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0748B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0748B
CN101590748B CN2009101426161A CN200910142616A CN101590748B CN 101590748 B CN101590748 B CN 101590748B CN 2009101426161 A CN2009101426161 A CN 2009101426161A CN 200910142616 A CN200910142616 A CN 200910142616A CN 101590748 B CN101590748 B CN 101590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adeur train
platen
image recording
long member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0748A (zh
Inventor
寺田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9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0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0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07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支撑记录介质的压盘;设置成面对压盘且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滑架;安装在滑架上且在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记录的记录头;在滑架移动的区域内在第一方向上伸长以面对压盘的长构件;固定长构件使得该长构件不会相对于压盘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支撑构件;和位于滑架上以使长构件变形的引导构件,使得滑架和压盘相对于彼此直接面对。根据该构造,即使滑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长构件也不相对于压盘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在把记录介质保持在离记录头一定距离处的状态下,能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滑架的同时执行图像记录。因为记录介质不会在压盘上移动,所以能防止在压盘上发生卡纸和防止损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该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安装在滑架上的记录头,该滑架在预定的方向上移动,以在放置在压盘上的纸片材上执行图像记录。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使用在比如纸片材的记录介质片材上执行图像记录的喷墨型打印机。在这种类型的打印机中,在通过彼此面对设置的一对辊夹住纸片材的同时把该纸片材运送到压盘。当纸片材到达压盘时,在间歇停止辊的同时间歇驱动该对辊以便在记录头的往复运动期间从记录头喷射墨滴。因此通过从记录头把墨滴喷射到纸片材上,在纸片材上能够形成所需的图像。也就是说,通过重复这种运动,连续地从纸片材的前缘到后缘执行图像记录。
一般地,打印机能够在包括信封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记录。而且,有一种情形,其中为了双面打印或再利用纸片材的目的,当在纸片材的一面上执行图像记录之后,在图像记录装置中进一步在该纸片材的另一面上执行图像记录。在这点上,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具有折叠部分的比如信封的记录介质,那么可能发生信封的朝着记录头突出的一部分接触滑架或记录头。
关于双面打印,有一种情形,其中当在纸片材的一面上执行图像记录时在该纸片材上会引起翘曲。在这种情形中,当对纸片材的另一面执行图像记录时该纸片材的翘曲部分会接触滑架或者记录头。关于纸片材的再使用,有一种可能性是当执行图像记录时在纸片材上会产生翘曲,并且该纸片材的翘曲部分会接触滑架或记录头。
如果纸片材接触滑架或者记录头,那么会损坏该纸片材。最近,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图像记录的目的,在纸片材和记录头之间的间隔变得较小,所以由于上述原因而增加了卡纸的可能性。
纸片材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定向其纤维方向的竖向纸纹型纸和在横向方向上定向其纤维方向的横向纸纹型纸。如果在纸的较长侧方向上运送横向纸纹型的纸片材的同时使用该纸片材,那么与竖向纸纹型纸相比在纸片材上会产生相对较大的翘曲。所以,除了双面打印的情形之外,还会在单面打印中引起卡纸。不但在喷墨打印机中而且在点阵打印机中都会引起这种卡纸问题。
日本专利临时公开No.2002-240380A(此后,称为JP 2002-240380A)披露了一种具有滑架的点阵打印机,记录头安装在该滑架上。更特别地,在这种打印机中,把带状膜连接到滑架上,并且通过设置在两个端部部分处的卷绕辊来卷绕该膜,该两个端部部分定义在滑架移动的开口中。膜通过随同滑架一起移动而有助于防止卡纸的发生。
日本实用新型临时公开No.HEI 5-41816U(此后,称为JP HEI5-41816U)还披露了一种具有连接到滑架上的皮带的打印机,以用于防止卡纸的发生。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2002-240380A和JP HEI 5-41816U中所披露的打印机中,膜或皮带随同滑架一起移动。所以,当膜或皮带接触纸片材时,由于滑架和纸片材之间的摩擦该纸片材会在滑架的移动方向上移动,由此会损坏形成在该纸片材上的图像。随着记录头和纸片材之间的间隔减小这种问题变得更明显。
如果在落到纸片材上的墨滴变干之前膜或皮带相对于纸片材移动,那么膜或皮带会接触纸片材上的未干墨且由此会损坏纸片材上的图像是可能的。而且,粘附到膜或皮带上的墨会弄脏随后将要经过图像记录的纸片材。当墨雾粘附到膜或皮带上时这种问题也会发生。
在喷墨型图像记录装置中,为了防止喷嘴变干或喷嘴堵塞或者从喷嘴除去空气泡的目的,提供了用于维护操作(比如从记录头的喷嘴抽吸墨的清洗操作和从记录头喷射墨滴的冲洗操作)的维护单元。还希望的是,具有这种维护单元的图像记录装置设置有上述膜或皮带。
本发明的方面是有利的,这是因为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该图像记录装置构造成防止在压盘上发生卡纸和防止纸片材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支撑记录介质的压盘;设置成面对压盘且构造成沿着记录介质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滑架;安装在滑架上且在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记录的记录头;在滑架移动的区域内在第一方向上伸长以面对压盘的长构件;固定长构件使得该长构件不会相对于压盘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支撑构件;和位于滑架上以使长构件变形的引导构件,使得滑架和压盘相对于彼此直接面对。
根据上述构造,即使滑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长构件也不会相对于压盘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以,在把记录介质保持在离记录头一定距离处的状态中,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滑架的同时执行图像记录是可能的。因此,因为记录介质不会在压盘上移动,所以防止在压盘上发生卡纸和防止损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以长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变形来移动离开或接近压盘的方式,引导构件随着滑架的移动而使长构件变形。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引导构件可以使长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变形以包围滑架。
通过这种构造,长构件在滑架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处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离开压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包围滑架,然后在滑架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部处接近压盘。进一步,长构件从滑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延伸。所以,相对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由支撑构件所固定的长构件,在引导构件使长构件变形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滑架是可能的。由于施加到长构件上以在滑架移动的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长构件的张力稳定,所以长构件施加给滑架移动的阻力波动变小,因此能够获得精确的滑架移动。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引导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滑架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的卷绕辊,并且长构件通过被卷绕辊卷绕而在第二方向上变形。
