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7598A -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7598A
CN104917598A CN201510252859.6A CN201510252859A CN104917598A CN 104917598 A CN104917598 A CN 104917598A CN 201510252859 A CN201510252859 A CN 201510252859A CN 104917598 A CN104917598 A CN 104917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arrier
drx
activation
comp
pd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28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7598B (zh
Inventor
郑载薰
权英现
韩承希
金昭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17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7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本发明尤其涉及使得用户设备能够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分量载波设置为暂停状态;在第一分量载波的暂停状态期间经由第二分量载波接收关于第一分量载波的状态变化信息;以及如果状态变化信息指示预定值,则经由第一分量载波监测控制信道。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Description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是2011年9月16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3月16日的申请号为201080012395.7(PCT/KR2010/001611)的,发明名称为“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发展了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诸如语音和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通信系统是多址系统,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带宽、发射功率等等),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多载波频分多址(MC-FDMA)系统等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特别地,本发明提供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有效地操作协同多点(CoMP)的方法和设备。此外,本发明提供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根据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地推知和理解上面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分量载波设置为空闲状态;当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第二分量载波接收关于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状态变化信息;以及如果所述状态变化信息指示预定值,则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监测控制信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模块,用于通过多个分量载波向基站发射以及从基站接收无线信号;以及处理器,用于处理从所述RF模块接收的信号,其中,所述处理器将第一分量载波设置为空闲状态,当所述第一分量载波处于空闲状态时通过第二分量载波接收关于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状态变化信息,以及如果所述状态变化信息指示预定值,则通过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监测控制信道。
将第一分量载波设置为空闲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当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是不连续接收(DRX)模式时被触发。将第一分量载波设置为空闲状态的步骤可包括在所述DRX模式的睡眠状态中被触发。
当所述第二分量载波操作为不连续接收(DRX)模式时可接收所述状态变化信息。可通过所述第二分量载波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接收所述状态变化信息。可通过寻呼指示信息或寻呼消息确认所述状态变化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可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有效地实施载波聚合。特别地,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可有效地实施CoMP,并且可有效地管理用户设备的功率。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上述效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地推知和理解上面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UMTS)的网络结构;
图2示出E-UTRAN和网关的架构;
图3和图4示出用于E-UMTS的用户/控制平面协议;
图5示出E-UMTS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帧结构;
图6和图7示出不连续接收(DRX)和寻呼处理;
图8示出载波聚合环境中的通信方法;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C分配;
图10和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oMP的配置;
图12和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的操作;以及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UE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结构、操作和其他特征。虽然集中于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应用于3GPP系统的情况来描述以下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图1示出E-UMTS的网络结构。E-UMTS也称为LTE系统。广泛部署了通信网络,以提供诸如语音和分组数据的各种通信服务。
参考图1,E-UMTS网络包括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演进分组核心(EPC)以及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UE)。E-UTRA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演进NodeB(eNB)20,且多个UE 10可以位于一个小区中。一个或多个E-UTRAN移动性管理实体/系统架构演进(MME/SAE)网关30可以设置在网络末端,且可以连接到外部网络。在本说明书中,下行链路指的是从eNB 20到UE 10的通信,而上行链路指的是从UE到eNB的通信
