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9409A - 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9409A CN101379409A CNA2007800047805A CN200780004780A CN101379409A CN 101379409 A CN101379409 A CN 101379409A CN A2007800047805 A CNA2007800047805 A CN A2007800047805A CN 200780004780 A CN200780004780 A CN 200780004780A CN 101379409 A CN101379409 A CN 1013794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ue
- secondary cell
- residual capacity
- presumed value
- so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6123 SOC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156302 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328887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ol-3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Substances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nickel metal hydrid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将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相对于推定SOC(#SOCb)的偏差乘以校正增益G1,以便计算校正值。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过度充电的范围且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被校正到较小的值(向着SOC推定中心)的情况下,以及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过度放电的范围且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被校正为较大的值(向着SOC推定中心)的情况下,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选择相对较小的校正增益G1。因此,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情况下,进行校正,以便对于充电/放电控制中的二次电池指示安全侧的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推定可充电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以更高的稳定性避免二次电池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用于多种领域的二次电池需要适当的充电/放电控制,以便得到其高效率的运行。这要求以高的准确性推定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充电状态,下面简称为SOC)。
传统而言,所谓的电流积分方案是已知的,其中,对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进行积分,以便推定SOC。在这种电流积分方案中,例如,在电池没有充分充电的情况下,由于包括对电流传感器准确性的高依赖性或者进行电流积分的处理装置(CPU)舍去最低有效位、自放电引起的容量减小等等带来的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在内的原因,推定准确性的提高受到限制。
因此,为了提高推定准确性,提出了将电池的电动势电压(electromotive voltage)(开路电压,下面简称为OCV)和电流积分值均用于推定电池的剩余容量(SOC)(例如日本特开No.2003-149307)。具体而言,提出了这样的电池剩余容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池的电动势电压确定SOC校正参数,并将校正参数用于对基于电流积分的SOC进行校正。
类似地,作为使用二次电池的电流积分和输出电压计算剩余容量的方法,提出了这样的剩余容量控制方法:其依赖于输出电压对用于基于电流积分的剩余容量推定的充电效率η进行校正(例如日本特开No.2002-369391)。
特别地,基于推定的SOC,安装在混合动力车等等之上的二次电池受到充电/放电控制,以便将SOC的控制中心值假设为边界对充电或放电给出较高优先级。另外,在包括控制中心值的SOC管理范围内设置上限和下限值,以防止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换句话说,充电在超过管理上限值的情况下受到限制或禁止,放电在落在管理下限值之下的情况下受到限制或禁止。
因此,为了保证二次电池充电/放电控制的安全性,也就是说,避免二次电池的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希望以更高的准确度在SOC管理范围的上下限值附近推定SOC推定值。因此,SOC校正因数被设置为在SOC管理范围的上下限值附近较大。
然而,校正值被确定为使得基于充电/放电电流积分值的推定SOC接近于基于电动势电压的推定SOC。因此,即使基于电流积分值的推定SOC(例如85%)与基于电动势电压的推定SOC(例如80%)相比接近于管理上限值(例如90%),基于积分值的推定SOC受到大的校正以进一步降低,也就是说,远离管理上限值。考虑到避免二次电池的过度充电,上述校正产生负面影响,正好相反,这增大了过度充电的可能性。
类似地,即使基于电流积分值的推定SOC(例如15%)与基于电动势电压的推定SOC(例如20%)相比密切接近于管理下限值(例如10%),基于电流积分值的推定SOC受到大的校正以进一步上升,也就是说,远离管理下限值,正好相反,这增大了过度放电的可能性。
另外,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时间变化率依赖于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电流的大小而改变。因此,在剩余容量接近于管理上限值的情况下,大的充电电流的产生可导致过度充电。在剩余容量接近于管理下限值的情况下,大的放电电流的产生可导致过度放电。
发明内容
完成本发明以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以及方法,其用于以高的准确性推定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防止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充电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装置。用于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包含:第一推定单元,其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充电/放电容量来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第二推定单元,其基于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校正单元,其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校正单元基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计算校正值。
根据此实施形态,为了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基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值——其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的大小以及在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得到的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由此计算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因此,校正值可基于上一次计算的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位于的范围(例如,其是否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以及产生校正值的方向(例如,在过度放电侧还是过度充电侧方向产生校正值)来确定。
因此,在处于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计算剩余容量推定值,以便指示充电/放电控制中对于二次电池的安全侧值(进一步过度充电侧或进一步过度放电侧)。在除了上述范围以外的范围内,可以增强对第二推定值的跟随能力,从而改进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优选为,校正单元包含:偏差计算单元,其接收第二推定值和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计算偏差;校正值计算单元,其通过将接收自偏差计算单元的偏差乘以至少一个校正增益来计算校正值;推定值计算单元,其将接收自第一推定单元的校正值加到接收自第一推定单元的第一推定值,以便输出。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包含第一校正增益,校正值计算单元包含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其基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选择第一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属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放电的第一区域且第二推定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条件下,在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大于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小于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相比,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减小第一校正增益;在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属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放电的第二范围内且第二推定值不大于第二预定值的条件下,在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小于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大于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相比,减小第一校正增益。
优选为,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通过参照预定映射图来选择第一校正增益,在映射图中,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优选为,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还包含第二校正增益,校正值计算单元还包含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其基于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的二次电池输入/输出电流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选择第二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第二推定值不小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充电的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二次电池的输入电流的增大,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增大第二校正增益;并且,在第二推定值不大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放电的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二次电池的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第二校正增益。
更为优选的是,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参照预定的映射图选择第二校正增益,在映射图中,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和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充电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装置。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包含:第一推定单元,其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充电/放电量来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第二推定单元,其基于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校正单元,其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来对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校正单元基于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输入/输出电流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校正值。
