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5463A -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75463A
CN101575463A CNA2009100691210A CN200910069121A CN101575463A CN 101575463 A CN101575463 A CN 101575463A CN A2009100691210 A CNA2009100691210 A CN A2009100691210A CN 200910069121 A CN200910069121 A CN 200910069121A CN 101575463 A CN101575463 A CN 101575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dioxide
disperse
ethanol
adds
nano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69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75463B (zh
Inventor
冯亚青
段继海
李祥高
王文香
温自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691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75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75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5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75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754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它是以原硅酸乙酯、含可聚合官能团C=C的改性的染料单体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进行复合反应制备而成,原硅酸乙酯和氨水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反应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然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改性染料聚合单体以AIBN为引发剂、PVP为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的产物进行复合,制得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尺寸为50-200nm。本发明原料易得,粒径均匀,球形度好。聚合物颜料(壳)包覆SiO2(核)的电泳粒子既保持了有机颜料色彩艳丽、密度合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有机颜料粒子的形态不均匀,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分散液中的运动效果不好的缺点。

Description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粒子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及制备方法,具体为应用于电子墨水的SiO2(核)-聚合物颜料(壳)的复合结构的电泳粒子的制备。
背景技术
电子墨水是一种应用于电泳显示的基本材料,它是由带电粒子和分散介质组成的。以往的彩色电泳粒子的制备是将颜料、电荷控制剂、稳定剂等分散在介质中,通过物理方法如研磨法、球磨法和超声波法制备。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彩色电泳粒子粒径分布广,形状不规则,从而影响电子墨水的显示质量。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Dong-Guk Yu等人发明了以聚合物包覆染料的方法制备彩色电泳粒子[1,2][Dong-Guk Yu,Jeong Ho An,Jin-Young Bae,et al.Macromolecules,2005,38,7485-7491.Dong-Guk Yu,Jeong Ho An,Jin-Young Bae,et al.Chem.Mater.2004,16(23);4693-4698],但是这种方法制备的彩色电泳粒子在电泳液中存在染料析出现象,对电子墨水显示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王静等人发明了染料包覆聚合物的方法制备彩色电泳粒子[3][冯亚青,王静,李详高,谢建宇.申请号:200610013549.X,公开号:CN1844200A]虽然克服了染料在介质中的析出,但是还存在颜色浅,颜色不鲜艳的缺点。Honeyman等人发明了聚合物包覆无机颜料的方法制备彩色电泳粒子[4][Honeyman C,Moran E,Libing Zhang,Pullen A,Emily P,Houde L,King M,Paolini J,Richard J.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US6822782.Nov,2004],但是由于使用的不是彩色聚合物,因此包覆降低了颜料本身的色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它是用于电子墨水的聚合物颜料(壳)包覆SiO2(核)的彩色电泳粒子,该彩色电泳粒子粒径均匀、球形度好,有机聚合物染(颜)料电泳粒子既保持了有机颜料色彩艳丽、密度合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有机颜料粒子的形态不均匀,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分散液中的运动效果不好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是以原硅酸乙酯、含可聚合官能团C=C的改性的染料单体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进行复合反应制备而成,按照下列质量配比:
原硅酸乙酯∶乙醇=0.125~1∶4;氨水∶乙醇=0.25~1∶10;硅烷偶联剂∶乙醇=0.1~1∶10;二氧化硅∶聚合染料单体=1∶3~5;聚合染料单体∶乙醇=0.01~0.1∶1。
工艺步骤是:首先是原硅酸乙酯和氨水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反应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然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改性染料聚合单体以AIBN(偶氮二异丁氰)为引发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的产物进行复合,制得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尺寸为50~200nm。
其中染料原料包括:改性后(引入可聚合官能团C=C)的分散橙GR(C.I.DisperseOrange 3)、分散红RLZ(C.I.Disperse Red 4)、分散紫(C.I.Disperse Red 11)、分散艳红E-RLN(C.I.Disperse Red 53)、分散红E-4B(C.I.Disperse Red 60)、分散桃红R3L(C.I.Disperse Red 86)、分散红5B(C.I.Disperse Violet 17)、分散紫4BN(C.I.Disperse Violet 8)、分散紫RL(C.I.Disperse Violet 28)、分散蓝GFL(C.I.Disperse Blue 20)、分散蓝BGL(C.I.Disperse Blue 73)、分散蓝9#(DisperseBlue 9#)、分散大红B(C.I.Disperse Red 1)、分散红玉3B(C.I.Disperse Red 5)、分散枣红B(C.I.Disperse Red 13)、分散红R(C.I.Disperse Red 19)、分散蓝(C.I.Disperse Blue 3)、分散蓝E-RFS(C.I.Disperse Blue 85)、分散棕3R(C.I.DisperseOrange 5)等可聚合染料的单体。
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
(1)将0.5~10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0.5~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5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4~12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2)将1~10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0.5~5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2~4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3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10∶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60~90℃,20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10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1~1%∶1,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5~5%∶1,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65~80℃,再按含可聚合官能团C=C的染料单体(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1~0.1,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每隔1h分三批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7~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
本发明核心原料选择通过原硅酸乙酯水解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球体;偶联剂选用商品号为SB570的硅烷偶联剂。由此将上述物质发生接枝聚合反应生成彩色聚合物包覆SiO2纳米粒子的粒径均匀的球形电泳粒子,粒径尺寸和包覆层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原料的用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所制备的彩色电泳粒子的粒径均匀,球形度好。聚合物颜料(壳)包覆SiO2(核)的电泳粒子既保持了有机颜料色彩艳丽、密度合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有机颜料粒子的形态不均匀,在电场的作用下,在分散液中的运动效果不好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得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
