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0226B -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0226B
CN101320226B CN200810082918XA CN200810082918A CN101320226B CN 101320226 B CN101320226 B CN 101320226B CN 200810082918X A CN200810082918X A CN 200810082918XA CN 200810082918 A CN200810082918 A CN 200810082918A CN 101320226 B CN101320226 B CN 101320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luid
formula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resi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29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0226A (zh
Inventor
稻垣智丈
多田一幸
佐藤智正
我妻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0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0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0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02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07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32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42Polyvinylalcohol, polyallylalcohol;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vinylester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m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6Other 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oxyge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Phenol res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69Other 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nitro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oxyge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9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e.g. block polymers, reticulated polymers, or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by molecular weight or acid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以形成选自由底涂层、感光层和保护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在混合时相互反应。

Description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背景技术
在静电印刷成像设备中,图像是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下文中其简称为“感光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的电子照相法形成的。
随着近年来其组成部件和系统的技术发展,一直在寻求静电印刷成像设备的速度和操作寿命的显著改善。因此,对设备的各子系统的高速操作性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希望改善用于在其上写入图像的感光体和用于清洁感光体的清洁部件的速度和可靠性。而且,感光体和清洁部件由于其彼此相对滑动而比其他部件接受更多的应力。因此,感光体经常被刮伤或磨损,导致图像缺陷。
为了防止如这种刮伤或磨损等的问题,在感光体表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树脂以形成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层,由此确保较长的寿命。关于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树脂层,由于在进行涂布前涂布液中的分子各自具有交联反应性基团,所以在将涂布液涂布到感光体后,必要时可以施加如热或光等活化能以进行交联反应,从而形成交联结构。
不过,在将用于进行交联反应的涂布液涂布到待涂布的对象之前,交联反应频繁地在涂布液中逐渐发生。因此,存在涂布液或交联反应后的层的物理性质改变的问题。尤其是,由于这显著地影响机械强度,所以当涂布液随时间改变时,机械强度也随之降低。
因此,已有很多关于确保反应性涂布液的稳定性的研究。
例如,已经报导了一种方法,其中,当通过浸涂进行涂布时,可以将液体的温度降至15℃以下(例如,参见日本特开(JP-A)2000-112159号公报)。这可以防止反应性涂布液的反应发生。不过,即使使用此方法,如果此液体使用了较长的时间,反应也会在此液体中逐渐进行,对感光体的物理性质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报道了一种方法(参见日本特开平8-123051号公报),其中,可以将固化性树脂和催化剂在即将进行涂布前混合然后通过定量型环涂设备进行涂布。将固化性树脂和催化剂混合然后涂布混合物的此方法的实例包括如喷涂和流涂等多种方法。不过,由于在即将涂布前进行混合会导致残留在涂布装置的壁面上的材料固化或凝集,所以在环涂过程中固化物或凝集物的量会增加,在喷涂或流涂过程中喷雾进行得不稳定。因此,会产生如膜的平滑性和膜厚不均匀性等成膜性的问题。而且,还有以下情况:不能实现均匀混合,从而导致膜强度较差。
基于上述情况得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产生不需要的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情况下稳定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长期稳定的机械强度、较长的寿命和高画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包括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形成选自由底涂层、感光层和保护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层:
用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在混合时相互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的反应为聚合反应或交联反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涂布液至少包含固化性树脂,所述第二涂布液至少包含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任一方案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改变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的喷射量的比率,使所述第一涂布液或所述第二涂布液中包含的化合物的浓度在膜厚方向上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或第四方案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相互混合而形成的层为保护层,所述第一涂布液至少包含甲阶酚醛树脂,所述第二涂布液至少包含酸催化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包含:
自导电性基体起依次布置在该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含固化性树脂和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且所述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含有比率在所述保护层中朝向所述感光层的方向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任一方案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或第七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保护层包含至少一种电荷输送性化合物,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选自下式(I)~(V)中任一种化合物:
式(I)      F[-(X1)n-(R1)k-Z1H]m
在式(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1为亚烷基;Z1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n为0或1;m为1~4的整数;且k为0或1,
式(II)     F-[(X2)n2-(R2)n3-(Z2)n4G]n5
在式(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2为亚烷基;Z2为亚烷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G为环氧基;n2、n3和n4各自独立地为0或1;且n5为1~4的整数,
式(III)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041
在式(I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单价有机基团;R6为单价有机基团;m1为0或1;n6为1~4的整数;且R5和R6相互键合形成含有Y作为杂原子的杂环或不键合,
式(IV)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042
在式(I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R7为单价有机基团;m2为0或1;且n7为1~4的整数,
式(V)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043
在式(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L为亚烷基;R8为单价有机基团;且n8为1~4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至第八方案任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
将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
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
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接受体上的转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了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具有: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至第八方案任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
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所述组由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将由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将残余调色剂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除去的清洁装置所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在不产生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情况下稳定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在不产生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情况下稳定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在不产生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情况下稳定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通过此方法,改善了耐刮伤性和电荷输送性等,或者防止了剥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此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具有改善的机械强度的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保护层中具有改善的硬度从而获得较长的寿命,还具有改善的电荷导通性从而可防止产生重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较低。
另外,当保护层是使用至少含有甲阶酚醛树脂的第一涂布液和至少含有酸催化剂的第二涂布液形成时,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和耐刮伤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能够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改善的机械强度,并且可防止高温高湿环境中图像劣化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和耐刮伤性的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和耐刮伤性的处理盒。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
