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203B -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3203B
CN101483203B CN2008101908761A CN200810190876A CN101483203B CN 101483203 B CN101483203 B CN 101483203B CN 2008101908761 A CN2008101908761 A CN 2008101908761A CN 200810190876 A CN200810190876 A CN 200810190876A CN 101483203 B CN101483203 B CN 101483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iring material
solar module
resin adhesiv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908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3203A (zh
Inventor
吉岭幸弘
神野浩
桥本治寿
斋田敦
平茂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3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3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中,树脂粘接剂(12)具有在与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过除去树脂粘接剂(12)而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12a)。多个除去区域(12a)在交叉方向(K)上相连。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07年12月27日提出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7-338138要求优先权,引入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配线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能够将纯净且无穷尽供应的太阳光直接转换为电,因此,作为新能源被人们所期待。
一般地,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数瓦的程度。从而,在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房屋、楼宇等的电源时,能够使用通过电连接多个太阳能电池而提高输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多个太阳能电池沿着排列方向排列。多个太阳能电池通过配线材料相互连接。配线材料接合在形成在太阳能电池的主面上的连接用电极上。连接用电极具有沿着排列方向的长方形的形状。
此处,提出了将在比焊料的熔融温度低的温度下热固化的树脂粘接剂插入配线材料与连接用电极之间,从而将配线材料粘接在连接用电极上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214533号公报)。根据这样的方法,与通过焊接将配线材料接合在连接用电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在连接配线材料的工序中的温度变化对太阳能电池造成的影响。
但是在连接配线材料的工序中,树脂粘接剂随着温度上升而膨胀,之后随着固化而收缩。因此,在粘接配线材料之后,在树脂粘接剂的内部会残留应力。
此处,树脂粘接剂和连接用电极同样,具有沿着排列方向的长方形的形状。因此,树脂粘接剂的膨胀和收缩,相比于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排列方向上更大。即,在树脂粘接剂的内部,在排列方向上残留较大的应力。
随着时间的经过,这样的应力可能会导致在树脂粘接剂与配线材料的界面上或树脂粘接剂与连接用电极的界面上产生微观上的剥离、在树脂粘接剂的内部产生微小的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插入配线材料与连接用电极之间的树脂粘接剂的内部残留的应力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配线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变换部、和在上述光电变换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连接用电极,上述配线材料通过树脂粘接剂被粘接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上述树脂粘接剂具有在与上述光电变换部的上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过除去上述树脂粘接剂而分别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连接用电极可以在上述光电变换部的上述第一主面上沿着上述排列方向形成。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多个除去区域可以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多个除去区域可以在上述树脂粘接剂与上述连接用电极相接的界面上形成。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多个除去区域可以在与上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线上相连。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连接用电极可以在上述除去区域与上述配线材料接触。
此外,上述连接用电极具有多个凸部,上述多个凸部各自可以在上述多个除去区域的各个上与上述配线材料接触。
此外,上述配线材料具有形成上述配线材料的表面的导电层,上述多个凸部可以在上述除去区域嵌入上述导电层内。
此外,上述树脂粘接剂可以具有绝缘性填料。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树脂粘接剂可以含有导电性填料和绝缘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是具有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配线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变换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连接用电极的连接用电极形成工序;和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通过树脂粘接剂粘接上述配线材料的配线材料粘接工序,其中,在上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通过在与上述光电变换部的上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上述树脂粘接剂,分别形成多个除去区域。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可以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上述多个除去区域。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在上述连接用电极形成工序中,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部,在上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通过相对地按压上述配线材料和上述第一太阳能电池,使上述多个凸部和上述配线材料接触。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使上述多个除去区域可以在与上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线上相连地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上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配线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变换部、和在上述光电变换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连接用电极,上述配线材料通过树脂粘接剂被粘接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上述树脂粘接剂在其与上述配线材料相接的界面上具有通过除去上述树脂粘接剂而分别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