图2是制得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1)将1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0.5mL的氨水溶液(质量浓度为25~28%)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4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干燥后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2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1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4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2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7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9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3%,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8%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80℃,再按带有可聚合官能团(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橙GR(C.I.Disperse Orange 3)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2,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8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2g,粒径尺寸为100nm。
实例2
(1)将2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1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5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6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4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2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3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2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8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6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3.8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1%,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5%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0℃,再按带有可聚合官能团(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红RLZ(C.I.Disperse Red 4)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4,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7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6g,粒径尺寸为80nm。
实例3
(1)将3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3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4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9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6g。
(2)将10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0.5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5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9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0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6%,PVP/乙醇的质量比为3%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紫(C.I.Disperse Red 11)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6,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0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8g,粒径尺寸为120nm。
实例4
(1)将4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1.5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50℃。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12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75g。
(2)将10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5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2~4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2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80℃,2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5.5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4%,PVP/乙醇的质量比为2%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0℃,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艳红E-RLN(C.I.Disperse Red 53)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8,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2.2g,粒径尺寸为110nm。
实例5
(1)将5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40℃。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6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02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2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2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5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2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60~90℃,20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10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4.1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4%,PVP/乙醇的质量比为1%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80℃,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红E-4B(C.I.Disperse Red 60)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5,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7g,粒径尺寸为90nm。
实例6
(1)将3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左右。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5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62g。
(2)将7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1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8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75℃,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8.2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2%,PVP/乙醇的质量比为1%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桃红R3L(C.I.Disperse Red 86)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2,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0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2g,粒径尺寸为130nm。
实例7
(1)将6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4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4~12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2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3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9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9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3.0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1%,PVP/乙醇的质量比为4%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80℃,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红5B(C.I.Disperse Violet 17)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3,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4g,粒径尺寸为150nm。
实例8
