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4745A -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4745A
CN101564745A CNA2008102406832A CN200810240683A CN101564745A CN 101564745 A CN101564745 A CN 101564745A CN A2008102406832 A CNA2008102406832 A CN A2008102406832A CN 200810240683 A CN200810240683 A CN 200810240683A CN 101564745 A CN101564745 A CN 101564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il
rotary body
punch
reset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406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4745B (zh
Inventor
孙征
王三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2406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4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4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上凸模的下端有旋转孔,旋转孔内配合有旋转体,旋转孔的开口长度小于旋转体的直径,上凸模有孔从上凸模的顶端直通旋转孔的侧面,孔内插有复位钉、弹簧和丝堵,复位钉为圆柱体,下端直径小于上端,复位钉的上端套有弹簧位于复位钉的上端套的台阶上,丝堵安装在复位钉的上端上凸模的孔口,旋转体有通过圆心的缺口,在旋转体的圆弧面上有旋转槽和让位槽,旋转槽的宽度与复位钉的下端直径匹配,复位钉的下端插入旋转槽中,下弯凸模的侧面有斜面。本发明的装置弯曲件的角度公差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α±1°。

Description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该装置是模具设计、制造领域里,用于精密复杂模具设计中的一种结构。
技术背景
在模具中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将毛坯弯曲成一定曲率、一定角度形成所需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称为弯曲,它是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之一。在弯曲过程中在外力去除后,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而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这种现象称为回弹(θ′>θ)见图1、2,回弹是影响弯曲零件精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塑性变形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弹性变形,且因材质及板厚的差异,所以要完全消除弯曲件的回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来减小或补偿由于回弹所产生的误差,以提高弯曲件的精度。
根据弯曲件的不同要求和生产批量的大小,有各种弯曲方法,每种弯曲方法、工艺对回弹的影响大小是不一样的,在这里研究的是精密连续级进模具在自动冲压中的弯曲结构,因为连续级进模具具有结构紧凑特点,这就要求在不增加结构空间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弯曲件精度与质量、减少回弹。
常用弯曲结构:分为上模、下模两部分,冲床在一个冲程中完成弯曲工作。如图3、4、5,被弯工件在第2工位完成弯曲,被弯角度的回弹α不可消除的,被弯曲件的完成角度为90°+α°。尤其对于小于90°的弯曲要求是不能实现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包括上凸模,旋转体,复位钉,弹簧,丝堵和下弯凸模。上凸模的下端有旋转孔,旋转孔内配合有旋转体,旋转孔的开口长度小于旋转体的直径,上凸模有孔从上凸模的顶端直通旋转孔的侧面,孔内插有复位钉、弹簧和丝堵,复位钉为圆柱体,下端直径小于上端,复位钉的上端套有弹簧位于复位钉的上端套的台阶上,丝堵安装在复位钉的上端上凸模的孔口,旋转体有通过圆心的缺口,在旋转体的圆弧面上有旋转槽和让位槽,让位槽与旋转体的轴向同向,旋转槽在让位槽中部的一侧,与让位槽成十字方向,旋转槽的宽度与复位钉的下端直径匹配,复位钉的下端插入旋转槽中,下弯凸模的侧面有斜面。
