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5114A - 防坠落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坠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5114A
CN101445114A CNA2008101740597A CN200810174059A CN101445114A CN 101445114 A CN101445114 A CN 101445114A CN A2008101740597 A CNA2008101740597 A CN A2008101740597A CN 200810174059 A CN200810174059 A CN 200810174059A CN 101445114 A CN101445114 A CN 101445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l arrest
arrest parts
parts
tooth ba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40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5114B (zh
Inventor
广田卓也
神原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5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5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51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61B1/02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and platforms including protection devices for the passeng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05B65/0075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for safes, strongrooms, vaults, fire-resisting cabine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坠落装置,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支撑体;安装在支撑体的防坠落部件,其能够在从支撑体突出而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的突出位置和从突出位置后退而位于支撑体之内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用于使防坠落部件在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独立于驱动机构的制动机构,当防坠落部件位于突出位置时,用于抑制该防坠落部件向退避位置的方向移动;其中,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防坠落部件上,并沿该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驱动用齿条;与驱动用齿条啮合的驱动用小齿轮;以及设置在支撑体的驱动马达,用于使驱动用小齿轮转动,以使得防坠落部件与驱动用齿条一同在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Description

防坠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的防坠落装置用于堵塞车站站台和列车之间形成的间隙,以防止乘客乘车或下车时坠落到该间隙中。这种防坠落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中公开。
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公开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体框架、防坠落部件、驱动机构。其中,主体框架呈较薄的箱子形状,设置在站台的列车轨道侧边缘部附近;防坠落部件能够在从主体框架突出而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的突出位置和从该突出位置后退而位于主体框架之内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驱动机构用于使防坠落部件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当列车停在车站时,防坠落部件通过驱动机构从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突出位置而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并在乘客结束乘车或下车之后,防坠落部件通过驱动机构从所述突出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滚珠丝杠、与防坠落部件连接并用螺纹与滚珠丝杠连接的螺母、以及用于使滚珠丝杠绕其轴转动的驱动马达。所述滚珠丝杠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绕其轴进行转动,所述螺母伴随该转动沿着滚珠丝杠进行移动。伴随该螺母的移动,防坠落部件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此外,所述防坠落装置,在乘客乘车或下车时,其防坠落部件会被踩踏。此时,防坠落部件可能被施加从所述突出位置朝向所述退避位置方向的脚踏力。因此,为了防止防坠落部件因该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被施加克服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的制动力。
具体而言,在所述滚珠丝杠的端部设置包括电磁制动器的制动机构,当防坠落部件位于突出位置时,制动机构对所述滚珠丝杠施加用于阻止该滚珠丝杠转动的制动力。而且,驱动马达具有防止自身反转的制动力,该制动力也抑制滚珠丝杠的转动。通过制动所述滚珠丝杠的转动,可以防止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因所述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
此外,作为防坠落部件的驱动机构,除了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所公开的驱动机构以外,还可以采用利用驱动用齿条和小齿轮来使防坠落部件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结构。具体而言,在防坠落部件设置沿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驱动用齿条以及与该驱动用齿条啮合的驱动用小齿轮,使该驱动用小齿轮通过驱动马达进行转动,从而使防坠落部件与驱动用齿条一同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但是,在所述结构中,与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所公开的结构相比,为了防止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因所述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需要更大的制动力。
