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4909B -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4909B
CN101424909B CN2008101747647A CN200810174764A CN101424909B CN 101424909 B CN101424909 B CN 101424909B CN 2008101747647 A CN2008101747647 A CN 2008101747647A CN 200810174764 A CN200810174764 A CN 200810174764A CN 101424909 B CN101424909 B CN 101424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containment member
stiffener
developer roll
develo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47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4909A (zh
Inventor
久保田智广
巽谦三
吉田知史
大吉浩文
川上善弘
清水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24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4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4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4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覆盖显影辊和显影装置的壳体之间的空间。该密封构件包括柔性薄片和固定到该薄片上的加强构件。在该加强构件中沿着与加强构件的长度垂直的方向设置由凹口。

Description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泄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各种类型的干燥、单部件显影装置,并投入使用。在显影装置中,需要在显影辊上稳定地形成显影剂的薄膜,这是非常困难的任务。
在示例性技术中,限制构件(例如,金属刀片)平行于显影辊设置,使得二者之间具有一窄缝隙(间隙)。然后,容纳在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通过该间隙,从而在显影辊上稳定地形成显影剂的薄膜。然后,显影辊上的显影剂受到充电,并用于对形成在光敏元件上的潜像显影。然后,将潜像显影之后残留在显影辊上的额外显影剂回收到显影装置中。
在典型的显影装置中,为了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的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间泄漏,设置薄片形密封构件(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亚胺酯薄片)。当显影剂残留在显影辊上时,该密封构件经显影辊上存在的一薄层显影剂抵靠在显影辊上。该结构不仅防止显影剂泄漏出壳体,而且防止在显影辊上的该薄层显影剂通过密封构件时受到刮除。如果导电薄片材料用作该密封构件,则它能够起到两个作用:提供密封功能和对存在于显影辊上的显影剂充电。然而,重要的是为每个设备适当确定密封构件在显影辊上的挤压力,密封构件和显影辊之间间隙的宽度,密封构件和显影辊之间的接触角度等。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72675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它具有在显影辊和壳体之间的空间中设置在不同位置处并且它们之间带有特定角度的两个密封构件。
日本专利申请No.3235938公开了应用中央密封构件和两个末端密封构件密封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空间的技术。该中央密封构件沿着显影辊的中央部分延伸,而末端密封构件设置在该中央密封构件的两纵向侧上,使得该末端密封构件与中央密封构件的一部分重叠。该末端密封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在重叠的末端位置处具有切割线。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14906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它具有一种密封构件和调节密封构件在显影辊上的挤压力的挤压力调节单元。
由于典型的密封构件必须覆盖显影辊和壳体之间的空间,并且该空间通常较长,所以密封构件可能较薄并细长。密封构件的该形状能够不期望地导致密封构件的波动。该密封构件的波动部分能够抑制显影辊和密封构件之间的均匀接触,从而导致显影剂泄漏。当在最坏情况下无法确保密封功能时,不仅显影剂能够在成像设备内喷溅,而且显影剂能够溢出到相邻光敏元件和转印带上。这能够导致有缺陷的成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构件,它覆盖显影装置的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间,从而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不会泄露,该空间在显影辊的纵向上延伸,该密封构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固定到壳体上并沿着纵向延伸,并且第二末端沿着纵向延伸并经由一层显影剂与显影辊接触。该密封构件包括柔性薄片,该柔性薄片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及连接到薄片上并位于第一末端附近的加强构件。垂直于纵向延伸的多个凹口限定在加强构件中更靠近第二末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覆盖显影装置的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间,使得显影装置中显影剂不泄漏,该空间在显影辊的纵向上延伸,该密封构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固定到壳体上并沿着纵向延伸,该第二末端沿着纵向延伸并接触显影辊。该密封构件包括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的柔性薄片;及连接到该薄片上并位于第一末端附近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分成沿着纵向设置的多个加强块。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它包括上述密封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它包括图像载体和上述显影装置。该处理盒可拆卸地连接到成像设备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上述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上述处理盒。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作为成像设备的例子的彩色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2是附图1中所示任意处理盒的内部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附图3是附图1中所示密封构件的剖视图;
