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4228A - 运输带托辊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运输带托辊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4228A
CN101454228A CN200780019711.1A CN200780019711A CN101454228A CN 101454228 A CN101454228 A CN 101454228A CN 200780019711 A CN200780019711 A CN 200780019711A CN 101454228 A CN101454228 A CN 101454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m
idler
box
carriage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97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4228B (zh
Inventor
L·D·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envee Holding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envee Holding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69016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6901674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nvee Holding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Allenvee Holdings Pty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AU2007/0004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7112484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454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4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4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输带托辊组件(10),用于支承运输带(11),包括支承框架(12)和至少一个托辊盒(13),支承框架(12)具有横断运输带(11)延伸的至少一个伸长直线或纵向弯曲的支承梁(16),盒(13)具有托辊辊(30),盒(13)被安装于支承梁(16)用于沿其滑动。

Description

运输带托辊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带托辊组件,并特别涉及通常用于带式运输机、但非专用于采矿业中运输特殊原料的运输带托辊组件。
背景技术
带式运输机常在采矿业中使用,用于运输例如被采原料的特殊原料,例如煤或矿石。这种运输机包括用于承载在多个运输带托辊辊组上支承的待运输原料的移动带。运输带托辊辊组通常包括以首尾相连关系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托辊辊。在一种特殊安排中,运输带托辊辊组包括中心辊和中心辊相反侧上的侧辊。运输带托辊组进一步包括设有间隔开槽的托座或突出部(lug)的支承框架以容纳托辊辊的轴的相反末端。可以将托座配置成以相对于彼此的钝角来支承辊,或者当存在中心辊和相反侧辊的情况下,侧辊与中心辊呈钝角从而辊上支承的带形成凹碟形横截面。一些运输带托辊组有通过为辊轴提供多个安装点而改变各辊之间角度的规定。因此可以在辊被轴向对齐、和其上支承的带与辊被倾斜的其它位置大致在一个平面的一个位置之间对辊进行调节,从而使其上支承的带具有凹碟或槽状外形。
为了替换或维修而从上述类型的运输带托辊辊组卸下托辊存在多种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停止运输带的工作才能拥有到运输带托辊辊组的通路。另外,在升高的位置处对托辊组进行托辊替换通常需要工人穿戴上安全装备且在此过程期间可能需要多于一个人在托辊组上工作。另外,在地面安装的结构上,需要工人躺在运输带的回行线下面,从健康和安全需要或法规的角度上是不希望这样的。可能还需要工人躺在运输带结构内部来替换中心托辊辊,这也可能是不安全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克服或减轻了上述缺点或其至少为现有运输带托辊组件提供一种有效的可选方法。本发明另一方面希望提供一种具有一系列运输带托辊组件的运输带装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带托辊组件的托辊辊盒的支承框架。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从以下介绍而变得显而易见。
