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2388A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2388A
CN101552388A CNA2009101297565A CN200910129756A CN101552388A CN 101552388 A CN101552388 A CN 101552388A CN A2009101297565 A CNA2009101297565 A CN A2009101297565A CN 200910129756 A CN200910129756 A CN 200910129756A CN 101552388 A CN101552388 A CN 101552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connector
fulcrum
connector
jack housing
execu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297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2388B (zh
Inventor
桝谷嘉友
寺岛利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2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2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23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外壳(12)和锁臂(15),锁臂(15)通过与基座连接器(30)的闩部(36)卡合来维持插座连接器(10)与基座连接器(30)的结合状态。锁臂(15)具有:钩部(15a),其在组合状态下朝着从插座连接器(10)向基座连接器(30)的第1方向(D1)延伸;力点部(15b),其朝着与第1方向(D1)相反的第2方向(D2)延伸;以及支点部(15c),其与插座外壳(12)连接,锁臂(15)构成为使钩部(15a)和力点部(15b)能够以支点部(15c)为中心进行转动。支点部(15c)位于抵接面(21)的第1方向(D1)侧,抵接面(21)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30)的第2方向(D2)侧的端面抵接,并位于插座外壳(12)的与支点部(15c)连接的连接部(18)上。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由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对(以下也称为“插座-基座连接器对”)是公知的。并且,在插座-基座连接器对中,作为维持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结构,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在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上设置锁臂,并在基座连接器的基座外壳上设置闩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200653号公报)。
图23是将现有插座连接器中的插座外壳以通过锁臂的支点部的方式切断后的剖视图。如图23所示,在现有插座连接器110中,锁臂115具有:钩部115a、力点部115b、以及铰链状的支点部115c,该支点部115c位于钩部115a与力点部115b之间且与插座外壳112的外表面连接。而且,锁臂115构成为使钩部115a和力点部115b能够以支点部115c为中心进行转动。闩部(未作图示)具有与基板外壳的外表面连接的爪部。
根据锁臂115和闩部,在插座连接器110和基座连接器进行了组合的组合状态下,通过使锁臂115的钩部115a与闩部卡合,可维持插座连接器110和基座连接器的结合状态。
另外,在插座外壳112中,大多在与支点部115c连接的连接部118的第1方向(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从插座连接器110向基座连接器的方向)D1侧形成有在第1方向D1侧开放的开放空间120。而且,开放空间120作为在所述组合状态下收容基座外壳的与闩部连接的周壁部的空间而发挥作用。在开放空间120内收容有所述周壁部的情况下,连接部118的第1方向D1侧的面成为与基座连接器抵接的抵接面121。这里,抵接面121是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的第2方向(与第1方向D1相反的方向)D2侧的端面抵接、并且位于连接部118上的面。
然而近年,在插座-基座连接器对中,随着内置有电路基板的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等,而期望其进一步的薄型化。
然而,在单纯使图23所示的现有插座-基座连接器对薄型化的情况下,插座连接器110中发生以下的不良。
具体地说,在插座连接器110中为了使锁臂115转动而需要按压力点部115b的前端附近,但在单纯使插座连接器110薄型化的情况下,从支点部115c到力点部115b的前端的距离变得非常短。因此,不能按压力点部115b使锁臂115转动,或者变得非常困难,在实际使用上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下的插座连接器,即,在与具有闩部且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插座连接器中,能够确保其薄型化和锁臂转动性两者并存。
(1)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是与具有闩部且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外壳;以及锁臂,其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表面连接,并在所述插座连接器和所述基座连接器进行了组合的组合状态下与所述闩部卡合,由此来维持所述插座连接器和所述基座连接器的结合状态,所述锁臂具有:钩部,其在所述组合状态下朝着从所述插座连接器向所述基座连接器的第1方向延伸;力点部,其朝着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延伸;以及支点部,其位于所述钩部与所述力点部之间且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表面连接,并且所述锁臂构成为使所述钩部和所述力点部能够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支点部位于如下抵接面的所述第1方向侧,该抵接面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的所述第2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并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与所述支点部连接的连接部上。
(2)优选的是,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在该第1方向侧开口的第1切口部。
(3)优选的是,在所述支点部的所述第1方向侧设有在该第1方向侧开口的第2切口部。
(4)优选的是,在所述支点部的所述第2方向侧设有在该第2方向侧开口的第3切口部。
根据本发明,在与具有闩部且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插座连接器中,能够确保其薄型化和锁臂转动性两者并存。
附图说明
