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6366A -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6366A
CN101486366A CNA2009100032247A CN200910003224A CN101486366A CN 101486366 A CN101486366 A CN 101486366A CN A2009100032247 A CNA2009100032247 A CN A2009100032247A CN 200910003224 A CN200910003224 A CN 200910003224A CN 101486366 A CN101486366 A CN 101486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friction
loading platform
driven
slide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32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6366B (zh
Inventor
西原重善
铃木孝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6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6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其使摩擦驱动不具备车轮的滑动形态的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在行走路径侧的设置作业可简化。分割成个别支持包含摩擦驱动用杆的滑动载台而得到的长度,在行走路径方向上,彼此不连接而各自独立地设置的导轨单元被配置于滑动载台的行走路径上,各导轨单元包括分别可移动地支持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的左右一对滚子导轨、两滚子导轨彼此连结而一体化的连结构件、以及安装于该连结构件上,且设于导轨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摩擦驱动器,各导轨单元设置成各导轨单元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间的间隔大体上与摩擦驱动杆彼此突合的状态下的滑动载台的储存间距L1相等。

Description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在行走路径侧的滚子导轨上滑动的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以行走路径侧的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推进载台的搬运装置如专利文献1等所揭露。另一方面,在载台上不设置车轮而以行走路径侧的滚子导轨可移动地支持也为专利文献2等所揭露。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载台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所支持,由此在敷设于行走路径侧的滚子导轨上可移动地被支持的滑动载台上,设有与行走方向平行的摩擦驱动用杆,通过上述载台侧的摩擦驱动用杆压接于设置在行走路径侧的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推进该滑动载台。虽然此种利用滑动载台得搬运装置是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容易可以想到的发明,但现有技术中,在利用此种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中并无具体实用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39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1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即,仅组合记载于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构造,如上所述,实现了不具备车轮也不具备推进装置的滑动载台以行走路径侧的摩擦驱动装置推进的构造的搬运装置的情况下,在行走路径的全区域铺设可移动地支持载台的滚子导轨,在该行走路径中,于行走方向适当间隔配设摩擦驱动装置。在如此的构造中,构成行走路径的单位长度的滚子导轨彼此直列,同时横越行走路径全区域铺设,摩擦驱动器设定左右一对滚子导轨之间的设置位置与行走方向的间隔,同时滚子导轨的铺设作业必须另外独立,结果需要降多的手续与时间。行走路径的布局的变更、滑动载台的储存线上储存台数的变更也是不容易。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本发明是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给予后述的实施形态的符号而表示,包括:支持工件W的滑动载台1,其具有与载台行走方向平行的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2a、2b,以及与载台行走方向平行、配设于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且比所支持的工件W的全长还长的摩擦驱动用杆4;以及摩擦驱动器25,其具有一对滚子导轨22、23以及驱动滚子31,滚子导轨22、23在使该滑动载台1行走的路径上经由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2a、2a仅可于载台行走方向移动地支持着滑动载台1,驱动滚子31压接于摩擦驱动用杆4的下侧面;其中,分割成个别支持包含上述摩擦驱动用杆4的一滑动载台1而得到的长度,在行走路径方向上,彼此不连接而各自独立地设置的导轨单元21被配置于滑动载台的行走路径上,各导轨单元21包括分别可移动地支持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2a、2a的左右一对滚子导轨22、23、两滚子导轨22、23彼此连结而一体化的连结构件24a、24b、以及安装于该连结构件24a上,且设于导轨单元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一上述摩擦驱动器25,各导轨单元21设置成各导轨单元21所具备的上述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间的间隔大体上与上述摩擦驱动杆4彼此突合的状态下的滑动载台1的储存间距L1相等。
