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6294Y -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6294Y
CN201266294Y CNU2008202073774U CN200820207377U CN201266294Y CN 201266294 Y CN201266294 Y CN 201266294Y CN U2008202073774 U CNU2008202073774 U CN U2008202073774U CN 200820207377 U CN200820207377 U CN 200820207377U CN 201266294 Y CN201266294 Y CN 20126629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rm
point
drive point
blur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73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野静雄
吉田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riority to CNU2008202073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6629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629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629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有根据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的手抖动的发生状况的补正范围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具备其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像抖动补正装置,还有具备其像抖动补正装置的摄像装置及具备其摄像装置的移动设备。在如移动电话机那样快门的位置在中央,在其快门的右斜上方能够组装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情况下,在纵摇方向的抖动一方为大时,通过缩短像抖动补正单元的纵摇方向的长度,增大纵摇方向的抖动的补正角度。这样,将像抖动补正单元(200)形成为横长形状,就可无缝隙地塞装入筐体的角落部。

Description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数码相机或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的摄像装置中可适用作手抖动补正机构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具备其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像抖动补正装置、具备其像抖动补正装置的摄像装置及具备其摄像装置的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数码相机等中,为了抑制由使用者手抖动等导致的拍摄图像的紊乱,采用了各种手抖动补正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2、3)。
作为这种手抖动补正机构,为了使保持拍摄用透镜的保持模组在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转动自如,采用了所谓称作万向机构的方式。
然而,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万向机构的情况,因有必要在保持模组的上下左右4处配置转动自如的转动接头等,所以,无论怎样都有手抖动补正机构大型化的倾向,另外,若硬要谋求小型化,则具有上述转动接头的轴承部等脆弱化的不良情况。
因此,本申请人申请了将沿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以摇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并且通过从沿其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上述轴点在彼此互不相同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分别隔离的第1驱动点及第2驱动点,驱动上述保持模组的驱动构造,作为未公开申请提出了特願2006-269712号、特願2006-269713号、特願2006-269714号、特願2006-269715号等。进一步,本申请人在这些在先申请上增加了进一步的改良,作为特願2007-035341号的像抖动补正单元提出将以提高在保持模组摇动时的保持模组的位置检测精度为目的的技术。在这些申请提出的驱动构造若得以实现,则可实现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小型化,进而可在移动设备搭载。
在此,简单说明本申请人所提出的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的作用。
图7是说明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的作用的图。
图7(a)、图7(b)表示在抖动发生时透镜和传感器的位置关系发生何等不良情况,图7(c)表示如何通过具备透镜和传感器的像抖动补正单元进行补正抖动。
如图7(a)所示不发生手抖动时,即使不搭载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透镜的光轴和传感器的受光面(感光面)的光轴互为一致,进而在正确的位置成像被摄体光。对此,如图7(b)所示,若发生手抖动,则透镜或感光面互相沿箭头方向转动,透镜的光轴和感光面的光轴错开,进而不会在正确的位置成像被摄体光。
因此,在例如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的移动设备搭载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在拍摄时发生手抖动时如图7(c)所示通过使由透镜和传感器而成的像抖动补正单元进行螺陀仪般的动作,使被摄体光始终在感光面的正确位置成像。这样,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的移动设备搭载像抖动补正单元,即使移动设备因摄像操作而转动,像抖动补正单元的状态一直会保持在摄像操作前的状态,进而可进行适当的拍摄。
