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08704B -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08704B
CN101508704B CN200910042944.4A CN200910042944A CN101508704B CN 101508704 B CN101508704 B CN 101508704B CN 200910042944 A CN200910042944 A CN 200910042944A CN 101508704 B CN101508704 B CN 1015087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o
phenyl
add
compound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429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08704A (zh
Inventor
尹双凤
邱仁华
张晓文
许新华
夏军
陈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0429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087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08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8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08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087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配体的结构式为[(R1)(R2)(R3)(R4)PhCH2]N[R’][CH2Ph(R5)(R6)(R7)(R8)],其中R1、R2、R3、R4、R5、R6、R7、R8为苯环上相同或不相同的任意基团;R’为氮原子上的取代基;与铋直接相连的基团X是带有较强拉电能力的阴离子;且在该铋化合物中,Bi3+除与配体中的两个碳原子成键外,还与配体中的N原子形成配位键,与对应的阴离子形成离子键。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Description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合成与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类新型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应用。
【背景技术】
铋在元素周期表中归属于15族,是该族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最重的稳定元素。铋通常使用3个6p电子成键,2个6s电子作为惰性电子对。因此,铋的化合物大多数以+3价形式存在,也有很多+5价的有机铋化合物。铋化合物具有低成本、易处理、低毒性和低放射性等绿色安全特性。
虽然铋作为一种相对无毒性的绿色重金属,但直到今天它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仍然很有限。自从无机铋的化合物比如三氟甲磺酸铋和铋的卤化物引起了人们将它作为有效催化有机合成的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研究兴趣,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有机铋化合物。然而,关于有机铋化合物用作催化剂的报道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虽然部分有机铋化合物很稳定,可是路易斯酸性太弱,作为催化剂的效果受到了显著影响。目前有很多学者报道,离子型的有机金属路易斯酸具有较强的酸性,但是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因此研制酸性又强,对空气又稳定的路易斯酸是有机金属路易斯酸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参考文献:Chem Commun(2009)1679;Chem Commun(2009)1136;Organometallics28(2009)1202;Angew Chem Int Ed 47(2008)6590;Organometallics 26(2007)1816;Bioorg Med Chem Lett 16(2006)1510;Polyhedron 24(2005)2994;J OrganometChem 689(2004)3012;Angew Chem Int Ed 42(2003)1845;J Am Chem Soc123(2001)11498;Tetrahedron Lett 30(1989)4841;CN 101265277A】。
我们对铋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很感兴趣。为了克服已有路易酸的缺点,我们设想将具有强拉电子能力的阴离子引入到有机铋化合物以增强其路易斯酸性和改变催化剂的理化性质,从而获得高效的路易酸催化剂。由于5,6,7,12一四氢二苯[c,f][1,5]氮铋辛烯对空气稳定,可以用来设计有机金属路易酸催化剂。本发明报道具有这种阳离子骨架结构的新型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催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新型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G2009100429444D00021
配体的结构式为[(R1)(R2)(R3)(R4)PhCH2]N[R’][(R5)(R6)(R7)(R8)PhCH2],其中R1、R2、R3、R4、R5、R6、R7、R8、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任意基团;其余与铋直接相连的基团X是带有较强拉电能力的阴离子;且在该铋化合物中,Bi3+除与配体中的两个碳原子成键外,还与配体中的N原子形成配位键,与对应的阴离子形成离子键。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中,R1、R2、R3、R4、R5、R6、R7、R8优选氢或烷基;R’优选苯基(Ph)、叔丁基(t-Bu)、环己基(Cy)或甲基(Me)。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中,基团X可为全氟烷基磺酸根离子、PF6 -、BF4 -、ClO4 -、HSO3 -、HSO4 -等,其中优选PF6 -、BF4 -、C1O4 -、OSO2CF3 -、OSO2C4F9 -、OSO2C8F17 -或OSO2C6F5 -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S1取原料化合物α:
Figure G2009100429444D00031
加入乙醚或者四氢呋喃,搅拌下加入丁基锂,反应从-60℃升温到室温至溶液呈砖黄色,得中间产物β的溶液:
S2将BiCl3用乙醚或者四氢呋喃溶解,在N2保护下加入上述中间产物β的溶液,反应从-80℃升温到室温,反应至溶液呈白色,得白色悬浮物;分离、干燥、结晶后得中间产物γ:
Figure G2009100429444D00033
S3向中间产物γ中加入四氢呋喃,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AgX的四氢呋喃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结晶即得目标化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化合物α中的R1、R2、R3、R4、R5、R6、R7、R8、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任意基团;所述AgX中的X是带有较强拉电能力的阴离子。R1、R2、R3、R4、R5、R6、R7、R8优选氢或烷基;R’优选苯基、叔丁基、环己基或甲基;基团X优选PF6 -、BF4 -、ClO4 -、OSO2CF3 -、OSO2C4F9 -、OSO2C8F17 -或OSO2C6F5 -
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结构新颖、制备简单,对醛的烯丙基化等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医药制药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的合成路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为(以下操作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1)向50mL两口烧瓶中加入1.16mmol的原料配体化合物α,抽真空,回填N2,加入乙醚15mL,搅拌,加入丁基锂0.152g(2.36mmol),反应从-60℃升温到室温,反应3小时,观察溶液呈砖黄色,得中间产物β的溶液;
2)称量好BiCl30.371g(1.18mmol)用15mL乙醚溶解,在N2保护下逐滴加入上述中间产物β的溶液,反应从-80℃升温到室温,反应过夜.观察溶液呈白色,有白色悬浮物;
3)分离:抽出全部溶剂乙醚,得固体物质。用甲苯分液(3次),加入无水Na2SO4,搅拌干燥。过滤,抽去溶剂甲苯,CH2Cl2/hexane重结晶后得中间产物γ,收率为90%。
4)向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00mmol中间产物γ,加入四氢呋喃40mL,搅拌至完全溶解;
5)再加入1.00mmol对应阴离子的银盐的四氢呋喃溶液10mL,搅拌至反应完全;
6)过滤,滤液中加入正己烷,室温下放置过夜,析出晶体或者白色固体,即为目标化合物δ,产率98%。
图1中,R1、R2、R3、R4、R5、R6、R7、R8、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任意基团;AgX中的X是选自带有较强拉电能力的阴离子。具体的R1、R2、R3、R4、R5、R6、R7、R8可以是氢、烷基;R’可以是苯基、叔丁基、环己基或甲基;基团X可以是PF6 -、BF4 -、ClO4 -、OSO2CF3 -、OSO2C4F9 -、OSO2C8F17 -或OSO2C6F5 -
以下制备例中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均按上述合成方法中所述的步骤制备:
制备例1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Ph,X=OSO2C8F17)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5.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Cy,X=OSO2C8F17)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6.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3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CH3,R5、R6、R7、R8=H,R’=t-Bu,X=OSO2C8F17)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4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Me,X=OSO2C8F17)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5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CH3,R5、R6、R7、R8=C2H5,R’=Ph,X=OSO2C4F9)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5.7%,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6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CH3,R5、R6、R7、R8=t-Bu,R’=Cy,X=OSO2C4F9)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7.9%,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7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CH3,R2、R3、R4、R5、R6、R7、R’=H,R’=t-Bu,X=OSO2C4F9)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7%,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8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t-Bu,R2、R3、R4、R5、R6、R7、R8=H,R’=Me,X=OSO2C4F9)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1%,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9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Ph,X=OSO2CF3)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4.1%,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0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7、R8=H,R6=CH3,R’=Cy,X=OSO2CF3)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6.5%,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1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5=t-Bu,R2、R3、R4、R6、R7、R8=H,R’=t-Bu,X=OSO2CF3)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7.3%,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2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Me,X=OSO2CF3)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9%,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3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Me,R’=Ph,X=PF6)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7%,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4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 R8=H,R’=Cy,X=PF6)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1%,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5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t-Bu,X=PF6)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1%,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6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NO2,R2、R3、R4、R5、R6、R7、R8=Me,R’=Me,X=PF6)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7%,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7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3、R4、R5、R7、R8=H,R2、R6=Et,R’=Ph,X=BF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2%,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8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Cy,X=BF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7%,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19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H,R8=Et,R’=t-Bu,X=BF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6.2%,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0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Me,R5、R6、R7、R8=Et,R’=Me,X=BF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9%,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1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Ph,R2、R3、R4、R5、R6、R7=H,R8=Ph,R’=Ph,X=ClO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2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Cy,X=ClO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8.6%,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3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Me,R’=t-Bu,X=ClO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4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H,R8=t-Bu,R’=Me,X=ClO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2%,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5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H,R’=Ph,X=HSO4)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0.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制备例26
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05mmol有机铋离子化合物(R1、R2、R3、R4、R5、R6、R7、R8=Me,R’=Ph,X=HSO3)和1.0mmol苯甲醛,搅拌5分钟后,加入四烯丙基锡(0.3mmol),置于带磁力搅拌的水浴反应器中,室温25℃下进行反应3小时。TLC跟踪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果为:1-苯基-3-烯-丁醇,产率为99.0%,1-苯基-3-烯-丁醇的选择性为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4)

1.一种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0455943070000011
其中R1、R2、R3、R4、R5、R6、R7、R8、R’为相同或不相同的任意基团;
同时,该化合物中的Bi3+除与配体中的两个碳原子成键外,还与配体中
的N原子形成配位键,与对应的阴离子形成离子键;
所述R1、R2、R3、R4、R5、R6、R7、R8是选自氢或甲基、乙基、叔丁基;
所述R’是选自苯基、叔丁基、环己基或甲基;
所述基团X是选自PF6 -、BF4 -、ClO4 -、HSO3 -、HSO4 -、OSO2CF3 -、OSO2C4F9 -
OSO2C8F17 -或OSO2C6F5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取原料化合物α:
Figure FDA0000455943070000012
加入乙醚或四氢呋喃,搅拌下加入丁基锂,反应从-60℃升温到室温至溶液呈砖黄色,得中间产物β的溶液:
Figure FDA0000455943070000013
S2将BiCl3用乙醚或者四氢呋喃溶解,在N2保护下加入上述中间产物β的溶液,反应从-80℃升温到室温,反应至溶液呈白色,得白色悬浮物;分离、干燥、结晶后得中间产物γ:
S3向中间产物γ中加入四氢呋喃,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AgX的四氢呋喃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过滤、结晶即得目标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R4、R5、R6、R7、R8是氢或甲基、乙基、叔丁基;所述R’是选自苯基、叔丁基、环己基或甲基;所述基团X是选自PF6-、BF4-、ClO4-、OSO2CF3-、OSO2C4F9-、OSO2C8F17-或OSO2C6F5-。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在醛的烯丙基化反应中作为催化剂的应用。
CN200910042944.4A 2009-03-24 2009-03-24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87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944.4A CN101508704B (zh) 2009-03-24 2009-03-24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42944.4A CN101508704B (zh) 2009-03-24 2009-03-24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8704A CN101508704A (zh) 2009-08-19
CN101508704B true CN101508704B (zh) 2014-04-09

Family

ID=4100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4294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8704B (zh) 2009-03-24 2009-03-24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087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2091B (zh) * 2014-12-18 2018-11-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类用于co2还原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9206453B (zh) * 2017-07-03 2020-07-28 湖南大学 一种有机铋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应用
CN108218921A (zh) * 2017-11-13 2018-06-29 汝城县三鑫电化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铋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277A (zh) * 2008-05-05 2008-09-17 湖南大学 一类新型的金属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5511A (ja) * 1999-04-13 2000-12-26 Nissan Chem Ind Ltd ビスモシン化合物を含有する工業用抗菌・抗カビ剤、殺藻剤及び生物付着防止剤
JP2004137165A (ja) * 2002-10-16 2004-05-13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含窒素複素環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5057420B2 (ja) * 2006-02-02 2012-10-24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有機ビスマス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5277A (zh) * 2008-05-05 2008-09-17 湖南大学 一类新型的金属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ionic Organobismuth Complex with 5,6,7,12-Tetrahydrodibenz[c,f][1,5]azabismocine Framework and It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with Neutral Molecules;Ming Bao et al.;《Organometallics》;20070222;第26卷(第7期);1816-1822 *
JP特开2000-355511A 2000.12.26
JP特开2004-137165A 2004.05.13
JP特开2007-204427A 2007.08.16
Ming Bao et al..Cationic Organobismuth Complex with 5,6,7,12-Tetrahydrodibenz[c,f][1,5]azabismocine Framework and It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with Neutral Molecules.《Organometallics》.2007,第26卷(第7期),1816-1822.
Shigeru Shimada et al..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5,6,7,12-tetrahydrodibenz[c,f] [1,5]azabismocines.《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2004,第689卷3012-3023.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5,6,7,12-tetrahydrodibenz[c,f] [1,5]azabismocines;Shigeru Shimada et al.;《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20040730;第689卷;3012-3023 *
张晓文等.有机铋化学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化学进展》.2008,第20卷(第6期),878-886.
有机铋化学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张晓文等;《化学进展》;20080630;第20卷(第6期);878-8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8704A (zh)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7105B (zh) 手性膦配体以及包含该配体的金属催化剂和它们的应用
CN109651202B (zh) 利用二甲亚砜叶立德、胺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基甲酸酯的方法
CN103992356A (zh) 一种二茂铁基查尔酮与乙酰乙酸乙酯的Michael加成产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8704B (zh)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Tomapatanaget et al. Lower rim tetra-substituted and upper rim ferrocene amide calix [4] arenes: synthesis, conformation and anion-binding properties
CN106000465B (zh) 一种醛与二级酰胺的氧化偶联反应的方法
CN112675919A (zh) 氮杂环卡宾基混配型镍(II)配合物在合成α-苄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01264456B (zh) 一类催化胺与碳化二亚胺加成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及应用
CN109265475B (zh) 一种多取代芳基乙烯硼酸频哪醇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0483483A (zh) 一种手性多齿氮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15757B (zh) 以反式环己二醇为连接结构的双齿亚磷酸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672B (zh) 含桥式氮原子配体的有机锑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DE10137051A1 (de) Neue Übergangsmetall-Komplexe und deren Einsatz in Übergangsmetall-katalysierten Reaktionen
CN101508703B (zh) 含桥式硫原子配体的有机铋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6946682B (zh) 一种丙炔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503860A (zh) 一种1,3-二取代脲和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172639B (zh) 一种基于盐酸胍的六元二环胍的制备方法
CN110449183A (zh) 离子型铁(iii)配合物在制备烯丙基胺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CN106674287B (zh) 水溶性环钯水合单膦内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163036A (zh) 一种含噻唑环5,6‑二取代吡啶‑2‑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4671A (zh) 含桥式硫原子配体的有机锑离子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Wang et al.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a rare bis (phosphine)(hydrido)(silyl) platinum (Ⅱ) complex containing a Si–Si single bond
CN101880210B (zh) 一种共轭二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178741B (zh) β-炔硒基醇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0546718C (zh) 一类亚磷酰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