长构件分别从滑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支撑构件在滑架移动的区域中被固定在两个端部处。设置在滑架的两侧处的卷绕辊通过卷绕长构件把张力施加给长构件,以便长构件位于离压盘具有固定距离的位置处。通过例如利用盘簧在卷绕方向上把旋转力施加给卷绕辊,能够获得卷绕辊的这种卷绕力。当每个卷绕辊都随同滑架一起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长构件从一个卷绕辊展开,而另一个卷绕辊卷绕长构件。其中卷绕辊在滑架的一侧处卷绕长构件的一部分卷绕方向是沿着第二方向的。所以,在拉伸长构件以保持离压盘的固定距离的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滑架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长构件可以是具有面对压盘的平面的扁平带状构件。
通过这种构造,用平面挤压纸片材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在滑架的附近的长构件的平面和压盘之间的第一间隔小于或等于记录头上的与压盘最接近的点和压盘之间的第二间隔。
通过这种构造,用长构件挤压在压盘上不接触记录头的纸片材是可能的。所以,由于滑架的往复运动而防止卡纸的发生是可能的。
长构件可以构造成使得在平面上定义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记录头上的记录区域的定义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通过这种构造,防止由于记录头的记录区域和压盘上的纸片材之间接触而卡纸是可能的。进一步,由于把纸片材设置成离压盘具有预定的距离,所以能够实现精确的图像记录。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长构件可以具有索状形状。
通过这种构造,能够实现具有简单结构的长构件。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长构件可以包括多个索状构件,该多个索状构件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布置成使得该多个索状构件中的每个索状构件都面对板。
通过这种构造,在压盘上沿第三方向的多个点处把纸片材设置成离压盘具有预定的距离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构造成把记录介质运送到压盘的运送单元;和相对于长构件设置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上的导入膜,以便把记录介质引导到长构件和压盘之间的空间。
运送单元把纸片材运送到压盘。当纸片材运送到压盘时,把纸片材的前缘引导到长构件和压盘之间的空间。所以,防止纸片材的前缘与长构件碰撞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滑架上以检测记录介质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形中,传感器可以在滑架上位于长构件的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内。
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在纸片材存在于压盘上的状态和纸片材不存在于压盘上的状态之间变化。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水平或信号变化来判断纸片材存在于或不存在于压盘上是可能的。由于传感器相对于滑架设置在长构件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中,所以在传感器和压盘之间不会存在导入构件。这种构造使得在不受导入膜影响的情况下用传感器检测压盘上的纸片材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导入构件可以具有透明性。
在这种情形中,透过导入膜在视觉上辨认纸片材的状态是可能的。而且,透过导入膜光学地检测纸片材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导入构件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上贯穿导入膜的通孔。
在这种情形中,穿过通孔在视觉上辨认纸片材的状态是可能的。而且,穿过通孔光学地检测纸片材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记录头可以是构造成选择性地喷射墨滴的喷墨型头。
喷墨型头选择性地喷射墨滴以落在压盘上的纸片材上。如上所述,由于长构件相对于纸片材不会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以可防止已经落在纸片材上的墨被长构件擦到。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墨吸收器,该墨吸收器吸收墨且设置在滑架上以接触长构件的与压盘面对的一侧。
在这种情形中,即使已经落在纸片材上的墨或墨雾粘附到长构件上,当滑架移动时也能够用墨吸收器从长构件除去墨。所以,粘附到长构件上墨不会弄脏纸片材。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墨吸收器可以位于滑架和长构件之间,并且墨吸收器随同滑架的移动而相对于长构件在该长构件上滑动。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接触长构件的同时旋转的辊。在这种情形中,可以把墨吸收器设置在辊的表面上。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以对记录头执行维护的维护单元。在这种情形中,滑架可以构造成能够移动到与维护单元面对的位置;并且长构件可以伸长以面对维护单元。
由于相对于压盘把维护单元布置在第一方向上,所以通过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滑架能够把记录头设置成面对维护单元。在这种情形中,长构件不会存在于记录头和维护单元之间。所以,维护单元能够接触记录头,由此能够实现比如清洗或擦拭的维护操作。当记录头处于不与维护单元面对的位置处时,长构件面对维护单元。在这种情形中,防止灰尘粘附到维护单元上是可能的,并且防止使用者触碰维护单元是可能的。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维护单元可以包括清洗机构,该清洗机构具有形成为与记录头紧密接触的帽以从记录头抽吸墨。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维护单元可以包括构造成擦拭粘附到记录头上的墨的擦拭器。
在至少一个方面中,维护单元可以包括接收从记录头喷射的墨滴的废墨盘。
值得注意到是,在下列描述中在元件之间提出了各种连接。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并且除非另有指明,这些连接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并且本说明书并不意在被限制在本方面中。可以在如程序的计算机软件中实现本发明的方面,该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CD介质、DVD介质、临时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永久性存储器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图解了MFP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图解了围绕MFP的图像记录单元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4是图解了围绕图像记录单元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5是图解了滑架和引导膜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6是图解了从下侧看滑架和引导膜的透视图。
图7是图解了滑架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8是沿着图4中的切割线VIII-VIII看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4中的切割线IX-IX看的放大剖视图。
图10A和图10B图解了其中引导膜的一部分变形以跟随滑架移动的状态。
图11是用于解释引导膜随着滑架的在往复方向上的移动而卷绕的说明性图解。
图12图解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架和引导线的构造。
图13图解了清洗机构、擦拭器和废墨盘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图解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图解了MFP10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MFP10包括整体设置的打印单元11和扫描仪单元12。MFP10具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和传真功能。打印单元11用作为图像记录装置。应该注意的是,可以省略除了打印功能以外的一种或多种功能。例如,可以把本发明应用到仅仅具有打印功能而不具有扫描仪单元12(也就是说,不具有扫描和复印功能)的装置上。
在MFP10中,打印单元11位于下侧上,而扫描仪单元12位于上侧上。打印单元11连接到比如计算机的外部装置上,并且能够基于从外部装置所传输的打印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或文稿数据)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和文本。扫描仪12形成为所谓的平板扫描仪。
MFP10具有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宽薄外形。也就是说,MFP10具有比高度(在由箭头102所指示的方向上)大的宽度(在由箭头101所指示的方向上)和深度(在由箭头103所指示的方向上)。在打印单元11的前部上,形成有开口13。在开口13的内侧中设置有供纸盘20和输出盘21。把容纳在供纸盘20中的纸片材一张接一张地供给到打印单元11的内侧以在纸片材上形成所需的图像,并且在图像记录之后把纸片材排出到输出盘21。
