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5659B - 外套容器用玻璃 - Google Patents

外套容器用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5659B
CN101585659B CN2009101424823A CN200910142482A CN101585659B CN 101585659 B CN101585659 B CN 101585659B CN 2009101424823 A CN2009101424823 A CN 2009101424823A CN 200910142482 A CN200910142482 A CN 200910142482A CN 101585659 B CN101585659 B CN 101585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fluorescent lamp
external electrode
lamp
electrode fluore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4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5659A (zh
Inventor
日方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85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5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5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5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9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boron
    • C03C3/091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boron containing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1/00Gas-discharge or vapour-discharge lamps
    • H01J61/02Details
    • H01J61/30Vessels; Containers
    • H01J61/302Vessels;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65/00Lamps without any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Lam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65/04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 H01J65/042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 H01J65/046Lamps in which a gas filling is excited to luminesce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or by external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for indicat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by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 field being produced by using capacitive means around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01J9/245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s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7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s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as-discharge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用于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40KHz、2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2以下、且变形点为650℃以下。上述玻璃由具有按照质量百分率计SiO235%~65%、B2O3 0.1~25%、Al2O3 2~20%、Li2O+Na2O+K2O 0.1~5%的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构成,或者,由具有按照质量百分率计SiO2 35%~65%、B2O3 0.1~25%、Al2O3 2~12.5%、Li2O+Na2O+K2O 0~不到0.1%的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构成。

Description

外套容器用玻璃
本案是申请日为2004年8月6日、申请号为200480022731.0 (PCT/JP2004/011335)、发明名称为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等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外套容器用玻璃。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元件自己不发光,所以在用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TV显示器、个人计算机(PC)显示器、车载用计价器等用途的情况下,广泛地使用专用的照明装置(下面称为背光单元)。
目前使用的作为背光单元光源的荧光灯,使用小型长寿命的冷阴极管,但是,其发光原理与一般的照明用荧光灯相同。即,通过封入在玻璃外套容器内的杜美包铜铁镍合金丝、科瓦铁镍钴合金、钨金属等,向内部电极提供电力,在电极间引起放电。通过该电极间的放电,激发封入外套容器内的水银(Hg)或氙(Xe),发射紫外线。利用该发射的紫外线,在外套容器的内壁面涂敷的荧光体发出可视光线。为了控制荧光灯的发光中的电流量,冷阴极管单元由提高每个灯的电压的变换器(inverter)、控制电流的电容器构成。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大型化,随之,为了确保充分的亮度,在背光单元中使用多根冷阴极管。例如,在TV显示器中,主要使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侧以大约1~5cm间隔均等地并列多根荧光灯来进行发光、通过扩散板取出均质光的背光单元。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根据灯的根数来搭载电源,所以在装置内电源所占有的体积增大,不仅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困难,而且价格也高。因此,期待着将单元的电源整合为一个,但是由于不能省略电容器,所以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
另外,现有的冷阴极灯,在点灯中,金属电极与Hg反应,构成合金,消耗Hg。由于Hg是有助于发光的成分,所以冷阴极灯慢慢地变暗,结果是不耐使用。这样,冷阴极管的寿命具有一定限度,就用于TV显示器中而言,其寿命不能说是足够长。
由于这样的问题,人们研究了没有容易影响寿命的内部电极、在灯外套管外周面的两端附近部分配置有电极的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例如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外部电极荧光灯的电力供给方法是,使玻璃外套管的玻璃部分起到作为电介体的功能,利用其介质特性从管内面发出电子,而不象冷阴极灯那样从电极直接地发出电子。即,利用灯外套管构建电容器的替代机构。其结果是,不需要电容器并能够进行电源的整合。基本的发光原理与现有的荧光灯相同,通过Hg或Xe发生紫外线,使得荧光体发光。
专利文献1:特开2002-8408
非专利文献1:照明学会誌vol.87No.12003p18
发明内容
对于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外套容器,要求具有下述特征:
(1)介质损耗小。
介质损耗表示电容器的能量损失,如果介质损耗大,能量损失就变大,作为热能放出,结果是,电介体(外套容器)本身发热。热能的产生使得灯的效率恶化,就环境上而言,是不可取的。
另外,通常的荧光灯因内部损失会有一定程度的温度升高。众所周知,驱动中的灯的温度比室温高。可是,在外部电极荧光灯中,如果外套容器的温度上升,则构成外套容器的玻璃的介质损耗变大,首先玻璃本身发热,该发热进一步使玻璃的介质损耗升高,就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也存在周边部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特别是液晶背光单元,由被反射板或液晶面板包围,难以发散所发生的热量,灯周边温度容易上升。因此,就产生要考虑灯的发热的需要,既需要放热装置,又不能提高灯输出,其结果是,在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时,会产生各种制约。
(2)没有介电容量(静电容量)的偏差。
外部电极荧光灯,在将玻璃制的外套容器用作电介体的特性上,决定向灯的投入电力量的电介体厚度即外套容器壁厚,在决定灯的特性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外部电极荧光灯,如上述那样,是在内部不具有电极、在外套容器外周面上具有电极的构造。如图5所示,在将多个灯L1、L2与一个电源20连接的情况下,各个灯的电压都是相等的。外部电极荧光灯具有将玻璃壁厚设为电介体、将其中一个电极设为外部电极、将另一个电极设为灯内部的Hg蒸气或Xe的电容器替代机构。向灯的电力供给,通过以交流电源驱动该电容器替代机构来进行。灯的亮度由电力量来决定,电容器的电力量(电荷)利用静电容量和电压(下述)来求出。
Q=C×V
[Q:电荷,C:静电容量,V:端子电压]
