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970A - 扭转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扭转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970A
CN101321970A CNA2006800458225A CN200680045822A CN101321970A CN 101321970 A CN101321970 A CN 101321970A CN A2006800458225 A CNA2006800458225 A CN A2006800458225A CN 200680045822 A CN200680045822 A CN 200680045822A CN 101321970 A CN101321970 A CN 101321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al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er
pressure
pressure chamber
apothec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58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1970B (zh
Inventor
I·基斯特
T·多格尔
H·巴克
F·埃克霍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1321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1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9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a fluid or pasty material
    • F16F15/16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a fluid or pasty material with forced fluid circ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21Flywheel, motion smoothing-type
    • Y10T74/2122Flywheel, motion smoothing-type with fluid balancing means
    • Y10T74/2123Flywheel, motion smoothing-type with fluid balancing means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扭转减振器(2),具有与驱动器(1)连接的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与从动器(86)处于功能连接的、相对于驱动端传递元件(88)可旋转偏移的从动端传递元件(92)以及位于两个传递元件之间的具有弹簧系统(14)的阻尼装置(31),该弹簧系统用于在驱动端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之间传递转矩,并具有至少一个含有气态介质的储存室(32)。弹簧系统的相应储存室与压力回路(120)的分别从属的、含有液态介质的压力室(27)处于功能连接,其中通过上述压力回路,至少在要被传递的转矩变化时,借助于在相应压力室中的压力重新调整,至少基本上能触发使弹簧系统的特性曲线匹配于变化转矩。

Description

扭转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通过DE 10256191A1已知扭转减振器,它具有驱动端的传递元件、相对这个传递元件围绕基本相同的旋转轴线旋转的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以及位于两个传递元件之间的阻尼装置。驱动端的传递元件与驱动器、例如内燃机的曲轴连接,而从动端的传递元件通过离合装置、例如通过可接通或断开的摩擦离合器构成并可以与从动器、例如传动机构输入轴置于功能连接。阻尼装置配有具有许多气弹簧的弹簧系统和包括许多钢弹簧的附加弹簧系统,用于在驱动端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之间传递转矩。钢弹簧以公知的方式通过在扭转振动硬冲击变形时在较弱的振动过程中变形,而气弹簧用于消除冲击能时的缓冲过程。为此使气弹簧在缸体室内部具有含有气态介质、如空气的储存室,其中气态介质在气弹簧压缩和由此引起的储存室容积减小时通过节流孔从储存室中压出去。当然在气弹簧卸载和与此相关地增加容积时再从气弹簧周围通过节流孔吸入新鲜气态介质到储存室里面。由此可以实现与速度成比例的缓冲,而且没有特殊的密封要求。
在已知的弹簧系统中,在储存室中存在压力和与此相关地由于各变形状态引起的缓冲特性,因此在专业领域中称为“无源(passiv)”弹簧系统。节流孔按照所有可设想的负荷状态设计,并因此可以仅仅形成压缩。在钢弹簧中存在相同的问题,它们在其特性曲线方面只能折衷地适配于在运行中产生的不同负荷状态。
为了克服钢弹簧中的这种问题,DE 4128868A1给出了方法,其中许多在圆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钢弹簧与各个具有不同特性曲线的钢弹簧相协调,由此在导入小的转矩时,仅仅压缩具有扁平走向的特性曲线的钢弹簧,并且随着转矩的增加才使具有更刚性特性曲线的钢弹簧变形。在此问题是形成钢弹簧的转数依赖性,因为其圈随着离心力的增加径向向外顶压,并且钩挂在那里。由此扭转振动不一定导致在扭转振动导入方向上相邻的钢弹簧的压缩,因此可能产生阻尼装置首先根本不起到缓冲作用的运行条件。只有更高的负荷状态才能起到使钢弹簧由其径向外部的贴靠而触发的作用,这在汽车中被视为减少舒适性的冲击,但是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可以以更刚性的特性曲线构成的钢弹簧仍然首先上升,直到这个钢弹簧在更大的负荷状态挣脱其径向外部的贴靠。因此在这种运行方式中在总体效果上绝不能使整个弹簧体积供使用,而是总是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尽管这个问题通过在DE 4128868A1中规定的在钢弹簧与其径向外部贴靠之间的滑移元件得到有利的影响,但是不能被消除。因此在这种扭转减振器中,一方面存在不能充分利用的脱耦特性,另一方面由于阻尼装置的高度刚性存在有处在汽车相对频繁使用的转速范围中的固有频率。在此基本在1000至2000转/分钟之间的低转速范围内,在高转矩同时相应高的扭转振动激励时是特别临界的,由此在汽车中产生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构成扭转减振器的阻尼装置,使得在极端条件下也可以避免不期望的噪声。
这个目的按照权利要求1得以实现。通过使用以液态介质、如液压液充满的压力室,该压力室附属于弹簧系统的以气态介质、如空气充满的储存室,并连接在压力回路上,由此形成一种“有源的”液压气动弹簧系统,它按照权利要求提供这种可能性,即在由弹簧系统传递的转矩变化时,通过重新调整在压力室并由此在储存室中存在的压力,至少基本上触发使弹簧系统的特性曲线匹配于变化的转矩。对此在专业领域中区分成“全部有源”和“部分有源”的弹簧系统,其中在全部有源的弹簧系统的情况下,在由行驶引起发动机转矩变化时,立刻通过输送液态介质到压力室或者通过从压力室排出这种介质进行再调节,而在部分有源的弹簧系统的情况下,只在发动机转矩剧烈变化时才进行再调节,否则弹簧系统与没有再调节的无源弹簧系统类似地运行。因此部分有源的弹簧系统与全部有源的系统相比,由于明显减少调节过程的次数以及对高的再调节速度的受限要求而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在液态介质在压力回路与压力室之间移动时,可以以比全部有源的系统更低的通流速度工作。由此部分有源的弹簧系统的特征是微少的能量需求,以及只有限的对于液体介质储存器能力的需求或者甚至完全省去储存器。部分有源的弹簧系统与全部有源的弹簧系统相比也可以减小泵功率。
通过根据汽车和/或行驶状态重要的条件重新调节弹簧系统压力室中并由此弹簧系统的控制室中存在的压力,有利地实现弹簧系统特性曲线匹配于变化转矩。如果在此压力回路与可控制和/或调节装置、下面简称为“调节器”共同工作,则这种调节例如可以调取在汽车控制器中寄存的运行点,并据此起到总是根据汽车和/或行驶状态重要的条件以液态介质供给压力室。根据由此在压力室中含有的过压分别实现在以气态介质充满的储存室中含有的过压相对于环境机械宁调整,并由此调整给定弹簧系统特性曲线。由此对于在拉运行时由驱动器如内燃机曲轴导入到扭转减振器,或者在推运行时由从动器、如传动机构输入轴导入到扭转减振器里面的各种转矩,在弹簧系统中总是提供对应于这种转矩的特性曲线供使用,因此至少基本上总是在弹簧系统的全部压缩行程上提供使用。与纯无源作用的弹簧系统不同,其特性曲线这样确定,即它们随着可供使用的弹性行程在小的转矩时已经能够实现传导元件的相对移动,但是在最大转矩时还总是使用这个弹性行程,而在按照本发明的有源弹簧系统中,通过与各转矩的特性曲线匹配性实际上呈现“虚拟”的多倍弹性行程。这种扭转减振器的脱耦特性相应较高,其固有频率相应较低,该固有频率对于常见的行驶条件位于汽车的典型转速范围以外。