在MFP10的前上部分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4。使用者能够输入指令以控制打印单元11和扫描仪单元12而通过操作面板14来执行所需的操作。操作面板14包括用于输入的多个按钮和其上显示各种类型信息的显示器,比如MFP10的状态或错误信息。通过打印机驱动器或扫描仪驱动器,MFP10还能够根据从连接到MFP10上的外部装置所传输的指令而操作。
如在图2中所示的,供纸盘20位于MFP10的底部上。输出盘21位于供纸盘20的上侧上。也就是说,输出盘21和供纸盘20形成两层结构。通过送纸路径23连接供纸盘20和输出盘21,通过该送纸路径23运送纸片材。放置在供纸盘20中的纸片材在以字母U的形式转动的同时从下侧被引导到上侧,并且被运送到图像记录单元24。在图像记录单元24中,执行图像记录,并且在图像记录之后把纸片材排出到输出盘21。
供纸盘20形成为在其顶侧上具有开口的壳体。在供纸盘20的内部空间中,能够容纳一叠图像记录介质(例如,纸片材)。例如,在供纸盘20中,能够容纳各种类型的纸片材,该纸片材具有小于或等于A3规格的规格(例如,A4规格、B5规格、明信片规格)。
纸张输出盘21具有盘的形式,并且形成为使得能够在其上表面上排出纸片材。输出盘21在深度方向上(在由箭头103所指示的方向上)相对于供纸盘20位于MFP10的前侧上。
在MFP10的最深部分中设置有馈送辊25。馈送辊25用来把堆叠在供纸盘20上的纸片材供给到送纸路径23。通过接收来自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使馈送辊25旋转。馈送辊25可旋转地支撑在供给臂26的顶端处。供给臂26设置成可旋转的。也就是说,供给臂26设置成使得其上连有馈送辊25的顶端能够相对于该供给臂的近端部分摆动。
通过供给臂26的旋转运动,馈送辊25上下移动以接近或移动离开纸片材。通过挤压构件(例如,弹簧)或要向下旋转的馈送辊25的重量来向下挤压供给臂26,并且该供给臂26根据容纳在供纸盘20中的纸片材量而向上移动。所以,馈送辊25接触供纸盘20中的堆叠纸片材的顶部。当馈送辊25在这种状态下旋转时,通过馈送辊25的表面和纸片材之间的摩擦送出堆叠纸片材顶部处的纸片材,并且把该纸片材供给到送纸路径23。
送纸路径23形成为从供纸盘20的后侧向上延伸以朝着前侧弯曲,从MFP10的后侧延伸到前侧,然后通过图像记录单元24连接到输出盘21上。除了设置图像记录单元24所围绕的部分以外,由以一定间隔彼此面对的外引导面和内引导面来形成送纸路径23。例如,在送纸路径23在MFP10的后侧上弯曲的部分中,由外引导构件18和内引导构件19形成送纸路径23。
图3是图解了围绕MFP10的图像记录单元24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图像记录单元24包括作为主要部件的记录头39和压盘42。记录头39和压盘42设置成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面对。稍后详细解释图像记录单元24。
相对于图像记录单元24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上游侧上,设置有一对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尽管在图2和图3中隐藏了夹送辊61,但是夹送辊61设置在运送辊60的下面,使得夹送辊61在由比如图9中所示的弹簧的弹性构件挤压抵着运送辊60的同时能够接近或移动离开运送辊60并且紧密接触运送辊。运送辊60在接收来自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的同时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对在正运送方向104上运送纸片材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正运送方向104和反运送方向中的一个运送方向上运送纸片材的这种情形。
在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之间夹住纸片材的同时通过运送辊60的旋转在正运送方向104上运送该纸片材。在这种情形中,夹送辊61响应纸片材的运送而旋转。
相对于图像记录单元24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下游侧上,设置有一对排出辊62和齿轮。尽管在图2和图3中由另一个构件隐藏了齿轮,但是把齿轮设置在排出辊62的上侧上,使得齿轮在由比如弹簧的弹性构件挤压抵着排出辊62的同时能够接近或移动离开排出辊62并且紧密接触排出辊62。
当在齿轮的轴线方向上看时,齿轮形成为使得沿着齿轮的周向方向布置了多个凸起,每个凸起都在轴向方向上以山形形状凸出。齿轮的每个凸起的顶端都接触纸片材的记录表面。排出辊62在接收来自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的同时旋转。把排出辊62的旋转控制成与运送辊60的旋转同步。在排出辊62和齿轮之间夹住纸片材的同时该排出辊62和齿轮把图像记录之后的纸片材运送到输出盘21。
运送辊60、夹送辊61、排出辊62和齿轮用作为运送单元。
为了图像记录,间歇地驱动运送辊60和排出辊62。在辊的间歇驱动中,以预定的目标运送量来连续地驱动运送辊60和排出辊62中的每个辊,并且在达到预定的目标运送量之后使该辊停止预定的时间段。根据要记录的图像的分辨率来改变预定的目标运送量。例如,当以交错方案执行图像记录时,把用于精细模式的预定的目标运送量设定成比用于正常模式的预定的目标运送量小的量,在该精细模式中以高分辨率模式执行图像记录,而在正常模式中以中分辨率模式执行图像记录。
值得注意到是,在不执行图像记录的时候,不必间歇地驱动运送辊60和排出辊62。所以,可以使运送辊60和排出辊62连续地旋转,以用于在图像记录之前供给纸片材或在图像记录之后排出纸片材。
如在图2中所示的,相对于运送辊60沿着送纸路径23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上游侧上,设置有对准传感器37。对准传感器37检测经过送纸路径23的纸片材的存在或不存在。通过检查来自对准传感器37的输出信号的ON/OFF状态,判断纸片材的前缘或后缘是否到达对准传感器37的位置是可能的。
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图像记录单元24包括作为主要部件的滑架38、记录头39和压盘42。
如在图2至图4中所示的,在正运送方向上沿着送纸路径23,滑架38和压盘42设置在运送辊60和夹送辊的下游侧上以及在排出辊62和齿轮的上游侧上。滑架38和压盘42相对于送纸路径23分别设置在上侧和下侧上,并且相对于送纸路径23彼此面对。
滑架38具有长方体形状(也就是说,六面体)。在滑架38上,安装记录头39。滑架38在与正运送方向104垂直的水平方向(也就是说,往复方向105)上做往复运动。
尽管在每个图中没有显示,但是相对于记录头39独立设置墨盒。从墨盒,经由墨管(未图示)把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Bk)墨供给到记录头39。
图6是图解了从下侧看滑架38和引导膜71的透视图。如在图6中所示的,记录头39的一部分暴露在滑架38面对压盘42的表面上。此后,暴露表面称为喷嘴表面40。尽管在图6中没有详细显示,但是在喷嘴表面40上形成有多个喷嘴口。为了C、M、Y和Bk的每种颜色沿着正运送方向成一线地布置喷嘴。通过设置在记录头39中的压电元件的振动从喷嘴喷射各种颜色的墨滴。
在滑架38往复运动的时候,从每个喷嘴选择性地喷射每种颜色的微小墨滴。因此,在压盘42上运送的纸片材上记录图像。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比如要记录的图像的分辨率的各种因素能够调整沿着正运送方向的喷嘴数和喷嘴间距。而且,根据墨颜色的数目能够增加或减少喷嘴的行数。
如在图6中所示的,纸张传感器32设置在滑架38上。纸张传感器32是反射式光传感器。尽管在附图中没有详细显示,但是纸张传感器32包括发光装置和感光器。发光装置朝着压盘42发射光,并且光传感器接收从压盘42所反射的光。纸张传感器32输出与感光器上所接收的光水平对应的电信号。
压盘42的顶表面具有与纸片材的反射系数不同的反射系数。一般而言,由于纸片材是白色的,所以压盘42的顶表面是黑色的。由于压盘42和纸片材的反射系数彼此不同,所以根据来自纸张传感器32的信号水平的变化来检测压盘42上纸片材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可能的。
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在送纸路径23的上侧上设置一对导轨43和导轨44。沿着正运送方向设置导轨43和导轨44以具有预定的间隔。也就是说,导轨43和导轨44中的每个导轨都设置成使得它的纵向方向是沿着滑架38的往复方向105的。导轨43和导轨44设置在打印单元11的壳体的内侧中,并且形成打印单元11的框架支撑部件的一部分。
设置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上游侧上的导轨43具有平板的形式。导轨43的在纵向方向(往复方向105)上的长度设定成比滑架38的往复范围大。设置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下游侧上的导轨44具有平板的形式,并且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等于导轨43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边缘45形成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上游侧上的导轨43上以大致直角向上弯曲。
滑架38安装成桥接导轨43和导轨44。也就是说,把滑架38的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上游边缘放置在导轨43上,而把滑架38的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下游边缘放置在导轨44上。尽管在附图中没有图解,但是滑架38构造成用具有高度滑动特性的比如树脂的部件卡住导轨44的边缘45。通过这种结构,把滑架38适当地设置在正运送方向104上,并且该滑架38能够在往复方向105上滑动。通过滑架38的滑动运动,一对辊沿着边缘45旋转和滑动。
在导轨44上设置有皮带驱动机构46。皮带驱动机构46包括驱动皮带轮47、从动皮带轮48和无端皮带49。驱动皮带轮47和从动皮带轮48分别设置在导轨44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处。把皮带49挂到驱动皮带轮47和从动皮带轮48上。在皮带49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齿。形成在皮带49的内表面中的齿与驱动皮带轮47的齿啮合。驱动皮带轮47在接收来自马达73(未图示)的驱动力的同时旋转。通过驱动皮带轮47的旋转,皮带49以旋转运动而移动。
