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3438A - 叶片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叶片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3438A
CN101363438A CNA2008101359035A CN200810135903A CN101363438A CN 101363438 A CN101363438 A CN 101363438A CN A2008101359035 A CNA2008101359035 A CN A2008101359035A CN 200810135903 A CN200810135903 A CN 200810135903A CN 101363438 A CN101363438 A CN 10136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ade
back pressure
pressu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59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岛义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6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3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0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2/30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2/344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2/3446Rotary-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groups F04C2/02, F04C2/08, F04C2/22, F04C2/24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s F04C2/08 or F04C2/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more than one line or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54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 F01C21/0863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the fluid being the work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压缩机(1)。该叶片压缩机(1)可防止起动延迟和起动振荡。该叶片压缩机(1)包括缸室(3)、转子(5)、叶片槽(7)、叶片(9)、叶片背压室(11);上述转子(5)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缸室(3)中;上述叶片槽(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转子(5)上;上述叶片(9)配置于叶片槽(7)中且可自由向缸室(3)中突出、向叶片槽(7)中没入;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与叶片槽(7)的底部连通,对叶片(9)施加背压;该叶片压缩机(1)设有背压供给部件(13),在选择使转子(5)旋转的起动模式时,该背压供给部件(13)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压力,将各叶片(9)推出至缸室(3)的滑动面。

Description

叶片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转子突出的叶片在缸室内形成压缩室的叶片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叶片压缩机的以往例子,有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叶片压缩机。当转子旋转时,叶片槽的叶片被由离心力、排出压力产生的背压推出至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后,该叶片压缩机开始压缩气体。而且,为了促进起动时的叶片移动和叶片与缸室滑动面的紧密接触,设置通过转子旋转来驱动的离心泵,从该离心泵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0509号公报
但是,离心泵开始旋转或者压缩机的排出压力开始上升均是在压缩机起动之后,起动压缩机后对叶片背压室施加期望的背压,到实际开始压缩之前存在时间滞后,由此产生起动延迟。
另外,若压缩机停止运转,则排出压力、由离心泵产生的叶片背压会消失,因此,有时叶片会受到重力、伴随反转产生的差压而后退至叶片槽的底部,当从该状态再次起动压缩机时,在叶片背压室被供给有稳定的压力之前,在不完整的压缩行程与排出行程的期间内,叶片受到离心力而反复与缸室冲撞,产生连续的冲撞声(起动振荡)。
如上所述,利用离心泵的压力、自身的排出压力的叶片压缩机在起动之后叶片背压开始上升,因此,相应地起动延迟就会增加,起动振荡的产生时间也会变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起动延迟和起动振荡的叶片压缩机。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叶片压缩机,该叶片压缩机包括缸室、转子、叶片槽、叶片、叶片背压室;上述转子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缸室中;上述叶片槽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上述转子上;上述叶片配置于上述叶片槽中且可自由向上述缸室中突出、向上述叶片槽中没入;上述叶片背压室与上述叶片槽的底部连通,对叶片施加背压;其特征在于,该叶片压缩机设有背压供给部件,当选择使上述转子旋转的起动模式时,该背压供给部件向上述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将各叶片推出至上述缸室的滑动面(即缸室的供上述叶片滑动的面)。
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压供给部件具有背压用缸体、起动活塞、起动弹簧和位置保持部件;上述背压用缸体与上述叶片背压室连通;上述起动活塞通过在上述背压用缸体中移动而使其产生背压;上述起动弹簧向背压产生方向对上述起动活塞施力;上述位置保持部件抵抗上述起动弹簧而将上述起动活塞保持在待机位置。
