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2426A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2426A
CN101542426A CNA2007800423979A CN200780042397A CN101542426A CN 101542426 A CN101542426 A CN 101542426A CN A2007800423979 A CNA2007800423979 A CN A2007800423979A CN 200780042397 A CN200780042397 A CN 200780042397A CN 101542426 A CN101542426 A CN 1015424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data
printing
layout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23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2426B (zh
Inventor
西川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42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2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4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1Dividing a job according to job requirements, e.g. black/white and colour pages, covers and body of books, ta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23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29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a plurality of output devices of different type, e.g.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0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in system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nput or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45Distributing a job or task among a plurality of input devices or a plurality of output devices
    • H04N1/3255Hybrid jobs, i.e. perform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job on different devices, e.g. colour and B/W pages on differ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存储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的文档数据,其中,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根据该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印刷数据包括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印版数据不包括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执行拼版处理以将多个成品页布置在一个薄片上,并在各成品页上布置原稿数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包括与印刷机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的系统。这一类型的系统有些包括假脱机单元,在信息处理设备生成要发送至印刷机的印刷数据之前,假脱机单元临时保存与最终要发送至印刷机的印刷数据的格式不同的数据(所谓的中间代码)。该系统包括解假脱机单元和生成单元,其中,解假脱机单元根据以中间代码格式临时保存的数据生成最终要发送至印刷机的印刷数据,生成单元生成印刷机控制命令。
该系统支持所谓的可变印刷,可变印刷是可变数据的替换印刷。随着DTP(桌面出版)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印刷设备的普及,可变印刷使得输出为各客户定制的文档数据成为可能。
在创建定制文档时,可变印刷系统通常在文档数据中布置容器。该容器是还被称为栏区域的用于绘制内容(图像和文本等绘制内容)的绘制区域。可变印刷系统将容器布置在文档数据中,并且将该布局与数据库相关联(将容器与数据库中的各种内容相关联)。
结果,可变印刷系统可以创建想要的定制文档数据(称为文档模板)。通过适当切换定制文档数据中容器的内容(改变关联性),可以改变(可变的)文档数据的内容。将该文档数据称为可变数据文档,并且使用该可变数据文档的印刷系统是可变印刷系统。
目前,在市场中对于短交付期限的需求和各种产品的小批量工作请求正在增加。为了在迎合用户需求的同时获利,印刷公司正在寻求胶印和POD(数字印刷)之间的合作。
POD支持按需印刷。POD可以在不使用大型印刷设备或系统的情况下,在短交付期限内印刷大量复制件和多个作业。POD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复印机或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等数字图像形成设备,实现了使用电子数据的数字印刷。
在适合大宗印刷的POD市场,对于如直邮一样的、部分包括可变数据的可变印刷的需求增大。POD市场上流行的胶印机在大宗的印刷固定内容方面表现优越,但是不适合于针对各产品改变印刷内容的可变印刷。
这是因为,胶印机通常使用7种颜色的墨,并且需要制版工作来制作各种墨的物理印版。这增加了印版固有成本、劳动成本和工时成本。相反,作为数字图像形成设备(数字印刷机)的电子照相印刷机使用静电潜像形成图像。与胶印不同,电子照相印刷机不需要任何物理印版,没有固有成本,并且可以容易地应付小批量印刷和可变印刷。
然而,由于数字印刷机的印刷薄片大小比胶印机的较小,因而每完成一个印刷薄片的单位成本较高。当前,数字印刷机适合于小批量印刷和可变印刷,而胶印机适合于大宗印刷。
日本特开2005-260332公开了一种功能:检测与拼版位置有关的拼版信息,并且基于该拼版信息电子切割大的图像数据,以在按需印刷中使用胶印图像数据。另外,日本特开2005-260332公开了一种功能:基于与所指定的输出形式有关的信息,编辑各切割后的图像。
在许多情况下,要求上述系统提供文档数据的印刷材料,其中,该文档数据包括具有固定内容的固定页和具有内容对各印刷材料而改变的可变数据的可变页。由于要为各可变印刷(可变数据印刷)制作印版(press plate)是不利的,因而胶印机不能印刷这类文档数据。因此,必须通过数字印刷机进行可变印刷。
然而,当大批量印刷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时,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成本增加。为了防止这个问题,POD中心的操作者必须将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和可变页分类成单独的文档数据。胶印机印刷固定页的文档数据,并且数字印刷机印刷可变页的文档数据。
然而,将同时复杂地存在可变页和固定页的文档数据分成单独的文档数据,对于操作者来说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做出本发明以克服传统缺点,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其中,该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分成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和不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并且容易地生成固定页和可变页的输出数据,而不增加操作者的工作负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不同拼版方法容易地生成不同薄片大小的固定页和可变页的输出数据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其中,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以及
生成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生成部件将所述文档数据分成包括所述可变页的第一文档数据和不包括可变页的第二文档数据,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生成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所述无版印刷设备的所述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所述有版印刷设备的所述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判断部件,所述判断部件用于判断所述文档数据中的所述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设置的阈值;
其中,当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印刷薄片的数量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生成部件根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和所述固定页两者的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将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的印刷数据。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用于设置该阈值的阈值设置部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
第一设置部件,用于进行第一拼版设置,以将所述第一文档数据拼版在印刷薄片上;
第二设置部件,用于进行第二拼版设置,以将所述第二文档数据拼版在印版上;
第一拼版处理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拼版设置对所述第一文档数据执行第一拼版处理;以及
第二拼版处理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拼版设置对所述第二文档数据执行第二拼版处理。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拼版处理部件和所述第二拼版处理部件的拼版结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可变页的记录的数量和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的数量;
计算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拼版设置以及由所述获取部件所获取的所述记录的数量和所述固定页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的第一输出薄片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的第二输出薄片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的拼版方法为页顺序,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的拼版方法为页重复;以及
自动拼版处理部件,用于基于所述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通过页顺序拼版处理或页重复拼版处理,对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执行拼版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其中,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刷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并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版数据输出至制版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并使计算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该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生成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刷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并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版数据输出至制版设备。