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1219B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1219B
CN101321219B CN2008101082747A CN200810108274A CN101321219B CN 101321219 B CN101321219 B CN 101321219B CN 2008101082747 A CN2008101082747 A CN 2008101082747A CN 200810108274 A CN200810108274 A CN 200810108274A CN 101321219 B CN101321219 B CN 101321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unit
sheet material
imag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82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1219A (zh
Inventor
青山武史
村上步
涧泻祥子
山本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2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1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1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1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remaining positionally invariant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two-dimensional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具有:设置单元;片材输送单元;读取单元,其能读取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并能读取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和与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边缘抵靠的抵靠单元,所述片材的边缘与片材输送单元的片材输送方向交叉。该抵靠单元被设置在不与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接触的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取片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图像读取设备中,为了读取片材的图像,例如,在作为片材的原稿设置在作为片材设置基板的原稿设置玻璃基板上之后,原稿被原稿压紧板压紧,从而固定原稿。布置在原稿设置玻璃基板下面的图像读取单元在读取方向以这样的状态移动,从而读取记录在原稿上的图像。
有一种设备,其中,用于自动把原稿输送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上的自动文档馈送器(ADF)的背面被用作作为片材压紧单元的原稿压紧板。在读取原稿的情况下,ADF关闭。
附图11是显示了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图。图像读取设备J具有:用于读取原稿图像的扫描单元8;用于把原稿输送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的自动文档馈送器(下面简称为ADF)。
ADF 11设置用于扫描单元8,ADF11可开闭,以便能露出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ADF 11具有:堆放原稿S的片材进给盘2;拾取辊3;分离单元4;输送辊5;对齐辊6;和输送带7。
在图像读取设备J中,例如,堆放在片材进给盘2上的原稿通过ADF 11被一个接一个地输送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从而读取原稿图像。
在读取堆放在片材进给盘2上的原稿S的情况下,ADF 11通过拾取辊3和分离单元4来一个接一个地分离和进给堆放在片材进给盘2上的原稿S。随后,原稿S通过输送辊5、对齐辊6和输送带7被输送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并停在预定的读取位置。
接下来,扫描单元8读取停在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的读取位置的原稿S的图像。在读取原稿S两面的图像的情况下,原稿的正反面由翻转单元9翻转,随后,原稿S再次停在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的读取位置,且原稿反面的图像被读取。在读取图像后,原稿S被输送带7输送到弹出单元10,并被弹出单元10排出到片材排出盘13上。
在图像读取设备J中,根据原稿S的类型或原稿的数量,原稿S由操作人员放置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而不使用ADF 11,随后,原稿图像被读取。在读取设置在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的原稿的图像的情况下,首先,原稿S被设置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且原稿图像由扫描单元8读取。
在把原稿S设置到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上的情况下,原稿S抵靠到为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设置的指标板31上,从而确定与附图12所示的输送带7的原稿输送方向M平行的(原稿S的)一侧边缘的位置。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一端的定位由这样的方法实现,在该方法中,操作人员使原稿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原稿S的边缘(角部)与指标板31上所示的标记31a匹配(公开号为H06-156751的日本专利申请)。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当为了定位原稿输送方向而使原稿的边缘部分(角部)与指标板31上的标记31a匹配时,因为其操作取决于操作人员的视觉,所以存在操作人员把原稿设置到错误位置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具有原稿被设置到原稿输送方向上的错误位置的风险,因此图像不能被正确读取。