如在图6中所示的,扣夹36设置在滑架38的喷嘴表面40侧上。由于扣夹36卡住皮带49,所以滑架38连接到皮带49上。所以,随着皮带49的旋转运动,滑架38沿着导轨43和导轨44往复运动。由于记录头39安装在滑架38上,所以记录头39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在往复方向105上往复移动。
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沿着导轨44设置有线性编码器的编码器带51。编码器带51是带状构件。形成编码器带51使得在纵向方向上交替布置透光部分和挡光部分。由分别设置在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处的支撑部分33和支撑部分34来支撑编码器带51,并且该编码器带51形成为在导轨44的上方沿纵向方向延伸。在滑架38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为透射式传感器的光学传感器35。光学传感器35设置成面对编码器带51,并且当滑架38在往复方向上移动时检测编码器带51的图案。从安装在滑架38上的头控制板(未图示)输出光学传感器35的作为脉冲信号的检测信号。
基于脉冲信号,计算滑架38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并且控制滑架38的往复运动。
在导轨43和导轨44下面,压盘42设置成面对记录头39。压盘42设置成占据中央部分,纸片材在该中央部分中经过且该中央部分限定在滑架38往复移动的区域内。压盘42在它的顶表面上保持纸片材。压盘42的顶表面的在往复方向105上的宽度比打印单元11支撑的纸片材的最大宽度大很多。把记录头39和保持在压盘42的顶表面上的纸片材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在MFP10中,经由扁平电缆52连接主板和记录头39的头控制板,通过该扁平电缆52传输各种信号。例如,经由扁平电缆52从主板把记录信号传输到头控制板。扁平电缆52是薄带状构件,通过用比如聚酯膜的合成树脂膜覆盖用于传输电信号的多个电线来构造该构件。与墨管相似,扁平电缆52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一起弹性变形。
如上所述,在使运送辊60和排出辊62停止的同时滑架38往复移动。在滑架38往复移动的时候,控制记录头39以从喷嘴朝着压盘42选择性地喷射每种颜色的微小墨滴。如在图10中所示的,从喷嘴表面40喷射墨滴的喷射方向108是竖直向下的方向。所以,喷射方向108与正运送方向104和往复方向105二者垂直。通过从喷嘴表面40选择性地喷射墨滴以落在压盘42上的纸片材上,在该纸片材上记录所需的图像。
如在图7和图8中所示的,滑架38设置有四个辊72至辊75。滑架38设置有支架76和支架77,支架76和支架77分别在滑架38的上游端部部分和下游端部部分上设置成在往复方向上凸出。由支架76和支架77来支撑辊72至辊75中的每个辊的旋转轴线。也就是说,把辊72至辊75中每个辊都连到滑架38上以绕着与正运送方向平行的轴线方向旋转。
辊72至辊75中的每个辊的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都大致等于或稍微大于引导膜71的宽度。辊72至辊75设置在两个端部部分的定义在往复方向105上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也就是说,辊72至辊75设置在滑架38的四个边角处。
辊72至辊75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往复移动,并且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辊72至辊75中每个辊都在旋转的同时相对于引导膜71而移动。
如在图7中所示的,墨吸收器78设置在滑架38的顶表面上。墨吸收器78由能够吸收且保持从记录头39喷射的墨的材料制成。例如,能够使用吸水性树脂或吸水性纤维这样的材料。墨吸收器78具有长方体形状,该长方体形状形成为大致占据由设置在滑架38的上端处的辊73和辊74与支架76和支架77所限定的整个区域。墨吸收器78的顶表面设置成稍微高于辊73和辊74中的每个辊的顶部。也就是说,墨吸收器78设置在滑架38和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之间,并且接触引导膜71,该引导膜71在由辊73和辊74卷取的同时在滑架38上方相对滑动。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滑架38相对于引导膜71滑动。
如在图4至图6中所示的,引导膜71具有带状形状。引导膜71的端部在滑架38的往复运动的区域中分别连接到两个边缘部分上。更特别地,经由固定构件65把引导膜71的一个端部固定到打印单元11的框架上,以便这个端部不会相对于压盘42移动,而引导膜71的另一个端部在由辊66卷取的同时被向下引导,并且经由固定构件(未图示)被固定到打印单元11的框架上,以便不会相对于压盘42移动。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显示,但是能够通过固定构件来调整引导膜71的另一个端部的张力。
在由辊72至辊75卷取的同时使引导膜71变形以包围除了喷嘴表面40以外的滑架38。引导膜71的围绕滑架38变形的一部分称为变形部分80。除了变形部分80以外,引导膜71的表面的面对压盘42的顶表面的一部分称为面对部分81。
如在图8中所示的,引导膜71的变形部分80形成为在由辊72和辊75卷取的同时沿着滑架38的侧面移动离开或接近压盘42,并且在由辊73和辊74卷取的同时沿着滑架38的顶表面延伸,辊72和辊75设置在定义在滑架38的往复方向105上的下端部分处。进一步,引导膜71在滑架38的顶表面侧上接触墨吸收器78。引导膜71沿着滑架38的侧面接近或移动离开压盘42的方向定义为变形方向106(见图8)。
如在图8中所示的,引导膜71的面对部分81设置成比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稍微更靠近压盘42,并且形成为在往复方向105上从滑架38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延伸。把引导膜71的除了变形部分80以外的部分延伸的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而把引导膜71的较短侧方向定义为与正运送方向平行的方向。把从引导膜7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选出的且面对压盘42的表面称为面对表面82。
如在图6中所示的,引导膜71的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宽度83大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的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长度84。进一步,引导膜71设置成使得在正运送方向上喷嘴表面40位于引导膜71的宽度83内。设置在滑架38上的纸张传感器32也设置在引导膜71的宽度83内。
如在图8中所示的,围绕滑架38,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和压盘42的顶表面之间的第一间隔85稍微小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和压盘42的顶表面之间的第二间隔86。值得注意的是,喷嘴表面40定义为记录头39的最靠近压盘42的位置。
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引导膜71变形为使得变形部分80跟随往复移动的滑架38。例如,如在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的,当滑架38在由箭头117所指示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在图10A和图10B上向左的方向上)移动时,引导膜71变形为使得变形部分80在由辊72至辊75引导的同时跟随滑架38。也就是说,面对部分81在由滑架38的辊72卷取的同时变成变形部分80,并且在辊74经过变形部分80之后该变形部分80变成面对部分81。即使滑架38的变形部分80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面对部分81也不会相对于压盘42移动。
如在图9中所示的,导入膜87设置成从运送辊60的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下游侧朝着引导膜71伸长。导入膜87具有薄膜的形式,并且设置成使得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的上游侧上的第一边缘88处于一位置处,该位置在相对于运送辊60的表面的正下游位置并且稍微高于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之间的夹压位置。导入膜87的第二边缘89处于一位置处,该位置在引导膜71的上游边缘70的下游侧上并且不会到达面对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和纸张传感器32的位置。在由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夹压的同时被运送的纸片材在由导入膜87引导的同时被导入引导膜71和压盘42之间的间隙中。
如在图4和图13中所示的,在压盘42的在往复方向105上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在图4中,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被引导膜71隐藏。清洗机构130和擦拭器131相对于压盘42位于往复方向105上的相同的端部部分上(也就是说,在图13上的右侧上),而仅仅废墨盘132相对于压盘42位于往复方向上的相反的端部部分上(也就是说,在图13上的左侧上)。
