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4705A -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4705A
CN101434705A CNA2008101782477A CN200810178247A CN101434705A CN 101434705 A CN101434705 A CN 101434705A CN A2008101782477 A CNA2008101782477 A CN A2008101782477A CN 200810178247 A CN200810178247 A CN 200810178247A CN 101434705 A CN101434705 A CN 101434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film
film
compound
solven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8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4705B (zh
Inventor
西村琢郎
山崎英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34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4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6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 rotating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1/00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viscose,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01/00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e.g. viscose,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B29K2001/12Cellulose acet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将流延涂料释放到移动外围表面上形成流延膜。将所述流延膜冷却以获得自支撑性。剥离辊剥离所述流延膜作为初级湿膜并且将所述初级湿膜送到传送部中。通过传送部等,所述初级湿膜被引导到第一干燥室,在第一干燥室中将含有水蒸气的湿气吹送到所述初级湿膜上。水分子被吸收在所述初级湿膜中。水分子在所述初级湿膜中的吸收促进了所述初级湿膜中含有的组成化合物的扩散,这种扩散促进了组成化合物的释放。

Description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背景技术
聚合物膜(以下称作膜)具有诸如优异的光透射性和挠性的优点,并容易变得更轻和更薄。因此,所述膜被广泛用作光学功能膜。作为所述膜的代表,使用酰化纤维素(特别是平均乙酰化度在57.5至62.5%的范围内的三乙酸纤维素(TAC))的三乙酸纤维素(TAC)膜具有韧性和阻燃性,因此TAC膜被用作感光材料的膜基底。另外,因为TAC膜具有优异的光学各向同性,因此TAC膜被用作作为近来市场日益扩大的LCD等中的光学功能膜,如用于偏振滤光器用保护膜、光学补偿膜以及宽视角膜(wideviewfilm)。
作为膜生产方法,主要有熔体挤出方法和溶液流延方法。在熔体挤出方法中,将聚合物加热熔融,然后通过挤出机挤出以形成膜。熔体挤出方法具有诸如高生产率以及较低设备成本的优点。然而,在熔体挤出方法中,难以调节膜的厚度精度,并且在膜上容易产生细小的条纹(口模条纹)。因此,难以制备作为光学功能膜的高质量的膜。另一方面,在溶液流延方法中,将含有聚合物和溶剂的聚合物溶液(以下称作涂料)流延到载体上以形成流延膜。所述流延膜获得自支撑性能,并且从载体上剥离以形成湿膜。将湿膜干燥并且卷绕成膜。在溶液流延方法中,与熔体挤出方法相比,可以获得具有更优异的光学各向同性和厚度均匀性且含有更少的杂质的膜。因此,溶液流延方法被采用作为膜,特别是光学功能膜的生产方法(参见,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6-306052)。
对LCD装置的需求的快速增加,需要具有高生产效率的溶液流延方法。在溶液流延方法中,膜生产中的大部分时间被用于干燥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考虑缩短干燥时间。
按照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6-306052中公开的溶液流延方法,通过响应湿膜的干燥程度调节湿膜的表面温度,将干燥时间缩短到一定程度。然而,仅通过调节湿膜的表面温度,难以除掉深入厚膜内部的溶剂。作为结果,不能缩短干燥时间。长的干燥时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湿膜的厚度超过100μm时尤其如此。
为了除去深入厚的湿膜内部的溶剂,已知的是在更高的温度干燥湿膜。然而,这种高干燥温度可能造成作为膜的原料的聚合物的热分解,从而导致膜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降低。因此,基于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6-306052中公开的溶液流延方法以及其它熟知的技术,在有效率地生产厚度超过一定值的膜方面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效率地生产膜的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在本发明的溶液流延方法中,通过用含有第二化合物的气体干燥湿膜,从湿膜中消除溶剂中所含的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的沸点高于第一化合物的沸点。
在溶剂含有多种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将在要被消除的多种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化合物定义为第一化合物。气体优选含有具有至少0.3MS且至多1MS的第二化合物,其中MS为第二化合物中的饱和蒸气的量。优选气体的温度为至少BP且至多3BP,其中BP(单位:℃)是第二化合物的沸点。
优选第一化合物含有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第二化合物含有水、甲醇、丙酮、甲基乙基酮和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在使用拉幅机干燥器干燥湿膜之后进行干燥步骤。优选在干燥步骤后,将加热的气体吹送到湿膜上以进一步干燥所述湿膜。
在本发明的溶液流延方法中,将流延膜和湿膜中的至少一种与液体接触。流延膜和湿膜含有在所述溶剂中包含的第一化合物。所述液体含有沸点高于第一化合物的沸点的第二化合物。在与所述液体接触后,通过干燥湿膜从湿膜中消除第一化合物。从而形成膜。
本发明的溶液流延设备包括载体,剥离装置和干燥装置。在载体上形成含有聚合物和溶剂的流延膜。剥离装置将流延膜作为湿膜从载体上剥离。干燥装置通过用含有第二化合物的气体干燥湿膜从湿膜中消除所述溶剂中含有的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的沸点高于第一化合物的沸点。优选干燥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湿膜的多根辊,容纳所述的辊的干燥室,和用于将气体循环至干燥室和从干燥室循环出来的气体供给单元。优选溶液流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干燥装置上游的拉幅机干燥器。拉幅机干燥器固定湿膜的侧边部分,并且在将气体吹送到湿膜上的同时输送所述湿膜。优选溶液流延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干燥装置下游的加热气体干燥装置。在湿膜通过干燥装置后,加热气体干燥装置将加热的气体吹送到湿膜上。
根据本发明的溶液流延方法,采用含有第二化合物的气体从湿膜中消除溶剂中所含的第一化合物。第二化合物的沸点高于第一化合物的沸点。结果,湿膜中的残留第一化合物容易向着其中蒸发活跃的湿膜表面附近扩散,从而容易消除溶剂。根据本发明,在没有在高温范围内干燥的情况下提高了湿膜中残留第一化合物的扩散。因此,可以在避免聚合物分子等热分解的同时有效率地生产膜。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参考附图阅读下列详细描述时,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
图1是用于制备初级涂料的涂料生产线的说明图;
图2是膜生产线的说明图;
图3是膜生产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干燥室中的第一干燥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湿气供给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说明图;
图6是显示在干燥流延膜以生产膜时,干燥时间和残留溶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湿气供给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说明图;
图8是传送部中第一干燥工序的说明图;以及
图9是膜生产线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列实施方案。(聚合物)
将酰化纤维素用作该实施方案中的聚合物。特别优选的酰化纤维素为三乙酸纤维素(TAC)。在酰化纤维素中,优选在纤维素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酰基取代度满足所有下式(I)至(III):
(I)2.5≤A+B≤3.0
(II)0≤A≤3.0
(III)0≤B≤2.9
在上式(I)至(III)中,“A”表示在纤维素中乙酰基对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而“B”表示在纤维素中具有3至22个碳原子的酰基对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优选地,至少90重量%的TAC粒子具有在0.1mm至4mm的范围内的直径。应指出,能够用于本发明的聚合物不限于酰化纤维素。
纤维素具有构成β-1,4键的葡萄糖单元,并且每一个葡萄糖单元在2、3和6位具有游离羟基。酰化纤维素是其中部分或全部羟基被酯化,使得氢被具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酰基取代的聚合物。酰基在酰化纤维素中的取代度指在纤维素中的2、3和6位的每一个位置的羟基的酯化度(当在相同位置的全部(100%)羟基被取代时,在该位置的取代度为1)。
