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98664B -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98664B
CN101398664B CN2008101663834A CN200810166383A CN101398664B CN 101398664 B CN101398664 B CN 101398664B CN 2008101663834 A CN2008101663834 A CN 2008101663834A CN 200810166383 A CN200810166383 A CN 200810166383A CN 101398664 B CN101398664 B CN 1013986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entioned
hand
light transmiss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63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98664A (zh
Inventor
青木信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98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8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98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98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C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 G04C3/00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 G04C3/14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or watches independent of other time-pieces and in which the movement is maintained by electric means incorporating a stepping motor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DAPPARATUS OR TOOL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AKING OR MAINTAINING CLOCKS OR WATCHES
    • G04D7/00Measuring, counting, calibrating, testing or regulating apparatus
    • G04D7/04Measuring, counting, calibrating, testing or 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gearwor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短时间内检测出分针位置且能够防止制作上误差引起的分针位置误认、能够判断分针正确位置的针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光是否透过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的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21、28~30)后,判断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各旋转位置。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第2光透过孔部(28)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对应后、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将分针轮(25)从该位置返回12步以上,使分针轮(25)从该返回的位置开始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到最初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在此位置再次由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确定该位置为分针轮(25)的预先规定的位置。因此,分针轮(25)即使有制作上的误差,也能够正确地确定分针轮(25)的预先规定的位置。

Description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秒针、分针、时针等指针的走针位置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日本特开2000-162336所记载的指针钟表的针位置检测装置。该指针钟表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具有:由被传送第1驱动电机的旋转后旋转的秒针轮使秒针走针的第1驱动系统,由被传送第2驱动电机的旋转后分别旋转的分针轮及时针轮使分针及时针分别走针的第2驱动系统,第1、第2驱动系统的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在同一轴上重合的状态下旋转时、由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来光学检测分别设置在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上的第1~第3各光透过孔部的检测部;根据该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判断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的各旋转位置,判断秒针、分针、时针的走针位置。 
这时,第2驱动系统具有将第2驱动电机的旋转传送到分针轮的三号轮和将分针轮的旋转传送到时针轮的分轮(mimute wheel),三号轮上沿圆周方向以36度的角度间隔设置了10个光检测孔。分针轮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了3个圆弧状透孔。即,第1圆弧状透孔与第2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30度的角度,第2圆弧状透孔与第3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30度的角度,第3圆弧状透孔与第1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60度的角度。由此,第3圆弧状透孔与第1圆弧状透孔之间设置了宽度最大的遮光部A,第1圆弧状透孔与第2圆弧状透孔之间、第2圆弧状透孔与第3圆弧状透孔之间分别设置了比遮光部A宽度小的遮光部B。 
时针轮上沿着圆周方向也设置了3个圆弧状透孔。即,第1圆弧状透孔与第2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45度的角度,第2圆弧状透孔与第3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60度的角度,第3圆弧状透孔与第1圆弧状透孔设置为相隔中心角30度的角度。由此,第3圆弧状透孔与第1圆弧状透孔之间 设置了宽度最小的遮光部C,第1圆弧状透孔与第2圆弧状透孔之间设置了比遮光部C宽度大的遮光部D,第2圆弧状透孔与第3圆弧状透孔之间设置了比遮光部D宽度大的遮光部E。 
在这样的针位置检测装置中,感光元件对于分针轮的检测图案是宽度小的2个遮光部B与宽度大的1个遮光部A交替出现的图案,感光元件对于时针轮的检测图案是3种的各遮光部C、D、E在规定间隔中交替出现的图案,这两者合成后的检测图案是各遮光部D、B、A组合后的图案、各遮光部E、B、A组合后的图案、各遮光部C、B、A组合后的图案这3种在规定间隔中出现的图案。 
发明内容
上述以往的针位置检测装置中,例如将各遮光部D、B、A组合后的图案的时刻事先设定为4时00分,将各遮光部E、B、A组合后的图案的时刻事先设定为8时00分,将各遮光部C、B、A组合后的图案的时刻事先设定为12时00分,通过检测出是这些图案中的哪一个,能够确认分针和时针的位置,但检测出是3种图案的哪一种需要花费时间。 
另外,由于分针轮和时针轮的各遮光部的制作精度和三号轮、分针轮、时针轮的各轮的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有时会无法正确检测3种检测图案,会误认分针、时针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短时间内检测出分针位置且能够防止制作上误差引起的分针位置误认、能够判断分针正确位置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为了达到该目的,具有以下结构要素。 
即,本发明涉及的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秒针轮,具有设置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上的第1光透过孔部; 
分针轮,设置在该秒针轮的同一轴上,且具有设置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上的、由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2光透过孔部; 
时针轮设置在上述秒针轮及上述分针轮的同一轴上,且具有由从预先规定的位置开始、含该预先规定的位置沿圆周以30度角度间隔设置的1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3光透过孔部;
中间轮,具有与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对应的、由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4光透过孔部; 
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在预先规定的检测位置P上具有互相分开设置的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用于检测从上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是否透过上述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从而由上述感光元件接收到该透过的光,并由此来判断上述秒针轮、上述分针轮、上述时针轮的各旋转位置;以及 
分针位置检测装置,直到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与上述第4光透过孔部对应、从而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为止,使上述分针轮沿规定方向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从这个检测出光的位置开始将上述分针轮返回规定的步数以上,使上述分针轮从该返回的位置开始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沿上述规定方向旋转到最初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再次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时,将该位置定为上述分针轮的规定位置。 
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针位置检测装置,由该针位置检测装置中的时针轮、分针轮及秒针轮来走针的时针、分针及秒针。 
根据本发明,分针轮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分针轮的第2光透过孔部的1个光检测孔与中间轮的第4光透过孔部的1个光检测孔对应后,由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为分针轮的预先规定的位置,但该位置是否是预先规定的位置这一点,由分针位置检测装置将分针轮从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规定的步数以上,使分针轮从该返回位置开始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到最初由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在此处再次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尝试光检测,如果检测出光,确定该位置为分针轮的预先规定的位置,由此,分针轮的第2光透过孔部和中间轮的第4光透过孔部上即使有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也能够防止分针位置的误认,能够短时间且正确地判断分针轮的预先规定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指针式手表的一实施例的计时模块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计时模块中的主主要部分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A、3B分别是从后盖侧看图2的计时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底面图、 模式图。 
图4是表示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将图3的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分解后的放大平面图。 
图6是由表来表示图2的第1驱动系统和第2驱动系统中的各齿轮的齿数、1脉冲的各旋转角、1圈的各脉冲数、光检测孔有无的图。 
图7是表示图5的秒针轮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表示由检测部检测出的图7的秒针轮的检测图案的图。 
图9是表示图5的时针轮的放大平面图。 
图10A~图10M是表示图7的秒针轮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表示秒针轮从检测位置P(00秒)位置每次旋转2步地(12°)旋转时的各状态的图。 
图11A~图11P是表示图5的分针轮、时针轮、中间轮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图11A~图11M是表示分针轮每1步(12°)旋转时分针轮、时针轮、中间轮的各状态的图,图11N是表示分针轮从图11M的状态开始旋转360步时(1小时)时分针轮、时针轮、中间轮的各状态的图,图110是表示分针轮从图11N的状态开始旋转9小时时分针轮、时针轮、中间轮的各状态的图,图11P是表示分针轮从图110的状态开始旋转1小时后“11时00分位置”时分针轮、时针轮、中间轮的各状态的图。 
图12A~图12F是表示图5中秒针轮的位置检测动作、表示使偏离检测位置的秒针轮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时的各状态的图。 
图13A~图13F是表示图5中分针轮和时针轮的位置检测动作、表示使偏离检测位置P的分针轮和时针轮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时的各状态的图。 
图14A~图14F是表示图5中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的基准位置偏离检测位置P时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表示使偏离检测位置P的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时的各状态的图。 
图15A~图15F是表示正常走针时每次正点时确认秒针、分针、时针的各针位置是否复合的针位置确认动作,表示秒针轮、分针轮、时针轮每2秒的各动作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手表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使秒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使分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9是表示使时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时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0是表示使秒针、分针、时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处理中、秒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1是表示使秒针、分针、时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处理中、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2是表示使秒针、分针、时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处理中、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3是表示使秒针、分针、时针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处理中、时针位置检测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4是表示正常走针时每次正点时确认秒针、分针、时针位置的针位置确认处理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25是表示图5的分针轮每1步(1°)旋转时、分针轮的第2光透过孔部相对检测部的检测位置的移动量的放大平面图。 
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针轮的分针位置检测装置的变形例中的动作流程图。 
图2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秒针轮的第1变形例的放大平面图。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秒针轮的第2变形例的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25来说明将本发明应用到指针式手表的一实施方式。 
该指针式手表具有图1及图2所示的计时模块1。该计时模块1是秒针2、分针3、时针4在编号盘5上方走针、显示时刻的装置,放在手表壳TK内。手表壳TK上部安装了钟表玻璃G,该手表壳TK下部安装了后盖UB。 
计时模块1如图2所示,具有上部外壳6和下部外壳7,其间设置了计时机构8。上部外壳6上面隔着太阳能板9设置了编号盘5。下部外壳7的里面 上设置了电路基板10。 
计时机构8如图2~图4所示,具有:使秒针2走针的第1驱动系统11,使分针3及时针4走针的第2驱动系统12,用于检测秒针2、分针3、时针4的走针位置的检测部13。 
第1、第2驱动系统11、12在安装在底板14、轮组支撑15、中间支撑16的状态下,设置在上部外壳6与下部外壳7之间。 
第1驱动系统11如图2~图4所示,具有:第1步进电机17,由该第1步进电机17旋转的五号轮18,由该五号轮18旋转的、作为四号轮的秒针轮20。秒针2安装在该秒针轮20的秒针轴20a上(参照图4)。 
第1步进电机17如图2所示,具有线圈块17a、定子17b、转子17c。电流流到线框17a后产生磁场,使转子17c以每180度的角度步进旋转。 
