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7293B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7293B
CN101547293B CN200910131747XA CN200910131747A CN101547293B CN 101547293 B CN101547293 B CN 101547293B CN 200910131747X A CN200910131747X A CN 200910131747XA CN 200910131747 A CN200910131747 A CN 200910131747A CN 101547293 B CN101547293 B CN 101547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handling part
signal
handling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17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7293A (zh
Inventor
石仓知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7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72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20Processor architectures;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e.g. pipel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具备:n个行缓冲电路和延迟调整部,并且在进行滤波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n个行缓冲电路的N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在进行伸展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上述n个行缓冲电路中的m个行缓冲电路的m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伸展处理部。由此,在具备使用不同行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多种图像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能够实现电路规模的缩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多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的信号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图像处理装置所具备的行缓冲器等各种信号处理装置中一直使用具备着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存储器的存储装置。
另外,作为用于使FIFO存储器的动作速度高速化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的特开平10-3782号公报(1998年1月6日公开))中公开了一种将FIFO存储器作为由两个存储器电路形成的双端口存储器,并且对这些各存储器电路交替地进行写入和读出的技术。
但是,在具备用不同的行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多种图像处理部的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在每个图像处理部中均需具备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具备与上述各图像处理部使用的图像数据的行数对应数量的行缓冲器,因此存在图像处理装置的电路规模增大这样的问题。这里,作为上述多个处理,可以举出例如滤波处理(用于对例如网点、底层区域的图像数据进行平坦化、除去莫尔纹的滤波处理)、区域分离处理(边缘判定处理、颜色判定处理、网点判定处理等)、旋转处理、变倍处理、标签处理、用于孤立点的除去的伸展退化处理等。
另外,在将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行缓冲器的情况下,需要使FIFO存储器所具备的各存储器电路的存储字数(存储的信号的像素数)为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的1/2而相互相等。因此,在进行存储于存储器电路的一行内的字数相互不同的多个图像处理的情况下,因为无法共用上述的FIFO存储器,所以需要在进行上述各图像处理的每个图像处理部设置不同的信号处理电路,则增大了电路规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其目的在于在具备使用不同行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多种的图像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实现电路规模的缩小。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对由多行的数据形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第一处理部,其基于n行的数据进行第一处理,其中n是3以上的整数;第二处理部,其基于m行的数据进行第二处理,其中m是n>m的整数;信号处理部,其使多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其中,上述信号处理部具备:n-1个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1行的数据;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1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在进行上述第一处理的情况下,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n行图像数据中的n-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n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n-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使存储于n-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所述n-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在进行上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m行图像数据中的m-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m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m-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使存储于m-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所述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二处理部。
根据上述构成,信号处理部具备:n-1个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1行的数据;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1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另外,在进行第一处理的情况下,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n行图像数据中的n-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n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n-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使存储于n-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所述n-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在进行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m行图像数据中的m-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m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m-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使存储于m-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所述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 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二处理部。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部进行输入到第一处理部的n行的数据的同步和输入到第二处理部的m行的数据的同步。由此,与分别具备与第一处理部对应的信号处理部和与第二处理部对应的信号处理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下述记载得以充分清楚。另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在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空间滤波处理部使用的滤波系数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的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中的关注像素和参照像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的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中的关注像素和参照像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使用的允许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具备的行缓冲电路的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行缓冲电路中所处理的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10是图8所示的行缓冲电路中所处理的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行缓冲电路中所处理的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信号处理电路、空间滤波处理部及旋转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旋转处理部中的旋转处理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a)和图16(b)是表示图14所示的旋转处理部中的旋转处理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 成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信号处理电路、空间滤波处理部及变倍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的变倍处理部中的变倍处理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另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的信号处理电路、旋转处理部及变倍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针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整体构成)
图2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10的数字彩色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框体。
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0例如由具备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Device:以下称为CCD)的扫描部构成,并且利用CCD将来自记录了原稿图像的纸张的反射光图像作为RGB的模拟信号进行读取并输入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
如图2所示,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A/D转换部11、黑点修正部12、输入灰度修正部13、区域分离处理部14、颜色修正部15、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输出灰度修正部18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另外,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0和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与上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连接,整体上构成数字彩色复合机1。另外,数字彩色复合机1具备操作面板40。
利用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0读取出的模拟信号,在彩色图像处理装 置10内按A/D转换部11、黑点修正部12、输入灰度修正部13、区域分离处理部14、颜色修正部15、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输出灰度修正部18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的顺序被输送,并且作为CMYK的数字彩色信号向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
A/D(模拟/数字)转换部11将被输入的RGB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黑点修正部12对由A/D转换部11送来的RGB的数字信号实施去除因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0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产生的各种失真的处理。
输入灰度修正部13对利用黑点修正部12去除了各种失真的RGB信号(RGB的反射率信号)的彩色平衡进行调整,并且将其转换为浓度信号等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容易处理的信号。另外,输入灰度修正部13进行除去底层浓度、调整对比度等画质调整处理。
