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391B -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391B
CN101620391B CN2009101398759A CN200910139875A CN101620391B CN 101620391 B CN101620391 B CN 101620391B CN 2009101398759 A CN2009101398759 A CN 2009101398759A CN 200910139875 A CN200910139875 A CN 200910139875A CN 101620391 B CN101620391 B CN 101620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print
pattern
print job
mino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9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0391A (zh
Inventor
辻田孝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20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0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3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89Shifting jo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设置上限值;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而如果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长边给送及短边给送选择性地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和用于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美国第6336011号专利中所论述,存在一种传统的打印装置,其能够对通过长边给送或短边给送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如图6A所示,所述长边给送是以将片材601的长边布置于引导端的模式运送该片材601的方法。如图6B所示,所述短边给送是以将片材602的短边布置于于引导端的模式运送该片材602的方法。 
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打印单张片材所需的时间长于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打印同一片材所需的时间。因为,施加于片材上的打印处理(例如,充电、曝光、显影、转印以及定影)的时间与该片材沿运送方向上的长度成比例。更具体地说,如果将按照长边给送模式供给的片材的打印时间(即,所需时间)看作1,则打印按照短边给送模式供给的同一片材的所需时间大约是1.5。 
如果片材的总数是几张或几十张,则获得输出物(即,打印物)所需的时间可能差别不大。然而,按需打印(POD)打印系统或装置通常需要处理包含打印大量片材的打印作业。因此,上述所需时间上的差别会对打印性能产生极大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设置上限值;指示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 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打印系统的POD系统的示意性结构。 
图2是图1中所例示的打印系统的框图。 
图3例示了图1中所例示的打印系统的结构。 
图4例示了图2中所例示的操作单元的外观。 
图5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上显示的示例显示画面。 
图6A及图6B分别例示了与长边给送和短边给送对应的片材运送方向(即,片材给送方向)。 
图7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上显示的示例显示画面。 
图8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上显示的示例显示画面。 
图9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上显示的示例显示画面。 
图10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上显示的示例显示画面。 
图11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由图2所例示的打印装置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02中执行的打印模式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02中执行的打印模式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11中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确认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由图2所例示的打印装置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0能够对可以按照长边给送或短边给送模式(参见图6A和图6B)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并能够根据如下所述的预定打印模式进行操作。如下所述,打印装置100对需要打印大量片材的打印作业进行控制,该控制不适用于使用少量片材的打印作业。 
例如,假定打印装置100对纵向的A4片材进行打印(即,对按照长边给送模式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完成纵向的A4打印可能花费1秒钟。此外假设打印装置100对横向的A4片材进行打印(即,对按照短边给送模式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在此情况下,在后的A4片材在横向方向(即,片材运送方向)上长于在前的A4片材,因此在后的A4片材完成打印所花费的时间更长。如上所述,当按照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花费1秒时,在后的A4片材打印(即,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进行的打印)完成打印所需的时间变为1.5秒(=1秒×1.5)。 
考虑到上述情况,还假定存在总数为10张片材的打印作业。该打印作业的打印量相对较小。如果打印装置100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来处理该打印作业,则全部完成该打印作业的所需时间变为10秒(=10张×1秒)。另一方面,如果打印装置100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来处理该打印作业,则全部完成该打印作业的所需时间变为15秒(=10张×1秒×1.5)。如上所述,如果要处理的目标作业数量小,则5秒的差别对打印装置100的生产率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POD系统(例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通常需要处理打印量非常大的打印作业(例如,6000张)。如果打印装置100按照长边给送模式处理该作业,则全部完成该打印作业的所需时间变为6000 秒(=6000张×1秒)。另一方面,如果打印装置100按照短边给送模式处理该作业,则全部完成该打印作业的所需时间变为9000秒(=6000张×1秒×1.5)。如上所述,如果要处理的目标作业数量大,则差别变成3000秒(=50分钟)并极大地降低了打印装置100的生产率。 
本示例性实施例旨在针对要处理的各个目标作业适当地控制长边给送打印和短边给送打印。更具体地说,如果用于目标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则打印装置100的控制单元205按照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用于目标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小于预定值,则控制单元205还根据基于用户为该目标打印作业设置的打印条件所确定的打印模式进行打印。因此,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无需进行无谓的处理而提高打印装置100的生产率。以下参照图1到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打印系统的POD系统的示意性结构。POD系统包括经由网络101相互连接的打印系统1000、扫描仪102、服务器计算机(PC)103和客户端计算机(PC)104。POD系统还包括折叠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及鞍式装订机110。 
服务器PC 103能够管理从经由网络101连接的各装置接收的或发送到所述各装置的数据。客户端PC 104能够经由网络101向服务器PC 103或打印系统1000的打印装置100发送图像数据。 
折叠机107能够折叠由打印装置100打印的片材。硬封面装订机108能够对由打印装置100打印的片材进行硬封面装订。裁切机109能够逐片材束(包括多张)地来裁切由打印装置100打印的片材。鞍式装订机110能够对由打印装置100打印的片材进行鞍式装订。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00用作装订处理装置。然而本发明的装订处理装置不限于打印装置100。例如,服务器PC 103、客户端PC 104或后处理装置(例如,折叠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及鞍式装订机110)均可以用作装订处理装置。当用户使用折叠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或鞍式装订机110时,用户将打印后的片材从打印系统1000的打印装置100中取出并将这些片材放置在选定的执行指定处理的 机器上。 
构成POD系统的上述装置,除了鞍式装订机110外,经由网络101相互连接,并且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如果折叠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裁切机109及鞍式装订机110从除打印装置100以外的打印装置接收到打印后的片材,则这些装置能够以同样的模式对这些打印后的片材进行后处理。 
