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298A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1298A CN101361298A CNA2007800016807A CN200780001680A CN101361298A CN 101361298 A CN101361298 A CN 101361298A CN A2007800016807 A CNA2007800016807 A CN A2007800016807A CN 200780001680 A CN200780001680 A CN 200780001680A CN 101361298 A CN101361298 A CN 1013612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cle
- portable terminal
- base station
- data
- dr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移动终端(3)判断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期间,在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期间的情况下,将其要点通知基站(2),基站(2)以来自移动终端(3)的通知为契机,若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的判断,则暂停对移动终端(3)的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的调度器控制多个移动终端的发送速率、发送功率(容许发送功率、最大容许发送功率)、发送时间、利用频率等从而基站实施与多个移动终端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和构成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通信方式的主流正在从电路交换方式换成分组通信方式。
分组通信方式中,一般以时常连接作为基础,但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能携带的电池容量有限。
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采用分组通信方式(时常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实现移动终端的低耗电化。
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团体,有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3代伙伴规划)。
当前,3GPP中,正在开展作为下期版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UTRAN系统(Release 7)和Evolved RAN系统(E-UTRAN、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议论,而且开展该情况下减小分组通信方式的耗电的议论。
该议论中,由于利用分组通信方式的移动终端即使无线区正在连接也会产生不存在收发数据的情况,决定新设支持移动终端低耗电的状态和支持低耗电的动作。
LTE系统中,在RRC级定义作为非活动中的状态1「Idle」和作为活动中的状态2「Active(广义)」,但在非专利文献1中,如图13所示,揭示在「Active(广义)」中导入新的状态2-A「Active(狭义)」和状态2-B「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
又,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可在RRC_Connected(相当于图13的状态2)中设置DRX/DTX期间(DRX/DTX period),以实现移动终端的低耗电。
将图13的状态1称为「Idle」、「LTE_Idle」、「RRC_Idle」、「NAS_Idle」等,处在图13的状态1的移动终端在NAS(Non-Access Stratum)设定的DRX周期(与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DRX周期不同的周期)进行接收动作。即,进行Paging。
将图13的状态2称为「Active」、「LTE_Active」、「RCC_Active」、「RCC_Connected」、「Connected」、「NAS_Active」等。
又,将图13的状态2-A称为「Active」、「MAC_Active」等。
将图13的状态2-B称为「Dormant」、「MAC_Dormant」、「DRX/DTX期间(DRX/DTX period)」、「Active中的DRX/DTX期间」、「Connected中的DRX/DTX期间」等,进行实现Active中的移动终端的低耗电用的动作(例如进行数据(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的暂停发送或暂停接收)。
下面的非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利用基站的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对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中DRX动作进行期间和DTX动作进行期间传信号的技术。
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与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DTX周期不同,但利用对移动终端发送到基站的CQI(Channel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的周期有没有下行数据发送进行高速/低速切换的技术。由此,谋求有效利用上行无线资源。
下面的非专利文献4中揭示的技术利用下行调度信道确认移动终端在Active(图13的状态2)中的DRX周期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
下面的非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DRX期间的通知方法。
用图14说明DRX期间的通知方法。
在来自基站的首发数据(用户数据)所附带的控制数据(例如L1/L2控制信号等)中包含DRX期间。
移动终端对基站发送的首发数据的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将HARQ的Nack信号(否定应答信号)发送到基站。
基站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Nack信号时,进行重发。此重发中附带的控制数据中不包含DRX期间。
移动终端对基站发送的重发数据的接收成功的情况下,将HARQ的Ack信号(肯定应答信号)发送到基站,并使时间器A启动。
基站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Ack信号时,使时间器A启动。
时间器A停止后,在移动终端和基站启动DRX动作。
下面的非专利文献8中揭示设定2个DRX周期时的DRX动作。
下面的非专利文献5(3GPP文稿R2-060846)宗旨与上述非专利文献1~4和专利文献1不同,但揭示了利用表示移动终端的能力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判断是否执行低耗电动作的技术。
又,用于使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能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的控制信号有称为「L3控制信号(Layer 3 control signaling,L3消息)」等高端层信号和「L1/L2控制信号(Layer 1/Layer 2 control signaling」的信号。
L3控制信号是主要在包含产生呼叫连接(RRC Connect)时的初期发送时例如从RRC层那样的高端层通知的控制信号,通过下行链路进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信道设定和无线资源分配。
而L1/L2控制信号是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双方使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频繁收发的控制信号,在上行链路移动终端对于基站包括要求分配无线资源的上行调度请求信号、产生呼叫连接时或继续时的信号,在数据规模改变或不定期改变无线资源以符合通信线路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也使用L1/L2控制信号。
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基站或移动终端接收数据时应答对方是否能接收该数据的Ack信号/Nack信号和表示接收的数据的质量或通信线路的质量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在下面的非专利文献7中揭示了上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存在2种信号:用于解调(Demoduration)和同步检波(Detection)的参考信号和用于测定上行信道质量的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这里,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ounding RS)是移动终端(UE)发送到基站(eNB)以便基站测定上行通信质量的信号。
在下面的非专利文献9中揭示了:作为E-MBMS(Evolved Multimedia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和E-MBMS以外(non-MBMS、non-EMBMS)的数据发送方法,仅用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将时分的单位取为子帧(Subframe)单位。
E-MBMS是组播、广播型多媒体服务。对多个移动终端发送新闻、天气预报、移动广播等大容量广播内容。
基站将E-MBMS数据映射到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和MCH(Multicast Channel:组播信道),发送给移动终端。
又,LTE不仅提供广播型通信服务(E-MBMS以外(non-MBMS)),而且提供对多个移动终端中的个体移动终端的通信服务。将对个体移动终端的通信服务称为Unicast(单播)服务。
在下面的非专利文献10中揭示了:Unicast服务中仅用由时分多路复用分配给E-MBMS的子帧中的始端1个码元或始端2个码元。
然而,非专利文献1~3和专利文献1中,未揭示在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有效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用的具体方法。
即,非专利文献1、2中揭示了新设支持移动终端低耗电用的状态(图13的状态2-B),但未揭示在新设的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效率良好地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的方法。
另外,非专利文献3中如上文所述,揭示了对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中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的期间利用基站的MAC传信号的技术,但未揭示效率良好地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用的DRX/DTX周期的设定方法。
另外,非专利文献6的DRX期间通知方法以本发明揭示的DRX期间通知方法不同。
并且非专利文献6的方法中,基站每次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Nack信号(图14所示「时间(i)」「时间(ii)」「时间(iii)」)必须进行决定启动DRX动作的时间(DRX期间结束时间)用的调度,存在调度负载变大的问题。因此,并未解决或启发本发明的课题:一面减小基站的调度负载,一面通知DRX期间。
又,非专利文献8所揭示对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的DRX动作中,完全未考虑应用HARQ的情况。
因而,以往那样连同首发信号一起利用L1/L2控制信号或在无线载体设时间通知DRX周期信息或预先决定该信息的方法,产生HARQ的重发超过该DRX周期的情况下不能转移到DRX动作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9、10中对DRX动作(Active中的DRX动作)未作任何记载。
未揭示由可用于分配给E-MBMS的子帧内的Unicast服务的码元通知什么信息。
又,专利文献1中虽然揭示了根据对移动终端发送到基站的CQI的周期有没有下行数据发送来切换高速/低速的技术,但未揭示切换高速/低速用的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送。再者,专利文献1揭示的技术是导入Active(图13的状态2)中的移动终端低耗电动作前的技术。
接着,在非专利文献4中,如上文所述,揭示了利用下行调度信道确认移动终端在Active(图13的状态2)中的DRX周期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技术。换句话说,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移动终端存在不能从基站接收下行数据的期间。
因而,基站即使希望对在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移动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如果不是在预先设定的周期以后,也不能发送数据。
因此,该移动终端的处理量降低,在希望处理量优先于实现低耗电时,不能实现该优先。
在下面的非专利文献5中,为了能用于使处理量优先的情况,揭示了利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判断是否执行低耗电动作的技术。
然而,当前的技术中,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为每一移动终端固有的值。
又,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时(attach时、发送时、位置登记时等)从移动终端通知网络侧。
因而,当前的技术中,表示要使实现低耗电和提高处理量哪个优先的参数是每一移动终端固有的,而且限定可通知的时间,所以难以有效实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低耗电。
非专利文献1:3GPP标准书TR25.913 V7.2.0
非专利文献2:3GPP标准书TR25.813 V0.9.0
非专利文献3:3GPP文稿R2-060888
非专利文献4:3GPP文稿R2-060591
非专利文献5:3GPP文稿R2-060846
非专利文献6:3GPP文稿R2-070279
非专利文献7:3GPP标准书TR25.814 V7.0.0
非专利文献8:3GPP文稿R2-070265
非专利文献9:3GPP文稿R1-071245
非专利文献10:3GPP文稿R2-07070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04298号公报
如以上那样构成已有移动通信系统,所以能在RRC级作为工作中的状态2「Active(广义)」中,导入状态2-B「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然而,未规定效率良好地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的方法和DRX/DTX周期的设定方法,存在未必能效率良好地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化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为:得到能效率良好地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化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在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情况下,若由基站进行主旨为移动终端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判断,则暂停对移动终端的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
由此,具有能有效实现移动终端的低耗电化等效果。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5是表示协议处理部33的步骤ST5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7是表示DRX周期和DTX周期决定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9是表示物理信道的映射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12是表示一例指示符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移动通信系统的状态演变的说明图。
图14是非专利文献6所示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期间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17是表示DRX周期和DTX周期的决定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19是表示一例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一例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21是表示一例将DTX周期和DTR周期设定得相等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下行链路中并行设定与多个无线载体对应的DRX周期时的时间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一例有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T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一例将探测信号当作无上行数据时的上行发送信号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从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间至DTX动作后的发送时间的时间的参数的说明图。
图26是对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分别具有数据发送并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同的情况表示一例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和DT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控制流程的序列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控制流程的序列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TX控制、DRX控制的DRX/DTX周期设定方法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HARQ模式时的下行数据发送和DRX控制的实际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HARQ模式时的上行数据发送和DRX控制的实际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HARQ模式时的上行数据发送中产生DTX周期不同的2种数据、控制信号时DTX控制的实际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HARQ模式时的下行数据发送中DRX期间在休眠中产生新的不同DRX周期的数据时DRX控制的实际动作例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设定非专利文献8所示2个DRX周期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5是就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对DRX周期[2]的设定应用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对DRX周期[1]应用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6是根据适应HARQ的最大(MAX)重发次数的所需时间与DRX周期长短的关系,将实施方式7所示方法和已有方法组合的方法下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序列图。
图37是表示一例发送上行Ack信号/Nack信号的时间与CQI发送时间重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8是表示一例发送上行Ack信号/Nack信号的时间与CQI发送时间重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9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40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41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42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1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43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44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45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3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46是表示一例服务的QoS与初始DRX周期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47是表示E-MBMS和E-MBMS以外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例的说明图。
图48是表示分配给E-MBMS的子帧中的无线资源分配例的说明图。
图49是表示一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课题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50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移动通信系统中E-MBMS的动作和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51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52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变形例1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图53是表示一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课题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54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55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按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用的最佳方式,以便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后文说明LTE系统。但是,上行和下行调度器对各移动终端控制并指示发送速率、发送功率(容许发送功率、最大容许发送功率)、发送时间、利用频率、利用频率的宽度等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UTRAN系统)中,可适用于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1的移动通信系统是LTE系统,基站的上行和下行调度器控制多个移动终端的发送速率、发送功率(容许发送功率、最大容许发送功率)、发送时间、利用频率、利用频率的宽度等。
又,图1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说明移动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s)。但是,关于传输信道,由于正在议论,可认为今后会更改其名称和定义。然而,即使更改名称和定义的情况下,当然也能用本发明。
本发明中,将图13的状态2-B称为「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但对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与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两者重叠的期间当作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进行说明。
而且,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是当作在Active中的DRX周期重复某一时间间的接收动作和某一时间间的不进行接收的动作的期间进行说明的(参照图15)。还存在DRX周期的重复次数为1次的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
在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中,将不进行接收的期间当作DRX期间(DRXPeriod)、DRX间隔(DRX Interval)进行说明(参照图15)。
又,在DRX动作期间中,对除DRX期间以外的部分也当作DRX动作期间中的Active进行说明(参照图15)。
作为DRX周期中,移动终端3在DRX动作期间中的Active进行的接收动作的例子,考虑下列(1)~(8)的接收动作。
(1)移动终端3利用下行调度信道确认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数据接收动作
(2)下行L1/L2控制信号的监视动作
(3)测定动作(周边单元测定、本单元测定)
(4)用户数据(Traffic数据)的接收动作
(5)上行时间信息(Timing information时间信息、Timing Advance时间预约(TA))的接收动作
(6)下行参考信号的接收动作
(7)对上行数据的HARQ对应的Ack信号/Nack信号的接收动作
(8)上述(1)~(7)的组合动作
但是,(8)的(1)~(7)组合动作可时间上连续,也可时间上不连续。
下面,说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
说明基站对移动终端的发送数据中应用HARQ的情况。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数据时,实施对该数据的检错处理。作为对基站的应答信号,移动终端在所述检错处理未检测出差错时发送Ack信号,在所述检错处理检测出差错时发送Nack信号。
基站在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时,将新的数据发发送给移动终端,但从移动终端接收Nack信号时,对移动终端重发相同的数据。
从移动终端对基站的发送数据也与上文所述相同地可适用HARQ。
又,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是当作在Active中的DRX周期重复某一时间间的接收动作和某一时间间的不进行接收的动作的期间进行说明的(参照图15)。还存在DTX周期的重复次数为1次的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在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中,将不进行接收的期间当作DTX期间(DTXPeriod)、DTX间隔(DTX Interval)进行说明(参照图15)。
又,在DTX动作期间中,对除DTX期间以外的部分也当作DTX动作期间中的Active进行说明(参照图15)。
作为DTX周期中,移动终端3在DTX动作期间中的Active进行的发送动作的例子,考虑下列(1)~(9)的发送动作。
(1)下行调度器中使用的信息(例如CQI)的发送动作
(2)用于解调(Demoduration)和同步检波(Detection)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动作
(3)上行信道质量测定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发送动作
(4)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动作
(5)用户数据(Traffic数据)的发送动作
(6)进行基站的上行时间测定用的发送动作(例如可考虑Sounding ReferenceSignal、CQI、RACH的发送等)
(7)对下行数据的HARQ对应的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动作
(8)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动作
(9)上述(1)~(8)的组合动作
但是,(9)的(1)~(8)组合动作可时间上连续,也可时间上不连续。
更改上文说明的术语的定义时,也适用于本发明。
例如,作为在DTX周期中移动终端3进行的发送动作,(3)发送上行信道质量测定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时,或(6)作为进行基站的上行时间测定用的发送动作发送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时,可考虑DTX周期变成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发送周期等称法。该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
又,例如作为在DTX周期中移动终端3进行的发送动作,(1)发送下行调度器中使用的信息(例如CQI)时,或(6)作为进行基站的上行时间测定用的发送动作发送CQI时,可考虑DTX周期变成CQI发送周期等称法。该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
又,可将实施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或者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或DTX动作期间的期间的任意一个当作图13的状态2-B应用。
再者,今后的议论中,有可能更改状态的数量或各状态的定义,但技术更改状态数量和各状态定义的情况下,当然也可适用本发明。
图1中,基站控制装置1在其下层具有多个基站2,与处在其下层的的多个基站2进行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收发。还将基站控制装置1称为aGW或RNC等。
基站2在其下层具有多个移动终端3,与处在其下层的多个移动终端3实施无线通信。即,基站2中存在上行和下行的调度器,调度器可作基站2与移动终端3之间的数据收发,并进行调度,以可提高各个移动终端3和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量。调度是指上行和下行调度器对各移动终端控制并指示发送速率、发送功率(容许发送功率、最大容许发送功率)、发送时间、利用频率、利用频率的宽度等。
又,进行使用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数据(控制数据、用户数据)重发控制。还将基站2称为Node B、E-UTRANNode B(E-Node B、eNB)等。
移动终端3与基站2实施无线通信。将移动终端3称为移动站、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等。
这里,说明基站2和移动终端3进行通信的传输信道。
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是基站2对其下层的移动终端3发送通知信息的信道。
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基站2对其下层的移动终端3发送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共享信道(Shared Channel)。
PCH(Paging Channel:播叫信道)是基站2支持网络设定的移动终端3的基于DRX周期(与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DRX周期不同的周期)的移动终端3的非连续接收(间歇接收)的信道。
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移动终端3对基站2发送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共享信道。
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是移动终端3对基站2进行随机发送的信道。
再者,研究多个基站2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协议处理部11将给基站2或基站控制装置1的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并收集从基站2发送的控制数据,用该控制数据实施协议处理等。
应用部12将用户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并收集从基站2发送的用户数据,实施将该用户数据变换成用户使用的形式的处理。
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是暂时存放协议处理部11输出的控制数据和应用部12输出的用户数据并将休眠(sleep)请求信号产生部20产生的休眠请求信号当作控制数据暂时存放的存储器等。
编码器部14实施对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纠错处理等编码处理。
再者,编码器部14也可不实施对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编码处理,而将该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调制部15。
调制部15实施对编码器部14输出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天线16的处理。
天线16将调制部15调制后的数据当作无线信号发送到基站2,并接收从基站2发送的无线信号,将该无线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7。
解调部17实施对从天线16输出的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实施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译码器部18的处理。
译码器部18实施将解调部17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纠错等译码处理,并实施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周期保存部22而将译码后的用户数据输出到应用部12的处理。
即,译码器部18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中表示是否可转移到作为数据暂时接收停止期间的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基站2的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将表示基站2设定的DTX周期的DTX周期信息(停止供给周期信息)输出到DTX周期保存部21,并将表示基站2设定的DRX周期的DRX周期信息(停止供给周期信息)输出到DRX周期保存部22。
但是,也可以译码器部18不实施对解调部17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的译码处理,而将该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2或应用部12等。
再者,由天线16、解调部17、译码器部18和协议处理部11构成基站2的判断结果接收单元。
DTX判断部10例如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中是否存放发送给基站2的数据,如果没有存放发送给基站2的数据,进行主旨为可转移到作为数据的暂停发送期间的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判断。再者,DTX判断部19构成转移判断单元。
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在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可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时,在协议处理部11的指示下,进行产生休眠请求信号并将该休眠请求信号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的处理。
DTX周期保存部21是保存译码器部18译码的控制数据中表示基站2设定的DTX周期的DTX周期信息(停止供给周期信息)的存储器等。
DRX周期保存部22是保存译码器部18译码的控制数据中表示基站2设定的DRX周期的DRX周期信息(停止供给周期信息)的存储器等。
再者,也可将DTX判断部19包含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中。又可将DTX判断部19、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分别包含在协议处理部11中。
控制部23实施构成移动终端3的全部处理部的控制。例如,控制部23取得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可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而且协议处理部11表示可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要点的基站2的判断结果时,按照DTX周期保存部21保存的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保存部22保存的DRX周期信息,实施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例如编码器部14、调制部15)和接收处理部(例如解调部17、译码器部18)的供电。
再者,由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和控制部23构成供电停止单元。
这里,表示控制部23暂停对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情况,但也可做成协议处理部11暂停对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
此实施方式1中,说明控制部23暂停对编码器部14、调制部15、解调部17和译码器部18供电,但停止供电的对象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暂停对协议处理部11、应用部12、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DTX判断部19、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等供电。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结构图。
aGW通信部31实施与基站控制装置1进行数据收发,并将基站控制装置1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的处理。
其它基站通信部32实施与其它的基站2进行数据收发,并实施将其它的基站2发送的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的处理。
协议处理部33除进行与aGW通信部31和其它基站通信部32的信息收发外,还将给移动终端3的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并收集移动终端3发送的控制数据,用该控制数据实施协议处理等。
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是暂时存放协议处理部33输出的控制数据、aGW通信部31和其它基站通信部32输出的用户数据的存储器等。
编码器部35实施对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纠错处理等编码处理。
再者,编码器部35也可不实施对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编码处理,而将该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解调部36。
解调部36实施对编码器部35输出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天线37的处理。
天线37将调制部36调制后的数据当作无线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3,并接收移动终端3发送的无线信号,将该信号输出到解调部38。
解调部38实施对天线37输出的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实施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译码器部39的处理。
译码器部39实施对解调部38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纠错等译码处理,并实施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输出到aGW通信部31、其它基站通信部32、协议处理部33、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下行调度器部42和上行调度器部43而将译码后的用户数据输出到aGW通信部31和其它基站通信部32的处理。
但是,也可做成译码器部39不实施对解调部38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译码处理,而将该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或aGW通信部31等。
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判断译码器部39输出的控制数据中是否包含休眠请求信号,并将其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
再者,协议处理部33在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的判断结果表示包含休眠请求信号的要点时,例如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是否存放发送给移动终端3的数据,如果未存放有发送给移动终端3的数据,进行要点为移动终端3可转移到作为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Active中DRX动作期间的判断。
这里,协议处理部33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但此判断等效于判断基站2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
协议处理部33进行要点为移动终端3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时,将其判断结果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
QoS保存部41是保存基站2与其下层的移动终端3实施收发的服务的质量信息QoS的存储器等。
下行调度器部42在协议处理部33的指示下,实施对基站2的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下行调度。
上行调度器部43在协议处理部33的指示下,实施对基站2的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上行调度。
控制部44实施构成基站2的全部处理部的控制。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接着,说明动作。
移动终端3的DTX判断部19在移动终端3的状态位于图13的状态2「Active(广义)」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步骤ST1)。
即,DTX判断部19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的DTX动作。
这里,作为DTX动作的一个例子,这是移动终端3不发送上行用户数据或用于下行调度的信息(例如CQI)、引导信号(用于上行数据的同步检波补偿、上行数据的相位补偿等的信号)和上行信道质量测定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的动作(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发送)。
或者,也可将DTX动作当作下列(1)~(8)期间以及将它们组合的动作。
(1)不发送用于下行调度的信息(CQI等)
(2)不发送引导信号
(3)不发送上行信道质量测定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4)不发送上行调度请求
(5)不发送上行用户数据
(6)不作进行基站的上行时间测定用的发送
(7)不发送对下行数据的HARQ对应的Ack信号/Nack信号
(8)不发送L1/L2控制信号
例如通过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有没有数据,进行DTX判断部19的是否能进行DTX动作的判断。
具体而言,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没有数据时判断为能进行DTX动作,有数据时判断为不能进行DTX动作。
DTX判断部19将是否能进行DTX动作的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
移动终端3的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在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进行DTX动作的要点的情况下,即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情况下,在协议处理部11的指示下产生休眠请求信号,将该休眠请求信号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
这里,休眠请求信号是具有下列(1)~(5)的全部意思的信号、或者具有(1)~(5)中任一意思或其组合的信号。
(1)意味着移动终端3启动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
(2)意味着移动终端3的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没有发送的数据或没有紧急发送的数据
(3)意味着对基站2请求使图13的状态2「Active(广义)」中的DRX周期和DTX周期一致
(4)意味着请求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中(图13的状态2-B)
(5)意味着请求启动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
再者,休眠请求信号也可当作对基站2通知或传播上述(1)~(5)的全部意思的信号、或者其组合、或者(1)~(5)中任一意思的信号。
如果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将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移动终端3的编码器部14就实施对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存放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的编码处理。
编码器部14实施编码处理,则移动终端3的调制部15对编码处理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输出到天线16。
移动终端3的天线16将调制部15调制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基站2(步骤ST2)。
这里,表示移动终端3将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基站2,但作为休眠请求信号的通知方法,除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外,还有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基站2的天线37接收移动终端3发送的无线信号时,将该无线信号输出到解调部38(步骤ST3)。
基站2的解调部38从天线37接收无线信号时,实施对该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输出到译码器部39。
基站2的译码器部39实施对解调部38解调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的译码处理,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休眠请求信号)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和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