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技术方案2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保持部件具有卡合部、卡合弹簧和电磁螺线管;上述卡合部设置于上述起动活塞与上述制动构件之间,用于将上述起动活塞保持在待机位置;上述卡合弹簧向使上述卡合部卡合的方向对上述制动构件施力;上述电磁螺线管抵抗上述卡合弹簧而解除上述卡合部的卡合。
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技术方案3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起动活塞上设有凸轮,当上述起动活塞受到来自上述叶片背压室的起动完成后的返回压力而后退时,该凸轮抵抗上述卡合弹簧而使上述制动构件后退,上述卡合弹簧推压后退了的上述制动构件而使上述卡合部进行卡合。
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技术方案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压用缸体的低压侧与吸入口连通。
技术方案6的发明为技术方案1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压供给部件具有高压罐、阀和开闭部件;上述高压罐与上述叶片背压室连通且充满了高压的流体;上述阀使上述流体间断地在上述叶片背压室与上述高压罐之间流动;当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开闭部件使上述阀打开,向上述叶片背压室中输送来自上述高压罐的背压。
技术方案7的发明为技术方案6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件具有关闭弹簧和电磁螺线管;上述关闭弹簧使上述阀关闭;当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电磁螺线管抵抗上述关闭弹簧而使上述阀打开,向上述叶片背压室中输送来自上述高压罐的背压。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选择起动模式时,转子开始旋转之前,背压供给部件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将各叶片推出至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因此,与在转子开始旋转之后开始对叶片背压室施加压力的以往例子不同,不会产生从起动到开始压缩的起动延迟。因此,可在起动时立即进行压缩,提高了压缩性能。
另外,在利用背压供给部件的压力一下将各叶片推出至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之后,转子开始旋转,因此,不会产生因各叶片反复冲撞缸室而引起的起动振荡。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选择起动模式时,解除由位置保持部件对起动活塞的位置保持,起动弹簧使起动活塞向缸体的背压产生方向移动,向叶片背压室供给背压,使各叶片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选择起动模式之前,利用卡合弹簧将卡合部保持为卡合状态,在选择起动模式时,电磁螺旋管抵抗卡合弹簧使制动构件移动来解除卡合部的卡合,起动弹簧使起动活塞向背压产生方向移动而向叶片背压室供给背压,使各叶片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
另外,由于电磁螺线管工作的时间仅是使制动构件移动来解除卡合部的卡合的瞬间即可,因此,电磁螺旋管消耗极少的电力即可。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起动完成后,起动活塞受到来自叶片背压室的返回压力而向待机位置侧后退时,在其中途,设置于起动活塞上的凸轮抵抗卡合弹簧而使制动构件后退,接着,卡合弹簧推压后退了的制动构件而使卡合部进行卡合,从而使起动活塞与起动弹簧、位置保持部件的卡合弹簧与卡合部自动地复位至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位置。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叶片压缩机的缸体的低压侧与吸入口连通,因此,在起动完成后,起动活塞受到来自叶片背压室的返回压力而向待机位置侧返回时,可以利用来自吸入口的低压的吸引作用,可靠地使起动活塞返回到待机位置。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选择起动模式时,转子开始旋转之前,阀使高压罐打开而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将各叶片推出至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因此,不会产生从起动到开始压缩的起动延迟。因此,可在起动时立即进行压缩,提高了压缩性能。
另外,由于在利用高压罐的压力将各叶片一下推出至与缸室的滑动面紧密接触之后,转子开始旋转,因此,不会产生因叶片反复冲撞缸室而引起的起动振荡。
另外,需要使电磁螺线管工作仅是在刚刚选择了起动模式之后,因此,电磁螺旋管消耗极少的电力即可。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叶片压缩机在选择起动模式之前,利用关闭弹簧使阀关闭,在选择起动模式时,电磁螺线管抵抗关闭弹簧而使阀打开,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
另外,由于阀抵抗关闭弹簧而打开,因此,在叶片压缩机开始压缩之后,利用来自叶片背压室的返回压力抵抗关闭弹簧而使阀打开,且高压罐被油填满。并且,当高压罐内部的压力与叶片背压室侧的压力相等时,利用关闭弹簧使阀关闭,使其复位至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状态。
这样,不使用外部动力、电力就可以进行向待机状态的复位。
