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254B - 乘坐物用座 - Google Patents

乘坐物用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254B
CN101346254B CN2006800491331A CN200680049133A CN101346254B CN 101346254 B CN101346254 B CN 101346254B CN 2006800491331 A CN2006800491331 A CN 2006800491331A CN 200680049133 A CN200680049133 A CN 200680049133A CN 101346254 B CN101346254 B CN 1013462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at
human body
body support
spring co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91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254A (zh
Inventor
藤田悦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Too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Too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Too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Tool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6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2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4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34Seat parts with springs in compression, e.g. co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进一步提高振动吸收特性、同时确保稳定的坐姿势、车辆操纵性高、能实现减少因长时间坐状态引起的疲劳的乘坐物用座,以及乘坐物用座的评价方法。在乘坐物用座(1)的座部(10),第一人体支承部(11)在与人体的一对坐骨结节间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第二人体支承部(12)与人的大腿根部附近相对应,在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沿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位置具有中心,将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11)及第二人体支承部(12)分别看作弹簧要素,以所定关系设定其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由此,提高静的坐状态时的稳定性及振动吸收性。

Description

乘坐物用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航空器,列车,船舶,叉车等乘坐物用座及乘坐物用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评价座的性能的手法,通过加压盘推压所定部位,求得此时的力(载荷)和位移(挠曲)的关系,由此,求得该部位的作为弹性特性的弹簧常数(静弹簧常数),或者将重物载置在所定部位,在以自重稳定状态下励振,将作用在重物上的载荷(F=ma,其中,m为重物质量,a为因振动而引起的重物加速度)和重物的相对位移的关系描绘成利萨如(Lissajou)图形,从该利萨如图形的倾斜度,求得静弹簧常数。另一方面,为了评价除振性能,根据静弹簧力和衰减力,求得作为动弹性特性的弹簧常数(动弹簧常数)。 
当评价座性能时,较好的是,使用与人体模型接近的加压盘或重物,与以成为体压分布顶点的坐骨结节下为中心的直径约100mm(正确地说直径98mm)的范围对应的大小,即,使用与从人的臀部单侧到大腿部单侧相当大小的加压盘或重物进行评价,成为基准。另外,测定动弹簧常数时重物质量,与以坐骨结节下为中心的直径约100mm(正确地说直径98mm)的范围的压力对应者成为基准。 
于是,坐到座部时的支承感,根据在坐骨结节下是否能得到充分支承而决定,在此前提下,评价座时,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的任一个都重视使用直径98mm的加压盘或重物的评价,在其评价数据中,一般设定为: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的任一个都是位于坐骨结节下的部位最大,如与大腿根部附近相当的部位,与从大腿部大致中央附近到膝内侧附近相当的部位,随着朝着 座部前方变小。即,通过将与人体的重心位置对应的坐骨结节下的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设定为较高,提高对人体的支承性成为座设计的基本。但是,上述结构的座由于坐骨结节下的动弹簧常数大,因此,存在从配置在坐骨结节下的部件(缓冲材料,框部件等)输入的振动影响大的缺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以下座结构:通过使得弹簧常数不同的弹簧部件串联连接,使得坐骨结节下的人体支承部(弹簧要素)的静弹簧常数小,由此,动弹簧常数也变小。按照该结构,通过配置在坐骨结节下的部件传递的振动影响小。 
专利文献1:特开2005-7078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表示的座结构即使说坐骨结节下的人体支承部的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小,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示,但如与大腿根部附近,与从大腿部大致中央附近到膝内侧附近相当的部位,随着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朝着前方,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哪一个都变小,在这一点上,与上述一般座席没有变化。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明示,在这种座席中,作为用于减轻框架对膝内侧的不调和感措施之一,大多采用以柔软的聚氨酯材料支承从大腿部大致中央部到膝内侧附近的结构。但是,即使配置这种聚氨酯材料,因压缩引起反力,压迫敏感的膝内侧附近的末梢神经系统、末梢循环系统,给与乘坐者不愉快感,且增加疲劳感。因此,需要使用更柔软的聚氨酯材料,但是,越是柔软越增加框架与膝内侧的碰接感。作为其对策,考虑增加聚氨酯材料厚度,但是,若这样,向膝内侧的压迫程度变大。因此,不得不以某种程度的柔软度,某种程度的厚度妥协。 
另一方面,若坐骨结节下的静弹簧常数及动弹簧常数小,则座部的侧框架的载荷分担支承比例比较大,存在高频振动通过侧框架向大腿部侧部或臀部侧部输入可能性,且因臀部滑动引起姿势崩溃。为了改善疲劳感,在该姿势崩溃及吸收高频振动特性上需要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坐物用座,能进一步提高振动吸收特性,同时,能确保稳定的坐姿,在驾驶员座席提高踏板操作性,因而,能减轻因长时间坐在座席上引起的疲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价方法,用于判断乘坐物用座是否能提高振动吸收特性,是否能确保稳定的坐姿,是否能减轻因长时间坐在座席上引起的疲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经本发明人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静弹簧常数用于评价在作为人的重心位置的坐骨结节下,在静的坐状态下的支承感,静弹簧常数重视的不是直径98mm的加压盘、而重视使用从人的臀部直到大腿部中间部的直径200mm的加压盘的评价,在该评价中,若坐骨结节下的静弹簧常数高,实际坐时能得到充分的支承感。又,动弹簧常数是对直径98mm重物的振动,按部位的评价指标,利用上述动弹簧常数,以肌肉覆盖的大腿部为支点,在坐骨结节下的部位产生逆位相,吸收冲击性的大振幅低频的振动,这是特性之一,以及大腿部肌肉及弹性柔性协调的表皮材料(构成座部的弹簧部件之中,与浅层弹簧部件相当)的弹簧常数实质上接近零的特性(弹簧零特性),这是特性之二,因上述特性发挥,得到衰减特性,使得高频振动衰减,评价上述衰减特性,在该评价中,通过满足所定条件,能设置提高低频共振域的振动吸收特性以及高频衰减域的振动吸收特性的结构。即,支承姿势,高频/小振幅/高加速度的输入,以及冲击性的低频/大振幅/高加速度的输入不是总是使得设定在座部的复数的弹簧部件起相同功能,需要组合各种不同条件使其起作用,结果,能提供提高共振域及衰减域双方的振动吸收特性、得到静稳定坐感的特性、改善上述双方对立特性的座。 
又,为了改善大腿部压迫或踏板操作性,使用面刚性或弹簧常数高的材质作为配置在膝内侧附近的缓冲材料(聚氨酯等垫材),使得低载荷不容易在压迫方向变形。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妨害脚的踏板操作运动,因此,通过脚的运动产生的力的前后方向分力,使得高刚性弹簧常数高的聚氨酯,给与配置 在座部前缘的该聚氨酯回转机会,且通过重力方向分力使其回转,聚氨酯移动到不影响因踏板操作引起的脚的运动。并且,通过综合上述各方面,制作疲劳感小的座。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乘坐物用座,设有座部,该座部设有复数弹簧部件,使得各弹簧部件作用,支承人体,其特征在于: 
第一人体支承部在座部的与人体的一对坐骨结节间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第二人体支承部在从该第一人体支承部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位置具有中心,将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分别看作由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作用形成的弹簧要素场合; 
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1和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2具有kd1<kd2的关系,设定第二人体支承部成为除振作用时的运动支点,所述动弹簧常数kd1,kd2是在将直径98mm、质量6.7kg的圆形重物的中心分别与所述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中心一致载置状态下,以振动频率4-10Hz励振求得的值; 
若输入振动的励振力变化,则在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中,起支配作用的弹簧部件变化,上述各动弹簧常数kd1,kd2变化; 
使得直径200mm加压盘中心与上述各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一致加压时,从载荷-位移特性得到静弹簧常数,将第一人体支承部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1,第二人体支承部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2时,具有ks1>ks2的关系。 
(2)在上述(1)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将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 位置作为中心的人体支承部设为第三人体支承部,将其动弹簧常数设为kd3时,上述各动弹簧常数满足kd1<kd2<kd3的关系,同时,设定为满足以下条件式的值: 
1≤kd2/kd1≤6 
1≤kd3/kd2≤3 
1≤kd3/kd1≤7。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设定为从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分界处朝前方水平距离50-100mm范围内。 
(4)在上述(3)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设定为从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分界处朝前方水平距离100mm的位置。 
(5)在上述(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弹性地敷设的面状支承部件, 
(6)在上述(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包括: 
面状支承部件,沿前后方向弹性地敷设; 
辅助面状支承部件,叠层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沿左右方向敷设,使得后端缘大致中央部位于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在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上述面状支承部件和辅助面状支承部件叠层范围内。 
(7)在上述(6)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后缘部与配设在座部后部的后部弹簧部件连接。 
(8)在上述(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弹簧部件是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座部的扭杆,臂部件安装在该扭杆上,支承框架与上述臂部件连接,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后缘部与上述支承框架连接。 
(9)在上述(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弹簧部件是螺旋弹簧,其固定在配置在座部后端的后端框架上。 