尽管扭转减振器的上述低固有频率,如果要产生谐振特性,可以使压力室中并由此使储存室中的压力升高到例如最大预应力的水平并且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由此至少很大程度地避免扭转减振器的相互间可旋转的传递元件的相对旋转运动。如果弹簧系统的压力和相关的预应力的降低一直延续经过给定的时间间隔,则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阻尼装置。同样有利的是,在缸体断开和在点火调节以下的阶次运行时,使压力室并由此使储存室中的压力提高到最大预应力的水平。
如果在持久的交替负荷的情况下通过压力提高与压力降低之间的持续转换完全排空位于弹簧系统与泵之间的供给储存器,则提供相同的过程方式,并且泵单独不能提供液态介质体积流,这对于保证快速跟随压力室中的所需压力变化是必需的。
对于这种过程方式,也可以选择或者附加地也可以对弹簧系统分别附设一个转角限动机构。这个转角限动机构与弹簧系统、尤其是与这个弹簧系统的缸体共同地设在扭转减振器的传递元件上,而在扭转减振器的相应另一传递元件上设置有与转角限动机构共同作用的触控元件,用于在缸体中可移动的控制活塞。如果现在在两个传递元件之间产生大的转角偏移,则触控元件相对于缸体在圆周方向上偏移,直到控制元件接触到转角限动机构,并由此结束两个传递元件的相对偏移。对这个转角限动机构有利地附设密封件,用于防止在两个传递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位置上排出气态和/或液态介质。
上述的供给储存器通过泵以液态介质充满。由于这个供给储存器存在这种可能性,即通过提供显著的体积流非常迅速地起到显著提高压力室中压力的作用。为了同样迅速且显著地降低压力室中的压力,可以在压力室与泵之间具有低压储存器。在上述储存器与压力室之间有利地具有执行机构、如阀门,其通流宽度为了影响压力升高或压力降低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回路施加影响。
在按照本发明的扭转减振器中,尽管其特别大的弹性行程作用,但是弹簧系统的实际结构空间需求与其质量惯性矩一样微小。不考虑这种本来就存在的优点还可以使弹性行程不损失上述优点地进一步加大,即设有使弹簧系统的储存室加大的附加储存室,它与储存室处于压力连接。可以使适配于各转矩的弹簧刚度设计得相应微小,由此可以实现极好的脱耦特性。
有利地通过至少一个旋转执行机构,在压力回路的至少基本上位置固定的压力回路部分与追踪着传递元件围绕着公共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的弹簧系统之间建立压力连接。这个旋转执行机构有利地具有导压元件,它或者附属于驱动器但是也可以附属于从动器。
在外部的压力回路部分附属于从动器的时候需要至少两个旋转执行机构,即在压力回路部分与从动器之间的第一旋转执行机构和在从动器与相应的传递元件、优选驱动端的传递元件之间的第二旋转执行机构。为了使液态介质传导到弹簧系统里面可以使用附属于驱动端的传递元件的输入管道。
所述弹簧系统通过用于气态介质的允许弹簧作用的储存室构成,因此下面简称为“气弹簧”。尽管气弹簧需要基本压力,并因此必需具有由系统引起的最低预应力,但是可以产生相应于无预应力的弹簧的特性,当两个气弹簧相互间相反作用地设置的时候。由于这个措施不仅可以对最小的转矩变化做出反应,而且还使扭转减振器相同地不仅适用于拉运行而且适用于推运行。
也可以有利地使各弹簧系统的每个缸体不仅用于拉运行而且用于推运行。为此例如从缸体的中心部位开始、镜像对称地设置缸体室的单个元件,如控制活塞、密封室和附加分隔活塞,并且通过公共的控制室相互分开。两个缸半体的元件同样可以公共地是压力室以及位于压力室与储存室之间的分隔活塞,必要时也可以是附属于储存室的附加储存室。在此有利地使两个缸半体的单个元件轻质量地构成,用于一方面在导入扭转振动时并且另一方面在要被传递的转矩快速变化时可以低惯性地反应,并且为了另一方面也限制整个缸体容纳部的惯性。在此有利地使控制活塞薄壁地构成。
所述弹簧系统可以与驱动端的传递元件和/或从动端的传递元件处于功能连接。在此有利地不仅使相应缸体的以气态介质充满的缸体室,而且使以液态介质充满的压力室至少基本设置在驱动端的传递元件中,而调节压力室中压力的压力设定装置基本设置在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中。
按照压力设定装置的有利扩展结构,可以使这个压力设定装置通过液体排出器构成,它可移动地、例如可相对旋转或在圆周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作为压力室的液体接收部里面,或者也可以通过压力变化在附属于压力室的压力室接头上。
因为所述弹簧系统具有至少一个以液态介质充满的压力室和至少一个以气态介质充满的储存室,因此这些腔室分别通过分隔活塞、必要时也通过附加分隔活塞相互隔绝。此外相应压力室的粘滞介质负责建立压力,也负责可能附属于分隔活塞或附加分隔活塞的密封件的润滑。密封润滑的主要意义是,使密封件的“起动转矩”最小化、即,使那个转矩,从该转矩开始分隔活塞不再由于摩擦通过密封件粘附在从属的室壁上,而是脱离这个室壁。由此可以使分隔活塞在最小的交替负荷变化时已经轻柔地偏移。
可以适宜地轴向在扭转减振器的传递元件之间设有轴向蓄能器,例如在具有用于从属的弹簧系统的触控元件的触控元件支架与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之间。由此使触控元件支架并由此使控制元件在向着驱动器一侧的方向上预紧,这对于通过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容纳弹性加载的摩擦耦联器时是有利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以有利地使弹簧系统的缸体在圆周方向上可移动地容纳在支承装置里面,该支承装置具有相对于两个传递元件的相对旋转性,并且相对于传递元件定心。该支承装置具有用于至少一个传递元件、在此优选驱动端的传递元件的触控元件的透卡部。在缸体的这种容纳中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只通过一个控制活塞实现两个可能的旋转方向,即在拉运行和在推运行时的旋转方向,其措施是代替否则设置在缸体中的附加控制活塞,使整个缸体可以在圆周方向上移动。为此使每个缸体构造有定心段,通过该定心段,缸体可以在径向和轴向定位在支承装置里面,但是在圆周方向上能够执行相对于定心段的相对移动。在这种结构中,弹性行程或者通过控制活塞相对于包围着控制活塞的缸体进行移动借助于传递元件的控制元件实现,或者通过缸体相对于控制活塞移动借助于其它相应传递元件的触控元件实现。
总之,通过这个实施例,除了所述的第二控制活塞以外,也可以加载附属于这个控制活塞的密封室以及同样附属于这个第二控制活塞的分隔活塞。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压力室的主压力室部分在其圆周侧的端部上分别具有控制活塞,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压力室通道与压力室的附加压力室部分连接,它通过密封室和分隔活塞与储存室处于功能连接。在此,由导压元件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在主压力室部分中导引的液体管道分别在至少一个控制活塞的延伸部位中借助于压力室接头不可移动地得以接收。在这个实施例中,压力设定装置仅仅液压地起作用,因此在储存室中本来就存在的分隔活塞完全承担对包含在储存室中粘滞介质进行压缩。因此可以省去在储存室中的另一分隔活塞。
附图说明
借助于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以分解图示出具有液压气动弹簧系统的扭转减振器,其中压力设定装置通过液体排出器构成,
图2示出在图1中通过视线A看到的扭转减振器的视图,
图3示出在图2中通过视线B看到的扭转减振器的视图,
图4示出按照图2中的剖切线IV-IV的剖视图,
图5示出按照图3中的剖切线V-V的剖视图,
图6示出按照图2中的剖切线VI-VI的剖视图,
图7示出按照图3中的剖切线VII-VII的剖视图,
图8简示出用于以液态介质供给弹簧系统的压力回路,
图9示出弹簧系统的特性曲线图,
图10以分解图示出扭转减振器以及弹簧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11以剖视图示出从图10中的视线A看到的扭转减振器的驱动端的传递元件,
图12与图11相同,但是具有扭转减振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13示出按照图2中的剖切线XIII-XIII的扭转减振器的视图,
图14与图11相同,但是具有扭转减振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15示出按照图14的剖切线XV-XV的扭转减振器的视图,
图16示出在按照图10和11的扭转减振器的实施例中从图10的视线A看去的粘滞介质的输送路径图,
图17示出按照图16中的剖切线XVII-XVII的扭转减振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7示出扭转减振器2,如同由图4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它通过连接元件4固定在有利地通过内燃机曲轴3构成的驱动器1上。该连接元件4透卡径向法兰5的空隙5,该法兰与圆周环42和封闭盖44一起构成液体容纳室18,该液体容纳室包围液体排出器20。此外径向法兰5在径向内部部位中具有初级盘毂7,它通过轴承54使液体排出器20在液体排出器20的次级盘毂8上定心并轴向定位。
在液体容纳室18上径向包围着这个液体容纳室18固定有缸体容纳部15,该缸体容纳部15包围有齿缘9并用于容纳液压气动弹簧系统14,该液压气动弹簧系统14以缸体12(图5)的形式构成,该缸体12在横截面中具有圆形的缸体室13(图6)。在图5中所示的扭转减振器2的实施例中,沿着圆周具有四个这样的缸体12,其中每两个缸体分别相互间相反地起作用,由此分别使一个缸体12位于拉运行的第一偏移方向,而使另一缸体12位于推运行的第二偏移方向。相同的状况适用于两个其余的缸体12。
