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3390A -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3390A
CN101353390A CNA2008100454437A CN200810045443A CN101353390A CN 101353390 A CN101353390 A CN 101353390A CN A2008100454437 A CNA2008100454437 A CN A2008100454437A CN 200810045443 A CN200810045443 A CN 200810045443A CN 101353390 A CN101353390 A CN 101353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ammonium salt
quaternary ammonium
temperature
random co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54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3390B (zh
Inventor
叶伦学
吴学明
徐康林
李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0454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53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53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3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3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如下化学结构式所示的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等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取各组分;将各组分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再升温到75~77℃进行4~8h聚合反应,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一步法”进行聚合,工艺简单,产品适用于PET、PP、PVC等塑料薄膜的表面涂敷,使其表面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Description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产品主要用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的表面涂敷,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等领域。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电阻一般都≥1014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某些场所会引起火花、爆炸、吸尘等危害,因而需要进行防静电处理。抗静电剂分为低分子型抗静电剂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的是低分子型抗静电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由于研究较晚、生产成本高等原因,应用较少。但是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永久的抗静电剂性、受湿度影响小等低分子型抗静电剂所没有的优点,只要其成本降低到一定范围,必将取代低分子型抗静电剂、成为市场主流。
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从组成上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从应用上又分为外用(涂覆)型和内用(内添加)型。现有技术中,《印染助剂》,Vol.20No.5公开了徐秀雯用甲醛、二甲胺、丙烯酰胺、硫酸二甲酯等合成用于涤纶纤维及织物的季铵盐阳离子抗静电剂,由如下三步合成:(1)由甲醇、二甲胺、丙烯酰胺制备出胺甲基化的丙烯酰胺,(2)胺甲基化的丙烯酰胺与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丙烯酰胺的季铵盐单体,(3)将丙烯酰胺的季铵盐单体的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最后得到用于涤纶纤维及织物的季铵盐阳离子抗静电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10097739.9(公开号CN101045759)公开了徐俊伟等人提供的“苯乙烯或取代苯乙烯聚合物型季铵盐抗静电剂或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系用苯乙烯、环氧乙烷、卤化剂合成用于PP、PVC、PE、ABS等内添加的季铵盐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其合成过程复杂,整个过程需要20-30小时。以上现有技术,其合成工艺都比较复杂,需多步完成,生产成本较高,甚至还含有硫酸二甲酯、氯仿等毒性大的物质,污染环境,安全性和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将含双键的不饱和阳离子季铵盐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等的多元共聚,从而提供一种简单工艺、一步完成、低毒无污染、抗静电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7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本发明内容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即制得产品;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可以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可以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是: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8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即制得产品;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可以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可以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是: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9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即制得产品;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可以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可以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的内容还可以是: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10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即制得产品;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可以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可以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含双键的不饱和阳离子季铵盐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等经多元共聚,提供一种含季铵盐阳离子的外用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该抗静电剂通过其支链上的季铵盐阳离子形成导电层而具有抗静电性;
(2)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剂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约为1~10×106~ 10Ω,其抗静电剂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的同类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3)本发明采用“一步法”进行聚合,工艺简单,时间短,只需要4.5-9h,设备简单,只需一个普通的反应釜;采用的反应单体毒性小,没有高毒性的反应单体,采用的有机溶剂乙醇属于环保型溶剂,不会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无污染;
(4)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的表面涂敷,使其表面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5)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污染少、产品质量稳定、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产品分子量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8产品分子量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8产品分子量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5产品分子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不能作为本发明的限定内容或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克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1克过氧化苯甲酰、2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将温度升到70~75℃,搅拌保温反应0.5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h聚合反应,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为1~10×1010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参见说明书附图1,软化点≥100℃,透光率≥90%。
实施例2: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2.0克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1克丙烯酸、5克丙烯酸甲酯、2克丙烯酸丁酯、0.02克过硫酸铵、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1.0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8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9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3-7: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组分和重量比例组成见下表:
Figure A20081004544300131