即,在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所公开的结构中,当防坠落部件受到朝向退避位置方向的所述脚踏力时,螺母的螺纹压在滚珠丝杠的螺纹,在螺母的螺纹和滚珠丝杠的螺纹之间产生克服力,因此,防坠落部件难以因所述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其结果,为防止防坠落部件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不需要太大的制动力。而在利用所述驱动用齿条和驱动用小齿轮的结构中,当防坠落部件受到朝向退避位置方向的所述脚踏力时,该力量作为使驱动用小齿轮转动的力量从驱动用齿条直接施加到驱动用小齿轮。因此,在利用该齿条和小齿轮的结构中,与所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4805号所公开的结构相比,需要更大的制动力。
然而,在利用该齿条和小齿轮的结构中,若要用驱动马达负担施加给防坠落部件的制动力,则不得不采用大型驱动马达,其结果,导致驱动机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地防止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并且抑制驱动机构大型化。
本发明的防坠落装置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支撑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体的防坠落部件,该防坠落部件能够在从所述支撑体突出而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的突出位置和从该突出位置后退的所述支撑体之内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用于使所述防坠落部件在所述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独立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制动机构,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突出位置时,用于抑制该防坠落部件向所述退避位置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坠落部件上,并沿该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驱动用齿条;与所述驱动用齿条啮合的驱动用小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驱动马达,用于使所述驱动用小齿轮转动,以使得所述防坠落部件与所述驱动用齿条一同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在该防坠落装置中,作为对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施加用于抑制该防坠落部件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的制动力的机构,除了驱动马达之外还设置有制动机构,因此,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的制动力和制动机构的制动力,能够可靠地防止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
而且,在该防坠落装置中,除了驱动机构还设置有制动机构,因此能够使单独设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和制动机构分别抑制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向退避位置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减轻驱动马达被要求的制动力,无需采用产生大制动力的大型驱动马达,其结果,能够抑制驱动机构大型化。因此,在该防坠落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抑制驱动机构大型化。
在所述防坠落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防坠落部件上,并沿该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制动用齿条;与所述制动用齿条啮合的制动用小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电磁制动器,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突出位置时,用于抑制所述制动用小齿轮转动。
采用所述结构,可以构成用于抑制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的制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此外,在该结构中,由于制动用齿条沿着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因此,即使在站台内的各位置,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大小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大小,在制动用齿条的长度范围之内,调整对防坠落部件进行制动的突出位置。因此,能够在站台上的各位置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并且能够在所述各位置可靠地防止防坠落部件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方向移动。
在所述的防坠落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用齿条包含树脂材料。
采用所述结构,与由金属形成驱动用齿条时相比,能够实现驱动用齿条的轻量化,其结果,能够实现防坠落装置的轻量化。此外,在本发明的防坠落装置中,如上所述,除了驱动马达以外,通过制动机构也对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进行制动,因此,与只用驱动马达对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进行制动时相比,能够降低当所述脚踏力被施加给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时在驱动用齿条的齿面和驱动用小齿轮的齿面之间所作用的支承应力。因此,即使驱动用齿条包含树脂材料而其强度不如金属制齿条,也能够防止在对位于突出位置的防坠落部件进行制动时驱动用齿条的齿面受到损伤。因此,在该结构中,能够防止驱动用齿条的齿面受到损伤,并且能够实现防坠落装置的轻量化。
在所述防坠落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用于锁定所述防坠落部件的锁定装置。
采用所述结构,通过锁定装置能够在退避位置锁定防坠落部件,因此能够防止防坠落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因误操作而向突出位置方向移动。
在此情况下,所述驱动用齿条可以具有被卡合部;所述锁定装置可以具有卡合部件,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驱动用齿条的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来锁定所述防坠落部件。
采用所述结构,可以构成用于锁定位于退避位置的防坠落部件的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坠落装置在车站站台上的设置位置的概略模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坠落部件位于突出位置时,从该防坠落装置卸下筐体的顶壁部来表示其内部的俯视图。