酰基的总取代度,即DS2+DS3+DS6,优选在2.00至3.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22至2.90的范围内,并且最优选在2.40至2.88的范围内。另外,DS6/(DS2+DS3+DS6)优选为至少0.28,更优选是至少0.30,并且最优选在0.31至0.34的范围内。应指出,DS2是酰基对在每个葡萄糖单元的2位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以下称作在2位的酰基取代度),DS3是酰基对在每个葡萄糖单元的3位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以下称作在3位的酰基取代度),并且DS6是酰基对在每个葡萄糖单元的6位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取代度(以下称作在6位的酰基取代度)。
在本发明中,在酰化纤维素中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酰基。在酰化纤维素中有两种以上酰基的情况下,优选它们中的一种是乙酰基。在将乙酰基对在2、3和6位的羟基的总取代度和不同于乙酰基的酰基对在2、3和6位的羟基的总取代度分别描述为DSA和DSB的情况下,DSA+DSB的值优选在2.22至2.90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2.40至2.88的范围内。另外,DSB优选是至少0.30,并且更优选是至少0.7。在DSB中,在6位的羟基的取代的百分比是至少20%,优选是至少25%,更优选是至少30%,并且最优选是至少33%。而且,其中羟基在酰化纤维素中的6位的DSA+DSB的值优选是至少0.75,更优选是至少0.80,并且最优选是至少0.85。通过使用这种满足上述条件的酰化纤维素,可以制备具有非常优异的溶解度的溶液(涂料),在使用非氯有机溶剂时尤其如此。采用非氯有机溶剂,溶液具有低粘度和优异的过滤性。
可以从棉绒或纸浆中获得作为酰化纤维素材料的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对于酰化纤维素,含至少2个碳原子的酰基可以是脂族基团或芳基,并且不受特别限制。酰化纤维素的实例包括烷基羰基酯、烯基羰基酯、芳族羰基酯、芳族烷基羰基酯等。酰化纤维素还可以是具有其它取代基的酯。优选的取代基是例如,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辛酰基、癸酰基、十二酰基、十三酰基、十四酰基、十六酰基、十八酰基、异丁酰基、叔丁酰基、环己烷羰基、油酰基、苯甲酰基、萘基羰基、肉桂酰基等。在它们之中,更优选的基团是丙酰基、丁酰基、十二酰基、十八酰基、叔丁酰基、油酰基、苯甲酰基、萘基羰基、肉桂酰基等。特别是,最优选丙酰基和丁酰基。
(溶剂)
用于制备涂料的溶剂的实例包括芳族烃(例如苯、甲苯等)、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苯等)、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二甘醇等)、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醚(例如四氢呋喃、甲基溶纤剂等)等。应指出在本发明中,涂料指通过将聚合物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或分散液。
卤代烃优选具有1至7个碳原子,并且最优选为二氯甲烷。考虑到TAC的物理性能,如溶解度、流延膜从载体上的剥离性、膜的机械强度和膜的光学性能,优选将至少一种含1至5个碳原子的醇与二氯甲烷一起使用。相对于全部溶剂,醇含量优选在2重量%至25重量%的范围内,并且更优选在5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内。醇的实例包括,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并且特别是优选使用甲醇、乙醇、正丁醇和它们的混合物。
近来,为了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研究了不含二氯甲烷的溶剂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溶剂优选包含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醚、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酮、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酯、具有1至12个碳原子的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溶剂混合物可以含有乙酸甲酯、丙酮、乙醇和正丁醇。应指出,醚、酮、酯和醇可以具有环状结构。可以将具有它们中的至少两个官能团(即,-O-、-CO-、-COO-和-OH)的化合物用作溶剂。
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5-104148中的第[0140]至[0195]段中描述了酰化纤维素的详情。该描述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此外,在同一出版物中的第[0196]至[0516]段中还详细描述了溶剂和添加剂(如增塑剂、劣化抑制剂、UV吸收剂、光学各向异性控制剂、延迟控制剂、染料、消光剂、脱模剂、脱模促进剂等)。
(涂料生产方法)
在图1中,涂料生产线10配置有:溶剂罐11、混合罐13、加料斗14、添加剂罐15、加热器18、温度调节器19、过滤装置20、闪蒸装置21和过滤装置22。溶剂罐11储存溶剂。加料斗14用于将TAC供给到混合罐13中。溶剂与TAC等在混合罐13中混合。添加剂罐15储存液体添加剂。加热器18加热稍后描述的溶胀液体。温度调节器19调节制备的涂料的温度。涂料通过过滤装置20过滤。在闪蒸装置21中浓缩涂料。浓缩的涂料通过过滤装置22过滤。另外,涂料生产线10还配置有:用于回收溶剂的回收装置23和用于精制所回收的溶剂的精制装置24。在混合罐13的下游设置泵25。在闪蒸装置21的下游设置泵26。泵25将混合罐13中的溶胀液体44进料到加热器18中。泵26将闪蒸装置21中的浓缩涂料进料到过滤装置22中。储罐30连接在过滤装置20和22的下游。涂料生产线10通过储罐30连接到膜生产线32上。
首先,打开阀35,将溶剂从溶剂罐11进料到混合罐13。阀35被设置在连接溶剂罐11和混合罐13的管道中。接着,将加料斗14中的TAC在进行测量的同时进料到混合罐13中。打开和关闭阀36,将必需量的添加剂液体从添加剂罐15进料到混合罐13中。阀36被设置在连接溶剂罐15和混合罐13的管道中。可以将添加剂以其它形式进料。例如,在添加剂在室温下处于液态的情况下,可以将添加剂以液态形式进料到混合罐13。在添加剂处于固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加料斗14等将添加剂进料到混合罐13中。为了添加数种添加剂,可以将其中溶解数种添加剂的溶液置于添加剂罐15中。同样,可以使用各自含有不同的添加剂溶液的多个添加剂罐15。添加剂溶液可以由每个添加剂罐15通过相互独立的管道进料到混合罐13中。
在上述描述中,将溶剂(包括溶剂混合物)、TAC和添加剂以这样的顺序供给到混合罐13中。但是,顺序不限于上述顺序。可以在将TAC进料到混合罐13之后,将适量的溶剂进料到混合罐13中。不是必须将添加剂预先放入混合罐13中。可以在后面的工序中将添加剂与TAC和溶剂的混合物混合。
混合罐13配置有用于覆盖其外表面的夹套37,以及通过电动机38旋转的第一搅拌器39。优选将通过电动机40旋转的第二搅拌器41附于混合罐13。优选第一搅拌器39具有锚状叶片,并且第二搅拌器41是溶解器型搅拌器。优选通过使传热介质通过夹套37在-10℃至55℃的范围内调节混合罐13内部温度。根据需要选择和旋转第一搅拌器39和第二搅拌器41,获得其中TAC溶胀于溶剂中的溶胀液体44。
通过泵25将溶胀液体44进料到加热器18中。优选将具有夹套的管用于加热器18,并且更优选该管具有将溶胀液体44加压的结构。通过在将溶胀液体44加热或者加热和加压的同时,将TAC溶解于溶胀液体44的溶剂中而制备涂料。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溶胀液体44的温度为至少0℃且至多97℃。通过根据需要使用加热溶解法和/或冷却溶解法,TAC与溶剂充分混合或者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在通过温度调节器19将涂料的温度调节到大致为室温后,通过过滤装置20过滤涂料,除去涂料中的杂质。过滤装置20的过滤器的平均孔径优选至多100μm。过滤流量优选至少为50L/hr。在过滤后,通过阀46将涂料供给到储罐30中。
上述涂料可以用作稍后描述的初级涂料。然而,随着TAC的浓度提高,上述的其中在制备溶胀液体44后混合或溶解TAC的方法是更耗时的,从而导致更高的成本。为了防止这种问题,优选进行浓缩处理,其中通过浓缩较低TAC浓度的涂料制备具有预期TAC浓度的涂料。通过阀46将由过滤装置20过滤的涂料进料至闪蒸装置21。涂料中的一部分溶剂在闪蒸装置21中蒸发。溶剂蒸气在冷凝器(没有显示)中冷凝和液化,然后通过回收装置23回收。在成本方面,有利的是将回收的溶剂精制并且重新用作用于涂料制备的溶剂。
通过泵26从闪蒸装置21中引出浓缩的涂料。优选从涂料中除去泡沫。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方法来除去泡沫,例如,超声波辐照方法。之后,通过过滤装置22从涂料中除去杂质。此时,涂料的温度优选为至少0℃并且至多200℃。过滤后的涂料在储罐30中储存。
由此,制备出TAC浓度在预定范围内的涂料。将所制备的涂料(以下称作初级涂料)48储存在储罐30中。
在涂料生产线10中,使用TAC作为用于制备初级涂料48的聚合物。在本发明中,还可以使用不同于TAC的酰化纤维素作为聚合物。
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5-104148中的[0517]至[0616]段中详细描述了在上述涂料生产线10中采用的材料、原料、添加剂的溶解方法、过滤方法、消泡方法和添加方法,并且这些描述也适用于本发明。
(膜生产工序)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膜生产工序50。如图2中所示,膜生产工序50具有流延涂料制备工序52、流延工序54、剥离工序56、第一干燥工序58和第二干燥工序60。在流延涂料制备工序52中,由上述初级涂料48制备流延涂料51。在流延工序54中,将流延涂料51流延在移动载体上以形成流延膜53。在剥离工序56中,当流延膜53获得自支撑性能时将流延膜53作为初级湿膜55从载体上剥离。在第一干燥工序58中,通过使初级湿膜55与第一干燥气体接触,释放(蒸发)初级湿膜55中的构成溶剂的化合物(以下称作组成化合物)的残留物,所述第一干燥气体含有沸点高于所述组成化合物的沸点的化合物(以下称作高沸点化合物)。从而,初级湿膜55被称作次级湿膜57。在第二干燥工序60中,使次级湿膜57与第二干燥气体接触,从而释放次级湿膜57中残留的高沸点化合物和组成化合物。因此,制备膜59。可以在第二干燥工序60后进行卷绕工序。在卷绕工序中,将膜59卷绕成膜卷材。
(溶液流延方法设备)
图3中,膜生产线32具有流延室62、传送部63、针链拉幅机64、边缘切割装置65、第一干燥室66、第二干燥室67、冷却室68和卷绕室69。
储罐30配置有通过电动机30a旋转的搅拌叶片30b,和围绕储罐30外周设置的夹套30c。初级涂料48,即膜59的原料,储存在储罐30中。储罐30的内部温度被夹套30c保持大致恒定,并且使搅拌叶片30b旋转。因此,防止聚合物的聚集并且保持初级涂料48的质量均匀。