图1说明了使用已知喷墨印刷机的液滴喷射头80的喷墨法;
图2A~2C表示了在喷墨法中涂布液的液滴在着陆时的样子;
图3A和3B说明了在喷墨法中改善外观的分辨率的方法;
图4表示了在喷墨法中层的形成方法;
图5表示了当多个图1的液滴喷射头80以矩阵形式排列时的喷墨法的实例;
图6表示了喷墨法的实例,其使用了设计成环绕圆筒状支持体82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
图7表示了当多个图6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以矩阵形式排列时的喷墨法的实例;
图8表示了当图6的结构为垂直排列时的喷墨法的实例;
图9说明了改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的分辨率的方法;
图10表示了当每个液滴喷射头80具有与圆筒状支持体82相等或更大的宽度时的喷墨法的实例,其中一次性进行圆筒状支持体82的整个轴长的涂布;
图11A~11E表示了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液滴在着陆后的样子;
图12A~12D表示了所施加以形成图案的第一涂布液的液滴和第二涂布液的液滴在着陆后的样子;
图13A~13F表示了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的固化催化剂的浓度梯度;
图14表示了在膜厚方向具有浓度梯度的层的形成方法;
图1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截面;
图16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截面;
图17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
图18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
图19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
图20是表示用于形成对比例中的保护层的浸涂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21A~21C为用于实施例中的重影评价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而且,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分别用于相同或相应的部分,略去了对附图标记的重复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通过用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以形成选自底涂层、感光层和保护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在相互混合时发生反应。
根据此方法,可以在不产生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情况下稳定地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通过使用特别是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在基体上混合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喷射法。通过此方法,可以根据基体的旋转速度来控制混合位置和喷射量,并且可以在膜厚方向控制所喷射的液滴数量从而获得膜厚方向的组分的浓度差异。
由于可以通过喷墨法精确控制提供油墨的位置,所以可以实现较高的混合效率。尤其是,通过喷射用喷墨法喷射的小液滴(1fl~100pl,更优选1fl~50pl),可以提高混合效率,并且可以防止由于固化不均匀性所导致的强度的降低和电学性质不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在混合后相互反应。此处所述的术语“反应”是指伴随化学反应的化合物的分子相互键合,此反应的实例包括聚合反应和交联反应。在反应中,必要时可能需要如加热、紫外线照射和电子束照射等来自外部的能量。
关于导致聚合反应或交联反应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组合,其实例包括以下组合,其中,第一涂布液至少含有固化性树脂而第二涂布液至少含有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可以使用固化性树脂与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各种组合,其实例将列于如下。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1)酚醛清漆树脂和碱催化剂的组合
(2)甲阶酚醛树脂和酸催化剂的组合
(3)作为聚氨酯树脂的主剂的多元醇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4)作为聚脲树脂的主剂的多胺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5)环氧树脂和作为固化剂的氨基咪唑、酸酐、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组合
尤其是,对于混合后立即发生反应从而导致胶凝化的组合,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涂布方法进行稳定的涂布。
通过使用彼此隔离的液滴喷射头来喷射在混合时相互反应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且将其在基体上混合的方法(以下简称为“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可以用于形成选自底涂层、感光层和保护层中的任一层,或者形成其中的两层或更多层。
考虑到此感光体的电学性质、对膜厚不均匀性或反应不均匀性的抑制,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来形成底涂层。下面将给出当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用于形成底涂层时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详细说明。
考虑到此感光体的电学性质、对膜厚不均匀性或反应不均匀性的抑制,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来形成作为感光层的一个构成层的电荷产生层。下面将给出当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用于形成电荷产生层时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详细说明。
考虑到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时其与清洁部件之间的接触电阻或其电学性质,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来形成作为感光层的一个构成层的电荷输送层。下面将给出当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时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详细说明。
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来至少形成保护层。所述层形成方法可以用于增加树脂的交联密度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机械强度,从而延长寿命。
考虑到保护层的机械强度的稳定化和改善,固化性树脂的固化度一般通过加热来增加。通常,与保护层的内侧相比,由外部提供的能量对保护层的表面的影响更大。因此,内侧的固化度经常与该层的表面的固化度不同。
因此,为了获得由于内侧硬度的改善而延长的寿命,当第二涂布液含有固化催化剂时,优选进行喷射以便在该层的内侧(感光层侧)增加第二涂布液的浓度从而产生浓度梯度。即使形成了上述层,由于浓度梯度是连续的,所以电子照相性质不受影响。因此,可以获得高品质图像。
而且,由于固化催化剂具有改善电荷的导通的效果,为了防止产生重影,优选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朝向感光层的方向增加固化催化剂的含有比率。即使在采用高浓度的固化催化剂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也可以抑制膜厚不均匀性或固化不均匀性的产生,因此可以用于制造具有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的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浓度梯度的感光体。
当使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来形成保护层时,基于抑制由于在电子照相装置中使用时带电所导致的劣化和抑制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图像劣化的观点,更优选的是,第一涂布液至少含有甲阶酚醛树脂而第二涂布液含有固化催化剂。
(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层形成方法中,在混合时相互反应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是通过使用喷墨法从相互隔离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的,并在基体上相互混合。
基于均匀混合的观点,可以使用喷墨法来涂布具有均匀尺寸的微细液滴以便着陆的液滴相互接触。液滴的尺寸优选为1fl~100pl,更优选为1fl~50pl。
可以控制喷射液滴的分辨率(1英寸中的涂布液的像素数:dpi)以便液滴形成均匀层。可以考虑基体侧的表面张力、着陆时液滴扩展的方式、液滴的尺寸、涂布溶剂的浓度和溶剂的挥发速度来进行涂布。
上述条件取决于涂布液的材料类型和材料组成以及待涂布对象的表面的物理性质。优选适当地控制所述条件。喷墨法适合作为将微细液滴均匀涂布到预定位置的方法。在喷墨法中,不会发生涂布液的浪费并且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可以均匀地相互混合。
本发明中所用的导电性基体的实例并不局限于平板,也可以包括圆筒状基体。关于圆筒状基体(圆筒状支持体),圆筒状基体在喷墨头平行于圆筒状基体表面移动以涂布液滴的同时进行旋转以便着陆的液滴如上所述的相互接触,从而获得连续的固化性树脂浓度梯度。
可以考虑如圆筒状基体的旋转次数、每单位时间的液滴喷射数、移动速度、平行于圆筒状基体表面而移动的喷墨头的速度、基体侧的表面张力、着陆时液滴扩展的方式、有关溶剂的稀释比例和溶剂的挥发速度等参数来适当地控制液滴的分辨率,从而形成具有平滑表面的层。
将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装入彼此不同的喷墨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使其在附着到基体后相互混合。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可以同时或按时间间隔喷射,优选在溶剂挥发前将溶液混合。而且,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不一定以等量相互混合,为了确保均匀混合,第二涂布液可以按一定的间隔喷射。
含有固化性树脂的第一涂布液或者含有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第二涂布液均可首先涂布。
为了使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在基体上相互混合良好,优选的是,两者的粘度差不显著。具体而言,粘度差优选为100mPa·s以下,更优选为5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mPa·s以下。
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度是在25℃通过E型粘度计测得的(商品名:RE550L,由TOKI SANGYO Co.,Ltd.制造,标准锥型转子,转速为60rpm)。
可以设置喷墨头清洗功能以防止由于涂布液干涸而导致喷墨头处的凝固或喷墨头的堵塞。例如,优选设置喷墨头清洗功能或者通过在涂布液中使用有机溶剂来进行清洗。而且,在为完全堵塞作准备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抽吸机构或使用超声波的溶解机构。
在喷墨法中,喷射方法的实例包括连续型和间歇型(压电型、热型和静电型等)。优选使用的是利用压电的连续型或间歇型,更优选使用的是利用压电的间歇型。
图1~9举例说明了扫描型喷墨法。不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荷产生层的形成方法并不局限于此。在扫描型方法中,液滴喷射头80在平行于圆筒状支持体82的轴移动以进行涂布的同时将液滴喷射。
在图1~9中,以圆筒状基体(圆筒状支持体)82作为导电性基体进行图解说明。不过,导电性基体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圆筒状,还可以使用平板基体。
图1说明了使用普通喷墨印刷机的液滴喷射头80的喷墨法。液滴喷射头80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喷嘴(未示出)。图中,设置了简单的注射器以供应液体。当圆筒状支持体82的轴为水平时,在圆筒状支持体82旋转的同时进行涂布。可以根据扫描方向与喷嘴的角度来确定影响涂层品质的喷射分辨率。
图2A~2C表示了从喷墨型液滴喷射头80喷射的液滴84着陆到待涂布对象100上,然后着陆的液滴形成一层液体层。
如图2A所示,从喷墨型液滴喷射头80喷射液滴84。液滴中的固体浓度在液滴飞行到待涂布对象100的过程中增大,然后液滴到达待涂布物100。之后,如图2B所示,液滴在待涂布对象100上聚到一起,形成如图2C所示的液体层。液体层流平,于是获得了液体层841。将液体层841干燥并凝固以形成干燥涂层。
如图2A~2C所示,可以控制喷射的液滴的分辨率(1英寸中的涂布液的像素数)以便液滴着陆并且扩展至相互接触并形成层。可以考虑基体侧的表面张力、着陆时液滴扩展的方式、喷射时液滴的尺寸、涂布溶剂的浓度和取决于涂布溶剂类型的溶剂挥发速度来进行涂布。
可以根据涂布液的材料类型、材料组成和待涂布对象100的表面的物理性质来决定上述条件,并且可以适当地调整。