五号轮18如图2及图3所示,与第1步进电机17中的转子17c的转子齿牙17d咬合后旋转。秒针轮20与五号轮18的齿牙18a咬合后旋转。该秒针轮20的中心部上设置了秒针轴20a。该秒针轴20a如图2所示,通过上部外壳6、太阳能板9及编号盘5的各贯穿孔5a向上方突出。该突出的顶端部上,如图4所示,安装了秒针2。并且该秒针轮20上,如图5及图7所示,设置了后述的第1光透过孔部21。 
第2驱动系统12如图2~图5所示,具有:第1步进电机22,由该第2步进电机22旋转的中间轮23,由该中间轮23旋转的三号轮24,由该三号轮24旋转的、作为二号轮的分针轮25,由该分针轮25旋转的分轮(minute wheel)26,由该分轮26旋转的、作为时轮的时针轮27。分针3安装在分针轮25的分针轴25a上。时针4安装在时针轮27的时针轴27a上。 
第2步进电机22如图2所示,具有线框22a、定子22b、转子22c。电流流到线框22a后产生磁场,使转子22c每180度地步进旋转。 
中间轮23如图2及图3所示,与第2步进电机22中的转子22c的转子齿牙22d咬合后旋转。该中间轮23上,如图5所示,设置了后述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三号轮24与中间轮23的齿牙23a咬合后旋转,分针轮25与三号轮24的齿牙24a咬合后旋转。 
该分针轮25的中心部上,如图2及图4所示,设置了秒针轮20的秒针轴 20a自由旋转地插入并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分针轴25a。该分针轴25a如图2所示,通过上部外壳6、太阳能板9及编号盘5的各贯穿孔5a向上方突出。该突出的顶端部上,如图4所示,安装了分针3。由此,分针轮25在重合在秒针轮20上侧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秒针轮20同一轴上。并且该分针轮25上,如图5所示,设置了后述的第2光透过孔部28。 
分轮26如图2所示,与分针轮25的齿牙25a咬合后旋转。时针轮27与分轮26的齿牙26a咬合后旋转。该时针轮27的中心部上设置了分针轮25的分针轴25a自由旋转地插入后向上方突出的筒状时针轴27a。该时针轴27a如图2所示,通过上部外壳6、太阳能板9及编号盘5的各贯穿孔5a向上方突出。时针4安装在该突出的顶端部上,如图4所示。由此,时针轮27在重合在分针轮25上侧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秒针轮20及分针轴25同一轴上。并且该时针轮27上,如图5所示,设置了后述的第3光透过孔部29。 
第1、第2驱动系统11、12中各齿轮的齿数、1脉冲内各齿轮的旋转角、各齿轮1圈所需要的脉冲数及第1~第4光透过孔部21、28~30的有无的设置如图6的表所示。 
即,第1驱动系统11中的转子17c的转子齿牙17d在1脉冲旋转(1步)180度(以下角度单位称为“°”),五号轮18在1脉冲(转子17c的1步)旋转36°。作为四号轮的秒针轮20在1脉冲(转子17c的1步)旋转6°,所以60脉冲(转子17c的60步)旋转1圈。 
第2驱动系统12中的转子22c的转子齿牙22d在1脉冲旋转(1步)180°,中间轮23在1脉冲(转子22c的1步)旋转30°,因此12脉冲(转子22c的12步)旋转1圈。三号轮24在1脉冲(转子22c的1步)旋转4°,作为二号轮的分针轮25在1脉冲(转子22c的1步)旋转1°,所以360脉冲(转子22c的360步)旋转1圈。分轮26在1脉冲(转子22c的1步)旋转1/3°,作为时轮的时针轮27在1脉冲(轮子22c的1步)旋转1/12°,所以4320脉冲(转子22c的4320步)旋转1圈。 
如图2所示,检测部13具有分别设置在上部外壳6和电路基板10上的、由LED(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元件31和由光电晶体管构成的感光元件32,其结构为:秒针轮20的光透过孔部21a、21b、21c的1个、分针轮25的光 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光透过孔部30的1个、中间轮23的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发光元件31和感光元件32之间的光通路即检测位置P[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位置P设置为正午位置(0时00分00秒位置)]一致或一部分重合时,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通过这些光透过部,由感光元件32接收光,由此检测出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各旋转位置。检测位置P也可以设置在11时55分位置等其他位置。 
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如图7所示,具有:设置在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上的第1圆孔21a,在该第1圆孔21a的秒针2走针方向和与之相反方向侧的两侧、隔着间隔不同的第1、第2遮光部21d、21e设置的第2、第3长孔21b、21c,相对第1圆孔21a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设置在第2、第3长孔21b、21c之间的第3遮光部21f。 
第1圆孔21a如图7及图25所示,秒针轮20的直径为3~4mm左右时,其孔径形成为0.4~0.5mm左右(相对秒针轮20的圆周为12°左右的宽度)的大小。第2、第3的各长孔21b、21c中,第1长孔21b如图7所示,以第1圆孔21a的中心为基准(0°),在左转约48°位置(8秒位置)到约168°位置(28秒位置)之间,设置为与第1圆孔21a的旋转移动轨迹上对应的圆弧状。第2长孔21c如图7所示,以第1圆孔21a的中心为基准(0°),在左转约192°位置(32秒位置)到约300°位置(50秒位置)之间,设置为与第1圆孔21a的旋转移动轨迹上对应的圆弧状。 
第1、第2的各遮光部21d、21e中,位于秒针2的反走针方向侧(图7中为左转侧)的第1遮光部21d,如图7所示,设置为相对第1圆孔21a的直径(12°宽度)为3倍左右的间隔,即从作为第1圆孔21a中心的基准位置(0°位置)到左转约48°位置(8秒位置)之间,实际上设置为36°左右宽度的间隔。 
位于秒针2的走针方向侧(图7中为右转侧)的第2遮光部21e的间隔比第1遮光部21d的间隔长1个第1圆孔21a左右。此间隔相对于第1圆孔21a的直径,为4倍左右的间隔,从作为第1圆孔21a中心的基准位置(0°位置)到右转约60°位置(50秒位置)之间,实际上设置为48°左右宽度的间隔。 
第3遮光部21f如图7所示,相对第1圆孔21a,位于秒针轮20的直径 上,且设置在第2、第3长孔21b、21c之间。该第3遮光部21f的宽度形成为与第1圆孔21a直径方向宽度大致相同。本说明书的记载中,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旋转方向未注明时,如图5、图10~图15中箭头所示,为沿各自轴心旋转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中间轮23的旋转方向为轴心旋转的逆时针方向。 
第1遮光部21d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3长孔21c的一部分对应。第2遮光部21e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2长孔21b的一部分对应。第3遮光部21f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圆孔21a对应。由此,秒针轮20中,第1~第3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发光元件31与感光元件32相对的位置)对应的状态下,旋转180°(半圈)后,第1圆孔21a、第2、第3长孔21b、21c的任一个肯定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 
该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角12°,旋转时间2秒)旋转,旋转60步(旋转角360°,旋转时间60秒)的过程中,检测部13每2秒进行检测时,为图8所示的检测部13的检测图案。 
即,秒针轮20为0秒位置(0°位置)时,检测部13检测第1圆孔21a,从2秒位置(12°位置)到6秒位置(36°位置)时,由第1遮光部21d堵住检测部13,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3次。 
从秒针轮20的8秒位置(48°位置)时到28秒位置(168°位置)时,检测部13连续检测第1长孔21b。30秒位置(180°位置)时,由第3遮光部21f堵住检测部13,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 
从32秒位置(192°位置)到50秒位置(300°位置)时,检测部13连续检测出第2长孔21b。从52秒位置(312°位置)到58秒位置(348°位置)时,由第2遮光部21e堵住检测部13,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 
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如图5中实线所示,是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0°位置)上设置的1个光检测孔(以下称为圆孔)。该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是与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大致相同的大小,设置在与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对应的位置上。
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如图5及图9所示,是从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0°位置)沿圆周以30°间隔设置的1个光检测孔(以下称为圆孔)。位于该基准位置的圆孔与第11个圆孔之间的11时位置(图9中为1时位置)上,设置了第4遮光部29a。 
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如图9所示,以0时位置为基准位置(0°位置),左转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的各位置,即沿时针4的走针方向(图9中为逆转)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的各位置上分别设置了圆孔,330°的11时位置(图9中为1时位置)上设置了第4遮光部29a。该时针轮27的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各圆孔也形成为与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大致相同的大小。 
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如图5所示,是与分针轮25的作为第2光透过孔部28的1个圆孔对应的1个圆孔,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及分针轮25的作为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大小。中间轮23的规定位置、即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28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时,该第4光透过孔部30设置在与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对应的位置上。 
光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时针4的正点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11时进行,第2驱动系统12的中间轮23、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各旋转角在1步(转子22c的半圈)分别是30°、1°、1/12°,所以如图5所示,除11时位置外的时针4的正点中,第2~第4光透过孔部28~30全部在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上重合。 
第1驱动系统11的秒针轮20的旋转角在1步(转子17c的半圈)是6°。该秒针轮20每60步(60秒),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5所示,时针4的每次正点(除11时位置外),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第2~第4各光透过孔部28~30重合。 
这里,检测部13对秒针2、分针3、时针4的走针位置的检测如下进行。即,秒针2、分针3、时针4在12时的位置(图5中上部侧位置)互相重合时,第1~第3的各光透过孔部21、28、29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 30与检测位置P重合。这时,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透过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21、28~30后由感光元件32接收光。 
与之相对,检测部13中,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21、28~30中任一个不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被遮住,所以感光元件32不能接收到光,为未检测状态。 
第1、第2的各步进电机17、22中,将各转子17c、22c的方向反转180°后,秒针2、分针3及时针4分别走针1步。所以,通过每1步都在第1、第2的各步进电机17、22上交替施加极性不同的脉冲,成为使各转子17c、22c旋转的动作。因此,即使每1步都在第1、第2的各步进电机17、22上持续施加同种类的脉冲,各转子17c、22c也不会旋转,此时为停止状态。 
秒针轮20中,由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的大小与1步的移动量的关系,如果不旋转2步,第1圆孔21a不会完全离开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所以每2步(2秒)进行检测。 
与之相对,第2驱动系统12的中间轮23、分针轮25、时针轮27每1步进行检测。 
下面参照图10A~图10M来说明用于检测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 
该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中,忽略第2驱动系统12的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图10A~图10M表示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角12°)旋转时、与其旋转位置中的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的对应关系。 
该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的检测通过检测图10A所示的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来实现。 
即,检测出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的位置。该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的状态为图10A的状态,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能够由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状态。 
首先,图10A的状态下,秒针轮20旋转2步、旋转角为12°时,如图10B所示,第1圆孔21a从检测位置P向右转偏离,第1遮光部21d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为图8的2秒位置所示的未 检测状态。同样,如图10C~图10D所示,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在旋转角为36°之前,第1遮光部21d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如图8的3秒~6秒位置所示,未检测状态为连续3次。 
然后,如图10E所示,秒针轮20旋转2步、旋转角为48°时,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8的8秒位置所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 
同样,如图10F所示,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在旋转角为168°之前,第1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8的10秒~28秒位置所示,检测部13能够连续检测出光。 
在此状态下,如图10G所示,秒针轮20再旋转2步、旋转角为180°时,第1长孔21b从检测位置P向右转偏离,第3遮光部21f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如图8的30秒位置所示,为未检测状态。然后,如图10H所示,秒针轮20旋转2步、旋转角为192°时,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c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8的32秒位置所示,是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然后如图10I所示,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在旋转角为300°之前,第2长孔21c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8的34秒~50秒位置所示,检测部13能够连续检测出光。如图10J所示,第2长孔21c从检测位置P向右转偏离,第2遮光部21e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如图8的52秒位置所示,为未检测状态。 
同样,如图10K~图10M所示,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在旋转角为348°之前,第2遮光部21e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如图8的54秒~58秒位置所示,未检测状态为连续4次。此状态下,秒针轮20旋转2步、旋转角为360°时,如图10A所示,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如图8的0秒位置所示,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这样,图10A的状态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图10B~图10D 的状态为检测部13连续3次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图10E~图10F的状态为检测部13连续检测出光的状态,图10G的状态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图10H~图10I的状态为检测部13连续检测出光的状态,图10J~图10M的状态为检测部13连续4次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 