在实施上述构造的本发明中,具体地,上述摩擦驱动用杆4配设于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2a、2b间的中央位置。
又,构成上述导轨单元21的左右一对滚子导轨22、23包括具备左右一对突缘部的双突缘滚子26以适当间隔枢支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30以适当间隔枢支的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两者组合而形成,在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内,以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支持的侧边的棒状滑动构件2a与其他的构件的连接部上,形成容许双突缘滚子26的左右一对的突缘部通过的凹槽部12a~12f。
又,在上述摩擦驱动用杆4的两端,邻接于行走方向的前后的滑动载台1彼此接近时,相对于行走方向左右横方向并列且与摩擦驱动用杆4的下侧面4a齐平地设有相同长度的突出片15a、15b,并经由于行走方向的前后的滑动载台1的摩擦驱动用杆4彼此并列的上述突出片15a、15b彼此突合而形成。
又,上述摩擦驱动器25中,支持具有驱动滚子31的马达32的基台33并未载置于导轨单元21的上述连结构件24a上而是沿着该连结构件24a配置,在上述基台33上设有载置固定于上述连结构件24a上的安装框架51a、51b以及通过高度调整螺栓53安装于该基台33的安装盘52。
[发明的效果]
构成滑动载台的行走路径的各轨道单元,在滑动载台成为摩擦驱动用杆彼此相互突合的储存状态下,被分割成仅支持一滑动载台的长度,但在各导轨单元,在非为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端部,安装于构成该导轨单元的连结构件,并具备摩擦驱动器,因此该导轨单元量测并设置于行走路径上,使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间的间隔大体上与上述摩擦驱动用杆彼此突合的状态下的滑动载台的储存间距相等,在每个导轨单元上储存一台滑动载台的同时,容易建构从前方的滑动载台的起一台台前进的储存线以及设置适当间隔而使各滑动载台以既定速度行走的行走线。
又,在上述储存线中,变更储存台数时,可仅增减导轨单元,在上述行走线中,变更行走路径长时,可仅增减导轨单元。无论如何,不必将滚子导轨连接于行走方向,可容易地进行导轨单元的铺设作业,若各导轨单元的滚子导轨长度比上述滑动载台的储存间距还短,可在所设置的导轨单元的滚子导轨之间确保空间,但由于摩擦驱动器配置于各导轨单元的端部,即使对于支持滑动载台的导轨单元的摩擦驱动器必须进行保守作业的情况下,至少仅移动滑动载台,作业员从导轨单元间的无滚子导轨的空间进入行走路径内,对该摩擦驱动器容易进行保守作业。
又,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构造,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构造中,在设置导轨单元之际,相对于行走方向而无左右方向性,摩擦驱动器往各导轨单元的前端侧(行走方向侧)的方向与摩擦驱动器往各导轨单元的后端侧的任何方向选择而设置的同时,由于滑动载台在其宽度的中心位置上可摩擦驱动,被摩擦驱动的滑动载台的直进性佳,可抑制具有突缘滚子导轨的滚子的突缘部的磨耗,可顺利地推进。
又,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构造,在构成各导轨单元的一对滚子导轨之内,单侧的滚子导轨的全部的滚子为无突缘滚子所构成,因此结果不仅可降低构成行走路径侧的设备成本,在载台侧,即使从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向左右外侧延伸而出的构件存在的情况下,与滚子导轨的全部的滚子都是具有突缘的滚子的情况相比,容许具有突缘滚子的突缘部通过的凹槽部的形成位置的数量可大幅减少,而且可抑制由该凹槽部存在所造成的载台的强度降低。
又,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构造,由滑动载台的停止位置,摩擦驱动器(驱动滚子)对应于前后邻接的载台的摩擦驱动用杆的突合位置,一定可以确实开始驱动。即,即使在此状况下,各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压接于摩擦驱动用杆的端部的突出片,而可确实地开始驱动。因此,通过行走路径侧的摩擦驱动器的间隔与载台的储存间距大略相等,不仅可简化各摩擦驱动器的控制,也可降低与行走方向相关的摩擦驱动器的设置位置精度,换言之,可降低各导轨单元的设置位置精度。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摩擦驱动器的基台被载置于导轨单元的连结构件上而安装的情况相比较,可降低该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的地面上的高度,可使滑动载台成为低底盘构造。但各摩擦驱动器的基台为安装于导轨单元的连结构件,而与该导轨单元一体化,因此可容易实现上述的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A为滑动载台的平面图,图1B为滑动载台的侧面图,图1C为滑动载台的底面图。
图2为滑动载台的正视图。
图3A为图1C中的C部分(或E部分)的放大图,图3B为图3A中A-A线剖视图。
图4为图1C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的B-B线剖视图。
图6为图4的C-C线剖视图。
图7为摩擦驱动用杆的前端部放大侧视图。
图8为图7的平面图。
图9为图7的正视图。
图10为纵送行走路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
图14为横送行走路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5为构成横送行走路径的一个导轨单元的正视图。
图16为图14的放大侧视图。
图17为表示摩擦驱动器的平面图。
图18为表示摩擦驱动器的纵剖面后视图。
图19为驱动滚子在上升极限位置时的摩擦驱动器的一部分的缺口侧视图。
图20为驱动滚子被滑动载台的摩擦驱动用杆压下的状态下的摩擦驱动器的纵剖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滑动载台
2a、2b~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
3a、3b~前后一对的短棒状构件
4~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
5~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
4a、5a~摩擦驱动用杆的下侧面
8a至9b~倾斜连结构件
10~挡板
11~工件支持用附件
12a至12f、13a~13d~凹槽部
15a~16b~突出片
20~纵送行走路径
21~纵送行走路径的导轨单元
