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0478A -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0478A
CN101580478A CNA2009100626993A CN200910062699A CN101580478A CN 101580478 A CN101580478 A CN 101580478A CN A2009100626993 A CNA2009100626993 A CN A2009100626993A CN 200910062699 A CN200910062699 A CN 200910062699A CN 101580478 A CN101580478 A CN 1015804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synthetic
reaction vessel
dendrimer
dendrime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626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0478B (zh
Inventor
吴江渝
周旭
李妍
郭庆中
喻湘华
李亮
鄢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100626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804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804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04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0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04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有以下步骤:三腈的合成:三乙醇胺溶于盛有1,4-二氧六环的反应容器中,向其中加入强碱类催化剂和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丙烯腈,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得到三腈;三酯的合成:将所得三腈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浓硫酸;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得到三酯;三胺的合成:将所得三酯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乙二胺;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方向树形分子核。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微波加热,辐射能量大,有效的缩短树形分子核的合成反应时间;能够较明显的提高产率,特别是针对腈醇解时,效率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树形分子是一类新型的合成大分子,其许多独特的性质,近年来均引起相关领域普遍关注。它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低的分散系数、大量的表面官能团、以及可控的内部空腔和分子尺寸等特点,可用于催化、药物代谢、基因载体等众多领域。
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树形分子中,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在低代数(3代以下)时为敞开和相对疏松的结构,在高代数(4代以上)则是表面紧密堆积的结构。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尺寸处于纳米范围,每增长一代,分子尺寸大约增长1.3纳米。其中4代(约4.0nm)、5代(约5.3nm)、6代(约6.7nm)、7代(约8.0nm)的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尺寸分别与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蚯蚓血红蛋白接近。聚酰胺一胺类分子这种与生物大分子大小相近的特点使得它很适合作为生物模拟体系,并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目前,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作为基因转染载体,部分降解的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在基因转染方面比完整的树形分子有着更好的表现。这与部分降解的聚酰胺一胺类树形分子具有柔顺的分子结构有关。因为结构更为松散灵活树形分子,可以与DNA形成更紧密的复合物,有利于通过胞吞途径进行基因转染。以三乙醇胺为引发核的三方向树形分子,其树形分子核具有较大的空间结构,由此得到的树形分子比传统的以氨为核的树形分子结构更为松散灵活柔顺,有利于提高其基因转染效率,因此其在生物医用领域如基因转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般而言,树形分子由三部分构成:树形分子核;与树形分子核径向连接的内层重复单元;与最外层一代重复支化单元连接的含末端基团的树形分子表面。
树形分子核是树形分子代数增长的起点(即树形分子的0代),其表面为氨基,可通过交替的酰胺化反应和Michael加成进行树形分子的代数增长。常见的被用作聚酰胺一胺树形分子核的物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表面具有氨基,可以直接作为树形分子核的小分子化合物,如乙二胺、丁二胺;另一类是本身不能直接作为树形分子核,而需要通过逐步的化学改性将其表面转化为氨基的小分子化合物。后者一般多是一些表面全为羟基的醇胺或多羟基醇,如三乙醇胺、季戊四醇,将这一类物质转化成树形分子核时,为了得到足够大的树形分子内部空腔和末端为氨基的表面,其反应历程一般分为三步:首先是与丙烯腈的Michael加成,然后再是加成产物的醇解,最后是醇解所得酯的酰胺化,最终得到目标产物-树形分子核。然而这些反应在目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合成的情况下,均耗时较长,且在腈醇解这一步还存在产率过低的问题,以致拖延了整个树形分子的合成周期,增加了相应的合成成本,从而限制了同类别树形分子本身的应用与发展。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微波合成已经成为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效率更高,具有大幅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能耗低等诸多优点。对于微波合成,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其中,Hawker等报道了利用微波辐射催化促进聚合物的合成(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20080009558),Hargett等则报道了通过控制微波条件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2007029559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微波法快速合成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三腈的合成:
(1)取一定量三乙醇胺溶于盛有1,4-二氧六环的反应容器中,向其中加入强碱类催化剂和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
(2)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丙烯腈,其中三乙醇胺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三乙醇胺∶丙烯腈=0.1~0.33∶1;
(3)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腈;
反应式如下:
Figure A20091006269900041
B)三酯的合成:
(1)将步骤A)所得三腈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强酸类催化剂浓硫酸;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酯,其中三腈与甲醇的摩尔比为:三腈∶甲醇=0.05~0.33∶1;
反应式如下:
Figure A20091006269900051
C)三胺的合成:
(1)将步骤B)所得三酯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乙二胺;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胺,即三方向树形分子核,其中乙二胺与三酯的摩尔比为:乙二胺∶三酯=12~25∶1。
反应式如下:
Figure A20091006269900052
按上述方案,步骤A)所述的强碱类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水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
按上述方案,步骤A)所述的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为18-冠-6醚。
按上述方案,步骤A)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65~325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30~70min。
按上述方案,步骤B)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325~520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60~80min。