储罐30和流延室62通过管道71连接。管道71配置有齿轮泵73、过滤装置74和管道内混合器75。在管道内混合器75的上游,将添加剂供给管线78连接到管道71。添加剂供给管线78将预定量的UV吸收剂、如消光剂和/或延迟控制剂的添加剂,或含有这些UV吸收剂和添加剂的聚合物溶液(以下称作添加剂混合物)供给到管道71中的初级涂料48。管道内混合器75搅拌并且混合初级涂料48和添加剂混合物以制备流延涂料51。
齿轮泵73连接到流延控制部79上。在流延控制部79的控制下,齿轮泵73将流延涂料51以预定的流量进料到流延模81中。流延模81被设置在流延室62中。
流延室62配置有:流延模81、流延鼓(以下称作鼓)82、剥离辊83、温度调节器86、冷凝器87和回收装置88。流延涂料51从流延模81流延到作为载体的鼓82上以形成流延膜53。剥离辊83将流延膜53从鼓82上剥离。温度调节器86将流延室62内部温度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冷凝器87将流延室62中的溶剂蒸气冷凝并且液化。液化的溶剂被回收装置88回收。回收的溶剂被精制并且重新用作用于涂料制备的溶剂。因此,回收装置88将在流延室62中的气氛中含有的溶剂的溶剂蒸气压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
(流延模)
流延模81具有跨过其下端的口型模口(die slit),用于将流延涂料51流延到被设置在口型模口下面的鼓82的外围表面82b上。在此,将在口型模口和外围表面82b之间的流延涂料51称作流延流道(bead)。将外围表面82b上的流延涂料51称作流延膜53。
作为用于流延模81的材料,沉淀硬化不锈钢是优选的。材料优选具有至多2×10-5(℃-1)的热膨胀系数。此外,还可以使用在电解质溶液腐蚀检测中耐腐蚀性与SUS316几乎相同的材料。此外,该材料具有这样的耐腐蚀性,使得在二氯甲烷、甲醇和水的液体混合物中浸渍三个月之后,在气-液界面上不形成点蚀。此外,优选通过将材料在浇铸后过去1个月以后进行研磨以制备流延模81。据此,流延涂料51均匀地流经流延模81。因此,如稍后描述,防止了流延膜中的条纹等。优选流延模81与涂料的接触表面的精加工精度以表面粗糙度计至多为1μm,并且在任何方向上的平直度至多为1μm/m。口型模口的间隙在0.5mm至3.5mm的范围内自动控制。对流延模81的每个唇缘与涂料的接触部分的末端进行加工,以具有在整个口型模口上至多50μm的斜切半径。此外,优选将流延模81中的剪切速率调节在1(1/sec)至5000(1/sec)的范围内。使用这种流延模81,在鼓82的外围表面82b上形成没有条纹的均匀流延膜53。流延模81的宽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流延模81的宽度为作为最终产品的膜的宽度的1.1至2.0倍的范围内。此外,优选流延模81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未显示)以在膜生产过程中维持预定的温度。此外,流延模81优选为衣架型。优选流延模81在流延模81的宽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配置用于调节膜厚度的螺栓(加热螺栓),以及使用该加热螺栓的自动厚度调节机构。优选基于预设程序,使用加热螺栓设定响应齿轮泵73流量的曲线(profile)。另外,可以基于设置在膜生产线32中的红外线厚度计(未显示)的曲线,通过调节程序进行反馈控制。优选将产品膜中(不包括产品膜的边缘部分)任意两点之间的厚度差调节到至多为1μm。在宽度方向上的厚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优选至多为3μm,并且更优选至多为2μm。优选将膜厚度的变化调节为到至多为±1.5μm。
更优选流延模81的唇缘配置有硬化层。对用于提供硬化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有陶瓷涂覆,硬铬镀,氮化处理等方法。在将陶瓷用作硬化层的情况下,优选可以被研磨但不易碎并且具有较低孔隙率和良好耐腐蚀性的陶瓷。优选粘附到流延模81上但是不粘附到流延涂料51上的陶瓷。例如,可以使用碳化钨(WC),Al2O3,TiN,Cr2O3等,并且特别优选WC。通过喷涂方法进行WC涂覆。
(鼓)
鼓82被设置在流延模81下面。鼓82具有近似圆柱体形状或近似管状形状。鼓82具有连接到流延控制部79上的轴82a。在流延控制部79的控制下,鼓82围绕轴82a旋转,从而在移动方向上Z1上移动外围表面82b。
将传热介质循环器89连接到鼓82上,以将鼓82的外围表面82b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通过传热介质循环器89保持在预定温度的传热介质通过鼓82内部的传热介质的通道,从而将外围表面82b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鼓82的宽度不受特别限制,优选鼓82的宽度在流延涂料51宽度的1.1至2.0倍范围内。将外围表面82b磨光使得其表面粗糙度为至多0.01μm。必须将外围表面82b上的表面缺陷保持在最低程度。具体地,直径不小于30μm的针孔的数量优选为0。每1m2中直径不小于10μm且小于30μm的针孔的数量至多为1个。每1m2中直径小于10μm的针孔的数量至多为2个。外围表面82b在与鼓82旋转有关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波动优选至多为200μm。优选允许至多3%的鼓82旋转速度作为速度波动。对于每次旋转,鼓82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波动优选为至多3mm。
优选鼓82的材料是不锈钢,并且更优选提供足够的耐腐蚀性和强度的SUS 316。优选鼓82的外围表面82b是镀铬的,从而提供对于流延流延涂料51足够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剥离辊)
相对于移动方向Z1,将剥离辊83设置在流延模81的下游,并且在鼓82的外围表面82b附近。剥离辊83剥离鼓82上流延膜53,并且将剥离的流延膜称作初级湿膜55。
相对于移动方向Z1,将减压室90设置在流延模81的上游,并且在外围表面82b附近。减压室90连接到控制部(未显示)上。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减压室90降低流延流道上游区域的压力,使其比流延流道下游区域的压力低至少10Pa并且至多2000Pa。优选将夹套(未显示)附在减压室90上,以将内部温度保持在预定值。减压室90的内部温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高于涂料中含有的溶剂的冷凝点。
在流延室62的下游,将传送部63、针链拉幅机64和边缘切割装置65以所述的顺序设置。在传送部63和针链拉幅机64中干燥初级湿膜55。
传送部63配置有引导从流延室62中输送的初级湿膜55的多根辊等。
针链拉幅机64具有多根用于固定初级湿膜55的针。多根针附在环形链上。针随着链的移动而移动。在针链拉幅机64中,初级湿膜55的侧边部分被针刺穿和固定,然后随着链的移动而被传送。针链拉幅机64配置有干燥气体供给装置(未显示),其使具有预定条件的干燥气体在针链拉幅机64内部循环,或者将这种干燥气体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进行干燥。
边缘切割装置65被安置在针链拉幅机64和第一干燥室66之间。边缘切割装置65配置有粉碎机95。边缘切割装置65切除初级湿膜55的侧边部分,并且切除部分被送到粉碎机95中。粉碎机95将切除部分粉碎成膜碎片。将膜碎片重新用作用于初级涂料48的原料。
在针链拉幅机64和边缘切割装置65之间可以安置夹具拉幅机97。夹具拉幅机97是具有作为固定装置用以固定初级湿膜55的夹具的干燥装置。在夹具拉幅机97中,初级湿膜55以其两个侧边部分被固定的状态被干燥和在其宽度方向上或在输送方向上拉伸。在夹具拉幅机97中以预定条件的拉伸赋予初级湿膜55所需的光学性能。
第一干燥室66配置有引导从边缘切割装置65输送的初级湿膜55的多根辊等。在第一干燥室66中,将第一干燥气体吹送到由辊引导的初级湿膜55上。之后,将初级湿膜55称作次级湿膜57。将次级湿膜57送到第二干燥室67中。稍后详细描述第一干燥室66。
第二干燥室67配置有多根辊100以及吸附和回收装置101。此外,将强制中和装置(中和棒)104设置在与第二干燥室67相连的冷却室68的下游。在该实施方案中,将滚花辊对105设置在强制中和装置104的下游。
在第二干燥室67中,次级湿膜57在跨接在辊100上的同时被输送。在第二干燥室67中,从次级湿膜57蒸发的组成化合物与第二干燥气体一起被吸附和回收装置101回收。吸附和回收装置101从回收的第二干燥气体中吸附并且回收组成化合物。在除去组成化合物后,将气体再次作为第二干燥室67中的第二干燥气体。更优选将第二干燥室67分成几个部分以改变每一个部分的干燥温度。可以将预干燥室(未显示)设置在第一干燥室66和第二干燥室67之间,以预干燥次级湿膜57。从而防止次级湿膜57的温度的突然升高。因此,防止次级湿膜57或膜59的形状变化。
冷却室68将次级湿膜57冷却至接近室温。可以将水分控制室(没有显示)设置在第二干燥室67和冷却室68之间。在水分控制室中,将被控制在所需温度和湿度的空气吹送到次级湿膜57上。因此,防止了次级湿膜57的卷曲和卷绕缺陷。将次级湿膜57作为膜59从冷却室68排出并且传送到强制中和装置104中。
强制中和装置104将被输送的膜59的所带电压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例如,-3kV至+3kV)。滚花辊对105对膜59的侧边部分提供滚花。优选滚花的高度为至少1μm且至多200μm。
在卷绕室69内部安置卷绕辊107和压辊108。在使用压辊108向膜59施加所需的张力的同时,卷绕辊107将膜59以预定的卷绕速度卷绕。
(第一干燥室)
如图4中所示,第一干燥室66具有以交错配置的形式排列的多根辊131。辊131将从边缘切割装置65输送的初级湿膜55引导到第二干燥室67中。第一干燥室66配置有气体入口(未显示)和气体出口(未显示)。第一干燥室66通过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连接到湿气供给装置125上。湿气供给装置125通过气体出口回收来自第一干燥室66的第一干燥气体作为回收气体300。湿气供给装置125产生具有预定条件的湿气400,并且将湿气400作为第一干燥气体通过气体入口供给到第一干燥室66中。
(湿气供给装置)
接着,详细描述湿气供给装置125。
如图5中所示,湿气供给装置125具有锅炉151、鼓风机152、热交换器153、混合器154、加热器155和冷凝器161。锅炉151加热软水410以产生水蒸汽411。鼓风机152供应干燥空气420。热交换器153加热通过鼓风机152供应的空气420。混合器154混合来自热交换器153的空气420以及水蒸汽411以形成湿气400。加热器155加热湿气400,并且将加热的湿气400送到第一干燥室66中。冷凝器161将从第一干燥室66回收的回收气体300冷凝,以产生热气体310和冷凝物320。
连接锅炉151和混合部154的管道配置有减压阀165和流量控制阀166。减压阀165将水蒸汽411的压力降低至预定的值。流量控制阀166调节水蒸汽411的流量。控制器170连接流量控制阀166和加热器155。控制器170控制湿气400的流量以及温度。可以基于通过为气体入口、气体出口等安置的传感器(未显示)测量的值M1,或者基于响应溶液流延方法中的生产条件的值M1,控制湿气400的流量和温度。值M1是以单位体积计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分子的质量。
冷凝器161与冷却器174相连。冷却器174将冷水330供应到冷凝器161中。使用冷水330冷凝回收气体300。在被用于回收气体300的冷凝后,冷水330变成热水331。冷却器174冷却被回收的热水331并且将被冷却的水作为冷水330供应到冷凝器161中。
