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4678B -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4678B
CN101324678B CN2008101096025A CN200810109602A CN101324678B CN 101324678 B CN101324678 B CN 101324678B CN 2008101096025 A CN2008101096025 A CN 2008101096025A CN 200810109602 A CN200810109602 A CN 200810109602A CN 101324678 B CN101324678 B CN 101324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rm
optical axis
drive poin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96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4678A (zh
Inventor
关野静雄
吉田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2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4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单元、具备该摄影单元的摄影装置、具备该摄影装置的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通过将作为图像传感器的CCD(112)的前表面周缘按压抵接在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后表面的基准面(2023),使CCD(112)的前表面周缘和透镜保持壳体(202)基准面紧贴而对准光轴,在轴点(PB)附近,将CCD(112)的凸部(112A、112B)嵌入在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凹部(2024A、2024B)。如此,在对CCD(112)的前表面周缘和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基准面的侧面侧进行粘结固定的同时,在PB附近,将粘接剂从接触方向(透镜的光轴后方)侧流入凹部(2024A)并粘接固定。从而能够对准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轴,并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

Description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为手抖动校正机构适用在例如数码相机或带摄像头的手机等摄像装置的摄影单元、具备该摄影单元的摄影装置、具备该摄影装置的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为了抑制由用户的手抖动而导致的摄影图像的模糊,在数码相机等采用各种手抖动校正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2、3)。
作为这种手抖动校正机构,采用如下方式:即保持摄影用透镜的保持模块向倾俯方向和盘旋方向旋转自如那样的、即所谓的万向机构。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万向机构的情况,有必要将旋转自如的旋转接头等配置在保持模块的上下左右4个部位,因此,手抖动校正机构总是倾向于大型化。
因此,已由本申请人申请摇动自如地支撑沿保持模块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并沿此保持模块的外周,通过从上述轴点分别向相互不同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隔开距离的第1驱动点和第2驱动点,驱动上述保持模块的驱动结构,并作为未公开申请提出了:专利申请2006-269712号、专利申请2006-269713号、专利申请2006-269714号、专利申请2006-269715号等。而且,本申请人作为专利申请2007-035341号的摄影单元,还提出以对这些在先申请进行改良并提高在保持模块摇动时的保持模块的位置检测精度为目的的技术。若实现在这些申请所提出的驱动结构,则可以实现摄影单元的小型化,并可以装载于移动设备。
在此,简单说明本申请人提出的上述摄影单元。
图6是说明本申请人提出的摄影单元的作用的图。
在图6(a)、图6(b)表示在发生模糊时在透镜和传感器的位置关系上发生的什么样的不良情况,在图6(c)表示由具备透镜和传感器的摄影单元如何校正模糊的情况。
如图6(a)所示,在未发生手抖动时,透镜的光轴和传感器的受光面(传感器面)的光轴相互一致而在正确的位置上成像被拍摄体光。对此,如图6(b)所示,若发生手抖动,透镜和传感器面向箭头方向旋转,透镜的光轴和传感器面的光轴错位而不能在正确的位置上成像被拍摄体光。
于是,如图6(c)所示那样,在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装载上述摄影单元,而在摄影时发生手抖动时,通过在由透镜和传感器而成的摄影单元实行如陀螺仪的动作,从而使被拍摄体光总是成像于传感器面的正确的位置上。如此,将摄影单元装载在带摄像头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即使移动设备由摄影操作旋转,摄影单元的姿势总是保持在摄影操作之前的姿势,因此能够进行合适的摄影。
但是,在移动设备的制造厂商,从与组装透镜的制造厂商不同的制造厂商购买图像传感器,有时还自己组装上述摄影单元。在该摄影单元的组装,必须正确地对准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为此,在保持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的后表面设置用于定位图像传感器的基准面,在组装图像传感器时,通过将图像传感器按压抵接在该基准面而可以进行对准。此时,若在基准面涂布粘接剂则图像传感器的位置变乱,因此,通常在组装上述摄影单元时,先使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缘部和保持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的基准面接触,然后用粘接剂对侧面侧进行粘接固定,但是,对于上述摄影单元的情况,在透镜保持壳体的周边组装多个驱动机构等的部件,因此,因位置不同,而存在不能用粘接剂固定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周缘部和透镜保持壳体的基准面的侧面侧的情况。