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4580B -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4580B
CN101614580B CN200910149985.3A CN200910149985A CN101614580B CN 101614580 B CN101614580 B CN 101614580B CN 200910149985 A CN200910149985 A CN 200910149985A CN 101614580 B CN101614580 B CN 101614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signal
dsl
value
catching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9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4580A (zh
Inventor
D·雷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tler Toledo GmbH Germany
Original Assignee
Mettler Toled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tler Toledo AG filed Critical Mettler Toledo AG
Publication of CN101614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4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4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18Indicating devices, e.g. for remote indication; Recording devices; Scales, e.g. graduated
    • G01G23/36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 G01G23/37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involving digital counting
    • G01G23/3707Indicating the weight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photoelectric cells involving digital counting using a microprocess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3/00Auxiliary devices for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3/06Means for damping oscillations, e.g. of weigh beams
    • G01G23/10Means for damping oscillations, e.g. of weigh beam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dication And Recording Devices For Special Purposes And Tariff Metering Devices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测量传感器的测力装置中,尤其是秤中处理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程序,该测量传感器生成对应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力的测量信号,其中,测量信号直接或者经由预处理阶段进入用于将相应的输出值指定到测量信号的值的显示函数,并且其中,所述输出值随后呈现在显示器中或被传递用于进一步处理。显示函数的输入范围包含一捕捉范围,使得在该捕捉范围内的测量信号的值通过显示函数被指定一共同输出值,并且根据测量信号来控制输入范围内的捕捉范围的位置。

Description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测力装置尤其是秤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以及适于实现这种方法的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测力装置的常用类型包括机械/电子测量传感器,它将作用在测力装置上的力转换为相应的电子测量信号。类似地,秤中的测量转换生成对应于重量的电子测量信号,该重量由称重物体施加。在转换后,测量信号被传送到显示器或者进一步处理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或者系统控制器。
电子测量信号在被显示或者进一步处理前,大多数情况下被送往信号处理阶段,该阶段被设置为在显示器和/或再处理部分之前的信号路径上的预处理单元。在这个预处理阶段,处理、评估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校正和放大该测量信号。
为了使测量信号与显示器或者进一步处理阶段兼容,它通常被转换成适用的格式。例如,对模拟指示器而言,使测量信号的电压值适合在显示器上表示的范围,或者,对数字指示器而言,相应的数字输出值被指定给测量信号。