图2是图1中所例示的打印系统1000的框图。打印系统1000包括打印装置100和片材处理装置(即,后处理装置)20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装置100是能够进行包括复印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然而,打印装置100可以是作为仅进行复印功能或打印机功能的单功能打印装置(即,打印机)。 
除了片材处理装置200外,打印装置100包括打印系统1000的各种功能单元。连接到打印装置100的片材处理装置的数量不仅仅限于一个。在图2中,打印系统1000被配置为使连接到打印装置100的片材处理装置200对由打印装置100打印的片材执行片材处理。然而,如果仅打印装置100构成打印系统1000,则片材处理装置200可以省略。片材处理装置200能够与打印装置100通信。如下所述,片材处理装置200能够响应从打印装置100接收到的指令来执行片材处理(即,片材后处理)。 
在打印装置100中,扫描仪单元201能够读取原稿的图像并将读取的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扫描仪单元201能够将图像数据传送给其它单元。外部接口(I/F)202能够从连接到网络101的另一装置接收数据并向所述装置发送数据。打印机(即,打印单元)203能够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打印图像。 
如下所述,操作单元204包括触摸屏单元(即,显示单元)401及键输入单元402(参见图4),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单元204输入指令。操作单元204能够在其触摸屏单元上进行各种显示。控制单元205包括能够对可以由打印系统1000的功能单元进行的各种处理和操作进行总体控制的中央处理单元(CPU)205a。即,控制单元205不仅控制打印装置100的操作,而且控制 连接到打印装置100的片材处理装置200的操作。 
只读存储器(ROM)207能够存储可以由CPU 205a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例如,ROM 207能够存储使控制单元205能够进行下述流程图所例示的各种处理的程序以及显示如下所述的各种设置画面所需的显示控制程序。ROM 207还能够存储使控制单元205能够解释可以从服务器PC 103或客户端PC 104接收的页面描述语言(PDL)编码数据并能够将该PDL编码数据光栅处理为光栅图像数据的程序。此外,ROM 207可以存储引导序列和字体信息。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8能够存储可以从扫描仪单元201或外部I/F202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以及能够从ROM 207载入的各种程序和设置信息。RAM 208还能够存储与片材处理装置200有关的信息(例如,连接到打印装置100的片材处理装置200的总数,与要由各片材处理装置200实现的功能有关的信息,以及片材处理装置200的连接顺序)。对RAM 208的数据的读写能够在CPU 205a的控制下执行。 
硬盘驱动器(HDD)209包括硬盘和被配置为对硬盘进行数据读写的驱动单元。HDD 209是能够对可以从扫描仪单元201或外部I/F 202接收并通过压缩/扩展单元210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大容量存储装置。HDD 209还能够存储下述项的存储器设置值(即,推荐设置值)。 
控制单元205能够基于用户输入的指令使打印机203打印存储在HDD209中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205还能够基于用户输入的指令将存储在HDD209中的图像数据经由外部I/F 202发送给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PC 103)。 
压缩/扩展单元210能够对存储在RAM 208和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联合二值图像专家组(JBIG)压缩/扩展处理以及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压缩/扩展处理。 
图3例示了图1所例示的打印系统1000的结构。图3所例示的打印装置100包括自动进稿器(ADF)301,该自动进稿器(ADF)301能够将放置在它的原稿托盘的装载面上的原稿束的最上面的片材(即,根据页码顺序从第一页)依次分离并将各个被分离片材运送到原稿定位玻璃台以使扫描仪单 元201能够扫描并读取原稿。 
扫描仪单元201能够读取原稿定位玻璃台上的被运送原稿的图像并能够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将该读取的图像转换为图像数据。旋转多面镜(例如,多角镜)303能够反射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通过旋转多面镜303反射的扫描光能够经由反射镜传播并到达感光鼓304。 
如果以此模式在感光鼓304上形成潜像,则该潜像能够使用调色剂显影,调色剂图像能够被转印到环绕转印鼓305的片材上。如果针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调色剂依次执行上述顺序的图像形成处理,则能够将全色图像转印在片材上。 
分离爪306能够将其上转印有全色图像的片材从转印鼓305分离。预定影运送器307将分离的片材运送到定影单元308。 
定影单元308由辊和带的组合构成。定影单元308包括热源(例如,卤素加热器),该热源能够对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施加热和压力以加热并定影调色剂。 
可绕其摆动轴摆动的排出挡板309能够控制各片材的运送方向。当排出挡板309以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片材能够径直运送并经由排出辊310排出到外部。通过上述序列,控制单元205能够控制打印装置100以执行单面打印。 
另一方面,当在片材的两面上进行图像形成时,排出挡板309以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来将片材运送路径改变成向下,能够将片材导入双面运送单元。双面运送单元包括反向挡板311、反向辊312、反向导轨313以及双面托盘314。可绕其旋转轴旋转的反向挡板311能够控制片材的运送方向。 
当控制单元205处理双面打印作业时,控制单元205使打印机203对片材的第一面进行打印,然后将该片材经由反向辊312运送到反向导轨313。然后,当片材的后缘夹在反向辊312之间时,控制单元205使反向辊312暂时停止旋转,然后使反向挡板311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还使反向辊312以相反方向旋转。以此模式,控制单元205使片材在运送时进行翻转运动并将该片材以其前、后缘交换的状态导入双面托盘314。 
片材被暂时存储在双面托盘314中,然后再给送辊对315将该片材运送到配准辊316。在此情况下,片材以第二面(即,与第一转印处理中的第一面不同的面)朝向感光鼓304的模式运送。然后,与上述处理类似,下一页的图像被转印到片材的第二面。然后,在定影单元308中对经过了双面图像形成的片材进行处理,并经由排出辊310将其排出到打印装置100的外部。 
控制单元205根据上述序列控制打印装置100来执行双面打印处理。 
打印装置100包括能够存储可以在打印处理中使用的片材的片材给送单元。片材给送单元包括片材给送盒317、318(例如,每个具有500张的存储容量)、片材给送仓319(例如,具有5000张的存储容量)和手动给送托盘320。片材给送盒317、318和片材给送仓319能够存储可能在大小和材料上不同的各种类型的片材(包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小报片材)以及类似给送片材的特殊片材。 
片材给送盒317和318、片材给送仓319以及手动给送托盘320中的各个均安装有能够旋转以依次给送片材的给送辊。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图3所例示的片材处理装置200。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任意类型和任意数量的装置可以作为片材处理装置200连接到打印系统,只要所述装置能够将片材从上游装置经由片材运送路径运送到下游装置即可。例如,如图3所例示,在打印装置100的下游侧,大容量堆叠器200-3a、胶粘装订机200-3b和鞍式装订机200-3c按此顺序依次连接到打印装置100。在打印系统1000中,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大容量堆叠器200-3a、胶粘装订机200-3b和鞍式装订机200-3c。片材处理装置200的各个均包含片材排出部,使得用户能够从中取出处理后的片材。 
控制单元205接收用户可以经由操作单元204从连接到打印装置100的片材处理装置200可以执行的片材候选处理中请求的片材处理执行请求和打印执行请求。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5所例示的画面。然后,响应接收到可能由用户经由操作单元204输入的目标作业的打印执行请求,控制单元205使打印机203执行作业所需的打印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使打印装置100将作业的打印后的片材经由片材运送路径 运送到能够执行用户请求的片材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片材处理装置执行指定的片材处理。 
例如,具有图3所例示的系统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可以从用户接收打印执行请求以处理需要由大容量堆叠器200-3a执行的大容量堆叠处理的作业。该作业可以被称为“堆叠器作业”。当图3所例示的打印系统处理堆叠器作业时,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装置100以将作业的打印后的片材经由图3的A点运送到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大容量堆叠器200-3a执行所指定的作业的堆叠处理。控制单元205使大容量堆叠器200-3a将经过了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堆叠处理的作业的打印物存放在其排出目的地X而不将该打印物运送给其它装置(例如,后阶段装置)。 
用户能够将存放在图3所例示的排出目的地X上的打印物从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直接取出。换句话说,用户不需要等到片材到达位于图3所例示的片材运送路径的最下游侧的排出目的地(Z-1、Z-2和Z-3中的一个),也不需要从下游端处理装置200的排出目的地中的一个取出打印物。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用户在图5所例示的显示画面上按下按钮519以指示大容量堆叠处理,则控制单元205控制要处理的打印作业作为堆叠器作业。 
