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8875A -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8875A
CN101558875A CNA2009101140412A CN200910114041A CN101558875A CN 101558875 A CN101558875 A CN 101558875A CN A2009101140412 A CNA2009101140412 A CN A2009101140412A CN 200910114041 A CN200910114041 A CN 200910114041A CN 101558875 A CN101558875 A CN 101558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llia nitidissima
camellia
extraction
saponin
gran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140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继往
秦小明
宁恩创
刘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IREN TANG GOLDEN CAMELLIA TEA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IREN TANG GOLDEN CAMELLIA TEA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IREN TANG GOLDEN CAMELLIA TEA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IREN TANG GOLDEN CAMELLIA TEA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9101140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58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58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8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金花茶叶制成的颗粒剂,其生产方法是从金花茶新鲜叶片提取的有效物质,经提取、浓缩、分离纯化、干燥,得到金花茶皂甙,加入木糖醇或助剂,干燥,包装,得到产品,本发明产品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保健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从植物提取物质制成的保健产品,特别是从植物金花茶叶提取的物质制成的保健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是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广西首次被发现,是一种世界珍稀的植物资源。作为壮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中草药,金花茶主要用于咽喉炎、痢疾、高血压、预防肿瘤,花用于便血、月经不调。
世界上80%以上的金花茶资源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二十世纪80年代广西中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对金花茶叶进行提取分析和药理实验,发现金花茶叶含有茶多糖、茶多酚、茶皂甙、黄酮类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同时含有丰富的锗、硒和锌等维持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动物及临床实验表明,金花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肿瘤生长、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激活人体多种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1994年南宁金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多种生理功能。由于金花茶资源分布的局限性,国外在该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随着人们对金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金花茶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医学药用方面的潜力已逐渐被世人所认识。
围绕着金花茶在医药上的应用,目前人们对金花茶及其提取物进行了许多有效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陈全斌、湛志华、张巧云、廖娜在《广西热带农业》2005(6).-10-11发表题名为“金花茶叶中黄酮甙元的分离提纯及其表征”的文章,以金花茶叶为原料提取黄酮,黄酮经水解,溶剂萃取、柱层析等手段,得到高纯度甙元;经熔点、TLC、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法等分析手段进行结构表征,首次证实金花茶叶含有黄酮甙,其甙元为槲皮素和山奈酚。在金花茶提取和制作保健食品方面,我们也检索到以下一些公开文献,例如:
1、中国专利申请号:03149225.8,申请日:2003.06.18,名称:一种金花茶浓缩液,公开(公告)号:CN1460438,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大道全景大厦东座8楼,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花茶浓缩液。目前对金花茶提取液的浓缩均采用了常规的高温提取浓缩方法,在高温状态下,极易使金花茶中的芳香类物质挥发散失,活性成分受到较大破坏。本发明采用的是纳米膜分离浓缩技术,在25-40℃条件下对金花茶提取液进行浓缩,避免了加热浓缩过程对活性成分的破坏,以及有效成分的流失。本发明是进行金花茶系列产品开发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开发金花茶食品、饮料、保健品、日用品及药品。
