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1102B -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31102B CN101531102B CN200910128708.4A CN200910128708A CN101531102B CN 101531102 B CN101531102 B CN 101531102B CN 200910128708 A CN200910128708 A CN 200910128708A CN 101531102 B CN101531102 B CN 1015311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ur examining
- instruction
- mentioned
- printer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87—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receiving image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19—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consumables, e.g. ink, toner, pap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7—Test patterns and calib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2—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109—Remote control of apparatus, e.g. by a ho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打印机系统(100)具有:打印机(10)、卷绕装置(30)、测色器(41)和测色驱动装置(80)。打印机(10)的主通信部(81)和各装置(30、41、80)的各器件通信部(82~84)可通信地连接。在各装置(30、80)的器件通信部(82、84)中设定打印机类别来作为设备类别。从打印机(10)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向各装置(30、80)发送包含用于控制各装置(30、80)的指令的印刷数据。在打印机(10)以及各装置(30、80)中设有可分析印刷数据的ESC/P分析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例如根据从主装置(host device)内的驱动器发送的特定指令形式的控制数据来控制的第一设备和能够与第一设备进行通信的第二设备的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印刷系统中公开了具有从主装置发送印刷数据并根据该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打印机的设备。
另外,在打印机中具有在记录纸上印刷色片(color patch)并对印刷的色片进行测色的测色装置,以便能够以与希望的色空间适合的颜色进行印刷(例如,专利文献1)。测色装置的测色结果例如通过主装置内的打印机驱动器等进行分析,再反映到以后的印刷条件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4387号公报
但是,希望能够通过从主装置向打印机发送的控制数据,使在测色装置等打印机中装备的选择设备的控制与打印机的印刷控制共同进行。
这样,在来自主装置的指示(控制数据)经由打印机发送到选择设备时,需要采用开发/制造出控制选择设备的专用驱动器并与打印机驱动器一起安装到主装置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需要新安装进行从打印机向选择设备发送控制数据时的通信处理的专用通信部。而且,还存在在选择设备中需要开发/制造对选择设备用的控制数据(指令)进行分析的专用指令分析部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其即使不重新开发/制造专用驱动器及专用指令分析部,也能够利用在第一设备控制中采用的现有驱动器及指令分析部的至少一部分来比较简单地控制第二设备。
本发明的主旨是,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具有:第一设备,其属于特定类别,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设备,其不属于上述特定类别,执行第二处理,其中,上述第一设备具备:数据取得单元,其取得通过上述特定类别的设备能够分析的特定数据形式的指令;第一控制单元,其根据上述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一处理;设备驱动器,其具有指令生成单元,该指令生成单元变换上述指令所包含的参数生成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的指令;第一分析单元,其分析上述指令,并将上述指令发送到上述第一控制单元或上述设备驱动器;以及主通信部,其根据表示上述第二设备是上述特定类别的来自上述第二设备的应答,将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上述第二设备具备:器件通信部,其将上述特定类别设定为应该应答的类别;第二分析单元,其能够分析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系统的概括立体图。
图2是打印机系统的示意侧剖面图。
图3是测色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印刷系统的主要涉及通信的框图。
图5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通信栈的阶层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ESC/P控制数据(印刷数据)的数据构造图。
图8中(a)~(d)是对指令生成进行说明的数据构造图。
图9是表示测色用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图10中(a)(b)是对卷筒式记录纸的位置的计测进行说明的示意侧面图。
图11是表示测色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平面图。
图12中(a)是表示扫描测色的示意平面图,(b)是表示点测色示意平面图。
图13是表示打印机的ESC/P分析部以及第2打印机驱动器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测色处理的事项处理图。
图15是印刷系统的主要涉及通信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测色用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印刷工作数据的数据构造图。
图19是表示打印机驱动器内的主控制部结构的框图。
图20是表示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21中(a)(b)是对标签印刷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2中(a)是说明测色用印刷的示意图,(b)是说明测色的示意图,(c)是说明标签印刷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打印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进行印刷系统中的测色以及标签印刷时的处理的事项处理图。
符号说明
10...作为第一设备、第一处理部、第一处理装置以及打印机部的打印机,17...构成处理单元的滑架,19...构成处理单元并且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部,21...构成处理单元以及输送单元的输送辊,22...构成处理单元以及输送单元的排纸辊,30...作为第二设备的卷绕装置,32...卷绕用电动机,40...作为第二处理部、第二处理装置以及测定部的测色装置,41...测色器,157...数据存储部,44...按压部件,57...作为移动体的测色用滑架,60...作为驱动单元的测色用滑架电动机,71...压纸用电动机,74...构成控制数据取得单元的通信部,80...作为第二设备的测色驱动装置,81...作为第一通信单元的主通信部,81A...USB主机,82...作为第二通信单元的器件通信部,84...器件通信部,82A、84A...USB器件,89...作为设备驱动器、控制数据生成单元以及中间处理部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100...构成电子设备系统以及处理系统的打印机系统,101...作为第一分析单元的指令分析部(ESC/P分析部),102...作为存储单元的存储器,103...构成处理单元并且作为第一控制单元以及处理执行部的控制部,108...构成输送单元的PF电动机,110...纸检测传感器,111...构成检测单元的纸宽传感器,112...构成检测单元的线性编码器,113...作为记录位置补正单元的头部控制部,114...滑架控制部,114A...构成检测单元的计数器,115...送纸控制部,115A...计数器,116...遥控指令分析部,117...作为指令生成单元的指令生成部,118...坐标计算部,118A...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24...作为第二分析单元以及分析部的指令分析部(ESC/P分析部),125...作为第二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的测色驱动控制部,131...作为第二分析单元的指令分析部(ESC/P分析部),132...作为第二控制单元的卷绕控制部,150...主装置,151...第1打印机驱动器,152...通信部,153...测色驱动器,155...印刷数据生成部,156...主控制部,159...逻辑坐标计算部,160...指令生成部,161...图像数据处理部,162...作为输入操作单元的输入装置,175...标签位置计算部,175A...空白区域检测部,175B...印刷尺寸计算部,175C...印刷位置计算部,181...作为工作开始通知部的工作开始指令发送部,182...第一指令部,182A...标签印刷指令部,183...判断部,184...第二指令部,185...构成工作信息存储指示部的工作信息生成部,186...构成工作信息存储指示部的工作信息发送部,187...作为工作结束通知部的工作结束指令发送部,200...作为处理系统的印刷系统,300...管理服务器,PD...印刷数据,SD...ESC/P控制数据,R...作为对象(记录介质)的卷筒式记录纸,PCC...构成第一工作数据的印刷控制指令,PGD...构成第一工作数据的印刷图像数据,PFC1...送纸控制指令,WCC1...卷绕控制指令,CMDC...构成第二工作数据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C...构成第二工作数据的测色控制指令,LPC...构成第三工作数据的标签印刷指令,PFC2...构成第三工作数据的送纸控制指令,WCC2...构成第三工作数据的卷绕控制指令,LPD...构成第三工作数据的标签印刷数据,CMD...作为测色关联信息的测色关联数据,PFC3...构成输送指示数据的送纸控制指令,WCC3...构成输送指示数据的卷绕控制指令,CP...作为被记录部的色片。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4对使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拆去了外装壳体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立体图。另外,图2表示打印机的主要部分侧剖视图。
作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系统的打印机系统100,例如由可在大张纸上执行记录的作为大型喷墨式打印机的打印机10、用于卷绕实施打印机10的印刷的卷筒式记录纸(roll paper)R的卷绕装置30以及测定利用打印机10在卷筒式记录纸R上印刷的色片的颜色的测色装置40构成。作为对象(target)(记录介质)即纸,不仅采用卷筒式记录纸R还可以采用单票纸(single sheets of paper)。
打印机10如图1所示,在支撑到机架11的打印机主体12的靠后部的上部设有卷筒式记录纸保持器13,该卷筒式记录纸保持器13由可保持卷筒式记录纸R的主轴和一对法兰(flange)状的卷筒式记录纸按压器构成。另外,作为打印机主体12的前面一例,在靠左端的部分上设有盒式保持器(cartridge holder)15,该盒式保持器15具有分别收容各色打印机墨14的多个盒式槽。
另外,在打印机主体12上以约60°下前的倾斜姿势设置有输送引导板16,该输送引导板16将由卷筒式记录纸保持器13保持的卷筒式记录纸R向作为输送方向A的前部下方引导。另外,在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路径的途中位置上,将滑架17向架设成沿着打印机主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部件18引导,并设置为能够在主扫描方向B上往返移动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在滑架17上保持有记录头部19,在记录头部19的斜下方隔着间隙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压板20。在记录头部19和压板20之间通过的卷筒式记录纸R通过旋转驱动由位于其输送方向上游的一对压紧辊构成的输送辊21和由位于下游侧的一对压紧辊构成的排纸辊22来进行送纸。从收容到盒式保持器15中的各色打印机墨14供给的墨与滑架17一起以主扫描方向B从移动中的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由此来对位于卷筒式记录纸R的压板20上的部分实施印刷。然后,近似交互(但是,也包括同时进行两个动作的一部分的情况。)地进行卷筒式记录纸R的送纸动作和记录头部19的记录动作,实施向卷筒式记录纸R的印刷。另外,向单票纸的印刷也同样通过从未图示的供纸部对逐一供给的单票纸从记录头部19喷出墨滴来进行。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用纸是卷筒式记录纸R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10中沿输送方向A距滑架17下游侧的位置上设置有测色装置40,在距该测色装置40更下游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卷绕装置30。卷绕装置30由卷绕用旋转轴(省略图示)、可与该卷绕用旋转轴一体旋转且可安装的一对法兰状的卷筒式记录纸按压器31、和用于旋转驱动卷绕用旋转轴的卷绕用电动机32构成。印刷后的卷筒式记录纸R卷绕在与卷绕装置30的卷绕用旋转轴一起旋转的管材(未图示)上。
接着,根据附图对测色装置40具体地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测色装置的主要构造的立体图。
通过作为一体单元具有保持测色器41的测色器保持器42、滑架往返移动单元43、按压部件44、转动移动单元45、构成校准单元46的白薄片(whitetile)47以及薄片保持器(tile holder)48,来基本构成该测色装置40。
测色器41是用于对在卷筒式记录纸R上记录的测色用图案(以下,称为“色片CP”)照射光根据在色片CP上反射的光来测定色信息以取得色校正用补正值等的测定设备,该测色器41具有如图3所示的角箱状的外观形状。另外,在测色器41上设有用于连接着连接器配线49的插口5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器配线49以及插口50采用了USB(Universal Serial Bus)电缆以及USB连接器。这是因为通过USB通信具有的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功能,在打印机系统100电源接通的状态下,能够随时电连接测色器41进行测色。
另外,作为一例,可使用基于Lab彩色模式的色信息来作为上述色信息,该Lab彩色模式利用白平衡、色度、明度(L*)来定义彩色值。另外,可分别在监视器侧使用RGB彩色模式,在打印机10侧使用CMYK彩色模式,所以将基于由测色器41测定的Lab彩色模式的色信息分别变换为RGB彩色模式或CMYK彩色模式,算出监视器侧或打印机10侧的补正值进行适用。
以一站式可安装拆去地构成测色器41的测色器保持器42经由具有随动机构51和4根(在图3中仅图示2根)连杆52的平行连杆机构53转动自如地连结。由此,测色器保持器42经由平行连杆机构53进行转动,由此可变更在测色器保持器42上保持的测色器41的姿势。另外,作为一例,在测色器保持器42的下表面旋转自如地安装由轴承构成的4个行驶车轮54。
另外,上述行驶车轮54相对于按压部件44中的按压板55跨越形成在沿长边方向、即后述的作成测色图案的列方向C(与主扫描方向B相同)延长的长穴状长孔56,与按压板55的表面(上表面)的一部分抵接滚动接触。
滑架往返移动单元43是使测色器保持器42所保持的测色器41在作成色片CP的列方向C上往返移动的单元。具体地说,滑架往返移动单元43具有:测色用滑架57,其经由随动机构51与测色器保持器42连结并与测色器41一起往返移动;2根导向轴,其由引导该测色用滑架57的主轴58和副轴59构成;以及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其配置在构成使测色用滑架57往返移动时的驱动源的返回位置侧。此外,还具有:安装在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的输出轴的主动齿轮61;与该主动齿轮61啮合的传递齿轮62;与传递齿轮62一体的驱动滑轮63;设置在原始位置侧的从动滑轮64;卷绕在驱动滑轮63和从动滑轮64之间、其一部分与测色用滑架57卡合的无端带状的定时皮带65。
随动机构51是用于使设置于测色器保持器42下表面的行驶车轮54始终在按压板55上可接地行驶的机构,该随动结构51还具有使构成校准单元46的薄片保持器48和按压板55之间的移动圆滑的作用。具体地说,由前述的平行连杆机构53和加压用的螺旋弹簧来构成随动机构51。
按压部件44是以在测色时按压记录色片CP的卷筒式记录纸R表面的按压姿势(图3的实线位置)、以及在非测色时可跳至输送上方卷筒式记录纸R的移开姿势(图3的二点划线位置)进行转动的部件。具体地说,按压部件44的结构为具有:以一体设置的转动轴67为中心在约90°的范围内转动的转动杠杆68;经由转动销69与该转动杠杆68的转动自由端转动自如地进行连接的上述按压板55;设置在上述转动杠杆68和按压板55之间的按压板支持弹簧;以及按压板加压弹簧(都未图示)。另外,通过按压板支持弹簧和按压板加压弹簧的作用,使按压板55下表面的整个面紧紧贴附在卷筒式记录纸R的表面上,此时,在按压板55上作用要使按压板加压弹簧返回初始形状的反力,所以通过很强的按压力来可靠地保持卷筒式记录纸R的表面。
转动杠杆68是以作成测色图案的列方向C为长且弯曲的板状的杠杆,该转动杠杆68与转动轴67一体地形成,以使在转动基端侧向左右外方突出。另外,在左右转动轴67上设有在约90°的范围内形成齿的扇形齿轮70。按压板55是以作成色片CP的列方向C为长的平板状部件,该按压板55形成为在其上表面中央处对按压板55的按压面(下表面)贯通在作成色片CP的列方向C上延伸的上述长孔56。
另外,在按压板55的下表面设有肋,使其仅在长孔56周围和按压板55周围向下方突出,肋位于多个色片CP相互离间的部分即空白部分,因此无需与剖面作成用的各列色片CP抵接,就能够按压卷筒式记录纸R的表面。
转动移动单元45是用于切换按压部件44的按压姿势和移开姿势的单元。具体地说,转动移动单元45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压纸用电动机71;和用于将该压纸用电动机71的旋转传递给扇形齿轮70的齿轮轮列72。
校准单元46由保持着白薄片47的薄片保持器48构成。白薄片47是用于在非测色时执行测色器41校准的陶瓷制薄片。并且,白薄片47在可拆装的状态下由薄片保持器48保持。另外,保持着白薄片47的薄片保持器48被设置在记录有色片CP的卷筒式记录纸R通过的输送路径侧方的滑架往返移动单元43的原始位置区域。然后,在测色用滑架57位于原始位置的非测色时,利用测色器41覆盖白薄片47的上表面,以防止尘埃等附着到白薄片47的上表面。
图4是表示具有这样的打印机系统100的印刷系统中的涉及通信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印刷系统200具有:打印机系统100和能够与打印机系统100以可通信的状态连接的主装置150。主装置15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主装置150内置有安装例如打印机驱动器用软件来构建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主装置150的通信部152和构成打印机系统100的打印机10的通信部74经由通信电缆75进行连接。两通信部152、74之间的通信例如采用了IEEE1284.4(以下,简记为“D4”)通信或USB通信。
打印机10能够与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装置40可通信地连接。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测色装置40由控制系统各不相同的测色器41和测色驱动装置80构成。测色驱动装置80由作为按压部件44的驱动系统的转动移动单元45和作为测色用滑架57的驱动系统的滑架往返移动单元43构成,作为控制对象具有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和压纸用电动机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构成第一设备,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分别构成第二设备。
打印机10具备主通信部81,该主通信部具有在USB通信中作为主机发挥作用的USB主控制器(以下,称为“USB主机81A”)。另外,卷绕装置30、测色器41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分别具备器件通信部82~84,该器件通信部分别具有在USB通信中作为器件发挥作用的USB器件控制器(以下,称为“USB器件82A~84A”)。在打印机10的主通信部81上连接有集线器85,在集线器85上经由USB电缆86~88分别连接有卷绕装置30的器件通信部82、测色器41的器件通信部83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的器件通信部84。在USB通信中,USB主机81A对USB器件82A~84A请求该器件所属的设备类别(器件类别)。与此相对USB器件82A~84A应答设备类别。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装置40是打印机10的选择设备(附属设备),需要时经由USB电缆86~88与打印机10连接。
例如,希望印刷的用户为了印刷在主装置150的监视器150a中显示的图像或文字而操作输入装置162(参照图5),由此当主装置150接受其印刷指示时,其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或文字数据等发送到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根据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或文字数据等生成采用了打印机10可分析的印刷指令的数据形式(印刷指令形式)的印刷数据(第一控制数据),并将该印刷数据经由通信部152、74间的通信发送到打印机10。此时,主装置150的通信部152通过与打印机10侧的通信部74的轮询,请求对方侧的设备类别,并以接收了内容为是可分析印刷数据(印刷指令)的“打印机类别””(特定类别)的应答的情况为条件来确立通信。
例如,当主装置150和打印机10之间的通信是USB通信时,主装置150侧的通信部152即USB主机对打印机10侧的通信部74即USB器件请求用于确认设备类别的信息。然后,通信部74应答在打印机10上设定的“打印机类别”的情况,所以USB主机确立USB器件之间的通信。由此,可将主装置150内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数据(第一控制数据)发送到打印机10。
但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具有作为设备驱动器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其构成为采用包含印刷指令的印刷数据来进行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的控制。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构成为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转用指令生成功能及印刷数据生成功能等必要的一部分功能并装入所需的其他功能的简易打印机驱动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采用串行打印机的标准指令即ESC/P(Epson Standard Code for Printer)来作为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以及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用的印刷指令。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印刷指令。另外,在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中具有与图像数据处理部161同样的图像数据处理部,并能够将对打印机10插入存储器卡等存储介质而输入的RGB表色系等图像数据转换为印刷图像数据,从而即使不与主装置150连接也能够构成为可印刷的所謂独立型(stand-alone)打印机。
