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3796B -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3796B
CN101373796B CN2008101312170A CN200810131217A CN101373796B CN 101373796 B CN101373796 B CN 101373796B CN 2008101312170 A CN2008101312170 A CN 2008101312170A CN 200810131217 A CN200810131217 A CN 200810131217A CN 101373796 B CN101373796 B CN 101373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material
width
solar cell
electrode
resin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1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3796A (zh
Inventor
斋田敦
吉岭幸弘
冈本重之
角村泰史
平茂治
神野浩
桥本治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7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3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3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H01L31/050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the interconnection mean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00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 H01L31/02005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00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 H01L31/0201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s for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or solar cell module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module bus-bar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在通过包含粒子(13)的树脂粘接剂(12),将配线材料(11)热压接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上的工序中,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作为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被电连接的区域的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对2007年8月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P2007-202265号和2007年12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P2007-341070号的优先权,这里引入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配线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之间配置有树脂粘接剂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因为能够将清洁且取之不尽的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所以作为新能源倍受期待。
一般,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数W左右。所以在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住宅、楼房等的电源的情况下,使用通过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而提高输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通过配线材料使沿着第一方向配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互相连接,由此构成太阳能电池模块。通常,配线材料焊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
此处,提出了在配线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之间插入在比焊料的熔融温度更低的温度下热固化的树脂粘接剂,使配线材料与太阳能电池的主面热粘接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01519号公报)。
根据这种技术,与焊接配线材料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小热粘接配线材料时的温度变化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此处,因为一般来说配线材料的表面为扁平,所以在将配线材料热粘接在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的情况下,在树脂粘接剂上均匀地施加压力。由此,封闭在树脂粘接剂中的气体容易从树脂粘接剂的端部除去,但难以从树脂粘接剂的中央部除去。从而,封闭在树脂粘接剂的中央部的气体成为块(空洞)并残留下来。这样,配线材料和太阳能电池的粘接面积变小,结果,产生太阳能电池的集电效率降低和配线材料的粘接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通过促进从树脂粘接剂的脱气,提高太阳能电池的集电效率和配线材料的粘接性。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旨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使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包括:通过受光而生成光生载流子的光电变换部;和形成在光电变换部的主面上、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集电极,配线材料在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沿着第一方向配置,在配线材料与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之间配置有树脂粘接剂,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的外周朝向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形成为凸状,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配线材料和集电极被电连接的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上述集电极包括从光电变换部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多根细线电极;和从细线电极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汇流条(bus bar)电极,汇流条电极沿着第一方向形成,配线材料配置在汇流条电极上,树脂粘接剂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连接区域由包含在树脂粘接剂中的粒子形成。此外,优选汇流条电极具有朝向配线材料形成为凸状的突起部,突起部形成在汇流条电极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突起部嵌入上述配线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可以是,集电极包括从光电变换部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多根细线电极,细线电极的一部分埋入配线材料中,由此形成连接区域。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主旨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使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在通过受光而生成光生载流子的光电变换部的主面上,形成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集电极,由此制造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工序A;和通过树脂粘接剂,将配线材料沿着第一方向热压接在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的工序B,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的外周朝向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形成为凸状,在工序B中,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配线材料和集电极被电连接的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根据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配线材料的外周朝向集电极形成为凸状。由此,在配线材料的热压接工序中,首先,在树脂粘接剂的第二方向中央部上施加压力之后,逐渐向端部施加压力。即,树脂粘接剂的端部在时间上比中央部滞后地被加压。