2、中国专利申请号:03140885.0,名称:一种金花茶提取液,公开(公告)号:CN1476767,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大道全景大厦东座8楼,摘要:一种金花茶提取液。金花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提取金花茶成分的方法是高温提取和浓缩,这样会破坏部分有效成分,本发明采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并采用超声波振荡,以提高提取效率,全过程采用了低于60℃的低温条件,有效保护了金花茶中的芳香类物质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各种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并可缩短提取时间,降低了成本。
3、【题名】金花茶饮料工艺的研究【作者】赵彦华,田呈瑞,徐长波,韦能,秦立虎【机构】[1]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2]西安海星现代饮品有限公司,[3]防城港市金花茶有限公司,[4]西安市奶业科学研究所。【刊名】食品科学.2005,26(9).-323-326【文摘】本文研究了生产条件下金花茶饮料浸提的基本工艺,及防止金花茶饮料出现货架期浑浊的澄清工艺。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确定了金花茶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
4、【题名】金花茶口服液加工工艺研究【作者】宁恩创[1]秦小明[2]杨宏[3]【机构】[1]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2]湛江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3]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刊名】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121-122,125【文摘】探讨了金花茶口服液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以金花茶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提取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了口服液的最佳配方,研制出一种具有金花茶独特风味,入口微苦,回味悠长,降血脂功能明显的保健产品。
5、【题名】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提取新工艺研究【作者】秦小明[1]宁恩创[2]杨宏[3]【机构】[1]湛江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3]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刊名】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0).-122-124【文摘】目的:探讨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对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浸出率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茶多酚和总皂甙作为浸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从金花茶叶中提取药用保健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超声波频率为25kHz,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中试生产的实际效果表明:新工艺与现行的生产工艺相比,茶多酚、总黄酮和总皂甙的浸提率分别提高了17.3%、13.2%和9.3%,抽提工序时间缩短了2h。
6、【题名】金花茶浓缩饮液加工工艺研究【作者】杨宏[1]秦小明[2]宁恩创[3]【机构】[1]广西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湛江海洋大学,[3]广西大学。【刊名】广西热带农业.2005(3).-38-39【文摘】采用酶解处理结合超声波振荡处理提取金花茶叶药用保健成分,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浓缩饮液的最佳配方,研制具有金花茶独特风味的保健产品。
7、【题名】金花茶叶酶法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作者】王元凤、王登良等【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刊名】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1,20(6).582-587,593【文摘】添加外源酶把金花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其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为金花茶叶干样的100倍,添加的木瓜蛋白酶的质量分数为0.4%,pH值为5.0-5.5,温度为50-55℃,恒温120min。在此条件下,金花茶叶水浸出率、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9.47%、7.39%和1.84%,粗蛋白氨基酸的总浸出率为25.5%左右,金花茶叶中矿质元素Fe、Zn、Se、Mn、Co、Mo、Ge、V的浸出率都在95%以上。
从上述公开文献了解到,目前对金花茶的成分研究和提取,生产的产品较多,但是由于用普通方法提取金花茶叶的活性成分的回收率和活性较低,做成产品的功效也随之降低。主要原因是金花茶叶片角质层极厚,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原果胶和叶绿素,表面又分布有大量的蜡质层,对活性成分的提取十分不利。目前金花茶加工产品只限于袋泡茶、饮料、金花茶速溶茶、金花茶口服液等,所公开的金花茶叶浸提工艺是沿用传统的作坊式中草药熬制方法即采用夹层锅高温提取,常压高温浓缩工艺。在高温提取和高温浓缩过程中,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的部分或者完全丧失,金花茶特有的芳香物质已大部分挥发损失,而且药用保健成分的提取率低,造成单位产品原料(鲜叶)消耗量大,所加工的产品档次低(风味差,带有刺激性异味),质量很不稳定。因此,在金花茶药用活性成分的提取、浓缩和深加工利用方面迫切需要进行科技攻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从植物金花茶叶提取皂甙类物质,并将其精制成金花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