例如,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系统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可以从用户接收打印执行请求以处理需要由胶粘装订机200-3b执行的片材处理(例如,硬封面装订处理或衬垫装订处理的胶粘装订处理)的作业。该作业可以被称为“胶粘装订作业”。当图3所例示的系统处理胶粘装订作业时,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装置100将打印后的片材经由图3所例示的A点和B点运送到胶粘装订机200-3b。然后,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机200-3b执行所指定的作业的胶粘装订处理。 
控制单元205使胶粘装订机200-3b将经过胶粘装订处理的打印物存放在其排出目的地Y而不将该打印物运送到其它装置(例如,后阶段装置)。当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时,可以使用预先打印的封面。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用作封面的片材放置在托盘Yo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用户按下图5所例示的显示画面上的按钮517或518以指示胶粘装订处理,则控制单元205 控制要处理的打印作业作为胶粘装订作业。 
具有图3所例示的系统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可以从用户接收打印执行请求以处理需要由鞍式装订机200-3c执行的片材处理的作业。例如,要由鞍式装订机200-3c执行的片材处理包括鞍式装订、打孔处理、裁切处理、排移处理及折叠处理。该作业可以被称为“鞍式装订作业”。当图3所例示的系统处理鞍式装订作业时,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装置100将打印后的片材经由A点、B点和C点运送到鞍式装订机200-3c。然后,控制单元205使鞍式装订机200-3c执行所指定的作业的片材处理。控制单元205使鞍式装订机200-3c将经过片材处理的打印物存放在其排出目的地。鞍式装订机200-3c具有能够提供预先打印的片材的插入器托盘Zo。 
例如,可以将预先打印的封面片材放置在插入器托盘Zo上。从插入器托盘Zo供给的片材能够合并到从打印装置100输出的片材中。鞍式装订机200-3c能够进行将这些片材装订为一束的后处理。鞍式装订机200-3c具有多个排出目的地(即,Z-1、Z-2、Z-3)。可以根据鞍式装订机200-3c能够执行的各个片材处理的类型选择性地使用这些排出目的地。例如,排出目的地Z-3可以用作装置进行鞍式装订处理时小册子(打印物)的保持部。排出目的地Z-2可以用作装置进行订钉处理、打孔处理或折叠处理时打印物的堆叠托盘。排出目的地Z-1可以用作不对打印物进行上述片材处理而将其排出时打印物的样本托盘。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用户按下图5所例示的显示画面上的按钮511、512、513、514、515和516中的一个以指示要由鞍式装订机200-3c进行的片材处理,则控制单元205控制要处理的打印作业作为鞍式装订作业。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大容量堆叠器200-3a具有作为外部排出目的地的退出托盘Xo。如果从上游装置运送的片材不能用作最终物,则可以使用退出托盘Xo将该片材排出。例如,如果在运送操作中前面的片材卡塞(例如,当发生片材卡堵时),则当发生打印中断时,可能已经开始给送后续片材。在该情况下,能够从退出托盘Xo移走留存在机器中的片材与重复供给的片材,而不将这些片材运送到下游装置。 
图4例示了图2中所例示的操作单元204的外观。操作单元204包括触摸屏单元(即,显示单元)401和键输入单元402。触摸屏单元401包括液晶显示器并且其上设置有透明电极。触摸屏单元401能够显示使用户能够输入指令的各种设置画面。触摸屏单元401具有显示各种画面的显示功能和接受来自用户的指令的输入功能。键输入单元402包括电源键501、停止键502、开始键503、指南键504、用户模式键505、数字小键盘506和清除键507。开始键503使用户能够指示打印装置100开始执行复印作业和发送作业。数字小键盘506使用户能够输入数值,例如副本的份数。 
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系统1000基于经由触摸屏单元401显示的各种画面接受的用户指令或基于经由键输入单元402接受的用户指令来进行各种处理。触摸屏单元401能够显示使用户能够设置各种操作模式(例如,复印模式、发送模式、盒模式以及扩展模式)的模式按钮以及用于输入打印复印倍率和片材设置的各种指示按钮(例如,片材处理设置按钮609)。通常,上述指示按钮已知,因此省略其描述。以下描述指示(触碰)了片材处理设置按钮609时进行的操作。打印装置100的操作单元204的触摸屏单元401能够显示以下设置画面。图5例示了能够在图4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的第一示例显示画面。更具体地说,如果用户按下片材处理设置按钮609,则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5所例示的显示画面。 
用户能够操作在显示画面510上显示的按钮(即,软键)来选择要由打印系统1000能够使用的片材处理装置200执行的片材处理的类型。按钮511使用户能够指示订钉处理。按钮512使用户能够指示打孔处理。按钮513使用户能够指示裁切处理。按钮514使用户能够指示排移处理。按钮515使用户能够指示鞍式装订处理。按钮516使用户能够指示折叠处理。按钮517使用户能够指示胶粘装订(1)(硬封面装订)。按钮518使用户能够指示胶粘装订(2)(衬垫装订)。按钮519使用户能够指示大容量堆叠处理。取消按钮520使用户能够取消所有的设置。确定按钮521使得设置有效。 
图6A和图6B分别例示了与长边给送模式和短边给送模式对应的片材运送方向(即,片材给送方向)。与长边给送相对应的打印模式可以被称为 “长边给送模式”。与短边给送相对应的打印模式可以被称为“短边给送模式”。如图6A所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0能够对按照长边给送模式从片材给送单元(317、318、319和320)提供的片材进行打印。如图6B所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0还能够对按照短边给送模式从片材给送单元提供的片材进行打印。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装置100以根据上述两种类型的打印模式选择性地进行打印处理。 
如下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0能够在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模式键505时进行提高性能的设置。 
图7例示了可以在图4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的第二示例显示画面。如果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模式键505,则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7所例示的显示画面701。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控制单元205在要打印的片材总数大于或等于5000时确定打印模式(参见图11的步骤S1104),则用户可以操作数字小键盘506以在显示区域702中输入“5000”,然后按下确定按钮521以完成设置。所设置的数据可以在打印处理完成之前存储在RAM 208中,并可以在需要时被参照。 
接着,以下描述使用在显示区域702中设置的值的方法。如果打印作业被输入到打印装置100中,则控制单元205对总页数进行计数。在完成页计数操作后,控制单元205进行指定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的处理。例如,如果总页数为8000并且打印作业包含用于进行实现2-up拼版的单面打印的指令,则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是4000(=8000÷2)。如果打印作业包含用于进行实现2-up拼版的双面打印的指令,则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是2000(=8000÷4)。控制单元205将在显示区域702中设置的值与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进行比较。 
此外,如下所述,可以将最大打印时间设置为用于提高性能的另一示例设置。首先,如果用户按下操作单元204的用户模式键505,则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7所例示的显示画面701。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控制单元205在输入打印装置100的打印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大于或等于60分钟时确定打 印模式(参见步骤S1104),则用户可以操作数字小键盘506以在显示区域703中输入“60”。然后,用户可以按下确定按钮521以完成设置。 
接着,以下描述使用在显示区域703中设置的值的方法。如果打印作业被输入到打印装置100中,则控制单元205对总页数进行计数。在完成页计数操作后,控制单元205进行指定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打印时间的处理。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控制单元205在打印时间为60分钟时确定打印模式(参见步骤S1104),则用户可以操作数字小键盘506以在显示区域703中输入“60”并按下确定按钮521以完成设置。然后,控制单元205计算如果进行短边给送打印则在打印装置100设定的时间内可以运送的片材数量。例如,如果在显示区域703中指定的值是60分钟并且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运送一张所需的时间为0.5秒,则可以运送的片材数量是7200(=60×60÷0.5)。控制单元205将该值与将输入到打印装置100中的打印作业输出所需的片材数量进行比较并如步骤S1104所例示来确定打印模式。 
图8例示了可以在图4中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的第三示例显示画面。更具体地说,当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104中确定输入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用户指定的预定数量并且执行打印处理所需的片材只能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运送时,可以显示图8所例示的显示画面。 
