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656A -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以及组织夹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以及组织夹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656A
CN101385656A CNA2008102123138A CN200810212313A CN101385656A CN 101385656 A CN101385656 A CN 101385656A CN A2008102123138 A CNA2008102123138 A CN A2008102123138A CN 200810212313 A CN200810212313 A CN 200810212313A CN 101385656 A CN101385656 A CN 101385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issue
utensil
fixation
b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23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656B (zh
Inventor
高桥慎治
佐藤雅俊
山本哲也
梶国英
林宪介
铃木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5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8Surgical staplers, e.g. containing multiple staples or c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 A61B17/111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e.g. bowels or oesophag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 A61B17/115Stapler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in a single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78Endoscopic needles, e.g. for inf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867Material properties shape memory effe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组织夹紧器具、支架与供给器、以及组织夹紧方法。该组织夹紧装置包括组织夹紧器具、支架和供给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包括搭挂卡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搭挂卡定于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上述支架包括从前端朝向后端扩径的扩张部、与上述扩张部连成一体的留置部、沿长度方向贯穿上述扩张部及上述留置部的通孔;上述供给器包括在内部插入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管状的刺入器具、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且将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通管丝、和在内侧插入有上述刺入器具、且使可装卸地安装在其前端的上述支架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外鞘。

Description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以及组织夹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过自然开口地进行固定组织的处理的供给器以及组织夹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人体的内脏器官等进行处理的方法,公知有经过皮肤插入处理器具的方法。与切开腹部的情况相比,侵害较少即可解决问题,可以期待早日恢复。
经过皮肤的处理所使用的处理器具具有可经过皮肤插入到体内的硬质的杆,在杆的前端设有钳子等。例如,在日本国特开2005-1930444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用于结合管腔器官的用途的处理器具。该管腔内吻合装置在杆的前端安装有开闭自由的把持器具,在杆内插入有夹紧器具。可利用手边侧的突出机构将夹紧器具自杆的前端推出。夹紧器具是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在平线圈形状下进行热处理而制成的,以其伸展开的状态插入到杆中。在使用夹紧器具时,利用突出机构将其推出并将其刺入体内。夹紧器具被体温加热而复原为线圈状。用复原后的夹紧器具结合管腔器官。
供给夹紧器具的另一例子公开于国际公开编号WO2002/019923中。在此,从针中推出夹紧器具而将其供给到组织。因此,设有对将针刺入组织时的深度和将夹紧器具供给到组织中的量进行控制的制动器。在进行处理时,将收容有夹紧器具及针的器具顶在组织上。在使针前进而将其刺入组织之后,利用制动器固定夹紧器具的位置。之后,自组织拔出针。由于夹紧器具因制动器的存在而不会移动,因此,其前端部分留在组织的内侧。在自组织拆下器具时,夹紧器具的剩余部分残留在组织的外侧。在夹紧器具复原为线圈状时,可夹紧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组织夹紧器具将第一生物体组织与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夹紧,其中,该组织夹紧器具包括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
本发明的支架包括:从前端朝向后端扩径的扩张部;配设于上述扩张部后方的留置部;沿长度方向贯穿上述扩张部及上述留置部的通孔,上述扩张部通过被推入到事先形成的生物体组织的穿孔中而在扩张上述穿孔的同时、贯穿上述生物体组织,在上述扩张部贯穿上述生物体组织之后,上述留置部留在被上述扩张部扩张的穿孔内。
本发明的供给器包括:在内部插入有组织夹紧器具的管状的刺入器具;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且将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夹紧器具推进器;在内侧插入有上述刺入器具、且使可装卸地安装在其前端的支架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外鞘。
本发明的组织夹紧装置包括组织夹紧器具、支架和供给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包括搭挂卡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上述支架包括从前端朝向后端扩径的扩张部、与上述扩张部连成一体的留置部、和沿长度方向贯穿上述扩张部及上述留置部的通孔;上述供给器包括在内部插入有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管状的刺入器具、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且将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夹紧器具推进器、和在内侧插入有上述刺入器具、且使可装卸地安装在其前端的上述支架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外鞘。
本发明的组织夹紧方法使用具有搭挂卡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的组织夹紧器具,来夹紧第一生物体组织和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从而使上述第1生物体组织和上述第2生物体组织愈合,其中,该方法包括这两个工序:将插入到管状的刺入器具内部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使其按顺序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工序;使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不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而将其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工序;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组织夹紧器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构成该装置的组织夹紧器具、支架以及供给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构成上述组织夹紧装置的组织夹紧器具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与图2不同的方向看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供给器所具有的第一、第二环构件在该装置内部的配置的图,上半部分是表示靠近供给器主体的前端地配置第一、第二环构件的状态的剖视图,下半部分是表示靠近供给器主体的后端配置第一、第二环构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用于将上述第一环构件束缚于上述第二环构件的销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将供给器的插入部插入到内窥镜的作业用通道中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到十二指肠中的状态的图。
图8~图14是表示在进行将总胆管固定于十二指肠而使两器管连通的手术时、各工序中供给器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15~图24是表示组织夹紧器具的其它形式的图。
图25及图26是表示安装图24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的程序的图。
图27~图41是表示支架的其它形式的图。
图42是表示外鞘与支架的固定部的其它形式的剖视图。
图43是表示供给器的其它形式的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组织夹紧器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构成该装置的组织夹紧器具、支架以及供给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45是沿着图44所示的供给器的X-X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组织夹紧装置S1进行将第二生物体组织固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并使两组织连通的处理,该装置包括组织夹紧器具10A、支架30A和供给器50。另外,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并不一定是指分别不同的器管。例如,也包括这样的情况:将某个器官的某个区域作为第一生物体组织,将该器官的另一区域作为第二生物体组织来捕捉,将这两个区域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作为第二生物体组织的总胆管固定于作为第一生物体组织的十二指肠,并使两器官连通的处理进行说明。
组织夹紧器具10A是夹紧十二指肠和总胆管的器具,如图2所示,其包括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的第一组织固定部11、和搭挂卡定于与十二指肠相邻的总胆管的第二组织固定部12。组织夹紧器具10A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还包括连接两者的连接部13。