(1)原料处理
将采摘不超过24小时的金花茶新鲜叶片去除黄叶和杂质,清洗,破碎成1cm左右的条状碎叶片。
(2)浸提
金花茶新鲜叶碎片加入清水,采用超声波浸提法或者超声波浸提法结合酶解处理,其中超声波浸提法是在金花茶新鲜碎叶片与清水质量比1∶1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60-70分钟,频率25-80kHz的条件下提取;
所述的超声波浸提法结合酶解是将金花茶叶片移入超声波提取罐,加5倍的纯净水进行搅拌,加热到40℃,然后加入料液量0.05%的复合果浆酶,恒温保持2小时,并不断搅拌。酶解处理结束后迅速加热至100℃灭酶10分钟。再添加鲜叶重量5倍纯净水,当浆液温度达到60-70℃左右时,通过超声波中药提取机组(TCD-1000)对金花茶鲜叶中的皂甙活性成分进行振荡提取。第一次超声波振荡结束后过滤,残渣再加入10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振荡提取(提取条件同第一次)。
(3)过滤
两次提取所得的浸提液经双效过滤机(120目)过滤后合并至不锈钢储罐(2m2)待用。
(4)纳米膜分离浓缩
将上述溶液过滤后在40-60℃的条件下浓缩,采用加压纳滤法浓缩生产金花茶浓缩液,纳滤膜组件为美国GE公司、OSMONIC或KOCH公司的产品,型号是DK系列,有效面积2.5m2,材质聚酰胺,也可以使用醋酸纤维膜;整套实验装置由预处理、纳滤,清洗三部分组成,物料由原料桶经加压泵加压,运行压力1.5Mpa,送入纳滤膜组件,调节纳滤膜出口阀门,使过滤压力达到预定值,物料经纳滤膜过滤后分成滤过液和浓缩液。滤过液进入清液罐,浓缩液从组件流出后回到浓缩罐,如此不断循环实现料液的浓缩和分离,最终浓度指标以固形物含量浓度的8-10%为标准。
(5)金花茶皂甙纯化
采用Diaion HP-10(日本三菱合成工业公司)等大孔吸附树脂作分离纯化金花茶皂甙对比试验,选出最佳的吸附剂树脂和工艺技术参数。将大孔吸附树脂装填到玻璃圆柱体内,并以蒸馏水充分冲洗层析柱,把纳滤膜分离浓缩的溶液按每小时50-100升的速度经过树脂柱,然后用质量浓度20-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的金花茶皂甙(树脂的再生用乙醇95%浸泡5-10小时),并进行乙醇回收。
(6)混合干燥
把木糖醇和糊精于60℃左右干燥2~3h后,粉碎过40~60目筛。将纯化的金花茶皂甙加入木糖醇和糊精,金花茶皂甙与木糖醇的质量比例一般为1∶2.5~6,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3-10%,另外,还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含量为0.02-0.05%;如果不加木糖醇,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2-5倍,混合均匀,加入70%左右的乙醇调节湿度,热风烘干,温度为40℃~80℃。干燥所得的金花茶颗粒为浅黄色均匀颗粒,含水率为3.1%。加入质量含量0.02-0.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的作用是将金花茶的苦涩味包埋。
也可以采用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干燥,喷雾干燥的进口风温度为90-110℃;出口风温度为70-80℃。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低温超声波提取金花茶叶活性成分,与传统的金花茶叶浸提工艺相比,由于所公开的金花茶叶浸提工艺是沿用传统的作坊式中草药熬制方法即采用夹层锅高温提取,常压高温浓缩工艺,致使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的部分或者完全丧失,特有的芳香物质也大部分挥发损失;药用保健成分的提取率低,造成单位产品原料(鲜叶)消耗量大,所加工的产品档次低(风味差,带有刺激性异味),质量很不稳定。而本发明采用低温超声波提取技术对金花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可以降低能量消耗,缩短提取时间,减少提取过程中可能的破坏,有效提高金花茶活性成分的回收率和活性保持。
2、我国中药的传统浓缩方法一般采用常温高压浓缩或者多效真空浓缩,这些浓缩方法都有着很多的弊端,能耗高、有机溶剂损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固有风味损失大、香气差、活性成分损失大等缺点。金花茶鲜叶中含有丰富的总皂甙,但用传统工艺的浓缩过程中泡沫极多,溢出部分损失大,经常需要打破真空,造成浓缩效率很低,能源消耗大,最终成品的质量不稳定。本发明采用的纳滤膜分离浓缩技术与常规真空浓缩相比,简化生产工艺,缩短加热时间,大大降低能耗,有效地提高了浸提液中金花茶皂甙的回收率和活性成分保持。
3、采用大孔吸附树脂高效吸附剂分离纯化金花茶皂甙,与常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低温高效等优点。
4、大量医学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金花茶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抑制肿瘤生长、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等作用。根据金花茶的成分分析结果,许多专家推测金花茶的这些功效与皂甙类化学成分有密切相关。
5、本发明生产得到的金花茶颗粒剂保存时间长,活性成分含量高,过去我们曾经开发的金花茶口服液、金花茶速溶茶、金花茶饮料等产品由于功效因子没有被解明,这些产品还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产品档次也难以提升,已经跟不上“第三代保健品”保健品的要求。所以本发明是以金花茶皂甙为突破口开发功效因子明确的新型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提升企业发展的潜力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壮大。
6、通过对金花茶的深加工,采用高新技术,实施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品质、高质服务、低成本)的战略,以低值的农副产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农产品增值,达到农民增收,企业获利,增加国家税收,同时还能提高人们对金花茶的保健作用的认识,加强对金花茶这一珍稀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发明也能将金花茶的经济价值开发出来并形成产业,提升金花茶产品的附加值,使金花茶原料得到合理利用。
