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012B -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6012B
CN101436012B CN2008101765467A CN200810176546A CN101436012B CN 101436012 B CN101436012 B CN 101436012B CN 2008101765467 A CN2008101765467 A CN 2008101765467A CN 200810176546 A CN200810176546 A CN 200810176546A CN 101436012 B CN101436012 B CN 101436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paper
adjusting operation
printing
carry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65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6012A (zh
Inventor
安川琢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2Priority interrupt; Job recovery, e.g. after jamming or mal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03G15/502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relat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menu, e.g. pop-up menus, help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8Jam, error detection, e.g. double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25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presence in input t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911Detection of copy amount or presence in discharge t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一种用于对适合于利用调节单元来进行调节操作的打印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定时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所述信息来使所述调节单元进行所述调节操作;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前一调节操作,则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打印中断而使所述调节单元在与所述信息所表示的定时不同的定时进行所述调节操作;以及响应于所述调节单元进行所述调节操作,而对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所述信息进行更新,以延迟所述调节单元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定时。

Description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打印系统可以定期进行调节操作(例如,层次校正操作或调色剂浓度调节操作),以获得适当的打印品。在这种打印系统中,必须在调节操作过程中挂起当前操作的打印处理(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163052号公报)。 
而且,在传统的打印系统中,由于缺乏进行打印作业所需的资源,会中断当前进行的打印作业。另外,在这种传统的打印系统中,如果由于资源缺乏而中断打印作业,则在用户补充资源之前,被中断的打印作业不会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检测到已经补充了资源之后才恢复打印作业。 
然而,在传统的打印系统中,例如,即使已经解决了归因于资源缺乏的打印中断因素,在打印中断因素被解决的定时也自动进行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的打印作业可能被再次中断。因此,根据上述传统的打印系统,打印作业会被频繁中断。在这种情况下,打印系统的生产率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种能够通过减小打印作业被中断的情况的出现频率来避免打印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的打印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利用控制单元来进行调节操作的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包括: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存储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一定时的信息;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基于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进行所述调节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二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二定时在所述第一定时之后,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基于所述第一定时进行的调节操作,则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打印中断,而在与所述第二定时不同的定时进行所述调节操作,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二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 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三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三定时在所述第二定时之后。 
参照附图,根据对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特征及方面,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1例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按需打印(POD)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例。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示例。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示例。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联机修整器的内部结构的示例。 
图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联机修整器的内部结构的示例。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联机修整器的内部结构的示例。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的示例。 
图8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9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在个人计算机(PC)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11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1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对应表的示例。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表的示例。 
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16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1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表的示例。 
图19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20例示了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 
图2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程序代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在这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特征及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中所陈述的组件的相对布置、数值表达式及数值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括打印系统的按需打印(POD)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例。参照图1,POD系统10000包括打印系统1000、扫描仪102、服务器计算机103(PC 103)和客户端计算机104(PC 104)。打印系统1000、扫描仪102、服务器计算机103(PC 103)和客户端计算机104(PC 104)经由网络101而彼此通信。此外,POD系统10000包括折纸机107、切纸机109、骑缝装订机110和硬封面装订机108。 
作为作业处理设备的示例的打印系统1000包括多种设备,例如,打印设备100(图2)和纸张处理设备200(图2)。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诸如复印功能和打印机功能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作为打印设备100的示例来描述。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即,仅具有诸如复印功能或打印机功能的单一功能的打印设备可以用作打印设备100。 
PC 103对在连接到网络101的各设备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进行管理。PC104经由网络101而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设备100和PC 103。 
另外,折纸机107进行用于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折叠的处理。硬封面装订机108进行用于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硬封面装订的处理。 
切纸机109针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包含多张纸的纸叠进行用于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裁切的处理。骑缝装订机110进行用于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骑缝装订的处理。 
在利用折纸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切纸机109或骑缝装订机110时,用户从打印系统1000中取出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将所述纸放置在用户期望利用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折纸机107、硬封面装订机108、切纸机109或骑缝装订机110)上,以在由用户设定为要使用的设备上进行期望的处理。此外,在图1中例示的POD系统10000所包含的多个设备中,除了骑缝装订机110以外的设备都连接到网络101。因此,除骑缝装订机110以外的其他设备可以在彼此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以下参照图2中例示的系统框图来描述打印系统1000的示例性结构。图2中例示的打印系统1000的除纸张处理设备200以外的组件都包含在打印设备100中。 
参照图2,任意数量的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打印系统1000可以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来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纸张处理。 
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与打印设备100进行通信,并从打印设备100接收指令,以进行以下将要详细描述的纸张处理。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处理设备200也称为“后处理设备”。相似的是,由纸张处理设备200所进行的纸张处理也称作“后处理”。 
扫描仪单元201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将读取的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并且将转换后的图像发送给其他单元。 
外部接口(I/F)单元202向连接到网络101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并从连接到网络101的其他设备接收数据。 
打印机单元203基于通过利用扫描仪单元201进行扫描而输入的图像数据来在纸上打印图像。 
操作单元204包括硬键输入单元402(图7)和触摸板401(图7)。操作单元204从操作硬键输入单元402和触摸板401的用户接收指令。另外,操作单元204在触摸板401上显示各种信息。 
控制单元205通过控制打印系统1000的各单元的操作来控制整个打印系统1000。此外,控制单元205对打印设备100及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操作进行控制。 
只读存储器(ROM)207存储要由控制单元205来执行的各种程序。更具体来说,ROM 207例如存储用于进行流程图中所例示的各种处理的程序、以及用于显示以下将详细描述的各种设置画面的显示控制程序。 
另外,ROM 207存储用于由控制单元205进行的用于解译从PC 103或PC 104接收到的页面描述语言(PDL)代码数据以及将该PDL代码数据栅格化为光栅图像数据的操作的程序。另外,ROM 207存储诸如系统引导顺序和字体信息的各种程序。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8存储从扫描仪单元201或外部I/F 202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另外,RAM 208存储从ROM 207发送来并且加载的各种程序和设置信息。另外,RAM 208例如存储关于纸张处理设备200的各种类型 的信息,例如,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数量(该数量是从0到n的整数)、关于纸张处理设备200的功能的信息、以及多个纸张处理设备200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顺序。 
硬盘驱动器(HDD)209包括诸如硬盘和用于从该硬盘读取数据及在该硬盘上写入数据的驱动单元的组件。HDD 209是对经由扫描仪单元201或外部I/F单元202输入并经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大容量存储装置。 