UE 10是用户携带的通信设备,也可以称为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或无线装置。eNB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也可以称为接入点(AP)。eNB 20向UE 10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的端点。可在每个小区部署一个eNB 20。在eNB 20之间可使用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业务的接口。MME/SAE网关30向UE 10提供会话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端点。eNB 20与MME/SAE网关30可经由S1接口相连接。
MME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向eNB 20分配寻呼消息、安全控制、空闲状态移动性控制、SAE承载控制以及非接入层(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SAE网关主机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平面分组的终止和用于支持UE 10移动性的用户平面切换。这里可将MME/SAE网关30简称为“网关”。但是,MME/SAE网关30包括MME和SAE网关两者。
经由S1接口,在eNB 20与网关30之间可连接多个节点。eNB 20可经由X2接口相互连接,并且相邻的eNB可具有网状网络结构,该结构具有X2接口。
图2示出典型E-UTRAN和典型网关30的架构。参考图2,eNB 20可执行诸如对网关30的选择、在无线资源控制(RRC)激活期间向网关路由、调度和发生寻呼消息、调度和发送广播信道(BCCH)信息、在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两者中向UE 10动态分配资源、配置和提供eNB测量、无线承载(RB)控制、无线准许控制(RAC)以及LTE_激活状态中的连接移动性控制这样的功能。网关30可执行诸如寻呼发起、LTE_IDLE状态处理、用户平面加密、SAE承载控制以及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这样的功能。
图3和图4示出用于E-UMTS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栈。参考图3和图4,基于通信系统领域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模型的三个较低层,可将协议层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
物理层(PHY)是第一层,利用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位于上级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MAC层与物理层之间传递。数据也经由传输侧的物理层与接收侧的物理层之间的物理信道传递。
第二层(L2)的MAC层经由逻辑信道向上层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第二层(L2)的RLC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输。如果MAC层执行RLC功能,则RLC层被包括在MAC层的功能模块中。第二层(L2)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执行报头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功能允许通过具有相对较窄带宽的无线接口进行诸如IPv4或IPv6数据分组的互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的有效传输。
位于第三层(L3)最下部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仅关于无线承载(RB)的配置、重构和释放定义在控制平面和控制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中。RB指的是通过第二层(L2)提供的服务,用于UE 10与E-UTRAN之间的数据传输。
参考图3,RLC和MAC层在eNB 20中终止,且可执行诸如调度、自动重传请求(ARQ)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这样的功能。PDCP层在eNB 20中终止,且可执行诸如报头压缩、完整性保护以及加密这样的功能。
参考图4,RLC和MAC层在eNB 20中终止,且可执行与控制层中相同的功能。如图3所示,RLC层在eNB 20中终止,且可执行诸如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RB控制、移动性功能以及UE测量报告和控制这样的功能。如图2(c)所示,NAS控制协议在网关30的MME中终止,且可执行诸如SAE承载管理、身份验证、LTE_IDLE移动性处理、LTE_IDLE状态中的寻呼发起以及用于网关与UE 10之间信令的安全控制这样的功能。
NAS控制协议可使用三个不同的状态。当没有RRC实体时使用LTE-DETACHED。当没有RRC连接时使用LTE_IDLE状态,同时存储关于UE 10的最小信息。当建立RRC状态时使用LTE_ACTIVE状态。RRC状态可进一步分为RRC_IDLE和RRC_CONNECTED。
在RRC_IDLE状态中,利用在跟踪区域中唯一分配的ID,UE 10执行通过NAS设置的不连续接收(DRX)。换言之,通过在每个UE专用寻呼DRX周期的特定寻呼时机监测寻呼信号,UE 10可接收系统信息和寻呼信息的广播。在RRC-IDLE状态中没有RRC上下文存储在eNB中。
在RRC_CONNECTED状态中,对UE 10来说可以利用E-UTRANRRC连接和E-UTRAN中的上下文向eNB发送和/或从eNB接收数据。此外,UE 10可以向eNB报告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在RRC_CONNECTED状态中,E-UTRAN知道UE 10所属的小区。因此,网络可以向eNB发送和/或从eNB接收数据、控制移动性(诸如UE的切换)以及进行对相邻小区的小区测量。
图5示出E-UMTS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帧结构。
参考图5,E-UMTS系统使用10ms无线帧,且一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此外,一个子帧包括多个符号(例如OFDM符号和SC-FDMA符号)。一个子帧包括多个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包括多个符号和多个子载波。构成子帧的多个符号的某些符号(例如第一符号)可用于发送L1/L2控制信息。用于发送L1/L2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时间轴上包括多个子帧,在频率轴上包括多个子载波。
图6示出LTE中定义的DRX。UE在RRC_IDLE状态中执行DRX,以减少功率消耗。参考图6,DRX周期(或工作周期)包括开启持续时间和DRX机会。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UE监测PDCCH,并且在DRX机会期间,UE不监测PDCCH。换言之,UE根据DRX方式重复睡眠/苏醒,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功耗。
图7示出寻呼信道传输。当接收到寻呼消息时,UE可执行DRX。参考图7,网络可在每个寻呼周期配置多个寻呼时机,并且UE可通过只接收对应的寻呼时机来获得寻呼消息。除了对应的寻呼时机之外,UE不接收寻呼信道。一个寻呼时机对应于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特别地,UE在对应的寻呼时机苏醒,以接收PDCCH。当通过PDCCH接收到寻呼指示信息(例如寻呼-RNTI(P-RNTI))时,UE接收通过PDCCH指示的无线资源。通过无线资源发送实际的寻呼消息。通过接收寻呼指示消息,UE确认是否存在其ID,即,诸如分配给它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这样的ID。如果存在对应的ID,则UE向上级通知寻呼消息的到达。
图8示出在载波聚合环境中进行通信的示例。图8可对应于在LTE高级(LTE-A)系统中通信的示例。LTE-A系统使用载波聚合(或带宽聚合)技术,为了使用更宽的频带,该技术通过聚合多个UL/DL频率块来使用更宽的UL/DL带宽。利用分量载波(CC)来发送每个频率块。根据上下文,CC可指用于载波聚合的频率块,或者指频率块的中心载波,并且它们被可变地使用。