(10)在上述(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部的前部,设有前部弹簧部件,其固定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前缘部,与上述后部弹簧部件一起,弹性地支承上述面状支承部件。 
(11)在上述(1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部弹簧部件是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座部的扭杆,臂部件安装在该扭杆上,支承框架与上述臂部件连接,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前缘部与上述支承框架连接。 
(12)在上述(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各侧缘部分别配设侧部弹簧部件,其架设在与座部的各侧框架之间,全部所述侧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比上述后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高。 
(13)在上述(6)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辅助面状支承部件的各侧缘部分别配设侧部弹簧部件,其架设在与座部的各侧框架之间,全部所述侧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比上述后部 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高。 
(14)在上述(1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部弹簧部件之中,至少配设在最靠近座部后端的侧部弹簧部件设在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中心和第二人体支承部中心之间区域对应的位置。 
(15)在上述(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部的前缘部设有配设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部的聚氨酯材料,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该聚氨酯材料配设的范围。 
(16)在上述(1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氨酯材料设置为能朝前方回转。 
(17)在上述(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包覆上述面状支承部件及配设在座部前缘部的聚氨酯材料的三维立体编织物在坐着时的平衡状态下,伸长率为5%以下,支承在构成座部的缓冲框架上。 
(18)在上述(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设有面状弹簧部件以及配设在该面状弹簧部件上部的聚氨酯材料; 
在上述聚氨酯材料中,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在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设有狭缝,以座部的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以所定深度刻设;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相对上述狭缝靠近后部的位置,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相对上述狭缝靠近前部的位置。 
(19)在上述(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状弹簧部件的后缘部与配设在座部后部的后部弹簧部件连接。 
(20)在上述(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与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大致垂直,以160-240mm长度形成,同时,该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比其两端附近浅。 
(21)在上述(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为18-30mm范围,其两端附近的深度为23-50mm范围。 
(22)在上述(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宽度为2-20mm范围。 
(23)在上述(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宽度为3-10mm范围。 
(24)在上述(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第三人体支承部以从第一人体支承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为中心,上述聚氨酯材料中,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可朝前方回转。 
(25)在上述(24)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第三人体支承部以从第一人体支承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为中心,在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和包含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部位的分界处,形成分离狭缝,以该分离狭缝为界,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可朝前方回转。 
(26)在上述(24)或(2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的重心,相对该部位朝前方回转的中心, 靠近前方。 
(27)在上述(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的座角设定在20度-28度范围。 
下面说明本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设有座部,该座部设有复数弹簧部件,使得各弹簧部件作用,支承人体,第一人体支承部在座部的与人体的一对坐骨结节间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第二人体支承部在从该第一人体支承部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位置具有中心,将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分别看作由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作用形成的弹簧要素场合,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1和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2,在人坐状态下,在通过输入振动成为与作用在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励振力实质相同励振力的加振条件下,具有kd1<kd2的关系,设定第二人体支承部成为除振作用时的运动支点。因此,若输入振动的励振力变化,则在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中,起支配作用的弹簧部件变化,上述各动弹簧常数kd1,kd2变化。 
具体地说,复数的弹簧部件包括具有“弹簧零特性”的表皮材料、面状支承部件等弹簧部件(以下简记为“浅层弹簧部件”),线性高,主要在形成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时起作用的弹簧部件(以下简记为“中层弹簧部件”),以及与弹簧力一起,在重力方向及抗重力方向发挥因位相差引起的衰减力,主要在形成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时起作用的弹簧部件(以下简记为“深层弹簧部件”)。上述所谓“弹簧零特性”是指与人体相接时,朝厚度方向被推压,非常柔软的静弹簧常数,即,在某挠曲范围内,载荷几乎 不增加,在该范围,静弹簧常数实质上不变化。 
即,输入振动时,在包含具有骨突出的坐骨结节的骨盆位置部位,和肌肉覆盖的大腿部位置部位,传递振动容易程度有差异,依靠人体各部位的固有频率有关。即,在位移量大低频率的输入振动中,成为使得身体整体摆动的振动,因此,位于重心下方即坐骨结节下的作为弹簧要素的第一人体支承部(动弹簧常数低)起主要作用,对低频振动消振。即,决定支承坐骨结节下的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1的弹簧部件的弹性起主要作用,所述低频振动被消振。另一方面,输入位移量小的高频振动场合,支承从大腿根到大腿部大致中央部(至膝内侧附近)的人体支承部易受振动影响,又,比支承坐骨结节下的第一人体支承部的载荷质量小,因此,包含粘性衰减及库仑摩擦力的动弹簧常数kd2及kd3比动弹簧常数kd1高,不受在形成支承坐骨结节下的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1时起支配作用的深层弹簧部件的影响,中层弹簧部件起支配作用。并且,在支承从大腿根到大腿部大致中央部(至膝内侧附近)的人体支承部中,中层弹簧部件及浅层弹簧部件起支配作用,以动弹簧常数kd2,kd3支承大腿部附近。与大腿部下的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比坐骨结节下的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小的以往技术结构相比场合,作为大腿部下的弹簧要素的人体支承部的分担支承比例变大。另一方面,大腿部附近有支承,因此,在重力方向的沉入不是臀部整体,尤其被限制在坐骨结节下的狭小范围,侧框架的载荷分担支承比例小,向大腿部侧部或臀部侧部输入的高频振动影响被缓和。因此,按照本发明,从低频到高频的宽广区域的振动吸收特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乘坐物用座在移动中输入振动时,从大腿根部附近到膝内侧附近的大腿部整体由动弹簧常数kd2,kd3的人体支承部支承,能防止骨盆后倾,且对载荷质量小的大腿部,起支配作用的动弹簧常数kd2,kd3的线性强,回复力大,因此,能抑制踏板操作时因下肢运动导致骨盆面上下动作引起的压迫方向位移,同时,伴随座部前缘部的沿前后方向回转,实行踏板操作运动,因此,抑制因座部前缘部挠曲局部压迫膝内侧,减轻因座压力给与大腿部肌 肉的影响,即,膝内侧肌肉挠曲较小,肌肉因受压迫引起的位移量小。因此,适用驾驶员座席场合,使得座部表面平滑,脚或大腿部动作,能提高踏板操作性,减轻疲劳。 
又,用直径200mm的加压盘加压与坐骨结节下对应的第一人体支承部时的静弹簧常数设定为比第二人体支承部大。加压盘大小为直径200mm,除了决定相当于坐骨结节下的的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弹簧特性的弹簧部件作用之外,在相当于大腿根部附近的位置,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弹簧部件也作用,并列作用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弹簧特性和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弹簧特性。这样,ks1比ks2大,能充分支承坐骨结节下。因此,本发明即使在静的坐状态下也能实现稳定的坐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人体支承部、第二人体支承部、第三人体支承部的位置的座部平面图。 
图3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 
图4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静弹簧常数,通过直径200mm加压盘以50mm/min加压直到1000N时,是表示求取45kg、60kg、75kg的各位置作为各变位量0mm的平衡位置的静弹簧常数的图线。 
图5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 
图6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 
图7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侧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踏板操作时作用的侧面图。 
图10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静弹簧常数,通过直径200mm加压盘以50mm/min加压直到1000N时,是表示求取45kg、60kg、75kg 的各位置作为各变位量0mm的平衡位置的静弹簧常数的图线。 
图11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 
图12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 
图13表示实施例1及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 
图14表示实施例1及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 
图15表示实施例1、实施例2及比较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振动传递率。 
图16表示试验例2-4使用的实施例2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 
图17表示试验例2-4使用的实施例2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 
图18表示对于实施例2的座(使用厚度0.8mm薄皮革作为试验例2-4使用的表皮材料)及比较例2的座测定的相对振动频率的压力振幅差。 