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平7-274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2005-326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2612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轴一致而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摄影单元、具备该摄影单元的摄影装置、具备该摄影装置的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影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持模块,其具有透镜、保持该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以及安装在该透镜保持壳体的后表面并对从前方朝向该透镜入射而来的被拍摄体光进行捕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以及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保持模块,从而对由所述图像信号所表达的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在所述后表面,备有:基准面,其通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前表面周缘接触而成为该图像传感器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的基准;以及粘接面,其与该基准面相邻接并凸出到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且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凹部,
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和与所述基准面相接的所述前表面周缘相邻接,向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凸出,且向朝向所述透镜的前方方向凸出,并嵌入在所述凹部,该凸部,以嵌入在该凹部的状态,由该凹部内的粘接剂所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摄影单元,将上述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周缘按压抵接在上述摄影单元具备的上述透镜保持壳体的基准面上,以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的光轴对准的状态,粘接剂从与按压抵接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入,而可以紧固地粘接固定上述凸部。
其结果,即使发生不能涂布粘接剂的位置,也通过使上述凹部、上述凸部处于在其位置,而可以简单地进行该摄影单元的组装。
若将本发明适用在本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2007-035341号等由在先申请而考虑的摄影单元,通过使上述凹部和上述凸部分别位于保持壳体的轴点附近,可以进行适当的粘接固定并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
即,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沿作为该保持模块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上向任意方向摇动自如地支撑所述保持模块的支撑构件,
并且,所述驱动机构是,沿所述保持模块的外周,分别通过从所述轴点分别向相互不同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隔开距离的第1驱动点和第2驱动点,驱动该保持模块的两个驱动机构,并由通过所述第1驱动点使所述保持模块围绕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的第1轴旋转的第1驱动机构,和通过所述第2驱动点使所述保持模块围绕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1驱动点的第2轴旋转的第2驱动机构构成,
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具备:从沿着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1驱动点的线段的第1边向外方凸出并具有向后方开口的第1凹部的粘结面;以及从沿着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的线段的第2边向外方凸出并具有向后方开口的第2凹部的粘结面,
所述图像传感器,具备嵌入所述第1凹部并被粘接的第1凸部,和嵌入所述第2凹部并被粘接的第2凸部。
即,在上述轴点附近,在上述第1凹部和上述第2凹部分别嵌入上述第1凸部和上述第2凸部,粘接剂流入凹部而将图像传感器粘接固定在透镜。为此,在轴点附近,即使图像传感器和透镜的接触面的侧面侧未粘接固定,也能够以透镜保持壳体的基准面和图像传感器前表面周缘紧密接触的状态而粘接固定。
而且,通过将上述本发明使用在专利申请2007-035341号等的先行申请,可获得更佳的效果。
即,所述第1驱动机构,具备:
第1臂部,其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第1驱动点;
第1线圈,其被保持在所述第1臂部,接受磁力的作用和通电而产生光轴方向的驱动力,并使该第1臂部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第1驱动点;
第1磁体,其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相对于光轴水平扩展,并将磁力作用于所述第1线圈;
第1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并对该第1臂部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第1臂部的、对所述第1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1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2驱动机构,具备:
第2臂部,其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第2驱动点;
第2线圈,其被保持在所述第2臂部,接受磁力的作用和通电而产生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2臂部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第2驱动点;
第2磁体,其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相对于光轴水平扩展,将磁力作用于所述第2线圈;
第2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对该第2臂部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第2臂部的、对所述第2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2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并且,最好还具备:第1传感器,其被支撑在所述第1臂部,并对由该第1臂部驱动所述第1驱动点时该第1臂部沿光轴方向的移动引起的从所述第1磁体所接受的磁力的变化进行检测,