参考图8,在UL/DL中5个20MHz的CC聚合,以支持100MHz的带宽。相应的CC在频域中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为了方便,图8示出UL CC的带宽与DL CC的带宽相同且对称的情况。但是,可以独立地确定相应CC的带宽。例如,可将UL CC的带宽配置为5MHz(ULCC0)+20MHz(UL CC1)+20MHz(UL CC2)+20MHz(UL CC3)+5MHz(UL CC4)。当UL信号和DL信号是通过一对一映射的CC发送时,发送实际信号的CC可以根据网络设置或信号类型而变化。例如,通过其发送调度命令的CC与通过其发送实际信号的CC可以不同。此外,UL/DL控制信息可通过特定的UL/DL CC来发送,而不管在CC之间是否已经进行了映射。
实施例1:用于载波聚合的UE专用CC分配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置多个CC的示例。可以配置不对称的载波聚合,其中UL CC的数量与DL CC的数量不同。换言之,即使系统频带由N个CC组成,特定UE能够使用的频带也可以限制于M(<N)个CC。不对称的载波聚合可能由于UE的能力,或者可用频带的限制而产生,或者可能是由网络配置而有意产生。
参考图9,假定eNB支持对称的载波聚合,其中DL CC#0链接到UL CC#0,而DL CC#1链接到UL CC#1。那么eNB(或小区)将通过系统信息来广播对于2个DL CC和2个UL CC的支持以及DL CC与UL CC的链接。同时,如果UE能够接入的CC的数量在UL/DL中不对称,则eNB可以不对称地将DL CC和UL CC,例如2个DL CC和1个UL CC分配给对应的UE。
为了方便,将分配给UE的CC称为活跃CC。为了从eNB接收控制信息(例如调度信息),UE可监测活跃CC,测量活跃DL CC的信道质量,并向eNB报告测量结果。UE可通过活跃UL CC向UL发送探测参考信号和数据/控制信道。同时,活跃UL CC可指示用于探测参考信号和数据/控制信道的UL传输的按需的候选项。
显然,即使下面给出N个CC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也适用于M(<N)个CC。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L个CC群的每一个,L个CC群由分配给UE的N(M)个CC分成。可以小区专用地、UE群专用地或者UE专用地设置用于载波聚合的不同参数。
使用RRC信令的半静态CC分配
可以在单CC状态中执行小区搜索和初始接入处理。然后,UE可以在单CC状态中识别关于小区专用DL/UL CC配置以及DL/UL CC的链接的信息。之后,通过UE特专用CC分配信令可改变小区专用DL/ULCC配置以及DL/UL CC的链接。考虑到UE的CC支持能力、资源要求、负载平衡等等,可以通过RRC信令半静态地用信号通知UE专用CC分配。UE专用CC信令可包括关于锚(或主)CC的信息。
使用L1/L2信令的动态CC分配
可使用L1/L2信令动态地或半动态地改变CC配置(例如CC的DL-UL链接或数量)。此外,可使用L1/L2信令改变通过RRC信令执行的CC配置。L1/L2信令也可以改变CC集合中的CC配置。例如,如果需要多个DL CC来支持高数据率,则可以通过L1/L2控制信令发送指示应当启动对附加DL CC的监测的指示符。同时,如果要监测的DL CC的数量比分配的CC数量少,则可以通过L1/l2控制信令来发送指示应当停止对某些DL CC的监测的指示符。可通过PDCCH发送L1/L2信令。为了方便,这种PDCCH被称为半动态触发PDCCH或主PDCCH。
实施例2:用于支持载波聚合的CoMP方案
图10和图11示出协同多点(CoMP)系统的示例。CoMP系统是用于提高小区边界处的用户的通信能力的系统。如果应用CoMP系统,则在多小区环境中可以减少小区间干扰。CoMP方案可分为通过数据共享的协同MIMO类型的联合处理方案以及协同调度方案/波束形成方案。在CoMP系统中,UE可以从多小区eNB共同地接收数据。同时,每个eNB可利用相同的射频资源同时支持一个或多个UE。eNB可执行基于信道状态的空分多址(SDMA)方案。
参考图10,CoMP系统包括内部eNB 110和120、中间eNB 130以及在多小区环境中的UE。同一eNB的小区可通过接口交换信息(例如数据和信道状态信息)。同时,不同eNB的小区可通过回程链路140等等交换小区间信息。如图10所示,在单小区中的单小区MIMO用户140可以与一个小区中的一个服务eNB通信,并且位于小区边界的多小区MIMO用户150可以与在多个小区中的多个服务eNB通信。
图11示出用于CoMP传输的多个小区集。参考图11,CoMP系统可包括CoMP测量小区集、CoMP报告小区集、协同调度小区集以及活跃传输小区集。CoMP测量小区集包括在其中通过对应的UE测量信号/信道质量的Tx点(例如小区)。CoMP报告小区集包括在其中通过对应的UE报告信号/信道测量结果的Tx点(例如小区)。换言之,对应的UE向服务Tx点(例如小区)报告信号/信道测量结果,用于CoMP报告小区集中的小区。协同调度小区集包括用于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的Tx点(例如小区)。活跃传输小区集包括DL数据信道所分配到的Tx点(例如小区)。作为示例,活跃传输小区集可包括将在联合处理期间共享多个数据的小区。活跃传输小区集可简称为活跃集。
如果UE和eNB具有载波聚合能力,则可以利用多个CC执行DLCoMP传输。下面,将提出载波聚合环境中用于CoMP传输和DL CoMP的操作的小区集的配置。
CoMP测量小区集
可以小区专用地或UE专用地配置用于DL CoMP的测量小区。通过考虑CC来配置CoMP测量小区集能够减少由于CC搜索或CC移动所致的额外开销。
作为配置CoMP测量小区集的方案,可将用于每个目标小区的测量目标的一个或多个DL CC的索引发信号到UE。此外,对于CoMP测量小区集中的全部或部分小区,就执行DL CoMP的UE所属的小区而言作为测量目标的一个或多个DL CC可以被共同地指定并可以发送到UE。此外,在CoMP群集中被共同测量的一个或多个DL CC可以被固定地指定,并且可以与UE共享,所述CoMP群集在地域上进行配置(作为网络等级),而与UE所在的小区无关。可以以小区、子群或者CoMP测量小区集为单位指定CoMP测量小区集中测量目标的DLCC。例如,可将CoMP测量小区集中的全部或部分小区分为子群,并以子群为单位指定DL CC。
可将关于CoMP测量小区集的信息(与小区信息一起)发信号到小区中执行CoMP的UE。例如,可以将关于CoMP测量小区集的信息(例如目标小区以及目标小区的DL CC)通过CoMP UE专用RRC信令或CoMP小区专用RRC信令半静态地发送给UE。在这种情况下,可将要执行相邻小区测量的目标小区的DL CC指定为目标小区的锚或主DL CC。
同时,仅支持单CC的UE和支持载波聚合的UE可混合出现在小区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配置DL CoMP测量小区集,可配置多个测量DL CC,并且具有单CC传输能力的UE可通过CC驻守来应用频率间测量方法。但是,为了支持更有效的测量,可将CoMP测量小区集、CoMP群集及其子群中的一个或少量(N)DL CC指定为测量目标CC。
同时,考虑报告额外开销和测量小区集的小区专有特性,可对每个DL CC采用不同的CoMP方案。可以UE专用地、小区专用地或小区群专用地配置用于每个DL CC的CoMP方案。
CoMP报告小区集
CoMP测量小区集可全部配置为CoMP报告小区集。或者,可UE专用地或小区专用地将CoMP测量小区集中的某些小区/DL CC指定为CoMP报告小区集。换言之,报告目标小区的测量信息可从CoMP测量小区集的全部DL CC得到,或者考虑具体目的(报告额外开销、UE处理成本等等)从某些DL CC得到。如果将一个DL CC指定为测量目标,则对应的DL CC被指定为报告目标DL CC。同时,从测量目标DL CC获得的测量信息可以通过关于每个小区或子群将测量信息再处理为单一有效测量信息,而用于报告。子群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类似地,从测量目标DL CC获得的测量信息可以通过关于M(>1)个DL CC群将测量信息再处理为单一有效测量信息,而用于报告。
当UE向UL发送CoMP测量结果时,可在在对应的UE中配置多个UL CC。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可基本地执行使用多个UL CC的报告,但是可通过指定用于CoMP反馈或配置为用于附加目的的主UL CC的一个或多个UL CC发送报告结果。如果要在UL CC上反馈的信息量大于指定用于传统LTE或LTE-A的PUCCH的符号空间,则可将PUSCH用于报告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用于反馈信息的调制符号映射到物理(或虚拟)PUSCH资源,而如果预先提供数据,则可以执行数据/控制复用。此外,可应用MAC消息传递方案,在该方案中通过MACPDU构建反馈信息。此外,为了避免在特定UL CC上反馈信息过量增加,可在对应的多个UL CC上反馈多个PUCCH。作为替代方法,如果CoMP测量报告期间使用的UL CC有限,则可以在有限的UL CC上使用多个PUCCH用于反馈。