这里,连续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是图10B~图10D的状态和图10J~图10M的状态,着眼于这2个状态可知,分别每2步进行检测时,前者的未检测状态为3次连续,后者的未检测状态为连续4次,前者与后者连续未检测次数不同。通过计数连续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可以确定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 
秒针轮20每2步(2秒)进行检测。该秒针轮20的每2步(2秒)的光检测中,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后,下次能够检测出光时,该位置为基准位置(00秒位置)。假如从第10图的状态开始计数未检测状态时,在成为图10D状态为止,未检测状态连续3次,之后成为图10E的状态,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所以不能满足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的条件,可得知不是基准位置。这就是用于检测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 
下面参照图11A~图11P来说明用于检测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的各基准位置的基本时分位置检测动作。 
该基本时分位置检测动作中,忽略第1驱动系统11的秒针轮20。图11A~图11M表示分针轮25每1步(1°)旋转、使中间轮23旋转1圈的状态,图11M~图11N表示分针轮25旋转360步时(360°)、使时针轮27旋转30°的状态,图11N~图110表示时针轮27从图11N的状态开始旋转9小时时(共计10小时)的状态,图110~图11P表示时针轮27再旋转1小时(共计11小时)的状态。 
该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的双方的基准位置(0时00分位置)在图11A所示的状态时,能够最好地检测。 
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基准位置为“00分位置”,时针轮27的11个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1个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为“0时位置”,所以检测这些基准位置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的位置。
首先,图11A的状态中,分针轮25旋转1步(1°)时,如图11B所示,中间轮23旋转30°,该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偏离检测位置P,中间轮23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这时,分针轮25右转1°后,第2光透过孔部28仅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点,在检测部13可检测出光的位置上。 
在此状态下,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共计旋转6步(6°)后,如图11G所示,中间轮23旋转180°,第4光透过孔部30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180°,继续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这时,分针轮25右转6°,第2光透过孔部28只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约一半,在检测部13还能够检测出光的位置(参照图25)。 
然后分针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旋转12步(12°)时,如图11M所示,中间轮23旋转360°,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这时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完全偏离检测位置P,为第2光透过孔部28与检测位置P几乎不重合的状态,分针轮25堵住检测位置P,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这时,时针轮27只旋转1°,所以时针轮27的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圆孔只偏离检测位置P一点,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从图11A的状态开始,分针轮25旋转360步(1圈)时,如图11N所示,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这时时针轮27从图11A的状态旋转30°,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圆孔偏离检测位置P,位于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左侧的第2个圆孔与检测位置P对应,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分针轮25只旋转9小时(共计10小时)后,如图110所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旋转300°,从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起的第11个圆孔与检测位置P对应,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然后分针轮25再旋转1小时(合计11小时)后,如图11P所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旋转330°,从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起的第11个圆 孔偏离检测位置P,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因此,是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该状态可以确定为“11时00分状态”。 
分针轮25再旋转1小时(合计12小时)后,如图11A所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旋转360°,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偏离检测位置P,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在基准位置(0时位置)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时针轮27回到图11A的状态。 
这样,分针轮25的1步旋转量为1°,非常小,所以分针轮25的1步旋转量中,第2光透过孔部28不会完全偏离检测位置P,不能正确检测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但中间轮23的1步会旋转30°,即使分针轮25的1步中的旋转量小,中间轮23的旋转量较大,所以由该中间轮23可以堵住检测位置P。 
如图11M所示,中间轮23以12步旋转1圈时,分针轮25旋转12°,所以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完全偏离检测位置P,因此分针轮25堵住检测位置P。这时,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即使与检测位置P一致,也是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 
分针轮25每旋转360步、旋转1圈,其基准位置回到检测位置P,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但除去11时位置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与时针轮27的旋转位置(除了11时位置)无关,是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检测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位置)后,若分针轮25旋转每360步(1圈),时针轮27则旋转30°,因此即使不用检测部13对分针轮25进行每1步的光检测,只在分针轮25旋转1圈时进行检测部13的光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时针轮27的旋转位置。这时,从图110所示的状态开始,分针轮25旋转每360步,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时,如图11P所示,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一致时,不能检测出光,但这时时针轮27的位置可以确定为“11时00分位置”。 
从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11时00分位置”起使分针轮25再旋转 360°时,时针轮27的作为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的圆孔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即,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在设置了检测位置P的“0时00分位置”。由此,从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起,分针轮25旋转每360°(1圈),通过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从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位置(图11P的状态)起,使分针轮25再旋转360°,找到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时针轮27的旋转位置(图11A的状态)时,该位置就能够确定为为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即“0时00分位置”。 
下面参照图12A~图14F来说明检测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位置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动作。 
该3针位置检测动作包括3种动作: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偏离检测位置P时进行的秒针位置检测动作,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及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方偏离检测位置P时进行的时分针位置检测动作,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全部偏离检测位置P时进行的秒针位置检测动作和时分针位置检测动作组合后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12A~图12F来说明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偏离检测位置P时的3针位置检测动作。 
这时完全不知道秒针轮20的状态,分针轮25与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假定为检测位置(0时00分位置)。此处首先尝试用于检测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即,该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如前述,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每旋转2步进行检测部13的光检测。 
这时,使秒针轮20旋转2步、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时,如果是图12A的状态,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这里,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以“未检测次数”来计数。该未检测状态连续时,未检测次数依次计数,只计数秒针轮20的每旋转2步时连续不能检测出光的情况,将未检测次数计数,能够检测出光时将未检测次数归零。 
不能检测出光时,使秒针轮20再旋转2步后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这时,如图12B所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时,未检测状态连续,将未检测次数计数。此状态下,使秒针轮20再旋转2步后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时, 如图12C所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未检测状态不连续,所以将未检测次数归零。 
接着,秒针轮20的每2步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这时如图12D所示,从到前次为止连续的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变成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后,这里再次计数未检测次数。尝试秒针轮20的每2步的光检测。这时如图12E所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 
接下来的2步中,如图12F所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所所以该位置为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到此为止,检测出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即“00秒位置”。 
下面参照图13A~图13F来说明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与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偏离检测位置P时的3针位置检测动作。 
这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即使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由于分针轮25与时针轮27的光透过孔部偏离检测位置P,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所以首先尝试使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移动到检测位置P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 
这时,使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每2步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时,从图13A的状态变成图13B的状态,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即使与检测位置P一致,由于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偏离检测位置P,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这时,秒针轮20从图13A的状态变成图13B的状态时,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 
这里,作为秒针轮20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条件的“秒针轮20的每2步进行光检测,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后,之后的一次能够检测出光时,该位置为基准位置”,通过这个条件,图13B的状态下,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接下来的2步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在检测位置P上,但秒针轮20旋转2步,如图13C所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偏离检测位置P,所以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 
因此,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连续旋转5次后,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时,可得知此时刻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 过孔部29的任一个偏离检测位置P。并且此状态中,关于秒针轮20,不能得知是否是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位置P一致的状态。 
但是,此时刻可知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偏离检测位置P,所以接着尝试用于检测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的基本时分针位置检测动作。这时,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尝试检测部13的光检测,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从图13C的状态变成图13D的状态后,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对应,同时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也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 
由此可知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在检测位置P上。这时还不知道秒针轮20和时针轮27在什么位置。此处,由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首先进行用于检测秒针轮20基准位置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装置,使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移动到图13E所示的检测位置P(00秒位置)。由此可知,秒针轮20和分针轮25各自的基准位置在(00分00秒位置)上。 