例如,假定在图7的显示区域702中设置的值是“6000”并且用于输入到打印装置100中的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是8000。在此情况下,如果存储在片材给送单元(即,片材给送盒317和318、片材给送仓319以及手动给送托盘320)中的片材被设定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运送,则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显示画面801。 
控制单元205基于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以及运送单张所需的时间,来计算使用放置在片材给送单元中的、要按照短边给送模式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操作所需的打印时间。然后,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在显示区域805中显示计算出的打印时间。控制单元205还基于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以及运送单张所需的时间,来计算使用在片材给送单元中方向改变的、要按照长边给送模式供给的片材进行打印操作所需的打印时间。然 后,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在显示区域806中显示计算出的打印时间。 
在显示区域805中显示的信息是第一显示信息,该第一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在要用于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根据第一打印模式完成打印处理所需要的第一所需时间。另一方面,显示区域806中显示的信息是第二显示信息,该第二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在要用于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根据第二打印模式完成打印处理所需要的第二所需时间。此外,在显示区域807中显示的信息是第三显示信息,该第三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在要用于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时第二所需时间比第一所需时间短。 
图9例示了可以在图4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的第四示例显示画面。如果用户按下在如图8所例示的显示画面801上显示的“打印前改变片材方向”按钮803以在打印前改变片材方向,则控制单元205使触摸屏单元401显示图9所例示的显示画面901。当触摸屏单元401显示显示画面901时,用户改变放置在打印装置100的片材给送单元(317、318、319以及320)中的片材的方向使得能够按照长边给送模式供给片材。在片材方向改变后,用户可以按下确定按钮521以开始打印。 
图10例示了可以在图4所例示的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的第五示例显示画面。更具体地说,当控制单元205在图14的步骤S1402中确定以第二打印模式进行打印时可以显示图10所例示的显示画面。 
如果片材给送方向改变,则针对主扫描方向设置的页边距与针对副扫描方向设置的页边距交换。如果打印装置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设置了不同的页边距,则由于上述片材方向改变,打印区域可能由原始打印区域改变。因此,图10所例示的显示画面1001将打印区域的差别通知给用户并使用户能够确定是在改变给送方向后执行打印还是以不改变给送方向的方式执行打印。 
以下参照图11到图15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由打印装置100进行的处理。 
图11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由图2所例示的打印装置100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可以将执行打印模式改变处理的程序存储在ROM 207中,并且可以在控制单元205的CPU 205a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 
在图11中,如果确定接受了打印请求,则控制单元205将打印请求数据存储在RAM 208中,并计算进行打印所需的片材数量。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中,控制单元205确定目标打印作业是否需要沿特定方向运送片材。控制单元205将针对目标打印作业设置的打印条件,与预先存储在RAM 208中的用于确定打印模式的打印条件进行对比。如果针对目标打印作业设置的打印条件与预先存储的用于确定打印模式的打印条件一致,则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按由所述打印条件设置的打印方向运送片材。 
以下详细描述示例处理。图12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02中执行的打印模式确定处理的第一示例过程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图12是进行步骤S1102中用于基于包含在打印作业中的特定修整设置来确定打印模式的过程的流程图。例如,当打印作业包含硬封面装订、鞍式装订或订钉的修整设置时,将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运送片材。当打印作业包含用来打孔的修整设置时,将按照长边给送模式运送片材。 
在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图11的步骤S1102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图12的步骤S1201。控制单元205进行存储在RAM 208中的目标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是否包含修整设置的对比。 
在该对比工作中,如果确定目标打印作业不包含任何修整设置(步骤S1201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2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如果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修整设置(步骤S1201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控制单元205确定修整设置是否是第一打印模式。 
如果在步骤S1202中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要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执行的硬封面装订、鞍式装订或订钉的修整设置(步骤S1202 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203。在步骤S1203中,控制单元205改变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的设置,以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来打印目标打印作业。如果在步骤S1202中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要根据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执行的打孔的修整设置(步骤S1202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204。在步骤S1204中,控制单元205改变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的设置,以根据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来打印目标打印作业。 
图13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02中执行的打印模式确定处理的第二示例过程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图13是用于进行步骤S1102中基于包含在打印作业中的手动片材设置来确定打印模式的过程的流程图。 
在图13中,在步骤S1301中,控制单元205确定目标打印作业是否包含手动片材设置。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目标打印作业不包含手动片材设置(步骤S1301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3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手动片材设置(步骤S1301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控制单元205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在片材设置中包含第一打印模式还是第二打印模式。 
例如,如果目标打印作业包含指定A4R(表示以短边给送模式打印A4尺寸的片材)的片材设置,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303。在步骤S1303中,控制单元205进行对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的设置,以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来打印目标打印作业。如果目标打印作业包含指定A4(表示以长边给送模式打印A4尺寸的片材)的片材设置(步骤S1302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304。在步骤S1304中,控制单元205改变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的设置,以根据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来打印目标打印作业。 
返回参照图11,在控制单元205完成步骤S1102中的打印模式确定处理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3。 
在步骤S1103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所确定的打印模式是第一打印模式 (短边给送模式)还是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还是不特别指定。 