22、62~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
23、63~不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
25、65~摩擦驱动器
26~双突缘滚子
27a、27b~导轨构件
30~无突缘滚子
31~驱动滚子
32~马达
35~上下动臂
36~水平支轴
37a~左右一对臂板
37b~马达支持板
38~弹簧受板
39~压缩线圈弹簧
40~L字形板部
40a~下端水平板部
42~止动板
43~检测机构
47~驱动销
49~极限开关
54a、54b~高度可调整螺栓
55a、55b~安装盘
60~横送行走路径
61~横送行走路径的导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虽然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图1A、图1B、图1C及图2中,1为支持搬运工件(汽车本体)W的滑动载台,包括与所支持的工件W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与所支持的工件W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前后一对的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配置于与所支持的工件W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的中央位置且比所支持的工件W的全长还长的一根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以及配置于与所支持的工件W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之间的中央位置且比所支持的工件W的宽度还长的一根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
更详细地说,滑动载台1的左右一对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的间隔比所支持的工件W的宽度略窄,左右一对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的长度比所支持的工件W的全长略短。因此,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之间的间隔比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的间隔还宽。然后,前后一对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的长度与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的间隔相等。又,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与前后一对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在个别的两端之间以无接缝地以一根角管材构成。因此,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由于在与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交叉的位置上分割,因此其由在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之间的中央棒状构件6a以及自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于前后向外延伸出的两端棒状构件6b、6c所构成。又,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由于在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与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交叉的位置上分割,因此其由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与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间的二根中央棒状构件7a、7b以及自左右一对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于左右向外延伸的两端棒状构件7c、7d所构成。
而且,左右一对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与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的T形交叉部的前后外侧的内角部与自前后一对短的棒状滑动构件3a、3b于前后两方向上延伸出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前后两端附近位置(两端棒状构件6b、6c的前端附近位置)之间,架设有前后左右对称形的倾斜连结构件8a、8b及9a、9b。在构成该等滑动载台1的全部的构件2a~8b中,断面为相同尺寸的角管材,即如图3A~图9所示,使用高度为宽度的2倍的长方形断面的角管材,通过各构件彼此突合而在其位置熔接,而构成滑动载台1。又,在滑动载台1的上面侧,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前后一对的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以及倾斜连结构件8a、8b及9a、9b的三个构件的突合位置上,熔接有同时覆盖该等三个构件的形状的挡板10,虽然是补强,该补强用的挡板10视需要而追加与其他构件间突合的位置。
上述构造的滑动载台1根据搭载的工件W的种类而在上面侧附设工件支持用附件11。又,在该滑动载台1的上面侧,可敷设整面或部分覆盖的地板。
在上述构造的滑动载台1中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内的单侧的棒状滑动构件3a为由后述的行走路径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所支持导引,如图1C及图3A~图6所示,两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与长棒状滑动构件2a、3a嵌合而可于长度方向作相对移动。具体地说明,如图1C的A部~C部所示,在与长棒状滑动构件2a交叉的前后一对的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倾斜连结构件8a、9a以及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上,在邻接于该长棒状滑动构件2a的位置上,形成容许双突缘滚子的突缘部沿着该长棒状滑动构件2a通过的凹槽部12a~12f,如图1C的A部、D部及E部所示,在与短棒状滑动构件3a交叉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倾斜连结构件8a、8b以及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上,在邻接于该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位置,形成容许双突缘滚子的突缘部沿着该短棒状滑动构件3a通过的凹槽部13a~13d。
