描仪,用于接收图像数据;区域提取部,用于从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HDD,用于存储所提取的图像数据;准则存储部,用于存储用于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一个处理区域的多个准则;装置接口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选择部,用于基于所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从准则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中选择准则;及处理部,用于基于所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出处理区域之一,并执行相应于所识别的处理区域的图像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主张于2008年6月30日在日本递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8-170058以及于2009年4月13日在日本递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9-097122的优先权,并将该文件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图像处理设备中的图像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要对光学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时,根据图像数据的类型,特定地改变图像处理的处理内容。 
例如,当图像数据的图像主要包括文本时,对该图像数据执行二值化处理等以增强文本的边缘,当图像数据的图像主要包括照片等时,对该图像数据执行能够保持图像的色调的图像处理。为了以该种方式改变处理内容,必需正确地识别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内容。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3-64257揭示了一种技术,该技术用于设置将图像数据的内容(下文称为“图像类型”)识别为线图像或半色调图像的准则,从而用户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来识别图像类型。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3-64257揭示的现有技术中,当要再次打印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时,仅基于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先前设置的准则之下识别的图像类型来再次打印图像数据。然而,存在在再次打印图像数据之前根据图像数据的使用目的改变图像类型的要求。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曾经已经打印出图像数据的图像,则根据基于先前设置的准则识别的图像类型,图像数据已经受到例如二值化处理等图像处理之后,在存储部中以所获得的格式存储该图像数据。因此,在以后的阶段中不能改变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类型。从而,如果用户想改变图像类型,必需再次读取图像数据的原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数据接收部,用于接收图像数据;提取部,用于提取图像数据块,所述图像数据块相应于由数据接收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由提取部提取的图像数据块;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多个准则,所述准则用于根据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一个处理区域;模式接收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准则选择部,用于基于由用户通过使用模式接收部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在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之一;区域识别部,用于基于通过准则选择部选择的准则,将在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块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一个处理区域;及图像处理部,用于对由区域识别部识别的处理区域执行与每一个处理区域相关联的图像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数据接收部,用于接收图像数据;提取部,用于提取图像数据块,所述图像数据块相应于由数据接收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由提取部提取的图像数据块;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多个准则,所述准则用于根据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一个处理区域;模式接收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准则选择部,用于基于由用户通过使用模式接收部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在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之一;区域识别部,用于基于通过准则选择部选择的准则,将在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块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一个处理区域;及图像处理部,用于对由区域识别部识别的处理区域执行与每一个处理区域相关联的图像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由图像处理设备执行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图像数据块,该图像数据块相应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及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多个准则,所述准则用于根据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一个处理区域; 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接收步骤,该步骤包括接收图像数据;提取步骤,该步骤从在第一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相应于所述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块;存储步骤,该步骤在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相应于在提取步骤中提取的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块;第二接收步骤,该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识别步骤,该步骤基于在第二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一个处理区域;及执行步骤,该步骤对在识别步骤中所识别出的处理区域执行与每一个处理区域相关联的图像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的介质,当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 
当联系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下面的具体描述,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优点及技术和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图画区域和边缘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区域提取部的框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区域识别部的框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输出格式转换部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经图5中示出的输出格式转换部转换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示出的输入格式转换部的框图; 
图8是说明在准则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的示意图,其表示当图像分割模式是标准模式时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9是说明在准则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的示意图,其表示当图像分割模式是文本模式时信号之间的关系; 
图10是说明在每一个图像处理模式中对每一个区域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 
图11是由图1中示出的MFP执行的从读取原件到在HDD中存储原件 的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从对在HDD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到由图1中示出的MFP中的绘图仪打印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图像形成设备,但是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除了图像形成设备之外的装置。 
在下面的说明中,假设图像形成设备是具有复印机、传真机(FAX)、扫描仪及将输入图像(例如,由扫描仪读取的原件的图像或打印机或FAX输入的图像)传输到其它装置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然而,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是除了多功能外围设备之外的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MFP 100的框图。MFP 100包括扫描仪101、扫描仪校正部102、压缩处理部103、控制器104、网络接口卡(NIC)105、硬盘驱动器(HDD)106、扩展处理部107、打印机校正部108、绘图仪109及输入装置110。经由网络将MFP 100连接到外部个人计算机(PC)终端130。 
HDD 106是存储部,其用于存储图像数据、在各种信号中包括的信息等。可以使用除了HDD 106之外的装置作为存储部来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可以使用例如光盘、存储卡及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等典型的存储部作为存储部。 