不过,在上述压电型喷墨液滴喷射头80中,难以缩短喷嘴间的距离,这妨碍了分辨率的增加。因此,考虑到喷嘴间的距离,优选如图3A和3B所示将液滴喷射头80相对于感光体的轴倾斜以便已从喷嘴86喷射并着陆的液滴相互接触(如图2A所示),并增加表观分辨率。如图3A所示,喷射液滴时液滴的直径类似于由虚线所表示的喷嘴86的直径。当液滴在感光体A的表面上着陆后,液滴扩展(由实线表示),并相互接触从而形成液体层841。
在此状态下,圆筒状支持体82旋转,从喷嘴86喷射涂布液。如图4所示,液滴喷射头80从圆筒状支持体82的一端水平地移动到其另一端。
具体而言,将圆筒状支持体82设置在能够水平旋转的装置中,并且设置装有电荷产生层涂布液的液滴喷射头80以便将液滴喷射到圆筒状支持体82上。由于液滴喷射对象为直径较小的圆筒,所以基于减少废液量的观点,优选将液滴喷射头80的不喷射涂布液的喷嘴86关闭。
另外,图中表示的是圆筒型的待涂布基材(圆筒状支持体)82。如果使用平面的待涂布基材,则基材和液滴喷射头80可以相对移动。
图5说明了喷墨法,其中,多个如图1所示的液滴喷射头80以矩阵形式排列。可以同时喷射大量的液滴,于是液滴喷射所及的面积变得更大。因此,能够进行高速涂布。另外,可以选择喷射用喷嘴(未示出)的类型或者将尺寸不同的喷嘴以矩阵形式排列,从而容易地控制喷射量。
图6表示了设计成环绕待涂布基材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喷射用喷嘴(未示出)在圆周方向以通常一定的间隔布置在头的表面。当使用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时,可以减少圆周方向上膜厚的不均匀性,并形成螺旋状痕迹不明显的层。
图7说明了当多个如图6所示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以矩阵形式排列时的喷墨法。此时的优点与图6的液滴喷射头80的优点相同。
图8说明了当图6的头为垂直排列时的喷墨法。此处所述的术语“垂直”不仅指90°的角度,而且指接近90°的角度。
在图6~8中,可以在不旋转待涂布基材的情况下形成层。此时,可以不使用图3A~3B的方法,即,利用旋转轴与喷嘴86的阵列之间的预定角度增加表观分辨率的方法。
不过,在图9所示的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中,可以增加液滴喷射头80的直径D以缩短着陆的液滴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基材上的分辨率。因此,在压电型液滴喷射头80中,在制造方面难以减少喷嘴86之间的距离,但是,当使用圆筒状液滴喷射头80时,可以形成高品质的层。
以下,将对除扫描型以外的喷墨法进行说明。
图10说明了当液滴喷射头80具有与圆筒状支持体82相等或更大的宽度时的喷墨法,其中,一次性进行圆筒状支持体82的整个轴长的涂布。当水平设置圆筒状支持体82的轴时,一般在圆筒状支持体82旋转的同时进行涂布。在压电型液滴喷射头80中,难以减少喷嘴86之间的距离。因此,难以确保形成高品质的层所需要的分辨率。
因此,如图10所示,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液滴喷射头80作为解决方案。即使使用单个液滴喷射头80,当液滴喷射头在轴向扫描非常小的距离从而填充喷嘴86之间的间隔时,也可以形成连续层。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所谓的连续喷射型喷墨法,即使涂布液具有高粘度时,该方法也显示出稳定的喷射性能。在连续喷射中,涂布液被连续加压从而以液柱形式经喷嘴86喷射,以液柱形式喷射的涂布液被转化为液滴从而涂布到待涂布对象100。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以下简称为“连续型涂布装置”)包括加压部和液滴形成部,加压部对涂布液连续加压从而将涂布液供应至涂布液室并且从喷嘴86以液柱形式喷射涂布液,液滴形成部将经喷嘴86喷射的液柱形式的涂布液转化为液滴。
优选的是,液滴形成部可以为振动提供部,其可向供应至涂布液室的涂布液提供振动。
另外,可以如此布置振动提供部以便从垂直于涂布液喷射方向的方向将振动提供给涂布液,并且可以布置面向振动提供部的振动吸收部,其可吸收由振动提供部提供的振动。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涂布液粘度的粘度检测部。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压力控制部,其根据粘度检测部检测到的粘度通过使用加压部来改变对涂布液的压力。另外,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液滴形成控制部,其根据粘度检测部检测到的粘度通过液滴形成部来改变形成液滴的液滴形成条件。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液滴间隔检测部,其检测由涂布液形成的液滴之间的间隔。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压力控制部,其根据液滴间隔检测部检测到的涂布液的液滴之间的间隔通过使用加压部来改变对涂布液的压力。另外,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液滴形成控制部,其根据液滴间隔检测部检测到的涂布液的液滴之间的间隔通过使用液滴形成部来改变涂布液的液滴形成条件。此外,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粘度控制部,其根据液滴间隔检测部检测到的涂布液的液滴之间的间隔来改变涂布液的粘度。
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用于喷射功能性材料的头。另外,不同的涂布液可以从不同的多个功能性材料喷射头喷射。
在连续喷射型涂布装置中,记录材料喷射头可以具有与待涂布对象100的涂布宽度相等或更大的宽度。
在间歇型中,当在液滴喷射头80中设置商用条形码打印机中使用的用于加热涂布液的加热部并且降低喷射部处的粘度时,可以使用高粘度的材料。虽然涂布液的选择范围比较窄,但是静电间歇型喷墨液滴喷射头80可以用于高粘度的涂布液。
以下,将对通过使用喷墨法使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1A~11E表示了当液滴着陆后第一涂布液84A的液滴和第二涂布液84B的液滴的样子。
如图11A所示,当涂布液84A的液滴从液滴喷射头80A喷射时,液滴涂布到待涂布对象100上,如图11B所示,形成涂布液84A的液体层841A。
在图11C中,对于涂布在待涂布对象100上的涂布液的液体层841A,当涂布液84B的液滴从液滴喷射头80B喷射时,液滴84B涂布在待涂布对象100的涂布液84A的液体层841A上。如果过多的溶剂从液体层841A中挥发,则后来提供的涂布液84B可能无法与液体层相混合。优选考虑涂布液84B的供应与涂布液84A的供应之间的时间。
接下来,如图11D所示,液体层841A和液体层841B相互拉平,如图11E所示,形成单一的液体层841。
在图11A~11E中,附图标记841A表示涂布液84A的液体层,而附图标记841B表示涂布液84B的液体层。
图12A~12D表示了当液滴以图案状施加时在液滴着陆后第一涂布液84A的液滴和第二涂布液84B的液滴的样子。图案并不局限于图12A~12D所示图案。
如图12A所示,当涂布液84A的液滴从液滴喷射头80A喷射时,液滴在待涂布对象100上着陆。接下来,如图12B所示,涂布液84B的液滴从液滴喷射头80B喷射从而与涂布液84A相邻并形成图案,如图12C所示,形成涂布液84A的液体层841A与涂布液84B的液体层841B的图案。
接下来,如图12D所示,液体层841A和液体层841B相互拉平以形成单一的液体层841。
在由此形成的层中,第一涂布液84A和第二涂布液84B相互混合从而充分进行反应。
(形成具有浓度梯度的层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层形成方法可以用于在膜厚方向改变第一涂布液或第二涂布液中含有的化合物的浓度。在保护层中,可以形成浓度梯度以便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含量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朝着感光层的方向增加。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膜厚方向的浓度梯度可以为如图13A所示的在膜厚方向浓度线性增加的浓度梯度,或者可以为如图13B、13C和13D所示的浓度以曲线增加的浓度梯度。
另外,如图13E或13F所示,可以在膜厚方向的一部分产生浓度梯度。
为了在膜厚方向产生浓度梯度,可以在膜厚方向改变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比率。可以通过改变每一滴的液滴量或者改变每单位面积的液滴数来改变此比率。
可以通过改变压电装置的压力来改变每一滴的液滴量。另外,如果在生产中涂布仅在相同类型的待涂布基材上进行,那么可以改变喷嘴86的尺寸。即为了增加此比率可以增加喷嘴86的尺寸。
可以通过改变压电装置的驱动频率来改变每单位面积的液滴数。
另外,可以通过改变液滴喷射头80的扫描速度来改变每单位面积的液滴数。当液滴喷射头80的扫描速度增加时,可以减少每单位面积的液滴数。因此,可以准备至少两个独立地改变扫描速度的液滴喷射头80以便改变装有第一涂布液的液滴喷射头80A和装有第二涂布液的液滴喷射头80B的扫描速度。
另外,可以通过使用上述方法的组合方法来改变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比率。
使用上述方法在每次重复涂布时,如果改变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比率,就可以在膜厚方向产生浓度梯度。
即,如图11E或12D所示,在包含相互混合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液体层841上形成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比率改变的液体层842,进一步在液体层842上形成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比率改变的液体层843。重复上述步骤以形成膜厚方向具有浓度梯度的层。这个过程显示于图14。
具体比率没有限制。不过,例如,第一涂布液与第二涂布液的喷射比率可以设置为:在第一液体层841中为5∶5,在第二液体层842中为5∶4,在第三液体层843中为5∶3,在后续的层中为5∶2和5∶1,从而在单一层中在膜厚方向产生浓度梯度。
图11A~11E、12A~12D和14表示了使用喷墨法的形成方法,但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些附图。
<电子照相感光体>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各层进行说明。
图1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截面图。图15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为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其包括在感光层6中彼此分离的电荷产生层3和电荷输送层4。具体而言,图15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依次层叠到导电性基体1上的底涂层2、电荷产生层3、电荷输送层4和保护层5。
接下来,将对图15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要素进行说明。
<导电性基体1>
导电性基体1的实例可以包括用如铝、铜、锌、不锈钢、铬、镍、钼、钒、铟、金和铂等金属或其合金制成的金属板、金属鼓和金属带以及涂布、蒸镀或层压有导电性聚合物、如氧化铟等导电性化合物、如铝、钯和金等金属或其合金的纸、塑料膜和带。
另外,在导电性基体中,术语“导电性”指体积电阻率为1010Ω·cm以下的状态。
为了防止由于激光束照射而形成干涉条纹,优选将导电性基体1的表面粗糙化以使得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04~0.5μm。如果Ra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容易地获得防干涉效果,因此可以容易地确保高品质图像。
另外,当非干涉光用作光源时,为防止干涉条纹的表面粗糙化就没有必要,并且可以防止由于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缺陷。因此,可以确保长寿命。
表面粗糙化方法的实例包括将研磨剂悬浮在水中再将悬浮液喷射到支持体上的湿式珩磨法、将支持体压到磨石上以便支持体与磨石相接触并连续研磨的无心研磨法和阳极氧化法。另外,可以使用代替直接粗糙化支持体表面的粗糙化方法,其中,在支持体表面上形成导电性或半导电性颗粒分散在树脂层中的层,并通过分散在层中的颗粒获得粗糙的表面。
在阳极氧化中,铝用作阳极,从而在电解质溶液中对其进行阳极氧化。于是,在铝表面形成氧化层。电解质溶液的实例可以包括硫酸溶液和草酸溶液。不过,多孔的阳极氧化层是化学活泼的且容易被污染,并且受环境影响的电阻波动较大。因此,通过利用在加压水蒸气或沸水(可以加入如镍等金属的盐)中的水合反应所导致的体积膨胀来获得稳定的水合氧化物,由此封闭阳极氧化层的微孔以进行封孔处理。
阳极氧化层的厚度可以为0.3~15μm。当阳极氧化层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时,阻挡性优异并且难以增加残留电势。
使用由磷酸、铬酸和氢氟酸制成的酸性处理液的处理如下所述。
关于酸性处理液中磷酸、铬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比,磷酸的浓度可以为10~11重量%,铬酸的浓度可以为3~5重量%,氢氟酸的浓度可以为0.5~2重量%,而这些酸的总浓度为13.5~18重量%。
处理温度为42~48℃。可以保持比较高的处理温度以便快速形成较厚的涂层。涂层的厚度可以为0.3~15μm。当层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时,阻挡性优异并且难以增加残留电势。
可以通过将基体在90~120℃的纯水中浸渍5~60分钟或者通过与90~120℃的热蒸汽接触5~60分钟来进行勃姆石处理。
涂层的厚度可以为0.1~5μm。可以进一步对涂层进行使用如己二酸、硼酸、硼酸盐、磷酸盐、邻苯二甲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和柠檬酸盐等层溶解性较低的电解液的阳极氧化。
(底涂层2)
可以用于底涂层2的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如锆螯合物、烷氧基锆化合物和锆偶联剂等有机锆化合物;如钛螯合物、烷氧基钛化合物和钛酸酯偶联剂等有机钛化合物;如铝螯合物和铝偶联剂等有机铝化合物;以及如烷氧基锑化合物、烷氧基锗化合物、烷氧基铟化合物、铟螯合物、烷氧基锰化合物、锰螯合物、烷氧基锡化合物、锡螯合物、烷氧基铝硅化合物、烷氧基铝钛化合物和烷氧基铝锆化合物等有机金属化合物。
其中,优选使用有机锆化合物、有机钛氧基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因为其具有较低的残留电势和优异的电子照相性能。