根据此实施形态,为了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基于在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对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得到的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由此,计算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因此,校正值可基于与第二推定值所位于的范围对应的二次电池输入输出电流(例如,是否在接近于过度充电的范围内产生不小于预定值的输入电流,或者,是否在接近于过度放电的范围内产生不小于预定值的输出电流)来确定。
因此,在第二推定值属于接近于过度充电的范围且到二次电池的输入电流大的情况下,以及在第二推定值处于接近于过度放电的范围且来自二次电池的输出电流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强对第二推定值的跟随能力,以便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优选为,校正单元包含:偏差计算单元,其接收第二推定值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计算偏差;校正值计算单元,其通过将接收自偏差计算单元的偏差乘以至少一个校正增益来计算校正值;推定值计算单元,其将接收自校正值计算单元的校正值加到接收自第一推定单元的第一推定值,以便输出。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包含第一校正增益,校正值计算单元包含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其基于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选择第一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第二推定值不小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充电的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到二次电池的输入电流的增大,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增大第一校正增益;并且,在第二推定值不大于接近于二次电池过度放电的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来自二次电池的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第一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通过参照预定映射图来选择第一校正增益,在映射图中,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和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包含第三校正增益,校正值计算单元还包含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其基于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选择第三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随着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增大而增大第三校正增益。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推定单元基于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的积分值来获得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二推定单元基于二次电池的电动势电压来计算推定值。
进一步优选的是,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还包含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其基于二次电池充电/放电电压、二次电池的极化电压(polarizedvoltage)以及二次电池内阻引起的电压降来计算二次电池的电动势电压。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用于可充电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充电/放电量,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基于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在产生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时,基于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计算校正值。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充电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方法。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二次电池充电/放电量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基于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二次电池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在产生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值时,基于用于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输入/输出电流与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校正值。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这样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和方法:其以高准确性推定二次电池剩余容量,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辆的原理构造图,该车辆装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
图2示出了充电/放电控制单元的充电/放电控制的实例;
图3为一框图,其示出了SOC推定单元中的过程;
图4示出了二次电池电动势电压与SOC之间的关系的实例;
图5A与5B用于介绍在SOC计算单元中计算的校正值;
图6示出了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中存储的映射图的实例;
图7示出了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中存储的映射图的结构;
图8示出了映射图中与推定SOC有关的校正增益的变化的实例;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中的过程的框图;
图10示出了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中存储的映射图的实例;
图11A与11B描述了与图10所示映射图中的每个推定SOC对应的增益特性;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中的过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对应的部件用同样的参考标号表示,且不再重复对其进行介绍。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车辆100包含二次电池6、PCU(Power Control Unit)8、电动发电机(MG)10、ECU 1、电压测量单元12、电流测量单元14、温度测量单元16。车辆100为混合动力车,其通过来自电动发电机10的驱动力以及来自未示出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中的至少一个行驶。代替混合动力车的是,车辆可以为装有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车辆或仅使用来自电动发电机的驱动力行驶的电气车辆。
二次电池6是电池装置,其具有这样的构造:各自由多个集成电池单体构成的多个电池模块串联连接,举例而言,二次电池6包括锂离子电池、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等等。二次电池6被配置为借助PCU 8来充电和放电。
在车辆100的动力运行过程中,PCU 8将供自二次电池6的DC(直流)电力转换为AC(交流)电力,以便将之供给电动发电机10,并且,在车辆100的再生制动过程中,将由电动发电机10产生的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以便将之供给二次电池6,由此将车辆100的动能收集为电能。另外,PCU 8可包含升压/降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其用于对供自二次电池6的DC电力进行升压并对供自电动发电机10的DC电压进行降压。
注意,这里介绍的再生制动包括在混合动力车驾驶者进行足刹操作的情况下涉及动力制动的制动操作以及在没有足刹操作的情况下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释放加速器踏板在进行动力制动的同时的减速(或停止加速)。
电动发电机10例如为三相AC旋转电机,其作为接收供自PCU 8的AC电力的电动机并将用于对车辆100进行驱动的驱动力传送到未示出的车轮。另外,电动发电机10作为接收通过车轮传送的旋转驱动力的电动发电机并将车辆100的动能转换为电力以便借助PCU 8传送回到二次电池6。
ECU 1基于车辆100的驱动状态、加速器踏板位置、换档位置、二次电池的SOC、存储在装在ECU 1中的ROM(只读存储器)3中的程序和映射图进行处理。因此,ECU 1控制装在车辆中的装置,以便根据来自驾驶者的操作指示产生驱动状态。
测量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电压Vb的电压测量单元12、测量二次电池6的输入/输出电流Ib的电流测量单元14、测量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Tb的温度测量单元16被连接到ECU 1。ECU 1包含SOC推定单元2和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
基于分别由电压测量单元12、电流测量单元14、温度测量单元16测量得到的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电压Vb、二次电池6的输入/输出电流Ib以及二次电池6的电池温度Tb,SOC推定单元2逐次推定二次电池6的SOC。推定的二次电池6的SOC推定值被存储在装在ECU 1中的RAM(随机访问存储器)4中。
依赖于存储在RAM 4中的SOC推定值,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向PCU8供给控制指示,以便控制从电动发电机10供到二次电池6的充电量以及从二次电池6供到电动发电机10的放电量。
图2示出了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的充电/放电控制的实例。在图2中,假设S1<S2<S3<S4。
参照图2,当二次电池6接近过度充电状态且SOC推定值超过状态值S3时,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随着SOC推定值的增大而减小二次电池6的充电量。另外,当SOC推定值超过状态值S4时,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将充电量设置为零。因此,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将二次电池6的充电限制在充电限制范围内(状态值S3-S4),并在充电禁止范围内(状态值S4-)禁止二次电池6的充电。
另一方面,当二次电池6接近过度放电状态且SOC推定值下降到低于状态值S2,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随着SOC推定值的减小而减小二次电池6的放电量。另外,当SOC推定值下降到低于状态值S1时,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将放电量设置为零。因此,充电/放电控制单元5将二次电池6的放电限制在放电限制范围内(状态值S2-S1)并在放电禁止范围内(状态值S1-)禁止二次电池6的放电。
参照图3,SOC推定单元2以恒定的周期(例如每100msec)进行处理,以便基于在前一推定(一个周期以前)中计算的SOC推定值、充电/放电电压Vb、输入/输出电流Ib、电池温度Tb来计算当前SOC推定值。SOC推定单元2包含临时SOC推定单元30、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推定SOC计算单元28、SOC计算单元40。
临时SOC计算单元30基于从进行上一次剩余容量(SOC)推定后开始的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量计算二次电池6的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SOCa。换句话说,临时SOC计算单元30加上或减去从上一次推定到现在的时间段中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量的变化量,由此计算第一推定值#SOCa。举例而言,临时SOC计算单元30基于二次电池6的输入/输出电流Ib的积分值获得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量。
临时SOC计算单元包含:积分单元32,其对输入/输出电流Ib进行积分;加法单元34,其输出作为第一推定值#SOCa的、积分单元32的输出值与上一次计算的SOC推定值的总和。第一推定值#SOCa在下面也被称为“临时SOC”。临时SOC为基于在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推定值的基础上的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量的、二次电池6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基于二次电池6的充电/放电电压Vb、二次电池6中的极化电压、二次电池6的内阻引起的电压降,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计算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包含电压降计算单元22、极化电压计算单元24、加法单元26。