由此,能够将封闭在树脂粘接剂中的气体从中央部逐渐地向端部压出。即,树脂粘接剂的脱气从中央部向端部逐渐进行。这样,因为能够促进树脂粘接剂的脱气,所以能够抑制在热压接配线材料的工序之后,在树脂粘接剂中气体的块成为空洞并残留。
此外,因为在配线材料的热压接工序中,使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所以能够充分确保配线材料和集电极的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可以是,树脂粘接剂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在工序B中,通过使树脂粘接剂中包含的粒子的粒径为规定的粒径以上,使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在工序B中,可以通过使将配线材料热压接在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时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以上,使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图3为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配线材料11与图2的汇流条电极40接合的状态的图。
图5为图4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放大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00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图10为表示配线材料11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接合的状态的图。
图11为图10的D-D线的截面图。
图12为图10的E-E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说明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应该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率与现实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括相互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1.第一实施方式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概要结构)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概要结构。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面放大图。
太阳能电池模块100包括太阳能电池串(string)1、受光面侧保护件2、背面侧保护件3和密封件4。通过在受光面侧保护件2和背面侧保护件3之间密封太阳能电池串1而构成太阳能电池模块100。
太阳能电池串1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10、配线材料11和树脂粘接剂12。通过配线材料11使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0互相连接而构成太阳能电池串1。
太阳能电池10具有入射太阳光的受光面和设置在受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受光面和背面是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形成集电极。在后面说明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
配线材料11与形成在一个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的集电极和形成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邻接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10的背面上的集电极相接合。由此,使一个太阳能电池10和另一个太阳能电池10电连接。配线材料11包括薄板状的低电阻体(铜等)和镀在低电阻体的表面上的软导电体(共晶焊料等)。
树脂粘接剂12配置在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之间。即,配线材料11通过树脂粘接剂12与太阳能电池10接合。优选树脂粘接剂12在共晶焊料的熔点以下,即约200℃以下的温度下固化。作为树脂粘接剂12,例如在丙烯酸树脂、柔软性高的聚氨酯类等热固化性树脂粘接剂以外,能够使用在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中混合固化剂的二液反应类粘接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树脂粘接剂12,使用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带状膜片粘接剂。
另外,树脂粘接剂12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作为导电性粒子能够使用镍、带金镀层的镍等。
受光面侧保护件2配置在密封件4的受光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表面。作为受光面侧保护件2能够使用具有透光性和防水性的玻璃、透光性塑料等。
背面侧保护件3配置在密封件4的背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背面。作为背面侧保护件3能够使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等树脂膜、具有在树脂膜中夹持Al箔的结构的叠层膜等。
密封件4在受光面侧保护件2和背面侧保护件3之间密封太阳能电池串1。作为密封件4能够使用EVA、EEA、PVB、硅、聚氨酯、丙烯酸、环氧等透光性树脂。
而且,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外周上能够安装Al框架(未图示)。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图2为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10具有光电变换部20、细线电极30和汇流条电极40。
光电变换部20通过接受太阳光而生成光生载流子。所谓的光生载流子是指太阳光被光电变换部20吸收而生成的空穴和电子。光电变换部20在内部具有n型区域和p型区域,在n型区域和p型区域的边界形成半导体接合。能够使用由单晶Si、多晶Si等结晶类半导体材料、GaAS、InP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半导体基板形成光电变换部20。而且,光电变换部20可以具有通过在单晶硅基板和非晶硅层之间夹持实质上本征的非晶硅层而改善异质结界面的特性的结构,即所谓的HIT结构。
细线电极30为从光电变换部20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电极。如图2所示,细线电极30沿着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形成线状。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的大致整个区域上形成有多根细线电极30。细线电极30能够使用以树脂材料作为粘合剂,以银粒子等导电性粒子作为填充剂的树脂型导电性膏而形成。而且,如图1所示,细线电极30同样地形成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
汇流条电极40为从多根细线电极30对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电极。如图2所示,汇流条电极40以与细线电极30交叉的方式沿着第一方向形成。汇流条电极40使用以树脂材料作为粘合剂,以银粒子等导电性粒子作为填充剂的树脂型导电性膏而形成。而且,汇流条电极40也形成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参照图1)。
此处,汇流条电极40的根数能够考虑光电变换部20的大小而设定为适当的根数。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具有两根汇流条电极40。因此,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多个细线电极30和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格子形状。
接着,参照图3,作为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说明光电变换部20具有HIT结构的情况。图3为图2的A-A线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3所示,光电变换部20包括ITO膜20a、p型非晶硅层20b、i型非晶硅层20c、n型单晶硅基板20d、i型非晶硅层20e、n型非晶硅层20f和ITO膜20g。
