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0282B -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0282B
CN101540282B CN2009101385782A CN200910138578A CN101540282B CN 101540282 B CN101540282 B CN 101540282B CN 2009101385782 A CN2009101385782 A CN 2009101385782A CN 200910138578 A CN200910138578 A CN 200910138578A CN 101540282 B CN101540282 B CN 101540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layer
amorphous silicon
semiconductor lamination
doped microcrystalline
boundary de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8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0282A (zh
Inventor
侯智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85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0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0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0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0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0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一种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基板上形成非晶硅层。接着,对非晶硅层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之后,于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非晶硅层的表面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的界面缺陷,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一截面范围内,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上述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可应用于半导体元件的制程中,以有效减少半导体迭层的界面缺陷。

Description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迭层(semiconductor stacking layer)以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非晶硅层(amorphous silicon layer,a-Si layer)以及微晶硅层(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layer,μc-Si layer)的半导体迭层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制造技术与光电技术的成熟,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其中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具有操作电压低、反应速度快、重量轻以及体积小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
已知的薄膜电晶体包括基板、栅极、栅绝缘层、半导体层、欧姆接触层、源极与漏极。其中,栅极配置于基板上,而栅绝缘层配置于基板上并覆盖栅极。半导体层配置于栅绝缘层上,并位于栅极上方。欧姆接触层配置于部分半导体层上,而源极与漏极配置于欧姆接触层上。当开启电压输入至栅极时,半导体层便被开启而处于导通的状态,此时,源极与漏极之间便可通过半导体层导通。
一般而言,薄膜电晶体中的半导体层主要是由通道层与欧姆接触层所构成,通道层的材质为未掺杂的非晶硅(un-doped a-Si)或是轻掺杂的非晶硅(lightly doped a-Si),而欧姆接触层的材质则为n型重掺杂的非晶硅(n-typeheavily doped a-Si)或是n型重掺杂的微晶硅(n-type heavily doped μc-Si)。相较于非晶硅材料,由于微晶硅本身的材料与结构特性,微晶硅拥有较佳的掺杂效率(doping efficiency)以及较低的电阻率(resistivity),因此微晶硅已逐渐被应用于欧姆接触层的制作上。但是,当微晶硅被应用在薄膜电晶体或其他半导体元件的制作上时,常因微晶硅与其他薄膜间特性的差异而造成微晶硅与其他薄膜的介面存在缺陷(defect),而这些缺陷会影响到半导体元件特性。
因此,如何克服或改善微晶硅与其他薄膜的介面存在缺陷的问题,实为目前半导体元件在制作上尚待克服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迭层,其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可有效减少半导体迭层中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的界面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于基板上形成非晶硅层。接着,对非晶硅层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之后,于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非晶硅层的表面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其中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存在界面缺陷,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内,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处理包括利用氢气等离子体、氩气等离子体,或是氮气等离子体对非晶硅层的表面进行一前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2%至1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形成掺杂微晶硅层后,界面缺陷是非连续地分布于非晶硅层的表面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迭层,其包括非晶硅层以及掺杂微晶硅层。掺杂微晶硅层位于非晶硅层的表面上,其中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存在界面缺陷,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内,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2%至10%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界面缺陷具多孔性(porosity)。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界面缺陷是非连续地分布于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在沉积掺杂微晶硅层于非晶硅层上之前,通过对非晶硅层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使非晶硅层表面有利于后续掺杂微晶硅层的成长,因此本发明可以明显减少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的界面缺陷。
附图说明
图1A~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A~图3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薄膜电晶体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A~图5B分别为半导体迭层中未经表面处理与经表面处理的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的电子显微照像图。
附图标号
100、300:半导体迭层
110、310:基板
120、320:非晶硅层
120a、320a:表面
130、330:掺杂微晶硅层
312:栅极
314:栅绝缘层
330a:图案化掺杂微晶硅层
350a:源极
350b:漏极
T:表面处理
A:截面范围