因此本发明在一个优选方面中提供一种包含支承框架的运输带托辊组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至少一个伸长直线或纵向弯曲的支承梁、和至少一个托辊盒,每个所述托辊盒包括托架和可转动支承在所述托架上的托辊辊,所述托架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梁用于沿其滑动。
当托架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梁时,托架上支承的辊相对于支承梁纵向延伸。
托架优选被保持于支承梁并适于在所述支承梁的末端上被向前安装或从所述支承梁的末端被向前取下。托架适于包括优选在托架相反末端处纵向间隔的梁配合装置,其将托架并因此盒保持于梁并允许托架相对于梁的纵向滑动。当被保持于曲线梁时托架在相对于相反末端梁配合装置之间的梁的弦方向上延伸。在一种安排中,每个梁配合装置包括凹状凹部用于容纳并保持梁。每个梁配合装置可以包括C-形托座,其限定凹形凹部且其具有可位于梁下侧上的向内相对导向的指部。
托架可包括主线伸长的支承部件和末端底座用于容纳托辊辊的轴或杆的相反末端。可以提供固定器来将轴或杆固定于末端底座。主线伸长的支承部件适于包含V-形横截面的部件,例如具有V最高顶点并位于邻近辊的角形部件。V-形部件具有对应侧边缘以用做偏导装置,用于从运输带散落的原料。
邻近盒的主要支承部件可以使它们的邻近末端或其梁配合托座当支承在梁上时处于实际邻接,以防止残骸进入和在邻近盒之间堆住原料。可以转变主要支承部件的末端或托座的角度使它们之间邻接。
梁可以包含细长的轨道,其宽度大致大于其厚度,从而它具有带状形状,且提供伸长的加强装置用于加强轨道。伸长的加强装置可以包括轨道上或下侧上的肋。肋可以在轨道中心布置并以直角延伸到那里,从而支承梁具有T形或颠倒的T形外形。梁可以为钢结构并可以是曲线或直线的。
在另一种安排中,至少一个支承梁包含一对间隔的平行轨道。这种安排中的托架适于包括末端托架部件,而辊的轴或杆被分别支承在末端托架部件的相反末端。末端托架部件可以具有例如相反侧上的缝的装置,适于分别与间隔的轨道配合,以将托架保持于轨道以便沿其滑动。
托架优选具有中心纵轴而辊从中心轴偏移。辊可以偏移到支承梁的一侧。各个盒可以适于安装在支承梁上从而使一个盒的辊从梁上支承的其它盒的辊偏移或与其对齐。出于此目的在将盒安放在支承梁上之前可以简单反转其方向。
盒适于包括闭锁装置,其适于将一个盒的托架与邻近盒的托座可释放地相互连接,由此支承梁上多个相互连接的盒可以沿着支承梁一起移动,这有利于将盒从支承梁的一端脱离。闭锁装置可以包含闭锁钩或突出部。可以通过在将盒安装于支承梁或将盒从支承梁取下期间相对于邻近盒扭转或举起一个盒而将闭锁装置与邻近盒相连或分离。
优选将多个托辊盒安装于支承梁,而伸长的支承梁的纵剖面或曲线确定托辊盒和该盒的托辊辊相对于彼此的方向。至少一个支承梁适于关于托辊组件之上中心处、并因此托辊组件上支承的运输带的中心处安排的曲线中心是对称弯曲的。因此支承梁在其上侧上是凹的从而托辊盒的托辊辊被安排成相互之间呈钝角,以使辊上支承的运输带形成为对称槽状外形。不过支承梁是直线,其上支承的各盒的辊大致共面以支承大致平的或平坦的运输带。
通常支承梁可以支承包含中心托辊盒和相反侧托辊盒的三个托辊盒。支承梁适于为曲线或弓形形状从而使中心托辊盒及其托辊辊大致水平,而侧托辊盒及其托辊辊在中心托辊盒及其托辊辊的相反侧上向上倾斜。因此其上支承的运输带将具有中心托辊辊上大致水平的支承的其中心部分和向上转变角度的其相反侧部分以限定槽,用于承载例如煤或岩石的特殊原料。
不过支承梁可以只支承两个托辊盒或多于三个盒。当支承梁支承两个托辊盒时,托辊盒的托辊辊可以呈钝角从而限定用于运输带的V-形支承,以由此限定运输带中的V-形槽。
支承框架适于包括相反末端安装装置,用于在运输带框架结构下面悬挂支承梁。枢轴装置可以与至少一个末端安装装置有关,用于转动安装支承梁的至少一个末端。相反末端安装装置适于为可释放的,以允许支承梁在可操作位置与不可操作位置之间围绕枢轴装置的转动轴枢轴转动,在所述可操作位置中托辊盒支承运输带,在所述不可操作位置中将支承梁从运输带移走并且在该位置中盒可以从支承梁的一端,例如从一个所述运输带上的运输带走道从支承梁向前移动,或在支承梁上向前移动。
更优选地是,每个安装装置包括枢轴装置,一个或另一个枢轴装置是可释放的以允许支承梁围绕离开可操作位置的任一末端枢轴转动。
安装装置适于包含在支承梁相反末端处的末端安装托座,而枢轴装置适于将每个安装托座枢轴连接于可以安装于运输带框架结构的悬架。安装托座与悬架之间的枢轴连接适于限定相对于运输带纵向延伸的转动轴。优选由可释放的枢轴销限定枢轴连接。
提供适当装置对不可操作位置下面的支承梁的枢轴运动进行限制。这种装置可以包含固定于末端安装托座与相关悬架并在其间延伸的柔性元件或链。
在另一优选方面中,本发明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运输带托辊盒的支承框架,每个所述盒包括转动支承至少一个托辊辊的托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伸长的支承梁,所述托架适于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框架用于沿其可滑动,而所述辊或多个所述辊相对于所述支承梁纵向延伸,而其中所述支承梁是直线或纵向弯曲的,以由此确定所述托辊盒的辊在所述梁上的方向。
在又一优选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多个运输带托辊组件和在所述运输带托辊组件上支承的运输带的运输带装置,每个所述托辊组件包含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至少一个伸长直线或纵向弯曲的支承梁、和至少一个托辊盒,所述托辊盒包括托架和转动支承在所述托架上的托辊辊,所述托架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框架用于沿其滑动。