图19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1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0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2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1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3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2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4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3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5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4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6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5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7Hz时的 利萨如图形。 
图26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8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7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9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8是在试验例2-6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测定的10Hz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29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1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0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2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1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3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2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4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3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5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4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6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5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7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6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8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7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9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8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10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39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1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0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2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1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3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2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4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3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5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4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6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5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7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6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8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7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9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8是在试验例2-7中将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10Hz励振时的利萨如图形。 
图49表示在试验例2-7中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励振时第二人体支承部12(C100)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C200)的动弹簧常数。 
图50表示图49的动弹簧常数的比kd3/kd2。 
图51表示实施例2的座(在试验例2-4等使用的座)的体压分布。 
图52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1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3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 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2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4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3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5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4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6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5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7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6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8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7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59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8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60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9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61是在试验例2-8中将2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10Hz励振所描的利萨如图形。 
图62A,62B表示实施例3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63表示实施例3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4表示实施例4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5表示实施例5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6表示实施例6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7表示在实施例6涉及的乘坐物用座中,配设三维立体编织物(网状物)代替柔性聚氨酯材料,从座部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8表示实施例7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69A-图69C用于说明在实施例5-实施例7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形成的狭缝结构。 
图70是在图66所示结构的座中,对于形成狭缝场合(有狭缝)及没有形成狭缝场合(无狭缝),求取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kd2/kd1。 
图71表示实施例8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概略构成图。 
图72表示实施例8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从侧面看的概略构成图。 
图73表示比较实施例3及实施例8的第一人体支承部、第二人体支承部、第三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 
图74A,74B分别表示实施例8的座部的体压分布,实施例3的座部的体压分布。 
符号说明如下: 
1-乘坐物用座、10-座部、11-第一人体支承部、12-第二人体支承部、13-第三人体支承部、20-面状支承部件、25-聚氨酯材料、30-螺旋弹簧(后部弹簧部件)、31-螺旋弹簧(侧部弹簧部件)、300-侧部弹簧部件、40-辅助面状支承部件、50-面状弹簧部件、60-聚氨酯材料、60a,60b-狭缝、61-后部垫、62-中央部垫、63-前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如该图所示,在本发明中,在乘坐物用座1的座部10中,分别将第一人体支承部11和第二人体支承部12看作弹簧要素,所述第一人体支承部11在与人体的一对坐骨结节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所述第二人体支承部12与人的大腿根附近对应,在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沿着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位置具有中心,按如下所述设定该弹簧特性,将其作为本发明最大特征。 
即,对于评价坐感时使用的通常的弹簧常数,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明确与 以衰减力和弹簧力的合力规定的“动弹簧常数”的区别,称为“静弹簧常数”,当将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2时,设定ks1>ks2。静弹簧常数ks1,ks2根据使得直径200mm的圆形加压盘中心与上述各人体支承部11,12中心一致加压时的载荷-位移特性求取。第一人体支承部11与作为人的重心位置的坐骨结节下相当,但是,在静坐状态下,人感觉的支承感不仅坐骨结节下周围的狭窄范围,还因在大腿根部附近是否被支承而变化。因此,用从人的臀部到大腿部的中途附近的直径200mm的加压盘评价,在该评价中,判断坐骨结节下的静弹簧常数是否合适是妥当的。 
另一方面,对代表制动性能的车辆操纵性带来很大影响的踏板操作性,从确保承受因踏板操作引起的反力的稳定性的前后姿势保持性方面考虑,或从对乘坐感觉带来很大影响的消振性能方面考虑,动弹簧常数设定,尤其支承臀部(骨盆)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的设定很重要。输入振动的振动传递特性,在包含坐骨结节的骨盆位置部位以及肌肉覆盖的大腿部位置部位,因肌肉本身的弹性、衰减性的影响,振动吸收性存在差异。因此,易骨传导的高频振动难以输入骨盆,另一方面,通过以大腿部为支点的180度的位相差吸收诱发驱体上下动作的低频振动。为此,需要将坐骨结节下部的动弹簧常数设定为比大腿部的动弹簧常数小。即,若从动弹簧常数方面看,应将人体分为例如骨盆位置区和大腿部位置区考察。因此,重视以直径98mm重物在各部位的评价,设为具有能与使得以骨盆为中心的躯体整体摇晃的低频振动和使得大腿部等肌肉摇晃的高频振动双方对应的特性的结构,使得直径98mm圆形重物中心与各人体支承部11,12中心一致,以该重物自重稳定的状态为原点,励振得到动弹簧常数,当将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设为kd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设为kd2时,设定kd1<kd2。但是,人在坐状态下,在与通过输入振动作用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及第二人体支承部12各个上的励振力实质相同励振力的励振条件下,需要满足kd1<kd2。为了使用直径98mm重物制作出与人坐着场合相同励振力的平衡,如后所述,在设置在第 一人体支承部11场合以及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场合,使得励振振幅变化测定。又,即使因是否使用刚性大的表皮材不同,若用相同励振振幅试验,成为与人坐着状态同样的励振力平衡场合,则例如通过使用柔软的表皮材,设置到第一人体支承部11时,有时需要加大励振振幅试验。详细试验结果将在后说明。 