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A和图3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书籍文件的数据格式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书籍属性的例子的表;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章属性的例子的表;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页属性的例子的表;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装订应用程序生成书籍文件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创建新书籍文件时所使用的用户界面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UI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入电子原稿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1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S801中生成电子原稿文件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页的生成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设置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UI窗口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库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操作的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上的预览的例子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装订应用程序进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的UI窗口的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装订应用程序进行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24A和图24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片预览模式的图;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由装订应用程序进行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示出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图27A是用于说明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的拼版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27B是用于说明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的拼版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图27C是用于说明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的拼版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以及
图27D是用于说明根据图25所示实施例的拼版处理的具体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注意,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组件的相对结构、数值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使用印版(press plate)的有版印刷(plate printing)称为胶印(offset printing),并且将以电子照相印刷为代表的、不使用印版的无版印刷(plateless printing)称为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ing)。将具有针对各印刷材料而改变内容的可变数据的原稿页称为可变页,并且将内容不改变的原稿页称为固定页。
文档处理系统的概述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中,通过电子原稿编写器将利用通用应用程序所创建的数据文件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装订应用程序提供用于编辑电子原稿文件的功能。该功能可以创建和编辑文档作为一组创建的数据文件,可以提高可操作性,并且可以有效编辑该文档。
注意,在该例子中,将通用应用程序、电子原稿编写器、装订应用程序和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等功能相互分开,以清晰化该文档处理系统所实现的各种功能。然而,向用户提供的包不局限于它们。例如,可以通过结合了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或图形引擎来提供这些功能。
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例子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作为本发明的文档处理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优选实施例,通过计算机100(以下还称之为主机)实现文档处理系统。
通用应用程序101是提供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照片修饰、绘图或画图、演示、文本编辑等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通用应用程序101具有用于运行在计算机100上的OS(操作系统)的印刷功能。当印刷所创建的文档数据和图像数据等应用程序数据时,通用应用程序101使用OS所提供的预定接口(通常称之为GDI)。GDI支持图形设备接口。
也就是说,任意的通用应用程序101向提供预定接口的OS的输出模块(未示出)发送依赖于OS的预定格式的输出命令(称之为GDI函数),以印刷所创建的数据。在接收到输出命令时,输出模块将输出命令转换成印刷机等输出装置可处理的格式,并且输出转换后的命令(称之为DDI:设备驱动器接口函数)。
由于输出装置可处理的格式根据装置的类型、厂家和型号等而不同,因而为各装置提供用于控制该装置的装置驱动器。OS通过使用装置驱动器转换命令来生成印刷数据,并且将印刷数据与JL(作业语言)捆绑,从而生成印刷作业。当使用MicrosoftWindows作为OS时,被称为GDI(图形设备接口)的模块对应于上述的输出模块。
电子原稿编写器102是通过改进上述装置驱动器而制备的软件模块,并且用以实现本发明的文档处理系统。然而,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不限于任一特定的输出装置,而将输出命令转换成装订应用程序104和印刷机驱动器106(后面将说明)可处理的格式。
对电子原稿编写器102转换后的格式(以下称之为“电子原稿格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格式可以使用详细形式表现各页的原稿。在实际的标准格式中,例如,可以采用美国AdobeSystems的PDF格式和美国W3C公布的SVG(可缩放矢量图形)格式等作为电子原稿格式。
当通用应用程序101使用电子原稿编写器102时,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作为输出中所使用的装置驱动器,然后执行印刷。然而,由电子原稿编写器102生成的电子原稿文件本身不具有作为电子原稿文件的完成式格式(perfect format)。
因为这一原因,装订应用程序104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作为装置驱动器,并且在装订应用程序104的控制下将应用程序数据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装订应用程序104完成由电子原稿编写器102所生成的新的非完成式电子原稿文件,作为具有后述格式的电子原稿文件。
在下面的说明中,当必须明确识别该差别时,将由电子原稿编写器102所创建的文件称为“电子原稿文件”,并且将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给定了结构的电子原稿文件称为“书籍文件”。另外,当不必特别区分这些文件时,将由应用程序生成的文档文件、电子原稿文件和书籍文件统称为文档文件(或文档数据)。
这样,通用应用程序101通过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作为装置驱动器来印刷它的应用程序数据。结果,应用程序数据被转换成包括由通用应用程序101定义为单位的页(以下称之为“逻辑页”或“原稿页”)的电子原稿格式。将电子原稿格式的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在硬盘等存储介质中,作为电子原稿文件103。
注意,硬盘可以是实现本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计算机的本地驱动器,也可以是在该系统与网络连接时设置在网络上的驱动器。
当通用应用程序101本身具有生成电子原稿格式的数据的能力时,不必通过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来执行印刷。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装订应用程序104的控制下,将由通用应用程序101本身所生成的电子原稿格式的应用程序数据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
适于用作本发明中的控制程序的装订应用程序104向用户提供下面的功能:加载电子原稿文件(或书籍文件)103,并允许用户编辑所加载的文件。装订应用程序104不具有编辑各页的内容的功能,但是具有编辑由作为最小单位的页所构成的章和书籍(后面将说明)的结构的功能。
当印刷由装订应用程序104所编辑的书籍文件103时,装订应用程序104启动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是与装订应用程序104一起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模块。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是用于在印刷装订应用程序104所使用的文档(书籍文件)时向印刷机驱动器106输出绘制数据的模块。
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从硬盘读出所指定的书籍文件103,生成适合于OS的输出模块的输出命令以按书籍文件103中所描述的格式印刷各页,并且将所生成的命令输出至该输出模块。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指定用作输出装置的印刷机107的印刷机驱动器106作为装置驱动器。
该输出模块将所接收到的输出命令转换成装置命令,并且将装置命令输出至印刷机107的印刷机驱动器106。印刷机驱动器106将装置命令转换成印刷机107可解释的页面描述语言等的印刷机命令。印刷机驱动器106通过系统假脱机器(未示出)将转换后的印刷机命令发送至印刷机107。印刷机107在印刷薄片上印刷与印刷机命令相对应的图像。
CTP(计算机直接制版)单元108控制制版设备,以输入数字印刷信息并制作胶印机中所使用的印版。装订应用程序104还具有下面的功能:生成用于制作胶印机中所使用的印版的、如PDF(便携式文档格式)或TIFF格式的印版数据。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将所生成的印版数据作为文件保存在所指定的目录中,或者将印版数据直接输出至CTP单元108。
在本实施例中,将特征控制程序称为装订应用程序104,但是不必具有小册子印刷功能。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程序足以能够通过印刷机驱动器106输出印刷数据,并且将印版数据输出至CTP单元108。
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例子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2,附图标记100表示包含CPU 201的主机。CPU 201基于存储在ROM 203的程序ROM 203b中或外部存储器211中的文档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印刷处理相关程序等程序执行处理。这些处理包括文档处理,其中,该文档处理包括图形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和表数据(包括电子表格)等成分的任何组合。此外,CPU 201系统地控制与主机100中的系统总线204连接的各装置。
文档处理程序包括上述通用应用程序101和装订应用程序104。CPU 201可以执行这些应用程序,并且执行后述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ROM 203的程序ROM 203b或外部存储器211还存储例如BIOS和用作CPU 201的控制程序的操作系统程序(以下称之为OS)的程序。ROM 203的字体ROM 203a或外部存储器211存储例如文档处理中所使用的字体数据的数据。ROM 203的数据ROM203c或外部存储器211存储执行例如文档处理的各种处理所使用的各种数据。
附图标记202表示用作CPU 201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区的RAM。附图标记205表示对来自键盘(KB)209的键盘输入和来自指示装置(未示出)的命令输入进行控制的键盘控制器(KBC)。附图标记206表示对CRT显示器(CRT)210上的显示进行控制的CRT控制器(CRTC)。注意,代替CRT控制器206和CRT 210,可以使用LCD控制器和LCD。
附图标记207表示对访问硬盘(HD)或软盘
Figure A20078004239700171
(FD)等外部存储器211进行控制的磁盘控制器(DKC)。外部存储器211存储引导程序、各种应用程序、字体数据、用户文件、编辑文件和印刷控制命令生成程序(以下称之为印刷机驱动器)等各种数据。
附图标记208表示通过预定双向接口(接口)21与印刷机107连接并且执行与印刷机107的通信控制处理的印刷机控制器(PRTC)。双向接口的例子包括USB接口、IEEE 1394接口和无线LAN接口。附图标记212表示执行与连接至网络的其它装置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网络控制器(NC)。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00通过网络控制器212连接与网络连接的胶印用印刷机(胶印机(offset printer)200)和制版设备300。主机100控制制版设备300,以通过将由CTP单元108生成的印版制作作业发送至制版设备300来制作胶印机中所使用的印版(铜版)。通过将所制备的印版设置在胶印机200上,可以执行指定数量的薄片的胶印。
用作胶印印刷机的胶印机200可以通过利用已知技术设置由制版设备300所制作的印版,在印刷薄片上进行印刷。更具体地,对由制版设备300所制作的印版的表面进行处理,以获得亲水和疏水部分。当水倒在整个印版上时,亲水部分吸水,而疏水部分排斥水。然后,将墨施加至印版。墨在吸水部分被排斥并且流走,而仅保留在不透水部分。将印版上的墨一次性转印至被称为橡皮布(blanket)组件的橡皮布。通过将墨转印至用作印刷介质的纸张上来进行印刷。将该印刷方法称为胶印。