协同调度小区集
如果将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应用于UE,那么为了从服务小区获得数据传输的最佳传输,可以在所有相邻小区执行对于频带、CC或传输PMI的协同。在这种情况下,可基于前述CoMP报告小区集信息(或CoMP测量小区集信息)的小区信息和DL CC信息配置作为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的相邻小区和/或对应相邻小区的DL CC。与这种情况不同,可假定考虑执行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的目标小区和DLCC来指定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可将执行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的一些或全部目标小区和DL CC指定为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协同调度或协同波束形成可以由全部DL CC的一部分用来配置为对应的UE。在这种情况下,作为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中的测量或报告目标的DL CC可限制于对应的CoMP方案所应用的DL CC。
活跃传输小区集
可基于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指定的小区信息和DL CC信息来实施DL CoMP的联合处理。如果使用载波聚合,那么可将活跃传输小区集中包括的小区分为子群,用于根据子群通过不同的DL CC的传输。同时,可以共同地配置在活跃集或子群中DLCoMP被应用到的一个或多个DL CC。
作为替代方法,如果将多个DL CC分配给UE,则可以根据每个DL CC独立地应用DL CoMP传输方案。例如,可以将联合处理被应用到的DL CC与其他类型的DL CoMP被应用到的DL CC分开来指定。特别地,可根据DL CC不同地应用联合处理和协同调度/波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DL CoMP传输方案不同地配置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更详细而言,根据DL CC区分各个CoMP方案,因此可以分别地配置CoMP测量小区集和/或CoMP报告小区集。再其中根据DL CC应用CoMP方案的配置可以是UE专用、小区专用或小区群专用。如果根据DL CC不同地配置DL CoMP传输方案,则可以与解调参考信号不同地配置用于CoMP的CQI测量参考信号。此外,根据CoMP传输方案,每个DL CC的切换处理及其测量可以不同。或者,可将用于分配小区专用DL CC和/或UL CC的方案(包括联合处理和协同调度两者)应用于执行DL CoMP传输的UE。与这种方法不同,用于分配DL CC和/或UL CC的方案可以特别地以小区群为单位(例如CoMP小区群)来应用。
实施例3:RRC空闲状态中UE的操作
描述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多个CC的情况下用于设置UE的活跃/空闲状态的方法。尽管为了描述的方便对DL传输说明了UE的操作,但是相同或类似的方法容易应用于UL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活跃/空闲状态可对应于RRC_CONNECTED/RRC_IDLE状态,或者可以是RRC_IDLE状态中定义的详细状态。根据上下文,可以可变地使用这些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活跃/空闲状态称为活跃/不活跃状态或者DRX进入(设置)/退出(释放)。在本实施例中,DRX模式是指示不连续接收的广义概念并包括LTE DRX模式。也就是说,虽然LTE DRX模式具有周期性睡眠/苏醒方式,但是本实施例的DRX模式可以具有周期性/非周期性的睡眠/苏醒方式,而没有限制。除非另有提及,否则将本实施例中的DRX模式用作广义概念。同时,如果将活跃/空闲状态定义为RRC_IDLE状态的详细状态,则活跃/空闲状态可对应于DRX模式的苏醒/睡眠。除非明确区分,否则根据上下文可变地使用空闲状态和睡眠。
作为一个示例,可将本实施例中的空闲状态定义为与LTE系统的DRX模式相同的模式。换言之,空闲状态包括睡眠/苏醒周期性重复的方式,在睡眠期间UE不监测PDCCH传输,在(特定DL CC的)苏醒期间可监测PDCCH传输。作为另一个示例,可将空闲状态定义为与DRX模式不同的状态。特别地,如果基于定时器设置空闲期间,则连续保持睡眠状态,而不采用睡眠/苏醒方式。也就是说,在所有空闲期间都可以不监测PDCCH传输。在这种情况下,UE在空闲/睡眠期间可以不期待PDCCH传输。在空闲/睡眠期间可以不执行用于DL同步和UL同步的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发送/接收操作。
如果分配给UE的DL CC类型相同,则可以根据每个DL CC执行相同的功率管理方案(例如DRX模式)。例如,可根据DL CC采用LTE中定义的功率管理方案(即,基于定时器的DRX模式触发、DRX方式、寻呼消息传输、模式中的操作方案等等)。但是,如果分配给UE的DL CC类型不同,则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功率管理方案。
例如,可以UE专用地、UE群专用地或小区专用地将分配给UE的DL CC中的一个或多个DL CC配置为参考DL CC(例如锚或主DLCC)。在这种情况下,可关于参考DL CC和非参考DL CC(例如非锚或非主DL CC)配置不同类型的DRX模式。作为一个示例,可关于两种类型的DL CC不同地定义用于DRX模式触发的定时器终止值。此外,可关于两种类型的DL CC不同地定义DRX方式中的工作周期。此时,可将与现有LTE中相同的DRX模式应用于参考DL CC。同时,考虑就UE而言参考DL CC的重要性,可将用于DRX模式触发的定时器值以及用于工作周期的参数值调整为(自适应地)改变进入DRX模式的次数或睡眠状态中的环境。
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以UE专用、UE群专用或小区专用的方式利用参考DL CC发信号通知对于非参考DL CC的空闲/活跃状态的设置。可通过参考DL CC显式地或隐式地发信号通知非参考DL CC。例如,通过利用参数(或字段),参考DL CC可指定用于活跃/空闲(即活跃/不活跃或DRX进入/退出)状态的DL CC。用于指示非参考DL CC的参数(或字段)可以单独定义,或者可以由通过PDCCH发送的CC索引来代替。如果通过非参考DL CC发信号通知空闲状态和活跃状态的任何一个,则用于指示非参考DL CC的参数(或字段)也可以指示对应的非参考DL CC的状态。同时,参考DL CC可进一步发信号通知用于指示非参考DL CC的状态的信息。为此,可定义额外的参数(或字段),或者可以将指示非参考DL CC的信息以及指示非参考DL CC的状态的信息两者定义为一个参数(或字段)。
可以由构成小区的DL CC或者由就UE而言从小区配置的DL CC来定义用于指定非参考DL CC的参数的比特长度。例如,基于小区的最大DL CC的配置或者基于可在UE中配置的DL CC的数量的最大值,可将参数设置为固定的长度大小。通过L1/L2控制信令,可动态地、半动态地或者以事件触发的形式执行信令。也可以通过UE专用RRC信令半静态地执行信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发信号明确地通知DRX模式进入(设置)和退出(释放)这两者。此外,仅明确地设置DRX模式进入,而从DRX模式到活跃模式的转变(即DRX模式释放)可根据寻呼消息的检测自动转换,如图7所示。
同时,当未将参考DL CC设置到DRX模式时,可以仅采用用于设置非参考DL CC的活跃/空闲状态的方案。换言之,关于设置或配置用于小区中的UE或所有UE的所有DL CC,DRX模式是载波通用的,并且可以UE专用地、UE群专用地或者小区专用地来应用。如果没有应用DRX模式,则可以应用基于用于非参考DL CC的信令的DL CC的活跃/空闲设置方案。作为另一个示例,在CC的基于信令的活跃/空闲设置方案中,可以发信号通知非参考DL CC的活跃/空闲状态,而不管是否设置了参考DL CC的DRX模式。