基于电池温度Tb和输入/输出电流Ib,电压降计算单元22计算在二次电池6中发生的电压降。例如,内阻的变化先前被存储为映射图,在该映射图中,电池温度Tb被定义为输入(参数),且此电压降基于通过参照映射图获得的内阻和输入/输出电流Ib的乘积来计算。
极化电压计算单元24基于电池温度Tb和输入/输出电流Ib计算在二次电池6中产生的极化电压。极化电压也可通过参照先前存储的映射图来计算,在该映射图中,电池温度Tb和输入/输出电流I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
注意,计算电压降和极化电压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也可对之应用公知的技术,因此,不再给出对其的详细介绍。
加法单元26将由电压降计算单元22计算的电压降加到充电/放电电压Vb并减去由极化电压计算单元24计算的极化电压,由此,计算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开路电压)#OCV的推定值。
注意,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中所用的充电/放电电压Vb、输入/输出电流Ib、电池温度Tb各自可以为例如在从上一次推定到目前的时间段中的平均值。
推定SOC计算单元28基于电动势电压#OCV——其为二次电池6的状态值的实例,由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计算得到——计算二次电池6的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SOCb。第二推定值#SOCb在下面也被称为“推定SOC”。推定SOC为基于二次电池6的状态值的、二次电池6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基于二次电池6的状态值计算剩余容量推定值的实例,示出了推定值基于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来计算的构造(推定SOC计算单元28),但推定SOC的计算不限于此。例如,推定SOC可基于二次电池6的电池内压来计算。换句话说,推定SOC可有选择地使用取决于二次电池类型适合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电压、输入/输出电流、电池温度、电池内压等状态值来获得。
参照图4,二次电池6的SOC具有与电动势电压OCV的对应的关系。相应地,通过参照如图4所示先前存储的映射图,推定SOC计算单元28获得与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OCV对应的映射值,由此允许在0-100(%)的范围内计算推定SOC(#SOCb)。
再度参照图3,SOC推定单元40接收分别来自临时SOC计算单元30和推定SOC计算单元28的临时SOC(#SOCa)和推定SOC(#SOCb),并用通过预定处理计算得到的校正值来对临时SOC(#SOCa)进行校正,由此,产生二次电池6的剩余容量(SOC)推定值。换句话说,SOC计算单元40作为积分元件(I元件),其用于对临时SOC(#SOCa)进行校正,使之接近于推定SOC(#SOCb)。
具体而言,SOC计算单元40基于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SOC推定值(下面也称为“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的大小以及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与推定SOC(#SOCb)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计算校正值。SOC计算单元40包含减法单元42、校正值计算单元50、加法单元52。
减法单元42接收由推定SOC计算单元28计算的推定SOC(#SOCb)和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以便计算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相对于推定SOC(#SOCb)的偏差(=推定SOC(#SOCb)-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于是,减法单元42将计算得到的偏差输出到校正值计算单元50。
校正值计算单元50接收来自减法单元42的偏差,并将偏差乘以多个校正增益,以便计算校正值。校正值计算单元50包含转换增益单元44、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并顺次将偏差乘以每个单元中的校正增益,以便计算校正值。
转换增益计算单元44具有转换增益K(其为固定值),并对偏差进行调节,使得将被输出的校正值的范围依赖于将被输入的偏差的可变范围受到适当的设置。
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基于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的大小以及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值)与推定SOC(#SOCb)之间的大小关系来选择校正增益G1。举例而言,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可预先存储映射图,以便通过参照映射图来选择校正增益G1,在该映射图中,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与推定SOC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在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中,将在乘以转换增益单元44中的转换增益K后获得的偏差进一步乘以其校正增益G1,以便输出。
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基于电池温度Tb选择校正增益G3。举例而言,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单元48也可预先存储映射图,以便通过参照映射图来选择校正增益G3,在该映射图中,电池温度Tb和推定的SOC(#SOC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在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中,将在乘以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中的校正增益G1之后获得的值进一步乘以其校正增益G3,以便将结果输出为校正值ΔSOC。
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和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中的校正增益的选择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加法单元52接收来自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的校正值ΔSOC并将校正值ΔSOC加到接收自临时SOC计算单元30的临时SOC(#SOCa),以便将结果输出为SOC推定值。
(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
将在下面详细介绍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中的校正增益G1的选择。
图5A示出了SOC推定值相对较大的情况(接近于过度充电),图5B示出了SOC推定值相对较小的情况(接近于过度放电)。
参照图5A,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计算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相对于推定SOC(#SOCb)的偏差,并将偏差乘以预定校正增益以计算校正值。相应地,如果推定SOC(#SOCb)<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发生负的偏差,结果,负的校正值被加到SOC临时值(#SOCa),于是,SOC推定值得到连续校正,以便接近于表示较小值的推定SOC(#SOCb)。
因此,例如,在二次电池6的充电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如果SOC推定值大于推定SOC(#SOCb),同时,SOC推定值表示接近于过度充电的值,那么,在过度充电侧的相反方向(低SOC侧)校正SOC推定值。结果,如果在推定SOC(#SOCb)中发生电压测量单元12、电流测量单元14和温度测量单元16的测量准确性等导致的误差,可在二次电池6处于过度充电状态时计算相对较小的SOC推定值。
另外,参照图5B,如果推定SOC(#SOCb)>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发生正的偏差,结果,正的校正值被加到SOC临时值(#SOCa),SOC推定值受到连续校正,使得接近于表示较大值的推定SOC(#SOCb)。
因此,例如,在二次电池6的放电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如果SOC推定值小于推定SOC(#SOCb),同时,SOC推定值表示接近于过度放电的值,那么,SOC推定值在过度放电侧的相反方向(高SOC侧)受到校正。因此,如果在推定SOC(#SOCb)中发生电压测量单元12、电流测量单元14、温度测量单元16中的测量准确性等导致的误差,在二次电池6处于过度放电状态时,可计算得到相对较大的SOC推定值。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相对减小校正增益G1以便由此避免计算过度校正值,并计算SOC推定值以便对于充电/放电控制中的二次电池6指示安全侧(向着过度放电侧或向着过度充电侧)的值。
参照图6,映射图46#为二维映射图,其中,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和推定SOC(#SOC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将被输出的映射值对应于校正增益G1。校正增益G1为图3中的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乘以的校正增益。
映射图46#具有:用SOC范围r1限定的区域,该范围中,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接近于过度充电;用SOC范围r2限定的区域,该范围中,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接近于过度放电;特性线60-64。特性线60示出了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匹配推定SOC(#SOCb)的位置。特性线61与62各自示出了推定SOC(#SOCb)对应于预定值的位置。特性线63示出了SOC推定值相对于推定SOC(#SOCb)的偏差对应于-d1的位置。特性线64示出了SOC推定值相对于推定SOC(#SOCb)的偏差对应于d2的位置。
在映射图46#中,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二次电池6过度充电的SOC区域r1内且推定SOC(#SOCb)不小于预定值(低于特性线61)的情况下,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大于推定SOC(#SOCb)(高于特性线60)的情况下的增益值g11被设置为与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小于推定SOC(#SOCb)(低于特性线60)的情况下的增益值g15相比较小的值。
例如,SOC范围r1被选择为:其对应于图2所示的充电限制范围(状态值S3-S4)。换句话说,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增大到充电限制值(状态值S3)的情况下,向着安全侧(校正增益G1相对减小)进行校正。另一方面,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增大到充电禁止值(状态值S4)的情况下,二次电池6被禁止充电。结果,希望进一步增强跟随能力,以便改进推定准确性(以便重置或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1)。
如上所述,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过度充电的SOC范围r1的情况下,需要上面介绍的向着安全侧的校正(相对减小校正增益),其为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大于推定SOC(#SOCb)的情况。因此,在映射图46#中设置增益值g11的区域对应于特性线60上的区域,大于增益值g11的增益值g15在特性线60下的区域中被设置。
另外,在映射图46#中,其中设置较小增益值g11的区域被限制为低于推定SOC(#SOCb)不小于预定值的特性线61。
根据图4所示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与SOC之间的关系,电动势电压关于SOC变化的变化量随着相对于50%接近于过度充电侧(相对较大的SOC)或过度放电侧(相对较小的SOC)而增大。换句话说,当SOC接近于50%时,相对于SOC变化的电动势电压变化相对较小(对SOC变化的灵敏度低),其导致推定SOC(#SOCb)的相对较大的推定误差。因此,希望进一步增强跟随能力,以便提高推定SOC(#SOCb)的推定误差变得相对较大的上述区域中的推定准确性。
因此,在映射图46#中,依赖于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特性,推定SOC(#SOCb)的测量误差变得相对较大的区域由特性线61和62限定。在SOC测量误差相对较小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特性线61下面的区域和特性线62上面的区域中,设置较小的增益。
另外,在映射图46#中,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二次电池6的过度放电的SOC区域r2中且推定SOC(#SOCb)不大于预定值(在特性线62之上)的情况下,SOC推定值小于推定SOC(#SOCb)(在特性线60之下)的情况下的增益值g12被设置为与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大于推定SOC(#SOCb)(在特性线60之上)的情况下的增益值g15相比较小的值。