CTP单元108接收由装订应用程序104生成的PDF或TIFF格式的印版数据。CTP单元108对各颜色的印版数据执行RIP(光栅图像处理),并且将RIP数据输出至制版设备。
印刷机107是数字印刷用印刷机,不同于胶印用胶印机200。由于与胶印机不同,数字印刷用印刷机在无需制作任何印版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因而适合于可变数据印刷。在本说明书中,将数字印刷用印刷机称为无版印刷设备。
CPU 201对例如RAM 202上为允许CRT 210上的WYSIWYG而确保的显示信息RAM上的轮廓字体数据进行光栅化处理。另外,CPU 201基于通过CRT 210上的鼠标光标(未示出)等所指定的命令打开各种登记窗口,并且执行各种数据处理。在进行印刷时,用户打开与印刷设置有关的窗口(操作窗口),并且可以对印刷机驱动器的印刷方法进行包括印刷机设置和印刷模式选择的设置。
在印刷机107中,附图标记312表示印刷机CPU。印刷机CPU312系统地控制与印刷机控制器1000中的系统总线315连接的各装置。印刷机CPU 312通过印刷机引擎接口(I/F)316将图像信号作为输出信息输出至印刷机引擎317。注意,该输出是基于存储在ROM 313的程序ROM 313b中或外部存储器314中的控制程序等程序的。
ROM 313的程序ROM 313b存储例如印刷机CPU 312的控制程序等的程序。ROM 313的字体ROM 313a存储例如用于生成输出信息的字体数据等的数据。当印刷机不包括硬盘(HD)或IC卡等外部存储器314时,ROM 313的数据ROM 313c存储在主机100上所使用的信息等。
印刷机CPU 312可以通过输入单元318与主机100进行通信,并且向主机100通知例如印刷机107中的状态信息等的各种信息。附图标记319表示用作例如印刷机CPU 312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区等的RAM。RAM 319可以利用与扩展端口(未示出)连接的可选RAM来扩展它的存储容量。
注意,还可以使用RAM 319作为输出信息光栅化区、环境数据储存区和NVRAM等。存储器控制器(MC)320控制对外部存储器314的访问。外部存储器314作为可选件而连接,并且用于存储例如字体数据、仿真程序和表格数据等的数据。附图标记321表示具有用于实现印刷机107的各种操作所需的操作面板、开关和LED指示器等的操作单元。
外部存储器314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并且可以连接至少一个外部存储器314。另外,还可以连接包括内置字体数据以外的可选字体卡的多个外部存储器,以及连接用于存储用于对不同语言系统的印刷机控制语言进行解释的程序的外部存储器。此外,该印刷机可以包含用以存储来自操作单元321的印刷机模式设置信息的NVRAM(未示出)。
印刷机107可以是具有作为扩展功能的订书钉装订功能的印刷机。主机100的装订应用程序104使用订书钉装订功能实现印刷(订书钉装订控制)。
只要实现印刷机107的该功能,本发明甚至可应用于单个装置、由多个装置构成的系统和通过LAN或WAN等网络连接的系统并执行处理。
电子原稿数据的格式的例子
在详细说明装订应用程序104之前,说明书籍文件的数据格式。
书籍文件具有模拟纸质书籍的三层结构。上层称为“书籍”,模拟一本书籍,并且定义与整个文档相关联的属性。上层之下的中间层对应于书籍中的章,并且也称为“章”。对于各章,可以定义章的属性。下层为“页”,并且对应于由应用程序定义的各页。对于各页,可以定义页的属性。一本书籍可以包括多个章,各章可以包括多个页。
图3A和图3B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书籍文件的数据格式的图。
在图3A中,通过相应节点分别表示该例子的书籍文件中的书籍、章和页。一个书籍文件包括一个书籍。由于书籍和章是用于定义作为书籍的结构的概念,因而包括所定义的属性值和至作为其实体的下层的链接。页具有由应用程序输出的各页的数据,作为实体。为此,各页包括原稿页的实体(原稿页数据或原稿数据)和至各原稿页数据的链接。
注意,要输出至纸质介质等印刷薄片上的印刷页通常包括多个原稿页。不通过链接而通过书籍、章和页层中的属性来表示该结构。
在图3A中,书籍301定义书籍属性,并且链接至两个章302A和302B。这些链接表示书籍301包含章302A和302B。
章302A链接至页303A和303B,这表示章302A包含这些页。定义了属性值的页303A和303B包含至用作页303A和303B的实体的原稿页数据(1)和(2)的链接。这些链接表示如图3B所示的原稿页数据304的数据(1)和(2),并且表示页303A和303B的实体是原稿页数据(1)和(2)。
章302B链接至页303C和303D,这表示章302B包含这些页。定义了属性值的页303C和303D包含至用作页303C和303D的实体的原稿页数据(3)和(4)的链接。这些链接表示如图3B所示的原稿页数据304的数据(3)和(4),并且表示页303C和303D的实体是原稿页数据(3)和(4)。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书籍属性的例子的表。
通常,对于可以定义为与下层的项重叠的项,优先使用下层的属性值。因为这一原因,对于仅包括在书籍属性中的项,书籍属性中所定义的值在整个书籍中都是有效值。然而,对于与下层的项重叠的项,这些值在下层中没有定义它们时意为特定值。注意,实际上,图4A和图4B所示的各项不是始终对应于一个项,而是通常可以包括多个相关项。
书籍属性特有的项有7项:印刷方法、装订页边距/装订方向、装订详细情况、封面/封底、索引页、插页和章分割。对整个书籍定义这些项。
作为印刷方法属性,可以指定单面印刷、双面印刷和小册子印刷这三个值。小册子印刷通过捆绑指定数量的薄片、将该捆薄片对折并且对该捆薄片进行订书钉装订,以能够进行订书钉装订的格式进行印刷。
对于装订页边距/装订方向属性,当薄片的方向是纵向时,可以从长边装订(左)、长边装订(右)、短边装订(上)和短边装订(下)中选择装订文档的方向;并且,当薄片的方向是横向时,可以从长边装订(上)、长边装订(下)、短边装订(左)和短边装订(右)中选择装订文档的方向。装订页边距表示分配给装订方向边的页边距区域的宽度。
装订详细情况属性用于在指定在指定诸如“骑马订”、“包装”或“四开”等拼版方法时,指定打开方向、形成捆的薄片的数量、装订页边距(宽度)和装订线移位等。
封面/封底属性包括:在印刷电子原稿文件装订捆绑成书籍时,指定添加用作封面和封底的薄片以及指定所添加的薄片上的印刷内容。
索引页属性包括:指定插入具有索引部分的索引页,其中索引部分是在印刷设备中作为章的分割而单独准备的;以及指定索引部分上的印刷内容。当印刷设备包括具有用于将为印刷薄片单独准备的薄片插入至想要的位置处的功能的插入器时,或者当有多个纸盒可使用时,该属性变为有效。这同样适用于插页属性。
插页属性包括:指定插入从插入器或纸盒所提供的薄片作为章的分割,以及指定插入插页时的纸源。
章分割属性包括指定在章的分割处使用新薄片、使用新印刷页或不使用任何东西等。在单面印刷模式中,使用新薄片和使用新印刷页意义相同。在双面印刷模式中,如果指定“使用新薄片”,则不在一张薄片上印刷连续的章。然而,如果指定“使用新印刷页”,则可以在一张薄片的正反面上印刷连续的章。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章属性的例子的表。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页属性的例子的表。章属性和页属性之间的关系与书籍属性和下层属性之间的关系相同。
对于章属性,没有章特有的项,并且所有的项与书籍属性的项重叠。通常,如果章属性中的定义不同于书籍属性中的定义,则优先使用章属性中所定义的值。
仅对书籍属性和章属性共同的项有5项:薄片大小、薄片方向、N页合并印刷指定、放大/缩小和排出方法。在这些项中,如上所述,薄片大小表示印刷薄片的大小。当未选择包装或对折装订(对应于上述小册子印刷)时,可以切换各章的薄片大小。
薄片方向表示纵向或横向。
N页合并印刷指定属性是用于指定每一印刷页所包括的原稿页的数量的项。作为可以指定的布局,可以使用1×1、1×2、2×2、3×3和4×4等。如果放大/缩小属性为ON,则可以对输入的原稿页进行放大或缩小以适合输出薄片大小。
排出方法属性是用于指定是否装订所排出的薄片的项。该属性的有效性依赖于所使用的印刷设备是否具有订书钉装订功能。
页属性特有的项包括页旋转指定、缩放、分配位置、注释和页分割。页旋转指定属性是用于在将原稿页分配给印刷页时指定旋转角度的项。缩放属性是用于指定原稿页的比例的项。指定该比例以使虚拟逻辑页区域的大小为100%。虚拟逻辑页区域是在根据N页合并指定等分配原稿页时,一个原稿页所占的区域。例如,在1×1的情况下,虚拟逻辑页区域对应于一个印刷页。另外,在1×2的情况下,虚拟逻辑页区域对应于通过将一个印刷页的各边缩小至约70%所获得的区域。
作为书籍属性、章属性和页属性共同的属性,可以使用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水印是独立指定并被印刷叠加在应用程序所创建的数据上的图像或字符串等信息。页眉和页脚是印刷在各页的上页边距和下页边据上的水印。注意,作为页眉和页脚,制备可以指定例如页码、日期和时间等的信息作为变量的项。
注意,可在水印属性和页眉/页脚属性中所指定的内容,在章和页属性中是共同的,但在书籍属性中与在章和页属性中不同。在书籍属性中,可以指定水印和页眉/页脚的内容。另外,可以指定如何印刷整个书籍的水印和页眉/页脚。另一方面,在章和页属性中,可以指定是否在感兴趣的章和页中印刷在书籍属性中所指定的水印和页眉/页脚。
文档处理系统的操作序列的例子
书籍文件生成序列的例子
书籍文件具有上述结构和内容。下面说明通过装订应用程序104和电子原稿编写器102创建书籍文件的序列。作为书籍文件编辑操作的一部分,实现书籍文件的创建。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装订应用程序生成书籍文件的序列的流程图。
装订应用程序104检查要打开的书籍文件是要创建的新文件还是现有文件(步骤S701)。在要创建新书籍文件的情况下(步骤S701为“是”),装订应用程序104创建不包括章的新书籍文件(步骤S702)。
在图3A的例子中,要创建的新书籍文件仅具有书籍属性301,并且是不具有至章的节点的链接的书籍的节点。作为书籍属性,应用预先为要创建的新文件所准备的一组属性。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显示用于编辑新书籍文件的用户界面(UI)窗口(步骤S704)。图8示出在创建新书籍文件时所使用的UI窗口800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书籍文件没有任何实际内容,因而在UI窗口800上没有任何显示。
另一方面,如果要打开的书籍文件是现有书籍文件(步骤S701为“否”),则装订应用程序104打开所指定的书籍文件(步骤S703)。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该书籍文件的结构、属性和内容来显示用户界面(UI)窗口。图9示出UI窗口900的例子。
下面参考图9详细说明UI窗口900。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UI窗口的例子的图。
UI窗口900包括表示书籍结构的树状区域901和显示印刷状态的预览区域902。树状区域901显示书籍中所包括的章和章中所包括的页,以清晰化图3A所示的树状结构。树状区域901中所显示的页是原稿页。预览区域902以缩小比例(缩略图显示)显示印刷页的内容(缩略图图像903)。显示顺序反映书籍的结构。
对于打开的书籍文件,可以添加通过电子原稿编写器102转换成电子原稿文件的应用程序数据,作为新的章。以下将该功能称为电子原稿导入功能。通过向按照图7所示的序列所创建的新书籍文件导入电子原稿文件,可以对该书籍文件赋予实体。通过拖放应用程序数据在图8或图9所示窗口上来启动该功能。
下面参考图10说明电子原稿导入功能的处理序列。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原稿导入功能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启动用于生成所指定的应用程序数据的应用程序,并且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作为用以输出该应用程序数据的装置驱动器,因此将该应用程序数据转换成电子原稿数据(步骤S801)。
在转换完成时,检查转换后的电子原稿数据是否是图像数据(步骤S802)。如果在Windows OS下进行该检查处理,则可以基于应用程序数据的文件扩展名来实现。
例如,如果扩展名为“bmp”,则确定该应用程序数据为位图数据;如果扩展名为“jpg”,则确定为JPEG图像数据;或者如果扩展名为“tiff”,则确定为tiff图像数据。在这类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不启动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根据该图像数据直接生成电子原稿文件,因而还可以跳过步骤S801中的处理。
如果转换后的数据不是图像数据(步骤S802为“否”),则将所生成的电子原稿文件作为新的章添加至当前打开的书籍文件的书籍(步骤S803)。通常,作为章属性,那些对书籍属性共同的部分是通过复制书籍属性的值来设置的,而其余属性被设置为预先准备的特定值。
另一方面,如果转换后的数据是图像数据(步骤S802为“是”),则作为一般规则,不添加任何新的章,而将包括在所生成的电子原稿文件中的各原稿页添加至所指定的章(步骤S804)。
然而,如果该书籍文件是新创建的文件,则创建新的章,并且添加该电子原稿文件的各页,作为属于该新的章的页。通常,对于与上层的属性共同的页属性,给出这些属性值,而对于从定义在应用程序数据中的属性继承过来的电子原稿文件的属性,给出这些值。
例如,当在应用程序数据中指定N页合并指定时,则继承该属性值。这样,创建新书籍文件,或者添加新的章。
下面参考图11详细说明步骤S801。
图11是详细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S801中生成电子原稿文件的序列的流程图。
创建并打开新的电子原稿文件(步骤S901)。启动与所指定的应用程序数据相对应的应用程序,并且指定电子原稿编写器102作为用以向OS的输出模块发送输出命令的装置驱动器。输出模块通过电子原稿编写器102将所接收到的输出命令转换成电子原稿格式的数据,并且输出转换后的数据(步骤S902)。输出目的地是在步骤S901所打开的电子原稿文件。
检查是否转换了所有所指定的数据(步骤S903)。如果仍存在要转换的数据(步骤S903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902。另一方面,如果转换了所有所指定的数据(步骤S903为“是”),则关闭电子原稿文件(步骤S904)。由电子原稿编写器102生成的电子原稿文件是包括图3B所示的原稿页数据的实体的文件。
书籍文件的编辑例子
这样,可以根据应用程序数据创建书籍文件。对于所生成的书籍文件,可以对章和页进行下面的编辑操作。
(1)新增
(2)删除
(3)复制
(4)切割
(5)粘贴
(6)移动
(7)改变章名称
(8)重新分配页码名称
(9)插入封面
(10)插入插页
(11)插入索引页
(12)各原稿页的页面布局
另外,当进行了用于取消编辑操作的操作时,可以进行用以重新进行所取消的操作的操作。这些编辑功能允许诸如以下的编辑操作:整合多个书籍文件、重新分配书籍文件中的章和页、删除书籍文件中的章和页、原稿页的布局改变以及插入插页和索引页。