另外,由于不使电磁螺线管工作就可以进行向待机状态的复位,因此,电磁螺线管相应地消耗很少的电力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选择起动模式时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的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开始压缩之后背压供给部件和位置保持部件复位了的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选择起动模式时向叶片背压室输送背压的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开始压缩之后背压供给部件和开闭部件复位了的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待机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是选择了起动模式时的叶片压缩机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背压供给部件13和位置保持部件19复位后的状态的叶片压缩机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叶片压缩机1包括缸室3、转子5、叶片槽7、叶片9、叶片背压室11和背压供给部件13;上述转子5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缸室3中;上述叶片槽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转子5上;上述叶片9配置于叶片槽7中且可自由向缸室3中突出、向叶片槽7中没入;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与叶片槽7的底部连通,对叶片9施加背压;当选择使转子5旋转的起动模式时,上述背压供给部件13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将各叶片9推出至缸室3的滑动面。
背压供给部件13具有背压用缸体15、起动活塞17、起动弹簧21和位置保持部件19;上述背压用缸体15与叶片背压室11连通;上述起动活塞17在背压用缸体15内移动而使其产生背压;上述起动弹簧21对起动活塞17向背压产生方向施力;上述位置保持部件19抵抗起动弹簧21而将起动活塞17保持在待机位置。
位置保持部件19具有卡合部25、卡合弹簧27和电磁螺线管29;上述卡合部25设置于起动活塞17与制动构件23之间,用于将起动活塞17保持在被推入之前的位置;上述卡合弹簧27向使卡合部25卡合的方向对制动构件23施力;上述电磁螺线管29抵抗卡合弹簧27而解除卡合部25的卡合。
另外,在起动活塞17上设有凸轮31,在起动完成后,起动活塞17受到来自叶片背压室11的返回压力而后退时,凸轮31抵抗卡合弹簧27而使制动构件23后退。卡合弹簧27推压后退了的上述制动构件23而使上述卡合部25进行卡合。
另外,背压用缸体15的低压侧与吸入口49连通。
缸室3为大致椭圆形,形成于前侧部件(未图示)、缸体部件33和后侧部件(未图示)的内部。转子5固定于转子轴35上,且与缸室3同轴地配置。叶片背压室11例如设置于前侧部件(未图示)与缸体部件33之间、以及后侧部件(未图示)与缸体部件33之间,且与转子5的各叶片槽7的底部连通。当转子5旋转而开始压缩制冷剂时,使由其排出压力产生的背压作用于叶片背压室11。
在缸体部件33中的2个位置设有缸体排出口37。在各缸体排出口37上设有止回阀39。各缸体排出口37通过分油器41与压缩机壳体43的排出口45连通,排出口45与电容器(未图示)连通。
在前侧部件(未图示)与缸体部件33之间的2个位置、以及后侧部件(未图示)与缸体部件33之间的2个位置分别设有缸体吸入口47。各缸体吸入口47与压缩机壳体43的吸入口49连通,吸入口49与蒸发器(未图示)连通。在压缩机壳体43中封入有规定量的油51,该油51的一部分混入到制冷剂中。
背压供给部件13的缸体15通过油通道53与叶片背压室11连通。起动弹簧21对起动活塞17向背压产生方向(图2中的箭头71)施力。另外,缸体15的低压侧(与油通道53相反的一侧)通过连通路55与缸体吸入口47连通。
位置保持部件19的卡合部25由形成于起动活塞17外周的凹部57和制动构件23的前端部构成,电磁螺线管29具有电磁线圈59和电枢61,电枢61与制动构件23形成为一体。卡合弹簧27借助电枢61对制动构件23向起动活塞17的凹部57侧施力。
另外,设置于起动活塞17上的凸轮31在与制动构件23的前端接触时,抵抗卡合弹簧27而使制动构件23后退至可解除卡合部25的卡合的位置。
接着,说明叶片压缩机1的动作。如图1所示,在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时,转子5为静止状态,电磁螺线管29为停止工作状态。制动构件23的前端部被卡合弹簧27推压而卡合于起动活塞17的凹部57,从而将起动活塞17保持在待机位置,不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因此,各叶片9受到重力、伴随反转产生的差压而后退至叶片槽7的底部。
如图2所示,当选择起动模式时,电磁螺线管29立即工作。在电磁螺线管29工作时,制动构件23从卡合位置后退,解除卡合部25的卡合。若卡合部25的卡合被解除,则起动弹簧21使起动活塞17向背压压制方向移动而产生油压(背压),并如箭头73所示地将背压经由油通道53供给到叶片背压室11。于是,各叶片9被推出而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
另外,使各叶片9与缸室3紧密接触、使转子5开始旋转之后,即使电磁线圈59停止励磁,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利用因转子5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供给到叶片背压室11的排出压力(背压),将各叶片9保持在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使各叶片9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时,如箭头75所示地旋转驱动转子5来起动叶片压缩机1,如箭头77所示地从吸入口49吸入制冷剂并将其压缩,如箭头79所示地从排出口45排出制冷剂。
电磁螺线管29仅在选择起动模式时暂时工作,之后立即停止工作。
另外,使各叶片9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使转子5开始旋转之后,即使电磁螺线管29停止工作,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利用因转子5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供给到叶片背压室11的排出压力(背压),将各叶片9保持在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使各叶片9与缸室3紧密接触时,如箭头75所示地旋转驱动转子5来起动叶片压缩机1,如箭头77所示地从吸入口49吸入制冷剂并将其压缩,如箭头79所示地从排出口45排出制冷剂。
此时,如上所述,电磁螺线管29停止工作,因排出压力而形成的高压油(返回压力)如箭头81所示地从油通道53流入到背压用缸体15,并抵抗起动弹簧21而使起动活塞17向待机位置侧移动。在其中途,凸轮31工作,抵抗卡合弹簧27而使制动构件23后退。然后,在起动活塞17的凹部57移动至与制动构件23的前端相面对的位置时,利用卡合弹簧27的作用力使制动构件23与凹部57卡合,使起动活塞17复位至待机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起动活塞17受到排出压力而后退时,利用从与低压侧的吸入口47连通的连通路55向背压用缸体15的低压侧施加的负压,促进起动弹簧21的压缩、凸轮31的工作以及卡合弹簧27的压缩,从而可靠地复位至待机位置。