通过鼓风机181将在冷凝器161中产生的热气体310的一部分送到热交换器153中以重新利用热量。多余量的热气体310被舍弃。
将冷凝物320,即冷凝的水、冷凝的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送到储罐183中。储罐配置有检测溶剂浓度的浓度传感器。将冷凝物320进行预定的处理后舍弃。
接着,描述使用上述膜生产线32生产膜59的方法的一个实例。如图3中所示,通过搅拌叶片30b的旋转将储罐30中的初级涂料48始终保持均匀。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将添加剂如增塑剂加入到初级涂料48中。将传热介质供给到夹套30c内部以将初级涂料48的温度在25℃至35℃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
在流延控制部79的控制下,齿轮泵73将初级涂料48经由过滤装置74进料到管道71中。通过过滤装置74过滤初级涂料48。添加剂供给管线78将含有消光剂、UV吸收剂等的添加剂混合物进料到管道71中。管道内混合器75中搅拌并且混合初级涂料48和添加剂混合物,从而制备流延涂料51。在管道内混合器75中,优选将初级涂料48的温度在30℃至40℃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初级涂料48、消光剂和UV吸收剂的混合比率不受特别限制,然而混合比率优选在90重量%:5重量%:5重量%至99重量%:0.5重量%:0.5重量%的范围内。通过齿轮泵73将流延涂料51进料到流延室62中的流延模81中。
回收装置88将流延室62的气氛中含有的溶剂蒸气的蒸气压在预定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温度调节器86将流延室62中的气氛的温度在至少-10℃且至多57℃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
在流延控制部79控制下,鼓82绕轴82a旋转,从而使外围表面82b在移动方向Z1上以预定的速度(至少50m/min且至多200m/min)移动。传热介质循环器89将外围表面82b的温度在-10℃至10℃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
流延模81将流延涂料51从口型模口流延到外围表面82b上。在外围表面82b上形成流延膜53。流延膜53在外围表面82b上冷却从而促进转凝胶化。结果,流延膜53具有自支撑性并且固化至足以被剥离。
之后,在由剥离辊83支撑的同时,将流延膜53作为初级湿膜55从外围表面82b上剥离。剥离辊83将初级湿膜55引导到传送部63中。在传送部63中,将被控制在预定条件的干燥气体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
在通过传送部63后,将初级湿膜55引导到针链拉幅机64中。在针链拉幅机64中,通过膜支撑装置如针支撑初级湿膜55的侧边部分。使用这种膜支撑装置,将初级湿膜55在预定条件下干燥的同时通过针链拉幅机64输送。在从膜支撑装置上释放后,将初级湿膜55输送到夹具拉幅机97中。在夹具拉幅机97的入口,通过膜固定装置如夹具固定初级湿膜55的侧边部分。通过夹具拉幅机97,将初级湿膜55在被膜固定装置输送的同时干燥。在输送过程中,通过膜固定装置将初级湿膜55在预定方向上进行拉伸。
将初级湿膜55在夹具拉幅机97等中干燥,直至初级湿膜55达到预定的残留溶剂量。之后,将初级湿膜55送到边缘切割装置65中,边缘切割装置65切除初级湿膜55的侧边部分。使用切割鼓风机(未显示)将切除的侧边部分送到粉碎机95中,然后通过粉碎机95粉碎成膜碎片。膜碎片重新用于制备涂料。
之后,将初级湿膜55送到第一干燥室66中。在第一干燥室66中,对初级湿膜55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从而将初级湿膜55称作次级湿膜57。将次级湿膜57引导到第二干燥室67中。稍后详细描述在第一干燥室66中的第一干燥工序58。
在第二干燥室67中,对次级湿膜57进行第二干燥工序60。在第二干燥工序60中,通过使次级湿膜57与第二干燥空气接触使其干燥,由此制备膜59。稍后详细描述在第二干燥室67中的第二干燥工序60。第二干燥室67中的第二干燥空气的温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至少80℃并且至多180℃,并且更优选为100℃至150℃。
在第二干燥工序60结束时,优选膜59中的残留溶剂量以折干计为至多5重量%。残留溶剂含量(以折干计)的重量百分比是通过数学表达式[(x-y)/y]×100获得的值,其中x为在取样时的样品膜的重量,并且y为干燥后的样品膜的重量。将膜59充分干燥,然后输送到冷却室68,在冷却室68中将膜59冷却至接近室温。
在输送过程中,强制中和装置104将膜59上所带的电压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例如在-3kV至+3kV的范围内)。滚花辊对105通过压花对膜59的侧边部分提供滚花。在通过压辊108将预定张力施加到膜59上的同时,通过卷绕室69内部的卷绕辊107将膜59卷绕。优选从卷绕开始至卷绕结束逐渐改变卷绕张力。
优选通过卷绕辊107卷绕的膜59具有至少100m的长度(在流延方向上)。膜59的宽度优选为大于或等于600mm,并且更优选至少1400mm并且至多2500mm。本发明对于宽度超过2500mm的膜59也是有效的。
优选膜59的厚度为至少20μm并且至多200μm,更优选至少40μm并且至多100μm。
接着,详细描述第一干燥工序58。
如图4中所示,湿气供给装置125用被调节到预定条件的湿气400充满第一干燥室66。在从边缘切割装置65中排出后,将初级湿膜55跨接在辊131上并且由辊131输送至第二干燥室67。如此,在第一干燥室66中进行使用具有预定条件的湿气400的第一干燥工序58。在第一干燥工序58后,将初级湿膜55称作次级湿膜57。
在使用湿气400的第一干燥工序58中,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分子被吸收到初级湿膜55中。这种水分子的吸收使得初级湿膜55和次级湿膜57中的组成化合物容易扩散,并且这样的组成化合物到达初级湿膜55和次级湿膜57的表面附近。结果,在第一干燥工序58和第二干燥工序60中,容易将残留组成化合物从初级湿膜55和次级湿膜57中释放出来。在第二干燥工序60中,通过与第二干燥气体接触,将水分子或水分子与残留的组成化合物一起从次级湿膜57中释放。在次级湿膜57中,与组成化合物相比,水分子更容易扩散。因此,即使水分子远离次级湿膜57的表面,也容易将水分子蒸发。与仅使用干燥空气的常规干燥工序相比,采用第一干燥工序58和第二干燥工序60,总的干燥工序是用更短的时间在更低的干燥温度进行的。
本发明在其中在减速干燥状态对初级湿膜55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的情况下是极其有效的。降速干燥状态出现在恒速干燥状态之后。恒速干燥状态是干燥初始阶段,在干燥初始阶段中,组成化合物等从初级湿膜55或次级湿膜57表面附近的释放占优势。然后,在降速干燥状态中,初级湿膜55或次级湿膜57内部(远离其表面)的组成化合物等在组成化合物向表面扩散后的释放占优势。
在膜生产工序50(参见图2)中,初级湿膜55是否处于降速干燥状态是通过以下方法确定的:例如,(1)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中的残留溶剂量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或(2)将从载体上剥离的初级湿膜55定义为降速干燥状态。
在上述确定方法(1)中,将恒速干燥状态C1定义为这样的状态,其中如图6的图中的梯度所示,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的干燥速度在给定条件下的加热实验中大致恒定。在这种情况下,将降速干燥状态C2定义为在恒速干燥状态C1之后的状态。图6的曲线图显示了从流延膜53的形成直至膜59的制备,残留溶剂量随加热时间(经过的时间)的变化。
优选将要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的初级湿膜55的厚度为至少30μm,并且更优选为至少50μm。
优选用于第一干燥工序58中的湿气400含有更多的水分子,并且具有高温和高的相对湿度。为了使水分子有效地吸收在初级湿膜55中,更优选湿气400具有高温和高的相对湿度。
当湿气400中水分子的饱和蒸气的量由MS表示时,湿气400中含有的水分子的质量M1优选为至少0.3MS并且至多MS,更优选至少0.31MS并且至多0.5MS。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分子的质量M1小于0.3MS的情况下,在初级湿膜55没有吸收足够量的水分子。结果,组成化合物没有扩散到初级湿膜55表面附近,并且没有提高干燥效率,因而是不利的。
当高沸点化合物的沸点由BP(℃)表示时,湿气400的温度优选为至少BP(℃)并且至多3BP(℃),更优选至少BP(℃)并且至多2BP(℃),并且最优选至少1.1BP(℃)并且至多1.7BP(℃)。当湿气400的温度超过聚合物分子的熔点时,发生聚合物分子的热分解,从而导致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降低,因而是不利的。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使用水作为高沸点化合物,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高沸点化合物指沸点高于构成流延涂料51中所含溶剂的组成化合物的沸点的化合物。
当高沸点化合物与溶剂具有相容性时,由于高沸点化合物的溶解,组成化合物在初级湿膜55中更容易扩散,因此是优选的。
在其中使用与聚合物没有相容性的化合物如水作为高沸点化合物的情况下,必须在高沸点化合物不冷凝到初级湿膜55上条件下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换言之,当使用水作为高沸点化合物时,在第一干燥工序58过程中将初级湿膜55的温度设置成高于湿气400的露点。这是因为流延膜53和初级湿膜55中水分子的冷凝不利地影响作为产品的膜的形状和状态,例如,表面的平滑度。
在流延涂料51中含有的溶剂由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种化合物称作组成化合物。在流延涂料51中含有的溶剂为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将在要被除去的化合物之中沸点最高的化合物称作组成化合物。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使用水作为高沸点化合物,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水的混合物或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用作高沸点化合物。