并且,第2打印机驱动器89采用ESC/P来进行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的控制。因此,为了确立打印机10的USB主机81A与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的各USB器件82A、84A的通信,而需要USB器件82A、84A针对来自USB主机81A的设备类别的请求应答是“打印机类别”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卷绕装置30和测色驱动装置80中设定“打印机类别”来作为设备类别。
详细地说,作为器件ID设定表示打印机的一种的机种编号(例如可以是打印机10的机种编号也可以是其他打印机的机种编号。)。针对来自USB主机81A的器件ID的请求来应答其机种编号,由此在USB主机81A侧能够根据其机种编号(器件ID)来识别“打印机类别”。从而,能够将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的印刷数据(第二控制数据)通过在USB主机81A、USB器件82A、84A间确立的通信来分别转送到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
与此相对,在不能用印刷数据来控制的测色器41中如图4所示,作为设备类别设定有“HID(人机接口器件)类别”。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能在由测色器制造商制造出售的测色器41内装入可分析印刷数据的指令分析部,所以不能采用印刷数据来控制测色器41。当然,也可以在测色器41中装入可分析印刷指令(ESC/P)的指令分析部来构成为第二设备。
图6是表示在打印机10和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之间进行的通信所采用的通信协议的层构造(协议栈)的框图。另外,在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与打印机10之间进行的通信的通信协议是相同的,所以在以下说明中,以第二设备为测色驱动装置8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打印机10的主通信部81以从其下位层向上位层的顺序,具有USB主接口(以下,称为“USB主I/F90”)、USB系统软件91、USB打印机类别驱动器92、D4(“IEEE1284.4”的简记)分组(packet)处理部93,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位于该主通信部81的上位层。另一方面,测色驱动装置80的器件通信部84(82)以从其下位层向上位层的顺序,具有USB器件接口(以下,称为“USB器件I/F95”)、USB逻辑器件96、USB打印机类别驱动器97、D4分组处理部98,指令分析部124(131)(还在图5中示出)位于该器件通信部84(82)的上位层。
另外,从该图中还能够理解到,USB打印机类别驱动器92、97利用所谓“D4分组”(相当于IEEE1284.4的分组构造)来进行数据转送。其理由是因为在标准的USB器件类别中打印机类别采用D4分组来作为上位协议。
这里,不使用D4分组的通信控制栈(从应用程序层到物理层的体系结构)是主装置150、打印机10的OS(Operating System)的标准,当以打印机类别以外的器件类别来构建通信控制栈时需要重新制作打印机10和选择设备(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采用了D4分组的已知通信控制栈也利用于打印机10和选择设备之间的通信,该D4分组是作为主装置150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和打印机10之间的通信用而采用的。
采用了D4分组的通信控制栈是以转送印刷数据为前提来构建的,所以在USB主机81A确立与USB器件82A、84A的通信时,需要对方侧的设备类别是“打印机类别”。USB主机81A向对方侧的设备请求器件ID,如果根据该器件ID的内容判断为设备类别是“打印机类别”,则确立通信。因此,在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中如前所述地设定表示打印机机种的器件ID。另外,还设定有用于分别识别各设备的设备固有ID。
如图6所示,首先利用USB电缆88(86)的连接来进行USB主I/F90和USB器件I/F95之间的物理通信。在下一层级中,在主(打印机10)系统软件(OS的器件驱动器层级)通信中,在主机和器件之间确立“默认管线(defaultpipe)”这样的通信逻辑连接。然后,通过使用了该默认管线的控制转送(双方向通信)来进行系统设定的初始化、在连接USB电缆时用于各种设定控制的通信即配置(设定),在主机和器件之间交换器件使用方法的设定信息。主机向器件请求在此使用的管线根数和转送模式(批转送(bulk transfer)或中断转送(interrupt transfer)等)等设定信息,并根据来自器件的应答而取得的设定信息来设定器件的使用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类别”的情况下设定批转送,在“HID类别”的情况下设定中断转送。
下一层级是应用程序层级,根据需要连接有多个USB打印机类别驱动器92、97之间的逻辑通信线即“管线”。该管线是逻辑通信线,实际的通信是在1根USB电缆88(86)上以时分割来进行的。
此外,下一层级是D4的应用程序层级,当确立D4分组处理部93、98间的逻辑通信线时,在D4分组处理部93、98之间进行基于D4用通信协议的分组转送。
图5是表示印刷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主装置150具有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测色驱动器153、图像显示用的应用程序154等。通过在主装置150中安装程序来构建这些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以及测色驱动器153。例如,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是由打印机制造商提供的,测色驱动器153是由测色器制造商提供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具有:生成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生成部155、主控制部156以及数据存储部157。此外,印刷数据生成部155具有: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指令生成部160以及图像数据处理部161。另外,在主装置150中连接输入装置162。输入装置162例如由键盘和鼠标等构成。
测色驱动器153具有显示测色设定用的设定画面的设定画面显示功能、色片图案设定功能和色片印刷位置设定功能。具有可利用应用程序154将包含显示图像的用纸范围显示在设定画面上,在该用纸范围内的希望区域中可设定色片的功能。
图9示意性地表示测色驱动器153在主装置150的监视器150a上显示的测色用的设定画面。通过操作主装置150的输入装置162启动测色驱动器153,来显示该设定画面140。用户操作输入装置162在设定画面140上显示印刷图像IG(形象图像)并且可进行色片CP的色图案选择以及位置设定。例如从色片选择窗口选择希望的图案、色数、色、色片列数等,并且例如利用鼠标来指定选出的色片CP的印刷位置,由此设定在没有印刷图像IG的空白区域等希望位置上。该指定的色片的印刷位置作为与用纸区域的基准点相对的以相对坐标表示的逻辑坐标,在主装置150内的测色驱动器153中取得。详细地说,逻辑坐标将用纸区域(相当于1页的全范围)的图9中的左上角设为原点(0,0),以在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B)(图9中的右方向)上取X坐标、在反输送方向(图9中的下方向)上取Y坐标的相对坐标来表示。例如图9所示,印刷图像IG的左上角用坐标(Xps,Yps)来表示,右下角用坐标(Xpe,Ype)来表示。
另外,色片CP具有排列多个单位斑块(patch)D而构成的斑块列PR、以及在斑块列PR的列方向两侧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的开始位置标记MS与结束位置标记ME。在配置有图9所示的二列色片CP的例子中,各色片CP中的Y坐标分别是Y1、Y2,构成斑块列PR的N个单位斑块D的X坐标从测色用滑架57(参照图3)的原始位置侧(图9中的左侧)开始顺次以(X1,X2,...,Xn-1,Xn)值表示。为了决定与测色用滑架57一起移动的测色器41对各单位斑块D进行测色时的测色点,而使用涉及这些色片CP的逻辑坐标值。因此,单位斑块D的坐标例如表示其中心点。
例如,使用色片CP的Y坐标值来作为将卷筒式记录纸R定位于测色位置的送纸时的目标位置。另外,为了使测色器41的测色点与各单位斑块的中心点一致,而使用构成色片CP的各单位斑块D的X坐标值来作为将测色用滑架57定位于斑块列方向C时的目标位置。
另外,如果知道斑块列PR的列方向C的长度(以下,称为“斑块列长L”)和构成斑块列PR的单位斑块D的个数(以下,称为“斑块数N”),则可计算单位斑块D的间距(=L/N),除此之外,如果还知道先头的单位斑块D的X坐标“X1”,则可计算其他单位斑块D的测色点。因此,作为与色片CP有关的数据,包含斑块列长L和斑块数N的信息。并且,从测色驱动器153向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发送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的图像数据与各逻辑坐标、和色片CP的斑块列长L与斑块数N的信息。另外,为了决定用未图示的刀具来切断卷筒式记录纸R时的切口位置而采用在图9中表示用纸区域的输送方向A的终端(在该图中为下端)的Y坐标“Yc”。另外,测色驱动器153生成控制测色器41的测色指令,并将其发送至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这里,使用输入装置162向主装置150输入的数据相当于输入值。
图5所示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根据应用程序154利用在监视器150a上显示的图像以及利用测色驱动器153设定的色片CP的图像数据以及逻辑坐标数据等,来进行生成含印刷指令的印刷数据的处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打印机10的印刷控制,用于卷绕装置30、测色器41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控制的指示也采用印刷数据来进行。因此,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为了生成印刷数据,而具有前述的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指令生成部160以及图像数据处理部161。
指令生成部160采用打印机描述语言(打印机控制代码)来生成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采用ESC/P指令来作为串行打印机用的打印机描述语言。当然,如果打印机10是页式打印机(page printer),则可采用ESC/Page来作为打印机描述语言。另外,下面对指令生成部160进行的处理进行详细叙述。
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根据对印刷图像IG、色片CP等的印刷区域进行规定的逻辑坐标、及色片CP的测色点的逻辑坐标等的逻辑坐标信息,来计算应存储在指令生成部160作成的指令中的值,该印刷区域是在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由用户操作输入装置162来进行输入指定的。作为算出的值举出到达印刷图像、色片CP的印刷位置的送纸量、到达测色器41可对色片CP进行测色的测色位置的送纸量、以及测色用滑架57的测色时的目标位置即动作位置(斑块列方向C的测色位置)等,这些都作为例如控制对象即电动机的驱动量及目标位置等的值来计算。
图像数据处理部161进行从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向印刷用的图像数据的变换处理。作为具体的处理可举出:从显示用析像度变换为打印机用析像度的析像度变换处理;将图像数据例如从RGB表色系变换为打印机10能够表现的CMYK表色系(这里是蓝绿,品红,黄,黑色等各种色)的色变换处理;用于将图像数据的灰度值转变为用打印机可表现的灰度值的半色调(halftone)处理;以及将到记录头部19的数据的输出顺序与根据印刷模式等而决定的墨滴喷出顺序对应着排列替换的数据输出顺序调节处理(例如微观编织(micro weave)处理等)等。这里,采用色变换表来进行色变换处理。作为半色调处理可适用所谓的误差扩散法及抖动法(dithering)等周知方法。因为上述各处理的内容是周知的,所以省略对以上的详细说明。另外,将实施了这些印刷用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称为印刷图像数据。
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还具有将用于输入设定印刷条件的设定画面显示在主装置150的监视器150a上的功能。用户在设定画面中可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62来设定印刷条件。作为印刷条件举出:用纸种类、用纸尺寸、彩色/单色、页面设置(空白设定、没有边缘的印刷设定等)、印刷模式(例如高品质印刷模式,高速印刷模式等)等。然后,对基于该印刷条件的内容进行析像度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数据输出顺序调节处理等图像处理。
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生成印刷数据(ESC/P控制数据),其包含指令生成部160所生成的各种指令和图像数据处理部161所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这里,对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数据的构造进行说明。图7表示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数据PD的构造。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指令的记号未必与实际的印刷指令匹配,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简略的记号。如图7所示,印刷数据PD由头部HD和主体BD组成。在头部HD中记述了主体BD的数据尺寸等的头部信息。另外,在主体BD中存储ESC/P控制数据SD。
如图7所示,ESC/P控制数据SD在工作开始代码(图7中用“JS”表示)和工作结束代码(图7中用“JE”表示)之间,存储各种控制指令、控制代码及印刷图像数据等。另外,在图7中,作为数据以存储了可存储的几乎全部种类的指令及数据的状态进行描述,不过在实际中,存储这些中的一部分指令及数据来构成印刷数据。
如图7所示,在ESC/P控制数据SD中包含有印刷控制指令PCC、印刷图像数据PGD、送纸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测色控制指令CMC,不过通常,多次转送存储了其中一部分的指令和数据的印刷数据的分组。在此情况下,在一个工作中最初转送的印刷数据中存储有工作开始代码“JS”,在该工作中最后转送的印刷数据中存储工作结束代码“JE”。ESC/P控制数据SD按照多个模式区分存储控制指令和印刷图像数据等。作为模式准备了字符模式、图形模式、遥控模式。在ESC/P控制数据SD中分别存在转移至这些模式的控制代码即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紧接着各模式转移代码之后存储以其模式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
即,紧接着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存储印刷控制指令PCC,紧接着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C”存储印刷图像数据PGD(头部控制数据)。在印刷控制指令PCC中例如含有:指定与卷筒式记录纸R相对的印刷开始位置/结束位置的页信息;以及指定与记录头部19的喷嘴数等相应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送纸量的输送方向位置信息等。另外,印刷图像数据PGD(光栅数据)是用于驱动控制记录头部19进行墨滴喷出的数据。这样印刷控制指令PCC以及印刷图像数据PGD是用于打印机10的印刷控制的数据。
而且,紧接着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存储遥控指令RC。为了在打印机10中进行印刷控制以外的控制,而可以在ESC/P控制数据中插入遥控指令RC。遥控指令RC原本是为了进行维护系统的驱动控制而设置的,该维护系统的作用是例如在打印机10中为了清洗记录头部19的喷嘴而驱动维护装置(省略图示),或者在印刷动作中为了防止例如喷嘴的堵塞而定期地进行空喷出(冲洗:flushing)。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遥控指令RC的功能,将进行测色装置40以及卷绕装置30的控制的指令作为遥控指令RC进行存储。即,如图7所示,紧接着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之后存储送纸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测色控制指令CMC等。除此之外还存储有前述的清洗指令、冲洗指令(省略图示)等。
这里,送纸控制指令PFC是用于在每次进行测色时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色片CP在输送方向A上与测色器41的测色点位置一致的测色位置的送纸指令。
另外,卷绕控制指令WCC是用于控制卷绕装置30的卷绕用电动机32的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测色结束后,使卷筒式记录纸R预先返回到下一印刷开始位置,所以与卷筒式记录纸R后退时的输送辊21以及排纸辊22的反转驱动同步地反转驱动卷绕装置30,此时采用卷绕控制指令WCC。
另外,用于控制测色装置40的测色系指令在遥控指令RC中紧接着用于转移到测色模式的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来存储,如图9所示,紧接着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存储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和测色控制指令CMC。在测色模式下,将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和测色控制指令CMC作为分析对象。
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是用于控制测色装置40的压纸用电动机71以及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的指令。另外,测色控制指令CMC是用于控制测色器41的指令,其例如以测色器制造商所使用的控制代码来描述,从测色驱动器153发送该指令。另外,虽然在图7中省略,但在每一模式的指令最后存储模式结束代码(省略图示)。
主控制部156负责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中的控制,进行用于向各部159~161生成印刷数据的指示、印刷条件设定画面的显示控制、和用于将印刷数据向打印机10发送的通信控制(发送指示),并根据来自测色器41的测色数据来进行色条件适应性的判定以及色补正值的设定等。数据存储部157是在发送前临时存储已生成的印刷数据等、或者在进行判定及运算处理等之前临时存储从测色器41接收的测色数据的数据存储区域。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数据通过主控制部156的指示从主装置150的通信部152经由通信部74向打印机10依次转送。
返回图5,继续对打印机系统10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打印机系统100如前所述具有打印机10、卷绕装置30、测色装置40,测色装置40还由测色驱动装置80和测色器41构成。如图4所说明的那样,打印机10的主通信部81通过集线器85以及3根USB电缆86~88与三个装置30、41、80的器件通信部82~84连接。
如图5所示,打印机10具有:作为第一分析单元的指令分析部101(ESC/P分析部)、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控制驱动器)、存储器102(图像缓冲器)、作为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部103、各驱动电路104~106、记录头部19、CR电动机107、PF电动机108、编码器109、纸检测传感器110、纸宽传感器111以及线性编码器112。另外,控制部103具有头部控制部113、滑架控制部114以及送纸控制部115。
这里,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是简易打印机驱动器,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同样具有生成ESC/P的印刷数据的功能。第2打印机驱动器89被作成利用已知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来具有其部分功能,该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具有遥控指令分析部116、指令生成部117以及坐标计算部118。但是,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生成的印刷数据不是在印刷中使用的数据,而是在测色动作以及卷绕动作的控制中使用的数据。
另外,指令分析部101、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以及控制部103例如由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IC))、ROM、RAM等构成。在本例中,指令分析部101利用ASIC以硬件来构成,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以及控制部103通过由CPU执行在ROM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的软件而构成。当然,这些可全部由软件来构成,也可以由集成电路(例如ASIC等的定制IC)等硬件来构成,而且还可以由软件和硬件的协作(该情况下,可选择任意的组合)来构成。
指令分析部101用于分析印刷数据(ESC/P控制数据),当在印刷数据中检测出模式转移代码时,转移至该代码所指定的模式(即,驱动与模式相应的分析模块)。在模式中存在字符模式、图形模式、遥控模式这三个模式。并按照每个模式来决定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分析在每个模式中设定的分析对象的指令,并发送到与此时的模式对应的转送目的地。例如如果是字符模式则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并发送到控制部103。另外,如果是图形模式则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并发送到存储器102。此外如果是遥控模式则分析遥控指令并发送到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在此情况下,在各模式中丢弃分析对象以外的指令。
以下,对指令分析部101的分析处理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指令分析部101对图7所示的印刷数据PD(ESC/P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当印刷数据PD的主体BD中的ESC/P控制数据SD中存在模式转移代码时,指令分析部101转移至由该代码指定的模式。按照每个模式切换应该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指令分析部101仅分析能够在该模式下使用的指令,在该模式下不能使用的指令或数据被丢弃。即,指令分析部101当有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时向字符模式转移,并仅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然后将其发送至控制部103,其以外的数据(指令等)被丢弃。另外,指令分析部101当有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时向图形模式转移,并仅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然后将其转送到存储器102,其以外的数据被丢弃。而且,指令分析部101当有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时向遥控模式转移,并仅分析遥控指令RC,然后将其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其以外的数据被丢弃。
详细地说,指令分析部101当有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时,转移至字符模式,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参照图7)。如果分析的结果是有印刷控制指令PCC(例如,包含ASCII代码等字符代码),则发送至控制部103。控制部103利用字符发生器(省略图示)将字符代码变换为图像数据后,存储到存储器102中。头部控制部113根据从存储器102中每1次(滑架17向主扫描方向B驱动1次)读入的图像数据(光栅数据),与墨喷出定时信号同步地驱动记录头部19,在滑架17向主扫描方向B移动途中的规定定时内,从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墨滴。另外,控制部103向滑架控制部114发送滑架驱动指令(以下,称为“CR驱动指令”),并且对送纸控制部115发送送纸指令。