支承框架适于包括安装装置用于将支承梁的相反末端安装于运输带框架结构,从而使支承梁从框架结构被悬挂。至少一个安装装置适于具有枢轴装置用于使支承梁与框架结构枢轴连接。相反末端安装装置适于为可释放的以允许支承梁在可操作位置与不可操作位置之间围绕枢轴装置枢轴转动,在可操作位置中所述梁上的托辊盒支承运输带,在不可操作位置中支承梁与运输带间隔并且在该位置中盒可以从至少一个支承梁的一端从该支承梁向前移动或在该支承梁上向前移动。
用于盒的支承梁可以具有任何横截面外形,例如T-形或颠倒的T-形横截面,V或颠倒的V-形,中空圆或“三叶草树叶”横截面或任何其它形状。支承梁还可以包括上述或其它外形的一个或多个轨道。如贯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使用的术语“支承梁”因此包括如参考上述的梁或梁的组合、或任何其它横截面外形的一个或多个梁或轨道。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组分可以由金属或合金构造。
附图简述
现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等距视图,所示相关运输带被切断;
图2、3和4是图1的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端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A-A线示出托辊盒夹具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示出图1至4的运输带托辊组件的主要支承梁;
图7是运输带托辊组件的悬架的下侧视图;
图8是运输带托辊组件的运输带托辊盒的托座的等距视图;
图9和10是图8的托座的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11示出主要支承框架降低以便托辊盒安装或取下时的运输带托辊组件;
图12示出可以将一系列托辊盒安装于支撑梁或从其取下的方式;
图13示出图1中示出类型、但具有直线支承梁的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等距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可选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等轴视图;
图15是图14的托辊组件的端视图;
图16是图14的运输带托辊组件的支承框架的等轴视图;
图17是用于图14的托辊组件的盒的辊托架的等轴视图;
图18是图17的盒的辊托架的端视图;
图19是根据发发明又一实施方案一对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等轴视图;和
图20是图19的一个托辊组件的分解视图。
优选实施方式详述
参考附图并首先参考图1至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用于支承运输带11(切断地示出)的运输带托辊组件10,托辊组件10包括支承框架12和三个运输带托辊辊盒,辊盒包括中心托辊盒13和相对的端托辊盒14和15,下文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图6所示支承框架12包括主线伸长的支承部件或梁16,其包括细带状部件,并限定了用于配合托辊辊盒13、14和15的轨迹或轨道。梁16为对称凹曲线或弓形外形,其在装置10和带11向上间隔的、并中心定位在装置10和带11的中间对侧上的中心上具有半径R,并与带11的中心纵轴对齐(见图4)。通过相应弯曲的肋或加强部17在梁16的下侧支承梁16,所述肋或加强部17沿着部件16的全长延伸并固定于部件16以沿着其长度对部件16提供支承。在横截面中,部件16和支承肋17具有T形外形。部件16和肋17通常由钢形成并通过焊接连接。
支承框架12还包括J-形外形并由金属板形成的端安装托座18。托座18具有与梁16的下侧及肋17相连的下连接部分19和从部件16的末端偏移的向外移出的支柱20,支柱20在其上端以管状枢轴固定件21终止。枢轴固定件21使支承框架12能够被安装于间隔的悬架22上,其被安装于运输带框架结构(图4中以虚线示出),以使支承梁16在与带11大致呈直角的方向延伸并通过端安装托座18悬挂在运输带框架结构下面。
悬架22为角托座形状并设有间隔的管状吊件23(见图7),其被间隔分开从而使管状枢轴固定件21能被容纳于其间。当管状枢轴固定件21与托座22的吊件23对齐时,可以将可卸式枢轴销24插入通过部件23和固定件21以限定转动轴X-X,其与梁或部件16大致呈直角。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支承框架12两端提供类似的枢轴连接,从而允许一个或另一个安装托座18从其相关的悬架22脱离,并允许安装于其上的支承梁16和运输带托辊盒13、14和15在支承框架12的一端或另一端处围绕铰链轴X-X向下枢轴转动,这有利于对运输带托辊组件的维修或从支承框架12一侧更换、改变或修理托辊盒13、14和15,下文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托辊盒13、14和15为大致相同的外形,因此将只描述盒13。如图8至10所示,盒13具有托架,其包括为V-形横截面的主线伸长的安装部件25,并常包括角铁,部件25的顶点26是最高点,而部件21的相对边缘24在相对侧从顶点26向外倾斜。一对端辊安装托座27临近部件25的相对两端被固定于部件25,以从部件25的顶点26向上延伸。端安装托座27具有槽28,支承托辊辊30的辊轴或杆29的各相对两端可容纳于其中。可以提供装有弹簧的端板或其它固定装置来将轴29固定于每个端托座27。应在图10中注意到的是V-形安装部件25的顶点26与辊30的外围邻近并在其之下且大致平行于辊30延伸。不过,安装托座27的轴容纳槽28相对于部件25的纵向中心线偏移,以由此相对于部件25的纵向中心线而偏移轴29和辊30,如图9中那样显而易见。