用户使用输入装置110来输入各种指令或数据。即,用户通过使用输入装置110来控制MFP 100的操作,即,选择功能、设置参数等。 
在HDD 106中存储由扫描仪101通过扫描原件获取的原件的图像数据。当执行复印处理(其是可执行的处理的一个示例)时,MFP 100经由输入装置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并基于接收到的图像分割模式来执行打印出由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的处理。 
图像分割模式是当由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中的每一个区域被识别为文本区域、图画区域等时指定优先区域的方式。即,当图像的某个区域可以被识别为文本区域和图画区域二者时,图像分割模式指定该区域要被识别为文本 区域还是图画区域。MFP 100对于基于图像分割模式识别的每一个区域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换句话说,图像分割模式用于将由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分割为要分别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多个处理区域。下面假设可以选择标准模式和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 
在文本模式中,优先提取可能包括文本的区域作为文本边缘区域。即,当某个区域可能包括文本时,即使该区域还可能包括能够被作为图画区域提取的图画等,也优先提取该区域作为文本区域。 
在图画模式中,优先提取可能包括图画的区域作为图画区域。即,当某个区域可能包括图画时,即使该区域还可能包括能够被作为文本区域提取的文本等,也优先提取该区域作为图画区域。 
当MFP 100执行复印处理时,扫描仪101光学读取原件,将通过光学读取原件获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例如,600点每英寸(dpi)),并输出数字信号作为图像数据。 
扫描仪校正部102包括区域提取部121和扫描仪γ部122。扫描仪校正部102从由从扫描仪10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中的每一个文本区域、线(line)图像区域、照片区域等中提取图像数据,并执行例如对输入图像数据中的RGB数据的过滤(filtering)处理等图像处理。 
具体地,区域提取部121提取与由输入图像数据(线性反射数据(linearreflectance data))产生的图像的在视觉上不同的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59115中揭示的方法等各种方法来提取与该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 
更具体地,区域提取部121提取与两个不同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该两个不同区域即边缘区域和除了该边缘区域之外的图画区域(例如,照片区域)。边缘区域相应于在其中检测到可能是文本边缘的边缘的区域。图画区域相应于除了边缘区域之外的区域,例如照片区域等。 
区域提取部121也从由输入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中提取彩色(color)区域。彩色区域相应于在白色背景上绘制除了黑色内容之外的彩色内容的区域。 
区域提取部121基于所提取的区域(例如,边缘区域、图画区域和彩色区域)对输入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分配分割信号。该分割信号包括用于识 别区域的信息。更具体地,该分割信号包括3比特信息,其中包括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可以从分割信号的内容来识别每一个像素的区域类型。 
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包括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文本边缘的文本信息(1比特)和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画信息(1比特)。特定地,当作为提取白色区域的结果没有检测到白色背景并且作为提取半色调点的结果检测到半色调点(后面将对其进行描述)时,在图画信息中设置表示图画区域的信息。 
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包括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彩色区域(在彩色区域中,在白色背景上绘制除了黑色内容之外的彩色内容)的信息。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由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中的各种区域的示意图。在HDD 106中存储输入图像数据201作为存储的图像数据。区域提取部121从输入图像数据201中提取与图画区域及边缘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然后,除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在HDD 106中存储与图画区域及边缘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 
当接收到打印由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的请求时,基于用户在输入该请求时输入的图像分割模式,识别由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产生的每一个像素是否相应于彩色文本边缘区域、黑色文本边缘区域或图画区域。 
黑色文本边缘区域是在白色背景上呈现黑色文本的边缘的区域。彩色文本边缘区域是在白色背景上呈现除了黑色文本之外的彩色文本的边缘的区域。 
在图2示出的示例中,包括彩色文本“NEW RELEASE”的区域202相应于边缘区域和彩色区域二者(虽然该示意图不是彩色的)。当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时,将区域202识别为彩色文本边缘区域,从而以彩色文本边缘来处理文本“NEW RELEASE”。另一方面,当选择标准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时,将区域202识别为图画区域。从而,根据选择文本模式还是标准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来改变用于识别区域的准则。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来确定作为彩色文本边缘或图画区域来提取区域。然而,可以基于彩色文本边缘区域和其它的中间处 理进行该种确定。 
当选择标准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从而识别文本“NEW RELEASE”为图画来时,如果文本的大小较小,则该确定的可读性将较低。然而,当如图2所示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时,识别文本“NEW RELEASE”为文本,并且对可能包含包括了含有文本“NEW RELEASE”的区域的文本的所有区域执行适于该文本的处理。因此,可以提高输出图像中的文本“NEWRELEASE”的可读性。 
从而,当再次打印所存储的图像数据时,可以基于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来输出所期望的图像。 
区域提取部121输出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数据、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像数据、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及由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产生的每一个像素的分割信号。 
图3是区域提取部121的具体框图。区域提取部121包括过滤器321、边缘提取部322、白色区域提取部323、半色调点提取部324、彩色识别部325及区域识别部326。 
过滤器321用于加强从扫描仪10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的绿色(G)图像数据以提取图像数据的文本的边缘。 
边缘提取部322包括三元化(trinarizing)部322a、黑色连续像素检测部322b、白色连续像素检测部322c、相邻像素检测部322d及孤立像素除去部322e。在该实施例中,假设认为G图像数据与当提取文本的边缘时有关。然而,可以使用例如亮度数据等表示明暗的其它数据或信号代替G图像数据。 
文本区域通常仅由具有高密度的像素(下文称为“黑色像素”)和具有低密度的像素(下文称为“白色像素”)构成,更特定地,文本区域中的文本的边缘部分由黑色连续像素和白色连续像素构成。基于该事实,黑色连续像素检测部322b检测黑色像素的连续性并且白色连续像素检测部322c检测白色像素的连续性。然后,相邻像素检测部322d检测黑色连续像素和白色连续像素的相邻像素,孤立像素除去部322e除去孤立的像素(相应于预定条件的像素)。然后,边缘提取部322基于来自上述部件的结果识别边缘区域。 
白色区域提取部323对于每一个图像数据识别在白色背景上绘制内容的 区域作为白色区域、识别暗黑色文本周围的区域作为白色区域、并且识别具有低密度的区域作为非白色区域。 
半色调点提取部324从由图像数据产生的图像中提取半色调点,并将所提取的半色调点识别为半色调点区域。 
彩色识别部325包括色相分类部325a、c-存储器325b、m-存储器325c、y-存储器325d、w-存储器325e及彩色像素识别部325f。色相分类部325a将像素分为蓝绿色(cyan)、红紫色(magenta)、黄色和白色的色相,并基于分类的结果在c-存储器325b、m-存储器325c、y-存储器325d和w-存储器325e中存储像素。彩色像素识别部325f基于在存储器325b到325e中存储的信息来识别图像数据的彩色(彩色的(chromatic))像素和黑色(非彩色的(achromatic))像素。 
区域识别部326全面识别每一个像素的区域。图4是区域识别部326的详细框图。区域识别部326包括文本识别部326a、扩张处理部326b及解码部326c。 
当基于来自边缘提取部322的结果、像素相应于边缘区域,基于来自半色调点提取部324的结果、像素不相应于半色调点区域,并基于白色区域提取部323的结果、像素相应于白色区域时,文本识别部326a识别图像数据的像素作为文本边缘。否则,文本识别部326a识别该像素作为非文本边缘(即,该像素是图画或文本的一部分)。 
扩张处理部326b基于来自文本识别部326a的结果对8×8块(block)执行OR(或)操作,然后基于来自文本识别部326a的结果对3×3块执行AND(与)操作以使文本边缘扩张四个像素。即,当目标像素周围的8×8像素中的至少一个被识别为文本边缘时(假设目标像素处于文本边缘区域中),然后,当目标像素周围的全部3×3像素被识别为文本边缘区域时,将目标像素识别为文本边缘。然后,目标像素和四个邻近的像素,即,总共五个像素,被识别为文本边缘区域。 
扩张处理部326b将处理的结果作为文本边缘信号输出到解码部326c。由于扩张处理部326b以上述方式执行处理,因此可以防止由文本识别结果的波动造成的文本区域的模糊。 