然后,分针轮25每360°(1圈)旋转后,每360°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从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状态(11时位置)再旋转360°时,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由此,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全部基准位置在(0时00分00秒位置)上。这时发生在正午0时00分00秒。 
接着参照图14A~图14F来说明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全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时的3针位置检测动作。 
这时,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旋转位置都不知道。因此,首先尝试用于检测秒针轮20基准位置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即,在图14A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这时,如图14B所示,即使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位置P对应,如果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没有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也不能检测出光。 
因此,再次进行秒针轮20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动作。该基本秒针位置检 测动作的条件是,进行秒针轮20的每2步的光检测,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后,下次能够检测出光时,此处为基准位置,由此,如图14B所示,秒针轮20的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接下来的2步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但即使秒针轮20旋转2步,如图14C所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时,判断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偏离检测位置P。这时不知道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是否也与检测位置P对应。 
此状态下,判断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偏离检测位置P,接着尝试用于检测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基准位置的基本位置检测动作。即,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时,如图14C所示,即使分针轮25旋转360°,检测部13也不能检测出光时,如图14D所示,怀疑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没有对应检测位置P,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 
即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不与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旋转180°(半圈)后,第1光透过孔部21肯定与检测位置P对应,由此,如图14E所示,假定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位置P对应。此状态下,再次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尝试由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这时,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为图14F所示的位置。如果进行该图13D状态之后的13E、13F的动作,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全部基准位置一致。 
下面参照图15A~15F来说明正常走针时每次正点时确认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是否准确的基本针位置确认动作。 
该基本针位置确认动作是判断CPU35中,每次正点时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是否准确,秒针2时,判断确认除11时、23时外的每次正点时秒针2是否准确。这时,正点后10秒以内确认秒针2的偏差。这是根据,从正点经过10秒后,由第2驱动系统12的第2步进电机22使分针轮25旋转1步(1°),随之中间轮23旋转30°,设置在中间轮23上的1个孔部30被分针轮25的遮光部遮住,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所以不能检测出光。
图15A的状态为正常走针时的正点(例如2时)状态,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例如第3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此状态下,秒针轮20每1步(6°)旋转,正常走针。这时,秒针轮20每1秒只旋转6°,所以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没有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为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的状态。 
然后使秒针轮20再旋转1步,为旋转了2步(12°)的2秒位置后,如图15B所示,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被第1遮光部21d堵住。这时,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后,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该未检测状态作为未检测次数来计数。 
秒针轮20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每2步尝试检测部13进行的光检测。这时,如图15C所示的4秒位置和图15D所示的6秒位置,检测部13被秒针轮20的第1遮光部21d连续堵住。由此,如图15B~图15D所示,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3次。 
在此状态下,秒针轮20接着旋转2步,如图15E的8秒位置所示,秒针轮20的第1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作为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在8秒位置上,由此秒针轮20正确旋转,秒针2为正确的走针位置。即,秒针2中,秒针轮20从正点位置起,每旋转2步,由检测部13进行检测,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连续3次后,接下来检测部13能够检测时,为8秒位置,为正确走针。 
然后,秒针轮20再旋转2步,为10秒时,如图15F所示,秒针轮20的第1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对应,检测部13能够检测出光,但分针轮25旋转1步(1°),中间轮23旋转1步(30°),所以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即使没有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也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中间轮23堵住检测部13。因此,正常走针时的针准确,在每次正点后10秒以内进行。 
下面参照图16的框图来说明该指针式手表的电路结构。
该电路结构具有:控制整个电路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35,容纳了预先规定的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36,容纳处理数据的RAM(随机读取存储器)37,生成使CPU35动作的脉冲的振荡电路38,将该振荡电路38生成的脉冲转换为合适频率(使CPU35动作的合适频率)的分频电路39,使指针(秒针2、分针3、时针4)走针的计时机构8,具有发出光的发光元件31和接收该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的感光元件32的检测部13。 
该电路结构除了上述部件,还具有:提供电源的太阳能板9或电池等电源部40,接收标准时刻电波的天线41,对接收到的标准时刻电波进行检波处理的检波电路42,照明时刻显示的照明部43,用于驱动该照明部43的照明驱动电路44,报音的扬声器45,用于驱动该扬声器45的蜂鸣器电路46。 
下面参照图17来说明用于检测该指针式手表的秒针2基准位置的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处理。 
该基本秒针位置检测处理是检测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如图10A所示,检测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和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的秒针轮20的旋转位置。这时,假定第2驱动系统12的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的第2~第3各光透过孔部28~30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后停止。 
该秒针位置检测处理开始后,CPU35将上次由检测部13已检测出的未检测次数清零后使未检测标志为“0”(步骤S1)。CPU35驱动计时机构8的电机11、12,使秒针轮20驱动2步(12°)(步骤S2),并且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4)。 
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第2、第3长孔21b、21c中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时,感光元件32接收到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由此CPU35判断出检测部13检测出光,返回步骤S1,直到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堵住检测位置P为止,重复上述动作。 
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旋转,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中的第1圆孔21a、第2、第3的各长孔21b、21c中的任一个都偏离检测部13的检 测位置P,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都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时,感光元件32没有接收到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为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CPU35将该未检测状态作为未检测次数来计数,使未检测标志上升为“1”(步骤S5),判断该未检测装置是否连续4次(步骤S6)。 
即,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如图10J~图10M所示,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后,如图10A所示,下一次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该位置可以确定为基准位置。因此,例如从图10B的状态到图10D的状态,秒针轮20的第1遮光部21d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连续3次,但接着秒针轮20旋转2步后,秒针轮20的第1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检测出光。这时回到步骤S2,重复上述动作。 
同样,图10G的状态下,秒针轮20的第3遮光部21f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但接着秒针轮20旋转2步后,秒针轮20的第2长孔21c的一部分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这时也回到步骤S2,重复上述动作。 
秒针轮20从图10J的状态旋转到图10M的状态时,秒针轮20的第2遮光部21e的一部分依次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连续4次。 
CPU35使秒针轮20旋转2步(步骤S7)、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8),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判断是否检测部13检测出光(步骤S9)。该步骤S9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CPU35通过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位置P一致,判断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被检测出,进行针位置修正,秒针2、分针3、时针4回到现在时刻(步骤S10),转移到正常走针,完成该处理。 
这时,步骤S9中,假定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的第2~第3各光透过孔部28~30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后停止,所以检测部13的肯定能检测出光,但假如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的第2~第3各光透过孔部28~30不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时,由于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所以移向后述的分位置检测处理。 
下面参照图18来说明检测该指针式手表中分针3基准位置的基本分针位 置检测处理。 
该分针位置检测处理如图11A所示,是检测出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的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这时,假定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 
该分针位置检测处理开始后,CPU35使分针轮25旋转1步(1°)(步骤S12),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1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14)。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直到分针轮25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重复步骤S12到步骤S14的动作(步骤S15)。 
这时,如果分针轮25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检测部13也没有检测出光,就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没有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使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步骤S16)。在此状态下,直到分针轮25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再次重复步骤S12至步骤S15。 
步骤S1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CPU35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这时需要确认此判断是否正确。即,分针轮25和中间轮23旋转,如图11M所示,中间轮23旋转1圈,其基准位置回到检测位置P,分针轮25旋转12步、与检测位置P偏离12°时,设置在分针轮25上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的圆孔有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时,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有时会透过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感光元件32接收光。 
因此,使分针轮25从步骤S1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12步以上(即,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几乎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的旋转角度12°以上)(步骤S17)。 
即,分针轮25从检测出光的位置向反方向返回12步时,前提是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使分针轮25从分针轮25返回的位置起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步骤S18),使检测部13的 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19),通过检测出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判断是否检测部13检测出光(步骤S20)。 
该步骤S20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直到分针轮25旋转12步以上,重复步骤S18至步骤S20的动作(步骤S21)。这时,步骤S20中应该检测部13检测出光,但假如没检测出光时,显示错误(步骤S22),步骤S20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确定该检测出光的分针轮25的位置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步骤S23),结束该分针位置检测处理。 
接着参照图19说明检测该指针式手表中的时针4的基准位置的基本时针位置检测处理。 
该时针位置检测处理是检测时针轮27基准位置(0时位置)。即,如图11A所示,检测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基准位置的圆孔、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这时,假定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第1驱动系统11的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 