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上述树脂粘接剂可以在上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具有上述多个除去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图3是连接用电极40的放大平面图。
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1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的C-C线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沿图6的D-D线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其中,应该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图,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的实物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必须参照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括相互的尺寸的关系和比率不同的部分。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概要结构)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概要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面放大图。
太阳能电池模块100包括太阳能电池串1、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背面侧保护材料3和密封材料4。太阳能电池模块100是通过在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与背面侧保护材料3之间密封太阳能电池串1而构成的。
太阳能电池串1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10、配线材料11和树脂粘接剂12。太阳能电池串1是通过利用配线材料11使沿着排列方向H排列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0相互连接而构成的。
太阳能电池10具有太阳光入射的受光面、和设置在受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受光面和背面是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形成有细线电极30和连接用电极40。关于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配线材料11使多个太阳能电池10彼此相互电连接。具体地说,配线材料11使在一个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形成的连接用电极40与在与该一个太阳能电池邻接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10的背面上形成的连接用电极40电连接。由此,使一个太阳能电池10与另一个太阳能电池10电连接。配线材料11包括由薄板状的铜等构成的低电阻层、和在低电阻层的表面上形成的由焊料等构成的导电层。导电层形成配线材料11的表面。
树脂粘接剂12插入配线材料11与连接用电极40之间。即,配线材料11通过树脂粘接剂12被连接在连接用电极40上。树脂粘接剂12优选是在焊料的熔点以下例如约200℃以下的温度下固化。作为树脂粘接剂12,除了例如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柔性高的聚氨脂类等热固性树脂粘接剂之外,还能够使用在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者聚氨脂树脂中混合有固化剂的二液反应类粘接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树脂粘接剂12,使用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带状(长方形的形状)膜片粘接剂。另外,在树脂粘接剂12中,也可以含有导电性填料或绝缘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导电性填料,能够使用镍、带金镀层的镍等。
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配置在密封材料4的受光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表面。作为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能够使用具有透光性和防水性的玻璃、透光性塑料等。
背面侧保护材料3配置在密封材料4的背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背面。作为背面侧保护材料3,能够使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膜、具有由树脂膜夹着Al箔的结构的叠层膜等。
密封材料4将太阳能电池串1密封在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与背面侧保护材料3之间。作为密封材料4,能够使用EVA、EEA、PVB、硅、聚氨脂、丙烯酸、环氧等透光性的树脂。
另外,在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外周能够安装铝框架(未图示)。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图2是太阳能电池10受光面的平面图。
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10具有光电变换部20、多根细线电极30和连接用电极40。
通过在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上受光,光电变换部20生成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是太阳光被光电变换部20吸收而生成的空穴和电子。光电变换部20在内部具有n型区域和p型区域,在n型区域与p型区域的界面上形成半导体结。光电变换部20能够使用由单晶Si、多晶Si等结晶类半导体材料、GaAs、InP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的半导体材料等构成的半导体基板而形成。另外,光电变换部20也可以具有通过在单晶硅基板与非晶硅层之间夹着实质上本征的非晶硅层而改善异质结界面的特性的结构,即所谓的HIT结构。
细线电极30是收集来自光电变换部20的光生载流子的电极。如图2所示,细线电极30在光电变换部20上,沿着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方向形成有多根。细线电极30例如能够使用以树脂材料作为粘合剂、以银粒子等导电性粒子作为填料的树脂型导电性膏而形成。另外,如图1所示,细线电极30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同样地形成。细线电极30的根数能够考虑光电变换部20的大小等设定为适当的根数。例如,在光电变换部20的尺寸为约100mm见方的情况下,细线电极30能够形成50根左右。
连接用电极40是连接有配线材料11的电极。如图2所示,连接用电极40在光电变换部20上沿着排列方向H形成。从而,连接用电极40与多根细线电极30交叉。连接用电极40与细线电极30同样,例如能够使用以树脂材料作为粘合剂、以银粒子等导电性粒子作为填料的树脂型导电性膏而形成。另外,如图1所示,连接用电极40也形成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连接用电极40的根数能够考虑光电变换部20的大小等设定为适当的根数。例如,在光电变换部20的尺寸为约100mm见方的情况下,能够形成2根宽约1.5mm的连接用电极40。
这样的连接用电极40能够通过丝网印刷等印刷法形成。在使用于丝网印刷的版中,利用乳剂堵塞丝线(wire)张成格子状的网的网眼,并且与形成连接用电极40的区域相对应地使乳剂欠缺。上述树脂型导电性膏从乳剂欠缺的部分通过网眼,被挤出到光电变换部20上。从而,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与网眼对应的多个凸部。