在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受光面侧,隔着i型非晶硅层20c形成p型非晶硅层20b。在p型非晶硅层20b的受光面侧形成ITO膜20a。另一方面,在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背面侧,隔着i型非晶硅层20e形成n型非晶硅层20f。在n型非晶硅层20f的背面侧上形成ITO膜20g。
细线电极30和汇流条电极40分别形成在ITO膜20a的受光面侧和ITO膜20g的背面侧。
具有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10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被称为HIT太阳能电池模块。
(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太阳能电池串1的结构。图4表示在图2所示的汇流条电极40上配置有配线材料11的状态。图5为图4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4所示,树脂粘接剂12沿着第一方向配置在形成为线状的汇流条电极40上。在图4中,在第二方向上,树脂粘接剂12的宽度比汇流条电极40的宽度大,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配线材料11沿着汇流条电线40配置在树脂粘接剂12上。即,配线材料11沿着第一方向配置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上。配线材料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与汇流条电极40的宽度大致相等。
这样,汇流条电极40、树脂粘接剂12和配线材料11依次配置在光电变换部20上。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电连接。
如图5所示,配线材料11包括低电阻体11a、软导电体11b和软导电体11c。软导电体11b位于低电阻体11a和太阳能电池10之间,软导电体11c位于低电阻体11a上。第二方向上的配线材料11的宽度为W2。
在与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大致垂直的第三方向即厚度方向上,软导电体11b的厚度T1随着从第二方向的中央部朝向第二方向端部而变小。从而,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太阳能电池10形成为凸状。如图5所示,配线材料11在受光面侧和背面侧上具有同样的外形。
树脂粘接剂12插入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之间。树脂粘接剂12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13。如图5所示,多个粒子13包括埋入软导电体11b内的粒子13、被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夹着的粒子13、或埋入树脂粘接剂12中的粒子13。
在本实施方式中,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被电连接的区域称为连接区域C,其由埋入软导电体11b中的粒子13、以及被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夹着的粒子13形成。从而,连接区域C是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的间隔与粒子13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
此处,第二方向上的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W2/2)。即,在连接区域C的两端,被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夹着的粒子13彼此之间的间隔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
首先,利用碱性水溶液对100mm见方的n型单晶硅基板20d进行各向异性蚀刻加工,由此在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受光面上形成微细的凹凸。并且清洗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受光面,除去杂质。
接着,在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受光面侧,使用CVD(化学气相生长)法,依次叠层i型非晶硅层20c、p型非晶硅层20b。同样地,在n型单晶硅基板20d的背面侧,依次叠层i型非晶硅层20e、n型非晶硅层20f。
接着,使用PVD(物理蒸镀)法,在p型非晶硅层20b的受光面侧形成ITO膜20a。同样地,在n型非晶硅层20f的背面侧形成ITO膜20g。通过以上方法制作光电变换部20。
接着,使用丝网印刷法、胶印印刷法等印刷法,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以规定的图案配置环氧类热固化型的银膏。如图2所示,所谓规定的图案是指由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两根汇流条电极40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根细线电极30形成的格子形状。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银膏,使溶剂挥发之后,再通过大致的加热进行正式干燥(本乾燥)。通过以上所述制造太阳能电池10。
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包含多个粒子13的树脂粘接剂12,将配线材料11热压接在汇流条电极40上。由此,能够使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机械连接并电连接。具体而言,首先,在分别形成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和背面上的汇流条电极40上依次配置树脂粘接剂12和配线材料11。接着,利用被加热至约180℃的加热块50,将配线材料11向太阳能电池10按压约15秒左右。由此,多个粒子13埋入软导电体11b内,此外被夹在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之间。
其中,作为粒子13的材料的镍、作为软导电体11b的材料的焊料、和作为汇流条电极40的材料的银膏的各自的莫氏硬度分别为3.5、1.8、2.5。因此,通过将配线材料11按压在太阳能电池10上,能够使粒子13埋入软导电体11b中。
此处,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的电连接通过连接区域C进行,该连接区域C是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的间隔与粒子13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具体而言,为了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能够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利用加热块50将配线材料11按压在太阳能电池10上时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使包含在树脂粘接剂12中的粒子13的粒径为规定的粒径以上的方法。
第三种方法是,使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中的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减小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是使用接近扁平的配线材料11的方法。具体而言,变更从软导电体11b的电镀液槽提起低电阻体11a时的速度,或为了从电镀液槽提起而使用的模具的形状,由此控制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
在实际的压接工序中,通过使按压加热块50的压力、粒子13的粒径和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这三者一体共同作用,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通过以上所述制作太阳能电池串1。
接着,在玻璃基板(受光面侧保护件2)上依次叠层EVA(密封件4)片、太阳能电池串1、EVA(密封件4)片和PET片(背面侧保护件3),成为叠层体。
接着,通过在真空气氛中加热压接上述叠层体,进行准压接(仮圧着),之后通过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加热使EVA完全固化。通过以上所述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100。
而且,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上能够安装端子盒、Al框架等。
(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在通过包含粒子13的树脂粘接剂12将配线材料11热压接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上的工序中,作为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被电连接的区域的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