组织夹紧器具10A的所有部位,即第一组织固定部11、第二组织固定部12以及连接部13均由卷绕成线圈状的1根高弹性金属线材10构成。在位于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连接部13之间的线材中形成有弯曲部14,在位于连接部13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的线材中也形成有同样的弯曲部15。第一组织固定部11及第二组织固定部12均形成相同直径的线圈状,但通过设置连接部13而在两者之间设有间隙G。第一组织固定部11的线圈形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线圈形的中心轴线重合。如图3所示,在弯曲部14中,形成连接部13的线材与形成第一组织固定部11的线圈形的线材之间成角θ1。另外,在弯曲部15中,形成连接部13的线材与形成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线圈形的线材之间成角θ2。弯曲部14的角θ1的大小与弯曲部15的角θ1的大小大致相等。
组织夹紧器具10A在被拉伸开的状态下将其一端刺入生物体组织,使一个组织固定部、例如第二组织固定部12依次贯穿十二指肠的肠壁及总胆管的管壁。贯穿十二指肠的肠壁及总胆管的管壁的第二组织固定部12在总胆管的内侧被解除束缚而使形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总胆管。另一方面,第一组织固定部11在十二指肠的内侧被解除束缚而使形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由于第一组织固定部11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第二组织固定部12搭挂卡定于总胆管,因此,十二指肠的肠壁与总胆管的管壁以互相压靠在一起的方式被夹紧。连接部13留置于被夹紧的两器官的壁的内部。
如图1所示,支架30A是使被组织夹紧器具10A夹紧的十二指肠的肠壁和总胆管的管壁连通的器具,其包括扩张部31、留置部32、防脱部33和通孔34。扩张部31形成从其前端朝向后端地扩径的圆锥状。留置部32形成圆柱状,配设于扩张部31的后方。留置部32的外径恒定,且小于扩张部31的最大外径。防脱部33形成圆柱状,配设于留置部32的后方。防脱部33的外径大于留置部32的外径。通孔34沿支架30A的长度方向贯穿扩张部31、留置部32以及防脱部33。
在防脱部33的内侧面,设有沿支架30A的径向形成的突起33a。突起33a构成将支架30A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后述的供给器50的外鞘54上的安装部的一部分。
作为支架30A的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SUS)、钛(Ti)、生物体吸收镁、聚乙烯(PE)、聚醚醚酮(PEEK)、聚砜、液晶聚合物、聚乳酸、聚乙二醇酸、聚对二氧环乙酮、聚羟基脂肪酸酯、己内酯中的任一个,或者它们的聚合物。它们的生物体适合性优良,不会在支架30A被留置于生物体内之后对生物体增加过度的负担。特别是,在聚乳酸、聚乙二醇酸、聚对二氧环乙酮、聚羟基脂肪酸酯、己内酯被长期留置于生物体内之后,会溶化而被生物体吸收,最终不在生物体内残留异物,因此较理想。
供给器50是进行将组织夹紧器具10A及支架30A留置于体内的处理的器具,如图1所示,其包括供给器主体51、刺入器具52、通管丝(夹紧器具推进器)53、外鞘54和支架推进器55。供给器主体51形成筒状。刺入器具52形成针管状,在其内部插入组织夹紧器具10A来使用。另外,也可以在刺入器具52的前端设有电极,一边灼烧生物体组织、一边将刺入器具52刺入十二指肠的肠壁及总胆管的管壁。在这种情况下,刺入器具52的前端也可以不形成为尖锐状。
通管丝53形成杆状,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到刺入器具52的内侧,将插入到刺入器具52中的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
外鞘54在其内侧插入有可移动的刺入器具52,使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其前端的支架30A相对于刺入器具52相对移动。
支架推进器55形成套管状,在其内侧插入有可移动的外鞘54,可使安装于外鞘54前端的支架30A脱离外鞘54。
在供给器主体51中设有刺入器具操作部56、通管丝操作部(夹紧器具推进器操作部)57、外鞘操作部58和支架推进器操作部59。刺入器具52、通管丝53、外鞘54以及支架推进器55均具有挠性,配置为同心状。它们构成贯穿于内窥镜插入部的作业用通道中的插入部60,理所当然,其长于内窥镜的作业用通道。
刺入器具52的前端面形成为相对于刺入器具52的长度方向倾斜。由此,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精加工为尖锐。刺入器具52的基端连接于设置在供给器51后部的刺入器具操作部56。
通管丝53的前端并不尖锐,而形成为平滑的形状。通管丝53的基端连接于设置在刺入器具操作部56内部的通管丝操作部57。
外鞘54的前端面以与外鞘5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平坦地形成。在外鞘54的前端,设有与支架30A的突起33a的数量相同或者大于其数量的小孔54a。小孔54a沿外鞘54的周向配置,贯穿外鞘54的管壁。小孔54a构成将支架30A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外鞘54的安装部的一部分。在从后端将外鞘54的前端插入到支架30A的通孔34时,突起33a卡合于小孔54a。由此,支架30A安装于外鞘54的前端。由于外鞘54具有挠性,因此,在使支架30A停留在静止位置的状态下,向后方拉拽外鞘54时,外鞘54弹性变形,自小孔54a脱落。由此,支架30A脱离外鞘54的前端。另外,在支架30A由弹性材料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外鞘54与支架30A的突起双方均会弹性变形,从而支架30A也会脱离外鞘54的前端。
但是,小孔54a并不比一定要贯穿外鞘54的壁部,也可以是形成于外鞘54外侧面的凹坑。另外,也可以在支架30A上形成小孔,并在外鞘54上形成突起,从而将两者卡合。
外鞘54的基端与设置在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外鞘操作部58相连接。
支架推进器55的前端面以与支架推进器5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平坦地形成。支架推进器55的基端与设置在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支架推进器操作部59相连接。
刺入器具操作部56包括从供给器主体51的后端插入到其内侧的圆筒状的第一杆56a。第一杆56a的外径稍小于供给器主体51后部的内径。因此,第一杆56a可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后部的内表面滑动。以使刺入器具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杆56a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在插入到供给器主体51中的第一杆56a的前端面,固定有刺入器具52的基端。刺入器具52可以通过使第一杆56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滑动,来改变其与供给器主体51的相对位置。
在供给器主体51的后部,沿供给器主体51的径向形成有内螺纹孔,外螺纹螺栓61旋入到该内螺纹孔中。外螺纹螺栓61的前端向供给器主体51的内侧突出。另一方面,在第一杆56a的外侧面,沿着第一杆56a的长度方向形成有槽56b。外螺纹螺栓61的前端宽松地嵌入到插入到供给器主体51中的第一杆56a的槽56b中。由此,槽56b规定了第一杆56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可移动的范围。在进一步向内螺纹孔中旋入外螺纹螺栓61而将其前端推到槽56b的底面上时,可以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将第一杆56a保持在任意位置。
通管丝操作部57包括从第一杆56a的后端插入到其内侧的圆筒状的第二杆62、以可摇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承刺入器具52的第一杆56a上的杠杆63、向使杠杆63离开供给器主体51的方向加载的螺旋扭簧64、和将杠杆63的摆动变换为通管丝53沿着刺入器具52的直线运动的连杆机构65。
通管丝53的基端从第二杆62的前端插入到其内部,并以使通管丝5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杆6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第二杆62。通管丝53可以通过使第二杆62相对于第一杆56a滑动,来改变其与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
连杆机构65包括基座构件66、托架68、杆70、平板构件72和压缩螺旋弹簧74。基座构件66固定于第一杆56a的外侧面。托架68由基座构件66枢转支承。杠杆63的下端固定于托架68。杆70的一端由托架68枢转支承,其另一端由基座构件66枢转支承。设置于杆70的另一端的销71与长孔76间具有间隙地嵌入在长孔76中,该长孔76沿第二杆62的滑动方向形成在基座构件66上。
在平板构件72中形成有直径大于第二杆62的外径的孔73,在该孔73中贯穿有插入到第一杆56a中的第二杆62。第二杆62的外径与孔73的内径之差非常微小,在以使平板构件72倾斜的方式使第二杆62沿长度方向、即,使第二杆62向插入第一杆56a的方向运动时,孔73的内表面与第二杆62的外表面产生干涉而产生摩擦,对平板构件72附加的力作用于第二杆62。
压缩螺旋弹簧74配设于第一杆56a的内部,向与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平板构件72施力。
在使杠杆63向靠近供给器主体51的方向运动时,经由托架68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方拉拽杆70,使杆70的另一端沿着长孔76移动。平板构件72被杆70的另一端推压,抵抗压缩螺旋弹簧74而向使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平板构件72稍稍倾斜而在其与第二杆62之间产生摩擦,因此,对平板构件72施加的力作用于第二杆62,将第二杆62推入到第一杆56a。在释放杠杆63时,螺旋扭簧64使杠杆63离开供给器主体51,并且,压缩螺旋弹簧74不会在其与第二杆62之间产生摩擦,将平板构件72推回至初始位置。
由于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杆70另一端的移动量始终恒定,因此,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长度也始终恒定。因而,可以根据杠杆63的操作次数来控制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长度、即通管丝53插入刺入器具52的长度。这是指可以根据杠杆63的操作次数,来控制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组织夹紧器具10A的长度的意思。
在此,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组织夹紧器具10A形成线圈形时,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优选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的大致n倍或者大致n分之1倍(n为自然数)。例如,若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与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大致相等,则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一圈的量。并且,若使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为组织夹紧器具10A两圈的量,则操作两次杠杆63就可以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另外,若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与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的二分之一大致相等,则每操作一次杠杆63时,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半圈的量。并且,若使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为组织夹紧器具10A两圈的量,则操作四次杠杆63就可以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
外鞘操作部58包括配置于供给器主体51的内部、且在其内侧的孔中插入有刺入器具52的第一环构件58a。第一环构件58a的外径稍小于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内径,第一环构件58a的内径与外鞘54的内径大致相等。因此,第一环构件58a可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内表面滑动。以使外鞘54的中心与第一环构件58a的中心重合的方式,在第一环构件58a的前表面上固定外鞘54的基端。外鞘54可以通过使第一环构件58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滑动,来改变其与供给器主体51的相对位置。