如果在步骤S1103中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对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打印的指定(步骤S1103中的“第一打印模式”),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 
如果在步骤S1103中确定目标打印作业包含按照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打印的指定(步骤S1103中的“第二打印模式”),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3。 
如果在步骤S1103中确定目标打印作业不要求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的打印或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的打印(步骤S1103中的“不指定”),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4中,控制单元205将在图7的显示区域702中设置的值(即,存储在RAM 208中的作为最大打印片材数量的值),与控制单元205计算出的输出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进行比较。此外,控制单元205访问RAM 208,并确定目标打印作业是否包含对按照短边给送模式供给片材的指定。 
作为上述两个比较的结果,如果确定输出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小于最大打印片材数量并且指定了短边给送(步骤S1104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作为上述两个比较的结果,如果确定输出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最大打印片材数量并且指定了短边给送(步骤S1104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8。 
在步骤S1104中,控制单元205可以将输出打印作业的时间与在图7所例示的显示区域703中设置的最大打印时间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指定的最大打印时间是60分钟,则然后在步骤S1104中,控制单元205基于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与打印一张的时间来计算该打印作业是否能够在60分钟内完成。如果在步骤S1104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打印处理能够在60分钟内完成(步骤S1104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打印作业不能够在60分钟内完成(步骤S1104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8。 
在步骤S1107中,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按照第一打印模式(短 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1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如果确定在任意的片材给送单元中放置有在长边给送模式中使用的片材(步骤S1108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1。 
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任意的片材给送单元均未存储在长边给送模式中使用的片材(步骤S1108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9。在步骤S1109中,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401上显示图8所示的显示画面801。在此情况下,为了显示区域805和806,控制单元205基于片材数量和运送一张片材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将输出目标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排出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如果用户按下了“无任何改变而打印(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2,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如果用户选择“打印前改变片材方向(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3,则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9所例示的显示画面901。当显示显示画面901时,用户改变要用于打印的片材方向,使得能够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来供给片材。然后,用户按下确定按钮521。 
在用户按下确定按钮521之后(步骤S1109中的“否”),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0。在步骤S1110中,控制单元205等待直到用户改变片材方向。如果用户改变了片材方向,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1。在步骤S1111中,控制单元205进行打印模式改变确认处理。 
在步骤S1111中,控制单元205确认打印装置的打印页边距对于各个片材给送方向是否不同。如果确定打印装置的打印页边距对于各个片材给送方向不同,则控制单元205检查:是否即使打印区域可能改变用户也想要进行打印。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2。 
图14是例示可以在图11的步骤S1111中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确认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控制单元205可以执行图14所例示的处理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定打印模式: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考虑到在打印装置中的打印页边距对于两个片材运送方向的不同而决定打印模式。 
在图14的步骤S1401中,控制单元205访问ROM 207并获取打印装置的各个运送方向的页边距值。如果确定根据长边给送的打印页边距与根据短边给送的打印页边距相同(步骤S1401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4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根据长边给送的打印页边距与根据短边给送的打印页边距不同(步骤S1401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402。 
在步骤S1402中,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10所例示的显示画面1001以通知在打印区域中可能发生的差异。如果用户选择了“无任何改变而打印(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2(步骤S1402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4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如果用户选择了图10所例示的“打印前改变片材方向(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3(步骤S1402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403。 
在步骤S1403中,控制单元205改变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的设置以将目标打印作业的打印模式从短边给送模式改变到长边给送模式。 
在步骤S1112中,控制单元205访问RAM 208并确认打印模式是否已被改变。如果确定打印模式未改变(步骤S1112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在步骤S1107中,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按照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然后,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1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如果确定打印模式已改变(步骤S1112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13,并指示打印机203按照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然后终止图11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接下来,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描述当输入了需要将大量片材排出到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的堆叠器作业时进行的处理。 
如果堆叠器作业被输入到打印装置100,则控制单元205将处理的状态转移到图11的步骤S1101,并将打印作业数据存储在RAM 208中。在控制单元205计算出输出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数量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 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中,控制单元205将针对目标打印作业设置的打印条件,与预先存储在RAM 208中的用于确定打印模式的打印条件进行对比。 
例如,如果堆叠器作业包含对A4R的指定,则然后在图13的步骤S1301中,控制单元205确定存在手动片材设置。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控制单元205将所确定的片材设置与存储在RAM 208中的条件进行对比。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205确定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运送片材对于该片材设置A4R适合。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2。在步骤S1102中,控制单元205校正存储在RAM 208中的打印作业数据,使得能够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打印目标打印作业。 