另一方面,指令分析部101当有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时,向图形模式转移,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参照图7)。如果分析的结果是有印刷图像数据PGD则发送到存储器102。控制部103根据从存储器102中每1次读入的印刷图像数据PGD来计算滑架17的该1次中的始动位置及停止位置,当成为下一次的滑架启动时期时,对滑架控制部114发送CR驱动指令,指示滑架17的启动。另外,控制部103在上次的印刷结束后到达送纸开始时期时,对送纸控制部115发送送纸指令,指示送纸动作。另外,这里所说的送纸包含供纸、印刷动作中的送纸(狭义)、排纸。
然后,送纸控制部115根据送纸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06来驱动PF电动机108,以指示的发送量来进行卷筒式记录纸R的发送。当卷筒式记录纸R发送到下一印刷位置时,滑架控制部114根据CR驱动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05来驱动CR电动机107,使记录头部19在主扫描方向B上进行1次动作。在该1次的过程中,头部控制部113根据印刷图像数据PGD经由驱动电路104来驱动记录头部19,并从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墨滴,由此根据印刷图像数据PGD来印刷(记录)1光栅线。
另外,在记录头部19中,针对每一喷嘴逐一内置喷出驱动元件,通过规定波形的施加电压来驱动喷出驱动元件,由此从喷嘴喷出墨滴。作为喷出驱动元件可采用压电振动元件、静电驱动元件,此外还可以采用墨加热用的加热器,该墨加热用的加热器用于通过使墨膜沸腾后在与喷嘴连通的墨流路内发生的泡(bubble)膨胀来从喷嘴喷出墨滴的方式下。
另一方面,指令分析部101当有遥控模式转移指令MR时,转移至遥控模式,将遥控指令RC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后的遥控指令RC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即,指令分析部101在遥控模式中分析遥控指令RC,将送纸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另外,指令分析部101分析遥控指令RC,当有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时,转移至测色模式,将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和测色控制指令CMC向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发送。
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根据遥控指令生成新的指令,将该新的指令以印刷数据的形式发送,由此来控制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这里,利用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生成的遥控指令的值以逻辑坐标系来指定。例如送纸指令“PF(Y)”的值“Y”被指定为由逻辑坐标计算部159计算出的用纸上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因此,为了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从打印机10上的基准位置开始偏移,也能够在以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逻辑坐标表示的对应位置上正确地进行记录和测色,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利用从逻辑坐标系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指定的指令。
这里,所谓逻辑坐标就是以卷筒式记录纸R在输送方向A和纸宽方向上都不偏移的情况为前提的设定上的坐标系,将卷筒式记录纸R的规定位置(在本例中为各页的左上角)作为原点(0,0)(参照图9),该坐标系利用坐标来表现色片CP的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等。
与此相对,所谓实坐标系是以实际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在输送方向A和纸宽方向上都稍微偏移的情况为前提,将与卷筒式记录纸R不同的位置(基准位置)作为原点,表现色片CP的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等的坐标系。由此,在实坐标系中,构成考虑到卷筒式记录纸R的偏移量的坐标值,如果生成指定了实坐标系值的指令,则与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偏移无关,都能够以与实际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高精度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对象(例如卷筒式记录纸R、测色用滑架57及测色器41等)的位置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实坐标系的原点,在输送方向A上如图10(a)所示采用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到达记录头部19的设定基准位置(例如最上游喷嘴位置)时的位置作为原点“0”,另一方面,在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上采用测色用滑架57(或测色器41)的起始位置(参照图11)作为原点。
采用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中的位置计测值以及卷筒式记录纸R的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中的位置计测值来进行从逻辑坐标系值向实坐标系值的变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以及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的位置等的用纸位置信息。
接着,对利用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指令时所使用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信息的取得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信息,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偏移量)、以及由相对于主扫描方向B的用纸位置被配置在该检测出位置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测色器41的位置中的用纸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斜行而引起的主扫描方向B的偏移量。
首先,采用纸检测传感器110、编码器109和送纸控制部115内的计数器115A来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图5所示的编码器109检测PF电动机108的旋转,输出具有与该旋转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编码器信号。编码器109通过检测例如PF电动机108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齿轮轮列的旋转轴的旋转来间接地检测出PF电动机108的旋转。纸检测传感器110位于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在供给卷筒式记录纸R的过程中检测其前端。
图10是对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计测方法进行说明的示意侧面图。如图10所示,纸检测传感器110在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路径上被配置到输送辊21的输送方向稍上游侧的位置(在图10中为右侧位置),并检测供给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当纸检测传感器110检知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时,送纸控制部115使计数器115A复位,对来自编码器109的编码器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根据该计数值,当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到达图10(a)所示的记录头部19的设定基准位置(例如最上游喷嘴位置)时复位计数器115A,设定卷筒式记录纸R的原点。以后,将该位置作为原点对来自编码器109的编码器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此时,在PF电动机108的正转驱动时使计数值加一,在反转驱动时使计数值减一,由此能够根据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来掌握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上的实位置。即,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表示将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作为“0”时的设定基准位置(例如最上游喷嘴位置)中的y坐标的值。
例如在1页的测色用印刷图像已全部印刷结束时,如果在图10(b)中用实线所示的位置上配置卷筒式记录纸R,则此时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实位置y根据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取得y=yp。通过将色片印刷时的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存储在存储器102的规定存储区域中来保存在印刷色片CP时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实位置。例如,根据表示是印刷数据中的色片CP意思的识别符来掌握是色片CP的印刷的情况,或者通过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分析来识别色片,并根据该印刷时的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来取得位置。然后,预先设定测色器41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因为是已知的,所以与该测色器41的位置和设定基准位置的距离的计数器计数值相当的值L是已知的。由此,如果由该值L减去当前用纸位置yp和色片CP的位置ycp之差(yp-ycp),则能够求出将卷筒式记录纸R从印刷结束位置(图10(b)中的实线位置)向测色位置(图10(b)中的二点划线)输送时所需的送纸量Δy(=L-yp+ycp),该测色位置是可通过测色器41对色片CP进行测色的位置。
接着,对卷筒式记录纸R的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的位置和基于卷筒式记录纸R斜行而产生的测色位置(X方向)的纸宽方向偏移量的计测方法进行说明。采用纸宽传感器111、线性编码器112和滑架控制部114内的计数器114A来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及偏移量。
图5所示的纸宽传感器111被安装在滑架17上,该传感器与滑架17一起在主扫描方向B上移动,检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两端位置。另一方面,线性编码器112输出编码器信号,该编码器信号具有与向滑架17的主扫描方向B的移动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滑架控制部114在滑架17往动时使在滑架17配置到起始位置时复位的计数器114A的计数值加一,在返回时使该计数值减一,由此根据计数器114A的计数值可掌握滑架17的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实坐标系的位置)。然后,控制部103对滑架控制部114进行指示,使滑架17在印刷中定期向主扫描方向B移动,由此利用纸宽传感器111来检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两端位置。根据纸宽传感器111检测出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两端位置时的计数器114A的计数值来掌握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即来自纸宽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偏移量。例如,采用来自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B)的基准位置的偏移量Δx1,可进行将卷筒式记录纸R上各页内的相对位置(逻辑坐标)所示的规定位置Xo(例如斑块记录位置)坐标变换为加入该偏移量Δx1的实坐标系位置xo(=Xo+Δx1)的计算。
另外,通过将在印刷中纸宽传感器111定期检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两端时的位置在与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不同的二个位置之间进行比较计算,来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斜行程度。例如,如果卷筒式记录纸R的两端检测位置坐标是xr和xl,则计算该平均值,求出卷筒式记录纸R的宽度中心的x坐标。并且,采用例如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y1和位置y2时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宽度中心的x坐标x1、x2,以Sc=(x2-x1)/(y2-y1)来求出斜行程度Sc。然后,当将纸宽传感器111和测色器41的y方向的距离设为YL时,由测色器41位置上的卷筒式记录纸R相对于卷筒式记录纸R的宽方向检测位置斜行而引起的位置在纸宽方向上的偏移量Δx2,利用Δx2=YL·Sc来求出。然后,来自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偏移量Δx1与该偏移量Δx2相加而得出的偏移量Δx3(=Δx1+Δx2)为测色器41的位置上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例如,采用偏移量Δx3可进行将卷筒式记录纸R上各页内的相对位置(逻辑坐标)所示的规定位置Xo(例如测色位置)坐标变换为加入该偏移量Δx3的实坐标系的位置xo(=Xo+Δx3)的计算。在利用第2打印机驱动器89进行坐标计算时使用这些计测值Δx1、Δx3。
接着,对图5所示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进行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从指令分析部101接受遥控指令RC。遥控指令分析部116分析遥控指令RC是否是需要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进行值变换的指令。在本例中,遥控指令分析部116的分析结果为,送纸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等是需要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变换的指令。
指令生成部117根据存储有被遥控指令分析部116分析为需要坐标变换的逻辑坐标系的值的指令,来生成存储有对卷筒式记录纸R的打印机10增加了位置偏移量的实坐标系的值的指令。每次生成该指令时,坐标计算部118进行将逻辑坐标系的值向实坐标系的值变换的计算。即,进行前述坐标变换的计算。指令生成部117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的指令生成部160的基本结构相同,将坐标计算部118所算出的实坐标系的值(测色位置及驱动量等)作为指令值插入,生成测色系统以及卷绕系统的控制指令。
坐标计算部118具有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以及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进行将送纸控制指令或卷绕控制指令这样的用纸输送系统指令所指定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的计算。例如,根据利用送纸控制指令来指定为值的输送方向A的测色位置(进行测色时的输送方向A上的用纸位置),来计算输送方向A上的实坐标系的测色位置,该送纸控制指令指示将纸送到用纸测色位置。
例如,当在送纸控制指令“PF(Yo)”中变换相对位置所示的逻辑坐标系的值Yo时,针对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所表现的实坐标系的当前值ypre,如果是输送方向A的正向输送则加上值Yo,如果是反向输送则减去值Yo,由此将逻辑坐标系的值Yo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yo(=ypre+Yo)。此时,通过指令生成部117将实坐标系的送纸控制指令生成为“PF(yo)”。然后,进行送纸,如果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在到达yo的位置停止,则卷筒式记录纸R配置在逻辑坐标所指定的值Yo的位置上。另外,将卷绕控制指令“PWpre(Yo)”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向实坐标系的值变换的情况也是同样,生成为实坐标系的卷绕控制指令“PWpre(yo)”。此时,因为卷绕控制只是反向发送,所以实坐标系的值yo成为yo=ypre-Yo。
另外,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进行将以指示测色用滑架57到达X方向(斑块列方向C)上的测色位置(斑块位置)的动作的指令来指定该动作位置(目标位置)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的计算。即,根据指令中逻辑坐标系所指定的斑块列方向C的测色位置(应进行测色的测色用滑架的X方向上的位置),来计算实坐标系的测色位置。
例如,当在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CR(Xo)”中变换逻辑坐标系的值X时,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02的规定区域内的前述偏移量Δx3(=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1和斜行引起的偏移量Δx2的总和),来计算实坐标系的值xo(=Xo+Δx3)。这里,Δx3在向X方向偏移时为正值,向负X方向偏移时为负值。此时,通过指令生成部117将实坐标系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生成为“CCR(xo)”。然后,利用测色动作来驱动测色用滑架57,在计测其位置的后述计数器125A的计数值到达值xo时使滑架57停止,由此可将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在X方向上定位为使测色器41的测色光点与测色对象的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一致。
另外,在本例中,在决定印刷图像或色片CP的印刷位置时,头部控制部113加入根据纸宽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取得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1,进行主扫描方向B上的印刷位置的位置补正。由此,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在纸宽方向上位置偏移,也能够针对如在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相对位置处所设定的逻辑坐标的位置来印刷印刷图像或色片CP。并且,与该位置补正后的色片CP的印刷位置对应,通过从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CR(Xo)”的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进行值变换,来补正测色用滑架57的X方向上的测色位置,所以能够提高调节印刷位置、对各单位斑块D进行测色的测色位置的位置精度。另外,在忽视纸宽传感器111和测色器41之间的输送方向A上的距离比较短对斜行的影响时,也可以采用偏移量Δx1来代替偏移量Δx3。
这里,在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变换前后的值的因次也可以不同。即,可以进行“位置→位置”、“驱动量→驱动量”、“输送量→输送量”这样的同因次的变换,也可以进行“位置→驱动量”、“位置→驱动量”、“位置→输送量”这些如逆变换等的向不同因次的变换。
这样构成的打印机10的主通信部81如前所述经由集线器85以及USB电缆86~88来连接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卷绕装置30的各器件通信部82~84。
测色器41除了器件通信部83之外还具有指令分析部121、测色控制部122以及测色部123。另外,测色部123具有:使测色光发光的发光部;以及接收测色光经由色片CP的各斑块D反射出的反射光的受光部。测色部123所取得的测色数据(测色结果)从测色控制部122利用USB通信发送到打印机10,此外还发送到主装置150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
另外,测色驱动装置80除了器件通信部84之外还具有:作为第二分析单元的指令分析部124(ESC/P分析部);作为第二控制单元的测色驱动控制部125;驱动电路126、127;压纸用电动机71;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以及编码器130。测色驱动控制部125根据控制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26对压纸用电动机71进行驱动控制,进行用于通过按压部件44来保持/放开保持卷筒式记录纸R的转动动作。另外,测色驱动控制部125根据对来自编码器130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的计数器125A的计数值,来掌握测色用滑架57的位置。测色驱动控制部125在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测色位置后,根据控制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27来驱动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使测色用滑架57向用于测色的动作位置移动。
卷绕装置30除了器件通信部82之外还具有:作为第二分析单元的指令分析部131(ESC/P分析部);作为第二控制单元的卷绕控制部132;传感器133;驱动电路134以及卷绕用电动机32。卷绕控制部132当输入由传感器133检知卷筒式记录纸R松弛的信号时,经由驱动电路134正转驱动卷绕用电动机32,并且当没有检测到松弛时停止卷绕用电动机32的驱动。由此,利用卷绕装置30来卷绕卷筒式记录纸R。另外,卷绕控制部132根据来自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的卷绕控制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34使卷绕用电动机32反转驱动指定的驱动量。从而,卷绕装置30通过反转驱动PF电动机108,来与经由输送辊21以及排纸辊22的反转而进行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后退(反向输送)动作同步,陆续放出卷筒式记录纸R。
图11是表示测色时的测色装置的示意平面图。如图11所示,在按压部件44的长孔56的下方配置作为测色对象的色片CP。色片CP具有:并排构成多个单位斑块D的斑块列PR;以及相隔规定距离配置在斑块列PR的列方向两侧的开始位置标记MS和结束位置标记ME。测色器41位于校准单元46的白薄片47的正上方的状态是测色用滑架57的起始位置。在测色时,作为以起始位置为原点的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B)的坐标(x坐标),来计算各单位斑块D的位置、即作为移动体的测色用滑架57用于测色动作的动作位置。此时,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不仅考虑了构成色片CP的各单位斑块D的纸宽传感器111的位置上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1、还考虑了由测色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相对于记录位置斜行而引起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2,来计算测色时的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
