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9173A -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9173A
CN101619173A CN200910041498A CN200910041498A CN101619173A CN 101619173 A CN101619173 A CN 101619173A CN 200910041498 A CN200910041498 A CN 200910041498A CN 200910041498 A CN200910041498 A CN 200910041498A CN 101619173 A CN101619173 A CN 101619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edible safety
sweetener
caramel colorant
be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1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9173B (zh
Inventor
于淑娟
管永光
王湘茹
徐献兵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09100414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9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9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9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9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高压低热蒸馏一体化反应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1MPa~20MPa;(2)反应总时间:10min~80min;(3)反应物温度:30℃~100℃,高压低热反应的同时进行蒸馏,蒸馏步骤和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为高压低热反应时的温度;(2)蒸馏出的增香剂先后经过换热器冷凝后,在换热器末端连接装有萃取剂的收集装置中被收集;(3)萃取剂是沸点比被分离组分沸点高5℃~80℃的食用级酯类、醇类有机溶剂。在反应釜中得到焦糖色素产品。本发明具有无污染、工艺简单、处理温度低、可提高食用安全性、可同时制备焦糖色素和食用增香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绿色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糖色素(Caramel color)是人类使用历史最悠久的食用色素之一,也是目前人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用量最大、最受欢迎的一种。焦糖色素为非单一的化合物(约100种不同的化合物),其物理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液体、块状、粉末状或糊状。焦糖色素的生产因工艺和采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普通焦糖、碱性亚硫酸盐焦糖、铵(氨)法焦糖和亚硫酸铵法焦糖。中国发明专利03159243.0公布了焦糖色素的制备方法,在95℃~120℃加热玉米或马铃薯或谷物的水解产物与氨水焦化反应,焦化2~4小时,可制备色率为4.6~5.3万EBC的焦糖色素。中国发明专利CN1450122公布了氨基酸与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生成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加热葡萄糖与氨基酸混合溶液,在120℃~150℃条件下反应2~3小时制备食品添加剂产品。上述方法均采用超过95℃的长时间高温处理,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时有可能产生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危害物质,如: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
本发明根据羰氨(铵)反应制备食用安全性焦糖色素的原理,在铵盐或氨基酸中添加一定量的还原糖或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各种低聚糖或多糖并配成溶液,调节酸碱度,在低于100℃的条件下,通过高压低热技术处理,缩短铵盐或氨基酸与各种还原糖或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各种低聚糖、多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时间。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高压低热技术替代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在相对普通水热法制备焦糖色素低的温度下制备食用安全性的饮料用焦糖色素,缩短制备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增强食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高压低热技术制备食用安全性高的焦糖色素和增香剂,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根据反应产物呈香、抗菌、抗氧化的特征,采用绿色加工技术制备,由铵盐或氨基酸与还原糖或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各种还原糖的低聚糖或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经高压低热技术促进羰氨(铵)反应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本发明所使用的铵盐或氨基酸与2~10倍质量的水混合;
2)采用质量分数20%~50%的浓酸调pH值至1~7或质量分数30%~70%的浓碱调pH值,pH值调至7~13;
3)搅拌均匀后,加入10~50倍铵盐或氨基酸质量的还原糖或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低聚糖或多糖;
4)高压低热处理混合溶液,反应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1MPa~20MPa;(2)反应总时间:10min~80min;(3)反应物温度:30℃~100℃;
5)高压低热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蒸馏条件为:(1)蒸馏温度为高压低热反应时的温度;(2)蒸馏出的轻组分先后经过换热器冷凝,并在换热器末端连接装有萃取剂的收集装置中被收集,即得到液态增香剂产品;
6)从反应釜排出的非馏出物经浓缩得液态焦糖色素产品,或过滤或经离心脱水干燥,制备成固体焦糖色素产品。
所述铵盐优选亚硫酸铵、硫酸铵、醋酸铵、碳酸铵或氯化铵等食用级铵盐。
所述氨基酸优选谷氨酸、赖氨酸或色氨酸等氨基酸。
所述浓酸调pH值是指采用质量分数20%~60%的浓酸调pH值至1~7,浓酸优选食用级盐酸、碳酸、醋酸等食用级酸。
所述浓碱调pH值是指采用质量分数30%~70%的浓碱调pH值至7~13,浓碱优选食用级碱的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所述还原糖是指优选葡萄糖、果糖等具有还原性的糖品。