清洗机构130包括作为主要部件的帽133和帽134以及抽吸泵135。通过驱动机构(未图示)来驱动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以如由图13中所示的箭头109所指示的接近或移动离开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都紧密接触喷嘴表面40以用封闭空间来覆盖每个喷嘴口。帽133覆盖用于喷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墨的喷嘴口,而帽134覆盖用于喷射黑色墨的喷嘴口。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紧密接触喷嘴表面40的唇部分都由比如橡胶的弹性构件来形成。通过使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唇部分变形,该唇部分能够紧密接触喷嘴表面40,以便形成作为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内部空间的封闭空间。
在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底部上,形成有开口。通过分别与帽133和帽134的开口连通的通道136和通道137,把帽133和帽134连接到抽吸泵135上。当致动抽吸泵135时,通过通道136和通道137在帽133和帽134的内部空间中的每个内部空间中引起抽吸压力。当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都紧密接触喷嘴表面40时,通过抽吸压力把墨从记录头39的喷嘴抽吸到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内侧。当从记录头39抽吸每种颜色的墨时,还把在记录头39中所引起的空气泡和灰尘与墨一起抽吸到了帽133和帽134中的每个帽的内侧。在本说明书中,常常把这种抽吸操作称为清洗运动。
擦拭器131在接触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的同时擦拭粘附到喷嘴表面上的墨。擦拭器131是由比如橡胶的弹性材料所形成的板状构件。擦拭器131具有比沿正运送方向104在喷嘴表面40上布置了所有喷嘴口的范围长的宽度,并且擦拭器131设置成使得擦拭器131的宽度方向与正运送方向104相同。由驱动机构(未图示)来驱动擦拭器131以如由箭头109所指示的接近或移动离开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
擦拭器131相对于清洗机构130设置在压盘42侧上。擦拭器131主要的目的是用于擦拭由清洗机构130所清洗的喷嘴表面40上的残余墨。当已清洗的记录头39随同滑架38一起返回到面对喷嘴表面40的位置时擦拭器131接触喷嘴表面40,并且通过擦拭器131的相对于喷嘴表面40的相对运动来擦拭粘附到喷嘴表面40上的墨。在本说明书中,常常把擦拭器131的擦拭喷嘴表面40上的墨的这种运动称为“擦拭”。
为了维护,废墨盘132形成为接收从记录头39所喷射的墨。废墨盘132具有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对应的盘的形式,并且在其中容纳墨吸收器。墨吸收器吸收从记录头39喷射的墨滴并且保持墨。例如,当已经清洗且然后由擦拭器131擦拭在喷嘴表面40上的墨时,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墨混合到每个喷嘴口中的可能性或劣化了形成在每个喷嘴口上的墨滴的弯月面形状的可能性。所以,通过在清洗之后从记录头39的所有喷嘴口喷射墨滴,从每个喷嘴口喷射混合墨且使每个喷嘴口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可能的。在本说明书中,常常把这种喷射运动称为“冲洗”。
如在图13中所示的,引导膜71在往复方向105上延伸以覆盖清洗机构130的帽133和帽134、擦拭器131以及废墨盘132。进一步,滑架38能够移动到面对清洗机构130的帽133和帽134、擦拭器131以及废墨盘132的位置。
此后,详细解释图像记录操作。
例如,当通过操作面板14输入用于开始图像记录的指令时,把容纳在供纸盘20中的纸片材90供给到送纸路径23。供给到送纸路径23的纸片材90在由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夹压的同时被运送到压盘42。在纸片材90经过对准传感器37的过程中,MFP10辨认出纸片材的前缘。
由导入膜87来引导在由运送辊60和夹送辊61夹压的同时被供给的纸片材90的前缘,并且把该前缘导向到引导膜71和压盘42之间的空间。当纸片材90的前缘通过记录头39进入图像记录区域时,控制运送辊60以基于预定的运送量而间歇地旋转。当间歇地使运送辊60停止时,控制滑架38在往复方向105上往复移动。在滑架38往复移动的时候,在喷射方向108上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的喷嘴选择性地喷射每种颜色的墨。
可以在滑架38的往复运动的两个方向上或在滑架38的往复运动的任一方向上执行墨滴的这种喷射运动。从喷嘴表面40喷射的墨滴落在放置在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上。因此,完成了对于一次回合的图像记录。
在滑架38往复移动一次之后,以预定的运送量使运送辊60旋转以在正运送方向上运送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然后,当使运送辊60间歇地停止时,滑架38在往复方向105上往复移动,并且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选择性地喷射墨滴以完成对于第二次回合的图像记录。通过重复这种操作,在纸片材90上形成所需的图像。
对于纸片材90上的无边缘(rimless)打印,基于来自纸张传感器32的输出信号来检测压盘42上的纸片材的边缘。由于如上所述纸张传感器32在滑架38的下表面上位于引导膜71的宽度83内,所以从纸张传感器32发射的光在不被导入膜87阻挡的情况下到达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然后,把墨滴喷射到与纸片材90的边缘对应的位置上,以便在纸片材90上执行无边缘打印。
关于上述图像记录操作,应该注意的是,引导膜71位于滑架38往复移动的区域中。如在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的,引导膜71的变形部分80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引导膜71的面对部分81不会相对于压盘42在往复方向上移动。所以,通过引导膜71的面对部分81把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设置在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根据打印单元11的构造,即使滑架38往复移动,在滑架38往复移动的区域内,引导膜71的在往复方向105上延伸的面对部分81也不会相对于压盘42在往复方向105移动。所以,把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设置在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形中,在滑架38相对于纸片材90在往复方向105上往复移动的时候,执行通过记录头39的图像记录。所以,即使把一部分折叠了的纸片材90运送到压盘42或其上已经落有墨滴的纸片材在压盘42上很大程度地弯曲,也能够防止纸片材90由于与滑架38或记录头39接触而引起卡纸,并且能够防止损坏纸片材上的图像,这是因为纸片材不会在压盘42上在往复方向105上移动。
由于引导膜71的面对部分81不会相对于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在往复方向105上移动,所以防止由于与滑架38或记录头39接触而损坏落在纸片材90上的墨滴是可能的。
由于当滑架38往复移动时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在墨吸收器78上滑动,所以通过墨吸收器78能够吸收从纸片材90传送到面对表面82上的墨或粘附到该面对表面上的墨雾。因此,防止纸片材90被粘附到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上的墨或墨雾弄脏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引导膜71的变形部分80移动以跟随滑架38的移动,在滑架38的整个往复移动区域上提供如引导膜71的膜片材是可能的。所以,在滑架38的整个往复移动区域上使张力稳定以保持引导膜71是可能的。因此,能够减小引导膜71对滑架38的往复运动的阻力,所以能够确保滑架38的精确移动。
如上所述,引导膜71具有带的形式,并且构造成具有与压盘42的顶表面面对的面对表面82。所以,用平面可靠地挤压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是可能的。
围绕滑架38,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和压盘42之间的第一间隔85稍微小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和压盘42之间的第二间隔86。所以,防止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接触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是可能的,由此防止纸片材90由于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引起卡纸是可能的。
由于引导膜71的面对部分81的宽度83大于喷嘴表面40的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长度84,所以可靠地防止由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和纸片材90之间接触而引起卡纸发生是可能的。由于把纸片材在喷嘴表面40的往复移动的区域中设置成离压盘42具有预定的距离,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图像记录。
由于纸张传感器32在滑架38上设置在引导膜71的宽度83内,所以导入膜87不会存在于压盘42和纸张传感器32之间。所以,在不受导入膜87的影响的情况下用纸张传感器32来检测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是可能的。
导入膜87相对于引导膜71设置在正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上,把纸片材90引导到引导膜71和压盘42之间的空间。所以,防止纸片材90的前缘接触引导膜71的框架是可能的。