图3是防坠落部件位于退避位置时的对应于图2的俯视图。
图4是防坠落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坠落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坠落装置1,通过堵塞车站站台100的边缘部和列车之间形成的间隙,防止乘客乘车或下车时坠落到所述间隙中。该防坠落装置1设置在站台100的列车轨道侧边缘部附近的上面,该防坠落装置1的位置对应于停止的列车的车门。尤其,如图1所示,在站台100沿其长边方向弯曲的情况下,站台100的弯曲部的内边缘和列车之间的间隙较大,因而需要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防坠落装置1,以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坠落装置1包括:筐体2(支撑体的一个例子)、轨道4、防坠落部件6、驱动机构8、制动机构10、锁定装置12、称重传感器(load cell)14、控制装置1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将支撑体形成为筐体2,但并不限于此,支撑体至少具有上表面以及用于支撑该上表面的支撑部即可。
所述筐体2呈较薄的矩形箱形状,设置在站台100上面的列车轨道侧边缘部附近。在该站台100的列车轨道侧边缘部形成有与筐体2的形状相对应的矩形凹部100a。在所述筐体2嵌入该凹部100a的情况下,其上表面和站台100的上表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在筐体2的列车轨道侧侧面设置有开口部2a。所述防坠落部件6通过该开口部2a能够从筐体2内突出。
所述防坠落部件6以可移动的状态支撑在所述轨道4。在所述筐体2内设置有两对共4根轨道4。在筐体2内,这些4根轨道4固定在所述筐体2的底壁部上表面。而且,所述4根轨道4沿与站台100的列车轨道侧边缘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并在站台100的长边方向即沿列车轨道的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距离。每对轨道4、4之间的间隔相同。此外,每对轨道4、4在站台100的长边方向上从两侧夹住与所述防坠落部件6的后面叙述的可动支架6b相对应的各个被导支架6e,并且所述每对轨道4、4引导所述各个被导支架6e,使其向与站台100的列车轨道侧边缘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在各个被导支架6e的外侧面设置有图中未表示的滑块,该滑块沿着轨道4进行移动。
所述防坠落部件6用于堵塞列车停车时在站台100和列车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该防坠落部件6安装在筐体2,能够在突出位置A(参照图2)和退避位置B(参照图3)之间进行移动,所述突出位置A是指从所述筐体2突出而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B是指从所述突出位置A后退而位于所述筐体2之内的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防坠落部件6包括填板(filler plate)6a和可动支架6b。
所述填板6a是平板状部件,在防坠落部件6位于所述突出位置A时用于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该填板6a呈沿着站台10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矩形状,其列车侧边缘上设置有橡胶制缓冲部件6c。乘客走过该填板6a,通过车门乘车或下车。
所述可动支架6b在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即与站台100的列车侧(列车轨道侧)边缘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可以移动的状态支撑于所述轨道4,该可动支架6b与所述填板6a连接。该可动支架6b包括由所述轨道4引导的一对被导支架6e、6e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被导支架6e、6e的连接支架6g。
所述一对被导支架6e、6e在填板6a的长边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各个被导支架6e分别夹在所对应的所述各对轨道4、4之间。所述被导支架6e、6e分别由所对应的各对轨道4、4引导,由此,防坠落部件6能够在所述突出位置A和所述退避位置B之间进行移动。在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上,各个被导支架6e的比其大致中央部更靠近列车侧(前侧)的部分重叠在填板6a之下,而各个被导支架6e的比其大致中央部更靠近与列车侧相反一侧(后侧)的部分从填板6a突出。并且,各个被导支架6e的列车侧端部与填板6a的列车侧端部相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6g用于连接所述一对被导支架6e、6e的从填板6a突出的部分之间。该连接支架6g有两根,其中一根连接支架6g用于连接被导支架6e、6e的后端部之间,而另一根连接支架6g用于连接被导支架6e、6e的中间部之间。并且,在所述两根连接支架6g、6g之间架设有沿着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驱动用齿条支撑部6i以及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驱动用齿条支撑部6i用于支撑所述驱动机构8的后面叙述的驱动用齿条8a,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用于支撑所述制动机构10的后面叙述的制动用齿条10a。驱动用齿条支撑部6i和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在站台100的长边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距离。
所述驱动机构8用于使所述防坠落部件6在所述突出位置A和退避位置B之间进行移动。该驱动机构8设置在防坠落部件6的沿站台100长边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附近。由此,当使防坠落部件6在突出位置A和退避位置B之间进行移动时,能够均衡地从驱动机构8向防坠落部件6施加力量,从而能够使防坠落部件6顺畅地进行移动。另外,在筐体2内设置有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开关(proximity switch)以及用于检测退避位置B的接近开关。通过该两个接近开关可以检测出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突出位置A以及退避位置B,并根据该检测信息,驱动机构8停止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
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用齿条8a、驱动用小齿轮8b、驱动马达8c以及传递机构8d。
所述驱动用齿条8a沿与站台100的列车侧边缘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该驱动用齿条8a包含树脂材料,固定在防坠落部件6的可动支架6b的驱动用齿条支撑部6i上。并且,驱动用齿条8a的齿面配置于防坠落部件6的沿站台100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在该驱动用齿条8a的远离列车侧的端部(后端部)上的所述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被卡合孔8e。该被卡合孔8e属于本发明的被卡合部的概念。