可是,在移动设备例如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快门按钮位于中央,在拍摄时用单手把持移动电话机的机身而按下位于中央的快门按钮进行拍摄。为此,在上述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用单手把持移动电话机的机身准备时的机身在厚度方向(以下称作纵摇方向)和宽度方向(以下称作偏转方向)发生手抖动,按下快门按钮方向的纵摇方向的抖动大于偏转方向。为此,如通常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将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的补正角度设为相同的补正范围,就会在保持模组的摇动空间产生浪费。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74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326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许第2612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有根据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的手抖动的发生状况的补正范围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具备其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像抖动补正装置,还有具备其像抖动补正装置的摄像装置及具备其摄像装置的移动设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模组,其保持透镜和传感器基板,该传感器基板具备捕捉由该透镜成像的被摄体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支承部件,其将上述保持模组以在自如的方向摇动自如的方式由沿该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进行支承;和
两个驱动机构,其分别通过从沿上述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上述轴点在彼此不相同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各自隔离的第1驱动点及第2驱动点,驱动该保持模组,上述两个驱动机构具有第1驱动机构和第2驱动机构,该第1驱动机构使上述保持模组通过上述第1驱动点而围绕连结上述轴点和上述第2驱动点的第1轴在第1最大角度以内转动;该第2驱动机构使上述保持模组通过上述第2驱动点而围绕连结上述轴点和上述第1驱动点的第2轴在不同于上述第1最大角度的第2最大角度以内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在上述纵摇方向的摇动角度大的移动电话机的情况下,通过例如将上述第1驱动机构侧的第1的最大角度设为大于上述第2驱动机构侧的第2的最大角度,就达成上述课题。
这时,因可将一方(第1驱动机构侧)的补正角度不变,将另一方(第2驱动机构侧)的补正角度设为小于以往的,所以,可使上述保持模组的最大摇动部的摇动抑制得小于以往的,由此可获得即使是更薄形的机身也可搭载该像抖动补正单元的效果。另外,因上述第1驱动机构、上述第2驱动机构各自的补正角度不同,所以,根据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的双方的补正角度,可将像抖动补正单元设为纵长或横长形状。其结果,可获得能形成即使移动设备持有小型的机身也在机身内部的微小空余空间比以往更有效地搭载的像抖动补正单元的波及效果。
将至此的上述本发明适用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特願2007-035341时,可获得更进一步的效果。
也就是,优选为以下形态,即,上述第1驱动机构具备:
第1臂,其将上述第1驱动点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
第1线圈,其被保持在上述第1臂,接受磁力作用和通电而生成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1臂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1驱动点;
第1磁体,其被保持在上述支承部件,对上述第1线圈作用磁力,并且相对于光轴而水平扩展;
第1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引导该第1臂,以使上述第1臂的对上述第1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1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上述第2驱动机构具备:
第2臂,其将上述第2驱动点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
第2线圈,其被保持在上述第2臂,接受磁力作用和通电而生成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2臂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2驱动点;
第2磁体,其被保持在上述支承部件,对上述第2线圈作用磁力,并且相对于光轴而水平扩展;
第2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引导该第2臂,以使上述第2臂的对上述第2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2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优选为以下的形态,进一步具备:第1传感器,其被支承在上述第1臂,检测出在该第1臂驱动上述第1驱动点时由该第1臂沿光轴方向的移动所引起的从上述第1磁体接受到的磁力的变化;
第2传感器,其被支承在上述第2臂,检测出在该第2臂驱动上述第2驱动点时由该第2臂沿光轴方向的移动所引起的从上述第2磁体接受到的磁力的变化。
另外,优选上述保持模组保持透镜,同时保持捕捉被摄体光进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另外,优选上述第1驱动点及上述第2驱动点形成在:连结其第1驱动点和上述轴点的线段及连结第2驱动点和上述轴点的线段相互以大至90度的角度相交的各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上述保持模组在上述轴点具有球状的凸部,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具有接受其凸部的球状的凹面;
作为优选,上述保持模组在上述第1驱动点及上述第2驱动点分别具有球状的凸部,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在上述第1作用点及上述第2作用点分别具有接受该第1驱动点及第2驱动点各自具备的各凸部的球状的各凹部,第1臂及第2臂通过各凹部对各凸部赋予驱动力。
另外,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像抖动补正装置是具备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中任一的像抖动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检测部,其检测抖动;