在进行这些编辑操作时,将操作结果反映在图4A、图4B、图5~图6所示的属性中或者书籍文件的结构中。例如,如果进行空白页的新增操作,则将空白页插入所指定的位置。将该空白页作为原稿页来处理。如果改变了原稿页的布局,则将改变内容反映在例如印刷方法、N页合并印刷、封面/书脊/封底、索引页、插页和章分割等的属性中。
后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在编辑时的显示和操作例子。
书籍文件的输出例子
如上所述所创建和编辑的书籍文件的最终目的是印刷出来。当用户通过装订应用程序的UI(用户界面)窗口(操作窗口:图9)选择文件菜单,然后从该菜单选择“印刷”时,则通过所指定的输出装置印刷该书籍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当前打开的书籍文件创建作业单,并且将作业单传送至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将作业单转换成OS的输出命令(例如,Windows的GDI命令),并且将转换后的命令发送至输出模块(例如,GDI)。输出模块使用所指定的印刷机驱动器106生成适合于装置的命令,并且将该命令发送至该装置。
更具体地,输出模块的图形引擎将为各印刷设备所准备的印刷机驱动器106从外部存储器211加载进RAM 202,并且将印刷机驱动器106设置为输出目的地。输出模块将所接收到的GDI(图形设备接口)函数转换成DDI(设备驱动器接口)函数,并且将DDI函数输出至印刷机驱动器106。
印刷机驱动器106基于从输出模块接收到的DDI函数,将这些函数转换成印刷机可解释的控制命令(例如,PDL(页面描述语言)命令)。通过由OS加载在RAM 202中的系统假脱机器以及接口21,将转换后的印刷机控制命令作为印刷数据输出至印刷机107。
注意,作业单是具有包括作为最小单位的原稿页的结构的数据。作业单中的结构定义各薄片上的原稿页的布局。每一作业发出一个作业单。
因为这一原因,该结构包括名为“文档”的最上面的节点,该节点定义整个文档的属性(例如,双面印刷/单面印刷的属性等)。纸张节点属于文档节点,并且包括例如要使用的纸质薄片的标识符和指定印刷机中的进纸口等的属性。
要使用纸质薄片印刷的薄片的节点属于各纸张节点。一个薄片对应于一个纸质薄片。印刷页(物理页)属于各薄片。在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一个物理页属于一个薄片。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两个物理页属于一个薄片。要分配给物理页的原稿页属于各物理页。作为物理页的属性,包括原稿页的布局。
预览显示内容的例子
如上所述,当通过装订应用程序104打开书籍文件时,显示图9所示的UI窗口900。
在UI窗口900上,树状区域901显示表示打开的书籍(以下称之为“感兴趣的书籍”)的结构的树。在预览区域902中,根据用户指定准备四种显示方法。
第一显示方法是称为原稿查看的原稿预览模式,其直接显示原稿页。在原稿预览模式中,将属于感兴趣的书籍的原稿页的内容以缩小比例显示在预览区域902中。在原稿预览模式下,在预览区域902的显示中没有反映布局。
第二显示方法是成品(finishing)预览模式。在成品预览模式下,在预览区域902中显示原稿页,同时反映原稿页的布局(原稿页的成品)。
第三显示方法是简单成品预览模式。在简单成品预览模式下,在预览区域902的显示中没有反映原稿页的内容,而仅反映它们的布局。
第四显示方法是薄片预览模式。在薄片预览模式下,在预览区域902中显示表示在拼版之后如何输出薄片的输出状态。
注意,可以通过操作模式切换栏904来切换这些模式。模式切换栏904采用下拉式菜单。用户选择登记在该下拉式菜单中的模式中的任意一个,从而切换成想要的模式。
可以通过登记在UI窗口900的上部的各种菜单和工具条(由图标构成)905中的命令,实现UI窗口900上的各种操作。
另一文档处理系统的结构的例子
图1所示的文档处理系统是单机系统。另外,扩展图1所示系统的服务器-客户端系统可以通过几乎相同的结构和序列来创建和编辑书籍文件。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管理书籍文件和印刷处理。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服务器-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具有下面的结构:向图1所示的单机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添加DOMS驱动器109、DOMS印刷服务模块110和DS客户端模块1108。
注意,DOMS是文档输出管理服务的缩写,并且用作客户端模块。另外,DS是文档服务的缩写。在图12所示结构的情况下,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用作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和印刷服务器1203的客户端PC。
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和印刷服务器1203连接至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这些服务器通常通过网络与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连接。当这些服务器还用作客户端时,通过模拟网络之间通信的内部通信来连接它们。
在图12中,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和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两个服务器与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连接。可选地,可能在网络上存在这些服务器中的一个。
例如,当所连接的服务器是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时,将包括客户端模块的文档管理服务器客户端系统1201SC添加至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
当所连接的服务器是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时,将包括客户端模块的印刷管理服务器客户端系统1202SC添加至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
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存储通过装订应用程序104所创建和编辑的书籍文件。当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管理书籍文件时,代替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的本地HD,将书籍文件存储在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的数据库(DB)1211中;或者,在将书籍文件存储在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的本地HD之外,还将书籍文件存储在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的数据库(DB)1211中。通过DS客户端模块1108和DS核1212实现装订应用程序104和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之间的存储和读取。
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管理对存储在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或文档管理服务器1201中的书籍文件的印刷。通过DOMS驱动器109和DOMS印刷服务模块110,将客户端的印刷请求发送至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的DOMS WG服务器模块1221。
当通过客户端文档处理系统1200的印刷机107进行印刷时,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通过DOMS印刷服务模块110,将电子原稿数据传送至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当通过印刷服务器1203进行印刷时,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将电子原稿数据发送至印刷服务器1203的DOMS印刷服务模块1231。
印刷中央管理服务器1202进行与对所存储的书籍文件发出印刷请求的用户的权限有关的安全检查,并且保存印刷处理的日志。这样,文档处理系统可以实现为单机系统,以及实现为客户端-服务器系统。
可变印刷
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设置用于执行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数据栏,作为所生成的书籍文件的页属性。
参考图13说明用于实现VDP(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页的生成例子。
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页的生成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2100表示包括在电子原稿中的各原稿页。附图标记2101表示作为分配可变数据的区域的可变数据栏。可以在原稿页2100上布置多个可变数据栏2101,也可甚至不布置任何一个可变数据栏2101。装订应用程序104将来自与主机100连接的数据库的数据插入可变数据栏2101,定制可变数据栏2101的布局,并且进行印刷。
附图标记2102表示所连接的、用以使得运行在主机100上的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获取可变数据的数据库。将数据库2102保持在例如外部存储器211中,或者还可以保持在与网络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中。数据库2102存储称为记录的标识符,并且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替换各记录的原稿页2100的数据。在该例子中,在数据库2102中设置有四个记录(1)~(4)的数据。在数据库2102的各记录(1)~(4)中设置有文本数据2103和图像数据2104。
也就是说,数据库2102具有记录的数据(记录数据),并且各记录数据具有数据项的数据(称为可变数据)。
作为数据项的数据,可以将文本数据2103和图像数据2104直接存储在数据库2102中,或者还可以描述它们的存储目的地的URI作为外部参考。
在该例子中,设置将文本数据2103插入设置在第一原稿页上的可变数据栏2101,并且将图像数据2104插入设置在第二原稿页上的可变数据栏2101。
后面说明可变数据栏2101的设置以及与数据库2102中的数据的关联性的设置。附图标记2105表示实际插入了数据库2102中的数据的原稿页的例子。
当插入记录(1)的可变数据时,通过将文本数据“AAA”2106插入第一原稿页,并且将图像数据(飞机图像)2107插入第二原稿页,来布置原稿页。
当插入记录(2)的可变数据时,通过将文本数据“BBB”2108插入第一原稿页,并且将图像数据(卡车图像)2109插入第二原稿页,来布置原稿页。
当插入记录(3)的可变数据时,通过将文本数据“CCC”2110插入第一原稿页,并且将图像数据(轮船图像)2111插入第二原稿页,来布置原稿页。
当插入记录(4)的可变数据时,通过将文本数据“DDD”2112插入第一原稿页,并且将图像数据(汽车图像)2113插入第二原稿页,来布置原稿页。
由于在第三原稿页上没有设置可变数据栏,因而不执行数据插入处理。尽管不执行数据插入处理,仍对所有记录印刷第三原稿页。这样,可变数据印刷重复进行了原稿页数量×记录数量的次数的印刷。
参考图14说明用于设置包括可变数据栏的设置的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设置可变数据印刷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UI窗口的图。
通过装订应用程序104启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并且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可以设置书籍文件的各逻辑页上的可变数据栏。为了根据装订应用程序104启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例如,当选择装订应用程序104的UI窗口900(图9)的预览区域902中的一个逻辑页时,用户从菜单905选择“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可选地,在选择一个逻辑页时,用户从因点击鼠标右键而出现的菜单选择“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还可以利用工具按钮等各种控件启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
附图标记2200表示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整个UI窗口(整个文档设置窗口)。当启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时,出现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附图标记22011表示用于最小化、最大化或关闭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的按钮组。附图标记2222表示用于对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进行各种操作的菜单条。附图标记2223表示用于对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进行各种操作的工具按钮组。工具按钮组2223允许用户通过简单操作来选择由菜单条2222所提供的操作。
附图标记2204表示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不能显示要处理的整个原稿页时所显示的滚动条。滚动条2204允许用户通过滚动整个窗口来编辑整个原稿页。附图标记2205表示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抓取控件。抓取控件2205允许用户利用鼠标指示器任意改变窗口大小。