每个弹簧系统14由以气态介质、如空气充满的储存室32、以液态介质、如液压液充满的压力室27的压力室部分29和借助密封件22使两个腔室27、32相互间隔绝的分隔活塞30构成,该分隔活塞在其几何形状上至少基本适配于缸体室13的横截面形状。还要补充地指出,各储存室32分别具有用于充满或排出气态介质的储存室接头33,并且每两个相互间相反作用的储存室32通过位置固定的分隔壁36相互隔绝。
压力室部分29通过各一个储存室通道35与压力室27的压力室部分28处于连接。该压力室部分28在径向方向上在液体容纳室18的圆周环42与液体排出器20的容纳环46之间延伸。在圆周方向上,压力室部分28在液体排出元件23与液体控制元件24之间延伸,该液体排出元件23位于容纳环46上并且朝着圆周环42的方向延伸,而液体控制元件24位于圆周环42上并且朝着容纳环46的方向延伸。压力室部分28作为压力室27的主压力室部分,而压力室部分29作为附加压力室部分。在详细描述以粘滞介质供给压力室27之前,要指出,液体接收部20用于抗扭转地联结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56,该振动质量块具有摩擦面57,在其上以公知的并因此未示出的方式使摩擦离合器的离合器片置于贴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摩擦离合器的压合状态实现驱动器1与从动器86之间的转矩传递,或者在摩擦离合器的断开状态中断转矩传递。例如由DE 102004012425A1已知这种摩擦离合器连同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因此这个公开内容应该在内容方面作为写入本发明的内容。通过驱动器1结合液体容纳室18和缸体容纳部14包括齿缘9,能够形成扭转减振器2的驱动端传递元件88,而通过液体排出器18结合从动端振动质量块56、未示出的摩擦离合器、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04和从动器86形成扭转减振器2的从动端传递元件92。两个传递元件88、92分别相对于基本相同的旋转轴线99定心。
前面所示的齿缘9在驱动端传递元件88上的布置由于下面的原因是有利的:在起动过程中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偏移,而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不动地起作用。由此触发液态介质从供给储存器136的再泵浦,由此提高弹簧系统14中的预应力。这样调整这个预应力,使得通过弹簧系统14支持起动过程。但是如果不期望这种效果,也可以选择使齿缘9位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上。
所述压力室27、在此尤其是主压力室部分28通过输入管道34与液体管道38和39(图6和7)分别连接到位于压力回路部件109里面的径向通道112上,它与呈传动机构输入轴84形式的用作为导压元件85的从动器86的、用作为集成压力管道108的通流通道50、51(图4)处于压力连接。该通流通道50、51在另一端分别通过压力回路部件101的一个径向通道106与输入管道100处于压力连接,该输入管道100通过液体管道102和103构成。从动端的压力回路部件101与从动器86共同起作用作为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而驱动端的压力回路部件109与从动器共同起作用作为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
所述扭转减振器2通过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与压力回路120的在图8中仅仅示意地表示的压力回路部分121共同起作用。在此在入流侧液体管道102通过执行机构142、而液体管道103通过执行机构143连接到执行机构144,该执行机构在它那一侧通过供给储存器136连接到泵138的压力输出D上,在供给储存器136中可以建立给定的过压,其中泵138与电机形式的泵驱动器139连接。泵138的第一抽吸接头S1与压力源152连接,并且第二抽吸接头S2与执行机构145连接。该执行机构145或者通过执行机构146与液体管道102连接,或者通过执行机构147与液体管道103连接。但是也可以选择使执行机构146和147通过执行机构148连接到低压储存器132上,它通过执行机构149与泵138的第二抽吸接头S2连接。所有的执行机构142至149以及泵驱动器139和传感器150都连接到控制和/或调节装置129、下面简称为调节器129上,其中传感器150固定在液体容纳室20上,用于显示液体容纳室20针对液体容纳室20的相对偏转位置。在调节器129接收传感器150的信号期间,它通过信号输出确定泵驱动器139的运行方式以及执行机构142至149的电磁体的开关位置。在此通过执行机构142和144构成第一执行机构组122,通过执行机构143和144构成第二执行机构组123,通过执行机构145和146构成第三执行机构组124,并且通过执行机构145和147构成第四执行机构组124。
在下面的对气弹簧系统14结合压力回路120的工作原理描述中对于附属于拉运行的气弹簧系统14元件的标记符号附加下标“a”,而对于附属于推运行的气弹簧系统14元件的标记符号附加下标“b”。以相同的方式在图8中示出气弹簧系统14的元件,其中气弹簧系统14在这个附图中仅仅示意地示出。
在拉运行中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和相关的液体容纳室18在力作用于液体排出器20的方向上偏移,该力在图8中通过箭头以标记Z表示。由此使在压力室27a中含有的粘滞介质朝着储存室32a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分隔活塞30a朝着分隔壁36的方向移动。由此压缩在储存室32a中含有的气态介质,缓冲导入的转矩。相反在推运行中,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和相关的液体排出器20在力作用于液体排出器20的方向上移动,该力在图8中通过箭头以标记S表示。由此使在压力室27b中含有的粘滞介质储存室32b的方向移动,同时使分隔活塞30b朝着分隔壁36的方向移动。由此压缩在储存室32b中含有的气态介质,缓冲导入的转矩。
为了提高压力室27a中的压力,第一执行机构组122的执行机构142和144通过调节器129调整到接通,由此使积聚在供给储存器136中的粘滞介质导入到压力室27a里面,并由此使分隔活塞30a朝着分隔壁36的方向移动。由此也提高储存室32a中的压力,因此产生更高弹簧刚度的效果。在这个状态中,第三执行机构组124的执行机构145和146调整到其截止位置,在该位置上阻止粘滞介质通过。在这个过程期间,泵138可以通过其第一抽吸接头S1从压力源152接收新鲜的粘滞介质,保证供给储存器136的再充满。
而为了降低压力室27a中的压力,使第一执行机构组122的执行机构142和144运动到其截止位置,而第三执行机构组124的执行机构145和146调整到接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三执行机构组124和第二抽吸接头S2从压力室27a中吸出粘滞介质,用于通过泵138输入到供给储存器136和/或压力源152。但是也可以选择使粘滞介质通过执行机构146和148输入到低压储存器132并且从那里通过执行机构149输入到泵138的第二抽吸接头S2,在那里吸出介质。通过低压储存器132可以使加速压力室27a中吸出粘滞介质。通过这个措施降低储存室32a中的压力,由此产生更低弹簧刚度的效果。
为了提高压力室27b中的压力第二执行机构组123的执行机构143和144通过调节器129调整到接通,由此使积聚在供给储存器136中的粘滞介质导入到压力室27b里面,并由此使分隔活塞30b朝着分隔壁36的方向上移动。由此也提高储存室32b中的压力,因此产生更高弹簧刚度的效果。在这个状态中,第四执行机构组125的执行机构145和147调整到其截止位置,在该位置上阻止粘滞介质通过。在这个过程期间泵138可以通过其第一抽吸接头S1从压力源152接收新鲜的粘滞介质,保证供给储存器136的再充满。
而为了降低压力室27b中的压力使第二执行机构组123的执行机构143和145运动到其截止位置,而第四执行机构组125的执行机构145和147调整到接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第四执行机构组125和第二抽吸接头S2从压力室27b中吸出粘滞介质,用于通过泵138输入到供给储存器136和/或压力源152。但是也可以选择使粘滞介质通过执行机构146和148输入到低压储存器132并且从那里通过执行机构149输入到泵138的第二抽吸接头S2,在那里吸出介质。通过低压储存器132可以加速通过第四执行机构组125从压力室27b中吸出粘滞介质。通过这个措施降低储存室32b中的压力,由此产生更低弹簧刚度的效果。
通过压力回路120的输入管道100的液体管道102或103导入的气态介质在通流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图4)以后,在从动器86的集成压力管道108的通流通道50、51中继续导入到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用于从这个旋转执行机构通过输入管道34的液体管道38,39(图7)进入弹簧系统14。在此由于导入的液态介质在压力室27中的压力升高越高,那么由于分隔活塞30(图5)朝着分隔壁36方向的移动在弹簧系统14的储存室32中的气态介质的压力升高就越高,并由此也使这个弹簧系统14的转矩传递能力越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在图9中所示的弹簧系统14的各个特性曲线匹配于要被传递转矩的从属转矩参数。通过这种适配性,分别实现最佳地附属于以直线呈现的负荷状态的特性曲线,由此实际上在弹簧系统14能够提供这种特性曲线的整个弹性行程都可供用于缓冲可能的由交替负荷引起的扭转振动。当然通过压力室27中并因此在储存室32中的更高压力平衡负荷增加并由此实现更高的特性曲线,而通过降低压力室27中并因此在储存室32中的压力平衡负荷减小,这导致实现更低的特性曲线。要附加地指出,图9以各转矩M与通过弹簧系统14提供的偏转角