一对滑动托座31在部件25下侧被固定于部件25的相对两端。以与梁或部件16的横界面类似或与梁或部件16互补的C形凹状凹部32形成每个托座31,从而能够容纳梁16以便将托辊辊盒13保持于梁16但允许沿其滑动。托座31包括相对的朝里的指部33,其限定凹部32并适于在盒13的每个末端处定位在梁16的下侧上以保持托座31、并因此将盒13保持于梁16。横断部件25、同时大致相互平行而延伸的托座31在竖直纵向延伸的平面内相互之间以钝角转换角度,以允许弯曲梁16上邻近盒13的托座31之间紧靠。
每个托座31还承载钩状闭锁突出部34,而一个托座31的突出部34处在相反末端托座41上的突出部34的相反侧上。一个托座31上的突出部34能够钩在邻近盒14(或15)的邻近托座31上以便用首尾相连关系互锁邻近的盒13、14和15。当从梁16取下一个盒13或将一个盒13安装于梁16时,通过相对于邻近的盒14(或15)拧转一个盒13,一个盒13的突出部34可以从与邻近盒14(或15)的托座31的配合中脱离,反之亦然。这将因此脱离邻近盒13和14(或15)。不过,突出部34能使梁16上的所有盒13、14和15相互连接并象一个那样沿着梁16滑动。
为了以沿着梁16将盒13、14和15保持在固定位置中,梁16在每个末端处设有缝36,U-形末端加紧件37(也参见图5)可以通过缝36伸出以紧靠邻近的滑动托座31。借助于自由保持于支承框架12末端的加紧螺栓38将加紧部件36可释放地保持在位,加紧螺栓38延伸通过加紧件37中的孔39并与螺母40配合,可以紧固螺母40以使部件37夹紧在位紧靠托座31。
链41或其它柔性部件被连接在悬架22和安装托座18之间以在支承框架12和托辊盒13、14和15被降低时承受其末端的重量,如下所述。
在图1至4的操作位置中,将三个托辊盒13、14和15安装于梁16以支承运输带11。将一个盒13在梁16的中心定位同时其它两个盒14和15包含位于中心盒13相反侧上的左手侧和右手侧盒。各个盒13、14和15的辊30上支承的带11将被形成为横截面为槽形的外形将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由于侧盒14和15向上倾斜的方向如由梁14中的纵向曲线所限定的那样。
进一步如图所示的那样,左手和右手盒14和15是横向对齐的而中心盒13相对于由图1和2中箭头Y指示的带11的运动方向从侧盒14和15向后偏移。在将盒13、14和15定位在梁16上之后,将末端加紧件37施加于以相互之间用首尾相连关系保持盒13、14和15的梁16的相反末端。另外,邻近的盒13、14和15的各部件25的末端托座31相互之间大致邻接并紧密配合,如图4中所示,以使部件25沿着梁16形成大致连续的挡板,其降低了任何原料或残骸从运输带11经过盒13、14和15之间掉落的可能性。如果盒13、14和15以不同曲线用在梁16上,则对盒部件25的托座31进行角度调节以使它们能够邻接。部件25的向外倾斜的表面24进一步用做斜坡或偏导装置以将从带11掉落的任何原料导向到离开盒13、14和15之外。
在要替换或维修托辊盒13、14或15之处,用手操作的链绞盘42(已知为cumalong)被连接在悬架22和安装托座18之间并操作用于拉紧链43以承受支承框架12末端的重量,这允许枢轴销24被分离以释放支承框架12的末端。接着可以进一步操作绞盘42以降低支承框架12的被释放末端,绞盘42围绕对应的枢轴销24枢轴转动直到链41变得拉紧并承受框架12的重量,如图11中所示。由一个工人在运输带一侧上的走道上并且在带11正在移动时就可以执行该全部过程,并因此不会使工人暴露于危险。另外,当从盒支承梁16的相反末端向外移出安装托座18时,正在释放枢轴销24并降低和升高框架16和取下或替换盒的工人不会暴露于托辊组件10下面的危险区域。
在支承框架12并因此梁16被降低之后,可以通过解开加紧螺母39而取下加紧件37而托辊盒13、14和15可以从梁16降低的末端向前滑动,如图12中所示。由于当盒15从梁16滑动时盒13、14和15通过连接突出部34可释放地相互连接,所以其它盒14和15也沿着梁被拉动。为了释放突出部34,当引领盒15从梁16末端退出时在Z方向上稍微扭转引领盒15,以便使其从邻近盒13脱离,并且该过程可以重复用于下一个盒。
为了安装,可以通过将盒13、14和15的各托座31定位成使梁16可容纳在托座31的凹部32中而将托辊盒13、14或15在梁16上从其一个末端向前滑动。当梁16位于凹部32中时,盒13、14或15被保持于梁16但能够沿着梁16纵向滑动从而可将它定位在沿着梁16需要之处。每个后续的盒在安装之前被稍微扭转以使各盒能通过突出部或钩34相互连接。安装之后,可以通过加紧件37将盒14、15和16保持在位。
在图1至4中同时显示出盒13、14和15,其中中心盒13从侧盒14和15偏移,可以反转中心盒13的方向以使其辊偏移处在与相反末端盒14和15的辊偏移相同的侧上。因此盒14和15的所有辊30将被纵向对齐,如图3中虚线所示。可选地,可以反转末端盒14和15以使它们的辊30与中心盒13的辊30对齐。