尽管水,即高沸点化合物,是软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硬水或纯水。考虑到保护锅炉151,软水是优选的。杂质在初级湿膜55中的混入导致作为产品的膜59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降低。因此,优选使用含有最少量杂质的水。因此,考虑到防止杂质在初级湿膜55中的混入,优选高沸点化合物是软水或纯水,并且更优选纯水。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纯水具有至少1MΩ的电阻率。在纯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的浓度小于1ppm,并且在纯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如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小于0.1ppm。可以通过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蒸馏或它们的组合容易地获得纯水。
用作高沸点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为甲醇、丙酮、甲基乙基酮、丁醇等。
为了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高沸点化合物,可以使用图7中所示的湿气供给装置240代替湿气供给装置125。湿气供给装置240具有热交换器251、鼓风机252、热交换器253、混合装置254、加热器255和蒸馏塔261。在热交换器251中,将作为有机化合物的有机溶剂460加热以产生溶剂蒸气461。鼓风机252输送干燥空气470至热交换器253。在热交换器253中,加热干燥空气470。在混合装置254中,通过热交换器253的干燥空气470和溶剂蒸气461混合以产生湿气402。加热器255加热湿气402,然后将湿气402送到第一干燥室66中。蒸馏塔261冷凝从第一干燥室66中回收的回收气体302以形成冷凝物360和废液361。此处,湿气402是指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没有水分的空气。
连接热交换器251和混合装置254的管道配置有减压阀265和流量控制阀266。减压阀265将溶剂蒸气461的压力降低至预定值。流量控制阀266调节溶剂蒸气461的流量。控制器270连接流量控制阀266和加热器255。控制器270基于值M1调节湿气402的流量和温度。
冷却器271与蒸馏塔261相连。冷却器271将冷水350供给到蒸馏塔261,在蒸馏塔261中,冷水350用于回收气体302的冷凝。在被用于回收气体302的冷凝后,冷水350变成热水351。冷却器271将回收的热水351冷却成冷水350,并且将冷水350供给到蒸馏塔261中。将通在蒸馏塔261产生的冷凝物360的一部分送到热交换器251以重新利用热量。过剩的冷凝物360和其它废液361在预定的处理后被舍弃。
湿气供给装置240回收在第一干燥室66中的气体作为回收气体302,并且将被调节到满足预定条件的湿气402供给到第一干燥室66中。在第一干燥室66中,使用湿气402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参见图2)。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使用干燥空气420和47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使用惰性气体如氮、He和Ar代替干燥空气420和470。如在高沸点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空气420中含有的杂质的量优选尽可能少。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干燥室66中使用湿气400进行区域干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在第一干燥工序58中进行用于将湿气400吹送到膜上的干燥方法、熟知的干燥方法或者它们的组合。
尽管在第一干燥室66中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传送部63、针链拉幅机64或夹具拉幅机97中进行类似于第一干燥工序58的干燥工序。
接着,描述用于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的传送部188。如图8中所示,传送部188具有辊191a至191c,以及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辊191a至191c将从流延室62排出的初级湿膜55引导到针链拉幅机64中。将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以及传送部188中设置的通风管(未显示)连接到湿气供给装置190上。湿气供给装置190具有与上述湿气供给装置125的结构类似的结构。湿气供给装置190产生在预定条件下调节的湿气404并且将湿气404供给到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并且回收在传送部188内部的空气作为回收气体304。气体供应管192a具有用于供应湿气404的狭缝195a。以同样的方式,气体供应管192b具有用于供应湿气404的狭缝195b。设置气体供应管192a,使得狭缝195a面向初级湿膜55的表面(以下称作剥离表面)55a。剥离表面55a是在剥离前与外围表面82b接触的表面。
湿气供给装置190通过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将在预定条件下调节的湿气404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以干燥初级湿膜55。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传送部188中使用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将湿气404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除气体供应管192a和192b外,还可以将用于回收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的湿气404的吸气管。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其中流延膜53通过在鼓82上冷却而获得自支撑性的溶液流延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中将流延膜53干燥使其硬化的溶液流延方法中,本发明也是有效的。此外,本发明还适用于使用环绕辊并且通过辊移动的流延带代替鼓82的溶液流延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使用含有软水410的湿气400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备选地,可以使含有高沸点化合物如软水410的液体与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接触。考虑到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的简化,优选上述实施方案。然而,通过使液体与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接触,也可以获得类似效果。为了使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与液体接触,例如,可以将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用液体涂布或者浸渍在液体中。
接着,描述其中使含有高沸点化合物的液体与流延膜53或初级湿膜55接触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与上述实施方案的那些相同的元件部分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且仅详细描述与上述实施方案中的那些的不同之处。
如图9中所示,膜生产线200包括流延室201、流延模81、带202、气体供应管203a至203c,以及鼓204a和204b。与上述实施方案类似,流延室201配置有温度调节器86、冷凝器87、回收装置88和传热介质循环器89。带202环绕鼓204a和204b。响应鼓204a和204b的旋转,带202在预定方向上移动。
将卷形的料片205设置在料片进料器212中,并且料片进料器212将料片205进料到带202。进料至带202的料片205随着带202的移动而输送,并且通过料片卷绕装置213卷绕。
在鼓204b的附近,将流延模81设置在料片205上方。流延模81将流延涂料51流延到移动料片205的表面上。将在料片205上的流延涂料51称作流延膜214。
将气体供应管203a至203c设置在料片205附近。气体供应管203a至203c将干燥气体吹送到流延膜214上。
将用于储存液体450的浴槽220设置在鼓204b和料片卷绕装置213之间。温度调节器(未显示)将浴槽220中的液体450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保持大致恒定。液体450含有高沸点化合物。
浴槽220具有导辊221。导辊221引导料片205和流延膜214进入液体450中,然后将料片205和流延膜214从液体450中取出。
将剥离辊230设置在浴槽220和料片卷绕装置213之间。将流延膜214浸渍在液体450中,然后通过剥离辊230从料片205上剥离。从而,将流延膜214称作湿膜235。将湿膜235送到传送部63中。
在膜生产线200中,可以将流延膜214与液体450接触使流延膜214吸收高沸点化合物。在通过传送部63和第一干燥室67之后,在第二干燥室67(参见图3)中,对含有高沸点化合物的湿膜235进行与在第二干燥工序60(参见图2)类似的工序。从而,将在湿膜235中含有的组成化合物容易地蒸发。
在流延室201中,可以使用湿气400代替干燥气体来干燥流延膜214。
在本发明的溶液流延方法中,可以同时或按序共流延两种以上的涂料。还可以将涂料的同时和按序共流延组合。在同时共流延中,可以使用具有供料头的流延模或多歧管型流延模。在通过共流延形成的多层膜中,优选多层膜的两个表面层中的一个占总的膜厚度的0.5%至30%。此外,在同时共流延中,优选在将涂料通过口型模口流延时,较高粘度的涂料覆盖在低粘度的涂料上。此外,在口型模口和载体之间形成的流延流道中,优选接触空气的涂料比内部涂料具有更高的醇组成比例。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详细描述实施例1,并且在实施例2至10以及比较例1至5中,省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条件下的描述,并且只描述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
[实施例1]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下面显示在膜生产中使用的聚合物溶液(涂料)的组成。
[涂料的制备]
用于制备初级涂料48的化合物的组成如下:
将由以下构成的固体内容物(溶质):
三乙酸纤维素(2.8的取代度)           89.3重量%
增塑剂A(磷酸三苯酯)                 7.1重量%
增塑剂B(磷酸联苯二苯酯)                 3.6重量%
按照需要添加到由以下构成的溶剂混合物中:
二氯甲烷                                80重量%
甲醇                                    13.5重量%
正丁醇                                  6.5重量%