第2传感器,其被支撑在所述第2臂部,并对由所述第2臂部驱动所述第2驱动点时该第2臂部沿光轴方向的移动而引起的从所述第2磁体所接受的磁力的变化进行检测。
并且,优选为,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形成于连接该第1驱动点和所述轴点的线段与连接该第2驱动点和所述轴点的线段相互以大致90度的角度交叉的各位置。
并且,优选为,所述保持模块,在所述轴点上具有球状的凸部,所述支撑构件,在所述支撑部具有承受该凸部的、球状的凹面。
而且,优选为,所述保持模块,在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分别具有球状的凸部,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在所述第1作用点和所述第2作用点分别具有:对在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分别备置的各凸部进行承受的球状的各凹部,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通过该各凹部对该各凸部赋予驱动力。
达成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一种摄影装置,具备上述摄影单元的任一项,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模糊检测部,其对模糊进行检测;
模糊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模糊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两个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所述保持模块。
为达成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摄影装置。
而且,为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影单元,具备:保持模块,其具有透镜、保持该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以及安装在该透镜保持壳体的后表面并对从前方朝向该透镜入射而来的被拍摄体光进行捕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以及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保持模块,从而对由所述图像信号所表达的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在所述后表面,备有:基准面,其通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前表面周缘接触而成为该图像传感器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的基准;以及粘接面,其与该基准面相邻接并凸出到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且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凹部,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和与所述基准面相接的所述前表面周缘相邻接,向远离所述透镜的光轴的外方凸出,且向朝向所述透镜的前方方向凸出,并嵌入在所述凹部,该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骤,其中在第1清洁度的环境下,组装除所述图像传感器外的所述透镜、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
第2步骤,其中在比所述第1清洁度还要高的第2清洁度的环境下,将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周缘压抵在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基准面,所述透镜保持壳体构成所述第1步骤中组装后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安装前的未完成的单元,并且在该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凹部嵌入该图像传感器的凸部的状态下,用该凹部内的粘接剂固定该凸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在第1步骤,在第1清洁度的环境下,组装除所述图像传感器外的所述透镜、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后,在第2步骤,将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周缘压抵在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基准面,所述透镜保持壳体构成所述第1步骤中组装后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安装前的未完成的单元,并且在该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凹部嵌入该图像传感器的凸部的状态下,通过进行用凹部内的粘接剂固定凸部的工作,而可以简单地进行摄影单元的组装。
而且,在比上述第1清洁度还要高的上述第2清洁度的环境下,只进行上述第2步骤的组装即可,因此,不必将所有的组装在比上述第1清洁度还要高的上述第2清洁度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有可以谋求成本降低的优点。
而且,优选为,上述图像传感器由摄像元件、用于装载该摄像元件的基板和用于保持该摄像元件的夹具而成,
并且,还具备第3步骤,其中在比所述第2清洁度还要高的第3清洁度的环境下,将所述摄像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将所述夹具固定于此而组装所述图像传感器,
在比所述第3步骤更靠后的阶段,执行所述第2步骤。
如上述,在移动设备的制造厂商,将上述图像传感器从与组装上述透镜和上述透镜保持壳体和上述驱动机构的制造商不同的制造厂商购买,有时还自己组装上述摄影单元。在这种情况,若使用述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可发挥相应效果。