按上述方案,步骤C)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65~195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50~70min。
本发明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辐射能量大,能够有效的缩短树形分子核的合成反应时间;
(2)采用微波加热,能够较明显的提高产率,特别是针对腈醇解时,效率更明显。
微波合成与普通方法合成数据对比
Figure A20091006269900053
Figure A20091006269900061
附图说明
图1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一步产物三腈的红外光谱图。2251.22为-CN,2884.53~2921.98为-CH2-,1018.25~1118.45为-O-;
图2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二步产物三酯的红外光谱图。1743.81为-OCO-,2854.69~2925.02为-CH2-,1033.52~1118.09为-O-;
图3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三步产物三胺的红外光谱图。3348.00为-NH2,1569.66~1646.11为-NHCO-,2873.11~2930.37为-CH2-,1113.58为-O-;
图4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一步产物三腈的核磁氢谱图。3.668~3.708为-OCH 2CH2CN,3.591~3.627为>NCH2CH 2O-,2.822~2.857为-OCH2CH 2CN,2.600~2.641为>NCH 2CH2O-,相对应特征峰的峰面积比为1∶1∶1∶1;
图5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二步产物三酯的核磁氢谱图。3.764~3.786为-OCH 2CH2COO-,3.675为-OCH 3,3.427~3.445为>NCH2CH 2-,2.748~2.785为>NCH 2CH2-,2.523~2.538为-OCH2CH 2COO-,相对应特征峰的峰面积比为2∶1∶1∶1;
图6为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第三步产物三胺的核磁氢谱图。3.563~3.602为-OCH 2CH2CONH-,3.388~3.423为>NCH2CH 2OCH2-和-CONHCH 2-,3.068~3.132为-CH2CH 2NH2,2.536~2.627为>NCH 2-,2.369~2.406为-OCH2CH 2CONH-,相对应特征峰的峰面积比为1∶1∶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但是实施例不会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例1~例6为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其中例1、例2、例3为三腈的合成,例4、例5、例6为三酯的合成,例7、例8、例9为三胺的合成。
实施例1:
(1)取1g三乙醇胺溶于10ml 1,4-二氧六环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9mmol KOH/2.5ml H2O),搅拌均匀,加入80mg 18-冠-6醚;
(2)加入0.02mol丙烯腈;
(3)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32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30min,停止反应,柱层析分离得到三腈1.480g,产率:71.62%。
实施例2:
(1)取1g三乙醇胺溶于10ml 1,4-二氧六环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9mmol KOH/2.5ml H2O),搅拌均匀,加入80mg 18-冠-6醚;
(2)加入0.03mol丙烯腈;
(3)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19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50min,停止反应,柱层析分离得到三腈1.490g,产率:72.08%。
实施例3:
(1)取1g三乙醇胺溶于10ml 1,4-二氧六环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9mmol KOH/2.5ml H2O),搅拌均匀,加入80mg 18-冠-6醚;
(2)加入0.06mol丙烯腈;
(3)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6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70min,停止反应,柱层析分离得到三腈1.499g,产率:72.53%。
实施例4:
(1)将实施例1中所得三腈取1g溶于0.01mol甲醇中,向其中加入1ml浓硫酸;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520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60min,停止反应;
(3)取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将粗产物中和至弱碱性,分层萃取合并有机相,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三酯1.055g,产率:79.85%。
实施例5:
(1)将实施例2中所得三腈取1g溶于0.02mol甲醇中,向其中加入1.5ml浓硫酸;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450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70min,停止反应;
(3)取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将粗产物中和至弱碱性,分层萃取合并有机相,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三酯1.028g,产率:77.83%。
实施例6:
(1)将实施例3中所得三腈取1g溶于0.06mol甲醇中,向其中加入2ml浓硫酸;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32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80min,停止反应;
(3)取饱和碳酸钠水溶液将粗产物中和至弱碱性,分层萃取合并有机相,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三酯1.007g,产率:76.25%。
实施例7:
(1)将实施例4中所得三酯取1g溶于10ml甲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0.03mol乙二胺;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19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50min,停止反应;
(3)粗产物乙醚沉降,柱层析分离得三胺835mg,产率:69.27%,即三方向树形分子核。
实施例8:
(1)将实施例6中所得三酯取1g溶于15ml甲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0.04mol乙二胺;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150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55min,停止反应;
(3)粗产物乙醚沉降,柱层析分离得三胺827mg,产率:68.56%,即三方向树形分子核。
实施例9:
(1)将实施例5中所得三酯取1g溶于20ml甲醇溶液中,向其中加入0.06mol乙二胺;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在65W微波辐照下加热回流70min,停止反应;
(3)粗产物乙醚沉降,柱层析分离得三胺831mg,产率:68.92%,即三方向树形分子核。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都能实现本发明,以及各原料的上下限取值、区间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本发明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取值、区间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三腈的合成:
(1)取一定量三乙醇胺溶于盛有1,4-二氧六环的反应容器中,向其中加入强碱类催化剂和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
(2)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丙烯腈,其中三乙醇胺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三乙醇胺∶丙烯腈=0.1~0.33∶1;
(3)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腈;
B)三酯的合成:
(1)将步骤A)所得三腈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强酸类催化剂浓硫酸;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酯,其中三腈与甲醇的摩尔比为:三腈∶甲醇=0.05~0.33∶1;
C)三胺的合成:
(1)将步骤B)所得三酯溶于盛有甲醇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乙二胺;
