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7404B -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7404B
CN101497404B CN200910001972.1A CN200910001972A CN101497404B CN 101497404 B CN101497404 B CN 101497404B CN 200910001972 A CN200910001972 A CN 200910001972A CN 101497404 B CN101497404 B CN 101497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end
usefulness
senso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19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7404A (zh
Inventor
大石真嗣
木村正治
桂典史
浅川昌也
深田泰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7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7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7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74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1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5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stream of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 B65H2301/4451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stream of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forming a stream or streams of separated articles
    • B65H2301/44514Separating superpos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3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for acting on performance of handling machine
    • B65H2301/533Self-repair; Self-recovery; Automatic correction of e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5H2511/524Multiple articles, e.g.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2Starting; Sto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2Age; Duration; Life time or chronology of e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检测用纸输送状态的机构的用纸输送装置和方法。用纸输送装置包括:在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沿着用纸输送路径配置的多组用纸输送辊;和辊控制装置,其根据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值的变化单独控制第一用纸传感器上游侧的辊组和下游侧的辊组。辊控制装置包括: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其响应于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值的变化,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重送解除装置,其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控制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和输送辊停止装置,其响应于重送解除处理失败,使用纸输送辊停止。

Description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纸输送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对在用纸输送路径上的用纸的输送状态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打印装置和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用于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供纸装置。如果该供纸装置中的用纸的分离机构没有充分动作,则会发生连送重送。
“连送重送”是指多张用纸在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被一起输送的状态。
在特开平9-124173号公报(以下称为“‘173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在用纸输送功能与图像形成功能之间,设置与用纸的单面侧接触分离自由地可动的剥离装置,机械地抑制连送重送的技术。
但是,近年来,用纸的颜色、厚度和材质等及其种类变得多样化。根据用纸种类的不同,在‘173号公报所记载的剥离功能中有无法进行用纸的剥离,发生连送重送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发生用纸滞留的滞留堵塞的情况。如果放任该滞留堵塞不管,则有可能发展成非常难以解除的堵塞。因此,在检测出滞留堵塞时,优选立即停止用纸的输送。
作为一般的滞留堵塞的检测方法,采用以下方法:在特定的位置,检测出用纸的前端之后到检测到后端为止的时间,在超过与用纸的长度对应的时间的情况下,检测出发生了滞留堵塞。
在该滞留堵塞的检测方法中,在发生连送重送的情况下也错误地检测出发生滞留堵塞。如果像这样发生滞留堵塞的误检测,则停止用纸的输送。因此,用户必须通过手工作业除去连送重送的用纸,该除去作业非常麻烦。
一般地,在发生了连送重送的情况下,照原样使用纸的输送继续并排出,与使输送停止相比,作业者的作业负担小。
因此,在特开2007-206572号公报(以下称为“‘572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抑制与连送重送的发生相伴的滞留堵塞的误检测,减轻用纸的除去作业的负担的技术。
具体而言,在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用纸通过传感器和厚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出由用纸通过传感器检测出前端之后到检测到后端为止的用纸的时间,检测是否发生了滞留堵塞。即,如果检测出的时间比通常的滞留堵塞检测时间长,则判定发生滞留堵塞。基于来自厚度传感器的信息,判定是否发生连送重送。例如,如果检测出的厚度比每1张用纸的厚度厚,则发生了连送重送。当检测出连送重送时,使用纸的输送继续。在没有检测出连送重送的情况下,当检测出滞留堵塞时,进行控制使得用纸的输送停止。
在‘572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为了抑制由于连送重送的发生所引起的滞留堵塞的误检测,除了用纸通过传感器之外还采用了厚度传感器,可指出以下的问题点。
‘572号公报所记载的厚度传感器,包括对输送的用纸照射光的光源、和用于根据用纸的厚度来测定透过该用纸的光量的功能,基于测定的光量检测用纸的厚度。
然而,如上所述,用纸的种类年年多样化,为了得到与其相应的厚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成本增高。因此,现状是为了检测连送重送而难以使用厚度传感器。
另一方面,使得能够通过相同种传感器、即用纸通过传感器的ON/OFF(开启/关闭)的组合可靠地检测连送重送和滞留堵塞,是近年来在设计用纸输送系统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连送重送而不使用厚度传感器,能够利用用纸通过传感器的ON/OFF(开启/关闭)的组合自动地检测并消除与被供给的用纸的连送重送相伴的滞留堵塞,能够减轻用户除去用纸的作业负担的用纸输送装置和具备该用纸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纸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配置在沿着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存在从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上游侧辊组和下游侧辊组。辊控制装置包括:连送重送判定装置,该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对开始从供纸装置向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重送解除装置,该重送解除装置对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和输送辊停止装置,该输送辊停止装置对重送未由重送解除装置解除进行响应,使用纸输送辊停止,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包括重送发生判定装置,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对在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第一值的判定信号。