图12是对基于测色用滑架57的测色器41的测色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在测色方法中,有图12(a)所示的扫描测色和图12(b)所示的点测色。图12(a)所示的扫描测色如该图中箭头所示将测色器41以一定速度进行移动,每当其移动中的测色器41到达测色点时取得测色数据。在该扫描测色时,原则上记录有各标记MS、ME,所以将检测出开始位置标记MS时的位置作为起点,将根据斑块列长L和斑块数N而决定的、在每次移动斑块间距(=L/N)时取得的测色数据(单位斑块的狭义测色数据),与其实时的测色位置相对应地存储到缓冲器中。此时,为了测色器41每次移动斑块间距时取得测色数据的定时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逐次取得测色驱动装置80中的测色用滑架57的驱动位置并使该驱动位置移动斑块间距的定时同步,而指示测色数据取得定时,所以可根据向测色器41发送的同步信号来决定。
另一方面,图12(b)所示的点测色使测色器41以该图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每当测色部123到达与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对应的位置时停止,并且每当其停止时取得测色器41的测色数据。在该点测色中计算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该测色用滑架57能够使测色器41在测色部123对各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进行测色的位置上停止。在该例中,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作为增加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的实坐标系的值,从起始位置(原点“0”)侧顺次计算为x1,x2,...,xn。当然,在扫描测色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即,将以起始位置为原点的各单位斑块D的实坐标系的位置作为增加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的值算出,每当测色器41到达算出的各位置时取得测色数据。
接着,对图5所示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具有的遥控指令分析部116、指令生成部117以及坐标计算部118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5所示的遥控指令分析部116分析从指令分析部101发送来的遥控指令。这里的分析是指令生成部117是否需要重新作成指令,如果需要重新作成,则为了将具有逻辑坐标系的值的指令变换为具有实坐标系的值的指令,而还要取得必要的信息(例如逻辑坐标系的值)。
坐标计算部118具有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和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进行从遥控指令RC中以用纸上的逻辑坐标系示出的值变换为用纸的实坐标系的值的计算,该用纸的实坐标系的值利用测色器41可对色片CP进行测色的输送方向A上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即测色位置、或卷绕装置30后退时的输送量来表示。例如,将在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所包含的送纸指令中逻辑坐标所示的色片CP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并计算在输送方向A上位于印刷结束时的终端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从由该实坐标系的值确定的色片CP的位置到达测色器41可测色的测色位置所需的输送量。另外,将在卷绕控制指令WCC中指定的表示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以实坐标系表示的值,并计算该实坐标系的值(印刷开始位置)到达与记录头部19的喷嘴对应的位置所需的输送量。
另外,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进行使测色用滑架57动作到使测色器41的测色部123与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对置的位置为止的动作位置(停止位置)的斑块列方向C上的由逻辑坐标系所示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的计算。
这里,送纸控制部115内的计数器115A对将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到达设定基准位置时作为原点(图10中的“0”的位置)的送纸量的累积值进行计数。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将1页内的相对位置所示的输送方向A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以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为起点在多页中累积的绝对位置(累积值)所示的实坐标系的值。
图8是表示第2打印机驱动器的指令生成方法的说明图。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使构成遥控指令RC的送纸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测色控制指令CMC伴随着将各指令所指定的值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变换的处理,来生成新指令。图8(a)表示送纸控制指令的生成,该图(b)表示卷绕控制指令的生成,该图(c)表示测色驱动控制指令的生成,该图(d)表示测色控制指令的生成。
如图8(a)所示,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接受的逻辑坐标系的送纸控制指令PFCt被指定逻辑坐标系的值“Y”,例如为“PF(Y)”所示。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存储对逻辑坐标系的值“Y”进行坐标变换后取得的实坐标系的值“y”,生成“PF(y)”所示的实坐标系的送纸控制指令PFCr。该送纸控制指令PFCr“PF(y)”作为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测色位置时的指令,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发送到送纸控制部115。
另外,如图8(b)所示,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接受的逻辑坐标系的卷绕控制指令WCCt由表示对象设备是卷绕装置30的设备代码“WD”和指定逻辑坐标系的值“Y”例如用“PWrev(Y)”表示的卷绕控制指令构成。该卷绕控制指令WCC是为了在卷筒式记录纸R后退(反向输送)时使卷绕装置30与输送辊21的反转驱动同步地进行反转驱动而采用的指令。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进行将逻辑坐标系的值“Y”坐标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y”的计算。指令生成部117通过存储该算出的实坐标系的值“y”,来生成“PWrev(y)”所示的实坐标系的卷绕控制指令。并且,在该指令之前附有设备代码“WD”、和指示与卷绕装置30确立通信的指令“ComWD”,生成卷绕控制指令WCCr。然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在遥控转移代码“MR”之后存储有已生成的卷绕控制指令WCCr的ESC/P控制数据,将其经由USB通信转送给卷绕装置30。
如图8(c)所示,在位于紧接着测色模式转移代码“MC”之后的逻辑坐标系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t中,存储有表示对象设备是测色驱动装置80的情况的设备代码“CMD”、压纸指令“CPH”、测色用滑架驱动指令“CCR(X1),CCR(X2),...,CCR(Xn)”。并且,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进行将测色用滑架驱动指令所指定的逻辑坐标系的值“X”向实坐标系的值“x”坐标变换的计算,采用该实坐标系的值“x”,生成实坐标系的测色用滑架驱动指令“CCR(x1),CCR(x2),...,CCR(xn)”。而且,在该指令之前附有设备代码“CMD”、和指示与测色驱动装置80确立通信的指令“ComCMD”,生成实坐标系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r。然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在遥控转移代码“MR”之后存储有已生成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r的ESC/P控制数据,经由USB通信将其转送至测色驱动装置80。
此外,如图8(d)所示,在位于测色模式转移代码“MC”之后的逻辑坐标系的测色控制指令CMCt中存储有表示对象设备是测色器41的情况的设备代码“CM”、测色控制指令“CM(L,N)”。并且,指令生成部117附有指示与测色器41确立通信的指令“ComCM”,生成应向测色器41转送的实坐标系的测色控制指令CMCr。然后,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将包含存储有测色控制指令CMCr的遥控指令RC的ESCb/P控制数据发送给测色器41。
这里,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的各指令分析部124、131是与打印机10内的指令分析部101基本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打印机10内的指令分析部101所使用的电路基板(board)相同的基板也安装在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中。
测色驱动装置80内的指令分析部124分析已接收的ESC/P控制数据(印刷数据),如果有测色驱动控制指令则发送至测色驱动控制部125。测色驱动控制部125根据测色驱动指令中的压纸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26来驱动控制压纸用电动机71,另一方面,根据测色驱动控制指令中的测色用滑架驱动指令(以下,称为“测色用CR驱动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27来驱动控制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
接着,根据图13的流程图对指令分析部101以及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该流程图不限于软件的处理,还可以包含硬件的处理。
打印机10当从主装置150取得印刷数据PD(ESC/P控制数据)时,执行本处理。另外,印刷数据PD不限于来自主装置150的数据,例如在打印机10是独立型打印机的情况下,即使根据从存储器卡等外部存储介质读入的图像数据(例如RGB图像数据和JPEG图像数据)在内部进行析像度变换处理(JPEG等的压缩系图像的情况下还包含解冻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来取得印刷数据PD也不要紧。
首先,在步骤S10中,指令分析部101对ESC/P控制数据进行ESC/P分析(指令分析)。此时,依次分析ESC/P控制数据SD中的控制代码,如果有模式转移代码,则转移至由该代码指定的模式(即,启动与模式相应的分析模块)。然后,在该转移目的地的模式下分析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例如,在转移至字符模式的情况下,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在转移至图形模式的情况下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此外在转移至遥控模式时进行遥控指令RC的分析。此时,在转移目的地的模式下不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被丢弃。
在步骤S20中,判定指令分析时的模式。如果模式是字符模式则进入步骤S30,将印刷控制指令PCC向控制部103转送。另一方面,如果是图形模式则进入步骤S40,将印刷图像数据PGD向存储器102(图像缓冲器)转送。此外如果是遥控模式则进入步骤S50,向第2打印机驱动器89转送遥控指令RC。另外,步骤S10~S50的处理与第一分析步骤相当。
在印刷控制指令PCC及印刷图像数据PGD向控制部103及图像缓冲器102转送时,对卷筒式记录纸R实施印刷。例如,在用户操作输入装置162进行将测色用的印刷图像以及色片印刷到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指示时,首先对卷筒式记录纸R实施印刷图像与色片的印刷。此时,当首先使卷筒式记录纸R从印刷开始位置起始时,在执行印刷之前滑架17向主扫描方向移动,根据由纸宽传感器111检测出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两端位置时的计数器114A的计数值,来检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头部控制部113在卷筒式记录纸R上对以纸宽方向位置补正了该偏移量的位置印刷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其结果是,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在纸宽方向上偏移,也能够在卷筒式记录纸R的逻辑坐标位置上高位置精度地实施印刷图像或色片的印刷。在接收到印刷控制指令或印刷图像数据之后,测色控制用的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以及遥控指令RC向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发送。
在步骤S60中,判断是否是测色模式且还是测色器。如图7所示,在先前的指令分析部101的分析中,转移至遥控模式之后,如果在遥控指令RC中有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则转移至测色模式。如果此时测色模式中指令的对象设备是“测色器”,则该步骤S60的判断结果为肯定判定,进入步骤S120。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测色模式、对象设备也不是测色器,则进入步骤S70。例如,在是测色模式、且对象设备是测色驱动装置80的情况(遥控指令RC是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的情况)、和不是测色模式的情况(遥控指令RC是送纸控制控制指令PFC、卷绕控制指令WCC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
在步骤S70中,进行基于坐标计算部118的坐标计算。坐标计算部118进行将在指令内指定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的计算处理。例如在图9所示的设定画面中,用户操作输入装置162进行印刷图像IG的选择以及版面设置,并且进行色片CP的选择以及版面设置。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利用在图9中将用纸区域的左上角作为原点的逻辑坐标,来取得由输入装置162指定的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位置坐标(印刷位置坐标),并生成将逻辑坐标系所示的位置及量作为值的控制指令。
例如在扫描测色(图12(a))时和点测色(图12(b))时的测色控制指令中,如图8(d)所示将色片CP的斑块数N和斑块列长L作为值进行存储。
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在点测色的情况下,根据N个单位斑块的斑块列方向C上的由逻辑坐标示出的测色位置的值(X1,X2,...,Xn),来计算应该使测色用滑架57停止的实坐标系的测色位置(x1,x2,...,xn)。此时,滑架控制部114在印刷处理中根据定期由纸宽传感器111检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两端的检测结果进行计算,读出在存储器102的规定存储区域中存储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偏移量Δx被存储为在输送方向A上滑架17(详细地说是纸宽传感器111)的位置中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1、和在利用滑架17配置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测色器41的测色部123的位置上卷筒式记录纸R相对于上述偏移量Δx1所规定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位置斜行而引起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2的总和。然后,将实坐标系的主扫描方向B的测色位置(x1,x2,...,xn)计算为(x1,x2,...,xn)=(X1+Δx,X2+Δx,...,Xn+Δx)。另外,偏移量Δx是将逻辑坐标系的值X和实坐标系的值x相等时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基准位置)表示为偏移量Δx=0的值,在相对于该基准位置偏移到反起始位置侧时取Δx>0的值,在偏移到起始位置侧时取Δx<0的值。
另外,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根据卷筒式记录纸R的测色时的目标输送位置、即逻辑坐标系的测色位置(Y1,Y2,...,Ym),来计算实坐标系的测色位置(y1,y2,...,ym)。例如在输送方向A上是M列(在图9的例子中为两列)的斑块列,将各个斑块列的输送方向A上的逻辑坐标系的测色位置设为(Y1,Y2,...,Ym)。这里,在本例的情况下,利用与即将向各测色位置输送的用纸位置的输送量相当的值来表示测色位置(Y1,Y2,...,Ym)。另外,利用送纸控制部115内的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来表示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上的实位置。当即将向测色位置输送的用纸位置的计数值为ycnt时,将输送方向A上的实坐标系的测色位置Y计算为y=ycnt+Y。
在步骤S80中,采用实坐标系的值来生成遥控指令。例如当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测色位置时,采用对图8(a)所示的逻辑坐标系的送纸控制指令PFCt的逻辑坐标“Y”进行坐标变换后取得的实坐标系的“Y”,生成“PF(y)”所示的实坐标系的送纸控制指令PFCr。
另外,在驱动测色用滑架57进行测色器41的例如点测色时,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根据在图8(c)所示的逻辑坐标系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中存储的测色用CR驱动指令“CCR(X1),CCR(X2),...,CCR(Xn)”中的逻辑坐标系的值(X1,X2,...,Xn)进行坐标变换的计算,以取得实坐标系的值(x1,x2,...,xn)。并且,指令生成部117通过存储该实坐标系的值(x1,x2,...,xn),来生成实坐标系的测色用滑架驱动指令“CCR(x1),CCR(x2),...,CCR(xn)”所示的逻辑坐标系的测色用CR驱动指令。
而且,当在测色结束后与卷筒式记录纸R后退同步、使卷绕装置30反转驱动时,指令生成部117存储用纸位置坐标计算部118A对图8(b)所示的卷绕控制指令WCCt中的逻辑坐标系的值Y进行坐标变换后取得的实坐标系的值y,由此生成“PWrev(y)”所示的卷绕控制指令WCCr。
在步骤S90中,判断是否是送纸指令。如果是送纸指令,则进入步骤S100,向送纸控制部115转送指令。另一方面,在不是送纸指令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
在步骤S 110中生成ESC/P控制数据。指令生成部117在指令生成(S80)后,将应该向卷绕装置30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转送的指令(卷绕控制指令和测色驱动控制指令)作成ESC/P控制数据的形式。
例如在图8(b)所示的卷绕控制指令WCCr的情况下,在工作开始指令“JS”和工作结束指令“JE”之间配置的遥控模式转移代码“RM”与遥控模式结束指令“RME”之间存储有卷绕控制指令WCCr,由此生成ESC/P控制数据(印刷数据)。
另外,在图8(c)所示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r的情况下,在工作开始指令“JS”和工作结束指令“JE”之间配置的遥控模式转移代码“RM”与遥控模式结束代码“RME”之间还配置有测色模式转移代码“MC”和测色模式结束代码“MCE”,在其间存储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r,由此生成ESC/P控制数据。
另一方面,在S60的判断为是测色模式且是测色器时(即,设备代码为测色器时),在步骤S120中生成测色指令。如图8(d)所示,附有指示与测色器41确立通信的指令“ComCM”,生成测色控制指令CMCr。
然后,在步骤S130中判断对象装置(对象设备)。即,根据ESC/P控制数据中的设备代码来判断对象装置。如果对象装置是测色驱动装置80,则进入步骤S140,确立与测色驱动装置80的通信,将ESC/P控制数据转送至测色驱动装置80。另外,如果对象装置是测色器41,则进入步骤S150,确立与测色器41的通信,将测色控制指令CMCr转送至测色器41。此外,如果对象装置是卷绕装置30,则进入步骤S160,确立与卷绕装置30的通信,将ESC/P控制数据转送至卷绕装置30。
此时,主通信部81根据来自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的指示来进行与对象装置的通信确立。在确立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的通信时,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的USB器件82A、84A对来自USB主机81A的设备类别(例如器件ID)的请求进行表示是“打印机类别”的意思(打印机的器件ID)的应答。其结果是,连接USB的逻辑信道。因此,本实施方式是以通信对方是打印机的情况为前提而作成的,其中利用已知打印机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来构成用于控制选择设备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由此能够从打印机10经由USB通信向选择设备转送ESC/P控制数据。另外,在本例中,测色用CR驱动指令CCR(x1),...,CCR(xn)与动作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动作位置相当。另外,生成测色用CR驱动指令CCR(x1),...,CCR(xn)的指令生成部117与动作位置确定单元相当。
以下,按照图14的事项处理图来说明测色处理的一连串流程。
首先,从主装置150(即,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对打印机10发送印刷数据指示印刷。例如,发送用于对形象图像(image)和色片进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打印机10根据印刷数据对卷筒式记录纸R进行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印刷。
接着,主装置150进行测色指示。打印机10将从主装置150接收的测色指示数据向测色器41转送。结果,在测色器41中进行初始化处理及测色条件等的设定。然后,打印机10通过PF驱动(PF电动机108的驱动)使卷筒式记录纸R与输送方向A上的测色位置对位。之后,打印机10对测色驱动装置80指示按压纸,并且继续指示测色用滑架57向列方向C(主扫描方向B)对位。
此时,由打印机10经由USB通信利用存储有实坐标系的值的测色用CR驱动指令CCR(x1),...,CCR(xn)进行指示,所以例如在点测色时,将测色用滑架57位置控制到补正了卷筒式记录纸R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的动作位置上,因此测色器41的测色部123能够使测色用滑架57停止在按照用纸上逻辑坐标的位置所记录的与各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对置的位置。
然后,每当测色用滑架57在各动作位置上停止时测色器41执行测色。此时,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根据测色驱动装置80的编码器130的输出信号,从测色驱动装置80逐次接收由计数器125A进行计数的测色用滑架57的位置信息,并进行控制,使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与测色器41的测色位置同步。每当结束1列色片CP的测色时,测色用滑架57返回起始位置,解除按压部件44的按压,然后,如果有应该测色的色片CP,则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下一测色位置。以下,在结束全部色片CP的测色之前反复同样的处理动作。