例如,SOC范围r2被选择为使其对应于如图2所示的放电限制范围(状态值S2-S1)。换句话说,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减小为放电限制值(状态值S2)的情况下,进一步向着安全侧进行校正(校正增益相对减小)。另一方面,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减小为放电禁止值(状态值S1)之后,二次电池6被禁止放电。结果,希望增强跟随能力,以便提高推定准确性(重设或相对增大校正增益)。
如上所述,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于过度放电的SOC范围r2的情况下,需要向着安全侧的上述校正(相对减小校正增益),其为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小于推定SOC(#SOCb)的情况。因此,在映射图46#中设置增益值g12的区域对应于特性线60下面的区域,大于增益值g12的增益值g15在特性线60上面的区域中被设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SOC测量误差相对较小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特性线62上面的区域,设置较小的增益值g12。
另外,在映射图46#中,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过度偏离推定SOC(#SOCb)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增强跟踪能力以提高推定准确性(进一步增大校正增益),大于增益值g15的增益值g13和g14分别对于具有大于|d1|的偏差绝对值的区域(特性线63上面的区域)以及具有大于|d2|的偏差绝对值的区域(特性线64下面的区域)被设置。
因此,在映射图46#中,假设增益值g11、g12<增益值g15<增益值g13、g14的关系。
尽管在上面介绍的映射图46#中介绍了分别用于限定特性线63与64的偏差d1与d2彼此独立的情况,可假设|d1|=|d2|的关系,以便对称地计算过度充电侧与过度放电侧的校正值。出于同样的原因,也可假设增益值g11=增益值g12以及增益值g13=增益值g14的关系。另外,增益值g12、g13、g14、g15的区域可被细分,以便设置对于每个细分区域的增益值,只要存在类似于如上所述的技术意味。
(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
将下面详细介绍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中的校正增益G3的选择。
参照图7,映射图48#为二维映射图,其中,电池温度Tb和推定SOC(#SOC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将被输出的映射值对应于校正增益G3。这种校正增益G3为图3中的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所乘以的校正增益。
二次电池6使用化学反应来充放电能(电荷)。活动性受到电池温度影响的这种化学反应随着电池温度Tb的上升而进一步活化。由于这种增大的活动性,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推定值#OCV倾向于波动,使得推定SOC(#SOCb)也相对较大地波动。因此,希望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以便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另外,同样地,在推定SOC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情况下,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推定值#OCV倾向于波动。因此,希望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以便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因此,映射图48#被设置为使得表示上面介绍的特性的校正增益G3被选择。
图8示出了映射图48#中与推定SOC(#SOCb)有关的校正增益G3的变化。注意,图8中的温度T1、T2、T3分别对应于如图7中的映射图48#所示的温度T1、T2、T3(T1<T2<T3)。
参照图8,在映射图48#中,即使在电池温度Tb对应于温度T1、T2、T3中的任意一个时,校正增益G3被设置为随着推定SOC(#SOCb)关于50%向着过度充电侧或过度放电侧移动而增大。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将过度充电侧与过度放电侧的校正增益G3设置为相对增大,由此进一步提高推定准确性。
另外,在映射图48#中,对应于各个推定SOC(#SOCb)的校正增益G3被设置为随着二次电池6的电池温度Tb上升而增大。换句话说,显示校正增益G3的特性线随着电池温度Tb上升在图表中向上移动。因此,校正增益G3随着二次电池6的电池温度Tb上升而增大,其允许二次电池6的SOC推定值在电池温度Tb变化的同时以稳定性和高准确性得到计算。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临时SOC计算单元30对应于“第一推定单元”,推定SOC计算单元28对应于“第二推定单元”,SOC计算单元40对应于“校正单元”,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对应于“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减法单元42对应于“偏差计算单元”,校正值计算单元50对应于“校正值计算单元”,加法单元52对应于“推定值计算单元”。另外,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对应于“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对应于“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
在上面介绍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尽管介绍了包含在校正值计算单元50中的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和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通过分别乘以校正增益G1与G3来计算校正值ΔSOC的构造,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被配置为包含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和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校正值ΔSOC通过乘以由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选择的校正增益G1以及由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选择的校正增益G3中的一个来计算的构造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进行推定,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了过度放电和过度放电。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在接近过度充电的范围内且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被校正为较小的值(向着SOC控制中心)的情况下,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选择相对较小的校正增益G1。另外,在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过度放电的范围且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被校正为较大的值(向着SOC控制中心)的情况下,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选择相对较小的校正增益G1。
因此,当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属于接近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内时,计算剩余容量推定值,以便指示充电/放电控制中的二次电池的安全侧(进一步过度放电侧或进一步过度充电侧)的值。结果,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来推定,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根据电池温度Tb的增大,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依赖于可能相对较大地波动的推定SOC(#SOCb)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由此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另外,在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时,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依赖于可能相对较大地波动的推定SOC(#SOCb)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由此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因此,即使在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倾向于劣化的情况下,例如在电池温度Tb高的情况下和/或处于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跟随能力,以便提高推定准确性。相应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来推定,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
[第二实施例]
在上面介绍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介绍了通过分别基于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推定SOC(#SOCb)、电池温度选择的校正增益计算校正值ΔSOC的构造。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将介绍通过分别基于输入/输出电流、推定SOC(#SOCb)、电池温度选择的校正增益计算校正值ΔSOC的构造。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2A等价于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2,除了其具有代替SOC计算单元40的SOC计算单元40A以外,SOC计算单元40A等价于SOC计算单元40,除了其具有代替校正值计算单元50的校正值计算单元50A以外,校正值计算单元50A等价于校正值计算单元50,除了其具有代替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的、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以外。
基于接收自电流测量单元14的二次电池6的输入/输出电流Ib以及接收自推定SOC计算单元28的推定SOC(#SOCb)之间的关系,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选择校正增益G2。举例而言,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可预先存储映射图,以便通过参照映射图来选择校正增益G2,在该映射图中,输入/输出电流Ib和推定的SOC(#SOC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在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中,在乘以转换增益单元44中的转换增益K后获得的偏差进一步乘以其校正增益G2,以便输出。
由于其他的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SOC推定单元2中的相同,不再重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
下面将详细介绍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中的校正增益G2的选择。
再度参照图4,根据二次电池6的电动势电压与SOC之间的关系,电动势电压相对于SOC变化的变化量随着相对于50%接近于过度充电侧(相对较大的SOC)或过度放电侧(相对较小的SOC)而增大。
因此,如果到二次电池6的输入电流(充电电流)在二次电池6接近于过度充电状态的情况下大,推定SOC(#SOCb)可能大大波动。类似地,如果来自二次电池6的输出电流(放电电流)在二次电池6接近于过度放电状态的情况下大,推定SOC(#SOCb)可大大波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将校正值ΔSOC设置为相对较大的值,由此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推定准确性。
参照图10,存储在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中的映射图47#为二维映射图,其中,二次电池6的输入/输出电流Ib和推定SOC(#SOCb)各自被定义为输入(参数),将被输出的映射值对应于校正增益G2。这种校正增益G2为图9中的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中乘以的校正增益。
在映射图47#中,在推定SOC(#SOCb)不小于二次电池6的过度充电附近的预定值(推定SOC(#SOCb)对应于特性线67上的任何输入/输出电流Ib)的情况下,将被输出的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随着到二次电池6的输入电流增大而增大。另一方面,在推定SOC(#SOCb)不大于二次电池6的过度放电附近的预定值(推定SOC(#SOCb)对应于特性线68上的任何输入/输出电流Ib)的情况下,将被输出的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随着二次电池6的输出电流增大而增大。
