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3149A -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3149A
CN101403149A CNA2008101585996A CN200810158599A CN101403149A CN 101403149 A CN101403149 A CN 101403149A CN A2008101585996 A CNA2008101585996 A CN A2008101585996A CN 200810158599 A CN200810158599 A CN 200810158599A CN 101403149 A CN101403149 A CN 101403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ka
cover
fork
platform
speed fra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58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3149B (zh
Inventor
徐勇
赵传福
王成吉
崔桂华
丁波
周春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nqi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nqi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nqiu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nqi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585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03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03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3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1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向自动落纱系统,涉及粗纱机的落纱,特征是包括两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能往复行走于两台粗纱机之间,取纱车部套设有左、右两套落纱叉,每一套落纱叉分别对应一台粗纱机并与该粗纱机锭数相一致,其中一套落纱叉落纱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等待状态。本发明能对应两台粗纱机,实现为两台粗纱机交替落纱,具有利于集约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Description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粗纱机的一种自动落纱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粗纱机的自动落纱系统(装置)从安装布局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内置式自动落纱系统和外置式自动落纱系统。内置式自动落纱系统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大致是:轨道固定于上龙筋(下龙筋),吊锭嘴和空筒管在拖链的带动下进入车内,进行满纱与空筒管的转换。外置式自动落纱系统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大致是:升降平台在车前(车后),落纱时,下龙筋前移(后移),升降平台带着吊锭与空筒管下降特定位置,进行满纱与空筒管的置(转)换。以上两种自动落纱系统与粗纱机之间不是一种较为完全的独立设置,不适应粗纱机的升级。另外,上述自动落纱系统还存在落纱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缺陷。
另外,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80480A)公开了一种自动落纱系统,该自动落纱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取纱车部套不适用于两台粗纱机落纱即被两台粗纱机共用;二是升降平台部套中平台升降部分传动路线较长,平台的升降还需要配重体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用于粗纱机的一种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包括两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能往复行走于两台粗纱机之间,取纱车部套设有左、右两套落纱叉,每一套落纱叉分别对应一台粗纱机并与该粗纱机锭数相一致,其中一套落纱叉落纱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等待状态。
某一台粗纱机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一套落纱叉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纱叉用其前叉位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置换,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上述两台粗纱机落纱交替进行。
上述取纱车部套,包括行走电机和选定数量的取纱车,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设置导向轮,并配备相应地面导轨,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每一套落纱叉中的落纱叉依次分布在不同取纱车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轴上,经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垂直方向作0~80度之间摆动;左、右两套落纱叉分别位于各取纱车的左侧和右侧,其中一套落纱叉处于水平状态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仰起状态。
上述升降平台部套,包括立式架体、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该驱动电机传动联接的沿平台长度方向伸展的传动横轴,传动横轴上设置若干起重轮,各起重轮分别通过吊带吊系平台,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上述立式架体位于对应粗纱机身后,与粗纱机机架或地基联接固定,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立式架体之间设有中支撑横梁;每套升降平台部套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中支撑横梁上,传动横轴在中支撑横梁上穿过。
上述每套升降平台部套中的立式架体还包括位于对应粗纱机车头及车尾的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平台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导向轮滑动联接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在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前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前支撑横梁,后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后支撑横梁,上述传动横轴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
上述卷扬装置还包括过渡横轴,过渡横轴穿经中支撑横梁并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过渡横轴位于传动横轴的外侧,起重轮的吊带绕经过渡横轴吊系平台。
上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其机械手还包括一臂杆,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由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由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