其间,逐次接受来自主装置150的测色进程请求,打印机10当监视测色驱动装置80的结束并接受结束的应答时,向主装置150通知测色结束的情况。接受了测色结束通知的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请求测色结果。然后,打印机10对测色器41发送测色结果请求。接受了测色结果请求的测色器41将测色结果(测色数据)经由打印机10发送至主装置150。主装置150当接受了测色结果时,向打印机发送用纸对位指示,打印机10按照该指示进行PF反转(PF电动机108的反转驱动),进行用纸对位(后退),并且与其同步地将反转指示发送给卷绕装置30。结果,卷绕装置30与PF反转同步地进行反转驱动,所以卷筒式记录纸R反向输送到规定位置。例如,卷筒式记录纸R配置在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另外,在主装置150中,根据测色结果来判定印刷的颜色适应性,例如,决定印刷时的颜色条件。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取得以下的效果。
(1)因为在作为打印机10的选择设备的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中设定了打印机类别,所以在作为印刷指令的ESC/P控制数据从打印机10向选择设备发送时可确立USB通信。由此,可利用ESC/P控制数据的遥控指令来驱动控制选择设备。
(2)因为可采用ESC/P控制数据来驱动控制选择设备,所以能够利用已知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来构建第2打印机驱动器89,而且能够利用已知的ESC/P分析部来构建选择设备内的指令分析部124、131。例如可仅通过将已知的ESC/P分析部用的电路基板安装到选择设备内来构建指令分析部124、131,从而不需要重新开发/制造专用的分析部,所以能够在短期间内开发/制造打印机系统100。
(3)根据纸宽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来取得来自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基准位置的偏移量Δx3并存储到存储器102内。并且,采用该偏移量Δx3,从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增加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的实坐标系的值,并根据包含由该实坐标系的值指定的指令的第二控制数据来控制作为第二设备的测色装置40的测色用滑架57(移动体)的动作位置。由此,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在纸宽方向上偏移,也能够正确地对按照该卷筒式记录纸R上逻辑坐标的位置所记录的色片CP的各单位斑块D进行测色。
(4)采用由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1与卷筒式记录纸R的斜行所引起的纸宽方向的偏移量Δx2的总和构成的偏移量Δx3,生成第二控制数据,该第二控制数据指定了决定测色装置40的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的值来作为可补偿该偏移量Δx3的实坐标系的值。由此,即使将纸宽传感器111和测色用滑架57配置在与输送方向不同的位置上,也能够按照单位斑块D来高位置精度地控制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测色装置40的测色精度。
(5)因为使卷绕装置30与后退同步地进行逆旋转驱动,所以在测色结束后可使卷筒式记录纸R从测色位置返回到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由此,在作为选择设备装备了卷绕装置30时,也利用ESC/P控制数据使卷绕装置30反转驱动,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卷绕装置30的控制。
(6)一直以来,因为根据在打印机侧取得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偏移信息来重新生成指令,所以一旦将该位置偏移信息发送给主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于打印机驱动器中采用位置偏移信息来生成实坐标系的指令之后,需要构成打印机10接收该指令的结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内置具有打印机驱动器功能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以不用将在打印机10侧取得的位置偏移信息发送给主装置150,就能够在打印机内部生成实坐标系的指令。并且,除了生成指令之外,还在将该生成的指令发送到作为第二设备的测色驱动装置80时,将该指令作为遥控指令RC生成已插入的印刷数据(ESC/P控制数据),利用打印机驱动器功能(通信功能)作为印刷数据发送至测色驱动装置80。此时,因为是变换指令值的坐标系,所以可直接利用印刷用的指令(遥控指令)。从而,由交换向主装置150发送位置偏移信息的数据所引起的第二设备的动作延迟难以发生,因此可利用将打印机驱动器功能和印刷用的ESC/P分析部分别装入打印机10和测色驱动装置80(第二设备)的简单结构,来构成打印机系统100(电子设备系统)。
(第2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5~图25来说明使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系统100的印刷系统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另外,由于多个打印机系统100全部是相同的结构,所以仅示出一台的结构。
印刷系统20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具有打印机系统100、和以与打印机系统100可通信的状态进行连接的主装置150。主装置15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主装置150例如内置有安装打印机驱动器用的软件而构建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主驱动器)。主装置150的通信部152和构成打印机系统100的打印机10的通信部74经由通信电缆进行连接。在两通信部152、74之间的通信中采用例如IEEE1284.4通信或USB通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构成主控制部以及主控制装置。
另外,多台打印机系统100与主装置150可通信地连接。主装置150以及多个打印机系统100例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250与管理服务器300连接。管理服务器300访问打印机系统100取得例如维护或核款系统(accountingsystem)所需的信息。
测色装置40分为测色器41、和构成按压部件44以及测色用滑架57的驱动系统的测色驱动装置80。打印机10的通信部81经由集线器85与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各通信部82~84可通信地连接。在这些通信中例如采用USB通信,在此情况下,通信部81构成USB主机,各通信部82~84构成USB器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0构成第一设备,测色装置40构成第二设备。
主装置150内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例如在对监视器150a上显示的图像进行印刷时,生成该图像的印刷工作数据并发送至打印机10。作为印刷工作数据的印刷指令例如采用串行打印机的标准指令即ESC/P(EpsonStandard Code for Printer)。
在打印机10内具有:分析印刷工作数据的指令分析部101、缓冲器用的存储器(以下,称为“图像缓冲器102”)、控制部103、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打印发动机95、以及用于记录后述的工作信息等的存储器1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2被用作存储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缓冲器。因此,在打印机10内进行的计算结果的数据被存储至后述的RAM173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71的规定存储区域中。
指令分析部101具有以下的功能,其分析印刷工作数据,如果有印刷图像数据则临时存储至图像缓冲器102,如果是指示印刷的印刷控制指令则发送到控制部103,此外,如果是指示印刷以外的控制的遥控指令则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控制部103根据印刷控制指令驱动打印发动机95,并印刷基于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另外,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发送遥控指令,驱动控制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另外,控制部103管理打印发动机95的状态,并将墨消耗量及用纸消耗量等工作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71。这里,所谓工作信息就是为了管理服务器300利用于维护业务及核款系统而访问打印机10取得的数据,与该数据不同的记录头部温度及维护控制用信息等在打印机10的控制中采用的数据也存储到存储器171中。
图16是表示印刷系统电气结构的详细框图。主装置150具有: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测色驱动器153、图像显示用的应用程序154等。通过在主装置150中安装程序来构建这些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以及测色驱动器153。
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具有:生成印刷数据(以下,称为“印刷工作数据”)的印刷数据生成部(以下,称为“工作数据生成部155”)、主控制部156、判定部158以及数据存储部157。此外,工作数据生成部155还具有: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指令生成部160以及图像数据处理部161。另外,在主装置150上连接有例如由键盘及鼠标等构成的输入装置162。
测色驱动器153具有:显示测色设定用的设定画面的设定画面显示功能、色片图案设定功能和色片印刷位置设定功能。通过应用程序154来具有以下的功能,可将包含显示图像的用纸范围显示在设定画面上,在该用纸范围内的希望区域中选择希望的色片图案以及印刷位置并且设定色片。
图17示意性地表示测色驱动器153在监视器150a上显示的测色用设定画面。用户可操作输入装置162在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显示印刷图像IG,并且进行色片CP的色图案的选择以及位置的设定。例如,从色片选择窗口及下拉菜单等中选择希望的图案、色数、颜色、色片列数等,并且利用鼠标来指定选出的色片CP的印刷位置,并设定在没有印刷图像IG的空白区域等希望位置上。在测色驱动器153中取得从测色用设定画面140指定的色片的印刷位置,作为设定在用纸区域上的坐标系即逻辑坐标。详细地说,在逻辑坐标系中如图17所示,利用以用纸区域(相当于1页的整个范围)的左上角为原点(0,0)、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B)(图17中的右方向)为X坐标、反输送方向(图17中的下方向)为Y坐标的相对坐标来表示。例如如图17所示,印刷图像IG以左上角坐标(Xps,Yps)、右下角坐标(Xpe,Ype)来表示。
另外,色片CP具有:列状排列着多个单位斑块D的斑块列PR、以及在斑块列PR的列方向两侧相隔规定间隔配置的开始位置标记MS和结束位置标记ME。在配置有二列色片CP的图17的例子中,各色片CP的Y坐标用Y1,Y2的值来表示,构成斑块列PR的N个单位斑块D的X坐标用(X1,X2,...,Xn-1,Xn)的值来表示。为了决定测色器41对各单位斑块D进行测色时的测色点,而采用涉及这些色片CP的逻辑坐标值。因此,单位斑块D的坐标例如表示其中心点。
例如,采用色片CP的Y坐标值,来作为将卷筒式记录纸R定位在测色位置上的送纸时的目标位置。另外,采用各单位斑块D的X坐标值来作为将测色用滑架57定位于斑块列方向C时的目标位置,使测色器41的测色点与各单位斑块的中心点一致。另外,作为测色驱动器153取得的与色片CP有关的数据包含有斑块列PR的斑块列长L和斑块数N的信息。
另外,如图17所示,在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设有标签印刷设定按钮141。标签印刷设定按钮141用于进行对判定结果进行印刷的设定,该判定结果是根据测色器41的测色结果来判定色条件适应性的结果,当利用鼠标等进行操作(点击)时,显示多个判定结果印刷用的图像,所以通过从其中选择希望的内容来设定判定结果印刷用的图像。例如,准备“OK!”字符串的图像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进行判定结果印刷用图像的选择,就能够将该印刷位置自动设定在与用纸区域的图像不重叠的空白区域内。
然后,将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的图像数据与各逻辑坐标数据、和色片CP的斑块列长L与斑块数N的信息从图16所示的测色驱动器153发送到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另外在图17中,为了决定例如用未图示的刀具切断卷筒式记录纸R时的切口位置、或使卷筒式记录纸R在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起始的目标位置,而采用表示用纸区域的输送方向A的终端(该图中为下端)的Y坐标“Yc”。另外,测色驱动器153生成控制测色器41的测色指令,并将其发送到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
图16所示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根据应用程序154显示到监视器150a上的图像、由测色驱动器153设定的色片CP的图像数据以及逻辑坐标数据等,进行生成含印刷指令的印刷工作数据的处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打印机10的印刷控制之外,用于控制卷绕装置30、测色器41以及测色驱动装置80的控制指令也插入印刷工作数据。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采用前述的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指令生成部160以及图像数据处理部161来生成印刷工作数据。
指令生成部160采用打印机描述语言(打印机控制代码)生成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采用ESC/P指令来作为串行打印机用的打印机描述语言。当然,如果打印机10是页式打印机则可采用ESC/Page来作为打印机描述语言。另外以下,对指令生成部160进行的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叙述。
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根据在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设定的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等的规定印刷区域的逻辑坐标、及色片CP的测色点的逻辑坐标等逻辑坐标信息,来计算应存储在指令生成部160所作成的指令中的值。作为算出的值可举出,到达印刷图像和色片CP的印刷位置的送纸量、用于使色片CP移动到测色器41可测色的测色位置的送纸量、和测色用滑架57在测色时的移动目标位置(测色位置)即动作位置(斑块列方向C的测色位置)等。将这些值计算为例如作为控制对象的电动机的驱动量及目标位置等的值。
图像数据处理部161进行由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生成印刷用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作为具体的处理举出,从显示用析像度变换为打印机用析像度的析像度变换处理;将图像数据例如从RGB表色系变换为打印机10能够表现的CMYK表色系(这里是蓝绿,品红,黄,黑色等各种色)的色变换处理;用于将图像数据的灰度值转变为用打印机可表现的灰度值的半色调处理;以及将到记录头部19的数据的输出顺序与根据印刷模式等而决定的墨滴喷出顺序对应着排列替换的数据输出顺序调节处理(例如微观织处理等)等。这里,采用色变换表来进行色变换处理。作为半色调处理可适用所谓的误差扩散法及抖动法等周知方法。因为上述各处理的内容是周知的,所以省略对以上的详细说明。另外,将实施了这些印刷用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称为印刷图像数据。
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还具有将用于输入设定印刷条件的设定画面显示在主装置150的监视器150a上的功能。用户在设定画面中可通过操作输入装置162来设定印刷条件。作为印刷条件举出:用纸种类、用纸尺寸、彩色/单色、页面设置(空白设定、没有边缘的印刷设定等)、印刷模式(例如高品质印刷模式,高速印刷模式等)等。然后,对基于该印刷条件的内容进行析像度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数据输出顺序调节处理等图像处理。
主控制部156负责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中的控制,进行用于向各部159~161生成印刷数据的指示、印刷条件设定画面的显示控制、和用于将印刷数据向打印机10发送的通信控制(发送指示),并根据来自测色器41的测色数据来进行色条件适应性的判定以及色补正值的设定等。数据存储部157是临时存储在设定画面(测色用设定画面以及印刷条件设定画面)上设定的测色条件及印刷条件的各种数据、在发送前临时存储已生成的印刷工作数据等、在进行该判定或运算处理等之前临时存储从测色器41接收到的测色数据、或者存储标签印刷用而选择的多个图像数据的数据存储区域。在数据存储部157中例如采用了主装置150的存储器的规定存储区域。当由工作数据生成部155生成印刷工作数据时,主控制部156对通信部152指示向打印机10发送,通信部152根据规定的通信协议将在数据存储部157中存储的印刷工作数据向打印机10的通信部74发送。
判定部158根据主控制部156从测色器41经由打印机10接收到的测色结果(测色数据),对印刷结果(色片CP)的颜色和监视器显示图像的颜色进行比较,以判定与颜色有关的印刷条件的适应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用“OK”或“NG”来进行判定。
另外,主控制部156在测色器41进行了色片CP的测色时,进行如下的指示,对测色器41请求测色结果(测色数据),对工作数据生成部155指示标签印刷用的印刷图像数据的生成处理,发送该印刷图像数据,以及存储测色数据和从测色判定结果得出的工作信息(测色关联工作信息)等。
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工作数据生成部155)生成了包含指令生成部160所生成的各种指令和图像数据处理部161所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的印刷工作数据(ESC/P控制数据)。
这里,对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工作数据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8表示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生成的印刷工作数据PD的构造。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指令的记号未必与实际的印刷指令匹配,为了便于说明,采用简略的记号。如图18所示,印刷工作数据PD(以下,称为“印刷数据”)由头部HD和主体BD组成。在头部HD中记述有主体BD的数据尺寸等头部信息。另外,在主体BD中存储有用印刷指令(在本例中是“ESC/P”)描述的ESC/P控制数据SD。另外,图18表示例如进行测色用印刷~测色~测色判定~标签印刷时的印刷工作数据。
如图18所示,ESC/P控制数据SD构成在工作开始代码“JS”和工作结束代码“JE”之间存储各种控制指令、控制代码以及印刷图像数据等的数据构造。另外,在图18中描述了存储有可作为数据存储的几乎全部种类的指令及数据的状态,不过实际上,存储这些中的一部分指令及数据来构成印刷数据。即,如图18所示,在ESC/P控制数据SD中,在代码“JS”和“JE”之间含有:印刷控制指令PCC、印刷图像数据PGD、送纸控制指令PFC 1~3、卷绕控制指令WCC1~3、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测色控制指令CMC、标签印刷指令LPC、标签印刷数据LPD、工作信息存储指令JMC、测色关联数据CMD等,不过实际上基于发送定时不同等的理由,而多次转送存储有一部分指令和数据的分组。在此情况下,在构成一个工作的最初转送的分组内存储有工作开始代码“JS”,在该工作中最后转送的分组内存储有工作结束代码“JE”。
在ESC/P控制数据SD中,按照多个模式以时系列顺序来区分存储控制指令及印刷图像数据等。作为模式准备了字符模式、图形模式、遥控模式。在ESC/P控制数据SD中分别插入转移至这些模式的控制代码即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紧接着各模式转移代码存储有在其模式下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另外,字符模式以及图形模式是分析与印刷控制关联的指令的模式,遥控模式是分析印刷控制以外的控制例如测色控制、卷绕控制及维护控制(堵塞系统控制)用的指令的模式。另外,字符模式是用于分析文字代码(字符代码)的模式,图形模式是用于分析图像数据的模式。
在进行图18所示的测色用印刷~测色~测色判定~标签印刷时的印刷工作数据中,继工作开始指令“JS”的下一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之后存储有印刷控制指令PCC,继其后的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C”之后存储有印刷图像数据PGD(头部控制数据)。在该例中表示对包含文件(document)和图像双方的印刷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
而且,继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之后存储有遥控指令RC。遥控指令RC是为了使打印机10进行印刷控制以外的控制而在ESC/P控制数据中存储的指令。在本例中,采用遥控指令RC进行以下的控制,即,在测色用印刷后送纸到测色位置,驱动控制测色用滑架57以及测色器41,送纸到标签印刷位置,存储指示标签印刷后的工作信息,送纸到标签印刷后的下一目标位置等。遥控指令RC原本是为了进行维护系统的驱动控制而设置的,该维护系统的作用是为了进行记录头部19的喷嘴清洗而驱动维护装置(省略图示),或者为了防止印刷中的喷嘴堵塞而使废液部空喷出(冲洗)墨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遥控指令RC用于测色装置40以及卷绕装置30的控制。如图18所示,继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之后的送纸控制指令PFC1和卷绕控制指令WCC1是用于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测色位置的指令。这里,所谓测色位置是指在输送方向A中能够使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色片CP与测色器41的测色光点的位置一致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
继下一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之后的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和测色控制指令CMC是用于分别驱动控制测色驱动装置80和测色器41的指令。在测色驱动装置80中,根据该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来进行测色装置40的压纸用电动机71以及测色用滑架电动机60的控制。
继测色结果请求代码RD之后的标签印刷指令LPC是表示标签印刷的指令。此外之后的送纸控制指令PFC2和卷绕控制指令WCC2是用于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标签印刷位置的指令。继下一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之后的标签印刷数据LPD是使打印机10进行印刷的标签印刷的图像数据。当然,标签印刷数据也可以是由字符代码组成的文字数据。
而且,继下一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之后的工作信息存储指令JMC是对打印机10指示存储工作信息的指令。其后的测色关联数据CMD是应该使打印机10作为工作信息存储的测色关联数据,是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利用来自测色器41的测色数据而生成的关联数据。在该测色关联数据CMD中例如包含有:测色次数、测色频度、测色条件、测色判定结果等数据。另外,工作信息存储指令JMC还兼作存储在打印机10内管理的墨消耗量及用纸消耗量等其他工作信息的指示。该存储指令之后的送纸控制指令PFC3和卷绕控制指令WCC3是使标签印刷后的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或自动刀具装置(未图示)的切断位置的指令。除此之外还存储有清洗指令、冲洗指令(省略图示)等。