可以改变轨道状梁16的剖面曲线以适于应用,从而可以改变梁16上支承的盒13、14和15的方向。因此梁16中增加的凹度将导致盒13、14和15上支承的带11中更深的槽。
图13的托辊组件10’与装置10大致相同,除了梁16和肋17是直线形状,从而使支承于其上的盒13、14和15的辊30大致共面但以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安装和取下。
本发明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装配于正如用于传统托辊组件的现有安装点,并可以从运输带11一侧以单人操作来安装各盒13、14和15。托辊盒13、14或15的替换也消除了在高处使用安全装备的需要和对躺在运输带的回行线下面改变地面安装结构上的返回托辊的需要。另外,不需要躺在运输带结构内部来替换盒式托辊。另外不需要升高带11而可替换托辊辊而同时带11正在移动。可以改变对运输带托辊组件的底座以适合运输带结构内装置的位置。在与托辊盒的支承框架装配时托辊盒的安装使其盒和辊更少倾向于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虽然示出辊30从主要支承部件25的中心纵轴偏移,但是盒13、14和15可以使辊30与该轴对齐。可以在设计中改变盒13、14和15的部件25并可提供不同的末端安装托座用于支承辊轴29。同时通过支撑肋17在梁16的下侧上支承梁16,以降低整体高度,可以将肋17设置在梁16的上侧上。可以例如通过设有缝而改变托座30以便在梁16的上侧上容纳肋17。轨道状梁16可以具有不同于所介绍和所示出的其它外形。也可以改变托座31的外形并例如用部件25相反侧上的角支架进行替换。部件25还可以具有不同于上述V-形外形的外形。加紧件37也可以具有不同外形,但适当设计加紧件37以使托辊盒13、14和15在每个末端被夹紧时相互之间以首尾相连邻接的方式被紧固保持。
现在参考图14和15,这里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用于低姿态应用的运输带托辊组件43。装置43包括承载三个托辊盒45的支承框架44,支承框架44在每个末端具有末端安装托座46,框架44通过其可以用类似于上述实施方案的方式从运输带框架结构经由悬架47被悬挂。末端托座46通过类似于上述的可释放枢轴连接部48与悬架47相连,可释放枢轴连接部48允许框架44的一个或另一个末端被释放并被转动降低以便替换或安装托辊盒45。在这种情况下支承框架44包括固定于末端托座46并在其间延伸的一对平行弓形轨道49(参见图6)。轨道49具有角形截面形状的横截面并在纵剖面上具有对称曲线的凹外形。每个轨道49的一个边缘50大致水平并向内导向以对着另一个边缘50。
如图17和18中所示,每个托辊盒45包含辊托架51,其具有角形截面形状的一对平行侧托架部件52和与侧托架部件52相连的一对平行的末端托架部件53。缝54从托架部件53的相反横向侧面向内延伸,缝54与边缘50互补。将一对直立的末端辊安装突出部55分别在从托架51的纵向中心轴偏移的位置处固定于末端托架部件53。突出部55设有缝56,其中可容纳支承托辊辊57的辊轴或杆56的各相反末端。可以提供任何适当的可释放固定装置来将轴56固定于每个突出部55。
每个末端托架部件53还承载钩状突出部58,一个部件53的突出部58处在对应部件53上突出部58的相反侧上。一个部件53上的突出部58可以钩在邻近盒45的邻近部件53上,以便用首尾相连的关系可释放地互锁邻近盒45。
为了安装,将托辊盒45定位成使缝54对齐各轨道边缘50,于是盒45可以在轨道49上向前滑动,从而使盒45保持于框架44但能够纵向滑动。每个后续的盒45相对于其末端向轨道49之外伸出的在前盒45被稍微向上举起,以使被拖拽盒45的钩或突出部58被钩在引领盒45的部件53上,这使得盒45相互连接,并且在将盒45安装到轨道49上时允许盒45象一个那样被移动。在与轨道49配合时托架51正如在上述实施方案中那样不能相互之间脱离。安装之后,可通过类似于图5的夹具37的夹具59将盒45保持在位。
可以如图14中所示那样定位各盒45,从而使中心盒45的辊57从相反侧盒45的辊57偏移,不过可以反转中心盒45的方向从而使其辊57与其它盒45的辊57对齐。可选地,可以反转末端盒45以与中心盒45对齐。
可以用与参考图11和12所述相同的方式取下和/或替换盒45,降低支承框架44的一端以允许盒45依序从运输带的一侧从轨道49滑动。以相反方式安装盒45,如上所述。
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对可选的运输带托辊组件60,其特别可应用于包含可从另一运输带延伸的一个运输带的船装载运输带装置。如图20中所示,每个托辊组件60包括可滑动地支承在伸长的弓形支承梁62上的六个托辊盒61,在这种情况下弓形支承梁62具有颠倒的T形横截面。每个盒61包括托架64,其具有固定于具有颠倒的V-形横截面的主要框架部件66的相反末端的末端托架部件65。托架部件65设有凹状凹部67,其与颠倒的V-形部件66对齐并且其形状类似于梁62的横截面。这使托架64在将被保持在凹部67中的梁62上向前滑动。托架部件65延伸到框架部件66的一侧并使底座68容纳托辊辊70的杆69的相反末端,杆69以横向使用梁62的方式定位托辊辊70。夹紧装置71设置在梁62的相反末端用于当盒61位于梁62上时将盒61夹紧在位。正如上述实施方案那样,将闭锁状-突出部或钩72设置在托架部件65上以便在安装到梁62上时钩在邻近盒61的邻近托架部件65上从而当盒61在梁62上时使它们首尾相连地相互连接。