通常能够通过显示函数来描述转换,该显示函数将相应的输出值指定给输入值。测量信号的值表示显示函数的输入值,并且显示函数的输出值被呈现在显示器上或者被传递用于进一步处理。例如,测量信号到数字输出值的转换可以通过具有阶梯状特征的显示函数来描述,该离散输出值被指定给连续的输入值。
测力装置,尤其是秤典型地用于称量单个物体,并且也用于在自动化生产和测试系统中称重大量的产品。这种测力装置必须满足高测量精度、测量的高重复再现性和高稳定度的要求。该测力装置还应是一款简单和低成本的设计。
特别是在那些测量精度高的应用中,众所周知,即使是测量信号的最小干扰都可能导致输出数值相当不稳定。这些不稳定现象会引起显示器上呈现数值的频繁和快速改变,即,所谓的显示波动。作为显示波动的结果,读取这些数值,尤其是它们的最低小数位或者最小的刻度,变得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些不稳定现象会引起很多问题,例如处理中的下游错误。
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US3,826,319公开了一种带数字显示器的秤,在称重负载改变后,抑制最低小数位并随后在显示器中逐一地予以恢复。然而,抑制显示数字会造成精度损失,所以在要求高精度时这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通过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精度损失,该方法通过计算测量信号的平均值来获得稳定化显示。但是,均值处理将会造成测力装置对于负载改变的响应恶化,即,减缓了跟随输入信号的显示能力并且增长了测量时间。
无论是否采用平均法,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方法来缩短响应时间。例如DE 102005021547公开了在称重负载改变期间临时中断均值处理的构想以便能够更快地跟随负载改变。然而,这种方法需要相对精细的电路设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测力装置尤其是秤的信号处理方法,还提出了适于实现这种方法的测力装置,并且满足关于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响应时间以及关于设计和操作中的简易性和成本高效益的严格要求。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信号处理方法、适当的测力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体现在附加的从属权利要求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具有测量传感器(transducer)的测力装置中,尤其是秤中用于处理信号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该测量传感器生成对应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力的测量信号,其中测量信号直接或者经由预处理阶段进入用来将相应的输出值指定到测量信号的值的显示函数,并且其中将所述输出值随后呈现在显示器中或者被传递用于进一步处理。显示函数的输入范围包含捕捉范围,使得通过显示函数处于该捕捉范围内的测量信号的值被指定一共同输出值,并且依靠测量信号来控制输入范围内的捕捉范围的位置。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的影响,并且在不牺牲测力装置的测量精度、稳定性或者响应时间时可以避免显示波动。
令人意外的是,在困难条件下尤其是在低频干扰存在时,甚至可以得到稳定的显示指示。当以相对简单的方式使用现有技术方法来过滤高频干扰和振荡时,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抑制低频干扰和振荡的可能性。术语“低频干扰和振荡”应当理解为相对于测量时间的典型长度。例如,如果测量花费一秒至几秒,低频振荡典型地可能持续几秒至几分钟。
由本发明得到的优点尤其可以利用数字显示器来加以证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模拟显示器。由于这种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提供了成本优势,以及对于完全不同类型的测力装置的稳定性和操作优势。
捕捉范围的特征在于,对于捕捉范围内的测量信号的值,指定一共同输出值。从数学意义上来说,这表示捕捉范围值的设定满映射到带一个元素的目标设定,即共同输出值,因此只要那些值落在捕捉范围内,后者就与测量信号的单个值无关。
由于这种特性,适当选择捕捉范围的大小来获得非常鲁棒和稳定的输出值。该结论是对现有技术中求平均法的重要改进,因为求平均法总是造成输出值中一定量的波动,而这种波动是将新测量值输入到计算中造成的。
显示函数优选以显示处理单元来实现。后者的输出被设计用于连接到显示单元和/或进一步处理单元,使得通过显示函数确定的输出值可以被传递至这些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这里使用的术语“显示处理单元”包括所有的信号处理部件,如电路、模拟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移位寄存器、处理器、计算机、算术单元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预先确定共同输出值,尤其是在较早的时间间隔期间的测量信号的预定起始值和/或时间曲线。结果,测量结果的短期波动和显示指示的瞬间波动得以有效抑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来划分捕捉范围和输入范围,并且在控制捕捉范围时,边界间的间隔基本保持不变。控制捕捉范围从而可以减小到控制一个参数,即,单一的位置参数控制,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特别简单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捕捉范围宽于测量信号的期望波动和/或宽于显示器的分辨率和/或宽于进一步处理阶段的处理精度。捕捉范围优选大于测量信号改变量的两倍,甚至更好是三倍或四倍。因而,显示器中的波动可以降至最小,或者它们的出现可以被限制到最小的概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特征值被指定给捕捉范围,尤其是捕捉范围中心点的值,其体现了捕捉范围的位置并且可以依靠测量信号来控制所述特征值。基于此,可以基于特征值的简单方式来实现捕捉范围的控制。