注:表中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其它同实施例1或2,略;各实施例均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8: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0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5克偶氮二异丁腈、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将温度升到70~75℃,搅拌保温反应0.5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6h聚合反应,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为1~10×109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参见说明书附图2,软化点≥100℃,透光率≥90%。
实施例9: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1.0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1克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丙烯酸丁酯、0.05克偶氮二异丁腈、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8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0: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2.0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1克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5克过硫酸钾、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7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1: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4.0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1克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5克过氧化苯甲酰、10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6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2: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5.0克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2克过氧化苯甲酰、20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6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3: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组分和重量比例组成见下表:
Figure A20081004544300151
Figure A20081004544300161
注:表中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其它同实施例8、9、10、11或12,略;各实施例均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18: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5.0克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8克丙烯酸乙酯、0.2克过硫酸钾、20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将温度升到70~75℃,搅拌保温反应1.0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8h聚合反应,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为1~10×107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参见说明书附图3,软化点≥100℃,透光率≥90%。
实施例19: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2.0克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丙烯酸丁酯、0.05克过氧化苯甲酰、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然后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8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20-24: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组分和重量比例组成见下表:
Figure A20081004544300171
注:表中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其它同实施例18或19,略;各实施例均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25: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0克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0.5克丙烯酸、8丙烯酸乙酯、0.05过硫酸钾、20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缓慢将温度升到70~75℃,搅拌保温反应0.5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6h聚合反应,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为1~10×1011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图参见说明书附图4,软化点≥100℃,透光率≥90%。
实施例26: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2.5克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2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5过硫酸铵、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然后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10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27: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按5.0克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1克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丙烯酸丁酯、0.05克过硫酸铵、90克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然后缓慢升温到70~75℃,在搅拌下保持0.5h,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6h,最后降温到50℃,制得产品。产品可用镀锌铁桶包装出料。产品成膜后测得表面电阻1~10×109Ω。
本实施例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28-32:
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组分和重量比例组成见下表:
Figure A20081004544300191
注:表中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其它同实施例25、26或27,略;各实施例均具有发明内容部分所述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2C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3、按权利要求2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5、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3C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6、按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7、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0454430004C1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8、按权利要求7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9、一种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其特征是:该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无规共聚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式中:X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聚合链段;
该抗静电剂的分子量为1000-900000,软化点≥100℃,透光率≥90%。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取料:按1~5份含双键的季胺盐、0~1份丙烯酸、2~8份丙烯酸酯、0.01~0.2份引发剂、20~200份无水乙醇的重量比例组成取各组分;
b、反应:将各组分一次性加入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将温度升到70~75℃,保温反应0.5~1h,然后再升温到75~77℃,并在此温度下进行4~8h聚合反应;
所述含双键的季胺盐为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所述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CN 200810045443 2008-06-29 2008-06-29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353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45443 CN101353390B (zh) 2008-06-29 2008-06-29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045443 CN101353390B (zh) 2008-06-29 2008-06-29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3390A true CN101353390A (zh) 2009-01-28
CN101353390B CN101353390B (zh) 2013-08-21

Family

ID=4030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045443 Active CN101353390B (zh) 2008-06-29 2008-06-29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53390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5156A (zh) * 2013-09-27 2014-02-05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抗指纹、抗静电涂料组合物