如上所述,墨吸收器78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在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上滑动。所以,即使已经落在纸片材上的墨雾或墨粘附到面对表面82上,也能够从面对表面82除去墨。因此,防止纸片材90被粘附到面对表面82上的墨或墨雾弄脏是可能的。
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相对于压盘42布置在往复方向105上,并且当滑架38在往复方向105上移动时记录头39处于与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面对的位置处。这种构造使得在清洗机构130和擦拭器131与记录头39接触的同时执行维护操作是可能的。
当记录头39不处于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的位置处时,由引导膜71来覆盖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因此,防止灰尘粘附到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上是可能的,并且防止使用者触碰清洗机构130、擦拭器131和废墨盘132是可能的。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墨吸收器78设置在滑架38的顶表面上,以便墨吸收器78能够随着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在引导膜71上滑动。然而,代替提供墨吸收器78,可以把墨吸收器设置在辊73和辊74中的每个辊的表面上,该辊73和辊74设置在滑架38的上侧上。在这种情形中,当滑架38往复移动时,在使辊73和辊74中的每个辊旋转的同时引导膜71相对于辊73和辊74移动,并且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接触辊73和辊74中的每个辊的表面。所以,通过在辊73和辊74中的每个辊的表面上设置墨吸收器,除去粘附到引导膜71的面对表面82上的墨或墨雾是可能的。
第二实施例
此后,描述第二实施例。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MFP的基本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基本构造相同,所以为了简单起见,在下文中说明将集中在第二实施例的特征上。所以,在下文中,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MFP具有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
图11是用于解释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随着滑架38的在往复方向105上的移动而卷绕的说明性图解。如在图11中所示的,滑架38设置有两个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中的每个卷绕辊都可旋转地连到滑架38上以具有与正运送方向104平行的轴线方向。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中的每个卷绕辊的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等于或稍微大于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宽度。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设置在滑架38的往复方向105上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中的每个卷绕辊都设置成使得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中的每个卷绕辊的最低位置都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
尽管在图11中没有显示,但是为了卷绕引导膜(91,92),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中的每个卷绕辊都设置有盘簧以挤压卷绕辊(93,94)在卷绕方向上旋转。通过盘簧的挤压力,如图11中的箭头所示,卷绕辊93被挤压成在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卷绕辊94被挤压成在图11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通过两个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卷绕或展开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引导膜71相似,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都具有带的形式。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在往复方向105上的两个端部部分处连接到滑架38上。通过卷绕辊93(94)来卷绕引导膜91(92)的一个端部。所以,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分别在比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稍微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从滑架38的在往复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延伸。
引导膜91在滑架38的往复移动区域的端部处用固定构件65来固定,以便不会相对于压盘42而移动,并且把该引导膜91在往复方向105上延伸到卷绕辊93上以由卷绕辊93来卷绕。引导膜92在滑架38的往复移动区域的端部处用固定构件65来固定,以便不会相对于压盘42而移动,并且把该引导膜92在往复方向105上延伸到卷绕辊94上以由卷绕辊94来卷绕。把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都延伸的方向定义为纵向方向,并且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较短侧方向与正运送方向104平行。
通过用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来卷绕从滑架38的往复移动区域中的两个端部延伸的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能够在滑架38的整个往复移动范围上设置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从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展开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或通过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来卷绕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通过用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来卷绕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把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在变形方向106上移动离开压盘42。另一方面,通过从卷绕辊93和卷绕辊94展开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在滑架38的两个端部处接近压盘42。
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两侧都水平地延伸。引导膜91的面对压盘42的表面称为面对表面95,而引导膜92的面对压盘42的表面称为面对表面96。
引导膜91的由卷绕辊93来卷绕的一部分称为变形部分97,而引导膜91的除了变形部分97以外的面对压盘42的另一部分称为面对部分98。引导膜92的由卷绕辊94来卷绕的一部分称为变形部分99,而引导膜92的除了变形部分99以外的面对压盘42的另一部分称为面对部分100。
尽管在图11中没有显示,但是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定义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宽度都大于喷嘴表面40的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长度84。此外,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都相对于滑架38设置成使得喷嘴表面40设置在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宽度内。而且,滑架38上的纸张传感器32也设置在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宽度内。
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形中,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设置在滑架38的往复移动区域中,并且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的变形部分97和变形部分99中的每个变形部分都移动以在卷绕或排出引导膜的同时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另一方面,不论滑架38如何往复运动,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的面对部分98和面对部分100在往复方向上都不会相对于压盘42而移动。所以,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在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由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的面对部分98和面对部分100来置位。通过这种构造,也获得通过第一实施例所得到的相同的优点。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变形)