在又一实施例中,使用步进模式,尤其以对应于第一校正参数的恒定步长来控制捕捉范围。因此,显示值没有连续改变,而只在某些时间点改变,从而有效避免了短期的显示波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形成对应于测量信号的值,将该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来触发捕捉范围的位置设定。因此,获得以基本相同的速率递增的捕捉范围的步进改变。此外,显示器能够以适当方式跟随负载的改变,而那些积分值在阈值之下的干扰被有效抑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测量信号和输出值之间的差值建立值,对差值积分,以获得积分值,并根据所述积分值控制捕捉范围。既然积分值以同样快速的改变响应于测量信号的大改变,无论多高的精度都可以获得测力装置短的反应时间以响应称重负载的改变。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在步进模式,尤其以对应于捕捉范围位置改变的第二校正参数的恒定步长来改变积分值。利用这种步进改变,以根据新位置的简单方法适于积分器的连续累积。
在本发明特定的优选实施例中,采用改变的积分值的量大于零的方式来改变积分值。因此,积分器不会被设定成完全回到零,而总是保留来自前次积分的某些信息内容或者信号部分。显示指示的改变只会在测量信号的主要改变之后才翻转方向这一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例如,在测量信号已经超出正阈值后,测量信号值将首先不得不穿过整个捕捉范围直到它们到达负阈值。
这种特性导致了所谓的滞后效应,因为每个输出值本来就含有一定量的过去记录并且每个输出值总是取决于到达该输出值的方向。利用该滞后效应,可以进一步减小短期波动,因此得到十分固定的显示。
适当选择校正参数以及积分值改变的步长,显示器的鲁棒性,即,抗波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例如,通过不引起响应延迟的三个因素。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在信号处理单元,尤其是显示处理单元或者算术单元中执行的程序,并且该程序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计算输出值。这就允许得到信号处理阶段中非常高的灵活度和又一功能化能力的合并。
在又一实施例中,以与所述积分值的调节基本同时地来控制所述捕捉。这样的效果是可以马上继续积分,从而实现测力装置的快速响应。
在又一实施例中,积分器生成对应于正差分的积分值和对应于负差分的积分值。基于这些积分值,控制捕捉范围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各自相反方向上的改变。这允许以简单方式来执行积分。
优选地,通过积分器来积分测量信号的测量值中具有相反符号的辅助量。从而可以额外地提高积分的鲁棒性。
优选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将典型地以模拟形式呈现的测量信号转化为数字值,其指向于显示函数作为数字输入值。该数字值对应于模拟测量信号,因此对应于作用于测力装置的力。由显示函数生成的输出值通常也表现为数字信息,例如数字值。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测力装置的详细信息、测力模块和本发明的方法从附图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具有形象表示的负载L和指示单元31的秤1;
图2示意性说明了图1中具有测量转换器10的秤的方框图,该测量转换器10连接到显示处理单元30,使得通过显示函数FA(SL),计算输出值A并将其传递至模拟指示单元31a、数字指示单元31b和进一步处理单元32;
图3示意性说明了表示图2的显示函数FA(SL)的曲线,该显示函数将输入范围内的那些测量信号SL的值指定到输出值A,捕捉范围DSL将测量信号SL的值指定到共同输出值A*;
图4表示用于如图2所示的显示处理单元30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的示例,该显示处理单元具有显示函数FA(SL)、积分器INT和反馈校正值k1、k2的触发器TRIG;
图5表示根据图4的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又一示例,所不同的是控制单元对于测量信号SL的正负测量值具有单独的部分;以及
图6表示具有捕捉范围DSL边界的测量信号SL的时间曲线、共同输出值A*的相关时间曲线和积分器INT的积分值I的相关时间曲线的简化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中具有指示单元31的秤1,其中示意地指示了负载L的动作。秤1安装有显示处理单元,其具有获得精度和指示单元31的稳定输出值A的任务,其中后者例如可以包含数字液晶显示器。