附图4是附图2中所示密封构件附近的处理盒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附图5是附图3中所示该密封构件的正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密封构件的正视图;
附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密封构件的正视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述密封构件的正视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述处理盒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及
附图10是用于将传统密封构件的波动与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的波动进行比较的条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彩色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它是成像设备的例子。附图1中所示彩色打印机1通过采用串行方法形成全色(四色)图像。
在该彩色打印机1中,四个处理盒6Y、6M、6C、6K排列在设备本体的基本中央部分处。在处理盒6Y、6M、6C、6K的光敏鼓上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5设置在该处理盒6Y、6M、6C、6K上方。中间转印带3水平地设置在该处理盒6Y、6M、6C、6K下方,作为中间转印单元,并卷绕在多个支承辊上。二次转印装置11和清洁装置14在附图1中设置到中间转印带3的右侧上。容纳从中间转印带3上清洁下来的废显影剂的废显影剂回收容器15和用于装载一个或多个记录介质7并将其存储在其中的供纸盒8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下方。纸张进给辊9拾取其中一张记录介质7。然后,该记录介质7通过中间转印带3和二次转印装置11之间,用于在其上形成图像。然后,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该记录介质7导向到定影装置12,在该定影装置处,图像热定影到记录介质7上。
除了所处理的显影剂的颜色为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之外,所有处理盒6Y、6M、6C、6K的结构和操作都相同。因此,下面将解释附图2中的任意处理盒6,不带后缀Y、M、C和K,每一个后缀都表示显影剂颜色。
如附图2中所示,光敏鼓60是定位成面对处理盒6的下部处的中间转印带3的图像载体。该光敏鼓60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显影装置61、清洁刀片62和充电辊63围绕该光敏鼓60的周边设置。清洁刀片62将初次转印之后残留在光敏鼓60上的显影剂刮除。充电辊63对光敏鼓60均匀地充电。
废显影剂输送螺旋(coil)64设置在清洁刀片62下方,该废显影剂输送螺旋水平地,即垂直于附图2打印在其上的纸张,输送刮下来的显影剂。附图1中所示显影剂输送带65将由废显影剂输送螺旋64输送的显影剂拉起(draw up),并回收到显影装置61的废显影剂回收腔66中。分隔构件68将该显影装置61分成废显影剂回收腔66和未使用显影剂腔67。该分隔构件68由如薄膜之类的柔性材料制成。未使用的显影剂腔67填满相对应颜色的显影剂。显影装置61包括显影辊51、搅拌器52、显影剂供给辊53和显影刀片54。显影辊51设置使得,在显影辊51和光敏鼓60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或者它们两个彼此接触。
下面将解释电子照相印刷图像如何形成在光敏鼓60上。驱动装置(未示出)使得该光敏鼓60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充电辊63将光敏鼓60的表面充电到均匀的高电势,从而进行初始化。然后,已充电的光敏鼓60曝光到从曝光装置5发射的扫描光L下。然后,由由于该曝光而电势削弱的低电势部分和电势由于初始化而较高的高电势部分形成静电潜像。期间,将在每个光敏鼓60上曝光的图像是单色的图像。通过对预期全色图像进行颜色分离,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单色图像,获得该单色图像。
当静电潜像的低电势部分(或高电势部分)到达光敏鼓60和显影辊51之间的间隙时,显影剂从其表面上形成有一层薄的显影剂的显影辊51转移到光敏鼓60上,因此光敏鼓6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在进行了将在后面描述的初次转印之后,清洁刀片62将残留在光敏鼓60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去除。鼓表面上的残留电荷由放电装置(未示出)去除,以准备进行下一调色剂图像的形成。
返回附图1,初次转印辊4设置在处理盒6和中间转印带3彼此接触的点附近。特别地,该中间转印带3夹在初次转印辊4和处理盒6中的光敏鼓60之间。高电压施加到初次转印辊4上,以在光敏鼓60和中间转印带3之间建立电势差。由于该电势差,形成在光敏鼓6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上。形成在每个处理盒6Y、6M、6C、6K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而且,该单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3上彼此叠置。结果,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期间,其中一个记录介质7在适当的时刻从纸张进给辊9和纸张输送装置10进给到二次转印装置11。高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装置11上,从而在中间转印带3和二次转印装置11之间建立电势差。由于该电势差,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的表面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在某些情况下,为单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7上。