如果设置了参考DL CC和/或非参考DL CC,则可将通过寻呼消息的检测而偏离DRX模式的方案应用于全部或一些DL CC。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所有DL CC或每个DL CC的类型相同地设置寻呼指示信道传输时间和寻呼信道传输时间。但是,如果关于两种类型的DL CC(即参考DL CC和非参考DL CC)(群)不同地设置DRX方式的模式启动点和工作周期,则可以将寻呼指示信道传输时间和寻呼信道传输时间设置为不同。如果设置了不同类型的DL CC,则可以只在部分类型的DL CC(例如参考DL CC和非参考DL CC的任何一种)(群)中应用通过寻呼消息的检测的DTX模式转变方案。例如,参考DL CC可基于寻呼消息的检测而偏离DRX模式,并且在经过固定时间后,可通过UE专用RRC信令或L1/L2控制信令指示其他DL CC的DRX模式保持或DRX模式释放(即活跃模式)。
作为另一个示例,可将DRX模式转换方案仅应用于一个或多个参考DL CC,且其他DL CC可以自动进入DRX模式,或者可以从DRX模式转换为活跃模式。
图12和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非参考DL CC的活跃/空闲状态的信令方法。假定DL CC0是参考DL CC(即锚DL CC),DL CC1是非参考DL CC(即非锚DL CC)。假定图12中DL CC0处于活跃状态,而图13中DL CC1操作为DRX模式。在图13中,DRX周期和方式可具有不同的值。
参考图12和图13,在监测DL CC0的同时UE接收到用于DL CC1的事件/信令_1。事件/信令_1可包括用于指示DL CC1的参数以及用于将DL CC1转换为活跃状态的信息。事件/信令_1包括DL CC0转换为DRX模式的苏醒(1310)。UE检查DL CC0上的事件/信令_1,并监测DL CC1的PDCCH(1220和1320)。
接着,UE可以确认DL CC0上的事件/信令_2。事件/信令_2可包括用于指示DL CC1的参数以及用于将DL CC1转换为空闲状态的信息。事件/信令_1包括将DL CC0转换为DRX模式的睡眠(1312)。UE可以检查DL CC1上的事件/信令_3。事件/信令_3包括用于转换为空闲状态的定时器终止值以及用于将DL CC1转换为空闲状态的显式的和隐式的信令。当确认事件/信令_2或事件/信令_3时,UE将DL CC1转换为空闲状态(1222和1322)并停止监测DL CC1的PDCCH。
图14示出UE 10的方框图。UE 10包括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1410、RF模块1435、功率管理模块1405、天线1440、电池1455、显示器1415、键盘1420、存储器1430、SIM卡(可选)1425、扬声器1445以及麦克风1450。
用户可通过按键盘1420的按钮或者通过利用麦克风1450的语音驱动来输入诸如电话号码的信息。微处理器1410接收和处理指示信息并执行适当的功能,诸如拨电话号码。可以从用户ID SIM卡1425或存储器模块1430提取操作数据。处理器1410可以在显示器1415上显示指示和操作信息,用于用户的查阅和便利。
处理器1410向RF模块1435提供指示信息,以启动通信,诸如包括语音通信数据的无线信号的发射。RF模块1435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天线1441助于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当接收到无线信号时,RF模块1435转发并将信号转换为基带频率信号,以便被处理器1410处理。经过处理的信号被转换为可听和可读的信息,并且例如通过扬声器产生。处理器1410包括执行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各种处理所必需的协议和功能。
上述实施例通过预定类型的本发明的结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而实现。除非单独指定,否则每个结构元件和特征都应当视作可选择的。每个结构元件或特征都可以在不与其他结构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现。此外,某些结构元件和/或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顺序可以改变。一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结构元件或特征可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或者可以用另一实施例的对应结构元件或特征代替。显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彼此没有明确从属关系的权利要求可以组合以提供实施例,或者可以在本申请提交之后通过修改添加新的权利要求。
本申请中,主要基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为由基站进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基站的上位节点执行。换言之,在包括多个网络节点以及基站的网络中为了与用户设备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执行,或者可以由基站之外的网络节点执行。可以用诸如固定站、节点B、e节点B(eNB)、接入点等等术语代替基站。此外,可以用诸如移动站(MS)、移动用户站(MSS)等等术语代替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通过各种手段来实施,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在硬件配置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等来实施。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或函数的类型来实施。例如,可将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然后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可设置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通过各种公知手段向处理器发送数据以及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除了本发明阐述的方式之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本质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方式来实现本发明。因此在所有方面,应将上述实施例解释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法律上的等同描述来确定,并且所有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等同范围的变化皆意在被涵盖于其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特别地,本发明可应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Claims (14)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功率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UE配置DRX(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DRX周期包括DRX开启持续时间和DRX机会,
其中,将相同的DRX开启持续时间应用于所有两个或多个激活的分量载波;以及
由所述UE在每个DRX周期的所述DRX开启持续时间期间,对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的每个监测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包括被分配给所述UE的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以及被分配给所述UE的至少一个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并且不包括被分配给所述UE的任何去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