各凹槽部12a~13d,如图3A~图6所示,将形成有该等凹槽部12a~13d的构件的角管材的大约一半高度处从下侧面侧切成角形的缺口,沿着该缺口而熔接固定盖板14,使得关闭由该切除所形成的开口。又,邻接于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两端部而设于左右一对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的凹槽部13a、13b由于是确保滚子的突缘部沿着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两侧面通过的空间,因此不要设在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延长区域,而是分开设在该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延长区域的左右两侧,但在图示的实施形态中为了使构造简单化,邻接于短棒状滑动构件3a的两端而一个宽度大小的凹槽部13a、13b形成于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
又,在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两端与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两端上分别突设有突出片15a、15b及16a、16b。该等突出片15a~16b,如图7~图9所示,宽度及高度大约为各摩擦驱动用杆4、5的宽度及高度的一半,由于是水平倒卧的角柱状构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在集中于左右任何一侧且与摩擦驱动用杆4、5的下侧面4a、5a齐平的状态下熔接固定于各摩擦驱动用杆4、5的端面上。残留在该等突出片15a~16b的周围的各摩擦驱动用杆4、5的端面的开口以盖板17密闭。然后,从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观看在左右方向集中于相反方向,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两端的突出片16a、16b从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观看在左右方向集中于相反方向。因此,二滑动载台1在以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或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端部相互突合而邻接时前侧的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或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突出片15b或16b与后侧的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或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突出片15a或16a并排,各突出片15a~16b的前端抵接于对手侧的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或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端部(盖板17)。
接着,说明上述构造的滑动载台1的行走路径侧的构造,图10~图13为滑动载台1的纵送行走路径20的构造,该纵送行走路径20由导轨单元21在行走路径方向上以适当间隔直列设置而成。各导轨单元21为相同构造,其包括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2、不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3、彼此连结两滚子导轨22、23的两端部附近位置而一体化的连结构件24a、24b以及安装于一连结构件24a的摩擦驱动器25。
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2为在滑动载台1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之内,于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支持着凹槽部12a~12f所并排设置的一侧的棒状滑动构件2a,该棒状滑动构件2a嵌合于左右一对的突缘之间的双突缘滚子26,以至少双突缘滚子26经常支持棒状滑动构件2a所得到的间隔,以水平支轴枢支于左右一对的角材利用的导轨构件27a、27b之间,导轨构件27a、27b的全长大体上比不包含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突出片15a、15b的全长还短。虽然左右一对的导轨构件27a、27b以上述连结构件24a、24b彼此连结而一体化,但两端之间的中间部分也由以适当间隔配置的多个中间连结构件28相路连结而一体化。29为沿着该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配置的缆线锁扣件,由上述连结构件24a、24b及中间连结构件28的内侧的延伸部所支持。
无突缘滚子导轨23为在滑动载台1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件2a、2b之内,于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地支持着凹槽部12a~12f未并排设置侧的棒状滑动构件2b。不使用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的双突缘滚子26而使用无突缘滚子30,虽然与具有突缘滚子22基本上是相同的构造,由于在无突缘滚子导轨23侧并未并排设置缆线锁扣件29,因此中间连结构件28并未延伸出内侧。