将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沿着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作为中心的人体支承部设为第三人体支承部13,将其动弹簧常数设为kd3时,各动弹簧常数关系满足以下关系: 
kd1<kd2<kd3 
同时,较好的是,设定为满足以下各条件式的值: 
1≤kd2/kd1≤6 
1≤kd3/kd2≤3 
1≤kd3/kd1≤7 
第一人体支承部11设定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交界处向前方,水平距离50-150mm范围内。若在该范围内,能吸收体格大小,在坐着时相当于人的坐骨结节下。较好的是,第一人体支承部11设定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交界处向前方,水平距离100mm位置。这是因为该位置相当于坐骨结节下的场合最多。 
如上所述,较好的是,第二人体支承部12设定为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沿着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100mm前方,第三人体支承部13设定为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沿着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这是由于在上述位置,支承人的大腿根附近,以及支承从人的大腿部的大致中央部附近到膝内侧附近的部位。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位置的座部平面图,是从平面看设置直径200mm加压盘、直径98mm重物位置的图。符号11a、12a、13a是各人体支承部11-13的中心,以11a、12a、13a为中心的实线小圆98a、98b、98c是测定动弹簧常数时的直径 98mm重物的设置位置。在实线小圆98a、98b、98c之中,在小圆98a两侧,用虚线表示的相同大小的两个小圆98a’相当于人的坐骨结节正下方,是臀部中最高体压分布的位置。在实线小圆98b两侧,用虚线表示的相同大小的两个小圆98b’相当于大腿根附近,是大腿部中最高体压分布的位置。实际测定动弹簧常数时,将重物设置在虚线小圆98a’,98b’是理想状态,但是,为测定方便,将一侧或另一侧的虚线小圆98a’及98b’的对应位置关系看作相当于沿着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的实线小圆98a及98b的对应位置关系。在图2中,以各人体支承部11,12,13的中心11a、12a、13a为中心的虚线大圆是测定静弹簧常数的直径200mm加压盘的设置位置,在以后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动弹簧常数kd1,kd2,kd3是在振动状态下测定的弹簧常数,将测定用重物的中心如上所述分别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第三人体支承部13中心一致载置,在这种状态下励振求取。在本实施形态下,作为测定用重物,使用直径98mm、质量6.7kg的圆形重物,以振动频率4-10Hz励振求得的值。 
通过将静弹簧常数ks1,ks2设定为ks1>ks2,在静止状态下,能以高的弹簧常数支承臀部下方,得到稳定的坐感。另一方面,通过将动弹簧常数kd1,kd2,kd3设定为kd1<kd2<kd3,振动时(移动时)人的体重载荷分担在动弹簧常数kd2、kd3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第三人体支承部13多,即使在移动时也能确保稳定的坐姿势,通过满足上述条件式范围,提高振动吸收特性。提高静坐着时稳定性,同时,移动时的驾驶姿势通常保持在一定位置,实现躯干和方向盘,骨盆和踏板的前后方向位置关系稳定化。为了提高上述振动吸收特性,较好的是,座部10的座角设定为20-28度,更好的是,为22-26度,最好设定为25度。 
不管振动频率大小,当kd2/kd1<1场合,以及kd3/kd1<1场合,在移动时,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支承人的体重,当大振幅低频励振力作用场合,反力集中在坐骨结节部输入,围绕坐骨结节部诱发底附着。因该底附着,使得肌 肉变形,压迫循环系统末梢的血管或神经系统末梢。又,高频振动影响直接输入骨盆,因此,主要到达头部的消振性能差,不好。另一方面,当kd2/kd1≥1场合,以及kd3/kd1≥1场合,大腿部接触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成为支点,因以大腿部为支点的臀部的朝前下方的回转运动,减少不起作用的骨盆的沉入,通过朝卸重方向的小反力,抑制肌肉变形。又,kd3/kd2<1场合,膝内侧附近的支承性变弱,易受压迫。当kd2/kd1,kd3/kd2,kd3/kd1无论哪一个都大大超过1,接近10场合,尤其,kd2/kd1超过6场合,kd3/kd2超过3场合,kd3/kd1超过7场合,作为最终座感,担心成为不感到支承状态(脱落感)。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静弹簧常数ks1,ks2及动弹簧常数kd1,kd2,kd3的乘坐物用座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如图3所示,设有沿前后方向铺设的面状支承部件20,作为座部10。面状支承部件20在构成座部10的缓冲材料中配设在最下层,可以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二维布织物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面状支承部件20的后缘部21由作为后部弹簧部件的多根螺旋弹簧30支承,上述后部弹簧部件固定在座部10的后端框架10a上。各螺旋弹簧30以大致相等间隔互相大致平行地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四根拉伸螺旋弹簧,弹簧常数(静弹簧常数)为0.4kg/mm。所谓三维立体编织物(三维网格材料)是隔开所定间隔的一对地纹织品间使得连接线往复编织而成,使用拉舍尔经编机等,形成所定形状,例如,旭化成株式会社制、产品号为T2400A,或住江织物部株式会社制、产品号为49076D,49013D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旭化成株式会社制的、产品号为T2400A。 
在本实施例中,在面状支承部件20的下部,配设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该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的侧缘部42之中,在位于与第二人体支承部12相当位置的侧方部位,固定作为侧部弹簧部件的多根螺旋弹簧31,该侧部弹簧部件一端与座部10的侧框架12的大致中央部固定。该螺旋弹簧31由弹簧常数(静弹簧常数)为0.35kg/mm的拉伸螺旋弹簧构成,在座部10的一方侧框架 12和一方侧缘部42之间,在另一方侧框架12和另一方侧缘部42之间,各配设三根弹簧,大致平行,沿左右方向铺设该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侧部弹簧部件的多根螺旋弹簧31的合成弹簧常数为2.1kg/mm,比作为后部弹簧部件的多根螺旋弹簧30的合成弹簧常数为1.6kg/mm大。 
又,较好的是,侧部弹簧部件之中,至少配设在最靠近座部10后端的侧部弹簧部件300设在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11a和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中心12a之间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即,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11a沿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这样,当评价静的坐状态时,若使得直径200mm的加压盘中心对准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11a施压,则除了后部弹簧部件,侧部弹簧部件的弹性作用在大腿根部附近,能可靠地支承臀部。而且,当冲突时大加速度朝下前方的斜方向输入场合,侧部弹簧部件朝前方移动,在抗重力方向弹簧常数变小。 
面状支承部件20的前缘部23由座部10的前缘支承框架10c支承。在本实施例中,该前缘支承框架10c与臂部件10e连接,所属臂部件10e由扭杆10d在扭转方向弹性支承,通过座部10的前后方向摆动,扭杆10d的扭矩引起的弹性起作用。 
从面状支承部件20的大致中央附近到前缘附近,叠层设有所定厚度的聚氨酯材料25。通过该聚氨酯材料,支承从大腿部大致中央附近到膝内侧附近的部位。 
在上述配设的面状支承部件20及聚氨酯材料25的上面,配设表皮材料28。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作为表皮材料28,该三维立体编织物在坐下时的平衡状态,伸长率为5%以下,配设成覆盖包含构成座部10的侧框架12的框架整体。通过以低伸长率配设表皮材料(三维立体编织物)28,落座直到平衡状态,主要由面状支承部件20伸长,沿左右方向设置扭杆10d及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的螺旋弹簧31的弹性支配,螺旋弹簧30在该阶段不起大作用。即,螺旋弹簧30在形成平衡落座阶段,其弹性功能不大起作用, 因此,外部输入作用时,侧部弹簧部件朝前下方回转,该螺旋弹簧30的弹性功能发挥大作用。 
本实施例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设定在沿座部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交界处朝前方水平距离100mm位置。该第一人体支承部11起着作为弹簧要素的功能,这是由于作为上述后部弹簧部件的螺旋弹簧30弹性起主要作用的缘故。相对第一人体支承部11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通过作为上述侧部弹簧部件的螺旋弹簧31的弹性起主要作用,起着作为弹簧要素的功能。相对第一人体支承部11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第三人体支承部13,聚氨酯材料25具有的弹性起主要作用,起着作为弹簧要素的功能。 
支承前缘支承框架10c的扭杆10d的弹性与上述各人体支承部11-13都有关联,但主要是使得第一人体支承部11产生位相延迟的串列弹簧(深层弹簧部件)起作用。若严密地说,用于面状支承部件20或表皮材料28的三维立体编织物本身的弹性也对各人体支承部11-13的静弹簧常数,动弹簧常数给予影响。又,各人体支承部11-13有时综合地受到设在座部10的各种弹簧部件影响,例如,作为侧部弹簧部件的螺旋弹簧31的弹性在静的坐状态下,也对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静弹簧常数给予影响,但是,主要决定各人体支承部11-13的静弹簧常数,动弹簧常数的弹簧部件如上所述。 
试验例1-1 
按照实施例1的乘坐物用座,通过设有上述各种部件,成为第一人体支承部11,第二人体支承部12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静弹簧常数ks1,ks2,ks3,动弹簧常数kd1,kd2,kd3具有所定关系的结构。图4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静弹簧常数,通过直径200mm加压盘以50mm/min加压直到1000N时,是表示求取45kg、60kg、75kg的各位置作为各变位量0mm的平衡位置的静弹簧常数的图线。C000意味将中心对准第一人体支承部11测定的值,C100意味将中心对准第二人体支承部12测定的值,C200意味将中心对准第三人体支承部13测定的值。 
为了比较,关于臀部下75mm厚的由冷硫化的聚氨酯泡沫构成的全泡沫 结构的座,同样测定静弹簧常数,表示在图4中。 
由结果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C000的静弹簧常数ks1比作为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C100的静弹簧常数ks2,作为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C200的静弹簧常数ks3都大。这一点在比较例1的座中也同样,两者都是臀部下静落座时的支承性良好,如后所述,动特性不同。 
试验例1-2 
图5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表示在4-10Hz的振动频率下,使用直径98mm,质量6.7kg重物测定的动弹簧常数。从图5可知,本实施例的座,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低,按照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的顺序变高。即,本实施例的动弹簧常数kd1,kd2,kd3满足kd1<kd2<kd3的条件。又,求取kd2/kd1,kd3/kd2,kd3/kd1的比,如图6所示,不管在哪个振动频率,都处于上述条件式范围内。与此相比,在比较例1中,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高,按kd2,kd3的顺序变低。相对kd1的kd2或kd3的比都不足1。又,即使振动频率变化,各比值没有大的变化。 
即,在实施例1中,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静弹簧常数ks1因侧部弹簧部件影响,数值大,但当输入振动时,分为包含骨盆的躯体区及包含大腿部的区考虑,包含骨盆的躯体区因后部弹簧部件及前部弹簧部件(扭杆)的串列弹簧引起的低的动弹簧常数除振。与此相反,在比较例1中,包含骨盆的躯体区尽管使得躯体整体摇晃的振动,因动弹簧常数高,因此,不能有效除振。 