其中,利用层2(L2)消息的字段指示非主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所述字段具有固定的比特长度,而不管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DRX机会期间,不在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上执行所述PDCCH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配置为去激活状态;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在所述去激活状态中时,通过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的PDCCH接收用于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的状态变化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上的对应寻呼指示信息或者对应寻呼消息的检测来激活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上的所述PDCCH的所述状态变化信息指示预定值时,激活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UE基于所述监测执行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功能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经由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接收数据;
经由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发射数据;以及
执行功率控制。
8.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功率管理,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RF)模块;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配置DRX(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DRX周期包括DRX开启持续时间和DRX机会,
其中,将相同的DRX开启持续时间应用于所有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以及
在每个DRX周期的所述DRX开启持续时间期间,对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的每个监测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包括被分配给所述UE的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以及被分配给所述UE的至少一个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并且不包括被分配给所述UE的任何去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
其中,利用层2(L2)消息的字段指示非主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所述字段具有固定的比特长度,而不管配置的分量载波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所述DRX机会期间,不在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上执行所述PDCCH监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至少一个激活的非主分量载波配置为去激活状态;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在所述去激活状态中时,通过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的PDCCH接收用于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的状态变化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响应于在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上的对应寻呼指示信息或者对应寻呼消息的检测来激活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在所述激活的主分量载波上的所述PDCCH的所述状态变化信息指示预定值时,激活所述去激活的至少一个非主分量载波。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监测执行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功能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经由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中的一个接收数据;
经由所述两个或更多激活的分量载波中的一个发射数据;以及
执行功率控制。
CN201510252859.6A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9175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069109P 2009-03-16 2009-03-16
US61/160,691 2009-03-16
US29048809P 2009-12-28 2009-12-28
US61/290,488 2009-12-28
CN201080012395.7A CN102356569B (zh)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395.7A Division CN102356569B (zh)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7598A true CN104917598A (zh) 2015-09-16
CN104917598B CN104917598B (zh) 2018-12-11

Family

ID=4274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395.7A Active CN102356569B (zh)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N201510252859.6A Active CN104917598B (zh)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2395.7A Active CN102356569B (zh) 2009-03-16 2010-03-16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8811284B2 (zh)
EP (1) EP2410670A4 (zh)
CN (2) CN102356569B (zh)
WO (1) WO2010107221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0106A1 (zh) * 2015-09-17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寻呼消息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28782A (zh) * 2019-01-10 2021-08-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功率消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8521B2 (en) 2008-03-14 2013-07-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Behavior for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and MAC control elements for LTE DRX operations