解码部326c输出文本分离信号(图4中的C/P信号)。区域识别部326输出彩色标识结果作为彩色区域信号(图4中的B/C信号)。从而,输出相应于文本分离信号(每一个像素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每一个像素1比特)即总共3比特的信息。以该方式,输出包括文本分离信号和彩色区域信号的分割信号。 
返回图1,扫描仪γ部122将从区域提取部12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数据及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像数据)从线性反射数据转换为线性密度数据。 
压缩处理部103压缩在扫描仪校正之后获得的基于8比特的RGB图像数据、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及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并将它们输出到通用总线。然后经由通用总线将压缩的图像数据、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及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发送到控制器104。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图像数据、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及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但是,如果通用总线的带宽足够宽并且HDD 106的容量足够大,则不必需压缩图像数据和信号。 
控制器104包括页存储器131、压缩-扩展处理部132、输出格式转换部133、数据接口(I/F)部134、输入格式转换部135及装置I/F部136。控制器104将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外部PC终端130,并从外部PC终端130接收图像数据。控制器104还执行经由输入装置110执行的输入操作的处理。 
装置I/F部136处理从输入装置110接收到的信息。装置I/F部136经由输入装置110接收图像分割模式的输入。装置I/F部136还接收经由输入装置110输入的图像处理模式的输入。 
图像处理模式是关于所读取的原件的处理信息。从下面的三个模式中选择图像处理模式:对文本优先执行处理的文本模式;执行处理以使文本和照片相互平衡的标准模式;及对照片优先执行处理的照片模式。 
控制器104在HDD 106中存储输入的图像数据。控制器104还在HDD106中与输入图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例如图像大小等输入图像数据的著录数据及在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中包括的信息。如果控制器104接收到图像分割模式和图像处理模式以及图像数据的输入,则 控制器104还可以在HDD 106中存储输入模式。 
页存储器131临时存储输入图像数据、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 
更具体地,控制器104在HDD 106中存储从压缩处理部103接收到的被压缩的图像数据。然后,当再次使用在HDD 106中存储的被压缩的图像数据时,控制器104将被压缩的图像数据从HDD 106读出到页存储器131。 
压缩-扩展处理部132将在页存储器131中存储的被压缩的图像数据扩展成原始图像数据,即,基于8比特的RGB图像数据,并将基于8比特的RGB图像数据输出到输出格式转换部133。 
输出格式转换部133将RGB图像数据的彩色空间转换为是标准彩色空间的sRGB彩色空间,并将RGB图像数据的格式转换为例如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格式或标记图像文件格式(TIFF)格式等通用图像格式。输出格式转换部133经由压缩-扩展处理部132接收相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 
图5是输出格式转换部133的详细框图。输出格式转换部133包括彩色转换部501、分辨率转换部502、TIF-格式产生部503、JPG格式产生部504、压缩格式产生部505及数据I/F部506。 
彩色转换部501将输入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预定的RGB图像数据。分辨率转换部502将被转换的RGB图像数据的像素密度转换为300dpi、200dpi等预定的像素密度。在本实施例中,像素密度被转换为300dpi。 
TIF-格式产生部503、JPG格式产生部504及压缩格式产生部505中的每一个都将其分辨率已经经过转换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格式转换为相应的格式。下面具体描述压缩-格式产生部505。 
压缩-格式产生部505包括二值化部511、二值化图像产生部512、黑色图像产生部513、第一分辨率转换部514、第二分辨率转换部515、背景图像产生部516、文本图像产生部517及图像文件合成部518。 
二值化部511输出二值化图像数据,其中,对于在图像数据的图像密度被转换之后由分辨率转换部502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基于图像密度、掩码图像数据(2比特)及黑色文本图像数据(1比特)来识别文本区域 和非文本区域。 
二值化部511通过使用任意方法将图像数据二值化。二值化部511相继地连续处理图像数据的第一行中的像素,然后以相同方式相继地连续处理连续的行直到图像数据的最后一行。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要处理的图像数据是RGB图像数据。更具体地,假设RGB图像数据随着它的像素值的增加而变暗,随着像素值的减小而变亮。 
二值化部511经由压缩-扩展处理部132接收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然后,二值化部511识别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是文本边缘区域还是其它区域。可以通过使用任意已知方法来确定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和输入信号(例如,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及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之间的关系,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二值化部511分别设置用于二值化与文本边缘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和与其它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的阈值,并根据要处理的区域来转变阈值。设置用于文本边缘区域的参数,以使得与其它区域相比能够更加保证文本的可读性。 
二值化部511通过使用相应的阈值来使与文本边缘区域和其它区域相应的图像数据二值化。具体地,当所输入的RGB图像数据的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像素值超过阈值时,二值化部511识别该像素为黑色(ON),当所输入的RGB图像数据的像素中的所有像素值都不超过阈值时,二值化部511识别该像素为白色(OFF)。例如,当将用于像素的阈值设置为这样的像素值:R=128,G=120及B=118,如果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具有这样的像素值:R=121,G=121及B=121,则二值化部511识别该像素为黑色。另一方面,如果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具有这样的像素值:R=110,G=110及B=110,则二值化部511识别该像素为白色。 
在文本边缘区域和其它区域之间改变阈值的原因是需要根据背景颜色来改变处理内容。具体地,如果图像数据的单个块包括在除了白色背景之外的彩色背景上绘制的暗的彩色文本及在白色背景上绘制的亮的彩色文本,并且通过使用相同的阈值使文本受到相同的图像处理,则不同颜色的背景上的文本不能被统一地识别为黑色(ON)。 
为了防止该种情况,二值化部511在文本边缘区域和其它区域之间改变 阈值。因此,用于白色背景上的文本的阈值和用于除了白色背景之外的彩色背景上的文本的阈值互相不相同,从而白色背景上的亮的彩色文本和彩色背景上的文本二者都可以被识别为黑色(ON)。作为结果,可以正确地将图像数据二值化。 
在本实施例中,后面将具体描述,要被二值化的图像数据的文本边缘区域受到边缘增强处理(锐化处理(sharpening process)),其它区域受到与边缘数量相应的图像处理。因此,图画区域受到平滑处理。这时,上面绘制文本的彩色背景的背景区域也受到平滑处理,从而使得能够正确地二值化图像数据。 
二值化部511对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产生掩码图像数据(1比特)。掩码图像数据(1比特)表示半色调点和除了白色背景之外的彩色背景。 
具体地,二值化部511从图像数据中检测半色调点。例如,当在白色图案(即,没有其它颜色的白色区域)和其它白色图案之间的区域中检测到预定数量的半色调点图案时,二值化部511识别半色调点图案中的像素为半色调点。此外,当在一个半色调点图案和另一个半色调点图案之间检测到预定间隔时,二值化部511识别在间隔中的像素为非半色调点。作为结果,渐变的黑色背景中的暗的彩色区域上的白色文本被识别为非半色调点。例如,二值化部511识别图像数据的逐渐变亮的背景的暗的彩色区域上的白色文本被识别为非半色调点。由于在暗的彩色区域中几乎不能检测半色调点图案,因此二值化部511也识别图像数据中的逐渐变暗的背景上的暗的彩色区域为非半色调点。由于在暗的彩色文本中几乎不能检测半色调点图案,因此,二值化部511也识别图像数据中的亮的彩色的背景上的暗的彩色文本为非半色调点。 
从而,由于通常文本被绘制在白色背景上并且从而半色调点图案仅存在于白色背景上的文本的边缘周围,因此可以防止白色背景上的文本被错误地识别为半色调点区域。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白色区域和除了白色区域之外的区域之间执行图案匹配,但是可以对每一个Y-分量、M-分量及C-分量分别执行图案匹配。如 果对Y-分量、M-分量及C-分量中的每一个分别检测到半色调点,则由于墨水由这些分量构成,因此能够正确检测到墨水的点再现性。 
基于文本区域相对较暗并且文本周围的区域相对较亮的事实,二值化部511执行识别比文本区域亮并且比文本周围的区域暗的区域作为具有中等密度的灰色区域的处理。在识别灰色区域的处理中,使用在第N(N是任意数值,例如8)次数字化之后获得的白色像素所对应的白色背景。 
通常,包括文本的区域(即,文本区域)仅由暗色像素区域和亮色像素区域(例如,白色背景)构成,从而二值化部511通常不从文本区域中检测灰色区域。另一方面,从文本区域分离出的图画区域(例如,照片区域)包括颜色的多种色调,从而二值化部511将具有中等水平密度的区域检测为灰色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二值化部511将一区域识别为灰色区域,直到该区域的相邻像素中的白色像素的数量超过预定阈值。 
二值化部511还将暗色像素检测为灰色像素。当在灰色区域中有连续的预定数量或更多的黑色像素,则二值化部511检测这些像素为非灰色像素。然后,二值化部511识别灰色像素形成的区域为灰色区域。作为结果,二值化部511能够检测出黑色背景上的白色文本作为非灰色区域。 
以该方式,二值化部511产生掩码图像数据,指示对于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像素对应半色调点还是灰色区域。 