基站2的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从译码器部39接收控制数据时,判断该控制数据中是否包含休眠请求信号,并将其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从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接收表示要点为包含休眠请求信号的判断结果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3是否实施DRX动作(步骤ST4),在当前实施DRX动作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6的处理。或者步骤ST4中也可判断当前移动终端3是否在DRX动作期间中。再者,步骤ST4的处理是可选处理,不是必需处理。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在当前移动终端3未实施DRX动作等情况下,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步骤ST5)。这里,协议处理部33实施判断处理,但也可做成下行调度器部42或上行调度器部43实施判断处理。或者,也可在步骤ST5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转移到DRX动作期间。
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指移动终端3在一定期间不进行控制数据和用户数据的接收。
进一步详细而言,意味着:在指定的DRX周期接收指定的监视器信号并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情况下,继续实施接收动作,而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情况下,停止接收。
或者,也可认为:按指定的定时器,从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恢复到常规接收动作。
后文参照图5的流程图阐述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5的处理内容的详况。
此步骤ST5中判断为不能进行DRX动作时,可用定时器等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步骤ST5的判断。
判断移动终端3能进行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时,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使基站2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TR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6)。
协议处理部33如上文所述那样进行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的判断时,即进行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时,将其判断结果作为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
协议处理部33将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存放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时,基站2的编码器部35实施对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存放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的编码处理。
编码器部35实施编码处理,则基站2的调制部36对编码处理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天线37。
基站2的天线37将调制部36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当作无线信号(判断结果信号(信息)、转移通知信号(信息)、转变通知信号(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3(步骤ST7)。
这里,表示在实施步骤ST6的处理后实施步骤ST7的处理,但也可将步骤ST7的处理与步骤ST6的处理同时实施,还可在实施步骤ST6的处理前实施。
又,这里表示基站2将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3,但作为判断结果的通知方法,除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外,还有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再者,步骤ST2的处理中使用存在基站2对移动终端3的应答信号(ACK信号/NACK信号)的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发送休眠请求信号时,也就是使用有基于HARQ的高速重发控制的支持的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将休眠请求信号从移动终端3发送到基站2时,也可将该应答信号(ACK信号/NACK信号)与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合在一起发送。
此情况下,与使用另外的信道(例如DL-SCH)发送控制数据的情况相比,进一步在不需要下行调度方面、能延迟(Delay)短地通知控制数据(判断结果)方面有利。
移动终端3的天线16接收基站2发送的无线信号时,将该无线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7(步骤ST8)。
移动终端3的解调部17从天线16接收无线信号时,实施对该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译码器部18。
移动终端3的译码器部18实施对解调部17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的译码处理,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
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判断是否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9)。
步骤ST1的处理中,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取得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而且协议处理部11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要点的基站2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时,实施要点为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判断,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10)。
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时,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步骤ST11)。
即,控制部23按照DTX周期保存部21保存的DTX周期信息表示的周期,暂停对数据发送处理部(例如译码器部14、调制部15)的供电。
而且,按照DRX周期保存部22保存的DRX周期信息表示的周期,暂停对数据接收处理部(例如解调部17、译码器部18)的供电。
又在按照DTX周期信息可以暂停供电的期间与按照DRX周期信息可以暂停供电的期间重叠的期间中,也可以暂停对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
这里,表示控制部23暂停对编码器部14、调制部15、解调部17和译码器部18供电,但只不过是停止供电对象的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暂停对协议处理部11、应用部12、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DTX判断部19、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等供电。
步骤ST1的处理中,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取得虽然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但是协议处理部11表示不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要点的基站2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时(或者没取得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结果时),不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仅进行DTX动作(步骤ST12)。
即,控制部23不停止对数据接收处理部(例如解调部17、译码部18)供电,按照DTX周期保存部21保存的DTX周期信息表示的周期,暂停对数据发送处理部(例如译码器部14、调制部15)供电。
或者,由于不能暂停对接收处理部供电,可不进行暂停对发送处理部供电的处理。
以下,详细说明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5的处理内容。
图5是表示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5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内是否存放其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发送等待数据(步骤ST21)。
这里,表示协议处理部33确认有没有数据,但也可做成下行调度器部42或上行调度器部43通过协议处理部33确认有没有数据,还可做成直接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内有没有数据。
又,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确认QoS保存部41保存的服务的QoS,即确认发送来「休眠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3与基站2实施收发的服务的QoS(步骤ST22)。
这里表示协议处理部33确认服务的QoS,但也可做成下行调度器部42或上行调度器部43通过协议处理部33确认服务的QoS,还可做成直接确认QoS保存部41保存的服务的QoS。
又,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掌握的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下行调度中使用的信息(例如CQI等)(步骤ST23)。
这里表示协议处理部33确认移动终端3的下行调度中使用的信息,但也可做成上行调度器部43通过协议处理部33确认下行调度中使用的信息,还可做成直接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掌握的下行调度中使用的信息。
又,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的调度负载(步骤ST24)。
这里表示协议处理部33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的调度负载,但也可做成上行调度器部43通过协议处理部33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的负载,还可做成直接确认下行调度器部42的负载。
再者,步骤ST21~ST24的处理可同时实施,也可按任意顺序实施。又可使全部步骤的处理都不实施。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根据步骤ST21~ST24中确认的信息,判断该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步骤ST25)。
下面,说明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25的判断处理的具体例。
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21中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内存放发送来「休眠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3的发送等待数据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
这是因为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内存放发送来「休眠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3的发送等待数据时判断为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则DRX动作期间中,该移动终端3不能进行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存放的数据的接收动作。
又,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22中确认的不存在QoS保存部41的服务的QoS,即发送来「休眠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3与基站2实施收发的服务的QoS,对实时性的要求高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
这是因为服务的QoS对实时性的要求高时判断为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则DRX动作期间中,例如即使基站控制装置1发送来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数据,却不能将该用户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3,不能满足要求的QoS。
又,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23中确认的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下行调度中使用的信息(例如CQI)表示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即使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存在对该移动终端3的发送等待数据,也判断为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
这是因为:CQI的值表示质量不好的情况下,即使对该移动终端3高速发送数据,接收出错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与对该移动终端3发送数据相比,一面实现该移动终端3的低耗电化一面对按照CQI值表示质量好的移动终端3分配无线资源的动作更能提高作为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量。
又,协议处理部33在步骤ST24中确认的下行调度的负载高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能进行发送来「休眠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3的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
使移动终端3实现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对下行调度器部42而言在每一DRX周期需要确保确认该移动终端3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接收信号的资源方面、不能对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的移动终端3进行发送方面、需要判断是否能转变到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期间方面等,比常规接收动作负载高。因此,存在负载上不能支持下行调度器部42的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的情况。
这里,表示协议处理部33判断是否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但作为协议处理部33的替代,也可以用下行调度器部42或上行调度器部43的任意一方,或者下行调度器部42和上行调度器部43联合进行判断。
而且,用于判断的信息可以是步骤ST21~ST24中确认的信息以外的,也可以不用步骤ST21~ST24中确认的全部信息。
至此判明,根据本实施方式1,结构上做成移动终端3判断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情况下,若基站2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暂停对移动终端3的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所以取得能有效实现移动终端3的低耗电化等效果。
即,移动终端3在不实施Active中(广义)的DTX动作的情况下(实施发送动作的情况下),接通移动终端3的发送处理部(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所以即使进行DRX动作也不能实现有效的低耗电化。
然而,通过将仅移动终端3能知道的信息(例如移动终端3的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有没有数据)产生的「休眠请求信号」通知基站2,基站2能更积极地将DRX动作与DTX动作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由此,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移动终端3的低耗电化。结果,能加长移动终端3的等待接收数据和连续通话时间。
再者,此实施方式1表示移动终端3将「休眠请求信号」发送到基站2,但也可在移动终端3不进行休眠请求时,移动终端3将「不请求休眠信号」发送到基站2。
下面,用图16说明使用「不请求休眠信号」时的动作。
步骤号与图4相同的地方进行与图4中说明的同样的处理,这里省略说明。
移动终端和基站中,考虑处于图13的状态2-A「Active(狭义)」的情况(步骤ST1601)。
移动终端3的DTX判断部19在移动终端3的状态处于图13的状态2「Active(狭义)」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步骤ST1602)。
即,DTX判断部19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的DTX动作。
这里,作为DTX动作的一个例子,作为移动终端3不发送上行用户数据或用于下行调度的信息(例如CQI)、引导信号(用于上行数据的同步检波补偿、上行数据相位补偿的信号)和上行信道质量测定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的动作(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非连续发送)进行说明。
通过例如确认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有没有数据,进行DTX判断部19的是否能进行DTX动作的判断。
具体而言,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没有数据时判断为能进行DTX动作,有数据时判断为不能进行DTX动作。
DTX判断部19将是否能进行DTX动作的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
移动终端3的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在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不能进行DTX动作的要点的情况下,即表示不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情况下,在协议处理部11的指示下,产生不请求休眠信号,将该不请求休眠信号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
这里,不请求休眠信号是具有下列(1)~(6)的全部意思的信号、或者具有(1)~(6)中任一意思或其组合的信号。
(1)意味着移动终端3结束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
(2)意味着移动终端3的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有发送的数据或有紧急发送的数据
(3)通知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内的数据量
(4)请求分配(调度)上行资源
(5)请求Active状态继续
(6)意味着请求结束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
再者,不请求休眠信号也可当作对基站2通知或传播上述(1)~(6)的全部意思的信号、或者其组合、或者(1)~(6)中任一意思的信号。
如果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将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移动终端3的编码器部14就实施对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存放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的编码处理。
编码器部14实施编码处理,则移动终端3的调制部15对编码处理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输出到天线16。
移动终端3的天线16将调制部15调制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基站2(步骤ST1603)。
这里表示移动终端3将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基站2,但作为不请求休眠信号的通知方法,除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外,还有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基站2的天线37接收移动终端3发送的无线信号时,将该无线信号输出到解调部38。
基站2的解调部38从天线37接收无线信号时,实施对该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输出到译码器部39。
基站2的译码器部39实施对解调部38解调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的译码处理,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不请求休眠信号)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和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
基站2的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从译码器部39接收控制数据时,判断该控制数据中是否包含不请求休眠信号,并将其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33。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从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接收表示要点为包含不请求休眠信号的判断结果时,判断不启动Active中的DTX动作,并返回步骤1601的处理。
另一方面,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在从休眠请求信号判断部40未收到表示包含不请求休眠信号的要点的判断结果的情况下,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步骤ST5)。
此步骤ST5中判断为不能进行DRX动作的情况下,使用定时器等,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实施步骤ST1604和步骤ST5。
步骤ST1604和步骤ST5可为任意顺序。
步骤ST5中判断为能进行DRX动作时,进行步骤ST6、步骤ST7的处理。
移动终端3的解调部17从天线16接收无线信号时,实施对该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译码器部18。
移动终端3的译码器部18实施对解调部17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的译码处理,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
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判断是否收到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通知(步骤ST1605)。
步骤ST1605中判断为收到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的通知时,进行步骤ST10、ST11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T1605中判断为未收到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的通知时,进行步骤ST12的处理。
又,此实施方式1中,表示基站2将表示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3,但也可以在基站2进行要点为能转变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时,将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指示发送给移动终端3,并且移动终端3按照基站2的转变指示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下面,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判断为移动终端3能进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时,决定最佳的用于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的DRX周期和用于Active(广义)中的DTX动作的DTX周期,以便减小移动终端3的耗电(步骤ST31)。
这里,最佳DRX周期和最佳DTX周期是指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电源的期间尽量长(在最佳时间范围长)的周期。
作为具体例子,可考虑将DRX周期和DTX周期确定为相等的周期的情况,或将DRX周期和DTX周期确定为呈倍数的周期以便使DRX周期和DTX周期协调的情况等。又,作为另一例子,可考虑将DRX期间和DTX期间确定为相等的期间的情况,或将DRX期间和DTX期间确定为呈倍数的期间以便使DRX期间和DTX期间协调的情况等。
下文详细说明将DRX周期和DTX周期确定为相等的周期等的情况,但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将DRX期间和DTX期间确定为相等的期间等。
下面,用图7说明尽量加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的方法的具体例子。
图7中,发送动作不执行期间与接收动作不执行期间重叠的部分成为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
图7的模式1表示一例图6的步骤ST31中未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的情况(相当于实施方式1)。
图7的模式2表示一例图6的步骤ST31中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以便尽量加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的情况。
作为模式2中决定的DTX周期和DRX周期,可考虑下列(1)~(3)的状态。
(1)使DTX周期与DRX周期相等
(2)使DTX周期为DRX周期的倍数(使DRX周期和DTX周期为呈倍数的周期)
(3)使DTX周期为DRX周期的约数(使DRX周期和DTX周期为呈倍数的周期)
图7的模式3表示一例图6的步骤ST31中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并将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起点(Starting Point)决定为同一时刻以便尽量加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的情况。可认为使DRX周期与DTX周期协调也包含调整所述起点。
使这时的DTX周期起点与DRX周期起点一致,不一定是仅时间上完全一致的情况,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偏移。
偏移可考虑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时间偏移,还可考虑DRX动作期间中Active期间需要的时间与DTX动作期间中Active期间需要的时间不同时产生的偏移等。
模式3与模式2相比,能加长可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
图17的模式4表示一例图6的步骤ST31中使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起点一致以便尽量加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的情况。可认为使DRX周期与DTX周期协调也包含调整所述起点。
仅重复1次DTX周期或DRX周期等情况下,即使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由于仅利用1次所以没有太大意义。
使用模式4使DTX周期与DRX周期的起点一致时,仅重复1次DTX周期或DRX周期等情况下,可加长能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
使这时的DTX周期起点与DRX周期起点一致,不一定是仅时间上完全一致的情况,也可以存在一定的偏移。
偏移可考虑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时间偏移,还可考虑DRX动作期间中Active期间需要的时间与DTX动作期间中Active期间需要的时间不同时产生的偏移等。
再者,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时,也可考虑图5所步骤ST21~ST24中确认的信息「有没有下层的移动终端3的发送等待数据」、「服务的QoS」、「下行调度器使用的信息」、「下行调度器部的负载」等并作决定。
又,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时,也可将用于Active中(广义)DTX周期定为无限大。
将DTX周期定为无限大时,移动终端3在Active中(广义)的DRX/DTX动作期间中不发送用于下行调度的信息(CQI等)。
又,DTX周期和DRX周期的决定处理也可由下行调度器部42或上行调度器部43的任意一方进行,或者下行调度器部42与上行调度器部43联合进行,以代替协议处理部33。
这里表示在步骤ST6前实施步骤ST31的处理,但也可与步骤ST6同时地实施步骤ST31的处理。
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时,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也使基站2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6)。
接着,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将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的判断结果,即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结果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并将DTX周期和DRX周期的决定结果(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信息)党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
但是,将DTX周期信息取为包含表示DTX周期的指示符的信息。而且,将DRX周期信息取为包含表示DRX周期的指示符的信息。
如果协议处理部33将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存放在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基站2的编码器部35就实施对发送数据缓冲器部34存放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的编码处理。
编码器部35实施编码处理,则基站2的调制部36对编码处理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输出到天线37。
基站2的天线37将调制部36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3(步骤ST32)。
这里表示基站2将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3,但作为判断结果和决定结果的通知方法,除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外,还有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DTX周期和DRX周期的通知也可限于在改变周期时进行通知,还可不管周期改变,经常通知。
又,也可通知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起点(Starting Point)。用时隙号、帧号、码元号等通知起点。
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起点的通知也可限于在改变起点时进行通知,还可不管起点改变,经常通知。
再者,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步骤ST2的处理中使用存在基站2对移动终端3的应答信号(ACK信号/NACK信号)的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发送休眠请求信号时,也就是使用有基于HARQ的高速重发控制的支持的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将休眠请求信号从移动终端3发送到基站2时,也可将该应答信号(ACK信号/NACK信号)与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合在一起发送。
此情况下,与使用另外的信道(例如DL-SCH)发送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的情况相比,进一步在不需要下行调度方面、能延迟(Delay)短地通知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方面有利。
移动终端3的天线16接收基站2发送的无线信号时,将该无线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7(步骤ST33)。
移动终端3的解调部17从天线16接收无线信号时,实施对该无线信号的解调处理,并将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输出到译码器部18。
移动终端3的译码器部18实施对解调部17解调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决定结果)的译码处理,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输出到协议处理部11。而且,将译码后的控制数据(决定结果)输出到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周期保存部22。
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判断是否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9)。
步骤ST1的处理中,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取得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而且协议处理部11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要点的基站2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时,实施要点为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判断。
移动终端3的DTX周期保存部21从译码器部18接收译码后的控制数据(DTX周期信息)时,即接收基站2发送的DTX周期信息时,保存该DTX周期信息(步骤ST34、ST35)。
移动终端3的DRX周期保存部22从译码器部18接收译码后的控制数据(DRX周期信息)时,即接收基站2发送的DRX周期信息时,保存该DRX周期信息(步骤ST34、ST35)。
再者,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周期保存部22将译码器部18输出的DTX周期信息或DRX周期信息在已保存的DTX周期信息或DRX周期信息上进行覆盖保存或者另行保存。
又,从译码器部18接收表示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信息的起点的信息时,一起保存该起点。
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实施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时,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步骤ST10)。
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时,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步骤ST11)。
即,控制部23按照DTX周期保存部21保存的DTX周期信息表示的周期,暂停对数据发送处理部(例如译码器部14、调制部15)的供电。
而且,按照DRX周期保存部22保存的DRX周期信息表示的周期,暂停对数据接收处理部(例如解调部17、译码器部18)的供电。
又可在能按照DTX周期信息暂停供电的期间与能按照DRX周期信息暂停供电的期间重叠的期间中,暂停对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
这里,说明了控制部23暂停对编码器部14、调制部15、解调部17和译码器部18供电,但只不过是停止供电对象的一个例子,例如也可以暂停对协议处理部11、应用部12、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DTX判断部19、休眠请求信号产生部20、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等供电。
步骤ST1的处理中,移动终端3的控制部23取得虽然DTX判断部19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但是协议处理部11表示不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要点的基站2的控制数据(判断结果)时,不使移动终端3的状态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仅进行DTX动作(步骤ST12)。
即,控制部23不停止对数据接收处理部(例如解调部17、译码部18)供电,只在DTX周期保存部21保存的DTX周期信息表示的期间,暂停对数据发送处理部(例如译码器部14、调制部15)供电。
另外由于不能暂停对接收处理部供电,可不进行暂停对发送处理部供电的处理。
至此判明,根据本实施方式2,结构上做成移动终端3从基站2接收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信息时,按照该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信息暂停对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所以能仅在考虑移动终端3的状况和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状况决定的最佳期间停止供电;结果,取得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移动终端3的低耗电化等效果。
即,根据此实施方式2,除上述实施方式1的效果外,还能得到下列效果。
具有能每次判断转变到Active中(广义)的DRX/DTX动作期间,考虑该时间点的移动终端3的状况和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状况决定最佳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这一有利点。
此外,还能通过使DTX周期和DRX周期的起点一致,同时作发送动作的执行和接收动作的执行。由此,能进一步加长可关断移动终端3的仅用于无线通信的部分的电源的期间。
结果,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移动终端3的低耗电化,可加长移动终端3的等待接收时间和连续通话时间。
又,考虑在步骤ST31中使用模式2将DTX周期和DRX周期决定得相等的情况。
说明一例该情况的从DRX周期、DTX周期的基站对移动终端的通知方法和DRX周期、DTX周期的移动终端的应用方法。
该情况下,步骤ST32中,基站对移动终端能仅通知DTX周期(或DTR周期)。
仅收到DTX周期的移动终端将收到的DTX周期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周期保存部22(步骤ST35)。或者,仅收到DRX周期的移动终端将收到的DRX周期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周期保存部22。其后,利用保存的相等的周期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
由此,能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信息(周期)。这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上有益。
又,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的情况下,还能将DTX周期保存部21和DRX保存部22做成1个保存部。由此,能得到削减移动终端的硬件的效果。
还可考虑在步骤ST31用模式2协调(所述模式2中的倍数、约数等一定的关系、模式3、模式4等)并决定DTX周期和DRX周期的情况。
说明一例该情况的从DRX周期、DTX周期的基站对移动终端的通知方法和DRX周期、DTX周期的移动终端应用方法。
该情况下,步骤ST32中,基站对移动终端能仅通知与DTX周期(或DRX周期)协调的关系。
仅收到与DTX周期协调的关系的移动终端将收到的DTX周期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将根据与DTX周期协调关系计算的结果保存在DRX周期保存部22(步骤ST35)。或者,仅收到与DRX周期协调的关系的移动终端将根据与DRX周期协调关系计算的结果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将DRX周期保存在DRX周期保存部22。其后,利用保存的周期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
由此,能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信息(周期)。这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上有益。
又,协调的关系(倍数、约数、一定的关系)为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事先同意的值(静态:Static)的情况下,步骤ST32中不必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协调的关系。由此,能进一步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信息(周期)。这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上有益。
上述信息的削减同样适用于模式3以及模式4,同样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下面,说明变形例1。
基站中,可根据条件改变DRX周期和DTX周期的决定方法。作为一个例子,(1)仅在满足条件时执行步骤ST31,例如使DRX周期和DTX周期相等或协调;不满足条件时不执行步骤ST31。
(2)满足条件时执行步骤ST31,例如使DRX周期和DTX周期相等或协调;不满足条件时也执行步骤ST31,例如考虑按与满足条件时不同的关系使DRX周期与DTX周期协调等。
作为条件的具体例子,有「是否维持上行同步」、「DRX周期(或DTX周期)是否大于阈值」、「从最后接收TA开始的经历时间是否大于阈值」等。
作为变形例1的一个例子,考虑作为在DTX周期移动终端3进行的发送动作称为进行基于基站的上行时间测定用的发送动作的情况。
在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维持上行同步时,需要决定满足维持上行同步的DTX周期。
另一方面,不维持上行同步时,不需要决定满足维持上行同步的DTX周期。因此,存在另外的是否满足条件决定DRX周期、DTX周期的方法的优点。
具体而言,在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维持上行同步时执行步骤ST31,不维持时不执行步骤ST31。当然,也可维持时不执行步骤ST31,不维持时执行步骤ST31。
由此,例如能在维持上行同步时使DRX周期和DTX周期以及起点相等(模式3),不维持上行同步时DRX周期和DTX周期等不同。
又,考虑步骤ST32中例如基站仅将DRX周期和起点通知移动终端的情况。
此情况下,移动终端在维持上行同步时,将步骤ST33中通知的DRX周期和起点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DRX周期保存部22,也适用于DTX动作。
另一方面,不维持上行同步时,将步骤ST33中通知的DRX周期和起点仅保存在DRX周期保存部22,不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不适用于DTX动作。这时,DTX动作可遵照以前的DTX周期保存部21的内容进行。
这样做,能实现既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的通知信息(周期)又另外实施按是否满足条件决定DRX周期、DTX周期的方法。
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的通知信息,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上有益。可与周期分开地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是否维持此情况的上行同步。这种情况下,与通知DTX周期的信息量相比,表示是否维持上行同步的参数的信息量小,所以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观点上有益。
又,此实施方式2和变形例1中,阐述基站将DRX周期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情况,但存在预先决定DRX周期(或DTX周期)的情况。该情况也能应用上述例子。
作为具体例子,在步骤ST32通知是否能进行DRX动作的判断结果时,移动终端将预先决定的DRX周期保存在DTX周期保存部21(步骤ST35)。其后,利用保存的相等的周期进行DRX动作和DTX动作。
预先决定的DRX周期(或DTX周期)可以是作为静态的移动通信系统决定的值,也可以用准静态地启动无线载体时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L3消息等通知。
再者,此实施方式2和变形例1中,表示移动终端3将「休眠请求信号」发送给基站2,但也可在移动终端3不进行休眠请求时,移动终端3将「休眠请求信号」发送给基站2。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使用「不请求休眠信号」时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图18的详细说明与图6的说明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又,此实施方式2中,表示基站2将表示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3,但也可基站2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时,将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转变指示发送给移动终端3,并且移动终端3按照基站2的指示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上述实施方式1、2中,表示移动终端3判断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并且在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时,基站2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则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但也可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或者也可决定是否使处理量优先),并将表示其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给基站2。
此情况下,协议处理部11构成优先决定单元,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编码器部14、调制部15和天线16构成参数发送单元。
即,此实施方式3中,在表示移动终端3的能力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ies)中设置表示移动终端3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参数。此实施方式3中说明设置表示移动终端3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参数,但也可设置表示移动终端3是否使处理量优先的参数。
此参数不是每一移动终端3固有的值,可根据移动终端3的状态、用户的意思等改变。
或者,也可包含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参数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ies)整个改变。