图2示意性说明了图1的秤1的方框图。测量传感器生成对应于作用在测量传感器10上的力L的测量信号,该测量传感器的操作原理在本示例中是基于应变测量仪11的形变。测量传感器10直接或通过预处理单元20连接到显示处理单元30,以便将测量信号SL传送到显示处理单元30。如图所示,显示处理单元30也可以并入预处理单元20,例如,作为共有电路,作为微处理器中算法程序的一部分,或者作为组件。然而,预处理单元20或者预处理函数也可以由测量传感器10接管,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传感器10生成的测量信号不要求进一步预处理。
此处所含的测量传感器10的范围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例如,基于磁力补偿原理的测量传感器10,或者基于一般意义上变形体形变的测量传感器10,例如所谓的支座负载单元(rocker pin load cells)。
在显示处理单元30中,测量信号SL被处理成输出值A。显示处理单元30的输出连接到指示单元31,例如数字液晶显示器31a或者模拟刻度盘仪表31b,使得输出值A可以被传递到指示单元并加以显示。输出值A也可以被送至进一步处理单元32,例如监控和/或报警装置和/或主计算机和/或过程控制器。
在显示处理单元30中,测量信号SL的值被指定为显示函数FA的输入值。通过该显示函数FA,相应的输出值A被指定给测量信号SL的值。这种运算通常可以表示为显示函数FA,该函数描述了输出值A对于测量信号SL的关系:
A=FA(SL)。
图3示意性表现了根据图2的显示函数FA(SL)的曲线。输入值的范围,即所谓的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范围以横坐标表示,输出值的范围以纵坐标表示。显示函数FA(SLi)将测量信号SL生成的一般输入值SLi指定到相应的一般输出值Ai。测量信号SL的值通常在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范围。因此,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范围是那些能够指定到至少一个输出值A的输入值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值包括捕捉范围DSL。这个捕捉范围DSL的特征为该范围中显示函数FA(SL)的曲线是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形式。这就意味着通过显示函数FA(SL),共同输出值A*被指定给落入捕捉范围DSL的测量信号SL的所有值。因此,在输入值和输出值之间没有一对一的关系。相反,整个范围的输入值被映射到单一的共同输出值A*
在捕捉范围DSL之外,由曲线表示的显示函数FA(SL)的相关特性可以任何期望的形式给出,例如,单调的上升函数(实线),上升的线性函数(虚线),或者步进函数(双线)。以高分辨率的均匀步进形式,所谓的量子化或者离散化步进,的函数相关性是数字技术领域中通常采用的理念。
捕捉范围DSL还具有第一边界DSL1和第二边界DSL2,它们将捕捉范围DSL和位于界外的显示函数FA(SL)的部分输入范围区分开。
在图3中,特征值DSL0被标记为一个特殊值。通过显示函数FA(SL),共同输出值A*也被指定给这个特征值DSL0。该特征值以一种特殊方式来表现输入范围内的捕捉范围DSL的位置。典型地,特征值DSL0是捕捉范围DSL中心的数值,即,第一边界DSL1和第二边界DSL2之间的中点代表的值。然而,特征值DSL0也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捕捉范围的位置,例如中央值或者具有测量信号SL出现的最高概率的值。
图4表示用于图2的显示处理单元30的控制单元的方框图的示例。测量信号SL被送至代表显示函数FA(SL)的函数块Fa的输入(inp)。在函数块的输出(out)处,输出值A例如可用于呈现在显示器上或者被传递用于进一步处理。函数块FA的运算形式可以通过下列数学关系表达。在这个例子中,数量h代表捕捉范围DSL的一半。在处理开始时,特征值DSL0表示起始值并且例如取零值(DSL=0)。在测量过程中,特征值DSL0随后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改变:
A*=SL-h,如果SL>DSL0+h;
A*=DSL0,如果DSL0-h≤SL≤DSL0+h;
A*=SL+h,如果SL<DSL0-h.
这些等式基本上描述了显示函数FA(SL)的形状特别是根据图3的显示函数的捕捉范围。
为了控制捕捉范围DSL的位置,另一电路被添加到函数块FA。经此修改,函数块FA的输入和函数块FA的输出连接到差分计算器的输入。因此,差分计算器确定测量信号SL和输出值A之间的差值。为了将差分计算器的差分信号传递到积分器INT,将差分计算器的输出连接到积分器INT。
积分器INT的输出连接到触发器TRIG的输入,使得积分值I可以传递至触发器TRIG。在触发器TRIG中,积分值I与预定阈值S进行比较。当超过阈值S时,在触发器TRIG中生成触发信号。触发器TRIG的输出连接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使得由触发器TRIG生成的触发信号可以被传递到这些运算放大器。
在第一运算放大器中,使用第一校正参数k1来调节触发信号,例如倍乘或放大,并通过连接器导线将其送至函数块FA,该连接器导线将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到函数块FA的另一输入tk。已经采用校正参数k1调节过的触发信号通过下列重新赋值等式中的校正参数k1的值在函数块FA中造成了捕捉范围DSL的漂移以及从而引起的捕捉范围的边界和特征值DSL0的漂移:
DSL1->DSL1+k1;
DSL2->DSL2+k1;
DSL0->DSL0+k1;
A*->A*+k1.