卷绕控制指令WCC1~3是在反向输送卷筒式记录纸R(后退)时与输送辊21以及排纸辊22的反转驱动同步地使卷绕装置30的卷绕用电动机32反转驱动时采用的指令。因此,在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为正向输送方向时省略卷绕控制指令WCC1~3。另外,测色控制指令CMC是用于控制测色器41的指令,例如以测色器制造商所使用的控制代码来描述,该指令可以是从测色驱动器153发送来的指令。另外,虽然在图18中省略,但在每个模式的指令最后还存储有模式结束代码(省略图示)。
主控制部156在进行测色用印刷、测色、标签印刷、工作信息存储指示等的情况下,当到达各自的发送定时时,发送图18所示的印刷数据PD中的对应指令及数据。因此,主控制部156具有用于指示测色用印刷、测色、标签印刷、工作信息存储等的功能部。
图19是表示主控制部结构的框图。如图19所示,主控制部156具有:作为工作开始通知部的工作开始指令发送部181;第一指令部182;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判断部183;第二指令部184;工作信息生成部185;工作信息发送部186以及作为工作结束通知部的工作结束指令发送部187。主控制部156在各个需要时期启动这些部。
工作开始指令发送部181在工作开始时将工作开始指令“JS”发送给打印机10。第一指令部182在通常印刷时以及测色用印刷时启动,并通过对打印机10发送印刷控制指令PCC以及印刷图像数据PGD来进行印刷指示。该第一指令部182具有在标签印刷时启动的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对打印机10发送使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标签印刷位置的送纸系统的指令PFC2、WCC2以及执行标签印刷的指令LPC、LPD,由此来进行标签印刷指示。
判断部183判断有无进行测色的设定。例如,将表示用户在图17所示的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设定色片CP指示测色用印刷的情况的信息(例如,标志等)存储到存储器中,判断部183根据该信息来判断有无应该实施的测色。在判断部183中,如果没有应该实施的测色,则对工作结束指令发送部187通知此情况,结束印刷工作,如果有应该实施的测色,则对第二指令部174通知此情况。
第二指令部174根据来自判断部173的通知来对打印机10进行测色指示。即,第二指令部174发送使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测色位置的送纸系统的指令PFC1、WCC1以及使测色装置40执行测色的测色系统的指令CMDC、CMC。
工作信息生成部185采用从测色装置40取得的测色数据以及判定部158的测色结果判定信息等,来生成在打印机10中应该作为工作信息存储的测色关联数据CMD。测色关联数据例如包含:测色频度、测色条件及测色判定结果等在对打印机用户进行与测色相关的通知等方面有效的信息。
工作信息发送部186将工作信息生成部185所生成的测色关联数据CMD与作为一工作信息存储的指令JMC共同发送到打印机1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工作信息生成部185以及工作信息发送部186来构成工作信息存储指示部。
另一方面,判断部183还判断有无标签印刷的设定。例如,将表示用户在图17所示的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操作标签印刷设定按钮141来指示标签印刷的情况的信息(例如标志等)存储到存储器中,判断部183根据该信息来判断有无应该实施的标签印刷。在判断部183中,如果没有应该实施的标签印刷,则对工作结束指令发送部187通知此情况,结束印刷工作,如果有应该实施的标签印刷,则对第一指令部182的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通知此情况。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根据来自判断部183的通知进行前述的标签印刷指示。
工作结束指令发送部187在印刷工作结束时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至打印机10。在接收该工作结束指令“JE”之前,打印机10维持与主装置150的通信连接,禁止来自其他主装置的插入。作为该工作结束指令“JE”的发送定时可举出,被判断为继印刷之后没有测色的通常印刷结束后和发送测色关联数据来进行的工作信息存储指示后的各个定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工作中的最后印刷结束之后,主控制部156为了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下一页印刷开始位置或者卷筒式记录纸切断位置等规定位置,而将送纸系统的指令PFC3、WCC3发送至打印机10。由此,在工作的最后为印刷的情况下,在发送了该送纸系统的指令PFC3、WCC3之后,发送工作结束指令“JE”。
返回图16,接着对打印机系统10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打印机系统100如前所述具有:打印机10、卷绕装置30、测色装置40,测色装置40还由测色驱动装置80和测色器41构成。
打印机10的通信部81通过集线器85以及三根通信电缆86~88与三个装置30、41、80(选择设备)的各通信部82~84连接。在本例中,在打印机10和这些选择设备之间进行USB通信,通信部82由USB主机构成,各通信部82~84由USB器件构成。
打印机10具有:指令分析部101、图像缓冲器102、控制部103、第2打印机驱动器89、非易失性存储器171、RAM173、各驱动电路104~106、记录头部19、CR电动机107、PF电动机108、编码器109、纸检测传感器110、纸宽传感器111以及线性编码器112。
指令分析部101用于分析从主装置150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接收的印刷数据(ESC/P控制数据),当在印刷数据中有模式转移代码时,转移至由该代码指定的模式(即,启动与模式相应的分析模块)。在模式中有字符模式、图形模式、遥控模式这三个模式。在每个模式中决定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且仅分析作为分析对象的指令,并将其发送到与该模式相应的转送目的地。例如,如果是字符模式,则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参照图18)发送至控制部103。另外,如果是图形模式则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参照图18)发送至图像缓冲器102。此外如果是遥控模式则分析遥控指令RC(参照图8)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此时,在各个模式下分析对象以外的指令被丢弃。
控制部103对由记录头部19、CR电动机107以及PF电动机108等构成的打印发动机95(参照图4)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103具有:计算用于标签印刷基于测色器41的测色数据的判定结果的标签印刷位置的功能;计测并运算墨消耗量以及用纸消耗量的功能;将工作信息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器171的工作信息存储部172中的功能。因此,控制部103具有:头部控制部113、滑架控制部114、送纸控制部115、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175、墨消耗量运算部176以及用纸消耗量计数部177。
第2打印机驱动器89负责印刷控制系统以外的控制,除了打印机10的堵塞系统控制和空喷出(冲洗)控制之外,还经由通信进行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控制。当已接受的遥控指令RC是用于控制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指令时,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将该指令作为遥控指令插入的印刷数据,发送该印刷数据进行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控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是简易打印机驱动器,该第2打印机驱动器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同样,具有生成由印刷指令(ESC/P)描述的ESC/P控制数据SD、且生成在主体BD中持有该控制数据的印刷数据PD的功能。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是利用已知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作成具有其一部分功能的驱动器,该驱动器具有:遥控指令分析部116、指令生成部117以及坐标计算部118。即,在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和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之间,构建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与打印机10相同的关系。
另外,指令分析部101、控制部103以及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例如由CPU、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面向特定用途的IC))、ROM、RAM等构成。在本例中,指令分析部101由ASIC以硬件的方式构成,控制部103以及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由CPU执行在ROM中存储的程序进行实现的软件构成。当然,这些可全部由软件来构成,也可以由集成电路(例如,ASIC等定制IC)等硬件来构成,此外还能够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协作(在该情况下,可选择任意的组合。)来构成。
指令分析部101分析图18所示的印刷数据PD(ESC/P控制数据SD),例如当有字符模式转移代码MC时,转移至字符模式,分析印刷控制指令PCC(参照图18)。如果分析结果是存在印刷控制指令PCC(例如,包含ASCII代码等字符代码),则发送至控制部103。控制部103在利用字符发生器(省略图示)根据字符代码生成了图像数据之后,将该图像数据存储至图像缓冲器102。头部控制部113根据从图像缓冲器102中每1次(滑架17向主扫描方向B驱动1次)读入的图像数据(光栅数据),与墨喷出定时信号同步地驱动记录头部19,在滑架17向主扫描方向B移动途中的规定定时内,从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墨滴。另外,控制部103向滑架控制部114发送滑架驱动指令(以下,称为“CR驱动指令”),并且对送纸控制部115发送送纸指令。
另一方面,指令分析部101当有图形模式转移代码MG时,向图形模式转移,分析印刷图像数据PGD(参照图18)。如果分析的结果是有印刷图像数据PGD(还包含标签印刷数据LPD)则发送到图像缓冲器102。控制部103根据从图像缓冲器102中每1次读入的印刷图像数据PGD来计算滑架17的该1次中的始动位置及停止位置,当成为下一次的滑架启动时期时,对滑架控制部114发送CR驱动指令,指示滑架17的启动。另外,控制部103在上次的印刷结束后到达送纸开始时期时,对送纸控制部115发送送纸指令,指示送纸动作。另外,这里所说的送纸包含供纸、印刷动作中的送纸(狭义)、排纸。
然后,送纸控制部115根据送纸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06来驱动PF电动机108,以指示的发送量来进行卷筒式记录纸R的发送。当卷筒式记录纸R发送到下一印刷位置时,滑架控制部114根据CR驱动指令经由驱动电路105来驱动CR电动机107,使记录头部19在主扫描方向B上进行1次动作。在该1次的过程中,头部控制部113根据印刷图像数据PGD经由驱动电路104来驱动记录头部19,并从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墨滴,由此根据印刷图像数据PGD来印刷(记录)1光栅线。
另外,在记录头部19中,针对每一喷嘴逐一内置喷出驱动元件,通过规定波形的施加电压来驱动喷出驱动元件,由此从喷嘴喷出墨滴。作为喷出驱动元件可采用压电振动元件、静电驱动元件,此外还可以采用墨加热用的加热器,该墨加热用的加热器用于通过使墨膜沸腾后在与喷嘴连通的墨流路内发生的泡(bubble)膨胀来从喷嘴喷出墨滴的方式下。
另外,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175对印刷基于测色装置40的测色结果的判定结果的标签的位置(标签印刷位置)进行计算。一直以来,在测色判定结果为OK时,用户以手动操作来粘贴表示“OK”的标签,不过作为其替代,可采用印刷表示“OK”的标签的结构。此外,自动计算与色片CP对应的标签印刷位置。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175为了进行该自动计算,而具有图20所示的空白区域检测部175A、印刷尺寸计算部175B以及印刷位置计算部175C。自动计算如以下来进行。首先在用纸区域内检测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参照图21(a))的印刷区域以外的空白区域。然后,在该空白区域尺寸内对与色片CP对应的位置设定标签印刷区域。在决定标签印刷区域时,以如下的三个条件来确定标签印刷尺寸以及位置,(1)是空白区域的规定%(小于100%,例如30~90%范围内的规定%)以下的尺寸;(2)是与用纸尺寸相应的尺寸;(3)是与色片CP对应的位置。
在本例中,每当决定标签的印刷区域时,首先,空白区域检测部175A在用纸区域内(其中,在用纸周边部分设定有空白时是除了该空白之外的可印刷区域),检测图21(a)所示的除了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之外的空白区域。在本例的情况下,该空白区域根据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接收的印刷数据来取得,或者根据在识别并印刷印刷对象(印刷图像IG或色片CP)时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以及头部控制部113计算出的喷出开始位置以及喷出结束位置的信息等来求出,将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各坐标存储在RAM173内。其中,在进行将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各个坐标坐标变换为实坐标系坐标的计算之后,存储到RAM173中。空白区域检测部175A采用这些坐标,在可印刷区域内计算针对色片CP在四个方向(上下左右)上邻接的矩形空白区域的坐标(与矩形区域的对角对置的二点坐标)。
这里,在本例的情况下设定为:将判定结果图像配置在色片CP的斑块列方向(在图21(a)中为左右方向)的相邻位置的情况优先于配置在与斑块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21(a)中为上下方向)的邻接位置的情况。即,只有在斑块列方向的邻接位置上不能配置的情况下,才能配置在与斑块列正交的方向的邻接位置。另外,当印刷多个印刷图像且分别印刷色片CP时,为了构成应该在多个色片CP上附有的判定结果图像的配置方向,而使全部一致的情况优先。因此,不是采用最广的空白矩形区域,而是根据与色片CP相对的配置方向的优先次序和空白矩形区域的宽度来决定一空白矩形区域。当然,针对色片CP邻接配置的方向,还可以采用由用户在设定画面上利用鼠标等来指定的结构。
印刷尺寸计算部175B首先计算在空白区域尺寸内侧的上述规定%的区域内内接判定结果图像(例如图21(b)所示的“OK”图像)的形状(在图21(b)中为四边形)的矩形区域。然后,为了使计算出的矩形区域尺寸(矩形区域尺寸)成为与用纸尺寸相应的规定尺寸,而根据需要缩小矩形区域尺寸。在此情况下,当矩形区域尺寸已经成为与用纸尺寸相应的规定尺寸以下时不再进行缩小。这样,印刷尺寸例如计算为纵横二边的长度Lx、Ly。当然,也可以计算为在矩形区域中在对角上对置的二点坐标(xs1,ys1),(xs2,ys2)。只要存在可确定印刷尺寸的数值数据就足够了。另外,判定结果图像的朝向被配置为判定结果字符串等的朝向与印刷图像的朝向相同。
接着,为了使印刷位置计算部175C满足上述(3)的条件,计算用于将印刷尺寸的矩形区域位置在与色片CP对应的位置上的坐标。矩形区域的配置位置(判定结果印刷位置)确定了与色片CP相对的位置关系、与色片CP的相距距离。在配置到色片CP的X方向的邻接位置时,在Y方向上配置到与色片CP相同高度的位置。其中,当印刷图21(a)所示的两列色片CP时,确定Y方向的位置,使矩形区域Y方向的中心高度与整个两列的Y方向中心的高度一致。在针对色片CP配置到Y方向的邻接位置时,因为X和Y相反,所以通过基于同样考虑方法的计算处理来确定矩形区域的X方向配置位置。
这样,当确定与配置到色片CP邻接位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时,接着确定配置到色片CP的邻接位置的方向的位置。该位置如前所述由来自色片CP的相距距离来决定。根据配置到色片CP的邻接位置的方向(图21(a)中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来分别设定该相距距离。例如当将配置到左右方向邻接位置的相距距离设为ΔQx时,在从色片CP的印刷区域沿X方向相距有距离ΔQx的位置上确定矩形区域的X方向位置。
例如,当色片CP的印刷区域的坐标为(xcp1,ycp1),(xcp2,ycp2)时,印刷位置计算部113C将配置到色片CP的右邻接位置的矩形区域的坐标计算为(xcp2+ΔQx,ycp1),(xcp2+ΔQx,(ycp1+ycp2+Ly)/2),(xcp2+ΔQx+Lx,(ycp1+ycp2-Ly)/2)。因为与色片CP相对的矩形区域的配置位置关系最适合设定,所以利用同样的考虑方法可进行与采用的配置位置关系相应的计算。
本实施方式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内置与打印机驱动器同样的图像数据处理部,对从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接收的标签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析像度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生成CMYK表色系的标签印刷数据。此时,进行析像度变换处理以及变倍处理,使标签印刷图像成为矩形区域尺寸。当然,可利用判定结果文字来代替判定结果图像,此时,第2打印机驱动器89也将判定结果文字的字符数据(ASCII代码等)变换为能够以规定尺寸印刷的印刷数据。此外,还能够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如果计算出标签印刷的位置及尺寸,则将该值(标签印刷位置信息)发送至主装置150的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采用该值进行图像处理,生成标签印刷用的印刷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发送至打印机10。
这样,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与已经印刷过的图21(a)所示的测色用的印刷图像数据PGD对应的图21(b)所示的标签印刷数据LPD。如图21(b)所示,标签印刷数据LPD为如下的印刷数据,该印刷数据在与测色用印刷图像数据PGD的色片CP的邻接空白区域相当的位置、和与色片CP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设定了判定结果图像JG的印刷位置。另外,在上述(2)的条件下,将矩形区域尺寸(判定结果印刷尺寸)设为与用纸尺寸相应的尺寸,不过也可以采用例如与色片CP的印刷尺寸相应的尺寸。
返回图16,墨消耗量运算部176运算墨消耗量(累积墨消耗量)。头部控制部113具有点计数器(未图示),该点计数器根据从图像缓冲器102取得的光栅数据对由记录头部19的喷嘴喷出的墨点数进行计数,根据该点计数器的计数值来计算墨消耗量,通过使该墨消耗量与上次的累积墨消耗量相加来计算当前的累积墨消耗量。
另外,用纸消耗量计数部177对用纸消耗量(用纸消耗张数,消耗用纸长度)进行计数。例如,根据后述的计数器115A的计数值来对印刷所消耗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长度进行计数,其中,该后述的计数器115A对与从卷筒式记录纸R前端开始的输送长度相当的值进行计数。另外,在单票纸的情况下,用纸消耗量计数部177利用未图示的计数器对从用纸盒(未图示)提供的单票纸的张数进行计数。
另一方面,指令分析部101在有遥控模式转移代码MR时,转移至遥控模式,将遥控指令RC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后的遥控指令RC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因此,在遥控模式中,将送纸控制指令PFC1、卷绕控制指令WCC1、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测色控制指令CMC、标签印刷指令LPC、工作信息存储指令JMC、测色关联数据CMD等发送至第2打印机驱动器89。另外,当在遥控指令分析中有测色模式转移代码“CM”时,转移至测色模式,在此情况下,仅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以及测色控制指令CMC作为分析对象。
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根据遥控指令生成新的指令,并通过以印刷数据的形式发送该新的指令,来控制测色器41、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这里,在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中生成的遥控指令利用逻辑坐标系来指定该值。例如送纸指令“PF(Y)”的值“Y”被指定为逻辑坐标计算部159所计算出的用纸上的逻辑坐标系的值。因此,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生成由从逻辑坐标系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所指定的指令,从而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从打印机10上的基准位置偏移,也能够在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逻辑坐标所示的对应位置上正确地进行记录及测色。
这里,所谓逻辑坐标就是设定上以卷筒式记录纸R在输送方向A和纸宽方向上都不偏移为前提的坐标系,该坐标系将卷筒式记录纸R的规定位置(在本例中为各页的左上角)作为原点(0,0)(参照图17)、利用坐标来表现色片CP的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等。
与此相对,所谓实坐标系是以卷筒式记录纸R的实际位置在输送方向A和纸宽方向上都稍微偏移为前提、将与卷筒式记录纸R不同的位置(基准位置)作为原点来表现色片CP的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等的坐标系。由此,在实坐标系中,成为考虑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偏移量的坐标值,所以如果生成指定了实坐标系的值的指令,则与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偏移无关,都能够将控制对象(例如,卷筒式记录纸R、测色用滑架57及测色器41等)位置控制为与实际的记录位置及测色位置高精度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实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0(a)所示在输送方向A上将卷筒式记录纸R的前端到达记录头部19的设定基准位置(例如是最上游喷嘴位置)时的位置作为原点“0”,另一方面,在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上将测色用滑架57(或测色器41)的起始位置(参照图11)作为原点。
采用卷筒式记录纸R在输送方向A上的位置的计测值以及卷筒式记录纸R在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上的位置的计测值来进行从逻辑坐标系的值向实坐标系的值变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0中,对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以及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的位置等用纸位置信息进行计测。
接着,对在生成实坐标系的指令时使用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信息的取得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卷筒式记录纸R的位置信息,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主扫描方向B的位置(偏移量);以及由被配置在该检测位置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测色器41的位置上的用纸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相对于主扫描方向B的用纸位置斜行而引起的主扫描方向B的偏移量。
首先,采用纸检测传感器110、编码器109和送纸控制部115内的计数器115A来计测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方向A的位置。图16所示的编码器109检测PF电动机108的旋转,输出具有与该旋转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编码信号。编码器109通过检测例如PF电动机108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齿轮轮列的旋转轴的旋转来间接地检测出PF电动机108的旋转。纸检测传感器110位于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路径上的规定位置,在供给卷筒式记录纸R的过程中检测其前端。