图3是图2所示的连接用电极40的示意放大平面图。如图3所示,连接用电极40的连接用电极40被连接的表面上形成有微小的多个凸部。此处,凸部在沿着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交叉方向K的线上相连(在一条线上排列连接)。这是为了在同时对连接用电极40和细线电极30进行丝网印刷的情况下,使得丝网的丝线部分不会与印刷细线电极30的位置重合。在图3中,交叉方向K设置为从排列方向H偏斜约30度的角度M,但并不限于此值。另外,在不担心丝网的丝线部分与印刷细线电极30的位置重合等的情况下,偏斜角M也可以为90度。在此情况下,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部在沿着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线上相连。
图4是沿图3的A-A线(沿交叉方向K的线)的放大截面图。在使用一般的版的情况下,形成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的多个凸部的间距α为30μm左右。此外,在使用一般的版的情况下,在与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凸部的高度β为5~20μm左右。如图4所示,沿着交叉方向K连续形成具有相同程度的高度的凸部。
图5是沿图3的B-B线(沿着排列方向H的线)的放大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排列方向H上,高度不同的凸部相连。具有高度β的凸部的间距γ为100μm左右。
(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太阳能电池串1的结构。图6表示在图2所示的连接用电极40上,通过树脂粘接剂12粘接有配线材料11的状态。
如图6所示,配线材料11配置在沿着排列方向H形成为线状的连接用电极40上。在配线材料11与连接用电极40之间插入树脂粘接剂12。从而,树脂粘接剂12在连接用电极40上沿着排列方向H配置。在图6中,树脂粘接剂12的宽度大于配线材料11的宽度,但也可以是两者的宽度以下。
图7是沿图6的C-C线(沿着交叉方向K的线)的放大截面图。具体地说,图7表示在光电变换部20上依次配置有连接用电极40、树脂粘接剂12和配线材料11的状况。如该图所示,树脂粘接剂12具有在与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过除去树脂粘接剂12而分别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12a。多个除去区域12a形成在树脂粘接剂12与配线材料11相接的界面上。
这样的多个除去区域12a,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在沿着交叉方向K的线上相连地形成。多个的除去区域12a分别是通过形成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的多个凸部嵌入配线材料11的导电层而形成的。从而,多个除去区域12a形成在树脂粘接剂12与连接用电极40相接的界面上。连接用电极40分别在多个除去区域12a与配线材料11接触。连接用电极40与配线材料11的接触面例如是直径φ3~20μm的圆形。
图8是沿图6的D-D线(沿着排列方向H的线)的放大截面图。如图8所示,在排列方向H上,除去区域12a以规定的间隔被形成。换言之,树脂粘接剂12在排列方向H上,以规定的间隔被除去区域12a在微观上隔断。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
首先,通过利用碱性溶液对100mm见方的n型单晶硅基板进行各向异性蚀刻加工,在n型单晶硅基板的受光面上形成微细的多个凸部。
接着,在n型单晶硅基板的受光面侧,使用CVD(化学气相沉积)法,依次叠层i型非晶硅层、p型非晶硅层。同样地,在n型单晶硅基板的背面侧,依次叠层i型非晶硅层、n型非晶硅层。
接着,使用PVD(物理蒸镀)法,在p型非晶硅层的受光面侧形成ITO膜。同样,在n型非晶硅层的背面侧形成ITO膜。通过以上过程,制作光电变换部20。
接着,使用丝网印刷法等印刷法,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以规定的图案配置环氧类热固化型的银膏。如图2所示,规定的图案是指通过沿着排列方向H延伸的2根连接用电极40、和与连接用电极40交叉的多根细线电极30形成的格子形状。
此处,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与用于丝网印刷的网眼的形状相对应地形成多个凸部。丝线延伸的方向相对于印刷的刮板方向(排列方向H)设有规定的偏斜角。因此,多个凸部在与刮板方向(排列方向H)交叉的方向(交叉方向K)上相连地形成。
接着,在规定条件下加热银膏使其固化。通过以上过程,制作太阳能电池10。
接着,在连接用电极40上,利用树脂粘接剂12粘接配线材料11。由此,使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机械连接且电连接。具体地说,首先,分别在形成在光电变换部20的受光面和背面上的连接用电极40上,依次配置树脂粘接剂12和配线材料11。接着,对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进行相对按压,具体地说,使用被加热至约200℃的加热块,将配线材料11向太阳能电池10按压。此时,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部嵌入设置在配线材料11的表面上的导电层中。由此,在与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树脂粘接剂12被除去,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除去区域12a。多个凸部沿着交叉方向K排列,因此,树脂粘接剂12在排列方向H上以规定的间隔在微观上被隔断。
通过以上过程,制作太阳能电池串1。
接着,在玻璃基板(受光面侧保护材料2)上依次叠层EVA(密封材料4)片、太阳能电池串1、EVA(密封材料4)片、和PET片(背面侧保护材料3),形成叠层体。
接着,在真空气氛中对上述叠层体进行加热压接,使EVA固化。通过以上过程,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100。
另外,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上,能够安装端子箱、铝框架等。
(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中,树脂粘接剂12具有通过在与光电变换部20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树脂粘接剂12而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12a。多个除去区域12a在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线上(交叉方向K)相连。
这样,树脂粘接剂12具有在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线上相连的多个除去区域12a。从而,构成树脂粘接剂的高分子,在排列方向H上,通过多个除去区域12a在微观上被隔断。因此,能够缓和在树脂粘接剂12的内部残留的排列方向H的应力。结果,能够抑制随着时间的经过在树脂粘接剂12与配线材料11的界面上或树脂粘接剂12与连接用电极40的界面上的微观上的剥离、树脂粘接剂12的内部的微小裂纹的产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对配线材料11和太阳能电池10进行相对按压,使多个凸部嵌入配线材料11的导电层。从而能够形成多个除去区域12a。此外,通过使连接用电极40和配线材料11直接接触,能够实现连接用电极40与配线材料11的电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中,使用丝网印刷法形成连接用电极40。因此,利用在版中使用的网的网眼,能够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部。即,没有必要追加用于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部的工序,从而能够维持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生产率。