如果设置一板,其适于使原稿边缘部分抵靠到与原稿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的边缘部分,就可防止操作人员把原稿设置到错误位置。但是,如果设置了这样的板,当原稿由输送带输送时,由于该板和原稿设置玻璃基板12的高度差,存在原稿钩到指标板上或原稿的输送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原稿不能被平稳输送的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考虑目前的情况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图像读取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图像能被正确地读取而且原稿(片材)能被平稳地输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用于设置片材的设置单元;把片材输送到设置单元的片材输送单元;读取单元,其能读取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并能读取设置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以及第一抵靠单元,其与设置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边缘抵靠,所述片材边缘与片材输送单元的片材输送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抵靠单元被设置在不与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接触的位置。该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读取单元在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图像读取范围,并且其中,控制单元控制当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被读取时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范围,以使其在所述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并且在离开第一抵靠单元的方向上与当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被读取时的图像读取范围偏离一距离,该距离相应于第一抵靠单元在所述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该设备还包括第二抵靠单元,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边缘也就是平行于片材输送单元的片材输送方向的边缘与第二抵靠单元抵靠,并且第二抵靠单元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当操作人员把片材设置到设置单元上时,与片材输送方向交叉的片材边缘所抵靠的抵靠单元设置在不与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相接触的位置,以便图像可以被正确地读取而且片材被平稳地输送。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描述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例子的数字扫描仪的示意性结构图。
附图2是表示具有数字扫描仪的扫描单元的自动文档馈送器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附图3是扫描单元的压板玻璃周围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ADF的压板玻璃上的原稿输送区域的俯视图。
附图5是数字扫描仪的控制模块图。
附图6A是表示当扫描单元读取设置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状态的图;而附图6B是表示当扫描单元读取已由ADF输送并停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状态的图。
附图7是数字扫描仪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数字扫描仪的扫描单元的俯视图。
附图9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扫描仪的ADF的另一种结构的第一个示意图。
附图10是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一个实施例的数字扫描仪的ADF的另一种结构的第二个示意图。
附图11是现有技术中图像读取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2是用于描述现有技术中指标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3是用于描述扫描单元在主扫描方向的图像读取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作为图像读取设备的例子的数字扫描仪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附图1中,数字扫描仪1具有:用于读取作为片材的原稿的图像的扫描单元101;和自动文档馈送器(ADF)201,其设在扫描单元101的上表面上,以便可在竖直方向上关闭。
构成设备主体的扫描单元101具有:设在扫描单元101上表面(设备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压板玻璃(片材设置基板)102;和用于扫描和读取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单元101A。
图像读取单元101A具有:用于向原稿照射光的灯103;和用于把反射光从原稿返回的第一反射镜104、第二反射镜105和第三反射镜106。图像读取单元101A还具有:用于形成来自反射镜104到106的反射光的图像的透镜107;和用于读取由透镜107形成的原稿图像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元件108。