在实施例1中,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小,处于上述条件式范围内,但若振动频率变化,则各动弹簧常数间的比也在上述条件式范围内显著变化。这意味着起支配作用的各人体支承部11、12、13根据振动频率变化。即,意味着使得各人体支承部11、12、13起着作为弹簧要素功能的各弹簧部件(螺旋弹簧30,31,扭杆10d等)的影响力根据振动频率变化。因此,按照实施例1,能根据振动频率得到高的消振性能。关于这一点的试验结果在后面说明。 
[实施例2] 
实施例2如图7及图8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是设有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的结构,其是面状支承部件20的下层,处于与第二人体支承部12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相当的范围。在座部10的后部,沿着座部宽度方向配置10f,臂部件10g相对该10f连接,后缘支承框架10h与该臂部件10g连接。这样,后缘支承框架10h因10f的弹性被支承为能沿前后方向摆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10f起着作为后部弹簧部件的功能,构成赋与弹簧力及衰减率的深层弹簧部件。 
更具体地说,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设在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11a沿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位于后端缘大致中央部。如图2所示的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形成圆弧状,大致中央部位于前方,较好的是,实施例2使用的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也可以这样形成,这样,在静的落座状态下的臀部下的支承性高,当输入冲击性振动时,螺旋弹簧易朝前下方退避。 
侧部弹簧部件也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使用螺旋弹簧31,使得该螺旋弹簧31与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的侧缘部连接,较好的是,侧部弹簧部件之中,至少配设在最靠近座部后端的侧部弹簧部件(图2的符号300表示的侧部弹簧部件)设在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11a和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中心12a之间的区域对应的位置。这样,在静的落坐时,上述侧部弹簧部件的弹性也起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臀部下的支承性。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由三维立体编织物或二维弹性布织物等构成,这样,还具有补充面状支承部件20的弹性、提高第二人体支承部12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面刚性的功能。该辅助面状支承部件40配设在面状支承部件20下层,非落座时,邻接面之间接近稍稍相接的程度。座部1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大致相同,从大腿部大致中央附近到膝内侧附近配设聚氨酯材料,同时,面状支承部件20的前缘部与前缘支承框架10c连接,所述前缘支承框架10c由扭杆10d支承。 
设在与第三人体支承部13相当位置的聚氨酯材料25如图8所示,在通 常落座时,该聚氨酯材料25之中,大致位于第二人体支承部12附近的后缘部25a因大腿部大致中央附近被压缩而变形。图8的用斜线表示的部分是该压缩份,因该压缩份引起的反力朝着提高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弹簧常数的方向作用,踏板操作时,膝欲伸展时,如图9所示,追随该动作,聚氨酯材料25的前缘部朝前方回转。结果,聚氨酯材料25的后缘部25a也欲如图9虚线所示那样位移,但由于大腿部载荷,不能如虚线那样变位,朝向下箭头方向弯曲。即,聚氨酯材料25一边移动朝前方回转,一边后缘部25a弯曲,因此,因后缘部25a压缩引起的反力变小,使其密接那样地支承大腿部。这样,在踏板操作时,不会有大腿部浮起的感觉,或与此相反对大腿部产生强反力,能平滑地实现踏板操作。 
试验例2-1 
图10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10的静弹簧常数,通过直径200mm加压盘,以50mm/min加压直到1000N时,是表示求取45kg、60kg、75kg的各位置作为各变位量0mm的平衡位置的静弹簧常数的图线。座部10的表皮材料设为厚度1.6mm的皮革,在落坐时的平衡状态,伸长率为5%以下。厚度1.6mm皮革面刚性高,因此,具有使得上述扭杆或螺旋弹簧等各种弹簧有机地连动动作的特征。在图10中,作为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C000的静弹簧常数ks1比作为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C100的静弹簧常数ks2,作为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C200的静弹簧常数ks3都大。这一点在比较例2的座中也同样,两者都是臀部下静落座时的支承性良好,如后所述,动特性不同。比较例2是臀部下60mm厚的冷硫化的聚氨酯泡沫构成的全泡沫结构的座。 
试验例2-2 
图11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对与试验例2-1用的座相同的座,在4-10Hz的振动频率下,使用直径98mm、质量6.7kg重物测定的动弹簧常数。从图11可知,本实施例的座也与实施例1相同,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低,按照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的顺序变高。即,本实施例 的动弹簧常数kd1,kd2,kd3满足kd1<kd2<kd3的条件。又,求取kd2/kd1,kd3/kd2,kd3/kd1的比,如图12所示,不管在哪个振动频率,都处于上述条件式范围内。但是,本实施例场合,从图11可知,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如kd1,kd2,kd3那样,前方的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非线性强。这是由于,通过不仅在前部而且在后部配设扭杆,面状支承部件20的上下方向衰减比比实施例1高,依存频率,该串列弹簧常数变化。 
参照图11及图12,在比较例2中,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高,kd2/kd1,kd3/kd2,kd3/kd1的比都小于1,即使振动频率变化,各比没有太大变化。这一点与比较例1大致同样。与此相反,在实施例2中,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低,处于上述条件式范围内,但是,若振动频率变化,则各动弹簧常数间的比也在上述条件式范围内显著变化,根据振动频率,起支配作用的各人体支承部11、12、13变化,与实施例1相同,根据振动频率,能得到高的除振性能。 
图13合并表示图5所示实施例1及图11所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数据,图14合并表示图6所示实施例1及图12所示实施例2涉及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的比。从图13及图14可知,动弹簧常数从整体上看,实施例2的大,同时,非线性强,因此,如上所述,与实施例1相比,衰减比大。 
试验例2-3 
下面对上述试验例1-1及1-2中使用的实施例1的座,试验例2-1至试验例2-3中使用的实施例2的座及比较例2的座,测定振动传递率。振动传递率是在励振机的平台上安装上述乘坐物用座,同时,在座部10的相当于坐骨结节下的附近,即,第一人体支承部11安装加速度传感器,使得体重58kg男性坐在各乘坐物用座上,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的正弦波,使得频率在180秒间从0.5Hz到15Hz变化励振测定。结果表示在图15。 
比较例2共振点超过5Hz,同时,共振点的振动传递率低至1.7,因此,7Hz以上的高频带的振动吸收特性值差。与此相反,在实施例1中,共振点成为 5Hz以下,7Hz以上的高频带的振动吸收特性与比较例2相比,得到很大改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尽管共振点稍稍高,但比上述比较例2低,7Hz以上的高频带的振动吸收特性比实施例1有进一步的改善。 
试验例2-4 
图16表示试验例2-4使用的实施例2的乘坐物用座的座部的动弹簧常数。虽然与试验例2-1至2-3的座结构相同,但作为表皮材料使用的皮革厚度,相对试验例2-1至2-3的1.6mm,在本试验例2-4中使用薄至0.8mm。在本试验例2-4中,与上述使用刚性高的1.6mm皮革场合相比,表层的皮革张力小,提供柔软用座。这样,与上述使用刚性高的1.6mm皮革场合相比,扭杆,螺旋弹簧,面状支承部件等各种弹簧部件作用时的独立性变高。即,在本试验例2-4中,与使用厚度1.6mm皮革场合相比,各种弹簧部件作用与励振力大小对应而不同的性质易出现。例如,励振力小场合,面状支承部件起主要功能,励振力大场合,作为中层弹簧部件的侧部的螺旋弹簧朝前下方移动,在拉伸方向不起大的作用,起着边伸缩边回转运动(以下简记为“弹性摆运动”)的弹性摆功能,以大腿部为支点的臀部朝前下方移动,配置在深层的扭杆(深层弹簧部件)的作用大,能吸收振动。因此,作为表皮材料,使用这种薄材料更好,这样,能实现无脱落感的稳定的坐感,同时,由于能对应自微小振动到冲击性振动的高除振性能,能实现舒适坐感。 
使用薄皮革(表皮材料)的座具有上述特征,因此,在与试验例2-2完全相同条件下,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载置重6.7kg的负载质量时,皮革深深沉入,在其平衡位置,后部扭杆已经动作,因此,微小位移下,该后部扭杆不动作。于是,在本试验例2-4中,将加振条件设为单侧振幅大至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后部扭杆从平衡位置因振动赋与可动作的励振力,求取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 
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以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与上述试验例2-2相同,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求取。本发明的座的特征是将使得动弹簧常数kd1<kd2,支承大 腿部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成为运动支点。因此,若以与上述动弹簧常数kd1相同条件求取,则负载质量6.7kg相对过重,产生大的加速度,因此,与实际上人坐着时的压力分布不同。即,在本试验例2-4中,考虑实际上人坐着时的体压分布因部位不同所引起的对振动输入的影响之差,与实际坐条件一致求取各动弹簧常数kd1,kd2,kd3。 
从图16可知,本试验例2-4的座也与试验例2-2相同,为满足kd1<kd2<kd3条件的结构。又,求取kd2/kd1,kd3/kd2,kd3/kd1的比,如图17所示,不管在哪个振动频率,都处于上述条件式范围内。 
动弹簧常数kd2也如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那样,以大励振力,即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加振求取场合,成为与动弹簧常数kd1同程度。结果,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和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的关系与上述kd1和kd2的关系相同。这表示肥胖体的臀部大的人或输入冲击等冲击性振动时的振动特性。这是由于侧部的螺旋弹簧朝前下方移动,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位置相当于臀部大的人的坐骨结节下,又,输入冲击性振动,相当于臀部朝前方移动时的坐骨结节下的缘故。因此,本发明的座在该意义上吸收体格差、坐姿势差,通过依据负载质量,能任意改变其动弹簧常数分布。关于这一点,在后面参照图39-50再说明。 
试验例2-5 
下面对实施例2的座(作为在试验例2-4使用的表皮材料,使用厚度0.8mm的薄的皮革)及比较例2的座,在体重58kg的试验者坐在各乘坐物用座状态下,求取相对振动频率的压力振幅差,其成为表皮材料和肌肉的分界面移动到何种程度的指标。结果表示在图18。 
如图18所示,对于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相当的坐骨结节部,以及与骨盆前部相当的位置求取,不管哪种场合,试验例2-4都比上述比较例2低。比较图11所示比较例2的坐骨结节(C000)的动弹簧常数kd1和图16所示本试验例2-5的C000的动弹簧常数kd1场合,本试验例2-5低,具有大影响,在本试 验例2-5中使用的座,如用振动传递率所示,不仅降低压力中央值,而且降低压力振幅效果大。 
试验例2-6 
在此,在上述说明中,通过设定动弹簧常数满足上述条件式,根据振动频率,起支配作用的人体支承部变化,作为其证据,将直径98mm、质量6.7kg重物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上,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的正弦波,以振动频率从1Hz到10Hz的10阶段加振,将重物的相对位移量和作用在重物上的载荷的关系表示为利萨如图形。结果表示在图19-28。根据该利萨如图形,也能读取仅考虑弹性的静弹簧常数,将重物朝下方向位移的重力方向的静弹簧常数设为s-1,重物朝上方向位移的脱重方向的静弹簧常数设为s-2。在试验例2-6中,使用与试验例2-4及试验例2-5相同的座,即,实施例2结构的座,但是,使用厚度为0.8mm的薄皮革作为表皮材料。 