换句话说,在特性线67下面的区域和特性线68上面的区域中,增益值g22和g23分别被设置,其大于在其它区域中设置的增益值g21。特性线67和68依赖于二次电池6的满充电容量(Ah)、输入/输出电流值(A)、相对于SOC的电动势电压特性等等适当地确定。另外,在映射图47#中,增益值g21和g22的区域进一步被细分以便设置各个增益值,将被输出的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随着输入电流或输出电流增大而增大。
图11A和11B用于介绍对应于图10所示映射图47#中的每个推定SOC(#SOCb)的增益特性70-74。图11A与11B中的参考标号70-74分别对应于图10中的参考标号70-74。
图11A示出了推定SOC(#SOCb)相对较大的情况(接近于过度充电),图11B示出了推定SOC(#SOCb)相对较小的情况(接近于过度放电)。
参照图10与11A,例如,由于推定SOC(#SOCb)为50%的增益特性70不与特性线67以及68相交,作为固定值的增益值g21不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Ib被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与大于对应于增益特性70的推定SOC(#SOCb)的推定SOC(#SOCb)对应的增益特性71与特性线67交叉,当输入/输出电流Ib超过预定输入电流值I1时,校正增益G2开始增大。
另外,对于与较大推定SOC(#SOCb)对应的较大的增益特性72,当输入/输出电流Ib超过小于输入电流值I1的输入电流值I2时,校正增益G2开始增大。
因此,在映射图47#中,在推定SOC(#SOCb)不小于特性线67定义的预定值的情况下,将被输出的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随着输入电流(充电电流)增大和推定SOC(#SOCb)增大而增大。
另一方面,参照图10和11B,由于与小于对应于增益特性70的推定SOC(#SOCb)的推定SOC(#SOCb)对应的增益特性73与特性线68交叉,当输入/输出电流Ib超过预定输出电流值I3时,校正增益G2开始增大。
另外,对于与较小推定SOC(#SOCb)对应的增益特性74,当输入/输出电流Ib超过小于输出电流值I3的输出电流值I4时,校正增益G2开始增大。
因此,在映射图47#中,在推定SOC(#SOCb)不小于由特性线68定义的预定值的情况下,将被输出的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随着输出电流(放电电流)增大和/或推定SOC(#SOCb)减小而增大。
如上所述,校正增益G2被设置为对于使得二次电池6过度充电的输入电流或使得二次电池6过度放电的输出电流而增大,这使得二次电池6的SOC推定值能够以稳定性以及高的准确性来计算。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临时SOC计算单元30对应于“第一推定单元”,推定SOC计算单元28对应于“第二推定单元”,SOC计算单元40A对应于“校正单元”,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对应于“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减法单元42对应于“偏差计算单元”,校正值计算单元50A对应于“校正值计算单元”,加法单元52对应于“推定值计算单元”。另外,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对应于“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对应于“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
在上面介绍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尽管介绍了包含在校正值计算单元50A中的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和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通过分别乘以校正增益G2与G3来计算校正值ΔSOC的构造,校正值计算单元可被配置为包含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和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中的一个。换句话说,即使在校正值ΔSOC通过乘以由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选择的校正增益G2和由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选择的校正增益G3中的一个来计算的构造的情况下,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来推定,同时,以稳定性来避免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推定SOC(#SOCb)可大大波动的状态下,例如在接近过度充电且输入电流(充电电流)大的情况下,或者,在接近过度放电且输出电流(放电电流)大的情况下,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2,以便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因此,在接近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内,即使是在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倾向于劣化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推定准确性。因此,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来推定,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来避免过度的充电和过度的放电。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根据电池温度Tb的增大,依赖于可能相对较大波动的推定SOC(#SOCb),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由此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另外,随着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依赖于可能相对较大地波动的推定SOC(#SOCb),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相对增大校正增益G3,由此增强跟随能力,并提高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
结果,即使是在剩余容量推定值的推定准确性倾向于劣化的情况下,例如在电池温度Tb高的情况下和/或处于接近于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增强跟随能力以便提高推定准确性。因此,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可用高的准确性来推定,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
[第三实施例]
在上面介绍的本发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分别介绍了校正值通过基于SOC推定值(上一次计算的值)、推定SOC(#SOCb)以及电池温度选择的校正增益来计算的构造以及校正值通过基于输入/输出电流、推定SOC(#SOCb)以及电池温度选择的校正增益来计算的构造。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将要介绍通过所有上述校正增益来计算校正值的构造。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推定单元2B等价于根据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2,除了其具有代替SOC计算单元40的SOC计算单元40B以外,SOC计算单元40B等价于SOC计算单元40,除了其具有代替校正值计算单元50的校正值计算单元50B以外。另外,校正值计算单元50B等价于校正值计算单元50,除了其还包含图9所示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以外。
由于其他的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OC推定单元2一样,不再重复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如上面的本发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详细所述,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各自选择校正增益,以便推定以高的准确性来推定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同时,稳定地避免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因此,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例相比,SOC计算单元40B可计算通过以更高的准确性推定二次电池剩余容量而获得的SOC推定值,同时,以更大的稳定性避免过度充电与过度放电。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临时SOC计算单元30对应于“第一推定单元”,推定SOC计算单元28对应于“第二推定单元”,SOC计算单元40B对应于“校正单元”,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20对应于“电动势电压计算单元”。减法单元42对应于“偏差计算单元”,校正值计算单元50B对应于“校正值计算单元”,加法单元52对应于“推定值计算单元”。另外,依赖于SOC推定值的增益选择单元46对应于“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依赖于输入/输出电流的增益选择单元47对应于“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依赖于电池温度的增益选择单元48对应于“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第一与第二实施例中的任何作用。
尽管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介绍了装有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的车辆,本发明适用于任何配置为基于SOC推定值受到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用装置和系统。
应当明了,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条款定义,并旨在包括属于权利要求书的条款的含义和范围的任何变型。
Claims (18)
1.一种可充电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包含:
第一推定单元,其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
第二推定单元,其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以及
校正单元,其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所述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其中,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计算所述校正值。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包含:
偏差计算单元,其接收所述第二推定值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计算所述偏差,
校正值计算单元,其通过将接收自所述偏差计算单元的所述偏差乘以至少一个校正增益来计算校正值,以及
推定值计算单元,其将接收自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的所述校正值加到接收自所述第一推定单元的所述第一推定值,以便输出,
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包括第一校正增益,且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包含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基于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选择所述第一校正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
在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属于所述二次电池过度充电附近的第一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小于第一预定值的条件下,在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大于所述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与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小于所述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相比,减小所述第一校正增益,且