图1是在使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分离后的状态下从基座连接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在使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组合后的状态下从基座连接器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将组合状态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沿着图9所示的A-A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通过锁臂的支点部15c且沿着第3方向D3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沿着图10所示的B-B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沿着图9所示的A-A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基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的平面图。
图10是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的底视图。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0对应)。
图12是图11所示的C-C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图1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1对应)。
图14是图13所示的D-D线剖视图(与图11对应)。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0对应)。
图16是图15所示的E-E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5对应)。
图18是图17所示的F-F线剖视图(与图16对应)。
图19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平面图(与图9对应)。
图20是图19所示的G-G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图21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9对应)。
图22是图21所示的H-H线剖视图(与图20对应)。
图23是将现有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以通过锁臂支点部的方式切断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在使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分离后的状态下从基座连接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在使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组合后的状态下从基座连接器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将组合状态的插座连接器和基座连接器沿着图9所示的A-A线切断后的剖视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通过锁臂支点部15c且沿着第3方向D3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沿着图10所示的B-B线切断后的剖视图。图7是将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沿着图9所示的A-A线切断后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基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是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的平面图。图10是图4所示的插座外壳的底视图。
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是与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的连接器。
首先,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组合使用的基座连接器30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组合后的状态称为“组合状态”。并且,在所述组合状态中,将从插座连接器10向基座连接器30的方向称为“第1方向D1”。将与第1方向D1相反的方向称为“第2方向D2”。将沿着插座连接器10的锁臂15的转动轴的方向称为“第3方向D3”。将与第1方向D1和第3方向D3垂直并且朝向锁臂15或闩部36的方向称为“第4方向D4”。将与第4方向D4相反方向的方向称为“第5方向D5”。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基座连接器30是固定在电路基板40表面的连接器。基座连接器30具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基座外壳31、和多个端子35。基座外壳31具有平面视图中为(在第1方向D1上观察的情况)大致矩形状的底板部38;以及从大致矩形状的底板部38的3个边直立设置的周壁部32。周壁部32在平面视图中为希腊字母的大写字母“∏”状。周壁部32并不一定是连续的,但作为整体构成“∏”字状。
“∏”字状的周壁部32具有前壁部32a以及一对侧壁部32b、32b。前壁部32a位于第4方向D4侧,并且朝第3方向D3延伸。侧壁部32b从前壁部32a的两端部朝第5方向D5延伸。在前壁部32a的第4方向D4侧的外表面上设有闩部36。
如图8所示,基座连接器30的底板部38的第4方向D4(前壁部32a)侧的区域朝第2方向D2侧隆起,形成底座部34。底座部34与前壁部32a邻接。底座部34具有沿着第3方向D3延伸的长方体形状。在底座部34的第3方向D3的中央部形成有朝第1方向D1凹下且沿着第4方向D4延伸的退避部33。退避部33是为了避免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10的挡块23(详情后述)发生干涉而设置的。
并且,如图1和图8所示,在沿着第3方向D3靠前壁部32a的闩部36外侧的位置上形成有第2退避部32d。第2退避部32d朝第1方向D1凹下。第2退避部32d是为了避免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10的支点部15c和连接部18发生干涉而设置的。
端子35由金属片构成,如图3和图8所示,具有从底座部34朝第2方向D2侧突出的插座侧连接部35a、以及基板侧连接部35b。插座侧连接部35a在组合状态下与插座连接器10中的电缆11的端子(未作图示)电连接。基板侧连接部35b经由底板部38从前壁部32a朝第4方向D4侧突出。基板侧连接部35b与电路基板40中的布线等电连接,并通过焊锡等机械地固定在电路基板40上。
一对侧壁部32b、32b的第4方向D4的中央部成为向第3方向D3的内侧突出的侧壁部凸部32c。
在基座连接器30中,由底板部38(包含底座部34)和“∏”字状的周壁部32形成收容空间39。收容空间39的第2方向D2侧和第5方向D5侧开放。在组合状态下,收容空间39内收容有插座外壳12的第1方向D1侧的大部分。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基座外壳31的前壁部32a的外表面(第4方向D4侧的表面)上设有闩部36。闩部36与插座连接器10的锁臂15的钩部15a(详情后述)卡合。在闩部36的外表面侧设有斜面部37b和卡合突起37a。斜面部37b从闩部36的第2方向D2侧向第1方向D1和第4方向D4倾斜。卡合突起37a位于斜面部37b的第1方向D1侧。
下面,对与所述的基座连接器30组合使用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具有插座外壳12、锁臂15以及电缆11。
插座外壳12总体为大致长方体的形状。锁臂15与插座外壳12的第4方向D4侧的外表面连接。电缆11的端子(未作图示)配置在插座外壳12的内部。电缆11的端子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30的端子35电连接。电缆11的另一端部侧从插座外壳12朝第5方向D5延伸。