二值化部511包括识别黑色文本区域和彩色文本区域的文本识别部(未示出)。然后,作为所有上述处理的结果,二值化部511对每一个像素输出用于根据图像分割模式识别图像数据的区域的相应于二值化图像(二值化区域)的3比特数据、掩码图像数据(半色调点区域或灰色区域)及黑色文本区域。 
文本识别部识别区域是彩色文本区域还是黑色文本区域。可以通过使用任意已知方法来执行该识别。 
文本识别部对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的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执行逻辑操作。当像素相应于文本边缘区域而不相应于彩色区域时,文本识别部输出像素作为黑色文本边缘区域。 
图像数据的文本的顶端(tip)部分通常较稀薄(thin),因此该部分几乎不能被识别为半色调点(即,该部分几乎不能被识别为非文本区域)。如果文 本的顶端部分被识别为文本边缘区域而文本的中间部分被识别为半色调点区域,则在黑色文本标识处理之后的整个文本致使如同不完整的文本,致使文本的降低的视觉质量。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MFP 100执行上述处理,因此可以防止文本的中间部分被错误地识别为半色调点区域。作为结果,能够防止文本的视觉质量的降低。 
二值化图像产生部512执行是对二值化图像数据和掩码图像数据的无损耗压缩的二次修正的相对元素地址指定码(MMR,Modified Modified RelativeElement Address Designate codes)压缩。黑色图像产生部513执行是对黑色文本图像数据的无损耗压缩的MMR压缩。 
图6是用于说明经输出格式转换部133转换的图像数据的配置的示意图。二值化部511从输入图像数据201产生黑色文本图像数据、掩码图像数据及二值化图像数据。 
第一分辨率转换部514和第二分辨率转换部515执行对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转换以产生具有低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例如,150dpi)。 
背景图像产生部516执行有损耗压缩(例如,JPG压缩)以将没有经掩码图像数据掩码的并且是由二值化部511输出的二值化图像数据的一部分的图像数据压缩为由具有是白色的预定像素值的像素构成的区域的图像数据。 
文本图像产生部517执行有损耗压缩(例如,JPG压缩)以将除了二值化图像数据之外的图像数据压缩为由具有预定的固定像素值的像素构成的图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将背景图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由具有预定的固定像素值的像素构成的图像数据以增加可压缩性。也将文本图像数据中的背景区域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由具有预定的固定像素值的像素构成的图像数据以增加可压缩性。 
在由分辨率转换部502执行的分辨率转换中,不需要将文本图像的分辨率设置的像背景图像的分辨率那样高。因此,可以将文本图像的分辨率设置为例如大约75dpi。当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处理模式时,分辨率转换部502通过将背景图像和文本图像中的每一个的分辨率设置为75dpi来产生JPG格式的图像文件。能够降低文本图像的分辨率的原因是因为通过是无损耗压缩 的MMR压缩来保证文本图像的分辨率,因此,由于JPG图像的分辨率的降低引起的色调降低不造成文本图像的问题。从而,在MFP 100中,通过降低文本图像的分辨率能够减小文件大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降低文本图像的分辨率来减小文件大小时,但是,除了分辨率之外,还可以通过降低图像质量来减小文件大小,例如通过降低图像数据的层次的数量。 
在HDD 106中,存储图像处理模式作为与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关联的图像数据的著录数据。如果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处理模式,则能够增加相应于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中的所有文本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可压缩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上叠加掩码图像来产生背景图像,并且通过在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上叠加二值化图像来产生文本图像。在某些情况下,文本图像和背景图像二者包括相同的信息。在文本图像和背景图像二者中可能冗余地包括相同的信息的原因是当输入格式转换部135根据图像分割模式转换图像处理的处理内容时该信息是必需的。 
背景图像产生部516和文本图像产生部517分别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特性的量子化(quantization)表来执行JPG压缩。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303979中揭示的方法等已知方法来执行JPG压缩。 
具体地,背景图像产生部516和文本图像产生部517通过以块为单元(例如,以8×8像素单元)剪切图像数据执行JPG压缩,然后执行离散余弦变换(DCT)来在频率空间中代表被剪切的DCT块数据。 
这时,通过对Y-分量和CbCr-分量中的每一个使用不同的标准量子化表来执行确定压缩等级的量子化处理。 
通过对标准量子化表值Qij使用质量因子(qf)来计算在量子化处理中实际使用的量子化表值Q’ij。qf被设置为从0到100的范围内的值。当qf小于50时,通过下面的方程(1)来计算量子化表值Q’ij: 
Q’ij=Qij/qf    (1) 
当qf等于或大于50时,通过下面的方程(2)来计算量子化表值Q’ij: 
Q’ij=Qij×(100-qf)/50(2) 
基于人眼对低频率波敏感而对高频率波不敏感的事实来产生一般的标准量子化表。此外,在一般的标准量子化表中,由于与亮度信息相比较少识别 颜色信息,因此与亮度信息相比较对于颜色信息切除更多数量的频率。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背景图像产生部516通过使用大约20到30的qf来执行量子化处理。因此,如果使用一般的标准量子化表,很可能发生块噪声。具体地,代表每一个块的平均密度的DC分量的值极大地影响了对于JPG压缩的每一个单元(例如,每一个8×8像素块)的块噪声。为了减小对于JPG压缩的每一个单元的块噪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能够保留亮度差值和颜色差值的DC分量的值的该种标准量子化表。该情况下的标准量子化表可以是任意已知的标准量子化表,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例如,当qf被设置为25时,基于方程(1)和标准量子化表通过计算来获得在量子化处理中实际使用的量子化表。然后,背景图像产生部516通过使用所获得的量子化表执行量子化处理。 
当文本图像产生部517通过使用一般的标准量子化表执行JPG压缩时,颜色混合可能发生。为了防止颜色混合,文本图像产生部517使用能够保留颜色差值分量的整个频率的该种标准量子化表。该情况下的标准量子化表可以是任意已知的标准量子化表,因此,省略其具体说明。然后,基于标准量子化表和通过使用设置为20的qf计算获得的值来获得在量子化处理中要实际使用的量子化表。由于文本图像的分辨率是由通过MMR压缩获得的分辨率确定的,因此,在所获得的量子化表中的亮度分量实际上不重要。文本图像产生部517通过使用所获得的量子化表来执行量子化处理。 
因此,在用于背景图像的量子化表中,保留亮度差值和颜色差值的DC分量,从而能够减小在图像中的平滑区域中的块噪声。另一方面,在用于文本图像的量子化表中,与保留了亮度差值分量的背景图像的量子化表相比,通过保留更高频率的分量来保留颜色差值分量,从而能够防止在每一个8×8像素块中的颜色混合。 
换句话说,在用于背景图像的量子化表中,对亮度差值和颜色差值的DC分量二者给予优先。另一方面,在用于文本图像的量子化表中,对颜色差值的频率给予优先,同时保持标准亮度分量。 
图像文件合成部518将由二值化图像产生部512(通过MMR压缩)、黑色图像产生部513(通过MMR压缩)、背景图像产生部516(通过JPG压缩) 及文本图像产生部517(通过JPG压缩)输出的四块图像数据进行合成以产生一块图像数据。这时,文本格式可以是通用的文件格式(例如,可移植文档格式(PDF))。图像文件合成部517可以将四块图像数据分离地输出到输入格式转换部135。 
数据I/F部506以要对NIC 105输出的格式输出图像数据,或输出要对输入格式转换部135输出的四块图像数据。 
返回图1,数据I/F部134将从输出格式转换部133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输出到NIC 105或输入格式转换部135。 
输入格式转换部135将图像数据的格式转换为任意格式并以转换后的格式输出图像数据。 
图7是输入格式转换部135的框图。输入格式转换部135包括TIF-格式扩展部1801、JPG-格式扩展部1802、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及输出选择部1804。 
TIF-格式扩展部1801、JPG-格式扩展部1802及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中的每一个以每一个相应的格式将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 
输出选择部1804从由TIF-格式扩展部1801、JPG-格式扩展部1802及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扩展的三种格式中选择一种格式,并以所选择的格式输出图像数据。同时,输出选择部1804将图像数据的RGB数据转换为YMCBK图像数据。 
例如,当输入图像数据是TIF格式时,TIF-格式扩展部1801将该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当输入图像数据是JPG格式时,JPG-格式扩展部1802将该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当输入图像数据是压缩格式时,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将该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 
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包括图像文件扩展部1811、黑色图像扩展部1812、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背景图像扩展部1814、文本图像扩展部1815、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及合成选择部1817。压缩-格式扩展部1803执行对从输出格式转换部133接收到的四块图像数据的处理。 
图像文件扩展部1811将在由压缩格式产生部505(见图5)产生的作为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文件中的四个文件的每一个输出到黑色图像扩展部 1812、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背景图像扩展部1814及文本图像扩展部1815中的相应一个。 
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将MMR-压缩图像数据扩展为二值化图像和掩码图像的位图数据。 
黑色图像扩展部1812将MMR-压缩图像数据扩展为黑色文本图像的位图数据。 