如以上说明,叶片压缩机1在转子5开始旋转之前,由背压供给部件13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将各叶片9推出至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因此,不会产生从起动到开始压缩的起动延迟。因此,可在起动时立即进行压缩,提高压缩性能。
另外,由于在各叶片9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之后,转子5开始旋转,因此,也不会产生起动振荡。
另外,在起动完成后,起动活塞17受到来自叶片背压室11的返回压力而向待机位置侧移动时,在其中途,设置于起动活塞17上的凸轮31抵抗卡合弹簧27而使制动构件23后退,接着,卡合弹簧27推压后退了的制动构件23而使卡合部25进行卡合,从而起到活塞17自动地复位至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位置。不使用外部动力、电力就可以进行向该待机位置的复位。
另外,需要使电磁螺线管29工作仅是在选择起动模式后使制动构件23移动来解除卡合部25的卡合的瞬间,而在叶片压缩机1开始压缩之后和向待机位置复位时不需要使其工作,因此,电磁线圈59消耗极少的电力即可。
另外,通过利用连通路55使背压用缸体15的低压侧与缸体吸入口47连通,从而可利用从缸体吸入口47向背压用缸体15的低压侧施加的负压来促进起动活塞17的后退和凸轮31的工作,可靠地复位至待机位置。
第2实施方式
图4~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4是待机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10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选择了起动模式时的叶片压缩机10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在背压供给部件103和开闭部件109复位后的状态下的叶片压缩机10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叶片压缩机101包括缸室3、转子5、叶片槽7、叶片9、叶片背压室11和背压供给部件103;上述转子5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缸室3中;上述叶片槽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转子5上;上述叶片9配置于叶片槽7中并可自由向缸室3中突出、向叶片槽7中没入;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与叶片槽7的底部连通,对叶片9施加背压;在选择起动转子5而使其旋转的起动模式时,上述背压供给部件103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压力,将各叶片9推出至缸室3的滑动面。
背压供给部件103具有高压罐105、电磁阀(阀)107和开闭部件109;上述高压罐105与叶片背压室11连通,且用混入有高压制冷剂气体的油(流体)51填满;上述电磁阀107使油51间断地在叶片背压室11与高压罐105之间流动;当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开闭部件109使电磁阀107打开,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来自高压罐105的压力(背压)。
开闭部件109具有关闭弹簧111和电磁螺线管113;上述关闭弹簧111使电磁阀107关闭;当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电磁螺线管113抵抗关闭弹簧111而使电磁阀107打开,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来自高压罐105的背压。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叶片压缩机1相同的功能部及功能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文,根据需要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文。
背压供给部件103的高压罐105通过油通道53与叶片背压室11连通。电磁阀107设置于可相对于油通道53开闭高压罐105的位置。
开闭部件109的关闭弹簧111配置于可抵抗关闭弹簧111而使电磁阀107打开的方向。
另外,电磁螺线管113具有电磁线圈115和电枢117。电枢117通过轴119与电磁阀107连结。
接着,说明叶片压缩机101、背压供给部件103和开闭部件109的动作。
如图4所示,在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时,电磁螺线管29停止工作。电磁阀107因高压罐105的内压和关闭弹簧111的作用力而关闭,未能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因此,各叶片9受到重力、伴随反转产生的差压而后退至叶片槽7的底部。
如图5所示,当选择起动模式时,电磁螺线管113工作,抵抗关闭弹簧111而使电磁阀107打开。于是,来自高压罐105的油压(背压)如箭头73所示地经由油通道53供给到叶片背压室11。利用该背压推出各叶片9使其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
电磁螺线管113仅在选择起动模式时暂时工作,之后立即停止工作。
另外,使各叶片9与缸室3紧密接合、使转子5开始旋转之后,即使电磁螺线管113停止工作,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利用因转子5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供给到叶片背压室11的排出压力(背压),将各叶片9保持在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
如图6所示,当使各叶片9与缸室3紧密接触时,如箭头75所示地旋转驱动转子5来起动叶片压缩机101,如箭头77所示地从吸入口49吸入制冷剂并将其压缩,如箭头79所示地从排出口45排出制冷剂。
此时,如上所述,电磁螺线管113停止工作,因排出压力而形成的高压油(返回压力)如箭头81所示地从油通道53流入,抵抗关闭弹簧111而使电磁阀107打开,并如箭头83所示地流入到高压罐105中。并且,当高压罐105的压力与叶片背压室11侧的压力相等时,利用关闭弹簧111关闭电磁阀107,使其复位至选择起动模式之前的待机位置。