由于各个灯的电压相等,所以不用说静电容量决定电力量。静电容量是介电常数和面积和厚度之倒数的积(下述公式)。
C=ε×S×(1/d)
[C:静电容量度,ε:电介体介电常数,S:电极面积,d:电介体厚度]
电介体的介电常数由玻璃组成来决定,所以,如果外套容器材质相同,就是相同的值。各个灯的电极面积都相同,所以,实质上,电介体厚度(=外套容器厚度)决定了静电容量。即,外套容器壁厚越薄,电荷量越增加,所以灯变亮。相反,如果壁厚变厚,电荷量减少,灯变暗。因此,在将多根灯与一个电源连接的构造的背光单元等中,为了抑制灯之间亮度的偏差,灯外套容器壁厚均匀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现在所使用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仅是转用通常的荧光灯用外套容器,没有充分考虑上述要求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损耗小、且难以产生介电容量的偏差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
本发明人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利用介质损耗角正切小而且成形性优异的玻璃来制造外套容器,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来提出。
即,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用于具有在外面设置有电极的构造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制作,其特征在于:由40KHz、2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2以下、且变形点为650℃以下的玻璃所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用于具有在外面设置有电极的构造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制作,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以质量百分率计SiO235%~65%、B2O30.1~25%、Al2O32~20%、Li2O+Na2O+K2O 0.1~5%的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所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用于具有在外面设置有电极的构造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制作,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以质量百分率计SiO235%~65%、B2O30.1~25%、Al2O32~12.5%、Li2O+Na2O+K2O 0~不到0.1%的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所构成。
而且,本发明中的“外套容器”,包括管形状、箱型形状等各种形状,作为用于形成荧光灯的放电空间的部件来使用。
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由于介质损耗小,所以灯的效率高。另外,灯温度难以上升。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外套容器制造的外部电极荧光灯,既使用于需要多根灯的大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也不需要设置放热装置或限制灯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外套容器,由于使用成形性优异的玻璃来制作,所以容易将外套容器的壁厚形成为一定,每个灯的介电容量难以产生偏差。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外套容器的外部电极荧光灯,既使用于大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各个灯的亮度也没有差别,所以不会产生显示不均匀。
而且,由于利用成形性优异的玻璃来制作,所以在管状外套容器的情况下,圆度高,并且管也不会弯曲。一般地讲,用于背光单元等用途中的荧光灯,由于直径细小而难以涂敷荧光体。因此,如果管的圆度差,就容易产生荧光体的涂敷不均匀。另外,虽然管径较细但灯长度较长,所以管有一点点的弯曲也是明显的。但是,本发明的外套容器的圆度高,并且管没有弯曲,所以具有难以产生上述问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测定介质特性的试样的说明图,(a)是从侧面看试样的图,(b)是从底面侧看试样的图。
图2是表示测定介质特性的装置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制造第一形式的荧光灯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制造第二形式的荧光灯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外部电极荧光灯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1密封部件,2封接玻璃片,3电极,4外套容器,5排气管,6荧光体,7水银汞齐粒,10碳模,11排气装置,20电源,L1、L2外部电极荧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由介质损耗角正切小的玻璃所构成。
对玻璃的发热有影响的介质损耗,与介质损耗角正切、电压、介电常数和频率的积成比例。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在电源条件下是一定的,介电常数依据基本组成难以有大的改变。其结果是,介质损耗角正切就成为了决定介质损耗的重要因子。而且,在荧光灯中使用的大约100kHz以下的频率,介质损耗角正切极大地受到玻璃的离子传导之影响的支配。玻璃的离子传导,具有如果温度上升就快速变大的倾向,所以介质损耗角正切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同时增大。
下面,详细地描述构成外套容器的玻璃的介质损耗角正切。
荧光灯在从40KHz到100KHz条件下使用,但介质损耗角正切具有频率越高其越小的倾向。即40K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比100K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高。因此,能够利用40KHz的值来规定外套容器用玻璃的介质特性。下面,示出150℃、250℃、3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值。而且,150℃相当于灯的通常工作温度,250℃相当于在灯内部有可能地发生的温度。而且,350℃是从安全方面应该考虑的温度。在本发明中,认识到作为荧光灯要考虑的最高温度的250℃的值是最重要的,要重视该值。
150℃、40K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优选是0.005以下,特别优选是0.004以下,最优选是0.003以下。如果是0.005以下,则介质损耗小,可以将发热量抑制到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如果是0.004以下,则既使灯运转温度高也能够使用。而且,如果是0.003以下,则既使高输出类型的荧光灯,发热也少,这是最优选的。
250℃、40K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是0.02以下,优选是0.015以下,更优选为0.01以下。如果是0.02以下,则介质损耗小,可以将发热量抑制到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如果是0.015以下,则既使灯运转温度高也能够使用。而且,如果是0.01以下,则既使是高输出型的荧光灯那样发热大的类型,也能够使用,这是最优选的。
350℃、40K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优选是0.1以下,特别优选是0.07以下,最优选是0.05以下。如果是0.1以下,则介质损耗小,可以抑制电极的发热,能够将发热量抑制到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如果是0.07以下,则既使灯运转温度高也能够使用,如果是0.05以下,则既使在周边温度是高温且难以放热的环境下,高输出类型的灯也能够使用,这是最优选的。
另外,1MHz的介质特性是代表物质性质的值,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1MHZ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在室温下为0.003以下、特别是0.0025以下、进一步为0.002以下的玻璃。如果是0.003以下,则介质损耗小,能够将发热量抑制到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如果是0.025以下,则既使灯工作温度高也能够使用。而且,如果是0.002以下,则既使是高输出型或高频型的灯,发热也都小,这是最优选的。
另外,最好由下述公式表示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变化率在150℃~250℃间的平均值是0.0002以下,优选为0.0001以下,更优选是0.00008以下。如果是0.0002以下,则既使灯周边温度上升,灯发热量的变化也少,能够以稳定的温度来使用,如果是0.0001以下,则灯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小,如果是0.00008以下,则灯发热量减少,在环境方面是非常理想的。
另外,最好由下述公式表示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变化率的250℃~350℃间的平均值是0.001以下,优选是0.0007以下,更优选是0.0005以下。如果是0.001以下,则能够抑制随着温度上升介质损耗的增大导致的异常发热,所以能够防止外套容器的烧损。如果是0.0007以下,则既使在限制来自灯的放热这样的条件下,也难以引起外套容器的烧损。更理想的是,如果是0.0005以下,则可实现使灯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的目的。
介质损耗角正切变化率=Δ介质损耗角正切/ΔT
[Δ介质损耗角正切:介质损耗角正切之差ΔT:介质特性的测定温度(℃)之差]