背景图像扩展部1814将JPG格式的背景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文本图像扩展部1815将JPG格式的文本图像的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 
合成选择部1817基于从页存储器131接收到的图像分割模式来选择扩展方法和合成方法。 
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通过使用由合成选择部1817选择的合成方法来合成四块已扩展的位图数据以产生一块位图数据。 
当合成选择部1817选择标准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并且当存在不包括掩码图像的二值化图像的图像数据时,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输出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在从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接收到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从文本图像扩展部1815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在从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接收到除了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之外的图像数据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从背景图像扩展部181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当从黑色图像扩展部1812接收到的结果表示黑色文本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黑色像素作为图像数据的像素。然后,通过输出的像素产生一个图像的图像数据。文本区域和非文本区域的分辨率相应于二值化图像的分辨率。 
当合成选择部1817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并且当存在二值化图像的图像数据时,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输出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在接收到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从文本图像扩展部1815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当从二值化图像扩展部1813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不是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从背景图像扩展部1814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像素。这时,由于与文本图 像相关的信息被包括在被正确二值化的图像和掩码图像之间的边界上的掩码图像(背景图像)中(即,由于图像压缩关于背景图像上的文本的信息被混合),因此使用图像周围的图像数据代替边界区域中的图像数据。当从黑色图像扩展部1812接收到的结果相应于黑色文本时,图像文件合成部1816输出黑色像素作为图像数据的像素。然后,通过输出的像素产生一个图像的图像数据。文本区域和非文本区域的分辨率相应于二值化图像的分辨率。 
在图6示出的示例中,当选择标准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时,将文本“NEW RELEASE”识别为图画,从而如果文本“NEW RELEASE”的大小较小,则可能减小输出图像中的该文本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当选择文本模式作为图像分割模式时,将文本“NEW RELEASE”识别为文本,以使该文本能够受到适合于文本的图像处理。作为结果,能够增加输出图像中的该文本的可读性。 
以该方式,基于由用户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和识别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区域的处理的结果来产生图像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产生所期望的图像数据。当产生要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数据而不是要在纸上打印出的图像数据时,可以应用相同的处理。 
产生的图像数据被压缩扩展处理部132压缩,然后在HDD 106中与各种信号相关联的将其进行存储或经由通用总线随同各种信号将其输出到扩展处理部107,从而能够打印出图像数据的图像。 
返回图1,控制器104经由通用总线将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扩展处理部107。 
扩展处理部107将已压缩的图像数据扩展为原始的基于8比特的RGB图像数据、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及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然后将已扩展的数据和信号输出到打印机校正部108。要在扩展处理部107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对于每一个区域提取的并存储在HDD 106中的图像数据或由输入格式转换部135合成的图像数据。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对于每一个区域提取的并存储在HDD 106中的图像数据是在扩展处理部107中输入的。 
打印机校正部108包括半色调处理部141、打印机γ部142、颜色校正处理部143、边缘数量检测部144、准则存储部145、选择部146及过滤处理部 147。打印机校正部108对图像数据执行校正处理。 
准则存储部145存储准则,该准则用于将文本分离信号(即,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文本边缘的文本信息(1比特)和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画信息(1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转换为文本边缘区域信号。 
图8是说明在准则存储部145中存储的准则的示意图,其表示当图像分割模式是标准模式时信号之间的关系。例如,记录1901表示当像素在标准模式中被识别为边缘区域及图画区域二者时,无论彩色区域的结果如何,都因此将该像素识别为其它(图画)区域。作为结果,文本边缘区域信号被设置为“NO”。 
图9是说明在准则存储部145中存储的准则的示意图,其表示当图像分割模式是文本模式时信号之间的联系。例如,记录2001表示当像素被识别为边缘区域及图画区域二者时,无论彩色区域的结果如何,都因此将该像素识别为彩色文本边缘区域。作为结果,文本边缘区域信号被设置为“YES”。 
基于在准则存储部145中存储的联系以及由用户输入的图像分割模式,选择部146将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转换为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 
换句话说,基于用于识别边缘区域、图画区域和彩色区域的文本分离信号和彩色区域信号,选择部146产生用于识别彩色文本边缘区域和黑色文本边缘区域的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 
基于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图画区域并被包括在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中的图画信息(1比特),过滤处理部147转换要对每一个像素执行的过滤处理的处理内容。具体地,过滤处理部147对文本边缘区域(包括黑色文本边缘区域和彩色文本边缘区域二者)执行边缘增强处理(锐化处理(sharpening process)),从而能够增加文本的可读性。 
基于表示图像数据的急剧改变的密度的边缘数量,过滤处理部147对例如照片区域等彩色区域执行平滑处理或边缘增强处理(锐化处理(sharpeningprocess))。相应于急剧改变的密度的边缘被增强从而能够增加在照片、图形或图表中包括的文本的可读性。在文本边缘区域中,考虑彩色区域,可以在彩色文本边缘区域和黑色文本边缘区域之间改变用于二值化的阈值。 
颜色校正处理部143将RGB图像数据转换为YMCBk图像数据,并将相应于文本边缘区域信号但不相应于彩色区域信号的区域的图像数据替换为黑色文本的黑色(Bk)单色数据。 
更具体地,颜色校正处理部143通过使用于调整密度等的第一级掩码方法将除了黑色文本边缘区域之外的区域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CMY图像数据。然后,颜色校正处理部143通过对C数据、M数据及Y数据公共的区域执行底色去除(UCR)处理来产生Bk数据,从而能够提高图像数据的颜色再现性,并输出CMYBk数据。 
如果黑色文本边缘区域中的黑色文本由于由扫描仪101扫描的RGB图像数据的扫描位置被移动而被改变颜色,或如果当绘图仪109打印出YMCBk图像数据时在YMCBk图像数据上发生色移,则文本的可读性减小。为了防止该种情况,颜色校正处理部143输出相应于亮度的信号作为用于黑色文本边缘区域的Bk单色数据(即,Y数据、M数据及C数据是不被打印出的数据块)。 
打印机γ部142基于绘图仪109的γ特性对图像数据执行γ校正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基于γ特性,打印机γ部142选择用于彩色文本边缘区域和黑色文本边缘区域的γ,从而能够加强这些区域中的对比度,并选择用于其它区域(即,图画区域)的γ,从而能够充分保持输入数据的特性。然后,打印机γ部142通过使用所选择的γ特性来执行γ校正处理。 
边缘数量检测部144检测图像数据的急剧改变的密度作为边缘数量。 
半色调处理部141对图像数据执行例如抖动处理或误差扩散处理等量子化处理以校正图像数据的色调。换句话说,半色调处理部141基于绘图仪109的色调特性来执行校正处理或色调转换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的色调转换处理相应于用于通过误差扩散处理或抖动处理将基于8比特的图像数据转换为2比特图像数据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半色调处理部141基于绘图仪109的特性或边缘数量及由用户输入的图像分割模式来执行例如抖动处理等量子化处理。在量子化处理中,彩色文本边缘区域和黑色文本边缘区域受到对分辨率给予优先的处理以增加文本的清晰度(sharpness),其它区域(即,图画区域)受到对色调给 予优先的处理。作为结果,能够增加文本的可读性。 
图10是说明在每一个图像处理模式中对每一个区域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对每一个区域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内容根据图像分割模式是标准模式、文本模式还是照片模式而改变。在图10示出的示例中,例如,在区域2101和2102中的处理内容与对于标准模式设置的处理内容不同。 