其上带有全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7输送到定影装置12。该定影装置12通过熔合和/或加压将该全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7上。然后,该记录介质7经一对纸张进给辊13进给到打印机壳体的上表面上的输送托架2。然后,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14对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7上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的表面上的残余显影剂进行清洁,并回收到废显影剂回收容器15。已清洁的中间转印带3准备用于下一调色剂图像的转印。
通过将光敏鼓60、显影装置61、清洁刀片62和充电辊63整合到一个单元中,作为可分离地设置在设备本体中的处理盒6。当显影设备61的未使用的显影剂腔67中的显影剂消耗完毕时,需要用新的单元等更换该处理盒6。期间,不是使该处理盒6作为单个单元,而是可能仅将显影装置61作为单独单元,当显影装置61的未使用显影剂腔67中的显影剂消耗完毕时,仅用新的单元更换显影装置61。更换显影装置61比更换整个处理盒6更加经济。
下面解释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将描述处理盒6;然而,当光电导体和清洁装置单独设置并且显影装置61单独构成时,也可获得相同效果。
在附图2中,分隔构件68将显影装置61的壳体70分成两个腔,即未使用的显影剂腔67和废显影剂回收腔66。显影剂容纳在未使用的显影剂腔67中。因此,搅拌器52使其保持流体状态,不使显影剂凝结到一起,该搅拌器是用于搅拌和输送显影剂的转动构件。显影辊51可转动地安装到其中具有开口的壳体70上,以覆盖该开口。在显影之前,容纳在未使用的显影剂强67中的显影剂由显影剂供给辊53输送到显影辊51。然后,随着显影辊51转动,显影剂通过显影刀片54和显影辊51之间的间隙。于是,显影剂调节到适当的量。同时,与显影刀片54的摩擦充电使得显影剂受到充电。然后,一薄层显影剂形成在显影辊51上。然后,通过将形成在光敏鼓60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图像。该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转印之后残留在光敏鼓60上的少量显影剂由清洁刀片62刮除。然后,该显影剂由废显影剂输送螺旋64和显影剂输送带65(附图1)输送,并回收到废显影剂回收腔66中。附图标记69表示均匀地搅拌废显影剂回收腔66中收集的废显影剂的搅拌构件。
在光敏鼓6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之后,显影辊51上的一薄层显影剂再次返回到壳体70,并由显影剂供给辊53聚集在一起。因此,显影辊的表面复位(显影剂供给辊53具有两个功能:在显影之后将该一薄层显影剂复位和将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51)。
显影装置61包括密封构件55,该密封构件覆盖在显影辊51的纵向上在显影辊51和壳体70之间延伸的空间。密封构件55沿着显影辊51的纵向延伸。该密封构件55在垂直于显影辊51的纵向的方向上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固定到壳体70上,而第二末端经该薄层显影剂与显影辊51接触。间隙形成在密封构件55和显影辊51之间。因此,防止了显影剂从显影辊51和壳体70之间的空间泄漏。需要确定显影辊51和壳体70之间的间隙宽度、接触角度和接触压力,从而密封构件55不会将该薄层显影剂刮掉,同时该薄层显影剂随着显影辊51转动而通过该间隙。
附图3是该密封构件55的剖视图。附图4是处理盒6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密封构件55连接到壳体70上。附图5说明了从显影剂供给辊53观察的密封构件55。
该密封构件55包括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薄的柔性细长薄片(例如,PET薄膜,或聚亚胺酯或聚四氟乙烯(PTFE)薄片)可用作该薄片56。导电材料可用于薄片56,以使得薄层显影剂的电荷分布均匀,同时该薄层显影剂通过显影辊51和密封构件55之间的间隙,以帮助由显影剂供给辊53进行的薄层上的显影剂的回收。
密封构件55在靠近第二末端的薄片56的第二部分56a处经显影辊51上的薄层显影剂接触显影辊51。密封构件55在靠近第一末端的第一部分57a处固定到壳体70上。如附图4中所示,显影辊51上密封构件55的接触压力主要根据薄片56的弯曲度确定。然而,通过提供加强构件57,可调节密封构件55的刚度,从而使得可能提供两个不同的功能:防止显影剂从壳体70泄漏的密封功能,和防止薄层显影剂由于在间隙处施加到显影辊51上的接触压力而被聚集在一起。
作为另一实施例,如附图9中所示,作为弹性构件的加压构件58在与显影辊51相对的侧面上第二末端附近连接到密封构件55上,作为用于调节显影辊51上密封构件55的接触压力的构件。因此,通过采用显影辊51和加压构件58夹住密封构件55的构造,可能形成更加稳定的间隙。
在密封构件55接触显影辊51的同时,该密封构件55继续将载荷施加到显影辊51上。因此,最好是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密封构件55,从而不损伤显影辊51。然而,难以将具有这种细长的薄的形状的薄片56单独连接到壳体70上,用于组装。相反,通过将密封构件55与加强构件57整体形成,可确保纵向上的刚度,并提高密封构件55的安装容易程度。
在独立元件的状态下和在安装到壳体70上的状态下,密封构件55都能够很容易在显影辊51的接触部分(第二部分56a)处波动。当这种波动特别发生在独立密封构件上时,密封构件55不能够再使用(当使用时,由于导致防止显影剂泄漏失败的波动部分,不可能确保普通显影辊和密封构件55之间的间隙)。因此,产量下降,从成本角度来说这是不期望的。
波动的可能的主要原因是薄片56的相对于温度的膨胀系数和加强构件57的膨胀系数之间的差。例如,即使在密封构件55的形成期间不产生波动,当密封构件55存储在高温的存储环境中时(尤其是,比密封构件55所形成的温度更高的温度),直到密封构件55组装到壳体70上为止,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中的每一个都根据存储环境的温度膨胀。由于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的膨胀率彼此不同,所以发生波动。特别地,由于用薄的材料制成,所以薄片56易于受热,并且薄片56比加强构件57更加膨胀。因此,由于甚至在温度差较小时的膨胀,波动也能够发生在不固定到加强构件57上的第二部分56a处。
为了此目的,多个凹口57b形成在加强构件57中,如附图5中所示。因此,甚至当薄片56膨胀时,凹口57b膨胀(打开),从而加强构件57自身不波动。
每个凹口57b都从薄片56的第二末端附近(薄片56接触显影辊51的一侧)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平行于显影辊51的转动方向)朝第一末端延伸预定长度L2。通过将该长度L2设置成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等于或大于长度L1的一半,加强构件57可形成很容易膨胀。这提高了抑制发生明显波动的效果。凹口57b沿着纵向等距设置,然而,这不是强制的。