再者,为了降低玻璃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可以在组成方面使得离子传导难以进行。具体地说,通过减少碱成分、调整碱成分的比例或者限制水分量,能够进行调整。另外,低碱或无碱的铝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低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所以,优选利用该类玻璃来制造外套容器。
构成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的玻璃,成形性优异,能够成形为高精度的管状、板状等,而且,成形为板状的玻璃部件,能够直接或进一步压制成形,用于箱型形状的外套容器的制作。
玻璃的成形性,被是否具有适于成形方法的粘度特性所左右。例如,成形为管状的玻璃,通常利用丹尼法、下拉法、上拉法等方法来拔管成形。另外,成形为板状的玻璃,利用溢流法(オ一バ一フロ一法)、浮法(フロ一ト法)、流孔下引法(スロツトダウン法)、平拉法(ロ一ルアウト法)等方法来拔板成形。因此,只要在成形温度区域玻璃相对于温度的粘性变化缓慢(长玻璃)就可以。特别象本发明这样,在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照明装置用途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的用途中,玻璃管等是薄壁细径。而且,对于圆度、外径内径偏心和壁厚偏差的制约严格,所以,为了精密成形,需要是相对于温度的粘性变化充分缓慢的玻璃。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玻璃基本上凝固的变形点设为目标。即,变形点越低,与实际上的成形温度的温度差变大,所以是所谓的长玻璃。具体地说,使用该温度为650℃以下,优选为600℃以下的玻璃。如果变形点是650℃以下,则玻璃的粘性变化不急剧,容易得到适于拔管成形的粘度特性。而且,如果是600℃以下,就能够降低玻璃的成形温度。
另外,由于同样的理由,优选变形点和相当于104dPa·S的温度之差是400℃以上、450℃以上、特别是500℃以上、进一步是570℃以上。如果该温度差是400℃以上,则能够得到尺寸精度好的玻璃管,如果是500℃以上,则容易得到尺寸精度好的玻璃管。如果是570℃以上,则能够维持高的尺寸精度、同时提高成形速度。
另外,如果玻璃的成形温度高,不仅需要特殊的耐热砖或Pt,而且,从环境方面来考虑,所使用的能量也多,这不可取。因此,优选相当于拔管开始时的粘度(103dPa·S)的温度是1400℃以下。同样地,优选相当于玻璃的加工粘度(101dPa·S)的温度是1200℃以下。
另外,如果在成形时生成结晶,则得到尺寸精度高的玻璃管是困难的。玻璃的液相粘度表示玻璃的结晶发生的容易程度。该值越大,既使是大的粘性,可以说也难以发生结晶。在本发明中,优选液相粘度是104dPa·S以上,特别是104.5dPa·S以上,更进一步是105dPa·S。如果是104dPa·S以上,则对于拔管成形没有障碍,如果是104.5dPa·S以上,则有望提高量产性。如果是105dPa·S,既使对成形设备没有特别的考虑,也能够高效率地成形尺寸精度高的玻璃管。
而且,为了使玻璃的粘度特性成为长性,可以通过增加Li2O、Na2O、K2O这样的碱成分或B2O3的含量、或者减少SiO2或Al2O3、或者增加水分量来实现。另外,为了提高玻璃的液相粘度,可以通过使得MgO、CaO、SrO、BaO这样的碱土类成分、ZnO、Al2O3等的含量以及这些成分的比例最佳化来实现。
玻璃中所含的水分,具有降低玻璃的低温粘性并提高灯的加工性的功能。但是,存在着如果水分量变多则介质损耗角正切变大这样的问题。另外,如果在灯内部作为气体放出,则灯的亮度降低。而且,也成为泡不良的原因。
由于这样的理由,优选将水分量管理为合适的量。具体地说,如果利用下面的公式求出的系数X是0.8以下,就难以产生上述问题。另外,如果是0.1以上,就容易成形精度高的玻璃。系数X的较佳范围是0.15~0.6,特别是0.2~0.5。
而且,水分量与利用下面的公式表示的红外线透过率系数(X)成比例。
X=(log(a/b))/t
a:3840cm-1的透过率(%)
b:3560cm-1附近的极小点的透过率(%)
t:试样测定厚度(mm)
但是,具有下述这种情况,即,由于外套容器的形状,直接测定红外线透过率系数是困难的。例如,在管形状的情况等,直接测定红外线透过率是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载置在铂板上的外套容器放入到设定为使测定对象的玻璃的粘度(dPa·S)用log表示为5.0±0.5的温度的电炉中5分钟,进行熔融,将所得到的块状玻璃进行镜面研磨,成为厚度是1mm之后,供评价即可。如果在该条件下制作测定试样,则能够将随着试样制作的水分量的减少抑制到最小限度,所得到的红外线透过率系数X,能够看作是试样制作前的系数X。
玻璃中的水分量的调整,可利用通常玻璃熔融时燃烧气体中的水分量、或玻璃原料(硼酸和无水硼砂的混合比)来调整。另外,在利用这些而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玻璃熔融时的干燥空气起泡等来调整。
对于外部电极荧光灯中所使用的外套容器,要求上述(1)(2)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希望满足下述特性。
(3)不含气泡。
如果在作为电介体部分的外套容器中存在气泡,就会在气泡的电极侧积蓄电荷。这会引起称为“树形网络”的微小的放电现象,局部显著地被加热,玻璃熔化,存在着这种担心。其结果是,有外套容器的气密性损坏、灯的发光停止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外部电极荧光灯用的外套容器,要求其与现有的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相比气泡更少。
而且,在现有的荧光灯的外套容器的情况下,就气泡数而言,在玻璃中允许到200个/100g,但在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照明用途这样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的外套容器中,需要为10个/100g以下,更优选为1个/100g以下。
(4)紫外线遮蔽性优异。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中,存在下述这样的担心:由于在荧光灯附近具有反射板等有机部件,所以因紫外线导致的有机物的恶化而衰减了光量。因此,为了使在荧光灯内部发生的紫外线不向外部泄漏,外套容器需要由紫外线遮蔽性高的玻璃来制作。
(5)耐曝晒性优异。
如果紫外线照射到玻璃上,就会产生称为“曝晒”的玻璃着色,如果构成外套容器的玻璃产生着色,就减少了灯的光量,所以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采用难以引起曝晒的玻璃。
(6)难以挠曲。
背光单元所使用的管形状的荧光灯是细径长尺寸,如果在其两端进行固定,则由于灯的自重,中央部容易下垂。然而,如果灯挠曲,这就成为背光干涉的原因,这是不可取的。另外,背光单元所使用的箱型形状的荧光灯是薄壁扁平的,同样中央部分容易挠曲。然而,如果该类型的灯挠曲,则放电空间的容积变化,就会产生发光的偏差。因此,优选利用尽可能密度小、拉伸弹性模量高的玻璃来制造外套容器。
作为外套容器材质而言,可以适当选择考虑到上述各种条件而能够使用的玻璃。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下述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以质量百分率计,
SiO2          35%~65%、
B2O3          0.1~25%、
Al2O3         2~20%、
Li2O+Na2O+K2O 0.1~5%
特别是,以质量百分率计,含有下述成分的铝硼硅酸盐玻璃,
SiO2             35%~65%、
B2O3             0.1~25%、
Al2O3            2~20%、
Li2O             0~5%、
Na2O             0~5%、
K2O              0~5%、
Li2O+Na2O+K2O    0.1~5%、
MgO              0~20%、
CaO              0~20%、
SrO              0~30%、
BaO              0~30%、
MgO+CaO+SrO+BaO  3~45%、
ZnO              0~25%、
TiO2            0~15%、
WO3             0~15%、
CeO2            0~5%、
TiO2+WO3+CeO2   0.005~15%、
ZrO2            0~9%、
SnO2            0~10%、
Nb2O5           0~15%、
Ta2O5           0~15%、
P2O5            0~10%、
Bi2O3           0~30%、
Cl2             0~0.5%、
Sb2O3           0~1%
或者,具有下述组成的铝硼硅酸盐玻璃,以质量百分率计,
SiO2            35%~65%、
B2O3            0.1~25%、
Al2O3           2~12.5%、
Li2O+Na2O+K2O   0~不到0.1%,
特别是,含有下述成分的铝硼硅酸盐玻璃,以质量百分率计,
SiO2            35%~65%、
B2O3            0.1~25%、
Al2O3           2~12.5%、
Li2O            0~不到0.1%、
Na2O            0~不到0.1%、
K2O             0~不到0.1%、
Li2O+Na2O+K2O   0~不到0.1%、
MgO             0~20%、
CaO             0~20%、
SrO             0~30%、
BaO             0~30%、
MgO+CaO+SrO+BaO 3~45%、
ZnO             0~25%、
TiO2                 0~15%、
WO3                  0~15%、
CeO2                 0~5%、
TiO2+WO3+CeO2        0.005~15%、
ZrO2                 0~9%、
SnO2                 0~10%、
Nb2O5                0~15%、
Ta2O5                0~15%、
P2O5                 0~10%、
Bi2O3                0~30%、
Cl2                  0~0.5%、
Sb2O3                0~1%。
在上述组成中,限定各个成分的范围的理由如以下所述。