这样,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因此,在热压接工序中,首先,在树脂粘接剂12的第二方向中央部施加压力,之后逐渐朝向端部施加压力。即,树脂粘接剂12的端部在时间上比中央部滞后地被加压。
从而,封闭在树脂粘接剂12中的气体逐渐地从中央部向端部被压出。即,树脂粘接剂12的脱气从中央部向端部逐渐地进行。这样,因为促进了树脂粘接剂12的脱气,所以能够抑制在热压接工序后,在树脂粘接剂12中气体的块成为空洞而残留。
另外,在热压接工序中,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汇流条电极40)的电连接。
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10的集电效率、配线材料11与太阳能电池10(汇流条电极40)的粘接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区域C由多个粒子13形成。连接区域C是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软导电体11b和汇流条电极40的间隔与粒子13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
从而,通过使利用加热块50将配线材料11按压在太阳能电池10上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能够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通过以较大的压力将配线材料11按压在太阳能电池10(汇流条电极40)上,软导电体11b产生变形,结果能够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增大。
另外,通过使树脂粘接剂12所包含的粒子13的粒径为规定的粒径以上,能够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这是因为连接区域C是软导电体11b和太阳能电池10(汇流条电极40)的间隔与粒子13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这样,通过增大粒子13的粒径,能够增大连接区域C的宽度W1。
另外,通过减小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中的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能够使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如果配线材料11接近扁平形状,则能够增大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汇流条电极40)的间隔与粒子13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的宽度。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汇流条电极具有朝向配线材料突出的突起部。因此,以下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分的说明。
(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
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1的结构。图7为图4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电极40具有朝向配线材料11形成为凸状的突起部40a。突起部40a形成在汇流条电极40中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突起部40a嵌入配线材料11所具有的软导电体11b中。优选第三方向上的突起部40a的高度与软导电体11b的厚度T1大致相等。这样的突起部40a能够通过以下的第一~第三方法形成。
第一种方法是,在通过丝网印刷法在光电变换部20上形成汇流条电极40时,增大固定丝网的框体和光电变换部20的间隔的方法。
首先,以规定间隔固定光电变换部20和框体。接着,从丝网的开口部分将银膏挤出在光电变换部20上。此时,丝网在通过刮板向光电变换部20侧推压后,提升至原来位置。
此处,丝网具有格子状张紧在框体上的网线的开口部分被乳胶堵上的部分和乳胶以汇流条电极40的形状缺损的部分。从而,当丝网提升时,在形成有乳胶的部分和乳胶缺损的部分的边界上,银膏被丝网拉伸而隆起。由此,在汇流条电极40的端部形成突起部40a。丝网的提升越大,即固定丝网的框体和光电变换部20的间隔越大,这样的突起部40a能够形成得越高。
第二种方法是,在通过丝网印刷法在光电变换部20上形成汇流条电极40时,提高印刷速度的方法。所谓印刷速度是从丝网的开口部分将银膏挤出在光电变换部20上时,刮刀的移动速度。
如果提高刮刀的移动速度,则丝网更快提升。当丝网快速提升时,在形成有乳胶的部分和乳胶缺损的部分的边界上,银膏被丝网拉起。由此,在汇流条电极40的端部形成突起部40a。丝网提升越快,即越提高印刷速度,这样的突起部40a能够形成得越高。
第三种方法是,在通过丝网印刷法在光电变换部20上形成汇流条电极40时,提高作为汇流条电极40的材料的银膏的粘度的方法。如上所述,银膏在形成有乳胶的部分和乳胶缺损的部分的边界上,与丝网一同升起。此时,粘度越高,银膏越容易被丝网拉起。即,越提高银膏的粘度,突起部40a能够形成得越高。
而且,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第二方向上的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连接区域C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从而,在连接配线材料11的工序中,能够促进树脂粘接剂12的脱气,并且,在连接区域C中能够达到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的电连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中,汇流条电极40具有朝向配线材料11形成为凸状的突起部40a。突起部40a形成在汇流条电极40的第二方向上的端部,嵌入配线材料11中。
这样,通过使突起部40a嵌入配线材料11中,能够提高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的机械连接强度,并且能够提高配线材料11和汇流条电极40的电连接。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10的集电效率和配线材料11的粘接性。
3.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不具有作为集电极的汇流条电极。从而,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部分的说明。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概要结构)
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00的概要结构。图8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00的侧面放大图。
在受光面侧保护件2和背面侧保护件3之间通过密封件4密封太阳能电池串60,由此构成太阳能电池模块200。
太阳能电池串60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70、配线材料11和树脂粘接剂72。通过配线材料11使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70互相连接,由此构成太阳能电池串60。
树脂粘接剂72为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带状膜片粘接剂。但是,树脂粘接剂72不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粒子。
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9说明太阳能电池70的结构。图9为太阳能电池70的受光面侧的平面图。
如图9所示,太阳能电池70具有光电变换部20和细线电极30。太阳能电池70不具有作为集电极的汇流条电极。
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0~图12说明太阳能电池串60的结构。图10表示将配线材料11配置在太阳能电池70上的状态。图11为图10的D-D线的放大截面图。图12为图10的E-E线的放大截面图。
如图10所示,在太阳能电池70上,沿着第一方向配置有两根树脂粘接剂72。另外,配线材料11在树脂粘接剂72上沿着第一方向配置。配线材料1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树脂粘接剂72的宽度窄。
这样,在太阳能电池70上依次配置树脂粘接剂72和配线材料11。
如图11所示,配线材料11包括低电阻体11a、软导电体11b和软导电体11c。第二方向中的配线材料11的宽度为W2。
在与太阳能电池70的主面大致垂直的第三方向上,软导电体11b的厚度T1随着从第二方向中央部朝向端部而减少。即,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太阳能电池70形成为凸状。
如图12所示,细线电极30的上端部埋入软导电体11b中。即,细线电极30的一部分埋入配线材料11中。由此,细线电极30和配线材料11电连接并机械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细线电极30和软导电体11b电连接的区域称为连接区域F。通过将细线电极30的一部分埋入配线材料11中,形成连接区域F。
此处,如图11所示,第二方向中的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00的制造方法。