如上述说明,可以实现将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轴对准而简单地进行组装的摄影单元、具备该摄影单元的摄影装置、具备该摄影装置的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1实施方式的手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手机100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摄影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用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表示的各部件组装摄影单元后的状态的图。
图5(a)是说明本发明的构成的图。
图5(b)是说明本发明的构成的图。
图6是说明本申请人提出的摄影单元的作用的图。
图中:100-手机,101-液晶面板,102-送话口,103a-第1天线,104-选择按钮,105-按钮,106-受话口,107-确定按钮,108-电源按钮,109a-第2天线,112-CCD,113-A/D转换部,120-接口部,121-麦克风,122-扬声器,130-输入控制器,140-图像信号处理部,150-视频编码器,160-图像显示装置,170-存储器,180-CPU,181-各种开关,200-摄影单元,100a-透镜,201-外罩,202-透镜保持壳体,203A、203B-基板,204A、204B-磁轭,2051、2052、2053-引导构件,FR1、FR2-柔性基板,ARM1、ARM2-臂部,PB-轴点(球状的凸部),D1-第1驱动点(球状的凸部),D2-第2驱动点(球状的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手机的外观立体图。
在图1(A)表示手机100的前面图。在手机100的前表面配备有:菜单画面;显示摄影图像等的液晶面板101;在内部配备扬声器(参照图2)并用于将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放出到空间的受话102;选择各种功能或进行摄影时作为快门按钮所使用的选择按钮104;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的按钮105;在内部配备有麦克风(参照图3)并用于将声音传达给麦克风的送话106;确定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等的确定按钮107;电源按钮108;以及用于不通过电话局而通过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而发送或接收图像或地址信息等的第2天线109a。
在图1(B)表示手机100的背面图。在手机100的背面配备有用于通过电话局发送或接收声音或邮件等数据的第1天线103a和摄影透镜100a。该摄影透镜100a被保持在后述的摄影单元。
图2是表示图1的手机100的内部构成的方框图。
在手机100的内部,具备:摄影单元200、A/D(Analog/Degital)转换部113、麦克风121、扬声器122、接口部120、第1天线103a、第1发送接收部103、输入控制器130、图像信号处理部140、视频编码器150、图像显示装置160、第2天线109a、第2发送接收部109、存储部170、CPU180、介质控制器190、以及图1表示的选择按钮104或按钮105等各种开关181,而且,还连接有存储介质190a。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具备陀螺仪传感器182和驱动器DR1、DR2的摄影单元200,CPU180,输入控制器130,图像信号处理部140,视频编码器150,图像显示装置160,液晶面板101,介质控制器190,存储介质190a构成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一例。另外,在摄影单元使用CCD固体摄像元件112(在以下的说明中称CCD)作为图像传感器。
CPU180,向图2所示的手机100的各种要素传达处理指示,而控制各种要素。例如,在设定了进行摄影的摄影模式的状态下,若按下图1的选择按钮104,则从CPU180向图像校正单元200所具备的CCD112传达指示,并对驱动器DR1、DR2传达指示,以使得将摄影单元200所具备的保持模块(后述)向消除由陀螺仪传感器182检测出的手抖动的方向摇动,从而一边进行手抖动校正一边进行摄影。对该摄影单元200的构成,在后面详细说明。
CPU180接受到图1(A)的选择按钮104被按压,则对摄影单元200内的CCD112设定电子快门而开始摄影处理。
此时,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2检测按压选择按钮104时的手抖动方向,并通知给CPU180。CPU180接受该陀螺仪传感器182的检测结果并向驱动器DR1、DR2通知校正方向,由驱动器DR1、DR2驱动摄影单元200内的线圈(后述),从而一边使摄影单元200内的保持模块(后述)对应于手抖动而摇动,一边进行摄影。如此按选择按钮104时的手抖动被校正,从而无抖动地在CCD112成像被拍摄体光。
并且,CCD112在电子快门的快门动作时间内受光通过摄影透镜100a而来的被拍摄体光,并将基于被拍摄体光的被拍摄体像作为是模拟信号的被拍摄体信号而读取。由该CCD112所生成的被拍摄体信号,被A/D转换部113转换成数字摄影图像数据,转换后的摄影图像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130输送到图像信号处理部140。
在图像信号处理部140,对图像数据进行RGB水平的调节、γ调整等的图像处理,并且,对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暂时传送到存储器170。
在存储器170,存储在该手机100内执行的程序,包括:作为中间缓冲器所使用的存储速度快的SDRAM;存储有各种菜单画面用的数据或用户的设定内容等的数据保存用存储器即SRAM;存储有被压缩的图像数据的VRAM。VRAM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图像数据依次存储在多个区域,被存储的图像数据依次由视频编码器150和/或介质控制器190所读取。
视频编码器150,根据来自CPU180的指示,从存储器170取得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并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可在液晶面板101显示的数据形式。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发送至图像显示装置160,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60,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显示在液晶面板101。介质控制器190,用于将存储在存储器170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190a,或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190a的图像数据。
而且,使用图1(A)所示的按钮105输入电话号码,按确定按钮107,则电话号码被设定而开始与对方装置的通信。此时,从CPU180向第1发送接收部103传达手机100的电话号码和所输入的电话号码等的通信信息,并且,通信信息被转换成电波传达到天线103a,并从天线103a发送电波。从第1天线103a发送的电波通过设置在建筑物或电线杆等的各地方的共同天线(未图示)传到电话局,并在电话局与被分配了指定的电话号码的对方装置确立连接。