控制单元205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利用打印机单元203来打印存储在HDD 209上的图像数据。此外,控制单元205可以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经由外部I/F单元202而将存储在HDD 209上的图像数据发送到诸如PC 103的外部设备。 
压缩/解压缩单元210基于不同的压缩格式(例如,联合二值图像专家组(JBIG)或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来对存储在RAM 208和HDD 209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处理。 
以下参照图3来描述打印系统1000的示例性结构。图3是例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设备100和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示例的截面图。 
参照图3,自动文档输送设备(自动文档进纸器(ADF))301将放置在文档托盘的堆叠表面上的一叠文档从第一页开始逐页分开。然后,ADF301将文档馈送到稿台玻璃上以利用扫描仪302来扫描该文档。 
扫描仪302读取已被输送到稿台玻璃上的文档上的图像,并利用诸如电荷耦合装置(CCD)的图像传感器来将读取的文档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 
使根据图像数据而被调制的光线(例如,激光束)入射在旋转多棱镜303上。然后,从旋转多棱镜303反射的光线经由反射镜而落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作为反射扫描光以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然后,利用调色剂对由光线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将由此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被输送到并附着在转印鼓305的表面上的纸上。 
通过依次地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进行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形成全色图像。在进行四图像形成处理之后,接着分离爪306将转印鼓305上的已在其上形成全色图像的纸从转印鼓305分离。然后,预定影输送单元307将被分离的纸输送到定影装置308。
定影装置308包括彼此组合的辊和带。此外,定影装置308在其中包括诸如卤素加热器的热源。定影装置308对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上的调色剂施加热和压力。由此,将具有调色剂图像的纸上的调色剂熔凝和定影。 
排纸挡板309可以绕轴摆动。排纸挡板309摆动以调节输送纸的方向。当排纸挡板309在图3中顺时针摆动时,沿直的方向输送纸。然后,纸被输送到排纸辊310,并且接着被排纸辊310排出打印设备100。 
利用上述一系列的处理,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设备100,使得打印设备100进行单面打印。 
另一方面,在纸的两面上形成图像(双面打印)的情况下,排纸挡板309在图3中逆时针摆动,以将输送纸的路径改变为向下的方向。由此,纸被输送到双面输送单元。双面输送单元包括反向挡板311、反向辊312、反向导轨313和双面托盘314。 
反向挡板311绕轴摆动并调节输送纸的方向。在进行双面打印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以下控制。即,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得反向挡板311在图3中逆时针摆动,以将第一面已被打印机单元203打印的纸经由反向辊312而输送到反向导轨313中。 
然后,控制单元205将反向辊312暂时地停在反向辊312将纸的后缘夹住的状态。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反向挡板311可以在图3中逆时针摆动。此外,控制单元205使反向辊312可以沿反向旋转。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使得纸被转回传输。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在纸的前缘和后缘的位置已转换的情况下将纸导向双面托盘314。 
双面托盘314暂时地堆叠如上所述地被输送到它的纸。然后,再进纸辊315将暂时地堆叠在双面托盘314上的纸再次输送到打印设备100中的定位辊316。此时,按照纸的与转印处理中所使用的第一面相对的一面面向转印鼓304的方式馈送该纸。 
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以按照与上述处理中相同的方式在纸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 
由此,在纸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然后,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经受定影处理。其后,其上定影有图像的纸被再次输送到排纸辊310,并经由排纸辊310而排出到打印设备100的外部。通过依次地进行上述处理,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设备100以进行双面打印。
另外,打印设备100包括对要在打印处理中使用的纸进行堆叠的供纸单元。作为供纸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纸盒317和318、供纸舱319、以及手动供纸托盘320。纸盒317和318中的每一个例如可以堆叠五百张纸,而供纸舱319例如可以堆叠五千张纸。 
这里,可以将不同尺寸和材质的各种类型的纸分别放置在纸盒317和318及供纸舱319上的各供纸单元中。此外,在手动供纸托盘320中,可以放置包括诸如高射投影仪(OHP)纸的专用纸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纸。 
供纸盒317和318、供纸舱319及手动供纸托盘320中的每一个包括进纸辊。通过进纸辊连续地逐张馈送堆叠在供纸单元上的纸。 
以下将描述图3中所例示的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000中,任意数量的不同类型的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串联连接,只要可以将纸从上游侧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经由纸张输送路径而输送到下游侧的纸张处理设备200即可。在这点上,如图3中所例示的,例如可以按与打印设备100的距离逐渐增加的顺序将纸张处理设备200按大容量堆叠器200-3a、胶粘装订机200-3b及骑缝装订机200-3c的顺序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打印系统1000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大容量堆叠器200-3a、胶粘装订机200-3b及骑缝装订机200-3c。 
此外,各纸张处理设备200包括排纸单元。用户可以从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排纸单元中取出已经受上述纸张处理的纸。 
控制单元205根据来自用户的指令来进行以下用于控制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处理。 
例如,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并由此发出进行用于堆叠大量的纸以进行打印作业的处理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印设备100来针对指示的打印作业而打印纸的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将大量打印后的纸堆叠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 
另一方面,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并由此发出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印设备100来针对打印作业而在纸上打印的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胶粘装订机200-3b来对打印后的纸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 
另一方面,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并发出进行衬垫装订处理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印设备100来针对打印作业而在纸上打印的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胶粘 装订机200-3b来对打印后的纸进行用户所指示的衬垫装订处理。 
此外,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并发出进行骑缝装订处理的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印设备100来针对打印作业而在纸上打印的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骑缝装订机200-3c来对打印后的纸张进行用户所指示的装订处理。 
相似的是,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并发出进行打孔处理、裁切处理及折叠处理中的任一个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骑缝装订机200-3c来进行用户所指示的纸张处理。 
控制单元205接收到用户经由操作单元204而发出的打印请求,以及与该请求一起的、进行利用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进行的纸张处理候选中的用户所期望的纸张处理的请求。 
当控制单元205经由操作单元204而接收到对要经受所指示的纸张处理的作业进行打印的请求时,控制单元205利用打印机单元203来对纸进行打印作业中所需要的打印处理。 
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将打印作业中已打印的纸经由纸张输送路径而输送到可以进行用户所期望的纸张处理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控制,以利用纸张处理设备200来进行所请求的纸张处理。 
这里,假定在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中,用户已经由操作单元204而指示控制单元205来针对要经受用户所期望的纸张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堆叠大量的纸的处理)的、用户已发出打印请求的打印作业而进行利用大容量堆叠器200-3a来堆叠大量的纸的处理。下文中将这样的作业称为“堆叠器作业”。 
在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结构的系统中处理堆叠器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首先使得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作业的纸可以通过图3中的点A并被输送到大容量堆叠器200-3a。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大容量堆叠器200-3a来进行作业的堆叠处理。 
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得大容量堆叠器200-3a已对其进行了堆叠处理的作业的打印品保持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的排纸目的地X中,而不将该打印品输送到另一设备(例如,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下游的设备)。 
用户可以直接地从排纸目的地X中取出保持在图3中的排纸目的地X中的堆叠器作业的打印品。因此,设备的一系列操作和用户的操作,包括沿图3中的纸张输送方向而将纸输送到最下游位置处的排纸目的地Z并且从排纸 目的地Z中取出堆叠器作业的打印品,变得不必要。 
另外,假定在图3中的系统结构中已从用户接收到其打印请求的要处理的作业是已被指示要经受胶粘装订机200-3b的纸张处理(例如,诸如硬封面装订处理或顶部胶粘装订的胶粘装订处理)的作业。这里将该作业称为“胶粘装订作业”。 
在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结构的系统中进行胶粘装订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首先使得打印设备100打印的纸可以经由图3中的点A和B而输送到胶粘装订机200-3b的内部中。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胶粘装订机200-3b来进行作业的胶粘装订处理。 
在胶粘装订机200-3b完成对作业的胶粘装订处理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得已由胶粘装订机200-3b对其进行了胶粘装订处理的作业的打印品可以保持在胶粘装订机200-3b中的排纸目的地Y中,而不将该打印品输送到另一设备(例如,胶粘装订机200-3b下游的设备)。 
此外,例如,假定在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中,已从用户接收到其打印请求的要处理的作业是已被指示要经受骑缝装订机200-3c的纸张处理的作业。 
这里,骑缝装订机200-3c所进行的纸张处理例如包括骑缝装订处理、打孔处理、裁切处理、排移处理及折叠处理。下文中将这样的作业简单地统称为“骑缝装订作业”。 
在利用图3中的系统结构来处理骑缝装订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使得打印设备100打印的作业中所使用的纸经过图3中的点A、B和C以被输送到骑缝装订机200-3c。其后,控制单元205利用骑缝装订机200-3c来对作业进行纸张处理。 
在骑缝装订机200-3c完成对作业的骑缝装订处理之后,控制单元205使得经骑缝装订机200-3c的纸张处理的骑缝装订作业的打印品可以保持在骑缝装订机200-3c中的排纸目的地Z中。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目的地Z包括多个排纸目的地选项。利用多个排纸目的地选项,骑缝装订机200-3c可以进行其中针对各个类型的纸张处理而使用不同的排纸目的地的多种纸张处理。 
如以上参照图1至图3所描述的,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000中,多个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连接到打印设备100。所述多个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按照其任意的组合的方式连接到打印设备100。
此外,可以随意地确定或改变多个纸张处理设备200到打印设备100的连接顺序,只要可以连续地提供纸张处理设备200之间所提供的纸张输送路径即可。此外,可以将多个不同类型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用作可以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 
现参照图4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可以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示例性内部结构。 
首先,参照图4中的截面图来描述大容量堆叠器200-3a(图3)的示例性内部结构。 
参照图4,大容量堆叠器200-3a将从上游的设备输送来的纸选择性地输送到三个输送路径中。所述三个输送路径包括样本托盘路径251、堆叠路径252及直路径253。 