Figure A20068004582200191
的关系示出特性曲线。通过给定的较大分级或者至少基本连续地实现单个特性曲线之间的过渡。
图10和11以及16和17示出扭转减振器2的另一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扭转减振器2如同由图10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通过连接元件4固定在有利地通过内燃机曲轴3构成的驱动器1上。该连接元件4透卡径向法兰5,它与轴向凸缘21和盖元件73共同构成弹簧系统14的容纳室80。该径向法兰5在径向内部部位具有初级盘毂7,它通过轴承54使触控元件支架58在触控元件支架58的次级盘毂8上定心并轴向定位。
与径向法兰5抗扭转连接的缸体容纳部15被容纳室80包围,缸体容纳部15为了容纳两个弹簧系统14具有径向外部的、基本环形的容纳壳62和径向内部的、同样基本环形的附加容纳壳70。如图11详细示出的那样,每个弹簧系统14具有一个缸体12,缸体12具有基本上为圆形横截面(图17)的缸体室13。如图11详细示出的那样,在缸体室13中,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在端部布置有在圆周方向上可移动的控制活塞17,控制活塞17分别由空心管78构成,空心管78在其面对储存室32的端部上配有活塞冲头(Kolbenstempel)25,其中这个空心管78以围绕扭转减振器2的旋转轴线99的预定曲率构成。由于这个曲率使圆周方向上的各控制活塞17能在以相同曲率构成的缸体室13中沿圆周方向移动,只要通过位于径向法兰5上的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实现各控制活塞17的圆周加载。为此使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通过第一透卡开口64伸进容纳壳62里面。在各控制活塞17的背离活塞冲头25的侧面上实现控制活塞17通过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的加载。
在容纳壳62中相对于第一透卡开口64的径向错位地设有第二透卡开口66,它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与第一透卡开口64不同的延展宽度,在所示情况下更大的延展宽度。因此使两个透卡开口64、66的各圆周侧的端部153、154位于容纳壳62的不同圆周部位上。第二透卡开口66被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9透卡,其中触控元件49位于触控元件支架58上。由于在各触控元件37、49与各从属的透卡开口64、66的圆周侧端部153、154之间相应给定的圆周间隙,于是给定了驱动端的缸体容纳部15及由此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相对于从动端的触控元件支架58及由此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之间的相对旋转偏移,从而使透卡开口64、66的圆周侧端部153、154作为传递元件88、92之间的止挡起作用。
与各控制活塞17的活塞冲头25相邻地分别连接有各一个以粘滞介质充满的密封室61和各一个附加分隔活塞48,附加分隔活塞48的背离密封室61的侧面邻接于储存室32的对于两个控制活塞17公共的主储存室部分59。这个主储存室部分59通过控制室通道35与附加储存室部分60邻接,它与分隔活塞30和压力室27共同地包含在附加容纳壳70里面。在此分隔活塞30如上所述用于使以粘滞介质充满的压力室27相对于以气态介质充满的储存室32隔绝。相同的任务也适用于附加分隔活塞48。在此密封室62提供使储存室32相对于扭转减振器2周围环境密封的粘滞介质,它还作为附加分隔活塞48、尤其是各控制活塞17的润滑剂供使用。
如同图16和17详细示出的那样,在缸体容纳部15的一个压力室27上连接液体管道38,并且在缸体容纳部15的另一压力室27上连接液体管道39。两个液体管道38、39作为输入管道34,并且通过其背离压力室27的端部连接在作为液态介质分配器的第二压力回路部件109上。这个压力回路部件具有径向通道112,它们导引到在导压元件85中延伸的集成压力管道108,其中在这里导压元件85通过从动器86构成。通过使第二压力回路部件109结合导压元件85形成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在这里未示出第一旋转执行机构,但是在相对于扭转减振器2的空间布置方面以及在与压力回路120的外部压力回路部分121的连接方面,与借助于图4和8示出的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一致。
在弹簧系统14的这个实施例中,每个缸体12的控制活塞17之一在拉运行时通过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促动,而缸体12的其他控制活塞17在推运行时促动。
在拉运行中扭转振动时,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及由此相应控制活塞17、例如在图11上面示出的右侧缸体12的控制活塞17通过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更深地推进到缸体室13里面,由此压缩在储存室32中包含的气态介质,直到在导入的转矩与储存室32中的压力之间产生平衡。相反对于在推运行中扭转振动时,使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及由此相应控制活塞17、即在图11中下部示出的右侧缸体12的控制活塞17通过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9更深地推进到缸体室13里面,并由此仍然压缩在储存室32中包含的气态介质,直到在导入的转矩与储存室32中的压力之间产生平衡。
因为在图11中缸体容纳部15的左侧缸体12与上述的缸体12相同地起作用,因此无需重复解释。
为了提高压力室27中的压力,通过未示出的第一旋转执行机构以及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使粘滞介质输入到压力室27里面,而为了降低压力则排出粘滞介质。因此在扭转减振器2的这个实施例中输入管道34与在图8中所示的压力回路120相结合承担压力,给定装置127的功能。通过提高压力室27中及由此储存室32中的压力产生更高弹簧预应力以及更高弹簧刚度的效果,而通过降低压力室中的压力产生更低的弹簧预应力以及更低的弹簧刚度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在图9中所示的弹簧系统14的各特性曲线匹配于被传递转矩的从属转矩参数。由此实际上在弹簧系统14能够提供这种特性曲线的整个弹性行程都可供用于缓冲可能的由交替负荷引起的扭转振动。当然通过压力室27中并因此在储存室32中的更高压力平衡负荷增加并由此实现更高的特性曲线,而通过降低压力室27中并因此在储存室32中的压力平衡负荷减小,这导致实现更低的特性曲线。在这里也可以通过可给定的较大分级或者至少基本连续地实现单个特性曲线之间的过渡。
在图12和13中示出扭转减振器2的另一实施例。因为与按照图10和11的实施例相比,以相同的功能性每个缸体12节省了一个控制活塞17以及从属的附加分隔活塞48,因此这些缸体12必需相对于活塞容纳部15并因此相对于使这个活塞容纳部15抗扭转地固定住的传递元件、在所示情况下即从动端的传递元件88是可以相对运动的。为此使各缸体12容纳在支承装置82里面,支承装置82通过轴承155(图13)、在所示情况下通过滚动轴承在驱动端传递元件88的与径向法兰5抗扭转地连接的支承环156上定心并轴向定位,但是能够围绕旋转轴线99进行相对旋转运动。相对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也存在相对旋转运动性,其中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通过其次级盘毂8可旋转地设置在驱动端传递元件88的初级盘毂7上。
不仅在径向法兰5上而且在与径向法兰抗扭转连接的盖元件73上分别设有弯曲部157、158,它们作为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并且通过其自由端伸进支承装置82的透卡部93里面,用于加载相邻的控制活塞17,并且使控制活塞17例如在拉运行时更深地移动到缸体室13里面。对于弹簧系统14在相反旋转方向偏移,即在推运行时,使整个缸体12移动,确切地说通过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9,它作用于各缸体12的定心段94上。如果触控元件37、49分别与从属的槽共同作用,则改善各触控元件37、49的嵌接可靠性,其中对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分别附设第一槽95,并且对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5分别附设第二槽96。
图14和15示出扭转减振器2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缸体容纳部15形成驱动端传递元件88的抗扭转的组成部分。该缸体容纳部15具有容纳壳62以及附加容纳壳70,其中两个容纳壳62和70相互间径向设置。附加容纳壳70在其缸体室13的圆周侧端部上分别容纳控制活塞17,并且作为压力室27的主压力室部分28,而在容纳壳62中设有压力室27的附加压力室部分29以及分隔活塞30。在这个实施例中,弹簧系统14的控制仅仅液压地实现,缸体容纳部15的两个缸体12中的每个缸体仅仅对于一个旋转方向、即对于拉运行或推运行是有效的。