摩擦驱动器25为根据本发明而形成,包括压接于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下侧面4a的驱动滚子31以及旋转驱动该驱动滚子31的马达32。该摩擦驱动器25的详细构造是根据图17~图20作说明,上下动臂35的一端部由水平支轴36枢支于立设在基台33上的轴承构件34,驱动滚子31安装于输出轴的马达32是经由马达支持板37安装于在该水平支轴36的周围可上下摆动的上下动臂35的自由端侧,使得驱动滚子31位于基台33的外侧且邻合于基台33的前侧边的大略中央位置上。又,在上下动臂35的自由端部上侧延伸出的弹簧受板38固定于该上下动臂35的一侧边(与马达32所在的一侧的相反侧),在该弹簧受板38与基台33之间垂直向地安装有压缩线圈弹簧39,该压缩线圈弹簧39的压缩反作用力向上偏压上下动臂35,由该上下动臂35所支持的驱动滚子31与马达32一起被向上偏压。
与上述马达支持板37的基台前侧边平行的下侧边起,L字形板部40向下连设,在基台33的前侧边,形成该L字形板部40的垂直板部游动嵌合的切入部33a,该L字形板部40的下端水平板部40a进入基台33的下侧。然后,止动销41安装于其前端的止动板42安装于基台33的底面侧,并与L字形板部40的下端水平板部40a相向,如图19所示,通过L字形板部40的下端水平板部40a抵接于止动销41,可限制由压缩线圈弹簧39向上偏压使驱动滚子31的向上移动。
又,在摩擦驱动器25上设有经由驱动滚子31的上下移动而间接地检测出滑动载台1的检测机构43。该检测机构43包括:上下动臂46,在立设于基台33上的轴承构件44上,由水平支轴45所枢支;驱动销47,安装于马达支持板37的侧面而嵌合于从水平支轴45的位置延伸于马达32侧的上下动臂46的前端二股部;凸轮板48,安装于从水平支轴45的位置长长地延伸于马达32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上下动臂46的自由端部上;以及极限开关49,经由支持板50安装于基台33上,使检测杆49a位于该凸轮板48上。
如图17及图20所示,前后方向上相互平行的二根安装框51a、51b的前端部安装于基台33的后侧边部上,对地面的安装盘52经由高度可调整的螺栓53分别安装于该二根安装框51a、51b的后端部的左右两外侧与基台33的左右两侧边的前端部上。然后,如图10、图12、图17以及图20所示,一个摩擦驱动器25安装于一个导轨单元21上,使驱动滚子31位于导轨单元21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即,从基台33的后侧突出的二根安装框51a、51b载置于连结构件24a上并以螺栓锁固,使前端侧的连结构件24a位于基台33的后侧边与后侧左右一对的安装盘52之间。基台33的四个位置的各安装盘52以地脚螺栓(anchorbolt)固定于地面上,而安装摩擦驱动器25。又,导轨单元21中的左右一对的滚子导轨22、23,如图12及图13所示,也包括经由高度可调整螺栓54a、54b安装于在其长度方向适当间隔的位置上的安装盘55a、55b,安装于位在外侧的轨道构件27a的安装盘55a以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上述构造的导轨单元21虽然是沿着滑动载台1的纵送行走路径20而直线状设置,此时的各导轨单元21的设置间隔为如图10所示的各滑动载台1的纵送行走路径20上的储存间距(storage pitch),即前后邻接的滑动载台1,以如图7及图8所示的假想线,在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彼此经由突出片15a、15b突合的状态时的滑动载台1间的间距,换言之,设置成将长度相同的突出片15a、15b的其中之一的突出片长度加上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全长而得到的长度L1与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之间的间隔L2相等。因此,在前后邻接的导轨单元21的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2之间与不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3之间,如图所示可有少许的空间,隔着该空间的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2的端部的双突缘滚子26之间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的端部的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的端部的无突缘的滚子30之间的间隔比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22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中双突缘滚子26之间的间隔以及两不具有突缘的滚子30之间的间隔还小,因此滑动载台1可在前后邻接的导轨单元21之间安全且顺利地移动。
在上述的构造的纵送行走路径20中,滑动载台1位于其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下侧面重叠于任一导轨单元21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上。然后,位于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下侧的驱动滚子31从图19所示的上升极限位置,如图20所示,抵抗压缩线圈弹簧39的偏压力而由纵送用摩擦驱动杆4下压,对该纵送用摩擦驱动杆4的下侧面4a而以既定的摩擦力压接,同时伴随驱动滚轮31的下压,在水平支轴36的周围,向下摆动的上下动臂35的驱动销47将检测机构43的上下动臂46的前端部在水平支轴45的周围向下压,因此该上下动臂46的后端的凸轮板48使极限开关49的检测杆49a向上突起,将OFF状态(滑动载台的非检测状态)的该极限开关49切换至ON状态(检测出滑动载台状态)。极限开关49切换至滑动载台被检测出的状态,连带使马达32动作,使驱动滚子31于滑动载台推进方向旋转驱动,由此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于其长度方向被摩擦驱动,滑动载台1在导轨单元2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上由双突缘滚子26与不具有突缘滚子30导引,同时在纵送行走路径20上,于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长度方向,即纵方向上前进驱动。
滑动载台1在纵送行走路径20上,在如上所述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长度方向,即纵方向行走时,滑动载台1的单侧的棒状滑动构件2a虽然在各导轨单元2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的双突缘滚子26上滑动,此时,夹持棒状滑动构件2a的各双突缘滚子26的两侧的突缘部在与棒状滑动构件2a交叉的前后一对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以及倾斜连结构件8a、9a上,通过邻接于该棒状滑动构件2a而形成的凹槽部12a~12f内。换言之,通过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的各双突缘滚子26的两侧的突缘部夹持棒状滑动构件2a而防止在纵送行走路径20上行走的滑动载台1在相对于棒状滑动构件2a(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长度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作横向滑动。