首先,制作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相同的光电变换部20。
接着,使用丝网印刷法、胶印印刷法等印刷法,沿着第二方向,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逐个地涂敷多根环氧类热固化型的银膏。接着,在规定条件下加热银膏,使溶剂挥发之后,再通过加热进行正式干燥。这样形成细线电极30。通过以上所述制作太阳能电池70。
接着,隔着树脂粘接剂72将配线材料11热压接在太阳能电池70上。由此,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70机械连接且电连接。具体而言,首先,分别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依次配置树脂粘接剂72和配线材料11。接着,利用加热至约180℃的加热块,将配线材料11向太阳能电池70按压15秒左右。
细线电极30的一部分埋入配线材料11中的区域即连接区域F,由此进行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70的电连接。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方向中的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
具体而言,为了使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能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使利用加热块50将配线材料11按压在太阳能电池70上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使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的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减小的方法。即,使用接近扁平的配线材料11的方法。具体而言,变更从软导电体11b的电镀液槽提起低电阻体11a时的速度,或为了从电镀液槽提起而使用的模具的形状,从而控制配线材料11的外周的曲率。
在实际的压接工序中,通过使按压加热块50的压力和配线材料11的曲率这两者一体共同作用,能够使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通过以上所述制作太阳能电池串60。
接着,在玻璃基板(受光面侧保护件2)上依次叠层EVA(密封件4)片,太阳能电池串60、EVA(密封件4)片和PET片(背面侧保护件3),形成叠层体。
接着,在真空气氛中,通过加热压接上述叠层体进行准压接,之后通过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加热,使EVA完全固化。通过以上所述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200。
而且,在太阳能电池模块200上能够安装端子盒、Al框架等。
(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200的制造方法,在通过树脂粘接剂72将配线材料11热压接在太阳能电池70的主面上的工序中,使电连接配线材料11和细线电极30的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在与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
这样,配线材料11的外周朝向汇流条电极40形成为凸状。因此,在热压接工序中,首先,在树脂粘接剂72的第二方向中央部施加压力,之后逐渐向端部施加压力。从而,树脂粘接剂72的脱气从中央部向端部逐渐地进行。这样,促进了树脂粘接剂72的脱气,结果,能够抑制在热压接工序后,在树脂粘接剂72中气体的块成为空洞而残留。
另外,在热压接工序中,使连接区域F的宽度W1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W2的大致一半。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70(细线电极30)的电连接。
根据以上的结果,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70的集电效率、配线材料11与太阳能电池10(细线电极40)的粘接性。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不应该将构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从此次的公开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各种代替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和应用技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形成有多根细线电极30,但以覆盖整个背面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本发明不限定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形成的细线电极30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使树脂粘接剂12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汇流条电极40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但也可以大致相等或更小。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突起部40a形成得比软导电体11b的厚度T1小,但也可以将突起部40a的高度形成得比软导电体11b的厚度T1大。即,突起部40a也可以到达低电阻体11a。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使树脂粘接剂72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11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但也可以大致相等或更小。
这样,本发明当然也包括在这里没有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依据上述说明的妥当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涉及的发明特定事项所决定。
[实施例]
以下,具体说明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所示的内容,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并实施。
根据以下的表1制作实施例1~8和比较例1~5。
表1
(实施例)
首先,使用尺寸100mm见方的n型单晶硅基板制造光电变换部。
在光电变换部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使用环氧类热固化型的银膏,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梳形的细线电极和汇流条电极。汇流条电极的厚度(高度)为50μm,宽度为1.5mm。这样制造太阳能电池。
接着,准备在宽度1.5mm的扁平的铜箔的上下面对SnAgCu类焊料进行电镀处理而形成为凸形状的配线材料。具体而言,如表1所示,使每个实施例中的配线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端部的厚度不同。
通过变更作为用于从焊料液槽提起铜箔的部件的模具的形状,控制配线材料的厚度。
接着,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上形成的汇流条电极和在邻接的另一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上形成的汇流条电极上,涂敷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作为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使用在1mm3的环氧树脂中混合有约50000个镍粒子的粘接剂。如表1所示,在每个实施例中设定镍粒子的粒径。
接着,在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上配置配线材料。
接着,利用加热至200℃的金属头,从配线材料的上下加压同时加热60秒。如表1所示,在每个实施例中设定金属头的施加压力。
通过以上所述制造实施例1~8的太阳能电池。
(比较例)
基于上述表1制作本发明的比较例1~5的太阳能电池串。比较例和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在于配线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端部的厚度、镍粒子的粒径和金属头的施加压力的设定。
其他工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输出测定)
以下,参照表1,对在热粘接配线材料的前后,测定实施例1~8和比较例1~5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的结果进行研究。
在表1中,所谓输出比是指热粘接配线材料后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相对于热粘接配线材料前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的相对值。
另外,对实施例1~8和比较例1~5,测定配线材料和汇流条电极电连接的连接区域的宽度。此处,所谓连接区域是指焊料和汇流条电极的间隔与镍粒子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在表1中,用相对值表示相对于第二方向上的配线材料的宽度的连接区域的宽度。