在确定了打印模式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从步骤S1102进入步骤S110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模式是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步骤S1103中的“第一打印模式”)。因此,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107。在步骤S1107中,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根据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然后,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1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作为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如果输入到打印装置100的作业是堆叠器作业,则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按照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而不考虑打印条件。 
以下描述根据有无在先作业来确定打印模式的处理。图15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由图2所例示的打印装置100执行的打印模式改变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更具体地说,图15是用于根据有无在先作业而改变打印模式的流程图。 
在图15中,如果控制单元205接收到打印作业(步骤S1501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0。在步骤S1510中,控制单元205访问RAM 208,并确认是否存在当前正在执行的或处于待机状态的任意打印作业。如果确定当前正在执行打印作业或打印作业处于待机状态(步骤S1510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2。 
在步骤S1502中,控制单元205确认目标打印作业的打印条件设置为指 定打印模式(即,目标打印作业正沿特定方向运送片材)。接着,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3。 
在步骤S1503中,控制单元205基于步骤S1502中的确认来确定:是指定了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还是指定了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或是不指定打印模式。例如,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打印作业(步骤S1504)要按照第一打印模式运送片材(步骤S1503中的“第一打印模式”),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7。在步骤S1507中,控制单元205按照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进行一个修整单位的打印。一个修整单位表示单个打印作业中包含的多个修整设置中的一个。 
例如,现假设存在包含5000张片材的处理的打印作业,该打印作业包含对第一个2500张片材(即,1到2500)的鞍式装订的指定,对第二个2500张片材(即,2501到5000)的打孔处理的指定。在此情况下,目标打印作业包含两种类型的修整设置。 
在控制单元205完成按照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进行的一个修整单位的打印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8。在步骤S1508中,控制单元205确认打印处理是否完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处理还未完成(步骤S1508中的“否”)。因此,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9。 
在步骤S1509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已经指定了下一个打印修整单位的片材数量。如果确定还未指定下一个打印修整单位的片材数量(步骤S1509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1。如果确定已经指定了下一个打印修整单位的片材数量(步骤S1509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返回步骤S1502。 
在步骤S1502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指定了打印模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第二个2500张片材(即,2501到5000)设置了打孔处理。因此,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3并随后进入步骤S1517。 
在步骤S1512中,控制单元205确认片材给送单元是否存放有被请求的片材。如果确定在任意的片材给送单元中存放有被请求的片材(步骤S1512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5。 
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任意的片材给送单元均未存放被请求的片材(步骤S1512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3。 
在步骤S1513中,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8所例示的显示画面801。在此情况下,为了显示区域805和806,控制单元205基于片材数量和运送一张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排出输出目标打印作业所需的片材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用户按下“无任何改变而打印(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2(步骤S1513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7。在步骤S1507中,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机203来根据短边给送打印模式(即,第一打印模式)进行打印。如果用户按下“打印前改变片材方向(按照长边给送模式打印)”按钮803(步骤S1513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在触摸屏单元401上显示图9所例示的显示画面901。 
当显示显示画面901时,用户改变要用于打印的片材方向,使得能够按照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供给片材。然后,用户按下确定按钮521。在用户按下确定按钮521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4。在步骤S1514中,控制单元205等待直到用户改变片材方向。 
如果用户改变了片材方向(步骤S1514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5。在步骤S1515中,控制单元205进行打印模式改变确认处理。在完成打印模式改变确认处理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6。在步骤S1516中,控制单元205访问RAM 208并确认打印模式是否已被改变。 
如果确定打印模式未改变(步骤S1516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07。在步骤S1507中,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按照第一打印模式(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5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如果确定打印模式已被改变(步骤S1516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7。在步骤S1517中,控制单元205指示打印机203根据第二打印模式(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5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第二个2500张片材(即,2501到5000)设置 了打孔处理。因此,控制单元205使处理从步骤S1516进入步骤S1517。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处理进入步骤S1518。如果在步骤S1518和步骤S1519中确定关于目标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已经全部完成,则控制单元205终止图15所例示的例程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用于输入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并且输入的打印作业包含对按照短边给送模式进行的打印的指定,则打印装置能够切换打印模式以按照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高打印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确定切换给送方向不能够提供合适的输出,则即使用于目标打印作业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打印装置也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打印。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获得期望的输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仅当存在在先的打印作业时进行与预定片材数量的比较。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防止以下情况:在输入打印作业时,如果不存在在先的作业,则推迟该作业的执行直到指定了该打印作业所需的总片材数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将以第一打印模式和第二打印模式处理同一打印作业所需的打印时间显示在画面上以向用户通知打印性能提高的程度。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执行下述处理实现。可以将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或CPU或微处理单元(MPU))可以执行所述程序代码并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在此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所述程序代码与存储有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用于提供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选择软