区域分离处理部14将借助RGB信号来表现的输入图像的各像素分离为例如文字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等多个区域。然后,区域分离处理部14根据上述分离结果,将表示输入图像的各像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向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第二处理部)14b输入,并且将由输入灰度修正部13输出的输入信号原样地输出到后段的颜色修正部15。
对区域分离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一直以来所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用专利文献2(作为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的特开2002-232708号公报(2002年8月16日公开))中公开的区域分离方法,将输入图像数据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以及底层区域。
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计算出包括关注像素的n×m的块(例如15×15像素)中的作为最小浓度值和最大浓度值的差分的最大浓度差与作为邻接像素间的浓度差的绝对值总和的总和浓度繁杂度,比较最大浓度差与预先决定的最大浓度差阈值、以及总和浓度繁杂度和总和浓度繁杂度阈值。接着,根据它们的比较结果将关注像素分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或者其他区域(底层、感光纸照片区域)。
具体说来,因为底层区域的浓度分布通常浓度变化较小,所以最大浓度差和总和浓度繁杂度均非常小。另外,感光纸照片区域(例如这里将感光纸照片那样的连续灰度区域表现为感光纸照片区域。)的浓度分布呈平滑的浓度变化,最大浓度差和总和浓度繁杂度均较小且比底层区域稍大。即,在底层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其他区域)中最大浓度差和总和浓度繁杂度均采用较小值。
于是,在判断为最大浓度差比最大浓度差阈值小且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总和浓度繁杂度阈值小时,判定为关注像素是其他区域(底层、感光纸照片区域),在相反的情况下,则判定为关注像素是文字、网点区域。另外,在判定为是底层、感光纸照片区域的情况下,根据最大浓度差和总和浓度繁杂度,进一步分类为感光纸照片区域和底层区域。
另外,在判定为是上述文字区域、网点区域的情况下,比较被算出的总和浓度繁杂度、和最大浓度差乘以文字、网点判定阈值的值,根据比较结果分类为文字区域或网点区域。
具体说来,对网点区域的浓度分布而言,最大浓度差因网点而各不相同,但是总和浓度繁杂度存在网点的数量个的浓度变化,所以总和浓度繁杂度相对于最大浓度差的比率增大。另一方面,对文字区域的浓度分布而言,最大浓度差增大,伴随此总和浓度繁杂度也增大,但是由于浓度变化比网点区域少,因此总和浓度繁杂度比网点区域小。
于是,在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最大浓度差和文字、网点判定阈值的乘积大的情况下,判别为是网点区域的像素,在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最大浓度差和文字、网点判定阈值的乘积小的情况下,判别为是文字区域的像素。
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通过对区域识别信号进行下述的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进行除去孤立点等噪声的修正处理。接着,将实施了上述的修正处理的区域识别信号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输出。后面将对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的详细内容进行叙述。
颜色修正部15为了忠实地再现颜色而根据包括不要吸收成分的 CMY色材的分光特性进行去除色浊度的处理。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通过进行根据颜色修正后的CMY的三色信号生成黑(K)信号的黑生成和原CMY信号减去重复部分而生成新的CMY信号的处理,而将CMY的三色信号转换为CMYK的四色信号。
空间滤波处理部(第一处理部)17对由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入的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基于区域识别信号利用数字滤波进行空间滤波处理,并且通过修正空间频率特性来减轻输出图像的模糊、粒度恶化。后面将对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详细内容进行叙述。
输出灰度修正部18进行输出灰度修正处理,即将浓度信号等信号转换为作为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的特性值的网点面积率。
灰度再现处理部19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同样,对CMYK信号的图像数据基于区域识别信号实施规定处理,其实施以能够最终模拟再现图像的灰度的方式处理的灰度再现处理。
例如,借助区域分离处理部14分离为文字区域的区域,特别是为了提高黑文字或彩色文字的再现性而在借助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空间滤波处理中实施清晰度强调处理来强调高频成分,借助灰度再现处理部19实施使用了适合于高频成分的再现的高分辨率的屏幕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另外,关于借助区域分离处理部14而分离为网点区域的区域,借助空间滤波处理部17实施用于除去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处理,借助灰度再现处理部19实施使用了重视灰度性的高频脉动屏幕(ditherscreen)的多值抖动处理。
另外,关于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分离为照片区域的区域,利用灰度再现处理部19实施使用了重视灰度再现性的屏幕的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实施了上述各处理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部,按规定的时机读出并输出到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
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将与被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输出到记 录介质(例如纸张等)上。对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中的图像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电子照相方式、喷墨打印方式等。这里,上述的处理借助未图示的主控制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控制。
操作面板40接受从用户来的指示输入,输入到操作面板40中的信息被送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的主控制部(未图示)。操作面板40例如可以使用将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与设定按钮等操作部一体化的触摸屏等。主控制部根据被输入到操作面板40中的信息来控制彩色图像输入装置2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以及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中的各部的动作。
(2.信号处理电路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和空间滤波处理部17可以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图1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50)进行各自的处理。
图1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50、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空间滤波处理部17(第一处理部)针对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由包括关注像素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块,通过该块和使用了被分配到相同大小的矩阵的各像素的滤波系数的像素值的卷积运算,针对上述块内的各像素计算出对关注像素的滤波处理(强调处理、平滑化处理或者具有强调处理以及平滑化处理的两者特性的处理等)的结果。
图3是表示空间滤波处理部17中使用的滤波器的说明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关注像素为中心的7个像素×7个像素的滤波器。具体说来,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从信号处理电路50输入主扫描方向7个像素×副扫描方向7个像素(7行)的图像数据,将该被输入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和与上述各像素对应的滤波系数相乘,计算出对各像素的相乘结果的总和,将用规定值(根据针对滤波器内的各像素的滤波系数的总和被设定。本实施方式中其为186)除以计算出的总和的值作为关注像素的滤波处理结果。
此外,空间滤波处理部17针对CMYK的各颜色成分进行上述滤波处理。因此,按CMYK的各颜色设置信号处理电路50即具备4个。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具备1个信号处理电路50而逐个颜色依次进行CMYK的各颜色的处理。
如图1所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第二处理部)14b具备伸展处理部14c和退化处理部14d。
伸展处理部14c从信号处理电路50输入包括关注像素的主扫描方向3个像素×副扫描方向3个像素(3行)的区域分离信号,如图4所示,参照该被输入的区域分离信号中的关注像素的周围八个像素的值,在这八个像素中被判定为文字区域的像素即便存在一个像素的情况下,针对各像素都进行使该关注像素为文字区域的伸展处理。另外,伸展处理部14c将实施了伸展处理的区域分离信号作为输入信号2而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50。
此外,伸展处理部14c将被输入的区域识别信号看作表示是否是文字区域的二值数据(二值图像数据)进行伸展处理。即,在关注像素是文字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像素的像素值看作1,而在关注像素不是文字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像素的像素值看作0来进行处理。接着,在伸展处理后,输出反映该伸展处理的结果的、表示各像素属于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以及底层区域中任意一个的区域识别信号。更具体说来,借助伸展处理,将像素值为1的像素作为文字区域,将像素值为0的像素作为被输入到伸展处理部14c时的区域识别信号表示的区域(网点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以及底层区域中任意一个)。
退化处理部14d经由信号处理电路50输入利用伸展处理部14c实施了伸展处理后的区域分离信号,在该关注像素的周围八个像素中被判别为底层区域的像素即便存在一个像素的情况下,针对各像素都进行使该关注像素为底层区域的退化处理。例如,如图5所示,根据第2~第4行的图像数据进行对第3行的关注图像的伸展处理,之后,根据伸展处理后的第1~第3行的图像数据进行对第2行的关注图像的退化处理。此外,退化处理部14d在关注像素的周边八个像素中存在网点区域的像素的情况下,不进行关注像素的判定结果的变更(退化处理)。这是因为有时候在网点上会记载有文字(例如地图等),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防止 文字被消除。接着,将实施了该退化处理的区域分离信号输入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
另外,伸展处理部14d将被输入的区域识别信号看作表示是否是底层区域的二值数据(二值图像数据)进行退化处理。即,在关注像素是底层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像素的像素值看作1,而在关注像素不是底层区域的情况下将该像素的像素值看作0来进行处理。接着,在退化处理后,输出反映该退化处理的结果的、表示各像素属于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感光纸照片区域以及底层区域中任意一个的区域识别信号。更具体说来,借助退化处理,将像素值为1的像素作为底层区域,将像素值为0的像素作为被输入退化处理部14d时的区域识别信号表示的区域(文字区域、网点区域以及感光纸照片区域中任意一个)。
由此,可以修正区域分离信号,以便除去起因于图像读取时的读取误差等的文字区域内的文字区域以外的像素的孤立点(噪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了借助伸展处理部14c的伸展处理后,能够进行利用退化处理部14d的退化处理,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进行了利用退化处理部14d的退化处理后,能够进行利用伸展处理部14c的伸展处理。在该情况下,能够除去起因于图像读取时的读取误差等的底层区域内的文字区域的像素的孤立点(噪声)。
此外,因为区域识别信号是按每个像素判定的信号,所以在具备与CMYK对应的4个信号处理电路50的情况下,只要能够使用这4个信号处理电路50中任意一个进行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即可。
信号处理电路50有选择地(排他地)进行下述处理,即,(1)每隔规定量(例如主扫描方向7个像素×副扫描方向7行)将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入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处理(滤波处理模式);(2)每隔规定量(例如主扫描方向3个像素×副扫描方向3行)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区域分离信号输入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的伸展处理部14c,并且将从伸展处理部14c输入的伸展处理后的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退化处理部14d的处理(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
此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具备:临时存储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存储单元(未图示);临时存储从区域分离处 理部14输出的区域分离信号的第二存储单元(未图示),并且主控制部在进行上述(1)的处理(滤波处理模式)的情况下,使预先存储于第一存储单元的上述图像数据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50,在进行上述(2)的处理(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情况下,使预先存储于第二存储单元的上述区域分离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50。