用于扫描原稿的灯103和第一反射镜104由第一滑架109a保持,以便可在附图1显示的作为副扫描方向的K方向上移动。类似地,第二反射镜105和第三反射镜106由第二滑架109b保持,以便可在K方向上移动。
当由操作人员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S的图像被读取时,第一和第二滑架109a和109b通过马达(未示出)而在K方向上移动。当它们以这种方式移动时,光从灯103照射到压板玻璃上的原稿表面上。来自原稿S的反射光通过第一到第三反射镜104到106被引导到透镜107,并通过透镜107而作为图像形成在CCD元件108的感光部分上,以便原稿图像被读取。
ADF 201构成了用于从向上的方向压紧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的片材压紧单元。如附图2所示,ADF(片材输送单元)201由铰链H连接到扫描单元101上,以便可围绕与作为中心的扫描单元101中的片材输送方向平行的轴线关闭。
通过打开ADF 201,压板玻璃102可被敞开。为了把原稿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首先,ADF 201被打开以便如附图2所示敞开压板玻璃102。在压板玻璃102通过这种方式敞开后,操作人员把原稿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预定的图像读取位置。
如附图1所示,ADF 201具有:设置原稿S的原稿盘202;用作片材输送单元的进给单元20;和弹出单元22。原稿S以图像形成表面朝向上的状态被设置在原稿盘202上。进给单元20从最上面的片材开始一个接一个地顺序取出原稿S并供应到压板玻璃102的一个端部侧(图中的左边缘侧)。
进给单元20具有:用于进给设置在原稿盘202上的原稿的拾取辊203;和用于一个接一个地分离由拾取辊203进给的原稿的分离单元204。进给单元20还具有:用于向着压板玻璃102输送由分离单元204一个接一个分离的原稿S的输送辊对205;和对齐辊206。用于检测原稿S是否已经被设置到原稿盘202上的原稿有/无传感器F被设置在相应于设置在原稿盘202上的原稿S的边缘部分的位置。
进给单元20具有用于把原稿S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输送单元23。用作输送单元的输送带207被设置用于原稿输送单元23,以便覆盖压板玻璃102的上表面。由对齐辊206进给的原稿S从压板玻璃102的一个端部(左边缘)侧被输送到另一端部(右边缘)侧,并由构成弹出单元22的弹出输送辊对208和弹出辊209弹出到弹出盘210上。
用作旋转构件的输送带207围绕带辊102a到102f被悬撑,并可以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因此,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可以通过输送带207而从压板玻璃102输出到附图1中的左边缘侧和右边缘侧中的任一侧。
进给单元20具有用于翻转原稿S的正反面的翻转单元21。翻转单元21由翻转输送辊211和212构成。翻转单元21接收由输送带207从压板玻璃102的左边缘侧输出的原稿S,输送原稿以便翻转正反面,并通过对齐辊206再次输送原稿S到输送带侧。
在附图1中,控制单元C控制数字扫描仪1的图像读取操作。控制单元C控制例如图像读取单元101A在与原稿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深度方向上的图像读取范围,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接着,具有如上所述构造的ADF 201的数字扫描仪1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将被描述。
首先,描述读取由ADF 201输送到压板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ADF 201中,当进给辊203与原稿S的上表面接触后,进给辊203旋转,从而输送顶部原稿S到分离单元204。当多个原稿S已经以重叠的状态被输送时,顶部原稿S通过分离单元204而与其它原稿分离并被输送。
接着,这一个分离的原稿S由输送辊对205输送到停止的对齐辊206,并且随后,其前边缘由对齐辊206对齐。在这之后,当对齐辊206旋转时,原稿S被输送到输送带207。接着,原稿S由输送带207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的预定的图像读取位置并停在这个位置。
在原稿S停在上述图像读取位置之后,第一和第二滑架109a和109b在箭头K所示的方向被移动,并且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S被灯103照射。在来自原稿S的反射光通过第一到第三反射镜104到106被导引到透镜107之后,其通过透镜107作为图像形成在CCD元件108的感光部分上并且原稿图像被转化成电信号。
在图像以这种方式被读取后,原稿S由输送带207输送到弹出单元22侧,并由弹出输送辊对208和弹出辊209弹出到弹出盘210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原稿S的图像被读取后,ADF 201可以选择性地在与原稿输送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输送原稿S。为了这个目的,用于选择性地将已经通过对齐辊206的原稿引导到翻转单元21的翻转片材进给挡板213被布置在对齐辊206的下游侧。
在图像已经被读取的原稿S被弹出到原稿盘202上的情况下,输送带207反转且翻转片材进给挡板213换向,从而引导原稿到原稿盘202。
在读取原稿S反面的图像的情况下,在一侧的图像被读取后,原稿S从附图1中压板玻璃102的左边缘弹出并由输送带207和翻转输送辊211和212输送。在此之后,原稿由对齐辊206和输送带207再次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从而翻转原稿S的正反面。
在图像以类似于读取一侧图像的方式被读取后,正反面由翻转单元21再次进一步翻转。接着,原稿S由输送带207、弹出输送辊对208和弹出辊209弹出到弹出盘210上。
与上述由ADF 201进行原稿进给相关的每个单元的控制也由控制单元C进行。由输送带207输送的原稿被暂时停止在压板玻璃102上并且停止的原稿的图像被读取的操作已经在上面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设备也能够在输送带207输送原稿的同时读取原稿的图像。
在原稿已经被设置到压板玻璃102上的状态下读取原稿图像的情况下,首先,ADF 201被向上旋转并如附图2所示打开,而且随后,操作人员把原稿设置到压板玻璃102上。
在该实施例中,指标板111被设置在后侧,也就是附图3中所示压板玻璃102(扫描单元101)的ADF侧。指标板111是用于当原稿S被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时定位原稿S的定位构件。