在图19所示的1Hz的振动频率,面状支承部件20的弹性起主要作用。后侧的扭杆10f不作用。若成为2Hz,3Hz,则如图20及图21所示,由于离开第一人体支承部11,重力方向载荷支承,施加在面状支承部件20的沿压缩方向的载荷支承,螺旋弹簧31的回复力作用,接着,前后的扭杆10d,10f作用,脱重方向的弹簧常数变小,同时,开始产生粘性衰减。若成为图22的4Hz,则因侧部的螺旋弹簧朝前下方回转(弹性摆运动)引起后侧的扭杆10f的影响变大,如斜线所示,粘性衰减的影响也渐渐变大。从3Hz,4Hz的利萨如图形可知,脱重方向的静弹簧常数s-2比重力方向的静弹簧常数s-1小。即,若振动频率变大,相对位移量变大,即,作用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力变大,则在面状支承部件20的弹性以及从横向赋与回复力的螺旋弹簧31的弹性上,施加朝前下方向的运动,再加上前侧的扭杆10d,后侧的扭杆10f的作用,同时,前侧的扭杆10d和后侧的扭杆10f具有位相差,因此,静弹簧常数s-2变低。 
尤其,在图22-图25所示的符号A部(从重力方向变化为脱重方向附近),利萨如图形以阶梯部变化,前侧的扭杆10d和后侧的扭杆10f具有位相差作 用着。在图23的5Hz至图27的9Hz中,利萨如图形的面积在图中朝下方向鼓出变大,渐渐产生粘性衰减,衰减力变大,动弹簧常数根据振动频率变化。通过成为高频振动,构成本发明座的各种弹簧部件的运动、作用平稳,利萨如图形成为良好波形。另一方面,在图28的10Hz中,利萨如图形朝下方向鼓出倾向变小,与8Hz,9Hz场合相比,衰减稍稍变小,动弹簧常数根据振动频率变化。通过成为高频振动,构成本发明座的各种弹。这是由于通过振动频率移到高频,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脱离的前侧扭杆10d作用变小,后侧的扭杆10f成为支配作用,以逆位相吸收振动。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支承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前侧扭杆10d,后侧扭杆10f,面状支承部件20等的作用因振动频率而不同,根据振动频率,能得到高的除振性能。尤其,在如21-图27的具有特征的利萨如图形中,经常出现本发明的座的深层弹簧部件的特征。 
试验例2-7 
下面,在图29-图38中,将直径98mm、质量6.7kg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上,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的正弦波,以振动频率从1Hz到10Hz的10阶段加振,将重物的相对位移量和作用在重物上的载荷的关系表示为利萨如图形。 
从图29-图38的利萨如图形可知,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C100位置),不管在哪个振动频率,为在重力方向及脱重方向都具有大致相同倾斜的静弹簧常数,成为接近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利萨如图形。这表示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螺旋弹簧31和聚氨酯材料25的后缘部25a的弹性作用影响大,在试验例2-6中说明的粘性衰减几乎没有发生。由此,考虑衰减比计算的动弹簧常数,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相比,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大。即,成为满足上述条件式kd1<kd2的结构,当移动中输入振动时,不是坐骨结节下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而是由大腿部下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支承,成为支承性高的座。这是中层螺旋部件的特征。 
若该第二人体支承部12也增大输入载荷(设置直径98mm、质量6.7kg 的重物,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加振场合),如图39-图48所示,位于深层的扭杆等弹簧特性出现,从中层的弹簧部件特性变化为深层的弹簧部件特性。这表示通过以大腿部为支点的臀部的回转,侧部的螺旋弹簧朝前下方的弹性摆运动变大。这样,成为对冲突时的更大能量吸收起作用的座。因此,根据载荷质量或输入大小,利萨如图形成为如图29-图38所示那样线性高的图形,或成为如图39-图48所示那样粘性衰减大的图形,该差异成为本发明座的一大特征。可以说本发明座系多项特性叠合,根据输入大小或载荷质量变化,不同特性出现。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输入冲击性振动时的动弹簧常数kd2设为相当于通常移动时输入振动时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相当于通常移动时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这种场合,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和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的关系是否适用于上述kd1和kd2的条件式。图49表示第二人体支承部12(C100)及第三人体支承部13(C200)的动弹簧常数,图50表示两者的比kd3/kd2。由该两图可知,该kd3,kd2的关系满足上述kd1,kd2的关系,本发明的座也能改善对冲击性振动的振动吸收特性。 
试验例2-7的座与试验例2-4等使用的座相同,是实施例2结构的座,使用厚度为0.8mm的薄皮革作为表皮材料。 
试验例2-8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座的特征是将动弹簧常数设为kd1<kd2,支承大腿部的第二人体支承部12成为运动支点。并且,如试验例2-7所说明那样,使用直径98mm、质量6.7kg的重物验证,在通常的输入振动时,第二人体支承部12具有线性比较高的静弹簧特性,能在大腿部支承人体。另一方面,由于以大腿部为支点,为了实现舒适坐感,需要减小向大腿部肌肉及皮肤表面的颤振影响。于是,验证输入颤振时的影响。颤振对成为支点的大腿有直接影响,因此,通过与大腿部的体压分布相当的负载质量验证。实施例2的座(试验例2-4等使用的座)场合,从图51的体压分布可知,直径98mm重物场合, 相当于质量2kg。将该2kg的重物设置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以单侧振幅2.5mm(上下峰值间振幅5mm)加振,得到利萨如图形如图52-图61所示。如上述图所示,尽管加振振幅大,静弹簧常数小,因颤振引起的反力由上述图表示那样的小弹簧常数吸收,因此,对颤振的振动吸收性高。该弹簧特性是浅层弹簧部件特性,即,弹簧零特征。因此,从成为支点的大腿部输入高频振动的影响非常小。在该加振条件下,扭杆作用几乎没有,能实现这样小的弹簧常数是由于使用柔软皮革作为表皮材料,以及作为面状支承部件20使用的三维立体编织物的弹簧特性作用大。 
[实施例3]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是铺设三维立体编织物等,实施例3与这种三维立体编织物结构不同,其是在面状弹簧部件上载置聚氨酯材料,在这种结构下实现具有本发明动弹簧常数的结构的实施例。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2A,62B及图63所示,在座部10后部,作为后部弹簧部件,配置深层弹簧部件,即扭杆10k,设有臂部件10m,以上述扭杆10k为中心,从图示大致水平位置朝下方回转,使得后缘支承框架10n与上述臂部件10m连接。并且,在该后缘支承框架10n上固定支承构成中层弹簧部件的聚氨酯材料60以及面状弹簧部件50的后端。面状弹簧部件50的前端与位于缓冲框架前缘部的固定框架10j固定。通过该结构,大腿部成为支点,臀部易朝前下方回转。另一方面,固定框架10j如图63示意图所示,在前缘部形成具有所定面积的板状。 
在这样支承的面状弹簧部件50的上部载置作为垫材的聚氨酯材料60。于是,乘坐者坐着时的姿势由于面状弹簧部件50挠曲,乘坐者体重的分力朝扭杆10k的大致前方作用,主要利用扭杆10k以外的弹性。从外部输入加速度或惯性力时,或者吸收体格差时,利用扭杆10k的弹性力。即,发生外部输入时,通过面状弹簧部件50向前下方回转,由扭杆10k支承的后缘支承框架10n上下动作,第一人体支承部11施加在聚氨酯材料60,面状弹簧部件50上,扭杆10k的弹性串列地作用着。另一方面,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聚氨酯材料60及面 状弹簧部件50的弹性起主要作用。在第三人体支承部13,聚氨酯材料60的弹性起主要作用。结果,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最低,按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顺序增高。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大致结构相同,如图64所示,使用螺旋弹簧32作为后部弹簧部件,代替实施例3的扭杆10k。在本实施例中,也与实施例3相同,第一人体支承部11加在聚氨酯材料60及面状弹簧部件50的弹性上,该螺旋弹簧32的弹性串列地作用着,因此,动弹簧常数kd1变小。螺旋弹簧32与具有扭杆10k结构相比,易朝前方回转,因此,与扭杆结构相比,开始作用更敏感。如图63和图64所示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聚氨酯材料60都在第二人体支承部12和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交界处设有从表面知道背面斜向贯通的分离缝60b,夹着该分离缝60b,分为两部分。这是为了实现平滑的踏板操作,在后述的实施例5(图65),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5-实施例7] 
如图65-图68所示,从实施例5-实施例7都是在面状弹簧部件50上部配置聚氨酯材料60构成,在这一点上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相同,但是,面状弹簧部件50后端不是由扭杆10k或螺旋弹簧32那样的后部弹簧部件的弹性支承,而是与配置在座部10后端的固定框架10p固定。因此,该结构没有如实施例2那样,出现与载荷质量或输入相对应,出现位于深层的弹簧特性,但是,根据聚氨酯硬度差,动弹簧常数kd,kd2,kd3的比以及踏板操作性得到缓和,表示相同倾向。 
另一方面,聚氨酯材料60在坐骨结节附近刻设所定深度的狭缝60a,通过该狭缝60a,区分为后部垫61和中央部垫62。该狭缝60a用于将弹簧零特性制作在浅层,且提高压力均一性,提高坐感,在后面详细说明,形成在聚氨酯材料60厚度方向不贯通程度的深度。分离缝60b在座部中央的稍稍前方,从侧面看,随着从表面朝着背面方向,朝前方倾斜,该分离缝60b从表面直到背面贯通形成,以该分离缝60b为分界处,区分为中央部垫62和前部垫63。 并且,后部垫61成为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中央部垫62成为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12,前部垫63成为第三人体支承部13。 
前部垫63通过分离缝60b由中央部垫62分离,从膝内侧附近到大腿前部与上述前部垫63相接。因此,踏板操作时,通过膝盖弯曲或伸展,从上侧推压前部垫63。这时,与通常聚氨酯材料相同,当前部垫63和中央部垫62不分离场合,前部垫63被推挤变形,从膝内侧附近到大腿前部赋与反力,引起踏板操作时的不谐调。与此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前部垫63构成场合,若从膝内侧附近到大腿前部从上侧推压前部垫63,则前部垫63如图65所示,绕回转中心朝前方回转。因此,从膝内侧附近相对大腿前部输入的踏板操作时的反力非常小,踏板操作性得到提高。前部垫63为了使得回转动作容易,较好的是,其重心位置形成为回转中心的稍稍前方。较好的是,通过分离缝60b分离前部垫63(第三人体支承部13),可回转地支承,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也完全相同。形成分离缝60b,以使得前部垫63能朝前方回转,但并不一定形成为从表面一直贯通到背面,也可以形成适当的深度。若设定到接近臀部,则产生不谐调感,因此,其前后方向的位置可以根据聚氨酯硬度决定。 
形成在坐骨结节附近的狭缝60a从第一人体支承部11中心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在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将座部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以所定深度形成,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中心位于比上述狭缝60a靠近后部的位置,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中心位于比上述狭缝60a靠近前部的位置。结果,使用直径200mm的加压盘测定场合,若使得该加压盘中心与第一人体支承部11中心一致,则该加压盘跨越狭缝60a,因此,使用直径200mm的加压盘测定的静弹簧常数ks1中央部垫62的弹性也作用,静弹簧常数ks1变高。另一方面,动弹簧常数通过狭缝60a,60b使得各垫61-63的弹性不同,能对动弹簧常数kd1,kd2,kd3进行调整。 
在实施例5中,如图65所示,使得构成后部垫61,中央部垫62及前部垫63的聚氨酯材料60的材质变化,动弹簧常数kd1的后部垫61使用最柔软 的聚氨酯材料,中央部垫62及前部垫63使用比后部垫61硬度硬的聚氨酯材料构成。面状弹簧部件50加在后部垫61的柔软弹性上,起着串列功能,在中央部垫62中,比后部垫61硬的聚氨酯材料的弹性和面状弹簧部件50的弹性起着串列功能,在前部垫63中,仅仅起着比后部垫61硬的聚氨酯材料弹性功能,因此,动弹簧常数kd1最小,按kd2,kd3的顺序变大。 
在实施例6中,如图66所示,作为后部垫61,可以使得在其下层配置软的聚氨酯材料,通过面刚性高的层,在其上层配置硬的聚氨酯材料,通过与面状弹簧部件50弹性形成串列功能,与实施例5相同,设定满足上述条件式的动弹簧常数kd1,kd2,kd3。也可以如图67所示,在该部位配设三维立体编织物(网状物),代替图66的柔软的聚氨酯材料。 
实施例7如图68所示,使用大致同样厚度的聚氨酯材料60,另一方面,在后部垫61及中央部垫62使用弹簧特性不同的部件,例如,较好的是,作为具有浅层弹簧部件特性者,可以使用三维立体编织物64跨越狭缝60a叠层构成。结果,在后部垫61,三维立体编织物64的弹性,后部垫61的弹性以及面状弹簧部件50的弹性串列作用,动弹簧常数kd1变小。中央部垫62受该中央部垫62的弹性,面状弹簧部件50的弹性作用,成为比后部垫61的动弹簧常数kd1高的动弹簧常数kd2。在前部垫63中,仅仅该前部垫63弹性起作用,成为更高的动弹簧常数kd3。 