如上所述,突设于前进驱动的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后端的突出片15b在摩擦驱动器25的正前方,于前进方向侧邻接的下一个导轨单元21的摩擦驱动器25的区懂滚子31被突设于该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前端的突出片15a下压,同时该摩擦驱动器25的检测机构43的极限开关49从OFF状态(滑动载台的非检测状态)切换至ON状态(滑动载台检测状态),由于以马达32于滑动载台推进方向作旋转驱动,滑动载台1不停止而由下一个导轨单元21的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接续驱动,使连续地沿着纵送行走路径20前进行走。在滑动载台1的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的后端的突出片15b的后方的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由压缩线圈弹簧39的偏压力上升回复至上升极限位置,随此,在水平支轴36的周围向上摆动的上下动臂35的驱动销47将检测机构43的上下动臂46的前端部在水平支轴45的周围向上推压,因此该上下动臂46的后端的凸轮板48下降,极限开关49的检测杆49a向下摆动回复,极限开关49从ON状态(检测出滑动载台状态)回复至OFF状态(滑动载台的非检测状态)。以该极限开关49的动作对马达32遮断通电而停止驱动滚子31。
各导轨滚子21的摩擦驱动器25对应于纵送行走路径0上的各滑动载台1所要求的行走条件,以现有的各种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例如,以滑动载台1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下压驱动滚子31而成为检测机构43(极限开关49)为ON状态(滑动载台检测状态)时,仅一个下方侧的导轨单元21的摩擦驱动器25的检测机构43(极限开关49)为OFF状态(滑动载台非检测状态)时,马达32作动而旋转驱动驱动滚子31,此控制方法为现有的。
图14~图16为表示滑动载台1的横送行走路径60的构造,该横送行走路径60为在导轨单元61在行走路径方向上适当间隔直列地设置而成。各导轨单元61为相同构造,其包括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2与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3、使两滚子导轨62、63的前端部附近位置彼此相互连结一体化的连结构件64以及安装于该连结构件64的摩擦驱动器65。该导轨单元6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2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3与根据先前图10~图13所说明的构成纵送行走路径20的导轨单元2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2与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23在长度及间隔上为相同的构造,摩擦驱动器65与上述导轨单元21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25为相同的构造,给予相同的参照符号而省略其说明。又,安装于该导轨单元61的缆线锁扣件66虽然与上述导轨单元21的缆线锁扣件29的位置为左右相反,但配设于与导轨单元21相同侧亦可,在此情况下,在任何的导轨单元21、61中可节省。
然后,导轨单元6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2在滑动载台1的前后一对短棒状滑动构件3a、3b内,在其长度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持在凹槽部13a~13d并排设置侧的棒状滑动构件3a,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3支持另一边的棒状滑动构件3b,该等滚子导轨62、63的双突缘滚子26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30,以经常至少双突缘滚子26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30支持棒状滑动构件3a、3b的间隔,在利用角材的导轨构件27a、27b之间以水平支轴枢支,导轨构件27a、27b的全长大体上比不包含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突出片16a、16b的全长还短。又摩擦驱动器65的驱动滚子31压接于滑动载台1的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下侧面5a。
上述构造的导轨单元61沿着滑动载台1的横送行走路径60设置成直列状,此时各导轨单元61的设置间距,如图14所示,在各滑动载台1的横送行走路径60上的储存间距(storage pitch),即前后邻接的滑动载台1,如图7及图8的假想线所示,在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彼此经由突出片16a、16b突合的状态时的滑动载台1间的间距,换言之,设置成将长度相同的突出片16a、16b的其中之一的突出片长度加上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全长而得到的长度L3与摩擦驱动器65的驱动滚子31之间的间隔L4相等。因此,在前后邻接的导轨单元61的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62之间与不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63之间,如图所示可有少许的空间,隔着该空间的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62的端部的双突缘滚子26之间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3的端部无突缘的滚子30之间的间隔比具有突缘的滚子导轨62及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3中双突缘滚子26之间的间隔以及无突缘的滚子30之间的间隔还小,因此滑动载台1可在前后邻接的导轨单元61之间安全且顺利地移动。