接着,图16所示的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进行的处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遥控指令分析部116的分析结果为,送纸控制指令PFC1~3、卷绕控制指令WCC1~3、测色驱动控制指令CMDC等是需要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变换的指令。然后,指令生成部117、坐标计算部118将需要坐标变换的指令中的实坐标系值(测色位置及驱动量等)作为指令值插入,生成送纸系统、测色系统以及卷绕系统的控制指令,该实坐标系值是进行从逻辑坐标系值向实坐标系值变换的计算后取得的。
这样,本实施方式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将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的记录位置设定为增加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偏移的实坐标系的印刷位置,所以在RAM173中,将用于决定判定结果图像JG的坐标的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坐标作为实坐标系的坐标进行存储。
接着,根据图23以及图24的流程图和图25所示的事项处理图来说明打印机系统100的处理。另外,该流程图不限于软件的处理,还可以包含硬件的处理。
例如存在如下的两种情况,即,用户操作主装置150的输入装置162,执行对例如在监视器150a上显示的图像进行印刷的通常印刷的情况;和在测色用设定画面上指定色片等执行测色用印刷的情况。在执行了测色用印刷的情况下,对测色用图像进行印刷,并且继续进行色片CP的测色。另外,用户在希望采用测色器41所取得的测色数据来标签印刷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所判定的判定结果时,在图17所示的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操作标签印刷设定按钮141,然后执行测色用印刷。
在印刷执行时,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与打印机10确立通信。当确立通信时,首先,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发送工作开始指令“JS”(S210)(工作开始步骤)。打印机10当接收到工作开始指令“JS”时(S410),在主装置150接收到工作结束指令“JE”之前,禁止网络上的主装置150以外的其他主装置等插入。由此,即使存在来自其他主装置的插入请求,打印机10也不接受。
接着,从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发送印刷数据,指示印刷(S220)(第一指令步骤)。例如,发送用于对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进行印刷的测色用印刷数据。打印机10根据印刷数据对卷筒式记录纸R进行印刷图像IG和色片CP的印刷(S420)。其间,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确认印刷进程状况,当有来自打印机10的印刷结束应答时(在S230中为肯定判定),然后判定是否有应该在测色装置40中进行的测色(即,是否是用户在测色用设定画面上指定了测色的印刷执行)(S240)(判断步骤)。
之后,如果有应该在测色装置40中进行的测色(在S240中为肯定判定),则主装置150进行测色指示(S250)(第二指令步骤)。当打印机10从主装置150接受了测色指示时(在S430中为肯定判定),将接收的测色指示数据向测色器41转送,对测色器41指示设定(S440)。结果,在测色器41中进行初始化处理及测色条件等的设定。
接着,打印机10进行测色(S450)。即,打印机10驱动PF电动机108,使卷筒式记录纸R与输送方向A上的测色位置对位。然后,打印机10对测色驱动装置80指示压纸。其结果是,正转驱动压纸用电动机71,通过按压部件44来按压在测色位置上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参照图3、图11)。接着,打印机10指示向测色用滑架57的列方向C(主扫描方向B)对位。其结果是,测色用滑架57在主扫描方向B上以一定速度进行移动(例如扫描测色的例子)。此时,打印机10(详细地说是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根据测色驱动装置80的编码器130的输出信号,从测色驱动装置80逐次接收计数器125A所计数的测色用滑架57的位置信息,并与测色用滑架57的移动同步,对测色器41进行数据取得指示,以使每当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到达可测色的位置时测色器41都取得测色数据。测色器41根据数据取得指示,在单位斑块D的中心部到达可测色的位置时的定时内将测色数据存储到缓冲器中。这样当一列色片CP的测色结束时,测色用滑架57向起始位置移动,当测色用滑架57返回到起始位置时,反转驱动压纸用电动机71,解除按压部件44对卷筒式记录纸R的按压。
然后,如果还有应该测色的色片CP,则输送卷筒式记录纸R到下一测色位置。以下,当存在多列的色片CP时,在所有色片CP的测色结束之前,反复同样的处理动作。
其间,主装置150向打印机10逐次发送测色进程请求,判断是否结束了测色(S260),另一方面,当打印机10监视测色驱动装置80的结束(结束状况)接受结束的应答时,对主装置150发送表示测色结束的内容(S460)。当接受测色结束的通知时(在S260中为肯定判定),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请求测色结果(S270)。接受了测色结果请求的打印机10对测色器41发送测色结果请求。接受了测色结果请求的测色器41将测色结果(测色数据)经由打印机10发送至主装置150。当接收到测色数据时,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判定部158)根据测色数据进行判定印刷色是否良好的判定处理(S290)。然后,判定其判定结果是否是“OK”(S300),如果是“OK”(在S100中为肯定判定),则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图9所示的判断部173)判断是否有标签印刷(S310)。如果判定结果是“OK”,则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图19所示的标签印刷指令部182A)指示标签印刷(S410)。在该标签印刷指示中,将送纸系统的指令、标签印刷系统的指令以及标签印刷数据LPD发送至打印机10。另外,在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图19所示的工作信息生成部185)中,根据已取得的测色数据以及判定部158的判定结果,来生成应该在打印机10中作为工作信息存储的测色关联数据(包含测色频度、测色条件、判定结果等的测色关联工作信息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临时存储到数据存储部157中。
另一方面,接受了标签印刷指示的打印机10进行标签印刷位置的计算(S490)。即,启动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175(参照图20),采用测色用印刷图像数据、从主装置150取得的标签印刷数据LPD,进行标签印刷位置的计算。
在标签印刷位置计算部175中,首先空白区域检测部175A在测色用印刷图像数据内检测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以外的空白区域。在该检测出的空白区域中位于色片CP上下左右的区域的规定%区域内,计算可内接标签印刷图像(矩形形状)的印刷尺寸。在有多个候补的情况下,选择配置优先次序高的空白区域。此外,印刷位置计算部175C在与色片CP相隔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计算印刷位置。由此来计算标签印刷位置。
当标签印刷位置决定时,打印机10进行向标签印刷位置的用纸对位(S500)。即,打印机10在标签印刷指示时所接受的送纸系统的指令值中插入标签印刷位置,生成使卷筒式记录纸R从测色位置输送到标签印刷位置的送纸指令。此时,从测色位置到标签印刷位置的卷筒式记录纸R的输送为反向输送(后退),所以在卷绕控制指令WCC2的值中插入标签印刷位置,还一并生成反向输送时所需的卷绕指令。然后,打印机10根据该送纸指令来反转驱动PF电动机108,并且通过对卷绕装置30发送卷绕指令来进行反转指示。由此,反转驱动PF电动机108并且与其同步地反转驱动卷绕装置30,从而卷筒式记录纸R反向输送(后退)到标签印刷位置。
当卷筒式记录纸R配置在标签印刷位置上时,打印机10进行标签印刷(S510)。即,例如,在从主装置150(详细地说是第1打印机驱动器151)首先接收的标签印刷数据LPD是监视器显示系统的图像数据(例如是RGB表色系)时,打印机10通过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来实施图像处理(析像度变换处理,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等),生成CMYK表色系的标签印刷数据LPD(参照图21(b))。然后,控制部103根据该标签印刷数据LPD来驱动控制打印发动机95,对卷筒式记录纸R实施判定结果图像JG的标签印刷(参照图22(c))。
其间,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逐次发送标签印刷进程请求,进行标签印刷结束的确认(S330),当打印机10结束标签印刷时,向主装置150应答表示标签印刷结束的内容。
确认了标签印刷结束的主装置150对打印机10进行工作信息存储指示(S340)。详细地说,将图19所示的工作信息发送部186从数据存储部157读出的测色关联数据CMD与工作信息存储指令JMC(参照图18、图19)一起发送到打印机10。
打印机10当接收工作信息存储指示时(在S530中为肯定判定),进行工作信息的存储(S540)。这里,在打印机10印刷时,墨消耗量运算部176根据印刷图像数据,通过未图示的点计数器,按照规定印刷单位(例如每一规定行印刷或者每1页印刷),对从记录头部19喷出的墨滴(点)数进行计数,通过使点计数器的计数值乘以每1点的重量(或体积)来运算每个印刷单位的墨消耗量。然后,墨消耗量运算部176通过将当前算出的墨消耗量与存储在RAM173中的上次累积墨消耗量相加,来更新累积墨消耗量。同样,在印刷时,用纸消耗量计数部177对在每个印刷单位所消耗的用纸消耗量(张数或用纸长)进行计数,通过将当前的用纸消耗量与存储在RAM173中的上次累积用纸消耗量相加,来更新累积用纸消耗量。
然后,打印机10的控制部103将临时存储在RAM173中的最新的墨消耗量以及用纸消耗量与测色关联数据一起存储到RAM173内的工作信息存储部中。在打印机10的电源被切断时,这些工作信息从RAM173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171的工作信息存储部172,在下一次接通电源时这些工作信息从工作信息存储部172读出,写入RAM173的工作信息存储部。当有来自管理服务器300的请求工作信息的访问时,打印机10将在RAM173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71的工作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工作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300中。另外,每当更新工作信息、或者以规定次数进行更新时,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71的工作信息存储部172中更换该工作信息。
并且,主装置150当确认表示工作信息存储结束的情况时,进行将卷筒式记录纸R输送到规定位置的用纸对位指示(S350)。接收了用纸对位指示的打印机10进行用纸对位(S550)。在本例中,规定位置例如是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主装置150将使卷筒式记录纸R反向输送(后退)到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的送纸控制指令PFC3、以及使卷绕装置30反转驱动的卷绕控制指令WCC3发送到打印机10。结果,反转驱动PF电动机108,反向输送卷筒式记录纸R,并且与其同步地反转驱动卷绕装置30,由此从卷绕装置30陆续放出卷筒式记录纸R,卷筒式记录纸R反向输送到下一页的印刷开始位置。
并且,在测色实施中,当测色用印刷、测色指示、判定、标签印刷指示以及工作信息存储指示的全部工作结束时,主装置150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S360)(工作结束通知步骤)。打印机10接收该工作结束指令“JE”(S560)。打印机10当接收到工作结束指令“JE”时,切断与主装置150的通信连接,许可来自其他主装置的插入。即,接受来自其他主装置的通信连接请求。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实施图25所示的测色的情况为例,在通常印刷时,因为继印刷之后没有应该实施的测色(在S240中为否定判定),所以在印刷结束后,主装置150进行了工作信息存储指示和用纸对位指示,然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S360)。另外,即使是实施测色的情况,当如果判定结果为“NG”,则在测色判定后,主装置150进行工作信息存储指示和用纸对位指示,然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到打印机10(S360)。此外,即使判定结果为“OK”,但在没有标签印刷时,主装置150也在测色判定后进行工作信息存储指示和用纸对位指示,然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S36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取得以下的效果。
(1)在等到接收测色数据之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所以在接收测色数据后能够迅速进行测色判定。例如,在测色用印刷结束后,一旦发送了工作结束指令“JE”,就能够接受来自其他主装置等的插入处理,且在该插入处理结束之前,无法接收测色数据。在此情况下,用户一直等待在主装置150的监视器150a中显示测色判定结果。这样例如会给用户带来测色失败等的不安。另外,还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测色结束后,更新测色关联数据的等待时间变长,在管理服务器300希望取得工作信息而进行访问时,测色已经完成,没有更新该测色关联信息,从而只能够取得旧的测色关联信息。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
(2)在等到标签印刷结束之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到打印机10,所以在测色结束后,可迅速进行标签印刷。例如在测色后,一旦发送了工作结束指令“JE”,就能够接受来自其他主装置等的插入处理,且在该插入处理结束之前无法进行标签印刷。在该情况下,会给用户带来是否发生了标签印刷的印刷错误等的不安。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
(3)在等到工作信息存储指示结束之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所以在测色结束后,能够迅速进行测色关联数据的更新。例如测色后,在进行工作信息存储指示之前一旦发送工作结束指令“JE”,就能够接受来自其他主装置等的插入处理,且在该插入处理结束之前无法进行工作信息存储指示。此时发生如下的情况,在管理服务器300希望取得工作信息而进行访问时与测色已经完成无关,都不更新该测色关联信息,从而只能够取得旧的测色关联信息。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还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
(4)等到用于在印刷结束后将用纸配置到规定位置的用纸对位指示结束之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给打印机10,所以印刷结束后,能够迅速进行向用纸的下一规定位置的对位。例如印刷结束后,在用纸对位指示之前一旦发送了工作结束指令“JE”,就能够接受来自其他主装置等的插入处理,且在该插入处理结束之前无法进行用纸对位指示。在此情况下容易导致发生如下的状况,在开始下一页印刷时,用纸输送到印刷开始位置的处理增加从而导致印刷开始延迟,或者在切断用纸时,用纸的切断产生延迟,从而导致在切断用纸之前用户要进行等待。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可避免这样的问题。
(5)因为打印机10来计算标签印刷位置,所以能够在与用纸上印刷的色片CP对应的适当位置上实施判定结果图像JG的标签印刷。例如,用户可不用再进行操作输入装置162指定标签印刷位置这样的麻烦操作。
(6)因为检测用纸区域(或印刷区域)中的空白区域,并在检测出的空白区域内设定标签印刷位置,所以能够避免判定结果图像JG与印刷图像IG或色片CP重叠印刷。因此,即使是自动决定印刷位置进行印刷的结构,也能够避免由于判定结果图像JG与印刷图像IG或色片CP重叠印刷而导致无法辨别的情况。
(7)因为构成了在与色片CP相隔规定的相距距离的对应位置上自动设定标签印刷位置、在该标签印刷位置上印刷判定结果图像JG的结构,所以即使例如在用纸内印刷有多个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的情况下,也能够明显地判别是哪个色片CP的判定结果图像JG。
(8)在增加了卷筒式记录纸R的偏移量的实坐标系的位置上印刷有印刷图像IG以及色片CP,并采用该色片CP的实坐标系的印刷位置来计算出标签印刷位置。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卷筒式记录纸R的偏移量而导致标签印刷位置与色片CP的相距距离偏移这样的情况。
(9)因为根据纸宽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来检测从卷筒式记录纸R在纸宽方向上的基准位置的偏移量,将逻辑坐标系的值坐标变换为增加了该偏移量的实坐标系的值,并根据插入了该实坐标系的值的指令来控制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所以即使卷筒式记录纸R在纸宽方向上偏移,也能够在针对色片CP适合的测色位置上正确地进行测色。由此,可提高测色判定结果的精度。
另外,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以进行以下的变更。
(变形例1)上述实施方式构成为在主装置中生成测色控制指令并包含在印刷数据中发送到打印机内的结构,不过还可以采用根据操作打印机操作面板所输入的测色条件来在打印机内部生成测色控制指令的结构。
(变形例2)不限于打印机10与主装置连接的情况。例如,可采用在打印机内部内置有根据图像数据(例如RGB系图像数据)生成印刷数据的打印机驱动器、并通过打印机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来生成并取得第一控制数据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构成为根据从打印机操作面板输入的测色条件由打印机内部的测色驱动器生成测色控制指令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通过预先设定为宣布(应答)表示选择设备是打印机类别的内容,来确立打印机10侧的USB主机81A与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各USB器件82A、84A之间的通信,可将第2打印机驱动器89所生成的印刷数据从打印机发送到选择设备即测色驱动装置80和卷绕装置30,所以可采用印刷用指令来控制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由此,可利用已知打印机驱动器所具有的原来打印机用的电动机控制功能,来节省另外开发用于驱动测色驱动装置80以及卷绕装置30的专用驱动器的工作。因此,可缩短驱动器开发成本以及驱动器开发所需的时间。
(变形例3)在计算实坐标系的值时可不进行偏移量的补正。例如,可去除为了求出卷筒式记录纸R的偏移量而设置的传感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纸宽传感器111)。另外,在补正纸宽方向的偏移量时,例如还可以从打印机10的输入操作部输入纸宽方向的偏移量,采用该偏移量来求出实坐标系的值。
(变形例4)副设备可以仅是卷绕装置30,也可以仅是测色装置40。
(变形例5)副设备(第二处理部)不限于卷绕装置30或测色装置40等选择设备。副设备(选择设备)例如可以是:判定装置(印刷图像检查装置),其利用照相机来摄像印刷结果并进行该撮像图像的图像处理,从而判定印刷结果的好坏;喷嘴检查装置,其检查记录头部19的喷嘴堵塞;以及干燥装置,其使对象中的印刷后的墨干燥。
(变形例6)特定指令不限于印刷指令。例如在第一设备为打印机以外的设备时,可以是以该第一设备的设备作为标准进行使用的标准指令。
(变形例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设备(第一处理部)的打印机适用于喷墨式记录方式的串行打印机,不过也可以适用于喷墨式记录方式的线打印机。
(变形例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测色器配置于记录头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不过第二设备的配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第二设备也可以针对记录头部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在该情况下,与对象的斜行方向相对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反。
(变形例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对包含与对象输送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作为一例是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的位置偏移、和由于对象斜行所导致的第一方向的位置偏移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不过也可以采用对仅包含某一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
(变形例10)第二设备(第二处理部)不限于测色装置。也可以是用于测定目的物(object)的除了颜色以外的其他测定内容的测定装置。例如可以是明亮度。另外,还可以是用于判定点偏移等印刷结果是否良好的测定内容。此外,测定对象不限于已完成印刷的目的物。
(变形例11)第一设备(第一处理部)不限于作为对上述对象实施的处理来进行记录(印刷)的打印机。第一设备对上述对象实施的处理,例如可以是对作为对象的基板通过刻蚀或激光加工来实施的加工处理。在该情况下,第二设备(第二处理部)所实施的处理可举出:在与第一设备的加工位置重合的位置或满足规定位置关系的位置上实施的第二加工;或者对第一设备进行的加工的测定(加工精度的测定等)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第一设备进行在对象上检测第二设备实施处理所适合的位置这样的处理,第二设备在由第一设备检测出的位置上实施处理。
(变形例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被设置在第一设备即打印机侧,不过也可以在第二设备侧设置检测单元。在该情况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控制数据生成单元根据该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生成由从第一坐标系向第二坐标系变换的值所指定的第二控制数据。
(变形例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预先将偏移量Δx存储到存储器102内,并采用偏移量Δx进行了坐标变换计算,不过不限于此。例如可预先存储构成作为目的物的色片CP的各单位斑块D的记录位置,并作为移动体来确定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使该动作位置与存储的单位斑块的记录位置相一致。在该情况下,单位斑块D的记录位置可存储表示单位斑块印刷时滑架17的位置的、根据计数器114A的计数值算出的记录位置。根据记录头部19喷出墨时的位置,采用滑架速度、墨飞出速度(已存储的实验值)、和记录头部19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墨滴落到对象(卷筒式记录纸R)上的位置。该单位斑块的记录位置是根据作为检测单元的纸宽传感器111的检测结果来补正卷筒式记录纸R的纸宽方向偏移量的用纸上的位置。并且,第2打印机驱动器89的滑架位置坐标计算部118B(动作位置确定单元),从作为存储单元的存储器102中,将单位斑块D的位置(详细地说是中心位置)与测色部123一致的位置计算为测色用滑架57的动作位置。
(变形例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测色器配置在记录头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不过第二设备的配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第二设备可配置在针对记录头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在该情况下,与对象的斜行方向相对的纸宽方向的位置偏移方向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反。