附图标记列表
1驱动器
2扭转减振器
3曲轴
4连接元件
5径向法兰
6空隙
7初级盘毂
8次级盘毂
9齿缘
12缸体
13缸体室
14弹簧系统
15缸体容纳部
17控制活塞
18液体接收部
20液体排出器
21轴向凸缘
22密封件
23液体排出元件
24液体积聚元件
25活塞冲头
27压力室
28主压力室部分
29附加压力室部分
30分离活塞
31阻尼装置
32储存室
33储存室接头
34输入管道
35储存室通道
36分隔壁
37驱动端的触控元件
38液体管道
39液体管道
42圆周环
44封闭盖
46容纳环
48附加分隔活塞
49从动端的触控元件
50通流通道
51通流通道
54轴承
56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
57摩擦面
58触控元件支架
59主储存室部分
60附加储存室部分
61密封室
62容纳壳
64第一透卡开口
66第二透卡开口
68压力室通道
70附加容纳壳
72压力室接头
73盖元件
74轴向蓄能器
75支撑面
76转角限动机构
78空心管
80容纳室
82支承装置
84传动机构输入轴
85导压元件
86从动器
88驱动端的传递元件
92从动端的传递元件
93透卡部
94定心段
95第一槽
96第二槽
98第一旋转执行机构
99旋转轴线
100输入管道
101第一压力回路部件
102液体管道
103液体管道
106径向通道
108集成的压力管道
109第二压力回路部件
112径向通道
114第二旋转执行机构
120压力回路
121外部的压力回路部分
122第一执行机构组
123第二执行机构组
124第三执行机构组
125第四执行机构组
127压力设定装置
129控制和/或调节装置
132低压储存器
136供给储存器
138泵
139泵驱动器
142,143执行机构
144,145执行机构
146,147执行机构
148,149执行机构
150传感器
152压力源
153圆周侧的端部
154圆周侧的端部
155轴承
156惯性环
157弯曲部
158弯曲部

Claims (57)

1.扭转减振器,具有与驱动器连接的驱动端的传递元件、能与从动器置于功能连接的、相对于上述驱动端传递元件可旋转偏移的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以及位于上述两个传递元件之间的具有弹簧系统的阻尼装置,该弹簧系统用于在驱动端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之间传递转矩并具有至少一个含有气态介质的储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的相应储存室(32)与压力回路(120)的从属的、含有液态介质的压力室(27)处于功能连接,其中通过上述压力回路(120),至少在要被传递的转矩变化时,借助于在相应压力室(27)中的压力的重新调整,至少基本上能触发使弹簧系统(14)的特性曲线匹配于变化转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应压力室(27)通过至少一个传递元件(88)来容纳,而外部的压力回路部分(121)设置在传递元件(88、92)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外部的压力回路部分(121)通过至少一个旋转执行机构(98,114)通过相互间能相对运动的压力回路部件(101,85;109,85)与相应的力室(27)处于压力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外部的压力回路部分(121)具有至少一个泵(138),该泵通过输入管道(100)和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与导压元件(85)处于压力连接;并且该导压元件(85)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与至少一个在相应压力室(27)中导引的输入管道(34)压力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元件(85)具有集成的压力管道(108)作为两个压力旋转执行机构(98,114)之间的压力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元件(85)通过从动器(86)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由导压元件(85)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在相应压力室(27)中导引的输入管道(34)具有在其数量上取决于压力室(27)数量的液体管道(38,39)。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由导压元件(85)通过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导引到泵(138)的输入管道(100)具有在其数量上取决于压力室(27)数量的液体管道(102,103)。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旋转执行机构(98)具有压力回路部件(101),该压力回路部件是外部压力回路部分(121)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具有压力回路部件(109),该压力回路部件是容纳着压力室(27)的传递元件(92)的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回路(120)的压力室(27)通过至少一个分隔活塞(30)与弹簧系统(14)的相应储存室(32)处于压力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活塞(30)在相应弹簧系统(14)的至少一个包含在缸体容纳部(15)中的缸体(12)的缸体室(13)中布置成沿缸体室(12)的延展方向可移动的,并与密封件(22)共同作用,通过该密封件,至少限制了压力室(27)中的粘滞介质与储存室(32)中的气态介质的交换。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给弹簧系统(14)附设至少一个调整相应压力室(27)中压力的压力设定装置(127),用于给定弹簧系统的储存室(32)中存在的压力。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室(13)与弹簧系统(14)的压力室(27)或至少主压力室部分(28)一样在圆周方向上基本是环形的。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14)的缸体室(13)与压力室(27)一样至少基本容纳在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里面,而用于调整压力室(27)中压力的压力设定装置(127)至少基本附属于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31)对于传递元件(88、92)的每个旋转偏移方向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弹簧系统(14),该弹簧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储存室(32)、分隔活塞(30)以及带压力室(27)的缸体(12),并且两个旋转偏移方向的弹簧系统(14)相互间相反地起作用。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31)的弹簧系统(14)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压力室(27),该压力室分成主压力室部分(28)和附加压力室部分(29),其中两个压力室部分(28,29)通过至少一个储存室通道(35)相互间处于压力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应压力室(32)具有压力室接头(72),用于匹配在压力室(27)中含有的、通过液态介质产生的压力。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压力室(27)的主压力室部分(28)通过液体接收部(18)和能够相对于这个液体接收部相对运动的、用作压力设定装置(127)的液体排出器(20)来界定,其中该液体排出器具有至少一个起到控制活塞(17)作用的、朝着液体接收部(18)方向延伸的液体排出元件(23),并且液体接收部(18)具有至少一个朝着液体排出器(20)方向延伸的且在功能上附属于液体排出元件(23)的液体积聚元件(24)。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室(27)的附加压力室部分(29)与储存室(32)和在弹簧系统(14)的相应缸体(12)的缸体室(13)中将两个腔室(27,32)相互隔绝的分隔活塞(30)共同地设置。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接收部(18)径向与缸体容纳部(15)相邻地设置,并且与缸体容纳部(15)一样抗扭转地与传递元件(88)连接,而液体排出器(20)在液体接收部(18)的背离于缸体容纳部(15)的一侧上径向与该液体接收部相邻地设置,并抗扭转地与其它相应传递元件(92)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接收部(18)与缸体容纳部(12)一样抗扭转地设在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上,而液体排出器(20)用于抗扭转地连接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