指标板111具有第一抵靠部分111b,第一抵靠部分111b从压板玻璃102的上表面凸出并用于允许与原稿S的箭头A所示原稿输送方向(片材输送方向)相交的原稿边缘抵靠。指标板111还具有第二抵靠部分111a,第二抵靠部分111a从压板玻璃102的上表面凸出、在原稿输送方向延伸并用于允许与原稿S的箭头A所示原稿输送方向(片材输送方向)平行的原稿侧边缘抵靠,例如允许后侧的侧边缘抵靠。
为了操作人员识别原稿尺寸而用作参照的指标标记已经形成在第二抵靠部分111a中。
当原稿S被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时,原稿S后侧的侧边缘与第二抵靠部分111a抵靠,而左边缘与第一抵靠部分111b抵靠,从而把原稿S定位到图像读取位置。
如果第一抵靠部分111b凸出,那么当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S从压板玻璃102弹出到原稿盘202上时,就有原稿S与第一抵靠部分111b相互干扰的危险。如果原稿S与第一抵靠部分111b相互干扰,原稿S就不能被平稳地输送。
在该实施例中,因此,在附图4中,原稿输送区域B中的第二抵靠部分的侧边缘被设置为离开第一抵靠部分111b的边缘部分111c。原稿输送区域B是输送带207输送的原稿S在压板玻璃102上通过的区域。具体来说,原稿输送区域B在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的深度方向上偏离,以便离开第一抵靠部分111b一定距离,该距离相应于第一抵靠部分111b在深度方向上的长度。
通过使原稿输送区域B偏离,原稿S从离开第一抵靠部分111b的边缘部分111c的位置通过,并由输送带207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并停止,图像在这里被读取。当输送带207为了翻转原稿S而反向旋转时,原稿S在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向着翻转单元21的方向)输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原稿S也从离开第一抵靠部分111b的边缘部分111c的位置通过。
通过如上面提到的在第一抵靠部分111b的深度方向上使原稿输送区域B偏离,可以避免第一抵靠部分111b和输送原稿S之间的干扰。因此,原稿S可以由ADF 201平稳地输送,而不会被钩到指标板111的第一抵靠部分111b上。
当原稿输送区域B按照上面提到的被设置时,由操作人员直接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S的读取位置与由ADF输送的原稿S的读取位置不同。
在该实施例中,因此,在读取ADF 201输送的原稿的图像时图像读取单元101A的图像读取范围与读取由操作人员设置到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的图像时图像读取单元101A的图像读取范围不同。换句话说,ADF 201输送的原稿的图像读取范围在深度方向上与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的图像读取范围偏离的距离至少相应于第一抵靠部分111b在深度方向上的长度。
对图像读取单元101A在深度方向上图像读取范围偏离的控制由已经在上面提到的控制单元C(参考附图1)实现。
附图5是数字扫描仪1的框图。控制单元C分别控制:用于向原稿照射光的灯103的打开/关闭;用于驱动和移动滑架109的驱动马达(未示出)的打开/关闭;由CCD元件108进行的原稿的反射光的读取。CCD元件108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由控制单元C发送给图像处理单元X,并且预定的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单元X内执行。控制单元C也控制ADF 201的进给单元20和弹出单元22的驱动。
数字扫描仪1的原稿读取模式由操作单元24设定。
附图6A和6B是描述扫描单元101读取原稿时状态的示意图。附图6A是表示扫描单元101读取由操作人员设置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状态的示意图。附图6B是表示扫描单元101读取由ADF 201输送并停在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的图像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当操作人员把原稿S设置在压板玻璃上时,因为后侧的侧边缘和左边缘分别与指标板111的第二抵靠部分111a和第一抵靠部分111b相抵靠,因此原稿S被定位在压板玻璃102上。如附图6A所示,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单元101,以便在与由指标板111定位的原稿的设定区域相应的区域D中的图像作为有效图像被读取。这样的原稿图像读取在下面称作设定原稿读取模式。
当原稿由ADF 201输送时,原稿停在压板玻璃上原稿输送区域B内的预定停止位置。如附图6B所示,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单元101,以便在与停在停止位置的原稿相应的区域E内的图像作为有效图像被读取。这样的原稿图像读取在下面称作输送原稿读取模式。
附图13是用于描述扫描单元101在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图像读取单元101A的移动方向K的方向)上的读取区域的示意图。扫描单元101可以读取读取区域701内的文档的图像。
在设定原稿读取模式中,扫描单元101读取上部读取区域703内文档的图像。当图像读取单元101A在方向K上移动的同时扫描单元101读取文档的图像。因此,上部读取区域703在主扫描方向上与附图6A中的区域D相应。
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中,扫描单元101读取下部读取区域702内文档的图像。当图像读取单元101A在方向K上移动的同时扫描单元101读取文档的图像。因此,下部读取区域702在主扫描方向上与附图6B中的区域E相应。