包括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的堆叠路径252是用于将纸输送到堆叠托盘254上的纸张输送路径。 
堆叠托盘254是设置在可延伸的撑杆255上方的堆叠单元。可延伸的撑杆255的下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手推车256。操作者(或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可拆卸的手推车256而容易地运送堆叠在堆叠托盘254上的纸。 
这里,在用户已对操作单元204进行操作以发出进行作业的请求从而开始利用大容量堆叠器200-3a来对纸张进行堆叠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将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输送到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堆叠路径252中并且经由堆叠路径252而在堆叠托盘254上排出该纸的控制。 
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直路径253是将不需要用于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堆叠托盘254上堆叠纸的处理的作业中所使用的纸输送到后一级中的设备用的纸张输送路径。 
样本托盘路径251是用于将纸排出到样本托盘257上的纸张输送路径。使用直路径253、样本托盘路径251及样本托盘257,通过使用户不必从堆叠托盘254中取出打印品而提供了拿取打印品的容易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将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输送到样本托盘路径251上并且将该纸经由样本托盘路径251而排出到样本托盘257上的控制。 
应当注意,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的纸张输送路径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对纸的输送状态和卡纸(若有)进行检测的纸张检测传感器(未示出)。 
另外,大容量堆叠器200-3a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未示出)。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CPU通知控制单元205关于纸张检测的信息,从各传感 器经由用于进行数据通信的信号线而将该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205的。控制单元205可以根据来自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信息来识别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中的纸张输送状态及卡纸的发生。 
这里应当注意,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与打印设备100之间设置并连接了另一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情况下,设置在大容量堆叠器200-3a与打印设备100之间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CPU(未示出)将来自大容量堆叠器200-3a的传感器的信息通知给控制单元205。 
以下将参照图5中的截面图来描述胶粘装订机200-3b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参照图5,胶粘装订机200-3b将从上游的设备输送来的纸选择性地输送到三个输送路径(即,封面路径261、正文块路径262或直路径263)中的任一个中。 
另外,胶粘装订机200-3b包括插入物路径264。插入物路径264是用于将放置在插入物托盘265上的纸输送到封面路径261中的纸张输送路径。 
胶粘装订机200-3b的直路径263是用于将不需要胶粘装订机200-3b的胶粘装订处理的作业中所使用的纸输送到后一级中的设备的纸张输送路径。 
此外,胶粘装订机200-3b的正文块路径262和封面路径261中的每一个是用于输送生成硬封面装订打印品所需的纸的纸张输送路径。 
例如,在使用胶粘装订机200-3b来生成一个硬封面装订打印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印机单元203对要打印在硬封面打印品的正文的纸上的正文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的控制。在生成一个硬封面装订打印品时,用一张封面纸将一本书的包括正文的纸的纸叠包裹起来。硬封面装订中所使用的正文的纸叠在此称为“正文块”。 
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将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其将成为正文块)输送到正文块路径262中的控制。 
然后,在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经由封面路径261而输送来的封面来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正文块纸进行装订的处理。 
例如,控制单元205使得从上游的设备输送来的正文块纸可以经由图5中所例示的正文块路径262而依次堆叠在堆叠单元266中。当其上打印了正文数据的纸堆叠在堆叠单元266中的量等于一本书的纸张数量时,控制单元205使得可以经由封面路径261来输送用于作业中所需的封面的一张纸。 
控制单元205与上述操作并行地进行用于利用胶粘单元267来对已堆叠 在堆叠单元266中且将要用于正文块的一组纸叠的书脊部分进行胶粘的控制。 
其后,控制单元205控制胶粘单元267,使得胶粘单元267将正文块的书脊部分粘到封面纸的中央部分。在将正文块粘到封面时,在将正文块推向胶粘装订机200-3b的较低部分的同时输送该正文块。 
由此,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折叠封面纸以利用一张封面纸来包裹正文块的处理。接着,沿导轨268而将一组纸叠堆叠在转台269上。 
在转台269上放置了一组纸叠之后,控制单元205可以利用切割器单元270来进行三边裁切处理。这里,该三边裁切处理是指用于对书的除其书脊部分之外的一组纸叠的三个边进行裁切的处理。 
更具体来说,每次进行用于裁切纸叠的一个边的裁切处理时,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转台269而将纸叠旋转90度的控制。当对纸叠的三个不同的边进行了用于裁切纸叠的一个边的裁切处理时,三边裁切处理完成。 
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压紧部271来将经三边裁切处理的纸向箱272压紧的控制。由此,将纸叠存放在箱272中。 
现将参照图6中的截面图来描述骑缝装订机200-3c的示例性内部结构。 
骑缝装订机200-3c包括为了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并从该打印设备100发送来的纸选择性地进行诸如订书钉处理、裁切处理、打孔处理、折叠处理、排移处理或骑缝装订处理的各种处理而设置的各种单元,以下将详细描述。 
此外,骑缝装订机200-3c不具有用作到下游的设备的纸张输送路径的直路径。因此,在多个纸张处理设备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情况下,将骑缝装订机200-3c作为最后的设备而连接,如图3中所例示的。 
另外,如图6中所例示的,骑缝装订机200-3c具有样本托盘281、堆叠托盘282和小册子托盘283。样本托盘281和堆叠托盘282设置在骑缝装订机200-3c外,而小册子托盘283设置在骑缝装订机200-3c内。 
当控制单元205从用户接收到用于利用骑缝装订机200-3c来进行钉书钉处理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首先进行用于将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依次堆叠在设置在骑缝装订机200-3c中的处理托盘284上的控制。 
在处理托盘284上堆叠了一纸叠的纸之后,控制单元205利用钉书机285来进行所指示的订书钉处理。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将装订后的纸叠从处理托盘284排出到堆叠托盘282上的控制。
此外,当控制单元205从用户接收到用于进行用户已指定利用骑缝装订机200-3c对其进行Z折叠处理的作业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Z折叠单元292来按照Z状的形状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折叠的处理。 
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得折叠后的纸可以通过骑缝装订机200-3c并且被排出到诸如堆叠托盘282或样本托盘281的排纸托盘上。 
当控制单元205接收到用于利用骑缝装订机200-3c来进行打孔处理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打孔机单元286来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所指示的打孔处理的控制。 
然后,控制单元205使得纸可以通过骑缝装订机200-3c并且被排出到诸如堆叠托盘282或样本托盘281的排纸托盘上。 
此外,在控制单元205进行用户已针对其发出了利用骑缝装订机200-3c来进行骑缝装订处理的指令的作业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首先利用骑缝钉书机单元287在包括一组纸叠的多张纸的纸叠的中央部分的两个位置处进行骑缝装订。其后,控制单元205以纸叠的中央部分为基准通过利用辊使纸叠的中央部分啮合来进行二重折叠。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做成活页状的小册子。然后,将如上所述地利用骑缝钉书机单元287对其进行了骑缝装订处理的纸叠输送到小册子托盘283。 
此外,当控制单元205接收到用于对已指示要进行骑缝装订处理的作业进行裁切处理的指令时,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将经骑缝装订的纸叠从小册子托盘283输送到切边机288的控制。 
接着,控制单元205进行用于利用裁切机单元289来对已输送到切边机288的纸叠进行裁切的控制。然后,将经裁切机单元289裁切的纸叠输送到小册子保持部290以保持在其中。此处应当注意,骑缝装订机200-3c可以对经骑缝装订处理的纸叠进行三边裁切处理。 
还应当注意,如果骑缝装订机200-3c不包括切边机,则可以从小册子托盘283中取出经骑缝钉书机单元287装订的纸叠。 
此外,骑缝装订机200-3c可以将放置在插入托盘291上的纸(例如,预先打印的封面纸)加入到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并从打印设备100输送来的纸中。 
以下将参照图7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204的结构。 
参照图7,操作单元204包括触摸板单元401和键输入单元402。
触摸板单元401由液晶显示器(LCD)和安装在该LCD上的透明电极构成。触摸板401显示用于从用户接收指令的各种设置画面。 
即,触摸板401不仅用于显示各种设置画面,还用于输入指令以从用户接收指令。 
键输入单元402包括电源键501、开始键503、停止键502、重置键504、用户模式键505、数字小键盘506及清除键507。这里,用户可以操作开始键503以发出用于开始打印设备100的复印作业或发送作业的指令。用户可以操作数字小键盘506以输入打印设置项的数值(例如,打印份数)。用户可以操作清除键507以清除利用数字小键盘506而设定的各种参数。 
控制单元205控制打印系统1000,使得打印系统1000根据经由显示在触摸板401上的各种画面而接收到的用户指令以及经由键输入单元402而接收到的用户指令来进行各种处理。 
图8例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要对打印设备100已打印的纸进行的纸张处理的类型的设置画面700的示例。 
参照图8,当用户按显示在触摸板单元401(图7)上的画面中的纸张处理设置键609(图7)时,控制单元205在触摸板单元401上显示图8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700。图8中的示例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700是被构造成使得用户可以选择打印系统1000中的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进行的纸张处理的类型的设置画面。 
控制单元205经由图8中的设置画面700而接收针对要处理的作业的过程中要进行的纸张处理的设置。然后,控制单元205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来利用纸张处理设备200进行纸张处理。 
此外,图9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800被构造成使得在纸张处理设备200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登记用于对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类型、数量及顺序进行指定的信息。当用户按用户模式键505(图7)时,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使得可以在触摸板401上显示图9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800。 
例如,在打印系统1000具有图3中所例示的系统结构的情况下,用户经由设置画面800来设定表示三个纸张处理设备200,即,大容量堆叠器200-3a、胶粘装订机200-3b及骑缝装订机200-3c,以此顺序连接到打印设备100的登记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用户经由设置画面800而设定的关于纸 张处理设备200的信息作为系统结构信息而存储在RAM 208中,并且在需要时读取并参照所存储的信息。由此,控制单元205验证纸张处理设备200可以进行的纸张处理的类型以及多少个纸张处理设备200以何种顺序连接到打印设备100。 
假定用户经由图9中的设置画面800而进行了设定,使得不具有直路径的骑缝装订机连接在多个纸张处理设备200的组合的某一中间点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使设置失效并在触摸板401上显示错误消息。 
另外,如图9中所例示的,如果控制单元205显示用于发出提示用户将骑缝装订机连接到串联的纸张处理设备200的末尾处的通知的指引信息而不执行这样的设定,则也是有用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包含在打印设备100中的操作单元204作为应用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用户接口单元的示例来描述。然而,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打印系统1000可以根据经由包括在外部设备(例如,PC 103或PC 104)中的用户接口单元而生成的指令来进行处理。 
在从外部设备远程地操作打印系统1000时,在外部设备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10中所例示的与打印系统1000有关的设置画面900。以下用PC 104作为示例来对其进行描述。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在PC 104的显示器上显示的设置画面900的示例。 
参照图10,PC 104中所包括的CPU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打印请求时,经由设置画面900而在PC 104的显示器上显示图10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900,然后,接收PC 104的用户经由设置画面900而设定的设置作为打印处理条件。 
例如,PC 104的CPU经由设置域1702而从用户接收纸张处理设备200要针对从PC 104请求的打印作业而进行的纸张处理的类型。 