附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构件55B。附图6中所示的密封构件55B与附图5中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的相同之处在于,密封构件55B包括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然而,密封构件55B的加强构件57由多个加强块57s构成。每个加强块57s都是矩形的,并且都具有同样尺寸和形状。即使薄片56由于受热而膨胀,由于加强构件57分成各加强块57s,所以相邻块之间的间隙也膨胀(打开)。因此,由于加强构件57自身不波动,所以密封构件55B能够抑制波动在薄片56的第二末端附近的部分处的发生。
附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构件55C。附图7中所示的该密封构件55C与附图5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的相同之处在于,该密封构件55C包括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然而,在密封构件55C中,加强构件57由多个加强块57p构成。相邻的加强块57p形成曲柄形接触部57c。因此,除了末端处的加强块之外,加强块57p都具有曲柄形。除了末端处的加强块之外,每个加强块57p都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即使薄片56由于受热而膨胀,由于加强构件57分成加强块57p,所以相邻块之间的间隙膨胀(打开)。因此,由于加强构件57自身不波动,所以密封构件55C能够抑制薄片56的第二末端附近位置处波动的发生。另外,由于相邻加强块57p之间的接触部为曲柄形,所以显影剂在相邻的加强块57p之间不泄漏。
附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构件55D。附图8中所示的该密封构件55D与附图5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的相同之处在于,该密封构件55D包括薄片56和加强构件57。然而,在密封构件55D中,加强构件57分成多个加强块57q。相邻的加强块57q形成曲线(S形)接触部57d。除了末端处的加强块之外,每个加强块57q都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即使薄片56由于受热而膨胀,但是由于加强构件57分成加强块57q,所以相邻块之间的间隙膨胀(打开)。因此,由于加强构件57自身不波动,密封构件55D能够抑制薄片56的第二末端附近部分处波动的发生。另外,由于相邻加强块57q之间的接触部弯曲,所以显影剂在相邻加强块57q之间不泄漏。
密封构件55B、55C和55D也能够包括挤压构件58,该挤压构件是弹性构件,如附图9中所示。由于密封构件55由显影辊51和挤压构件58夹在中间,所以间隙稳定性增大。
附图10是用于比较热循环测试之后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与传统密封构件的波动程度的条形图。该图的垂直轴表示波动高度(毫米)。在波动的密封构件的末端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差看作波动高度。
通过将其中不带有凹口的加强构件连接到薄片上,形成传统密封构件。附图5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附图7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C和附图8的第四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D都采用本发明的密封构件。传统密封构件和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0.08毫米厚的PTFE薄片作为薄片材料,和带有连接到其上用于固定的双侧胶带的0.2毫米厚的PET薄片作为加强构件,该密封构件经历热循环,其中关于温度和湿度的存储环境每隔一天就在30℃和60%与50℃和90%之间的情况转换。
测试的结果表明,尽管在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中未发生明显波动,但是在传统密封构件中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很高。在热循环测试之后在密封构件的第二末端上波动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垂直差最大的部分处测量波动。如附图10中所示,在传统密封构件中发生1毫米或以上的波动,而在各实施例的每个密封构件中发生0.3毫米或以下的波动。于是,表明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有明显改进。
附图5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附图7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C和附图8的第四实施例的密封构件55D在连接到壳体70上的状态下经过相同的热循环测试。结果,当纸张实际进给到壳体70时,未确认波动,并且未发生显影剂泄漏。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那样。例如,适当厚度的薄片也可用作密封构件。适当的加强构件也可用作加强构件。加强块的数量、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意的。也可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显影的构造。
安装在处理盒上的设备也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那些。显影装置可包括在该处理盒中。图像载体(光电导体)不仅局限于鼓形,并且带形图像载体也可使用。
用于成像设备的成像单元的结构不仅局限于串行方法,并且多个显影装置可设置在光电导体的周边周围。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三色显影剂的全色机器、使用两色显影剂的多色机器,或者单色设备。该成像设备不仅局限于打印机,并且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机或具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产品。
该密封构件包括柔性薄片和朝第一末端固定到该薄片上的加强构件。垂直于纵向延伸的多个凹口在第一末端侧上限定在加强构件中。因此,可防止密封构件的波动。
凹口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加强构件的长度的一半。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密封构件的波动。该密封构件包括柔性薄片和朝第一末端连接到该薄片上的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可通过使用粘结剂连接到薄片上,或者可通过其他某些方法连接。该加强构件分成沿着纵向设置的加强块。因此,可能防止密封构件的波动。