支架推进器操作部59包括第二环构件59a,该第二环构件59a配置于供给器主体51的内部、特别是第一环构件58a的前方,在其内侧的孔中插入有外鞘54。第二环构件59a的外径稍小于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内径,第二环构件59a的内径与套管状的支架推进器55的内径大致相等。因此,第二环构件59a可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前部的内表面滑动。以使支架推进器55的中心与第二环构件59a的中心重合的方式,在第二环构件59a的前表面上固定支架推进器55的基端。支架推进器55可以通过使第二环构件59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滑动,来改变其与供给器主体51的相对位置。
如图1所示,在第二环构件59a的外侧面,沿第二环构件59a的径向形成有内螺纹孔。另一方面,在供给器主体51的前部,沿着第二环构件59a的滑动方向形成有长孔51a。外螺纹螺栓76通过长孔51a旋入到第二环构件59a的内螺纹孔中。由此,长孔51a规定了第二环构件59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可移动的范围。在进一步向内螺纹孔中旋入外螺纹螺栓76而将螺栓头部推到供给器主体51上时,可以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将第二环构件59a保持在任意位置。
如图4所示,在第一环构件58a的外侧面形成有2个凹部58b。另一方面,在第二环构件59a上设有2根向后方突出的杆75。在2根杆75上,沿着第一环构件58a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滑动的方向分别形成有长孔75a。另外,在供给器主体51上,与长孔75a平行地形成有2个长孔51b。2个销77通过供给器主体51的长孔51b、以及第二环构件59a的长孔75a插入到第一环构件58a的2个凹部58b。由此,长孔75a规定了第一环构件58a相对于第二环构件59a可移动的范围。另外,由于第二环构件59a自身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滑动,因此,在第一环构件58a的可动范围的基础之上考虑到第二环构件59a的可移动范围,长孔51b形成得比长孔75a长。
如图5所示,在凹部58b与销77的前端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78。由此,销77始终被向第二环构件59a的径向外方施力。在杆75中形成有凹部75b,在将第一环构件58a配置于最接近第二环构件59a的前端面的位置时,该凹部75b卡合有销77的大径部77a。
由于在将第一环构件58a配置于最接近第二环构件59a的前端面的位置时,销77的大径部77a卡合于杆75的凹部75b,因此,第一环构件58a经由销77被束缚于第二环构件59a。由于在抵抗压缩弹簧78的作用力而向供给器主体51推入销77时,销77的大径部77a自凹部75b脱落,因此,第一环构件58a被从第二环构件59a释放,可使其朝向供给器主体51的后端移动。因而,可以使外鞘54相对于支架推进器55向手边侧移动。
在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插入有接头80。在接头80中形成有内螺纹,通过将该内螺纹与内窥镜2的接头8进行螺纹配合,可以将供给器50固定于内窥镜2。在接头80的外侧面,沿周向形成有槽81。另一方面,在供给器主体51上沿供给器主体51的径向形成有内螺纹孔,在该内螺纹孔中旋入有外螺纹螺栓82。外螺纹螺栓82的前端突出到供给器主体51的内侧。外螺纹螺栓82的前端宽松地嵌入到接头80的槽81中。由此,可以使供给器主体51相对于固定在内窥镜2上的接头80自由旋转。在进一步向内螺纹孔中旋入到外螺纹螺栓82而将其前端推到槽81的底面上时,可以相对于接头80将供给器主体51保持在任意位置。
在图6中,作为与组织夹紧装置S1一同使用的内窥镜2,图示了直线扫描型超声波内窥镜。该内窥镜2包括自在体外使用的操作部3延伸的挠性插入部4。在操作部3中配设有可使插入部4的前端部分弯曲的旋钮3A、各种按钮3B。在插入部4的前端安装有罩体5。在该罩体5中安装有超声波装置6。超声波装置6在包含插入部4的轴线的平面上鼓出,沿着圆弧状的外周配置有多个超声波振子。为了将供给器50的前端部向侧方送出,在内窥镜2中还设有立起台7。可以通过在手边操作立起台7,来调整自插入部4的前端被送出的供给器50的插入部60的方向。另外,内窥镜2也可以包括其它的探头型的超声波装置。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具有超声波装置6的内窥镜。在这种情况下,同时使用在体外使用的超声波装置、X射线装置、核磁共振成像(MRI)装置、CT(Computerizing Tomography)装置。
接着,对使用如上述那样地构成的组织夹紧装置S1将总胆管固定于十二指肠而使两者连通的手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该种手术,即,十二指肠乳头Dp被肿瘤Tr封闭而无法排出胆汁,胆汁溶入血液中而引起黄疸。可以利用该手术将胆汁从总胆管Cb直接排出到十二指肠Dd。
首先,自患者的口插入内窥镜2的插入部4。内窥镜2被插入到上部消化管、即十二指肠Dd。利用超声波装置6检验十二指肠Dd外侧的状态,在相对于十二指肠乳头Dp靠近胃St侧搜寻靠近总胆管Cb而适合手术的场所。
如图8所示,在供给器50中,事先操作第一杆56a而使刺入器具52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后退,并操作第二杆62而使通管丝53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后退。并且,同时操作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预先使外鞘54及支架推进器55相对于供给器主体51后退。但是,预先将第一环构件58a配置在最接近第二环构件59a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在内部插入有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刺入器具52向着外鞘54的内侧拉入,直到其前端配置于支架30A的内部。
向内窥镜2的作业用通道中插入供给器50的插入部60并使其前进,将供给器50固定于内窥镜2。由此,使插入部60的前端从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突出。然后,通过立起台7调整突出的插入部60的朝向。
使用设置于内窥镜2的超声波装置6,越过十二指肠Dd来扫描总胆管Cb,决定将刺入器具52刺入总胆管Cb的位置。然后,如图9所示,松开外螺纹螺栓61,将第一杆56a推入到供给器主体51中,使刺入器具52的前端从安装于外鞘54前端的支架30A的前端突出。由此,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从内侧朝向外侧刺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并继续从外侧朝向内侧刺穿总胆管Cb的管壁Wc。然后,拧紧外螺纹螺栓61,将第一杆56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
如图10所示,操作杠杆63而将第二杆62向第一杆56a中推入规定量。例如,以规定的次数操作杠杆63。由此,改变通管丝53与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第二组织固定部12。第二组织固定部12在从刺入器具52被推出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的内侧。
松开外螺纹螺栓61,将第一杆56a从供给器主体51稍稍拉出,缩短刺入器具52从支架30A的前端突出的长度。然后,拧紧外螺纹螺栓61而将第一杆56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由此,使刺入器具52的前端稍稍离开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的内侧面。
如图11所示,再次操作杠杆63而将第二杆62向第一杆56a中推入规定量。例如,以规定的次数操作杠杆63。由此,改变通管丝53与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连接部13以及第一组织固定部11。第一组织固定部11在从刺入器具52被推出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的内侧。
组织夹紧器具10A在从刺入器具52被推出时,使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上所搭挂卡定的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上所搭挂卡定的总胆管Cb的管壁Wc互相压靠在一起,从而夹紧十二指肠Dd与总胆管Cb。
如图12所示,稍稍拉拽第二杆62,将通管丝53的前端容纳于刺入器具52的内侧。然后,松开外螺纹螺栓61,再次将第一杆56a推入到供给器主体51中,使刺入器具52的前端从支架30A的前端突出。由此,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刺穿组织夹紧器具10A内侧的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然后,拧紧外螺纹螺栓61,将第一杆56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进一步操作杠杆63,将第二杆62全部推入到第一杆56a中。由此,由于通管丝53的平滑的前端从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突出,因此,不必担心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意外地损伤周围的组织。
如图13所示,松开外螺纹螺栓76,使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移动。由此,改变外鞘54及支架推进器55与隔着第一杆56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的状态下的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可沿着刺入器具52推动支架30A。然后,支架30A的扩张部31在拓宽由刺入器具52在之前开设的穿孔的同时、从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内侧刺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在扩张部31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时,支架30A以这样的状态留置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中,即,将留置部32配置于肠壁Wd及管壁Wc的内部,使扩张部31突出到总胆管Cb的内侧,将防脱部33残留于十二指肠Dd的内侧。在留置支架30A之后,拧紧外螺纹螺栓76而将第二环构件59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
在将图4所示的销77推入到供给器主体51中的同时,如图14所示地使第一环构件58a朝向供给器主体51的后端移动。此时,由于第二环构件59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因此,外鞘54与支架推进器55的相对位置改变,外鞘54被向手边侧拉拽。但是,由于支架30A抵接于支架推进器55的前端面,其欲停留在静止位置。因此,外鞘54的前端弹性变形,支架30A的突起33a自外鞘54的小孔54a脱落。在突起33a自小孔54a脱落时,外鞘54的前端被拉入到支架推进器55中。由此,支架30A脱离供给器50的插入部60的前端。
松开外螺纹螺栓61,将第一杆56a从供给器主体51拉出,将刺入器具52的前端拉入到外鞘54的前端中。然后,拧紧外螺纹螺栓61而将第一杆56a固定于供给器主体51。接着,自内窥镜2拆下供给器50。以上,完成了由组织夹紧器具10A夹紧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以及将支架30A留置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的内部。结果,十二指肠Dd和总胆管Cb通过支架30A的通孔34相连通,可将胆汁从总胆管Cb排出到十二指肠Dd。