所述驱动用小齿轮8b与所述驱动用齿条8a啮合,并且该驱动用小齿轮8b绕垂直轴进行转动。
所述驱动马达8c是电动马达,通过该马达的驱动,所述驱动用小齿轮8b转动,使得所述防坠落部件6与所述驱动用齿条8a一同在所述突出位置A和所述退避位置B之间进行往复移动。该驱动马达8c,在与驱动用齿条8a的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一侧相邻的位置上,以横着设置的状态固定在筐体2的底壁部上。该驱动马达8c的驱动轴的转动经过所述传递机构8d传递到驱动用小齿轮8b。由于横着设置所述驱动马达8c,因而该驱动马达8c的驱动轴水平地予以配置。传递机构8d将所述水平配置的驱动轴的转动转换成绕垂直轴的转动,并将其传递给驱动用小齿轮8b。
此外,驱动马达8c具备图中未表示的制动部,该制动部用于抑制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当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的填板6a被乘车或下车的乘客踩踏而受到朝向退避位置B方向的脚踏力时,该脚踏力经过驱动用齿条8a作为转动力被施加到驱动用小齿轮8b。此时,驱动马达8c利用制动部对驱动轴进行制动,从而抑制驱动用小齿轮8b的转动,由此抑制防坠落部件6因所述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B方向移动。而且,驱动马达8c的制动部,当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出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突出位置A时,按照该检测结果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而在防坠落部件6进行移动时解除对防坠落部件6的制动。
所述制动机构10,当防坠落部件6位于突出位置A时,抑制该防坠落部件6受到所述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B方向移动。该制动机构10独立于驱动机构8,设置在比所述驱动机构8更靠近所述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的位置,并且,该制动机构10位于所述驱动机构8的附近。即,制动机构10设置在防坠落部件6的沿站台100长边方向上的中心位置附近。因此,在制动机构10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时,从制动机构10向防坠落部件6施加的力量的平衡不会过于失去,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防坠落装置6进行制动时发生歪斜。此外,该制动机构10,当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出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突出位置A时,按照该检测结果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而在防坠落部件6进行移动时解除对防坠落部件6的制动。该制动机构10包括制动用齿条10a、制动用小齿轮10b以及电磁制动器10c。
所述制动用齿条10a设置在所述防坠落部件6上,沿着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延伸。该制动用齿条10a包含金属材料,固定在防坠落部件6的可动支架6b的制动用齿条支撑部6j上。
所述制动用小齿轮10b与所述制动用齿条10a啮合,并且该制动用小齿轮10b绕垂直轴进行转动。
所述电磁制动器10c具有与所述制动用小齿轮10b相连接的转动轴,通过对该转动轴进行制动从而抑制制动用小齿轮10b的转动。该电磁制动器10c,当防坠落部件6位于突出位置A时对制动用小齿轮10b进行制动,而在防坠落部件6进行移动时,解除对制动用小齿轮10b的制动而使该制动用小齿轮10b自由转动。该电磁制动器10c,经过制动用小齿轮10b和制动用齿条10a,对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施加克服向退避位置B方向移动的制动力。
所述锁定装置12,当所述防坠落部件6位于退避位置B时锁定该防坠落部件6。该锁定装置12在筐体2内固定在该筐体2的底壁部上,并且配置在比所述驱动马达8c更靠近与列车相反一侧的位置上。该锁定装置12具有与所述驱动用齿条8a的被卡合孔8e卡合的卡销12a。该卡销12a属于本发明的卡合部件的概念。
此外,锁定装置12能够在大致水平方向上使卡销12a向与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进行移动。由此,锁定装置12,当防坠落部件6位于退避位置B时,使卡销12a突出并与驱动用齿条8a的被卡合孔8e卡合,以将防坠落部件6锁定在退避位置B上。并且,该锁定装置12,当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退避位置B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出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退避位置B时,按照该检测结果锁定防坠落部件6,而在防坠落部件6进行移动时使卡销12a后退来解除卡销12a对被卡合孔8e的卡合,从而解除对防坠落部件6的锁定。
所述称重传感器14通过检测所述填板6a的重量,判断该填板6a上是否站有乘客。该称重传感器14被设置在填板6a的下侧。该称重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的信号被传送到所述控制装置16。
所述控制装置16按照从车站控制室传送来的指令信号、从所述称重传感器14传送来的检测信号、从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开关传送来的检测信号以及从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退避位置B的接近开关传送来的检测信号等各种信号,控制驱动机构8的驱动马达8c、制动机构10的电磁制动器10c以及锁定装置12的动作。
具体而言,当使防坠落部件6从所述退避位置B向所述突出位置A移动时(使防坠落部件6进行前进移动时),控制装置16先解除锁定装置12对防坠落部件6的锁定,然后使驱动马达8c驱动来将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突出位置A。并且,当防坠落部件6配置到突出位置A时,控制装置16使驱动马达8c的图中未表示的制动部和电磁制动器10c进行所述制动动作。而当使防坠落部件6从突出位置A向退避位置B移动时(使防坠落部件6进行后退移动时),控制装置16先解除由驱动马达8c的制动部进行的制动和由电磁制动器10c进行的制动,然后使驱动马达8c驱动来将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退避位置B。并且,当防坠落部件6配置到退避位置B时,控制装置16使锁定装置12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锁定。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防坠落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列车没有进站时,如图3所示,防坠落部件6位于筐体2内的退避位置B,填板6a几乎没有从站台100突出。此时,锁定装置12的卡销12a与驱动用齿条8a的被卡合孔8e卡合,使得防坠落部件6锁定在退避位置B上。