DE602009053400C5 (de) * 2008-10-22 2022-06-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Mobilstationsvorrichtung dafür
US20110274050A1 (en) * 2009-02-04 2011-11-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811284B2 (en) * 2009-03-16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415205B (zh) 2009-04-28 2017-07-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
KR101608782B1 (ko) * 2009-06-05 2016-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의 CoMP 방식에서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US8570963B2 (en) * 2009-10-26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network and protocol architecture
US8494453B2 (en) * 2009-11-03 2013-07-23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597364B1 (ko) * 2009-12-21 2016-02-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캐리어 어그리게이션 환경에서 idle-active 상태 천이 장치
JP5616363B2 (ja) * 2010-01-08 2014-10-2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917614B2 (en) * 2010-02-05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ransmiss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US8908714B2 (en) * 2010-03-31 2014-12-09 Lg Electronics Inc. Selectiv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and related system and device
EP3206327B1 (en) * 2010-03-31 2021-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eriodic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10111790A (ko) * 2010-04-05 2011-10-12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시 요소반송파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2948106B (zh) * 2010-06-18 2015-07-22 京瓷株式会社 具有分布在多个子帧内的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架构
US10375689B2 (en) * 2010-06-18 2019-08-06 Kyocera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architecture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distributed over multiple subframes on different carriers
CN102457352B (zh) * 2010-11-04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载波中rf能力上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94420B (zh) * 2011-01-10 2015-08-0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协同传输系统中的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2655666B (zh) * 2011-03-02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调度方法及系统
KR102092579B1 (ko) 2011-08-22 2020-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주파수 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US8644237B2 (en) * 2011-09-24 2014-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load gener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226293B2 (en) * 2011-10-20 2015-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85791B2 (en) * 2011-11-04 2016-07-05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configuration of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AU2013208385A1 (en) 2012-01-09 2014-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ging
JP5854849B2 (ja) * 2012-01-11 2016-0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遷移制御方法
US20140334371A1 (en) 2012-01-27 2014-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30250908A1 (en) * 2012-03-23 2013-09-2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Base station power savings and control thereof
WO2013153515A2 (en) * 2012-04-09 2013-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uncertain measurement occasions
EP3982580A1 (en) 2012-05-09 2022-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68850A1 (ko) *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21353A1 (en) 2012-05-21 2020-03-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2015DN02304A (zh) * 2012-10-05 2015-08-28 Nec Corp
US10116422B2 (en) * 2012-11-02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EPDCCH in LTE
US10044487B2 (en) * 2012-11-30 2018-08-07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multi-acc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R201906324T4 (tr) 2013-01-18 2019-05-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ir mobil ağın uyarlanması.