相邻加强块之间的每个接触部是弯曲线和曲线中的一个。因此,可能抑制显影剂通过加强块之间的间隙泄漏。
通过使得加强构件的线性膨胀的系数小于薄片的线性膨胀系数,可以防止密封构件的波动,这是由于在密封构件存储在高温环境中时因薄片的膨胀而导致的薄片伸长量受阻。
该薄片可以是导电薄片。在此情况下,显影剂均匀地充电,而显影辊上的薄层显影剂通过密封构件。因此,提供了帮助回收显影剂辊上的显影剂的功能。
弹性挤压构件可在与显影辊相对一侧上第二末端附近的位置处安装到密封构件上。因此,有可能限制显影辊上密封构件的接触压力。由于该接触压力可设置成不波动,所以密封构件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隙可形成的更加稳定。
还可能防止在纵向上覆盖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空间的密封构件的波动,从而提供良好的密封。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对单部件显影剂提供优良的密封。
本发明的处理盒在安装在处理盒上的显影装置处提供优良的密封。因此,有可能在带有该成像设备的显影装置处获得优良密封。还可能防止显影剂从显影装置泄漏,及由于显影剂在成像设备内侧和外侧的喷溅导致的污染。
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楚的公开,已经相对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不仅不受限制,而且涵盖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进行的落入此处阐述的基本教导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变形结构。
本申请要求2007年10月30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7-281607的优先权并且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合并进来。

Claims (10)

1.一种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覆盖显影装置的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间,从而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不会泄露,该空间在显影辊的纵向上延伸,该密封构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固定到壳体上并沿着纵向延伸,并且第二末端沿着纵向延伸并经一层显影剂与显影辊接触,该密封构件包括:
柔性薄片,该柔性薄片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及
连接到薄片上并位于第一末端附近的加强构件,
其中在加强构件中靠近第二末端限定多个垂直于纵向延伸的凹口,所述加强构件的线性膨胀系数小于薄片的线性膨胀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凹口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加强构件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
3.一种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覆盖显影装置的壳体和显影辊之间的空间,使得显影装置中显影剂不泄漏,所述空间在显影辊的纵向上延伸,所述密封构件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固定到壳体上并沿着纵向延伸,该第二末端沿着纵向延伸并经一层显影剂与显影辊接触,该密封构件包括:
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的柔性薄片;及
连接到该薄片上并位于第一末端附近的加强构件,其中
该加强构件分成沿着纵向布置的多个加强块,所述加强构件的线性膨胀系数小于薄片的线性膨胀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沿着纵向相邻的加强块之间的接触部是曲柄形或曲线形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该薄片由导电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构件,其中在与显影辊相对的一侧第二末端附近的部分处,弹性挤压构件安装到密封构件上。
7.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该显影装置使用单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
9.一种处理盒,包括图像载体和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影装置,该处理盒可拆卸地连接到成像设备本体上。
1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影装置,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
CN2008101747647A 2007-10-30 2008-10-30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Active CN101424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1607/07 2007-10-30
JP2007281607A JP5075578B2 (ja) 2007-10-30 2007-10-30 シール部材、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4909A CN101424909A (zh) 2009-05-06
CN101424909B true CN101424909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58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47647A Active CN101424909B (zh) 2007-10-30 2008-10-30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081897B2 (zh)
JP (1) JP5075578B2 (zh)
CN (1) CN101424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2152B2 (en) 2007-04-19 2011-10-04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flexible GIS data collection network