(1)将4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1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40℃。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8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8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0.5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2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6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7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3.1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3%,PVP/乙醇的质量比为5%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紫4BN(C.I.Disperse Violet 8)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2,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0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3g,粒径尺寸为80nm。
实例9
(1)将3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1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50℃。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8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6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2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8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0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6%,PVP/乙醇的质量比为2%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80℃,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紫RL(C.I.Disperse Violet 28)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5,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8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1g,粒径尺寸为120nm。
实例10
(1)将2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1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40℃。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11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4g。
(2)将3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1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4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5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80℃,3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9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2%,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5%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蓝GFL(C.I.Disperse Blue 20)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5,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7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08g,粒径尺寸为90nm。
实例11
(1)将5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5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0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3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90℃,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3.1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4%,PVP/乙醇的质量比为5%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80℃,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蓝BGL(C.I.Disperse Blue 73)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3,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7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4g,粒径尺寸为110nm。
实例12
(1)将2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左右。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12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0.4g。
(2)将5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1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3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9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1.0g。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4%,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9%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75℃,再按可聚合(制备方法参见专利申请号200910068694.1)的分散蓝9#(Disperse Blue 9#)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2,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分三次(每隔1h加入一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1.2g,粒径尺寸为130nm。

Claims (4)

1、一种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原硅酸乙酯、含可聚合官能团C=C的改性的聚合染料单体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进行复合反应制备而成,按照下列质量配比:
原硅酸乙酯∶乙醇=0.125~1∶4;氨水∶乙醇=0.25~1∶10;硅烷偶联剂∶乙醇=0.1~1∶10;二氧化硅∶聚合染料单体=1∶3~5;聚合染料单体∶乙醇=0.01~0.1∶1。
工艺步骤是:首先是原硅酸乙酯和氨水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分散反应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然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改性染料聚合单体以AIBN为引发剂、PVP为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的产物进行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泳粒子,其特征在于它的平均粒径尺寸为50~200n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染料单体包括:分散橙GR、分散红RLZ、分散紫、分散艳红E-RLN、分散红E-4B、分散桃红R3L、分散红5B、分散紫4BN、分散紫RL、分散蓝GFL、分散蓝BGL、分散蓝9#、分散大红B、分散红玉3B、分散枣红B、分散红R、分散蓝、分散蓝E-RFS或分散棕3R。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的步骤:
(1)将0.5~10mL的原硅酸乙酯溶于40mL无水乙醇中制成溶液;0.5~2mL的氨水溶液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两种溶液分别取10mL加入到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反应温度控制在35~55℃,之后每过2h就加10mL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直到溶液全部加入反应体系中,再反应4~12h,完毕后离心分离,无水乙醇洗涤三次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2)将1~10mL的纯净水加入45mL乙醇中,再加入0.5~5mL的硅烷偶联剂SB570。然后将pH调为2~4配制成溶液,50℃下搅拌1~3h,使得硅烷偶联剂充分水解,将步骤(1)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按照二氧化硅与硅烷偶联剂质量比为1~10∶1,加入体系中,超声分散30min,在60~90℃,20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10h,冷却后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以上,干燥箱中干燥,制备出亲油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3)将1g由步骤(2)制备出的亲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40ml乙醇中,然后按照AIBN/乙醇的质量比为0.1~1%∶1,PVP/乙醇的质量比为0.5~5%∶1,分别加入AIBN和PVP;常温下通氮气搅拌30min,然后加热至65~80℃,再按含可聚合官能团C=C的染料单体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01~0.1,将改性后的染料单体制备成20ml乙醇溶液装入恒压漏斗中,每隔1h分三批次加入到上述体系中,待聚合单体加完后氮气保护下搅拌回流7~12h停止反应,将所得产品离心分离并用乙醇反复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