梁62的相反末端与安装托座73相连,安装托座73被间隔到梁62末端之外,安装托座73设有枢轴底座74用于通过可释放的枢轴销76将托座73枢轴连接于悬架75。将悬架75安装于运输带结构的各框架部件77和78,安装下框架部件78以便相对于上框架部件77纵向移动。
正如上述实施方案那样,可以释放梁62一侧上的销76以允许承载盒61的梁62围绕相应的枢轴销76向下枢轴转动,从而允许在取下夹具71之后取下或替换可以从梁62向前滑动或在梁62上向前滑动的盒61。当然为了允许上托辊组件60的梁62的枢轴转动,有必要通过相对于另一装置77滑动一组框架部件78而将上下托辊组件60移动到相互之间不能竖直对齐。
如图中所示,两个中心盒61使它们的辊70在梁62的一侧上同时其它末端盒61使它们的辊在梁62的相反侧上。不过可以反转中心盒61从而所有的辊70与辊70上支承的运输带横向对齐。
同时图18和19的实施方案显示出具有六个托辊盒的托辊组件60,上述任何托辊组件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盒。
在上述介绍中对现有技术的参考并非作为认同现有技术构成本领域公知常识。
贯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使用的术语“包含”或“包括”及其派生词被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和零件的存在,被参考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零件及其组合的存在或加入。

Claims (21)

1.一种运输带托辊组件,包含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至少一个伸长直线或纵向弯曲的支承梁,和至少一个托辊盒,每个所述托辊盒包括托架和可转动支承在所述托架上的托辊辊,所述托架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梁用于沿其滑动。
2.如权利要求1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托架被保持于所述支承梁并适于在所述支承梁的末端之上向前安装,或从所述支承梁的末端向前取下。
3.如权利要求2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托架包括纵向间隔的梁配合装置,所述梁配合装置将所述托架保持于所述梁并允许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梁的纵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3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梁配合装置包括凹状凹部用于容纳并保持所述梁。
5.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盒包括主线伸长的支承部件和末端底座用于容纳所述托辊辊的轴或杆的相反末端。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梁包含细长的轨道和伸长的加强装置用于加强所述轨道。
7.如权利要求4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梁包含一对间隔的平行轨道,所述托架包括末端托架部件,并且其中所述辊的轴或杆被分别支承在所述末端托架部件的相反末端。
8.如权利要求7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末端托架部件具有相反侧上的装置适于分别与所述间隔的轨道配合以将所述托架保持于所述轨道以便沿其滑动。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托架具有中心纵轴并且其中所述辊从所述中心轴偏移。
10.如权利要求9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辊被偏移到所述支承梁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各个盒适于被安装在所述支承梁上从而使一个盒的辊从所述梁上支承的其它所述盒的辊偏移或与所述梁上支承的其它所述盒的辊对齐。
12.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托架包括闭锁装置,其适于将一个所述盒的所述托架与邻近盒的托座可释放地相互连接,由此所述支承梁上多个相互连接的盒可以沿着所述支承梁一起移动。
13.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中要求的、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承梁的多个托辊盒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并且其中所述伸长的支承梁的纵剖面确定托辊盒与所述盒的托辊辊相对于彼此的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3中要求的运输带托辊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梁在纵向上相对于由所述托辊组件支承的运输带的运动方向是对称弯曲的,由此所述托辊盒的托辊辊被安排成相互之间呈钝角以使所述辊上支承的所述运输带形成为槽状外形。