在将组织夹紧器具10A留置于生物体内时,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被组织夹紧器具10A压迫,组织夹紧器具10A内侧的生物体组织成为淤血状态。若淤血状态持续,则生物体组织发生坏死。另一方面,在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外侧,肠壁Wd与管壁Wc在组织夹紧器具10A的整个圆周中愈合。结果,坏死的生物体组织会与组织夹紧器具10A及支架30A一同自肠壁Wd及管壁Wc脱落。组织夹紧器具10A及支架30A之后被排泄。坏死的生物体组织在已脱落的肠壁Wd及管壁Wc中形成有吻合孔。通过该吻合孔,十二指肠Dd与总胆管Cb相连通,可将胆汁从总胆管Cb排出到十二指肠Dd。由于吻合孔的周围在整个圆周中愈合,因此,胆汁不会从肠壁Wd与管壁Wc之间漏出到腹腔中。
采用供给器50,通过轻握杠杆63地进行操作,可以简单且正确地将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推出。另外,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使支架30A与外鞘54的前端分离。结果,可以适当地将组织夹紧器具10A及支架30A留置在生物体内的目标位置。
另外,采用供给器50,在使用外鞘54及支架推进器55将支架30A按压在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时,刺入器具52被保持在静止位置而不会运动,因此,不会由刺入器具52意外损伤内脏器官,较为安全。
接着,对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组织夹紧器具10A从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的刺入器具52的前端,以突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方式被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在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过程中,逐渐使其形状恢复为当初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
第二组织固定部12在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过程中,产生欲使其自身形状恢复为当初的线圈形的力。由于该力作用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因此,有时组织夹紧器具10A会以大于等于通管丝53的推出量的程度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但是,在组织夹紧器具10A中,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且在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与连接部13之间形成有弯曲部15。由此,在第二组织固定部12被全部推出时,在如图10所示地第二组织固定部12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过程中,轨道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在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弯曲部15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时,被释放了刺入器具52的束缚的第二组织固定部12依据弯曲部15的角度来改变其朝向的缘故。在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朝向改变时,即使第二组织固定部12产生欲使自身形状恢复为当初的线圈形的力,该力也不会作用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因此,组织夹紧器具10A不会以大于等于通管丝53的推出量的程度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之后,组织夹紧器具10A从被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拔出的刺入器具52的前端,全部推出到残留的第一组织固定部11。第一组织固定部11在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过程中,逐渐使其形状恢复为当初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
第一组织固定部11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第二组织固定部12搭挂卡定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从而,夹紧肠壁Wd与管壁Wc。连接部13留置在被夹紧的肠壁Wd及管壁Wc的内部。由于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设有间隙G,因此,肠壁Wd与管壁Wc以均等的力而互相压靠在一起。
连接部13与第一组织固定部11的角θ1的大小、以及连接部13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角θ2的大小均优选为小于等于45°(参照图3)。若角θ1、θ2的大小大于45°,则在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过程中,形成θ1的弯曲部14、形成角θ2的弯曲部15与刺入器具52的内表面接触,会产生很强的摩擦力。因此,难以从刺入器具52平滑地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
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的间隙G的大小优选为小于等于15毫米。若间隙G的大小小于等于15毫米,则在可以使用内窥镜2接近的大致所有的内脏器官可以使用供给器50将生物体组织固定。
但是,准备了多种间隙G大小不同的组织夹紧器具10A,从而可以根据应处理的器官的壁厚、每个患者的特征来任意选择。在适当地选择它们来使用时,可以在各种状况下适当地进行处理。
组织夹紧器具的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例如,在图15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10B中,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连接部分,在其主体(即,线材10)之外还另外设有制动器16。制动器16由直径大于组织夹紧器具10B的主体的管构件16a构成,在制动器16内侧贯穿有线材10,并配置于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连接部分后,在内侧填充粘接剂,从而将制动器16固定于线材10。制动器16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防止组织夹紧器具10B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另外,用金属等易于塑性变形的材料制作管构件16a,通过凿紧该管构件16a而将其固定于线材10。
在图16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10C中,还独立于线材10而另外设有卷绕成线圈形的另一线材17。线材17的一端插入到管构件16a中,利用填充于管构件16a的粘接剂固定于线材10。线材17与管构件16a一同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防止组织夹紧器具10C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另外,用金属等易于塑性变形的材料制作管构件16a,通过凿紧该管构件16a而将线材17固定于线材10。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不用管构件16a,通过将线材17的一端焊接于线材10而将线材17固定于线材10。
如图18所示,也可以在使线材10通过线材17内侧地将线材17配置于组织夹紧器具10C的主体之后,将线材17的一端固定于线材10。另外,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沿着线材10配置线材17后,将线材17的一端固定于线材10。
线材17不需要形成卷绕成线圈形的形状。例如图20所示,也可以形成钩这样的形状。
在图21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10D中,形成第一组织固定部11的线材的外径大于形成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线材的外径。由此,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形成有作为制动器16的台阶18。该台阶18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防止组织夹紧器具10D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在图22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10E中,位于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的线材形成向与第一组织固定部11及第二组织固定部12相反的方向卷绕1周而成的线圈状。由此,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形成有作为制动器16的线圈部19。该线圈部19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防止组织夹紧器具10E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另外,如图23所示,也可以通过使位于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的线材向与第一组织固定部11及第二组织固定部12相反的方向弯曲,来形成从第一组织固定部11及第二组织固定部12突出的部分。由此,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之间形成有作为制动器16的突起20。
在图24所示的组织夹紧器具10F中,在第一组织固定部11与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连接部分,还在线材10之外另外包括作为制动器16的环构件21。环构件21例如由橡胶等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料构成,在其内侧贯穿有线材10,利用其与线材10之间的摩擦安装于线材10。该环构件21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防止组织夹紧器具10F被拉入到总胆管Cb的内侧。
如图25所示,起初,环构件21并不安装于线材10,而是利用自身的弹力勒紧刺入器具52的前端地安装于刺入器具52的前端外侧。从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的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接着,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拨出刺入器具52的前端。之后,如图26所示,使外鞘54相对于刺入器具52移动,将安装于刺入器具52前端的环构件21推出到刺入器具52的前方。由此,环构件21收缩而紧贴于线材10,利用其与线材10之间的摩擦而安装于线材10。
接着,对留置在被组织夹紧器具10A夹紧的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中的支架30A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使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移动时,支架30A沿着刺入器具52被推动,扩张部31的前端被按压在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上。扩张部31形成从前端朝向后端扩径的圆锥状,因此,其在被按压于肠壁Wd及管壁Wc时,一边拓宽由刺入器具52之前开设的穿孔、一边前进,贯穿肠壁Wd及管壁Wc。在扩张部31贯穿肠壁Wd及管壁Wc时,留置部32配置于肠壁Wd及管壁Wc的内部。支架30A在通过扩张部31的返回来防止从总胆管Cb脱落到十二指肠Dd的同时,通过防脱部33来防止从十二指肠Dd脱落到总胆管Cb。
支架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例如在图27所示的支架30B中,在从扩张部31四周的前端到后端的一部分中形成有螺旋状地起伏的外螺纹部35,该扩张部31的直径从其前端朝向后端平滑地扩大。