CN2009100691210A 2009-06-04 2009-06-04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5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91210A CN101575463B (zh) 2009-06-04 2009-06-04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91210A CN101575463B (zh) 2009-06-04 2009-06-04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5463A true CN101575463A (zh) 2009-11-11
CN101575463B CN101575463B (zh) 2012-10-31

Family

ID=4127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91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75463B (zh) 2009-06-04 2009-06-04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7546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3040A (zh) * 2013-02-20 2013-06-26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2627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泳粒子、电泳粒子的制造方法、电泳分散液、电泳片、电泳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540162A (zh) * 2012-07-17 2014-01-2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有机颜料制备电泳粒子的方法
CN104073023A (zh) * 2013-03-25 2014-10-01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泳粒子和一种电泳显示液
CN104160328A (zh) * 2011-12-26 2014-11-19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电泳粒子、电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泳显示装置
WO2017200375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Hj Forever Patents B.V. Electrophoretic device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CN108697595A (zh) * 2016-02-29 2018-10-23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内含二氧化硅的微胶囊树脂颗粒、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CN110491544A (zh) * 2019-08-01 2019-11-22 嘉兴辰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60479A (zh) * 2023-02-09 2023-04-14 山东韩师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改性的聚合物自修复海洋防腐涂层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2782B2 (en) * 2001-05-15 2004-11-23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0384915C (zh) * 2006-04-27 2008-04-30 天津大学 用于电子墨水的染料包覆聚合物的电泳粒子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0328B (zh) * 2011-12-26 2017-05-17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电泳粒子、电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泳显示装置
CN104160328A (zh) * 2011-12-26 2014-11-19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电泳粒子、电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泳显示装置
US9541812B2 (en) 2011-12-26 2017-01-10 Kolon Industries, Inc. 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production methods of electrophoretic particles, an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s
CN103226276A (zh) * 2012-01-27 2013-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泳粒子、电泳粒子的制造方法、电泳分散液、电泳片、电泳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540162A (zh) * 2012-07-17 2014-01-2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有机颜料制备电泳粒子的方法
CN103173040A (zh) * 2013-02-20 2013-06-26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73040B (zh) * 2013-02-20 2015-07-22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颗粒、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73023A (zh) * 2013-03-25 2014-10-01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泳粒子和一种电泳显示液
CN108697595A (zh) * 2016-02-29 2018-10-23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内含二氧化硅的微胶囊树脂颗粒、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CN108697595B (zh) * 2016-02-29 2022-01-14 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 内含二氧化硅的微胶囊树脂颗粒、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WO2017200375A1 (en) * 2016-05-17 2017-11-23 Hj Forever Patents B.V. Electrophoretic device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US10921678B2 (en) 2016-05-17 2021-02-16 Elstar Dynamics Patents B.V. Electrophoretic device
CN110491544A (zh) * 2019-08-01 2019-11-22 嘉兴辰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60479A (zh) * 2023-02-09 2023-04-14 山东韩师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改性的聚合物自修复海洋防腐涂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75463B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5463B (zh) 二氧化硅与聚合物核-壳结构的复合电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04212197B (zh) 基于硅溶胶非连续沉积制备两亲性改性有机颜料的方法
CN109201438B (zh) 一种呈色具有高明亮度低角度依赖性的复合光子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1476B (zh) 兼具结构稳定和颜色鲜艳的图案化光子晶体结构生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44850A (zh) 用于电子墨水的聚合物染(颜)料的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9750B (zh) 一种用于蓝光固化数码印花的反应型有机颜料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4634A (zh) 一种高活性染料吸附量彩色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540162B (zh) 使用有机颜料制备电泳粒子的方法
CN108148443B (zh) 一种水性自分散纳米有机颜料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600773B (zh) 一种壳层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702420A (zh) 一种彩色聚丙烯酸脂类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406078A (zh) 一种椭球状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包覆磁性三氧化二铁微粒的制备方法
CN107486112B (zh) 一种不脱色的单分散彩色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2532938B (zh) 含有超细酞菁颜料颗粒的颜料制备物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Facile and binder-free fabrication of deep colors on cotton fabrics with hand-feel enhancement via screen printing
CN101833217A (zh) 改性的壳-核复合结构的黄色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5106A (zh) 一种圆珠笔用炭黑水性色浆的制备方法
CN107915801B (zh) 一种树莓型pH值/温度敏感性聚合物微囊的制备方法
CN100564428C (zh) 用于电子墨水的核-颜料层-壳的复合结构的电泳粒子制备方法
CN102558970B (zh) 一种采用溶胶稀释制备低粘度uv涂料色浆的方法
CN100384915C (zh) 用于电子墨水的染料包覆聚合物的电泳粒子制备方法
CN114181694B (zh) 一种用于电子纸的红色荧光电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49880B (zh) 纳米颜料及制作方法、电子墨水微胶囊和电泳显示装置
CN112724305B (zh) 单分散量子点编码磁性微球
CN105111895A (zh) 一种纳米改性耐磨高硬度地板漆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