SiO2是用于构成玻璃骨架的必要的主成分,含量越增加,越提高化学耐久性。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提高粘度的倾向,所以,如果过多就难以得到长玻璃。其含量是35%以上,优选是40%以上,另外,65%以下,优选是60%以下,更优选是54%以下,进一步优选是50%以下。如果SiO2为40%以上,就能够确保可使用水平的化学耐久性。如果是35%以上,则化学耐久性充分高,能够防止玻璃表面的烧伤等的发生,能够制作经过长期不降低亮度的荧光灯。另外,如果SiO2为65%以下,则硅原料的熔融就不需要长时间,所以,不会对生产性产生障碍。如果是60%以下,则玻璃粘性降低。如果是54%以下,则碱含量既使不到0.1%,也容易得到适于成形的粘性。特别是,如果是50%以下,则玻璃的粘性进一步降低,能够容易地得到尺寸精度高的玻璃。
B2O3是用于提高熔融性、降低粘度的必要成分,其含量越增加,玻璃就越低粘性化。另一方面,具有降低化学耐久性的倾向,其含量为0.1%以上,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进一步优选是10%以上。另外,是25%以下,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是16%以下。如果含有0.1%以上的B2O3,就出现上述效果。为了得到更实用的粘性,优选含有5%以上,如果含有6%以上,既使碱含量不到0.1%,也容易设计变形点为650℃以下且相当于103dPa·S粘度的温度为1400℃以下的组成。如果是10%以上,则变形点进一步降低,与相当于104dPa·S粘度的温度之差容易变大,可容易地得到长的玻璃。另一方面,如果B2O3是25%以下,则能够确保实际可使用的化学耐久性,如果是20%以下,则可进一步改善化学耐久性,如果是16%以下,几乎没有玻璃表面烧伤等发生的担心,能够制作经过长期亮度也不降低的荧光灯。
Al2O3是极大地改善玻璃稳定性的必须成分,容易进行玻璃的熔融、成形。同时,是提高拉伸弹性模量的成分,另一方面,由于具有提高粘度的倾向,所以如果过多,就难以得到长的玻璃。其含量为2%以上,优选是3%以上,更优选是5%以上,进一步优选是7%以上。另外,是20%以下,优选是15%以下,更优选是12.5%以下。如果Al2O3是2%以上,就出现使玻璃稳定化的效果,如果是5%以上,则结晶的生成变少,适于生产尺寸精度优异的玻璃管。如果是7%以上,则玻璃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从得到高拉伸弹性模量的玻璃的观点来看,优选含有10%以上。另外,如果Al2O3是20%以下,则玻璃熔融液的粘度不会过高,如果是15%以下,则容易兼顾低粘性和玻璃的稳定性。如果是12.5%以下,既使碱含量不到0.1%,也能够兼顾适于成形的粘性和玻璃的稳定性。
作为碱金属氧化物的Li2O、Na2O、K2O的含量是0~5%。碱金属氧化物具有作为容易熔融玻璃原料的熔融材料的功能,使得玻璃熔融变得容易。如果这些成分的含量是0.01%以上,就能够期待具有改善玻璃的熔解性的效果。另外,既可使玻璃低粘性化,将粘度特性变长,又可提高玻璃的稳定性。此外,也具有降低玻璃的电阻、容易进行电熔融这样的效果。但是,由于也是提高玻璃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成分,所以,对于含量的决定,需要非常细心地注意。在想通过碱金属氧化物进行低粘性化的情况下,含量是0.1~5%、优选是1~4%、更优选是2~4%。如果这些成分的含量是0.1%以上,则能够改善玻璃的粘度特性,如果是1%以上,就能充分地得到使玻璃低粘性化的效果。另外,由于提高熔融性,从能量效率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如果含有2%以上,则玻璃的电阻成为适于电熔融的值。如果采用电熔融,则能够减少成为SO3混入原因的燃料使用量,所以,在对付气泡的对策方面是优选的。另外,如果碱成分是5%以下,介质损耗角正切就不那么高,能够将玻璃的发热抑制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但是如果可能,推荐为4%以下。
另外,Li2O、Na2O、和K2O的各自的含量,优选分别是Li2O 0~5%(特别是0~4%),Na2O 0~5%(特别是0.01~4%,进一步是0.1~4%)、K2O 0~5%(特别是0.01~4%,进一步是0.1~4%,最佳是1~4%)。而且,如果各个碱成分都比5%少,介质损耗角正切就不会过高,能够将玻璃的发热抑制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而且,K2O与其它碱成分相比,由于提高介质损耗角正切的程度小,所以推荐优先使用。在使用Na2O的情况下,与单独使用相比,推荐与K2O同时使用。在同时使用Na2O和K2O时的含有比,优选Na2O/K2O的摩尔比是0.2~0.8。如果在该范围内,通过碱的混合效果,可有效地抑制介质损耗角正切的上升,同时,能够容易地实现提高熔融性和玻璃的低粘性化。
再者,为了将玻璃变长,得到高成形性,在将Al2O3限定为2~12.5%的范围(优选进一步将SiO2限定为5~54%和/或将B2O3限定为6~25%)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碱金属氧化物的合计量设为0~不到0.1%(Li2O 0~不到0.1%、Na2O 0~不到0.1%、K2O 0~不到0.1%)。这种情况下,能够期待得到更低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另外,碱金属氧化物的合适范围是0.01~不到0.1%。
作为碱土类成分的MgO、CaO、SrO、BaO能够使玻璃稳定化,防止在玻璃中产生结晶。另外,具有抑制玻璃中的碱的移动、抑制介质损耗角正切上升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在着与玻璃成形装置的耐火物等进行反应而生成碱土类长石结晶的担心。其含量的合计量是3~45%,优选是5~35%,进一步优选是10~25%。如果是3%以上,就出现防止碱移动的效果,如果含有5%以上,具有显著地抑制结晶的效果。如果是10%以上,则能够相对地减少SiO2量,结果是,能够使玻璃低粘性化。另外,如果是45%以下,就能够抑制碱土类长石结晶的生成,但如果是35%以下、特别是25%以下,就非常难以生成碱土类长石结晶,对成形装置等的制约变小。而且,为了降低玻璃的密度,例如,与BaO相比,可以使用SrO或CaO。
MgO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提高玻璃的拉伸弹性模量的效果,但通过与其它成分的组合容易生成Mg系结晶。其含有率是0~20%,优选是0~5%,更优选是0~2.5%。如果是20%以下,就能够抑制Mg系结晶的析出,如果是5%以下,在玻璃成形时就难以析出Mg系结晶。在2.5%以下,就极难析出Mg系结晶,所以,可增加与其它成分的组合自由度,这是优选的。
CaO是与MgO同样的成分,但与MgO相比,与耐火物等的反应性低。其含量是0~20%,优选是0.1~10%,更优选是1~8%,进一步优选是1~5%。含有0.1%以上的CaO,就可出现使玻璃稳定化的效果,如果含有1%以上,就进一步稳定玻璃。另外,如果是20%以下,就能够抑制Ca系结晶的析出,容易得到圆度高的玻璃管。如果是10%以下,特别是8%以下,就极难析出Ca系结晶。更优选是5%。
SrO的含量是0~30%,优选是0.1~25%,进一步优选是3~20%,更优选是7~20%。如果含有0.1%以上的SrO,就出现了使玻璃稳定化的效果。更有效的是3%以上,如果是7%以上,就能够相对地减少SiO2的量,结果是,能够使玻璃低粘性化。另外,如果是30%以下,就能够抑制Sr系结晶的析出,容易得到圆度优异的玻璃管。如果是25%以下、特别是20%以下,就更难以析出Sr系结晶。
BaO含量是0~30%,优选是3~30%,更优选是7~25%。在含有BaO的情况下,如果玻璃与SiO2和Al2O3多的耐火物接触,在该部分就容易生成Ba长石结晶。因此,通过所使用的成形设备等,尽可能地减少玻璃中的BaO的量为好。但是,BaO可使玻璃稳定化、抑制结晶析出的效果也大,所以优选含有3%以上。在没有成形设备的制约的情况下,如果超过7%,就能够相对地减少SiO2的量,结果是,能够使玻璃低粘性化。另外,如果是30%以下,就能够抑制Ba系结晶的析出,得到优异圆度的玻璃管,如果是25%以下,就更难以发生Ba系结晶。
ZnO是具有降低玻璃的粘性、抑制结晶析出的效果的成分。其含量是0~25%,优选是0~5%。如果是25%以下,就难以生成含有Zn的结晶,如果是5%以下,挥发也变少,更优选。
为了遮蔽紫外线,优选含有TiO2、CeO2和WO3中的一种以上,其含量的合计量优选是0.005~15%,特别优选是0.005~10%,进一步优选是0.1~3%。如果是0.005%以上,就能够确认上述效果,但为了确实地得到上述效果,优选含有0.1%以上。另外,如果是10%以下,就不会在玻璃中析出结晶,能够稳定地进行生产。
TiO2的防止曝晒和紫外线遮蔽效果最高。另外,是提高玻璃的介电常数和拉伸弹性模量的成分。但是,如果在玻璃中与Fe2O3共存,就存在引起着色的担心。其含量是0~15%,优选是0.01~5%,更优选是0.01~3%,进一步优选是0.1~2%。如果将TiO2设为0.01以上、优选含有0.1%以上,就会得到上述效果。另外,如果是10%以下,就能够不在玻璃中产生结晶,能够稳定地进行生产,如果是3%以下,既使增加Fe2O3的含量,也可减少着色的影响,如果是2%以下,就进一步减少影响。
WO3具有遮蔽紫外线的效果,其含量是0~15%,优选是0~5%。如果比15%少,就不会在玻璃中析出结晶,能够稳定地进行生产。
CeO2具有遮蔽紫外线效果和防止曝晒效果。另外,具有澄清作用。其含量是0~5%,优选是0.01~5%,进一步优选是0.1~3%,更优选是2~3%(但不包含2%)。如果是5%以下,就不会析出结晶,能够熔融玻璃。另一方面,如果是0.01%以上,就能够期待具有作为澄清剂的效果,如果是0.1%以上,就能够期待防止曝晒的效果,如果多于2%,就得到高的紫外线遮蔽效果,例如,玻璃壁厚为0.2mm就能够单独遮蔽313nm附近的紫外线。
ZrO2具有改善玻璃的化学稳定性、防止玻璃的碱露出和碱土类露出的效果。另外,是提高拉伸弹性模量的成分。另一方面,是提高玻璃粘性的成分。其含量是0~9%,优选是0.01~5%,更优选是0.01~3%,进一步优选是0.01~2%。如果ZrO2是0.01%以上,就得到上述效果。另外,如果是5%以下、特别是3%以下,就不会产生含有Zr的结晶,容易得到稳定的玻璃,如果是2%以下,就没有诱发析出其它结晶的担心。
SnO2具有澄清作用和使玻璃稳定化的效果。其含量是0~10%,优选是0.01~5%。如果SnO2是0.01%以上,就能够期待澄清效果,另外,如果是10%以下、特别是5%以下,就不发生结晶,是优选的。
Nb2O5具有防止曝晒的效果,其含量是0~15%,优选是0~10%,如果是15%以下,就能够不析出结晶,可稳定地进行生产,如果是10%以下,就能够进一步谋求工序的稳定化。
Ta2O5具有防止曝晒的效果,其含量是0~15%。如果是15%以下,就能够不析出结晶,能够稳定地进行生产。
P2O5是成为玻璃的骨架成分的元素,少量具有抑制结晶的发生的效果,但是,如果过多,就会产生分相,玻璃白浊。其含量是0~10%,优选是0~5%,进一步优选是0.1~3%。如果是0.1%以上,就能够得到上述效果。另外,如果是10%以下,分相变少,如果是5%以下,在量产方面是优选的,如果是3%以下,就更优选。