在第二运算放大器中,使用第二校正参数k2来调节触发信号,并通过连接器导线指向积分器INT,该连接器导线将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与积分器的第二输入相连接。在积分器INT中,已经采用校正参数k2调节过的触发信号通过下列重新赋值等式中的校正参数k2引起积分值I的改变:
I->I-k2
由于两种运算均通过触发信号进行初始化,捕捉范围DSL的漂移和积分值I的改变同时发生。结果,可以快速地跟随测量信号的改变,并且系统充分地抑制了测量信号SL的波动。
图5表示根据图4的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又一示例,所不同的是控制单元对于测量信号SL的正负测量值具有单独的部分,并且正值和负值被单独处理。
为了将差分计算器的差分信号传递到这些积分器INTp和INTn,在这种情况下将差分计算器的输出连接到正积分器INTp的输入和负积分器INTn的输入。在积分器INTp和INTn中,为了分别获得正积分值Ip和负积分值In,对差分信号进行积分。积分值Ip和In优选采用下列重新赋值来计算:
Ip<-max(Ip+eps;0)
In<-max(In-eps;0)
其中,最大值函数max形成两个输入值中的最大值,并且eps代表测量信号值与输出值A之间的差值。
eps=SL-A
与图4的实施例类似,但随着积分值的分离,Ip被送至第一触发器TRIG,在那里Ip与正阈值Sp进行比较,并且如果超过阈值Sp,生成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一方面使用校正参数k2p来调节并返回至积分器INTp,另一方面使用校正参数k1p来调节并送至函数块FA。同样,积分值In被送至触发器TRIG,在那里In与负阈值Sn进行比较,并且如果超过阈值Sn,生成触发信号。类似于上述说明,该触发信号一方面使用校正参数k2n来调节并返回至积分器INTn,另一方面使用校正参数k1n来调节并送至函数块FA.
为了接收已经使用校正参数k1p和k1n调节过的信号,函数块FA具有两个输入端tkp和tkn,它们分别连接到与校正参数k1p和k1n相对应的运算放大器。在输入端tkp处的信号引起一个方向上的捕捉范围漂移,例如正测量值的方向,但是输入端tkn处的信号引起相反方向上的捕捉范围漂移。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下列赋值来更新共同输出值A*、捕捉范围DSL以及正积分值Ip或者负积分值In。
Ip>Sp:A=A+k1p;Ip=Ip-k2p
In>Sn:A=A-k1n;In=Ip-k2n
校正参数k1p和k1n可以选择不同或者相同的大小。同样,校正参数k2p和k2n可以不同或者相同。
图6表示在观测时间期间t内,对于测量信号SL、捕捉范围DSL、共同输出值A*和积分值I的时间曲线的简化示例。从最开始到时刻t0,测量信号SL在其基本波形中大部分是恒定的,也有测量信号SL上叠加的短期干扰或波动。但是,选择捕捉范围DSL尤其是它的第一边界DSL1和第二边界DSL2足够宽,这样干扰并没有超出捕捉范围DSL。因此,结果是共同输出值A*的稳定指示。
在t1时刻前不久,测量信号SL显著增加,例如由于负载改变。随着这种增加,由于捕捉范围DSL现在不再相对于测量信号SL对称,积分值I也向上改变,使得测量信号SL的正信号输入占主导地位。
在t1时刻,积分值I超过阈值S,使得根据图4,触发器TRIG释放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在增加的测量信号SL方向上使捕捉范围DSL以校正参数k1的量漂移并且以校正参数k2减小积分值I。在t1时刻,基本上同时调节捕捉范围DSL和测量信号SL的值。
如同时刻t1的类似调节也在时刻t2和t3重现。然而,在t4时刻,积分值越过负阈值,使得校正参数k1和k2改变它们的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捕捉范围DSL在测量信号SL的负值方向上以校正参数k1的量漂移,并且积分值I以校正参数k2增加。
正阈值和负阈值的数值可以相同,但也可以不同。此外,校正参数k1和k2对于正负校正可以是不同的。
阈值S优选选择根据下列公式作为在步长的时间间隔tS期间对于以步长AS指示跳变的所需响应时间ta的函数:
S=As×ta/ts.