针对信号处理电路50的构成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信号处理电路50具备:输入端Pi1~Pi4、时钟脉冲门部51、切换开关52、延迟调整部53、延迟调整部54、行缓冲电路LB1~LB6以及输出端Po1~Po3。
延迟调整部53使经由输入端Pi1而输入的一行的输入信号1(在滤波处理模式中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中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区域分离信号)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1,以与从下述的各行缓冲电路(在滤波处理模式中行缓冲电路LB1~LB6、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中至少行缓冲电路LB1、LB2)来的输出信号同步的方式延迟并输出到输出端Po1、Po2。这里,输出端Po1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连接,输出端Po2与伸展处理部14c连接。
而且,允许信号包括:表示一页的有效期间的页允许信号、表示一行的有效期间的行允许信号以及表示数据的有效/无效的数据允许信号三种控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50、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根据该允许信号进行各种控制。图6是这三种允许信号的时序图。页允许信号在有效的期间(高电平期间)表示图像的一页。行允许信号在有效的期间表示一行。数据允许信号在一个时钟周期中有效的情况下表示一个数据。
延迟调整部54使经由切换开关52输入的输入信号2(借助伸展处理部14c实施了伸展处理的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2以与从行缓冲电路LB3、LB4来的输出信号同步的方式延迟并输出到输出端Po3。这里,输出端Po3与退化处理部14d连接。
切换开关52根据从主控制部经由输入端Pi3而输入的切换信号,将信号处理电路50内的各部件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下述状态,即:(1)用 于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状态(滤波处理模式);(2)用于将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的状态(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
具体说来,在滤波处理模式(例如切换信号为“0”时)中,将从行缓冲电路LB2输出的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3。在该情况下,行缓冲电路LB1~LB6和延迟调整部53作为以将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入的副扫描方向七行的图像数据相互同步的时机输出的七行缓冲器而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例如切换信号为“1”时)中,将经由输入端Pi2从伸展处理部14c输入的伸展处理后的区域分离信号(输入信号2)和允许信号2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3。在该情况下,行缓冲电路LB1、LB2和延迟调整部53作为以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入的区域分离信号相互同步的时机输出的三行缓冲器而发挥作用,行缓冲电路LB3、LB4和延迟调整部54作为以将从伸展处理部14c输入的伸展处理后的区域分离信号相互同步的时机输出的三行缓冲器而发挥作用。
时钟脉冲门部51根据从主控制部经由输入端Pi3输入的切换信号(寄存信号),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选择期间中,切断向行缓冲电路LB5、LB6输入时钟信号,使行缓冲电路LB5、LB6的动作停止。即,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中,因为没有使用行缓冲电路LB5、LB6,所以通过切断向行缓冲电路LB5、LB6输入时钟信号,使行缓冲电路LB5、LB6的动作停止。由此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间滤波处理中使用七行的图像数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使用十五行的图像数据情况下,只要信号处理电路50具备十四行量的行缓冲电路即可。这时,因为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使用共计四行量的行缓冲电路即可,所以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中能够针对十个行缓冲电路停止供应时钟信号。因此,功耗的消减效果更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文字区域进行伸展处理,针对底层区域进行退化处理,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针对文字区域和照片区域进行伸展处理而针对底层区域进行退化处理。在该情况下,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中需要合计八行量的行缓冲电路,但是使用十五行的图像数据 的情况下,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中能够针对六个行缓冲电路停止供应时钟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用于切换切换开关52动作的切换信号来控制时钟脉冲门部51的动作,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与上述切换信号不同的信号(寄存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时钟脉冲门部51来控制向行缓冲电路LB5、LB6输入/切断时钟信号,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省略时钟脉冲门部51,并且将与向行缓冲电路LB1~LB4供应的时钟信号不同的信号(门控时钟信号)用作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5、LB6的时钟信号,借助信号处理电路50的外部所具备的切换单元(未图示)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选择期间内不将门控时钟信号输入信号处理电路50。
行缓冲电路LB1~LB6暂时存储一行的输入信号,在规定的时机将其输出。这里,行缓冲电路LB1、LB2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Po2连接,而行缓冲电路LB3、LB4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Po3连接,行缓冲电路LB5、LB6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连接。后面将针对行缓冲电路LB1~LB6的详细内容叙述。
这样的话,在滤波处理模式情况下,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入的第一行图像数据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1,第二行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2,第三行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3,第四行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4,第五行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5,第六行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6,第七行图像数据以及允许信号被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这些各行的图像数据和允许信号在相互同步的时机经由输出端Po1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
另外,在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情况下,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入的第一行区域识别信号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1,第二行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2,第三行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这些各 行的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在相互同步的时机经由输出端Po2输入到伸展处理部14c。另外,从伸展处理部14c输出的伸展处理后的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中的第一行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3,第二行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LB4,第三行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被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4,这些各行的区域识别信号和允许信号在相互同步的时机经由输出端Po3输出到退化处理部14d。
这里,空间滤波处理部17在允许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滤波处理,而在允许信号是表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即使输入图像数据也不进行滤波处理。判断允许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还是表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信号,例如根据数据允许信号的有效期间(高电平期间)的长度判断即可。另外,除了上述三种允许信号之外,也可以使用表示是滤波处理模式还是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允许信号。
另外,伸展处理部14c在允许信号是表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进行伸展处理,而在允许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即使输入区域识别信号也不进行伸展处理。同样,退化处理部14d在允许信号是表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进行退化处理,而在允许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即使输入区域识别信号也不进行退化处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允许信号是表示区域识别信号修正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不从输出端Po1向空间滤波处理部17输出图像数据,在允许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不从输出端Po2向伸展处理部14c输出区域识别信号和不从输出端Po3向退化处理部14d输出区域识别信号。
(3.行缓冲电路LB1~LB6)
接着,针对行缓冲电路LB1~LB6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行缓冲电路LB1的构成的框图。此外,行缓冲电路LB2~LB6也具有相同构成。
如该图所示,行缓冲电路LB1具备:存储器控制部61、输入切换开关62、写入侧保持部63、数据连结部64、单端口存储器65、数据展 开部66、读出侧保持部67以及输出切换开关68。
单端口存储器65是存储一行的输入信号(图像数据或者区域分离信号)的单端口的存储器。
存储器控制部61根据允许信号生成用于控制行缓冲电路LB1的各部的控制信号,即:表示对于单端口存储器65的写入地址或者读出地址的地址信号、切换对于单端口存储器65的写入处理和读出处理的写入、读出切换信号(存储器写入有效信号、存储器读出有效信号)以及表示对于单端口存储器65的访问有效/无效的存储器访问有效信号。
输入切换开关62是根据从存储器控制部61输入的控制信号,在奇数编号的数据和偶数编号的数据中切换输入信号的输出目标地址的开关。具体说来,输入切换开关62将奇数编号(奇数编号的像素)的输入数据输出到写入侧保持部63,而将偶数编号(偶数编号的像素)的输入信号输出到数据连结部64。
写入侧保持部63暂时存储经由输入切换开关62输入的奇数编号的输入信号,并且例如由触发器构成。
数据连结部64使保持于写入侧保持部63的奇数编号的输入信号和经由输入切换开关62输入的偶数编号的输入信号连结。
数据展开部66将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的数据展开为奇数编号的数据和偶数编号的数据,将偶数编号的数据输出到读出侧保持部67,将奇数编号的数据输出到输出切换开关68。
读出侧保持部67暂时存储经由数据展开部66输入的偶数编号的数据,并且例如由触发器构成。
输出切换开关68根据从存储器控制部61输入的控制信号,将从数据展开部66输入的奇数编号的数据和从读出侧保持部67输入的偶数编号的数据以与输入到输入切换开关62时相同的顺序(FIFO(First-in-Firse-out))输出的方式适当选择输出。
图9是一行十二个像素的数据的向单端口存储器65的写入处理和单端口存储器65的读出处理的时序图。
当输入奇数编号的数据时,存储器控制部61使该奇数编号的数据从输入切换开关62送至写入侧保持部63,并暂时存储于写入侧保持部63。
之后,在接着上述奇数编号的数据输入偶数编号的数据时,存储器控制部61将该偶数编号的数据从输入切换开关62送至数据连结部64,并且将暂时存储于写入侧保持部63的上述奇数编号的数据送至数据连结部64。
接着,存储器控制部61使从写入侧保持部63输入的奇数编号的数据和从输入切换开关62输入的偶数编号的数据在数据连结部64中连结。然后,存储器控制部61输出表示写入目标的地址的地址信号和用于使写入动作有效的存储器写入有效信号,将数据连结部64连结的上述数据写入到单端口存储器65。
这样的话,在对单端口存储器65的一回的访问中写入二个像素的数据。
另外,在存储器控制部61读出被写入单端口存储器65的数据之时,输出表示读出的数据的地址的地址信号和用于使读出动作有效的存储器读出有效信号,一次读出二个像素的数据并送至数据展开部66。