当在按图10中的OK键时接收到进行打印的请求时,PC 104的CPU进行控制,使得经由设置画面900而输入的打印处理条件与要打印的图像数据彼此关联为一项作业,并且将包括打印处理条件和图像数据的作业经由网络101而发送到打印系统1000。 
在打印系统1000中,当经由外部I/F单元202而接收到对作业进行打印的请求时,控制单元205对打印系统1000进行控制,使得打印系统1000根据用户经由PC 104而输入的打印处理条件来对从PC 104接收到的作业进行 打印处理。如上所述,可以在打印系统1000中提供如操作单元204的各种单元作为其用户接口。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系统1000中,控制单元205在预定定时进行打印系统1000中的各种调节操作,以下将详细描述。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主机PC接收到的打印作业作为要处理的作业的示例来描述。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要处理的作业的类型并不限于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进行复印作业。 
控制单元205所进行的调节操作包括浓度调节操作、层次校正操作、胶粘温度调节操作及供纸单元调节操作。 
浓度调节操作是指用于基于传感器(未示出)对预先输出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的测试图案标进行读取的结果来调节打印浓度(调色剂的量)的调节操作。 
层次校正操作是用于基于传感器(未示出)对预先输出在感光鼓304的表面上的色标的检测结果来校正层次的调节操作。 
胶粘温度调节操作是用于调节加热器的温度以将在图5中所例示的胶粘装订机200-3b内进行的装订处理中所使用的胶熔化的调节操作。 
供纸单元调节操作是用于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根据打印介质的类型来调节纸的在两面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调节操作。例如,通过进行供纸单元调节操作,首先检测到放置在供纸单元中的打印介质的类型,然后根据打印介质的类型来调节在纸的两面上打印图像的打印位置。 
控制单元205在预定定时自动地进行上述调节操作。当进行调节操作时,控制单元205不进行打印作业,这是因为如果在执行调节操作的同时进行打印作业,则打印品的质量会劣化。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在完成调节操作之后进行打印作业以防止打印品质量劣化。这里应当注意,稍后将详细描述上述用于进行调节操作的预定定时。 
另一方面,在打印系统1000中,控制单元205响应于操作失败(例如,“盒开”、“无纸”或“托盘堆满”)的发生而中断打印作业的执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文中将操作失败称为“打印中断因素”。 
更具体来说,打印中断因素“盒开”是指纸盒317或318打开以在其中补充纸的状态。当为纸盒而设置的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作为供纸源的纸盒打开时,因为不能从纸盒馈送打印处理中要使用的纸,所以控制单元205 中断打印作业的执行。 
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是指作为供纸源的纸盒317或318中没有纸的状态。当用于检测供纸源(纸盒)中纸张的存在的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作为供纸源的纸盒中没有纸时,因为不能从纸盒馈送打印处理中要使用的纸,所以控制单元205中断打印作业的执行。 
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是指作为排纸目的地的排纸托盘上堆满纸的状态。当排纸托盘(排纸目的地)的用于检测堆满状态的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作为排纸目的地的排纸托盘上堆满纸时,因为不能在排纸托盘上排出打印过的纸,所以控制单元205中断打印作业的执行。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系统1000中,控制单元205如上所述地在预定定时自动地进行调节操作。另外,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使得可以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进行调节操作。 
图11例示了设置画面2100的示例,用户可以经由该设置画面而对要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进行的调节操作进行设定。 
参照图11,用户可以经由设置画面2100来指定在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控制单元205经由设置画面2100而从用户接收到针对在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了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设定。 
在图11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2100中,多个按钮2103和2104中的每一个与域2101中所列的各打印中断因素及域2102中所列的各调节操作(其也与域2101中所列的各打印中断因素相对应)相对应地布置在设置画面2100内。 
更具体来说,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使得多个按钮中的与已被设定为在出现域2101中所列的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相对应的按钮以图11中的按钮2104所表示的加亮的状态(即,以可指定的状态)显示。 
另一方面,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使得与已被设定为在出现域2101中所列的打印中断因素时不进行的调节操作相对应的按钮以图11中的按钮2103所表示的非加亮状态(即,以不可指定的状态)显示。 
图12例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存储有针对已被用户设定为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设置的表。这里,控制单元205根据用户经由设置画面2100(图11)而设定的设置来生成图12中所例示的表。下文中将该表称为“对应表”。
例如,当用户在图11中所例示的状态中按OK键2105时,控制单元205将图12中所例示的对应表存储在HDD 209上。 
更具体来说,控制单元205针对已被用户经由设置画面2100(图11)而设定为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而存储参数“o”(或“可用”)。另一方面,控制单元205针对已被用户经由设置画面2100(图11)而设定为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不进行的调节操作而存储参数“x”(或“不可用”)。 
在对图12中所例示的对应表中的参数进行存储之后,当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参照对应表来确定是否已设定要进行任何调节操作。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管理与各调节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表的结构的示例。这里,与各调节操作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进行各调节操作的历史的信息,表示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时间信息,关于表示在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之前可得的打印数量的打印数量的信息,或者进行各调节操作所需的估计时间。图13中所例示的表存储在HDD 209上。在需要时对存储在HDD 209上的表进行更新。下文中将图13中所例示的表称为“信息表”。 
更具体来说,在图13中所例示的示例中,例如,控制单元205将进行最近次调节操作的时间记录在“最近次执行时间”域中。此外,控制单元205进行以下控制。即,控制单元205将预定时间添加到针对各调节操作的信息中所保持的最近次执行时间中。而且,控制单元205确定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时间表。控制单元205将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时间表保持在图13中所例示的信息表的“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域中。 
更具体来说,这里假定用户已设定在最近次执行时间之后15分钟进行浓度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域中设定比最近次浓度调节操作的执行时间晚15分钟的时间,该时间可以通过对如上所述的最近次浓度调节操作的执行时间加15分钟来计算。 
此外,假定用户已设定在最近次执行时间之后20分钟进行层次校正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域中设定比进行最近次浓度调节操作的最近次执行时间晚20分钟的时间,该时间可以通过对如上所述的进行最近次浓度调节操作的最近次执行时间加20分钟来计算。 
控制单元205根据图13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所保持的信息来定期地进 行调节操作。例如,控制单元205参照计时器(未示出)来获取当前时间。此外,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是进行各个下一次定期调节操作的时间。如果确定是进行下一次定期调节操作的时间,则控制单元205在打印系统1000中进行下一次定期执行时间已到来的调节操作。 
此外,控制单元205使用用于对在进行调节操作之前可得的打印份数以及关于各调节操作的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的表。 
在这点上,控制单元205从记录在“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的值中减去与在打印处理过程中已输出的纸的数量相等的值。 
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控制,使得如果确定记录在“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的值已减少到“0”,则进行调节操作。 
此外,在上述情况下进行调节操作之后,控制单元205将保持在“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的值重置。 
更具体来说,在上述情况下进行调节操作时,控制单元205将针对各调节操作的纸的数量的预定值设定在图13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的“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在这点上,例如,在用户已设定在确定在进行最近次浓度调节操作之后打印了八百张纸时进行浓度调节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浓度调节操作过程中在“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图13)中设定值“800”。 
在图13中所例示的信息表的示例中,该信息表保持在控制单元205已在预定定时进行了浓度调节操作、然后设定了预定打印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数量为800)、并且接着在300张纸上进行了打印作业的打印的情况下保持在该表中的值。 
应当注意,对于多种调节操作中的胶粘温度调节操作,未在图13中所例示的示例中的“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设定值。这是因为在图13中所例示的示例中,用户已设定成控制单元205不基于打印数量来进行胶粘温度调节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从预定打印数量中减去在打印处理过程中已输出的纸的数量的值来对打印份数进行计数。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即,如果控制单元205对在打印处理过程中已输出的纸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且进行控制使得在打印处理过程中已输出的纸的数量达到或超过预定值时再次进行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在进行调 节操作之后将要计数的纸的数量的值重置为“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比“最近次执行时间”晚15分钟的时间设定为“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来确定进行下一次定期调节操作的时间。此外,当“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到来时,控制单元205进行调节操作。 
然而,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即,如果控制单元205计算自最近次调节操作的执行时间起经过的时间并且进行控制使得当经过的时间达到或超过预定时间长度时进行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此外,如果控制单元205在表中设定预定时间、计算自表中所设定的预定时间起经过的时间、减去计算出的自表中所设定的预定时间起经过的时间、并进行控制以使得当通过减去计算出的自表中所设定的预定时间起经过的时间而获得的值减小到“0”时进行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以下将参照图14的流程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205所进行的控制的示例。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而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用户进行了如图11中所例示的设置、并且控制单元205生成了对应表(图12)且所生成的对应表存储在HDD 209上的状态中,用户按了OK键2105(图11)。 
参照图14,在步骤S1401中,控制单元205确定用户是否设定了要进行的打印作业。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1中确定在HDD 209上存储了从PC 103接收到的打印作业或用户通过操作开始键503而输入对其进行相同的操作的请求的复印作业(步骤S1401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2。应当注意,在以下描述中,打印作业及打印系统1000从诸如PC 103的外部设备接收到对其进行相同的操作的请求的复印作业统称为“打印作业”。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01中确定用户没有设定要进行的打印作业(步骤S1401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重复步骤S1401中的处理。 
在步骤S1402中,控制单元205开始针对要进行的打印作业的处理。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3。 
在步骤S1403中,控制单元205确定在步骤S1401中接收到其打印请求的打印作业是否完成。 
如果在步骤S1403中确定在步骤S1401中接收到其打印请求的打印作业已完成(步骤S1403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如 果在步骤S1403中确定在步骤S1401中接收到其打印请求的打印作业还未完成(步骤S1403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4。 
在步骤S1404中,控制单元205确定在打印作业的处理过程中是否出现诸如“盒开”、“无纸”或“托盘堆满”的打印中断因素。 