7、本发明的经济效益,金花茶颗粒剂由于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采摘不超过24小时的金花茶新鲜叶片去除黄叶和杂质,清洗、破碎成1cm左右的条状碎叶片,然后采用超声波浸提法,金花茶新鲜碎叶片与清水质量比1∶1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2h,频率25-80kHz下提取有效成分。浸提液再经双效过滤机(120目)过滤后在40-60℃的条件下浓缩,采用加压纳滤法浓缩生产金花茶浓缩液,运行压力1.5Mpa,滤过液流量1.75LPM,浓缩液流量43LPM,最终浓度指标以固形物8--10%为标准。采用Diaion HP-10(日本三菱合成工业公司)等大孔吸附树脂作分离纯化金花茶皂甙对比试验,选出最佳的吸附剂树脂和工艺技术参数。将树脂装填到玻璃圆柱体内,并以蒸馏水充分冲洗层析柱。把纳滤膜分离浓缩的溶液按每小时50-100升的速度经过树脂柱,然后用20-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的金花茶皂甙(树脂的再生用乙醇95%浸泡5-10小时),并进行乙醇回收。把木糖醇和糊精于60℃左右干燥2~3h后,粉碎过40~60目筛,将纯化的金花茶皂甙加入木糖醇和糊精,金花茶皂甙与木糖醇的质量比例一般为1∶2.5~6,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3-10%,另外,还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含量为0.02-0.05%。混合均匀,加入70%左右的乙醇调节湿度,热风烘干,温度为40℃~80℃。干燥所得的金花茶颗粒为浅黄色均匀颗粒,含水率为3.1%,包装,得到金花茶颗粒成品。
实施例2
将采摘不超过24小时的金花茶新鲜叶片去除黄叶和杂质,清洗、破碎成1cm左右的条状碎叶片。将金花茶叶移入超声波提取罐,加5倍纯净水进行搅拌,加热到40℃,然后加入料液量0.05%的复合果浆酶进行酶解,恒温保持2小时,并不断搅拌,酶解处理结束后迅速加热到100℃灭酶10分钟。再添加鲜叶重量5倍纯净水,当浆液温度达到60-70℃左右时,通过超声波中药提取机组(TCD-1000)对金花茶鲜叶中的皂甙活性成分进行振荡提取。第一次超声波振荡结束后过滤,残渣再加入10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振荡提取(提取条件同第一次)。浸提液再经双效过滤机(120目)过滤后,采用加压纳滤法浓缩生产金花茶浓缩液,运行压力1.5Mpa,滤过液流量1.75LPM,浓缩液流量43LPM,最终浓度指标以固形物8--10%为标准。采用Diaion HP-10(日本三菱合成工业公司)等大孔吸附树脂作分离纯化金花茶皂甙对比试验,选出最佳的吸附剂树脂和工艺技术参数。将树脂装填到玻璃圆柱体内,并以蒸馏水充分冲洗层析柱。把纳滤膜分离浓缩的溶液按每小时50-100升的速度经过树脂柱,然后用20-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的金花茶皂甙(树脂的再生用乙醇95%浸泡5-10小时),并进行乙醇回收。把糊精于60℃左右干燥2~3h后,粉碎过40~60目筛,将纯化的金花茶皂甙加入糊精,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2-5倍,另外,还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含量为0.02-0.05%。混合均匀,加入70%左右的乙醇调节湿度,热风烘干,温度为40℃~80℃。干燥所得的金花茶颗粒为浅黄色均匀颗粒,含水率为3.1%。包装,得到金花茶颗粒成品。
实施例3
将采摘不超过24小时的金花茶新鲜叶片去除黄叶和杂质,清洗、破碎成1cm左右的条状碎叶片,将金花茶叶移入超声波提取罐,加5倍纯净水进行搅拌,加热到40℃,然后加入料液量0.05%的复合果浆酶进行酶解,恒温保持2小时,并不断搅拌,酶解处理结束后迅速加热到100℃灭酶10分钟。再添加鲜叶重量5倍纯净水,当浆液温度达到60-70℃左右时,通过超声波中药提取机组(TCD-1000)对金花茶鲜叶中的皂甙活性成分进行振荡提取。第一次超声波振荡结束后过滤,残渣再加入10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振荡提取(提取条件同第一次)。浸提液再经双效过滤机(120目)过滤后至不锈钢储罐(2m2)待用。采用加压纳滤法浓缩生产金花茶浓缩液,运行压力1.5Mpa,滤过液流量1.75LPM,浓缩液流量43LPM,最终浓度指标为固形物8--10%为标准。采用Diaion HP-10(日本三菱合成工业公司)等大孔吸附树脂作分离纯化金花茶皂甙对比试验,选出最佳的吸附剂树脂和工艺技术参数。将树脂装填到玻璃圆柱体内,并以蒸馏水充分冲洗层析柱。把纳滤膜分离浓缩的溶液按每小时50-100升的速度经过树脂柱,然后用20-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的金花茶皂甙(树脂的再生用乙醇95%浸泡5-10小时),并进行乙醇回收。把木糖醇和糊精于60℃左右干燥2~3h后,粉碎过40~60目筛,将纯化的金花茶皂甙加入木糖醇和糊精,金花茶皂甙与木糖醇的质量比例一般为1∶2.5~6,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3-10%,另外,还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含量为0.02-0.05%。混合均匀,加入70%左右的乙醇调节湿度,采用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干燥,喷雾干燥的进口风温度为90-110℃;出口风温度为70-80℃。干燥所得的金花茶颗粒为浅黄色均匀颗粒,含水率为3.1%。包装,得到金花茶颗粒成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实验图;
图2是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2 ·-)清除试验实验图;
图3是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对亚硝酸根离子(NO2 -)的清除实验图;
图4是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对H2O2的清除实验图;
具体的解释见以下的试验研究。
金花茶颗粒以及有效成分的活性研究:
一、本发明的金花茶颗粒降血糖、降血脂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本发明人经试验发现,金花茶在有效降低血糖、血压的同时,可有效调节血脂,改善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和脂蛋白,促进胰岛索分泌,增强免疫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试验过程: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15d,造成大鼠高血脂症模型,然后分别灌胃(ig)给予本发明金花茶颗粒剂每天0.8,0.4,0.2g/kg,以临床降血脂药物洛伐他汀(0.01g/kg)为阳性对照.灌胃实验第43天后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金花茶叶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高血脂症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和LDL-C含量,效果与阳性对照药洛伐他汀相当,与高脂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高剂量组和洛伐他汀还能升高高血脂症模型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表明金花茶叶颗粒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二、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清除多种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物质试验研究:
本发明人为了证实金花茶颗粒有效成分(皂甙)具有能够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OH、O2 -、NO2 -、和H2O2进行了清除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
本发明实施例1的喷雾干燥的金花茶皂甙细粉,由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提供。
1.1.2主要试剂:
无水乙醇、盐酸萘乙二胺、对氨基苯磺酸、亚硝酸钠、柠檬酸、硫酸亚铁、邻苯三酚、双氧水、邻二氮菲、盐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3-羟甲基氨基甲烷、抗坏血酸、香兰素,人参皂甙标准品均为分析纯。
1.1.3主要仪器与设备:
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H-4数显恒温水浴锅,BP210S电子分析天平,SHB-3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RE-52AA旋转蒸发器,雷磁pHSJ-4A酸度计。
1.2实验方法
1.2.1金花茶皂甙的制备
采用Diaion HP-10大孔吸附树脂对金花茶粗皂甙S进行分离纯化,依次使用蒸馏水、30%、6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获得S1、S2两个主要组分,它们分别是由30%、60%的乙醇溶液洗脱而来,将S、S1、S2分别配制成皂甙浓度依次为1、2、3、4、5mg/mL的溶液,对它们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与同浓度的VC做对比,皂甙含量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进行测定。
1.2.2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
采用芬顿〔Fenton〕体系邻二氮菲-Fe2+氧化法进行测定,取1.5mL 1mM的邻二氮菲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4.5mL 100mM 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后加入1mL 1mM FeSO4溶液,立即混匀,分别加入1mL一定浓度的试样液,然后加入1mL 0.1%H2O2启动反应,于37℃保温60min,536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同时设置损伤管(加入1mL蒸馏水代替样品液,1mL0.1%H2O2启动反应)和未损伤管(加入2mL蒸馏水代替样品液和双氧水),以相同浓度的Vc作对比试验,其中损伤管和未损管以磷酸盐缓冲溶液调零,加药管以同浓度不加H2O2的加药管调零。按下式计算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OH的清除率(%)=(A加药-A损伤/A未损-A损伤)×100%
1.2.3超氧阴离子(O2 ·-)清除试验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法进行测定,取4.5mLpH=8.2Tris-HCl缓冲溶液,分别加入1mL一定浓度的试样液,25℃保温20min后加入0.3ml 1mM的邻苯三酚启动反应,5min后测定325nm处的吸光度值A,同时设置对照(加入4.2mL的蒸馏水代替样品液),对照管以缓冲溶液调零,加药管分别以相同浓度样品液调零。按下式计算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
O2 ·-的清除率(%)=(A对照-A加药/A对照)×100%
1.2.4亚硝酸根离子(NO2 -)的清除实验
采用亚硝基体系磺胺比色法进行测定,取1mL试样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5μg/mL的NaNO2标准溶液0.5mL,在37℃恒温水浴中反应30min。取出后立即加入1mL0.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5min后加入0.5mL0.2%的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10mL刻度,混匀,静置15min,以不加NaNO2和样品溶液的试剂为空白,于538nm处测定吸光值。通过NaNO2标准曲线得到相应的NaNO2含量。按下式计算NO2 -的清除率:
Figure A20091011404100131
1.2.5清除过氧化氢(H2O2)实验
取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4.5mL,加入0.05%H2O22mL后,取1mL试样液,混合均匀后在248nm处测得其吸光度为A1,实验中以不加试样液的H2O2吸光度为A0,以不加H2O2的试样溶液吸光度为A2,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
Figure A20091011404100132
2结果与分析
2.1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