该时针位置检测处理开始后,CPU35使基准位置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的分针轮25旋转360°、使时针轮27旋转30°(步骤S24),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25),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是否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26)。 
这时,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各圆孔以30°间隔设置11个,“11时位置”上设置第4遮光部29a,由此,分针轮25旋转360°、时针轮27旋转30°时,如图11N~图110所示,除了“11时位置”的第4遮光部29a,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各圆孔依次对应检测位置P,检测部13检测出光。该步骤S26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返回步骤S24,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各圆孔依次对应检测位置P后,直到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不能检测出光为止,重复上述动作。 
如图11P所示,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判断时针轮27在“11时位置”,使分针轮25再旋转360 °、时针轮27旋转30°(步骤S27),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28),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29)。 
该步骤S29中,如图11A所示,时针轮27的“0时位置”的第3光透过孔部29肯定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确认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结束该处理流程。并且,该步骤S29中,通过假设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应该检测部13检测出光,但假如没检测出光时,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没有与检测位置P对应,回到上述秒针位置检测处理。 
下面参照图20~图23来说明检测该指针式手表中的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的基准位置的基本3针位置检测处理。 
该3针位置检测处理中,不知道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的位置,进行将上述秒针位置检测处理和时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组合后的处理。这时,图20表示秒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30~步骤S38,图21表示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41~步骤S66,图22表示分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70~77,图23表示时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80~步骤S87。 
该3针位置检测处理开始后,CPU35由于不知道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的位置,所以首先进行图20的秒针位置检测处理。即,将检测部13到上次为止已检测出的未检测状态的未检测次数清零后使未检测标志为“0”(步骤S30),使秒针轮20旋转2步(步骤S31),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32),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33)。 
这时,不知道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全部旋转位置,但感光元件32接收到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出的光、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返回步骤S30,直到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后堵住检测位置P为止,重复上述动作。 
即,步骤S33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间轮23 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有时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这时,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但秒针轮20和时针轮27的旋转位置还不知道,所以首先检测秒针轮20的位置。所以,直到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为止,重复步骤S30~步骤S33的动作。 
步骤S33中,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后,CPU35计数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在未检测标志上生成“1”(步骤S34),判断该未检测次数是否4次连续(步骤S35)。该步骤S35中,直到秒针轮20的第2遮光部21e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4次连续为止,重复步骤S31~步骤S35的动作。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4次连续时,使秒针轮20旋转2步(步骤S36),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37),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38)。 
这时,如果步骤38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的圆孔与检测位置P一致的状态下,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由此判断秒针轮20和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在(00分00秒位置)上,移向后述的步骤S80的时针位置检测处理。 
但是,步骤S38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4B所示,假设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与检测位置P对应,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5次连续,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的任一个偏离检测位置P,前进到图21所示的步骤S41,进行分针位置检测处理。 
该分针位置检测如图21所示,步骤S41中分针轮25旋转1步(1°),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42),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43)。这时,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判断分针轮25是否旋转了360°(步骤S44),直到分针轮25旋转1圈为止,重复步骤S41到步骤S43的动作。 
这时,步骤S43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另外,步骤S41中,分针轮25的旋转开始之前的阶段,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错开。步骤S43中,通过假设检测部13检测出光,判断分针轮25与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用于确认该判断是否正确的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但是,虽然在步骤S44中分针轮25旋转360°,但在步骤S43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4D所示,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没有与检测位置P对应,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步骤S45),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46),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47)。 
这时,步骤S47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另外,步骤S45中,秒针轮20的旋转开始之前的阶段,秒针轮20偏离。通过假设步骤S47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但是,虽然在步骤S45中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但在步骤S47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4E所示,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即使与检测位置P对应,判断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偏离检测位置P,使分针轮25旋转1步(步骤S48)。 
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49),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50)。这时,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判断分针轮25是否旋转了360°(步骤S51),直到分针轮25旋转1圈,重复步骤S48到步骤S50的动作。 
这时,步骤S50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另外,步骤S50中,检测出光之前的阶段,分针轮25偏离。假设步骤S50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一致,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但是,虽然在步骤S51中分针轮25旋转360°,但在步骤S50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1P所示,假设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检测位置P一致,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也偏离检测位置P,判断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 
这时,首先,由于不知道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是否与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步骤S52),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5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54)。 
这时,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没有与检测位置P对应,步骤S52中,秒针轮20的旋转开始之前的阶段,秒针轮20偏离。现在假设步骤S43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为检测位置P,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但是,步骤S54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1P所示,CPU35判断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使分针轮25旋转1步(步骤S55),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56),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57)。这时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判断分针轮25是否旋转了360°(步骤S58),直到分针轮25旋转1圈,重复步骤S55到步骤S57的动作。 
步骤S57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没有与检测位置P对应,另外,步骤S55中,分针轮25的旋转开始之前的阶段,分针轮25偏离。现在假设步骤S43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虽然在步骤S58中分针轮25旋转360°,但在步骤S57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假定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为“11时位置”。为了确认该假定是否正确,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旋转)(步骤S59),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60),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61)。 
这时,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全部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时针轮27不是“11时位置”,步骤S59中,秒针轮20的旋转开始之前的阶段,秒针轮20偏离。现在假定步骤S43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所以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另外,步骤S61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确定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使分针轮25旋转1步(步骤S62),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6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64)。 
这时,步骤S64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判断分针轮25是否旋转了360°(步骤S65),直到分针轮25旋转360°为止,重复从步骤S62到步骤S64的动作。虽然重复从步骤S62到步骤S64的动作,但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显示错误(步骤S66),步骤S6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判断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分针 轮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后述步骤S70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 
但是,分针位置确认处理(步骤S70)如图22所示,使分针轮25从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起返回规定的步数以上(步骤S71)。即,将分针轮25返回12步以上,该12步相当于使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几乎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的旋转角度12°。使分针轮25从该返回位置再次旋转1步(步骤S72),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7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74)。 
这时,步骤S74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直到分针轮25旋转12步以上为止,重复从步骤S72到步骤S73的动作(步骤S75)。步骤S74中检测部13应该检测出光,但假如没检测出光时,显示错误(步骤S76),步骤S7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确定该检测出光的分针轮25的旋转位置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步骤S77)。 
这时也不知道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是否与检测位置P一致,所以返回秒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30,进行到步骤S38为止的秒针位置检测处理,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与(00分00秒位置)即检测位置P一致,移向图23所示的步骤S80的时针位置检测处理。该时针位置检测处理的步骤S80中,秒针轮20和分针轮25各自的基准位置在检测位置P上,所以如图23所示,使分针轮25旋转360°、使时针轮27旋转30°。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81),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82)。 
这时,时针轮27每旋转30°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各圆孔依次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在正点位置。因此,返回步骤S80,直到时针轮27的11时位置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对应为止,重复步骤S80到步骤S82的动作。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判断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位置P对应、时针轮27为“11时位置”。 