上述机械手,两个拿取部可沿臂杆相向或背向移动。
本发明双向自动落纱系统,既可实现与粗纱机之间独立设置,便于纺织用户的升级与维护。通过配置相应的电控制系统,可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能节约人力物力,将大大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又能对应两台粗纱机,实现为两台粗纱机交替落纱,具有利于集约化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示出了两台粗纱机中间部位(横向)剖视情形图。
图2示出了图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去向剖视情形图。
图3示出了图1实施方式中的车头部位去向剖视情形图。
图4为图1实施方式的一种动作原理流程图,示出了两台落纱机中某单台落纱机落纱时的动作流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及图3,一种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包括两台粗纱机1、2,取纱车部套3,两套升降平台部套4、5,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能往复行走于两台粗纱机之间,取纱车部套设有左、右两套落纱叉,每一套落纱叉分别对应一台粗纱机并与该粗纱机锭数相一致,其中一套落纱叉落纱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等待状态。某一台粗纱机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一套落纱叉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纱叉用其前叉位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置换,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上述两台粗纱机落纱交替进行。
上述各部分可采取如下较为具体的技术方式:
上述取纱车部套3,包括行走电机和选定数量的取纱车301,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设置导向轮,并配备相应地面导轨,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每一套落纱叉中的落纱叉依次分布在不同取纱车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轴上,经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垂直方向作0~80度之间摆动;左、右两套落纱叉302、303分别位于各取纱车的左侧和右侧,其中一套落纱叉处于水平状态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仰起状态。
上述升降平台部套4,包括立式架体401、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402,升降机构包括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03和该驱动电机传动联接的沿平台长度方向伸展的传动横轴404,传动横轴上设置若干起重轮405,各起重轮405分别通过吊带406吊系平台402,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上述立式架体401位于对应粗纱机身后,与粗纱机机架或地基联接固定,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立式架体之间设有中支撑横梁6。该套升降平台部套中的驱动电机403设置在中支撑横梁6上,传动横轴404在中支撑横梁6上穿过。上述升降平台部套中的立式架体还包括位于对应粗纱机车头及车尾的前导向立柱407和后导向立柱,平台40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导向轮408滑动联接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在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前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前支撑横梁7,后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后支撑横梁,上述传动横轴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上述卷扬装置还包括过渡横轴409,过渡横轴409穿经中支撑横梁6并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过渡横轴409位于传动横轴404的外侧,起重轮405的吊带406绕经过渡横轴409(包括轴与轮的结合体)吊系平台402。上述升降平台部套5,包括立式架体501、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502,升降机构包括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03和该驱动电机传动联接的沿平台长度方向伸展的传动横轴504,传动横轴上设置若干起重轮505,各起重轮505分别通过吊带506吊系平台502,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上述立式架体501位于对应粗纱机身后,与粗纱机机架或地基联接固定。升降平台部套中的驱动电机503设置在中支撑横梁6上,传动横轴504在中支撑横梁6上穿过。上述升降平台部套中的立式架体还包括位于对应粗纱机车头及车尾的前导向立柱507和后导向立柱,平台50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导向轮508滑动联接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传动横轴504延伸至上述前支撑横梁7与后支撑横梁处。上述卷扬装置还包括过渡横轴509,过渡横轴509穿经中支撑横梁6并延伸至前支撑横梁7与后支撑横梁处,过渡横轴509位于传动横轴504的外侧,起重轮505的吊带506绕经过渡横轴509吊系平台502。上述升降平台部套动力传动路线简化,结构紧凑,同时平台运行的稳定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其机械手包括一臂杆及两个拿取部。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利用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利用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为避免机械手与平台回转悬挂机构产生干涉,采取两个拿取部沿臂杆相向或背向移动技术方式,即在底部采用其它两个直线气缸,用于带动两个拿取部沿臂杆同时张开与收拢,如置换时(换纱时)张开,常时(落纱时)收拢。
其动作原理及方式大致是:
结合参看图4,上述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当某一台粗纱机满纱时,下龙筋降到落纱位置,安全门关闭,取纱车的一套落纱叉在摆动电机带动下放平落纱叉,取纱车行走电机驱动取纱车携带落纱叉前移,落纱叉与龙筋相对移动插取满纱管,各满纱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后叉位,取纱车携带满纱管后移至预备取空筒管位置,升降平台的平台先降至等待位置,取纱车小幅前行至取空筒管工位,各落纱叉插取其对应的空筒管,各空筒管得位于其对应落纱叉叉口的前叉位,平台再作小幅下降动作促使空筒管自动脱落,然后平台上升至等待位置,取纱车携带空筒管前移至插管位置,下龙筋上升插管;平台携带满纱管升至工作位置后,机械手上升由其两个拿取部同时分别取下一空筒管与一满纱管,然后机械手下降至原位,臂杆旋转180度,将摘取到的空筒管与满纱管交换位置后,机械手再次作出上升动作由其两个拿取部同时分别将满纱管与空筒管交接挂起,然后下降至原位;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满纱管转动一节定距的距离后,进行下一轮的空筒管与满纱管之间的位置置换,全部置换完毕,平台的回转悬挂机构带动空筒管定位,等待下一次落纱工作;上述过程中,取纱车的另一套落纱叉处于收起待命状态。上述取纱车的两套落纱叉交替工作,进而实现两台落纱机交替落纱。
在上述实施方式记载内容及其精神教导下,没有述及的有关或相关技术内容,应当被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无需花费创造性劳动即能实施。