附图标记2206表示通过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要编辑的原稿页。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可以准备原稿页的页移动功能,以在无需返回至装订应用程序104的情况下移动页。附图标记2207表示绘制在原稿页2206上的对象。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具有仅设置可变数据栏的功能,并且不能编辑原稿页上的其它对象。
附图标记2208表示用于插入文本数据的文本可变数据栏。附图标记2209表示用于插入图像数据的图像可变数据栏。当不必相互区分文本和图像可变数据栏时,本实施例使用术语“可变数据栏”。可以通过利用菜单条2222或工具按钮组2223选择可变数据栏创建功能,并且利用鼠标光标绘制矩形来创建这些可变数据栏。
参考图15说明用于设置与要插入到可变数据栏中的所设置的数据相连接的数据库的数据库设置窗口。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库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2210表示数据库设置窗口,而附图标记2211表示用于关闭数据库设置窗口2210的按钮。可以通过利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的菜单条2222或工具按钮组2223选择数据库设置窗口2210来显示该窗口。
附图标记2212表示用于显示所连接的数据库的数据库文件名的区域。如果已连接了数据库,则区域2212显示所连接的数据库文件名。如果没有连接数据库,则区域2212是空的。为了连接数据库,用户点击附图标记2213以显示数据库文件参考对话框(未示出),并且指定要连接的数据库文件。如果用户在连接至另一数据库期间利用参考按钮2213选择数据库文件,则连接切换至所选择的数据库。装订应用程序104可以仅连接一个数据库,而不能连接多个数据库。
附图标记2214~2219表示在连接至数据库期间变得有效的各种类型的控件,并且表现所连接的数据库的内容。附图标记2214表示用以移动所连接的数据库中的记录的记录移动按钮组。附图标记2215表示用于表现所连接的数据库中的记录的总数(N)和当前所显示的内容的记录的编号(n)的区域(n/N)。在该例子中,记录的总数N=20,并且显示记录编号n=1的记录(1/20)。
附图标记2216表示为所连接的数据库设置的列名称。列名称表示数据库中各记录数据的属性。在图15的例子中,数据库具有属性“名称”和“图像”2217。
附图标记2218表示与所连接的数据库中的各记录的列名称相对应的值(数据)。在图15中,第一记录的数据具有值“AAA”作为属性“名称”,并且具有值“XXXX.bmp”作为属性“图像”。随着用户利用记录移动按钮组2214移动要显示的记录,值2219的内容根据移动后的记录编号也发生改变。
参考图16说明通过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将可变数据栏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关联的操作。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的操作的图。
在图16中,在文本可变数据栏2310中设置要插入的记录的列名称“名称”。作为设置方法,在例如文本可变数据栏属性设置窗口(未示出)上设置所连接的数据库的列就足够了。在文本可变数据栏中可以设置多个数据库列。
在图像可变数据栏2311中设置要插入的记录的列名称“图像”。作为设置方法,在例如图像可变数据栏属性设置窗口(未示出)上设置所连接的数据库的列就足够了。在图像可变数据栏中可设置的数据库列的数量为1。
图17示出当在图16的设置状态下实际插入记录时的预览的例子。通过该预览,用户可以确认可变数据栏中插入了所设置的数据库数据的状态。在图17中,附图标记2312表示下面的状态:在图16中的文本可变数据栏2310中,插入列“名称”的文本值“AAA”。
附图标记2313表示下面的状态:在图16中的图像可变数据栏2311中,插入列“图像”的图像值(火车图像)。此时,如果所设置列的数据格式发生错误或者数据丢失,则可以不显示预览。
附图标记2304表示用以移动数据库中的记录的记录移动按钮组。用户可以利用记录移动按钮组2304移动记录,并且确认各记录的预览。在进行印刷中,用户可以通过装订应用程序104的印刷设置对话框指定可变数据印刷ON/OFF。如果用户在该印刷对话框中指定可变数据印刷OFF,则他可以在不反映利用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所设置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印刷。
根据传统技术,即使在要处理的文档数据中同时存在固定页和可变页,仍设置一个输出目的地作为整个文档数据的输出目的地。在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和可变页之间,不能改变输出目的地。不能根据文档数据生成胶印和数字印刷(POD印刷)系统的印刷作业。对于各系统必须分开生成印刷作业,这使用户感到麻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下面的印刷处理和结构。
参考图18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印刷处理。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18的处理中,假定图9的UI窗口900的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中的第一页和第四页是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在其上设置了可变数据栏的页(可变页)。说明由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构成的印刷文档数据的例子。也就是说,说明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印刷文档数据的例子。
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印刷设置显示处理(步骤S4001)。更具体地,当为了进行印刷,用户从装订应用程序104的菜单905选择[文件]-[印刷]时,显示用于进行各种印刷设置的印刷设置窗口1900(图19)。在印刷设置窗口1900上,用户可以设置固定页输出目的地(RIP数据等的创建),设置可变页输出目的地,并且进行印刷处理。
参考图19说明印刷设置窗口1900。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特别地,印刷设置窗口1900包括用于设置固定页输出目的地的设置菜单1901和用于设置可变页输出目的地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按钮1902。设置菜单1901是下拉式菜单。用户可以从登记在该下拉式菜单中的印刷机中选择目的地印刷机。
设置菜单1901允许用户选择作为数字印刷机(无版印刷设备)的电子照相印刷机,或者指定作为固定页输出目的地的胶印机的印刷。
在图19的例子中,选择“胶印机A”。然而,这并非意为将印刷数据直接发送至胶印机A。由于胶印机是有版印刷设备,因而制版设备300必须制作胶印机中所使用的印版。因此,装订应用程序104生成作为CTP单元108可接收的数据格式(PDF或TIFF)的数字印刷信息的印版数据。因此,为了制作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设置菜单1901可以提供用于明确指定创建印版数据的选项。在本实施例中,选项“胶印机A”意为创建印版数据以制作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如果用户操作印刷设置窗口1900上的OK按钮1903,则RAM 202存储印刷设置窗口1900上的各种设置作为印刷设置信息。如果用户操作取消按钮1904,则取消印刷设置窗口1900上的各种设置,并且印刷设置窗口1900消失。
如果用户操作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按钮1902,则出现图20所示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具有用于设置可变页输出目的地的设置菜单2001。设置菜单2001是下拉式菜单。用户可以从登记在该下拉式菜单中的印刷机中选择目的地印刷机。
设置菜单2001用于选择可变页输出目的地,并且显示局限于与安装在主机100中的印刷机驱动器相兼容的印刷机的印刷机选项。这类印刷机是用作数字印刷机(无版印刷设备)的电子照相印刷机。
如果用户操作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上的OK按钮2002,则RAM 202存储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上的各种设置作为印刷设置信息。如果用户操作取消按钮2003,则取消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上的各种设置。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消失,并且显示返回至印刷设置窗口1900。
通常,当进行特定数量或更大数量的印刷薄片的印刷时,胶印成本要较POD(数字)印刷成本低。相反,当印刷薄片的数量小时,即使印刷固定数据,数字印刷成本也较低。成本变低的印刷薄片的数量根据系统而改变。
为此,本实施例使用阈值设置控件2004,以设置用于通过数字印刷来印刷固定数据的阈值。阈值设置控件2004具有用于指定是否设置执行固定数据的数字印刷的阈值的复选框2004a。阈值设置控件2004还具有用于设置在基于该阈值执行数字印刷时的阈值(印刷薄片的数量)的阈值设置栏2004b。
阈值设置栏2004b仅在选中复选框2004a时才允许设置阈值。换句话说,阈值设置控件2004用作用于判断是否通过胶印来印刷文档数据中的固定数据的控件。
通过选中复选框2004a,用户可以指定执行与该阈值相对应的固定数据的数字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处理的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低于在阈值设置栏2004b中所指定的印刷薄片的数量,则通过数字印刷来印刷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在图20中,该阈值为“300”。当要处理的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低于300时,即使该文档数据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也通过数字印刷来印刷该文档数据的所有页。
图19和图20所示的设置窗口仅是例子,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设置窗口。本发明足以具有下面的功能:指定用于印刷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的第一印刷设备的功能(图20中的设置菜单2001),以及指定创建用于不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的印版数据的功能(图19中的设置菜单1901)。
回到参考图18,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印刷设置窗口1900的操作,执行固定页输出目的地获取处理(步骤S4002)。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选择并获取从图19的印刷设置窗口1900的设置菜单1901所选择的输出目的地,作为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的输出目的地。将表示所获取的固定页输出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固定页输出目的地信息存储在RAM 202中。
固定页输出目的地信息说明用于生成待要输出至CTP单元以制作胶印机200中所使用的印版的印刷数据。固定页输出目的地信息包括用于为了制作胶印机200中所使用的印版而指定CTP单元的信息。也就是说,固定页输出目的地信息不必说明用于指定胶印机200的信息。相反,如果从设置菜单1901选择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印刷机107作为固定页输出目的地,则固定页输出目的地信息说明表示印刷机107的信息。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印刷设置窗口1900的操作,执行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显示处理(步骤S4003)。更具体地,当用户操作印刷设置窗口1900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按钮1902时,显示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的操作,执行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获取处理(步骤S4004)。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选择并获取从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的设置菜单2001所选择的输出目的地,作为文档数据中的可变页的输出目的地。将表示所获取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的信息作为可变页输出目的地信息存储在RAM 202中。可变页输出目的地信息说明用于生成要输出至印刷机107的印刷数据的方法和表示印刷机107的信息(例如,印刷机名称和IP地址)。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的操作,执行阈值设置获取处理(步骤S4005)。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获取在图20的可变页输出目的地设置窗口2000上的阈值设置控件2004的阈值设置栏2004b中所选择的阈值。将所获取的阈值存储在RAM 202中。
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用于判断是否对固定页执行胶印的判断处理(步骤S4006)。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是否通过设置菜单1901设置了创建用于制作胶印机(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的印版数据。当设置了该阈值时,装订应用程序104将用于印刷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与在步骤S4005所获取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判断是否对固定页执行胶印。例如,当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为400而该阈值为300时,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大于该阈值。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对固定页执行胶印。