为了将在扩张部31形成有外螺纹部35的支架30B留置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以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在松开外螺纹螺栓82后,一边使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移动,一边使供给器主体51相对于固定在内窥镜2的接头80、向外螺纹部35的旋入方向旋转。在使供给器主体51旋转时,支架30B也与供给器主体51一同旋转,扩张部31因外螺纹部35的动作而主动进入到肠壁Wd及管壁Wc的内部。在扩张部31贯穿肠壁Wd及管壁Wc之后,可通过外螺纹部35可靠地防止支架30B自肠壁Wd及管壁Wc脱落。
另外,如图28所示,外螺纹部35也可以连续地形成于留置部32,如图29所示,外螺纹部35也可以以从扩张部31到留置部32形成相同直径的方式形成。由于在留置部32中也形成有外螺纹部35,因此,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支架30B自肠壁Wd及管壁Wc脱落。
另外,形成于扩张部31、留置部32的起伏并不限定为外螺纹部35。例如,可以是波纹管状的规则的突起,也可以是后述的开凿部37那样的不规则形状。
在图30所示的支架30C中,在从前端朝向后端平滑地扩径的扩张部31的周围,从其中间部朝向后端地设有尖锐的棱线36。在扩张部31中沿着支架30C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槽36a,棱线36形成于槽36a的内表面与扩张部3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
在使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移动时,支架30C沿着刺入器具52被推动,扩张部31的前端被按压在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上。扩张部31一边利用尖锐的棱线36剖开肠壁Wd及管壁Wc的生物体组织、一边前进,贯穿肠壁Wd及管壁Wc。由此,扩张部31易于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
棱线36的始端位于扩张部31的外径大致为2mm的部分,棱线36形成于该部分的后方。在棱线36的始端位于扩张部31的外径大致大于2mm的部分(图30中的Dm部分)时,将扩张部31的未形成有棱线36的部分推入到生物体组织所需要的力变大,结果,扩张部31难于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
在图31所示的支架30D中,在从前端朝向后端平滑地扩径的扩张部31的周围,从其中间部朝向后端设有开凿部37。在开凿部37中,从其中间部到留置部32设有大径部38,在该大径部38中沿着支架30D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切口部38a。在切口部38a与大径部38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形成有尖锐的棱线38b。
在一边使第一环构件58a及第二环构件59a向供给器主体51的前端移动、一边使供给器主体51相对于固定在内窥镜2的接头80向开凿部37的开凿方向旋转时,支架30D也与供给器主体51一同沿图中的箭头方向旋转,扩张部31一边利用开凿部37的尖锐的棱线38b剖开生物体组织、一边前进,贯穿肠壁Wd及管壁Wc。由此,扩张部31易于贯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
在图32所示的支架30E中,在留置部32形成有狭窄部40。由此,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支架30E自肠壁Wd及管壁Wc脱落。
另外,狭窄部40并不限定于图32那样的缩颈。例如图33所示,也可以使留置部32的一部分的直径变细。
在图34所示的支架30F中,在扩张部31的周围隔出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突起41。由此,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支架30F自肠壁Wd及管壁Wc脱落。
另外,对于图41的形状、数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在扩张部31中设置图35及图36所示的各种形状的突起42、43。
在图37所示的支架30G中,在扩张部31中形成有自其表面通到通孔34的小孔44。在支架30G被留置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时,胆汁不仅从通孔34的总胆管Cb侧的一端、也通过小孔44流入到通孔34,因此,可以促进胆汁经由支架30G的流动。
另外,对于小孔44的形状、数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在扩张部31中形成图38所示的形状的小孔45。
在图39所示的支架30H中,在留置部32中形成有自其表面通到通孔34的小孔46。在支架30H被留置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时,流过通孔34的胆汁通过小孔46与肠壁Wd及管壁Wc的、被组织夹紧器具10A包围的范围接触。被组织夹紧器具10A夹紧的肠壁Wd及管壁Wc沿着组织夹紧器具10A在整个圆周中愈合,形成瘘孔(fistula),但在趋于治愈的过程中接触到胆汁时,会引起炎症。由此,可促进肠壁Wd与管壁Wc的愈合。
另外,对于小孔46的形状、数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在留置部32中形成图40及图41所示的形状的小孔47、48。另外,图37~图41所示的小孔可组合于图27~图36所示的支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鞘54的前端形成有小孔54a,在支架30A中形成有可卡合于小孔54a的突起33a。如图42所示,也可以将其替代,而在外鞘54的前端设置波纹管部54b,在支架30A(包括支架30B~30H)的内周面也形成同样的波纹管状的突起33b。通过使波纹管部54b与突起33b以啮合的方式卡合,可以将支架30A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外鞘54的前端。
供给器的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内容。例如,在图43所示的供给器中,在通管丝53的前端设有比通管丝53的其它部分柔软的柔软部90。即,比通管丝53细的心棒91以突出到通管丝53的前端的前方的方式连接于通管丝53上。在心棒91的周围,以内侧贯穿有心棒91的方式配设有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柔软的线圈92。线圈92的外径与通管丝53的外径大致相等,线圈92的外周面平滑地连接于通管丝53的外周面。在心棒91的前端,以堵塞线圈92前端的方式固定有封闭顶端93。封闭顶端93的前端面93a平滑地形成。
例如,在将支架30A留置于肠壁Wd及管壁Wc时,预先使通管丝53的柔软部90从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突出。由此,即使柔软部90碰到周围的组织,心棒91及线圈92弯曲而柔软部90变形,因此,不必担心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意外损伤周围的组织。
第二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如图4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组织夹紧装置S2包括组织夹紧器具10A、支架30A和供给器100。供给器100的通管丝操作部101包括从第一杆56a的后端插入到其内部的圆筒状的第二杆62、和能以该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刺入器具52的第一杆56a后端的夹具102。在夹具102中形成有沿第一杆56a的长度方向贯穿的通孔102a,在该通孔102a中贯穿有第二杆62。
如图45所示,在第二杆62的外周面,从第二杆62的前端到后端形成有与第二杆6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平行的平面103。因此,与第二杆6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被直线状地切掉了一部分的圆形。另一方面,在插入有第二杆62的第一杆56a的内侧,形成有与第一杆56a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平行的平面104。因此,第一杆56a的内侧空间的截面形状与第二杆62同样地形成被直线状地切掉了一部分的圆形。在以使平面103与平面104相面对的方式将第二杆62插入到第一杆56a的内侧时,可限制第二杆62以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为中心地相对于第一杆56a旋转。
此外,在第二杆62的外周面,从第二杆62的前端到后端形成有螺纹牙105。另一方面,在夹具102的通孔102a的内表面形成有可卡合螺纹牙105的螺纹槽106。在使夹具102向一个方向旋转时,使螺纹牙105卡合于夹具102的螺纹槽106的第二杆62被推入到第一杆56a中。在使夹具102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第二杆62从第一杆56a被拔出。
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长度始终恒定。因而,可以根据转动夹具102的次数来控制第二杆62插入第一杆56a的长度、即通管丝53插入刺入器具52的长度。这是指可以根据转动夹具102的次数,来控制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的组织夹紧器具10A的长度的意思。
在此,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组织夹紧器具10A形成线圈形时,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优选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的大致n倍或者大致n分之1倍(n为自然数)。例如,若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与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大致相等,则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一圈的量。并且,若使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为组织夹紧器具10A两圈的量,则旋转两次夹具102就可以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量。另外,若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通管丝53的插入长度大致等于组织夹紧器具10A的圆周的二分之一,则每旋转一次夹具102时,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被推出半圈的量。并且,若使第二组织固定部12为组织夹紧器具10A两圈的量,则旋转四次夹具102就可以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第二组织固定部12的量。
在使用如上述那样地构成的组织夹紧装置S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将总胆管固定于十二指肠而使两者连通的手术时,在使刺入器具52的尖锐的前端刺穿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及总胆管Cb的管壁Wc之后,使夹具102向一个方向旋转规定的次数而将第二杆62向第一杆56a中推入规定量。由此,改变通管丝53与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第二组织固定部12。第二组织固定部12在从刺入器具52被推出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总胆管Cb的管壁Wc的内侧。
在使刺入器具52的前端稍稍离开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的内侧面之后,再次使夹具102向一个方向旋转规定的次数而将第二杆62向第一杆56a中推入规定量。由此,改变通管丝53与刺入器具52的相对位置,从刺入器具52的前端推出组织夹紧器具10A的连接部13及第一组织固定部11。第一组织固定部11在从刺入器具52被推出时,恢复为原本的线圈形,搭挂卡定于十二指肠Dd的肠壁Wd的内侧。
采用供给器100,可以通过使夹具102向一个方向旋转,来简单且准确地将组织夹紧器具10A从刺入器具52推出。另外,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使支架30A从外鞘54的前端分离。结果,可以适当地将组织夹紧器具10A及支架30A留置在生物体内的目标位置。

Claims (30)