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辊控制装置根据由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对输送路径中的多组用纸输送辊的动作进行控制。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在判定发生了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没有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第二值的判定信号。重送解除装置,当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时,进行用于解除连送重送的重送解除处理。在重送解除处理失败的情况下,输送辊停止装置使用纸输送辊停止。结果,能够提供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其用于检测连送重送而不使用厚度传感器,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ON/OFF(开启/关闭)的组合自动地检测并消除与被供给的用纸的连送重送相伴的滞留堵塞,能够减轻用户的除去用纸的作业的负担。
优选重送解除装置包括:上游侧辊停止装置,该上游侧辊停止装置对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进行响应,使供纸装置和上游侧辊组停止;和辊起动装置,该辊起动装置对在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之后、在规定时间内第一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从开启变化为关闭进行响应,使供纸装置和上游侧辊组起动。
当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时,重送解除装置使上游侧辊停止。因而,供给新的用纸从而发生堵塞的危险性小。另一方面,位于连送重送装置的用纸被下游侧辊输送,因此连送重送应该消除。当在规定时间内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开启变化为关闭时,视为用纸被输送,能够使停止的上游侧辊起动而重新开始用纸的供给。结果,能够仅通过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把握用纸输送路径的状况,进行输送控制。
更优选输送辊停止装置包括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对在上游侧辊组由上游侧辊停止装置停止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规定时间进行响应,使下游侧辊组停止。
当在上游侧辊组由上游侧辊停止装置停止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规定时间时,判定解除连送重送的尝试失败,在用纸输送路径内发生用纸的滞留堵塞。在该情况下,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使下游侧辊组停止从而停止用纸的输送。结果,用纸输送完全停止,能够手动除去滞留在输送路径中的用纸。
优选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包括重送发生判定装置,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对在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第一值的判定信号。
当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时,用纸位于第一用纸传感器的位置的可能性高。在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可认为发生连送重送的用纸通过第一用纸传感器花费时间。因而,不使用厚度传感器就能够知道连送重送的发生。
优选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送辊再起动装置,输送辊再起动装置对在下游侧辊组由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停止之后、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变为关闭进行响应,使上游侧辊组和下游侧辊组均起动,以从规定的供纸装置向用纸输送路径输送用纸。
在下游侧辊组由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停止时,利用者能够将滞留在用纸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内的用纸除去。当将用纸除去时,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变为关闭。因而,在该情况下,可以重新开始用纸输送动作,输送辊再设定装置将上游侧辊组和下游侧辊组均起动。结果,能够在滞留的用纸除去处理之后顺利地重新开始用纸输送动作。
优选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包括:对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进行响应而起动的计时器;和输出判定信号的电路,在第二用纸传感器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且已由计时器计时一定时间时,如果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开启,则判定信号取第一值,如果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关闭,则判定信号取第二值。
优选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包括:当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时起动的计时器;和在计时器已计时规定时间时,调查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输出为开启则使下游侧辊组停止的装置。
优选辊起动装置包括:当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时起动的计时器;和在计时器已计时规定时间时,调查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输出为关闭则使供纸装置和上游侧辊组起动的装置。
优选在第一用纸传感器与第二用纸传感器之间仅包括一对用纸输送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输送用纸的用纸输送装置、和在通过用纸输送路径输送的用纸上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部。用纸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配置在沿着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存在从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上游侧辊组和下游侧辊组。辊控制装置包括:连送重送判定装置,该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对开始从供纸装置向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重送解除装置,该重送解除装置对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和输送辊停止装置,该输送辊停止装置对重送未由重送解除装置解除进行响应,使用纸输送辊停止,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包括重送发生判定装置,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对在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第一值的判定信号。
优选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在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被供给至用纸输送路径时,在先行的用纸印刷图像数据的最终页的情况下,不对该先行的用纸后续的用纸进行印刷处理而将其排出。
在被连送重送的先行的用纸为图像形成处理的最终页的情况下,被连送重送的后续的用纸需要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就排出。因而,在被连送重送的用纸中先行的用纸为图像形成处理的最终页的情况下,排出装置不对该先行的用纸后续的用纸进行图像处理而将其排出。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用纸输送方法,是用纸输送装置中的用纸输送方法,用纸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配置在沿着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存在从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上述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上游侧辊组和下游侧辊组。该用纸输送方法包括:对开始从供纸装置向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的步骤;对接收到第一值的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的步骤;和对在解除连送重送的步骤中重送未被解除进行响应,使用纸输送辊停止的步骤,输出判定信号的步骤包括:对在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第一值的判定信号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用于检测连送重送而不使用厚度传感器,通过用纸通过传感器的开启/关闭(ON/OFF)的组合自动地进行被供给的用纸的连送重送的检测和其消除,因此,能够减轻用户去除用纸的作业的负担。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根据联系附图能够理解的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说明将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将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上部结构放大表示的图。