如果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对固定页执行胶印(步骤S4006为“是”),则执行印刷设置处理,以执行固定页的胶印和可变页的数字印刷(步骤S4007)。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将电子原稿的文档数据分成包括可变页的数字印刷用文档数据和不包括可变页的印版用文档数据。
装订应用程序104通过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将分割后的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输出至印刷机驱动器。印刷机驱动器生成用于目的地数字印刷机的印刷数据。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分割后的不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生成用于制作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的印版数据。
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设置CTP单元108,以(仅)制作不包括可变页的固定页的印版。另外,装订应用程序104设置用作可变页印刷作业的输出目的地的无版印刷设备。装订应用程序104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分成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和不包括可变页(仅包括固定页)的文档数据。
装订应用程序104通过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将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输出至印刷机驱动器。印刷机驱动器生成要输出至无版印刷设备的印刷作业。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不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生成用于制作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的印版数据。
可以将印版数据直接输出至CTP单元108,或者可以将印版数据生成为文件并将其加载进CTP单元108中。另外,装订应用程序104独立设置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的印刷作业的第一印刷设置信息和不包括可变页的文档数据的印版数据的第二印刷设置信息。
在图9的例子中,第一页和第四页是要印刷的文档中的可变页,并且为这些页生成数字印刷的印刷作业。其余页是固定页,并且为这些页生成胶印用印版数据。生成例如印刷目的地、印刷薄片的数量和印刷薄片大小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作为针对各印刷目的地的印刷作业和印版数据的印刷设置信息。
如果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不对固定页执行胶印(步骤S4006为“否”),也就是说,通过数字印刷来印刷固定页,装订应用程序104生成要印刷的文档数据的所有页的数字印刷用的印刷作业和印刷设置信息。
更具体地,即使文档数据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装订应用程序104也设置第一印刷设备作为该文档数据的印刷作业的输出目的地。装订应用程序104通过电子原稿解假脱机器105,将该文档数据输出至印刷机驱动器106。印刷机驱动器106生成要输出至无版印刷设备的印刷作业。另外,装订应用程序104设置用于该文档数据的印刷作业的第一印刷设置信息。
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通过步骤S4007或S4008的处理所获取的无版印刷设备的印刷作业和该印刷作业的印刷设置信息,通过将印刷作业发送至无版印刷设备来执行印刷处理(步骤S4009)。
如上所述,CTP单元108加载在步骤S4007所生成的印版数据,以制作有版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然后,制版设备300制作印版。印版制作技术众所周知,并且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而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通过图18的印刷处理,对于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可以指定固定页和可变页的印刷目的地和印刷设置信息。可以生成符合所指定的印刷目的地和印刷设置信息的印刷作业。
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
根据传统技术,在胶印和数字印刷之间,可用的薄片大小不同,并且两者之间所设置的拼版方法也不同。如果在要处理的文档数据中同时存在固定页和可变页,则不能设置针对固定页和可变页的拼版方法。这限制了可以输出的薄片,并且使得成本增大。拼版意为:将多个成品页布置在一个薄片上,在各成品页上分配一个或多个原稿页(逻辑页),并且进行印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下面的拼版处理和结构。
参考图21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21的处理中,假定图9的UI窗口900的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中的第一页和第四页是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在其上设置了可变数据栏的页(可变页)。说明用于拼版由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构成的文档数据的例子。也就是说,说明用于拼版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的例子。
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整个文档设置显示处理(步骤S4101)。更具体地,当用户从装订应用程序104的菜单905选择[印刷式样]-[整个文档设置]时,出现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图22)。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用户可以进行固定页拼版设置和可变页拼版设置。
参考图22说明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具有用于进行文档数据的各种印刷设置的标签窗口(薄片设置、页设置、成品、编辑、纸源和质量)。在图22中,显示薄片设置标签窗口。特别地,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包括用于设置固定页拼版方法的固定页拼版设置区域2201和用于设置可变页拼版方法的可变页拼版设置按钮2202。另外,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具有用于进行固定页的输出薄片大小和成品大小等各种设置的控件。
在固定页拼版设置区域2201中,用户可以利用单选按钮和下拉式菜单等控件,进行固定页的拼版模式、拼版类型和拼版方法等各种拼版设置。
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成品大小是想要的切割之后的大小。拼版类型是在输出薄片大小上所拼版的成品大小的数量的设置。例如,可以设置1×1、2×2和2×4。拼版方法是逻辑页的拼版的设置。例如,可以设置页顺序和页重复。页顺序是用于按照1、2、3......的顺序在薄片上拼版逻辑页的方法。页重复是用于如1、1、1......一样在薄片上重复相同页的方法。基于这些信息拼版固定页。
如果用户操作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的OK按钮2203,则RAM 202存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的各种设置作为文档设置信息。如果用户操作取消按钮2204,则取消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的各种设置,并且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消失。
如果用户操作可变页拼版设置按钮2202,则出现图23所示的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具有用于设置可变页拼版方法的可变页拼版设置区域2301。在可变页拼版设置区域2301中,用户可以利用单选按钮和下拉式菜单等控件,进行可变页的拼版模式、拼版类型和拼版方法等各种拼版设置。另外,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具有用于进行可变页的输出薄片大小和成品大小等各种设置的控件。
如果用户操作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上的OK按钮2302,则RAM 202存储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上的各种设置作为文档设置信息。如果用户操作取消按钮2303,则取消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上的各种设置。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消失,并且显示返回到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
回到参考图21,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的操作,执行固定页设置获取处理(步骤S4102)。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获取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上所进行固定页的文档设置(输出薄片大小、成品大小、拼版类型和拼版方法)。将所获取的文档设置信息作为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存储在RAM 202中。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的操作,执行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显示处理(步骤S4103)。更具体地,当用户操作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的可变页拼版设置按钮2202时,显示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的操作,执行可变页设置获取处理(步骤S4104)。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获取在可变页拼版设置窗口2300上所进行的可变页的文档设置。将所获取的文档设置信息作为可变页的文档设置信息存储在RAM 202中。由于可设置的项采取普通数字印刷,因而数字印刷的可用薄片大小通常小于胶印的,并且还根据薄片大小改变拼版类型的选择。
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判断处理,以判断在要处理的文档数据中是否存在可变页(步骤S4105)。在图9的例子中,要处理的文档数据的第一页和第四页是可变页。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存在可变页。
如果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存在可变页(步骤S4105为“是”),则执行可变页拼版处理(步骤S4106)。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在步骤S4103所获取的可变页的文档设置信息拼版可变页。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仅收集和拼版文档数据中除固定页以外的可变页。在图23的例子中,获取输出薄片“A1”、成品大小“A4”、拼版类型“1×2”和拼版方法“页顺序”,作为可变页的文档设置信息。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这些信息执行拼版处理。
如果不存在可变页(步骤S4105为“否”),或者可变页拼版处理结束,则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固定页拼版处理(步骤S4107)。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在步骤S4102所获取的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拼版固定页。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仅收集和拼版文档数据中除可变页以外的固定页。在图22的例子中,获取输出薄片“A1”、成品大小“A4”、拼版类型“2×4”和拼版方法“页重复”,作为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这些信息执行拼版处理。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UI窗口900的模式切换栏904的操作执行判断处理,以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薄片预览(步骤S4108)。如果用户选择了薄片预览模式(步骤S4108为“是”),则装订应用程序104显示固定页和可变页(步骤S4110)。在薄片预览模式下,显示拼版后的固定页和可变页的拼版状态。图24A和图24B示出该显示的例子。当用户在图24A的模式切换栏904中选择薄片预览时,在固定页预览区域2401和可变页预览区域2402中分别显示拼版后的固定页和可变页的拼版状态,如图24B所示。
通过图21中的拼版处理,可以拼版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和可变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与固定页的输出目的地分开来指定可变页的输出目的地,可以基于一个文档数据生成胶印用印版数据和数字印刷用印刷作业。
本实施例采用阈值处理来判断是否对固定页执行胶印。根据输出薄片的数量,可以仅使用数字印刷,从而防止进行胶印所需的成本增大。