返回图1,绘图仪109用作通过执行激光直写处理来在转印页上打印出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打印部。具体地,绘图仪109在光敏元件上绘制2比特图像数据的潜像,使用色粉(toner)对潜像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图像转印处理,并在转印页上形成图像数据的复印图像。 
NIC 105将例如图像数据等数据传输到外部PC终端130,并从外部PC终端130接收例如图像数据等数据。 
当MFP 100用作经由网络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外部PC终端130的传输扫描仪,首先经由通用总线将该图像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04。然后,控制器104对图像数据执行颜色转换处理、色调处理、格式处理等。在色调处理中,控制器104执行相应于MFP 100用作传输扫描仪的模式的色调转换处理。在格式处理中,控制器104将图像数据的格式转换为例如JPG格式或TIF格式等通用图像格式。然后控制器104经由NIC 105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外部PC终端130。 
当MFP 100用作打印出经由网络从外部PC终端130接收到的数据的图像的打印机时,控制器104分析经由NIC 105从外部PC终端130接收到的数据中的图像和表示打印指令的命令。然后,控制器104将数据扩展为可打印的位图数据作为图像数据,压缩已扩展的图像数据,然后在其中存储已压缩的图像数据。然后,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写入是如所需要的大容量存储部的HDD 106。当将图像数据写入HDD 106时,也将图像数据的著录数据写入HDD 106。 
下面说明用于将从外部PC终端13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绘图仪109的处理过程。中央处理单元(CPU)(未示出)分析由外部PC终端130指示的命令,并在页存储器131中写入该命令。在接收到图像数据时,数据I/F部134将图像数据输出到输入格式转换部135。然后,输入格式转换部135 将图像数据扩展为位图数据,并且压缩扩展处理部132压缩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写入页存储器131,然后,将其存储到HDD 106中。通过输入格式转换部135将图像数据扩展为FPG格式或TIF格式的普通图像数据。 
控制器104经由通用总线将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扩展处理部107。扩展处理部107将被压缩的图像数据扩展为原始的基于8比特的图像数据,然后将已扩展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机校正部108。当输入图像数据是RGB图像数据时,打印机校正部108使颜色校正处理部143将RGB图像数据转换为YMCBk图像数据。然后,YMCBk图像数据的每一个颜色数据受到γ校正处理、半色调处理等,从而基于绘图仪109的色调特性来执行校正处理、色调转换处理等。在这时的色调转换处理中,通过误差扩散处理或抖动处理来将基于8比特的图像数据转换为2比特图像数据。然后,绘图仪109在光敏元件上绘制2比特图像数据的潜像,使用色粉对潜像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图像转印处理,并在转印页上形成图像数据的复印图像。 
在MFP 100中,扫描仪101读取原件,将所读取的原件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基于图像的每一个区域的特性将图像数据的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然后,基于识别每一个区域的类型的结果,对于包括目标像素的每一个区域,对图像数据执行各种图像处理。作为结果,能够极大地提高输出图像的图像质量。 
下面描述由MFP 100执行的从读取原件到在HDD 106中存储原件的图像数据的处理。图11是由MFP 100执行的从读取原件到在HDD 106中存储原件的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扫描仪101扫描原件并产生原件的图像数据(步骤S2201)。 
扫描仪校正部102的区域提取部121提取相应于原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在视觉上不同的区域的图像数据(步骤S2202)。然后,区域提取部121基于所提取的区域来输出对图像数据的每一个像素产生的分割信号和彩色区域信号。所提取的区域可以是边缘区域、除了边缘区域之外的图画区域(例如,照片区域)及彩色区域。 
扫描仪γ部122将图像数据(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数据及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像数据)从线性反射数据转换为线性密度数据 (步骤S2203)。 
然后,压缩处理部103压缩图像数据(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数据及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像数据)(步骤S2204)。 
控制器104在HDD 106中存储图像数据(步骤S2205)。 
从而,相应于所提取区域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HDD 106中。 
下面说明从对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到由MFP 100中的绘图仪109打印图像数据的处理。图12是从对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到由MFP 100中的绘图仪109打印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扩展处理部107接收到来自HDD 106的图像数据(即,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数据及相应于图画区域的图像数据)以及来自控制器104的文本分离信号和彩色区域信号,然后扩展图像数据(步骤S2301)。打印机校正部108从控制器104接收到图像处理模式和图像分割模式的输入。经由输入装置110来输入图像处理模式和图像分割模式。 
选择部146基于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彩色区域信号(1比特)、在准则存储部145中存储的关系以及由用户输入的图像分割模式来选择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步骤S2302)。基于所选择的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能够识别每一个区域是否是文本区域。 
过滤处理部147基于图画信息(1比特)来对每一个区域执行预定的过滤处理,图画信息(1比特)表示像素是否相应于图画区域及被包括在文本分离信号(2比特)和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中。然后,颜色校正处理部143、打印机γ部142及半色调处理部141对通过文本边缘区域信号(1比特)和彩色区域信号识别的每一个区域执行对每一个区域设置的预定的图像处理(步骤S2303)。 
然后,绘图仪109打印出上述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步骤S2304)。 
以该方式,每当对在HDD 10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执行例如打印处理等处理时,MFP 100都能够根据输入图像处理模式和图像分割模式来执行不同的图像处理。因此,可以执行适合于图像数据的使用目的的图像处理。 
此外,在MFP 100中,在HDD 106中与例如黑色文本区域或图画区域 等原件的每一个区域的图像数据相关联地存储所读取的原件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处理模式和由用户输入的图像分割模式,MFP 100执行适合于每一个区域的处理,然后执行打印处理。因此,每当模式被改变时不必需读取原件。作为结果,能够提高可操作性。此外,不必需执行每当读取原件时需要执行的用于提取区域的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处理速度。此外,能够在所期望的条件下以正确的方式打印出图像数据,能够提高用户的可用性。 
MFP 100被配置以使用户能够选择识别准则,例如是否对文本或图画给予优先权。因此,能够产生所期望的图像数据。 
下面描述MFP 100的控制器104的硬件配置。虽然未示出,但是控制器104包括CPU、北桥(NB)、系统存储器(MEM-P)、南桥(SB)及本地存储器(MEM-C)。在连接到控制器104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内部可以安装扫描仪校正部102、压缩处理部103、打印机校正部108、及扩展处理部107。在该情况下,需要经由PCIe(PCI express)来连接控制器104和ASIC。MEM-P包括只读存储器(ROM)(未示出)及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未示出)。 
CPU完全控制MFP 100,CPU包括容置NB、MEM-P及SB的芯片组,并且经由芯片组将CPU连接到其它部件。 
NB是用于将CPU连接到MEM-P、SB及PCIe的桥。NB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未示出)和PCIe主卡(未示出)。存储器控制器控制对MEM-P的数据的写和读。 
MEM-P是用作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装载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及由打印机绘制数据的存储器的系统存储器。MEM-P包括ROM和RAM。ROM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只读存储器。RAM是用作页存储器131的可读和可写的存储器,并用于装载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和由打印机绘制数据的存储器。 
ASIC是包括用于图像处理的硬件的集成电路(IC),ASIC执行图像处理。 
在例如ROM等存储介质中存储要由MFP 100的ASIC或控制器104执行的图像处理程序以进行分配。 
为了分配,可以在例如CD-ROM、软盘(FD)、CD-R或数字视频光盘(DVD)等其它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以可安装文件格式或计算机可执行文 件格式存储要由MFP 100执行的图像处理程序。 
也可以在经由例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MFP 100的计算机中存储要由MFP 100执行的图像处理程序,从而可以经由网络下载图像处理程序。此外,可以经由例如因特网等网络提供或分配图像处理程序。 
图像处理程序具有包括上述部件的模块配置。作为实际的硬件配置,当CPU(处理器)从ROM中读取并执行图像处理程序时,在主存储器上装载上述部件,并在主存储器上产生上述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图像处理设备存储包括在视觉上不同的区域的图像数据,基于由用户设置的图像分割模式来识别区域为处理区域,并基于由用户设置的图像分割模式来对每一个处理区域执行图像处理。因此,可以通过相应于用户的需要的处理来输出所期望的图像数据,而不用每当输出图像数据时都输入图像数据。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可用性。 