在设定原稿读取模式和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由扫描单元101(图像读取单元101A)读取的压板玻璃102上的区域是不同的。因此,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原稿S可以被平稳地输送,而不会钩到指标板111的第一抵靠部分111b上。ADF 201被构造成使得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由ADF 201输送的原稿通过原稿输送区域B。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7的流程图对具有设定原稿读取模式和输送原稿读取模式的数字扫描仪1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当操作单元24中的读取按钮(未示出)被按下时,控制单元C通过原稿有/无传感器F检测原稿盘202上的原稿有或无(S1)。如果原稿存在于原稿盘202上(S1中是),正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原稿由进给单元20(的输送带207)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S2)。在此之后,当原稿到达附图6B所示压板玻璃102上的区域E中预定的读取位置时,原稿的输送停止(S3)。
接下来,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单元101,并由图像读取单元101A在作为第一模式的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读取停在读取位置的原稿的图像(S4)。当完成了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的读取时,控制单元C驱动输送带207和弹出单元22(S5),从而把原稿弹出到弹出盘210上。
当读取按钮被按下,如果原稿有/无传感器F检测到没有原稿设置在原稿盘上(S1中否),控制单元C控制扫描单元101并在作为第二模式的设置原稿读取模式下读取原稿图像(S6)。
正如上面描述的,通过在扫描单元的上表面上凸出第一抵靠部分111b,当原稿被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时,原稿可以精确地设置到压板玻璃102上预定的位置,而与操作人员的视觉无关。因此,可以获得位置精度高的读取图像。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因为原稿在不用指标板的情况下输送到压板玻璃上的区域,所以原稿可以被平稳地输送,而不会钩到第一抵靠部分111b上。
也就是说,通过在扫描单元的上表面上使指标板111的第一抵靠部分111b在该第一抵靠部分111b与ADF 201输送的原稿不接触的位置凸出,图像可以被精确地读取而原稿可以被平稳地输送。
尽管第二抵靠部分111a和第一抵靠部分111b在该实施例中被构造为相同的一体构件,但是抵靠部分111a和111b可以由不同构件形成。
尽管指标板111在压板玻璃102上设在ADF侧(片材压紧部分侧)的例子在上面已经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例子。例如,指标板111可以在压板玻璃102上设置在与ADF 201相对的一侧。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个实施例,其中,指标板在压板玻璃上设置在与上面提到过的ADF旋转轴线相对的一侧(在设备的前侧)。
附图8是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作为图像读取设备例子的数字扫描仪的扫描单元101的俯视图。在附图8中,与上面提到的附图4中的部分相同和相应部分由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附图8中,指标板402在压板玻璃102上被设置在与ADF相对的一侧(在这侧)。指标板402具有第一抵靠部分402a,其在原稿输送方向上延伸并被用于允许在这侧的与箭头A所示的原稿输送方向平行的原稿S的侧边缘抵靠。指标板402也具有第二抵靠部分402b,其用于允许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原稿S的一个端部例如在原稿输送方向上的后边缘的角部抵靠。
当原稿图像在操作人员把原稿设置在压板玻璃102上的设定原稿读取模式中被读取时,原稿S的在这侧的侧边缘与第一抵靠部分402a抵靠,而原稿S的左边缘与第二抵靠部分402b抵靠。
通过按照这种方式在压板玻璃102上的这侧设置指标板402,也就是说,通过在操作人员这侧设置指标板402,当操作人员设置原稿S时,原稿S可以被容易地设置。
同样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压板玻璃102上的原稿输送区域B以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类似的方式被设定为在压板玻璃102上没有设置指标板402的区域。因此,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的情况下,原稿S被输送而不会被钩到指标板402上。
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显示了这样的例子:在原稿S由输送带207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之后,灯103和第一到第三反射镜104到106被移动而原稿被扫描。但是,也可使用这样的构造,即灯103和第一到第三反射镜104到106固定在预定图像读取位置下面的部分,当原稿由输送带207在图像读取位置之上的部分输送时,原稿图像被读取。
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显示了这样的例子:输送带被用作输送单元,以沿着压板玻璃102输送原稿。但是,例如,原稿可以由辊输送。
附图9是用于描述具有原稿由辊输送的ADF的数字扫描仪1的结构的示意图。在附图9中,与上面提到的附图1中的部分相同和相应部分由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附图9中,ADF 501被设置在扫描单元101上方,以便可关闭地用于扫描单元101。原稿S被堆放在原稿盘502中。拾取辊503进给堆放在原稿盘502上的原稿S。分离辊504分离由拾取辊503进给的原稿S。压板辊506输送原稿到压板玻璃上。弹出辊509弹出输送的原稿S。输送辊505设置在输送方向上压板辊506的上游侧,而输送辊507和508分别设置在下游侧。
接下来,描述由具有这样的ADF501的数字扫描仪1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执行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设置在原稿盘502上的原稿S被拾取辊503和分离辊504一个接一个地分离和进给。随后,原稿S由输送辊505从压板玻璃的右侧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预定的读取位置。当原稿S被布置在读取位置上方的压板辊506压紧在压板玻璃102上时,原稿图像被读取。