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在打印作业的处理过程中出现了打印中断因素(步骤S1404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在打印作业的处理过程中未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步骤S1404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2。 
在步骤S1405中,控制单元205挂起(中断)打印作业。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6。 
在步骤S1406中,控制单元205将关于在打印作业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存储在RAM 208上。 
在这点上,控制单元205例如将关于出现的打印中断因素的类型的信息(关于打印中断因素是“盒开”、“无纸”和“托盘堆满”中的哪一个的信息)以及关于打印中断因素出现的时间的信息作为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来存储。 
此外,如果根据来自为供纸单元而设置的供纸单元开/关状态传感器(未示出)的表示供纸单元打开的信号而中断打印处理,则控制单元205将表示出现打印中断因素“盒开”的信息存储在RAM 208上。 
此外,如果从供纸单元的用于检测纸的存在的传感器发送来表示供纸单元中没有纸的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而中断对打印作业的处理,则控制单元205将表示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的信息存储在RAM 208上。 
而且,如果从排纸托盘的用于检测排纸托盘的纸张堆满状态的传感器发送来表示排纸托盘上装满排出的纸的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而中断对打印作业的处理,则控制单元205将表示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的信息存储在RAM 208上。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7。 
在步骤S1407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是否已得到解决。 
更具体来说,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盒开”(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供纸单元的用于检测开/关状态的传感器随后检测到打开的纸盒现已关闭,则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已得到解决。 
此外,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步骤S1404 中的“是”)并且如果供纸单元的用于检测纸的存在的传感器随后检测到已在作为供纸源的纸盒中补充了纸,则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已得到解决。 
另外,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当堆叠在作为输出目的地的排纸托盘上的纸被移除时未从供纸单元的用于检测纸张堆叠状态的传感器接收到表示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的信号,则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已得到解决。 
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已如上所述地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是”),则控制单元205删除存储在RAM 208上的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8。 
在步骤S1408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存储在RAM 208上的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来参照图12中所例示的对应表以识别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在步骤S1409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 
如果作为步骤S1409中的确定结果而确定不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409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7。另一方面,如果作为步骤S1409中的确定结果而确定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409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0。 
在这点上,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盒开”(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盒开”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8。在步骤S1408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存储在RAM 208上的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来参照对应表(图12)以识别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在步骤S1409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如果在步骤S1409中确定不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409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7。 
另一方面,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步骤前进到S1408。在步骤S1408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存储在RAM 208上的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来参 照对应表(图12)以识别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在步骤S1409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这里,控制单元205确定可以进行多个调节操作中的“浓度调节操作”、“层次校正操作”及“胶粘温度调节”。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单元205确定用户禁止了“供纸单元调节操作”。然后,由于在步骤S1409中确定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因此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0中。 
此外,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 
(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8。在步骤S1408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存储在RAM 208上的关于打印中断因素的信息来参照对应表(图12)以识别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在步骤S1409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控制单元205确定可以进行多个调节操作中的“层次校正操作”、“胶粘温度调节操作”及“供纸单元调节操作”。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确定用户禁止了“浓度调节操作”。然后,由于在步骤S1409中确定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因此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0。 
在步骤S1410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关于在步骤S1408中识别出的调节操作的信息而将图15或图16中所例示的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显示在操作单元204上。 
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无纸”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10中在操作单元204上显示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如图15所例示的。在图15中所例示的示例中,控制单元205显示“浓度调节操作”、“层次校正操作”及“胶粘温度调节”以使得用户可以从它们中间选择要进行的调节操作,而以变灰状态显示“供纸单元调节操作”以使得用户不能选择它。 
此外,例如,如果在步骤S1404中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步骤S1404中的“是”)并且如果在步骤S1407中确定打印中断因素“托盘堆满”未得到解决(步骤S1407中的“否”),则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10中在操作单元204上显示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如图16所例示的。在图16中所例示的示例中,控制单元205显示“层次校正操作”、“胶粘温度调节”及“供纸单元调节操作”以使得用户可以从它们中间选择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并以变灰状态显示“浓度调节操作”以使得用户不能选择它。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205向用户显示选择候选以使用户能够选择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此外,如果控制单元205参照图13中所例示的保持关于调节操作的信息的信息表并且显示如图15和图16中所例示的进行调节操作所需的估计时间,则也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所显示的关于进行调节操作所需的时间的信息来确定是否进行调节操作。 
如上所述,用户可以识别进行各种调节操作所需的时间。由此,用户可以根据期望而发出进行调节操作的指令。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1。 
在步骤S1411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选择了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如果在步骤S1411中确定用户未选择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411中的“否”),即,如果用户按了图15或图16中所例示的取消键以取消对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选择,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0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411中确定用户选择了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411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2。 
在步骤S1412中,控制单元205进行用户经由图15或图16中所例示的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而选择的调节操作。 
在步骤S1413中,控制单元205对关于图13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所列的调节操作的信息进行更新。例如,控制单元205将信息表(图13)中所保持的信息中的调节操作的最近次执行时间更新为当前时间。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预定时间加到最近次执行时间并再次设定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此外,控制单元205对“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图13)的值进行重置(在“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中设定值“800”)。 
如上所述,在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中断打印处理的同时控制单元205进行调节操作。由此,控制单元205可以延迟在打印中断因素得到解决之后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7。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于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中断对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的同时,控制单元205可以以上述方式进行调节操作。 
即,例如,当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在操作单元204上显示图15或图16中所例示的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然后,控制单元205进行如上所述用户所选择的调节操作。因此,当出现打印中断 因素时,用户可以指示控制单元205进行期望的调节操作。 
另外,在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中断对打印作业的处理的同时,控制单元205进行调节操作。由此,控制单元205可以对关于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的信息进行更新并且延迟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定时。 
因此,可以避免打印处理频繁地出现中断,该情况在控制单元205在诸如“无纸”的打印中断因素通过补充纸而得到解决之后立即进行调节操作时可能出现。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用户在等待恢复打印时感到不便。另外,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延长的打印中断而使打印系统的生产率降低。 
应当注意,在用户设定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同时地进行多个调节操作的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可以并行地进行所述多个调节操作并且如果确定同时地进行它们则同时地进行用户所指定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控制单元205经由图15或图16中所例示的画面而接收到对多个调节操作的选择并且确定是否可以同时地进行接收到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如果确定可以同时地进行所指定的调节操作,则控制单元205同时地进行这些调节操作。 