15.如上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中要求的运输带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相反末端安装装置,用于在运输带框架结构下面悬挂所述支承梁。
16.如权利要求15中要求的、并包括与至少一个所述末端安装装置有关的用于转动安装所述支承梁的至少一个所述末端的枢轴装置的运输带装置,并且其中相反末端安装装置是可释放的以允许所述支承梁和其上支承的托辊盒在可操作位置与不可操作位置之间围绕所述枢轴装置枢轴转动,在所述可操作位置中所述托辊盒支承运输带,在所述不可操作位置中所述支承梁与所述运输带间隔并且在该位置中所述盒可以从所述支承梁的一端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梁向前移动、或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梁上向前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中要求的运输带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枢轴装置,一个或另一个所述枢轴装置是可释放的以允许所述支承梁围绕离开所述可操作位置的任一末端枢轴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中要求的、并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不可操作位置下面的所述支承梁的所述枢轴运动的装置的运输带装置。
19.一种用于一个或多个运输带托辊组件的支承框架,每个所述盒包括转动支承至少一个托辊辊的托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伸长的支承梁,所述一个或多个盒适于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梁用于与相对于所述支承梁纵向延伸的所述辊或所述多个辊沿其可滑动,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梁是直线或纵向弯曲的以由此确定所述托辊盒的所述辊在所述支承梁上的方向。
20.一种包含多个运输带托辊组件和在所述运输带托辊组件上支承的运输带的运输带装置,每个所述托辊组件包含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包括至少一个伸长直线或纵向弯曲的支承梁、和至少一个托辊盒,所述托辊盒包括托架和转动支承在所述托架上的托辊辊,所述托架被安装于所述支承框架用于沿其滑动。
21.如权利要求20中要求的运输带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安装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承梁的相反末端安装于运输带框架结构从而使所述支承梁从所述框架结构被悬挂,至少一个安装装置具有枢轴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承梁枢轴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并且其中相反末端安装装置是可释放的以允许所述支承梁从可操作位置到不可操作位置围绕所述枢轴装置枢轴转动,在可操作位置中托辊盒支承所述运输带,在不可操作位置中所述支承梁从所述运输带移走并且在该位置中所述盒可以从所述至少一个支承梁的所述一端从所述支承梁向前移动或在该支承梁上向前移动。
CN200780019711.1A 2006-03-31 2007-03-30 运输带托辊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6901674 2006-03-31
AU2006901674A AU2006901674A0 (en) 2006-03-31 Conveyor idler assembly
AU2006906126 2006-11-03
AU2006906126A AU2006906126A0 (en) 2006-11-03 Conveyor idler assembly
PCT/AU2007/000406 WO2007112484A1 (en) 2006-03-31 2007-03-30 Conveyor idler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4228A true CN101454228A (zh) 2009-06-10
CN101454228B CN101454228B (zh) 2013-07-17

Family

ID=40735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97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4228B (zh) 2006-03-31 2007-03-30 运输带托辊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4228B (zh)
ZA (1) ZA20081088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6930A (zh) * 2010-11-10 2011-02-09 无锡真木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重型滚筒的支架结构