而当列车进站并停车时,控制装置16按照从车站控制室传送来的指令信号控制锁定装置12来使卡销12a退避,从而解除对防坠落部件6的锁定。之后,控制装置16使驱动马达8c驱动来使驱动用小齿轮8b转动,从而使防坠落部件6与驱动用齿条8a一同移动到突出位置A。由此,如图2所示,填板6a从站台100的边缘突出,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当该防坠落部件6向突出位置A的方向移动时,制动机构10的电磁制动器10c对制动用小齿轮10b的制动已被解除,制动用小齿轮10b自由转动。
并且,当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突出位置A时,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开关检测出该事实。控制装置16根据从所述接近开关传送来的检测信号停止驱动马达8c的驱动,并启动所述驱动马达8c的制动部,还使制动机构10的电磁制动器10c启动。由此,抑制驱动用小齿轮8b的反转,并且还抑制制动用小齿轮10b的转动。其结果,经过制动用齿条10a对防坠落部件6施加用于抑制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的制动力。其中,制动机构10的制动力明显大于驱动马达8c的制动部的制动力。
在所述状态下,乘客踩踏填板6a通过车门,乘车或下车。此时,朝向退避位置B方向的乘客的脚踏力可能会施加到填板6a,但是由于所述制动力施加到防坠落部件6,所以能够抑制因所述脚踏力导致的防坠落部件6向退避位置B方向的移动。此时,称重传感器14将填板6a重量的检测结果输入到控制装置16。
接着,乘客结束乘车或下车之后,控制装置16按照从车站控制室传送来的指令信号和从称重传感器14传送来的检测结果的信号,解除由制动机构10的电磁制动器10c进行的制动,并且解除由驱动马达8c的制动部进行的制动。之后,控制装置16使驱动马达8c驱动,从而使防坠落部件6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6监视从称重传感器14传送来的检测结果信号,即使来自车站控制室的指令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16,如果称重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是规定重量以上,表示填板6a上站有乘客,控制装置16则不接受来自车站控制室的指令信号。另一方面,在称重传感器14的检测结果是表示填板6a上没有乘客的重量,而且来自车站控制室的指令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16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6解除由电磁制动器10c进行的制动来使制动用小齿轮10b自由转动,并且使驱动马达8c驱动来使驱动用小齿轮8b转动,从而使防坠落部件6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
接着,当防坠落部件6移动到退避位置B时,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退避位置B的接近开关检测出该事实。控制装置16根据从所述接近开关传送来的检测信号控制锁定装置12,使卡销12a突出。由此,卡销12a与驱动用齿条8a的被卡合孔8e卡合,其结果,防坠落部件6锁定在退避位置B。
通过所述方法,本实施方式的防坠落装置1进行动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对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施加用于抑制其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的制动力的机构,除了驱动马达8c之外还设置有制动机构10。因此,通过所述驱动马达8c的制动力和制动机构10的制动力,能够可靠地防止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所述驱动机构8之外还设置有制动机构10,因此,能够使单独设置的驱动机构8的驱动马达8c和制动机构10分别抑制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减轻驱动马达8c被要求的制动力,因而作为驱动马达8c无需采用产生大制动力的大型马达,其结果,能够抑制驱动机构8的大型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可靠地防止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抑制驱动机构8的大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用齿条8a包含树脂材料,因此与由金属形成驱动用齿条8a时相比,能够实现驱动用齿条8a的轻量化,其结果,能够实现防坠落装置1的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驱动马达8c之外,通过制动机构10也对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因此,与只用驱动马达8c对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时相比,可以减轻当所述脚踏力施加到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上时在驱动用齿条8a的齿面和驱动用小齿轮8b的齿面之间所作用的支承应力。因此,即使驱动用齿条8a包含树脂材料而其强度不如金属制齿条,也能够防止对位于突出位置A的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时驱动用齿条8a的齿面受到损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驱动用齿条8a的齿面受到损伤,并且能够实现防坠落装置1的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当防坠落部件6位于退避位置B时锁定该防坠落部件6的锁定装置12,因此能够防止防坠落部件6位于退避位置B时因误操作而向突出位置A的方向移动。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只是一种例子而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范围不依据对所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依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表示,而且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相等意义以及范围之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防坠落部件6的填板6a的形状也可以采用矩形以外的各种形状。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任意设定防坠落部件6的突出位置A以及退避位置B。
具体而言,通过适当调整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开关以及所述图中未表示的用于检测退避位置B的接近开关的设置位置,能够任意设定控制装置16根据所述两个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停止驱动马达8c的驱动的防坠落部件6的突出位置A和退避位置B。
此外,还可以在驱动马达8c内安装编码器,控制装置16在读取该编码器的信号来使防坠落部件6从退避位置B移动到突出位置A时,控制停止驱动马达8c的驱动的时机,从而控制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量,调整防坠落部件6的突出位置A。