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是不应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构成该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根据该公开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想出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除去区域12a,借用了由于丝网印刷而形成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的多个凸部,但是也可以通过对连接用电极40进行机械加工而形成多个凸部。此外,也可以通过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多次重复涂敷导电性膏而形成多个凸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除去区域12a在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线上形成为断续地连接,但除去区域12a也可以在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线上以规定的高度连续。本发明中,只要能够在排列方向H上微观地隔断树脂粘接剂12,则除去区域12a的形状并无限定。从而,除去区域12a也可以不是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此外,除去区域12a也可以不是形成在树脂粘接剂12的整个区域中,只要在交叉方向K上相连就能够达到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上形成规则排列的多个凸部,但只要能够形成在与排列方向H交叉的线上相连的除去区域12a,则多个凸部的间距和高度也可以不规则。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用电极40是沿着排列方向H连续形成的,但连接用电极40也可以沿着排列方向H隔断成多个。本发明并不限定连接用电极40的表面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形成有多根细线电极30,但也可以以覆盖整个背面的方式形成。本发明并不限定在光电变换部20的背面上形成的细线电极30的形状。
这样,本发明当然包括在这里没有被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从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根据上述说明内容的适当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所确定。
[实施例]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改变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适当的变更。
(实施例)
首先,使用尺寸为100mm见方的n型单晶硅基板,制作光电变换部。
在光电变换部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使用环氧类热固化型的银膏,通过丝网印刷法将细线电极和连接用电极形成为格子状。连接用电极的厚度(高度)设为50μm,宽度设为1.5mm。
接着,准备已在宽1.5mm的扁平铜箔的表面上进行SnAgCu类焊料的电镀处理的配线材料。
接着,在形成在一个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上的连接用电极、和形成在邻接的另一个太阳能电池的背面上的连接用电极上,涂敷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作为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使用在环氧树脂1mm3中混炼有约10000个镍粒子的粘接剂。
接着,在环氧树脂类粘接剂上配置配线材料,利用被加热至200℃的金属头从配线材料的上下方向以2MPa加压60秒。这样,在树脂粘接剂中,利用在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部,形成在与光电变换部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被除去的除去区域。此外,在除去区域,连接用电极与配线材料接触。连接用电极和配线材料接触的部分的面积是,每一个除去区域为约φ3~20μm。
通过上述过程,制作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串。通过EVA将这样的太阳能电池串密封在玻璃与PET膜之间,从而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
(比较例1)
接着,制造比较例1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比较例1与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在于,金属头向配线材料的加压是在0.25MPa下进行的。其他工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比较例2)
接着,制造比较例2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比较例2与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在于,不使用树脂粘接剂,而将配线材料焊接在连接用电极上。具体地说,将涂敷有有机酸类的熔剂的配线材料配置在连接用电极上,吹送300℃的热风,从而使焊料熔融。其他工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输出测定)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1、2,测定串化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串化之前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的值,并将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串化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串化之前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
  实施例   98.1
  比较例1   98.0
  比较例2   97.5
如上表所示,在比较例2中,配线材料的连接工序之后,输出显著减少。这是因为,由于被涂敷在配线材料上的熔剂的残渣,使得配线材料与连接用电极之间的串联电阻变大。另一方面,在通过树脂粘接剂连接配线材料的实施例和比较例1中,配线材料的连接工序之后的输出的减少较小。
(温度循环试验)
对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1、2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使用恒温槽进行温度循环试验。
其中,温度循环试验按照JISC8917的规定进行。具体地说,各样品保存在恒温槽内,用45分钟时间从25℃上升到90℃,在此温度下保持90分钟,接着,用90分钟时间下降至-40℃,在此温度下保持90分钟,进而,用45分钟时间上升至25℃。以此作为1个循环(6小时),进行200个循环。
测定试验前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并将其结果示于表2。
[表2]
  试验后的输出/试验前的输出(%)
  实施例   99.0
  比较例1   97.5
  比较例2   98.7
如表2所示,在比较例1中,在温度循环试验之后,输出显著降低。这是因为,形成在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的多个凸部与配线材料接触的位置极少,几乎没有隔断树脂粘接剂的地方,除了受到在树脂粘接剂的内部残留的应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伴随温度循环试验的温度变化的应力的影响,在树脂粘接剂中损伤被累积。另外,在这样的比较例1中,利用被混炼在环氧树脂中的镍粒子达到连接用电极与配线材料的电连接。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温度循环试验前后的输出的变化较小。这是因为,通过使热压接配线材料时的压力较大,使得在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的多个凸部嵌入配线材料,树脂粘接剂在微观上被隔断。即,构成树脂粘接剂的高分子被多个凸部隔断,因此能够减少残留在树脂粘接剂的内部的应力。特别是,树脂粘接剂的微观上的隔断是在与树脂粘接剂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线上产生的,因此能够缓和树脂粘接剂的长度方向上的应力。