这时,灯103和第一到第三反射镜104到106已经被固定在图像读取位置下面。在这种状态下,通过预定读取位置的原稿S的图像被读取。随后,图像已经被读取的原稿S通过压板辊506和输送辊507和508,由弹出辊509从压板玻璃102的左边缘输送,并被弹出到原稿盘502上。
在读取原稿S两面图像的情况下,当由弹出辊509输送的原稿S的后边缘超过分支部分510时,弹出辊509反转而原稿S再次被输送到输送辊505。通过这种方式,原稿S的正反面被翻转而图像被读取。随后,原稿S的正反面被再次翻转而原稿S被弹出。
同样在具有这样结构的数字扫描仪1中,压板玻璃102上的指标板的结构与第一或第二个实施例中指标板的结构类似。原稿的输送区域和指标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样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类似。也就是说,指标板被设置在ADF 501的原稿输送区域外,以便在深度方向上(该方向垂直于附图9中的纸表面)偏离原稿输送区域。
在前面的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中,作为例子已经显示了这样的结构:用于翻转正面图像已经被读取的原稿的翻转单元和用于弹出图像已经被读取的原稿的弹出单元被布置成在压板玻璃102两侧互相面对。但是,也可使用弹出单元和翻转单元被布置在压板玻璃102两侧相反位置的结构。
附图10是用于描述上面提到的弹出单元和翻转单元被布置在压板玻璃两侧相反位置的数字扫描仪1的结构。在附图10中,与上面提到的附图1中的那些部分相同和相应的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
在附图10中,ADF 601被设置在扫描单元101上方,以便对于扫描单元101是可关闭的。原稿S被堆放在原稿盘602上。拾取辊603进给堆放在原稿盘602上的原稿S。分离辊604分离由拾取辊603进给的原稿S。输送辊对605a和605b输送由分离辊604分离的原稿。
对齐辊对606在输送带207方向上输送由输送辊对605a和605b输送的原稿S。弹出单元61被设置在输送带207上方并将由扫描单元101读取的原稿弹出到片材排出盘610上。弹出单元61具有片材排出辊对609,其用于把从压板玻璃102的一个端部侧(左侧)弹出的原稿弹出到片材排出盘610上。
翻转单元62被设置在压板玻璃102的另一端部侧(右侧),并使原稿的正反面翻转。翻转单元62具有:环形输送路径63;和为环形输送路径63设置的翻转输送辊对63a到63c。
首先,为了使由输送带207从压板玻璃102的右侧弹出的原稿的正反面翻转,翻转单元62通过翻转输送辊对63a到63c输送原稿。随后,翻转单元62从压板玻璃102的右侧把原稿再次输送到输送带207上。
接下来,描述由具有这样的ADF 601的数字扫描仪1在输送原稿读取模式下执行的原稿图像读取操作。
首先,设置在原稿盘602上的原稿S被拾取辊603和分离辊604一个接一个地分离和进给。随后,原稿S通过输送辊对605a和605b,并从压板玻璃的左侧输送到压板玻璃102上。
接下来,在压板玻璃102上,原稿S由输送带207输送并停在压板玻璃102上预定的读取位置。在原稿S以这种方式停在压板玻璃102上预定的读取位置后,原稿图像由扫描单元101读取。
在仅读取一面图像的情况下,在一面的图像被读取后,输送带207反转,原稿S从压板玻璃102的左侧被弹出,通过对齐辊对606,并由片材排出辊对609弹出到片材排出盘610上。
在读取原稿两面图像的情况下,在原稿一面的图像被读取后,原稿S由输送带207从压板玻璃102的右侧被弹出。接下来,原稿的正反被翻转单元62翻转,原稿S由压板玻璃102再次导引。也就是说,由输送带207从压板玻璃102的右侧弹出的原稿顺序地由环形输送路径63的翻转输送辊对63a到63c输送并再次从压板玻璃102的右侧输送。
随后,由输送带207输送的原稿S停在压板玻璃102的预定的位置,而另一面的图像由扫描单元101读取。在两面的图像都被读取后,原稿S由输送带207从压板玻璃102的左侧被弹出,通过对齐辊对606,并由片材排出辊对609弹出到片材排出盘610上。
同样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数字扫描仪1中,压板玻璃102上的指标板的结构与上面提到的第一或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类似。由对齐辊对606输送的原稿的原稿输送区域和指标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第一或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也类似。也就是说,指标板被设置在ADF 601的原稿输送区域外,以便在深度方向(垂直于附图10中纸表面的方向)偏离原稿输送区域。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图像读取设备单独主体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自然地,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样的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用于具有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图像形成单元基于由图像读取设备读取的图像信息而形成图像。
尽管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认识到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5)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
片材在其上设置的设置单元;
把片材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输送单元;
读取单元,其能读取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并能读取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和
与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边缘抵靠的第一抵靠单元,所述片材的所述边缘与片材输送单元的片材输送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抵靠单元被设置在不与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接触的位置;
该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控制读取单元在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图像读取范围,