23.如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由导压元件(85)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在相应压力室(27)中导引的液体管道(38,39)借助于压力室接头(72)不可活动地设在液体排出器(20)上。
24.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接收部(18)直接固定在驱动器(1)上,并且借助于轴承(54)使液体排出器(20)定心以及轴向固定。
25.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附属于传递元件(88、92)的第一旋转偏移方向的压力室(27)为了提高压力通过第一执行机构组(122)与泵(138)连接,并且附属于传递元件(88、92)的第二旋转偏移方向的压力室(27)为了提高压力通过第二执行机构组(123)与泵(138)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执行机构组(122,123)中的每个组分别通过用于粘滞介质的供给储存器(136)连接到泵(138)上。
27.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储存器(136)能够与泵(138)的压力侧(D)置于压力连接。
28.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附属于传递元件(88、92)的第一旋转偏移方向的压力室(27)为了降低压力通过第三执行机构组(124)与泵(138)连接,并且附属于传递元件(88、92)的第二旋转偏移方向的压力室(27)为了降低压力通过第四执行机构组(125)与泵(138)连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执行机构组(124,125)中的每个组分别通过用于粘滞介质的低压储存器(132)连接到泵(138)上
30.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储存器(132)能够与泵(138)的抽吸侧(S2)置于压力连接。
31.如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138)的另一抽吸侧(S1)能够与压力介质储存器(152)处于压力连接。
32.如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执行机构组(122至125)的至少一个执行机构(142至149)以及泵(138)的泵驱动器(139)与控制和/或调节装置(129)连接,并且能够通过这个控制和/或调节装置调节其相应作用位置。
33.如权利要求1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确定了液体排出器(20)相应位置的传感器(150)与控制和/或调节装置(129)连接。
34.如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储存室(32)具有储存室接头(33),用于匹配在储存室(32)中含有的、通过气态介质产生的压力。
35.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具有至少一个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而从动端的传递元件(92)具有至少一个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9),它们在两个弹簧系统(14)的各两个具有相反作用方向的控制活塞(17)之间作用,并相互独立地分别与两个弹簧系统(14)的控制活塞(17)置于功能连接。
36.如权利要求1至18和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活塞(17)在弹簧系统(14)的相应缸体(12)的缸体室(13)中设置成沿圆周方向能移动的,并且通过相应从属的、以液态介质充满的密封室(61)和使这个密封室相对于储存室(32)密封的附加分隔活塞(48)作用在相应的储存室(32)上,该储存室在另一端至少通过分隔活塞(30)和压力室(27)来界定。
37.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3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弹簧系统(14)的至少一个缸体(12)分别容纳在传递元件(88)的至少一个基本环形的容纳壳(62)里面
38.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传递元件(88)的容纳壳(62)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驱动端的触控元件(37)的第一透卡开口(64),和至少一个用于从动端的触控元件(49)的第二透卡开口(66)。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触控元件(37,49)的透卡开口(64、66)以相互间的径向错位设置在传递元件(88)的容纳壳(62)中。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用于触控元件(37,49)的透卡开口(64、66)构造有圆周侧的转角限动机构(76),用于相对于容纳壳(62)限定触控元件(37,49)。
41.如权利要求38、39或40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活塞(17)起到相对于用于触控元件(37,49)的透卡开口(64、66)密封相应缸体室(13)的作用。
42.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对至少基本环形的容纳壳(62)附设至少基本同样环形的附加容纳壳(70),该附加容纳壳与容纳壳(62)共同地包围储存室(32),并且形成相应缸体(12)。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14)的储存室(32)分别分成主储存室部分(59)和附加储存室部分(60),其中两个储存室部分(59,60)借助于至少一个储存室通道(35)相互间处于压力连接。
44.如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个储存室部分(59,60)附属于容纳壳(62),而相应径向其他储存室部分(60)附属于附加容纳壳(70)。
45.如权利要求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62)和附加容纳壳(70)相互间径向设置。
46.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压力室接头(72)不可活动地固定在容纳壳(62)或者附加容纳壳(70)上。
47.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62)和/或附加容纳壳(70)分别抗扭转地附属于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并且驱动端的传递元件(88)借助于轴承(54)使包括有从动端触控元件(49)的触控元件支架(58)定心以及轴向固定。
48.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元件支架(58)用于抗扭转地接纳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56)。
49.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在触控元件支架(58)与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56)之间设置有盖元件(73),该盖元件与从动端的振动质量块(56)一样分别设有用于轴向蓄能器(74)的支撑面。
50.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14)的相应缸体(12)为了形成双向缸体具有两个相互间相反作用的控制活塞(17),这些控制活塞与共用的压力室(27)共同作用。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给相应缸体(12)的每个控制活塞(17)分别附设有附加分隔活塞(48)和设置在附加分隔活塞与控制活塞(17)之间的密封室(61)。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缸体(12)的控制活塞(17)分别通过空心管(78)构成,该空心管围绕着传递元件(88、92)的旋转轴线(99)具有给定的曲率,并且在其分别面对储存室(32)的侧面上借助于活塞冲头(25)封闭。
53.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2)在圆周方向上可移动地容纳在支承装置(82)里面,该支承装置具有相对于两个传递元件(88、92)的相对旋转性,并相对于传递元件(88、92)定心,其中该支承装置(82)具有用于至少一个传递元件(88)的触控元件(37)的透卡部(93)。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2)分别通过定心段(94)径向和轴向定位在支承装置(82)中。