从实施方式3中,上述的包含参数的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即使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时(添加时、发送时、位置登记时等)以外的情况,也能从移动终端3通知网络侧。
具体而言,在改变表示移动终端3的能力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ies)时进行通知。或者,未改变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时,以事先决定的周期进行通知。在改变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时进行通知的情况下,可仅通知改变的参数,也可通知整个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
下面,具体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
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改变时,或者在每一事先决定的周期,将包含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参数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当作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
移动终端3的编码器部14实施对发送数据缓冲器部13存放的作为控制数据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的编码处理。
移动终端3的调制部15对编码器部4编码处理后的作为控制数据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进行调制,天线16将调制部15调制后的控制数据当作无线信号发送给基站2(步骤ST41)。
这里表示移动终端3将包含参数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当作控制数据发送给基站2,但也可仅将该参数发送给基站2。
这里说明一例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
例如,以插入节点型个人计算机的卡槽口的形态利用移动终端3的情况下,成为「低耗电优先顺序:低」或「处理量优先顺序:高」。
又,以手机形态利用移动终端3的情况下,成为「低耗电优先顺序:高」或「处理量优先顺序:低」。
这是因为这些情况下,节点型个人计算机的电池容量大于手机的电池容量。
此实施方式3中表示移动终端3将包含参数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ies)当作控制数据发送给基站2,但作为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Capabilities)的具体通知方法,有利用称为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的协议映射到层3消息的方法、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作为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这时,做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的「休眠请求信号」同时通知,则直接表示「休眠请求信号」的对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移动终端3的请求优先度,是有效的。
特别地,揭示了将「休眠请求信号」和「低耗电优先度(处理量优先度)」两者映射到物理信道进行通知时有效的映射方法。
以往(3GPP Release 6标准TS25.309等)存在映射到物理信道的称为「HappyBit(快乐位)」的L1信令(物理信道映射信号)。
「Happy Bit」是指对基站2通知移动终端3是否满足为上行数据发送而基站2的上行调度器部43供给移动终端3的当前「服务准许Serving Grant值」的上行方向指示符。
即,仅在上行数据发送时有意义的指示符。换句话说,「休眠请求信号」中有请求的情况下,由于在移动终端3决定启动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所以没有发送「Happy Bit」的意思,有发送「低耗电优先度(处理量优先度)」的意思。
反之,「休眠请求信号」中无请求的情况下,由于移动终端3不决定启动Active中的DTX动作期间的要点,所以有发送「Happy Bit」的意思,没有发送「低耗电优先度(处理量优先度)」的意思。
不下功夫地将「Happy Bit」、「休眠请求信号」、「低耗电优先度(处理量优先度)」当作LI信令映射到物理信道时,需要3位。
例如,图9所示那样进行映射,则能用2位将同量的信息从移动终端3通知基站2,可将对物理信道的映射减少1位。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意义上有效。
图9是一个例子,只要是根据「休眠请求信号」有没有请求将另一位表示的信息切换为「Happy Bit」或「低耗电优先度(处理量优先度)」的映射,可认为与这里揭示的技术等同。
天线37接收移动终端3发送的无线信号时,基站2的解调部38对该无线信号进行解调(步骤ST42)。
基站2的译码器部39实施对解调部38解调后的作为控制数据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进行译码处理,并将译码处理后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保存在协议处理部33(步骤ST43)。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参照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中包含的参数,确认移动终端3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是否使处理量优先)(步骤ST44)。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在移动终端3使低耗电优先时,进行能转变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动作,以便实现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步骤ST45)。
例如,使图4的序列有效,基站2受理移动终端3发送来的休眠请求信号,进行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在移动终端3不使低耗电优先时(使处理量优先时),不实现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进行不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动作(步骤ST46)。
例如,不进行是否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动作期间的判断。
至此判明,根据此实施方式3,构成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并将表示该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给基站2,所以能进一步有效实现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取得能实现最合适的削减移动终端3耗电的效果。
又,根据此实施方式3,能得到下列效果。
改变表示移动终端3的能力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时通知参数,或者即使不改变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也以事先决定的周期进行通知,从而即使移动终端3为Active(图13的状态2)中,移动终端3也能对基站2通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此效果在想法在称为时常连接的想法的分组通信方式中更显著。其原因在于,由于时常连接,RRC连接次数少,以已有技术原样能通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的可能时间少。
由此,即便是在Active中(图13的状态2),移动终端3也能对基站2通知使实现低耗电和提高处理量哪个优先的参数的改变,可进一步有效实现Active(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结果,能实现最合适的削减移动终端3的耗电。
作为变形例1,可做成能在步骤ST44中,基站确认移动终端3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或使处理量优先)并判断为使低耗电优先时,在步骤ST45将DRX周期、DTX周期设定为阈值X以上。
另一方面,也可在步骤ST44中,基站判断为不使低耗电优先时,在步骤ST46将DRX周期、DTX周期设定为短于阈值X。
DRX周期、DTX周期的长度影响移动终端的低耗电,周期长则能使移动终端关断电源的期间长,所以容易实现低耗电化。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符合移动终端状态的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取得能实现优化移动终端3的耗电削减的效果。
变形例1做成从移动终端对基站分别通知「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是否使(容许)DRX周期更长优先」或「是否使(容许)DTX周期更长优先」也能实现。
作为变形例2,可在步骤ST44中,基站确认移动终端3是否使处理量优先(或是否使低耗电优先)并判断为不使处理量优先时,在步骤ST45容许上行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不维持上行同步。
另一方面,也可在步骤ST44中,基站在移动终端3判断为使处理量优先时,在步骤ST46不容许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不维持上行同步。
不维持上行同步的情况下,从移动终端对基站发送数据(控制数据、用户数据)时需要在发送数据前建立上行同步的步骤。
另一方面,维持上行同步的情况下,不需要这种步骤。因此,是否维持上行同步会影响处理量。因此,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符合移动终端状态的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取得能实现最合适的削减移动终端3的耗电的效果。
变形例2做成从移动终端对基站分别通知「是否使处理量优先(是否使低耗电优先)」和「是否维持上行同步」的参数也能实现。
实施方式4
上述实施方式3表示移动终端3将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决定结果的参数包含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中,并将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发送给基站2,但,也可不将所述参数包含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中,而与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分开地将所述参数发送给基站2。
再者,移动终端3在所述参数改变时,或未改变时也在每一事先决定的周期将所述参数发送给基站2。
根据此实施方式4,取得不改变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的功能而能通知所述参数的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2也能用于此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5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上述实施方式3中,表示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将表示该决定内容的参数包含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中,并将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发送给基站2,但,也可在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时,以电池的剩余容量为基准进行决定。
具体如下。
首先,移动终端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进行电池剩余容量的确认(步骤ST51)。
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将电池剩余容量与规定的阈值(需要使低耗电优先的下限电池剩余容量)比较,如果该电池剩余容量小于规定的阈值,进行要点为使低耗电优先的决定(要点为不使处理量优先的决定)。另一方面,该电池剩余容量超过规定的阈值,则进行要点为不使低耗电优先的决定(要点为使处理量优先的决定)(步骤ST52)。
再者,也可做成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考虑是否正在对电池充电,以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这是因为如果电池正在充电,可不介意电池剩余容量,而进行使处理量优先的动作。
规定的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规定值,也可以是根据高端层的通知或计算求出的值。
步骤ST41~ST46的处理内容与上述实施方式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也可做成不将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包含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中,与移动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ies)分开地将所述参数发送基站2。
此实施方式5表示移动终端3将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给基站2,但也可做成移动终端3将电池剩余容量发送给基站2,基站2以电池剩余容量为基准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进行电池剩余容量的确认(步骤ST51)。
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确认电池剩余容量,就将电池剩余容量发送给基站2(步骤ST61)。
作为电池剩余容量的通知方法,有例如利用称为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的协议以层3消息通知基站2的方法等。又有映射到物理信道的方法、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的方法等。
再者,也可做成移动终端3的协议处理部11(或控制部23)确认电池剩余容量时,确认电池是否正在充电,如果电池正在充电,当作电池剩余容量最大(或无限大),发送给基站2。或者,也可与电池剩余容量分开,将表示是否正在充电的参数发送给基站2。或者,也可不发送电池剩余容量,而将表示是否正在充电的参数发送给基站2。
作为发送给基站2的信息,考虑下列(1)~(3)。
(1)发送电池剩余容量的绝对值
(2)发送电池剩余容量对电池容量的比率
(3)发送指示符
发送指示符的情况与发送电池剩余容量绝对值或电池剩余容量对电池容量的比率的情况相比,能削减发送的信息量。因此,在有效利用无线资源方面有利。图12是表示一例指示符的说明图。
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或控制部44)从移动终端2接收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T62),就对电池剩余容量与规定的阈值(需要使低耗电优先的下限电池剩余容量)进行比较(步骤ST63)。
如果电池剩余容量小于规定的阈值,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或控制部44)进行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动作(步骤ST45)。
另一方面,如果电池剩余容量超过规定的阈值,进行不能转移到Active中的DRX/DTX动作期间(图13的状态2-B)的动作(步骤ST46)。
此实施方式5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方式3、4相同,也能按移动终端3的剩余容量大时使处理量优先而电池剩余容量小时使低耗电优先的方式进行动作。结果,能有效实现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
上述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2也能用于此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6
上述实施方式5表示以电池剩余容量为基准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但也能做成用户对移动终端3输入自己的意思(表示是否使低耗电优先的意思),并且移动终端3以用户的意思为判断基准,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
或者,可做成移动终端3将用户的意思发送给基站2,基站2以用户的意思为判断基准,决定是否使低耗电优先。
此实施方式6的情况下,能按照是否使低耗电优先(或是否使处理量优先)的用户意思进行动作,因而能与用户的意思一致地有效实现Active(广义)中(图13的状态2)的低耗电化。
上述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2也能用于此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7
非专利文献6表示从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DRX周期连同首发数据。通常利用L1/L2控制信号将DRX周期连同首发数据一起通知。
另一方面,LTE系统中,在研究在下行数据发送和上行数据发送中应用HARQ。应用HARQ(Hybird ARQ)的情况下,例如在下行链路上,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移动终端将与该数据的接收状况相应的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数据接收成功时发送Ack信号,失败时发送Nack信号。
基站从移动终端收到Ack信号时发送新数据,但收到Nack信号时进行重发。即,基站会进行重发直到从移动终端接收表示接收成功的Ack信号为止。
非专利文献6中,接收Ack信号后,从预先决定的定时器时间结束后开始对DRX周期计数。
然而,应用HARQ产生重发的情况下,产生基站将DXR周期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的问题。
基站在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时间点必须决定接着给移动终端分配资源的时间。然而,基站将DXR周期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则从移动终端送回Nack信号从而需要重发的情况下,后面必须将按首发数据分配作用的时间改变该份额。即,基站在必须每次重发时改变对移动终端分配资源的时间。
这样,考虑重发的情况下,产生基站的调度负载增大的问题。
此实施方式7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揭示在下行链路上,基站用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信息的方法。
图19是表示一例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中,下行链路上,全白表示数据,横线表示不包含DRX周期(DRX时间间隔)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斜线表示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而且,上行链路中,从移动终端对基站发送Ack信号、Nack信号。
如图19所示,基站并非以往那样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而是用收到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Ack信号后的不附带数据的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发送该DRX周期信息。
基站发送下行首发数据后,从移动终端收到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下一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发送DRX周期(A)信息(参照图中的(1)),并转移到DRX动作。
DRX动作后,没有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仅发送L1/L2控制信号。此L1/L2信号可包含DRX周期信息(参照图中的(2))。
包含DRX周期信息时,更新DRX周期(B),并转移到DRX动作。再者,不包含DRX周期信息时,可预先决定应用前面的DRX周期。
接着,DRX动作后产生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将下行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连同该下行数据一起发送。
同样,DRX动作后,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数据而接收结果不成功时,对基站发送Nack信号。
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Nack信号的基站发送下行重发数据。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连同下行重发数据一起发送。
接着,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数据且接收结果成功时,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的基站在下一发送L1/L2控制信号的时间对移动终端发送包含DRX周期信息(参照图中的B)的L1/L2控制信号。
图19中,在(3)中,DRX周期(B)对(2)没有改变,却发送包含DRX周期(B)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但DRX周期没有改变时,可不包含DRX周期(B)信息,也可以是通知转移到DRX动作的信息(触发信息)。
有下行数据时,可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起点)取为基站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后对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没有下行数据时,可取为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图20是表示一例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基站判断是否产生对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步骤ST3201),产生下行数据时,将不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连同下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ST3202)。
移动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步骤ST3203),判断数据的接收状态(步骤ST3204)。
移动终端在接收结果成功时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ST3205),并在接收结果失败时将Nack发送给基站(步骤ST3206)。
基站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接收结果(Ack信号/Nack信号)(步骤ST3208),判断是Ack信号还是Nack信号(步骤ST3209)。
判断结果是Nack信号时,发送下行重发数据(步骤ST3210)。但是,不将DRX周期信息与重发数据一起发送。
移动终端在发送Nack信号时,接收下行重发数据(步骤ST3207),再次判断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并按照其判断结果将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重复发送下行重发数据,直到来自移动终端的接收判断结果为Ack信号。
移动终端在下行重发数据的接收状态判断结果为成功时,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来自移动终端的接收判断结果为Ack信号时,发送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后(步骤ST3211),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3213)。
移动终端收到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后(步骤ST3212),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3215)。
基站在DRX周期后能对该移动终端进行调度,转移到工作(Active)(步骤ST3214)。而且,移动终端在DRX周期后为Active(步骤ST3216)。
再者,基站中不产生对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基站发送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步骤ST3211),转移到DRX动作。
移动终端接收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时(步骤ST3212),在该L1/L2控制信号包含的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3215)。
然后,基站在DRX周期后,能对该移动终端进行调度,转移到工作(Active)(步骤ST3214)。而且,移动终端在DRX周期后为Active(步骤ST3216)。
例如,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在有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取为包含基站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后对移动终端发送的DRX周期信息的L1/L1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在没有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取为包含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DRX周期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因而,DRX动作后变成Active的时间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中相同,能对下一数据和L1/L2控制信号等进行收发。
上述例子中,作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信息,已阐述DRX周期信息,但DRX周期没有改变时,也可以是DRX转移信息。
如上文所揭示,用不附带基站接收Ack信号后的数据的L1/L2控制信号DRX周期信息和DRX转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从而应用HARQ的系统中,重发时也没有问题,能转移到DRX动作。
又,由于很好地形成每次重发不改变对移动终端分配资源的时间,取得能减轻基站的调度负载的效果。
又,由于用基站接收Ack信号后的L1/L2控制信号等将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不必将DRX周期设定为长于满足HARQ重发次数最大值的所需时间。所以,取得能任意设定DRX周期而不依赖于HARQ重发次数最大值的效果。
而且,即使移动终端不能接收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也进行接收动作而不进入DRX动作,并且在DRX周期后按基站发送的时间进行接收,所以能不发生DRX周期后的接收差错。
这样,得到在移动终端不能接收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而产生状态转变差错的情况下也不发生接收差错的效果。
又,基站对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接收出错时,基站和移动终端都不进入DRX动作,所以取得不易产生状态转变差错的效果。
由于难以产生状态转变差错,取得不用定时器的效果。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基站的DRX周期发送时间取为接收Ack信号后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但也可取为接收Ack信号后、n×TTI后(n大于1)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以便可靠地转移到DRX动作。
由此,取得基站的调度器能按照接收Ack信号后的调度负载调整设定DRX周期的时间的效果。
又,上述n可预先决定,也可在启动重发前由基站通知移动终端(例如,可考虑建立无线载体的会话时,基于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3消息的通知、基于与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的L1/L2控制信号的通知等)。
由此,移动终端可以不将Ack信号发送后的L1/L2控制信号直到nTTI后连续接收,带来低耗电。
又,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来自基站的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发送时间取为接收Ack信号后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但也可与发送DRX周期信息同时或在其后的时间发送DRX转移信息,并且在发送DRX转移信息时转移到DRX动作。
这样做,使DRX周期信息发送时间与DRX转移信息发送时间之间基站的调度负载增加,但与非专利文献6所示那样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时相比,得到能减轻基站调度负载的效果。
又,也能如上述实施方式2所揭示,应用使DTX周期和DRX周期相等或协调的方法。
图21是表示一例使DTX周期和DRX周期相等时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1中,下行链路上,全白表示数据,横线表示不包含DRX周期(DRX时间间隔)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斜线表示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而且,上行链路中,从移动终端对基站发送Ack信号、Nack信号以及使用于作为上行链路质量评价用的上行同步用的探测信号。
如图21所示,基站并非已有例那样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而是用接收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Ack信号后的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发送该DRX周期信息。
基站下行发送首发数据后,从移动终端收到Ack信号的情况下,在下一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发送DRX周期(A)信息(参照图中的(1)),并转移到DRX动作。
移动终端收到包含DRX周期(A)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时,将DT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A)。
移动终端在DTX周期(A)的DTX动作后的时间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参照图中的(4))。
基站在DRX周期(A)后没有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仅将L1/L2控制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此L1/L2控制信号中可包含DRX周期信息(参照图中的(2))。
包含DRX周期信息时,更新DRX周期(B),并转移到DRX动作。不包含DRX周期信息时,可预先决定应用前面的DRX周期。
移动终端接收包含DRX周期(B)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则将DT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B)。
移动终端在DTX周期(B)的DTX动作后的时间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参照图中的(5))。
基站在DRX周期(B)后产生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但是,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连同下行数据一起发送。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数据而其接收结果不成功时,将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Nack信号的基站发送下行重发数据。但是,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连同下行重发数据一起发送。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数据且其接收结果成功时,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的基站在发送下一L1/L2控制信号的时间发送包含DRX周期(B)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中的(3))。
移动终端接收包含DRX周期(B)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则将DT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B)。
移动终端在DTX周期(B)的DTX动作后的时间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参照图中的(6))。
移动终端和基站的一系列动作在图20的序列的步骤ST3212中,移动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RX周期信息时,可将该DRX周期信息当作DTX周期,移动终端可在该DTX周期转移到DTX动作。
有下行数据时,可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后对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没有下行数据时,可取为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有下行数据时,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前移动终端发送给基站的Ack信号的发送时间。
没有下行数据时,可取为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前的探测信号的发送时间。
有下行数据时,也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时间。
没有下行数据时,也可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时间。
上述例子中,移动终端将DTX周期设定为基站通知的DRX周期,但也可设定为上述实施方式2所示的DRX周期。而且,可用上述实施方式2所示的DTX周期的通知方法或适用方法。
如上文所揭示,基站接收Ack信号后,用不附带数据的L1/L2控制信号等将DRX周期信息或DRX转移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如果使DTX周期与DRX周期相等,即使应用HARQ的系统中,除此实施方式7所述效果外,还能取得上述实施方式2所述效果。
又,此实施方式7阐述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等将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但有的情况下预先决定DRX周期信息,在基站预先决定的DRX周期的时间将资源分配给移动终端。本发明对这种情况也能用。
在启动无线载体会话时,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3消息等通知预先决定的DRX周期信息。
用L3消息通知的DRX周期为例如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可用此实施方式7揭示的发明。但是,DRX周期能改变时,可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1/L2控制信号等发送DRX周期信息或DRX动作转移信息,而DRX周期不能改变时,不能发送DRX周期信息,可发送DRX动作的转移信息。
基站、移动终端均可根据用L1/L2控制信号发送的DRX周期信息或DRX动作的转移信息转移到DRX动作。
L3消息通知的DRX周期为例如指定绝对时间的情况下,产生由于重发而使预先分配的时间改变的问题。
例如,作为指定绝对时间,考虑时间轴上,对无线帧(10ms)编排512个号(0~511),又每一TTI对无线帧编排10个号(0~9),并重复此编号。
用L3消息指定分配在哪个时间。例如,无线帧号n(n=0、1、2、……、511)且TTI号5等。
此情况下,每一无线帧在TTI号5的时间启动DRX周期。某无线帧的TTI号5的时间上产生的下行首发数据因HARQ而产生重发,从而发生超过下一无线帧的TTI号5的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在L3消息通知的DRX周期为例如指定绝对时间的情况下,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DRX周期的绝对时间的更改信息。
作为用于通知更改绝对时间的参数,例如有无线帧号、TTI号、TTI号偏移量等。例如,通知TTI号9,通知TTI号偏移量6(TTI号为1)。可同样通知无线帧号。
基站、移动终端均可根据用L1/L2控制信号发送的DRX周期的绝对时间的更改信息转移到DRX动作。
通过使用上文揭示的方法,即使在启动无线载体的会话时,利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3消息等预先决定DRX周期的情况下,也能消除因HARQ产生重发而超过下一分配的时间并且基站不能发送接着产生的下行数据的问题。
接着,说明并行设定与多个信号或多个无线载体对应的DRX周期的情况。
图22是表示在下行链路并行设定与多个无线载体对应的DRX周期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2中表示无线载体(RB)#1、#3灵活(Flexible)分配DRX周期,RB#2固定(Fixed)分配DRX周期。
这里,也将灵活分配称为动态分配,用与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的L1/L2控制信号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
固定分配是基站在预先决定的DRX周期的时间将资源分配给移动终端的情况,并且在启动无线载体的会话前,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3消息等通知预先决定的DRX周期信息。
多个RB同时动作时,用下面2种方法决定DRX周期。
(1)移动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各RB的DRX周期进行计算
(2)基站根据各RB的DRX周期进行计算并通知移动终端
(1)的情况下,可用此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不是用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的L1/L2控制信号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而是用基站收到Ack信号后的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通知DRX周期信息或DRX动作的转移信息。但是,关于固定分配,如上文所述,基站和移动终端共享进入DRX动作的时间信息,所以需要通知DRX动作的转移信息。
(2)的情况下,基站调整DRX周期并当作一个DRX周期进行通知,所以若灵活分配为一个,就成为灵活分配。仅固定分配时,成为固定分配。因而,能用此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
这样,并行设置与多个无线载体对应的DRX周期时,通过使用此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能消除HARQ产生的问题。
接着,说明变形例1。
上述例子中,说明了在下行链路,基站用不附带收到Ack信号后的数据的L1/L2控制信号等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信息的方法。这里,说明在上行链路,基站用发送Ack信号后的数据的L1/L2控制信号等对移动终端通知DTX周期信息的方法。
图23是表示一例有上行数据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TX周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23中,下行链路上,横线表示包含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斜线表示包含DTX周期(DTX时间间隔)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而且,从基站往移动终端发送对上行数据的Ack信号、Nack信号。上行链路中,全白表示数据,从移动终端往基站发送。
如图23所示,基站在成功接收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数据时,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A)信息连同Ack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A)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A)信息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A)的DTX动作。
接着,移动终端在DTX周期(A)后存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将首发数据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接收上行链路中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失败的情况下,用L1/L2控制信号将重发用上行资源分配连同Nack信号一起发送。
收到Nack信号的移动终端将重发数据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成功接收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重发数据时,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B)信息连同Ack信号一起发送(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B)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B)信息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B)的DTX动作。
这里,图23的(2)中DTX周期对(1)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Ack信号不伴随上行资源分配,所以可以不连同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Ack信号一起包含DTX周期信息。此情况下,可预先决定再次形成DTX周期前通知的DTX周期。
又,作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信息,阐述了DTX周期信息,但与DRX时相同,在DTX周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是DTX转移信息。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信息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从该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的DTX动作。
DTX周期没有改变时,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将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Ack信号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取为DTX周期的启动时间。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信息的接收时间。从该接收时间转移到DTX周期的DTX动作。
DTX周期没有改变时,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将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Ack信号的接收时间取为DTX周期的启动时间。
图23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不预先决定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的情况。此情况下,移动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前,接收包含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可用基于该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资源在DTX动作后的时间发送上行数据。
预先决定上行数据的资源分配时,移动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前,可以不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在DTX动作后的时间用预先决定的资源发送上行数据。
接着,说明有上行数据时和无上行数据时混合存在的情况。
说明有上行数据时将DTX周期信号连同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Ack信号一起发送而无上行数据时在上行发送信号后面用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DTX周期的方法。
图24是表示一例将探测信号当作无上行数据时的上行发送信号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4中,下行链路上,横线表示包含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斜线表示包含DTX周期(DTX时间间隔)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而且,从基站往移动终端发送对上行数据的Ack信号、Nack信号。上行链路中,全白表示数据,涂黑表示探测信号,从移动终端往基站发送。
如图24所示,移动终端将上行数据连同探测信号一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成功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时,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A)信息连同Ack信号、上行时间调整用信号(TA)一起发送(参照图中的(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A)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A)信息前进行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A)的DTX动作。
接着,移动终端在DTX周期(A)后不存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探测信号,则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B)信息连同时间调整用信号(TA)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B)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B)信息前进行发送(探测信号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B)的DTX动作。
接着,移动终端在DTX周期(B)后存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将首发数据连同探测信号一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数据失败时,用L1/L2控制信号将重发用的上行数据分配连同Nack信号、时间调整用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但是,Nack信号中不包含DTX周期。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Nack信号,则将重发数据发送给基站。
基站成功接收移动终端上行发送的重发数据时,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C)信息连同Ack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3))。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C)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C)信息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C)的DTX动作。