并且搅拌和混合以制备初级涂料48。将初级涂料48中的TAC浓度调节至约23重量%。通过滤纸(No.63LB,Toyo Roshi Kaisha,Ltd.的产品)过滤初级涂料48,然后通过烧结金属过滤器(06N,Nippon Seisen Co.,Ltd.的产品,公称孔径为10μm),之后通过筛网过滤器。其后,将初级涂料48放入储罐30中。
[三乙酸纤维素]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三乙酸纤维素含有以下:乙酸残留量至多为0.1重量%,Ca含量为58ppm,Mg含量为42ppm,Fe含量为0.5ppm,游离乙酸为40ppm,并且硫酸根离子含量为15ppm。在6位的乙酰化度为0.91,并且相对于所有乙酰基,在6位的乙酰基的百分比为32.5%。其中用丙酮萃取TAC的丙酮萃取物为8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率为2.5。此外,黄度指数为1.7,雾度为0.08,并且透明度为93.5%。这种三乙酸纤维素是由从棉花中获得的纤维素合成的。
[消光剂的制备]
制备具有以下组成的消光剂。
二氧化硅(AEROSIL R972,NIPPON AEROSIL CO.,LTD的产品)
                                         0.67重量%
乙酸纤维素                               2.93重量%
磷酸三苯酯                               0.23重量%
磷酸联苯二苯酯                           0.12重量%
二氯甲烷                                 88.37重量%
甲醇                                     7.68重量%
将制备的消光剂用磨碎机分散,使得其体积平均粒径变为0.7μm。然后,通过Astropore过滤器(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的产品)过滤消光剂。之后,将消光剂放入用于储存消光剂的罐中。
[UV吸收剂的制备]
制备具有以下组成的UV吸收剂。
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            5.83重量%
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                 11.66重量%
三乙酸纤维素                                              1.48重量%
磷酸三苯酯                                                0.12重量%
磷酸联苯二苯酯                                            0.06重量%
二氯甲烷                                                  74.38重量%
甲醇                                                      6.47重量%
将制备的UV吸收剂液体通过Astropore过滤器(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的产品)过滤,然后放入用于储存给UV吸收剂的罐中。
使用膜生产线32生产膜59。齿轮泵73具有增加其上游压力的功能。通过逆变电动机(inverter motor)对齿轮泵62的上游进行反馈控制,以将上游压力保持在0.8MPa。齿轮泵62具有99.2%的容积效率,并且排出量的波动比例为至多0.5%。在流延控制部79控制下,齿轮泵73将初级涂料48进料到管道内混合器75中。过滤装置74过滤初级涂料48。
在添加剂供给管线78中,使用管道内混合器将消光剂溶液(液体消光剂)混合到UV吸收剂溶液(液体UV吸收剂)中以获得添加剂混合物。添加剂供给管线78将添加剂混合物进料到管道71中。管道内混合器75搅拌并且混合初级涂料48和添加剂混合物,从而获得流延涂料51。
使用流延模81作为排出装置。流延模81由沉淀硬化不锈钢形成。其容积变化率为0.002%。流延模81与涂料接触的接触表面的精加工精度以表面粗糙度计为至多1μm,并且在任何方向上的平直度为至多1μm/m。为了将流延涂料51的温度调节为约34℃,将夹套(未显示)设置在流延模81中,并且调节被供给到夹套内部的传热介质的温度。
在膜生产过程中,流延模81和管道71的温度被保温在约34℃。
采用温度调节器86,将流延模81和管道71的温度在约34℃保温。流延模81是衣架型模。流延模81在流延模81的宽度方向以20mm间距配置有用于调节膜厚度的螺栓(加热螺栓),以及使用加热螺栓的自动厚度控制机构。使用加热螺栓,可以基于预设程序设置响应齿轮泵73流量的曲线。另外,基于设置于膜生产线32中的红外线厚度计(未显示)的曲线,可以通过调节程序进行反馈控制。在产品膜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厚度差(不包括其宽度为20mm的边缘部分)被调节为至多1μm,并且宽度方向上的厚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在宽度方向上至多为3μm/m。将膜厚度变化率调节为至多±1.5%。
使用流延模81进行流延工序以形成具有在1600mm至2500mm的范围内的宽度和60μm的厚度TH1的膜。
相对于鼓82的移动方向,将减压室90设置在流延模81的上游。调节减压室90的减压程度,使得流延流道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压差在1Pa至5000Pa的范围内。根据流延速度调节减压程度。调节流延流道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压差,使得涂料流道的长度在20mm至50mm的范围内。将夹套(没有显示)加在减压室上以将减压室的内部温度保持恒定。将被调节在约35℃的温度的传热介质供给到夹套的内部。减压室90配置有能够将减压室90的温度设定为高于在流延部分附近的气体的冷凝温度的机构。流延模81口型模口的纵向侧安置迷宫式填料(未显示)。
用于流延模81的材料是沉淀硬化不锈钢。其热膨胀系数为至多2×10-5(℃-1)。在进行使用电解质水溶液的强制腐蚀检测时,该材料具有与SUS316基本上相等的耐腐蚀性。此外,该材料具有这样的耐腐蚀性:在二氯甲烷,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浸渍3个月之后,在气-液界面上不导致点蚀(孔)。流延模81与液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精加工精度以表面粗糙度计为至多1μm,并且其在任何方向上的平直度为至多1μm/m。口型模口间隙被调节为1.5mm。对于与液体接触的流延模81的唇缘的拐角部分,将其斜切半径R调节至在整个宽度上至多50μm。将流延模81内部的流延涂料51的剪切速率调节在1(1/sec)至5000(1/sec)的范围内。通过使用热喷涂法进行WC涂布,在流延模81的唇缘上形成硬化膜。
使用宽度为3.0m的不锈钢圆筒作为鼓82。将鼓82的外围表面82b磨光,使得表面粗糙度变为至多0.05μm。鼓82由SUS316制成以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和强度。此外,鼓82在径向上的厚度不均匀性至多为0.5%。流延控制部79通过轴82a的驱动使鼓82旋转。将外围表面82b在移动方向Z1上的移动速度设定在50m/min至200m/min的范围内。此时,外围表面82b的速度波动至多为0.5%。检测鼓82的侧端位置,以将鼓82在宽度方向上每次旋转的位置波动控制在1.5mm以内。此外,在模唇端部和在流延模81正下方的外围表面82b之间的垂直位置变化为至多200μm。将鼓82设置在配置有空气压力控制器(未显示)的流延室62中。
构造鼓82,使得可以将传热介质供给到鼓82内部以控制外围表面82b的温度。传热介质循环器89将温度为至少-10℃并且至多10℃的传热介质供给到鼓82中。鼓82中心部分的表面温度在即将流延之前为0℃,并且在其侧边之间的温度差为至多6℃。应指出,鼓82优选没有表面缺陷。没有直径为30μm以上的针孔,每平方米至多1个直径在10μm至30μm的范围内的针孔,并且每平方米至多2个直径小于10μm的针孔。
将在鼓82上的干燥气氛中的氧气浓度保持为5体积%。为了将氧气浓度保持为5体积%,用氮气置换空气。为了冷凝并且回收在流延室62中的溶剂,将冷凝器87设置在其中并且将冷凝器87的出口温度设定为-3℃。将在流延模81附近的静压波动降低为至多±1Pa。
将流延涂料51通过流延模81流延到外围表面82b上以在其上形成流延膜53。将流延膜53在外围表面82b上冷却并且凝固,然后通过剥离辊83从鼓82上剥离以形成初级湿膜55。相对于鼓82的移动速度,剥离速度(剥离辊拉伸)被适当地调节在100.1%至110%的范围内以防止剥离缺陷。通过设置在约-3℃的冷凝器87将在流延室62中蒸发的取代化合物冷凝并且液化,以通过回收装置88回收。将回收的溶剂中的水含量减少到至多0.5%。将从中除去溶剂的干燥气体加热并且重新用作干燥气体。
剥离辊83将初级湿膜55引导至传送部63。设置在传送部63中的辊121a至121c将初级湿膜55引导至针链拉幅机64。在传送部63中,将约60℃的干燥气体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
在针链拉幅机64中,初级湿膜55以其侧边部分被针支撑的状态通过针链拉幅机64中的每一个部分。在针链拉幅机64中输送的过程中,对初级湿膜55进行预定的干燥工序。将在针链拉幅机64内部的干燥气体的温度调节在约120℃。之后,将初级湿膜55送至边缘切割装置65。
在针链拉幅机64中设置冷凝器(没有显示)用于回收溶剂蒸气。在针链拉幅机64中蒸发的溶剂蒸气在-3℃的温度下被冷凝和液化。将回收溶剂的水含量减少到至多0.5重量%并且重新利用。
通过处于离针链拉幅机64的出口30秒内的位置的边缘切割装置65,切除初级湿膜55的两个侧边部分。采用NT切割机,切除初级湿膜55的两个侧边部分,每个侧边部分具有在初级湿膜55宽度方向上距边缘50mm的宽度。通过切割机鼓风机(未显示)将切除的边缘部分送到粉碎机95中。粉碎机95将切除的侧边部分粉碎成为平均80mm2的碎片。将碎片与TAC薄片一起用作用于涂料制备的原料。
之后,将初级湿膜55送到第一干燥室66中。在从边缘切割装置65中释放后,初级湿膜55的残留溶剂量约为10重量%。在第一干燥室66中,将湿气400吹送到初级湿膜55上以进行预定时间SP1的第一干燥工序58。由此,将初级湿膜55称作次级湿膜57。将次级湿膜57送到第二干燥室67中。
湿气供给装置125回收第一干燥室66中的气体作为回收气体300,并且将湿气400供给到第一干燥室66中以将在第一干燥室66中的气氛条件保持恒定。在湿气供给装置125中,湿气400由软水410和空气420产生。湿气400的温度DT1约为120℃,并且水蒸汽的量VM1为550(g/m3)。在该实施方案中,时间SP1为7分钟。
在第二干燥室67中,将温度约为140℃的干燥气体吹送到次级湿膜57上以进行预定时间SP2的第二干燥工序60。从而制备膜59。
在第二干燥室67中,将次级湿膜57通过辊在100N/m的张力下输送,并且干燥约5分钟直至次级湿膜57的残留溶剂量达到0.3重量%。包角在90°至180°的范围内。包角是次级湿膜57的接触辊的部分的角度。辊的材料为铝或碳钢,并且对表面进行硬铬镀。使用具有平坦表面的辊和具有凹陷表面的那些。由辊的旋转所致的每个辊的膜位置波动为至多50μm。在100N/m张力下的辊的偏差为至多0.5mm。