为了确认此判断正确,再次使分针轮25旋转360°、使时针轮27旋转30°(步骤S83),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84),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85)。这时,如果检测部13检测出光,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全部基准位置确定为(0时00分00秒),使秒针2、分针3、时针4与现在时刻相符合(步骤S86),移向正常走针,结束该动作流程。步骤S85中,应该检测部13检测出光,但假如没检测出光,显示错误(步骤S87)。 
下面参照图24来说明确认正常走针时每次正点时秒针2、分针3、时针4这3针是否准确的针位置确认处理。 
该针位置确认处理是在除11时、23时之外的每次正点由检测部13进行检测、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认为时针4准确、确认秒针2是否准确的处理,只能够进行分针3偏离小于负1小时的确认。该针位置确认处理从确认相关的正点经过10秒后,分针轮25旋转1步,随之中间轮23旋转30°,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所以需要确认该10秒以内秒针2的偏差。 
因此,该针位置确认处理,在正点时就开始,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90),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91),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判断至少秒针2、分针3、时针4的任一个不准确,移向上述的3针位置检测处理。 
如果有检测部13的检测,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使到前一次为止的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清零,使未检测标志为“0”(步骤S92),使秒针轮20正常旋转1步(6°)、使秒针2正常走针(步骤S93),判断秒针轮20是否旋转了2步(12°)(步骤S94)。即,秒针轮20只旋转正常走针的1步(6°)时,秒针轮20的第1圆孔21a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所以秒针轮20的每2步进行检测部13的光检测。 
该步骤S94中,如果秒针轮20没有旋转2步,直到秒针轮20旋转2步为止,使秒针2正常走针1步(6°)、秒针轮20旋转2步后,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95),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96)。这时如果检测部13检测出光,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21的第1圆孔21a、第2、第3的各长孔21b、21c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判断秒针轮20不准确, 移向上述的3针位置检测处理。 
步骤S96中,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如图15B所示,判断秒针轮20的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与检测位置P对应,计数检测部13的未检测次数,在未检测标志上生成“1”(步骤S97),判断该未检测次数是否3次连续(步骤S98),这时如果未检测次数没有3次连续,回到步骤S93,使秒针2正常走针,重复到步骤S97为止的动作。 
步骤S98中,如图15B的状态至图15D的状态,从正点经过6秒时,未检测次数3次连续后,判断秒针轮20的第1遮光部21d和第2遮光部21e的任一个与检测位置P对应,使秒针轮20旋转1步(6°)、使秒针正常走针(步骤S99)。判断秒针轮20接着是否旋转2步(步骤S100),直到秒针轮20旋转2步为止,使秒针2正常走针。 
秒针轮20旋转2步后,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101),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判断从正点经过8秒后的时刻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102)。这时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秒针轮20的第2遮光部21e与检测位置P对应,判断秒针轮20的位置不准确,移向上述的3针位置检测处理。步骤S102中,如图15E所示,如果检测部13检测出光,秒针轮20的第2长孔21b的一部分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判断秒针轮20的旋转位置准确,移向正常走针,结束该动作流程。 
这样,根据该指针式手表中的针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光是否透过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中间轮23的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21、28~30后判断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的各旋转位置的、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中,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第2光透过孔部28的1个圆孔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的1个圆孔对应,使分针轮25从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规定的步数(12步)以上,使分针轮25从其返回后位置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将最初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确定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CPU35、步骤S12~S23、步骤S71~S77),所以能够正确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 
即,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 1个圆孔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的1个圆孔对应,由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该位置是否是基准位置的确认如下进行:使分针轮25从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规定的步数(即12步以上),使分针轮25从其返回后位置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将最初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确定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由此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即使有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也能够防止分针位置的误认,能够短时间检测出分针3的位置,同时能够正确判断分针3位置。 
这时,分针位置检测装置中,通过使分针轮25从由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规定的步数(12步)以上(CPU35、步骤S17、步骤S71),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几乎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能够将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28移到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位置上,在此状态下,再次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将最初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确定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CPU35、步骤S18~S23、步骤S72~S77),由此分针轮25上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即使有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也能够防止分针位置的误认,能够正确且确实地判断分针3的位置。 
根据该手表的针位置检测装置,每次分针轮25旋转1圈、时针轮27每旋转30°,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圆孔依次与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11个圆孔对应,将由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作为时针轮27的正点位置(CPU35、步骤S24~S26、步骤S80~S82),由此使分针轮25只旋转1圈、使时针轮27只旋转30°,就能够快速判断时针轮27是否是正点位置。 
该针位置检测装置中,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基准位置的圆孔与第11个圆孔之间设置的遮光部29a与检测部13中的检测位置P对应,为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之后,接着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基准位置的圆孔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为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CPU35、步骤S26~S29、步骤S82~S85),由此能够容易且确实地检测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
这时,时针轮27的第4遮光部29a与检测部13中的检测位置P对应,将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位置作为基准位置(0时位置)之前30°的位置即11时位置,由此,时针轮27旋转1圈的过程中,能够迅速且确实地确定时针轮27的11时位置。另外,此状态下,时针轮27再旋转30°后,检测部13光检测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圆孔的位置能够确定为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所以能够正确且确实地判断时针轮27的基准位置(0时位置)(CPU35、S26、S82)。 
根据该针位置检测装置,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由设置在基准位置上的第1圆孔21a、隔着该第1圆孔21a两侧有不同长度的第1、第2各遮光部21d、21e设置的第2、第3的各长孔21b、21c构成,所以秒针轮20每旋转12°时,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根据位于秒针轮20第1圆孔21a两侧的第1、第2各遮光部21d、21e而不同,由此,将位于秒针2走针方向相反侧的第3长孔21c到第1圆孔21a的第2遮光部21e中的未检测状态作为未检测次数来计数,其计数为预定次数(4次)后,接着能够将检测部13检测出第1圆孔21a的秒针2的旋转位置判断为秒针2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由此,能够正确且确实地检测秒针轮20的旋转位置。 
这时,秒针轮20每1秒(1步)旋转一定角度(6°),使秒针2走针(CPU35、步骤S93、S99),由该控制使秒针2走针时,因位于秒针2走针方向侧的第1遮光部21d而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次数比第2遮光部21e导致的未检测次数(4次)少(3次),接着检测部13检测出秒针轮20的第2长孔21b时,能够判断秒针2的针位置准确(CPU35、步骤S90~S102),由此,如果进行正点后60分以内的秒针位置检测,能够在正点后8秒的位置上确认正常走针时秒针2是否准确,由此,正点后10以内能够有效确认秒针2是否准确。从正点经过10秒后,由第2驱动系统12的第2步进电机22,分针轮25旋转1步(1°),随之中间轮23旋转30°,设置在中间轮23上的1个孔部30被分针轮25的遮光部遮住,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所以不能检测出光。 
该针位置检测装置中,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连续次数超过预定次数(4次)时,判断分针轮25的第2光 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任一个圆孔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CPU35、步骤S7~S9、步骤S36~S38),由此能够迅速判断分针3和时针4的针位置不准确。 
即,偏离判断步骤中,对于秒针轮20的第2遮光部21e,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4次连续之后,接着检测部13检测出第1圆孔21a时,判断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秒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因此,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5次连续时,能够判断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和时针轮27的第3光透过孔部29的圆孔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由此不需要使秒针轮20进行不必要的旋转,能够有效地判断分针3、时针4的针位置偏离。 
该针位置检测装置中,秒针轮20中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第2长孔21b、第3长孔21c都没有与作为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的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旋转180°,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第2长孔21b、第3长孔21c的任一个与检测位置P对应(CPU35、步骤S45~S47、S52~S54、S59~S61),由此,检测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的各旋转位置时,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下,即使使秒针轮20旋转180°也是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时,由秒针轮20的180°旋转动作能够迅速判断分针轮25和时针轮27的任一个偏离,由此能够大幅缩短位置检测所需的时间。 
即,秒针轮20的第1遮光部21d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3长孔21c的一部分对应,第2遮光部21e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的一部分对应,第3遮光部21f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对应,由此,第1~第3各遮光部21d~21f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旋转180°(半圈)后,第1光透过孔部21肯定与检测位置P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如下的分针位置检测处理: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第2光透过孔部28的1个圆孔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的1个圆孔对应,从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起使分针轮25返回12步以上,从其返回后位置再次使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将最初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确定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图 26表示的变形例的分针位置检测处理。 
即,该变形例的分针位置检测处理如图26所示,该处理动作开始后,已将经计数出的分针轮25的步数清零,使计数器为“0”(S=0)(步骤S110),使分针轮25每1步(1°)地旋转(步骤S111),由计数器计数分针轮25的步数(S=S+1)(步骤S112),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113),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114),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直到分针轮25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为止,重复步骤S111到步骤S114的动作(步骤S115)。 
这时,如果分针轮25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也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判断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没有对应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使秒针轮20的第1光透过孔部21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步骤S116),返回步骤S110,将已经计数出的分针轮25的步数清零后使计数器为“0”,使分针轮25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直到旋转360°(1圈旋转1小时)位置,重复S111到步骤S115的动作。 
步骤S11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判断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与检测位置P一致,将到此为止计数的分针轮25的步数记录在RAM37中,判断该记录的步数是否是预定的步数,即12步以内(S≤12)(步骤S117)。即分针轮25为12步时,第2光透过孔部28几乎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但因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检测部13也能够检测出光。 