(变形例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对包含与对象输送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作为一例是主扫描方向B(纸宽方向))的位置偏移、和由于对象斜行所导致的第一方向的位置偏移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不过也可以采用对仅包含某一方的位置偏移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
(变形例16)第二设备不限于测色装置。也可以是用于测定目的物的除了颜色以外的其他测定内容的测定装置。例如可以是明亮度。另外,还可以是用于判定点偏移等印刷结果是否良好的测定内容。此外,测定对象不限于已完成印刷的目的物。
(变形例17)第一设备不限于作为对上述对象实施的处理来进行记录(印刷)的打印机。第一设备对上述对象实施的处理,例如可以是对作为对象的基板通过刻蚀或激光加工来实施的加工处理。在该情况下,第二设备所实施的处理可举出:在与第一设备的加工位置重合的位置或满足规定位置关系的位置上实施的第二加工;或者对第一设备进行的加工的测定(加工精度的测定等)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第一设备进行在对象上检测第二设备实施处理所适合的位置这样的处理,第二设备在由第一设备检测出的位置上实施处理。
(变形例1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被设置在第一设备即打印机侧,不过也可以在第二设备侧设置检测单元。在该情况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控制数据生成单元根据该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生成由从第一坐标系向第二坐标系变换的值所指定的第二控制数据。
(变形例19)从打印机10向测色驱动装置80的指令发送不限于利用印刷数据(ESC/P控制数据)的方法。也可以经由采用其他通信协议的通信,将在动作位置上控制第二设备的指令从第一设备发送到第二设备。
(变形例20)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可废止标签印刷、工作信息存储指示、标签印刷后的用纸对位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接收测色数据后,将工作结束指令“JE”发送到打印机10,所以至少在测色用的印刷结束后,能够迅速地取得测色数据。由此,可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1)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主控制部不限于主装置150内的打印机驱动器151(主驱动器)。例如,可以是内置在打印机10中具有主控制部功能的打印机驱动器。例如,还可以是独立型打印机内的打印机驱动器,该独立型打印机内的打印机驱动器,可由用户一边观察在装备到打印机10的操作面板的画面上显示的测色用设定画面一边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来指定测色条件以及色片CP和标签的印刷。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基本上具有与图5所示的打印机驱动器151同样的结构,具有进行图像处理、测色条件设定、标签印刷设定、工作信息存储指示等的功能。因为向打印机10通知工作开始指令JS和工作结束指令JE的定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即使利用上述结构,也能够防止印刷结束后到实际实施测色数据取得、标签印刷、工作存储指示、用纸对位之前的迟延。
(变形例21)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例如用户在测色用设定画面140上操作输入装置162来指定标签印刷位置,对标签印刷数据(例如,RGB图像数据)实施印刷用的图像处理,以使打印机驱动器151在该指定的位置上印刷,从而能够生成印刷用的标签印刷数据(CMYK表色系图像数据)。即,在判定部157采用测色数据进行了是否良好的判定后,图像数据处理部161从数据存储部158中读出用户在测色用设定画面上指定的标签印刷数据,并对该标签印刷数据实施以指定位置及指定尺寸进行印刷这样的图像处理,生成CMYK表色系的标签印刷数据。
(变形例22)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可采用不实施将指令的值从逻辑坐标系向实坐标系变换的结构。
(变形例23)第一处理部不限于打印机。例如还可以采用具有对对象进行输送的输送单元、以及从输送中的对象上读取由主装置指定的规定标记和图像等被读取部分的读取单元的结构。
(变形例2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设备(或第一处理部)具体举出了作为流体喷出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10,不过不限于此,还能够具体举出可喷出墨以外的其他流体(包括:液体、功能材料粒子分散或混合到液体中而形成的液状体、如凝胶的流状体、可作为流体流动并能够喷出的固体)的流体喷出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对以分散或溶解的形态包含在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面发光显示器的制造等中采用的电极材料及色材料(像素材料)等材料的液状体进行喷出的液状体喷出装置;对在生物芯片制造中采用的生体有机物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可用作精密吸 管的对作为试样的液体进行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此外,还可以是对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仪器能够精确定位地喷出润滑油的液体喷出装置;为了形成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在基板上喷出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出装置;为了刻蚀基板等而喷出酸或碱等刻蚀液的液体喷出装置;喷出凝胶(例如物理凝胶)等流状体的流状体喷出装置;喷出以墨粉等粉体(粉粒体)为例的固体的粉粒体喷出装置(例如,喷射墨粉式记录装置)。并且,能够在这些之中的任意一种流体喷出装置上适用本发明适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流体”是不包含仅由气体组成的流体的概念,在流体中例如包含液体(包括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等)、液状体、流状体、粉粒体(包括粒体、粉体)等。另外,上述基板或精密仪器等作为对象。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具有:第一设备,其属于特定类别,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设备,其不属于上述特定类别,执行第二处理,其中,
上述第一设备具备:
数据取得单元,其取得通过上述特定类别的设备能够分析的特定数据形式的指令;
第一控制单元,其根据上述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一处理;
设备驱动器,其具有指令生成单元,该指令生成单元变换上述指令所包含的参数生成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的指令;
第一分析单元,其分析上述指令,并将上述指令发送到上述第一控制单元或上述设备驱动器;以及
主通信部,其根据来自上述第二设备的表示上述第二设备的类别的应答,将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
上述第二设备具备:
器件通信部,其将上述特定类别设定为应该应答的类别;
第二分析单元,其能够分析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其根据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设备是打印机,该打印机具有在对象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单元,
上述第二设备是测定设备,该测定设备通过使移动体动作,来测定上述记录单元向上述对象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
上述打印机所具备的上述主通信部将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发送到上述测定设备,
上述第二控制单元根据上述参数使上述移动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机和上述测定设备通过USB接口进行连接,
上述打印机是打印机类别的USB型器件,上述测定设备是HID类别的USB型器件,上述第一设备和上述第二设备进行分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打印机能够与主装置进行通信,
从上述主装置发送的上述指令包含设定在上述对象上的逻辑坐标系的值,
上述指令生成单元将上述逻辑坐标系的值变换为实坐标系的值,并指定该实坐标系的值,生成上述指令,上述设备驱动器生成包含上述实坐标系的值的上述指令。
5.一种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系统具有:第一设备,其属于特定类别,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设备,其不属于上述特定类别,执行第二处理,其中,
上述第一设备取得通过上述特定类别的设备能够分析的特定数据形式的指令,根据分析上述指令的结果来执行上述第一处理,或变换上述指令所包含的参数生成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的指令,根据来自上述第二设备的表示上述第二设备的类别的应答,将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发送到上述第二设备,
上述第二设备将上述特定类别作为应该应答的类别发送到上述第一设备,并根据接收到的包含上述变换后的参数的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二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64214A JP5163193B2 (ja) | 2008-03-13 | 2008-03-13 |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
JP2008064214 | 2008-03-13 | ||
JP2008-064214 | 2008-03-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31102A CN101531102A (zh) | 2009-09-16 |
CN101531102B true CN101531102B (zh) | 2011-08-17 |
Family
ID=4106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28708.4A Active CN101531102B (zh) | 2008-03-13 | 2009-03-13 |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68928B2 (zh) |
JP (1) | JP5163193B2 (zh) |
CN (1) | CN1015311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57122B (zh) | 2007-07-20 | 2014-10-21 | Orion Corp | 作為用於治療周邊和中央神經系統疾病之alpha2C拮抗劑的2,3-二氫苯並[1,4]戴奧辛-2-基甲基衍生物 |
JP5131463B2 (ja) * | 2008-03-13 | 2013-0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
JP2013545630A (ja) * | 2010-10-12 | 2013-12-26 | ダイモ・ビーブイビーエイ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JP5824923B2 (ja) | 2011-07-12 | 2015-12-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US8857937B2 (en) * | 2011-12-22 | 2014-10-14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for printing on locally distorable mediums |
US20130162705A1 (en) * | 2011-12-22 | 2013-06-27 | Thomas Nathaniel Tombs | Printer with adaptive distortion control |
US8864255B2 (en) * | 2011-12-22 | 2014-10-2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for printing with adaptive distortion control |
US8807696B2 (en) | 2012-03-27 | 2014-08-1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lorimetric apparatus and colorimetric method |
US9055183B1 (en) * | 2013-01-08 | 2015-06-09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patterns and edges with un-calibrated devices |
JP6201697B2 (ja) * | 2013-12-02 | 2017-09-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印刷機 |
JP6287370B2 (ja) * | 2014-03-10 | 2018-03-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
JP6248776B2 (ja) * | 2014-04-17 | 2017-12-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10652217B2 (en) | 2016-04-28 | 2020-05-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teless and pollution-attack-resilient network coding including decoder(s) |
US10505719B2 (en) | 2016-04-28 | 2019-12-1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teless and pollution-attack-resilient network coding |
US10484171B2 (en) | 2016-06-17 | 2019-11-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ke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coding systems |
US10419623B2 (en) * | 2017-02-21 | 2019-09-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EP3486731B1 (fr) | 2017-11-16 | 2024-07-03 |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 Dispositif de selection d'une combinaison de motifs et piece d'horlogeri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
JP7010024B2 (ja) * | 2018-01-25 | 2022-01-2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調整方法 |
JP6885352B2 (ja) * | 2018-02-05 | 2021-06-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7451253B2 (ja) * | 2020-03-23 | 2024-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7447609B2 (ja) | 2020-03-26 | 2024-03-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印刷媒体判定方法およびパッチ選択方法 |
JP2022073100A (ja) * | 2020-10-30 | 2022-05-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およびカラーチャートの印刷測色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30513A3 (en) | 1999-02-17 | 2001-10-2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0301811A (ja) * | 1999-02-17 | 2000-10-3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324387A (ja) | 2000-05-17 | 2001-11-2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濃度測定装置 |
US7411700B2 (en) * | 2003-10-28 | 2008-08-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system calibration |
JP2005182624A (ja) | 2003-12-22 | 2005-07-07 | Sharp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通信速度設定方法、通信速度設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3965587B2 (ja) * | 2004-03-31 | 2007-08-2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混色判定方法並びに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
JP4455398B2 (ja) * | 2005-04-26 | 2010-04-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8199144B2 (en) | 2005-04-26 | 2012-06-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JP4765496B2 (ja) * | 2005-09-09 | 2011-09-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型プラグアンドプレイに対応した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EP1763198A3 (en) | 2005-09-07 | 2007-04-0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network plug-and-play compliant device |
JP2009059493A (ja) * | 2007-08-30 | 2009-03-19 | Panasonic Corp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JP5131463B2 (ja) * | 2008-03-13 | 2013-0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
-
2008
- 2008-03-13 JP JP2008064214A patent/JP5163193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13 US US12/403,683 patent/US8368928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3-13 CN CN200910128708.4A patent/CN10153110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368928B2 (en) | 2013-02-05 |
CN101531102A (zh) | 2009-09-16 |
JP2009220290A (ja) | 2009-10-01 |
US20090231621A1 (en) | 2009-09-17 |
JP5163193B2 (ja) | 2013-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31102B (zh) |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 |
CN101537742B (zh) | 处理系统以及处理系统中的处理方法 | |
CN101531101B (zh) | 电子设备系统以及电子设备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 |
JP5157578B2 (ja) |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記録方法 | |
US20030020951A1 (en) | Printing cost calculation system and coloring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 |
EP1270226A2 (en) | Ink consumption amount-calculating method and device,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the device, printing cost-calculating system, and coloring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 | |
US20120019581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2616019B (zh) |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
CN102019768A (zh) |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 |
US20080198186A1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 |
US8172351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
US7600835B2 (en) | Ink tank,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used-ink amount | |
US20020167556A1 (en)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5728855B2 (ja)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記憶処理装置、印刷装置及びデータ記憶処理方法 | |
JP4781160B2 (ja) | 印刷システム | |
US20030142158A1 (en) | Ink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thereof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deteriorated nozzle | |
JP7059071B2 (ja) |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080049255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JP2004066595A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レジストレーション用パターンの記録方法 | |
JP2003271321A (ja) | プリンタホスト、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 |
US20240176562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06264907A (ja) | 印刷装置 | |
EP1231561B1 (en) | A printer system | |
JP2004142334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05262861A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