旋转体2装入上凸模1后,复位钉3在弹簧4压力下进入旋转体2的旋转槽内形成旋转体只能进行旋转运动而不能轴向移动,因上凸模1在旋转方向有限位挡块6限位,因此保证旋转体2下弯曲部分退到上凸模1旋转槽内。由于旋转体2和下弯凸模8角度一致,上凸模1在向下运动时首先弯曲材料90°,当上凸模1继续下行时,由于旋转体2上部接触到材料使旋转体2产生旋转运动,当运动到与下弯凸模8角度吻合时,上凸模1停止运动。当上凸模1向上运动时在弹簧4作用下旋转体2复位,从而达到一个冲次。
开发研制的目的:提高弯曲件精度与质量,减小弯曲回弹;增加变形区域的压应力,从而减小回弹角,增加可调整的补偿手段,抵消弯曲回弹角。达到减小误差提高精度和质量的目的。
开发研制的手段原理:一.在实际生产中,回弹是影响弯曲精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根据补偿的原理,(即:根据弯曲件的回弹趋势与回弹量,修正冲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使弯曲以后的工件回弹量恰好得到补偿)研发了一种弯曲结构。该弯曲结构工作方式如下;图6、7、8、9(为了说明方便,把一个冲程分解为四个工位)被弯曲零件在完成初弯曲后,在第二工位,驱动旋转体以0为圆心顺时针旋转,此时即增加了正压力(正压力可使回弹角缩小)同时旋转体侧立工作面将被弯曲件压至90°--α°,完成弯曲。在第三工位回程时,旋转体以O为圆心逆时针旋转复位,弯曲工作完成,被弯曲件的角度为(90°--α°+α°)=90°。
二.被弯曲工件的弯曲角度可由旋转体的角度调整获得较高的精度,该结构的重要核心环节是增加了旋转体,其构造详细见图10、11、12和图13。
三.工作原理的力学分析,见图14:
1.补偿弯曲起始,因为F力的作用,产生F2,由于F2大于F1从而推动旋转体转动,所以产生F4,被弯曲件在F4的作用下,完成补偿角度α弯曲。
2.补偿弯曲完成,完成弯曲后F力解除,旋转体在F1的作用下复位,补偿角α可通过ω角调整得到有效的控制,ω它的大小由弯曲件的回弹量补偿角决定。
发明的效果:参见图2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弯曲件的角度公差所能达到的精度指标α±1°,甚至更高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冲压工艺示意图。
图2为折弯角度的回弹示意图。
图3为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4为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5为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冲压加工工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下模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旋转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为部件拆分示意图(分解爆炸图):即由几部分组成上凸模1,旋转体2,复位钉3,弹簧4,丝堵5弯共五个制造单元零件。弯曲材料为弯曲机构加工的工件20,下弯凸模8。
其构造作用如图12所示,其中上凸模1是弯曲工作本体(机架),在机构中起固定构件用作支撑和运动的参考。
旋转体2是核心工作件(主动构件),是由外界赋予确定独立运动的构件。复位钉3(从动构件)约束旋转体2的轴向移动、并起复位作用。
该三个零件组成回转副,即转轴机构。弹簧4和丝堵5起辅助作用。
根据弯曲机构的要求:
1.如图13所示在旋转体2上加工弯曲工作面,
2.旋转体2外径、上凸模1安装孔可按配合H7/h7制造。
3.需要在上凸模1如图位置增加限位挡块6(如图15所示)、在上凸模的下端的旋转孔内有凸起为限位挡块6,旋转体2的直径与旋转孔的内径相匹配,旋转体2的让位槽对准限位挡块6,插进旋转孔内,限位挡块6卡在旋转体2的旋转槽中限位。
在旋转体2上增加旋转槽,配合复位钉3,约束转轴的起始位置和弯曲完成位置。
4.根据机构运动的要求在旋转体2,如图13所示位置加工复位钉旋转、让位槽,其配合仍可按H7/h7制造。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在下弯凸模8增加负角,作为弯曲让位。因为旋转体2的作用,使预弯曲角小于90°,所以下弯凸模8需增加让位角度,其大小可根据具体的材料、板厚等因素,随旋转体2共同调整。如图所示实际有效弯曲工作部分在中间部分。
旋转体2装入上凸模1后,复位钉3在弹簧4压力下进入旋转体2的旋转槽内,形成旋转体只能进行旋转运动而不能轴向移动,因上凸模1在旋转方向有限位,因此保证旋转体2下弯曲部分退到上凸模1旋转槽内。由于旋转体2和下弯凸模8角度一致,上凸模1在向下运动时首先弯曲材料90°,当上凸模1继续下行时,由于旋转体2上部接触到材料使旋转体2产生旋转运动,当运动到与下弯凸模8角度吻合时,上凸模1停止运动。当上凸模1向上运动时在弹簧4作用下旋转体2复位,从而达到一个冲次。

Claims (2)