如图1~图7所示,锁臂15具有:朝第1方向D1延伸的钩部15a、朝第2方向D2延伸的力点部15b、以及支点部15c。支点部15c位于钩部15a与力点部15b之间并与插座外壳12的外表面连接。锁臂15构成为使钩部15a和力点部15b能够以支点部15c为中心进行转动。
钩部15a总体为板状。钩部15a的前端部(第1方向D1侧的端部)为朝第5方向D5侧突出的卡合突起。钩部15a以支点部15c为支点,以沿第3方向D3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钩部15a在规定角度范围内朝第5方向D5侧或朝第4方向D4侧自由转动。在力点部15b朝与插座外壳12接近的方向转动的状态下,在钩部15a产生作用力,以使该钩部15a朝与插座外壳12接近的方向转动。
力点部15b总体为板状。力点部15b的前端部(第2方向D2侧的端部)为朝第4方向D4侧膨胀的膨胀部。该膨胀部是为了提高用手指等按压力点部15b时的易按压性而设置的。力点部15b隔着支点部15c而位于在第2方向D2上与钩部15a相对的一侧。力点部15b将支点部15c作为支点、以沿着第3方向D3的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力点部15b在规定角度的范围内向第4方向D4侧或第5方向D5侧自由转动。
插座外壳12具有抵接面21。抵接面21位于插座外壳12的与支点部15c连接的连接部18上。抵接面21是在组合状态下与基座连接器30的第2方向D2侧的端面抵接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21与基座连接器30的周壁部32的前壁部32a的第2方向D2侧的端面抵接。
如图5、图9、图10等所示,在第3方向D3上分隔地设置有2个(1对)支点部15c。即,支点部15c在第3方向D3上为非连续。并且,如图3、图5、图7等所示,支点部15c位于抵接面21的第1方向D1侧。
如图1、图6、图7、图10等所示,插座外壳12的连接部18具有在第1方向D1侧开口的第1切口部19。第1切口部19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具有矩形状。并且,第1切口部19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连接部18存在于第1切口部19的第4方向D4侧和第5方向D5侧。
如图1、图6、图7等所示,插座外壳12具有开放空间20。开放空间20形成在连接部18的第1方向D1侧,该开放空间是在第1方向D1侧开放的空间。
开放空间20是在所述组合状态下收容周壁部32(即,前壁部32a)的空间。周壁部32上连接有基座连接器30的闩部36。
如图1、图5、图6、图10等所示,插座外壳12具有挡块23。在钩部15a以支点部15c为中心进行转动时,为了阻止钩部15a向开放空间20过度进入而设置挡块23。“阻止钩部15a向开放空间20过度进入”包括使钩部15a不全部进入开放空间20的情况,此外还包括在即使钩部15a进入开放空间20也不丧失支点部15c的功能的范围内阻止钩部15a向开放空间20进入的情况。作为丧失支点部15c的功能的例子,可举出支点部15c断裂、破坏、塑性变形等。
在插座外壳12的与锁臂15的转动轴方向(第3方向D3)的中心部相对的位置上设有1个挡块23。
挡块23形成为在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组合时,挡块23被引导至退避部33(参照图8)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挡块23在组合状态下被设置到与退避部33相对的位置上。挡块23具有比退避部33稍小的形状。
如图4、图9、图10等所示,在插座外壳12的沿着第4方向D4的一对外表面上形成有向第3方向D3的内侧凹下的外表面凹部24、24。外表面凹部24在组合状态下设置到与基座连接器30的侧壁部凸部32c(参照图8)相对的位置上。外表面凹部24具有比侧壁部凸部32c稍大的形状。因此,在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组合时,侧壁部凸部32c在第1方向D1上被插入外表面凹部24内,作为插入导向器发挥作用。
在插座外壳12中,第2方向D2侧的沿着第4方向D4的缘部在第3方向D3的外侧延伸,形成凸缘部12a。在拆装插座连接器10时为了提高插座外壳12的易拆性而设置凸缘部12a。
如图1、图2、图3、图8等所示,将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如下地进行组合,形成插座-基座连接器对。在使侧壁部凸部32c和外表面凹部24相对、开放空间20和周壁部32的前壁部32a相对、挡块23和退避部33相对、并且支点部15c和第2退避部32d相对的状态下,使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在第1方向D1或第2方向D2上相对地接近。结果,侧壁部凸部32c被插入到外表面凹部24内,周壁部32的前壁部32a被插入到开放空间20内,挡块23被插入到退避部33内,并且支点部15c被插入到第2退避部32d内。
并且,如图1和图3所示,锁臂15的钩部15a在闩部36的斜面部37b上滑动、且以支点部15c为中心向第4方向D4转动,并且越过卡合突起37a与闩部36卡合。这样,通过使钩部15a和闩部36卡合,来维持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的结合状态。
另一方面,在解除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的结合状态时,通过按压力点部15b,来使钩部15a以支点部15c为中心向第4方向D4转动。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在第1方向D1或第2方向D2上相对分离,可解除插座连接器10和基座连接器30的结合状态。
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可取得以下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中,支点部15c位于抵接面21的第1方向D1侧。因此,即使在实现插座连接器10的薄型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地保证支点部15c到力点部15b的前端的距离。因此,可以容易地按压力点部15b而使锁臂15转动。即,可以同时实现插座连接器10的薄型化并确保锁臂15的转动性。
另外,在插座连接器12的连接部18上设有在第1方向D1侧开口的第1切口部19。因此,即使通过反复地进行插座连接器10与基座连接器30的插拔,使以支点部15c为中心的钩部15a和力点部15b反复转动,也可减小锁臂15的支点部15c的应力负担。结果,可以防止锁臂15疲劳而无法充分地实现锁定功能。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关于另一实施方式,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关于对另一实施方式未作特别说明的点,适当应用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取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0对应)。图12是图11所示的C-C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外壳12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外壳12相比,主要是第1切口部19的位置和形状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切口部19设置在插座外壳12的连接部18上,并且在第1方向D1侧开口、在第5方向D5侧开口。另外,第1切口部19向第2方向D2且向第5方向D5倾斜。第1切口部19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