另外,底涂层可以包含如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酰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β-3,4-环氧基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
另外,可以使用用于已知底涂层的如聚乙烯醇、聚乙基甲基醚、聚-N-乙烯基咪唑、聚环氧乙烷、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酰胺、聚酰亚胺、酪蛋白、明胶、聚乙烯、聚酯、酚醛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啶、聚氨酯、聚谷氨酸和聚丙烯酸等已知粘合剂树脂。可以根据需要来适当确定混合比。
另外,在底涂层2中,可以混合或分散电子输送性颜料。电子输送性颜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如日本特开昭47-30330号公报中所述的二萘嵌苯颜料、二苯并咪唑二萘嵌苯颜料、多环醌颜料、靛蓝颜料和喹吖酮颜料等有机颜料、如双偶氮颜料和具有如氰基、硝基、亚硝基和卤原子等吸电子取代基的酞菁颜料等有机颜料以及如氧化锌和氧化钛等无机颜料。其中,优选使用二萘嵌苯颜料、二苯并咪唑二萘嵌苯颜料、多环醌颜料、氧化锌和氧化钛,因为这些颜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
为了控制分散性和电荷输送性,颜料的表面可以使用偶联剂或粘合剂进行处理。考虑到底涂层的强度和涂布性,相对于底涂层2的固体总重,电子输送性颜料的量优选为9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下。
另外,为了改善电性质或光散射性,可以将多种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的细粉添加到底涂层2中。尤其是,如白色颜料(例如氧化钛、氧化锌、锌白、硫化锌、铅白或锌钡白等)和体质颜料(例如氧化铝、碳酸钙或硫酸钡等)等无机颜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颗粒、苯胍胺树脂颗粒和苯乙烯树脂颗粒都是适用的。
添加的细粉的粒径可以为0.01~2μm。必要时可添加细粉。相对于底涂层2的固体总重量,细粉添加量优选为10~90重量%,更优选为30~80重量%。
将由上述构成材料混合/分散在预定溶剂中而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导电性基体1上并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2。
可以根据使用球磨机、辊磨机、砂磨机、磨碎机或超声波等的典型方法来进行混合/分散。
另外,混合/分散电子输送性颜料时,可以使用任何溶剂,只要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树脂可以溶于此溶剂并且不会发生胶凝或团聚即可。溶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等典型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其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用于形成底涂层2的涂布液的涂布方法的实例可以包括如刮板涂布法、迈耶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涂边法(bead coating)、气刀刮涂法和幕涂法等典型方法。
在可形成层的温度将溶剂蒸发以进行所述干燥。
底涂层2的厚度优选为0.01~30μm,更优选为0.05~25μm。
底涂层2的设置不是必要的。不过,由于经受了酸液处理或勃姆石处理的基体容易具有较差的基体缺陷隐蔽能力,所以优选形成底涂层2。
(电荷产生层3)
电荷产生层3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如双偶氮和三偶氮等偶氮颜料、如二溴二苯并芘-5,10-二酮等稠合芳香颜料、如二萘嵌苯颜料、吡咯并吡咯颜料和酞菁颜料等有机颜料以及如三角硒和氧化锌等无机颜料。如果使用380~500nm的曝光波长,优选使用金属或非金属酞菁颜料、三角硒或二溴二苯并芘-5,10-二酮。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日本特开平5-263007号公报和特开平5-279591号公报公开的羟基镓酞菁、日本特开平5-98181号公报公开的氯镓酞菁、日本特开平5-14047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5-140473号公报公开的二氯酞菁锡以及日本特开平4-189873号公报和特开平5-43813号公报公开的钛氧基酞菁。
电荷产生层3可以包含粘合剂树脂。粘合剂树脂可以选自多种绝缘树脂。术语“绝缘”指体积电阻率为1012Ω·cm以上的状态。粘合剂树脂可以选自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芘和聚硅烷等有机光导电性聚合物。
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可以包括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芳酯树脂(双酚A和酞酸的缩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氧基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吡啶树脂、纤维素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酪蛋白、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等绝缘树脂,但是粘合剂树脂并不局限于以上树脂。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优选的是,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重量比)为10∶1~1∶10。
可以通过将由上述构成材料混合/分散在预定溶剂中而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底涂层2上并干燥来形成电荷产生层3。
可以根据如球磨机分散法、磨碎机分散法和砂磨机分散法等的典型方法来进行混合/分散。所述分散在不改变晶型的条件下进行。在混合/分散中,粒径优选设置为0.5μm以下,更优选为0.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5μm以下。
溶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等典型有机溶剂。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其两种以上的组合。
用于形成电荷产生层的涂布法的实例可以包括如刮板涂布法、迈耶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涂边法、气刀刮涂法和幕涂法等典型方法。
电荷产生层3的厚度为0.1~5μm,优选为0.2~2.0μm。
(电荷输送层4)
电荷输送层4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或者包含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
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如醌化合物(例如对苯醌、氯醌、四溴代对苯醌和蒽醌等)、四氰基醌二甲烷化合物、芴酮化合物(例如2,4,7-三硝基芴酮、氧杂蒽酮化合物、苯甲酮化合物、氰基乙烯化合物和乙烯化合物等)等电子输送性化合物和如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芳基烷烃化合物、芳基取代乙烯化合物、均二苯乙烯化合物、蒽化合物和腙化合物等空穴输送性化合物。
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不过,基于迁移率的观点,优选使用下式(XII-1)、(XII-2)或(XII-3)表示的化合物。
在式(XII-1)中,R17为氢原子或甲基,k为1或2,Ar6和Ar7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6H4-C(R18)=C(R19)(R20)或-C6H4-CH=CH-CH=C(Ar)2,且取代基为卤原子、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由含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取代氨基,R18、R19和R2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31
在式(XII-2)中,R21和R2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R23、R24、R25和R26各自独立地为卤原子、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含有1~2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6H4-C(R18)-C(R19)(R20)或-C6H4-CH=CH-CH=C(Ar)2,p、q、r和s各自独立地为0~2的整数,R18、R19和R20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32
在式(XII-3)中,R27为氢原子、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CH=CH-CH=C(Ar)2。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28、R29、R30和R31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原子、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含有1~2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氨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4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可以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硅酮树脂、硅酮-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聚硅烷以及日本特开平8-176293号公报或特开平8-208820号公报公开的如聚酯类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等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
上述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基于电子特性或强度的观点,用于电荷输送层4的粘合剂树脂的更优选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为了改善电荷输送层4与保护层5之间的粘合强度,优选增加聚碳酸酯的平均分子量。具体而言,聚碳酸酯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
电荷输送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重量比)优选为10∶1~1∶5。基于改善粘合性的观点,优选增加粘合剂树脂的量。更优选混合比(重量比)为1∶1~1∶5。
代替结合粘合剂树脂使用的低分子量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硅烷等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已知材料。尤其是,优选使用日本特开平8-176293号公报和特开平8-208820号公报公开的聚酯类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因为其具有较高的电荷输送性。
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以形成电荷输送层。作为备选,可以将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相混合来形成此层。
可以通过将含有上述构成材料的涂布液涂布到电荷产生层3上并干燥来形成电荷输送层4。
用于电荷输送层4的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如芳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和氯苯等)、酮(例如丙酮和2-丁酮等)、卤代脂肪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和氯乙烯等)和环醚或直链醚(例如四氢呋喃和乙醚等)等典型有机溶剂。
所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其两种以上的组合。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的涂布法的实例可以包括如刮板涂布法、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涂边法、气刀刮涂法和幕涂法等典型方法。
为了在电荷输送层4和保护层5之间保持预定的粘合性,优选为干燥后不残留溶剂。具体而言,优选根据需要在足够高的温度蒸发溶剂以便残留溶剂的量为1%以下。
电荷输送层4的厚度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10~30μm。
(保护层5)
为了确保机械强度,保护层5可以为具有电荷输送性的交联层。交联层的实例可以包括均具有电荷输送性的酚醛树脂交联层、环氧树脂交联层、硅氧烷树脂交联层和聚氨酯树脂交联层。
用于形成交联层的树脂分为两类:添加了固化催化剂的交联用固化性树脂以及进行双液混合以便交联的固化性主剂和固化剂。在两类中,都准备了两种以上的混合时发生固化的液体,并且在混合后必要时将如热能等能量施加到所述液体以形成具有高机械强度的固化层。
用于形成交联层的组合物的组合的实例包括酚醛清漆树脂和碱催化剂的组合、甲阶酚醛树脂和酸催化剂的组合、作为聚氨酯树脂的主剂的多元醇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作为聚脲树脂的主剂的多胺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环氧树脂和作为固化剂的氨基咪唑、酸酐、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组合。
对于在混合后由于反应而立即发生胶凝的组合,可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层形成方法来进行稳定的涂布。