图3是将与第二供纸盒相关联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以及与第三供纸盒相关联的第三用纸输送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简化表示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与用纸输送部40的第二供纸盒36相关联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有关的电结构的框图。
图6是以流程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纸输送处理功能的主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
图7是以流程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纸输送处理功能的主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表示图6的步骤S128的继续。
图8是以流程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纸输送处理功能的主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表示图6的步骤S136的继续。
图9是以时间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通常用纸输送处理功能的子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
图10是以时间图形式表示用于实现连送重送消除功能的子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
图11是简化表示连送重送发生时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简化表示在连送重送时继续用纸的输送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和本说明书的附图中,对于对应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
<整体结构>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是复印机、打印装置和传真装置等的复合机,将由扫描器等读入的图像数据、或者从图4所示的用户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用户PC”)320等外部装置传送的图像数据通过电子照相方式输出。即,在被旋转驱动的感光鼓22上形成静电潜像,由将带电性的调色剂和磁性载体两成分混合而带电的显影剂将该静电潜像可视像化为调色剂像后,转印到用纸24上,作为黑白(单色)图像而输出。为此,该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具有感光鼓22的图像形成部26;将在感光鼓22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机构28;和使转印到用纸上的调色剂像的未定影调色剂熔融并定影在用纸上的定影单元30。
另外,本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作为用纸收容部32起作用并且能够装载多张用纸24的多段供纸盒34、36、38;将从该多段供纸盒34、36、38供给的用纸24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6的用纸输送部40;和将已在图像形成部26被打印的用纸24输送到使其定影的定影单元30的用纸输送装置42。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主要由装置主体58和原稿自动输送装置60构成,装置主体58包括曝光单元44、显影装置46、调色剂供给装置48、感光鼓22、带电器50、除电装置52、感光鼓清洁单元54、定影单元30、用纸输送装置42、多段供纸盒34、36、38、排纸托盘56和转印机构28等。
在装置主体58的上面部设置有载置原稿的由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载置台62。原稿自动输送装置60相对于原稿载置台62能够开闭地安装在装置主体58上。
在原稿载置台62的下方配置有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的扫描部64。在该扫描部64的下方配设有曝光单元44、显影装置46、感光鼓22、带电器50、除电装置52、感光鼓清洁单元54、定影单元30、用纸输送装置42、排纸托盘56和转印机构28。
曝光单元44具有以下功能:根据从图4所示的图像处理部312输出的图像数据,向由带电器50均匀带电的感光鼓22的表面照射激光而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鼓22的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该曝光单元44配置在扫描部64的正下方并且感光鼓22的上方。作为曝光单元44,采用包括激光照射部66A、66B和反射镜70A、70B的激光扫描单元(以下称为“LSU”)72、7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高速打印处理,采用双光束方法,该双光束方法使用利用多个激光来降低照射定时的高速化的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曝光单元44中使用LSU72、74,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例如将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写入头等发光元件呈阵列状排列而进行使用。
感光鼓22配设在曝光单元44的下方,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和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300控制,使得其在规定方向(图中的箭头76方向)旋转。
如图2所示,在该感光鼓22的周围,以图像转印结束后的位置为基准,沿着感光鼓22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用纸剥离爪78、感光鼓清洁单元54、作为电场发生部的带电器50、显影装置46和除电装置52。
用纸剥离爪78能够通过螺线管80与感光鼓22的外周面接触分离地配置在感光鼓22的外周面。该用纸剥离爪78以与感光鼓22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剥离在将感光鼓22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转印到用纸24上时粘在该感光鼓22表面的用纸24。另外,作为用纸剥离爪78的驱动方法,可以采用驱动用电动机等来代替螺线管80。此外,也可以选择其它的驱动方法。
显影装置46用黑调色剂使在感光鼓2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化,在该显影装置46的下方,在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配置有定位辊(registerroller)82。
调色剂供给装置48与显影装置46邻接配置,将从填充有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84排出的调色剂暂时贮存在料斗(hopper)86中之后向显影装置46供给。
带电器50在感光鼓22的上方靠近其外周面配置,使感光鼓22的表面均匀地带电至规定的电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非接触型的带电器50,但也可以使用接触型的利用辊方式和电刷方式等的带电器。
除电装置52使感光鼓22的表面电位降低,以使容易将在该感光鼓22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用纸24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电装置52使用除电电极构成,但可以代替地利用除电灯和其它方式进行除电。
感光鼓清洁单元54将显影和图像转印后的感光鼓22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除去并回收。
如上所述,在感光鼓22上被显像化的静电像,通过从转印机构28向用纸24上施加与静电像具有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场而被转印到用纸24上。例如,当静电像具有(一)极性的电荷时,转印机构28的施加极性为(+)极性。
转印机构28包括驱动辊88、从动辊90、和卷挂在驱动辊88、从动辊90和其它辊上的转印带92,构成为将它们单元化的转印带式单元。该转印带92具有规定的电阻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09~1×1013Ω·cm的范围),在感光鼓22的下方以转印带92的表面与感光鼓22的外周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配置。在该转印机构28中,利用转印带92一边将用纸24按压在感光鼓22上一边进行输送。
在感光鼓22与转印带92的接触部94,配置有能够以与驱动辊88和从动辊90不同的导电型施加转印电场的弹性导电性辊96。
弹性导电性辊96由弹性橡胶或发泡性树脂等软质材料构成。该弹性导电性辊96具有弹性,由此,感光鼓22与转印带92不是线接触,而是成为被称为转印压印部(transfer nip)的具有规定宽度的面接触,因此,能够提高向被输送的用纸24的转印效率。