因此,因为可以同时地进行多个调节操作,所以本实施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调节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进行用户从由用户预先设定为在出现用户预先设定的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选择的调节操作。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通过在用户预先设定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识别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来自动地进行调节操作,而不需要用于指定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用户操作。 
图17是例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这里应当注意,在控制中进行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4的流程图中所描述的处理相似的处理由相同的标号和数字来表示。因而,在此不再重复其描述。这里还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用户设定了如图11中所例示的设置的状态中用户按OK键2105时,控制单元205生成对应表(图12)并将所生成的对应表存储在HDD 209上。
当控制单元205在步骤S1408中通过参照图12中所例示的对应表而识别出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时,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1。 
在步骤S1701中,控制单元205确定在通过参照图12中所例示的对应表而识别的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中是否存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以下将参照图18中所例示的信息表来描述控制单元205进行的用于确定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方法。 
图18例示了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表(图13)相似的用于管理关于各调节操作的信息(例如,进行调节操作的历史、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定时、或调节操作所需的估计时间)的信息表的示例。控制单元205将该信息表存储在HDD 209上。 
例如,控制单元205将进行各调节操作的时间记录在“最近次执行时间”域中。此外,针对各调节操作,控制单元205基于最近次执行时间来确定下一次进行操作的时间,并将所确定的下一次进行操作的时间记录在“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域中。 
例如,假定用户设定在最近次调节操作之后15分钟进行浓度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15分钟加到最近次进行浓度调节操作的“最近次执行时间”,并将得到的时间设定为“下一次定期执行时间”。 
此外,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为各调节操作设定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不需要进行调节操作的时间段。 
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经过了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时间,并将已经过了其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控制单元205不将未经过其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不进行不必要的调节操作来减小调节操作的数量。这里,如果设定比图18中所例示的“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所描述的时间的值短的时间,则也是有用的。 
即,如果设定了比图18中所例示的“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所描述的时间的值短的时间,则可以避免进行不必要的调节操作,否则可能在进行最近次调节操作之后立即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在进行最近次调节操作之后立即再次进行该不必要的调节操作。
在图18中所例示的表中的“所需的估计时间”域中,对控制单元205进行各调节操作所需的时间进行设定。“优先级”域包括在确定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时所使用的值。在这点上,如果优先级的数值变大则优先级变高。 
控制单元205参照图18中所例示的信息表来识别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控制单元205参照从计时器(未示出)获取的当前时间,并将图18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所列出的调节操作中的自其最近次执行时间起经过了其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如果在步骤S1701(图17)中确定存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701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2。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01中确定不存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701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7。 
这里,用于确定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方法并不限于此。即,如果控制单元205从计时器(未示出)获取当前时间,并且将其从当前时间到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的时间段比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短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即,在这种情况下,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之后在恢复对打印作业的处理之前,控制单元205进行其从当前时间到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的时间段比预定时间短的调节操作。 
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解决打印中断因素之后立即开始其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已到的调节操作,由此可以延迟开始打印处理。 
如果在步骤S1701中确定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中存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步骤S1701中的“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2。在步骤S1702中,控制单元205参照保持在图18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的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优先级。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703。 
在步骤S1703中,控制单元205从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优先级最高的调节操作起依次地进行调节操作。然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1413。 
在步骤S1413中,控制单元205对保持在信息表中的信息进行更新。 
这里,例如,控制单元205将图18中所例示的信息表中所保持的信息中的已进行的调节操作的最近次执行时间更新为当前时间。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预定时间加到最近次执行时间, 并再次设定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 
此外,控制单元205对“调节操作之前的剩余打印数量”域的值进行重置(设定预定值“800”(800份))。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可以进行调节操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中断打印处理时,控制单元205可以延迟在通过进行调节操作而解决了打印中断因素之后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在诸如“无纸”的打印中断因素通过在供纸单元中补充纸而得到解决之后立即开始调节操作的情况下延迟恢复打印处理并由此延长了打印被中断的时间段。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可以降低打印中断的频率。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用户在等待恢复打印处理时感到不便。另外,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具有高生产率的打印系统。 
此外,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可以通过在用户已设定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识别要进行的调节操作来自动地进行调节操作,而不需要用户操作。 
因此,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自动地进行优先级高的调节操作来有效地进行调节操作,而不需要用户操作。 
应当注意,在用户已设定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同时地进行多个调节操作的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可以并行地进行所述多个调节操作并且如果确定可以同时地进行它们则同时地进行用户所指定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同时地进行多个调节操作。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调节操作。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根据预定优先级进行在由用户设定为要针对打印处理而进行的多个调节操作中被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调节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中,控制单元205根据关于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其打印处理被中断的作业的之后的作业的信息来确定要进行的 调节操作。这里应当注意,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部件及基本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那些相似的由相同的标号和符号来表示,因此这里不再重复其详细描述。 
这里,例如,PC 103从用户接收到打印设置。PC 103的控制单元将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设置而生成的打印设置信息与打印数据相关联,然后将该打印数据与打印设置信息一起作为一项作业而发送给打印系统1000。这里,假定PC 103从用户接收到进行作业A、作业B及作业C的指令,并将作业A、B及C发送给打印系统1000。 
在这种情况下,打印系统1000接收到作业A、作业B及作业C,并将接收到的作业A、B及C存储在HDD209上。 
然后,如果当前未进行其他打印作业,则打印系统1000的控制单元205开始对作业A的处理。图19例示了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操作单元204的触摸板单元401上显示的作业状态显示画面的示例。 
这里,当前正在进行对作业A的打印处理。因此,控制单元205在作业A的状态域中显示信息“当前在打印操作中”。 
作业B和作业C等待要对它们进行的打印处理。因此,控制单元205在作业B和C的状态域中分别显示信息“等待打印”。 
这里假定,在该状态中,在打印设备100中关于作为作业A的供纸源的纸盒而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将表示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无纸”的信息存储在RAM 208上并且挂起作业A。然后,控制单元205在触摸板单元401上显示图20中所例示的作业状态显示画面。 
此外,控制单元205识别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要进行的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根据关于作业A之后的作业B的信息来确定打印系统1000中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例如,控制单元205根据作业B中所包括的打印设置信息来确定用户是否将作业B指定为要对其进行需要胶粘装订处理的处理的作业。 
在这点上,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作业B不是用户指定要对其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的作业,则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讨论的,控制单元205按优先级降序来进行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单元205确定作业B是用户指定要对其进行硬封面装订处理的作业,则控制单元205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的其他调节操作之 前优先进行与进行作业B有关的“胶粘温度调节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打印系统10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可以进行调节操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单元205可以延迟在通过进行调节操作而解决了打印中断因素之后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由此使得能够在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中断打印处理的同时进行打印处理。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在诸如“无纸”的打印中断因素通过在供纸单元中补充纸而得到解决之后立即开始调节操作的情况下延迟恢复打印处理并由此延长了打印处理被中断的时间段。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可以减小打印中断的频率。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用户在等待恢复打印处理时感到不便。另外,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具有高生产率的打印系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出现打印中断因素并且在要进行的调节操作中存在影响对后续作业的处理的调节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可以在进行其他调节操作之前优先进行该调节操作。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后续的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按以下方法延迟在打印处理中断的同时进行的最近次调节操作之后进行下一次调节操作的定时。 