由于可以与固定页的拼版方法分开来指定可变页的拼版方法,因而可以对胶印和数字印刷设置不同的拼版和薄片大小。特别地,根据设置来拼版可变页,从而可以抑制薄片成本。
其它实施例
根据传统技术,可选择页顺序和页重复两种拼版方法。假定记录的数量和页的数量是可变的,则对于用户来说难以选择适当的拼版方法。该选择可能增大薄片成本。
为了进一步抑制薄片成本的增大,另一实施例涉及这样一种实现自动拼版功能的结构,其中,自动拼版功能用于从内部在页顺序和页重复之间自动切换拼版方法。
参考图25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订应用程序的文档数据拼版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25的处理中,假定图9的UI窗口900的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中的第一页和第四页是可变数据印刷编辑器在其上设置了可变数据栏的页(可变页)。说明拼版由预览区域902中所显示的页构成的文档数据的例子。也就是说,说明拼版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的例子。
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整个文档设置显示处理(步骤S4201)。更具体地,当用户从装订应用程序104的菜单905选择[印刷式样]-[整个文档设置]时,出现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图26)。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上,除固定页拼版设置和可变页拼版设置以外,用户还可以进行自动拼版设置。
参考图26说明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的例子的图。
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具有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200(图22)的相同的结构。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还提供用于执行自动拼版的“自动”,作为固定页拼版设置区域2601中的拼版方法。
当用户选择“自动”作为拼版方法时,基于要印刷的文档数据的可变页的记录的数量、固定页的数量和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自适应地选择“页顺序”或“页重复”。
回到参考图25,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自动设置显示处理,以显示“自动”作为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上的固定页拼版设置区域2601中的拼版方法的默认设置(步骤S4202)。
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对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的操作,执行固定页设置获取处理(步骤S4203)。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获取在整个文档设置窗口2600上所进行的固定页的文档设置(输出薄片大小、成品大小、拼版类型和拼版方法)。将所获取的文档设置信息作为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存储在RAM202中。
假定要印刷图27A所示的文档数据。由10个成品页构成该文档数据,并且第一页和第四页是可变页(可变数据栏的记录的数量为“100”)。该文档数据的文档设置为输出薄片“A1”、成品大小“A4”、拼版类型“2×4”和拼版方法“自动”。
此后,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判断处理,以判断是否选择了“自动”(步骤S4204)。如果没有选择“自动”(步骤S4204为“否”),则装订应用程序104根据所设置的拼版方法执行拼版处理(步骤S4210)。
如果选择了“自动”(步骤S4204为“是”),则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参数获取处理(步骤S4205)。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获取要印刷的文档数据中可变页的记录的数量和固定页的数量。在步骤S4206的输出薄片计数的计算处理中使用这些参数。在图27A的例子中,记录的数量为100,并且固定页的数量为8。
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固定页输出薄片计数的计算处理(步骤S4206)。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基于在步骤S4205所获取的参数和固定页的文档设置信息,通过拼版方法“页顺序”和“页重复”来计算输出薄片的数量。在图27A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设置了拼版类型“2×4”,因而通过拼版方法“页顺序”印刷固定页所需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为100(图27B)。通过拼版方法“页重复”印刷固定页所需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为104(图27C)。
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判断处理,以比较拼版方法“页顺序”和“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并且判断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小(步骤S4207)。更具体地,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在对两种拼版方法在步骤S4206所计算出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中,是否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小。在图27A~图27C所示的例子中,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页顺序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小。
如果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大(步骤S4207为“否”),则执行页顺序拼版处理(步骤S4208)。这是基于页顺序的拼版处理,并且选择符合如图27B所示的页顺序的拼版设置。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包括该拼版设置的印刷设置处理(步骤S4211)。
如果装订应用程序104判断为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小(步骤S4207为“是”),则执行页重复拼版处理(步骤S4209)。这是基于页重复的拼版处理,并且选择符合如图27C所示的页重复的拼版设置。然后,装订应用程序104执行包括该拼版设置的印刷设置处理(步骤S4211)。
如果拼版方法“页顺序”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与拼版方法“页重复”的相等,则选择两种拼版方法中的任一种。可选地,基于其它拼版设置,选择更能抑制印刷成本的拼版方法。
在例如下面的情况,页顺序的输出薄片的数量变得更大。假定图27A所示的文档数据的第四页不是可变数据,也就是说,该文档数据具有9个固定页。在这种情况下,在相同设置下(拼版类型“2×4”),对于文档数据的固定页的每一记录,页顺序需要两个输出薄片。100个记录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为200(图27D)。相反,对于文档数据的固定页的每一记录,页重复需要9个输出薄片。100个记录的输出薄片的数量为13×9=117。在这种情况下,装订应用程序104在步骤S4207判断为页重复的输出薄片的数量较小,并且执行页重复拼版处理(步骤S4209)。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基于要处理的文档数据的拼版和印刷设置,通过在页顺序和页重复之间切换拼版方法,可以自适应地设置拼版方法。这可以进一步抑制输出固定页的薄片成本。
注意,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单个装置的设备或由多个装置构成的系统。
此外,还可以这样实现本发明:向系统或设备直接或间接提供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利用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读取所提供的程序代码,然后执行该程序代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该系统或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实现的模式不必依赖于程序。
因此,由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因而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该系统或设备具有程序的功能,可以以目标代码、由解释程序执行的程序或向操作系统提供的脚本数据等任何形式来执行该程序。
可用于提供该程序的存储介质的例子有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ROM和DVD(DVD-ROM和DVD-R)。
对于用于提供该程序的方法,可以使用客户计算机的浏览器将客户计算机连接至因特网上的网站,并且可以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该程序的可自动安装的压缩文件下载至硬盘等记录介质。此外,还可以通过将构成本发明的程序的程序代码分成多个文件,并且从不同网站下载该文件,来提供本发明的程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将利用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文件下载给多个用户的WWW(万维网)服务器。
还可以将本发明的程序加密存储在CD-ROM等存储介质上,向用户分发存储介质,允许满足特定要求的用户通过因特网从网站下载解密密钥信息,并且允许这些用户通过使用该密钥信息对加密程序进行解密,从而将该程序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
除通过利用计算机执行所读取的程序来实现根据这些实施例的上述功能的情况以外,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等可以进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从而可以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在将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写入插入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板或设置在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中的存储器之后,装配在该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等进行全部或部分实际处理,从而可以通过该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06年11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30840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其中,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以及
生成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部件将所述文档数据分成包括所述可变页的第一文档数据和不包括可变页的第二文档数据,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生成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所述无版印刷设备的所述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所述有版印刷设备的所述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部件,所述判断部件用于判断所述文档数据中的所述固定页的印刷薄片的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设置的阈值;
其中,当所述判断部件判断为所述印刷薄片的数量小于所述阈值时,所述生成部件根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和所述固定页两者的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将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的印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所述阈值的阈值设置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设置部件,用于进行第一拼版设置,以将所述第一文档数据拼版在印刷薄片上;
第二设置部件,用于进行第二拼版设置,以将所述第二文档数据拼版在印版上;
第一拼版处理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拼版设置对所述第一文档数据执行第一拼版处理;以及
第二拼版处理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拼版设置对所述第二文档数据执行第二拼版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拼版处理部件和所述第二拼版处理部件的拼版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可变页的记录的数量和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的数量;