另外,在转印带92的转印区域的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在转印带92的背面侧配置有除电辊98,该除电辊98用于将被输送的用纸24在转印区域被施加的电场除去,以顺利地进行向下一工序的输送。
此外,如图2所示,在转印机构28上配置有将转印带92的由残留调色剂引起的污迹除去的转印带清洁单元100、和进行转印带92的除电的多个除电机构102。作为该除电机构102所应用的除电方法,有通过装置进行接地的方法、或积极地施加与转印电场的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场的方法。
由转印机构28转印到用纸上的静电像,被输送到定影单元30并被加压、加热,由此,未定影调色剂被熔融并被定影在用纸24上。
定影单元30,在被称为所谓的定影压印部的、加热辊104与加压辊106的压接部108中,由加热辊104将被输送的用纸24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加热熔融,利用由加热辊104与加压辊106的压接力引起的向用纸24上的粘固作用,将未定影调色剂定影在用纸上。
在加热辊104的外周部配置有用纸剥离爪110、热敏电阻112、和对加热辊104的外周部进行清洁的定影辊清洁单元114,在加热辊104的内周部设置有使加热辊104的表面成为规定温度(定影设定温度:大概160~200℃)的热源116。
加压辊106配置有用于使该辊106以规定压量与加热辊104压接的加压部件118,另外,在加压辊106的外周,与加热辊104的外周同样,配置有用纸剥离爪120和辊表面清洁部件122。
在定影单元30的附近,设置有用于输送用纸24通过定影单元30的输送辊124。在该输送辊124的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用于将用纸24排出到排纸托盘56的排纸辊126。
多段供纸盒34、36、38,如图1所示,是用于预先贮存多张尺寸相互不同的用纸24的盒,配置在图像形成部26的下侧。
用纸输送部40包括:用于将用纸24从多段供纸盒34、36、38供给至到达图像形成部26的用纸输送路径的3个供纸系统;和用于将用纸24从这些各供纸系统通过用纸输送路径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6的3个用纸输送系统。
第一供纸系统,用于将最上段的第一供纸盒34内的用纸24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包括搓纸辊(pick-up roller)128、和上下成对的作为操作辊(捌きロ一ラ,retard roller)起作用的供纸辊130和分离辊132。通过这些辊128、130、132的旋转,将装载收容在第一供纸盒34内的用纸24从最上层开始一张一张地拾取,并将其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上的第一用纸输送系统。搓纸辊128、供纸辊130和分离辊132配置在第一供纸盒34的用纸排出侧端部。通过这些辊128、130、132的动作从第一供纸盒34内供给到第一用纸输送系统的用纸24,利用该第一用纸输送系统的成对的两组输送辊134、136的旋转向位于用纸输送路径的末端部的定位辊82输送。
第二供纸系统,用于将中段的第二供纸盒36内的用纸24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包括搓纸辊138、和上下成对的作为操作辊起作用的供纸辊140和分离辊142。通过这些辊138、140、142的旋转,将装载收容在第二供纸盒36内的用纸24从最上层开始一张一张地拾取,并将其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上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搓纸辊138、供纸辊140和分离辊142配置在第二供纸盒36的用纸排出侧端部。通过这些辊138、140、142的动作从第二供纸盒36内供给到第二用纸输送系统的用纸24,利用该第二用纸输送系统的五组输送辊144、146、148、134、136的旋转向位于用纸输送路径的末端部的定位辊82输送。
第三供纸系统,用于将最下段的第三供纸盒38内的用纸24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包括搓纸辊150、和上下成对的作为操作辊起作用的供纸辊152和分离辊154。通过这些辊150、152、154的旋转,将装载收容在第三供纸盒38内的用纸24从最上层开始一张一张地拾取,并将其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上的第三用纸输送系统。搓纸辊150、供纸辊152和分离辊154配置在第三供纸盒38的用纸排出侧端部。通过这些辊150、152、154的动作从第三供纸盒38内供给到第三用纸输送系统的用纸24,利用该第三用纸输送系统的六组输送辊156、158、146、148、134、136的旋转向位于用纸输送路径的末端部的定位辊82输送。
参照图3,在与第二供纸盒36相关联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和与第三供纸盒38相关联的第三用纸输送系统所共有的用纸输送路径上,夹着输送辊146从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和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作为这些用纸通过传感器200、202,采用光学式传感器、或者超声波式传感器等无接点地检测用纸24的通过的传感器。
再次参照图1和图2,定位辊82的动作由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和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300控制,使得使从多段供纸盒34、36或38供给的用纸24的前端与感光鼓22上的调色剂像一致而将用纸24输送至感光鼓22与转印带92之间。
此外,在装置主体58的一侧面(在图1中右侧的侧面)连接有能够大量收纳多个用纸种类的自动供纸盒160。在该自动供纸盒160的上方设置有主要与不定型尺寸的印刷等对应的手动供纸托盘162。也从这些自动供纸盒160和手动供纸托盘162通过供纸输送路径向图像形成部26供给用纸。
排纸托盘56配置在与手动供纸托盘162相反一侧。在本图像形成装置20中,可以取代排纸托盘56,配置进行排出用纸的装订处理和打孔处理等的后处理装置以及多段排纸托盘等作为可选项。
用纸输送装置42配置在上述的感光鼓22与多段供纸盒34、36、38之间。该用纸输送装置42设置有用纸输送路径和分支爪等。用纸输送装置42具有以下功能:将从多段供纸盒34、36、38供给的用纸24一张一张地输送到转印机构28的功能;将由转印机构28从感光鼓22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用纸24输送到定影单元30的功能;和在由定影单元30将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用纸24上之后根据所指定的排纸处理模式来输送该用纸24的功能。
另外,本图像形成装置20具有单面打印模式和双面打印模式,作为预先设定的排出处理模式。在图像形成装置20中,在单面打印模式中,作为排出处理可选择打印面朝向上方排出的面朝上排出、或打印面朝向下方排出的面朝下排出的设定。
<硬件结构>
参照图4,本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总括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20整体的控制装置300。
控制装置300实质上是计算机,包括主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30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04、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06、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308、图像存储器310和图像处理部312。
主CPU302通过执行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用纸输送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图5所示的用纸输送部40的功能。该主CPU302所执行的程序存储在ROM304或HDD308中。
存储在ROM304或HDD308中的程序,在执行时被从该ROM304或HDD308读出并存储在RAM306中。该程序从由主CPU302内的作为程序计数器起作用的寄存器所表示的RAM306内的地址读出,由主CPU302解释、执行。执行所需要的数据从由主CPU302内的上述寄存器、RAM306或HDD308的命令所指定的地址读出。执行的结果也同样,存储在由主CPU302内的上述寄存器、RAM306或HDD308的命令所指定的地址中。
图像形成部26、转印机构28、定影单元30、用纸输送部40、用纸输送装置42、原稿自动输送装置60、扫描部64、自动供纸盒160、本图像形成装置20的操作部316、和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线路318作为与外部装置之一的用户PC320等的接口的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322,与共用总线(common busline)314连接。主CPU302对图像形成部26、转印机构28、定影单元30、用纸输送部40、用纸输送装置42、原稿自动输送装置60、扫描部64、自动供纸盒160和NIC322进行控制,执行原稿读取、原稿输出、用纸的供给、排出、和与用户PC320等外部装置的通信等期望的动作,将数据存储在RAM306、HDD308和图像存储器310中,或从其中读出数据。
操作部316设置在装置主体58的前面,操作部316具备开始键324和显示面板326等。
本实施方式的供纸程序,通过LAN线路318和NIC322从其它装置发送到实质上作为计算机起作用的控制装置300,并存储在ROM304或HDD308中。
<用纸输送部40的电结构>
参照图5,用纸输送部40包括担当该用纸输送部40的控制中枢的副CPU400。