若确立了与对方装置的连接,用户向手机100发出的声音集音在麦克风121,该被集音的声音在接口部120转换成表示语音数据的电波,并通过第1发送接收部103的第1天线103a发送到对方装置。而且,通过第1天线103a接收的语音用电波,在接口部120转换成语音数据,从扬声器122发出声音。第1发送接收部103、第1天线103a中,不仅可以发送接收语音数据,还可以代替电话号码使用邮件地址发送接收表达(表わす)邮件的邮件数据。由第1天线103a所接收、并在第1发送接收部103被数据化的邮件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130存储在存储器170。
而且,在该手机100,与用于通过电话局与其他手机等的对方装置通信的通信接口(第1发送接收部103、第1天线103a)另体,具备不通过电话局而通过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第2发送接收部109、第2天线109a)。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用的通信接口,可以适用红外线通信或蓝压(Bluetooth)等。在本实施方式,作为通信接口适用红外线通信,若用第2天线109a接收从其他手机等直接发送而来的红外线,则基于所接收的该红外线的电信号,在第2发送接收部109被拾取,转换成数码数据。相反,向外部装置发送数据时,数据被传送到第2发送接收部109,并该数据在第2发送接收部109转换成电波,从第2天线109a发出。
用该第2天线109a接收表达图像的红外线,则在第2发送接收部109,根据紫外线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被转换的图像数据,与摄影图像数据相同,被发送到图像显示装置160,图像数据所表达的图像被显示在液晶面板101或者通过介质控制器190存储在存储介质190a。
手机100的基本如上述构成。
接着,详细说明摄影单元200的构成,该摄影单元构成手机100所具备的摄影装置的一部分。
图3是摄影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4是表示组装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的各部件后的摄影单元200的图。其中,在图3、图4中,构成摄影单元200中的保持模块的透镜100a和CCD112中的CCD112未被图示。
在图3、图4左下相当于被拍摄体侧。
在图3从左下的被拍摄体侧依次被分解的状态表示:外罩201;透镜保持模块202;为了对形成于向图3的第1方向延伸的基板203A和图3的第2方向延伸的基板203B双方的各线圈进行通电的柔性基板FR2;分别保持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A、203B的一对臂部ARM1、ARM2;以与形成在各基板203A、203B的线圈相面对的方式而对将N极和S极并排的磁体MAG1、MAG2进行保持的日语“コ”字状磁轭204A、204B;移动自如地支撑2根臂部、并且固定在2个磁轭204A、204B分别向第1方向和第2方向延伸的面的支撑构件205。若装配这些,则成为图4所示的形状。
首先,参照图3说明构成。
在图3的最右侧示出了:对为了使透镜保持壳体202摇动的2个驱动机构进行支撑的、日语“ㄑ”字状的支撑构件205。在该支撑构件205支撑为了使透镜保持壳体202摇动的2个驱动机构,并且透镜保持壳体202被摇动自如地支撑着。在该透镜保持壳体202,从后部组装CCD112,从而由透镜100a、保持该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202、透镜后方的CCD112而成的保持模块,被支持部件205摇动自如地支撑。由于CCD112为后组装的构成,因此,未示于图3,但在图3的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后表面,设有:基准面,其通过接触CCD前表面周边而成为该CCD112的光轴方向位置的基准的(后述),以及粘接面,其邻接于该基准面,在从透镜的光轴隔开距离的外方凸出,并在后方具有开口的凹部2024A、2024B。在后面详细描述有关该基准面和粘接面。
在上述支撑构件205的3个部位设置有引导部件2051、2052、2053,所述引导部件2051、2052、2053分别插通于设置在上述2根臂ARM1、ARM2的两端部的孔部H1、H2、H3、H4。该些引导部件2051~2053分别设置于具有日语“ㄑ”字状形状的支撑构件205的各顶点部,在中央的引导部件2051一起插通有双方的臂部ARM1、ARM2的两端部的孔中的孔H1和H3。
即,2根中的一根臂部ARM1插通在处于支撑构件205的日语“ㄑ”字状的中心的顶点的引导部件2051和处于日语“ㄑ”字状的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顶点的引导部件2052,而另一根臂部ARM2插通在处于日语“ㄑ”字状的中心的顶点的引导部件2051和处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顶点的引导部件2053。另外,虽未图示,在这些臂部ARM1、ARM2的一方的端部侧(有孔H2、孔H4的部位)的保持模块侧,分别设置有与保持模块侧的球状凸部配合的凹部。而且,在支撑构件205的日语“ㄑ”字状的中心部的透镜保持壳体侧有用于支撑透镜保持壳体202的支撑部,在该支撑部设有凹部。
而且,在以支撑构件205的日语“ㄑ”字状的中央的顶点为中心向图3的第1方向延伸的面和向第2方向延伸的面上,分别粘接固定日语“コ”字状的磁轭204A、204B而成。由于这些日语“コ”字状的磁轭204A、204B被配设成其开口朝向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A、203B所处的一侧,因此,被配设为使得从各自的开口侧与磁体MAG1、MAG2平行而收容基板203A、203B。在该各基板203A、203B,连接有为了给基板上的线圈通电的柔性基板FR2而成。另外,在形成该线圈的基板203A、203B,具备霍尔元件,该霍尔元件用于检测对应于臂部ARM1、ARM2的动作而摇动的透镜保持壳体202的位置。
如上述,在日语“ㄑ”字状的支撑构件205的中央的顶点部的透镜保持壳体202侧设有与透镜保持壳体202的球状的凸部配合并成为支撑透镜保持壳体202的支撑部的凹部,因此,在该凹部与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凸部PB配合,并且分别被设置在移动自如地支撑于支撑构件205的2根臂部ARM1、ARM2的球状的凹部与透镜保持壳体202的第1驱动点D1的凸部和第2驱动点D2的凸部配合,则如图4所示,透镜保持壳体202则摇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构件205。
在该例中,由支撑构件205、臂部ARM1、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A、贴付有磁体MAG1的磁轭204A构成本发明的第1驱动机构的一例,由支撑构件205、臂部ARM2、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B、贴付磁体MAG2的磁轭204B构成本发明的第2驱动机构的一例。该第1驱动机构通过第1驱动点D1使透镜保持壳体202围绕连接轴点PB和第2驱动点D2的第1轴旋转,同时,该第2驱动机构通过第2驱动点D2使透镜保持壳体202围绕连接轴点PB和第1驱动点D1的第2轴旋转,从而使透镜保持壳体202摇动。