D:界面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1A~图1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A,首先,于基板110上形成非晶硅层120。接着,请参考图1B,在形成非晶硅层120之后,对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进行表面处理T。此举主要可以令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上的硅原子能够更有秩序地排列。换言之,在经过表面处理T之后,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有利于后续掺杂微晶硅层130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表面处理T是利用氢气等离子体(H2 plasma)对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进行前处理。详细而言,氢气等离子体可使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上的结构更为致密,以改善其与掺杂微晶硅层130的接合能力。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表面处理T则可利用氩气等离子体或氮气等离子体对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进行前处理。
请参考图1C,于经过表面处理T的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130。在本实施例中,掺杂微晶硅层130可以是N型、P型掺杂微晶硅层或其组合。
图2为图1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2,承上所述,非晶硅层120与掺杂微晶硅层130之间存在界面缺陷D,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A内,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在本实施例中,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A内,界面缺陷D所占的截面积比例是介于2%至10%之间,而较佳比例是介于5%至10%之间。除此之外,界面缺陷D具多孔性(porous)。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掺杂微晶硅层130后,界面缺陷D是非连续地分布于非晶硅层120的表面120a上。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制半导体迭层100的应用范围与使用型态。半导体迭层100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元件的制造上,例如薄膜电晶体。此外,本发明亦能够广泛地利用在各种终端应用产品之中,例如薄膜液晶显示器或太阳能电池等。以下将以第二实施例说明将本发明的半导体迭层的制作方法应用于薄膜电晶体的制作时的步骤。
第二实施例:
图3A~图3D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薄膜电晶体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3A,在本实施例中,先在基板310上形成一栅极312与一栅绝缘层314。详细而言,栅极312的作法是先于基板310上形成一栅极材料层(未绘示)。接着,图案化前述的栅极材料层以形成栅极312。之后,于栅极312与基板310上形成栅绝缘层314。最后,于栅绝缘层314上形成非晶硅层320,如图3A所示。
接着,请参考图3B,在形成非晶硅层320之后,对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进行表面处理T。此举主要可以令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上的硅原子能够更有秩序地排列。换言之,在经过表面处理T之后,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有利于后续掺杂微晶硅层330的形成,因此,在掺杂微晶硅层330形成的前先进行表面处理T能够有效减少非晶硅层320与掺杂微晶硅层330之间的界面缺陷D。
在本实施例中,表面处理T是利用氢气等离子体(H2 plasma)对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进行前处理。详细而言,氢气等离子体前处理可使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的结构更为致密,以改善其与掺杂微晶硅层330的接合能力,而减少界面间缺陷的发生。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表面处理T则可利用氩气等离子体或氮气等离子体对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进行前处理。
请参考图3C与图3D,于经过表面处理T之后的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330,如图3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掺杂微晶硅层330可以是N型、或是P型掺杂微晶硅层或其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掺杂微晶硅层330形成之后,接着在基板310上形成源极350a与漏极350b,并覆盖掺杂微晶硅层330。详细而言,先在基板310上形成金属材料层(未绘示)以覆盖前述掺杂微晶硅层330。接着,图案化此金属材料层以及部份掺杂微晶硅层330,并形成具有源极350a、漏极350b与图案化掺杂微晶硅层330a的薄膜电晶体300,如图3D所示。由于经过表面处理T的非晶硅层320与掺杂微晶硅层330间的界面缺陷D较少,因此,薄膜电晶体300具有较佳的电气特性。
图4为图3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4,承上所述,非晶硅层320与掺杂微晶硅层330之间存在界面缺陷D,而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A内,界面缺陷D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在本实施例中,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截面范围A内,界面缺陷D所占的截面积比例是介于2%至10%,而较佳是在5%至10%之间。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界面缺陷D具多孔性(porous)。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掺杂微晶硅层330后,界面缺陷D是非连续地分布于非晶硅层320的表面320a上。
在非晶硅层120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130之前,若先经过表面处理T,对于降低界面缺陷D的截面积比例确实有正面影响,请参考以下的实验。
图5A~图5B分别为半导体迭层中未经表面处理与经表面处理的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的电子显微照像图。其中,非晶硅层120的厚度约为200至220纳米,掺杂微晶硅层130的厚度约为240至260纳米;由图5A与图5B可清楚得知,在一定的截面积范围A之内,半导体迭层100中的非晶硅层120如未经表面处理T,其在非晶硅层120与掺杂微晶硅层130间所具有的界面缺陷D的截面积明显大于经表面处理T的界面缺陷D的截面积,且经表面处理T所产生的界面缺陷D是非连续地分布于非晶硅层120的表面上。亦即,在非晶硅层120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130之前,先对非晶硅层120进行表面处理T,能有效减少非晶硅层120与掺杂微晶硅层130之间的界面缺陷D。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非晶硅层上形成掺杂微晶硅层之前,先对非晶硅层进行一表面处理,以使非晶硅层的表面有利于后续掺杂微晶硅层的成长,故本发明能减少非晶硅层与掺杂微晶硅层之间界面缺陷。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一般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一非晶硅层;
对所述非晶硅层的一表面进行一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包括利用一氢气等离子体,或一氩气等离子体,或一氮气等离子体对所述非晶硅层的所述表面进行一前处理;以及