US9014143B2 (en) * 2013-02-20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dormant cells
JP6091995B2 (ja) * 2013-05-17 2017-03-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間欠受信方法
CN110691425B (zh) * 2013-10-29 2023-04-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方法
KR102157798B1 (ko) 2013-10-29 2020-09-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55526B1 (ko) * 2013-11-29 2020-09-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 포밍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베어러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6025439A (ja) * 2014-07-18 2016-0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WO2016093579A1 (en) 2014-12-09 2016-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processors to reduce current consumption
KR102367356B1 (ko) * 2014-12-09 2022-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소모 전류 제어
US10383102B2 (en) 2015-04-09 201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PDCCH monitoring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at least one SCell operating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10411847B2 (en) * 2015-04-10 2019-09-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with carrier selection, switching and measurements
US9762304B1 (en) 2015-07-07 2017-09-12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9859967B1 (en) 2015-07-07 2018-01-02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beamforming d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148346B1 (en) * 2016-08-04 2018-12-0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frequency band for wireless backhaul
WO2018126357A1 (en) 2017-01-04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or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a subsequen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CN108632961B (zh) * 2017-03-24 2022-08-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寻呼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541904A (zh) * 2017-06-16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rx配置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FR3084987A1 (fr) * 2018-08-07 2020-02-14 Orange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station de bases utilisant une bande de frequences partagee, station de base et equipement utilisateur correspondants.
US10834645B2 (en) 2018-11-30 2020-11-10 Google Llc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US11224081B2 (en) 2018-12-05 2022-01-11 Google Llc Disengaged-mode active coordination set management
EP3928436B1 (en) 2019-03-12 2024-02-14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 coordination set beam sweeping
US10893572B2 (en) 2019-05-22 2021-01-12 Google Llc User-equipment-coordination set for disengaged mode
EP4005101B1 (en) 2019-09-19 2023-12-20 Google LLC Enhanced beam searching for active coordination sets
US20230007725A1 (en) * 2019-11-29 2023-01-0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ort cycl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671202B2 (en) * 2019-12-10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N113692068B (zh) * 2020-05-19 2023-09-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信号测量方法和系统
US11985597B2 (en) * 2021-08-05 2024-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periodi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106A (zh) * 2007-08-02 2009-02-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改善连续封包连通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361298A (zh) * 2006-06-16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84580A1 (en) * 2001-06-13 2012-10-30 Ipr Licensing Inc Multi-detection of heartbeat to reduce error probability
EP2405694A1 (en) * 2001-06-13 2012-01-11 IPR Licensing Inc.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on of wireless maintenance channel power control
GB2439367A (en) * 2006-06-20 2007-12-27 Nec Corp Separate ACK/NACK channel from a control channel
CN101595693B (zh) * 2006-06-23 2013-01-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率地使用资源的方法
US8169957B2 (en) * 2007-02-05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DTX and DRX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28117A1 (en) * 2007-07-23 2009-01-29 Motorola, Inc. Provid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service state information to application servers
KR101410120B1 (ko) * 2007-08-21 2014-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을 지원하는 응답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TWI378675B (en) * 2008-03-21 2012-12-01 Sunplus Mmobile Inc Method for avoiding unnecessary excessive stay of short cycle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chanism
US8184599B2 (en) * 2008-06-23 2012-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of U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87726B (zh) * 2008-10-20 2014-07-2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载波聚合
EP2345296B1 (en) * 2008-10-20 2017-0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0078365A1 (en) * 2008-12-30 2010-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11284B2 (en) * 2009-03-16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946223B1 (ko) * 2009-06-15 2019-02-0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캐리어 집성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497775B2 (en) * 2009-07-07 2016-1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scheduling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2036348B (zh) * 2009-09-30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连续接收配置方法及系统
US20120314675A1 (en) * 2010-02-21 2012-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carrier aggregation sets, and related devices
WO2011137408A2 (en) *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2378331B (zh) * 2010-08-18 2015-04-08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不连续接收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WO2013176531A1 (ko) * 2012-05-25 2013-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1298A (zh) * 2006-06-16 2009-02-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01360106A (zh) * 2007-08-02 2009-02-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改善连续封包连通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Multicarrier Operation and PDCCH design of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TSG RAN WGL MEETING #55》 *
ZTE: "Downlink control structure for LTE-A", 《3GPP TSG一RAN WG1 MEETING #5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0106A1 (zh) * 2015-09-17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寻呼消息传输时间间隔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28782A (zh) * 2019-01-10 2021-08-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及功率消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569A (zh) 2012-02-15
US20120002635A1 (en) 2012-01-05
US20140321346A1 (en) 2014-10-30
US9380533B2 (en) 2016-06-28
EP2410670A2 (en) 2012-01-25
US9155044B2 (en) 2015-10-06
EP2410670A4 (en) 2016-12-28
CN102356569B (zh) 2015-06-17
US20150327171A1 (en) 2015-11-12
WO2010107221A2 (ko) 2010-09-23
US8811284B2 (en) 2014-08-19
WO2010107221A3 (ko) 2010-11-25
CN104917598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6569B (zh) 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JP70558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初期接続を遂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5469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83265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850066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06520B (zh) 用于具有双连接性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415155B (zh) 考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设定所执行的切换
EP244119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KR10143585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739016B2 (ja) 多重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202100213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operating dormant bandwidth part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314675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arrier aggregation sets, and related devices
JP201620182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下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ための検索領域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570638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接收发现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KR20190113293A (ko) 차세대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연속수신모드가 적용시 채널상태보고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53306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りリンク信号の送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りリンク信号の送受信装置
CN10498198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130968A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6850023A (zh) 使用多个天线的信道探测方法以及用于其的装置
CN10563778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27942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82068A (zh)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接收和配置
JP201751326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の参照リソース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349355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减轻小区间干扰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8454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利用设备到设备通信向基站发送信号以及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