在上述的构造的横送行走路径60中,滑动载台1位于其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下侧面5a重叠于任一导轨单元61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65的驱动滚子31上。然后,若各导轨单元61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65的驱动滚子31以与先前说明的纵送行走路径20中的各导轨单元21所具备的摩擦驱动器25的驱动滚子31相同的条件进行控制,则滑动载台1经由双突缘滚子26与无突缘滚子30在导轨单元61的具有突缘滚子62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63上被导引,同时在横送行走路径60上于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长度方向,即横方向进行前进驱动。
滑动载台1在横送行走路径60上,如上所述于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长度方向,即横方向行走时,滑动载台1的单侧的棒状滑动构件3a在各导轨单元61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2的双突缘滚子26上滑动,此时,夹持棒状滑动构件3a的双突缘滚子26两侧的突缘部在与棒状滑动件3a交叉的左右一对的长棒状滑动构件2a、2b及纵送用摩擦驱动用杆4上通过邻接于该棒状滑动构件3a而形成的凹槽部13a~13d。换言之,可通过具有突缘滚子导轨62的双突缘滚子26两侧的突缘部夹持棒状滑动构件3a而防止在横送行走路径60上行走的滑动载台1相对于棒状滑动构件3a(横送用摩擦驱动用杆5)的长度方向于左右横方向做横向滑移。
各导轨单元61的摩擦驱动器65与纵送行走路径20上的各导轨单元21的摩擦驱动器25相同,根据各滑动载台1所需要的行走条件,以现有的各种方法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图1A~图9所示的滑动载台1,在纵送行走路径20中于与滑动载台1的前后长度方向平行的纵方向行走(纵送)的同时,在横向行走路径60中于与滑动载台1的左右宽度方向平行的横方向上行走(横送)。无论如何,虽然使用该滑动载台1而搬运工件W的搬运路径,通过例如平行并列且行走方向相反的二个纵送行走路径20(或横送行走路径60)以及在两纵送行走路径20(或横送行走路径60)之间移载滑动载台的现有的各种横移件,使滑动载台1循环行走而构成无终端的形状,但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活用横送行走路径60(或纵送行走路径20)而作为上述横移件所形成的滑动载台1的搬运路径。
又,以本发明的摩擦驱动器所驱动的载台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型态所示的滑行型态的滑动载台1,也可以是具备在行走路径侧铺设的左右一对导轨上转动的车轮的台车型态的载台。又,本发明的摩擦驱动器所具备的检测机构43的检测器并不限定于由作为上下动臂46的自由端的被检测部的凸轮板48而动作的极限开关49,也可利用电磁感测器或光电感测器等其他的各种的检测器。因此上下动臂46的自由端的被检测部可对应于所使用的检测器的构造而形成。

Claims (5)

1.一种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包括:
支持工件的滑动载台,其具有与载台行走方向平行的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以及与载台行走方向平行、配设于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之间且比所支持的工件的全长还长的摩擦驱动用杆;
摩擦驱动器,其具有一对滚子导轨以及驱动滚子,滚子导轨在使该滑动载台行走的路径上经由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仅可于载台行走方向移动地支持着滑动载台,驱动滚子压接于摩擦驱动用杆的下侧面;
其中,分割成个别支持包含上述摩擦驱动用杆的一台滑动载台而得到的长度,在行走路径方向上,彼此不连接而各自独立地设置的导轨单元被配置于滑动载台的行走路径上,各导轨单元包括分别可移动地支持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的左右一对滚子导轨、两滚子导轨彼此连结而一体化的连结构件、以及安装于该连结构件上,且设于导轨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一上述摩擦驱动器,各导轨单元设置成各导轨单元所具备的上述摩擦驱动器的驱动滚子间的间隔大体上与上述摩擦驱动杆彼此突合的状态下的滑动载台的储存间距(storage pitch)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其中上述摩擦驱动用杆配设于上述左右一对的棒状滑动构件间的中央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其中构成上述导轨单元的左右一对滚子导轨包括具备左右一对突缘部的双突缘滚子以适当间隔枢支的具有突缘滚子导轨、以及不具有突缘滚子以适当间隔枢支的不具有突缘滚子导轨,两者组合而形成,在左右一对棒状滑动构件之内,以具有突缘滚子导轨支持的侧边的棒状滑动构件与其他的构件的连接部上,形成容许双突缘滚子的左右一对的突缘部通过的凹槽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其中在上述摩擦驱动用杆的两端,邻接于行走方向的前后的滑动载台彼此接近时,相对于行走方向左右横方向并列且与摩擦驱动用杆的下侧面齐平地设有相同长度的突出片,并经由于行走方向的前后的滑动载台的摩擦驱动用杆彼此并列的上述突出片彼此突合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其中上述摩擦驱动器中,支持具有驱动滚子的马达的基台并未载置于轨道单元的上述连结构件上而是沿着该连结构件配置,在上述基台上设有载置固定于上述连结构件上的安装框架以及通过高度调整螺栓安装于该基台的安装盘。
CN2009100032247A 2008-01-15 2009-01-15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Active CN101486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5536/08 2008-01-15
JP2008005536A JP4507015B2 (ja) 2008-01-15 2008-01-15 滑り荷台利用の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366A true CN101486366A (zh) 2009-07-22