另外,在图3,为了表示第1驱动点D1和第2驱动点D2,分别示出了具有球状的凸部的棒状的部件2021A、2021B,和由该些棒状的部件2021所插通的弹簧2022A、2022B。各弹簧2022是分别具有在线圈不通电时使各2根臂部ARM1、ARM2保持不动的功能的构件,各弹簧具有如下功能:即在线圈不通电时,通过弹簧按压(付势)力将凸部(第1驱动点D1、第2驱动点D2)按压在臂部侧的凹部,在切断线圈的通电后,使臂部静止在切断通电时的位置上。
到这里的有关摄影单元200的说明,除CCD112为后组装的构成外,与专利申请2007-035341号所提出的摄影单元的构成的说明,其内容几乎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单元200中,为了达成上述课题,使得能将手机厂家购买的CCD112后组装在图4所示的摄影单元200而进行改良,在此,说明其构成。
图5(a)、图5(b)是说明其构成的图。
在图5(a)表示从背面侧看图4的摄影单元200的图和,在该摄影单元从后组装的CCD112,在图5(b)表示CCD112组装在图5(a)的透镜保持壳体202后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略说明,作为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图像传感器的用语使用CCD112的词来进行了说明,但实际上,如图5(a)的右侧所示,CCD112装载在基板PCB上,并嵌入在CCD夹具1120,而且,通过组装滤光片构成本发明中所说的图像传感器的一例,凸部112A、112B设置在该CCD夹具1120。
在以往的摄影单元200,为了装载驱动机构而不能在轴点PB附近对具备摄影单元的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基准面和CCD112的前表面周缘的侧面侧进行粘结固定,因此,提出可简单进行轴点PB附近的粘接固定的结构。参照图5(a)、图5(b)说明其结构。
如图5(a)所示,在CCD112新设凸部112A、112B,所述凸部112A、112B和与所述基准面相接的所述前表面周缘相邻接,向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凸出,且向朝向所述透镜的前方方向凸出,并用于嵌入在上述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凹部2024A、2024B。
而且,如图5(a)所示,在透镜保持壳体202设有将CCD112前表面周缘的凸部112A、112B嵌入的凹部2024A、2024B。
如此,若在上述CCD112设有上述凸部112A、112B,并在上述保持框架202设置上述凹部2024A、2024B,则通过将CCD112的前表面周缘按压抵接在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基准面,而成为将CCD112的凸部112A、112B压入于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凹部2024A、2024B的状态,从而,除轴点PB附近以外,可以用粘接剂粘接固定侧面侧,并在轴点PB附近,将粘接剂从光轴后方侧流入到凹部而进行粘接固定。
即,只进行从透镜100a的光轴方向按压抵接下去的简单的工作,就可以对准CCD112和透镜保持壳体202保持的透镜100a的光轴,而且,通过将粘接剂涂布在侧面侧,并进行从与接触在透镜保持壳体202的凹部2024A、2024B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入的简单的工作,可以进行摄影单元的组装。
而且,如上述,在移动设备的制造厂商,将上述CCD112从与组装透镜的制造厂商不同的制造商购买,有时自己组装上述摄影单元。
此时,能够从不同的制造厂商分别购买构成图5(a)的左侧的摄影单元的一部分的、由透镜100a和透镜保持壳体202和由2个驱动机构组成的未完成单元,以及图5(a)的右侧的图像传感器,即可以简单进行摄影单元200的组装。
如上说明,实现了能够将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光轴对准而简单地进行组装的摄影单元、具备该摄影单元的摄影装置、具备该摄影装置的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Claims (11)

1.一种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保持模块,其具有透镜、保持该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以及安装在该透镜保持壳体的后表面并对从前方朝向该透镜入射而来的被拍摄体光进行捕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以及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保持模块,从而对由所述图像信号所表达的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在所述后表面,备有:基准面,其通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前表面周缘接触而成为该图像传感器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的基准;以及粘接面,其与该基准面相邻接并凸出到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且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凹部,
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和与所述基准面相接的所述前表面周缘相邻接,向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凸出,且向朝向所述透镜的前方方向凸出,并嵌入在所述凹部,该凸部,以嵌入在该凹部的状态,由该凹部内的粘接剂所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沿作为该保持模块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上向任意方向摇动自如地支撑所述保持模块的支撑构件,
并且,所述驱动机构是,沿所述保持模块的外周,分别通过从所述轴点分别向相互不同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隔开距离的第1驱动点和第2驱动点,驱动该保持模块的两个驱动机构,并由通过所述第1驱动点使所述保持模块围绕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的第1轴旋转的第1驱动机构,和通过所述第2驱动点使所述保持模块围绕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1驱动点的第2轴旋转的第2驱动机构构成,