如上所述,通过能够任意调整防坠落部件6的突出位置A,能够调整位于突出位置A上的填板6a从站台100的边缘突出的突出量。因此,即使在站台100的各个设置防坠落装置1的位置上,站台100和列车之间形成的间隙大小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其间隙大小将填板6a的突出量调整为适当的突出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还调整制动机构10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的位置。即,由于制动用齿条10a在防坠落部件6的移动方向上与驱动用齿条8a平行地延伸,因此,如上所述,即使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大小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按照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大小,在制动用齿条10a的长度范围之内,调整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的突出位置A。该调整,如同所述驱动机构8,可以通过以下调整进行,即:适当调整用于检测突出位置A的接近开关的位置,从而调整电磁制动器10c对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的位置,或者,根据安装在驱动马达8c内的编码器的信号调整电磁制动器10c进行制动的时机等。
采用所述结构,即使在站台100的每个设置防坠落装置1的位置上,站台100和列车之间形成的间隙大小分别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站台100的各个位置上有效地堵塞站台100和列车之间的间隙,并且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所述各个位置上防坠落部件6因乘客的脚踏力而向退避位置B的方向移动。
此外,在驱动马达8c内安装有编码器的所述方式中,较为理想的是,控制装置16根据编码器所检测出的防坠落部件6的位置信息来判断防坠落部件6移动时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判断,当防坠落部件6接近突出位置A或退避位置B时,降低驱动马达8c的转动速度。采用该结构,能够在突出位置A以及退避位置B上使防坠落部件6稳定且顺畅地进行停止动作。
此外,锁定装置12不限定于所述的使所述卡销12a与驱动用齿条8a的被卡合孔8e卡合来锁定防坠落部件6的结构,而只要能够在退避位置B上锁定防坠落部件6,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通过夹紧位于退避位置B的防坠落部件6来锁定该防坠落部件6的锁定装置。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8和制动机构10各设置有一个,但是还可以设置多个驱动机构以及多个制动机构。此外,根据车辆的种类不同,有可能车门的开口宽度变宽、车门的位置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扩大防坠落部件6在站台100长边方向上的长度,能够适应所述车门的开口宽度的变化以及车门的位置变化。然而,如果扩大防坠落部件6,其重量则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若设置多个驱动机构以及制动机构,即使防坠落部件6的重量增加,也能够良好地移动防坠落部件6并能良好地对该防坠落部件6进行制动。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驱动用齿条8a包含树脂材料,但是,驱动用齿条8a也可以包含金属。

Claims (5)

1.一种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站台上的支撑体;
安装在所述支撑体的防坠落部件,该防坠落部件能够在从所述支撑体突出而堵塞站台和列车之间的间隙的突出位置和从该突出位置后退而位于所述支撑体之内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用于使所述防坠落部件在所述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
独立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制动机构,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突出位置时,用于抑制该防坠落部件向所述退避位置的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坠落部件上,并沿该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驱动用齿条;
与所述驱动用齿条啮合的驱动用小齿轮;以及
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驱动马达,用于使所述驱动用小齿轮转动,以使得所述防坠落部件与所述驱动用齿条一同在所述突出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坠落部件上,并沿该防坠落部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制动用齿条;
与所述制动用齿条啮合的制动用小齿轮;以及
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电磁制动器,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突出位置时,用于抑制所述制动用小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用齿条包含树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用于锁定所述防坠落部件的锁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齿条具有被卡合部;
所述锁定装置具有卡合部件,当所述防坠落部件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所述锁定装置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驱动用齿条的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来锁定所述防坠落部件。
CN2008101740597A 2007-11-28 2008-11-12 防坠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51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07171A JP5059568B2 (ja) 2007-11-28 2007-11-28 転落防止装置
JP307171/07 200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5114A true CN101445114A (zh) 2009-06-03
CN101445114B CN101445114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741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05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5114B (zh) 2007-11-28 2008-11-12 防坠落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059568B2 (zh)
KR (1) KR101013823B1 (zh)
CN (1) CN101445114B (zh)