位于实施例5-实施例7形成的坐骨结节附近的狭缝60a要求对聚氨酯材料按载荷质量大小或挠曲大小制作浅层及中层两种类的弹簧。如图69A-69C所示,较好的是,形成与座部10的纵向中心线大致垂直的160-240mm长度,同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比其两端附近浅。较好的是,狭缝60a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为18-30mm范围,其两端附近深度为23-50mm范围。狭缝60a的宽度为2-20mm范围,较好的是,为3-10mm范围,更好的是,为3-5mm范围。通过设为这样的缝形状,坐下时,如图69C的箭头所示,缝形状变化。即,以重心施加的坐骨结节下为中心拉伸,因此,该缝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变形小,其两端附近变形大。由此,施加到座部的压 力沿臀部形状施加,压力均一性高。较好的是,若狭缝60a的结构若也适用在实施例3,4中,则能进一步改善坐感。 
在例如图66所示实施例6中,垫厚度变化,因此,可能产生不谐调感。为此,通过设置狭缝60a,可以减轻坐下时的不谐调感。图70是在图66所示结构的座中,对于形成狭缝60a场合(有狭缝)及没有形成缝场合(无狭缝),求取第一人体支承部11及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的比kd2/kd1。由于配置在聚氨酯材料下的弹簧层的刚性高,在本适用例中,由于动弹簧常数的比kd2/kd1处于1-1.5之间给与支承面连续感,希望优选。若该比变大,则因没有其他刚性高的弹簧部件支承,因此,4Hz时易感到脱落感。试验是将直径98mm、质量6.7kg重物分别设置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及第二人体支承部12上,以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的正弦波,以振动频率从4Hz到10Hz加振。如上述图14及图15所示,在单侧振幅1mm(上下峰值间振幅2mm)的微振动中,kd2/kd1整体接近1的实施例2在振动吸收性方面良好(如上所述,尤其在高频带的振动吸收性高)。在图70中,形成狭缝60a场合,kd2/kd1接近1,因此,通过形成狭缝60a,能实现改善姿势支承性及振动吸收特性。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3大致结构相同,面状弹簧部件50’的结构不同。实施例3使用的面状弹簧部件50如图62和图63所示,由配置在座部前后方向的多根S形弹簧50a以及形成大致“コ”字状的弹簧(“コ”字状弹簧)50b组装构成。所述弹簧50b叠层在上述S形弹簧50a的下侧,连接多根S形弹簧50a之间。所述弹簧50b如图63所示,从侧面看,在第一人体支承部11和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交界处附近,固定在S形弹簧50a上,以便跨越两者。与此相反,在实施例8中,如图71和图72所示,不使得“コ”字状弹簧50’b的后缘附近接触S形弹簧50’a,形成与S形弹簧50’a离开的形状。因此,在“コ”字状弹簧50’b的后缘附近,产生间隙,相当于与此对应位置的的坐骨结节附近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弹簧感比第二人体支承部12柔软。 
图73表示比较实施例3及实施例8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两者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差,但实施例8的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比实施例3低若干。另一方面,图74A表示实施例8座部的体压分布,图74B表示实施例3座部的体压分布。前后距离30cm附近,成为与坐骨结节相当的位置,若比较两者,则可以说实施例8体压分散性良好。在实施例8中,在后缘附近,在S形弹簧50’a和“コ”字状弹簧50’b之间形成间隙,实施例8仅仅在使用该“コ”字状弹簧50’b上与实施例3不同,这样,即使仅仅变更“コ”字状弹簧50’b的形状,也能提高体压分散性。 
在实施例3-实施例8中,使得第一人体支承部11的动弹簧常数kd1,第二人体支承部12的动弹簧常数kd2,第三人体支承部13的动弹簧常数kd3满足kd1<kd2<kd3的关系,如上所述,设定满足上述条件式,即满足: 
1≤kd2/kd1≤6 
1≤kd3/kd2≤3 
1≤kd3/kd1≤7 
的值可以通过调整上述实施例使用的各种弹簧部件(扭杆,螺旋弹簧,聚氨酯材料,面状弹簧部件)的弹性实现。又,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座部设为根据部位具有不同特性的结构。即,以往,在一般座上,比较座部和背部场合,座部面刚性比较高,具有均一的缓冲特性,而背部赋与腰椎部或胸部支承压力局部高的特性。在本发明中,将以往背部的特征适用于座部,根据部位使得缓冲性或支承压力变化,背部适用以往座部特征,具有凹凸少、面刚性高、比较均一的缓冲特性。 
在此,若各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设定在所定的范围,静弹簧常数设定在所定范围,则能提高振动吸收特性,提供坐姿势稳定性等良好的乘坐物用座,因此,通过使用上述各实施例实行的方法判断乘坐物用座的座部是否满足上述各动弹簧常数及静弹簧常数的条件,能实现高的振动吸收特性,确保稳定的坐姿势,能客观地评价是否能实现减少因长时间坐引起的疲劳的乘 坐物用座。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乘坐物用座,设有座部,该座部设有复数弹簧部件,使得各弹簧部件作用,支承人体,其特征在于:
第一人体支承部在座部的与人体的一对坐骨结节间的大致中央部对应的位置具有中心,第二人体支承部在从该第一人体支承部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100mm前方的位置具有中心,将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分别看作由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作用形成的弹簧要素场合;
第一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1和第二人体支承部的动弹簧常数kd2具有kd1<kd2的关系,设定第二人体支承部成为除振作用时的运动支点,所述动弹簧常数kd1,kd2是在将直径98mm、质量6.7kg的圆形重物的中心分别与所述第一人体支承部及第二人体支承部中心一致载置状态下,以振动频率4-10Hz励振求得的值;
若输入振动的励振力变化,则在上述复数弹簧部件中,起支配作用的弹簧部件变化,上述各动弹簧常数kd1,kd2变化;
使得直径200mm加压盘中心与上述各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一致加压时,从载荷-位移特性得到静弹簧常数,将第一人体支承部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1,第二人体支承部的静弹簧常数设为ks2时,具有ks1>ks2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将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沿座部的纵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作为中心的人体支承部设为第三人体支承部,将其动弹簧常数设为kd3时,上述各动弹簧常数满足kd1<kd2<kd3的关系,同时,设定为满足以下条件式的值:
1≤kd2/kd1≤6
1≤kd3/kd2≤3
1≤kd3/kd1≤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设定为从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分界处朝前方水平距离50-100mm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设定为从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从背部和座部的分界处朝前方水平距离100mm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弹性地敷设的面状支承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包括:
面状支承部件,沿前后方向弹性地敷设;
辅助面状支承部件,叠层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沿左右方向敷设,使得后端缘大致中央部位于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在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上述面状支承部件和辅助面状支承部件叠层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后缘部与配设在座部后部的后部弹簧部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弹簧部件是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座部的扭杆,臂部件安装在该扭杆上,支承框架与上述臂部件连接,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后缘部与上述支承框架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部弹簧部件是螺旋弹簧,其固定在配置在座部后端的后端框架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部的前部,设有前部弹簧部件,其固定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 前缘部,与上述后部弹簧部件一起,弹性地支承上述面状支承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部弹簧部件是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座部的扭杆,臂部件安装在该扭杆上,支承框架与上述臂部件连接,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前缘部与上述支承框架连接。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的各侧缘部分别配设侧部弹簧部件,其架设在与座部的各侧框架之间,全部所述侧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比上述后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高。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辅助面状支承部件的各侧缘部分别配设侧部弹簧部件,其架设在与座部的各侧框架之间,全部所述侧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比上述后部弹簧部件的合成弹簧常数高。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部弹簧部件之中,至少配设在最靠近座部后端的侧部弹簧部件设在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中心和第二人体支承部中心之间区域对应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部的前缘部设有配设在上述面状支承部件上部的聚氨酯材料,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该聚氨酯材料配设的范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聚氨酯材料设置为能朝前方回转。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包覆上述面状支承部件及配设在座部前缘部的聚氨酯材料的三维立体编织物在坐着时的平衡状态下,伸长率为5%以下,支承在构成座部的缓冲框架上。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设有面状弹簧部件以及配设在该面状弹簧部件上部的聚氨酯材料;
在上述聚氨酯材料中,从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在50mm以上100mm不足的位置,设有狭缝,以座部的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以所定深度刻设;
上述第一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相对上述狭缝靠近后部的位置,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中心位于相对上述狭缝靠近前部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状弹簧部件的后缘部与配设在座部后部的后部弹簧部件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与座部的纵向中心线大致垂直,以160-240mm长度形成,同时,该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比其两端附近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附近的深度为18-30mm范围,其两端附近的深度为23-50mm范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宽度为2-20mm范围。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狭缝宽度为3-10mm范围。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第三人体支承部以从第一人体支承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为中心,上述聚氨酯材料中,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可朝前方回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第三人体支承部以从第一人体支承部沿着座部的纵向中心线,水平距离200mm前方的位置为中心,在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和包含上述第二人体支承部的部位的分界处,形成分离狭缝,以该分离狭缝为界,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可朝前方回转。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包含上述第三人体支承部的部位的重心,相对该部位朝前方回转的中心,靠近前方。