接着,移动终端在DTX周期(C)后不存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探测信号,则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D)信息连同时间调整用信号(TA)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4))。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D)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D)信息前进行发送(探测信号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D)的DTX动作。
接着,移动终端在DTX周期(D)后不存在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将探测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探测信号,则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E)信息连同时间调整用信号(TA)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5))。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E)信息,则从接收该DTX周期(E)信息前进行发送(探测信号发送)的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E)的DTX动作。
再者,此情况下,DRX周期没有改变时,可不连同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Ack信号一起包含DRX周期信息。此情况可预先决定例如与前面的DTX周期相同。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信息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从该发送时间转移到DTX周期的DTX动作。
DTX周期没有改变时,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将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Ack信号或时间调整用信号前进行的发送的发送时间取为DTX周期的启动时间。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信息的接收时间。从该接收时间转移到DTX周期的DTX动作。
DTX周期没有改变时,基站不将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将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Ack信号或时间调整用信号的接收时间取为DTX周期的启动时间。
图24表示将探测信号用作无上行数据时的上行信号的情况,但不限于探测信号,也可以是例如CQI信号等无上行数据时的上行发送信号。
又,上述例子中,阐述了从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但对预先决定DTX周期信息并且基站在预先决定的DTX周期将资源分配给移动终端的情况也能应用这里揭示的本发明。
用启动无线载体的会话时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L3消息等通知预先决定的DTX周期信息,例如该周期信息为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或指定绝对时间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使用与下行链路时相同的方法应用本发明。
又,对并行设定与多个信号或多个无线载体对应的DTX周期的情况也能通过使用与下行链路时揭示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应用本发明。
还能应用如上述实施方式2所揭示那样使DRX周期和DTX周期相等或协调的方法。
但是,移动终端需要接收来自与上行发送关联的某些基站的信号时,可将从该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间至DTX动作后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当作参数。
图25是表示从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间至DTX动作后的发送时间的时间的参数。
图25(A)表示有上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对上行数据将DTX周期(A)信息连同Ack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A)信息,则转移到DTX动作,并以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的方式转移到DRX动作。
然而,由于移动终端设置在DTX周期(A)后的上行数据发送中接收上行资源分配,只比DTX周期(A)提早参数(tp)进行接收。
基站由于知道发送给移动终端的DTX周期(A)和参数(tp),所以能算出将上行资源分配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时间。
图25(B)表示发送上行CQI的情况。
基站将CQI发送给移动终端后,将DTX周期(B)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B)信息,则转移到DTX动作,并以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的方式转移到DRX动作。
然而,由于移动终端设置在DTX周期后的CQI发送中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只比DTX周期(B)提早参数(tp)进行接收。
基站知道发送给移动终端的DTX周期(B)和参数(tp),所以能算出将下行参考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的时间。
参数(tp)可为正值(从发送时间只提早tp接收),也可为负值(从发送时间只延迟tp接收)。
参数(tp)预先设定,可以基站和移动终端共用,也可在启动无线载体会话时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还可与DTX周期信息一起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
通过使用这里揭示的方法,能使DRX周期和DTX周期在形式上相等,从而能得到上述实施方式2所述的效果。
接着,说明变形例2。
这里,对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的情况说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TX周期信息和DRX周期信息的方法。
在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应用HARQ时,即使上行数据先结束,仅存在下行数据,也需要对该下行数据的上行Ack信号/Nack信号。
而且,即使下行数据先结束,仅存在上行数据,也需要对该上行数据的下行Ack信号/Nack信号。
因此,即使将DRX周期和DTX周期设定为不同的值,在上下行双方的数据结束前,也一直不能转移到DRX动作或DTX动作。
所以,将DRX周期和DTX周期设定为不同值没有作用。
又,基站将DRX周期和DTX周期两者通知移动终端,并且各自分别在DRX动作的启动时间和DTX动作的启动时间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不管下行或上行有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转移到DRX动作或DTX动作,所以产生上行或下行发生接收差错的问题。
因而,在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最好使DRX周期和DTX周期相等。
变形例2中,在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并且下行数据先结束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对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上行数据先结束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对下行数据发送的方法。
图26是对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并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的情况表示一例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或DTX周期的方法。
此情况分为下列2种状态。
(1)下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
(2)上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
图26(A)表示下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B)表示上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
下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下,基站利用L1/L2控制信号将DTX周期(A)信息连同对上行末尾的首发数据或上行末尾的重发数据的Ack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TX周期(A)信息,则使DRX周期与DTX(A)周期相等。
可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T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移动终端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末尾的(重发)数据的发送时间。
这里揭示的方法对下行数据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与对上行数据应用变形例1时相比,不需要发送下行(重发)数据结束后的DRX周期信息。因而,具有能减轻基站的调度器的调度负载的效果。
上行链路先结束的情况下,基站在接收对下行末尾的首发数据或下行末尾的重发数据的Ack信号后,利用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将DRX周期(B)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RX周期(B)信息,则使DTX周期与DRX周期(B)相等。
可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可将DT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发送对移动终端发送给基站的下行末尾的(重发)数据的Ack信号的发送时间。
又,移动终端在上行发送之前需要接收来自某些基站的信号时,可将从该接收时间至DTX动作后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当作参数。
由此,能算出移动终端在上行发送前接收的来自某些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时间。
该参数预先设定,可以基站和移动终端共用,可以在启动无线载体会话时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也可以连同DTX周期一起从基站通知移动终端。
这里揭示的方法对下行数据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与对上行数据应用变形例1时相比,不需要从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末尾的(重发)数据结束后的DTX周期信息。因而,具有能减轻基站的调度器的调度负载的效果。
根据变形例2揭示的发明,在下行链路而且上行链路上分别具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下,使DRX周期与DTX周期相等,并且下行数据先结束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对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上行数据先结束时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对下行数据发送的方法,从而除上述实施方式2所述的效果外,还取得没有无用的DRX周期或DTX周期设定动作并能消除不管下行或上行存在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而转移到DRX动作或DTX动作所造成的上行或下行发生接收差错的效果。
实施方式8
上述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方法在DRX(DTX)动作时的HARQ的数据发送中,HARQ模式的数据发送成功(DRX的情况下从移动终端发送Ack信号,DTX的情况下从基站发送Ack信号)时,利用L1/L2控制信号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下次数据发送前的DRX(DTX)周期。
由此,即使HARQ的重发继续并超过原来的DRX周期的情况下,也在末尾的发送结束后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DTX)期,所以没有HARQ的重发中途误入DRX(DTX)动作的危险,取得减轻基站的调度负载的效果,但存在在下行中,HARQ模式的数据发送中途无论如何也需要移动终端在发送Ack信号后接收1次来自基站的L1/L2控制信号的问题。
而且,DRX(DTX)动作期间中启动下一次Active的时间依赖于HARQ的发送成功的时间,所以存在各个首发启动前的间隔每次不同从而HARQ发送成功前预计不到的问题。
此实施方式8说明DRX(DTX)控制方法,其中在DRX动作时的HARQ数据发送中,首发时设定DRX(DTX)周期,即使因HARQ的重发而超过最初设定的DRX(DTX)期结束时间的情况下,也使重发优先,不进入DRX(DTX)动作,并重新设定DRX(DTX)期结束时间,使其又延迟下一次的DRX(DTX)周期的份额。
而且,能得到在使用HARQ的数据发送中,即使由于反复重发而超过最初设定的DRX(DT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也能进行DRX/DTX控制,不介意重发次数,从而能减轻基站侧的调度负载的效果。
又,如上述实施方式7那样,下行发送中,不必在中途从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发送,不在移动终端侧等待来自基站的L1/L2控制信号而能转移到DRX动作。而且,与实施方式7相同,下一次的Active(WakeUp:苏醒)时间有可能因HARQ的重发次数而变动,但由于对首发时设定的DRX周期按一定的法则决定延长期间,能某种程度设想各个首发启动前的间隔。通过按照一定法则设定DTX(DRX)周期,有能得到便于应对紧急通信量变化的效果。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的控制流程的序列图。
下面,说明此实施方式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控制流程。
掌握基站和移动终端为Active(广义)时,产生需要进行DRX动作的下行数据。
这时,基站转移到DRX周期的设定处理,设定用于Active中(广义)的DRX动作的最佳DRX周期,以削减移动终端3的耗电(步骤ST5101)。
图29是表示一例步骤ST5101的DRX周期设定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29所示,此方法能用于DRX周期设定,也能用于DTX周期设定。
首先,基站2的协议处理部33确认是否DRX/DTX动作中,判断为非动作中(步骤ST5301),则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判断移动终端3是否能进行Active(广义)中的DRX动作或DTX动作(步骤ST5302)。
如果能进行DRX/DTX动作,并且基站发送的数据或控制信号仅是周期性产生idle(非工作)期的,则为DRX动作模式(步骤ST5303)。
需要DRX或DTX动作且存在不少于2个的具有不同DRX/DTX周期的数据、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5304),算出各个DRX/DTX周期的离开当前时间点最近的DRX/DTX期间结束时间,并进行比较(步骤ST5305)。
然后,将离开数据发送启动时间最近的DRX/DTX期间结束时间设定为「下一次DRX/DTX期间结束时间」。这时,同样,将离开下一苏醒时间(存在发送数据,则为下一次数据发送启动时间)最近的DRX/DT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下次DRX/DT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设定(步骤ST5306)。
还将下一次DRX/DTX期间接收时间与数据发送启动时间的时间差设定为「DRX/DTX周期」。这时,同样,算出其后续的DRX/DTX周期和下下次的DRX/DTX周期(步骤ST5307)。
基站如上文所述那样设定DRX周期(步骤ST5101),则利用L1/L2控制信号将这些DRX信息(包含下一次DRX周期信息)连同数据一起通知移动终端(步骤ST5102)。如果基站中进行进入DRX动作模式后重复不多于2次此步骤的动作而且DRX期间结束后(步骤ST5119)没有苏醒时应发送的数据,则仅将包含DRX周期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数据和L1/L2控制信号(步骤ST5103)、
不是HARQ模式(步骤ST5104),则移动终端根据基站通知的DRX周期进行DRX动作(sleep),直到下一「DR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118、ST5120)。
是HARQ模式时(步骤ST5104),移动终端校验步骤ST5103中接收的数据,如果该接收数据没有问题,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ST5108);该接收数据有问题,则将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ST5107)。
基站与移动终端同样地确认是否HARQ模式后(步骤ST5105),如果不是HARQ模式,进行等待,直到下一「DRX期间结束时间」。
是HARQ模式时,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Ack信号/Nack信号(步骤ST5109),如果接收Ack信号,转移到步骤ST5113的处理(步骤ST5110)。
反之,倘若未接收Ack信号,则仅将数据重发给移动终端(步骤ST5111)。
基站重复上述步骤ST5109~ST5111的处理直到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Ack信号。同样,移动终端也接收重发数据(步骤ST5112),并重复实施步骤ST5106~ST5112的处理,直到接收数据没有问题并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步骤ST5108)。
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则确认当前的时间是否超过步骤ST5101设定的DRX周期的DR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113)。
基站在当前的时间超过DR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将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步骤ST5101中算出的「下一次DRX周期」的份额,并将「下下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步骤ST5115)。
或者,也可在步骤ST5115中进行图29所示DRX/DTX周期设定步骤ST5304~ST5307的处理,重新算出「下一次DRX周期」,把将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新算出的「下一次DRX周期」份额的时间当作「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
其后,如果超过「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119),基站返回步骤ST5101的处理,并设定下一DRX周期(步骤ST5101)。
移动终端中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即,移动终端在进至步骤ST5114的时间点的时间超过由步骤ST5103中从基站接收的L1/L2控制信号中存在的DRX周期信息得到的「DR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将「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下一次DRX周期」份额后求出的「下下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步骤ST5116)。
其后,移动终端进行休眠,直到「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118、ST5120),并且DRX动作(苏醒后),返回ST5103的处理,等待从基站接收。
步骤ST5116中的「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可在步骤ST5103从基站接收,也可在步骤ST5103仅接收「DRX周期」和「下一次DRX期间」,并据此在该步骤算出并重新设定「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
或者,在步骤ST5103利用L1/L2控制信号接收下行中产生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各个DRX周期信息(数据、控制信号等发送的信息不少于2个,各自的DRX周期不同时,其全部DRX周期信息),并且重发成功后判断为进至步骤ST5114时的时间超过「DR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侧的步骤ST5116根据这些DRX周期信息,利用图29的步骤ST5304~ST5307记载的方法重新计算「下一次DRX周期」,把将「DRX期间结束时间」重新计算所得延长了「下一次DRX周期」份额后的时间(=重新计算的「下下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
由此,减少步骤ST5102中从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进行通知的DRX周期信息量,可取得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图30是表示图27中说明的DRX动作控制序列的实际动作的时序图。
图30表示下行链路通信中HARQ模式产生数据重发并且重发结束的时间超过DRX周期时的时间的例子。
首先,在下行链路将包含最初数据和DRX周期信息(DRX周期(A))的L1/L2控制信号从移动终端发送给移动台(相当于图27的ST5102)。
由于是HARQ模式,移动终端通过L1/L2控制信号接收DRX周期(A),据此算出「DRX期间结束时间」,并校验接收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如果该接收数据有问题,在上行链路将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Nack信号,则再次在下行链路将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这时,L1/L2控制信号中不包含DRX周期信息。
移动终端,其第2次接收数据如果没有问题,就在上行链路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后,进行休眠,直到算出的「DRX期间结束时间」。
另一方面,基站也同样进行等待,直到「DRX期间结束时间」后,在步骤ST5101设定下一DRX周期(B),并且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移动终端。
这时,不产生下行用户数据,所以仅发送L1/L2控制信号。
移动终端在「DRX期间结束时间」后苏醒,接收包含此DRX中(B)的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算出下一「DRX期间结束时间」,并进行休眠,直到此DRX期间结束时间(A+B的时间)。
基站一直等待到「A+B」时间后,在步骤ST5101设定新的DRX周期(A),并且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移动终端。
这时,产生下行用户数据,并将下行用户数据连同L1/L2控制信号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
一直休眠到「A+B」时间的移动终端在苏醒后接收包含新的DRX周期(A)的L1/L2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
这时,由于无线质量劣化,HARQ的发送不顺利进行,在第3次重发(总算为第4次发送)中移动终端接收成功,并且移动终端在上行链路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此时间点上,已超过由最初通知的DRX周期(A)算出的「DRX期间结束时间(图30中为A+B+A的时间)」,所以重新把将「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DRX周期(A)份额后的时间设定为「DRX期间结束时间(A+B+2×A的时间)」,并且移动终端和基站一直休眠到此时间为止。
上文那样进行考虑HARQ模式的DRX控制,从而HARQ的重发拖长时也能进行DRX控制,没有问题。
而且,HARQ的重发拖长时,在基站和移动终端双方自动更新下一DRX期间结束时间,从而能比已有例减轻基站侧的调度负载。
又,如上述上述实施方式7那样在下行发送中,不必中途用L1/L2控制信号从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发送,移动终端侧不等待来自基站的L1/L2控制信号而能转移到DRX动作,从而能谋求进一步减小耗电。
也以同样的方式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DTX控制。
图28是表示移动通信系统的DTX控制流程的序列图。
下面,说明移动通信系统的DTX控制流程。
首先,上行链路中不进行数据通信时,在移动终端侧产生发送数据(步骤ST5201),则移动终端将请求上行发送用的资源分配和请求调度的调度请求(下文称为SR)发送给基站(步骤ST5202)。
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SR(步骤ST5203),则确保上行链路用的资源(步骤ST5205),并设定DTX周期(步骤ST5206),通过下行链路的L1/L2控制信号将这些信息通知移动终端。
关于步骤ST5206中的DTX周期设定方法,DRX控制的说明处既已阐述,所以省略。
移动终端通过L1/L2控制信号从基站接收上行资源分配和DTX周期信息等(步骤ST5207),则根据此信息实施发送用无线资源设定、DTX周期设定或「DTX期间结束时间」设定(步骤ST5207)后,启动上行数据的发送(步骤ST5208)。
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上行数据(步骤ST5209)时,如果不是HARQ模式(步骤ST5211),依据「DTX期间结束时间」,返回步骤ST5206,设定下一DTX周期。
如果是HARQ模式(步骤ST5211),校验接收数据(步骤ST5212),如果该接收数据没有问题,将Ack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ST5214);该接收数据有问题,则将Nack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ST5213)。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Ack信号或Nack信号(步骤ST5216),如果接收Ack信号(步骤ST5217)转移到步骤ST5220的处理;接收Nack信号(步骤ST5217),则将上行数据重发送给基站(步骤ST5218)。
重复实施步骤ST5216~ST5218的处理,直到从基站接收Ack信号。同样,基站也接收步骤ST5218中重发的上行数据(步骤ST5213),并重复实施步骤ST5212~ST5215的处理,直到该接收数据没有问题并将Ack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中,如果数据发送成功,就确认当前的时间是否超过步骤ST5207中算出的「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220),当前的时间超过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将「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下一次DTX周期」份额,并将「下下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步骤ST5221)。
或者,移动终端也可在步骤ST5204不从基站接收上面说明的「DTX周期信息」而接收上行中产生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的DTX周期(有多个周期时,DTX周期为多个),并且在步骤ST5221中延长「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时,使用步骤ST5221中另行按照图29的步骤ST5304~ST5307记载的DTX周期设定方法重新计算的「下一次DTX周期」,将「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
由此,不需要在最初的步骤ST5206用L1/L2控制信号发送有关第2次及其后的DTX周期的信息,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另一方面,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数据成功时,与移动终端相同,也确认当前的时间是否超过「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步骤ST5219),当前的时间超过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的情况下,将「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下一次DTX周期」份额,并将「下下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当作「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更新(步骤ST5222)。此时间前,在步骤ST5206进行下一次DTX周期的设定,并通过L1/L2控制信号将该设定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ST5222中,与移动终端侧相同,也可使延长「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时用的「DTX周期」的值不是步骤ST5206算出的DTX周期,而使用步骤ST5222的时间点上另行以图29的步骤ST5304~ST5307记载的方法重新计算「下一次DTX周期」的值。
移动终端在步骤ST5221更新「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后,进行等待,直到「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
等待直到「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的期间,在步骤ST5223从基站接收下一DTX周期。此期间(步骤ST5221至ST5223期间)和步骤ST5223至ST5224期间,移动终端最好进行DTX动作(休眠),以减小耗电。
移动终端在步骤ST5224的时间结束DTX动作(苏醒)后,重复实施步骤ST5207~ST5223。
图31和图32是表示图28中说明的DTX动作控制序列的实际动作的时序图。
图31表示HARQ模式时在上行链路产生数据发送的情况下的动作时间,图32表示HARQ模式时同样在上行链路产生具有2种DTX周期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的动作时间。
首先,按照图31说明HARQ模式且上行链路产生数据发送时的动作时间。
图31中,产生发送数据(1)时,在上行链路将SR发送给基站。
基站接收SR后,通过下行链路的L1/L2控制信号将对数据(1)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和对数据(1)的DTX周期(A)通知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和DTX周期(A),则使用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首发)数据(1)。
但是,图31的例子中,数据(1)的发送(首发)失败,实施3次重发(总算为发送4次数据)。
数据(1)的第3次重发后,基站的接收成功,从基站将Ack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并且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
该时间点上,由于已超过从最初通知的DTX周期(A)算出的「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首发后经过时间A的时间)」,所以将又延长下一DTX周期(A)份额的「下下次DTX期间结束时间(A+A的时间)」当作「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重新设定,并且此时间前,移动终端进行休眠。
该期间,基站在步骤ST5206设定DTX周期(DTX周期(B)),并通过下行的L1/L2控制信号将「下一次DTX周期(B)」通知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下一次DTX周期(B)」且苏醒后,重新设定「下一次DTX结束时间」,发送数据(2),并从基站接收Ack信号后,进行休眠,直到「下一次DTX结束时间(=离开数据(1)首发A+A+B后的时间)」。
接着,按照图32说明HARQ模式时在上行链路产生具有2种DTX周期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动作的例子。
上行链路中产生数据(1)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将SR发送给基站;接收该SR后,基站通过下行链路的L1/L2控制信号将资源分配和DTX周期(DTX周期(A))的信息通知移动终端。
用与图29对步骤ST5101的DRX周期设定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决定这时通知的DTX周期(A)。即,该周期为从数据的DTX周期a和上行CQI测定用的探测信号DTX周期b选择最靠近当前时间点的「DTX期间结束时间」并将从首发至「DTX期间结束时间」的时间当作DTX周期算出的值。
例如,图32中,对数据的DTX周期a和探测信号的DTX周期b进行比较,则由于数据的DTX周期a更近,所以通知移动终端的DTX周期(A)为数据的DTX周期a。
此DTX周期(A)的移动终端用分配的资源将数据(1)连同探测信号一起发送,但基站不能顺利接收,仅对数据(1)进行2次重发。
第2次重发后,基站的接收成功,将Ack信号送回移动终端的时间已超过根据最初通知的DTX周期(A)算出的「DTX期间结束时间(数据(1)首发后经过时间A的时间)」,所以基站和移动终端双方将「DT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其下一DTX周期(A)(=数据周期a)份额,将数据(1)首发后经过2×A时间的时间当作「DT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重新设定。
此时间前,移动终端一直进行休眠;基站配合移动终端的苏醒,设定下一个DTX周期(B),并通过L1/L2控制信号将下一DTX周期(B)通知移动终端。
此DTX周期(B)的计算中,经历的步骤有:对数据的周期a的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离开数据(1)首发3×a的时间)和探测信号周期b的下一次DTX期间结束时间(离开数据(1)首发b的时间)进行比较,选择较靠近当前时间的DTX周期b的期间结束时间,将移动终端的预定苏醒时间至下一次DTX周期b的期结束时间当作DTX周期(B)进行设定。
本例中,对当作在基站侧的DTX周期设时(步骤ST5206)进行DTX周期计算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在移动终端侧接收各个数据的DTX周期,并且在步骤ST5207和步骤DT5221算出并设定DTX周期。
又,DTX动作期间中,是形成DTX动作并如上述实施方式2等记载那样使DTX期间的起点与DRX期间的起点一致的情况下,使DTX动作期间的Active启动时间与当前DRX周期起点一致;还是使当前产生的上行数据或控制信号的发送优先,并从「下一次DTX周期」开始与DRX周期起点一致,可根据上行链路的状态变化。两种情况都能用上述实施方式8记载的DRX/DTX周期设定、DRX/DTX控制方法应对。这时,也能使DTX周期与DRX周期一致。
上述方法中能得到的DTX控制方法配合移动终端的苏醒进行下一次DTX周期设定,从而存在不同的DTX周期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或HARQ模式中产生重发成功DTX周期的情况下,都将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L1/L2控制信号的频度控制到最低,并能减小双方的负载。
又,由于按照一定法则进行DRX/RTX周期设定、DRX/RTX控制,即使产生通信量突然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某种程度预计DRX/DTX周期的启动,所以DRX动作期间中,形成DTX动作并使DTX周期的起点和周期与DRX周期的起点和DRX周期一致的情况下,也能根据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优先度、上行链路的状态强行设定DTX周期。
又,作为此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1,如图33所示,前一个的DRX周期中移动终端接收数据(1)的期间,产生具有DRX周期(B)的接收数据(2),有的情况下,此DRX周期(B)进入数据(1)的DRX期间2a不少于1次那样充分短。
这种情况下,对图27说明的DRX控制序列图而言,前一个的DRX动作结束(步骤ST5119为「是」)时下一步骤DT5101的DRX周期设定中,需要考虑新产生的数据(2)的DRX周期(B)和以前存在的数据(1)的DRX周期(A)两者,以设定「本次DRX周期」。步骤ST5101中的「本次DRX周期」的设定需要利用图29说明的DRX/DTX周期设定方法进行DRX周期的重新设定。
至此已说明的DRX周期设定方法,可对不同的2种DRX周期的DRX期间结束时间进行比较,将离开当前DRX周期的起点较近的结束时间前的时间当作DRX周期进行重新设定即可。
然而,此例的情况下,DRX周期中包含DRX周期(B),所以需要设定DRX周期,以便能在新的DRX周期(B)的起点苏醒。即,必须将DRX周期设定在从DRX周期(A)的起点至DRX周期(B)的起点的期间C。
其后,可按照图29的流程图记载的流程更新DRX周期。此变形例中的DRX周期设定也能用于DTX控制中发生相同状况的场合。
又,数据(1)的DRX动作期间中产生具有新的DRX周期的数据(2)时,数据(1)正在进行HARQ的重发并且其后重发成功时超过前一个DRX周期(A)的情况下,可在图27的步骤ST5116用前面说明的方法将「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前一个DRX周期(A)分额,也可在HARQ的数据重发中,从基站通过L1/L2控制信号将新产生的下行数据(2)的DRX周期(B)通知移动终端侧,并在图27的步骤ST5116中用图29的步骤ST5304~ST5307说明的方法重新计算DRX周期,将「下一次DRX期间结束时间」延长重新计算后得到的DRX周期份额。
综上所述,使用此实施方式8说明的DRX/DTX控制方法、DRX/DTX周期设定方法,则即使HARQ模式中重发连续而超过设定得DRX/DTX周期的情况下,也能进行DRX/DTX控制不介意HARQ的重发次数,而且可取得能使基站的调度负载比已有技术降低的效果。
而且,与上述实施方式7相比,不必基站在HARQ模式的下行发送中途将L1/L2控制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所以移动终端不接收L1/L2控制信号而能转移到DRX动作,从而能减小移动终端的耗电。
又,由于按照一定法则进行DRX/DTX周期设定、DRX/DTX控制,即使产生通信量突然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某种程度预计DRX/DTX的Active时间,所以基站和移动终端双方都能分别进行DRX/DTX控制,例如下行的DRX控制和上行的DTX控制前后进行,并要使DTX控制的DTX周期的起点与DRX控制的DRX周期的起点一致的情况下,也能按照上行数据、控制信号的优先度或HARQ重发状况灵活设定使DTX周期起点和DTX周期本身从什么时间点开始与DRX周期一致。
还由于能进行遵从一定法则的DRX/DTX周期设定、时间控制,能使基站和移动终端这样进行的控制负载分散,因而能减小基站的调度负载。又,如变形例1那样,产生新的DRX动作需要的数据,并且其DRX/DTX周期包含在其前的数据的DRX/DTX周期中那么短的情况下,也能在遵从一定法则的时间改变DRX周期,而且如所说能基站和移动终端双方分别作该改变那样,能应对多个DRX/DTX周期的组合或产生新数据带来的DRX/DTX周期变化,从而具有能得到融通性高的DRX/DTX控制方法的效果。通过使DTX周期与DRX周期一致,还能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9
非专利文献8揭示了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然而,非专利文献8完全未考虑应用HARQ的情况。所以,如以往那样,DRX周期信息利用L1/L2控制信号连同首发数据一起通知,或建立无线载体会话时进行通知,或预先决定的方法,则存在HARQ的重发超过DRX周期时,不能转移到DRX动作的问题。
又,非专利文献8揭示通知DRX周期改变信号而不是DRX信息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产生上述问题。
此实施方式9为了消除上述问题,揭示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和上述实施方式8的方法。
图34是表示非专利文献8所示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的说明图。图34中,全白表示下行数据和L1/L2控制信号,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
将DRX周期[1]设定得比DRX周期[2]长,预先决定DRX周期[1],并且被基站和移动终端共用;在建立无线载体时,由基站将DRX周期[2]发送至移动终端。
DRX周期[1]中转移到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DRX周期[1]后实施接收处理,如果有下行数据就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参照图中的(1))。
没有下行数据,移动终端就在DRX周期[2]转移到DRX动作。
移动终端在DRX周期[2]后,实施接收处理;如果有下行数据,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参照图中的(2)),并连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直到下一DRX周期[2]后(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在下一DRX周期[2]后,接收L1/L2控制信号,并且没有下行数据时,转移到DRX周期[2]的DRX动作(参照图中的(3))。
又,移动终端在DRX周期[2]后,实施接收处理,如果没有下行数据,转移到DRX周期[2]的DRX动作(参照图中的(4))。
然后,移动终端在DRX周期[1]后的时间和DRX周期[2]后的时间的较早一方进行接收。图34中,由于DRX周期[1]后的时间较早,所以在DRX周期[1]后的时间进行下行接收。无下行数据时,转移到DRX周期[1]的DRX动作(参照图中的(5))。
非专利文献8所示已有例采用这种方法,但完全未考虑应用HARQ的情况。因而,图34那样利用L1/L2控制信号连同(1)的末尾的首发信号一起通知DRX周期信息的方法,则在HARQ的重发超过DRX周期[2]时,产生不能转移到DRX动作的问题。
而且,在DRX周期[1]前产生HARQ的重发,并且超过DRX周期[1]时,产生不能进行DRX周期[1]后的接收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8表示通知DRX周期改变信号而不是DRX周期信息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产生上述问题。
此实施方式9为了消除上述问题,揭示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和上述实施方式8的方法。
图35是对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表示一例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和上述实施方式8的方法。
对DRX周期[2]的设定,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对DRX周期[1]的设定,应用上述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
下行链路上,全白表示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和L1/L2控制信号,横线表示下行末尾的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斜线表示包含DRX转移信号的L1/L2控制信号。
上行链路上,全白表示对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上行Ack信号/Nack信号,斜线表示对下行末尾的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Ack信号。
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1)),并将末尾的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后,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则接收Ack信号后,用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将DRX转移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2))。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RX转移信号,则在DRX周期[2]转移到DRX动作。
移动终端在DRX周期[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并且有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参照图中的(3))。
再者,DRX周期[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而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的情况下,再次转移到DRX周期[2]的DRX动作。利用上述方法,重复进行这一系列动作。
接着,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并且由于重发等,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发送超过DRX周期[1]后的时间的情况下(参照图中的(4)),继续进行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发送。
基站将末尾的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后,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则接收Ack信号后,用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将DRX转移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参照图中的(5))。
移动终端接收DRX转移信号,则在DRX周期[2]转移到DRX动作。但是,由于重发等造成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发送超过DRX周期[1]后的时间(参照图中的(4)),所以不进入DRX周期[1]的DRX动作,而使重发优先,还以延长DRX周期[1]份额的方式进行重新设定。
此情况下,可预先决定在基站和移动终端再次重新设定DRX周期[1]。也可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重新设定的信息。
再次重新设定DRX周期[1]并且没有下一DRX周期[1]后的时间上对移动终端的下行首发数据或重发数据的情况下,转移到DRX周期[1]的DRX动作。
通过使用实施方式9揭示的方法,得到的效果对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能消除DRX周期[2]后不能转移到DRX动作或不能进行DRX周期[1]后的接收的问题。
再者,此实施方式9表示对DRX周期[2]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对DRX周期[1]应用上述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但对DRX周期[2]也可用上述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
此实施方式9将设定的DRX周期取为2个,但设定多个DRX周期时,也可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和上述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
实施方式10
上述实施方式9表示对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和上述实施方式8揭示的方法,但此实施方式10说明根据适应HARQ的最大(MAX)重发次数的所需时间与DRX周期的长短关系,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和已有的方法。
基站根据下面所示的条件将不同的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将适应HARQ最大(MAX)重发次数的所需时间表为Tmax,将DRX周期表为TDRX。
(1)Tmax≥TDRX时
基站应用上述实施方式7。
此情况下,基站用接收Ack信号后的L1/L2控制信号等将DRX周期信息通知移动终端。