副CPU400与共用总线314连接,通过该共用总线314在与图4所示的主CPU302之间相互接收发送各种数据等。该副CPU400与作为构成上述第二用纸输送系统的五组输送辊144、146、148、134、136各自的驱动源的电动机402、404、406、408、410、用纸通过传感器200、202、和第一计时器412、第二计时器414、第三计时器416连接。
向副CPU400提供用纸通过传感器200、202的各感应输出、和计时器412、414、416的各计时输出(时间计数值)。副CPU400根据输入的用纸通过传感器200、202的各感应输出、和来自计时器412、414、416的各计时输出等,控制电动机402、404、406、408、410的驱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纸输送部40和控制装置300作为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起作用。
<软件结构>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20中,在连续向用纸输送路径内供给多张用纸24的情况下,即使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先行的用纸和后续的用纸两者而被开启(ON)时,如果该先行的用纸的前端部使第二用纸传感器202开启(ON),则判断为连送重送,执行使用纸的输送继续的第一处理。在执行该第一处理后,如果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和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则判断为滞留堵塞(feed-failure jam),进行程序设计使得执行使用纸的输送停止的第二处理。更详细地说,进行程序设计使得比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更靠近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辊的驱动停止,执行第一处理。
该程序存储在控制装置300的RAM306或HDD308中,实现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通过由上述实质上为计算机的控制装置300内的主CPU302和用纸输送部40内的副CPU400执行上述程序而达到。
在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20的用纸输送处理功能的主程序的程序结构的图中,表示假定在从第二供纸盒36连续向用纸输送路径内供给多张用纸24的情况下,对剩余两张用纸的打印作业残留的状态的控制的流程。因而,以下将打印作业残留的两张用纸中先被输送的用纸称为“第一张用纸”、后被输送的用纸称为“第二张用纸”进行说明。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20中,当接收到开始键324的ON(开启)操作信号、或来自用户PC320等外部装置的打印开始信号时,主CPU302基于上述信号控制图像形成部26、转印机构28、定影单元30、用纸输送装置42、扫描部64和用纸输送部40等的驱动。
参照图6,主CPU302对副CPU400发送用纸输送指令,通过副CPU400使搓纸辊138、供纸辊140和分离辊142动作,由此开始来自第二供纸盒36的第一张用纸的供纸动作(步骤S100)。
当第一张用纸的供给动作开始时,副CPU400开启第一计时器412,等待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第一张用纸而被开启(步骤S102和S104)。
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第一张用纸而被开启时,副CPU400开启第二计时器414,等待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由于第一张用纸而被开启(步骤S106和S108)。
当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由于第一张用纸而被开启时,副CPU400开启第三计时器416,等待第一计时器412的计数值变为T1(步骤S110和S112)。
当第一计时器412的计数值达到T1时,副CPU400关闭第一计时器412(步骤S114)。此时,副CPU400在从第一计时器412被开启之后到达到其时间计数值T1为止的期间向主CPU302发送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和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均由于第一张用纸而被开启的意思。
于是,主CPU302通过副CPU400使搓纸辊138、供纸辊140和分离辊142动作,由此使来自第二供纸盒36的第二张用纸的供纸动作开始(步骤S116)。
当第二张用纸的供纸动作开始时,副CPU400等待第二计时器414的计数值达到T2,如果计数值达到T2则关闭第二计时器414(步骤S118和S120)。此时,副CPU400判别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是否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步骤S124)。控制的流程根据该判别结果而分支。
在步骤S124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从开启(ON)状态转变为关闭(OFF)状态时,副CPU400判断第一张用纸与第二张用纸没有以连送重送状态输送、即为通常的用纸输送状态,强制关闭第三计时器416,进行通常用纸输送处理(步骤S126和S128)。当通常用纸输送处理结束时,控制进入图7所示的步骤S200。
在此,对通常用纸输送处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9,当执行通常用纸输送处理时,副CPU400为了在定位辊82的跟前进行用纸的打印前端对合,在直到经过停机时间(idle time)AT为止的期间,关闭电动机402、404、406、408、410,使与第二供纸盒36相关联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的所有输送辊144、146、148、134、136的驱动暂时停止。此后,在经过停机时间AT的时刻打开电动机402、404、406、408、410,再次驱动所有输送辊144、146、148、134、136。
再次参照图6,在步骤S124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没有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第一张用纸和第二张用纸以连送重送的状态被输送,进行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步骤S130)。当该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结束时,控制进入到步骤S132。
在此,对用于消除连送重送的用纸输送处理进行说明。
参照图10,当执行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时,副CPU400在经过用于在上述定位辊82的跟前进行用纸的打印前端对合的停机时间AT为止的期间,关闭电动机402、404、406、408、410,使与第二供纸盒36相关联的第二用纸输送系统的所有输送辊144、146、148、134、136的驱动暂时停止。此后,在经过停机时间AT的时刻,在使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的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比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更靠近第二供纸盒36)的输送辊144的停止继续状态下开启电动机404、406、408、410,再次驱动其余的输送辊146、148、134、136。
再次参照图6,当上述的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结束、控制进入到步骤S132时,副CPU400等待第三计时器416的计数值达到T3,在时间计数值达到T3的时刻关闭第三计时器416(步骤S134)。此时,副CPU400判别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是否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步骤S136)。控制的流程根据该判别结果而分支。
在步骤S136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第一张用纸与第二张用纸被分离、连送重送被消除,使控制进入图8所示的步骤S300。与此相对,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没有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发生滞留堵塞,进行使本图像形成装置20停止的滞留堵塞处理(步骤S138)。当通过用户的手动作业消除该滞留堵塞时,控制从步骤S100重新开始。
参照图7,当上述的通常用纸输送处理结束、控制进入到步骤S200时,副CPU400以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第二张用纸而被开启为契机,开启第二计时器414(步骤S202)。
此后,当第二用纸传感器202由于第二张用纸而被开启时,以此为契机,副CPU400开启第三计时器416(步骤S204和S206)。
当第三计时器416被开启时,副CPU400以第二计时器的计数值达到T2为条件,判别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是否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步骤S208和S210)。控制的流程根据该判别结果而分支。
在步骤S210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为通常的用纸输送状态,强制性地关闭第三计时器416,进行与上述图6的步骤S128同样的通常用纸输送处理(步骤S212和S214)。此后,在步骤S216中当打印作业结束时,副CPU400使本程序结束。