1.一种组织夹紧器具,该组织夹紧器具用于将第一生物体组织与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夹紧,其中,
该组织夹紧器具包括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该组织夹紧器具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和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的连接部;
在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与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上述连接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在位于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线材、以及位于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之间的线材中的至少任一线材上形成有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该组织夹紧器具还包括制动器,该制动器设置于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与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的连接部分,与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中的任一方接触而阻止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生物体组织中的一生物体组织脱落到另一生物体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上述制动器是在内侧贯穿有上述线材的管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制动器是自上述第一、第二组织固定部分枝出来的另外的线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上述制动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上述制动器形成为向与上述第一、第二组织固定部相反的方向卷绕而成的线圈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上述制动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上述制动器形成为向与上述第一、第二组织固定部相反的方向弯曲而成的突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上述制动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上述制动器是在内侧贯穿有上述线材的环构件,利用其与上述线材之间的摩擦固定于上述线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夹紧器具,其中,
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及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由卷绕成线圈状的高弹性线材构成;
上述第一、第二组织固定部中任一方的外径比另一方的外径粗。
11.一种支架,其中,
该支架包括从前端朝向后端地扩径的扩张部、配设于上述扩张部后方的留置部、和沿长度方向贯穿上述扩张部及上述留置部的通孔;
上述扩张部通过被推入到事先形成的生物体组织的穿孔中从而在扩张上述穿孔的同时、贯穿上述生物体组织;
在上述扩张部贯穿上述生物体组织之后,上述留置部留在被上述扩张部扩张的穿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上述扩张部形成从前端朝向后端平滑地扩径的圆锥形状;
在上述扩径部的周围,从前端到后端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有起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在上述扩张部形成有自其表面通到上述通孔的小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在上述留置部的周围,以自上述扩张部连续的方式还形成有起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在上述留置部形成有自其表面通到上述通孔的小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该支架还包括防脱部,该防脱部配设于上述留置部的后方,防止支架自上述生物体组织脱落。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其中,
该支架还包括安装部,该安装部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用于将该支架刺入上述生物体组织的外鞘的前端。
18.一种供给器,其中,
该供给器包括在内部插入有组织夹紧器具的管状的刺入器具、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且将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夹紧器具推进器、和在内侧插入有上述刺入器具、且使可装卸地安装在前端的支架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外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上述供给器还包括使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夹紧器具推进器操作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操作部包括以可摇动的方式安装于支承上述刺入器具的构件的杠杆、和将上述杠杆的摇动变换为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沿着上述刺入器具的直线运动的连杆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形成线圈形时,每操作一次上述杠杆时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的移动距离为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圆周的大致n倍、或者大致n分之1倍(n为自然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操作部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供给器主体的夹具、和将上述夹具的旋转变换为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沿着上述刺入器具的直线运动的连杆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形成线圈形时,每旋转一次上述夹具时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的移动距离为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圆周的大致n倍、或者大致n分之1倍(n为自然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在上述外鞘的前端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将上述支架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外鞘的前端。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该供给器还包括使安装于上述外鞘的前端的上述支架自上述外鞘脱离的支架推进器。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平滑地形成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的前端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供给器,其中,
包含上述前端面的上述夹紧器具推进器的头部是柔软的。
28.一种组织夹紧装置,其中,
该组织夹紧装置包括组织夹紧器具、支架和供给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包括搭挂卡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上述支架包括从前端朝向后端扩径的扩张部、与上述扩张部连成一体的留置部、和沿长度方向贯穿上述扩张部及上述留置部的通孔;上述供给器包括在内部插入有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管状的刺入器具、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且将插入到上述刺入器具中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夹紧器具推进器、和在内侧插入有上述刺入器具、且使可装卸地安装在前端的上述支架相对于上述刺入器具相对移动的外鞘。
29.一种组织夹紧方法,其中,
该组织夹紧方法使用具有搭挂卡定于第一生物体组织的第一组织固定部、和搭挂卡定于第二生物体组织的第二组织固定部的组织夹紧器具,来夹紧第一生物体组织和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相邻的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从而使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和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愈合,其中,
该方法包括这两个工序:
将插入到管状的刺入器具内部的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使其按顺序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工序;
在使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不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情况,将上述组织夹紧器具的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从上述刺入器具的前端推出的工序;
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上述第二组织固定部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二生物体组织,上述第一组织固定部搭挂卡定于上述第一生物体组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组织夹紧方法,其中,
该方法还包括如下三个工序:
在使用上述组织夹紧器具夹紧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之后,在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上形成穿孔的工序;
向上述穿孔中推入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的扩张部,直到使其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为止,扩张上述穿孔的工序;
在上述扩张部贯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之后,将上述留置部留置在被上述扩张部扩张的穿孔内,将上述支架固定于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的工序;
上述支架通过上述通孔使上述第一、第二生物体组织之间连通。
CN2008102123138A 2007-09-10 2008-09-08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 Active CN101385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852,730 2007-09-10
US11/852,730 US8858576B2 (en) 2007-09-10 2007-09-10 Tissue fastening tool, stent, applicator for placing the same, and tissue fastening method through natural orif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656A true CN101385656A (zh) 2009-03-18