此外,校正参数k1和k2可以通过下列公式来确定:
k1=DSL/n
k2=S/n
其中,n是表示期望步进数的整数。
参考符号列表
1                测力装置
10               测量传感器
11               应变测量仪
20               预处理单元
30               显示处理单元
31               指示单元
32               进一步处理单元
A                输出值
Ai               一般输出值
A*               共同输出值
FA               显示函数,函数块
inp              显示函数的输入
eps              差分值
out              显示函数的输出
SL               测量信号
DSL0             特征值
SLi              测量信号的一般值
DSL              捕捉范围
DSL1,DSL2       捕捉范围的界限
I,In,Ip        积分值
INT,INTp,INTn  积分器
S,Sn,Sp        阈值
TRIG             触发器
tk,tkn,tkp                校正参数的输入
k1,k2,k1n,k2n,k1p,k2p  校正参数

Claims (20)

1.一种在具有测量传感器(10)的电子测力装置(1)中处理信号的方法,所述测量传感器(10)生成与作用在所述传感器上的力(L)对应的测量信号(SL),其中,所述测量信号直接或经由预处理阶段进入显示函数(FA(SL)),所述显示函数(FA(SL))将相应的输出值(A)指定到所述测量信号(SL)的值,并且其中,将所述输出值随后呈现在显示器中或被传递用于进一步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范围包括捕捉范围,使得通过所述显示函数(FA(SL))将共同输出值(A*)指定给处于所述捕捉范围(DSL)内的所述测量信号(SL)的值,并且根据所述测量信号(SL)来控制所述输入范围内的捕捉范围(DSL)的位置,
并且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测量信号(SL)和输出值(A)之间的差值,并且积分所述差值,以获得积分值(I,Ip,In),基于所述积分值来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在较早时间间隔期间的测量信号(SL)的预定起始值(DSL0)和/或时间曲线来预先定义所述共同输出值(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测力装置(1)是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范围(DSL)通过第一边界(DSL1)和第二边界(DSL2)与所述输入范围区分开,并且在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期间,所述边界(DSL1,DSL2)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范围(DSL)包括特征值(DSL0),所述特征值体现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并且根据所述测量信号(SL)来控制所述特征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值(DSL0)是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中点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这样的特征来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的大小:所述捕捉范围(DSL)比所述测量信号(SL)的期望波动更宽,和/或比所述测量信号(SL)的改变量宽两倍,和/或比显示器的分辨率更宽,和/或比进一步处理的精度更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范围(DSL)比所述测量信号(SL)的改变量宽三倍或四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进模式来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模式具有对应于第一校正参数(k1)的恒定步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对应于所述测量信号(SL)的值,将所述值与阈值(S,Sp,Sn)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来触发用来设置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的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步进模式来改变所述积分值(I,Ip,I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模式具有根据与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改变对应的第二校正参数(k2,k2p,k2n)的恒定步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得改变的积分值(I,Ip,In)的量大于0的方式来改变所述积分值(I,Ip,In)。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与所述积分值(I)的调节同时地来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积分器(INT)生成对应于正差值的积分值(Ip)以及对应于负差值的积分值(In),并且基于这些积分值,针对各自相反方向上的改变来控制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积分器(INT)积分辅助数(eps),所述辅助数具有所述测量信号(SL)的相反符号的测量值。
18.一种在具有显示处理单元(30)的电子测力装置(1)中处理信号的装置,所述显示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能够直接或经由预处理单元(20)连接到测量传感器(10),以便接收与作用在所述测量传感器上的力(L)对应的至少一个测量信号(SL),所述显示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能够连接到指示单元(31)和/或进一步处理单元(32),以便传递通过所述显示处理单元(30)中的显示函数(FA(SL))生成的输出值(A),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函数(FA(SL))的输入范围包括捕捉范围,从而将共同输出值(A*)指定给处于所述捕捉范围(DSL)内的测量信号(SL)的那些值,并且根据所述测量信号(SL)能够控制所述输入范围内的捕捉范围(DSL)的位置,
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单元(30)包括:差分计算器,用于建立所述测量信号(SL)和输出值(A)之间的差分值;以及积分器(INT),用于将所述差分积分成积分值(I),该积分值随后能够用于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的控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测力装置(1)是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处理单元(30)包括触发器(TRIG),以便比较对应于所述测量信号(SL)的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来触发所述捕捉范围(DSL)的位置的设定。
CN200910149985.3A 2008-06-24 2009-06-24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Active CN101614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8158881.6A EP2138812B1 (de) 2008-06-24 2008-06-24 Verfahren zur Signalverarbeitung in einer Kraftmessvorrichtung und Kraftmessvorrichtung
EP08158881.6 2008-06-24
EM08158881.6 2008-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4580A CN101614580A (zh) 2009-12-30
CN101614580B true CN101614580B (zh) 2015-04-22

Family