JP5305008B2 (ja) * 2009-02-06 2013-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2614B2 (ja) 2009-07-02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48133A (ja) 2009-08-27 2011-03-10 Ricoh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7938B2 (ja) * 2009-09-01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2828B2 (ja) * 2009-11-05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6186B2 (ja) 2011-01-27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18011B2 (en) * 2011-11-09 2014-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24951B2 (en) 2011-11-30 2014-09-02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vey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056025A (ja) * 2012-09-11 2014-03-27 Canon Inc 現像剤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3038004U (zh) * 2012-12-27 2013-07-03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JP2014186179A (ja) * 2013-03-25 2014-10-02 Oki Data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4043B2 (ja) 2013-09-27 2018-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ル部材、クリーニング装置、転写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62023B2 (ja) 2014-02-18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19774B2 (ja) * 2015-02-16 2019-05-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7359B2 (ja) * 2015-03-24 2019-07-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620713B2 (ja) * 2016-10-11 2019-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48884B2 (ja) 2018-09-14 2022-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着脱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99437A (ja) * 2020-12-23 2022-07-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78974A (ja) * 2021-05-21 2022-1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弾性部材、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489A (zh) * 1997-10-09 1999-05-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4875A (ja) * 1982-08-02 1984-02-08 Minolta Camera Co Ltd ブレ−ドクリ−ニング装置
JPH03235938A (ja) 1990-02-13 1991-10-21 Konica Corp 性能変動が抑制された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JP3235938B2 (ja) 1994-11-18 2001-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装置
JPH09236977A (ja) * 1996-02-28 1997-09-09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現像剤容器
JPH1031357A (ja) * 1996-07-18 1998-02-03 Nec Niigata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器
JPH11212365A (ja) * 1997-11-18 1999-08-06 Minolta Co Ltd 現像装置
US6070039A (en) * 1997-11-18 2000-05-30 Minolt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rier
US6144820A (en) * 1998-04-17 2000-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a sealing member having an insulating layer and a conductive portion
JP2001042738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72675A (ja) 2000-08-31 2002-03-12 Seiko Epson Corp 現像装置
JP2002214906A (ja) 2001-01-19 2002-07-31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62212B2 (en) * 2003-04-17 2006-06-13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324775B2 (en) * 2004-03-08 2008-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ing device with sealing member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4610468B2 (ja) 2005-11-04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回収装置、作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11190B2 (ja) 