接着,存储器控制部61使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的二个像素的数据中奇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从数据展开部66输出到输出切换开关68,使偶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输出到读出侧保持部67并将其存储。另外,存储器控制部61使存储于读出侧保持部67的偶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与从输出切换开关68输出奇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的时机对应地从读出侧保持部67输出到输出切换开关68。
另外,存储器控制部61在输出了从数据展开部66输入的奇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后,控制输出切换开关68的动作以便于输出从读出侧保持部67输入的偶数编号的像素的数据。
这样的话,以对单端口存储器65的一次的访问读出二个像素的数据。此外,在将数据写入单端口存储器65后,直到开始读出该数据为止的时间,以每个行缓冲电路不同的方式进行设定,以便使来自各行缓 冲电路的输出时机同步。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交替进行二个像素的数据的写入和二个像素的数据的读出。即,在将奇数编号的数据输入到行缓冲电路的时机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二个像素的数据,在输入偶数编号的数据的时机将二个像素的数据向单端口存储器65写入。
由此,在单端口存储器65中能够实现高速的FIFO处理。即,单端口存储器因为只存在一个存储器访问的端子,因此以一个循环(一次的访问)可进行的处理仅限于写入处理或读出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写入处理和读出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像素数(数据数)的两倍的访问次数。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每次写入或读出两个像素而将访问次数降低为以往的一半,并且在奇数编号的数据被输入到行缓冲电路后,在直至输入偶数编号的数据为止的等待时间内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从而能够将写入和读出的处理时间缩短为以往的一半。
此外,在图9的例子中,针对每次两个像素地向单端口存储器65写入数据和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以一次的访问进行写入或者读出的像素数(数据数)并不限于此。
图10是设以一次的访问进行写入或读出的像素数(数据数)为八个像素时的时序图。在该情况下,从第一个像素到第七个像素的数据暂时存储于写入侧保持部63,在输入第八个像素的数据时,八个像素的数据用数据连结部64连结而以一次的访问写入到单端口存储器65中。
另外,在输入从第一个像素到第七个像素的数据的期间中,以一次的访问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八个像素的数据。被读出的八个像素的数据中,第一个像素的数据从数据展开部66送至输出切换开关68以将其输出,从第二个像素到第八像素的数据暂时被存储于读出侧保持部67,之后从第二个像素的数据起依次逐个像素送至输出切换开关68将其输出。
这样,通过增加以一次的访问进行写入或读出的像素数,能够更进一步降低对单端口存储器65的访问次数。但是,当以一次的访问进行 写入或读出的像素数增多时,由写入侧保持部63和读出侧保持部67保持的数据量增多,并且从输出切换开关68输出的数据的管理变得复杂,所以优选为以一次的访问进行写入或读出的像素数,根据写入侧保持部63和读出侧保持部67的容量、存储器控制部61的处理能力等适当地设定。
此外,图10表示一行由十八个像素的数据构成的情况的例子。因此,第十七个和第十八个像素能够在输入这二个像素的数据的时刻写入到单端口存储器65,但是为了配合与从单端口存储器65读出其他的像素的数据的时机,输入了第十八个像素后,仅延迟与六个像素的输入时间相当的时间而进行写入。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输入了第十八个像素的数据的时刻,写入第十七个和第十八个像素的数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具备行缓冲电路LB1~LB6和延迟调整部53,并且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6的六行的像素的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像素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进行伸展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2的二行的像素的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像素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伸展处理部14c。
这样,与分别具备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对应的信号处理部和与伸展处理部14c对应的信号处理部的情况相比,其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另外,在伸展处理后进行退化处理时,将伸展处理后的三行的图像数据中两行输入行缓冲电路LB3、LB4和延迟调整部54,使上述三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退化处理部14d。
由此,与分别具备与第一图像处理部、伸展处理部14c以及退化处理部14对应的信号处理部的情况相比,其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彩色复印机时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单色复印机。另外,也可以应用于单独具备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发送功能、扫描并发送到电子邮件功能等的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具备上述各个功能 中的两个以上功能的复合机。
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的构成基础上,具备由调制解调器、网卡构成的通信装置,可进行传真通信。这时,例如在进行传真发送时,利用通信装置进行与对方地址之间的发送手续而确保可发送状态,从存储器读出以规定形式压缩的图像数据(以扫描仪读入的图像数据),实施改变压缩形式等必要的处理,经由通信电路依次发送至对方。
此外,在接收传真的情况下,主控制部也可以一边进行通信手续一边接收从对方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并输入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中对于接收了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进行压缩/扩展处理、旋转处理、分辨率转换处理等,实施输出灰度修正处理和灰度再现处理,从彩色图像输出装置30输出。
另外,也可以与经由网卡、LAN线缆而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其他数字复合机进行数据通信。
(实施方式2)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b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数字彩色复合机1b取代了实施方式1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中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而具备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b。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的构成基础上具备通信装置70。
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b在实施方式1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的构成基础上具备:伸展、退化处理部71、分辨率转换处理部72、旋转处理部73以及压缩、扩展处理部74。
此外,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b中,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选择发送传真的模式时或者接收了传真的接收信号时),输入灰度修正部13b以后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局部不同。在图12中,用虚线表示进行 传真的接收发送时的数据的流程。另外,下面针对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A/D转换器11将彩色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黑点修正部12对借助A/D转换器11送来的数字彩色信号实施去除因图像读取时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产生的各种失真的处理。
输入灰度修正部13b针对实施了黑点修正处理的图像数据修正灰度的非线性(转换为浓度数据)。该处理例如参照LUT(Look Up Table:查阅表)进行。另外,彩色图像数据例如通过矩阵运算等转换为亮度信号(K)。
区域分离处理部14针对从输入灰度修正部13b输出的图像数据,例如将各像素分离为例如文字区域、网点区域、照片区域中任意一个。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14根据分离结果将表示像素属于哪个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经由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和灰度再现处理部19。另外,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区域识别信修正部14b不对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实施修正处理而原样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和灰度再现处理部19。或者,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情况下,区域分离处理部14也可以不进行区域分离处理。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14保持从输入灰度修正部13b输出的信号输出到其后段的空间滤波处理部17。
颜色修正部15和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不进行颜色修正处理和黑生成底色除去处理,保持被输入的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
空间滤波处理部17对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基于区域识别信号借由数字滤波进行空间滤波处理,通过修正空间频率特性防止输出图像的模糊、粒度恶化。空间滤波处理的方法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方法。
输出灰度修正部18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保持被输入的数据输出到灰度再现处理部19。
灰度再现处理部19使用例如误差扩散法将从空间滤波处理部17输出的数据的各像素中的八位灰度的值转换为二灰度的值。根据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进行该处理。例如,利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分离为文字的区域,实施适用于高频的再现的二值化处理,利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分离为照片的区域,进行重视灰度再现性的二值化处理。
伸展、退化处理部71对从灰度再现处理部19输出的二值图像数据实施伸展处理、退化处理而除去噪声。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的方法与实施方式1中的伸展处理部14c和退化处理部14d的处理相同。
分辨率转换处理部72根据需要对图像数据实施分辨率转换处理。旋转处理部73根据需要对图像数据实施旋转处理。压缩、扩展处理部74以规定的形式压缩图像数据并将其暂时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器。
主控制部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将表示传真的接收发送模式的值设定于未图示的寄存器。另外,主控制部生成用于将信号处理电路50切换为下述状态的切换信号,并且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50,其中,上述状态是用于将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状态(滤波处理模式)和将图像数据输出到伸展、退化处理部71的状态(伸展、退化处理模式)。信号处理电路50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通信装置70对数字彩色复合机1b与经由通信线路连接的其他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通信装置70而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
此外,主控制部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经由通信装置70与发送对象的装置进行发送手续,当确保可发送状态时,从上述存储器读出以规定的形式压缩的图像数据,实施压缩形式变更等所需的处理从通信装置70经由通信线路依次发送。
另外,主控制部在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时,一边进行通信手续一边接收从对方发送来的压缩为规定形式的状态的图像数据,并且使接收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b。另外,主控制部使压缩、 扩展处理部74进行上述图像数据的扩展处理以使作为页图像发送来的原稿图像再现。并且,主控制部控制分辨率转换处理部72和旋转处理部73,对原稿图像进行与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0的样式相应的分辨率转换处理和旋转处理,输出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0。另外,因为利用传真机发送的数据被二值化,所以输出到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0。彩色图像处理装置30根据该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将图像形成于记录材上。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b具备:行缓冲电路LB1~LB6和延迟调整部53,并且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6的六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进行伸展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2的二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伸展处理部14c。