ID=40010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9985.3A Active CN101614580B (zh) 2008-06-24 2009-06-24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90749B2 (zh)
EP (1) EP2138812B1 (zh)
JP (1) JP2010008407A (zh)
CN (1) CN101614580B (zh)
PL (1) PL2138812T3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3122A (en) * 1976-06-10 1979-05-08 Maatschappij Van Berkel's Patent N.V. Weighing apparatus
US5419204A (en) * 1993-03-26 1995-05-30 Shimadzu Corporation Force measuring instrument
US5559899A (en) * 1992-12-11 1996-09-24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the adaptive quantization of a range of input valu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03503A5 (zh) * 1972-10-17 1974-05-10 Sartorius Werke Gmbh
US3826319A (en) 1973-06-27 1974-07-30 Reliance Electric Co Scale motion detector
DE2718769C2 (de) * 1977-04-27 1985-02-07 Sartorius GmbH, 3400 Göttingen Waage mit Digitalanzeige
JPS5823576B2 (ja) * 1978-07-10 1983-05-1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電子天びん
AU523100B2 (en) * 1979-03-14 1982-07-08 Kubota Ltd. Electronic weigher
JPS5817322A (ja) * 1981-07-22 1983-02-01 Kubota Ltd デジタルはかりのデジタル表示方法
JPS59159027A (ja) * 1983-02-28 1984-09-08 Shimadzu Corp 電子天びん
JPH0684903B2 (ja) * 1986-03-19 1994-10-2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電子天びん
JPS62278413A (ja) * 1986-05-28 1987-12-03 Shimadzu Corp 電子天びん
JPH0718737B2 (ja) * 1987-02-16 1995-03-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重量検知器
JPH049621A (ja) * 1990-04-27 1992-01-14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式秤
JP4525262B2 (ja) 2004-09-14 2010-08-1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秤量装置
US8063320B2 (en) * 2006-09-27 2011-11-22 Shimadzu Corporation Counting scale with a moving average start calculating section,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or not to calculate a moving avera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3122A (en) * 1976-06-10 1979-05-08 Maatschappij Van Berkel's Patent N.V. Weighing apparatus
US5559899A (en) * 1992-12-11 1996-09-24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for the adaptive quantization of a range of input values
US5419204A (en) * 1993-03-26 1995-05-30 Shimadzu Corporation Force measuring instru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319201A1 (en) 2009-12-24
PL2138812T3 (pl) 2018-08-31
EP2138812A1 (de) 2009-12-30
EP2138812B1 (de) 2018-04-04
US8290749B2 (en) 2012-10-16
JP2010008407A (ja) 2010-01-14
CN101614580A (zh) 2009-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23357B (zh)
EP2457070B1 (de) Verfahren zur temperaturkorrektur einer kraftmessvorrichtung und kraftmessvorrichtung
JP4100869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センサ用多レンジ遷移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243954C (zh) 用于校正传感器漂移的设备和方法
US8171794B2 (en) Operating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a capacitive micromechanical sensor with analog reset
US6523271B2 (en) Method of adjusting drive current of magnetism sensor and electronic azimuth meter
US2003023320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ed sensor output
DE102009026425A1 (de) Luftströmungsmessvorrichtung und Luftströmungskorrekturverfahren
EP0055633A2 (en) An electronic balance
KR101056473B1 (ko) 계측 기기
EP2321813B1 (en) Bus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predictively limit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two-wire instrumentation bus
CN101614580B (zh) 在测力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及测力装置
CN101753139B (zh) 根据数字式数据值产生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和校准电路单元的方法
KR0138623B1 (ko) 힘측정기
CN103314301A (zh) 板上用户触发自动归零的直流响应传感器
CN102313609B (zh) 具有二极管和模/数转换器的温度检测装置
JP2006184192A (ja) 電子天びん
US10671103B2 (en) Voltage supply apparatus
JP5281983B2 (ja) クリープ誤差補償装置及びクリープ誤差補償方法
JP7190639B2 (ja) 演算装置、指示計、温度調節計、および方法
JP4110572B2 (ja) 伝送器のゼロ点調整回路
US20230408604A1 (en) Sensor output compensation circuit
JP2018141676A (ja) 電流検出回路
JPH03170818A (ja) 自動平衡式測定器
JP3077357B2 (ja) 電子天び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G Lai Finn Jose

Patentee after: METTLER TOLEDO AG

Address before: Swiss G Lai Finn Jose

Patentee before: Mettler Toledo A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