如以上说明,叶片压缩机101在转子5开始旋转之前,从高压罐105向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将各叶片9推出至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因此,不会产生从起动到开始压缩的起动延迟。因此,可在起动后立即进行压缩,提高压缩性能。
另外,由于在各叶片9与缸室3的滑动面紧密接触之后,转子5开始旋转,因此,也不会产生起动振荡。
另外,由于电磁阀107抵抗关闭弹簧111而打开,因此,在叶片压缩机101开始压缩之后,利用来自叶片背压室11的返回压力来抵抗关闭弹簧111而使电磁阀107自动打开,高压罐105被油填满。并且,当高压罐105内的压力与叶片背压室11侧的压力相等时,利用关闭弹簧111关闭电磁阀107,使其复位至待机位置。不使用外部动力、电力就可以进行向该待机位置的复位。
另外,使电磁螺线管113工作的时间仅是选择起动模式后打开电磁阀107的瞬间,而在叶片压缩机101开始压缩之后和向待机状态复位时,不需要使其工作,因此,电磁线圈115消耗极少的电力即可。
本发明范围中所包含的其他方式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定理解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本发明的叶片压缩机不挑选驱动转距的输入方式。例如,可以实施于组装电动机而将其单元化的电动压缩机,也可以实施于利用从皮带轮输入的驱动转距来驱动的驱动压缩机。
另外,本发明的叶片压缩机的用途并不限定为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冷却系统。

Claims (7)

1.一种叶片压缩机(1、101),该叶片压缩机(1、101)包括缸室(3)、转子(5)、叶片槽(7)、叶片(9)、叶片背压室(11);上述转子(5)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上述缸室(3)中;上述叶片槽(7)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于上述转子(5)上;上述叶片(9)配置于上述叶片槽(7)中且可向上述缸室(3)中突出、向上述叶片槽(7)中没入;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与上述叶片槽(7)的底部连通,对叶片(9)施加背压;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压缩机(1、101)设有背压供给部件(13),当选择使上述转子(5)旋转的起动模式时,该背压供给部件(13)向上述叶片背压室(11)输送背压,将各叶片(9)推出至上述缸室(3)的滑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压供给部件(13)具有背压用缸体(15)、起动活塞(17)、起动弹簧(21)和位置保持部件(19);上述背压用缸体(15)与上述叶片背压室(11)连通;上述起动活塞(17)通过在上述背压用缸体(15)中移动而使其产生背压;上述起动弹簧(21)对上述起动活塞(17)向背压产生方向施力;上述位置保持部件(19)抵抗上述起动弹簧(21)而将上述起动活塞(17)保持在待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保持部件(19)具有卡合部(25)、卡合弹簧(27)和电磁螺线管(29);上述卡合部(25)设置于上述起动活塞(17)与上述制动构件(23)之间,用于将上述起动活塞(17)保持在待机位置;上述卡合弹簧(27)向上述卡合部(25)的卡合方向对上述制动构件(23)施力;上述电磁螺线管(29)抵抗上述卡合弹簧(27)而解除上述卡合部(25)的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起动活塞(17)上设有凸轮(31),当上述起动活塞(17)受到来上述叶片背压室(11)的起动完成后的返回压力而后退时,该凸轮(31)抵抗上述卡合弹簧(27)而使上述制动构件(23)后退,上述卡合弹簧(27)推压后退了的上述制动构件(23)而使上述卡合部(25)进行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
上述缸体(15)的低压侧与吸入口(49)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01),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压供给部件(103)具有高压罐(105)、阀(107)和开闭部件(109);上述高压罐(105)与上述叶片背压室(11)连通且充满了高压的流体(51);上述阀(107)使上述流体(51)间断地在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与上述高压罐(105)之间流动;在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开闭部件(109)使上述阀(107)打开,向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中输送来自上述高压罐(105)的背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压缩机(101),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闭部件(109)具有关闭弹簧(111)和电磁螺线管(113);上述关闭弹簧(111)使上述阀(107)关闭;在选择起动模式时,上述电磁螺线管(113)抵抗上述关闭弹簧(111)而使上述阀(107)打开,向上述叶片背压室(11)中输送来自上述高压罐(105)的背压。
CNA2008101359035A 2007-08-09 2008-07-03 叶片压缩机 Pending CN1013634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8016A JP2009041470A (ja) 2007-08-09 2007-08-09 ベーン形圧縮機
JP2007208016 2007-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3438A true CN101363438A (zh) 2009-02-11

Family

ID=4001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359035A Pending CN101363438A (zh) 2007-08-09 2008-07-03 叶片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41606A1 (zh)
EP (1) EP2025940A2 (zh)
JP (1) JP2009041470A (zh)