其中,为了抑制电子照相装置用于高温高湿环境时的图像劣化,优选使用具有电荷输送性的酚醛树脂和甲阶酚醛树脂。更优选形成交联层,此交联层包含一种以上的至少含有羟甲基的酚衍生物和作为电荷输送成分的至少一种含有选自羟基、羧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环氧基、巯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
含有羟甲基的酚衍生物可以如下获得。使如含有一个羟基的取代酚(例如间苯二酚、双酚、苯酚、甲酚、对烷基苯酚和对苯基苯酚等)、含有两个羟基的取代酚(例如儿茶酚、间苯二酚和氢醌等)、双酚(例如双酚A和双酚Z等)和联苯酚等含有酚结构的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剂存在下与甲醛或低聚甲醛等反应,从而获得单羟甲基酚、二羟甲基酚或三羟甲基酚单体、其混合物、其低聚物和此单体和此低聚物的混合物。其中,具有2~20个重复单元的分子结构的相对较大的分子为低聚物,而较小的分子为单体。碱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局限于:如NaOH、KOH和Ca(OH)2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和如氨、六亚甲基四胺、三甲胺、三乙胺和三乙醇胺等胺类催化剂。如果使用碱催化剂,由于残留催化剂可以显著地俘获载流子,所以会损害电子照相性能。因此,优选使用酸来中和催化剂、或者使其失活、或者接触如硅胶或离子交换树脂等吸收剂将其除去。
甲阶酚醛树脂可以在固化期间与酸催化剂相混合从而形成具有所需机械强度的固化层。酸催化剂的实例可以包括如盐酸和硫酸等无机酸、如羧酸和有机磺酸等有机酸以及用铵盐封闭有机酸得到的化合物。通常,当pH为2以下时,甲阶酚醛树脂类树脂可以与上述酸在常温反应。不过,即使pH为2以上,此反应还是可以缓慢发生。因此,当保护层的涂布液不是预先混合而是如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那样在涂布过程中在基体上混合时,液体的物理性质可以保持不变,而且可以通过连续生产形成具有恒定强度的感光体保护层。
基于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的观点,保护层5中包含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可以为具有下式(I)~(V)表示的任一种结构的化合物。
式(I):F[-(X1)n-(R1)k-Z1H]m
在式(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1为亚烷基,Z1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n为0或1,m为1~4的整数,且k为0或1。
式(II):F-[(X2)n2-(R2)n3-(Z2)n4G]n5
在式(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2为亚烷基,Z2为亚烷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G为环氧基,n2、n3和n4各自独立地为0或1,且n5为1~4的整数。
式(III)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71
在式(I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单价有机基团,R6为单价有机基团,m1为0或1,n6为1~4的整数,且R5和R6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Y作为杂原子的杂环。
式(IV)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72
在式(I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R7为单价有机基团,m2为0或1,且n7为1~4的整数。
式(V)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73
在式(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L为亚烷基,R8为单价有机基团,且n8为1~4的整数。
在式(I)~(V)中,有机基团F可以为具有式(VI)表示的结构的有机基团。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81
式(VI)
在式(VI)中,Ar1~Ar4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5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亚芳基,k为0或1,式(I)~(V)中,Ar1~Ar5中的2~4个基团键合至由式(VII)、(VIII)、(IX)、(X)或(XI)表示的单价有机基团。
式(VII):-(X1)n-(R1)k-Z1H
在式(VII)中,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1为亚烷基,Z1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n为0或1,且k为0或1。
式(VIII):-(X2)n1-(R2)n2-(Z2)n3G
在式(VIII)中,X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2为亚烷基,Z2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G为环氧基,n1、n2和n3各自独立地为0或1。
式(IX)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282
在式(IX)中,T为二价基团,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单价有机基团,R6为单价有机基团,m1为0或1,且R5和R6可以相互键合形成含有Y作为杂原子的杂环。
式(X)
在式(X)中,T为二价基团,R7为单价有机基团,m2为0或1。
式(XI)              -L-O-R8
在式(XI)中,L为亚烷基,R8为单价有机基团。
在式(VI)中,Ar1~Ar4表示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可以为式(VI-1)~(VI-7)任一项表示的芳基。
在式(VI-1)~(VI-7)中,R9为氢原子、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所述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取代苯基或未取代苯基或者含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10~R1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所述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取代苯基或未取代苯基、含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卤原子,X为由式(I)~(V)中的式(VII)~(XI)表示的部位。m和s各自独立地为0或1,t为1~3的整数。
式(VI-7)表示的芳基可以为式(VI-8)或(VI-9)表示的芳基。
在式(VI-8)和(VI-9)中,R13和R1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所述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取代苯基或未取代苯基、含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卤原子。t为1~3的整数。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11
在式(VI-7)表示的芳基中,Z可以为式(VI-10)~(VI-17)任一项表示的二价基团。
在式(VI-10)~(VI-17)中,R15和R1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所述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取代苯基或未取代苯基、含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卤原子。q和r各自独立地为1~10的整数,t为1~3的整数。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21
另外,在式(VI-16)~(VI-17)中,W可以为式(VI-18)~(VI-26)任一项表示的二价基团。
在式(VI-25)中,u为0~3的整数。
在式(VI)中,Ar5的具体结构的实例包括k为0时m为1的Ar1~Ar4的具体结构和k为1时m为0的Ar1~Ar4的具体结构。
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4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5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6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8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391
式(II)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在以下化合物中,Me或显示化学键而未显示取代基的部分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1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2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3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4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5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6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7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8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49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0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2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31
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在以下化合物中,Me或显示化学键而未显示取代基的部分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4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5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6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7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8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59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0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1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31
式(IV)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在以下化合物中,Me或显示化学键而未显示取代基的部分表示甲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4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5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6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7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8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69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71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721
式(V)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化合物。在以下化合物中,Me或显示化学键而未显示取代基的部分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731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751
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包含在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的任一种中,或者同时包含在两种涂布液中。
另外,为了调节层的层形成性、弹性、润滑性和粘合性,可以将偶联剂和含氟化合物添加到保护层中。这些化合物的实例可以包括多种硅烷偶联剂和市售硅类硬涂布剂。
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可以包括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市售硬涂布剂的实例可以包括KP-85、X-40-9740和X-40-2239(由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及AY42-440、AY42-441和AY49-208(由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造)。
另外,为了提供疏水性,可以添加如(十三氟-1,1,2,2-四氢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氟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氟化合物。