由此,可以获得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针对使用从信号处理电路5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空间滤波处理(第一处理)和伸展、退化处理(第二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使用不同行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多个图像处理部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也可以使用信号处理电路50的输出进行滤波处理、区域分离处理、旋转处理、变倍处理以及标签处理(例如根据关注像素的像素值和邻接像素的像素值的关系对关注像素标上表示该像素特性的标签的处理)中的两个以上的处理。
(实施方式3)
针对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以省略其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c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数字彩色复合机1c取代了实施方式1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中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而具备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c。彩色 图像处理装置10c是省略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中的区域识别信号修正部14b并且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和颜色修正部15之间具备旋转处理部21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处理部(第二处理部)21和空间滤波处理部(第一处理部)17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图14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50c)进行各自的处理。这里,在进行旋转处理时,信号处理电路50c作为旋转处理部21的一部分发挥作用。
图14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50c、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旋转处理部21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信号处理电路50c有选择地(排他地)进行下述处理,即,(1)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15个像素×副扫描方向15行)将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处理(滤波处理模式);(2)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8个像素×副扫描方向8行)将从下述的输入图像存储器82读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的处理(旋转处理模式)。即,在滤波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和从行缓冲电路LB1~LB14输出的十四行的图像数据的共计十五行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另外,在旋转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和从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七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的共计八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
更具体说来,如图14所示,信号处理电路50c具备:输入端Pi1~Pi3、时钟脉冲门部51、延迟调整部53、行缓冲电路LB1~LB14以及输出端Po1~Po2。
延迟调整部53使经由输入端Pi1而输入的1行的输入信号(在滤波处理模式中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在旋转处理模式中从后述的输入图像存储器82读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离信号)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以与来自下述的各行缓冲电路(在滤波处理模式中行缓冲电路LB1~LB4、在旋转处理模式中行缓冲电路LB1~LB7)的输出信号同步的方式延迟并输出到输出端Po1、Po2。此 外,输出端Po1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连接,输出端Po2与旋转处理部21连接。允许信号包括:表示一页的有效期间的页允许信号、表示一行的有效期间的行允许信号以及表示数据的有效/无效的数据允许信号三种控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50c、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旋转处理部21根据该允许信号进行各种控制。
输出端Po1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4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旋转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输出。另外,输出端Po2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旋转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而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旋转处理部21的输出。
时钟脉冲门部51根据从主控制部经由输入端Pi3输入的切换信号(寄存信号),在旋转处理模式的选择期间中,切断向行缓冲电路LB8~LB14输入时钟信号,使行缓冲电路LB8~LB14的动作停止。由此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行缓冲电路LB1~LB14暂时存储一行的输入信号并在规定的时机输出。各个行缓冲电路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中的行缓冲电路相同。另外,行缓冲电路LB1~LB7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Po2连接,行缓冲电路LB8~LB14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连接。
空间滤波处理部17针对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中的由包括关注像素的多个像素构成的块(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15个像素×副扫描方向15个像素(15行)),通过该块和使用了被分配到相同大小的矩阵的各像素滤波系数的像素值的卷积运算,针对上述块内的各像素计算出对关注像素的滤波处理(强调处理、平滑化处理或者具有强调处理以及平滑化处理的两者特性的处理等)的结果。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构成和处理内容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此外,空间滤波处理部17针对CMYK的各颜色成分进行上述滤波处理。因此,按CMYK的各个颜色设置信号处理电路50c即设置4 个。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具备1个信号处理电路50c而逐个颜色依次进行CMYK的各颜色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各个模式中,从信号处理电路50c向空间滤波处理部17和旋转处理部21输出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和副扫描方向的行数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地变化。信号处理电路50c所具备的行缓冲电路的个数根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图像数据的行数适当地变化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空间滤波处理部17根据八行的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另外,也可以是旋转处理部21根据四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十六行的图像数据进行旋转处理。
旋转处理部21对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经由信号处理电路50c输入的图像数据和区域识别信号实施旋转处理,将旋转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颜色修正部15,将旋转处理后的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旋转的角度例如设定为用户经由操作面板40指定的角度、或与用户指定的模式相应的角度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0度、90度、180度。270度中任意一个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处理。
此外,对图像数据的旋转处理按RGB的每个颜色成分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空间滤波处理部17中为了对CMYK的像素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具备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c。因此,使用这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c中的三个对RGB的各颜色成分进行旋转处理即可。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针对RGB的各颜色成分逐个颜色地进行旋转处理。
另外,可以同时进行对图像数据的旋转处理和对区域识别信号的旋转处理,也可以在进行了图像数据的旋转处理后进行区域识别信号的旋转处理。在进行了图像数据的旋转处理后进行区域识别信号的旋转处理的情况下,只要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和信号处理电路50c之间设置存储器等暂时存储区域以将区域分离信号暂时存储,按照对区域分离信号的旋转处理的开始时机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50c即可。另外,也可以是针对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c中旋转处理时未使用的电路使其停止动作。这样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如图14所示,旋转处理部21具备存储器控制部81、输入图像存储器82以及输出图像存储器83。
输入图像存储器82是暂时存储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入的图像数据和区域分离信号的存储器。输出图像存储器83是存储旋转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控制部84控制对输入图像存储器81和输出图像存储器83的数据写入和从这两个存储器的数据读出。
图15是用于说明旋转处理部21中的旋转处理的说明图,表示使图像数据旋转90度时的例子。
首先,如图15所示,存储器控制部81将从左侧的像素向右侧的像素读出存储于输入图像存储器82的八个像素的图像数据并逐个像素量地依次写入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的处理,按照从最底行的行向最顶行的行逐行依次进行。另外,当对最顶行的行的处理结束时,对于未处理的图像数据从最底行依次重复同样的处理。
之后,存储器控制部81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各像素的数据,按照写入到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时的顺序,从输出图像数据中的上侧的行向下侧的行每行一个像素地分配为各行的左端的像素,依次存储于输出图像存储器83。由此,最终将使输入图像数据旋转90度的图像数据存储于输出图像存储器83。
此外,在使其旋转180度的情况下,如图16(a)所示,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各像素的数据,按照写入到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时的顺序,从输出图像数据中的上侧的行向下侧的行每行八个像素地,从各行的右端的像素向左侧邻接的各像素依次分配即可。
另外,在使其旋转270的情况下,如图16(b)所示,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各像素的数据,按照写入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时的顺序,从输出图像数据中的下侧的行向上侧的行每行一个像素地分配为各行的左端的像素即可。
另外,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向输出图像存储 器83的数据的传输,可以在存储了能够向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传输的规定单位的图像数据时随时进行,也可以针对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单独地进行,也可以将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分为多个组而逐个组进行。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c具备行缓冲电路LB1~LB14和延迟调整部53,并且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14的十四行的像素数据和被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像素数据同步地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进行旋转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7的七行的像素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像素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
由此,与分别具备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与旋转处理部21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实施方式4)