采用吸附和回收装置101,将在干燥气体中含有的溶剂蒸气通过吸附而回收并且从干燥空气中除去。吸附剂是活性炭,并且脱吸剂是干燥氮气。回收的溶剂在将其水含量调节到至多0.3重量%后重新用作用于制备涂料的溶剂。除溶剂蒸气以外,干燥气体还包含增塑剂、UV吸收剂和其它高沸点化合物,并且将这些物质通过冷却器和预吸附器从干燥空气中除去。从而将干燥空气重复利用并且循环。设定吸附和脱附条件,使得在排放到外面的气体中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变为至多10ppm。通过冷凝方法回收的溶剂的量占全部溶剂蒸气的90重量%。大部分的残留溶剂蒸气通过吸附被回收。
将干燥的膜59输送到第一增湿室(未显示)中。将110℃的干燥气体供给到在第二干燥室67和第一增湿室之间的传送部。将温度为50℃并且露点为20℃的空气供给到第一增湿室中。然后,将膜59输送到第二增湿室(未显示)中以防止膜59的卷曲。在第二增湿室中,将温度为90℃并且湿度为70%的空气直接吹送到膜59上。
在增湿后,将膜59在冷却室68中冷却到30℃以下。然后通过边缘切割装置(未显示)切除膜59的两个侧边部分。安置强制中和装置(中和棒)104,以在输送过程中将膜59上所带的电压始终保持在-3kV至+3kV的范围内。通过滚花辊对105对膜59的两个侧边部分提供滚花。在膜59的每个侧边部分中,进行压花处理。进行滚花的宽度距膜59的每个侧边10mm。设定通过滚花辊对105施加到膜59上的滚花压力,使得压花高度比平均膜厚度平均大12μm。
将膜59输送到卷绕室69中。在卷绕室69内部,将温度保持在28℃,并且将湿度保持在70%。将离子发生器(未显示)安装在卷绕室69中,以将膜59上所带的电压保持在-1.5kV至+1.5kv范围内。最后,在使用压辊108将预定张力施加到膜59上的同时,通过卷绕室69中的卷绕辊107卷绕膜59。
[实施例2]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500(g/m3)。
[实施例3]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400(g/m3)。
[实施例4]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300(g/m3)。
[比较例1]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干燥室66中使用不含水蒸汽的干燥气体代替湿气400。将在第一干燥室66中的干燥气体的温度设定为120℃,并且在第一干燥室66中进行7分钟干燥工序。
[实施例5]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进行流延工序54使得膜59的厚度TH1为80μm,并且湿气400的温度DT1为约140℃。
[实施例6]
在与实施例5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500(g/m3)。
[实施例7]
在与实施例5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400(g/m3)。
[实施例8]
在与实施例5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在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为300(g/m3)。
[比较例2]
在与实施例5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干燥室66中使用不含水蒸汽的干燥气体代替湿气400。将在第一干燥室66中的干燥气体的温度设定为120℃,并且在第一干燥室66中进行7分钟干燥工序。
[比较例3]
在与实施例6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不同之处在于进行流延工序54以形成厚度TH1为10μm的膜。
[比较例4]
在与比较例2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不同之处在于进行流延工序54以形成厚度TH1为10μm的膜。
[比较例5]
在与比较例2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干燥室66中进行15分钟干燥工序。
[实施例9]
在与实施例1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湿气供给装置240代替湿气供给装置125,并且使用甲醇代替水,其中湿气402中的甲醇含量VM1为900g/m3
[实施例10]
在与实施例9中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制备膜59,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丙酮代替甲醇,其中丙酮含量VM1为1800g/m3
[膜的评价]
在上述实验中,测量从第一干燥室66排出的次级湿膜57中的残留溶剂量和水含量。将以下测量应用于所有实施例和比较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评价结果示于下面的表1中。评价结果栏中显示的数值与下面评价项目的数值对应。
1.残留溶剂量的测量
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每个膜中切割出一小片膜(7mm×35mm)作为测量用样品。使用由残留溶剂蒸发器(Teledyne TechnologiesCompany或从前的Teledyne Tekmar的产品)和气相色谱仪(GL Sciences Inc.的产品)测量样品的溶剂残留量。
2.膜中的水含量的测量
从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获得的每个膜中切割出一小片膜(7mm×35mm)作为测量用样品。使用水蒸发装置和水含量测量装置(MetrohmShibata Co.,Ltd的产品),通过卡尔·费歇尔方法测量水含量的质量。通过将所测量的水含量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g)计算膜中的水含量。
[表1]
Figure A200810178247D00351
E1至E10表示实施例1至10。CE1至CE5表示比较例1至5。
根据使用湿气400的第一干燥工序58和第二干燥工序60,与常规的干燥工序相比,更有效地释放组成化合物。随着湿气400中含有的水蒸汽的量VM1增加,更容易释放组成化合物。由于在实施例中获得的膜中的水含量与其中没有进行第一干燥工序58的比较例中获得的那些近似相同,因此通过第一干燥工序58在膜59中没有高沸点化合物的残留物。换言之,在第一干燥工序58中,高沸点化合物没有产生有害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本发明对于在第一干燥工序58开始时具有大于预定值的厚度的膜是显著有效的。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制备厚膜。
各种变化和修改在本发明中是可以的,并且可以理解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溶液流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涂料流延到载体上以在所述载体上形成流延膜,所述涂料含有聚合物和溶剂;
(b)将所述流延膜作为湿膜从所述载体上剥离,所述流延膜含有所述溶剂;
(c)通过将所述湿膜与用于干燥所述湿膜的气体接触,从所述湿膜中消除第一化合物以形成膜,所述气体含有沸点高于所述溶剂中含有的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沸点的第二化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其中所述溶剂含有多种化合物,并且将在要被消除的所述多种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所述化合物定义为所述第一化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其中所述气体含有具有至少0.3MS且至多1MS的所述第二化合物,其中MS为所述第二化合物中的饱和蒸气的量。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其中所述气体的温度为至少BP且至多3BP,其中BP(单位:℃)是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沸点。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含有二氯甲烷、甲醇和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第二化合物含有水、甲醇、丙酮、甲基乙基酮和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是在使用拉幅机干燥器干燥所述湿膜后进行的。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流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d)在所述步骤(c)后将加热的气体吹送到所述湿膜上以干燥所述湿膜。
8.一种溶液流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涂料流延到载体上以在所述载体上形成流延膜,所述涂料含有聚合物和溶剂;
(b)将所述流延膜作为湿膜从所述载体上剥离,所述流延膜含有所述溶剂;
(c)将所述流延膜和所述湿膜中的至少一种与液体接触,所述流延膜和所述湿膜含有在所述溶剂中包含的第一化合物,所述液体含有沸点高于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沸点的第二化合物;和
(d)在所述步骤(c)后,通过干燥所述湿膜从所述湿膜中消除所述第一化合物以形成膜。
9.一种溶液流延设备,其包括:
载体,在所述载体上形成流延膜,所述流延膜含有聚合物和溶剂;
剥离装置,用于将所述流延膜作为湿膜从所述载体上剥离;和
干燥装置,用于通过用含有第二化合物的气体干燥所述湿膜从所述湿膜中消除所述溶剂中含有的第一化合物,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沸点高于所述溶剂中含有的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沸点。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液流延设备,其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多根辊,所述的辊用于输送所述湿膜;干燥室,在所述干燥室中容纳所述的辊;和气体供给单元,所述气体供给单元用于将所述气体循环至所述干燥室和从所述干燥室循环出来。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液流延设备,所述溶液流延设备还包括:拉幅机干燥器,所述拉幅机干燥器固定所述湿膜的侧边部分,并且在将气体吹送到所述湿膜上的同时输送所述湿膜,所述拉幅机干燥器被设置在所述干燥装置的上游。
12.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液流延设备,所述溶液流延设备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湿膜通过所述干燥装置后将加热的气体吹送到所述湿膜上的加热气体干燥装置,所述加热气体干燥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干燥装置的下游。