硅烷偶联剂可以以任何量使用。基于交联层的层形成性的观点,以重量计,优选含氟化合物的量为不含氟的化合物的0.25倍以下。
另外,基于对放电气体的耐受性、机械强度、耐刮伤性、颗粒分散性以及控制粘度、减小扭矩、控制磨损量和延长贮存期的观点,可以将可溶于醇的树脂添加到保护层5中。
可溶于醇类溶剂的树脂的实例可以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如部分缩醛化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其中一部分的丁缩醛由甲缩醛或乙酰乙缩醛改性)等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例如由积水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S-LEC B或K)。
特别是,基于电学性质的观点,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和聚乙烯酚醛树脂。
基于溶解性和由添加树脂所产生的效果的观点,可溶于醇类溶剂的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100,000,更优选为5,000~50,000。
另外,为了防止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发生图像模糊和确保由添加树脂产生的效果,此树脂的添加量设定为:优选1~40重量%,更优选1~30重量%,进一步优选5~20重量%。
为了降低残留电势,可以将导电性颗粒添加到保护层5中。导电性颗粒的实例可以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炭黑。更优选使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所述金属的实例可以包括铝、锌、铜、铬、镍、银、不锈钢和表面蒸镀有金属的塑料颗粒。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可以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铋、掺锡的氧化铟、掺锑或钽的氧化锡和掺锑的氧化锆。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其两种以上的组合。如果其两种以上一起使用,可以将其相互混合或者以固溶体或熔融形式使用。
基于保护层的透明性的观点,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为0.3μm以下,优选为0.1μm以下。为了防止由于带电装置中产生的如臭氧等氧化性气体而导致的劣化,优选保护层5还包含抗氧化剂。如果要改善感光体表面的机械强度以延长感光体的寿命,由于感光体与氧化性气体长时间接触,所以需要高抗氧化性。
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受阻酚和受阻胺。另外,可以使用如有机硫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盐)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抗氧化剂、硫脲抗氧化剂和苯并咪唑抗氧化剂等已知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受阻酚抗氧化剂的实例可以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5-二叔丁基氢醌、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2,4-双[(辛基硫代)甲基]-邻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5-二特戊基氢醌、丙烯酸-2-叔丁基-6-(3-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酯和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为了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耐污染物附着性和润滑性,可以将多种颗粒添加到保护层5中。这些颗粒的实例可以包括含硅颗粒。含硅颗粒为含有硅作为构成元素的颗粒。具体而言,含硅颗粒的实例可以包括胶体二氧化硅和硅酮颗粒。
用作含硅颗粒的胶体二氧化硅可以选自分散在酸或碱的水分散液或如醇、酮和酯等有机溶剂中的平均粒径为1~100nm、优选为10~30nm的二氧化硅颗粒。作为备选,可以使用市售胶体二氧化硅。
保护层5中的胶体二氧化硅的固体含量没有限制。不过,基于层形成性、电学性质和强度的观点,相对于保护层5的总固体含量,此含量可以为0.1~50重量%,优选为0.1~30重量%。
用作含硅颗粒的硅酮颗粒可以选自硅树脂颗粒、硅橡胶颗粒和经硅酮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作为备选,可以使用市售二氧化硅颗粒。这些硅酮颗粒具有球形,并且平均粒径优选为1~500nm,更优选为10~100nm。
硅颗粒是化学惰性的,并且具有优异的树脂分散性和较小的粒径。另外,由于确保所需性能所需要的硅颗粒含量较低,可以在不抑制交联反应的情况下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性质。即,当将此颗粒均匀地混入硬交联结构时,可以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润滑性和疏水性,因此可以长时间保持所需的耐水性和耐污染物附着性。
相对于保护层5的总固体含量,保护层5的硅颗粒含量优选为0.1~30重量%,更优选为0.5~10重量%。
其他颗粒的实例可以包括如四氟乙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乙烯基氟和偏二氟乙烯等含氟颗粒、第8届聚合物材料论坛演讲预稿集第89页公开的由含氟树脂与含有羟基的单体的共聚物树脂制成的颗粒和如ZnO-Al2O3、SnO2-Sb2O3、In2O3-SnO2、ZnO2-TiO2、ZnO-TiO2、MgO-Al2O3、FeO-TiO2、TiO2、SnO2、In2O3、ZnO和MgO等半导电性金属氧化物。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添加如硅油等油类。硅油的实例可以包括如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和苯基甲基硅氧烷等硅油;如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基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甲醇改性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巯基改性聚硅氧烷和酚改性聚硅氧烷等反应性硅油;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二甲基环硅氧烷;如1,3,5-三甲基-1,3,5-三苯基环三硅氧烷、1,3,5,7-四甲基-1,3,5,7-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和1,3,5,7,9-五甲基-1,3,5,7,9-五苯基环五硅氧烷等甲基苯基环硅氧烷;如六苯基环三硅氧烷等苯基环硅氧烷;如3-(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等含氟环硅氧烷;如甲基氢化硅氧烷混合物、五甲基环五硅氧烷和苯基氢化环硅氧烷等含氢化硅烷基的环硅氧烷;和如五乙烯基五甲基环五硅氧烷等含乙烯基的环硅氧烷。
可以通过将含有上述构成材料的涂布液涂布到电荷输送层4上并干燥来形成保护层5。
保护层5的涂布液可以不使用溶剂进行制备,或者必要时使用如醇(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等)、酮(例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等)或醚(例如四氢呋喃、乙醚或二噁烷)等溶剂进行制备。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其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溶剂可以具有100℃以下的沸点。溶剂量可以任意设定。不过,如果量过小,由于式(I)~(V)表示的化合物容易沉淀,所以相对于粘合剂树脂,此量优选为10~50重量%,更优选为15~45重量%。
保护层5可以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层形成方法来形成。即,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使用喷墨法将混合时相互反应的两种涂布液单独喷射,然后在基体上相互混合。就此而言,固化性树脂和固化催化剂或固化剂是在不同的涂布液中单独使用的。
另外,优选溶剂彼此相同以便确保良好的混合。
为了确保两种涂布液的良好混合,优选粘度差较小。具体而言,粘度差优选为100mPa·s以下,更优选为50mPa·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mPa·s以下。
含有固化性树脂的涂布液的粘度优选为1~100mPa·s,更优选为2~50mPa·s,进一步优选为3~40mPa·s。
含有固化催化剂或固化剂的涂布液的粘度优选为1~100mPa·s,更优选为1.5~50mPa·s,进一步优选为2~40mPa·s。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涂布液的固体含量、重叠的液滴的尺寸或重叠次数等来获得所需的层厚度。
如果第二涂布液含有固化催化剂,优选在保护层的层厚度方向产生固化催化剂浓度梯度。尤其是,优选增加第二涂布液与第一涂布液的比率以便在感光层侧(即远离保护层表面的部分)增加固化催化剂的浓度。
当控制液滴的喷射以便随着远离感光层侧而降低保护层中的固化催化剂浓度时,在保护层的感光层侧中固化度得以改善。因此,可以确保长寿命。
另外,如果浓度梯度是连续的(如图13A~13F所示),在确保优异的电子照相性能的同时可以形成高品质图像。
保护层5的厚度通常可以为1~10μm,优选为2~8μm。
另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包含彼此分离的电荷产生层3和电荷输送层4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为如图16所示的包含同时含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的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的单层型感光体。图16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底涂层2、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7和保护层5,这些层以此顺序布置于导电性基体1上。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7为第一功能层,保护层5为第二功能层。
另外,当布置电荷产生层3、电荷输送层4和保护层5以形成图15所示的结构时,可确保功能的分离。因此,基于实现更好功能的观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为功能分离型感光体。
<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图17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成像设备。图17所示的成像设备60设置有成像设备主体(未示出)、包含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处理盒20、曝光装置(潜像形成装置)30、转印装置40和中间转印介质50。在成像设备60中,设置了曝光装置30以便穿过处理盒20的开口部来曝光电子照相感光体10。转印装置40布置成面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形式,同时使中间转印介质50介于转印装置40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之间。中间转印介质50布置成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相接触的形式。
处理盒20由在一个壳体中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相组合的带电装置21、显影装置25、清洁装置27和纤维状部件(平刷状)29组合而成。可以使用导轨将处理盒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另外,所述壳体具有曝光用开口部。
图17所示的带电装置21为接触型带电装置,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相接触。不过,带电装置21可以为非接触型带电装置。显影装置25将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清洁装置27包含纤维状部件(辊形)27a或清洁刮刀(刮刀部件)27b。图17所示的清洁装置27包含纤维状部件27a和清洁刮刀27b。不过,清洁装置可以包含其中任一部件。纤维状部件27a可以具有刷形而不是呈辊形。另外,纤维状部件27a可以固定至清洁装置主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或以可在感光体轴向往复运动的方式支撑。
在清洁装置27中,需要使用清洁刮刀或清洁刷将附着到感光体表面的物质(例如放电产物)除去。优选如金属皂、高级醇、蜡和硅油等润滑物质(润滑成分)14与纤维状部件27a相接触从而向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提供润滑成分。
可以使用通常的橡胶刮刀作为清洁刮刀27b。
上述处理盒20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并与成像设备主体结合而构成成像设备。
可以使用任何曝光装置作为曝光装置30,只要可以使用此曝光装置对带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即可。另外,优选将多束型面发射激光用作曝光装置30的光源。
可以使用任何转印装置40,只要可以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接受介质(图17中中间转印介质50用作转印接受介质,但是可以使用纸传送带(未示出)来代替中间转印介质50,并且可以使用纸传送带上传送的纸或不使用中间转印介质50而用于直接转印的纸)即可。例如,转印装置可以为通常的辊形转印装置。