这时,有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后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没有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取为基站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包含DRX周期信息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
再者,有下行数据的情况下,也可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发送L1/L2控制信号的时间。
(2)Tmax<TDRX时
基站应用已有的方法。
此情况下,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或带内(当作MAC信令映射到MAC头部等)信号等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通知移动终端。
这时,将DRX周期的启动时间取为基站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的L1/L2控制信号或带内信号的发送时间,不管有没有下行数据。
但是,Tmax可预先决定,可半静态地决定,也可动态地决定。
图36是根据适应HARQ最大(MAX)重发次数的所需时间与DRX周期的长短关系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和已有方法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序列图。
基站产生下行数据(步骤ST8101),则判断Tmax<TDRX是否成立(步骤ST8102)。
基站在TDRX大于Tmax时,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ST8103)。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首发数据(步骤ST8104),则判断是否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来(步骤ST8105)。
移动终端在发来DRX周期的情况下,将DRX周期启动时间当作首发数据接收时间(步骤ST8106),进入HARQ的重发状态(步骤ST8107)。
移动终端如果成功接收下行数据,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并退出重发状态。
移动终端发送Ack信号后,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8108)。
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后,退出重发状态,并转移到对移动终端A的DRX动作。
移动终端和基站在DRX周期后,转移到Active状态(步骤ST8110、ST8111)。
基站在TDRX不大于Tmax的情况下,不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而进入HARQ的重发状态(步骤ST8112)。
移动终端判断基站是否将DRX周期信息连同首发数据一起发送(步骤ST8105)。
移动终端在未发送DRX周期信息的情况下,进入HARQ状态(步骤ST8112)。
移动终端如果成功接收下行数据,将Ack信号发送给基站,并退出重发状态。
移动终端发送Ack信号后,转移到DRX动作。
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Ack信号后,用第一个L1/L2控制信号就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步骤ST8113)。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RX周期信号(步骤ST8114),将DRX周期启动时间当作Ack信号的发送时间(步骤ST8115),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8116)。
基站就DRX周期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后(步骤ST8113),对移动终端A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8117)。
移动终端和基站在DRX周期后转移到Active状态(步骤ST8118、ST8119)。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根据适应HARQ的最大(MAX)重发次数的所需时间与DRX周期的长短关系组合上述实施方式7所揭示方法和已有方法的方法,能在Tmax<TDRX时用L1/L2控制信号与首发数据同样地发送DRX周期,其后即使产生重发,基站也不必改变DRX周期后分配的时间。因而,能减轻调度负载。
又,由于基站中判明立即产生对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所以必须缩短DRX周期,通过Tmax≥TDRX时也用上述实施方式7揭示的方法,能避免重发的问题。
实施方式11
考虑将DTX周期取为CQI发送周期(发送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测定结果的周期)时,预先决定DTX周期,或者使其等于DRX周期或长于DRX周期。
此情况下,产生发送对下行数据的上行Ack/Nack信号的时间与CQI发送时间重叠的情况。
同时发送Ack/Nack信号和CQI信号时,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Ratio:峰功率对平均功率比)变大,所以产生耗电最大,发送功率降低,相邻信道漏电增加等问题。
为了消除这种问题,此实施方式11在发送上行Ack/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发送时间重叠的情况下,揭示下列3种方法。
(a)使CQI发送时间延迟
(b)跳过CQI发送(重叠的时间上不发送CQI)
(c)不改变CQI发送时间而使Ack/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延迟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能不同时发送Ack/Nack信号与CQI信号还可转移到DTX动作。再者,对DTX周期的启动时间揭示下列2种方法。
(A)取为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
(B)取为延迟的CQI发送时间
作为CQI发送时间与DTX周期启动时间的组合,揭示下列方法。
对方法(a)能用方法(A)或(B)
对方法(b)能用方法(A)
对方法(c)能用方法(A)
图37是表示一例发送Ack/Nack信号的时间与CQI发送时间重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7(a)表示使CQI发送时间延迟1TTI并将DTX周期启动时间当作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的例子,(b)表示使CQI发送跳过并且作为DTX周期启动时间取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的例子。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时,根据该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CQI,并将与该质量CQI对应的CQI信号发送给基站。考虑CQI信号的发送周期(TCQI)预先决定或者等于或长于DRX周期。
另一方面,下行链路上从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接收该下行数据,并按照下行链路的接收状况将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因而,移动终端从基站连同下行数据一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时,根据该下行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CQI,将该质量CQI所对应的CQI信号发送给基站,并按照下行数据的接收状况将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此情况下,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的发送时间重叠。
这时,图37(a)中使CQI发送时间延迟1TTI。由此,得以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信号的发送时间不重叠地进行发送。
而且,此情况下,由于将DTX周期启动时间取为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所以发送CQI的移动终端在下一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前,能转移到DTX动作。
又,图37(b)中,跳过CQI发送。由此,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信号的发送时间不重叠,而发送Ack信号/Nack信号。
此情况下,由于DTX周期启动时间为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所以发送Ack信号/Nack信号的移动终端在下一预先决定的CQI发送时间前,能转移到DTX动作。
图38是表示一例发送Ack信号/Nack信号的时间与CQI发送时间不重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8(a)表示使CQI发送时间延迟1TTI并且作为DTX周期启动时间取延迟的CQI发送时间的例子。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参考信号,则根据该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CQI,并将与该质量CQI对应的CQI信号发送给基站。可考虑预先决定CQI信号发送周期(TCQI)或者使其等于或大于DRX周期。
另一方面,下行链路上从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接收该下行数据,并按照下行链路的接收状况将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因而,移动终端从基站连同下行数据一起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时,根据该下行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CQI,将该质量CQI所对应的CQI信号发送给基站,并按照下行数据的接收状况将Ack信号/Nack信号发送给基站。
此情况下,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的发送时间重叠。
这时,使CQI发送时间延迟1TTI。由此,得以Ack信号/Nack信号的发送时间与CQI信号的发送时间不重叠地进行发送。
而且,此情况下,将DTX周期启动时间取为延迟的CQI发送时间,所以发送CQI的移动终端在DTX周期TCQI后的CQI发送时间能转移到DTX动作。
通过使用此实施方式11揭示的方法,由于使Ack信号/Nack信号和CQI信号不同时发送,所以能避免发生PAPR大、耗电大、发送功率降低、相邻信道漏电增加等问题。
又,通过用揭示的方法决定DTX周期启动时间,能转移到DTX动作。
实施方式12
非专利文献8揭示设定2个DRX周期的情况。然而,非专利文献8所揭示的DRX动作方法在移动终端低耗电的观点上有问题。
下面用图34作为非专利文献8的说明图说明非专利文献8的DRX动作方法的课题。
但是,非专利文献8的DRX动作方法在实施方式9中已说明,所以省略其详细。
课题在于,在设定得短于DRX周期[1]的DRX周期[2]动作的移动终端中,经历DRX周期[1]前的期间必须在DRX周期[2]进行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动作,尽管不存在连续接收的数据(参照图34中的(4))。
上述课题在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化上是个问题。
而且,DRX周期[1]与DRX周期[2]之差大的情况下,上述课题更加显著。
此实施方式12用下面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移动终端在DRX周期后,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并且在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位于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上的DRX动作。
而且,移动终端在DRX周期后,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并且在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位于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上的DRX动作。
下面,说明此实施方式12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DRX动作方法。
图39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图39中,全白表示下行数据,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
DRX周期的长度关系为:初始DRX周期长于DRX周期[2],DRX周期[2]长于DRX周期[3],DRX周期[3]短于DRX周期[4],DRX周期[4]短于DRX周期[5]。
初始DRX周期中转移到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初始DRX周期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参照图39中的(1))。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2],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
移动终端将收到的DRX周期[2]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连续存在下行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39中的(2))。
DRX周期[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39中的(3))。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3],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即更短的DRX周期。
移动终端将收到的DRX周期[3]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不存在连续下行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利用DRX周期(DRX周期[3])进行DRX动作(参照图39中的(4))。
此例中,将DRX周期[3]的起点取为包含通知DRX周期[3]的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的始端(参照图39)。作为其它例子,作为DRX周期[3]的起点也可取为包含确认不存在连续下行数据的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的始端(参照图39中的(4))。
DRX周期[3]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39中的(5))。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4],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用此DRX周期[4]进行图39的(5)的DRX动作。
DRX周期[4]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39中的(6))。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5],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即更长的DRX周期。用此DRX周期[5]进行图39的(6)的DRX动作。
图40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将该初始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00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初始DRX周期,将该初始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002)。
作为此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下列方法。
(1)建立无线载体时利用L3信令从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
(2)在动态时间上利用L1/L2控制信号或带内信令(MAC信令)从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
(3)在基站和移动终端当作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定值(Static)进行设定。
作为规定值的具体例子,可考虑DRX周期的最大值(例如5120[TTI])等。当作规定值的情况下,不需要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所以能取得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而且,不必通知无线区间,所以不发生移动终端的接收差错。因此,能取得不发生因移动终端接收差错而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设定不同的初始DRX周期从而移动终端不能正常接收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问题的效果。
基站和移动终端在上述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4003、ST4004)。
接着,基站对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产生下行数据(步骤ST4005)。
首先,说明产生下行数据时的处理内容。
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T4006的处理。
基站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步骤ST4006)。换句话说,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39中的(1))。
然后,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并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将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008)。但是,步骤ST4006和步骤ST4008的处理可以是同时的,其顺序任意。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利用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接收「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步骤ST4009)。
移动终端将接收的「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步骤ST4010)。参照图39中的(1)。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
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13的处理。但是,步骤ST4007至步骤ST4011的处理可以是同时的,其顺序任意。
基站用步骤ST4006中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步骤ST4012)。
移动终端按照步骤ST4007中由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步骤ST4013)。
基站判断下一发送时间(下一资源块(RB)的时间)是否超过DRX周期(步骤ST4014)。
下一发送时间不超过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016的处理。
基站判断是否连续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步骤ST4016)。产生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17的处理。
基站用连续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步骤ST4017)。参照图39中的(2)。
基站用连续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步骤ST4017)。参照图39中的(2)。
基站在步骤ST4012按照步骤ST4017中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移动终端判断下一接收时间(下一资源块的时间)是否超过DRX周期(步骤ST4015)。
下一接收时间不超过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018的处理。
移动终端用连续的L1/L2控制信号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4018)。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9)。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13的处理。
移动终端在步骤ST4013按照步骤ST4018中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
另一方面,基站判断下一发送时间(下一资源块的时间)是否超过DRX周期(步骤ST4014)。
判断下一发送时间超过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005的处理。参照图39中的(3)。
移动终端判断下一接收时间(下一资源块的时间)是否超过DRX周期(步骤ST4015)。
下一接收时间超过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007的处理。
又,基站判断是否连续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步骤ST4016)。不产生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03的处理,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参照图39中的(4))。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9)。
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04的处理,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
接着,说明不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在不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20的处理。
基站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要点为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通知(步骤ST4020)。换句话说,不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39中的(5))。
或者,步骤ST4020中,基站也可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要点为不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通知。进行要点为不存在下行数据的通知时,与不进行要点为不存在下行数据的通知时相比,由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明确的信息,能取得减少移动终端发生接收差错的效果。
接着,基站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并将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021)。
其后,转移到步骤ST4003的处理,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但是,步骤ST4020和步骤ST4021的处理可以是同时的,其顺序任意。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利用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步骤ST4009)。
移动终端将接收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步骤ST4010)。参照图39中的(5)。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或者,判断是否接收要点为不存在下行数据的通知。
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或接收要点为不存在下行数据的通知时,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但是,步骤ST4007至步骤ST4011的处理可以是同时的,其顺序任意。
上述说明中,表示在步骤ST4006、步骤ST4020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的例子,但也可不用L1/L2控制信号而用带内信号(MAC信令)进行通知。
建立无线载体时,还可用L3信令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组。
作为DRX周期组的例子,有「DRX周期A、DRX周期B、DRX周期C、DRX周期D」。将这时的关系取为「DRX周期A>DRX周期B>DRX>周期C>RX周期D」。
作为此情况下的改变DRX周期的触发信号,可考虑步骤ST4006、步骤4020所示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
具体而言,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步骤ST4006)或通知改变至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时,在基站移动终端设定比当前DRX周期短1级的DRX周期。具体而言,当前的DRX周期为DRX周期B时,将DRX周期C设定为DRX周期。
另一方面,以L1/L2控制信号未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时(步骤ST4020)或通知不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或通知改变至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时,在基站移动终端设定比当前DRX周期长1级的DRX周期。具体而言,当前的DRX周期为DRX周期B时,将DRX周期A设定为DRX周期。建立无线载体时,通过通知DRX周期组,不需要用每一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DRX周期,能取得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还可在基站和移动终端将DRX周期组当作规定值(Static)进行设定。DRX周期组的具体例子与建立无线载体时进行通知的情况相同。
而且,改变DRX周期的触发信号的例子也与建立无线载体时进行通知的情况相同。
当作规定值的情况下,不必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所以能取得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而且,由于不必通知无线区间,所以不发生移动终端的接收差错。因此,能取得不发生因移动终端接收差错而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设定不同的DRX周期从而移动终端不能正常接收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问题的效果。
又,上述说明中,表示在步骤ST4006、步骤ST4020以L1/L2控制信号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的例子,但也可仅通知差额(「新设定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由此,能削减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时的信息量(位数、码元数),带来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而且,上述使用差额的方法能不依赖于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用L1/L2控制信号、带内信号、L3信令、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用规定值等通知「短于当前DRX周期的DRX周期」、「长于当前DRX周期的DRX周期」)地进行使用。
又,不需要根据通信量状况改变DRX周期时,也可不通知DRX周期。由此,能取得进一步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通过使用上文所示DRX动作方法,能进一步起到下列效果。
一般而言,具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情况下,表示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通信量变大,希望缩短移动终端不进行接收的期间。
反之,没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情况下,表示通信量变小,认为可以加长移动终端不进行接收的期间。
利用此实施方式12揭示的DRX动作方法,移动通信系统能在DRX周期,该移动终端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因而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将DRX周期改为「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反之当没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时,将DRX周期改为「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因此,根据此实施方式12,能得到按照通信量状况敏捷改变DRX周期的DRX动作方法。
由此,能取得移动终端可按照通信量状况实现低耗电的效果。作为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的例子,当作图39的移动终端接收系统电源例1、例2,表示认为移动终端可关断接收系统电源的期间。
又,根据此实施方式12所示的DRX动作方法,其特征是能不依赖于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的方法(用L1/L2控制信号、带内信号、L3信令、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用规定值等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对DRX周期取多值。据此,带来能灵活对应通信量状况的效果。
尤其是与非专利文献8揭示的DRX动作方法相比,能取得下列效果。
非专利文献8的课题在于,尽管不存在连续接收的数据,必须在经过DRX周期[1]前的期间,在DRX周期[2]进行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动作(参照图34中的(4))。换句话说,存在不能快速设定适应通信量状况的DRX周期的问题。也就是说,存在即使没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的情况下也不能快速改变(便长)DRX周期的问题。
此实施方式12揭示的DRX动作方法能在DRX周期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按照这时对该移动终端的通信量状况快速改变DRX周期,所以能解决非专利文献8的课题。
由此,通过使用此实施方式12揭示的DRX动作方法,能按照通信量状况快速设定DRX周期,所以不必接收因即使通信量小的情况下也不能改变(变长)DRX周期而产生的不需要的L1/L2控制信号,可取得能进一步有效实现移动终端低耗电的效果。
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1。
实施方式12中,可对「当前DRX周期以下的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周期」设定任意值,但变形例1揭示使当前DRX周期与按照通信量状况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恒定的方法。
下面表示当前DRX周期与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的具体例子。
(甲)规定差额的方法。具体求出新DRX周期的方法的例子如下。
「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N
「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N
(乙)规定约数、倍数的关系的方法。
具体求出新DRX周期的方法的例子如下。
「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1/N
「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N
下面的说明中,说明(乙)规定约数、倍数的关系的情况。
图41是表示一例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中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图41中,全白表示下行数据,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
在初始DRX周期(图41中的「x」)转移到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初始DRX周期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1中的(1))。
有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时表示通信量状况变高,所以将「当前DRX周期×1/N 」当作新的DRX周期进行设定,以缩短移动终端不进行接收的期间。图41中记载N=2的例子。因此,当作新的DRX周期设定的值为「x/2」。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连续存在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1中的(2))。
DRX周期(x/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1中的(3))。
移动终端将「当前DRX周期×1/N」当作新的DRX周期进行设定。图41中记载N=2的例子。因此,当作新的DRX周期设定的值为「x/4」。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不连续存在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以DRX周期(x/4)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1中的(4))。此例中,将DRX周期的起点取为包含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的始端(参照图41)。
DRX周期(x/4)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1中的(5))。
用于本DRX动作的DRX周期设定如下。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后不存在下行数据时,表示通信量状况变小,所以为了加长移动终端不进行接收的期间,将「当前DRX周期×N」当作新的DRX周期进行设定。图41中记载N=2的例子。因此,当作新DRX周期设定的值为「x/2」。
DRX周期(x/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11中的(6))。用于本DRX动作的DRX周期变成「x/2×2=x」,其值为「x」。
图42是表示一例变形例1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图42与作为表示一例实施方式1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的图40类似。由于相同的步骤号进行相同的处理,所以省略说明。
基站将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和表示当前DRX周期与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的「N」通知移动终端(步骤ST420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和「N」(步骤ST4202)。
此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是变形例1中新需要的参数。
实施方式12表示每一DRX周期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新的DRX周期的例子、或预先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组的例子、或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规定DRX周期组的例子。
与此相比,变形例1基站对移动终端不进行明示新DRX周期的通知,而在基站和移动终端分别根据「当前DRX周期」和「N」为基础设定「新DRX周期」。通过将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设为参数,取得防止设定长于容许范围的DRX周期、短于容许范围的DRX周期的效果。
作为最长DRX周期的一个例子,考虑5120[TTI]。作为最短DRX周期的一个例子,考虑1[TTI]。
作为此基站对移动终端的从基站通知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N」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下列方法。
(1)建立无线载体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用L3信令进行通知。
(2)当作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定值(Static),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进行设定。
当作规定值的情况下,不必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N」,所以能取得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而且,由于不必通知无线区间,所以不发生移动终端的接收差错。因此,能取得不发生因移动终端接收差错而由基站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设定不同的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N」从而移动终端不能正常接收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问题的效果。
又,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N」的通知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其顺序任意。
再者,作为通知实施方式12记载的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周期」的方法,在建立无线载体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组的情况下,或作为移动通信系统将DRX周期组当作规定值设定在基站和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能用上述「最长DRX周期」、「最短DRX周期」这些参数。由此,在DRX周期组包含的DRX周期中,基站也能对移动终端通知该时间点能设定的DRX周期。因而,能取得可按照与其它移动终端的关系、同一单元内移动终端的总和、该移动终端的通信量状况等相应的实现最合适的DRX动作方法的效果。
作为通知方法,也考虑需要能随通信量状况等较快改变的情况。因此,为了能更动态地可以通过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考虑除上文所述的外,还用L1/L2控制信号、带内信号等的通知方法。
首先,说明产生下行数据时的处理内容。
基站在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06的处理。
基站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步骤ST4006)。换句话说,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41中的(1))。
其次,基站设定新的DRX周期,而且计算「DRX周期’(DRX周期’=DRX周期×1/N)」,作为暂定的DRX周期(步骤ST4203)。
基站判断DRX周期’是否短于在步骤ST4201对该移动终端通知的最短DRX周期(步骤ST4204)。
DRX周期’不短于最短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05的处理。
基站将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205)。
另一方面,DRX周期’短于最短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06的处理。
基站放弃DRX周期’,不进行DRX周期更改(步骤ST4206)。或者,也可将步骤ST4201通知的最短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的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211的处理。
移动终端设定新的DRX周期,而且计算「DRX周期’(DRX周期’=DRX周期×1/N)」,作为暂定的DRX周期(步骤ST4211)。
移动终端判断DRX周期’是否短于在步骤ST4202接收最短DRX周期(步骤ST4212)。
DRX周期’不短于最短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13的处理。
移动终端将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213)。
另一方面,DRX周期’短于最短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14的处理。
移动终端放弃DRX周期’,不进行DRX周期更改(步骤ST4214)。或者,也可将步骤ST4202收到的最短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基站使用步骤ST4006中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步骤ST4012)。
移动终端按照步骤ST4007中由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步骤ST4013)。
接着,说明不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在不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20的处理。
基站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要点为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通知(步骤ST4020)。换句话说,不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或通知要点为不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参照图41中的(5))。
其次,基站设定新的DRX周期,而且计算「DRX周期’(DRX周期’=DRX周期×N)」,作为暂定的DRX周期(步骤ST4207)。
基站判断DRX周期’是否长于在步骤ST4201对该移动终端通知的最长DRX周期(步骤ST4208)。
DRX周期’不长于最长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09的处理。
基站将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209)。
另一方面,DRX周期’长于最长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10的处理。
基站放弃DRX周期’,不进行DRX周期更改(步骤ST4210)。或者,也可将步骤ST4201通知的最长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的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或接收要点为不存在下行数据的通知时,转移到步骤ST4215的处理。
移动终端设定新的DRX周期,而且计算「DRX周期’(DRX周期’=DRX周期×N)」,作为暂定的DRX周期(步骤ST4215)。
移动终端判断DRX周期’是否长于在步骤ST4202接收的最长DRX周期(步骤ST4216)。
DRX周期’不长于最长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17的处理。
移动终端将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217)。
另一方面,DRX周期’长于最长DRX周期时,转移到步骤ST4218的处理。
移动终端放弃DRX周期’,不进行DRX周期更改(步骤ST4218)。或者,也可将步骤ST4202收到的最长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通过使用上述变形例1所示的DRX动作方法,除使用实施方式12得到的效果外,还能取得下列效果。
实施方式12中,对「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基站将任意值通知移动终端;与此相反,变形例1中,基站对移动终端仅通知当前DRX周期与按照通信量状况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N」。由此,削减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信息量,所以取得能谋求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又,通过按当前DRX周期与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使用上述(乙)规定约数、倍数的关系的方法,设定的DRX周期为初始DRX周期的「N的n次方」倍或「1/N的n次方」倍。由此,能取得预计到在基站对移动终端分配的下行资源的效果。而且,因移动终端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差错而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产生DRX周期不一致(状态转变差错)时,基站用「长1级的DRX周期」对该移动终端通知L1/L2控制信号,则移动终端能接收L1/L2控制信号,取得能从状态转变差错复原的效果。
关于应用HARQ产生重发时的DRX动作方法,本说明书中揭示大致2种方法。
这就是上述实施方式7所示的方法和上述实施方式8所示的方法。为了得到基站预计到对有关移动终端分配的下行资源的效果,对应用HARQ产生重发时的DRX动作方法而言,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8所示的方法,亲合性高。
尤其是与非专利文献8揭示的DRX动作方法相比,尤其能取得下列效果。
通过按变形例1所示当前DRX周期与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使用上述(乙)规定约数、倍数的关系的方法,具有消除非专利文献8的方法那样发生图34的(4)的作为移动终端低耗电化要避免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动作的优点。因而,与非专利文献8相比,能取得可构建有利于移动终端低耗电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效果。
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2。
实施方式12中,基站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1次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则对该移动终端设定「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移动终端中若确认1次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分配下行数据,则设定基站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变形例2中,基站若连续M次以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不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则对该移动终端设定「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移动终端若连续M次确认以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不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则设定基站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图43是表示一例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图43中,全白表示下行数据,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