抖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抖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2个驱动机构转动驱动上述保持模组。
另外,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像抖动补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像抖动补正装置,并且,上述保持模组保持上述透镜且保持捕捉被摄体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生成由该像抖动补正装置的动作降低了抖动的图像信号。
进一步,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摄像装置。
如以上说明,实现根据机身的形状和快门的位置而有效地安装于空余空间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具备其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像抖动补正装置、进一步具备其像抖动补正装置的摄像装置及具备其摄像装置的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内部构成的块图。
图3是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通过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的各部件组装像抖动补正单元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说明保持模组的纵横长度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在移动电话机的角落部使像抖动补正单元以横长状安装时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以往的像抖动补正单元的作用的图。
图中:100-移动电话机,101-液晶面板,102-听筒,103a-第1天线,104-选择钮,105-按钮,106-话筒,107-确定钮,108-电源钮,109a-第2天线,112-CCD,113-A/D转换部,120-接口部,121-麦克,122-扬声器,130-输入控制器,140-图像信号处理部,150-影像编码器,160-图像显示装置,170-存储器,180-CPU,181-各种开关,200-像抖动补正单元,100a-透镜,201-面罩,202-保持模组,203A、203B-基板,204A、204B-轭,2051、2052、2053-引导部件,FR1、FR2-挠性基板,ARM1、ARM2-臂,PB-轴点(球状的凸部),D1-第1驱动点(球状的凸部),D2-第2驱动点(球状的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1(A)表示移动电话机100的正视图。在移动电话机100的前面配备有显示菜单画面或拍摄图像等的液晶面板101,在内部配备有扬声器(参照图2),并配备有在空间播放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听筒102、各种功能选项或作为进行拍摄时的快门按钮使用的选择钮104、输入电话号码的按钮105,在内部配备麦克(参照图3),具备将声音传至麦克的话筒106、确定使用者输入的电话号码等的确定钮107、电源钮108、及不通过电话局而通过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收发图像或地址信息的第2天线109a。
图1(B)表示移动电话机100的背视图。在移动电话机100的背面配备有通过电话局收发声音或邮件等数据的第1天线103a、摄像透镜100a。该摄像透镜100a被保持在下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
图2是表示图1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内部构成的块图。
在移动电话机100的内部配备有像抖动补正单元200、A/D(Analog/Degital)转换部113、麦克121、扬声器122、接口部120、第1天线103a、第1收发信部103、输入控制器130、图像信号处理部140、影像编码器150、图像显示装置160、第2天线109a、第2收发信部109、存储器170、CPU180、媒体控制器190及图1所示的选择钮104或按钮105等各种开关181,另外,连接有记录媒体190a。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像抖动补正单元200、CPU180、陀螺仪传感器182、驱动器DR构成本发明所言及的像抖动补正装置的一例,由其抖动补正装置和输入控制器130、图像信号处理部140、影像编码器150、图像显示装置160、液晶面板101、媒体控制器190、记录媒体190a构成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一例。
CPU180向图2所示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各种要素发送处理指示,控制各种要素。例如,在设定了进行拍摄的拍摄模式的状态下按下图1的选择钮104,则从CPU180向像抖动补正单元200所具备的CCD112赋予指示的同时,向驱动器DR1、DR2赋予指示,使像抖动补正单元200所具备的保持模组(下述)向消除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2检测出的手抖动的方向摇动,进而可边补正手抖动边进行拍摄。后面详细说明该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构成。
接收到图1(A)的选择钮104被按下的情况,CPU180在像抖动补正单元200内对CCD112设定电子快门,开始拍摄处理。
这时,由陀螺仪传感器182检测出按下选择钮104时的手抖动的方向,并通知CPU180。CPU180接收其陀螺仪传感器182的检测结果,向驱动器DR1、DR2通知补正方向,使接收其通知的驱动器DR1、DR2驱动像抖动补正单元200内的线圈(下述),使像抖动补正单元200内的保持模组随着抖动(下述)摇动,同时实施拍摄。这样,按下选择钮104时的手抖动得到补正,可在CCD112没有抖动地成像被摄体光。
并且,CCD112将通过摄像透镜100a的被摄体光在电子快门的打开秒时之间接收,且将基于被摄体光的被摄体像作为模拟信号的被摄体信号进行读取。由其CCD112生成的被摄体信号通过A/D转换部113被转换为摄像图像数据,转换后的摄像图像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130被送至图像信号处理部140。
在图像信号处理部140中,对图像数据实施RGB电平的调节、伽马调整等图像处理,而且,在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实施压缩处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暂时被送至存储器170。