包含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酯或橡胶作为构成成分并且体积电阻率为102~1011Ω·cm的带(中间转印带)可以用作中间转印介质50。另外,鼓也可以代替带而用作中间转印介质5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转印接受介质并无限制,只要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上的调色剂图像可以转引到此介质上即可。例如,如果图像是从电子照相感光体10直接转印到纸等上,则纸等就是转印接受介质。如果使用了中间转印介质50,则中间转印介质就是转印接受介质。
图18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成像设备。在图18所示的成像设备62中,电子照相感光体10是固定到成像设备主体的。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5和清洁装置27独立地放置于盒中并且分别设置为带电盒、显影盒和清洁盒。图18的带电装置22为使用电晕放电法进行带电步骤的带电装置,也可以使用接触型带电装置。
在成像设备62中,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与其他装置分离。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5和清洁装置27并未固定在成像设备主体上,而是可以使用预定操作(例如拉和推)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卸。
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在某些情况下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5和清洁装置27各自不一定放置于盒中。因此,当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以下结构时,每一次印刷的部件成本可以降低: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5和清洁装置27不固定到主体上并且可以使用拉和推等操作从主体拆卸。可以将两种以上的上述装置放置于可从主体拆卸的盒中。
除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5和清洁装置27各自放置于盒中之外,成像设备62具有与成像设备60相同的结构。
图19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的成像设备。成像设备64为包含4个处理盒20的串联式全色成像设备。在成像设备64中,4个处理盒20并排地布置于中间转印介质50上,对于一种颜色,使用一个电子照相感光体。除成像设备为串联式之外,成像设备64具有与成像设备60相同的结构。
实施例
将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导电性支持体
首先,作为导电性基体,准备了经过珩磨处理且直径为30mmφ的圆筒状铝制基体。
底涂层
接下来,将100重量份的锆化合物(商品名:ORGATIX ZC540,由Matsumoto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10重量份的硅烷化合物(商品名:A1100,由Nippon Unicar Co.,Ltd.制造)、400重量份的异丙醇和200重量份的丁醇相互混合以制备用于形成底涂层的涂布液。使用浸涂法将涂布液涂布到铝制基体的外表面上,并在150℃加热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0.1μm的底涂层。
电荷产生层
接下来,将10重量份的在X射线衍射谱中的布拉格角(2θ±0.2°)为7.5°、9.9°、12.5°、16.3°、18.6°、25.1°和28.3°处具有强衍射峰的羟基镓酞菁、1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商品名:S-LEC BM-S,由积水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和1000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相互混合,并使用结合玻璃珠的涂料摇动器处理1小时以进行分散,从而制备用于形成电荷产生层的涂布液。通过浸涂法将如此制得的涂布液涂布到底涂层上,并通过加热在100℃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约0.15μm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
接下来,将150重量份的由下式CT-1表示的联苯胺化合物和350重量份的具有由下式B-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双酚Z型聚碳酸酯(由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粘度平均分子量为39,000)溶于50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THF)从而制备用于形成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使用浸涂法将如此获得的涂布液涂布到电荷产生层上,并且在150℃加热6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20μm的电荷输送层。
Figure S200810082918XD00851
保护层
接着,将50g的苯酚(由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100g的福尔马林(由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和0.5g的三乙胺在70℃加热搅拌6小时。当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向其中添加乙酸乙酯,使用水洗涤若干次,收集有机物质,减压除去乙酸乙酯,由此获得合成酚醛树脂。
接下来,将5重量份的上述化合物(IV-7)、5重量份的合成酚醛树脂和40重量份的甲醇相互混合从而制备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一涂布液。
另外,将49重量份的甲醇和1重量份的对甲苯磺酸相互混合从而制备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二涂布液。
作为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液滴喷射头80,使用了压电间歇型液滴喷射头PIXELJET64(由Trident,Co.制造),其具有32个喷嘴86×2列。在液滴喷射头80的喷嘴86之中,使用了位于一列的20个喷嘴。准备两个上述的液滴喷射头80,并将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充入其中。之后,装有第一涂布液的液滴喷射头80称为液滴喷射头80A,而装有第二涂布液的液滴喷射头80称为液滴喷射头80B。
将其上形成有电荷输送层的圆筒状支持体82放置于水平旋转的设备中,并设置液滴喷射头80A和液滴喷射头80B以便将液滴从基材正上方直接喷射到基材上。
如图3B所示,将液滴喷射头80A和液滴喷射头80B配置成与圆筒状支持体82成85°角,并且液滴喷射头80与圆筒状支持体82之间的距离为10mm。
当圆筒状支持体82以230rpm旋转时,以如下表1所示的液滴喷射头80A和液滴喷射头80B的频率进行喷射,并且以220mm/min的速度将它们水平地从支持体一端移动至其另一端。
在频率如下表1所示变化的情况下重复上述过程6次从而形成连续浓度梯度层。然后,在150℃进行干燥4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6μm的保护层,由此获得感光体1。
表1
 液滴喷射头80A  液滴喷射头80B
  第一次  2000Hz  2000Hz
  第二次  2000Hz  1600Hz
  第三次  2000Hz  1200Hz
  第四次  2000Hz  800Hz
  第五次  2000Hz  400Hz
  第六次  2000Hz  100Hz
[实施例2]
除使用具有以下组成的第一涂布液代替实施例1的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一涂布液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过程制得感光体2。
·化合物(IV-7):10重量份
·合成环氧树脂(EPICOAT 828,由Japan Epoxy Resins Co.,Ltd.制造):10重量份
·甲醇:40重量份
[对比例1]
在实施例1和2中,保护层是通过使用喷墨法制得的。不过,在对比例1中,保护层是根据浸涂法通过使用浸涂装置制得的。
另外,对比例1所用的浸涂装置具有图20所示的构造。在此装置中,将涂布液70倒入涂布槽72中,将圆筒状支持体82浸入然后拉出从而进行涂布。
将25重量份的上述化合物(IV-7)、25重量份的合成酚醛树脂和40重量份的甲醇相互混合以制备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三涂布液作为涂布液70。
另外,将9.9重量份的甲醇和0.1重量份的对甲苯磺酸相互混合以制备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四涂布液。将用于形成保护层的第三和第四涂布液以1∶1的混合比相互混合。
如图20所示,将与实施例1一样的其上形成有电荷输送层的圆筒状支持体82竖直放置,并将圆筒状支持体82浸入涂布液70,然后以150mm/min的速度拉出。
此后,在150℃进行干燥4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6μm的保护层,由此获得感光体3。
[对比例2]
在对比例2中,除使用合成环氧树脂(EPICOAT 828,由Japan EpoxyResins Co.,Ltd.制造)代替合成酚醛树脂作为涂布液70之外,使用与对比例1相同的过程制得涂布液。与对比例1一样,使用浸涂法并且以140mm/min的速度进行拉出从而形成保护层,由此获得感光体4。
<评价>
(涂布液的保存稳定性和层形成性)
针对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例1和2制备的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评价了当其制备后静置2个月时的保存稳定性。另外,评价了当用于形成保护层的涂布液在制备完毕一周后进行涂布时的层形成性。
结果如表2所述。
表2
 涂布液的保存稳定性   感光体的层形成性
 实施例1  稳定两月   没有观察到问题
 实施例2  稳定两月   没有观察到问题
 对比例1  制备后2周时观察到白色浑浊   表面平滑性劣化
 对比例2  制备后2周时观察到白色浑浊   表面平滑性劣化
(图像劣化的评价)
将感光体1~4各自设置在DOCUCENTRE COLOR F450(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印刷机)中来进行评价。
在(1)高温高湿环境(30℃,85%RH(相对湿度))和(2)低温低湿环境(10℃,20%RH)中印刷10000页,并在(3)低温低湿环境(10℃,20%RH)中在印刷机中放置1天(24小时)。通过对图像品质的视觉观察来评价图像劣化。
评价标准如下。结果如表3所述。
A:良好
B:发生轻微图像劣化
C:发生显著图像劣化
(重影的评价)
将感光体1~4各自设置在DOCUCENTRE COLOR F450(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印刷机)中,在低温低湿环境(10℃,20%RH)中印刷如图21所示的“×”表,然后进行视觉观察。
评价标准如下。结果如表3所述。
A:良好
B:发生轻微重影
C:发生显著重影
(剥离的评价)
在评价图像劣化之后,对感光体表面进行视觉观察。
评价标准如下。
A:良好
C:发生剥离
(磨损的评价)
在进行剥离的评价时,对未剥离部分测量使用前后的层厚从而获得每1000次循环的磨损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结果
                  图像劣化 重影 剥离 磨损率[mm/千次循环]
  高温高湿   低温低湿   在印刷机中放置1天后
 实施例1  感光体1   A   A   A   A   A  0.8
 实施例2  感光体2   B   A   B   A   A  0.9
 对比例1  感光体3   A   B   A   C   C  1.4
 对比例2  感光体4   B   B   B   C   C  1.6
在实施例1和2中,即使使用了包含在与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混合后被活化的固化性树脂的涂料,液体的物理性质也可以长时间保持,并且没有膜厚不均匀性和固化不均匀性的问题。
另外,在实施例1和2中,耐磨损性和耐刮伤性优异并且在长时间使用中没有发生剥离。因此,有效地防止了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图像劣化或重影的发生。
提供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它的意图不在于穷举本发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用途,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所期望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保护层:
用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并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在混合时相互反应,
所述第一涂布液包含固化性树脂,所述第二涂布液包含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和
改变所述第二涂布液与所述第一涂布液的喷射量的比率,使所述第二涂布液中包含的化合物的浓度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朝着感光层的方向连续增加;
其中,所述固化性树脂与所述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组合如下所示:
(1)酚醛清漆树脂和碱催化剂的组合;
(2)甲阶酚醛树脂和酸催化剂的组合;
(3)作为聚氨酯树脂的主剂的多元醇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4)作为聚脲树脂的主剂的多胺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5)环氧树脂和作为固化剂的氨基咪唑、酸酐、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的反应为聚合反应或交联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相互混合而形成的层为保护层,所述第一涂布液至少包含甲阶酚醛树脂,所述第二涂布液至少包含酸催化剂。