(2)将反应容器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辐照,即可得到三胺,即三方向树形分子核,其中乙二胺与三酯的摩尔比为:乙二胺∶三酯=12~25∶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强碱类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水溶液或氢氧化钠水溶液。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为18-冠-6醚。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65~325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30~70min。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325~520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60~80min。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微波辐照为在65~195W微波辐照范围内反应50~70min。
CN2009100626993A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0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26993A CN101580478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26993A CN101580478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0478A true CN101580478A (zh) 2009-11-18
CN101580478B CN101580478B (zh) 2012-07-04

Family

ID=4136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26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0478B (zh) 2009-06-17 2009-06-17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8047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0176A (zh) * 2010-05-31 2010-11-10 黄帅 一种催化硅酸盐与混凝土中游离钙离子反应的活性剂
CN102964268A (zh) * 2012-10-27 2013-03-13 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薄荷酰胺类凉味剂的合成方法
CN106565513A (zh) * 2016-10-11 2017-04-19 沈阳化工大学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β‑羟烷基酰胺的方法
CN111588860A (zh) * 2020-05-15 2020-08-28 暨南大学 一种能同时负载no和两性霉素b的球形pamam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2537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包括所述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
CN115677535A (zh) * 2022-10-22 2023-02-03 浙江大学 管道化选择性合成(2-氰乙基)(2-羟乙基)甲胺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4250C (zh) * 2003-10-24 2009-06-03 武汉大学 树型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7307248B2 (en) * 2003-12-09 2007-12-11 Ce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crowave assisted high throughput high pressure chemical synthesis
US20080009558A1 (en) * 2006-07-10 2008-01-1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ne-step microwave preparation of well-defined and functionaliz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0176A (zh) * 2010-05-31 2010-11-10 黄帅 一种催化硅酸盐与混凝土中游离钙离子反应的活性剂
CN102964268A (zh) * 2012-10-27 2013-03-13 安徽丰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 薄荷酰胺类凉味剂的合成方法
CN106565513A (zh) * 2016-10-11 2017-04-19 沈阳化工大学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β‑羟烷基酰胺的方法
CN106565513B (zh) * 2016-10-11 2019-03-15 沈阳化工大学 利用微波加热制备β-羟烷基酰胺的方法
CN11282537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包括所述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
CN111588860A (zh) * 2020-05-15 2020-08-28 暨南大学 一种能同时负载no和两性霉素b的球形pamam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88860B (zh) * 2020-05-15 2023-04-07 暨南大学 一种能同时负载no和两性霉素b的球形pamam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677535A (zh) * 2022-10-22 2023-02-03 浙江大学 管道化选择性合成(2-氰乙基)(2-羟乙基)甲胺的方法
CN115677535B (zh) * 2022-10-22 2024-03-05 浙江大学 管道化选择性合成(2-氰乙基)(2-羟乙基)甲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0478B (zh)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478B (zh) 一种用微波合成三方向树形分子核的方法
CN103755588A (zh) 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8273555B (zh) 一种基于UiO-66@SNW-1的多孔结晶核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21429B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和多级反应釜连续制备生物基多元醇的方法
CN108586736B (zh) 一种二氧化碳基聚氨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163A (zh) 一种利用微通道生产胺化木质素的方法
CN101157798A (zh) 一种高白度超分散尼龙6/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高效连续聚合方法
CN116162263A (zh) 一种醛基化木质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78709B (zh) 3-羟基丙酸甲酯的高效制备
CN101270033B (zh) 纳米聚苯胺固体酸一步催化合成α-松油醇
CN102285957A (zh) 一种甘油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6513045A (zh) (R)‑1‑(2‑(萘基)乙基)硫脲单侧修饰的Fe‑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087642B (zh) 一种无溶剂Knoevenagel缩合反应碱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912788B (zh) 含氨基树脂酚铝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1440327B (zh) 一种氘代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31856A (zh) 冠醚缩氨基硫脲类阴离子识别受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615443B (zh) 一种合成mor/zsm-5复合沸石单块的方法
CN102504502A (zh) 一种用于光缆的增粘pbt切片的制备方法
CN101164696A (zh) 壳聚糖催化剂的制备及用于碳酸丙烯酯的合成
CN104926644A (zh) 一种用醋酸和甲醛为原料直接制备丙烯酸的流化床方法
CN104874421B (zh) 一种用于甘油酯化和缩醛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8221B (zh) 一种树枝状阳离子型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CN105503608A (zh) 生产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6831879B (zh) 1,1-二吡唑甲烷双核锰聚合物及其原位脱羧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6273185B (zh) 一种固载化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在外环路反应工艺中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