图13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1对应)。图14是图13所示的D-D线剖视图(与图11对应)。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插座外壳12与第2实施方式的插座外壳12相比,主要是第1切口部19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3实施方式中,第1切口部19不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而仅设置在连接部18的第3方向D3的中央部。连接部18存在于第1切口部19的第3方向D3的外侧。
图15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0对应)。图16是图15所示的E-E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在连接部18上不设置第1切口部19,取而代之,在支点部15c上设有第2切口部16。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支点部15c上设有第2切口部16。第2切口部16设置在支点部15c的第1方向D1侧,并在第1方向D1侧开口。第2切口部16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具有矩形状,并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
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支点部15c上设有第2切口部16,所以支点部15c自身的刚性降低,特别是,使钩部15a朝着第5方向D5的转动性提高。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5对应)。图18是图17所示的F-F线剖视图(与图16对应)。
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5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支点部15c与第4实施方式的支点部15c相比,主要是第2切口部16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5实施方式中,第2切口部16不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而仅设在支点部15c的第3方向D3的中央部。支点部15存在于第2切口部16的第3方向D3的外侧。
图19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平面图(与图9对应)。图20是图19所示的G-G线剖视图(与图7对应)。
如图19和图20所示,第6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与第1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相比,主要不同点是,不设置第1切口部19,取而代之,设有第3切口部17。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支点部15c上设有第3切口部17。第3切口部17设置在支点部15c的第2方向D2侧,并在第2方向D2侧开口。第3切口部17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具有矩形状,并且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
在第6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支点部15c上设有第3切口部17,所以支点部15c自身的刚性降低,特别是,力点部15b朝着第4方向D4的转动性提高。
图21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外壳的部分底视图(与图19对应)。图22是图21所示的H-H线剖视图(与图20对应)。
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7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的支点部15c与第6实施方式的支点部15c相比,主要是第3切口部17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
具体地说,在第7实施方式中,第3切口部17不在第3方向D3上横贯整个宽度,而仅设在支点部15c的第3方向D3的中央部。支点部15c存在于第3切口部17的第3方向D3的外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对支点部15c的个数、位置、大小、形状、间隔等没有特别限制。对挡块23的个数、位置、大小、形状、间隔等没有特别限制。另外,对第1切口部19、第2切口部16以及第3切口部17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制。

Claims (4)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与具有闩部且固定在电路基板上的基座连接器组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
插座外壳;以及
锁臂,其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表面连接,并且在所述插座连接器和所述基座连接器进行了组合的组合状态下与所述闩部卡合,由此来维持所述插座连接器和所述基座连接器的结合状态,
所述锁臂具有:
钩部,其在所述组合状态下朝着从所述插座连接器向所述基座连接器的第1方向延伸;
力点部,其朝着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延伸;以及
支点部,其位于所述钩部与所述力点部之间且与所述插座外壳的外表面连接,
并且所述锁臂构成为使所述钩部和所述力点部能够以所述支点部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支点部位于如下抵接面的所述第1方向侧,该抵接面在所述组合状态下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的所述第2方向侧的端面抵接,并且位于所述插座外壳的与所述支点部连接的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在所述第1方向侧开口的第1切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点部的所述第1方向侧设有在所述第1方向侧开口的第2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点部的所述第2方向侧设有在所述第2方向侧开口的第3切口部。
CN2009101297565A 2008-03-31 2009-03-26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2006 2008-03-31
JP2008092006 2008-03-31
JP2008092006A JP5134416B2 (ja) 2008-03-31 2008-03-31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2388A true CN101552388A (zh) 2009-10-07
CN101552388B CN101552388B (zh) 2013-08-21

Family

ID=4115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7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2388B (zh) 2008-03-31 2009-03-26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34416B2 (zh)
KR (1) KR101537821B1 (zh)