在存储器170中包括:存储在该移动电话机100内实施的程序或被用于中间缓冲器的记录速度高速的SDRAM;存储有各种菜单图面用数据或使用者的设定内容等的数据保存用存储器的SRAM;存储了被压缩的图像数据的VRAM。VRAM被分割为多个区域,图像数据被依次存储在多个区域,被存储的图像数据依次在影像编码器150或媒体控制器190被读出。
影像编码器150按照来自CPU180的指示,从存储器170取得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可在液晶面板101显示的数据形式。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送至图像显示装置160,通过图像显示装置160,在液晶面板101显示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媒体控制器190将存储器170所存储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190a或读出被记录在记录媒体190a的图像数据。
另外,当使用图1(A)所示的按钮105输入电话号码且按下确定钮107时,就开始与电话号码所设定的对方装置进行通信。这时,从CPU180向第1收发信部103发送移动电话机100的电话号码或被输入的电话号码等通信信息,通信信息转化为电波被发送至第1天线103a,进而从第1天线103a发生电波。从第1天线103a发生的电波通过在建筑物或电线杆等各处设置的共同天线(未图示)发送至电话局,在电话局确立与分配了被指定的电话号码的对方装置的连接。
一旦确立与对方装置的连接,使用者向移动电话机100发出的声音由麦克121汇集,被汇集的声音由接口部120被转换为表示声音数据的电波,通过第1收发信部103的第1天线103a被送至对方装置。另外,通过第1天线103a接受的声音用电波由接口部120被转换为声音数据,自扬声器122作为声音被发出。通过第1收发信部103、第1天线103a,不仅可收发声音数据,而且也可收发代替电话号码而使用邮件地址表示邮件的邮件数据。由第1天线103a接收且由第1收发信部103被数字化的邮件数据,通过输入控制器130被存储在存储器170。
另外,在该移动电话机100中,不仅具备通过电话局与其他移动电话机等对方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第1收发信部103、第1天线103a),也具备不通过电话局而通过近距离用的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第2收发信部109、第2天线109a)。作为近距离无线通信用通信接口,可适用红外线通信或蓝牙(Bluetooth)等。本实施方式作为通信接口适用了红外线通信,从其他移动电话机等直接发送而来的红外线由第2天线109a接收,基于其接收的红外线的电信号由第2收发信部109获得,被转换为数字数据。相反的,在向外部装置发送数据时,数据被发送至第2收发信部109,该数据由第2收发信部109被转换为电波,从第2天线109a被发出。
一旦由该第2天线109a接受表示图像的红外线,则通过第2收发信部109将基于红外线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数据。被转换的图像数据与摄像图像数据相同,被送至图像显示装置160,在液晶面板101显示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通过媒体控制器190被记录在记录媒体190a。
移动电话机100基本如以上的构成。
接下来,详细说明构成移动电话机100所具备的摄像装置一部分的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构成。
图3是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是表示图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的各部件组装后的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图。
在图3、图4中,左下相当于被摄体侧。
图3中,从左下的被摄体侧以分别被分解的状态依次表示:面罩201;保持模组202;图像信号传送用挠性基板FR1;用于对沿图3的第1方向延伸的基板203A和沿图的第2方向延伸的基板203B的双方所形成的各线圈进行通电的挠性基板FR2;分别保持各基板203A、203B的一对臂ARM1、ARM2;按照与各基板203A、203B上形成的线圈相对向的方式保持N极和S极并排的磁体MAG1、MAG2的コ字型的轭204A、204B;将2根臂分别以移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同时将2个轭204A、204B固定在沿第1方向和第2方向延伸的面的支承部件205。这些被组装后成为图4所示的形状。
首先,参照图3说明构成。
图3的最右侧表示ㄑ字型支承部件205,其将用于使保持模组202摇动的2个驱动机构进行支承。由该支承部件205支承用于使保持模组摇动的2个驱动机构,同时将保持模组以摇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
在该支承部件205中,3处设置有分别插通在上述2个臂ARM1、ARM2的两端部设置的孔部H1、H2、H3、H4的引导部件2051、2052、2053。这些引导部件2051~2053分别被设置在持有ㄑ字型形状的支承部件205的各顶点部,在中央的引导部件2051共同插通了双方的臂ARM1、ARM2的两端部孔中的孔H1和孔H3。
即,2根中的一方臂ARM1插通位于支承部件205的ㄑ字型的中心顶点的引导部件2051和位于ㄑ字型的一方端部侧顶点的引导部件2052,另一方的臂ARM2插通位于ㄑ字型的中心顶点的引导部件2051和位于另一方端部侧顶点的引导部件2053。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在这些臂ARM1、ARM2的一方的端部侧(有孔H2、孔H4处)的保持模组侧,分别设置有与保持模组侧的球状的凸部的凹部。
另外,在以支承部件205的ㄑ字型的顶点为中心沿图3中所示的第1方向延伸的面和沿第2方向延伸的面,分别粘结固定コ字型的轭204A、204B。这些コ字型的轭204A、204B因配设为使开口朝向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A、203B的一侧,所以,配设为从各自的开口侧按与磁体MAG1、MAG2成为平行的方式收容各基板203A、203B。在上述各基板203A、203B连接有对基板上的线圈通电的挠性基板FR2。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有该线圈的基板203A、203B具备霍尔元件,该霍尔元件检测根据臂ARM1、ARM2的动作摇动的保持模组202的位置的。
因在如上所述的ㄑ字型支承部件205的顶点部的保持模组202侧设置有与保持模组202的球状的凸部PB卡合的凹部,所以,按照该凹部卡合保持模组的球状的凸部PB,并且由支承部件205移动自如地支承的2根臂ARM1、ARM2所分别设置的球状的凹部与保持模组202的第1驱动点D1的球状的凸部和第2驱动点D2的球状的凸部卡合的方式,组装各部件,就如图4所示,保持模组202被摇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承部件205。