55.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段(94)分别具有缸体(12)的至少一个压力室接头(72)。
56.如权利要求1至18或35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段(94)和/或控制活塞(17)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嵌接触控元件(37,49)的槽(95,96)。
57.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力室部分(28)在其圆周侧端部(153、154)上分别具有控制活塞(17),并且借助于至少一个压力室通道(68)与附加压力室部分(29)连接,该附加压力室部分通过密封室(61)和分隔活塞(30)与储存室(32)处于功能连接。
58.如权利要求1至18或57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由导压元件(85)通过第二旋转执行机构(114)在主压力室部分(28)中导引的液体管道(38,39)分别借助于压力室接头(72)不可活动地设在控制活塞(17)中至少一个控制活塞的延伸部位中。
CN2006800458225A 2005-12-08 2006-11-25 扭转减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58531.0 2005-12-08
DE102005058531A DE102005058531A1 (de) 2005-12-08 2005-12-08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PCT/EP2006/011314 WO2007065569A1 (de) 2005-12-08 2006-11-25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970A true CN101321970A (zh) 2008-12-10
CN101321970B CN101321970B (zh) 2010-11-03

Family

ID=3777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582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1970B (zh) 2005-12-08 2006-11-25 扭转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33529A1 (zh)
EP (1) EP1957826B1 (zh)
JP (1) JP2009518593A (zh)
CN (1) CN101321970B (zh)
AT (1) ATE492745T1 (zh)
DE (2) DE102005058531A1 (zh)
WO (1) WO20070655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8501A (zh) * 2016-12-21 2019-08-02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扭转减振装置
CN110715016A (zh) * 2019-10-29 2020-01-21 吉林大学 多液室环状液压扭振减振器
CN112096782A (zh) * 2020-08-11 2020-12-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减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4818A1 (de) * 2004-07-30 2008-08-15 Windtec Consulting Gmbh Triebstrang einer windkraftanlage
DE102006048885A1 (de) 2006-10-17 2008-04-24 Zf Friedrichshafen Ag Drehdurchführ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06059880A1 (de) 2006-12-19 2008-06-26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6061342A1 (de) * 2006-12-22 2008-06-26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6061343A1 (de) 2006-12-22 2008-06-26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7051257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7054567A1 (de) 2007-11-15 2009-05-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7054570A1 (de) * 2007-11-15 2009-05-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08015817A1 (de) * 2008-03-27 2009-10-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08041375A1 (de) * 2008-03-27 2009-10-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odynamische Kopp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Drehmomentwandler
DE102008016039A1 (de) * 2008-03-28 2009-10-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08017402A1 (de) * 2008-04-05 2009-10-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insbesondere für d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08001495A1 (de) * 2008-04-30 2009-11-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Druckfluidversorgung für eine Druckfluid-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202008007303U1 (de) * 2008-05-30 2009-10-08 Asturia Automotive Systems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DE202008012811U1 (de) * 2008-09-26 2010-03-04 Asturia Automotive Systems Ag Hydraulischer Torsionsdämpfer mit elastischem Element
EP2218939A1 (en) * 2009-02-11 2010-08-18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DE102011084142A1 (de) * 2011-10-07 2013-04-1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rehzahladaptive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anordnung
DE102013203842A1 (de) 2013-03-06 2014-09-11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Lageranordnung
CN103192356A (zh) * 2013-03-24 2013-07-10 山东华盛农业药械有限责任公司 手把定位块组合减振结构
DE102015216154A1 (de) 2015-08-25 2017-03-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rtverfahren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und Kraftfahrzeug
TWI579537B (zh) * 2015-12-09 2017-04-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Method of extracting dynamic vibration frequency
DE102016200888A1 (de) * 2016-01-22 2017-07-27 Zf Friedrichshafen Ag Drehschwingungsdämpfungsanordnung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Fahrzeugs