4.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包含:
自导电性基体起依次布置在该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含固化性树脂和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且所述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含有比率在所述保护层中朝向所述感光层的方向增加,通过以下方式形成所述保护层:
用喷墨法从彼此不同的液滴喷射头喷射包含固化性树脂的第一涂布液和包含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第二涂布液,并且改变所述第二涂布液与所述第一涂布液的喷射量的比率,以及
在导电性基体上混合所述第一涂布液和所述第二涂布液,所述第一涂布液与所述第二涂布液在混合时相互反应,
所述第二涂布液中包含的化合物的浓度在保护层的膜厚方向上朝着感光层的方向连续增加;
其中,所述固化性树脂与所述固化剂或固化催化剂的组合如下所示:
(1)酚醛清漆树脂和碱催化剂的组合;
(2)甲阶酚醛树脂和酸催化剂的组合;
(3)作为聚氨酯树脂的主剂的多元醇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4)作为聚脲树脂的主剂的多胺和作为固化剂的多异氰酸酯的组合;
(5)环氧树脂和作为固化剂的氨基咪唑、酸酐、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保护层包含至少一种电荷输送性化合物,所述电荷输送性化合物选自下式(I)~(V)中任一种化合物:
式(I)F[-(X1)n-(R1)k-Z1H]m
在式(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1为亚烷基;Z1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n为0或1;m为1~4的整数;且k为0或1,
式(II)F-[(X2)n2-(R2)n3-(Z2)n4G]n5
在式(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X2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2为亚烷基;Z2为亚烷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G为环氧基;n2、n3和n4各自独立地为0或1;且n5为1~4的整数,
式(III)
Figure FDA0000117045720000031
在式(III)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Y为氧原子或硫原子;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单价有机基团;R6为单价有机基团;m1为0或1;n6为1~4的整数;且R5和R6相互键合形成含有Y作为杂原子的杂环或不键合,
式(IV)
Figure FDA0000117045720000032
在式(I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T为二价基团;R7为单价有机基团;m2为0或1;且n7为1~4的整数,
式(V)
Figure FDA0000117045720000033
在式(V)中,F为衍生自具有空穴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L为亚烷基;R8为单价有机基团;且n8为1~4的整数。
6.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
将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
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
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接受体上的转印装置。
7.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具有:
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
选自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所述组由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将由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将残余调色剂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除去的清洁装置所组成。
CN200810082918XA 2007-06-04 2008-03-07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0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8158A JP4442641B2 (ja) 2007-06-04 2007-06-04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148158 2007-06-04
JP2007-148158 2007-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0226A CN101320226A (zh) 2008-12-10
CN101320226B true CN101320226B (zh) 2012-07-04

Family

ID=4008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291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0226B (zh) 2007-06-04 2008-03-07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133645B2 (zh)
JP (1) JP4442641B2 (zh)
CN (1) CN101320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7438A (ja) * 2009-03-16 2010-09-30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57487B2 (en) 2009-09-29 2013-10-15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73191B2 (ja) * 2010-01-22 2014-08-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4943B2 (ja) * 2010-02-09 2014-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4204114B (zh) * 2012-03-29 2016-03-30 Dic株式会社 导电性墨组合物、导电性图案的制造方法以及导电性电路
TWI654501B (zh) 2012-06-03 2019-03-21 日商理光股份有限公司 粉末容器及影像形成裝置
US9598826B2 (en) 2012-10-30 2017-03-21 Capstan Ag Systems, Inc. Paint spraying system
CN112680073A (zh) * 2013-04-10 2021-04-20 宣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耐酸气涂层
JP2015026655A (ja) * 2013-07-25 2015-02-0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薄膜形成方法及び薄膜形成装置
US9180684B2 (en) * 2013-12-18 2015-11-10 Xerox Corporation Autofocus LED print head mechanism
JPWO2015107966A1 (ja) * 2014-01-14 2017-03-23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材料及び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JP6528476B2 (ja) * 2014-03-17 2019-06-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CN105289946A (zh) * 2015-11-25 2016-02-03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采用静电喷射法制备致密薄膜的方法和设备
JP6798143B2 (ja) * 2016-05-18 2020-1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塗布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7914A (ja) * 2001-03-26 2002-12-1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227400A (ja) * 2005-02-18 2006-08-31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88517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3051A (ja) 1994-10-27 1996-05-17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その製造法
JP2000112159A (ja) 1998-10-08 2000-04-2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浸漬塗布装置
US6677091B2 (en) 2001-03-22 2004-01-13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7175957B2 (en) * 2003-03-20 2007-02-13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7034256A (ja) 2005-06-24 2007-02-08 Fuji Xerox Co Ltd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57914A (ja) * 2001-03-26 2002-12-1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227400A (ja) * 2005-02-18 2006-08-31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885175A (zh) * 2005-06-24 2006-12-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33645B2 (en) 2012-03-13
JP2008299261A (ja) 2008-12-11
US20080299473A1 (en) 2008-12-04
US8273517B2 (en) 2012-09-25
US20120134713A1 (en) 2012-05-31
CN101320226A (zh) 2008-12-10
JP4442641B2 (ja) 201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0226B (zh) 制造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方法、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114957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JP487260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49572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处理盒及成像设备
CN10110145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0351705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128601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329520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93018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CN105929643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402142A (zh) 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
CN10150451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9819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988323B (zh) 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JP200626746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8896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540911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11149B (zh) 成像设备
JP200525005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塗料組成物、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24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04769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で製造される電子写真感光体ならびに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457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2185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