虽然为了完全并清楚的公开,已经关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后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被限制,而是被解释为包括落入本文阐述的基本宗义内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发生的所有修改和替换结构。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部,用于接收图像数据;
提取部,用于提取图像数据块,所述图像数据块相应于由数据接收部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中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
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由提取部提取的图像数据块;
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多个不同的准则,所述准则用于根据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所述处理区域中的一个;
模式接收部,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
准则选择部,用于基于由用户通过使用模式接收部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来选择在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之一;
区域识别部,用于基于通过准则选择部选择的准则,将在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块的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所述处理区域中的一个;及
图像处理部,用于对由区域识别部识别的处理区域执行与每一个处理区域相关联的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
所述提取部包括:
边缘提取部,用于从图像数据提取边缘区域;及
彩色提取部,用于从图像数据提取具有预定颜色的彩色区域;
所述第二存储部,用于基于每个图像区域与边缘区域及彩色区域的关系来存储多个准则;及
所述区域识别部,用于基于由所述准则选择部选择的准则,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所述处理区域中的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第一准则和第二准则,第一准则用于将相应于边缘区域的图像区域识别为要受到用于文本的图像处理的处理区域,第二准则用于将相应于边缘区域和彩色区域的图像区域识别为要受到用于文本的图像处理的处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显示处理部,用于在执行相应的图像处理之后,显示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包括相应于各图像区域中的文本区域的图像数据。
5.一种由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第一存储部,用于存储图像数据块,该图像数据块相应于原始图像数据的图像中在视觉上不同的图像区域;及
第二存储部,用于存储多个不同的准则,所述准则用于根据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处理区域的图像分割模式,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受到不同图像处理的所述处理区域中的一个,
所述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该步骤包括接收图像数据;
提取步骤,该步骤从在第一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提取相应于所述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块;
存储步骤,该步骤在第一存储部中存储相应于在提取步骤中提取的图像区域的图像数据块;
第二接收步骤,该步骤包括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分割模式的选择;
选择步骤,该步骤基于由用户在第二接收步骤选择的图像分割模式,来选择在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准则之一;
识别步骤,该步骤基于在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准则,将每一个图像区域识别为处理区域中的一个;及
执行步骤,该步骤对在识别步骤中所识别出的处理区域执行与每一个处理区域相关联的图像处理。
CN2009101491921A 2008-06-30 2009-06-26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1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0058 2008-06-30
JP2008170058 2008-06-30
JP2008170058 2008-06-30
JP2009-097122 2009-04-13
JP2009097122 2009-04-13
JP2009097122A JP5540553B2 (ja) 2008-06-30 2009-04-13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1601A CN101621601A (zh) 2010-01-06
CN101621601B true CN101621601B (zh) 2012-10-03

Family

ID=4096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1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1601B (zh) 2008-06-30 2009-06-26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74432B2 (zh)
EP (1) EP2141905A1 (zh)
JP (1) JP5540553B2 (zh)
CN (1) CN1016216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3529A (zh) * 2013-01-29 2015-11-2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和处理要打印的图像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6844B2 (ja) * 2010-04-15 2012-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圧縮装置、画像出力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圧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1244031A (ja) * 2010-05-14 2011-12-01 Fujifilm Corp 画像データ伸張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圧縮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動作制御方法
US8378859B2 (en) 2010-07-16 2013-02-19 Apple Inc. Memory compression technique with low latency per pixel
JP2012178042A (ja) * 2011-02-25 2012-09-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39888A (zh) * 2011-04-06 2012-10-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图像处理装置的方法
JP2012244210A (ja) 2011-05-16 2012-12-1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123174B2 (en) * 2012-04-03 2015-09-01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simulated application of at least one coating to a digital image
US9595298B2 (en) * 2012-07-18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nsforming data to create layouts
US8989509B2 (en) 2012-12-18 2015-03-24 Apple Inc. Streaming wavelet transform
CN104217202B (zh) * 2013-06-03 2019-01-01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识别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5088910A (ja) * 2013-10-30 2015-05-0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
JP6241292B2 (ja) * 2014-01-27 2017-1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集積回路、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547505B (zh) * 2015-09-22 2021-02-0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时滑动显示扫描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US9818205B2 (en) 2016-02-19 2017-11-14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Simplified texture comparison engine
US10613727B2 (en) 2016-02-19 2020-04-0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olor and texture match ratings for optimal match selection
US10380228B2 (en) 2017-02-10 2019-08-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utput generation based on semantic expressions