针对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以省略其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d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数字彩色复合机1d取代了实施方式3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c中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c而具备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d。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d的结构为取代了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c中的旋转处理部21而具备变倍处理部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倍处理部(第二处理部)22和空间滤波处理部(第一处理部)17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图17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50d)进行各自的处理。
图18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50d、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变倍处理部22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信号处理电路50d有选择地(排他地)进行下述处理,即,(1) 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7个像素×副扫描方向7行)将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处理(滤波处理模式);(2)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2个像素×副扫描方向2行)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的处理(变倍处理模式)。即,在滤波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和从行缓冲电路LB1~LB6输出的六行的图像数据的共计七行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另外,在变倍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和从行缓冲电路LB1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的共计二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
更具体说来,如图18所示,信号处理电路50d具备:输入端Pi1~Pi3、时钟脉冲门部51、延迟调整部53、行缓冲电路LB1~LB6以及输出端Po1~Po2。
延迟调整部53使经由输入端Pi1而输入的1行的输入信号(滤波处理模式中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输出的图像数据、在变倍处理模式中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别信号)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以与来自下述的各行缓冲电路(在滤波处理模式中为行缓冲电路LB1~LB6、在变倍处理模式中为行缓冲电路LB1)的输出信号同步的方式延迟并输出到输出端Po1、Po2。此外,输出端Po1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连接,输出端Po2与变倍处理部22连接。允许信号包括:表示一页的有效期间的页允许信号、表示一行的有效期间的行允许信号以及表示数据的有效/无效的数据允许信号三种控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50d、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变倍处理部22根据该允许信号进行各种控制。
输出端Po1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6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切换信号是表示变倍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输出。另外,输出端Po2在切换信号是表示变倍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而在切换信号是表 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变倍处理部22的输出。
时钟脉冲门部51根据从主控制部经由输入端Pi3输入的切换信号(寄存信号),在变倍处理模式的选择期间中,切断向行缓冲电路LB2~LB6输入时钟信号,使行缓冲电路LB2~LB6的动作停止。由此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行缓冲电路LB1~LB6暂时存储一行的输入信号并在规定的时机输出。这些各个行缓冲电路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中的行缓冲电路相同。另外,行缓冲电路LB1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Po2连接,行缓冲电路LB2~LB6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连接。
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构成和滤波处理时的动作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大致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此外,空间滤波处理部17针对CMYK的各颜色成分进行上述滤波处理。因此,按CMYK的各个颜色设置信号处理电路50d即设置4个。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设置1个信号处理电路50d而逐个颜色依次进行CMYK的各颜色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各个模式中,从信号处理电路50d向空间滤波处理部17和变倍处理部22输出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和副扫描方向的行数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变化。信号处理电路50d所具备的行缓冲电路的个数,根据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的图像数据的行数适当地变化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空间滤波处理部17根据十五行的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变倍处理部22对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入的图像数据和区域识别信号实施变倍处理(放大处理或缩小处理),将变倍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颜色修正部15,将变倍处理后的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黑生成底色除去部16、空间滤波处理部1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19。变倍处理的倍率例如经由用户经由操作面板40指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独立进行针对主扫描方向的变倍处理和针对副扫描方向的变倍处理。
此外,对图像数据的变倍处理按照RGB的每个颜色成分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空间滤波处理部17中为了对CMYK的 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具备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d。因此,使用这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d中的三个进行对RGB的各颜色成分的变倍处理即可。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针对RGB的各颜色成分逐个颜色地进行变倍处理。
另外,也可以同时进行对图像数据的变倍处理和对区域识别信号的变倍处理,也可以在进行了图像数据的变倍处理后进行区域识别信号的变倍处理。在进行了图像数据的变倍处理后进行区域识别信号的变倍处理的情况下,只要在区域分离处理部14和信号处理电路50d之间设置存储器等暂时存储区域以将区域分离信号暂时存储,根据对区域分离信号的变倍处理的开始时机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50d即可。另外,也可以是针对四个信号处理电路50d中变倍处理时未使用的电路使其停止动作。这样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图19是表示变倍处理部22中的变倍处理的方法的说明图。变倍处理部22根据用户对操作面板40的指示输入来决定变倍倍率,根据决定的倍率计算出变倍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的各像素的坐标o(x)。接着,提取出变倍处理前的图像数据中的、上述变倍处理后的坐标o(x)附近的四点(四个像素)的坐标a(x)、a(x+1)、b(x)、b(x+1),分别计算出这四点和变倍处理后的坐标o(x)的距离。接着,将与变倍处理后的坐标o(x)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设定为上述四点中相对于坐标o(x)的距离最短的点的像素值(最近邻处理)。此外,变倍处理的方法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各种方法。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d具备行缓冲电路LB1~LB6和延迟调整部53,并且在进行空间滤波处理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6的六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空间滤波处理部17,而在进行变倍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
由此,与分别具备与空间滤波处理部17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与变倍处理部22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实施方式5)
针对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e的概略构成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数字彩色复合机1e中取代实施方式3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c中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c而具备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e。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e在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c的构成基础上在旋转处理部21和颜色修正部15之间具备变倍处理部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处理部(第一处理部)21和变倍处理部(第二处理部)22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图21所示的信号处理电路50e)进行各自的处理。
图21是表示信号处理电路50e、旋转处理部21以及变倍处理部22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信号处理电路50e有选择地(排他地)进行下述处理,即,(1)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8个像素×副扫描方向8行)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的处理(旋转处理模式);(2)每隔规定量(本实施方式中主扫描方向2个像素×副扫描方向2行)将从区域分离处理部14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分离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的处理(变倍处理模式)。即,在旋转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和从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七行的图像数据的共计八行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另外,在变倍处理模式中,将从延迟调整部53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和从行缓冲电路LB1输出的一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的共计二行的图像数据或者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
更具体说来,如图21所示,信号处理电路50e具备:输入端Pi1~Pi3、时钟脉冲门部51、延迟调整部53、行缓冲电路LB1~LB7以及输出端Po1~Po2。
延迟调整部53使经由输入端Pi1而输入的1行的输入信号和从主控制部输入的允许信号,以与来自下述的各行缓冲电路(在旋转处理模式中为行缓冲电路LB1~LB7、在变倍处理模式中为行缓冲电路LB1)的输出信号同步的方式延迟并输出到输出端Po1、Po2。此外,输出端Po1与旋转处理部21连接,输出端Po2与变倍处理部22连接。允许信号包括:表示一页的有效期间的页允许信号、表示一行的有效期间的行允许信号以及表示数据的有效/无效的数据允许信号三种控制信号。信号处理电路50e、旋转处理部21以及变倍处理部22根据该允许信号进行各种控制。
输出端Po1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旋转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LB7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而在切换信号是表示变倍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旋转处理部21的输出。另外,输出端Po2在切换信号是表示变倍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将从延迟调整部53和行缓冲电路LB1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区域识别信号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而在切换信号是表示滤波处理模式的信号的情况下,切断向变倍处理部22的输出。