于经过所述表面处理后的所述非晶硅层的所述表面上形成一掺杂微晶硅层,其中所述非晶硅层与所述掺杂微晶硅层之间的界面缺陷,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一截面范围内,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所述截面范围内,所述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2%至1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所述截面范围内,所述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5%至1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迭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掺杂微晶硅层后,所述界面缺陷是非连续地分布于所述非晶硅层的界面上。
5.一种半导体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迭层包括:
一非晶硅层;以及
一掺杂微晶硅层,位于所述非晶硅层的一表面上,其中所述非晶硅层与所述掺杂微晶硅层之间存在多个界面缺陷,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一截面范围内,所占的截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迭层,其特征在于,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所述截面范围内,所述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2%至10%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迭层,其特征在于,在宽度为1.5微米与厚度为40纳米的所述截面范围内,所述界面缺陷所占的截面积比例介于5%至10%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缺陷具多孔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缺陷是非连续地分布于所述非晶硅层与所述掺杂微晶硅层之间。
CN2009101385782A 2009-05-08 2009-05-08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540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85782A CN101540282B (zh) 2009-05-08 2009-05-08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85782A CN101540282B (zh) 2009-05-08 2009-05-08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0282A CN101540282A (zh) 2009-09-23
CN101540282B true CN101540282B (zh) 2012-08-01

Family

ID=4112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85782A Active CN101540282B (zh) 2009-05-08 2009-05-08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02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8325B1 (en) * 1998-07-14 2001-09-1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Producing thin film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high integrity interconnects and dual layer contacts
US6399873B1 (en) * 1998-02-26 2002-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acked photovoltaic device
CN1866546A (zh) * 2006-05-18 2006-11-22 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1923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
CN101369541A (zh) * 2007-08-17 2009-02-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9873B1 (en) * 1998-02-26 2002-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acked photovoltaic device
US6288325B1 (en) * 1998-07-14 2001-09-1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Producing thin film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high integrity interconnects and dual layer contacts
CN1866546A (zh) * 2006-05-18 2006-11-22 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1923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
CN101369541A (zh) * 2007-08-17 2009-02-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0282A (zh)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4288B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related circuits
CN103700706B (zh) 薄膜晶体管制备方法和阵列基板制备方法
US7507648B2 (en) Methods of fabricating crystalline silicon film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s
CN102243992B (zh) 微晶半导体膜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499906A (zh) 一种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779209A (zh) 一种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CN203521413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1000927A (zh) 具有薄膜晶体管的系统及方法
CN104157696B (zh)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61503A (zh) 非晶硅半导体tft背板结构
CN106783605A (zh) 一种平面整流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
CN103258745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TW201133866A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693011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CN107221563A (zh) 一种底栅自对准结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2622B (zh) 低温多晶硅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低温多晶硅tft基板
CN101540282B (zh) 半导体迭层与其制造方法
CN100356259C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271923B (zh) 薄膜晶体管
TW200418190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hin film transistor
CN105355593A (zh)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tft基板
CN1567550A (zh)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CN1666347A (zh) 薄膜晶体管电子器件及其制造
CN106887386A (zh) 准分子激光退火制备桥式沟道多晶硅薄膜的方法
US8188470B2 (en) Semiconductor stacking lay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