所述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低聚糖,如:糖蜜中的蔗糖、蔗果三糖;或多糖,如:淀粉糖、纤维素、葡甘聚糖、海藻糖、真菌多糖等。
所述蒸馏反应后的物料是通过水蒸汽蒸馏法将呈香物质与焦糖色素分离。
所述换热器为管式或板式换热器。
所述冷凝是指采用0℃~25℃的冷却水以1L/min~100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进行冷凝。
所述萃取剂是沸点比被分离组分沸点高5℃~80℃的食用级酯类、醇类有机溶剂。食用级酯类优选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甲酸甲酯等酯类;食用级醇类有机溶剂优选无水乙醇或质量分数大于7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剂用量:0.01L~50L。
所述非馏出物或馏出物浓缩是指将反应后的物料经冷冻浓缩或加热减压浓缩或膜浓缩。
所述非馏出物或馏出物脱水后干燥是指将反应后的物料经滤布过滤或离心分离脱水后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与传统热处理技术制备焦糖色素相比,采用高压低热技术制备饮料用焦糖色素,其制备时间不超过80min,比传统高压低热法的2~4小时的制备时间缩短了0.5~2倍;
(2)高压低热处理温度在30℃~100℃,较普通水热法制备焦糖色素所使用的95℃~150℃低,节约能源;
(3)由于低温、时间短,不加入化学试剂,使得产物不含有害组分,避免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形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取亚硫酸铵1kg,溶解在2.5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将亚硫酸铵水溶液装入高压反应罐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6%的食用级盐酸调pH值至1,搅拌均匀后,加入10kg葡萄糖,得到葡萄糖——亚硫酸铵混合溶液。高压低热处理该混合溶液,设置反应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19MPa;(2)反应总时间:15min;(3)反应物温度:65℃。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设置蒸馏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65℃;(2)换热器为管式换热器;(3)初始温度为2℃的冷凝水以90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冷凝后的轻组分经10L食用级乙酸乙酯收集,再经膜浓缩得320g金黄色油状食用增香剂;反应后,非馏出物经减压浓缩除去2kg水分后,再经喷雾干燥,即得食用安全性高的饮料用焦糖色素产品。所得饮料用焦糖色素产品色率为5.1万EBC;经HPLC法测定不含有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
实施例2:
将100g谷氨酸与饮用水按照重量比1∶10混合,搅拌均匀,将谷氨酸水溶液装入高压反应罐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食用级氢氧化钠调pH值至13,加入4.5kg糖蜜,得到谷氨酸——糖蜜碱性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经高压低热处理,设置处理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10MPa;(2)反应总时间:45min;(3)反应物温度:70℃。高压低热蒸馏一体化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设置蒸馏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70℃;(2)换热器为管式换热器;(3)初始温度为5℃的冷凝水以3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冷凝后的轻组分经0.1L乙醇收集,再经减压浓缩后得32.5g黄色油状增香剂;反应后非馏出物经膜浓缩制得液态产品。所得焦糖色素产品色率为5.9万EBC;经HPLC法测定不含有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
实施例3:
取碳酸铵5kg,溶解在6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将碳酸铵水溶液装入高压反应罐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5%的食用级碳酸钠调pH值至7,搅拌均匀后,加入100kg淀粉糖,得到淀粉糖——碳酸铵混合溶液。高压低热处理该混合溶液,设置反应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5MPa;(2)反应总时间:60min;(3)反应物温度:95℃。高压低热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设置蒸馏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95℃;(2)换热器板式换热器;(3)初始温度为1℃的冷凝水以45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冷凝后的轻组分经45L食用级乙酸乙酯收集,再经减压浓缩后得1.8kg浅黄色油状增香剂;反应后非馏出物料经冷冻浓缩除出去25kg水分后,再经喷雾干燥,即得食用安全性高的饮料用焦糖色素固态产品。所得饮料用焦糖色素固态产品色率为4.2万EBC;经HPLC法测定不含有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
实施例4:
将50g赖氨酸与饮用水按照重量比1∶8混合,搅拌均匀,将赖氨酸水溶液装入高压反应罐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的食用级氢氧化钠调pH值至9,加入2kg海藻糖,得到赖氨酸——海藻糖碱性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经高压低热处理,设置处理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2MPa;(2)反应总时间:55min;(3)反应物温度:85℃。高压低热蒸馏一体化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设置蒸馏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85℃;(2)换热器管式换热器;(3)初始温度为15℃的冷凝水以3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冷凝后的轻组分经0.1L食用级苯甲酸甲酯收集,再经膜浓缩后得15.9g黄色油状增香剂;高压低热蒸馏一体化反应后非馏出物经膜浓缩制得液态产品。所得焦糖色素产品色率为4.5万EBC;经HPLC法测定不含有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
实施例5:
取氯化铵2kg,溶解在4倍质量的蒸馏水中,将氯化铵水溶液装入高压反应罐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食用级醋酸调pH值至4.5,搅拌均匀后,加入100kg蔗糖,得到蔗糖——氯化铵混合溶液。高压低热处理该混合溶液,设置反应条件如下:(1)反应压力:15MPa;(2)反应总时间:30min;(3)反应物温度:86℃。高压低热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设置蒸馏条件如下:(1)蒸馏温度:86℃;(2)换热器板式换热器;(3)初始温度为20℃的冷凝水以3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冷凝后的轻组分经0.5L75%乙醇水溶液收集,再经膜浓缩后得2.2kg金黄色油状增香剂;高压低热蒸馏一体化反应后,非馏出物经减压浓缩除去6.5kg水分后,再经冷冻干燥,即得食用安全性高的饮料用焦糖色素固态产品。所得焦糖色素固态产品色率为6.3万EBC;经HPLC法测定不含有4-甲基咪唑和丙烯酰胺。
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经不同条件的高压低热处理不同的物料,可以同时制备出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食用安全性高的饮料用焦糖色素产品和食用增香剂产品。其制备时间不超过80min,比传统高压低热法的2~4小时的制备时间缩短了0.5~2倍,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压低热处理温度在30℃~100℃,较普通水热法制备焦糖色素所使用的95℃~150℃低,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同时,在制备过程中避免了加入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无环境污染。

Claims (8)

1、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铵盐或氨基酸与2~10倍质量的水混合;所述铵盐为醋酸铵、碳酸铵或氯化铵;所述氨基酸为谷氨酸、赖氨酸或色氨酸等氨基酸;
(2)浓酸调pH值至1~7或浓碱调pH值至7~13;
(3)加入10~50倍铵盐或氨基酸质量的还原糖或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低聚糖或多糖,形成混合溶液;
(4)将混合溶液进行高压低热处理,处理的同时蒸馏反应物;所述高压低热处理条件为反应压力1MPa~20MPa;反应总时间10min~80min;反应物温度30℃~100℃;所述蒸馏反应物的蒸馏温度为高压低热反应时的温度;蒸馏出的增香剂先后经过换热器冷凝,并在换热器末端连接装有萃取剂的收集装置中被收集;收集冷凝后的馏出组分即液态增香剂产品;换热器为管式或板式换热器;所述萃取剂是沸点比被分离组分沸点高5℃~80℃的食用级酯类或醇类有机溶剂;
(5)将反应釜中的非馏出物浓缩或脱水后干燥,制备成饮料用焦糖色素产品;所得馏出物质经浓缩,制备成食用增香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酸调pH值是指采用质量百分比20%~50%的浓酸调pH值至1~7,所述浓酸为食用级盐酸、碳酸或醋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碱调pH值是指采用质量百分比30%~70%的浓碱调pH值至7~13;所述浓碱为食用级碱的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糖为葡萄糖或果糖;所述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低聚糖为糖蜜中的蔗糖或蔗果三糖;所述能在碱性条件下分解为还原糖的多糖为淀粉糖、葡甘聚糖、海藻糖或真菌多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冷凝是指采用0℃~25℃的冷却水以1L/min~100L/min的流速通过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级酯类为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或苯甲酸甲酯;食用级醇类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或者是质量百分比浓度大于50%的乙醇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经浓缩是将反应后的物料经冷冻浓缩或减压浓缩或膜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脱水后干燥是将反应后的物料经膜过滤或经滤布过滤或离心机脱水后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CN2009100414985A 2009-07-29 2009-07-29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Active CN101619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4985A CN101619173B (zh) 2009-07-29 2009-07-29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14985A CN101619173B (zh) 2009-07-29 2009-07-29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9173A true CN101619173A (zh) 2010-01-06
CN101619173B CN101619173B (zh) 2013-04-10

Family

ID=4151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14985A Active CN101619173B (zh) 2009-07-29 2009-07-29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917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189A (zh) * 2010-06-13 2010-10-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不含5-羟甲基糠醛的焦糖色素的方法
CN102702792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糖色素的生产方法
CN102993767A (zh) * 2012-12-13 2013-03-27 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亚硫酸铵法连续制备焦糖色素的工艺
CN104403362A (zh) * 2014-11-24 2015-03-11 袁国新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5495521A (zh) * 2015-08-24 2016-04-20 王婧婧 一种高强度透明热反应型香精的制备方法
CN10643321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环保棕色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59836A (zh) * 2017-08-02 2017-12-12 刘启华 一种罗汉果焦糖色素的制作方法