1、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包括上凸模,旋转体,复位钉,弹簧,丝堵,下弯凸模,其特征是:上凸模的下端有旋转孔,旋转孔内配合有旋转体,旋转孔的开口长度小于旋转体的直径,上凸模有孔从上凸模的顶端直通旋转孔的侧面,孔内插有复位钉、弹簧和丝堵,复位钉为圆柱体,下端直径小于上端,复位钉的上端套有弹簧位于复位钉的上端套的台阶上,丝堵安装在复位钉的上端上凸模的孔口,旋转体有通过圆心的缺口,在旋转体的圆弧面上有旋转槽和让位槽,让位槽与旋转体的轴向同向,旋转槽在让位槽中部的一侧,与让位槽成十字方向,旋转槽的宽度与复位钉的下端直径匹配,复位钉的下端插入旋转槽中,下弯凸模的侧面有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其特征是:在上凸模的下端的旋转孔内凸槽为限位挡块,卡在旋转体的旋转槽中限位。
CN2008102406832A 2008-12-26 2008-12-26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Active CN101564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6832A CN101564745B (zh) 2008-12-26 2008-12-26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2406832A CN101564745B (zh) 2008-12-26 2008-12-26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745A true CN101564745A (zh) 2009-10-28
CN101564745B CN101564745B (zh) 2011-02-02

Family

ID=4128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406832A Active CN101564745B (zh) 2008-12-26 2008-12-26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474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24A (zh) * 2010-07-19 2010-11-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边模具结构
CN106270071A (zh) * 2016-10-13 2017-0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侧翻边机构
CN112570526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P型折边折弯工艺
CN114029369A (zh) * 2021-09-18 2022-02-11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工件的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29369B (zh) * 2021-09-18 2024-05-14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工件的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2357A (en) * 1987-05-28 1989-02-07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springback in a workpiece
AT411022B (de) * 2002-02-27 2003-09-25 Juricek Christian Dipl Ing Verfahren zur reduktion der biegewinkelfehler beim gesenkbiegen
CN2649213Y (zh) * 2003-09-23 2004-10-20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模
CN201008920Y (zh) * 2007-04-06 2008-01-23 李文元 一种控制回弹的弯曲模
CN201329388Y (zh) * 2008-12-26 2009-10-21 北京机电院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024A (zh) * 2010-07-19 2010-11-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边模具结构
CN106270071A (zh) * 2016-10-13 2017-0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侧翻边机构
CN112570526A (zh) * 2019-09-29 2021-03-30 昆山嘉丰盛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P型折边折弯工艺
CN114029369A (zh) * 2021-09-18 2022-02-11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工件的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29369B (zh) * 2021-09-18 2024-05-14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工件的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4745B (zh) 201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98489B2 (ja) ヘミング加工装置およびヘミング加工方法
CN102248082B (zh) 成形制品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下模具
US10124398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orged crankshaft
CN201304448Y (zh) 一种用于汽车u型骨架的打弯模具
JP3415358B2 (ja) 複合成形型および複合成形方法
CN109789468B (zh) 用于生产具有进行了匹配的底部区域的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64745B (zh)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CN102189161A (zh) 用于制造波纹状翅片的制造设备
CN110788164B (zh) 一种手工校形模具的使用方法
CN101773967A (zh) 基于变压边力控制的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形模具
CN211386578U (zh) 一种一步完成内扣折弯模具
US20150101385A1 (en) Too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mped parts
KR100667196B1 (ko) 부각 성형 다이
CN205571066U (zh) 一种旋转弯边机构
CN201329388Y (zh) 一种上转轴弯曲装置
CN212384384U (zh) 多层鼓状结构零件折弯卷圆冲压连续模
KR20040009380A (ko) 금속판의 라운딩 성형 방법 및 성형장치
CN109604441A (zh) 一种汽车钢板配件连续冲压工艺
JPH11290951A (ja) 高強度鋼板のプレス成形方法およびプレス成形装置
CN110788163B (zh) 一种手工校形模具
JP5094192B2 (ja) ヘッドレトステイのプレス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レス加工装置
CN106734408A (zh) 一种摆动式折弯机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08991601U (zh) 一种摇臂体类产品的加工级进模
JP5152047B2 (ja) プレス装置
KR20100034301A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조립체의 펀칭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ME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HIGH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ACADEM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Gongti North Road No. 4

Patentee after: BMEI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7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Gongti North Road No. 4

Patentee before: High Technologies Co., Ltd.,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