并且其中,控制单元控制当由片材输送单元输送的片材被读取时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范围,以使其在所述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并且在离开第一抵靠单元的方向上与当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被读取时的图像读取范围偏离一距离,该距离相应于第一抵靠单元在所述与片材输送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长度;
该设备还包括第二抵靠单元,设置在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边缘也就是平行于片材输送单元的片材输送方向的边缘与第二抵靠单元抵靠,并且第二抵靠单元在片材输送方向上延伸。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片材输送单元从设置单元的第一侧输送片材到设置单元上,并且在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读取完成后,片材输送单元能输送片材以从设置单元的第一侧排出片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输送到设置单元上的片材的图像读取完成后,片材输送单元选择性地在与片材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或在与片材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片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抵靠单元布置在设备主体的前侧。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片材输送单元具有覆盖设置单元的输送带。
CN2008101082747A 2007-06-05 2008-06-05 图像读取设备 Active CN101321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9518 2007-06-05
JP2007149518A JP2008306295A (ja) 2007-06-05 2007-06-05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9518 2007-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1219A CN101321219A (zh) 2008-12-10
CN101321219B true CN101321219B (zh) 2011-06-22

Family

ID=4009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82747A Active CN101321219B (zh) 2007-06-05 2008-06-05 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304117A1 (zh)
JP (1) JP2008306295A (zh)
CN (1) CN101321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9594B2 (ja) * 2008-12-24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5752A (ja) * 1999-03-26 2000-10-06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642211A (zh) * 2004-01-16 2005-07-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733580A (zh) * 2004-08-13 2006-02-15 株式会社东芝 介质输送装置、文档输送装置、和纸张输送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427B2 (ja) * 1984-10-16 1994-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91158A (ja) * 1987-02-03 1988-08-08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写装置
JP3077242B2 (ja) * 1991-04-15 2000-08-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07177312A (ja) * 1993-12-20 1995-07-1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07336522A (ja) * 1994-06-09 1995-12-22 Ricoh Co Ltd 複写装置
US6359705B2 (en) * 1996-12-26 2002-03-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3530746B2 (ja) * 1998-06-19 2004-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0010211A (ja) * 1998-06-22 2000-01-14 Mita Ind Co Ltd 原稿位置決め部材
JP2002271587A (ja) * 2001-03-07 2002-09-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223171C (zh) * 2002-04-02 2005-10-1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4174282B2 (ja) * 2002-10-01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4126448A (ja) * 2002-10-07 2004-04-22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4235503B2 (ja) * 2003-07-23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TWI240553B (en) * 2003-10-23 2005-09-21 Avision Inc Scan window assembly with an open boundary