因此,步骤S117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分针轮25的步数如果在12步以内,需要确认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在检测位置P上的判断是否正确,从步骤S117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起,使分针轮25返回12步以上(12°以上)(步骤S118),使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几乎完全偏离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使分针轮25从该返回后的位置再次旋转1步(步骤S119),使检测部13的发光元件31发光(步骤S120),通过检测感光元件32是否接收到该发光元件31的光来判断检测部13是否检测出光(步骤S121)。 
步骤S121中如果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直到分针轮25旋转12步以上为止,重复步骤S118到步骤S121的动作(步骤S122)。这时,步骤S122中 分针轮25旋转12步时,步骤S121中肯定检测部13检测出光,假如没检测出光,显示错误(步骤S123)。如果步骤S121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将检测出光的分针轮25的位置确认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00分位置)(步骤S124),结束该分针位置检测处理。 
但是,步骤S117中分针轮25的步数判断为规定的步数以上、即12步以上时,中间轮23旋转1圈以上,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旋转移动12°以上之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与和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 
28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所以通过图11A的状态至图11M的状态,即使有组装精度等制作上的误差,也不会受到其影响,因此能够省略上述步骤S118到步骤S122的分针位置确认处理,步骤S124中确认步骤S114中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为基准位置(00分位置),结束该分针位置检测处理。 
这样,根据此变形例的针位置检测处理,计数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时的步数(CPU35、步骤S112),存储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后检测部13检测出光时分针轮25的步数(RAM37),分针轮25旋转1圈也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时,重置计数(CPU35、步骤S115~S116),由此,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上检测部13没有检测出光、秒针轮20堵住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时,能够由重置使计数清零重置,所以能够正确计数分针轮25的步数,在存储步骤中存储其计数,由此能够判断该存储步骤中存储的计数是否是规定的步数。 
这时,存储装置(RAM37)中存储的分针轮25的步数为规定的步数(12步)以上时,省略分针返回步骤和分针位置确定步骤进行的各处理,将已经检测部13检测出光的位置判断为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CPU35、步骤S117),由此判断RAM37中存储的分针轮25的步数为规定的步数以上、即12步以上时,中间轮23旋转1圈以上,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旋转移动12°以上后,中间轮23的第4光透过孔部30和分针轮25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一致,所以即使省略不必要的分针轮25的确认操作、即分针返回步骤和分针位置确定步骤进行的各处理,也能够正确确定分针轮25的基准位置。 
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秒针轮20上,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第3 长孔21b、21c分别形成为圆弧状连续的长孔,秒针轮20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27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结构。 
即,该第1变形例的秒针轮20如图27所示,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分割为2个长孔40a、40b,同时第3长孔21c也分割为2个长孔41a、41b。 
这时,第2长孔21b中与第1圆孔21a相邻的长孔40a的净长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48°~96°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5倍左右(相对圆周为60°左右的宽度),第2长孔21b中位于第1圆孔21a相反侧的长孔40b的净长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120°~16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5倍左右(相对圆周为60°左右的宽度)。该第2长孔21b的2个长孔40a、40b之间设置了第5遮光部42,该第5遮光部42设置为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3长孔21c的长孔41a的一部分对应。 
第3长孔21c中与第1圆孔21a相邻的长孔41a的净长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60°~96°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4倍左右(相对圆周为48°左右的宽度),第3长孔21c中位于第1圆孔21a相反侧的长孔41b的净长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120°~16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5倍左右(相对圆周为60°左右的宽度)。该第3长孔21c的2个长孔41a、41b之间设置了第6遮光部43,该第6遮光部43设置为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2长孔21b的长孔40a的一部分对应。 
并且,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和与之相邻的第2长孔21b的长孔40a之间,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设置了第1遮光部21d,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和与之相邻的第3长孔21c的长孔41a之间,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设置了第2遮光部21e,并且相对第1圆孔21a、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2长孔21b的长孔40b与第3长孔21c的长孔41b之间也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设置了第2遮光部21e。 
这时,第1遮光部21d的净间隔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4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3倍左右(相对圆周为36°左右的宽度),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3长孔21c的长孔41b对应。第2遮光部21e的净间隔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60°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4 倍左右(相对圆周为48°左右的宽度),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2长孔21b的长孔40b对应。第3、第5、第6的各遮光部21f、42、43设置为与第1圆孔21a大致相同的大小,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圆孔21a、第3长孔21c的长孔41a、第2长孔21b的长孔40a分别对应。 
这样的秒针轮20中,第1~第3、第5、第6各遮光部21d~21f、42、43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后,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第2长孔21b的2个长孔40a、40b、第3长孔21c的2各长孔41a、41b的任一个肯定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除了有和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外,由于第2长孔21b分割为2个长孔40a、40b,同时第3长孔21c也分割为2个长孔41a、41b,分割后的2个长孔40a、40b之间及长孔41a、41b之间分别设置第5、第6遮光部42、43,所以秒针轮20的强度比上述实施方式更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秒针轮20的第1变形例中,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的间隔,即第1遮光部21d,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4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3倍左右(相对圆周为36°左右的宽度),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3长孔21c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的间隔,即第2遮光部21e,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60°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4倍左右(相对圆周为48°左右的宽度),但并不限定于此,其结构可以是图28所示的第2变形例。 
即,该第2变形例中,如图28所示,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的间隔,即第1遮光部21d,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36°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2倍左右(相对圆周为24°左右的宽度),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3长孔21c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的间隔,即第2遮光部21e,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4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3倍左右(相对圆周为36°左右的宽度)。 
这时,第2长孔21b与第1变形例一样,分割为2个长孔40a、40b,其间设置了第5遮光部42。第2长孔21b中与第1圆孔21a相邻的长孔40a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36°~96°左右的间隔,即比第1变形例在第1圆孔21a侧长1个第1圆孔21a。
第3长孔21c与第1变形例一样,分割为2个长孔41a、41b,其间设置了第4遮光部43。第3长孔21c中与第1圆孔21a相邻的长孔41a实际上设置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264°~312°左右的间隔,即比第1变形例在第1圆孔21a侧长1个第1圆孔21a。 
这时,位于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和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之间的第1遮光部21d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3长孔21c的长孔41b对应。位于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3长孔21c和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之间的第2遮光部21e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2长孔21b的长孔40b对应。第3、第5、第6的各遮光部21f、42、43也分别与位于秒针轮20直径上的第1圆孔21a、第3长孔21c的长孔41a、第2长孔21b的长孔40a对应。 
这样的秒针轮20中,第1~第3、第5、第6各遮光部21d~21f、42、43的任一个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的状态下,使秒针轮20旋转30步(180°)后,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1圆孔21a、第2长孔21b的2个长孔40a、40b、第3长孔21c的2个长孔41a、41b的任一个肯定与检测部13的检测位置P对应,所以除了有和上述实施方式及第1变形例同样的作用效果,还具有以下作用效果。 
即,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2长孔21b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之间的第1遮光部21d,形成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36°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2倍左右(相对圆周为24°左右的宽度),由此使秒针轮20每1步(6°)地旋转、使秒针2正常走针时,秒针轮20旋转4步(24°)后,第1遮光部21d通过检测位置P,接下来的2步旋转(第6秒)时,第1长孔21b的长孔40a的一部分能够与检测位置P对应,由此,通过检测位置P后能够在6秒后确认秒针轮20的旋转位置。因此,只要是正点后不到60分的针准确,都能比上述实施方式快地确认正常走针时秒针2的针位置是否准确。 
第1光透过孔部21的第3长孔21c与基准位置的第1圆孔21a之间的第2遮光部21e,形成为以第1圆孔21a为基准、48°左右的间隔,即第1圆孔21a的实质3倍左右(相对圆周为36°左右的宽度),由此,计数相对第2遮光部21e的检测部13的未检测状态时,使秒针轮20每次旋转2步地(12°)旋转,未检测状态3次连续后,接着能够判断检测部13检测出第1圆孔21a 的位置为秒针轮20的基准位置(00位置),由此,比上述实施方式快地确认正常走针时秒针2的基准位置,能够更加提高检测速度。 
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秒针轮20、分针轮25、时针轮27上分别设置的第1~第3各光透过孔部21、28、29的形状是作为圆形来说明的,也可以是方形、梯形、多角形等其他形状。 
实施方式中,针位置的检测是在秒针轮20上设置的第1圆孔21a为00秒位置、分针轮25上设置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为00分位置、时针轮27上设置的11个各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1个第3光透过孔部29为0时位置进行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秒针轮20上设置的第1圆孔21a为55秒位置、分针轮25上设置的第2光透过孔部28为55分位置、时针轮27上设置的11个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1个第3光透过孔部29为11时55分位置进行。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各变形例中,说明的是应用于指针式手表的情况,并不必须是手表,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旅行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指针式钟表。

Claims (8)

1.一种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秒针轮(20),具有设置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上的第1光透过孔部(21);
分针轮(25),设置在该秒针轮的同一轴上,且具有设置在预先规定的位置上的、由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2光透过孔部(28);
时针轮(27),设置在上述秒针轮及上述分针轮的同一轴上,且具有由从预先规定的位置开始、含该预先规定的位置沿圆周以30度角度间隔设置的1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3光透过孔部(29);
中间轮(23),具有与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对应的、由1个光检测孔构成的第4光透过孔部(30);
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在预先规定的基准位置(P)上具有互相分开设置的发光元件(31)和感光元件(32),用于检测从上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是否透过上述第1~第4各光透过孔部、从而由上述感光元件接收到该透过的光,并由此来判断上述秒针轮、上述分针轮、上述时针轮的各旋转位置;以及
分针位置检测装置(35),直到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与上述第4光透过孔部对应、从而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为止,使上述分针轮沿规定方向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从这个检测出光的位置开始将上述分针轮返回规定的步数以上,使上述分针轮从该返回的位置开始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沿上述规定方向旋转到最初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在该检测出光的位置上再次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时,将该检测出光的位置定为上述分针轮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针位置检测装置具有:
分针轮返回装置,使上述分针轮从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检测出光的位置返回上述规定的步数以上;和
分针位置判断装置,使上述分针轮从由该分针轮返回装置返回的位置开始再次每次旋转1步地沿上述规定方向旋转到最初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的位置、在该检测出光的位置上再次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光时、判断该检测出光的位置为上述分针轮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其中
使上述分针轮返回所需要的上述规定的步数以上是指,使上述分针轮(25)的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28)几乎完全偏离上述检测出光的位置所需要的足够步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计数上述分针轮(25)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时的步数的计数装置);
存储上述分针轮每次旋转1步地旋转、从而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检测出光时的上述分针轮步数的存储装置(37);以及
上述分针轮旋转1圈,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也没有检测出光时、使上述计数装置复位的复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分针位置判断装置,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37)中的上述分针轮(25)的步数为规定的步数以上时,判断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检测出光的上述分针轮(25)的位置为该分针轮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正点位置判断装置,每次上述分针轮(25)旋转1圈、上述时针轮(27)旋转30度的角度,上述分针轮的上述第2光透过孔部(28)的光检测孔依次与上述时针轮的上述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上述11个各光检测孔对应、从而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检测出光时,将这些时候的上述分针轮(25)的位置作为上述时针轮的正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时针位置检测装置,上述时针轮(27)的上述第3光透过孔部(29)中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的光检测孔和上述第11个光检测孔之间设置的遮光部(29a)与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中的上述检测出光的位置对应、从而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光的未检测状态之后,下一次由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检测出通过上述时针轮的上述第3光透过孔部中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的光检测孔的光时,将这时上述时针轮的位置作为上述时针轮的上述预先规定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11时位置判断装置,将上述时针轮(27)的上述遮光部(29a)与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13)中的检测出光的位置对应、从而上述光透过孔部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光的上述时针轮(27)的位置判断为11时位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位置检测装置,
由该针位置检测装置中的时针轮、分针轮及秒针轮来走针的时针、分针及秒针。
CN2008101663834A 2007-09-28 2008-09-26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01398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53536A JP4488049B2 (ja) 2007-09-28 2007-09-28 針位置検出装置
JP2007253536 2007-09-28
JP2007-253536 2007-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98664A CN101398664A (zh) 2009-04-01
CN101398664B true CN101398664B (zh) 2011-03-16

Family

ID=40329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63834A Active CN101398664B (zh) 2007-09-28 2008-09-26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59952B2 (zh)
EP (1) EP2042946B1 (zh)
JP (1) JP4488049B2 (zh)
KR (1) KR100985631B1 (zh)
CN (1) CN101398664B (zh)
DE (1) DE60200800363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8004039D1 (de) 2007-09-28 2011-02-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Zeigerpositionserkennungsgerät und Vorrichtung mit diesem Gerät
JP4596002B2 (ja) 2007-12-25 2010-1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方法
JP4623140B2 (ja) * 2008-05-28 2011-0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制御方法
JP4730397B2 (ja) * 2008-05-30 2011-07-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針位置検出装置
KR101495078B1 (ko) * 2008-08-01 2015-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침 표시 장치
JP5150604B2 (ja) * 2008-12-10 2013-02-20 ローム アンド ハース カンパニー 水素ガスの生成方法
JP4985752B2 (ja) * 2009-12-10 2012-07-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CN102213945B (zh) 2010-04-12 2013-05-2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表
JP4947180B2 (ja) * 2010-04-12 2012-06-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時計
JP2016206057A (ja) * 2015-04-24 2016-1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時計
JP6755714B2 (ja) * 2015-08-21 2020-09-1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電子時計
JP6546037B2 (ja) * 2015-08-21 2019-07-1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電子時計
JP6546036B2 (ja) * 2015-08-21 2019-07-1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電子時計
US9971310B2 (en) * 2015-08-21 2018-05-15 Seiko Instruments Inc. Movement and electronic timepiece
CN107577136A (zh) * 2017-10-30 2018-01-12 东莞市创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的齿轮箱
JP7205073B2 (ja) * 2018-04-23 2023-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時計
CN109581855B (zh) * 2018-12-26 2020-08-25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钟表自动装拨钮分针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5357A (en) * 1984-11-09 1987-02-24 Junghans Uhren Gmbh Electroptical detector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ime display mechanism of a timepiece
CN1197509A (zh) * 1996-05-24 1998-10-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位置检测装置、编码板、位置检测方法、计时装置及电子机器
US6288977B1 (en) * 1999-02-25 2001-09-11 Rhythm Watch Co. Ltd. Time signal repeater and time correc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342922A (zh) * 2000-08-21 2002-04-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钟及指针位置检测装置
CN2874568Y (zh) * 2005-04-27 2007-02-28 成厚权 指针式电波钟表分针位置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8753A (en) * 1981-03-16 1982-11-09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shaft position encoder
JP2564739B2 (ja) 1992-09-08 1996-12-18 株式会社精工舎 時 計
JP2648079B2 (ja) 1993-01-26 1997-08-27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電波修正時計
US5640007A (en) * 1995-06-21 1997-06-17 Limitorque Corporation Optical encod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encoder wheels
JPH09166671A (ja) * 1995-09-28 1997-06-24 Helmut Hechinger Gmbh & Co 時計針の位置決め装置
JP3328518B2 (ja) * 1996-11-06 2002-09-24 セイコークロック株式会社 時計機械体
JP3514644B2 (ja) 1998-11-30 2004-03-31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修正時計
JP2002071847A (ja) 2000-08-31 2002-03-12 Rhythm Watch Co Ltd 自動修正時計
JP2002107465A (ja) 2000-09-29 2002-04-10 Rhythm Watch Co Ltd 自動修正時計
JP3715216B2 (ja) 2001-05-21 2005-11-09 彭光中 ラジオ・クロック時刻合わせの定位方法
JP3853609B2 (ja) 2001-05-31 2006-12-06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修正時計
JP3872688B2 (ja) 2001-12-26 2007-01-24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修正時計
TW558676B (en) * 2002-08-02 2003-10-21 Chih-Hao Yiu Device for detecting angular position
TW558677B (en) * 2002-08-02 2003-10-21 Chih-Hao Yiu Device for detecting angular position
US6804173B2 (en) * 2002-10-28 2004-10-12 Chih Hao Yiu Rotary members for timepiece having reflector sheets
JP2004184088A (ja) 2002-11-29 2004-07-02 Rhythm Watch Co Ltd モータ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波修正時計
JP2004257816A (ja) 2003-02-25 2004-09-16 Seiko Epson Corp 電子制御式機械時計
JP4643941B2 (ja) 2004-07-30 2011-03-02 ジェコー株式会社 回転位置検出機構及び計時装置
US7154818B2 (en) * 2004-10-12 2006-12-26 Ele Gancy Tleleancy Co., Ltd. Radio controlled clock movement control system
JP4337716B2 (ja) 2004-11-29 2009-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指示部材位置検出方法、電子機器の指示部材位置検出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DE602008004039D1 (de) 2007-09-28 2011-02-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Zeigerpositionserkennungsgerät und Vorrichtung mit diesem Gerä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5357A (en) * 1984-11-09 1987-02-24 Junghans Uhren Gmbh Electroptical detector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ime display mechanism of a timepiece
CN1197509A (zh) * 1996-05-24 1998-10-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位置检测装置、编码板、位置检测方法、计时装置及电子机器
US6288977B1 (en) * 1999-02-25 2001-09-11 Rhythm Watch Co. Ltd. Time signal repeater and time correc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342922A (zh) * 2000-08-21 2002-04-03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钟及指针位置检测装置
CN2874568Y (zh) * 2005-04-27 2007-02-28 成厚权 指针式电波钟表分针位置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86580A1 (en) 2009-04-02
JP2009085674A (ja) 2009-04-23
US7859952B2 (en) 2010-12-28
KR100985631B1 (ko) 2010-10-05
EP2042946A3 (en) 2009-04-08
DE602008003635D1 (de) 2011-01-05
EP2042946B1 (en) 2010-11-24
EP2042946A2 (en) 2009-04-01
CN101398664A (zh) 2009-04-01
JP4488049B2 (ja) 2010-06-23
KR20090033074A (ko)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8664B (zh)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有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470407B (zh) 具备有指针的针位置检测装置及针位置检测控制方法
CN101592917B (zh) 针位置检测装置
CN101398663B (zh) 针位置检测装置及具备针位置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92916B (zh) 针位置检测装置以及针位置控制方法
CN102096371B (zh) 指针位置检测装置及电子钟表
KR100989245B1 (ko) 침위치검출장치 및 침위치검출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CN101634830B (zh) 光学式旋转体位置检测装置
CN101398665B (zh) 贯通状态判别装置以及电子钟表
US9971304B2 (en) Movement and electronic timepiece
JP4993006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及び針位置検出方法
JP5141677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及び指針式時計
JP4556980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
CN106468874A (zh) 机芯和电子钟表
JP2010203828A (ja) 指針式時計
JP5182348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針位置検出制御方法
US10037009B2 (en) Movement and electronic timepiece
JP4983902B2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
JP5194871B2 (ja) 部材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JP2011180087A (ja) 針位置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