Bi2O3是提高玻璃的介电常数的成分,为了减少外部电极的面积,在需要高介电常数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它。其含量是0~30%,如果少于30%,就能够不在玻璃中析出结晶,能够稳定地进行生产。
氯化物作为澄清剂是有效的,用Cl2来表示玻璃中的残存量,它的量是0~0.5%,优选是0.001~0.5%。如果Cl2是0.001以上,作为澄清剂具有充分的效果,如果是0.5%以下,就没有恶化劳动环境的担心。
Sb2O3作为澄清剂是有效的,其含量是0~1%,更优选是0.01~1%,进一步优选是0.1~1%。如果是0.01%以上,就出现澄清效果,如果是0.1%以上,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澄清效果。另外,如果是1%以下,就能够抑制由于灯加工时的加热将Sb还原而使玻璃变黑的现象。
另外,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能够含有各种成分。例如,在玻璃中也可以含有Fe2O3、硫磺成分(SO3)、Cl2、F2、以及稀土类等。
Fe2O3只要不是有意识地除去,是玻璃工业中不可避免含有的成分。根据Fe2O3的价数和配位数,既引起玻璃的着色或曝晒,又吸收紫外线而抑制曝晒。即,Fe2+离子对玻璃赋予蓝色的色调,在Fe3+离子的低配位的情况下,对玻璃赋予褐色。另外,在Fe3+离子的高配位的情况下,在紫外线区域具有尖锐的吸收,不会着色玻璃,赋予紫外线吸收性。另外,也具有防止曝晒的效果。各离子共存,对应于玻璃的氧化程度,各离子的比例连续地变化。因此,需要成为氧化状态,可能多地形成为Fe的3价,但完全地仅成为Fe的3价高配位是困难的。因此,Fe本身的含量的管理是重要的,Fe2O3的含量抑制为0.001~0.1%,优选为0.005~0.06%,进一步优选为0.01~0.03%。为了得到防止曝晒的效果,优选含有0.001%以上,推荐含有0.005%以上。如果含有0.01%以上,就更加提高了防止曝晒的效果。另外,如果是0.1%以下,就能够没有以Fe离子为原因导致的着色的影响,但优选是0.06%以下。由于在含有TiO2的情况下促进着色,所以,特别是在色调严格的高精度液晶TV等用途中,优选是0.03%以下。
玻璃原料中的硫磺成分,使得原料粉末的熔解变得容易,是使气泡破碎的理想成分。另一方面,如果在玻璃中残留过多,在灯加工时再汽化,成为气泡的原因,就成为灯停止的原因,所以,需要严格地管理其含量。而且,如果碱含量增加,玻璃中的硫磺成分的允许量就变大。其含量以SO3来表示是0.0001~0.05%,优选是0.0005~0.02%,更优选是0.0005~0.01%,进一步优选是0.0005~0.005%。为了得到上述效果,优选含有0.0001%以上,为了得到显著的效果,可以含有0.0005%以上。另外,如果是0.05%以下,就能够防止由于再汽化导致的气泡产生,如果是0.02%以下,就能够稳定地进行量产。另外,在碱含量是2%左右以下的玻璃的情况下,由于容易发生再汽化,所以优选限制为0.01%以下,特别是优选调整含量使其为0.005%以下。
而且,多数情况下SO3在原料或燃料中作为杂质而含有,根据其杂质量和硫磺化合物的种类,需要进行原料的选择。就燃料而言,与重油相比,推荐使用天然气。在仅利用原料或燃料中的杂质而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以硫酸盐的形式来添加。由于SO3的允许量与碱的增加同时增加,所以考虑到玻璃中的气泡状态,调整SO3的含量即可,另外,作为减少玻璃中残留的SO3的方法,有与CeO2、SnO2、Sb2O3、Cl、F和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如可能2种以上共存的方法,或者,在熔融中以氧气或空气等气体进行吹泡的方法。
Cl2具有澄清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氯化物原料、例如氯化钡来导入到玻璃中。在玻璃成形之前容易挥发,其残留含量优选是1%以下,特别优选是0.0001~0.5%。
F2也具有澄清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氟化物原料、例如氟化铝来导入到玻璃中。在玻璃成形之前容易挥发,其残留含量优选是1%以下。
Y2O3、La2O3等稀土类,为了加大玻璃的拉伸弹性模量的目的,可以含有至10%。
而且,As2O3的澄清作用大,另外,具有抑制因Fe3+离子的高配位导致的着色的效果。但是,如果与CeO2共存,就会引起曝晒。另外,由于毒性高,希望不在设计上导入,既使是杂质水平,也希望限制到0.1%以下,优选限制到0.005%以下。PbO也与As2O3同样,在杂质水平希望为0.5%以下,优选是0.1%以下,进一步优选是0.01%以下。
下面,以成形为管形状的情况为例子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调和原料,使其成为上述特征或组成,混合后,在熔融炉中进行气体熔融。此时,根据需要调整玻璃中的水分量。接着,利用丹尼法、下拉法、上拉法等拔管法,将熔融玻璃成形为管状。然后,将管状玻璃切断成规定的尺寸,根据需要进行后加工,由此,能够得到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管。而且,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管的尺寸,不特别限定,但是,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情况下,优选外径为8mm以下、特别是5.2mm以下的细管。另外,就外套管的壁厚而言,为了加大静电容量,希望是薄壁,具体地说,优选是0.6mm以下,特别优选是0.4mm以下,进一步优选是0.3mm以下。另外,壁厚的偏差左右着灯的投入电力,导致每个灯的亮度不均匀。因此,使得偏差尽可能小是重要的,优选是0.02mm以内,特别优选是0.01mm以下。而且,就壁厚的偏差而言,利用微量规来测定外套容器端面部分全周的壁厚,是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使用这样得到的外套容器,能够根据通常方法来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而且,先组装荧光灯,在外套容器外周面的两端附近形成电极,在内表面形成由荧光体或电子放射物质构成的层。另外,也可以在外套容器的开口端连接排气管,设置密封部件。
实施例1
下面,基于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表1、2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试样No.1~10)。
[表1]
  1   2   3   4   5   6   7   8   9   10
  玻璃组成(质量%)
  SiO2   48   48   52   54   43   49   44.4   46   43   46
  B2O3   15   15   15   8   16   14.4   14.4   16   18   17
  Al2O3   10   10   10   12   8   10.7   10.7   10   8   11
  Li2O   0.1
  Na2O   0.05   0.03   1.5   1   0.7
  K2O   2.3   1.5   1.1
  MgO   0.5   0.6   0.3   0.3   0.8
  CaO   1.9   1.7   4.4   1.3   3.2   2.1   1.5
  SrO   1   10.6   8.3   8   13   10   16   12
  BaO   24   11   8   10   8   24.8   24.8   8   7   8
  ZnO   1   2   0   5   1   0   0
  TiO2   0.1   0.1   0.5   0.5   0.1   0.5   4   0.8   0.1   0.1
  WO3   0.2   1   0.6
  CeO2   0.4   0.4   0.8   0.4
  ZrO2   0.2   0.2   0.05   1   0.05   0.2   0.1
  SnO2   0.2   0.2   0.8   0.5   1   0.2   0.6   0.05   0.6
  Nb2O3   0.2   1
  Ta2O3   0.2   1
  P2O5   0.8   1.2
  Bi2O3   1.2
  Cl2   0.093   0.088   0.002   0.003   0.004   0.121   0.009   0.113
  Sb2O3   0   0   0.1   0.5   0   0.5   0.3   0.5
  Fe2O3   0.011   0.011   0.015   0.02   0.009   0.015   0.009   0.014   0.019
  SO3   0.0006   6E-04   9E-04   9E-04   0.001   0.009   0.008   0.009
  As2O3   <0.0001
  PbO   0.0009
  Li+Na+K   0   0   0   0   0   0.05   0.03   3.8   2.6   1.8
  Mg+Ca+Sr+Ba   25   24   18   23   22.3   24.8   24.8   21.5   25.4   22.3
  Ti+Ce+W   0.5   0.5   0.7   0.5   1.9   0.5   4   0.8   0.5   0.7
[表2]
  1   2   3   4   5   6   7   8   9   10
介质损耗角正切(×10-4)
1MHz室温   3   7   7   5   4   25   17
40KHz 150℃   <2   <2   <2   3   <2   58   24
40KHz 250℃   <2   3   3   13   2   190   70
40KHz 350℃   8   26   23   120   12   860   240
粘度特性
变形点(℃)   582   574   637   585   586   520   510   540
104(C)   1145   1079   1205   1021   1171   1112   994   934   967
103(C)   1290   1223   1380   1177   1355   1278   1146   1072   1101
104与变形点的温度差   563   505   568   436   585   1112   474   424   427
液相粘度   105.2   105.0   105.7   105.3
红外线透过率系数X   0.2   0.2   0.1   0.2   0.2   0.4   0.2   0.3