2005-12-20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回収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76345B2 (ja) 2006-04-24 2013-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36240B2 (ja) 2006-07-21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帯電ローラ軸受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21383B2 (ja) 2006-10-11 2012-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収納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5723B2 (ja) 2006-10-18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676184B2 (en) 2006-12-04 2010-03-09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JP5110866B2 (ja) 2006-12-13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画像形成装置
JP4892330B2 (ja) 2006-12-18 2012-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2008152155A (ja) 2006-12-20 2008-07-03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手段、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75956A (ja) 2007-01-17 2008-07-31 Ricoh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トナー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9390B2 (ja) 2007-02-02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7489A (zh) * 1997-10-09 1999-05-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214906A 2002.07.31
JP特开平6-194947A 1994.07.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75578B2 (ja) 2012-11-21
US8081897B2 (en) 2011-12-20
CN101424909A (zh) 2009-05-06
JP2009109728A (ja) 2009-05-21
US20120063806A1 (en) 2012-03-15
US8442414B2 (en) 2013-05-14
US20090110430A1 (en)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4909B (zh) 密封构件、显影装置、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US898333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53752B2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539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1451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ed therein
JP5347240B2 (ja) 被給電ユニット、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24056B (zh) 润滑剂供给装置、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1667003A (zh) 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86430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880032B (zh) 清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KR100547149B1 (ko)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토너 카트리지
JP5476695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91962B2 (en)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630622A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4983396B2 (ja) 給電部材作製方法および被給電部材支持体
US113207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eveloping device and a cleaning device for an image carrying member
US9645543B2 (en) Cleaning device with sealing of supporting plate
CN101419416B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28525A (ja) 電子写真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10488785B2 (en)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process cartridge
JP2010122668A (ja) 現像装置の梱包体及び現像装置
US7068961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sealing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ling member
JP2013214107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75746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67829A (ja) トナー残量検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残量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