在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属于所述二次电池过度放电附近的第二范围内且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大于第二预定值的条件下,在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小于所述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与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大于所述第二推定值的情况下相比,减小所述第一校正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通过参照预定的映射图来选择所述第一校正增益,在所述映射图中,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还包括第二校正增益,且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还包括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所述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基于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的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选择所述第二校正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
在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小于所述二次电池过度充电附近的第三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电流的上升,增大所述第二校正增益,且
在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大于所述二次电池过度放电附近的第四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出电流的上升,增大所述第二校正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5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通过参照预定的映射图来选择所述第二校正增益,在所述映射图中,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和所述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8.一种可充电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包含:
第一推定单元,其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开始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
第二推定单元,其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以及
校正单元,其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所述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其中,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所述校正单元基于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与放电的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所述校正值。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包含:
偏差计算单元,其接收所述第二推定值和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计算所述偏差,
校正值计算单元,其通过将接收自所述偏差计算单元的所述偏差乘以至少一个校正增益来计算校正值,以及
推定值计算单元,其将接收自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的所述校正值加到接收自所述第一推定单元的所述第一推定值,以便输出,
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包括第一校正增益,且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包括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选择所述第一校正增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在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小于所述二次电池的过度充电附近的第一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电流的上升而增大所述第一校正增益,并且,在所述第二推定值不大于所述二次电池的过度放电附近的第二预定值的情况下,随着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出电流的上升而增大所述第一校正增益。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通过参照预定的映射图来选择所述第一校正增益,在所述映射图中,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二推定值各自被定义为输入。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9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校正增益还包括第三校正增益,且
所述校正值计算单元还包括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所述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来选择所述第三校正增益。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校正增益选择单元随着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所述第三校正增益。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8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推定单元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积分值来获得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8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推定单元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起电压来计算所述第二推定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其还包含:起电压计算单元,该单元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电压、所述二次电池的极化电压以及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阻引起的电压降来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起电压。
17.一种可充电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开始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
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以及
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所述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其中,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在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时,基于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的大小以及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计算所述校正值。
18.一种可充电二次电池用剩余容量推定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基于从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开始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量,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一推定值;
基于所述二次电池的状态值,计算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的第二推定值;以及
基于根据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偏差的校正值对所述第一推定值进行校正,并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其中,所述上一次计算的剩余容量值为在上一次剩余容量推定时推定的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
在产生所述二次电池的剩余容量推定值时,基于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与放电的所述二次电池的输入/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二推定值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所述校正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32679A JP4967362B2 (ja) | 2006-02-09 | 2006-02-09 |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推定装置 |
JP032679/2006 | 2006-02-09 | ||
PCT/JP2007/052550 WO2007091722A1 (ja) | 2006-02-09 | 2007-02-07 |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推定装置および残存容量推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9409A true CN101379409A (zh) | 2009-03-04 |
CN101379409B CN101379409B (zh) | 2011-07-20 |
Family
ID=3834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47805A Active CN101379409B (zh) | 2006-02-09 | 2007-02-07 | 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02146B2 (zh) |
EP (1) | EP1983349B1 (zh) |
JP (1) | JP4967362B2 (zh) |
KR (1) | KR101006214B1 (zh) |
CN (1) | CN101379409B (zh) |
WO (1) | WO2007091722A1 (zh)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7033A (zh) * | 2009-10-30 | 2012-09-1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和电力储藏装置 |
CN102803978A (zh) * | 2009-06-24 | 2012-11-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充电状态上限推定设备和充电状态上限推定方法 |
CN102959419A (zh) * | 2010-06-08 | 2013-03-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二次电池的容量估计装置 |
CN103487755A (zh) * | 2012-06-08 | 2014-01-01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预测电池功率传输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576095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同济大学 | 一种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3608691A (zh) * | 2011-05-05 | 2014-02-26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及时处理量化机动车辆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信号的方法 |
CN103630726A (zh) * | 2013-10-30 | 2014-03-12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bms休眠模式下电池极化电压的估算方法 |
CN103813928A (zh) * | 2011-09-26 | 2014-05-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的处理装置、车辆、电池的处理方法及电池的处理程序 |
CN104007390A (zh) * | 2013-02-24 | 2014-08-27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电池电荷状态跟踪、等效电路选择及基准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4169733A (zh) * | 2012-03-13 | 2014-11-2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的剩余容量计算装置以及电池的剩余容量计算方法 |
CN104241713A (zh) * | 2013-06-18 | 2014-12-2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修正方法及装置 |
CN104535933A (zh) * | 2014-12-26 | 2015-04-22 | 湖南森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测量方法与系统 |