·OH是造成脂质过氧化、核酸断裂、蛋白质和多糖分解的重要活性氧自由基,是体内最活泼的活性氧。采利用Fenton体系检测金花茶皂甙、VC对·OH的清除效果,实验结果见说明书附图图1。从图1可知,金花茶皂甙和VC对·OH均有消除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其中S1的清除效果与VC相当,在浓度为4~5mg/mL之间达到半数清除率;当浓度大于1mg/mL后,S、S2的清除效果要明显优于VC,两者在2~3mg/mL之间达到半数清除率。当样液浓度达到5mg/mL时,S、S1、VC的清除率达到了85%以上,而S2的清除率则达到97.44%。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在同样的体系下仅加入浓度为1mg生药/ml的金花茶水提物,·OH的清除率即达到98.21%,这说明了金花茶叶中除了皂甙外还含有其他的抗氧化活性更强的物质。
2.2超氧阴离子(O2 ·-)的清除试验
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迅速自氧化,自氧化过程中产生O2 ·-,O2 ·-加速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同时生成有色中间产物,在325nm有强烈的光吸收,由于自氧化速率依赖于O2 ·-的浓度,清除O2 ·-则抑制自氧化反应,阻止中间产物的积累,从而评价受试物清除O2 ·-的能力。金花茶皂甙和VC对O2 ·-的清除效果见说明书附图图2,如图2所示,在实验所给定的范围内,S、S1、S2和VC对O2 ·-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S、S1、S2的清除效果明显低于VC,虽然三者在浓度为3~4mg/mL之间达到半数清除率,但在实验所给定的最大浓度5mg/mL时的清除率仅为60%作用,其中S、S1在浓度为1mg/mL时出现了清除率的负数,可能是由于它们含有连羟基结构,O2 ·-在加速体系中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同时,也加速它们的自氧化,从而产生更多的O2 ·-,检测呈负清除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增大,S、S1抑制O2 ·-作用要大于体系中O2 ·-的生成速度,清除率呈现正值。通过与前期研究的对比发现,在相同的体系下加入浓度仅为1mg生药/ml的金花茶水提物,O2 ·-的清除率即达到了76.92%,这再次表明金花茶的抗氧化作用是由多种成分所协同产生的。
2.3亚硝酸根离子(NO2 -)的清除实验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亚硝基(N-NO)结构的有机物,大部分具有致癌性,可由其前体亚硝酸盐和胺类在体内外合成,它们是前致癌物,在体内需经过代谢后才具有致癌性。因此,研究能清除亚硝酸盐、抑制亚硝胺合成的抗氧化剂是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有效途径。按1.2.4的方法检测金花茶皂甙和VC对NO2 -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见说明书附图图3。由图3可知,金花茶皂甙对亚硝酸盐都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清除能力明显不如VC,在实验所设计的浓度下,S、S1、S2对NO2 -的清除作用相当,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清除率均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5mg/mL时刚达到半数清除率,而Vc的浓度为1mg/mL时,清除率即可达到93.38%。
2.4H2O2的清除实验
H2O2添加入食品中可分解放出氧,一方面起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另一方面可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而导致消化道癌症的发生,因此研究能分解残留在食品中的双氧水的抗氧化剂可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采用1.2.5的方法研究金花茶皂甙和VC对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如说明书附图图4,图4所示,S、S1、S2对H2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在所设计的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相当,清除率均在35%~52%之间,且浓度与其抑制率并不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实验未检测出VC对H2O2具有清除作用。
3结论
金花茶颗粒(金花茶皂甙)对·OH、O2 -、NO2 -、和H2O2均具有清除作用,虽然对O2 -、NO2 -的清除作用不及VC,但对·OH和H2O2的清除效果却明显优于VC,尤其对·OH的清除作用最为突出,实验结果证明金花茶皂甙是一种能清除多种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实验还发现,不同的金花茶皂甙组分在相同的浓度及自由基体系下的清除作用亦有不同,这与它们的结构密切有关,因此有关金花茶皂甙的进一步分离纯化、结构分析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此外,通过与前期研究的对比发现,金花茶的抗氧化活性是由其皂甙类和其他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金花茶颗粒的抗氧化作用与其含有的皂甙类物质密切相关,本发明的结果为将金花茶开发成为抗癌、抗衰老以及心血管保护等方面的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金花茶颗粒的食用典型例证:
例1、杨××,男,58岁,农民,两年前患有冠心病,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头晕、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现象,浑身无力,对于一辈子辛勤劳动的他来说,无疑是丧失了劳动力,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服用本发明金花茶颗粒后,冠心病的病症基本消失。
例2、李××,女,72岁,退休干部。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同时经常出现头晕、麻木等症状,更因重度的眩晕而无法出门,终日卧床,生活上形成障碍。其子代其购买了本发明金花茶颗粒,服用后三个月,血脂下降到正常的指标,头晕正在基本消失,已可以正常出门了。