时钟脉冲门部51根据从主控制部经由输入端Pi3输入的切换信号(寄存信号),在变倍处理模式的选择期间中,切断向行缓冲电路LB2~LB7输入时钟信号,使行缓冲电路LB2~LB7的动作停止。由此能够实现功耗的降低。
行缓冲电路LB1~LB7暂时存储一行的输入信号并在规定的时机输出。这些各个行缓冲电路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中的行缓冲电路相同。此外,行缓冲电路LB1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Po2连接,行缓冲电路LB2~LB7的输出端子与输出端Po1连接。
此外,在上述各个模式中,从信号处理电路50e向旋转处理部21和变倍处理部22输出的主扫描方向的像素数和副扫描方向的行数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变化。信号处理电路50e所具备的行缓冲电路的个数,根据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的图像数据的行数适当地变化即可。
旋转处理部21的构成和动作与实施方式3大致相同,变倍处理部22的构成和动作和实施方式4大致相同,所以省略上述各部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彩色复合机1e具备:行缓冲电路LB1~LB7和延迟调整部53,并且在进行旋转处理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LB7的七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旋转处理部21,而在进行变倍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行缓冲电路LB1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到延迟调整部53的一行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输出到变倍处理部22。
由此,与分别具备与旋转处理部21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与变倍处理部22对应的行缓冲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彩色复合机1所具备的构成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的各部(各块)也可以使用CPU等处理器借由软件实现。即,数字彩色复合机1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上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存储上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这时,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即:将利用计算机能够读取地记录了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供应到数字彩色复合机1,该计算机(或者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于记录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其可以采用下述记录介质,即:例如磁带和盒式磁带等磁带类、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和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者掩模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可将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与通信网络连接,并经由该通信网络供应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 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网络、移动式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既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载波、光缆TV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的有线,也可以利用IrDA、遥控这类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波数字网等的无线。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使上述程序编码以电子传输而变得具体的嵌入了载波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态实现。
另外,彩色图像处理装置10的各块并不限于使用软件实现,也可以利用硬件逻辑构成,也可以组合进行处理的一部分的硬件和执行进行该硬件的控制、剩余处理的软件的运算单元。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其对由多行的数据形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处理部,其基于n行(n是3以上的整数)的数据进行第一处理;第二处理部,其基于m行(m是n>m的整数)的数据进行第二处理;信号处理部,其使多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上述信号处理部具备:(n-1)个以上的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一行的数据;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一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在进行上述第一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n-1)个上述行缓冲器(n-1)的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在进行上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m-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二处理部。
根据上述构成,信号处理部具备:(n-1)个以上的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一行的数据;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一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另外,在进行第一处理情况下,使存储于(n-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n-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在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m-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第二处理部。因此,能够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部进行输入到第一处理部的n行的数据的同步和输入到第二处理部的m行的数据的同步。由此,与分别具备与第一处理部对应的信号处理部和与第二处理部对应的信号处理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处理部具备:伸展处理部,其参照包括关注像素的m行的二值数据,在关注像素的周围的规定数的像素中包括有上述二值数据的值为1的像素的情况下,进行使该关注像素的二值数据为1的伸展处理;退化处理部,其参照包括关注像素的m行的二值数据,在关注像素的周围的上述规定数的像素中包括有上述二值数据的值为0的像素的情况下,进行使该关注像素的二值数据为0的退化处理,上述信号处理部具备:第二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一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切换开关,其针对上述第一处理的情况和上述第二处理的情况,切换输入到上述多个行缓冲器中的至少一部分里的数据的输入源,在进行上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m-1)个上述行缓冲器的(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上述延迟调整部的一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伸展处理部和上述退化处理部中的一个处理部,将从上述一个处理部输出的m行的数据中的(m-1)行,输入到与用于向上述一个处理部输出数据的行缓冲器不同的行缓冲器,将从上述一个处理部输出的m行的数据中剩余的一行输入到上述第二延迟调整部,将这些m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上述伸展处理部和上述退化处理部中的另一个处理部。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用通用的信号处理部进行第一处理、伸展处理以及退化处理。因此,与分别设置与各个处理对应的信号处理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电路规模。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区域分离处理部,该区域分离处理部判别关注像素所属的区域的图像种类,生成表示判别结果的区域识别信号,上述第二处理部对上述区域识别信号实施上述伸展处理和上述退化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对区域识别信号实施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而能够除去该区域识别信号所含有的孤立点等噪声。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上述伸展处理和上述退化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对图像数据实施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而能够除去该图像数据所含有的孤立点等噪声。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上述第二处理的旋转处理。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对图像数据实施伸展处理和退化处理。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上述第二处理的变倍处理。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对图像数据实施变倍处理,即放大处理和缩小处理中至少一种。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上述第一处理的旋转处理,上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上述第二处理的变倍处理。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对图像数据实施旋转处理和变倍处理。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第一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上述第一处理的空间滤波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对图像数据实施空间滤波处理,能够对图像数据实施例如强调处理、平滑化处理等。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信号处理部具备输出控制部,该输出控制部无论进行上述第一处理还是进行上述第二处理,均将从上述各个行缓冲器输出的数据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和上述第二处理部两方,并且向上述第一处理部和上述第二处理部输出表示是否执行这些各部中的处理的允许信号。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无论进行上述第一处理还是进行上述第二处理,均将从上述各个行缓冲器输出的数据输出到上述第一处理部和上述第二处理部两者,所以无需设置根据进行上述第一处理还是进行上述第二处理切换从上述各个行缓冲器输出的数据的输入目标的切换开关。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减小上述信号处理部的电路规模。另外,在第一处理部和第二处理部中,能够根据允许信号切换进行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因此能够防止在上述各个处理部中发生误处理。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进行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向上述第二处理部输出数据的行缓冲器以外的行缓冲器的动作停止。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使未使用的行缓冲器的动作停止,能够降低功耗。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任意一个图像处理装置;将与从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图像形成部。
因此,能够减小该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电路规模。
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的事项中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毕竟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并不是仅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子而狭义解释的,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化。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对由多行的数据形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第一处理部,其基于n行的数据进行第一处理,其中n是3以上的整数;
第二处理部,其基于m行的数据进行第二处理,其中m是n>m的整数;
信号处理部,其使多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部具备:
n-1个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1行的数据;
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1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
在进行所述第一处理的情况下,