CN105676141A (zh) * | 2016-01-27 | 2016-06-15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阻尼振荡的电池容量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
CN106532906A (zh) * | 2015-09-10 | 2017-03-22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具有报告电池余量的功能的电子设备 |
CN106716162A (zh) * | 2015-02-13 | 2017-05-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
CN110506216A (zh) * | 2017-03-31 | 2019-1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蓄电池状态推定装置 |
CN110596596A (zh) * | 2019-10-12 | 2019-12-20 | 深圳中科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基于ocv曲线的soc逐次校正方法 |
US10664562B2 (en) | 2013-02-24 | 2020-05-26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n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tracking, equivalent circuit selection and benchmarking |
CN111796185A (zh) * | 2020-06-16 | 2020-10-20 |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s型模糊算法的磷酸铁锂电池soc-ocv校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40391B2 (ja) * | 2007-08-10 | 2011-03-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
JP4893653B2 (ja) * | 2008-02-19 | 2012-03-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
US8495423B2 (en) * | 2009-08-11 | 2013-07-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lash-based memory system with robust backup and restart features and removable modules |
DE102009049589A1 (de) * | 2009-10-16 | 2011-04-21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und/oder Vorhersage der maximalen Leistungsfähigkeit einer Batterie |
JP5379672B2 (ja) * | 2009-12-25 | 2013-12-25 |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分極電圧演算装置及び充電状態推定装置 |
CN102859324B (zh) * | 2010-04-19 | 2016-06-29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信息提供装置和信息提供方法 |
JP5723589B2 (ja) * | 2010-09-30 | 2015-05-2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前後輪駆動車両 |
KR101191624B1 (ko) * | 2010-10-13 | 2012-10-17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soc 추정 방법 |
JP2012143018A (ja) * | 2010-12-28 | 2012-07-26 | Kawasaki Heavy Ind Ltd | 系統安定化装置および系統安定化方法 |
JP5741153B2 (ja) * | 2011-04-06 | 2015-07-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充電制御装置 |
US9293937B2 (en) * | 2011-04-18 | 2016-03-22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
JPWO2013046250A1 (ja) * | 2011-09-26 | 2015-03-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の処理装置、車両、バッテリの処理方法及びバッテリの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5595361B2 (ja) * | 2011-09-27 | 2014-09-24 | プライムアースEv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推定装置 |
JP2013083612A (ja) * | 2011-10-12 | 2013-05-09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電池状態計測方法及び電池状態計測装置 |
JP2013126258A (ja) * | 2011-12-13 | 2013-06-24 | Denso Corp | 2次電池の充電率相当量算出装置 |
JP2013182779A (ja) * | 2012-03-01 | 2013-09-12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池の状態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5835136B2 (ja) * | 2012-07-17 | 2015-12-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充電制御装置 |
JP5831381B2 (ja) * | 2012-07-19 | 2015-12-0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充電制御装置 |
KR101547006B1 (ko) * | 2012-10-26 | 2015-08-2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잔존 용량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
CN103018680B (zh) * | 2012-12-11 | 2014-07-16 |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量计量方法、计量装置以及电池供电设备 |
EP2940827B1 (en) * | 2012-12-26 | 2020-05-06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 power supply device using electric vehicle |
JP6063337B2 (ja) * | 2013-04-25 | 2017-01-1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
US9770997B2 (en) * | 2013-06-11 | 2017-09-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Detection of imbalance across multiple battery cells measured by the same voltage sensor |
JP6421411B2 (ja) * | 2013-11-29 | 2018-11-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池の充電率を推定する推定プログラム、電池の充電率を推定する推定方法、および、電池の充電率を推定する推定装置 |
KR101558363B1 (ko) * | 2013-12-12 | 2015-10-07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배터리의 충방전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
KR101558705B1 (ko) * | 2013-12-26 | 2015-10-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배터리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JP2015155859A (ja) * | 2014-02-21 | 2015-08-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池残量推定装置、電池パック、蓄電装置、電動車両および電池残量推定方法 |
CN105574304A (zh) * | 2014-10-07 | 2016-05-11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soc的估算方法 |
JP6834757B2 (ja) * | 2017-04-28 | 2021-02-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システム |
EP3647802B1 (en) * | 2017-06-29 | 2023-11-0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Remaining battery energy estimation device, remaining battery energy esti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JP7226299B2 (ja) * | 2019-12-23 | 2023-02-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車両 |
CN117293979B (zh) * | 2023-11-27 | 2024-03-22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均衡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300957B (zh) | 1994-11-21 | 1997-03-21 | Seiko Epson Corp | |
JP3178315B2 (ja) * | 1994-11-21 | 2001-06-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残存容量計及び残存容量算出方法 |
US6285163B1 (en) | 1998-05-28 | 2001-09-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ans for estimating charged state of battery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degraded state of battery |
JP4012644B2 (ja) | 1999-03-12 | 2007-11-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の充電状態検出装置 |
JP4186092B2 (ja) * | 1999-08-18 | 2008-11-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ー機器及びバッテリーの管理方法 |
DE10002473A1 (de) * | 2000-01-21 | 2001-07-26 | Vb Autobatterie Gmbh |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s Ladezusatandes von Akkumulatoren |
DE10116593B4 (de) | 2001-04-03 | 2005-05-25 | Arvinmeritor Gmbh | Fahrzeugdach |
JP4523738B2 (ja) | 2001-06-07 | 2010-08-1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3068370A (ja) | 2001-08-28 | 2003-03-07 | Toyota Motor Corp | バッテリの充電状態検出装置 |
US6845332B2 (en) | 2001-11-16 | 2005-01-1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tate of charge calculation device and state of charge calculation method |
JP3778060B2 (ja) | 2001-11-16 | 2006-05-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残存容量算出方法 |
JP4032934B2 (ja) * | 2002-11-15 | 2008-01-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池容量算出方法、電池容量算出装置、及び電池容量算出プログラム |
JP4010288B2 (ja) | 2003-07-29 | 2007-11-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残容量算出方法およ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
JP4075762B2 (ja) * | 2003-10-10 | 2008-04-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における残存容量の算出装置および算出方法 |
EP1736789A4 (en) * | 2004-03-25 | 2009-03-04 | Nec Corp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ESTIMATING THE REMAINING CAPACITY OF A MEMORY BATTERY |