DE102016202178B4 (de) 2016-02-12 2024-04-2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Reduzieren von Drehschwingungen in einem Antriebsstra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US10274040B2 (en) * 2017-04-06 2019-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damper for torsional vibration and noise mitigation in a driveline
DE102017213003A1 (de) 2017-07-27 2019-01-3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rt-Stopp-Verfahren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Verbrennungsmotor und Kraftfahrzeug
DE102017212997A1 (de) 2017-07-27 2019-01-3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rt-Stopp-Verfahren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Verbrennungsmotor und Kraftfahrzeug
FR3075903B1 (fr) * 2017-12-21 2020-08-28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DE102018106211A1 (de) 2018-03-16 2019-09-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tartverfahren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Verbrennungsmotor und Kraftfahrzeug
DE102021100431A1 (de) * 2021-01-12 2022-07-14 Hasse & Wrede Gmbh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oder Drehschwingungstilger
CN115143206B (zh) * 2022-09-05 2022-12-16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轴带发电机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7086C (zh) * 1920-09-04
US1684568A (en) * 1922-08-08 1928-09-18 Arthur A Alexander Flywheel
JPH04327046A (ja) * 1991-04-24 1992-11-16 Toyota Motor Corp トーショナルダンパ付フライホイール
DE4128868A1 (de) * 1991-08-30 1993-03-04 Fichtel & Sachs Ag Zweimassenschwungrad mit gleitschuh
JP3658804B2 (ja) * 1995-07-17 2005-06-0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回転運動用ダンパ装置
DE19626729C2 (de) * 1996-07-03 2003-08-07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Rotierende drehschwingungsdämpfende Kraf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29711923U1 (de) * 1997-07-07 1998-11-05 Voith Turbo Kg Vorrichtung zur Schwingungsdämpfung, insbesondere Schwingungstilger
US6142115A (en) * 1997-09-09 2000-11-07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Vibration damper for the crankshaft of a piston engine
JP3669226B2 (ja) * 1999-10-04 2005-07-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ロール振動低減装置
KR100507068B1 (ko) * 2002-06-25 2005-08-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에어 댐핑을 이용한 이중질량 플라이휠
JP2005273816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
DE102005018954A1 (de) * 2005-04-23 2006-1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8501A (zh) * 2016-12-21 2019-08-02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扭转减振装置
CN110088501B (zh) * 2016-12-21 2020-12-25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扭转减振装置
CN110715016A (zh) * 2019-10-29 2020-01-21 吉林大学 多液室环状液压扭振减振器
CN112096782A (zh) * 2020-08-11 2020-12-1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减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7826A1 (de) 2008-08-20
WO2007065569A1 (de) 2007-06-14
ATE492745T1 (de) 2011-01-15
DE502006008582D1 (de) 2011-02-03
EP1957826B1 (de) 2010-12-22
JP2009518593A (ja) 2009-05-07
US20090133529A1 (en) 2009-05-28
DE102005058531A1 (de) 2007-06-14
CN101321970B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1970B (zh) 扭转减振器
EP1808617B1 (en) Friction gearing with damper
JP5037032B2 (ja) ねじり振動ダンパ
CN1978948B (zh) 扭转振动缓冲器
US6827191B2 (en) Clutch system with at least one multiple-plate clutch arrangement
CN101235872B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US10495179B2 (en) Device for reducing rotary vibrations in a drivetrain
CN102575744A (zh) 振动衰减装置
JPH0932864A (ja) 回転運動用ダンパ装置
JPH04236847A (ja) 液圧コンバータ減衰機構
US5935007A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CN105593550B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1016929B (zh)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CN108474437B (zh) 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旋转减振组件
US20190024753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ing Assembly For A Drive Train Of A Vehicle
CN101684849A (zh) 扭振减振器
US11371581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or torsional tuned mass damper
US5646355A (en) Torque responsive rotation control device
US20200032875A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US7147090B2 (en) Hydrodynamic torque transmitting device
CN101517243A (zh) 流体静力学的驱动单元
JP2002515574A (ja) 振動を減衰するための装置、特に振動ダンパ
JPS62274116A (ja) トルク伝動装置
CN116710677A (zh) 扭转振动阻尼器
JPS59117949A (ja) 選択的に歯車比を変えて出力軸を駆動する伝動装置および伝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