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具备:从沿着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1驱动点的线段的第1边向外方凸出并具有向后方开口的第1凹部的粘结面;以及从沿着连接所述轴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的线段的第2边向外方凸出并具有向后方开口的第2凹部的粘结面,
所述图像传感器,具备嵌入所述第1凹部并被粘接的第1凸部,和嵌入所述第2凹部并被粘接的第2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机构,具备:
第1臂部,其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第1驱动点;
第1线圈,其被保持在所述第1臂部,接受磁力的作用和通电而产生光轴方向的驱动力,并使该第1臂部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第1驱动点;
第1磁体,其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相对于光轴水平扩展,并将磁力作用于所述第1线圈;
第1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并对该第1臂部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第1臂部的、对所述第1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1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2驱动机构,具备:
第2臂部,其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第2驱动点;
第2线圈,其被保持在所述第2臂部,接受磁力的作用和通电而产生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2臂部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第2驱动点;
第2磁体,其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相对于光轴水平扩展,将磁力作用于所述第2线圈;
第2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对该第2臂部进行引导,以使得所述第2臂部的、对所述第2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2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第1传感器,其被支撑在所述第1臂部,并对由该第1臂部驱动所述第1驱动点时该第1臂部沿光轴方向的移动引起的从所述第1磁体所接受的磁力的变化进行检测,
第2传感器,其被支撑在所述第2臂部,并对由所述第2臂部驱动所述第2驱动点时该第2臂部沿光轴方向的移动而引起的从所述第2磁体所接受的磁力的变化进行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形成于连接该第1驱动点和所述轴点的线段与连接该第2驱动点和所述轴点的线段相互以大致90度的角度交叉的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模块,在所述轴点上具有球状的凸部,所述支撑构件,在其支撑部具有承受该凸部的、球状的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摄影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模块,在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分别具有球状的凸部,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在所述第1作用点和所述第2作用点分别具有:对在所述第1驱动点和所述第2驱动点分别备置的各凸部进行承受的球状的各凹部,所述第1臂部和所述第2臂部通过该各凹部对该各凸部赋予驱动力。
8.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摄影单元,
还具备:
模糊检测部,其对模糊进行检测;
模糊控制部,其根据所述模糊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所述保持模块。
9.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影装置。
10.一种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其中,
所述摄影单元,具备:保持模块,其具有透镜、保持该透镜的透镜保持壳体、以及安装在该透镜保持壳体的后表面并对从前方朝向该透镜入射而来的被拍摄体光进行捕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以及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保持模块,从而对由所述图像信号所表达的图像的模糊进行校正,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在所述后表面,备有:基准面,其通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前表面周缘接触而成为该图像传感器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的基准;以及粘接面,其与该基准面相邻接并凸出到从所述透镜的光轴远离的外方,且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凹部,所述图像传感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和与所述基准面相接的所述前表面周缘相邻接,向远离所述透镜的光轴的外方凸出,且向朝向所述透镜的前方方向凸出,并嵌入在所述凹部,
该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骤,其中在第1清洁度的环境下,组装除所述图像传感器外的所述透镜、所述透镜保持壳体和所述驱动机构;
第2步骤,其中在比所述第1清洁度还要高的第2清洁度的环境下,将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前表面周缘压抵在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基准面,所述透镜保持壳体构成所述第1步骤中组装后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安装前的未完成的单元,并且在该透镜保持壳体后表面的凹部嵌入该图像传感器的凸部的状态下,用该凹部内的粘接剂固定该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传感器由摄像元件、用于搭载该摄像元件的基板和用于保持该摄像元件的夹具而成,
并且,还具备第3步骤,其中在比所述第2清洁度还要高的第3清洁度的环境下,将所述摄像元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通过将所述夹具固定于该基板而组装所述图像传感器,