CN101486366B CN101486366B (zh) 2011-06-15

Family

ID=4088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2247A Active CN101486366B (zh) 2008-01-15 2009-01-15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07015B2 (zh)
CN (1) CN1014863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907A (zh) * 2012-08-17 2012-11-21 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推车的导向装置
CN10614368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车改制的多功能柔性平台
CN106904394A (zh) * 2017-03-29 2017-06-3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输送装置和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8819B2 (ja) * 2008-01-15 2010-09-08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摩擦駆動搬送装置
CN101823621A (zh) * 2010-04-14 2010-09-08 王树生 使用于螺杆升降机中的叉形导轨的叉形件及螺母结构
JP5552393B2 (ja) * 2010-08-05 2014-07-16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用走行体利用の搬送装置
DE102018108436A1 (de) * 2017-04-11 2018-10-11 Ebz Systec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für eine automatisierte Fertigungsstraße, Bauteilträgerwagen für eine Förde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Fördereinrichtung
CN109911311B (zh) * 2019-03-29 2023-10-31 北京大森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连续叠层理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6223B2 (ja) * 2000-09-14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搬送装置および車体搬送方法
JP2005239056A (ja) * 2004-02-27 2005-09-08 Tsubakimoto Chain Co 自動車ボディ横向き搬送装置
JP3905532B2 (ja) * 2004-07-07 2007-04-1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自動車ボディ搬送機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907A (zh) * 2012-08-17 2012-11-21 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推车的导向装置
CN106143681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车改制的多功能柔性平台
CN106904394A (zh) * 2017-03-29 2017-06-3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输送装置和车辆辐射扫描检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366B (zh) 2011-06-15
JP4507015B2 (ja) 2010-07-21
JP2009166935A (ja)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6366B (zh) 利用滑动载台的搬运装置
US8230988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vehicles onto conveyor
US7458455B2 (en)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lifting/lowering to-be-conveyed object support table
CN101238021A (zh) 台车式运送装置
KR20160024984A (ko) 차량의 배터리 교환 방법 및 장치
US5158413A (en) Car parking frame
AU2009323228B2 (en) Dock leveler
CN108190402B (zh) 车辆输送装置及扫描检查系统
CN1970326A (zh) 用于滑顶的提升机构和包括这种提升机构的车顶
JP5057039B2 (ja) 台車式搬送設備
CN101486365B (zh) 摩擦驱动搬运装置
CN102795454B (zh) 汽车组装作业线中的车体搬送台车
DK2443285T3 (en) Storage cart for transport of roll goods
JP4196348B2 (ja) 搬送装置
US2728467A (en) Parking tower structure
RU2004119990A (ru)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груза 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варианты)
WO2024001131A1 (zh) 一种换电平台及换电站
US20230015130A1 (en) Parking facility for motor vehicles
JP4507014B2 (ja) 滑り荷台利用の搬送装置
KR101529959B1 (ko) 이동식 자동화 자전거 보관소
JP5398578B2 (ja) 索道設備のプラットホームにおける可動ステップ
CN207890969U (zh) 一种专用移载小车自动升降装置
CN108147312B (zh) 专用移载小车自动升降装置
CN207759713U (zh) 轮胎移栽机构以及轮胎码垛定位辅助装置
CN219194389U (zh) 一种双轨式提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