CN103587914A (zh) * 2012-12-04 2014-02-19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换接头v型下托辊架
CN109550821A (zh) * 2018-11-23 2019-04-02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槽型轨新型滚弯装置及滚弯方法
CN113184449A (zh) * 2021-04-29 2021-07-30 广东华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粉末制品的智能输送管理调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126698B1 (de) * 1976-06-24 1981-03-25 Dieter Buchholz Vorrichtung zum wechseln von girlandentragrollenstationen bzw. einzelner tragrollen
AT389502B (de) * 1985-03-01 1989-12-27 Binder Co Ag Foerdereinrichtung
US5657857A (en) * 1995-09-11 1997-08-19 Neilson; Marvin C. Pivotal idler frame assembly for conveyer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6930A (zh) * 2010-11-10 2011-02-09 无锡真木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重型滚筒的支架结构
CN103587914A (zh) * 2012-12-04 2014-02-19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换接头v型下托辊架
CN109550821A (zh) * 2018-11-23 2019-04-02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槽型轨新型滚弯装置及滚弯方法
CN113184449A (zh) * 2021-04-29 2021-07-30 广东华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粉末制品的智能输送管理调控系统
CN113184449B (zh) * 2021-04-29 2022-03-01 广东华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属粉末制品的智能输送管理调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4228B (zh) 2013-07-17
ZA200810882B (en) 2009-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76457B1 (en) Conveyor idler assembly
US9617085B2 (en) Tilting multiplier
CN101454228B (zh) 运输带托辊组件
JP5407665B2 (ja) テールピース台車及び連続ベルトコンベアの延長方法
CN212291560U (zh) 一种方便下托辊装卸及纠偏的下托辊吊架
US10145242B2 (en) Conveyor bridge
CN217556724U (zh) 桥梁挂篮施工系统的腹板钢筋骨架中转运输安装装置
JP2002114346A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
AU2019201176A1 (en) H&B roller removal tool
CN106185230A (zh) 带式输送机小半径可调转弯装置
CN111470261A (zh) 用于楼宇物流的垂直提升装置及医院物流系统
CN209579385U (zh) 托辊更换工具
CN209632923U (zh) 带式输送机托辊的更换辅助装置
CN207564077U (zh) 一种基于流水线形式装配人行道梯级与链条的装配系统
KR100916093B1 (ko) 분리형 캐리어 롤러 스탠드 어셈블리
CN206142314U (zh) 一种悬挂式传输系统
CN213894009U (zh) 用于楼宇物流的垂直提升装置及医院物流系统
CN114394378B (zh) 综采皮带机h架
CN213894040U (zh) 一种煤矿巷道胶带输送机机头延伸机构
CN214609739U (zh) 一种超重型悬挂输送装置
CN216784671U (zh) 一种桁架输送机
AU2018200600B2 (en) A support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support apparatus for a belt of a conveyor system
JP2018122981A (ja) 重量物運搬装置、及び重量物運搬方法
JP2002173215A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
CN2758482Y (zh) 同步输送机自动改向托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