在步骤S210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没有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第二张用纸与下一张用纸以连送重送的状态被输送,进行与上述图6的步骤S130同样的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步骤S218)。
当连送重送用纸输送处理结束时,副CPU400以第三计时器416的计数值达到T3为契机,关闭第三计时器416(步骤S220和S222)。此时,副CPU400判别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是否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步骤S224)。控制的流程根据该判别结果而分支。
在步骤S224中,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第二张用纸与下一张用纸被分离、连送重送被消除,进行空输送下一张用纸的处理(步骤S226)。在该空输送时,对下一张用纸不进行打印而进行白纸输送。此后,控制进入到步骤S216,到作业结束为止处于待机状态。与此相对,当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没有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时,副CPU400判断发生滞留堵塞,进行使本图像形成装置20停止的滞留堵塞处理(步骤S228)。当该滞留堵塞被解除时,控制从步骤S100重新开始。
参照图8,当在上述图6的步骤S136中判断第一张用纸与第二张用纸被分离、连送重送被消除,控制进入到步骤S300时,副CPU400等待开始下一张用纸的输送,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由于第二张用纸而被开启(步骤S302)。
当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由于第二张用纸而被开启时,控制进入到图7所示的步骤S210,执行该步骤S210以后的处理。
<动作>
在图11和图12中,假设从第二供纸盒36连续向用纸输送路径内供给多张用纸的情况。
如图11所示,当进行用纸输送时,驱动与第二供纸盒36相关联的用纸供给系统的所有输送辊144、146、148、134、136。另外,在图11中,仅表示了输送辊144、146、148。在由第二供纸盒36上的搓纸辊138、供纸辊140和分离辊142进行的用纸的分离动作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在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与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之间,发生以先行的用纸500的后端部与后续的用纸502的前端部重叠的状态下被一起输送的连送重送。
在该连送重送状态下,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先行的用纸500及其后续的用纸502两者而被开启。此时,如果先行的用纸500的前端部使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开启,则判断为连送重送,如图12所示,继续用纸的输送。具体而言,在比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更靠近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使靠近第二供纸盒36的输送辊144停止,驱动其余的输送辊146、148、134、136的状态下进行用纸输送的继续处理。
存在通过上述用纸输送继续处理,先行的用纸500与后续的用纸502被分离、上述的连送重送被解除的情况。
如果即使进行上述用纸输送继续处理,上述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和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的状态也不发生变化,则判断为滞留堵塞,停止用纸的输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的作用和效果。
(1)在连续向用纸输送路径内供给多张用纸的情况下,即使在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由于先行的用纸500及其后续的用纸502两者而被开启时,如果先行的用纸500的前端部使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开启,则判断为连送重送,继续进行用纸的输送。此后,如果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和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则判断为滞留堵塞,停止用纸的输送。因而,不需要为了检测连送重送而使用厚度传感器,能够通过用纸通过传感器200、202的开启/关闭(ON/OFF)的组合自动地检测出与被供给的用纸的连送重送相伴的滞留堵塞并将其解除。结果,能够减轻用户除去用纸的作业的负担。
(2)关于上述的用纸输送继续,因为使比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更靠近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辊144的驱动停止,驱动其余的输送辊146、148、134、136,所以能够在用纸输送继续的过程中可靠地分离先行的用纸500和后续的用纸502,不会重新发生连送重送或滞留堵塞。因此,用纸输送的继续动作顺利。
(3)被连送重送的后续的用纸502的前端部位于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与第二用纸通过传感器202之间,因此,在先行的用纸500为打印作业的最终页的情况下,需要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而排出。在该输送控制中,当被连送重送的用纸中先行的用纸500为打印作业的最终页的情况下,不对该先行用纸500后续的用纸502进行打印处理而将其排出。因此,有即使在最终页的用纸的下一张用纸被连送重送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与第二供纸盒相关联的用纸输送系统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与第三供纸盒相关联的用纸输送系统。在该情况下,关于用纸输送继续,只要使比第一用纸通过传感器200靠近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两组输送辊156、158的驱动停止,而驱动其余的输送辊146、148、134、136即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了从其它装置通过LAN线路和NIC向控制装置发送用纸输送程序并将其存储在ROM或HDD中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NIC,设置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驱动器、CD-ROM(CompactDisk-Read Only Memory)驱动器和FD(Flexible Disk)驱动器等盘类驱动器、以及存储器端口等,由此将记录在外部的记录介质中的用纸输送程序导入图像形成装置内。此外,当然也能够进行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设计进行变更和修正。
此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在参考发明的详细说明的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权利要求书的各权利要求来表示,包括与其中所记载的句子等价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3)

1.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
配置在沿着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
存在从所述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
所述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
所述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所述上游侧辊组和所述下游侧辊组,
所述辊控制装置包括:
连送重送判定装置,该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对开始从所述供纸装置向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
重送解除装置,该重送解除装置对接收到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所述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和
输送辊停止装置,该输送辊停止装置对重送未由所述重送解除装置解除进行响应,使所述用纸输送辊停止,
所述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包括重送发生判定装置,所述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对在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送解除装置包括:
上游侧辊停止装置,该上游侧辊停止装置对接收到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进行响应,使所述供纸装置和所述上游侧辊组停止;和