从比较例1、2和实施例1、2的结果能够确认,通过提高配线材料的压接压力能够增大连接区域。另外能够确认,连接区域越大,越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输出的降低。这是因为,通过增大连接区域能够减小配线材料和汇流条电极的接触电阻。
同样地,根据实施例3~6的结果能够确认,通过提高配线材料的压接压力,增大连接区域,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输出的降低。
另外,对实施例1、2、实施例3~6和比较例3、4的结果进行比较,能够确认,在增大镍粒子的粒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输出的降低。这是因为,连接区域为焊料和汇流条电极的间隔与镍粒子的粒径大致同等以下的区域。其中,连接区域由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中的镍粒子形成。
对比较例2和实施例7、8的结果进行比较,能够确认,焊料的中央部和端部的厚度差越小,越能够增大连接区域。这是因为,配线材料越接近于扁平形状,越能够增大由镍粒子形成的连接区域的宽度。
另一方面,根据比较例5的结果能够确认,在将配线材料形成为扁平形状的情况下,连接区域显著减小。结果,通过热压接配线材料,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显著降低。这是因为,由于将配线材料形成为扁平形状,不能够促进环氧树脂类粘接剂的脱气,在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中,气体的块成为空洞而残留。即,在实施例1~8中,能够促进环氧树脂类粘接剂的脱气。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包括:通过受光生成光生载流子的光电变换部;和形成在所述光电变换部的主面上、对所述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集电极,
所述配线材料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配置,
在所述配线材料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之间配置有树脂粘接剂,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所述配线材料的外周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形成为凸状,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作为所述配线材料和所述集电极被电连接的区域的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所述配线材料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具有:与所述集电极接触的凸部;和与所述集电极分开、并且隔着所述树脂粘接剂与所述集电极粘接的非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极包括从所述光电变换部对所述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多根细线电极,和从所述细线电极对所述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汇流条电极,
所述汇流条电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形成,
所述配线材料配置在所述汇流条电极上,
所述树脂粘接剂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
所述连接区域由包含在所述树脂粘接剂中的所述粒子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条电极具有朝向所述配线材料形成为凸状的突起部,
所述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汇流条电极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
所述突起部嵌入所述配线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电极包括从所述光电变换部对所述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多根细线电极,
所述细线电极的一部分埋入所述配线材料中,由此形成所述连接区域。
5.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彼此电连接的配线材料,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
在通过受光生成光生载流子的光电变换部的主面上,形成对所述光生载流子进行集电的集电极,由此制造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工序A;和
通过树脂粘接剂,将所述配线材料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热压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的工序B,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切断面上,所述配线材料的外周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形成为凸状,
在所述工序B中,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使作为所述配线材料和所述集电极被电连接的区域的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使所述配线材料的凸部与所述集电极接触,
使所述配线材料的非接触部与所述集电极分开、并且隔着所述树脂粘接剂与所述集电极粘接,
在所述工序B中,在所述配线材料的凸部的熔点以下进行所述热压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粘接剂包含具有导电性的多个粒子,
在所述工序B中,通过使所述树脂粘接剂中包含的所述粒子的粒径为规定的粒径以上,使所述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序B中,通过使将所述配线材料热压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时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以上,使所述连接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配线材料的宽度的大致一半。
CN2008101312170A 2007-08-02 2008-08-01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373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2265 2007-08-02
JP2007202265 2007-08-02
JP2007-202265 2007-08-02
JP2007341070 2007-12-28
JP2007-341070 2007-12-28
JP2007341070A JP5288790B2 (ja) 2007-08-02 2007-12-28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796A CN101373796A (zh) 2009-02-25
CN101373796B true CN101373796B (zh) 2013-03-06

Family

ID=4044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12170A Active CN101373796B (zh) 2007-08-02 2008-08-01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5288790B2 (zh)
KR (1) KR20090013721A (zh)
CN (1) CN101373796B (zh)
ES (1) ES2449141T3 (zh)
TW (1) TWI467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8328A1 (en) * 2007-09-26 2010-11-18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Conductor-connecting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solar cell module
TWI402995B (zh) * 2009-04-17 2013-07-21 Neo Solar Power Corp 半導體基板的製程方法
US9324887B2 (en) 2009-04-27 2016-04-26 Kyocera Corporation Solar cell element, segmented solar cell element, solar cell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EP2450969B1 (en) 2009-06-30 2020-02-26 LG Innotek Co., Ltd. Photovoltaic power-generating apparatus