DRX周期的长度关系为初始DRX周期长于DRX周期[2],DRX周期[2]长于DRX周期[3],DRX周期[3]短于DRX周期[4],DRX周期[4]短于DRX周期[5]。
初始DRX周期中转移到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初始DRX周期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3中的(1))。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2],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同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与DRX周期[2]一起对应的「M(DRX周期[2])」。移动终端将接收的DRX周期[2]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连续存在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参照图43中的(2))。
DRX周期[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处理(参照图43中的(3))。
此L1/L2控制信号中包含DRX周期[3],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同时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与DRX周期[3]一起对应的「M(DRX周期[3])」。
图43中当作「M(DRX周期[3])=2」进行说明。移动终端将接收的DRX周期[3]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不存在连续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按照DRX周期(DRX周期[3])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4))。
此例中,将DRX周期[3]的起点取为包含通知DRX周期[3]的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的始端(参照图43)。
DRX周期[3]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5))。
此L1/L2控制信号中也许包含DRX周期[4],当作「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然而,只是仅确认1次未用DRX周期[3]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并且由于「M(DRX周期[3])=2」,所以图32的(5)中不设定DRX周期[4]当作DRX周期。因此,DRX周期仍是原来的DRX周期[3]。
DRX周期[3]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6))。由于连续M次(M(DRX周期[3])=2)确认不用DRX周期[3]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将DRX周期[4]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图44是表示一例变形例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图44类似于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40。相同的步骤号进行相同的处理,所以省略说明。
说明产生下行数据时的处理内容。
基站在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06的处理。
基站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步骤ST4006)。换句话说,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43中的(1))。
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并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将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008)。
基站将与步骤ST4408中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对应的「M」通知移动终端(步骤ST4401)。但是,步骤ST4006和步骤ST4008和步骤ST4401的处理可以是同时的,其顺序任意。
参数「M」的定义如下。
这是通信量状况变小且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产生频度降低时调整将当前DRX周期改变成较长的DRX周期的时间的参数。
作为具体使用例,基站连续M次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则对该移动终端设定「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移动终端中连续M次确认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则设定基站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利用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步骤ST4009)。
接着,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M」(步骤ST4402)。
参数「M」是变形例2中新设的参数。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403的处理。
移动终端将步骤ST4009中接收的DRX周期设定为DRX周期(步骤ST4403)。参照图43中的(1)。
基站在步骤ST4006使用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步骤ST4012)。
移动终端在步骤ST4007按照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步骤ST4013)。
接着,说明不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在不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020的处理。
基站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要点为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通知(步骤ST4020)。换句话说,不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43中的(5))。
基站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步骤ST4021)。
基站判断是否连续M次(与当前DRX周期对应的「M」)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步骤ST4404)。不进行对该移动终端的分配的次数少于M次时,不改变DRX周期,而转移到步骤ST4003的处理,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5))。
基站将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405)。其后,转移到步骤ST4003,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6))。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4007)。
移动终端利用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步骤ST4009)。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4011)。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4406。
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连续M次(与当前DRX周期对应的「M」)确认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对该移动终端分配下行数据(步骤ST4406)。确认不分配的次数少于M次时,不改变DRX周期,而转移到步骤ST4004的处理,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5))。
另一方面,确认不分配的次数为M次时,转移到步骤ST4407的处理(参照图43中的(6))。
移动终端将接收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4407)。其后,转移到步骤ST4004的处理,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3中的(6))。
上述说明中,表示在步骤ST4401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M」的例子,但也可不用L1/L2控制信号,而用与对应DRX周期关联的带内信号(MAC信令)进行通知。
还可在建立无线载体时,与用L3信令通知的DRX周期组关联地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M组」。或者,也可通知与全部DRX周期对应的「M」。
建立无线载体时,通过与DRX周期组关联地通知「M组」,不必用每一DRX周期的L1/L2控制信号通知「当前DRX周期以下的DRX周期」时通知「M」,所以得到能谋求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还可与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规定的DRX周期组关联地将「M组」当作规定值(Static)设定在基站和移动终端。或者,也可设定与全部DRX周期对应的「M」。
当作规定值的情况下,由于不必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所以得到能谋求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的效果。
而且,不必通知无线区,所以不发生移动终端的接收差错。因此,能取得不发生因移动终端接收差错而在基站和移动终端设定不同的DRX周期从而移动终端不能正常接收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问题的效果。
通过使用上述变形例2所示的DRX动作方法,除使用实施方式12带来的效果外,还能取得下列效果。
实施方式12中,基站1次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则对该移动终端设定「当前DRX周期的以上DRX周期」。移动终端中也确认1次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则设定基站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变形例2中,基站连续M次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分配,则对该移动终端设定「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移动终端中若连续M次确认不用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则设定基站通知的「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
由此,无下行数据分配时,不快速转移到「当前DRX周期以上的DRX周期」,而是能调整确认通信量状况是否真正小的期间。实现能改变确认无下行数据分配的次数。
由此,取得能有效调整下行处理量和移动终端低耗电化的效果。
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3。
变形例3中表示一例组合使用变形例1和变形例2时的最佳方法。具体而言,将变形例1的参数「N」和变形例2的参数「M」取为相同的值。
图45是表示一例变形例3的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图45中,全白表示下行数据,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
初始DRX周期(图45中为「x」)中转移到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初始DRX周期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5中的(1))。
有发送给该移动终端的数据时表示通信量状况大,所以为了缩短移动终端不进行接收的期间,将「当前DRX周期×1/N」当作新的DRX周期进行设定。图45中记载N=2的例子。因此,新当作DRX周期设定的值为「x/2」。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连续存在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5中的(2))。
DRX周期(x/2)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若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进行下行数据接收(参照图45中的(3))。
移动终端将「当前DRX周期×1/N」当作当作新的DRX周期进行设定。图45中记载N=2的例子。因此,新当作DRX周期设定的值为「x/4」。
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不存在连续下行数据时,移动终端在DRX周期=x/4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5中的(4))。
此例中,将DRX周期的起点取为包含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的始端(参照图45)。
DRX周期(x/4)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5中的(5))。仅确认1次不用DRX周期=x/4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并且「M=N=2」,所以图45的(5)中移动终端不进行DRX周期更改。
DRX周期(x/4)后,实施L1/L2控制信号接收处理,并且若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转移到DRX动作(参照图45中的(6))。确认2次不用DRX周期=x/4后的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图45中的(5)、(6)),所以图45的(6)中移动终端进行DRX周期更改。DRX周期为「x/4×2=x/2」。
变形例3的表示一例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能同时使用变形例1的序列图(图42)和变形例2的序列图(图44)。因此,省略说明。
通过使用上述变形例3所示的DRX动作方法,除使用实施方式12、变形例1和变形例2带来的效果外,还能取得下列效果。
通过将变形例1的参数「N」和变形例2的参数「M」取为相同的值,移动终端必然以「长1级的DRX周期」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45中的(6)、(7))。
由此,因移动终端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差错而在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产生DRX周期不一致(状态转变差错)时,基站用「长1级的DRX周期」,或者用初始DRX周期对该移动终端通知L1/L2控制信号,则移动终端能接收L1/L2控制信号,取得能从状态转变差错复原的效果。
关于应用HARQ产生重发时的DRX动作方法,本说明书中揭示了大概2种方法。
这就是上述实施方式7所示的方法和上述实施方式8所示的方法。为了得到上述变形例3的效果,对应用HARQ产生重发时的DRX动作方法而言,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8所示的方法亲合性高。
尤其是与非专利文献8揭示的DRX动作方法相比,能取得下列效果。
变形例3使用使当前RDX周期与按照通信状况新设定的DRX周期的关系恒定的方法,所以具有的优点是能消除非专利文献8的方法那样发生图34的(4)那样额外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动作。因而,与非专利文献8相比,能取得可构建有利于移动终端低耗电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效果。
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4。
实施方式12中表示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的方法,但变形例4揭示按照服务的QoS设定初始DRX周期的方法。
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类似于表示一例实施方式12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图40的序列图。因此,下文用图40并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步骤ST4001中不进行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
对此通知代之以:基站中,在建立无线载体时的情况下,按照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服务的QoS(例如按照图46的例1)选择初始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同时,步骤ST4002中将移动终端接收初始DRX周期代之以:按照基站通知的服务的QoS(例如按照图46的例1)选择初始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图46的例1表示服务的QoS与初始DRX周期的关系的例子。
关于QoS的分类不限于图46的例1。作为其它例子,也可按照提供的服务与初始DRX周期关联。
又,关于DRX周期,也不限于图46的例1所示那样按TTI单位指定,可考虑时间单位[ms)、子帧单位等。
关于服务的QoS与初始DRX周期的关系,可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规定,也可从基站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业务时,可选择基站和移动终端提供的服务中与最高QoS对应的初始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
还可图46的例2所示那样按照服务的QoS设定最长DRX周期。或者,可按照服务的QoS设定最短的DRX周期。
此变形例4也可用于变形例1、变形例2、变形例3。
通过使用上述变形例4的动作方法,除使用实施方式12、变形例2和变形例3带来的效果外,还能取得下列效果。
即使基站产生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如果该移动终端正在进行DRX动作,不能对该移动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因此,将DRX周期设定得长,能谋求移动终端低耗电化,其反面却产生下行处理量降低的缺点。这就是说,对服务的QoS要求高时,通过将初始DRX周期或最长DRX周期设定得短,能又满足服务的QoS又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进行DRX动作。
通过使用变形例4,基站不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或最长DRX周期、或初始DRX周期和最长DRX周期,而能实现使用适应服务的QoS的最合适的初始DRX周期或最合适的最长DRX周期的DRX动作。
由此,取得能又满足服务的QoS又进行关系到移动终端低耗电化的最合适RDX动作的效果。
而且,不必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或最长DRX周期或初始DRX周期和最长DRX周期,所以有在效利用无线资源方面也能取得效果。
实施方式13
非专利文献9中,作为E-MBMS(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演进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和E-MBMS以外(non-MBMS、non-EMBMS)的数据发送方法,揭示作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 TDM)的方法。
图47是表示E-MBMS和E-MBMS以外的无线资源分配例的说明图。作为时分单位的一个例子,按子帧(Subframe)单位作记载。
非专利文献10中揭示在单播服务中仅使用由时分多路复用(TDM)分配给E-MBMS的子帧中的始端1码元或始端2码元。
图48表示无线资源分配例。示例单播业务中仅使用分配给E-MBMS的子帧中的始端1码元。
非专利文献9、10对DRX动作(Active中的DRX动作)未作任何记载。
将E-MBMS和E-MBMS以外的数据时分多路复用并且单播业务中能仅使用分配给E-MBMS的子帧中的始端1码元或几码元的情况下,在有关DRX动作(Active中的DRX动作)方面产生下列课题。
用图49说明实施方式13的课题。
该移动终端在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该移动终端每一DRX周期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49中的(1)、(2))。如果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利用由该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
动态调度的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作为时间轴而言,在与包含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
另一方面,若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参照图49中的(1))。
发送E-MBMS的周期,换句话说,对E-MBMS的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重叠的时间上,产生下列问题。
分配给E-MBMS的子帧内能用于单播业务的码元为仅始端1码元或仅始端2码元,少于未分配给E-MBMS的子帧内分配给L1/L2控制信号的码元数(始端1码元或始端2码元或始端3码元)。
因此,进行DRX动作的移动终端在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重叠的时间上,即使监视L1/L2控制信号,也有可能不能判断该L1/L2控制信号中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3中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E-MBMS的动作和DRX动作方法。
图50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移动通信系统中E-MBMS的动作和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50中,全白表示单播用下行数据,右上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右下斜线表示E-MBMS用数据。
该移动终端以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该移动终端每一DRX周期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50中的(1))。
如果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利用由该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
动态调度的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作为时间轴而言,在与包含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
另一方面,若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以DRX周期进行DRX动作(参照图50中的(1))。
该移动终端在发送E-MBMS的周期,换句话说,对E-MBMS的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重叠时(参照图50中的(2)),不进行(跳过)DRX动作中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动作。
该DRX动作中的移动终端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3))进行DRX动作中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动作。
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的L1/L2控制信号对该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分配时,在同一子帧内按照分配进行下行数据的收发(参照图50中的(4))。
又,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的时间(DRX动作期间中接收L1/L2控制信号的时间)不重叠时,利用与DRX动作中不进行跳过时没有区别的时间进行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动作(参照图50中的(5))。
图51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基站将E-MBMS发送周期、E-MBMS发送周期的起点(Starting Point)通知移动终端(步骤ST6101)。考虑用帧号、子帧号、时隙号、码元号等通知起点。
通常,仅用接收E-MBMS服务的移动终端接收E-MBMS发送周期、E-MBMS发送周期起点的通知就足够。然而,此实施方式13中的特征是,步骤ST6101中不仅接收E-MBMS服务的移动终端或有接收E-MBMS业务的能力的移动终端,而且该基站下层的全部移动终端,都接收E-MBMS业务的发送信息(E-MBMS发送周期、E-MBMS发送周期起点)。
其原因在于,接收E-MBMS服务的移动终端或有接收E-MBMS服务的能力的移动终端以外的移动终端也有可能进行Active中的DRX动作。根据此理由,可考虑上述通知中使用作为发送通知信息的信道的BCH(BroadcastChannel广播信道)等。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E-MBMS发送周期、E-MBMS发送周期起点(步骤ST6102)。
容许不进行Active中的DRX动作的移动终端或没有进行Active中的DRX动作的能力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并非有关基站下层的全部移动终端接收E-MBMS业务的发送信息,不进行Active中的DRX动作的移动终端或没有进行Active中的DRX动作的能力的移动终端中,可以不接收E-MBMS服务的发送信息。
基站和移动终端在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6103、ST6104)。
基站判断是否对该移动终端产生下行数据(步骤ST6105)。
首先,说明产生下行数据时的处理内容。
基站在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6。
基站判断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6)。L1/L2控制信号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111的处理。
基站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时间(参照图50中的(2))不进行(跳过)发送动作(步骤ST6111)。
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时间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3))进行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动作。
移动终端判断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7)。
L1/L2控制信号接收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112的处理。
移动终端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时间(参照图50中的(2))不进行(跳过)接收动作(步骤ST6112)。
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时间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3))进行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动作。
基站在步骤ST6111或步骤ST6108用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步骤ST6113)。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6110)。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14的处理。
移动终端在步骤ST6112或步骤ST6109按照分配给基站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步骤ST6114)。
基站判断对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6)。
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不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108的处理。
基站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发送时间进行发送动作(步骤ST6108)。其后,转移到步骤ST6113的处理。
移动终端在常规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接收时间进行接收动作(步骤ST5109)。其后,转移到步骤ST6114的处理。
接着,说明不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在不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3的处理(步骤ST6105)。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6110)。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4的处理。
此实施方式13能取得下列效果。
可取得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不新设置进行收发的信息而能没有不一致地提供E-MBMS服务和单播服务的效果。
在解决此实施方式13的课题方面,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不新设置进行收发的信息。这点在能谋求有效利用无线资源方面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说明实施方式13的变形例1。
实施方式13解决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的时间重叠时不能进行DRX动作中的L1/L2控制信号收发动作的课题。
此变形例1中,移动终端在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重叠时(参照图50中的(2)),也用能用于单播服务的始端1码元或几码元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的收发。由此,产生下列新课题。
分配给E-MBMS的子帧内可用于单播服务的码元以外的部分被E-MBMS利用,不能用于单播服务。因此,用分配给E-MBMS的子帧内可用于单播服务的码元以基站对移动终端发送的L1/L2控制信号对该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分配时,产生E-MBMS用数据与单播用数据发生冲突的问题(参照图49中的(3))。
变形例1在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的时间重叠时用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的情况下,在下一子帧(或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规定子帧后,或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的子帧后)进行实际的下行数据分配,从而解决课题。
用图50说明一例变形例1的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E-MBMS的动作和DRX动作方法。图50中,全白表示单播用下行数据,右上斜线表示L1/L2控制信号,右下斜线表示E-MBMS用数据。
该移动终端在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该移动终端每一DRX周期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50中的(1))。
如果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利用由该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接收下行数据。
动态调度的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作为时间轴而言,在与包含L1/L2控制信号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
另一方面,若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结果没有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则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参照图50中的(1))。
该移动终端在发送E-MBMS的周期,换句话说,对E-MBMS的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重叠时(参照图50中的(2)),也用可用于单播服务的始端1码元或几码元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的L1/L2控制信号收发。
用该L1/L2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下行数据发送分配时,在同一子帧内不进行下行数据收发,而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4))进行下行数据收发。
又,发送E-MBMS的周期与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的时间(DRX动作期间中接收L1/L2控制信号的时间)不重叠时用L1/L2控制信号进行下行数据分配的情况下,与常规动态调度相同,在时间轴上与由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相同的子帧内进行下行数据收发。
图52是表示一例变形例1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图52类似于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图51的序列图。相同的步骤号进行相同的处理,所以省略说明。
说明产生下行数据时的处理内容。
基站在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201的处理。
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通知存在对该移动终端的下行数据(步骤ST6201)。换句话说,进行下行数据分配(Allocation)(参照图50中的(2))。其后,转移到步骤ST6106的处理。
移动终端实施DRX周期后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处理(步骤ST6202)。其后,转移到步骤ST6110的处理。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监视)结果收发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6110)。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7的处理。
基站判断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6)。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203的处理。
基站将下行数据发送时间跳越1子帧(步骤ST6203),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4))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步骤ST6113)。
移动终端判断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7)。
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204的处理。
移动终端将下行数据接收时间跳越1子帧(步骤ST6204),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参照图50中的(4))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步骤ST6114)。
基站判断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6)。
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不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113的处理。
在对移动终端分配的无线资源中,与常规动态调度同样地在与由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时间轴上相同的子帧内发送下行数据。
移动终端判断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时间是否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步骤ST6107)。
L1/L2控制信号的接收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不重叠时,转移到步骤ST6114的处理。
步骤ST6202中,按照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与常规动态调度同样地在与由L1/L2控制信号分配的无线资源时间轴上相同的子帧内接收下行数据。
接着,说明不产生下行数据的情况。
基站在不产生下行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3的处理(步骤ST6105)。
移动终端判断L1/L2控制信号接收(监视)结果是否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步骤ST6110)。不存在发送给其自身的数据时,转移到步骤ST6104的处理。
上述说明中,表示的例子在DRX动作期间中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将下行数据接收时间跳越1子帧,在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收发下行数据。作为另外的例子,也可在离开E-MBMS发送周期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规定子帧后或基站通知移动终端的子帧后收发下行数据。
此情况下,可通过对DRX动作期间中的L1/L2控制信号(也可仅对DRX动作期间中L1/L2控制信号的发送时间与E-MBMS的发送时间重叠时的L1/L2控制信号)添加下列参数,实施上述动作:例如,「0:转移到DRX动作」、「1:监视下一子帧的L1/L2控制信号」、「2:监视n子帧后的L1/L2控制信号」,或「0:转移到DRX动作」、「1:在下一子帧分配下行数据」、「2:在n子帧后分配下行数据」等。
通过使用上述变形例1所示的DRX动作方法,除使用实施方式13带来的效果外,还能取得下列效果。
与实施方式13相比,能在Active中的DRX动作中,移动终端不改变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参照图15)的时间而没有不一致地提供E-MBMS服务和单播服务。
能取得的效果在移动终端在DRX动作期间中成为Active的时间上进行确认(监视)是否分配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动作以外的动作时,不改变这些动作的动作时间(周期)。
作为DRX动作期间中移动终端确认是否分配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动作以外的动作,可考虑(1)发送探测RS、(2)发送CQI、(3)测定周边单元等。
作为仅进行确认DRX周期中是否分配发送给其自身的下行数据的动作取为实施方式13所示方法的发送E-MBMS的周期的下一子帧,也可取为进行上述(1)、(2)、(3)等动作的与发送E-MBMS的周期相同的子帧。然而,在考虑移动终端低耗电化方面,尽可能使移动终端必须进行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的时间一致是有效的。因此,本变形例1在移动终端低耗电化上有效。
实施方式14
考虑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分配到的C-RNTI(Cell RadioNetwodk Temporary Identifier:单元无线电网临时标识符)和G-RNTI(群RNTI)(GERAN Radio Netwodk Temporary Identifier:GERAN无线网临时标识符)两者,监视L1/L2控制信号。
C-RNTI是指控制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电网控制器)分配的移动终端标识符。C-RNTI在单元中是唯一的。
在DRX周期进行DRX动作的移动终端中,产生DRX周期与G-RNTI的发送时间不重叠的时间上使G-RNTI所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减弱的课题。
分配到G-RNTI的移动终端中,在移动终端进行DRX动作(Active中的DRX动作)时产生下列课题。
用图53说明实施方式14的课题。
图53中,右上斜线表示C-RNTI用的L1/L2控制信号,右下斜线表示G-RNTI用的L1/L2控制信号。
该移动终端在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时,该移动终端每一DRX周期(X)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53中的(1)、(2)、(4)、(5)、(6))。因此,移动终端中也考虑进行图53所示移动终端的接收系统电源例示例的低耗电动作。
考虑需要基站对该移动终端不仅分配C-RNTI而且分配G-RNTI,并且用G-RNTI监视L1/L2控制信号的情况。设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的通知周期或更改周期为「Y」。
在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的该移动终端中,能接收周期X和周期Y重叠的时间上(图53中的(1)、(5))的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
另一方面,要利用DRX周期(X)实现低耗电的移动终端中,不能接收周期X和周期Y不重叠的时间上(图53中的(3))的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
综上所述,分配到G-RNTI的移动终端中,在实现低耗电方面产生课题。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4的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
图54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DRX动作方法的说明图。
该移动终端在DRX周期(X)进行DRX动作时,该移动终端每一DRX周期接收(监视)L1/L2控制信号(参照图54中的(1)、(3)、(5)、(7)、(9))。
考虑需要基站对该移动终端不仅分配C-RNTI而且分配G-RNTI,并且用G-RNTI监视L1/L2控制信号的情况。设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的通知周期(或更改周期)为「Y」。
基站对分配到G-RNTI的该移动终端再次计算DRX周期。重新计算时,计算成该移动终端能接收周期X与周期Y不重叠的时间(参照图53中的(3))的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
作为具体例子,考虑将周期X和周期Y的最大公约数新取为DRX周期。例如图53中的周期「Z」相当于此。
从基站对移动终端再次通知DRX周期(Z)时,移动终端在图54中(1)、(2)、(3)、(4)、(5)、(6)、(7)、(8)、(9)接收L1/L2控制信号,在周期X与周期Y不重叠的时间(参照图53中的(3))移动终端也接收L1/L2控制信号。
图55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移动终端和基站的处理内容的序列图。
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DRX周期,将该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6501)。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DRX周期,将该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6502)。
作为从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初始DRX周期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下列方法。
(1)建立无线载体时,基站用L3信令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
(2)在动态时间上,基站用L1/L2控制信号或带内信令(MAC信令)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
基站和移动终端在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6503、ST6504)。
基站对移动终端通知G-RNTI(步骤ST6505)。
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G-RNTI(步骤ST6506)。
基站根据在步骤ST6501对移动终端通知的DRX周期和与G-RNTI对应的L1/L2控制信号的通知周期(或更改周期)重新计算对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步骤ST6507)。
基站对移动终端重新通知DRX周期,并将该DRX周期当作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6508)。
移动终端从基站重新接收DRX周期,并将该DRX周期当作DRX周期进行设定(步骤ST6509)。
基站在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6510)。
移动终端在DRX周期转移到DRX动作(步骤ST6511)。这时,移动终端不管是否通知G-RNTI,可在基站通知的DRX周期进行DRX动作。
再者,此实施方式14的课题不仅产生在对有关移动终端分配G-RNTI时,而且移动终端需要在不同的周期接收L1/L2控制信号中的多个信息的情况下也产生。该情况中,如果使用此实施方式14,也能解决该课题。
根据此实施方式14,能取得下列效果。
取得的效果即使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不新设置进行收发的信息,而对该移动终端分配G-RNTI的情况下,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也能没有不一致地实现Active中的DRX动作。
在解决此实施方式14的课题方面,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不新设置进行收发的信息,这点在谋求有效利用无线资源方面是有效的解决手段。
又,移动终端中不管基站是否通知G-RNTI,可在基站通知的DRX周期进行DRX动作,从而可取得移动终端内的处理内容能单纯化的效果。
工业上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适合需要减小移动终端3的耗电,并加长移动终端3的等待时间和连续通话时间等的情况。
Claims (46)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在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情况下,若由所述基站进行要点为所述移动终端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判断,则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移动终端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判断,则将该要点通知基站,若所述基站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该通知,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确认是否有发送到基站的数据,如果没有发送到基站的数据,则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判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站确认是否有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数据,如果没有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的数据,则进行要点为所述移动终端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判断。