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n行图像数据中的n-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n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n-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
使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的所述n-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第一处理部,
在进行所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
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m行图像数据中的m-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m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m-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
使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的所述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第二处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部具备:
伸展处理部,其参照包括关注像素的m行的二值数据,在关注像素的周围的与该关注像素邻接的8个像素中包括有所述二值数据的值为1的像素的情况下,进行使该关注像素的二值数据为1的伸展处理;
退化处理部,其参照包括关注像素的m行的二值数据,在关注像素的周围的与该关注像素邻接的8个像素中包括有所述二值数据的值为0的像素的情况下,进行使该关注像素的二值数据为0的退化处理,
所述信号处理部具备:
第二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1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
切换开关,其针对所述第一处理的情况和所述第二处理的情况,切换输入到所述多个行缓冲器中的至少一部分里的数据的输入源,
在进行所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的所述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伸展处理部和所述退化处理部中的一个处理部,
将从所述一个处理部输出的m行的数据中的m-1行,输入到与用于向所述一个处理部输出数据的行缓冲器不同的行缓冲器,将从所述一个处理部输出的m行的数据中剩余的1行输入到所述第二延迟调整部,将这些m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伸展处理部和所述退化处理部中的另一个处理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区域分离处理部,该区域分离处理部判别关注像素所属的区域的图像种类,生成表示判别结果的区域识别信号,
所述第二处理部对所述区域识别信号实施所述伸展处理和所述退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所述伸展处理和所述退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所述第二处理的旋转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所述第二处理的变倍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所述第一处理的旋转处理,所述第二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所述第二处理的变倍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作为所述第一处理的空间滤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部具备输出控制部,该输出控制部无论进行所述第一处理还是进行所述第二处理,均将从所述各行缓冲器输出的数据输出到所述第一处理部和所述第二处理部两方,并且向所述第一处理部和所述第二处理部输出表示是否执行各部中的处理的允许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第二处理的情况下,使向所述第二处理部输出数据的行缓冲器以外的行缓冲器的动作停止。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对由多行的数据形成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将与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图像形成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具备:
第一处理部,其基于n行的数据进行第一处理,其中n是3以上的整数;
第二处理部,其基于m行的数据进行第二处理,其中m是n>m的整数;
信号处理部,其使多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部具备:
n-1个行缓冲器,其各自存储1行的数据;
延迟调整部,其使被输入的1行的数据延迟地输出,
在进行所述第一处理的情况下,
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n行图像数据中的n-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n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n-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
使存储于n-1个所述行缓冲器的所述n-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第一处理部,
在进行所述第二处理的情况下,
使输入到该信号处理部的m行图像数据中的m-1行的图像数据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中,使所述m行图像数据中的所述m-1行的图像数据以外的1行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
使存储于m-1个所述行缓冲器的所述m-1行的数据和输入到所述延迟调整部的所述1行的数据同步地输出到所述第二处理部。
CN200910131747XA 2008-03-28 2009-03-27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72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8024 2008-03-28
JP2008088024 2008-03-28
JP2008-088024 2008-03-28
JP2008-285552 2008-11-06
JP2008285552 2008-11-06
JP2008285552A JP4543109B2 (ja) 2008-03-28 2008-11-06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7293A CN101547293A (zh) 2009-09-30
CN101547293B true CN101547293B (zh) 2011-07-13

Family

ID=4111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174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7293B (zh) 2008-03-28 2009-03-27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64730B2 (zh)
JP (1) JP4543109B2 (zh)
CN (1) CN1015472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7345B2 (ja) * 2009-12-16 2014-10-1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741057B2 (ja) * 2011-02-25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50635B (zh) * 2014-05-30 2017-02-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模板尺寸可变的图像非线性滤波实时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819193B (zh) * 2019-03-18 2024-02-2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 电视信号转换设备、方法及显示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115A (zh) * 2004-03-08 2005-09-14 梁林 电视接收机实时图像打印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7292B2 (ja) * 1991-12-18 1999-02-17 ゼロ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2次元デジタルフィルタを実現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5183761A (ja) * 1992-01-06 1993-07-23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5835630A (en) * 1996-05-08 1998-11-10 Xerox Corporation Modular time-varying two-dimensional filter
JPH103782A (ja) 1996-06-14 1998-01-06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181829B1 (en) * 1998-01-21 2001-01-3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assifying and processing of pixels of image data
JP2000022958A (ja) 1998-07-06 2000-01-2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3739604B2 (ja) * 1999-07-19 2006-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3788563B2 (ja) * 1999-08-05 2006-06-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データの変倍装置
JP2001285644A (ja) 2000-03-31 2001-10-12 Sony Corp ラインメモリの制御方法
JP4019757B2 (ja) 2002-03-15 2007-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
US7593016B2 (en) * 2004-04-08 2009-09-22 Teranex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density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bit-plane data
US7602974B2 (en) * 2005-10-21 2009-10-13 Mobilic Technology (Cayman) Corp. Universal fixed-pixel-size ISP scheme
JP4442644B2 (ja) * 2007-06-15 2010-03-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パイプライン演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115A (zh) * 2004-03-08 2005-09-14 梁林 电视接收机实时图像打印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59201A (ja) 2009-11-05
US20090244577A1 (en) 2009-10-01
CN101547293A (zh) 2009-09-30
US8264730B2 (en) 2012-09-11
JP4543109B2 (ja)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1694B2 (en) Data conversio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data conversion for image processing
JPH0213296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1547293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47295B (zh) 行缓冲器电路、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67959B (zh) 像素输入输出方法及装置、图像压缩方法及装置
KR100376951B1 (ko) 화소밀도변환및오차확산기능을갖는화상데이타처리장치
US6025586A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33243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S6143075A (ja) カラ−中間調画像処理方法
CN101729729A (zh) 原稿读取设备
JP3384688B2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08223423A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H05169720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14147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050206931A1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H09130628A (ja) 多値スムージング処理方法
JPS61107873A (ja) カラ−中間調画像処理方法
JPS62253271A (ja) 拡大・縮小可能な画像処理装置
JPS61113363A (ja) カラ−中間調画像処理方法
JPS62264761A (ja) 拡大・縮小可能なカラ−画像処理装置
JPH02224464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06981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0394594A (ja) 単色画像再生方法
JP2001086358A (ja) 画像デ−タの階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2295360A (ja) 画像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