此后,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变形。导入膜87可以具有透明性。在这种情形中,透过导入膜87在视觉上辨认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的状态是可能的。纸张传感器32可以不位于引导膜71、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宽度内,而是例如可以相对于滑架38位于正运送方向104上的上游侧上。在这种情形中,通过导入膜87来光学地检测纸片材90也是可能的。
导入膜87可以构造成具有在变形方向106(也就是说,厚度方向)上贯穿该膜的一个或多个孔。通过这种结构,穿过导入膜87的孔在视觉上辨认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的状态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形中,即使纸张传感器32不位于引导膜71、引导膜91和引导膜92中的每个引导膜的宽度内(例如,如果纸张传感器32位于滑架38的在正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穿过导入膜87的孔来光学地检测纸片材90也是可能的。
第三实施例
此后,描述第三实施例。由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MFP的基本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基本构造相同,所以为了简单起见,在下文中说明将集中在第三实施例的特征上。所以,在下文中,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第三实施例的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MFP具有引导线54。
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形中,滑架38设置有四个辊72至辊75,并且在滑架38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墨吸收器78。图12图解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滑架38和引导线54的构造。如在图12中所示的,每一个引导线54都具有索状形状。引导线54连接到滑架38的在往复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并且在往复方向105上拉伸该引导线54以具有一定张力。在本实施例中,在正运送方向104上以预定的间隔来布置多个引导线54。
通过由设置在滑架38上的辊72至辊75来卷绕引导线54,引导线54变形为包围滑架38的除了喷嘴表面40以外的表面。把引导线54的围绕滑架38变形的一部分称为变形部分55。把引导线54的除了变形部分55以外的面对压盘42的一部分称为面对部分56。把引导线54的由辊72和辊75来卷绕以围绕变形部分55接近或移动离开压盘42的方向称为变形方向106。
引导线54的面对部分56在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从滑架38的在往复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在该往复方向上延伸。引导线54通过固定构件65和辊66而固定在滑架38的往复移动区域中的端部部分处,以便不会相对于压盘42而移动。把引导线54的除了变形部分55以外的一部分延伸的方向称为纵向方向。在正运送方向上布置多个引导线54的区域的长度大于喷嘴表面40的在正运送方向104上的长度84。
尽管在图12中没有显示,但是引导线54的面对部分和压盘42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隔稍微小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和压盘42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隔。
如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引导膜71的情形中,引导线54的变形部分55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而移动。当变形部分55移动以跟随滑架38的往复运动时,面对部分56不会相对于压盘42在往复方向105上移动。所以,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在相对于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的位置处由引导线54的面对部分56来置位。通过这种构造,也获得通过第一实施例所得到的相同的优点。
由于沿着正运送方向布置多个引导线54,所以在沿着正运送方向的多个点处把纸片材90设置成离压盘42具有预定的间隔是可能的。
尽管在第三实施例中设置了多个引导线54,但是可以在MFP中设置仅仅一个线54。即使在MFP中设置仅仅一个引导线,把压盘42上的纸片材90设置成比记录头39的喷嘴表面40更靠近压盘42也是可能的。

Claims (21)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支撑记录介质的压盘;
滑架,所述滑架设置成面对所述压盘且构造成沿着所述记录介质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安装在所述滑架上并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执行图像记录;
长构件,所述长构件在所述滑架移动的区域内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伸长以面对所述压盘;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固定所述长构件,使得所述长构件不相对于所述压盘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和
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位于所述滑架上以使所述长构件变形,使得所述滑架和所述压盘相对于彼此直接面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其中以所述长构件在所述长构件移动离开或接近所述压盘的第二方向上变形的方式,所述引导构件随着所述滑架的移动而使所述长构件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构件使所述长构件变形以包围所述滑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其中:
所述引导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滑架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的卷绕辊;并且
所述长构件通过被所述卷绕辊卷绕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长构件是具有与所述压盘面对的平面的扁平带状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在所述滑架的附近的所述长构件的平面和所述压盘之间的第一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记录头上的与所述压盘最接近的点和所述压盘之间的第二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长构件构造成使得在所述平面上定义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记录头上的记录区域的定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长构件具有索状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长构件包括多个索状构件,所述多个索状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布置成使得所述多个索状构件中的每个索状构件面对所述压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进一步包括:
运送单元,所述运送单元构造成把所述记录介质运送到所述压盘;和
导入膜,所述导入膜相对于所述长构件设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上,以便把所述记录介质引导到所述长构件和所述压盘之间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滑架上以检测所述记录介质的传感器,
其中所述传感器在所述滑架上位于所述长构件的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导入膜具有透明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导入膜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贯穿所述导入膜的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记录头是构造成选择性地喷射墨滴的喷墨型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墨吸收器,所述墨吸收器吸收墨且设置在所述滑架上以接触所述长构件的与所述压盘面对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墨吸收器位于所述滑架和所述长构件之间,并且所述墨吸收器随同所述滑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长构件在所述长构件上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进一步包括在接触所述长构件的同时旋转的辊,
其中所述墨吸收器设置在所述辊的表面上。
18.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