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将表示是否以低耗电优先的参数发送到所述基站,所述基站在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参数表示以低耗电优先的要点的情况下,设定为所述移动终端能转移到数据的暂停发送期间和暂停接收期间的状态,而在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参数表示不以低耗电优先的要点情况下,设定为所述移动终端不能转移到数据的暂停发送期间和暂停接收期间的状态。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配备:判断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转移判断单元;从基站接收表示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判断结果的判断结果接收单元;以及在所述转移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暂停发送期间的要点、而且由所述判断结果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判断结果表示能转移到暂停接收期间的要点的情况下,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转移判断单元进行要点为能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判断,则将该要点通知基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转移判断单元确认是否有发送到基站的数据,如果没有发送到基站的数据,则进行要点为数据能转移到暂停发送期间的判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若供电停止单元从基站接收表示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的供电停止周期的供给停止周期信息,则按照所述供给停止周期信息停止对所述发送处理部和所述接收处理部的供电。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设置决定是否以低耗电优先的优先决定单元和将表示所述优先决定单元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到基站的参数发送单元。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配备决定是否以低耗电优先的优先决定单元和将表示所述优先决定单元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到基站的参数发送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参数发送单元将表示优先决定单元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包含在表示本身能力的能力信息中,并将所述能力信息发送到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参数发送单元将表示优先决定单元的决定内容的参数与表示本身的能力的能力信息分别地发送到基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参数发送单元在本身能力改变的情况下或在事先决定的周期,将表示优先决定单元的决定内容的参数发送到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优先决定单元在决定是否以低耗电优先时,以电池剩余容量为基准进行决定。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优先决定单元在决定是否以低耗电优先时,以用户的意思为基准进行决定。
1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能转移到数据的暂停发送期间,在能转移到暂停发送期间的情况下,将能转移到暂停发送期间的要点通知所述基站,若所述基站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该通知,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
1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确认是否有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如果有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则将有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要点通知所述基站,若所述基站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该通知,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能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
1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决定转移到数据暂停发送期间的停发周期和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决定的停发周期和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发送期间和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所述停发周期和所述停收周期确定为相等的周期,或将所述停发周期和所述停收周期确定为呈倍数的周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基站将停发周期和停收周期确定为相同的周期,则将所述停发周期或所述停收周期的任一方通知移动终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移动终端从基站接收停收周期的通知,则将停发周期设定为与所述停收周期相同的周期。
22.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决定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决定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肯定应答信号后,将包含所述停收周期的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23.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决定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决定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包含所述停收周期的控制数据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若所述移动终端在由于HARQ而引起的重发所需时间超过所述停收周期,则再次设定停收周期。
24.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决定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决定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多个停收周期的情况下,对某停收周期收到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肯定应答信号后,进行含控制数据在内的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的处理,对所述移动终端以包含控制数据的方式通知某停收周期,若由于HARQ而引起的重发所需时间超过所述停收周期,则进行所述移动终端再次设定停收周期的处理。
2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决定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决定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按照容许的最大重发次数,决定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停收周期的通知方法。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站在与容许的最大重发次数对应的所需时间长于停收周期的情况下,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肯定应答信号后,将所述停收周期包含在控制数据中通知所述移动终端。
2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移动终端测定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将所述质量的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按照所述质量的测定结果实施下行调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在将所述质量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与将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重叠的情况下,使所述质量测定结果发送时间或者所述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的发送时间的任一方延迟。
2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移动终端测定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将所述质量的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按照所述质量的测定结果实施下行调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在将所述质量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与将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重叠的情况下,发送所述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而不发送所述质量测定结果。
29、一种移动终端,配备:测定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的质量测定单元和将所述质量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发送到基站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将所述质量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与将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重叠的情况下,使所述质量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的发送时间或者所述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的任一方延迟。
30.一种移动终端,配备:测定下行通信线路的质量的质量测定单元和将所述质量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发送到基站的发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在将所述质量测定结果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与将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时间重叠的情况下,发送所述肯定应答信号或否定应答信号,而不发送所述质量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
3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基站产生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则将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下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如果不产生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则将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上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
32.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要点为具有从所述基站发送的数据的通知,则将所述停收周期更改为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下,如果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从所述基站发送的数据的通知,则将所述停收周期更改为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上。
33.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实施要点为具有从所述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的接收处理,并使用与有没有接收所述通知对应的所述停收周期的更改参数,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移动终端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从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而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的情况下,连续规定次数,当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时,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3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移动终端连续规定次数且未从所述基站接收到要点为具有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时,使用所述停收周期的更改参数来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3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服务质量信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按照由所述基站通知的服务质量信息来设定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在该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
3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基站接收到作为对E-MBMS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的E-MBMS发送周期的通知,在所述E-EMES发送周期与所述停收周期重叠的情况下,使所述停收周期延迟。
3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作为对E-MBMS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的E-MBMS发送周期与所述停收周期重叠的情况下,使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的发送时间延迟。
39.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终端与基站实施无线通信时,所述基站将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通知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在由所述基站通知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站分配多个标识符,若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与多个标识符对应的1个停收周期的通知,就在该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
40.一种移动终端,配备:从基站接收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的通知的停收周期接收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接收单元收到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实施要点为具有从所述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的接收处理的通知接收单元和停收周期更改单元,该停收周期更改单元中,如果由所述通知接收单元接收到通知,则将所述停收周期更改为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下,而如果由所述通知接收手段未接收到通知,则将所述停收周期更改为当前的停收周期以上。
41.一种移动终端,配备:从基站接收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的通知的停收周期接收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接收单元收到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实施要点为具有从所述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的接收处理的通知接收单元和停收周期更改单元,该停收周期更改单元中,使用与有没有接收到利用所述通知接收单元而得到的通知对应的所述停收周期的更改参数,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42.如权利要求41中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停收周期更改单元在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从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而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的情况下,当利用通知接收手段连续规定次数且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时,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43.一种移动终端,配备:从基站接收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的通知的停收周期接收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接收单元收到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实施要点为具有所述基站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的接收处理的通知接收单元和停收周期更改单元,该停收周期更改单元中,当利用所述通知接收单元连续规定次数且未接收到要点为具有发送给自己的数据的通知时,使用所述停收周期的更改参数,更改当前的停收周期。
4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配备:从基站接收服务质量信息的质量信息接收单元;按照由所述质量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服务质量信息来设定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的停收周期设定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设定单元设定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并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
45.一种移动终端,配备:从基站接收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的停收周期的通知的停收周期接收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接收单元收到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停止单元在从所述基站接收到作为对E-MBMS数据进行时分多路复用的周期的E-MBMS发送周期的通知,并且在所述E-EMES发送周期与所述停收周期重叠的情况下,使所述接收停止周期延迟。
46.一种移动终端,配备:从基站接收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的停收周期的通知的停收周期接收单元;以及在由所述停收周期接收单元收到的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暂停接收期间,暂停对数据的发送处理部和接收处理部供电的供电停止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站分配多个标识符,若所述供电停止单元接收到与多个标识符对应的1个停收周期通知,就在该停收周期转移到数据的暂停接收期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65257.6A CN102858002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2.7A CN105050174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25.9A CN105050173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3.1A CN105263180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PCT/JP2006/312145 | 2006-06-16 | ||
PCT/JP2006/312145 WO2007144956A1 (ja) | 2006-06-16 | 2006-06-16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JPPCT/JP2007/055423 | 2007-03-16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77625.9A Division CN105050173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210065257.6A Division CN102858002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2.7A Division CN105050174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3.1A Division CN105263180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1298A true CN101361298A (zh) | 2009-02-04 |
Family
ID=3883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7800016807A Pending CN101361298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210065257.6A Active CN102858002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2.7A Pending CN105050174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3.1A Active CN105263180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25.9A Pending CN105050173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65257.6A Active CN102858002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2.7A Pending CN105050174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83.1A Active CN105263180B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终端 |
CN201510577625.9A Pending CN105050173A (zh) | 2006-06-16 | 2007-04-27 | 通信方法、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8149749B2 (zh) |
EP (4) | EP3944519A1 (zh) |
KR (3) | KR20120060891A (zh) |
CN (5) | CN101361298A (zh) |
WO (2) | WO2007144956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05552A1 (zh) * | 2009-03-16 | 2010-09-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中非连续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356569A (zh) * | 2009-03-16 | 2012-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396246A (zh) * | 2009-08-11 | 2012-03-28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mbms的消息传输方法及其对应的设备 |
CN102932884A (zh) * | 2011-08-12 | 2013-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drx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384394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耗电、耗电配置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3391549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连续接收的动态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
CN104221444A (zh) * | 2012-05-02 | 2014-12-1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样数据应用的用户设备增强 |
CN105103606A (zh) * | 2013-05-09 | 2015-11-25 | 英特尔Ip公司 | 缓冲器溢出的减少 |
CN105210406A (zh) * | 2013-05-09 | 2015-12-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设备的过载控制和监督 |
WO2016008140A1 (zh) * | 2014-07-17 | 2016-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传输通道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终端及基站设备 |
CN111448830A (zh) * | 2017-10-26 | 2020-07-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US11877277B2 (en) | 2016-11-02 | 2024-01-16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46214B2 (en) | 2005-04-29 | 2013-01-01 | Jasper Wireless, Inc. | Self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termi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9307397B2 (en) | 2005-04-29 | 2016-04-05 |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customer-specific services |
US8818331B2 (en) | 2005-04-29 | 2014-08-26 |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for geographically preferential services |
US8745184B1 (en) * | 2007-05-18 | 2014-06-03 | Jasper Wireles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visioning using state transition rules |
US8478238B2 (en) | 2005-04-29 | 2013-07-02 | Jasper Wireless, Inc. | Global platform for managing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
US9226151B2 (en) | 2006-04-04 | 2015-12-29 | Jasper Wireles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customer-specific services |
US8867575B2 (en) | 2005-04-29 | 2014-10-21 |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for geographically preferential services |
US9232537B2 (en) | 2006-02-07 | 2016-0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st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7144956A1 (ja) | 2006-06-16 | 2007-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US8130705B2 (en) | 2006-09-15 | 2012-03-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capability modification |
US7885235B2 (en) | 2006-09-26 | 2011-02-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090124B1 (en) | 2006-10-27 | 2018-02-2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
US8169957B2 (en) * | 2007-02-05 | 2012-05-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DTX and DRX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80267168A1 (en) * | 2007-04-27 | 2008-10-30 | Zhijun Cai | Slow Adaptation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
GB0708345D0 (en) * | 2007-04-30 | 2007-06-0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Signalling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670363B2 (en) * | 2007-05-30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for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8149979A1 (ja) | 2007-06-08 | 2008-12-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
EP2168288A4 (en) * | 2007-06-15 | 2014-01-08 | Blackberry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ROUTE ADJUSTMENT OVERHEAD |
EP2163056A4 (en) * | 2007-06-15 | 2011-12-14 | Research In Motion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LARGE PACKAGES DURING A SEMIPERSISTENT MEETING |
EP2538614B1 (en) | 2007-06-15 | 2014-06-1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persistent and dynamic scheduling an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
GB0711833D0 (en) * | 2007-06-18 | 2007-07-2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lurality of services |
US9374695B2 (en) | 2007-07-05 | 2016-06-21 |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distributing emergency messages |
US9386557B2 (en) | 2007-08-13 | 2016-07-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90046639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Zhijun Cai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Large IP Packets During VoIP Session |
US8144679B2 (en) | 2007-08-20 | 2012-03-27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Inactivity timer in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ed system |
AU2008295966B2 (en) | 2007-09-06 | 2011-10-1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WO2009033253A1 (en) * | 2007-09-14 | 2009-03-1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start time |
US8891458B2 (en) | 2007-12-05 | 2014-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upd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504083B2 (en) * | 2008-01-10 | 2016-11-22 |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unctionality |
EP3654535A1 (en) * | 2008-02-01 | 2020-05-2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8477811B2 (en) * | 2008-02-02 | 2013-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level keep alive signaling |
US8606336B2 (en) | 2008-03-20 | 2013-12-10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8121045B2 (en) | 2008-03-21 | 2012-02-2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ransmission timing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8179828B2 (en) * | 2008-03-28 | 2012-05-1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Precoding matrix index feedback interaction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8199725B2 (en) | 2008-03-28 | 2012-06-1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Rank indicator transmission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JP5065977B2 (ja) * | 2008-04-15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1572896B (zh) * | 2008-04-29 | 2011-0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JP5206195B2 (ja) * | 2008-07-28 | 2013-06-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通信端末、基地局の通信方法、通信端末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
US8588151B2 (en) | 2008-08-08 | 2013-1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cess terminal capability update |
WO2010018819A1 (ja) * | 2008-08-11 | 2010-02-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8532038B2 (en) * | 2008-08-19 | 2013-09-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exchange for SDMA uplink data |
US9270423B2 (en) * | 2008-10-22 | 2016-02-23 | Zte (Usa) Inc. | Reverse link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
US8514793B2 (en) | 2008-10-31 | 2013-08-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component carriers |
JP5538802B2 (ja) * | 2008-11-04 | 2014-07-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
KR101546751B1 (ko) * | 2008-11-05 | 2015-08-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 라디오 링크 실패를 효율적으로 탐지하는 방법 |
KR101708704B1 (ko) | 2008-12-23 | 2017-02-21 | 티씨엘 커뮤니케이션 테크놀로지 홀딩스 리미티드 |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 |
CN104918332A (zh) | 2009-02-02 | 2015-09-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体通信系统 |
HUE033078T2 (hu) * | 2009-02-13 | 2017-11-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 Vezeték nélküli hálózati csomópont energiafogyasztásának vezérlése |
KR101313357B1 (ko) * | 2009-03-12 | 2013-10-02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요소 반송파 특유의 재구성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0107267A2 (ko) | 2009-03-18 | 2010-09-2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채널 상태 정보 레퍼런스 신호를 전송하는 시스템 |
US9077503B2 (en) * | 2009-03-19 | 2015-07-07 |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method |
CN106413103B (zh) | 2009-04-28 | 2020-02-2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终端 |
US9713067B2 (en) | 2009-05-08 | 2017-07-18 | Zte (Usa) Inc. | Reverse link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2265068B1 (en) | 2009-06-17 | 2016-12-14 | IDTP Holdings, Inc. |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component carriers |
US8462736B2 (en) | 2009-06-19 | 2013-06-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
JP5174964B2 (ja) | 2009-06-19 | 2013-04-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WO2010150152A1 (en) * | 2009-06-26 | 2010-12-29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mobile network implemen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GB2474006B (en) * | 2009-08-11 | 2012-05-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Network ele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
KR20110020005A (ko) * | 2009-08-21 | 2011-03-02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
US9232441B2 (en) | 2009-08-31 | 2016-0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based rate selection |
JP5378525B2 (ja) * | 2009-09-04 | 2013-12-25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機 |
CN102550068B (zh) | 2009-10-02 | 2016-02-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WO2011039959A1 (ja) | 2009-10-02 | 2011-04-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EP2485540B1 (en) | 2009-10-02 | 2019-06-12 | Nec Corporation |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for a wireless terminal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 components |
WO2011080832A1 (ja) * | 2009-12-28 | 2011-07-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EP2532195B1 (en) * | 2010-02-04 | 2017-07-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ioritization of energy saving over system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619606B2 (en) | 2010-05-06 | 2013-12-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relay station with ACK/NACK feedback |
CN102316560A (zh) * | 2010-07-06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配置不连续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
US8923208B2 (en) * | 2010-08-05 | 2014-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dio coexistence |
KR20120034509A (ko) * | 2010-10-01 | 2012-04-12 | 주식회사 팬택 |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전력조정을 위한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US8717991B2 (en) * | 2010-10-22 | 2014-05-0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multi-channel based on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
US8737994B2 (en) * | 2010-11-05 | 2014-05-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femtocells |
JP5895199B2 (ja) * | 2010-12-28 | 2016-03-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無線装置 |
TWI533629B (zh) * | 2010-12-28 | 2016-05-1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非附於無線網路之觸發裝置 |
US8971225B2 (en) * | 2011-06-16 | 2015-03-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for station operating based on battery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US8730823B2 (en) | 2011-06-24 | 2014-05-20 | Jasper Wireless, Inc. | Core services platform for wireless voice, data and messaging network services |
US9007972B2 (en) | 2011-07-01 | 2015-04-14 | Intel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tate transitioning control |
EP2730133B1 (en) * | 2011-07-05 | 2015-09-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maintaining a radio time base |
US8842641B2 (en) * | 2011-08-12 | 2014-09-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AKE resource multiplexing for enhanced uplink data services |
JP5713844B2 (ja) | 2011-08-25 | 2015-05-07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干渉回避方法 |