Figure G2009101398759D00231
盘、硬盘、光盘、磁光(MO)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可记录光盘(CD-R)、可重写光盘(CD-RW)、数字通用盘(DVD)-ROM、DVD-RAM、DVD-RW、 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以及ROM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程序代码可以经由网络下载。 
此外,本发明包括计算机执行读取的程序代码并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包括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可以基于所述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实际处理的部分或全部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况。 
此外,如果可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则本发明包括下述处理。即,可以将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到插在计算机上的功能扩展板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入到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中。在此情况下,设置在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可以基于所述程序的指令执行部分或者全部处理,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种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打印作业设置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数量的上限值;
指示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按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如果存在要在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前打印的另一打印作业,则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是否小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按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以及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而如果不存在要在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前打印的另一打印作业,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基于用户针对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设置的打印条件所确定的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或所述长边给送模式来进行打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显示与所述打印作业有关的信息的显示单元,其中,如果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所述指示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的画面,并且如果所述指示单元经由所述画面接收到所述指令,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而如果所述指示单元未经由所述画面接收到所述指令,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来进行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显示与所述打印作业有关的信息,
其中,如果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第一显示信息、第二显示信息以及第三显示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完成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的打印所需的第一所需时间,所述第二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完成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的打印所需的第二所需时间,所述第三显示信息使用户能够确认所述第二所需时间比所述第一所需时间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显示与所述打印作业有关的信息的显示单元,其中,如果所述短边给送模式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页边距与所述长边给送模式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页边距不同,并且如果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所述指示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的画面并显示如果所述指示单元经由所述画面接收到所述指令则打印区域可能改变,并且如果所述指示单元经由所述画面接收到所述指令,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而如果所述指示单元未经由所述画面接收到所述指令,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来进行打印。
6.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设置上限值;
指示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按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小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所述输入单元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7.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装置的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打印作业;
对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设置上限值;
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未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8.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装置的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打印作业;
对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设置上限值;
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未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9.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设置上限值;
指示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按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10.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包括:
打印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输入单元,其被配置为输入打印作业;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设置上限值;
指示单元,其被配置为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按如下方式控制所述打印单元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所述指示单元未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11.一种用于控制打印装置的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打印作业;
对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设置上限值;
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未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12.一种控制打印装置的方法,该打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按照短边给送模式或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输入打印作业;