JP4157832B2 (ja) * 2003-11-20 2008-10-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及び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35608B2 (ja) * 2004-12-24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182072B2 (ja) * 2005-03-02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伸縮補正方法
JP4073032B2 (ja) * 2005-04-08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39424B2 (ja) * 2005-04-28 2010-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363360B2 (ja) * 2005-04-28 2009-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7453055B2 (en) * 2005-04-28 2008-11-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7450142B2 (en) * 2005-09-02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canning optical device with post-deflection diffraction element supported by an end-side swing member to suppress vibration
JP4665681B2 (ja) * 2005-09-15 2011-04-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39793B1 (ko) * 2006-02-06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동급지장치를 구비한 화상독취장치
CN101088771B (zh) * 2006-03-17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堆纸件位置变换装置、包括其的记录装置或者喷液装置
JP2007259129A (ja) * 2006-03-23 2007-10-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5752A (ja) * 1999-03-26 2000-10-06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CN1642211A (zh) * 2004-01-16 2005-07-2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733580A (zh) * 2004-08-13 2006-02-15 株式会社东芝 介质输送装置、文档输送装置、和纸张输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306295A (ja) 2008-12-18
CN101321219A (zh) 2008-12-10
US20080304117A1 (en) 200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5829B (zh) 薄片处理装置和包括该薄片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US20070045922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6088645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878319A (en) Image scanner having a single contact glass and contact-type image sensor movable unde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11316994B2 (en) She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70400B2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JP670096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21219B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638418A (zh) 自动文件传输设备
JP2015113198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9088Y2 (ja) 自動原稿送り装置
JP3913406B2 (ja) 原稿給紙装置
KR20050077890A (ko) 원고 자동급지장치를 구비한 화상판독기기
JP2015164292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20075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663670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sheet feeding therein
JP357019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0730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53163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02321B2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2012191335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641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46867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H1023227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154439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