KR100990114B1 (ko) 2009-07-07 2010-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터커넥터를 구비한 태양 전지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490466B2 (ja) * 2009-08-26 2014-05-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159725B2 (ja) * 2009-08-27 2013-03-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ストリン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375450B2 (ja) * 2009-08-31 2013-12-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セ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707227B (zh) * 2009-10-30 2011-07-20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薄膜太阳电池组件汇流条的制造方法及薄膜太阳电池组件
US9012766B2 (en) 2009-11-12 2015-04-21 Silevo, Inc. Aluminum grid as backside conductor on epitaxial silicon thin film solar cells
JP5459841B2 (ja) * 2009-12-11 2014-04-02 日本アビオニクス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装置
DE102010016476B4 (de) * 2010-04-16 2022-09-29 Meyer Burger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von Kontaktdrähten auf eine Oberfläche einer Photovoltaikzelle, Photovoltaikzelle, Photovoltaikmodul, Anordnung zum Aufbringen von Kontaktdrähten auf eine Oberfläche einer Photovoltaikzelle
JP5318815B2 (ja) * 2010-04-19 2013-10-1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11152309A1 (ja) * 2010-05-31 2011-12-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214576B2 (en) 2010-06-09 2015-12-15 Solarcity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for photovoltaic devices
JP2012015194A (ja) * 2010-06-29 2012-01-19 Npc Inc 太陽電池ストリング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接着剤貼付装置および接着剤貼付方法
US9773928B2 (en) 2010-09-10 2017-09-26 Tesla, Inc. Solar cell with electroplated metal grid
JP5356347B2 (ja) * 2010-09-29 2013-12-0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9800053B2 (en) 2010-10-08 2017-10-24 Tesla, Inc. Solar panels with integrated cell-level MPPT devices
KR20120044541A (ko) * 2010-10-28 2012-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도전성 접착 필름, 상기 필름을 구비한 태양전지 패널 및 상기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JP5480120B2 (ja) * 2010-12-07 2014-04-2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セル及びタブ線の接続方法
CN102054902B (zh) * 2010-12-13 2012-04-25 镇江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有限责任公司 薄膜太阳能电池汇流条敷设成型装置
CN103262254B (zh) * 2010-12-21 2015-10-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29285B (zh) * 2011-02-16 2015-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引线接合方法
JP2012204388A (ja) * 2011-03-23 2012-10-22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タブ線が巻装されたリール巻装体
WO2012141073A1 (ja) * 2011-04-11 2012-10-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86883A (zh) * 2011-05-17 2012-11-21 旺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胶带和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JP5838321B2 (ja) * 2011-05-27 2016-01-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9054256B2 (en) 2011-06-02 2015-06-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Tunneling-junction solar cell with copper grid for concentrated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
JP5738425B2 (ja) * 2011-11-09 2015-06-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60544B1 (ko) * 2012-03-23 2019-03-20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태양전지모듈용 전극와이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4002247A1 (ja) * 2012-06-29 2014-01-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889738B2 (ja) * 2012-07-10 2016-03-2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41650A1 (ja) * 2012-09-13 2014-03-2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865754B2 (en) 2012-10-10 2018-01-09 Tesla, Inc. Hole collectors for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s
US9412884B2 (en) * 2013-01-11 2016-08-09 Solarcity Corporation Module fabrica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low resistivity electrodes
US10074755B2 (en) 2013-01-11 2018-09-11 Tesla, Inc. High efficiency solar panel
WO2014110520A1 (en) 2013-01-11 2014-07-17 Silevo, Inc. Module fabrica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low resistivity electrodes
WO2014132282A1 (ja) * 2013-02-26 2014-09-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445773B1 (ko) * 2013-04-10 2014-10-07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염료감응 태양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8649B1 (ko) * 2013-06-21 2019-09-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US9818903B2 (en) * 2014-04-30 2017-11-14 Sunpower Corporation Bonds for solar cell metallization
EP3800671B1 (en) 2014-06-26 2022-03-16 LG Electronics Inc. Solar cell module
US10309012B2 (en) 2014-07-03 2019-06-04 Tesla, Inc. Wafer carrier for reducing contamination from carbon particles and outgassing