HK (1) HK112935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882A (zh) * 2016-06-07 2016-09-21 江苏沃德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站台自适应伸缩踏板装置
CN106627598A (zh) * 2016-11-09 2017-05-10 南京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地铁站台的嵌套踏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974019A (zh) * 2018-07-02 2018-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针对地铁站台间隙的辅助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5006B2 (ja) * 2010-02-19 2014-07-23 三菱重工交通機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ラットホーム隙間調整装置
JP5475164B1 (ja) * 2013-04-11 2014-04-16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転落防止装置
JP5886811B2 (ja) * 2013-11-06 2016-03-16 三菱重工交通機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2段伸縮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16130128A (ja) * 2016-02-10 2016-07-21 三菱重工交通機器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2段伸縮ホームド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3995B2 (ja) * 2000-05-31 2008-04-30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の転落防止装置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JP3942339B2 (ja) * 2000-06-01 2007-07-11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の乗降補助装置および、その設置方法
JP4354175B2 (ja) * 2002-11-15 2009-10-2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ステップ装置
JP4358562B2 (ja) * 2003-06-27 2009-11-04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プラットホームの転落防止装置
JP4353847B2 (ja) * 2004-04-08 2009-10-28 株式会社京三製作所 可動ステップ装置
JP4846485B2 (ja) * 2006-08-18 2011-12-2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ステップ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882A (zh) * 2016-06-07 2016-09-21 江苏沃德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站台自适应伸缩踏板装置
CN106627598A (zh) * 2016-11-09 2017-05-10 南京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地铁站台的嵌套踏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627598B (zh) * 2016-11-09 2018-10-26 南京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地铁站台的嵌套踏板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974019A (zh) * 2018-07-02 2018-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针对地铁站台间隙的辅助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55478A (ko) 2009-06-02
KR101013823B1 (ko) 2011-02-14
JP5059568B2 (ja) 2012-10-24
CN101445114B (zh) 2010-12-08
JP2009126490A (ja) 2009-06-11
HK1129353A1 (en) 2009-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114B (zh) 防坠落装置
JP5506706B2 (ja) スレッド試験装置
CN102381163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顶组件
US20170120714A1 (en) Automobile cornering rollover preven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22057424A1 (zh) 轨道车辆、轨道车辆防撞系统及防撞方法
CN201909716U (zh) 汽车安全气囊防止误触发试验装置
CN110203211B (zh) 一种辅助地铁列车站台精确停车的系统
CN102490788A (zh) 一种可伸缩的纵梁和设置有该可伸缩纵梁的汽车
CN1544277A (zh) 汽车碰撞试验装置
WO2022057423A1 (zh) 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
CN102564772A (zh)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试验装置
CN107719395A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车体
CN103278333B (zh) 用于汽车翻滚试验测试的翻滚台车
CN111332372B (zh) 一种防惯性压舱事故的货车架
CN111762225A (zh) 铁路到发线重力式车辆防溜装置
CN105015467A (zh) 货车尾部防撞装置
CN106926759A (zh) 一种车载驾驶员保护装置
CN217024964U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1478681A (zh) 汽车防碰撞自动化缓冲装置
CN114604722A (zh) 汽车电梯用带缓冲的层门防撞阻挡装置及汽车电梯
CN102620940A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后围强度试验装置
CN211943294U (zh) 一种无人驾驶轨道车辆用安全玻璃隔墙
CN210032825U (zh) 一种车库用阻车机构和车库搬运车
CN210363562U (zh) 一种货车驾驶室保护系统
CN1771157A (zh) 包括可回缩挂车装置的车辆、特别是铁路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3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93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