2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坐物用座,其特征在于:
上述座部的座角设定在20度-28度范围。 
CN2006800491331A 2005-12-28 2006-11-30 乘坐物用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8662/2005 2005-12-28
JP2005378662 2005-12-28
JP2006014485 2006-01-23
JP014485/2006 2006-01-23
JP118593/2006 2006-04-22
JP2006118593 2006-04-22
PCT/JP2006/323899 WO2007077699A1 (ja) 2005-12-28 2006-11-30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乗物用シートの評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254A CN101346254A (zh) 2009-01-14
CN101346254B true CN101346254B (zh) 2012-07-18

Family

ID=3822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1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254B (zh) 2005-12-28 2006-11-30 乘坐物用座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87047B2 (zh)
EP (1) EP1972487B1 (zh)
JP (2) JP5153345B2 (zh)
KR (1) KR101018394B1 (zh)
CN (1) CN101346254B (zh)
WO (1) WO20070776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33543C2 (sv) * 2009-04-14 2010-10-19 Acticut Internat Ab Anordning för detektering av förarnärvaro i farkost
CN102791169B (zh) * 2009-11-16 2016-07-13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座椅衬垫结构
WO2012043807A1 (ja) 2010-10-01 2012-04-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剛性設定方法
EP2692579A4 (en) * 2011-03-31 2014-09-03 Ts Tech Co Ltd SEAT CUSHION AND VEHICLE SEAT
DE102011121991B4 (de) * 2011-12-22 2014-02-27 Grammer Ag Fahrzeugsitz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hrzeugsitzpolsterteils
JP5949533B2 (ja) * 2012-12-25 2016-07-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体
JP2014151771A (ja) * 2013-02-08 2014-08-25 Toyota Motor Corp 座席構造
JP6036364B2 (ja) * 2013-02-08 2016-11-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156328B2 (ja) * 2014-11-13 2017-07-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572801B2 (ja) 2016-03-03 2019-09-1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940995B2 (ja) * 2017-07-27 2021-09-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9082876A1 (ja) 2017-10-24 2019-05-02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JP2019077437A (ja) 2017-10-24 2019-05-23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及び乗物用シート
JP6937259B2 (ja) * 2018-03-19 2021-09-22 フォルシアクラリオ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報知装置および報知方法
JP7001942B2 (ja) * 2020-06-10 2022-01-20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KR20220046369A (ko) 2020-10-07 2022-04-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시트 평가 시스템 및 평가 방법
CN113295426A (zh) * 2021-03-26 2021-08-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振动舒适性评价的台架试验方法
JP2023107943A (ja) * 2021-12-24 2023-08-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8815A (en) * 1998-12-24 2000-12-1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Seat having a seat cushion including a polyurethane foam pad onto a portion of which a stretchable, nonwoven fabric is laminated
CN1572184A (zh) * 2003-06-20 2005-02-02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低频振动结构和低频振动座椅
CN1678219A (zh) * 2002-09-03 2005-10-05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5602Y2 (ja) * 1991-07-17 1997-05-14 アラ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におけるクッションの支持構造
US5624161A (en) * 1994-05-31 1997-04-29 Takashimaya Nippatsu Kogyo Co., Ltd. Seat cushion pad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JP3214282B2 (ja) * 1995-03-06 2001-10-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US7275793B2 (en) * 2001-05-16 2007-10-02 Delta Tooling Co., Ltd. Seat
JP2004026080A (ja) * 2002-06-27 2004-01-2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補強用部材
JP4709496B2 (ja) * 2004-04-02 2011-06-22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シー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8815A (en) * 1998-12-24 2000-12-1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Seat having a seat cushion including a polyurethane foam pad onto a portion of which a stretchable, nonwoven fabric is laminated
CN1678219A (zh) * 2002-09-03 2005-10-05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座椅
CN1572184A (zh) * 2003-06-20 2005-02-02 株式会社三角工具加工 低频振动结构和低频振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53345B2 (ja) 2013-02-27
JP5504511B2 (ja) 2014-05-28
KR101018394B1 (ko) 2011-02-28
WO2007077699A1 (ja) 2007-07-12
EP1972487A1 (en) 2008-09-24
EP1972487A4 (en) 2013-01-16
EP1972487B1 (en) 2014-06-18
US20090051206A1 (en) 2009-02-26
US8287047B2 (en) 2012-10-16
CN101346254A (zh) 2009-01-14
JP2012176330A (ja) 2012-09-13
JPWO2007077699A1 (ja) 2009-06-11
KR20080081311A (ko) 2008-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254B (zh) 乘坐物用座
CN1895126B (zh) 座椅
CN103517828B (zh) 座椅衬垫及车用座椅
JP2014169067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2958403A (zh) 座椅装置
JP5888776B2 (ja) ベースネット及び座席構造
JP2008195301A (ja) シート
Kolich et al. Automotive seating: the effect of foam physical properties on occupied vertical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US11155193B2 (en) Seat cushion for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Desta et al. Effects of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and vibration magnitude on vibration transmission to head during exposure to whole-body vertical vibration
Kumar et al. Influence of postures and vibration magnitude on seat-to-head transmissibility during uniaxial whole body vibration exposure
Newell et al. Effects of non-neutral posture on human response to whole-body vertical vibration
WO2019022238A1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EP0758301B1 (en) A spring system for resilient suspension of objects, such as vehicle seats
JP4921208B2 (ja) 車両用座席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JP2011224049A (ja) 座席構造
Yang et al. Effect of backrest inclination on apparent mass at seat and the backrest during vertical whole-body vibration
JP2004066931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Bhiwapurkar et al. INFLUENCE OF WHOLE BODY VIBRATIONS ON SKETCHING PERFORMANCE
KATO et al. Reduction of occupants’ low-frequency motion to improve automotive seat comfort
Sharma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Cushion Materials Used to Manufacture Vehicle Seats Using FEM
Bergs et al. Motor vehicle seats and their defect classification
JP202100403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Bhiwapurkar et al. EVALUATION OF DRAWING ABILITY WHILE EXPOSING TO MULTI AXIS WHOLE BODY RANDOM VIBRATIONS
Bhiwapurkar et al. INFLUENCE OF MULTI-AXIS RANDOM VIBRATION ON READING A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