在此例中,本发明所言及的第1驱动机构的一例由支承部件205、臂ARM1、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A、粘贴磁体MAG1的轭204A构成;本发明所言及的第2驱动机构的一例由支承部件205、臂ARM2、形成有线圈的基板203B、粘贴磁体MAG2的轭204B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为表示第1驱动点D1和第2驱动点D2,分别表示了持有球状凸部的棒状部件2021A、2021B和插通于这些棒状部件2021的弹簧2022A、2022B。各弹簧2022A、2022B是具有在线圈不通电时分别不使2根臂ARM1、ARM2运作的功能的部件,且具有在线圈不通电时使凸部(第1驱动点D1和第2驱动点D2)借助弹簧赋予弹力而按住到臂侧的凹部,由此,在切断线圈的通电之后使臂在切断其通电时所处的位置静止的功能。
另外,在此例中,因表示了在保持模组202也保持除透镜以外的CCD112的构成,所以,在摇动的保持模组202连接有图像信号传送用挠性基板FR1。就挠性基板FR1而言,其一端连接在安装有CCD112的传感器基板PCB,按照从该传感器基板PCB至少最初延伸的部分、从保持模组202朝向外侧且在相对连结轴点PB和第1驱动点D1的第1方向和连结轴点PB和第2驱动点D2的第2方向的双方为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连接。这样以来,摇动不大会传向挠性基板。
至此关于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说明为与特願2007-035341号所提出的构成的说明大致相同的内容。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特願2007-035341号的在先申请之上考虑了在如以往例说明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纵摇方向的抖动变大的事实,将图5所示的像抖动补正单元的纵摇方向的长度Lp设为小于第2驱动轴方向的长度Ly,使其可对应于上述补正角度的不同。如此以来,可形成为根据拿移动电话机的手抖动的发生状况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另外,因可将上述像抖动补正单元形成为横长状,所以,也可获得在移动电话机的角落部的微小空间有效搭载的效果。
图5是说明像抖动补正单元的纵横(纵对应于纵摇方向,横对应于偏转方向)长度关系的图。
图5(a)表示从斜上方观察像抖动补正单元的图,图5(b)表示从上方观察的图。
在图5所示的像抖动补正单元中,通过形成为横长(Ly>Lp),第1驱动机构(具备第1臂ARM1的一侧)使保持模组202通过第1驱动点D1而围绕连结轴点PB和第2驱动点D2的的第1轴(即,纵摇方向)在第1最大角度以内转动,并且第2驱动机构(具备第2臂ARM2的一侧)使保持模组通过第2驱动点D2围绕连结轴点PB和第1驱动点D1的的第2轴在不同于上述第1的最大角度以内的第2的最大角度以内(此处小于上述第1的最大角度)转动,由此,可使保持模组202沿纵摇方向更大地转动。如此以来,因可使图5(b)的用符号P表示的最大摇动部分的摇动抑制为小于以往,所以,即使是更薄型化的移动设备的机身,也可组装图5的像抖动补正单元。
图6是表示在比以往薄型化的移动电话机的机身巧妙地被组装的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图。
图6(a)表示卸下移动电话机100的下部筐体观察内部的图,图6(b)表示实装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周围的放大图。
如图6所示,可在移动电话机100的角落部无缝隙地满满地装入。即,像抖动补正单元200成为横长、图6的纵方向的长度变短,在移动电话机的机身内的小于以往的空余空间装入像抖动补正单元。
即,在根据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的手抖动的发生状况,可使纵摇方向和偏转方向的补正角度范围不同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地改变像抖动补正单元200的纵横的长度,所以,可获得可更加提高空间效率的波及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模组,其保持透镜和传感器基板,该传感器基板具备捕捉由该透镜成像的被摄体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支承部件,其将上述保持模组以在自如的方向摇动自如的方式由沿该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一点的轴点进行支承;和
两个驱动机构,其分别通过从沿上述保持模组的外周的上述轴点在彼此不相同的第1方向及第2方向各自隔离的第1驱动点及第2驱动点,驱动该保持模组,上述两个驱动机构具有第1驱动机构和第2驱动机构,该第1驱动机构使上述保持模组通过上述第1驱动点而围绕连结上述轴点和上述第2驱动点的第1轴在第1最大角度以内转动;该第2驱动机构使上述保持模组通过上述第2驱动点而围绕连结上述轴点和上述第1驱动点的第2轴在不同于上述第1最大角度的第2最大角度以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驱动机构具备:
第1臂,其将上述第1驱动点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
第1线圈,其被保持在上述第1臂,接受磁力作用和通电而生成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1臂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1驱动点;
第1磁体,其被保持在上述支承部件,对上述第1线圈作用磁力,并且相对于光轴而水平扩展;
第1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引导该第1臂,以使对上述第1臂的上述第1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1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上述第2驱动机构具备:
第2臂,其将上述第2驱动点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进行支承;
第2线圈,其被保持在上述第2臂,接受磁力作用和通电而生成光轴方向的驱动力,使该第2臂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2驱动点;
第2磁体,其被保持在上述支承部件,对上述第2线圈作用磁力,并且相对于光轴而水平扩展;
第2引导部件,其被固定在上述支承部件,引导该第2臂,以使对上述第2臂的上述第2驱动点赋予驱动力的第2作用点沿光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
第1传感器,其被支承在上述第1臂,检测出在该第1臂驱动上述第1驱动点时由该第1臂沿光轴方向的移动所引起的从上述第1磁体接受到的磁力的变化;