例3、林××,男,70岁,患高血压,上楼气喘,易感到乏力疲劳,失眠多梦等病痛困扰了他数年,让林老苦不堪言。经介绍服用本发明金花茶颗粒,仅三个月后这些症状都得到了缓解,睡眠质量特别号,老人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例4、黄××,男,48岁,公司经理。常年的繁忙的业务使他身心疲惫,经常性的胸口发闷,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免疫力低,伴有高血脂。在好朋友的建议下,服用了本发明的金花茶颗粒,两个月后,他的病情不但得到了控制,免疫能力上升了,精神状态也变好了。

Claims (8)

1、一种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
(1)原料处理:将采摘不超过24小时的金花茶新鲜叶片去除黄叶和杂质,清洗、破碎成1cm左右的条状碎叶片;
(2)浸提:金花茶新鲜叶碎片加入清水,采用超声波浸提法或者超声波浸提法结合酶解处理得到浸提液;
(3)过滤:将浸提液经120目过滤机过滤后合并至不锈钢储罐备用;
(4)纳滤膜分离浓缩:将过滤液采用加压纳滤法浓缩生产金花茶浓缩液,物料由原料桶经加压泵加压,运行压力为1.5Mpa,送入纳滤膜组件,调节纳滤膜出口阀门,使过滤压力达到预定值,物料经纳滤膜过滤后分成滤过液和浓缩液,滤过液进入清液罐,浓缩液从组件流出后回到浓缩罐,如此不断循环实现料液的浓缩和分离,滤过液流量1.75LPM,浓缩液流量43LPM;
(5)金花茶皂甙纯化:将大孔吸附树脂装填到玻璃圆柱体内,把纳滤膜分离浓缩的溶液按每小时10-50升的速度经过树脂柱,然后用20-80%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纯化的金花茶皂甙,树脂的再生用95%乙醇浸泡5-10小时,并进行乙醇回收;
(6)混合干燥:把木糖醇和糊精于60℃左右干燥2~3h后,粉碎过40~60目筛,将纯化的金花茶皂甙加入木糖醇和糊精,金花茶皂甙与木糖醇的质量比例一般为1∶2.5~6,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3-10%,另外,还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含量为全部物料的0.02-0.05%,然后干燥,包装,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膜组件为美国GE公司、OSMONIC或KOCH公司的产品,型号是DK系列,有效面积2.5m2,材质聚酰胺;或者使用醋酸纤维膜,整套实验装置由预处理、纳滤,清洗三部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木糖醇、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加入量为颗粒剂总质量的3-10%,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为全部物料的0.02-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干燥的过程是:热风烘干,温度为40℃~80℃,干燥所得的金花茶颗粒为浅黄色均匀颗粒,含水率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干燥的过程是:采用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干燥,喷雾干燥的进口风温度为90-110℃;出口风温度为7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浸提法是在金花茶新鲜叶碎片与清水质量比1∶1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60-70分钟,频率25-80kHz条件下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精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浸提法结合酶解是将金花茶叶片移入超声波提取罐,加5倍的纯净水进行搅拌,加热到40℃,然后加入料液量0.05%的复合果浆酶,恒温保持2小时,并不断搅拌,酶解处理结束后迅速加热至100℃灭酶10分钟,再添加鲜叶重量5倍纯净水,当浆液温度达到60-70℃左右时,通过超声波中药提取机组对金花茶鲜叶中的皂甙活性成分进行振荡提取;第一次超声波振荡结束后过滤,残渣再加入10倍的纯净水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振荡提取,提取条件同第一次。
8、如权利要求1的金花茶精制颗粒的生产方法得到的产品。
CNA2009101140412A 2009-05-08 2009-05-08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1558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40412A CN101558875A (zh) 2009-05-08 2009-05-08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9101140412A CN101558875A (zh) 2009-05-08 2009-05-08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8875A true CN101558875A (zh) 2009-10-21

Family

ID=4121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9101140412A Pending CN101558875A (zh) 2009-05-08 2009-05-08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5887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750A (zh) * 2010-04-22 2010-09-08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花茶茶多酚缓释微球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93866A (zh) * 2011-05-30 2011-12-28 防城港市万景林业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金花茶叶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908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金花茶膏及制法
CN104027477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广西医科大学 金花茶叶活性部位,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5455120A (zh) * 2015-10-20 2016-04-06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金花茶叶辅助降血糖胶囊