对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设置上限值;
从用户接收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指令;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并且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小于所述上限值,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长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以及
如果要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给送的片材被指定为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使用的片材、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要花费的打印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上限值、并且未从用户接收到从所述短边给送模式改变为所述长边给送模式的所述指令,则控制所述打印单元基于输入的所述打印作业、按照所述短边给送模式进行打印。
CN2009101398759A 2008-06-30 2009-06-30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0750 2008-06-30
JP2008-170750 2008-06-30
JP2008170750 2008-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391A CN101620391A (zh) 2010-01-06
CN101620391B true CN101620391B (zh) 2013-05-29

Family

ID=41464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98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0391B (zh) 2008-06-30 2009-06-30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86895B2 (zh)
JP (1) JP5538755B2 (zh)
CN (1) CN101620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9845B2 (ja) * 2010-06-29 2016-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43428A (ko) * 2010-10-26 2012-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822515B2 (ja) * 2011-04-20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52440B2 (ja) * 2011-12-28 2016-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9066B2 (ja) * 2013-12-09 2018-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7206896B2 (ja) * 2018-12-24 2023-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7283111B2 (ja) * 2019-02-21 2023-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63A (zh) * 1994-06-15 1996-08-07 株式会社理光 根据复印效率选择送纸的数字复印机
US5828461A (en) * 1995-11-17 1998-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original image data to density data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on a monitor
US6336011B1 (en) * 1998-04-06 2002-0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binding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624604A (zh) * 2004-12-20 2005-06-08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作业的页面旋转方法
CN1815376A (zh) * 2005-02-03 2006-08-09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增加打印速度的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627A (ja) * 1992-09-21 1994-04-12 Ricoh Co Ltd 印字装置
JP3785826B2 (ja) * 1998-09-02 2006-06-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791396B2 (ja) * 2001-11-07 2006-06-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15854A (ja) * 2002-05-01 2003-01-17 Seiko Epson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印刷仲介システム
JP2006174064A (ja) * 2004-12-15 2006-06-2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63A (zh) * 1994-06-15 1996-08-07 株式会社理光 根据复印效率选择送纸的数字复印机
US5828461A (en) * 1995-11-17 1998-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original image data to density data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on a monitor
US6336011B1 (en) * 1998-04-06 2002-0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binding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624604A (zh) * 2004-12-20 2005-06-08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作业的页面旋转方法
CN1815376A (zh) * 2005-02-03 2006-08-09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可增加打印速度的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391A (zh) 2010-01-06
US7986895B2 (en) 2011-07-26
JP2010033035A (ja) 2010-02-12
US20100003046A1 (en) 2010-01-07
JP5538755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0391B (zh)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JP3397865B2 (ja) ジョブ印刷方法
CN101030125B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US93615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US5825988A (en) Apparatus for printing digital image data
CN101576813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
CN101436012B (zh)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CN100378644C (zh) 打印系统和作业处理方法
CN10123639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5489481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73398B (zh) 打印系统和打印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0451946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CN101226460A (zh) 打印系统及控制打印系统的方法
CN101408742A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197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00051B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03146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01661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US8576414B2 (en) Bookbind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for setting recommended setting values as the setting values
CN101533338A (zh) 打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0846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12056213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11348371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製本印刷方法
JP2002182881A (ja) 課金システム、課金方法、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