密度(g/cm3)   2.8   2.8   2.6   2.7   2.7   2.7   2.7   2.7
拉伸弹性模量   68.4   75.2   76.0   74.1   78.1   74.4
首先,调和玻璃原料使其成为表的组成那样,然后,使用铂坩锅在1600℃温度下熔融18个小时。在熔融后,将熔融液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进行加工,制作各玻璃试样。在表中表示了各试样的特性。而且,作为主原料,使用氧化硅(150μm筛上物为1%以下、45μm筛下物为30%以下)、氧化铝(平均粒径50μm·微痕法(マイクロトラツク法))、硼酸(400μm筛上物为10%以下、63μm筛下物为10%以下)、高纯度碳酸钙、碳酸锶(平均粒径2μm)、硝酸钡(500μm筛上物为1%以下、45μm筛下物为5%以下)、碳酸钡(平均粒径2μm)、氧化锌(45μm筛上物为1%以下),作为其它微量成分,使用试剂级的无水硼酸、氧化镁、硝酸锶、氯化钡、碳酸锂、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锆、五氧化锑、氧化锡、偏磷酸铝、氧化钇、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铁、氧化钨、氧化铋、氧化钽、硫酸锶。而且,PbO、Fe2O3、Cl2是利用荧光X射线分析求出的值,As2O3、SO3是在液化后通过化学分析求出的值。
介质损耗角正切的评价如下这样来进行。具体地说,首先如图1所示,准备#1000精加工的直径为20mm、厚度为1mm的圆盘状试样G,在其一个面上分别利用金蒸镀制作外径为14.5mm的主电极a和在主电极a的外侧同心状设置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6mm的引导电极b。另外,在试样的另一个面上,利用金蒸镀在该整个面上制作对电极c。
如图2所示,测定装置成为具有加热器100、试样测定室110、LCR仪表(未图示)的构造。加热器使用无感应卷绕的带状加热器。为了避免由加热器100的影响导致的电磁感应,试样测定室110设置在屏蔽物(金属筒)120内。另外,在试样测定室110中,用于与试样G的主电极a和引导电极b连接的主电极用端子111及引导电极用端子112,一体地可升降地设置。主电极用端子111通过导线与LCR仪表的端子连接,引导电极用端子112通过导线与LCR仪表的引导端子连接。另外,在试样测定室110内的上部,设置用于与试样G的对电极c连接的对电极用端子113。对电极用端子113通过导线与LCR仪表的端子连接。另外,为了在对电极用端子113的导线和主电极用端子111的导线之间不相互影响,在两者之间设置屏蔽物(铝箔,未图示)。另外,在保持于试样测定室110内的试样G的附近,设置与温度计连接的热电偶114,使得能够测定试样温度。
为了使用上述测定装置来测定试样G的介质特性,首先,将试样G载置在主电极用端子111和引导电极用端子112上。接着,将两端子向上方移动,在按压到设置在上部的对电极用端子113上的状态下,保持试样G。接着,利用加热器100加热试样G,并利用LCR仪表测定在达到规定温度时的介质特性。这样,在室温-1MHz、40KHz-150℃、40KHz-250℃、40KHz-350℃的条件下来测定介质损耗角正切。
相当于各粘度的温度,通过ASTM C336、ASTM C338及球提拉法来求出。
液相粘度如下述这样来求出。首先,将粉碎成粒径0.1mm左右的玻璃放入到船形铂容器中,在温度梯度炉中保持24小时,之后取出。利用显微镜观察该试样,测定出现结晶的初相的温度(液相线温度),接着,根据预先测定的该玻璃的温度与粘度的关系,求出与初相温度对应的粘度(液相线粘度)。
表示水分量的系数X,通过将由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3840cm-1的透过率a和3560cm-1附近的极小点的透过率b代入下述公式来求出。而且t是试样厚度(mm)。
X=(log(a/b))/t
密度,利用阿基米德法来求出,拉伸弹性模量,利用弯曲共振法来求出。
接着,对于所得到的玻璃试样,评价紫外线遮蔽性、耐曝晒性、气泡数、再汽化性、加工性和有无着色。在表3中表示结果。
[表3]
  1   2   3   4   5   6   7   8   9   10
  紫外线遮蔽性   A   A   A   A   A   A   A   A   A   A
  耐曝晒性   A   A   A   A   A   A   A   A   A   A
  熔解性   C   C   C   C   C   B   B   A   A   A
  气泡数/100g   0   0   0   1   0   2   0   0   1   0
  再汽化性   A   A   A   A   A   A   A   A   A   A
  加工性   A
  着色   A   A   A   A   A   A   A   A   A   A
就紫外线遮蔽性而言,制作镜面研磨两个面的厚度为0.2mm的板状玻璃试样,测定波长为253.7nm时的分光透过率,如果是1%以下,就是“A”。而且253.7nm的波长是水银的亮线。在本发明的用途中,该波长的透过率越低就越好。
就耐紫外线曝晒性而言,如下这样来评价。首先,镜面研磨厚度为1mm的板状玻璃的两个面,得到试样。接着,测定紫外线照射前的试样的透过率显示80%的光的波长。而且,利用40W的低压水银灯对该试样照射主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照射距离为20mm,照射时间为60分钟,然后,比较400nm的照射前的透过率和照射后的透过率,将该差值是1%以下的情形设为“A”。而且,越是耐紫外线曝晒性差的玻璃,该透过率的降低越大,但是,液晶背光单元等的荧光灯用外套容器,几乎没有该降低,这是重要的。
就熔解性而言,如下这样来评价。首先,将玻璃原料100g投入到三角坩锅中,在1550℃下加热2小时,之后,在坩锅内进行冷却、固化。固化后,从坩锅中不损坏地取出玻璃块,进行退火。之后,以7mm厚度切出玻璃块的中央部,使用透过光观察截面。其结果是,将没有看见未熔解物的设为“A”,将稍微可识别的设为“B”,将未熔解物汇集而能看到发白状态的设为“C”。
气泡数是观察块状地切出的玻璃试样、计数利用40倍数显微镜看见的气泡(直径为30μm左右以上的气泡)数、换算成每100g的个数的值。
就再汽化性而言,将约10mm方形的玻璃试样片与玻璃棒的前端熔接,然后,利用氧燃烧器加热直到变成圆形,冷却后,利用肉眼观察气泡,将气泡(除了明显认为是卷入的气泡)是1个以内的情形设为“A”。
就加工性而言,通过密封管玻璃的端部来评价。具体地如下这样来进行。首先,将试样加工成玻璃细管状,一边利用燃烧器加热其一端,一边观察利用夹钳状工具进行捏合密封的封入面,确认没有再汽化气泡,封入管周边没有变形,如果没有问题就设为“A”。
就玻璃的着色而言,利用肉眼观察厚度为1mm的玻璃试样,将没有着色的设为“A”。
实施例2
使用具有与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玻璃试样相同组成的玻璃,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评价壁厚的偏差。其结果是,确认壁厚的偏差在0.01mm以内。
而且,外套容器如下来制作:首先,将以成为与各试样同等的玻璃的方式所调制的原料放在耐火物窑中。在1600℃温度下,熔融24小时,然后,将玻璃熔融液供给至丹尼成形装置,进行拔管、切断,由此,得到外径3.0mm、壁厚0.3mm、长度800mm的玻璃管,将其作为外套容器。
另外,壁厚的偏差,使用外径内径测定器,与圆度同时进行测定、评价。
实施例3
使用在实施例2中制作的外套容器来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这里,制作两种形式的灯。
下面说明制作第一形式的荧光灯的方法。第一形式的荧光灯具有下述这种构造:在预先在外周面形成了电极的外套容器的两开口端,使用封接玻璃分别接合密封部件和排气管。而且,在使用封接玻璃的本实施方式中,封接玻璃具有作为温度保险丝的功能,所以是安全的。即,由于封接玻璃的耐热性不高,所以在万一外套容器的温度超过封接玻璃的耐热温度、即在非晶质玻璃时为软化点(例如在后述的LS-1301中,390℃)、在结晶性玻璃时为析出结晶的熔解温度的情况下,封接玻璃软化,灯的气密性破坏,使灯停止工作,可以防止周边部件的火灾。
首先,如图3(a)所示,将密封部件1、封接玻璃片2、形成电极3的外套容器4、排气管5,如图3那样插入配置在碳模10中,之后,在封接玻璃的封接温度下进行烧制,将各部件进行一体化接合。在构成外套容器4的透明玻璃管4内,预先涂敷荧光体6。
另外,在外套容器4上预先形成的电极3由Ni、Cu、Ag等材料构成。对于电极形成材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京都エレツクス株式会社制的DD3600Cu糊料、DD300Ag糊料、DD7000Ni糊料等。例如,在使用DD300Ag糊料的情况下,在外套容器的外周面上转写印刷,在600℃氮气中进行烧结,得到与外面紧密贴合的均质的电极层。作为电极,也有利用粘接剂粘接铝箔的方法,但紧密贴合性差,所以介电容量低,是不可取的。
另外,就封接玻璃片2而言,例如,可以使用由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制的LS-1301(使用非晶质玻璃、封接温度430℃、耐热温度390℃)、LS-1320(使用非晶质玻璃、封接温度320℃、耐热温度270℃)、LS-0206(使用非晶质玻璃、封接温度450℃、耐热温度410℃)、LS-7105(使用结晶性玻璃、封接温度450℃、耐热温度500℃)等构成的片。这些片是使用低温分解性的粘合剂混炼至封接玻璃粉末中通过压制成形而形成的,能够封接各部件,而对荧光体和介电部件上的电极没有影响。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封接玻璃都是铅系玻璃,但也可以采用银磷酸系玻璃或锡磷酸系玻璃等。当选择封接玻璃时,可以考虑耐热温度、外套容器等被封接部件的热膨胀系数来适当选择。
另外,密封部件1,是利用氧化铝球磨机粉碎外套容器用玻璃、利用网眼200μm的筛进行分级,在所得到的玻璃粉末中加入粘合剂进行造粒之后,压制成形为圆盘状,进行烧结而得到。再者,密封部件的形状不限于圆盘状,例如也可以是凸型。
下面,如图3(b)所示,在排气管5内部插入水银汞齐粒7,利用排气装置11排气之后,导入Ar和Ne气体。
接着,密封排气管5端部,进一步加热水银汞齐粒7,将Hg导入管内(图3(c))。
之后,密封地切下排气管5,得到如图3(d)所示那样的第一形式的荧光灯。
而且,也可以采用下述这样的形式,即:密封部件和排气管的结合的任何一方是利用封接玻璃片进行的粘接、而使另一方与外套容器直接熔接。
下面说明制作第二形式的荧光灯的方法。第二形式的荧光灯,具有不将密封部件及排气管进行接合的构造。
首先,如图4(a)所示,在外套容器4内部涂敷荧光体6。此时,利用刷子除去多余的荧光体。另外,在外套容器4外周部,涂敷电极形成用金属糊料。之后,在600℃的温度下烧制管整体,同时进行荧光体6的烧结和电极3的烧结。而且,电极3的形成也可以利用最终工序来进行。
接着,如图4(b)所示,熔融密封外套容器的一个端部,之后,从另一端排气,进行Ar和Ne气体的封入、Hg向管内的导入(图4(c)(d))。