CN108902667A (zh) * 2018-07-25 2018-11-30 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糖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10839945A (zh) * 2019-12-25 2020-02-28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无色焦糖香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6700A (en) * 1981-07-20 1983-11-22 The Coca Cola Company Process for treating caramel colors
US4784696A (en) * 1985-08-26 1988-11-15 D. D. Williamson & Co., Inc.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concentrated salt stable and beer stable ammonia caramel color unde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conditions
CN1046173A (zh) * 1989-04-05 1990-10-17 福建省莆田糖厂 食用棕色素的制造方法
CN1204204C (zh) * 2003-04-18 2005-06-01 湖北大学 氨基酸与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生成类黑色素的方法
CN1594442A (zh) * 2003-09-13 2005-03-16 兰州金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焦糖色素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国瑛等: "焦糖色素生产及应用的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
张鑫: "美拉德增香调味料的应用", 《江苏调味副食品》 *
肖怀秋等: "美拉德反应及其在食品风味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
蔡妙颜等: "美拉德反应与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科技》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189A (zh) * 2010-06-13 2010-10-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不含5-羟甲基糠醛的焦糖色素的方法
CN101864189B (zh) * 2010-06-13 2014-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不含5-羟甲基糠醛的焦糖色素的方法
CN102702792A (zh) * 2012-06-21 2012-10-03 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糖色素的生产方法
CN102993767A (zh) * 2012-12-13 2013-03-27 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亚硫酸铵法连续制备焦糖色素的工艺
CN102993767B (zh) * 2012-12-13 2015-05-20 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亚硫酸铵法连续制备焦糖色素的工艺
CN104403362A (zh) * 2014-11-24 2015-03-11 袁国新 一种老抽酱油的制备方法
CN105495521A (zh) * 2015-08-24 2016-04-20 王婧婧 一种高强度透明热反应型香精的制备方法
CN106433218A (zh) * 2016-09-05 2017-02-2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环保棕色染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59836A (zh) * 2017-08-02 2017-12-12 刘启华 一种罗汉果焦糖色素的制作方法
CN108902667A (zh) * 2018-07-25 2018-11-30 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糖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10839945A (zh) * 2019-12-25 2020-02-28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无色焦糖香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839945B (zh) * 2019-12-25 2021-07-30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无色焦糖香香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9173B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9173B (zh) 一种同时制备食用安全性饮料用焦糖色素和增香剂的方法
CN104356251B (zh) 一种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聚葡萄糖的方法
CN101974590B (zh) 一种大米肽的提取方法
CN101239995B (zh) 一种亚麻木脂素的制备方法
CN101451155B (zh) 一种从石蒜中提取石蒜碱的方法
CN105801636A (zh) 一种柚皮苷二氢查尔酮的合成方法
CN107573438A (zh) 一种从百香果果皮中提取多糖的方法
CN109705127B (zh) 一种植物源叶绿素铜钠盐的抗乳化制备方法
CN101864189A (zh) 一种制备不含5-羟甲基糠醛的焦糖色素的方法
CN104059158A (zh) 菊粉的浸提方法
CN106146686A (zh) 一种利用葵花盘工业化生产果胶的工艺
JP5861413B2 (ja) バイオマスからのフルフラールの連続製造方法
CN101759731B (zh) 亚麻籽胶和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的提取方法
KR101586620B1 (ko) 유칼립투스 칩 가수분해액을 이용한 자일리톨 제조 방법 및 가수분해탑
CN1329362C (zh) 从葵花籽饼中提取绿原酸及葵花蛋白的方法
CN102558117B (zh) 一种利用废弃生物质制备5-硝基-2-糠酸酯的方法
CN104762333B (zh) 利用冬笋壳制备木糖醇的方法
CN102827012A (zh) 甜菜碱生产工艺
CN103409490B (zh) 从绿豆蛋白粉中酶法制取绿豆低聚肽的方法
CN102285949B (zh) 从榨汁后的西番莲果实残渣中提取白杨素的方法
CN106591080A (zh) 一种抗氧化微胶囊食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3450A (zh) 一种西瓜皮中氨基酸和果胶的连续提取方法
CN106820168A (zh) 一种枸杞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CN112156122A (zh) 一种小分子党参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3184A (zh) 一种高产率低聚木糖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