CN101385656B CN101385656B (zh) 2011-11-23

Family

ID=39870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23138A Active CN101385656B (zh) 2007-09-10 2008-09-08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58576B2 (zh)
EP (3) EP2033584B1 (zh)
JP (1) JP5314970B2 (zh)
CN (1) CN1013856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378A (zh) * 2009-11-09 2012-05-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植入留置装置、连结支承器具、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及植入留置方法
CN105246392A (zh) * 2013-12-24 2016-01-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护套
CN109788953A (zh) * 2016-07-25 2019-05-21 维兰德.K.沙马 磁性吻合装置和递送系统
US11304698B2 (en) 2016-07-25 2022-04-19 Virender K. Sharma Cardiac shunt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1346B2 (en) 2003-07-14 2018-01-09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closure device with linearly elongating petals
US9005242B2 (en) 2007-04-05 2015-04-14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Septal closure device with centering mechanism
CA2696572C (en) * 2007-08-17 2012-12-18 Wilson-Cook Medical, Inc. Visceral staples for purse-string closure of perforations
JP5421927B2 (ja) 2008-01-03 2014-02-19 クック メディカ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内視鏡を使用して穴を縫合するための医療装置、器具及び方法
US9119607B2 (en) 2008-03-07 2015-09-01 Gore Enterprise Holdings, Inc. Heart occlusion devices
US9138213B2 (en) 2008-03-07 2015-09-22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Heart occlusion devices
US20130165967A1 (en) 2008-03-07 2013-06-27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Heart occlusion devices
CA2722406C (en) * 2008-04-23 2013-12-10 Wilson-Cook Medical Inc. Tacking device
US20100010520A1 (en) * 2008-07-11 2010-01-14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issue fastener
US8828026B2 (en) * 2008-07-11 2014-09-0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issue fastening apparatus
US8162958B2 (en) * 2008-07-11 2012-04-24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issue fastening tool and applicator for indwelling the same within body, and tissue fastening method through natural orifice
US8900250B2 (en) * 2008-08-19 2014-12-02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lymph nodes or anchoring into tissue during a translumenal procedure
US8192461B2 (en) * 2008-09-11 2012-06-05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losure of a bodily opening using one or more tacking devices
US8500760B2 (en) 2008-12-09 2013-08-06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Retractable tacking device
JP2012511403A (ja) * 2008-12-09 2012-05-24 クック メディカ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鋲留め器具の制御放出の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CA2747258C (en) * 2008-12-19 2014-11-18 Wilson-Cook Medical, Inc. Variable thickness tack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elivery and deployment
AU2009335901B2 (en) * 2008-12-19 2013-09-19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Clip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elivery and deployment
AU2010254151B2 (en) * 2009-05-28 2013-11-28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Tacking device and methods of deployment
US8956389B2 (en) 2009-06-22 2015-02-1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Sealing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US20120029556A1 (en) 2009-06-22 2012-02-02 Masters Steven J Sealing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JP5096622B2 (ja) 2010-06-22 2012-12-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組織締付具の製造方法
KR200465562Y1 (ko) 2010-06-30 2013-02-26 전규만 정화조의 관부재 처짐방지장치
US9770232B2 (en) 2011-08-12 2017-09-26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Heart occlusion devices
CN102429695B (zh) * 2011-09-08 2013-07-17 天津博安医用有限公司 镍钛合金肛肠内吻合装置
WO2013069436A1 (ja) 2011-11-07 2013-05-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プラント留置装置
EP3636164B1 (en) * 2012-05-17 2024-07-03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Devices for access across adjacent tissue layers
US9877713B2 (en) * 2012-10-15 2018-01-30 Guy Friedman Tendon repair apparatus
US10925606B2 (en) 2012-10-15 2021-02-23 Guy Friedman Tendon repair apparatus
US10828019B2 (en) 2013-01-18 2020-11-10 W.L. Gore & Associates, Inc. Sealing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ES2813871T3 (es) 2013-02-21 2021-03-25 Boston Scient Scimed Inc Dispositivos para formar una anastomosis
WO2015076154A1 (ja) * 2013-11-21 2015-05-28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KR101514055B1 (ko) * 2013-12-17 2015-04-21 주식회사 스텐다드싸이텍 스텐트 삽입장치
DE112014006389T5 (de) 2014-02-20 2016-11-24 Olympus Corporation Rohrverbindungskörper, Behandlungswerkzeug und Verbindungsverfahren
US9808230B2 (en) 2014-06-06 2017-11-07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Sealing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EP3351189B1 (en) * 2015-09-17 2020-08-12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ic treatment tool
EP3351188B1 (en) * 2015-09-17 2021-04-0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treatment instrument
KR101962598B1 (ko) * 2017-02-03 2019-03-27 주식회사 에스앤지바이오텍 스텐트 삽입장치
WO2018211587A1 (ja) * 2017-05-16 2018-11-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組織締付具留置システム
US10610235B2 (en) * 2017-09-27 2020-04-07 Spiration, Inc. Tissue fastening tool
CN108309412B (zh) * 2018-03-12 2024-04-16 杰尼肯(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腹腔镜穿刺器的穿刺套管装置
KR20230144655A (ko) * 2018-04-11 2023-10-16 보스톤 싸이엔티픽 싸이메드 인코포레이티드 조정 가능한 유효 작업 샤프트 길이를 갖는 디바이스
WO2019217851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Mayo Found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Luminal apposition devices
US11633209B2 (en) * 2020-10-27 2023-04-25 Hiroyuki Isayama Method for forming access route to bile duct and treatment method