之后,将外套容器的存在水银汞齐粒7的部分密封地切下,由此,得到第二形式的荧光灯(图4(e))。
对于第二形式的荧光灯而言,在外套容器由耐热性不充分的玻璃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500℃左右能够进行烧制的金属糊材料,也可以在最终工序中贴附电极。
另外,除了第一和第二形式以外,也可以采用下述这样的形式:在一个外套容器端部接合密封部件或排气管,另一端进行熔融密封。

Claims (9)

1.一种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用于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由含有下述成分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构成,按照质量百分率计,
SiO2  35%~54%、
B2O3  0.1~25%、
Al2O3 2~20%、
Li2O  0~5%、
Na2O  0~5%、
K2O   0~5%、
Li2O+Na2O+K2O  0~5%、
MgO   0~20%、
CaO   0~20%、
SrO   0~30%、
BaO   0~30%、
MgO+CaO+SrO+BaO  3~45%、
ZnO   0~25%、
TiO2  0~15%、
WO3   0~15%、
CeO2  0~5%、
TiO2+WO3+CeO2  0.005~15%、
ZrO2  0~9%、
SnO2  0~10%、
Nb2O5 0~15%、
Ta2O5 0~15%、
P2O5  0~10%、
Bi2O3 0~30%、
Cl2   0~0.5%、
Sb2O3 0~1%,
40KHz、2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2以下、且变形点为6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1MHz、室温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40KHz、1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40KHz、3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1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相当于104dPa·S粘度的温度为120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相当于103dPa·S粘度的温度为14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液相粘度比104dPa·S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特征在于:用下述公式表示的红外线透过率系数(X)为0.1~0.8,
X=(log(a/b))/t,
a:3840cm-1的透过率(%),
b:3560cm-1附近的极小点的透过率(%),
t:试样测定厚度(mm)。
9.一种外套容器用玻璃,其用于制作外部电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由含有下述成分的铝硼硅酸盐玻璃构成,按照质量百分率计,
SiO2  35%~65%、
B2O3  0.1~25%、
Al2O3 2~12.5%、
Li2O  0~不到0.1%、
Na2O  0~不到0.1%、
K2O   0~不到0.1%、
Li2O+Na2O+K2O  0~不到0.1%、
MgO   0~20%、
CaO   0~20%、
SrO   0~30%、
BaO   0~30%、
MgO+CaO+SrO+BaO  3~45%、
ZnO   0~25%、
TiO2  0~15%、
WO3   0~15%、
CeO2  0~5%、
TiO2+WO3+CeO2  0.005~15%、
ZrO2  0~9%、
SnO2  0~10%、
Nb2O5 0~15%、
Ta2O5 0~15%、
P2O5  0~10%、
Bi2O3 0~30%、
Cl2   0~0.5%、
Sb2O3 0~1%,
40KHz、250℃的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2以下、且变形点为650℃以下。
CN2009101424823A 2003-08-08 2004-08-06 外套容器用玻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5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6628 2003-08-08
JP2003206628 2003-08-08
JP2003-206628 2003-08-0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27310A Division CN1833306B (zh) 2003-08-08 2004-08-06 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5659A CN101585659A (zh) 2009-11-25
CN101585659B true CN101585659B (zh) 2011-10-19

Family

ID=3413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27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3306B (zh) 2003-08-08 2004-08-06 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
CN20091014248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5659B (zh) 2003-08-08 2004-08-06 外套容器用玻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227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3306B (zh) 2003-08-08 2004-08-06 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1653499B1 (zh)
JP (1) JP2009295593A (zh)
KR (1) KR101027363B1 (zh)
CN (2) CN1833306B (zh)
AT (1) ATE508471T1 (zh)
DE (1) DE602004032544D1 (zh)
TW (1) TW200512167A (zh)
WO (1) WO20050156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5164A1 (en) * 2005-01-04 2010-02-25 Joerg Fechner Glass for an illuminating means with external electrodes
DE102006005611A1 (de) * 2005-03-19 2006-11-16 Schott Ag Display mit Hintergrundbeleuchtung, umfassend Leuchtmittel mit außenliegenden Elektroden
JP4445013B2 (ja) * 2005-03-25 2010-04-07 Agcテクノグラス株式会社 紫外線吸収ガラ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蛍光ランプ用ガラス管及び蛍光ランプ用紫外線吸収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US20070199350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Butts Dennis I Methods for producing glass compositions
KR100825440B1 (ko) * 2006-08-22 2008-04-28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램프 자발 분극을 갖는 강유전체 전극부를 구비한 고휘도 형광램프
JP5483821B2 (ja) 2007-02-27 2014-05-07 AvanStrate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ガラス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EP3138822B1 (en) 2008-02-26 2023-07-26 Corning Incorporated Fining agents for silicate glasses
CN102448901B (zh) 2009-03-19 2015-11-25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无碱玻璃
JP2012009616A (ja) * 2010-06-24 2012-01-12 Asahi Glass Co Ltd 発光装置用レンズ
DE102011055486A1 (de) * 2011-11-18 2013-05-23 Dritte Patentportfolio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 Co.Kg Hochfrequenzlampe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Hochfrequenzlampe
US9637409B2 (en) 2013-04-18 2017-05-02 Ferro Corporation Low melting glass compositions
TWI692459B (zh) 2015-05-29 2020-05-01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線透射玻璃
CN105461221B (zh) * 2015-11-18 2018-08-28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一种用于制备光学纤维面板的皮料玻璃
CN105859130A (zh) * 2016-05-06 2016-08-17 东莞市银特丰光学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超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639B (zh) 2016-06-07 2018-09-14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模量玻璃纤维组合物及其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