Claims (11)

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具有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配线材料,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具有:
光电变换部;和
在所述光电变换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的连接用电极,
所述配线材料通过树脂粘接剂被粘接在所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
所述树脂粘接剂具有在与所述光电变换部的所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通过除去所述树脂粘接剂而分别形成的多个除去区域,
所述连接用电极在所述除去区域与所述配线材料接触,
所述多个除去区域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线上或在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线上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用电极在所述光电变换部的所述第一主面上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除去区域在所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除去区域在所述树脂粘接剂与所述连接用电极相接的界面上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用电极具有多个凸部,
所述多个凸部各自在所述多个除去区域的各个上与所述配线材料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材料具有形成所述配线材料的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多个凸部在所述除去区域嵌入所述导电层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粘接剂含有导电性填料或绝缘性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粘接剂具有绝缘性填料。
9.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该太阳能电池模块具有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太阳能电池的配线材料,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变换部的第一主面上形成连接用电极的连接用电极形成工序;和
在所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通过树脂粘接剂粘接所述配线材料的配线材料粘接工序,其中
在所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通过在与所述光电变换部的所述第一主面垂直的方向上除去所述树脂粘接剂,分别形成多个除去区域,
使所述连接用电极在所述除去区域与所述配线材料接触,
在所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使所述多个除去区域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线上或在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线上相连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在所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所述多个除去区域,通过加压使所述连接用电极与所述配线材料接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用电极形成工序中,在所述连接用电极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部,
在所述配线材料粘接工序中,通过相对地按压所述配线材料和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使所述多个凸部与所述配线材料接触。
CN2008101908761A 2007-12-27 2008-12-25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4832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70338138 2007-12-27
KR2007-338138 2007-12-27
KR2007338138 2007-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203A CN101483203A (zh) 2009-07-15
CN101483203B true CN101483203B (zh) 2013-01-23

Family

ID=4088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08761A Active CN101483203B (zh) 2007-12-27 2008-12-25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320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793A (zh) * 2005-03-16 2006-10-04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01512781A (zh) * 2006-08-29 2009-08-19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导电性粘结薄膜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793A (zh) * 2005-03-16 2006-10-04 富士电机控股株式会社 制造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方法
CN101512781A (zh) * 2006-08-29 2009-08-19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导电性粘结薄膜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203A (zh) 2009-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379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CN10168957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EP2020688B1 (en) Solar cell interconnection using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and correspondingly fabricated module
TWI488315B (zh) 太陽電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195297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1939847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
CN102414829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JP200813565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479228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926727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225762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5183257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418686A1 (en) Solar cell and solar cell module
JP5381809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483203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EP2096682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9675313U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
EP2590228B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51222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1656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I01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gazette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7-338138 2007.12.27 JP

False: 2007-338138 2007.12.27 KR

Number: 04

Volume: 29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07-338138 2007.12.27 JP

False: 2007-338138 2007.12.27 KR

Number: 04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9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RIORITY DATA; FROM: 2007-338138 2007.12.27 KR TO: 2007-338138 2007.12.27 JP

RECT Rec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