在比所述第3步骤更靠后的阶段,执行所述第2步骤。
CN2008101096025A 2007-06-15 2008-06-06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01324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9266 2007-06-15
JP2007159266A JP2008312040A (ja) 2007-06-15 2007-06-15 撮影ユニット、撮影装置、携帯機器、および撮影ユニットの組立方法
JP2007159266 2007-06-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4678A CN101324678A (zh) 2008-12-17
CN101324678B true CN101324678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18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96025A Active CN101324678B (zh) 2007-06-15 2008-06-06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312040A (zh)
CN (1) CN101324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7538B2 (ja) * 2012-04-27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390763B1 (ja) * 2017-06-28 2018-09-19 Smk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7034755B2 (ja) * 2018-02-19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機器
US20220004086A1 (en) * 2018-11-15 2022-01-06 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lange focal length distribution
CN113941532B (zh) * 2021-10-27 2022-08-02 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站管理用智能信息化监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4678A (zh) 2008-12-17
JP2008312040A (ja) 200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296B (zh) 光学装置稳定器
US7952613B2 (en) Image blur correcting unit, image blur correcting devic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portable equipment
CN101183203B (zh) 图像抖动校正单元、图像抖动校正装置、摄影装置及便携设备
CN101324678B (zh)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JP2009071495A (ja) 携帯機器
CN11032446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N101324738B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摄影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CN101324740B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摄影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JP2011049865A (ja) 携帯端末、投影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投影方法
CN201327555Y (zh) 像抖动补偿单元、像抖动补偿装置、摄像装置及便携式设备
CN101324739B (zh) 摄影装置、移动设备
US20080024887A1 (en) Optical unit and imaging device
CN201273980Y (zh) 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CN201266295Y (zh)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携带设备
JP2009058805A (ja) 像ブレ補正ユニット、像ブレ補正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CN101324737A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以及摄影装置
CN201273981Y (zh) 摄像单元、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1349855B (zh) 图像抖动补正单元及其装置、摄影装置及移动设备
CN201266294Y (zh)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JP2008310168A (ja) 撮影ユニット、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0914167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09020476A (ja) 像ブレ補正ユニット、像ブレ補正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10085697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装置
CN201266268Y (zh) 光学单元及摄像装置
JP2008250205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0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Saitama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Fujin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Co-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OPTICAL-ELECTRONIC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Film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