CN (1) CN1015523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0988A (zh) * 2015-10-29 2018-06-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13540883A (zh) * 2021-06-0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2960B1 (ko) 1998-07-03 2003-05-09 닛뽕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락톤 구조를 갖는 (메트)아크릴레이트 유도체, 중합체,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패턴 형성 방법
US20240085792A1 (en) 2021-01-27 2024-03-14 Nissan Chemical Corporation Film-forming composition having a multiple bon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357A (zh) * 2001-02-26 2002-10-0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具有锁紧机构的连接器组件
JP2002313491A (ja) * 2001-04-16 2002-10-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3109710A (ja) * 2001-09-27 2003-04-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的接続方法、ディスクリート線用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的接続構造
CN1645679A (zh) * 2004-01-20 2005-07-2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及带有具备该结构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101098055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29410B2 (ja) * 1993-12-13 1999-08-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2313419A (ja) * 2001-04-10 2002-10-25 Asahi Kasei Corp 非水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357A (zh) * 2001-02-26 2002-10-0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具有锁紧机构的连接器组件
JP2002313491A (ja) * 2001-04-16 2002-10-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3109710A (ja) * 2001-09-27 2003-04-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的接続方法、ディスクリート線用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的接続構造
CN1645679A (zh) * 2004-01-20 2005-07-27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锁定结构及带有具备该结构的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CN101098055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0988A (zh) * 2015-10-29 2018-06-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8140988B (zh) * 2015-10-29 2020-06-05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US11031719B2 (en) 2015-10-29 2021-06-08 Molex, Llc Power connector
CN113540883A (zh) * 2021-06-0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WO2022257417A1 (zh) * 2021-06-08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4416B2 (ja) 2013-01-30
KR101537821B1 (ko) 2015-07-17
KR20090104685A (ko) 2009-10-06
CN101552388B (zh) 2013-08-21
JP2009245799A (ja) 200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61245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의 플러그-인 잭 및 플러그부
CN101242050B (zh) 可移动构件型连接器
KR101326296B1 (ko) 기판 연결용 알에프 커넥터
CN101552388B (zh) 插座连接器
US7641483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foldable connector
US8469722B2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0027532A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103367978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插塞式连接器
US20160336667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817954U (zh) 连接器
KR20150110418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1682803A (zh) 用于电信和数据系统的端子板和接触件元件
CN101552389B (zh) 插座连接器
CN101635412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1207250A (zh) 连接器
US77041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i-stubbing feature
JP5083690B2 (ja) メモリー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20050093656A (ko) 분리를 위한 동작 부재가 잠금 메카니즘으로 사용되는커넥터
JP2007115538A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取付装置
CN101604805B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防呆机构及其外接装置、插头机构与手机
KR100427051B1 (ko) 커넥터의 단자 이중 록킹구조
JP2006310026A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104078171A (zh) 用于电气模块的具有枢转手柄的可拆卸元件
US20230163513A1 (en)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and connector
US20120021638A1 (en) Modular network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