计算部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拼版设置以及由所述获取部件所获取的所述记录的数量和所述固定页的数量,计算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的第一输出薄片的数量和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的第二输出薄片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一文档数据的拼版方法为页顺序,所述第二文档数据的拼版方法为页重复;以及
自动拼版处理部件,用于基于所述计算部件的计算结果,通过页顺序拼版处理或页重复拼版处理,对所述文档数据中的固定页执行拼版处理。
8.一种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其中,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刷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并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版数据输出至制版设备。
9.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并使计算机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程序,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理包括固定页和可变页两者的文档数据,所述固定页的页内容是固定的,所述可变页的页内容根据多种类型的记录而改变,该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生成步骤,用于根据所述文档数据生成印刷数据和印版数据,其中,所述印刷数据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将被输出至用作无版印刷设备的第一印刷设备,所述印版数据不包括所述可变页并且用于制作在用作有版印刷设备的第二印刷设备中所使用的印版;以及
输出步骤,用于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刷数据输出至所述第一印刷设备,并将在所述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所述印版数据输出至制版设备。
CN2007800423979A 2006-11-14 2007-10-30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4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8408/2006 2006-11-14
JP2006308408A JP4900937B2 (ja) 2006-11-14 2006-11-14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CT/JP2007/071451 WO2008059720A1 (en) 2006-11-14 2007-10-30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rogra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2426A true CN101542426A (zh) 2009-09-23
CN101542426B CN101542426B (zh) 2011-06-01

Family

ID=3940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23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426B (zh) 2006-11-14 2007-10-30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16313B2 (zh)
EP (1) EP2084595A4 (zh)
JP (1) JP4900937B2 (zh)
CN (1) CN101542426B (zh)
WO (1) WO200805972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5959A (zh) * 2017-04-12 2017-08-04 北京图文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对pdf文件合版的方法
CN108984511A (zh) * 2018-06-27 2018-12-11 云南运成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拼版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0937B2 (ja) * 2006-11-14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472051B2 (en) * 2008-11-11 2013-06-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preview image of top page of multiple sub-jobs of a print job
JP5225062B2 (ja) * 2008-12-26 201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1123556A (ja) * 2009-12-08 2011-06-23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028955A (ja) * 2010-07-22 2012-02-0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7456B2 (ja) * 2011-01-31 2015-05-1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72130B2 (ja) * 2011-03-25 2015-09-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85929A (zh) * 2012-12-20 2014-06-2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印刷文档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215878A (ja) * 2014-04-21 2015-1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15109101A (ja) * 2015-01-16 2015-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システム
US10409895B2 (en) * 2017-10-17 2019-09-10 Qualtrics, Llc Optimizing a document based on dynamically updating content
CN108205444B (zh) * 2017-12-21 2021-12-14 江西帝晶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ctp程序烧录测试处理系统
US11275532B1 (en) * 2021-06-10 2022-03-15 Raspberry Creek Fabrics, LLC Digital printing auxiliary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344A (ja) * 1996-06-26 1998-01-20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7278094B1 (en) * 2000-05-03 2007-10-02 R. R. Donnelley & Sons Co. Variable text processing for an electronic press
JP2003022170A (ja) * 2001-07-06 2003-01-24 Canon Inc 分散印刷制御装置、分散印刷システム、分散印刷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154737A (ja) * 2001-11-22 2003-05-27 Riso Kagaku Corp 印刷エンジン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051224B2 (ja) * 2002-05-20 2008-02-2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74797A (ja) * 2002-11-26 2004-06-24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05212142A (ja) * 2004-01-27 2005-08-1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装置
JP4211641B2 (ja) 2004-03-09 2009-01-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支援装置
JP4708724B2 (ja) * 2004-04-16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及び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5329588A (ja) * 2004-05-19 2005-12-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
JP2006043975A (ja) * 2004-08-03 2006-02-16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色変換方法、画像出力システム、色変換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4135720B2 (ja) 2005-02-28 2008-08-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155322B2 (ja) * 2006-09-25 2008-09-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900937B2 (ja) * 2006-11-14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5959A (zh) * 2017-04-12 2017-08-04 北京图文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对pdf文件合版的方法
CN108984511A (zh) * 2018-06-27 2018-12-11 云南运成制版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拼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59720A1 (en) 2008-05-22
US20100302592A1 (en) 2010-12-02
JP4900937B2 (ja) 2012-03-21
EP2084595A1 (en) 2009-08-05
US7916313B2 (en) 2011-03-29
JP2008120020A (ja) 2008-05-29
CN101542426B (zh) 2011-06-01
EP2084595A4 (en)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2426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0478868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00478867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其控制方法
CN100405282C (zh) 文档处理装置和文档处理方法
CN100550041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139875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426057B2 (en)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CN100514274C (zh) 打印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1840321B (zh) 作业管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EP2003544B1 (e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3958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bookbinding with selected cover layout type
CN101051257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1295231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3246487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JP2010128687A (ja)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61289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レイアウト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371892B2 (ja) 文書処理装置、文書処理方法及び文書処理プログラム
Baker Adobe Acrobat 8 How-tos: 125 Essential Techniques
US20050248810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 printed product in steps
WO2005109171A2 (en) Method for making a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 printed product in ste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