辊起动装置,该辊起动装置对在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之后、在规定时间内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从开启变化为关闭进行响应,使所述供纸装置和所述上游侧辊组起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停止装置包括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所述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对在所述上游侧辊组由所述上游侧辊停止装置停止之后、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所述规定时间进行响应,使所述下游侧辊组停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控制装置还包括输送辊再起动装置,所述输送辊再起动装置对在所述下游侧辊组由所述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停止之后、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均变为关闭进行响应,使所述上游侧辊组和所述下游侧辊组均起动,以从所述规定的供纸装置向所述用纸输送路径输送用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进行响应而起动的计时器;和
输出所述判定信号的电路,在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且已由所述计时器计时一定时间时,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开启,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一值,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关闭,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二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游侧辊组停止装置包括:
当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时起动的计时器;和
在所述计时器已计时规定时间时,调查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输出为开启则使所述下游侧辊组停止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进行响应而起动的计时器;和
输出所述判定信号的电路,在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且已由所述计时器计时一定时间时,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开启,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一值,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关闭,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二值。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起动装置包括:
当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开启时起动的计时器;和
在所述计时器已计时规定时间时,调查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如果该输出为关闭则使所述供纸装置和所述上游侧辊组起动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包括:
对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从关闭变化为开启进行响应而起动的计时器;和
输出所述判定信号的电路,在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且已由所述计时器计时一定时间时,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开启,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一值,如果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关闭,则所述判定信号取第二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与所述第二用纸传感器之间仅包括一对所述用纸输送辊。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输送用纸的用纸输送装置、和在通过所述用纸输送路径输送的用纸上印刷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
配置在沿着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
存在从所述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
所述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
所述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所述上游侧辊组和所述下游侧辊组,
所述辊控制装置包括:
连送重送判定装置,该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对开始从所述供纸装置向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
重送解除装置,该重送解除装置对接收到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所述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和
输送辊停止装置,该输送辊停止装置对重送未由所述重送解除装置解除进行响应,使所述用纸输送辊停止,
所述连送重送判定装置包括重送发生判定装置,所述重送发生判定装置对在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排出装置,该排出装置在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被供给至所述用纸输送路径时,在先行的用纸印刷所述图像数据的最终页的情况下,不对该先行的用纸后续的用纸进行印刷处理而将其排出。
13.一种用纸输送方法,其为用纸输送装置中的用纸输送方法,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该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在由规定的供纸装置一张一张地供给用纸的用纸输送路径上,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依次设置,各自在检测出用纸时输出开启的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关闭的信号;和配置在沿着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多个部位的多组用纸输送辊,
存在从所述供纸装置将两张以上的用纸一部分重叠地供给至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情况,
所述多组用纸输送辊包括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上游侧的上游侧辊组、和比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靠近下游侧的下游侧辊组,
所述用纸输送装置还包括辊控制装置,该辊控制装置被连接成接收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单独控制所述上游侧辊组和所述下游侧辊组,
所述用纸输送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开始从所述供纸装置向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供纸进行响应而起动,对所述第一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值的变化进行响应,在发生用纸的连送重送时输出取第一值的判定信号,在除此以外时输出取第二值的判定信号的步骤;
对接收到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进行响应,控制所述辊控制装置,解除连送重送的步骤;和
对在所述解除连送重送的步骤中重送未被解除进行响应,使所述用纸输送辊停止的步骤,
所述输出判定信号的步骤包括:对在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和第二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依次从关闭变化为开启之后、所述第一用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保持开启的状态经过一定时间进行响应,输出所述第一值的所述判定信号的步骤。
CN200910001972.1A 2008-01-28 2009-01-24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7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5830A JP4446002B2 (ja) 2008-01-28 2008-01-28 用紙搬送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用紙搬送方法、用紙搬送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8015830 2008-01-28
JP2008-015830 2008-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7404A CN101497404A (zh) 2009-08-05