Claims (8)

1、一种双向自动落纱系统,特征是包括两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两套升降平台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两套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各对应一台粗纱机,取纱车部套能往复行走于两台粗纱机之间,取纱车部套设有左、右两套落纱叉,每一套落纱叉分别对应一台粗纱机并与该粗纱机锭数相一致,其中一套落纱叉落纱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等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某一台粗纱机落纱时,取纱车部套中的取纱车携带一套落纱叉前移到满纱管的指定位置,由落纱叉分别取下各自对应的满纱管,然后取纱车后移到指定位置等待接取下述空筒管,升降平台部套的平台下降将其携带的数量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空筒管交付取纱车,取纱车的落纱叉用其前叉位接取各自对应的空筒管,空筒管转移到取纱车上,取纱车前移将空筒管送抵插管指定位置,然后取纱车后移到升降平台满纱提取位置,平台提取并携带满纱管上升到指定高度等待置换,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的机械手设置两个拿取部,在其中一个拿取部摘取上述平台携带的某一位次上的满纱管的过程中,另一个拿取部同时摘取或被置放一空筒管,然后两个拿取部位置互换并分别将空筒管交接于满纱管空出位次上及将满纱管交接下道细纱工序,如此进行,直至将平台携带的满纱管全部置换成空筒管;上述两台粗纱机落纱交替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纱车部套,包括行走电机和选定数量的取纱车,各取纱车由横向设置的方钢管联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取纱车由一根传动轴同时传动,各取纱车设置导向轮,并配备相应地面导轨,在行走电机驱动下各取纱车能沿导轨同步前后移动;每一套落纱叉中的落纱叉依次分布在不同取纱车上,各落纱叉位置与粗纱机的满纱管一一对应并相适配,各落纱叉穿入同一根摆动轴上,经带座轴承与取纱车连接,落纱叉摆动电机经减速后带动摆动轴,使各落纱叉同步在垂直方向作0~80度之间摆动;左、右两套落纱叉分别位于各取纱车的左侧和右侧,其中一套落纱叉处于水平状态时,另一套落纱叉处于仰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要求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部套,包括立式架体、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的平台,升降机构包括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该驱动电机传动联接的沿平台长度方向伸展的传动横轴,传动横轴上设置若干起重轮,各起重轮分别通过吊带吊系平台,平台下底面设置回转悬挂机构,回转悬挂机构包括环形钢带,环形钢带上挂有与粗纱机锭数一致的吊锭,环形钢带由某一端或两端设置的动力摩擦轮驱动,上述各吊锭与取纱车的落纱叉位置相适配并可依次找正;上述立式架体位于对应粗纱机身后,与粗纱机机架或地基联接固定,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立式架体之间设有中支撑横梁;每套升降平台部套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中支撑横梁上,传动横轴在中支撑横梁上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升降平台部套中的立式架体还包括位于对应粗纱机车头及车尾的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平台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通过导向轮滑动联接前导向立柱和后导向立柱;在两套升降平台部套的前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前支撑横梁,后导向立柱之间设置后支撑横梁,上述传动横轴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装置还包括过渡横轴,过渡横轴穿经中支撑横梁并延伸至前、后支撑横梁处,过渡横轴位于传动横轴的外侧,起重轮的吊带绕经过渡横轴吊系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其机械手还包括一臂杆,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由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由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自动落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管与满纱管转换机械手部套,其机械手还包括一臂杆,两个拿取部分别位于臂杆的两侧端;上述机械手部套配制摆动汽缸和直线汽缸,其中,由摆动汽缸带动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作180度转换,由直线汽缸带动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动作促使拿取部与对应部件之间实现空筒管及满纱管的脱落和/或挂起。
CN2008101585996A 2008-11-07 2008-11-07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3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85996A CN101403149B (zh) 2008-11-07 2008-11-07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85996A CN101403149B (zh) 2008-11-07 2008-11-07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3149A true CN101403149A (zh) 2009-04-08
CN101403149B CN101403149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53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585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3149B (zh) 2008-11-07 2008-11-07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0314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835A (zh) * 2010-08-05 2011-02-02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落纱粗纱机
CN102615407A (zh) * 2012-04-09 2012-08-01 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翼行走升降平台
CN102634891A (zh) * 2012-04-25 2012-08-15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落纱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CN105734736A (zh) * 2014-12-24 2016-07-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粗纱机的筒管更换装置
CN107142573A (zh) * 2017-06-22 2017-09-08 江苏中晖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普通电脑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及其自动落纱方法