CN104072937A (zh) * 2014-07-07 2014-10-01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聚甲醛树脂
CN104250216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抗氧化双功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4479067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abs的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1366A (zh) * 2015-07-08 2015-12-02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水溶液聚合制备方法
CN105316939A (zh) * 2014-07-11 2016-02-10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织物的抗静电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0369A (zh) * 2016-07-14 2016-12-07 西北大学 一种疏水型聚季铵盐油品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2061A (zh) * 2018-08-10 2018-12-18 福州大学 一种利用火电厂脱硫废水制备脂肪族水煤浆添加剂的方法
CN113121744A (zh) * 2021-04-02 2021-07-16 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快速交联固化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952A (zh) * 2021-05-26 2021-09-07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静音效果的聚丙烯管道材料
CN114573747A (zh) * 2022-03-15 2022-06-03 东胜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用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1287A (zh) * 2022-07-19 2022-09-06 广州大学 一种抗溶剂抗菌复合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382A (zh) * 2022-08-23 2022-11-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透明抗静电pmm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5128A (zh) * 2023-07-18 2023-10-13 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0216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抗氧化双功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4250216B (zh) * 2013-06-28 2016-07-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抗氧化双功能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3555156B (zh) * 2013-09-27 2016-07-06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抗指纹、抗静电涂料组合物
CN103555156A (zh) * 2013-09-27 2014-02-05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紫外光固化抗指纹、抗静电涂料组合物
CN104072937A (zh) * 2014-07-07 2014-10-01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聚甲醛树脂
CN105316939A (zh) * 2014-07-11 2016-02-10 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织物的抗静电剂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067B (zh) * 2014-12-12 2017-01-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abs的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067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abs的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1366A (zh) * 2015-07-08 2015-12-02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水溶液聚合制备方法
CN106190369B (zh) * 2016-07-14 2018-03-02 西北大学 一种疏水型聚季铵盐油品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90369A (zh) * 2016-07-14 2016-12-07 西北大学 一种疏水型聚季铵盐油品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22061A (zh) * 2018-08-10 2018-12-18 福州大学 一种利用火电厂脱硫废水制备脂肪族水煤浆添加剂的方法
CN113121744A (zh) * 2021-04-02 2021-07-16 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快速交联固化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744B (zh) * 2021-04-02 2023-04-07 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快速交联固化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952A (zh) * 2021-05-26 2021-09-07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静音效果的聚丙烯管道材料
CN114573747A (zh) * 2022-03-15 2022-06-03 东胜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压敏胶用丙烯酸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1287A (zh) * 2022-07-19 2022-09-06 广州大学 一种抗溶剂抗菌复合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60382A (zh) * 2022-08-23 2022-11-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透明抗静电pmm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382B (zh) * 2022-08-23 2024-02-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透明抗静电pmm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75128A (zh) * 2023-07-18 2023-10-13 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3390B (zh)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3390B (zh) 丙烯酸酯与不饱和季铵盐无规共聚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Bhattacharya et al. Grafting: a versatile means to modify polymers: techniques, factors and applications
CN1238342A (zh) 通过乙酰乙酸酯的烯胺使聚合物官能化
CN103333352A (zh) 一种交联接枝改性聚乙烯醇表面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04804129A (zh) 一种原位复合的核壳结构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927A (zh) 顺丁橡胶改性醋丙乳液胶粘剂及制备方法
CN107022209A (zh) 一种高浸润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涂料
JP2012139921A5 (zh)
KR970021139A (ko) 수성 매질에 재분산가능한 중합체 분말의 제조 방법
GB1530022A (en) Aqueous coating agents
JP2016503442A (ja) イオン伝導性ポリマーをポリマー製品の中に取り込み、帯電防止挙動を達成する方法
CN104761673A (zh) 一种卡波姆及其制备方法
GB1176107A (en) Epoxy Acrylic Coating Composition Modified with a Trialkoxysilane
EP3597667A2 (en) Emulsion,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ating layer using same
CN103589264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水性丙烯酸酯聚合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940005719A (ko) 수지입자, 그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5001369A (zh) 一种仿活性涂料印花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352605B2 (ja) 帯電防止剤
CN109790233B (zh) 固化性组合物及膜
CN108431162B (zh) 底漆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制品
CN107502236B (zh) 一种水性pp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0576968B2 (zh)
JPS6216966B2 (zh)
KR102520999B1 (ko) 수성 분산체, 그의 제조 방법, 도료 조성물 및 도막
CN104245831B (zh) 导电性组合物、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msung road 621000 Mianya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Youxian District No. 188

Patentee after: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Sichuan city of Miany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Puming Road No. 95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