CN101497404B true CN101497404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89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97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7404B (zh) 2008-01-28 2009-01-24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11655B2 (zh)
JP (1) JP4446002B2 (zh)
CN (1) CN101497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808B (zh) * 2008-08-15 2011-05-04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清洁机构的馈纸式扫描仪
EP2279974B1 (de) * 2009-07-31 2014-03-05 Müller Martini Holdin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papierverarbeitenden Maschine
JP5522143B2 (ja) * 2011-10-05 2014-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15493B2 (ja) * 2012-10-15 2015-11-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33257B2 (ja) * 2016-03-28 2020-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TWI663112B (zh) * 2018-09-07 2019-06-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進紙裝置與進紙裝置之處理器之操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024A (zh) * 2001-11-16 2003-05-28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纸页输送设备和包括该设备的印刷机
JP2006082889A (ja) * 2004-09-14 2006-03-30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6103829A (ja) * 2004-10-01 2006-04-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49876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进给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8588A1 (de) * 1982-10-25 1984-05-17 Canon K.K., Tokio/Tokyo Blatt-handhabungsvorrichtung
US4757984A (en) * 1987-05-29 1988-07-19 Am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collator
JPH0885671A (ja) *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00048A (ja) 1995-10-05 1997-04-15 Canon Inc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24173A (ja) 1995-11-01 1997-05-13 Canon Inc 給紙装置及び該給紙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364012B2 (ja) * 2003-05-14 2009-11-11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の重送検知装置、および重送検知方法
US6978997B2 (en) * 2003-11-24 2005-12-2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covery from double media feed
JP4469671B2 (ja) * 2004-07-09 2010-05-26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取り出し装置
JP2007153533A (ja) 2005-12-06 2007-06-21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06572A (ja) 2006-02-03 2007-08-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82889A (ja) 2006-09-27 2008-04-10 Funai Electric Co Ltd 測定用探針
US7690649B2 (en) * 2007-07-19 2010-04-06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detecting paper feed shingling errors and synchronizing a printer and a feed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024A (zh) * 2001-11-16 2003-05-28 东北理光株式会社 纸页输送设备和包括该设备的印刷机
JP2006082889A (ja) * 2004-09-14 2006-03-30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6103829A (ja) * 2004-10-01 2006-04-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49876A (zh) * 2006-04-07 2007-10-10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进给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73425A (ja) 2009-08-06
CN101497404A (zh) 2009-08-05
US20090189339A1 (en) 2009-07-30
JP4446002B2 (ja) 2010-04-07
US8011655B2 (en) 2011-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35226A (ja) 排出媒体検出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有する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1497404B (zh) 用纸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用纸输送方法
CN101407288B (zh) 供纸装置、具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及供纸方法
US6246491B1 (en)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storage units and control based on detected page number
US676321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ut sheet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US5983049A (en) Conveyance speed control for medium conveyance apparatus
JPH08301482A (ja) 複写機の用紙搬送制御装置
US898572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recovery within an imaging device
JP3708833B2 (ja) 原稿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機
JP20050843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40086A (ja) プリンタ
JP50105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2651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処理装置
JP3927828B2 (ja) 画像後処理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後処理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その画像後処理装置を具備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H0230985B2 (ja) Shiitoshuyosochi
JP25850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926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408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1438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5582B2 (zh)
JP2925645B2 (ja) 複写装置
JP20211340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制御プログラム
JPH091509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87156A (ja) シート分配収納装置
JP20002870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