CN107400940A (zh) * 2017-08-16 2017-11-28 张坤 自动落纱粗纱机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10775724A (zh) * 2019-12-02 2020-02-11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纺整机落纱方法及布局排列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7255A (en) * 1994-10-14 1998-08-25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Bobbin ch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H690781A5 (de) * 1994-12-19 2001-01-1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Transport- und Umsetzanlage an einer Vorspinnmaschine.
JP3718274B2 (ja) * 1995-01-27 2005-11-24 ザウラー・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ウント・コンパニー・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満粗紡ボビンを空粗紡チューブと自動的に交換する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たフライヤ粗紡機
DE19643655C2 (de) * 1996-10-22 2000-05-25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Vor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selbsttätigen Auswechseln voller Vorgarnspulen gegen leere Vorgarnhülsen
KR20020062167A (ko) * 2001-01-17 2002-07-25 호와 머시너리, 리미티드 조방기의 보빈 교환 장치
CN200974884Y (zh) * 2006-12-06 2007-11-14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
CN101280480B (zh) * 2008-05-21 2010-06-02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落纱系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835A (zh) * 2010-08-05 2011-02-02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落纱粗纱机
CN101962835B (zh) * 2010-08-05 2012-08-29 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落纱粗纱机
CN102615407A (zh) * 2012-04-09 2012-08-01 新疆新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翼行走升降平台
CN102634891A (zh) * 2012-04-25 2012-08-15 铜陵市松宝机械有限公司 落纱机的自动控制装置
CN105734736A (zh) * 2014-12-24 2016-07-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粗纱机的筒管更换装置
CN105734736B (zh) * 2014-12-24 2018-10-30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粗纱机的筒管更换装置
CN107142573A (zh) * 2017-06-22 2017-09-08 江苏中晖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普通电脑粗纱机自动落纱装置及其自动落纱方法
CN107400940A (zh) * 2017-08-16 2017-11-28 张坤 自动落纱粗纱机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07400940B (zh) * 2017-08-16 2018-06-29 许培珍 自动落纱粗纱机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10775724A (zh) * 2019-12-02 2020-02-11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纺整机落纱方法及布局排列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3149B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0480B (zh) 自动落纱系统
CN101403149B (zh) 双向自动落纱系统
CN102212904B (zh) 一种间歇式自动拔管装置
CN102505217A (zh) 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
CN201330098Y (zh) 并纱机用导纱装置
CN202202057U (zh) 自动落纱粗纱机
CN101962835B (zh) 自动落纱粗纱机
CN202273018U (zh) 一种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系统
CN200974884Y (zh) 粗纱机自动集体落纱装置
US3391527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cheeses by direct winding of full bobbins without doffing operation in fiber processing machines
CN103774301B (zh) 环锭纺细纱机自动插空纱管装置及方法
CN101481055B (zh) 没装备自动运行接头组件的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筒管存储器
US473961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placement of an empty with a full roving bobbin in a spinn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CN105297203B (zh) 一种落筒小车以及具备该落筒小车的纺纱机
CN202247093U (zh) 纱架升降机构
CN103556325B (zh) 具有可升降母车的落纱装置
CN215364278U (zh) 捻线机原丝筒自动上纱装置
CN202658313U (zh) 自动理管落纱联合机
JPH11189930A (ja) 粗紡機およびリング精紡機による精紡方法
CN202139359U (zh) 一种间歇式自动拔管装置
CN205188519U (zh) 一种落筒小车以及具备该落筒小车的纺纱机
US3370412A (en) Apparatu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two-for-one twisting machine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bobbin units
CN100500962C (zh) 一种用于粗纱机落纱的空纱管交换满纱管的装置
CN210657276U (zh) 一种粗纱机自动落纱提升装置
CN112551436A (zh) 配重复位式巷道堆垛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Zengxi

Inventor after: Xu Yong

Inventor after: Zhao Chuanfu

Inventor after: Wang Chengji

Inventor after: Cui Guihua

Inventor after: Ding Bo

Inventor after: Zhou Chunjuan

Inventor before: Xu Y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Chuanfu

Inventor before: Wang Chengji

Inventor before: Cui Guihua

Inventor before: Ding Bo

Inventor before: Zhou Chunju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XU YONG ZHAO CHUANFU WANG CHENGJI CUI GUIHUA DING BO ZHOU CHUNJUAN TO: LIUZENGXI XU YONG ZHAO CHUANFU WANG CHENGJI CUI GUIHUA DING BO ZHOU CHUNJU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