CN2008101782477A 2007-11-16 2008-11-17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Active CN101434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7706 2007-11-16
JP2007297706 2007-11-16
JP2007-297706 2007-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4705A true CN101434705A (zh) 2009-05-20
CN101434705B CN101434705B (zh) 2013-05-01

Family

ID=4064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82477A Active CN101434705B (zh) 2007-11-16 2008-11-17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27736A1 (zh)
JP (1) JP5457003B2 (zh)
KR (1) KR101554529B1 (zh)
CN (1) CN101434705B (zh)
TW (1) TWI4572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187A (zh) * 2010-03-02 2011-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状物的传送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及其设备
CN105773890A (zh) * 2016-05-03 2016-07-20 淮安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离子膜钢带流延机的剥膜装置
CN103372327B (zh) * 2012-04-13 2017-04-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溶剂回收方法以及涂布干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5510B1 (ko) 2017-02-03 2021-07-08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름 롤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1765598B (zh) * 2020-07-09 2021-09-17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蒸发冷却空调及其冷却介质驱动泵体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797A (zh) * 2002-03-12 2003-09-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纤维素膜的制造方法、纤维素膜、偏振片保护膜、光学功能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669765A (zh) * 2004-03-19 2005-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生产薄膜的溶液流延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115A (en) * 1928-01-24 1935-10-29 Du Pont Viscoloid Co Removal of solvent from cellulosic plastics
GB453869A (en) * 1935-03-20 1936-09-21 Henry Dreyfus Improvement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ribbons, films and like materials
US2201747A (en) * 1935-09-27 1940-05-21 Du Pont Method of producing moistureproof cellulosic pellicles
JP2584362B2 (ja) * 1991-03-11 1997-02-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膜の製造方法
JP4940990B2 (ja) * 2000-12-18 2012-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2210764A (ja) * 2001-01-16 2002-07-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イ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30057595A1 (en) * 2001-08-13 2003-03-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olvent casting process, polarizing plate protective film, optically functional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JP2003334832A (ja) * 2002-03-12 2003-11-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60076707A1 (en) * 2004-09-30 2006-04-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ellulose acylate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7042583A (ja) * 2005-07-07 2007-02-15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固体電解質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設備並びに燃料電池用電極膜複合体、及び燃料電池
JP4969133B2 (ja) * 2006-03-30 2012-07-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極膜複合体、燃料電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797A (zh) * 2002-03-12 2003-09-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纤维素膜的制造方法、纤维素膜、偏振片保护膜、光学功能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669765A (zh) * 2004-03-19 2005-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用于生产薄膜的溶液流延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0187A (zh) * 2010-03-02 2011-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状物的传送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及其设备
CN102190187B (zh) * 2010-03-02 2016-06-2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状物的传送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及其设备
CN103372327B (zh) * 2012-04-13 2017-04-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溶剂回收方法以及涂布干燥设备
CN105773890A (zh) * 2016-05-03 2016-07-20 淮安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离子膜钢带流延机的剥膜装置
CN105773890B (zh) * 2016-05-03 2017-10-17 淮安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全氟离子膜钢带流延机的剥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50991A (ko) 2009-05-20
TW200930541A (en) 2009-07-16
JP5457003B2 (ja) 2014-04-02
KR101554529B1 (ko) 2015-09-21
JP2009137280A (ja) 2009-06-25
US20090127736A1 (en) 2009-05-21
TWI457222B (zh) 2014-10-21
CN101434705B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7482B (zh) 溶液流延方法
CN102528995B (zh) 加工聚合物膜的方法
CN101146659B (zh) 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1151133B (zh) 溶液流延方法
CN101434705B (zh) 溶液流延方法和溶液流延设备
CN101166618A (zh) 拉幅机夹具和溶液浇铸方法
CN101327651B (zh) 流延装置、溶液流延设备和溶液流延方法
CN101146660B (zh) 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6094B (zh) 浇铸装置、溶液浇铸设备、和溶液浇铸方法
TWI457221B (zh) 製造聚合物薄膜之方法及設備
CN101274471B (zh) 流延单元,涂料涂覆方法和溶液流延方法
CN101272891A (zh) 制备聚合物膜的方法和设备、聚合物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01380794A (zh) 溶液流延方法和设备
CN101250275A (zh) 制备纤维素酰化物膜的方法
CN101142074B (zh) 溶液流延方法
CN101267929B (zh) 溶液流延方法
CN101264650B (zh) 溶液流延设备和溶液流延方法
CN101117401B (zh) 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10235A (zh) 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10234A (zh) 聚合物膜的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
CN104117230B (zh) 过滤器、过滤方法、酰化纤维素膜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