CN (1) CN10136343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571A (zh) * 2009-12-24 2012-12-26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叶片型压缩机
CN107110158A (zh) * 2014-12-24 2017-08-29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气体压缩机
CN108894828A (zh) * 2018-07-20 2018-11-27 刘国强 叶片式气动马达
CN111502906A (zh) * 2020-05-12 2020-08-07 李明秀 一种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转子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49334A (ja) * 2010-01-21 2011-08-04 Showa Corp 車両の油圧制御装置
WO2012079573A2 (de) * 2010-12-15 2012-06-21 Ixetic Bad Homburg Gmbh Flügelzellenpump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lügelzellenpumpe
JP5893957B2 (ja) * 2012-02-28 2016-03-23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ベーン型圧縮機
DE102013212009B4 (de) 2013-06-25 2019-05-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ältekreislauf-Anlage zur Klimatisierung eines 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Elektro- oder Hybridfahrzeuges sowie Verfahren und Verdichter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Kältekreislauf-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90509A (ja) 2002-12-09 2004-07-08 Calsonic Compressor Seizo Kk 気体圧縮機
JP2007208016A (ja) 2006-02-02 2007-08-16 Denso Corp モールドパッケージ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4571A (zh) * 2009-12-24 2012-12-26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叶片型压缩机
US8985963B2 (en) 2009-12-24 2015-03-24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Stop mechanism for vane compressor
CN102844571B (zh) * 2009-12-24 2015-07-08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叶片型压缩机
CN107110158A (zh) * 2014-12-24 2017-08-29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气体压缩机
CN108894828A (zh) * 2018-07-20 2018-11-27 刘国强 叶片式气动马达
CN111502906A (zh) * 2020-05-12 2020-08-07 李明秀 一种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转子组件
CN111502906B (zh) * 2020-05-12 2021-12-28 台州速益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转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25940A2 (en) 2009-02-18
JP2009041470A (ja) 2009-02-26
US20090041606A1 (en) 200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3438A (zh) 叶片压缩机
KR100961301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 및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CN100400883C (zh) 用于改变多级旋转式压缩机容量的装置
JP6109301B2 (ja) 多気筒回転圧縮機及びこの多気筒回転圧縮機を備えた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2500571B1 (en) Rotary vane compressor
CN111852865B (zh) 变容机构、压缩机、空调器
JPS6361513B2 (zh)
CN103912497A (zh) 压缩机
JP2006194111A (ja) ベーンロータリ圧縮機
JP2009007938A (ja) ロータリ型圧縮機
JP2001289189A (ja) 2段圧縮可能な冷媒圧縮機
JP2012017689A (ja) ベーンロータリ型圧縮機
KR20140100131A (ko) 베인 로터리 압축기
JP2001342980A (ja) 圧縮機
JPS6325196B2 (zh)
JPH01155096A (ja) ベーン型回転圧縮機
KR100493320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
JP2002371972A (ja) 複合ポンプ
JP2013177835A (ja) ベーン型圧縮機
JP2014141962A (ja) 気体圧縮機
JP2006022653A (ja) 逆止弁及び逆止弁を備えた気体圧縮装置
JP2014227901A (ja) 気体圧縮機
CN115822968A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JP2006112298A (ja) 圧縮機
JP2008248722A (ja) 固定容量型ピストン式圧縮機における冷媒吸入構造及び固定容量型ピストン式圧縮機における運転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