JP4615439B2 (ja) * | 2005-12-28 | 2011-01-19 | 株式会社Nttファシリティーズ | 二次電池管理装置、二次電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8136278A (ja) * | 2006-11-27 | 2008-06-1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充電器 |
JP4893653B2 (ja) * | 2008-02-19 | 2012-03-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車両の制御方法 |
-
2006
- 2006-02-09 JP JP2006032679A patent/JP4967362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2-07 EP EP07708362.4A patent/EP198334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07 US US12/087,925 patent/US8102146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2-07 KR KR1020087021748A patent/KR10100621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2-07 CN CN2007800047805A patent/CN101379409B/zh active Active
- 2007-02-07 WO PCT/JP2007/052550 patent/WO20070917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3978A (zh) * | 2009-06-24 | 2012-11-2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充电状态上限推定设备和充电状态上限推定方法 |
CN102803978B (zh) * | 2009-06-24 | 2014-10-1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满充电容量推定设备和满充电容量推定方法 |
CN102687033A (zh) * | 2009-10-30 | 2012-09-1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和电力储藏装置 |
CN102687033B (zh) * | 2009-10-30 | 2014-11-12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和电力储藏装置 |
CN102959419B (zh) * | 2010-06-08 | 2014-12-10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二次电池的容量估计装置 |
CN102959419A (zh) * | 2010-06-08 | 2013-03-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二次电池的容量估计装置 |
CN103608691B (zh) * | 2011-05-05 | 2017-02-01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及时处理量化机动车辆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信号的方法 |
CN103608691A (zh) * | 2011-05-05 | 2014-02-26 | 雷诺股份公司 | 用于及时处理量化机动车辆电池的荷电状态的信号的方法 |
CN103813928A (zh) * | 2011-09-26 | 2014-05-2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的处理装置、车辆、电池的处理方法及电池的处理程序 |
CN104169733A (zh) * | 2012-03-13 | 2014-11-2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的剩余容量计算装置以及电池的剩余容量计算方法 |
CN103487755A (zh) * | 2012-06-08 | 2014-01-01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预测电池功率传输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487755B (zh) * | 2012-06-08 | 2016-02-17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预测电池功率传输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576095A (zh) * | 2012-08-02 | 2014-02-12 | 同济大学 | 一种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3576095B (zh) * | 2012-08-02 | 2016-06-22 | 同济大学 | 一种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实时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4007390A (zh) * | 2013-02-24 | 2014-08-27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 电池电荷状态跟踪、等效电路选择及基准测试方法及系统 |
US10664562B2 (en) | 2013-02-24 | 2020-05-26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and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tracking, equivalent circuit selection and benchmarking |
CN104241713A (zh) * | 2013-06-18 | 2014-12-24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修正方法及装置 |
CN104241713B (zh) * | 2013-06-18 | 2017-02-0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修正方法及装置 |
CN103630726A (zh) * | 2013-10-30 | 2014-03-12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bms休眠模式下电池极化电压的估算方法 |
CN103630726B (zh) * | 2013-10-30 | 2017-01-25 |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bms休眠模式下电池极化电压的估算方法 |
CN104535933A (zh) * | 2014-12-26 | 2015-04-22 | 湖南森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测量方法与系统 |
CN104535933B (zh) * | 2014-12-26 | 2017-08-29 | 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测量方法与系统 |
CN106716162A (zh) * | 2015-02-13 | 2017-05-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
CN106716162B (zh) * | 2015-02-13 | 2021-01-0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
CN106532906A (zh) * | 2015-09-10 | 2017-03-22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具有报告电池余量的功能的电子设备 |
US10673262B2 (en) | 2015-09-10 | 2020-06-02 | Fanuc Corporation | Electric device having function of informing battery residual capacity |
CN105676141A (zh) * | 2016-01-27 | 2016-06-15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阻尼振荡的电池容量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
CN105676141B (zh) * | 2016-01-27 | 2018-06-19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阻尼振荡的电池容量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
CN110506216A (zh) * | 2017-03-31 | 2019-11-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蓄电池状态推定装置 |
CN110596596A (zh) * | 2019-10-12 | 2019-12-20 | 深圳中科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基于ocv曲线的soc逐次校正方法 |
CN111796185A (zh) * | 2020-06-16 | 2020-10-20 |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s型模糊算法的磷酸铁锂电池soc-ocv校准方法 |
CN111796185B (zh) * | 2020-06-16 | 2022-11-08 | 合肥力高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s型模糊算法的磷酸铁锂电池soc-ocv校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983349A4 (en) | 2012-11-14 |
CN101379409B (zh) | 2011-07-20 |
US20090024338A1 (en) | 2009-01-22 |
WO2007091722A1 (ja) | 2007-08-16 |
KR101006214B1 (ko) | 2011-01-07 |
EP1983349A1 (en) | 2008-10-22 |
EP1983349B1 (en) | 2013-12-25 |
KR20080097447A (ko) | 2008-11-05 |
JP2007212298A (ja) | 2007-08-23 |
JP4967362B2 (ja) | 2012-07-04 |
US8102146B2 (en) | 2012-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79409B (zh) | 二次电池剩余容量推定装置和方法 | |
CN101551444B (zh) | 用于估算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法 | |
KR101135656B1 (ko) | 전원시스템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차량 및 충방전 제어방법 | |
EP3245096B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a value of the state of energy of a battery in a vehicle | |
US20180313906A1 (en) | Battery system in vehicle and aging deterioration estimation method for battery | |
US10023064B2 (en) | Power capability estimation for vehicle battery systems | |
CN100536312C (zh) | 电源装置,使用其的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及配有其的机动车 | |
US9174638B2 (e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brid vehicle | |
CN105633437B (zh) |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车辆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 |
US10011188B2 (en) | Hybrid vehicle | |
CN108819731A (zh) | 充电率推定方法及车载的电池系统 | |
US8947051B2 (en) | Storage capacity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1828296A (zh) | 二次电池的控制系统及搭载有该控制系统的电动车辆以及二次电池的控制方法 | |
US20140266059A1 (en) | Selective updating of battery parameter estimations | |
CN111216570B (zh) | 燃料电池车辆 | |
US10557891B2 (en) | Batter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8698607A (zh) |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用于驱动系统的控制单元以及驱动系统 | |
CN105591169A (zh) | 马达驱动的车辆和车辆中的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法 | |
US20230075768A1 (en) | Drive control device, drive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JP2005227164A (ja) | 二次電池の残存容量算出装置 | |
JP4680949B2 (ja) | 電動車両の制御装置 | |
CN100486031C (zh) | 混合燃料电池系统 | |
JP4438442B2 (ja) | 車両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 |
CN115877244A (zh) | 蓄电池特性推定装置、蓄电池特性推定方法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