即,控制单元205将预定时间加到进行当打印处理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被中断时进行的调节操作的时间(最近次执行时间),并且将得到的时间记录在“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执行时间”域中。 
因此,可以延迟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然而,延迟下一次进行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方法不限于此。 
即,例如,如果控制单元205存储关于当打印处理由于出现打印中断因素而被中断时进行的调节操作的信息并且进行控制以使得即使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到来也不进行其信息被存储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因此,控制单元205可以跳过进行调节操作一次。应当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205将预定时间加到进行下一次定期操作的时间并且将得到的时间设定为在跳过进行调节操作一次之后进行调节操作的时间的新值,则也是有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以下情况:控制单元205在诸如“无纸”的打印中断因素通过补充纸而得到解决之后立即开始调节操作,由此延长了打印处理被中断的时间段,从而延迟恢复打印处理。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可以减小打印中断的频率。由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用户在等待恢复打印处理时感到不便。另外,本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具有高生产率的打印系统。 
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当出现诸如“无纸”、“托盘堆满”或“盒开”的打印中断因素时,控制单元205可以进行诸如“浓度调节操作”或“层次校正操作”的调节操作。然而,如果控制单元205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得当出现诸如“卡纸”的打印中断因素时不进行“浓度调节操作”或“层次校正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这是因为,当纸被卡在其接触感光鼓304的部位时,不能适当地进行通过在感光鼓304上生成补片(patch)并且旋转感光鼓304而在打印设备100上进行的诸如“浓度调节操作”或“层次校正操作”的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当在打印设备100中出现打印中断因素“卡纸”时,例如可以进行由与打印设备100不同的胶粘装订机200-3b进行的“胶粘温度调节操作”。 
在这点上,如果控制单元205禁止在打印设备100中出现诸如“卡纸”的打印中断因素时进行在打印设备100上进行的调节操作并且允许进行要在与打印设备100不同的设备(例如,胶粘装订机200-3c)上进行的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因此,即使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受到限制,控制单元205也可以进行某些调节操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果当出现打印中断因素时仍然存在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则当用于解决打印中断因素的复原操作完成时,控制单元205恢复挂起的打印处理而不进行其他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即使打印中断因素得到解决,控制单元205也在恢复挂起的打印处理之前进行被确定成要进行的全部调节操作,则也是有用的。 
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完成全部调节操作之后进行对打印作业的打印处理。由此,可以改善打印处理中所打印的图像的质量。这里应当注意,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也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确定是否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经过了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时间。如果确定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经过了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时间,则控制单元205将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经过了其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的时间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5不将自最近次执行时间起未经过其记录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中的时间的调节操作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205可以将已被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调节操作显示在图15中所例示的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上,以使得用户可以选择要进行的调节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单元205以变灰方式显示未被识别为要进行的调节操作的调节操作以使得用户不能经由图15中所例示的调节操作选择画面2400来选择它,则也是有用的。 
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出现以下情况:用户在“进行操作的最短时间间隔”域中所描述的时间内选择在进行最近次调节操作之后立即进行的调节操作,从而进行不必要的调节操作。 
此外,如果通过使用经由外部设备而安装到主计算机(例如,PC 103或PC 104)的程序来在该主计算机上进行图14和图17中所例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各功能,则也是有用的。图2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程序的结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图21中,程序代码由三块构成。第一块包括目录信息。第二块包括与上述图14中所例示的流程图的控制处理相对应的程序代码。第三块包括与上述图17中所例示的流程图的控制处理相对应的程序代码。 
可以从外部安装用于显示与包括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以上各操作画面(设置画面)的操作画面相似的操作画面的数据,并且可以在主计算机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各种用户接口画面。图10中所例示的设置画面可以用作本实施方式中的示例。 
可以通过从诸如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闪存或软盘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输出设备提供包括程序的信息来实现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 
此外,可以通过经由网络而从外部存储介质提供包括程序的信息来实现本发明。 
另外,也可以通过提供具有存储有实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 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的系统或装置、并且通过利用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CPU或微处理单元(MPU))来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发明。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因此,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因此,可以以诸如目标代码、由解译器执行的程序、以及提供给操作系统(OS)的脚本数据的任何形式来构造所述程序。 
作为用于提供这种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使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MO)、CD-ROM、可记录CD(CD-R)、可重写CD(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及数字多用途光盘(DVD)(可记录DVD(DVD-R)或可重写DVD(DVD-RW))。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自身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因此,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还可以通过使用客户端计算机的浏览器来连接到因特网上的网站并从该网站下载程序到诸如硬盘的存储介质来提供上述程序。另外,还可以通过从该网站下载包括自动安装功能的压缩文件到诸如硬盘的存储介质来提供上述程序。 
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将程序代码分割成多个文件并且从不同的网站下载各分割文件来实现。即,允许多个用户下载用于实现功能性处理的程序文件的万维网(WWW)服务器和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构成本发明。 
另外,上述程序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将存储有经加密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程序的存储介质(例如,CD-ROM等)分发;允许具有规定条件的资格的用户经由互联网而从网站下载用于解密的密钥信息;通过使用该密钥信息来在计算机中执行并且安装加密的程序代码。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取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OS等基于程序代码所给出的指令而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的处理来实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中,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在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者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之后,设置在该功能扩展板或者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执行部分或者全部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多个装置的系统或包含一个装置的设备。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程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系统或设备读取存储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软件所描述的程序的存储介质,该系统或设备可以实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打印设备100的控制单元205主要进行上述各种控制操作。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通过与打印设备100分离地设置在打印系统1000中的外部设备的控制器可以进行上述各种控制操作的部分或全部。 
虽然参照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应当对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的变型例、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1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296848号的优先权,这里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Claims (24)

1.一种适合于利用控制单元来进行调节操作的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包括:
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存储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一定时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基于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二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二定时在所述第一定时之后,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基于所述第一定时进行的调节操作,则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打印中断,而在与所述第二定时不同的定时进行所述调节操作,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二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三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三定时在所述第二定时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在用户接口单元上显示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构造成,基于经由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而接收到的指令,进行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打印系统能够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来对打印作业进行多种调节操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显示所述多种调节操作中的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还被构造成,进行由用户从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调节操作候选中选择的调节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由用户预先指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是基于所述打印中断的类型而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在由于所述打印中断的发生而挂起的打印作业恢复之前,开始所述调节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基于关于在由于所述打印中断的发生而挂起的打印作业之后的打印作业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打印系统还包括打印设备以及能够与该打印设备进行通信的后处理设备,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打印设备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进行所述后处理设备的所述调节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调节操作包括与打印浓度有关的调节操作、与层次有关的调节操作、以及与供纸单元有关的调节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打印中断包括盒开、无纸及托盘堆满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所述信息包括关于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时间的时间信息及关于在所述打印作业过程中要打印的打印份数的打印份数信息中的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如果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时间信息相对应的时间到达、或者如果已打印了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打印份数信息相对应的打印份数,则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通过跳过要基于所述第二定时进行的调节操作,而将表示所述第二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所述第三定时的所述信息。