进一步包括维护单元,所述维护单元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对所述记录头执行维护,
其中:
所述滑架构造成能够移动到与所述维护单元面对的位置;并且
所述长构件伸长以面对所述维护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具有形成为与所述记录头紧密接触的帽以从所述记录头抽吸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包括擦拭器,所述擦拭器构造成擦拭粘附到所述记录头上的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维护单元包括废墨盘,所述废墨盘接收从所述记录头喷射的墨滴。
CN2009101426161A 2008-05-30 2009-05-31 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0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43827 2008-05-30
JP2008143827 2008-05-30
JP2008-143827 2008-05-30
JP2009045835 2009-02-27
JP2009045835A JP4539779B2 (ja) 2008-05-30 2009-02-27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9-045835 2009-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0748A CN101590748A (zh) 2009-12-02
CN101590748B true CN101590748B (zh) 2011-08-31

Family

ID=41379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6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0748B (zh) 2008-05-30 2009-05-31 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04864B2 (zh)
JP (1) JP4539779B2 (zh)
CN (1) CN1015907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3570B2 (ja) * 2009-03-31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5626252B2 (ja) 2012-03-30 2014-1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吐出タイミング決定方法
JP6116424B2 (ja) * 2013-07-19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及びキャリッジの移動規制方法
US11878466B2 (en) * 2019-01-29 2024-01-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aling assemblies
CN110682551B (zh) * 2019-09-26 2021-06-25 浙江一正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橡皮擦的生产工艺
JP2022161498A (ja) * 2021-04-09 2022-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398A (zh) * 1997-06-20 1999-09-22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939727A (zh) * 2005-09-28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混合喷墨头和喷墨头擦拭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8751U (ja) * 1983-08-26 1985-03-1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印字用紙走行ガイド
JPS6327342U (zh) * 1986-08-07 1988-02-23
JPS6341560U (zh) 1986-09-04 1988-03-18
JP2851928B2 (ja) * 1990-06-25 1999-0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728767B2 (ja) * 1990-08-08 1998-03-18 株式会社テック プリンタ
JPH0541816U (ja) 1991-10-31 1993-06-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キヤリツジ送り機構
JPH06255119A (ja) * 1993-03-09 1994-09-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240093A (ja) * 1996-03-04 1997-09-16 Copyer Co Ltd 紙搬送装置
JPH11268362A (ja) * 1998-03-26 1999-10-05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0238932A (ja) * 1999-02-18 2000-09-05 Nec Yonezawa Ltd プリンタの紙詰まり防止機構及びプリンタ
JP2002234152A (ja) 2001-02-13 2002-08-2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2240380A (ja) 2001-02-22 2002-08-28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US7056559B2 (en) * 2002-08-30 2006-06-06 Konica Corporation Ink-jet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398797B2 (ja) * 2003-08-27 2010-01-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媒体幅検出装置
JP4857764B2 (ja) * 2005-12-27 2012-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398A (zh) * 1997-06-20 1999-09-22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939727A (zh) * 2005-09-28 2007-04-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混合喷墨头和喷墨头擦拭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06603A (ja) 2010-01-14
CN101590748A (zh) 2009-12-02
JP4539779B2 (ja) 2010-09-08
US20090295862A1 (en) 2009-12-03
US8104864B2 (en) 2012-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553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90748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535375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909441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5005489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6638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3419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139462A1 (en) Printer
US9457596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12139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64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96194B2 (ja) リニアスケールの位置検出精度維持装置及び該位置検出精度維持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8480080B2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789479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7753481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6297869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装置
JP20111896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477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4352248B2 (ja) 記録装置
US20240001676A1 (en)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20160939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157B2 (ja) 記録装置
JP20102017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