CN116282904A (zh) 2016-09-13 2023-06-23 Agc株式会社 高频器件用玻璃基板和高频器件用电路基板
CN107298528B (zh) 2017-06-30 2019-08-30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铝硼硅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86250A (zh) * 2018-03-22 2020-07-0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精密玻璃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50725A (zh) * 2018-12-29 2019-04-1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蓝色荧光玻璃陶瓷的制作方法
CN109553298A (zh) * 2019-01-16 2019-04-02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稳性的光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091571A (ja) * 2019-12-10 2021-06-1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アルカリ土類アルミノホウケイ酸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116081948B (zh) * 2023-01-12 2024-03-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耐高温抗氧化陶瓷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9779A (en) * 1951-11-17 1966-07-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infrared radiation generation by alkali metal vapor lamps and prolonging their useful lives
CN1217300A (zh) * 1997-10-27 1999-05-26 肖特玻璃制造厂 用于灯泡的含碱土金属的硼铝硅酸盐玻璃及其应用
US6373193B1 (en) * 1997-09-12 2002-04-16 Osram Sylvania Inc. Long life halogen cycle incandescent lamp and glass envelope composition
US20030087746A1 (en) * 2000-02-04 2003-05-08 Simone Ritter Alkali-containing aluminum borosilicate glass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25167C (zh) * 1963-01-17
JPS4825713A (zh) * 1971-08-06 1973-04-04
US3903353A (en) * 1973-11-14 1975-09-02 Owens Illinois Inc Glass conduit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
US4394453A (en) * 1981-09-08 1983-07-19 Corning Glass Works Envelopes for tungsten-halogen lamps
US4409337A (en) * 1982-11-12 1983-10-11 Corning Glass Works Glass envelopes for tungsten-halogen lamps
US4824808A (en) * 1987-11-09 1989-04-25 Corning Glass Works Substrate glas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DE4012288C1 (zh) * 1990-04-17 1991-07-18 Schott Glaswerke, 6500 Mainz, De
JP2966161B2 (ja) * 1991-09-06 1999-10-25 旭テクノグラス株式会社 Hidランプ用前面ガラス
JPH1186797A (ja) * 1997-09-12 1999-03-30 Nec Home Electron Ltd 希ガス放電灯
JP2000311659A (ja) * 1999-04-27 2000-11-07 Harison Electric Co Ltd 外面電極蛍光ランプ
DE19939789A1 (de) * 1999-08-21 2001-02-22 Schott Glas Alkalifreie Aluminoborosilicatgläser und deren Verwendungen
US6762556B2 (en) * 2001-02-27 2004-07-13 Winsor Corporation Open chamber photoluminescent lamp
JP4051698B2 (ja) * 2001-03-08 2008-02-2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蛍光ランプ用外套管
JP2004203659A (ja) * 2002-12-25 2004-07-22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照明用バルブガラ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59779A (en) * 1951-11-17 1966-07-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infrared radiation generation by alkali metal vapor lamps and prolonging their useful lives
US6373193B1 (en) * 1997-09-12 2002-04-16 Osram Sylvania Inc. Long life halogen cycle incandescent lamp and glass envelope composition
CN1217300A (zh) * 1997-10-27 1999-05-26 肖特玻璃制造厂 用于灯泡的含碱土金属的硼铝硅酸盐玻璃及其应用
US20030087746A1 (en) * 2000-02-04 2003-05-08 Simone Ritter Alkali-containing aluminum borosilicate glass and utilizatio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15606A1 (ja) 2005-02-17
CN1833306A (zh) 2006-09-13
CN1833306B (zh) 2010-04-28
EP1653499B1 (en) 2011-05-04
CN101585659A (zh) 2009-11-25
KR20060058706A (ko) 2006-05-30
JP2009295593A (ja) 2009-12-17
EP1653499A4 (en) 2009-05-27
TW200512167A (en) 2005-04-01
KR101027363B1 (ko) 2011-04-11
ATE508471T1 (de) 2011-05-15
EP1653499A1 (en) 2006-05-03
DE602004032544D1 (de) 201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5659B (zh) 外套容器用玻璃
JP4400362B2 (ja) 外部電極蛍光ランプ用外套容器
CN101223115B (zh) 灯用玻璃组合物、灯用玻璃部件、灯以及灯用玻璃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1428966A (zh) 适用于电光源的硼硅玻璃
JP2009126781A (ja) 外部または内部接点を有する発光体用の無アルカリのアルミノホウケイ酸塩ガラス
JP2002293571A (ja) 照明用ガラス
CN1339016A (zh) 荧光灯用钨密封玻璃
CN101151221A (zh) 灯用玻璃组合物、灯、背光照明单元以及灯用玻璃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JP2004091308A (ja) 照明用ガラス
CN101374776A (zh) 灯用玻璃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灯用玻璃组合物以及灯
CN101432237A (zh) 照明用玻璃
US8937027B2 (en) Borosilicate glass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glass tubes and its use for producing glass tubes and as outer tube for lamps
JP4743650B2 (ja) 蛍光ランプ用コバールシールガラス
CN101326132A (zh) 外部电极荧光灯用外套容器
JP3903490B2 (ja) コバール封着用ガラス
JP2007182366A (ja) 外部電極蛍光ランプ用外套容器
CN110352928A (zh) 一种室内诱虫灯具用无铅紫外线灯管
JP4400412B2 (ja) 外部電極蛍光ランプ用外套容器
CN101511747A (zh) 荧光灯用紫外线吸收玻璃管以及使用其的荧光灯用玻璃管
JP4724252B2 (ja) ランプ用ガラス組成物、ランプ用ガラス部品、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JP3903489B2 (ja) タングステン封着用ガラス
JP2009040614A (ja) ランプ用ガラス組成物、ランプ用ガラス部品、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3520626B2 (ja) 細径蛍光ランプ用外囲器及び細径蛍光ランプ
CN101331091A (zh) 照明用玻璃
JP4187002B2 (ja) 細径蛍光ランプ用外囲器及び細径蛍光ラ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