13.一种用于对适合于利用控制单元来进行调节操作的打印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一定时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基于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一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二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二定时在所述第一定时之后;
如果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基于所述第一定时进行的调节操作,则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打印中断,在与所述第二定时不同的定时进行所述调节操作;以及
响应于所述调节操作的进行,将表示所述第二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第三定时的信息,所述第三定时在所述第二定时之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在用户接口单元上显示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以及
基于经由所述用户接口单元而接收到的指令,进行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系统能够利用所述控制单元来对打印作业进行多种调节操作,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显示所述多种调节操作中的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以及
进行由用户从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调节操作候选中选择的调节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由用户预先指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显示在所述用户接口单元上的所述可以进行的调节操作候选是基于所述打印中断的类型而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在由于所述打印中断的发生而挂起的打印作业恢复之前,开始所述调节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关于在由于所述打印中断的发生而挂起的所述打印作业之后的打印作业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响应于所述打印系统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系统还包括打印设备以及能够与该打印设备进行通信的后处理设备,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打印设备中发生的所述打印中断而进行所述后处理设备的所述调节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节操作包括与打印浓度有关的调节操作、与层次有关的调节操作、以及与供纸单元有关的调节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中断包括盒开、无纸及托盘堆满中的至少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表示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定时的所述信息包括关于进行所述调节操作的时间的时间信息及关于在打印作业过程中要打印的打印份数的打印份数信息中的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时间信息相对应的时间到达、或者如果已打印了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打印份数信息相对应的打印份数,则进行所述调节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通过跳过要基于所述第二定时进行的调节操作,来将表示所述第二定时的所述信息,更新为表示所述第三定时的所述信息。
CN2008101765467A 2007-11-15 2008-11-17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6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6848 2007-11-15
JP2007296848 2007-11-15
JP2007296848A JP5224787B2 (ja) 2007-11-15 2007-11-15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印刷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012A CN101436012A (zh) 2009-05-20
CN101436012B true CN101436012B (zh) 2011-05-11

Family

ID=4037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5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6012B (zh) 2007-11-15 2008-11-17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64050B2 (zh)
EP (1) EP2060951A3 (zh)
JP (1) JP5224787B2 (zh)
KR (1) KR100991558B1 (zh)
CN (1) CN101436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4676B2 (ja) * 2009-03-13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397317B2 (ja) * 2010-05-21 2014-01-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安定化方法
JP2012103521A (ja) * 2010-11-11 2012-05-3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階調補正方法
JP5365654B2 (ja) 2011-03-02 2013-12-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設定方法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JP5827614B2 (ja) * 2012-04-05 2015-12-0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2384B2 (ja) * 2012-06-27 2015-12-1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73222B2 (ja) * 2012-11-27 2015-09-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9456B2 (ja) * 2014-04-21 2017-05-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18341B2 (ja) * 2015-12-03 2019-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91009B2 (ja) * 2017-08-09 2022-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210018267A1 (en) * 2018-03-23 2021-01-21 Primetals Technologies Japan, Ltd. Operation support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support method for heat-treatment furnace, and a heat-treatment facility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21021820A (ja) * 2019-07-26 2021-02-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02957B (zh) * 2019-10-11 2021-11-02 杭州珐珞斯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设备的打印数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JP7479907B2 (ja) 2020-04-03 2024-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3052A (ja) * 2004-12-08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出力制御装置
CN101004665A (zh) * 2005-07-26 2007-07-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5252B2 (ja) * 1997-12-26 2007-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ジョブ処理方法
US6490421B2 (en) * 2001-02-12 2002-12-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rotational skew in duplex images
JP2004142250A (ja) * 2002-10-24 2004-05-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メンテナンス管理方法
JP2005249873A (ja) * 2004-03-01 2005-09-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安定化処理実行方法
JP2006023475A (ja) * 2004-07-07 2006-01-2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6469B2 (ja) * 2005-11-14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ジョブ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3052A (ja) * 2004-12-08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出力制御装置
CN101004665A (zh) * 2005-07-26 2007-07-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64050B2 (en) 2013-01-29
CN101436012A (zh) 2009-05-20
KR100991558B1 (ko) 2010-11-04
JP5224787B2 (ja) 2013-07-03
EP2060951A2 (en) 2009-05-20
JP2009119741A (ja) 2009-06-04
KR20090050993A (ko) 2009-05-20
US20090129802A1 (en) 2009-05-21
EP2060951A3 (en)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012B (zh) 打印系统及控制该打印系统的方法
US9057995B2 (en) Printing system, job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KR101239522B1 (ko) 인쇄 제어 장치, 정보 처리 장치, 인쇄 장치 제어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US8047543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86148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US9448746B2 (en) Printing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inting system, and program
JP5294656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36264B2 (ja) スケジュール管理システムと、スケジュール管理サーバ及びスケジュール管理方法
WO2010131532A1 (en) Pri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and program thereof
CN100451946C (zh) 打印设备、系统和打印作业处理方法
CN101620391A (zh) 打印装置和控制该打印装置的方法
US9817349B2 (en) Printing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int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8256756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8643882B2 (en) Print preview display of confirmation page with main page based on selected display method
JP57916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