JP6929825B2 (ja) * 2018-12-20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3420167A (zh) * 2021-05-14 2021-09-2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6533A1 (en) * 2003-06-06 2004-12-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read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1972B2 (ja) 1989-08-02 1999-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803852B2 (ja) 1989-08-02 1998-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3152426B2 (ja) 1989-08-19 2001-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3176052B2 (ja) 1990-04-27 2001-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H04294166A (ja) 1991-03-25 1992-10-19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H05292264A (ja) 1992-04-09 1993-11-05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US5809366A (en) 1995-03-24 1998-09-15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a color copier
JP3436828B2 (ja) * 1995-05-08 2003-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3134756B2 (ja) 1996-01-05 2001-02-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5892595A (en) 1996-01-26 1999-04-0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 positioning of color component values of each picture element
US6014462A (en) 1996-07-08 2000-01-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alphanumeric symbols on a white background and those on a mesh pattern and individually processing such image data
US6880122B1 (en) * 1999-05-13 2005-04-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gmenting a document into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a data type, and assigning pipelines to process such regions
US6965695B2 (en) 2000-03-23 2005-11-15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haracter edge area data
JP2002010094A (ja) * 2000-06-22 2002-01-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83101B2 (ja) 2001-05-25 2007-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複写装置
JP2002354242A (ja) 2001-05-25 2002-12-0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複写装置
US7340092B2 (en) 2001-12-21 2008-03-04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for execut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on which the program is stored
JP2003259115A (ja) 2002-03-05 2003-09-12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複写装置
JP2004112695A (ja) 2002-09-20 2004-04-0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US7044364B2 (en) 2003-06-27 2006-05-1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5303979A (ja) 2004-03-18 2005-10-27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4166744B2 (ja) 2004-10-18 2008-10-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37890B2 (ja) 2005-01-21 2008-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671885B2 (ja) * 2005-06-01 2011-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7189275A (ja) 2006-01-11 2007-07-26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4814026B2 (ja) * 2006-09-05 2011-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034504B2 (ja) 2007-01-11 2012-09-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9097122A (ja) 2007-10-18 2009-05-07 Dandy Lion:Kk 靴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6533A1 (en) * 2003-06-06 2004-12-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read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3529A (zh) * 2013-01-29 2015-11-2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机和处理要打印的图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35139A (ja) 2010-02-12
US8374432B2 (en) 2013-02-12
EP2141905A1 (en) 2010-01-06
JP5540553B2 (ja) 2014-07-02
CN101621601A (zh) 2010-01-06
US20090324068A1 (en) 200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160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US798683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distribut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recording medium
JP486171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圧縮方法、画像圧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254672B2 (en) Image compressing method, image compr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762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to an external device
JP37976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538086B2 (en) Im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image insp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1954023A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hich makes stored image data suitable for use both internally and in an external apparatus
JP20001750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入力装置
CN101800827A (zh) 装置及方法
CN1143020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7307759B2 (e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color/monochrome judging of an original
JP489860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007431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1898625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iding image color
US811596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554983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6229386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18927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130918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7019602A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725182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0723543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配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04357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21131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