JP5918497B2 (ja) * | 2011-10-11 | 2016-05-1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マシン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8792407B2 (en) | 2012-02-21 | 2014-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ower re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8797911B2 (en) | 2012-02-21 | 2014-08-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6147961B2 (ja) * | 2012-03-16 | 2017-06-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送受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130265922A1 (en) * | 2012-04-09 | 2013-10-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 power saving request |
US9374845B2 (en) | 2012-05-18 | 2016-06-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HARQ and DRX optimization for low cost MTC devices |
US9603184B2 (en) * | 2012-05-25 | 2017-03-21 | Apple Inc. | Tune back coordination with connected mode discontinuous receive |
CN103517318B (zh) | 2012-06-19 | 2017-06-0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5757060B2 (ja) * | 2012-06-21 | 2015-07-29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データ送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
DK3169100T3 (da) * | 2012-07-06 | 2021-10-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remgangsmåde og apparat til bestemmelse af tdd-ul/dl-konfiguration til anvendelse i forbindelse med radiorammer |
GB2510315B (en) * | 2012-09-07 | 2017-12-06 | Sony Corp | Transmitting a sleep indication signal to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a virtual carrier narrow band control channel |
KR101764340B1 (ko) * | 2012-09-27 | 2017-08-0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신호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9432932B2 (en) * | 2012-09-27 | 2016-08-3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078266B2 (en) | 2012-10-11 | 2015-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n access terminals |
US9426743B2 (en) * | 2013-01-08 | 2016-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power consumption for LTE eMBMS |
US9204395B2 (en) * | 2013-01-15 | 2015-12-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iv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
JP5673701B2 (ja) * | 2013-02-12 | 2015-02-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通信端末、基地局の通信方法、通信端末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
CN104363974A (zh) * | 2013-03-20 | 2015-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冲突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JP2014204345A (ja) * | 2013-04-05 | 2014-10-2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9883454B2 (en) * | 2013-04-15 | 2018-0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eedback message alignment for multicarrier systems with flexible bandwidth carrier |
AU2014254504B2 (en) * | 2013-04-15 | 2016-07-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pplication of a discontinous reception (DRX) cycle |
CN103278707B (zh) * | 2013-04-25 | 2015-08-19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获取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及终端 |
US9462550B2 (en) * | 2013-05-09 | 2016-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arget wakeup time (TWT) grouping modification |
KR20140133408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대송신전력 설정 및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
JP6337891B2 (ja) * | 2013-05-15 | 2018-06-0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接続制御装置、通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244380B (zh) * | 2013-06-09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ue激活时间的方法及装置 |
US9161308B2 (en) | 2013-08-26 | 2015-10-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utonomous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ccess terminals |
JP2015053565A (ja) * | 2013-09-05 | 2015-03-1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EP3036940B1 (en) * | 2013-09-25 | 2018-02-28 | Sony Corporatio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271306B2 (en) | 2013-09-27 | 2016-02-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ant processing for flexible bandwidth carrier systems |
US20150092638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timing for systems with flexible bandwidth carrier |
EP2869643A1 (en) * | 2013-10-30 | 2015-05-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saving power in a user equipment |
US9936450B2 (en) * | 2013-11-01 | 2018-04-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703171A (zh) * | 2013-12-07 | 2015-06-1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业务属性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6399746B2 (ja) * | 2013-12-10 | 2018-10-0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EP3095290B1 (en) * | 2014-01-16 | 2022-03-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aptation of drx configurations for capillary networks |
US10375646B2 (en) * | 2014-04-18 | 2019-08-06 | Apple Inc. | Coordination between application and baseband layer operation |
US9210627B1 (en) | 2014-05-28 | 2015-12-08 | Apple Inc. | User context aware throttling of transition attempts to connected mode |
CN112492672A (zh) * | 2014-06-04 | 2021-03-12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660033B2 (en) * | 2014-10-09 | 2020-05-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gularly scheduled sessions in a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
US9814089B2 (en) * | 2014-10-24 | 2017-1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timing-aware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US10136387B2 (en) * | 2014-10-31 | 2018-11-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event-triggered DR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60192390A1 (en) * | 2014-12-30 | 2016-06-30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limited contention |
WO2016150497A1 (en) * | 2015-03-25 | 2016-09-29 | Sony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signal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6159115A1 (ja) * | 2015-03-31 | 2016-10-06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US10349466B2 (en) | 2015-12-09 | 2019-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eiving upon transmit and transmitting upon receive |
US10524206B2 (en) | 2015-12-09 | 2019-12-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cro and micro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US11129185B2 (en) * | 2015-12-09 | 2021-09-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cro and micro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
US10341061B2 (en) | 2016-03-30 | 2019-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for redu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US10893523B2 (en) | 2016-11-02 | 2021-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deband ENB and narrowband UE |
US20190350038A1 (en) * | 2017-01-05 | 2019-1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WO2018153465A1 (en) | 2017-02-23 | 2018-08-30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Slotted transmission for battery recovery |
WO2018164528A1 (ko) | 2017-03-09 | 2018-09-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말 능력을 전달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US11382042B2 (en) * | 2017-10-04 | 2022-07-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power savings through mobile initiated dormancy |
US10743147B2 (en) * | 2017-10-30 | 2020-08-11 | Apple Inc. | Expanded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for broadcast multicast content selection and service |
US10674446B1 (en) | 2018-05-08 | 2020-06-02 |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leep/wake based on coverage |
JP2020010335A (ja) * | 2018-07-03 | 2020-01-16 | 株式会社Social Area Networks | 携帯通信装置、測位システム及び測位方法 |
US11096232B2 (en) | 2018-09-07 | 2021-08-17 | Apple Inc. | Enhancements to connection rejection procedures |
US10660152B1 (en) | 2018-09-13 | 2020-05-19 | Sprint Spectrum L.P. | Invoking DRX mode based on high-quality connection |
JP7387258B2 (ja) * | 2018-11-08 | 2023-11-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9743140B (zh) * | 2019-02-01 | 2021-09-14 | 安徽博大光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通讯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2243286B (zh) | 2019-07-19 | 2024-07-09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低功耗的能量检测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WO2022150912A1 (en) * | 2021-01-13 | 2022-07-21 | Sierra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devices |
US11901931B2 (en) * | 2021-09-09 | 2024-0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 diversity power leakage detection and filtering in antenna compensator power detector |
CN117812677A (zh) * | 2022-09-30 | 202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8227A (en) * | 1994-07-29 | 1997-10-14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the turn on time for a receiver operating in a discontinuous receive mode |
JP2665204B2 (ja) | 1995-06-20 | 1997-10-22 |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
JPH11168423A (ja) * | 1997-12-05 | 1999-06-22 | Nec Corp | 移動体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用マルチ接続装置、移動体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接続方法 |
US6463307B1 (en) * | 1998-08-14 | 2002-10-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in a mobile terminal with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RU2210866C2 (ru) * | 1999-05-12 | 2003-08-20 |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поддержки режима прерывистой передачи на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истемы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
US6704581B1 (en) * | 1999-11-13 | 2004-03-09 | 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etween asynchronous base station and synchronous base station |
US7006477B1 (en) * | 1999-12-10 | 2006-02-2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interleaving of half rate channels suitable for half duplex operation and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
CA2370664C (en) * | 2000-02-18 | 2009-02-03 | Nokia Networks Oy |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B0100535D0 (en) * | 2001-01-09 | 2001-02-21 | Lucas Industries Ltd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distributed processor system |
JP2003087180A (ja) | 2001-09-11 | 2003-03-20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非常送間欠受信無線通信方法 |
KR100454961B1 (ko) * | 2001-10-10 | 2004-1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불연속 수신모드에서의 셀 탐색 장치 및방법 |
US7477876B2 (en) * | 2001-11-02 | 2009-01-13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Variable rate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493079B1 (ko) * | 2001-11-02 | 2005-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부호 분할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채널 품질을 보고하는장치 및 방법 |
CN1264289C (zh) * | 2001-11-19 | 2006-07-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Cdma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JP3886795B2 (ja) * | 2001-12-10 | 2007-02-2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移動端末及び通信基地局 |
SE0200106D0 (sv) * | 2002-01-14 | 2002-01-1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A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aging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474898B1 (en) | 2002-02-15 | 2007-01-24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Data transfer method |
JP3693025B2 (ja) * | 2002-02-21 | 2005-09-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
US7292552B2 (en) * | 2002-03-14 | 2007-11-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40214602A1 (en) * | 2002-04-08 | 2004-10-28 | Takahisa Aoyama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upstream packet transmitting method |
US20040254980A1 (en) * | 2002-06-05 | 2004-12-16 | Masayuki Motegi | Serv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ositional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method for call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JP2004056326A (ja) * | 2002-07-18 | 2004-02-19 | Hitachi Ltd | 携帯端末 |
EP1388964B1 (en) | 2002-08-06 | 2006-11-22 |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 Transmission quality reporting method |
JP4140340B2 (ja) * | 2002-10-24 | 2008-08-2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
JP4018972B2 (ja) * | 2002-11-18 | 2007-12-05 |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WO2004047474A1 (ja) | 2002-11-19 | 2004-06-03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集線装置、無線基地局、移動局及び通信方法 |
US7505780B2 (en) * | 2003-02-18 | 2009-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3979306B2 (ja) | 2003-02-25 | 2007-09-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6920121B2 (en) * | 2003-03-17 | 2005-07-19 | Qprs Limited | Quality packet radio service for a 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 |
JP2004289234A (ja) | 2003-03-19 | 2004-10-1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
JP4182415B2 (ja) | 2003-03-31 | 2008-11-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処理装置 |
DE60319503T2 (de) | 2003-04-11 | 2009-05-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Verfahren zur Synchronisierung in einem mobilen Funkendgerät |
JP2004328498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US6993342B2 (en) * | 2003-05-07 | 2006-01-31 | Motorola, Inc. | Buffer occupancy used in uplink scheduling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JP3847737B2 (ja) * | 2003-08-12 | 2006-11-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7130668B2 (en) * | 2003-09-01 | 2006-10-3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sleep mode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586864B2 (en) * | 2003-09-30 | 2009-09-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the same |
US7197341B2 (en) | 2003-12-22 | 2007-03-2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Precise sleep timer using a low-cost and low-accuracy clock |
KR100595644B1 (ko) | 2004-01-09 | 2006-07-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점대다 서비스를 위한 통지 지시자 수신방법 |
KR101010774B1 (ko) * | 2004-02-11 | 2011-01-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점대다 서비스 데이터의 송수신방법 |
KR20050081566A (ko) * | 2004-02-14 | 2005-08-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압축 모드에 따른 복합 재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
KR100606062B1 (ko) * | 2004-02-26 | 2006-07-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변채널의 특성에 따라 채널품질정보의 전송을 제어하는 방법 |
CN1691544A (zh) * | 2004-04-23 | 2005-11-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低速率码分多址系统中上行信道增强的上行信令传输方法 |
JP3866735B2 (ja) * | 2004-05-10 | 2007-01-10 | 株式会社東芝 | 多機能型移動通信端末 |
CN1738442A (zh) * | 2004-08-10 | 2006-02-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工作在压缩模式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AU2005203370A1 (en) * | 2004-08-10 | 2006-03-02 | Nec Australia Pt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UMTS network operating in compressed mode |
WO2006019243A1 (en) | 2004-08-19 | 2006-02-23 | Lg Electronics Inc. | Terminal distribution control for point- to-multipoint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336636B2 (ja) * | 2004-09-21 | 2009-09-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GB2420053A (en) * | 2004-11-05 | 2006-05-10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Monitoring synchronisation of signal measurement reports |
KR101084129B1 (ko) * | 2005-03-24 | 2011-11-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슬립모드 지원 방법 |
WO2007015304A1 (ja) | 2005-08-04 | 2007-02-0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移動端末 |
US7680071B2 (en) * | 2005-09-16 | 2010-03-1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during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
US7756548B2 (en) * | 2005-09-19 | 2010-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uses a multi-mode base station |
KR100921458B1 (ko) | 2005-10-31 | 2009-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
US20070155390A1 (en) * | 2006-01-04 | 2007-07-05 | Ipwireless, Inc. | 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270932B2 (en) * | 2006-03-28 | 2012-09-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of connected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773332B1 (ko) * | 2006-04-11 | 2007-11-0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변조 장치, 복조 장치 및 무선 모뎀 |
WO2007144956A1 (ja) | 2006-06-16 | 2007-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US7885235B2 (en) | 2006-09-26 | 2011-02-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07567B2 (en) * | 2006-09-29 | 2011-03-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US9374695B2 (en) | 2007-07-05 | 2016-06-21 |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distributing emergency messages |
AU2008320874B2 (en) * | 2007-10-30 | 2013-09-1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Providing improved scheduling request signaling with ACK/NACK or CQI |
JP5538802B2 (ja) | 2008-11-04 | 2014-07-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装置 |
KR101708704B1 (ko) | 2008-12-23 | 2017-02-21 | 티씨엘 커뮤니케이션 테크놀로지 홀딩스 리미티드 | 이동체 통신 시스템 |
CN104918332A (zh) | 2009-02-02 | 2015-09-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体通信系统 |
CN106413103B (zh) | 2009-04-28 | 2020-02-2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终端 |
JP5174964B2 (ja) | 2009-06-19 | 2013-04-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CN102550068B (zh) | 2009-10-02 | 2016-02-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WO2011039959A1 (ja) | 2009-10-02 | 2011-04-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20213161A1 (en) | 2009-10-30 | 2012-08-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832913B2 (ja) * | 2012-01-27 | 2015-12-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2006
- 2006-06-16 WO PCT/JP2006/312145 patent/WO20071449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
- 2007-03-16 WO PCT/JP2007/055423 patent/WO20071450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4-27 EP EP21196039.8A patent/EP3944519A1/en active Pending
- 2007-04-27 CN CNA2007800016807A patent/CN101361298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4-27 EP EP19217587.5A patent/EP365455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4-27 CN CN201210065257.6A patent/CN102858002B/zh active Active
- 2007-04-27 EP EP16188140.4A patent/EP3125443B1/en not_active Revoked
- 2007-04-27 KR KR1020127010193A patent/KR2012006089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4-27 EP EP07742665.8A patent/EP2031775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4-27 CN CN201510577682.7A patent/CN105050174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4-27 CN CN201510577683.1A patent/CN105263180B/zh active Active
- 2007-04-27 US US12/223,807 patent/US814974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27 CN CN201510577625.9A patent/CN105050173A/zh active Pending
- 2007-04-27 KR KR1020107016090A patent/KR2010009252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4-27 KR KR1020087015510A patent/KR10121306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03-14 US US13/420,306 patent/US107288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8-24 US US15/245,736 patent/US10701639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0 US US16/897,711 patent/US20200305075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17598A (zh) * | 2009-03-16 | 2015-09-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356569A (zh) * | 2009-03-16 | 2012-02-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841823B (zh) * | 2009-03-16 | 2012-06-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载波系统中非连续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US9380533B2 (en) | 2009-03-16 | 2016-06-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4917598B (zh) * | 2009-03-16 | 2018-12-1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0105552A1 (zh) * | 2009-03-16 | 2010-09-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载波系统中非连续监听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US8811284B2 (en) | 2009-03-16 | 2014-08-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155044B2 (en) | 2009-03-16 | 2015-10-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356569B (zh) * | 2009-03-16 | 2015-06-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CN102396246A (zh) * | 2009-08-11 | 2012-03-28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mbms的消息传输方法及其对应的设备 |
CN102932884A (zh) * | 2011-08-12 | 2013-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drx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932884B (zh) * | 2011-08-12 | 2019-08-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drx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221444A (zh) * | 2012-05-02 | 2014-12-1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样数据应用的用户设备增强 |
US10111168B2 (en) | 2012-05-02 | 2018-10-23 | Mediatek Inc. | User equipment enhancement for diverse data application |
CN103384394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耗电、耗电配置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3391549A (zh) * | 2012-05-10 | 2013-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连续接收的动态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
CN103391549B (zh) * | 2012-05-10 | 2018-04-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不连续接收的动态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
CN105103606A (zh) * | 2013-05-09 | 2015-11-25 | 英特尔Ip公司 | 缓冲器溢出的减少 |
CN105103606B (zh) * | 2013-05-09 | 2018-12-11 | 英特尔Ip公司 | 缓冲器溢出的减少 |
US10164693B2 (en) | 2013-05-09 | 2018-12-2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duction of buffer overflow |
US10313913B2 (en) | 2013-05-09 | 2019-06-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verload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
CN105210406A (zh) * | 2013-05-09 | 2015-12-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设备的过载控制和监督 |
CN105210406B (zh) * | 2013-05-09 | 2019-10-0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设备的过载控制和监督 |
WO2016008140A1 (zh) * | 2014-07-17 | 2016-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传输通道自适应控制的方法、终端及基站设备 |
US11877277B2 (en) | 2016-11-02 | 2024-01-16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CN111448830A (zh) * | 2017-10-26 | 2020-07-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11448830B (zh) * | 2017-10-26 | 2023-08-1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58002B (zh) | 2015-11-25 |
CN105263180B (zh) | 2022-04-26 |
US20120170485A1 (en) | 2012-07-05 |
US20200305075A1 (en) | 2020-09-24 |
EP2031775A4 (en) | 2012-08-29 |
KR20120060891A (ko) | 2012-06-12 |
EP2031775A1 (en) | 2009-03-04 |
CN105050173A (zh) | 2015-11-11 |
WO2007145006A1 (ja) | 2007-12-21 |
US20160366640A1 (en) | 2016-12-15 |
CN105050174A (zh) | 2015-11-11 |
EP3125443B1 (en) | 2020-02-12 |
EP3944519A1 (en) | 2022-01-26 |
US10728857B2 (en) | 2020-07-28 |
US8149749B2 (en) | 2012-04-03 |
EP2031775B1 (en) | 2016-09-28 |
KR20080097395A (ko) | 2008-11-05 |
WO2007144956A1 (ja) | 2007-12-21 |
KR20100092521A (ko) | 2010-08-20 |
US10701639B2 (en) | 2020-06-30 |
US20090180414A1 (en) | 2009-07-16 |
EP3654551A1 (en) | 2020-05-20 |
EP3125443A1 (en) | 2017-02-01 |
CN105263180A (zh) | 2016-01-20 |
KR101213062B1 (ko) | 2012-12-18 |
CN102858002A (zh) | 201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58002B (zh) |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 |
CN102123399B (zh) | 调度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 |
US796565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ctive period starting point for user equipment | |
WO2007145035A1 (ja)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
CN101483810B (zh) | 演进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 |
KR20100052064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3796320A (zh) | 调度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500299A (zh) | 用户设备及不连续接收状态下的上行发送方法 | |
KR102401717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EP3079421B1 (en) | The method for scheduling a service, a node, a user equipment devic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JP5289531B2 (ja)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
CN101409608B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 | |
CN102076102B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 |
CN106165519A (zh) |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及装置 | |
JP2016001929A (ja) |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 |
CN101483820A (zh) | 数据传输方法 | |
JP5822996B2 (ja) |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 |
JP2013219808A (ja) | 通信方法、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
JP4841630B2 (ja)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 |
CN101494864B (zh) |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
JP2011061500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