CN10607085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金花茶叶所制备的护肝茶膏
CN110200107A (zh) * 2019-05-28 2019-09-0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金花茶速溶颗粒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3504220A (zh) * 2021-07-06 2021-10-1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茶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750A (zh) * 2010-04-22 2010-09-08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花茶茶多酚缓释微球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N102293866A (zh) * 2011-05-30 2011-12-28 防城港市万景林业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金花茶叶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477A (zh) * 2013-03-06 2014-09-10 广西医科大学 金花茶叶活性部位,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549087A (zh) * 2013-11-11 2014-02-05 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金花茶膏及制法
CN105455120A (zh) * 2015-10-20 2016-04-06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金花茶叶辅助降血糖胶囊
CN106070859A (zh) * 2016-06-30 2016-11-09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由金花茶叶所制备的护肝茶膏
CN110200107A (zh) * 2019-05-28 2019-09-0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金花茶速溶颗粒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3504220A (zh) * 2021-07-06 2021-10-15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茶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4220B (zh) * 2021-07-06 2024-01-02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一种茶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8875A (zh) 金花茶精制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N106418663B (zh) 一种玫瑰花净油的生物化学联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822750B (zh) 金花茶茶多酚缓释微球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32638B (zh) 一种葡萄干提取物的提质纯化方法及其应用
CN101775347B (zh) 一种保健醋及其醋饮料的制备方法与解酒护肝应用
CN103265614A (zh) 豆制品废水一步法提取大豆蛋白、低聚糖及异黄酮的方法
CN106822196A (zh) 一种从银杏叶中同时提取银杏叶多糖和银杏叶黄酮的方法
EP2043670A1 (en) Fermented plant extracts, 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uses
CN103923166A (zh) 竹叶抗氧化肽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KR100975669B1 (ko) 알칼리 이온수를 이용한 발효주 및 증류주의 제조방법.
CN101333203A (zh) 落叶松中萃取二氢化槲皮素的方法
CN106726889A (zh) 金花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制备保健品的用途
KR101963046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컴파운드 케이, 클로르제닉산 및 쿼르세틴이 증진된 가공삼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972025B (zh) 一种竹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8808A (zh) 金花茶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31289A (zh) 一种铁皮石斛灵芝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15005B (zh) 一种含有菊花成分的薏苡仁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333204B (zh) 落叶松中萃取二氢化槲皮素的制备方法
CN106578218A (zh) 酸性小分子团水提取金花茶有效成分的方法及用途
CN109536283A (zh) 一种提高品质的苏合香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68969B (zh) 以多聚体多酚为主的荔枝皮提取物在制备α-淀粉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CN104195024A (zh) 一种蜂蜜发酵酒的制备方法
CN108893224A (zh) 一种绞股蓝杨梅蜂蜜酒的制备方法
CN106491498A (zh) 金花茶护肤霜的生产方法
CN106937718A (zh) 一种双海藻花粉植物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