CN116897021A (zh) * 2020-12-21 2023-10-17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锚固组织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64209A (ko) * 1995-10-13 1999-07-26 트랜스바스큘라,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간질성 경혈관 개입을 위한 장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IL125415A (en) * 1996-02-02 2004-02-19 Transvascular Inc A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tervening in a continuous tubular space
US5925054A (en) * 1996-02-20 1999-07-20 Cardiothoracic Systems, Inc. Perfusion device for maintaining blood flow in a vessel while isolating an anastomosis
US5810851A (en) * 1996-03-05 1998-09-22 Yoon; Inbae Suture spring device
EP1018944A4 (en) * 1997-09-26 2001-08-22 Cryolife Inc SEAMLESS, BIOADHESIVALLY USING ANASTOMOSIS TECHNOLOGY AND DEVICE THEREFOR
US5954747A (en) * 1997-11-20 1999-09-21 Clark; Ron Meniscus repair anchor system
US6113611A (en) 1998-05-28 2000-09-05 Advanced Vascular Technologies, Llc Surgical fastener and delivery system
DE69927035T2 (de) 1998-08-03 2006-06-08 Anson Medical Ltd, Abingdon Vorrichtungen zur reparatur von arterien
US6290728B1 (en) * 1998-09-10 2001-09-18 Percardia, Inc. Designs for left ventricular conduit
US6363938B2 (en) 1998-12-22 2002-04-02 Angiotrax,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using tissue and/or stimulating revascularization and tissue growth
WO2000066007A1 (en) 1999-05-03 2000-11-09 Ventrica,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lacing a conduit in fluid communication with a target vessel
US6986784B1 (en) * 1999-05-14 2006-01-17 C. R. Bard, Inc. Implant anchor systems
US6428550B1 (en) * 1999-05-18 2002-08-06 Cardica, Inc. Sutureless closure and deployment system for connecting blood vessels
US6638237B1 (en) * 1999-08-04 2003-10-28 Percardia, Inc. Left ventricular conduit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US7175644B2 (en) * 2001-02-14 2007-02-13 Broncus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collateral channels in tissue
EP1400204A1 (en) 1999-08-05 2004-03-24 Broncu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reating collateral channels in the lungs
US6790218B2 (en) * 1999-12-23 2004-09-14 Swaminathan Jayaraman Occlusive coil manufacture and delivery
US20050187564A1 (en) * 1999-12-23 2005-08-25 Swaminathan Jayaraman Occlusive coil manufacturing and delivery
US6464665B1 (en) 2000-07-05 2002-10-15 Richard R. Heuser Cathe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rterializing a vein
US6709442B2 (en) * 2000-09-01 2004-03-23 Onux Medical, Inc. Vascular bypass graft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US6663633B1 (en) * 2000-10-25 2003-12-16 Pierson, Iii Raymond H. Helical orthopedic fixation and reduction device, inser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060052821A1 (en) * 2001-09-06 2006-03-09 Ovali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septal defects
US20050267495A1 (en) * 2004-05-17 2005-12-01 Gateway Med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sing internal tissue defects
AU2003248847A1 (en) * 2002-07-09 2004-01-23 Eva Corpor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for use dur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040044364A1 (en) * 2002-08-29 2004-03-04 Devries Robert Tissue fasteners and related deploy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40073237A1 (en) * 2002-10-08 2004-04-15 Leinsing Karl R. Surgical fastener and delivery system
US8627992B2 (en) * 2002-12-16 2014-01-14 Edrich Health Technologies, Inc. Endovascular stapler
EP1547526A1 (en) * 2003-12-23 2005-06-29 UMC Utrecht Holding B.V. Operation element, operation set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7618427B2 (en) 2003-12-29 2009-11-17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alumenal anastomosis
US8062309B2 (en) * 2005-08-19 2011-11-2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Defect occlus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112385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Conlon Sean P Expandable suture anchor
US20080208214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Applicator and tissue fastening method through natural orifice
US8460314B2 (en) * 2007-02-26 2013-06-11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Application of procedure through natural orif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8378A (zh) * 2009-11-09 2012-05-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植入留置装置、连结支承器具、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及植入留置方法
CN105246392A (zh) * 2013-12-24 2016-01-1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护套
CN105246392B (zh) * 2013-12-24 2017-09-1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护套
CN109788953A (zh) * 2016-07-25 2019-05-21 维兰德.K.沙马 磁性吻合装置和递送系统
CN109788953B (zh) * 2016-07-25 2022-03-08 维兰德.K.沙马 磁性吻合装置和递送系统
US11304698B2 (en) 2016-07-25 2022-04-19 Virender K. Sharma Cardiac shunt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656B (zh) 2011-11-23
JP5314970B2 (ja) 2013-10-16
EP2356946A1 (en) 2011-08-17
JP2009066408A (ja) 2009-04-02
US20090069822A1 (en) 2009-03-12
EP2033584A1 (en) 2009-03-11
EP2356947A1 (en) 2011-08-17
US8858576B2 (en) 2014-10-14
EP2356946B1 (en) 2021-01-13
EP2033584B1 (en) 2012-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5656B (zh) 组织夹紧工具、支架与供给器
JP5319413B2 (ja) 組織締付具
CN102688077B (zh) 敷贴器以及组织夹紧装置
JP6130302B2 (ja) 組織壁の刺し傷を封止するシステム
US9510833B2 (en) Applicator and tissue fastening method through natural orifice
US88510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cclusion of body lumens
US8133241B2 (en) Articulated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1415377B (zh) 支架植入物近端自定心输送系统和方法
JP5314245B2 (ja) 外科手術用接合装置
AU20023223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 clip to compress body tissue
CN104105452A (zh) 缝合夹部署装置
CN110313947A (zh) 心脏瓣膜修复系统
CN102892359A (zh) 用于缝合心脏开口的方法和装置
CN209153791U (zh) 心脏瓣膜修复系统
BR112020020005A2 (pt)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ancorar e restringir próteses gastrointestinais
WO2011102988A1 (en) Anatomic needle system
US201201501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hysteroscopic tubular ligation
CN102512216A (zh) 可控自弯缝针
CN102512217B (zh) 可控自弯缝针
CN102512218A (zh) 可控自弯缝针
JP2024518047A (ja) 移動防止アンカーシステムを安定化させ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