第2传感器,其被支承在上述第2臂,检测出在该第2臂驱动上述第2驱动点时由该第2臂沿光轴方向的移动所引起的从上述第2磁体接受到的磁力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模组保持透镜,同时保持捕捉被摄体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驱动点及上述第2驱动点形成在:连结该第1驱动点和上述轴点的线段和连结该第2驱动点和上述轴点的线段相互以大致90度的角度相交的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模组在上述轴点具有球状的凸部,上述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具有接受该凸部的球状的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模件在上述第1驱动点及上述第2驱动点分别具有球状的凸部,上述第1臂及上述第2臂在上述第1作用点及上述第2作用点分别具有接受该第1驱动点及该第2驱动点各自具备的各凸部的球状的各凹部,该第1臂及该第2臂通过该各凹部对该各凸部赋予驱动力。
8.一种像抖动补正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像抖动补正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检测部,其检测抖动;和
抖动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抖动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上述2个驱动机构转动驱动上述保持模组。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抖动补正装置,并且,上述保持模件保持上述透镜且保持捕获被摄体光而生成图像信号的图像传感器,生成由该像抖动补正装置的动作降低了抖动的图像信号。
10.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
CNU2008202073774U 2008-08-29 2008-08-29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629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73774U CN201266294Y (zh) 2008-08-29 2008-08-29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73774U CN201266294Y (zh) 2008-08-29 2008-08-29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6294Y true CN201266294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832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737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66294Y (zh) 2008-08-29 2008-08-29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6629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058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 摄像装置的控制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058A (zh) * 2010-05-17 2011-11-23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公司 摄像装置的控制电路
CN102256058B (zh) * 2010-05-17 2013-10-16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摄像装置的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811B (zh) 移动设备
CN101183203B (zh) 图像抖动校正单元、图像抖动校正装置、摄影装置及便携设备
CN110099198A (zh) 相机模块
CN105404361A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115143A (zh) 成像装置
CN201327555Y (zh) 像抖动补偿单元、像抖动补偿装置、摄像装置及便携式设备
CN101324738B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摄影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CN101324740B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摄影装置以及移动设备
CN101324678B (zh) 摄影单元、摄影装置、移动设备以及摄影单元的组装方法
CN107071277A (zh) 一种光绘拍摄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201266294Y (zh)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1324739B (zh) 摄影装置、移动设备
CN201266295Y (zh) 像抖动补正单元、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像装置及携带设备
CN100570467C (zh) 图像抖动补正单元、图像抖动补正装置、摄影装置以及便携式设备
CN101349855B (zh) 图像抖动补正单元及其装置、摄影装置及移动设备
JP2009058805A (ja) 像ブレ補正ユニット、像ブレ補正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CN201273980Y (zh) 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1324737A (zh)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以及摄影装置
CN201355401Y (zh) 光学组件及摄影装置
CN201273981Y (zh) 摄像单元、摄像装置、及移动设备
JP200914167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2008310168A (ja) 撮影ユニット、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JP547299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20476A (ja) 像ブレ補正ユニット、像ブレ補正装置、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CN201266268Y (zh) 光学单元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