KR101875742B1 (ko) * 2014-08-11 2018-08-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모듈
US9899546B2 (en) 2014-12-05 2018-02-20 Tesla, Inc. Photovoltaic cells with electrodes adapted to house conductive paste
US9761744B2 (en) 2015-10-22 2017-09-12 Tes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with a metal seed layer
US9842956B2 (en) 2015-12-21 2017-12-12 Tes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ss-production of high-efficiency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KR101751946B1 (ko) * 2015-12-28 2017-06-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모듈
WO2017171287A2 (en) 2016-03-28 2017-10-05 Lg Electronics Inc. Solar cell panel
KR101964968B1 (ko) * 2016-03-28 2019-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태양 전지 패널
US10115838B2 (en) 2016-04-19 2018-10-30 Tesla, Inc. Photovoltaic structures with interlocking busbars
CN106449777B (zh) * 2016-11-04 2018-06-01 广东永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US10672919B2 (en) 2017-09-19 2020-06-02 Tesla, Inc. Moisture-resistant solar cells for solar roof tiles
US11190128B2 (en) 2018-02-27 2021-11-30 Tesla, Inc. Parallel-connected solar roof tile modules
JP7406650B2 (ja) 2020-10-08 2023-12-2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検出装置及び入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867A (ja) * 1989-06-05 1991-0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発電素子の電極構造、形成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H08330615A (ja) * 1995-05-30 1996-12-13 Canon Inc 直列型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1660A (ja) * 1997-07-03 1999-01-26 Hitachi Cable Ltd 太陽電池用接続線
JP4746732B2 (ja) * 2000-05-31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345469A (ja) * 2000-06-01 2001-12-14 Canon Inc 光起電力素子および光起電力素子の製造方法
DE102004013833B4 (de) * 2003-03-17 2010-12-02 Kyocera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arzellenmoduls
JP2005101519A (ja) * 2003-09-05 2005-04-14 Hitachi Chem Co Ltd 太陽電池ユニット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5191200A (ja) * 2003-12-25 2005-07-14 Kyocera Corp 太陽電池素子接続用インナーリード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464708B2 (ja) * 2004-02-26 2010-05-19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0521248C (zh) * 2004-05-21 2009-07-29 株式会社新王材料 太阳能电池用电极线材
JP5491682B2 (ja) * 2004-08-13 2014-05-1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用平角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用リード線
JP2006278710A (ja) * 2005-03-29 2006-10-12 Kyocera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35045A (ja) * 2005-06-06 2006-12-14 Murata Mfg Co Ltd スクリーン印刷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323310B2 (ja) * 2005-11-10 2013-10-2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3796A (zh) 2009-02-25
JP2013219378A (ja) 2013-10-24
ES2449141T3 (es) 2014-03-18
JP5861044B2 (ja) 2016-02-16
KR20090013721A (ko) 2009-02-05
JP5288790B2 (ja) 2013-09-11
JP2009054981A (ja) 2009-03-12
TWI467787B (zh) 2015-01-01
TW200913296A (en) 2009-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379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EP2020688B1 (en) Solar cell interconnection using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and correspondingly fabricated module
EP2911206B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68957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JP5279334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414829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195297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KR102015591B1 (ko) 박형 실리콘 태양 전지용 활성 후면판
JP547922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25762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044021A1 (en) Solar cells having junctions retracted from cleaved edges
CN102800726A (zh) 一种倒装太阳能电池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4268A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36220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4145343A (zh) 具有表面钝化的背面的双面接触的半导体晶圆太阳能电池
JP538180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2419880B1 (ko) 태양전지 및 디자이너블 슁글드 스트링 구조를 갖는 태양전지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CN209675313U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JP551222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096682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100216B2 (ja) 太陽電池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太陽電池群を備え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83203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5382150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34984B2 (ja) 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