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4869A -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4869A
CN101314869A CNA2008101138390A CN200810113839A CN101314869A CN 101314869 A CN101314869 A CN 101314869A CN A2008101138390 A CNA2008101138390 A CN A2008101138390A CN 200810113839 A CN200810113839 A CN 200810113839A CN 101314869 A CN101314869 A CN 101314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igh polymer
spray
nanometer fiber
fib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13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4869B (zh
Inventor
蒋兴宇
仰大勇
张东舟
蒋君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ragon W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Priority to CN2008101138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4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4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4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4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4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69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inning section, e.g. capillary tube, protrusion or pi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6Feeding liquid to the spinning head
    • D01D1/09Control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or feeding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该装置包括:喷嘴与喷丝管连接,并与高压发生器正极或负极电连接,导电接收板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或正极电连接;一冷凝管下端口与喷丝管的上端口密封安装;加热线圈设在喷丝管的外与喷丝管紧密包裹,温度传感器在加热线圈与喷丝管之间并贴住喷丝管,温度反馈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线圈电连接。接收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信号并调控域加热线圈的工作,使盛装高分子溶液处于预先设定好的温度。该方法将高分子材料配制的高分子溶液,盛装在喷丝管中,通过温度反馈控制器将高分子溶液加热到预设温度;加载电压,高分子纳米纤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喷嘴流出,收集在接收板上。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过在电纺丝喷丝管和喷嘴局域加入加热装置和温度反馈系统,来调节电纺过程中的高分子溶液温度,从而达到精细调节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维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诸多一维纳米材料的分支中,高分子纳米纤维因为其应用范围广泛、制备方式简单等诸多优点而引起人们极大重视。在各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方法中,电纺法因为其需求条件简单、可制备材料多样、制备过程简单、产量高、便于大规模生产等许多优点,在最近几年逐渐成为一种常规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手段,并被应用于组织工程、光电子器件、生物芯片、环境保护和新型能源等领域(参考文献:A.Greinerand J.H.Wendorff,Electrospinning:A Fascinating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of Ultrathin Fibers,Angew.Chem.Int.Ed.2007,46,2 36)。
用电纺法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基本过程是用高电压使高分子溶液或熔体从注射器针尖高速喷出,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被拉成直径为纳米级的纤维材料。但是,由于可以被应用于电纺过程的高分子材料有许多种类,而每种材料由于其本身分子结构、电导率、粘度和表面张力系数的不同,需要有各自特定的成纺条件才能在电纺过程中形成形貌较为均一的纳米纤维。在这些调节电纺过程的条件中,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特别对于温度敏感的高分子材料,温度的调控成为成功电纺的决定因素。温度对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有很大影响;室温下,部分高分子溶液的粘度较大,因而溶液难以从喷嘴喷出,导致溶液成纺性差、产率低、纺丝形貌不佳。因此,控制电纺过程中高分子溶液的温度,对高分子溶液的成纺性和纺丝形貌都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现在常用的调控电纺温度的方法是将整个电纺装置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将整个空间内部温度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参考文献:Jianfen Zheng,Aihua He,Junxin Li and Charles C.Han,Polymorphism Control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through Electrospinning,Macromol.Rapid Commun.2007,28,2159-2162)。这种方法能够满足粗略的控温要求,控温范围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80摄氏度。而且这种方法装置过于复杂,不能充分利用加热装置消耗的能量;同时,由于整个空间需要全部被控温装置加热,因此温度的调控较为缓慢,且喷丝管和喷嘴局域的温度调节不够精细。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装置简单,且能够在电纺溶液局域精细调控温度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控电纺过程,更有效地控制纳米纤维表面形貌和成纺性,使得大规模可控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加热电纺装置只能粗略地控温,而且控温范围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80摄氏度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高分子溶液、喷丝管和喷嘴部分进行局域调节温度的装置,可充分利用加热装置消耗的能量,以精细控制电纺温度,达到有效操控高分子电纺的成纺性和纳米纤维表面形貌的目的,同时本装置还有仪器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和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本发明的纺丝装置,对纺丝装置中的局域温度精细可调来进行高分子溶液电纺,以制备出均匀的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方法,其高分子纳米纤维直径可以达到50nm-2μm。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局域温度精细可调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包括:导电接收板1、高压发生器2、用于盛装高分子溶液的喷丝管9和喷嘴6;所述的喷嘴6密闭安装在所述的喷丝管9的末端,该喷嘴6与所述的高压发生器2正极或负极电连接,所述的导电接收板1与所述的高压发生器2的负极或正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加热线圈7、冷凝管5和温度反馈控制器4;所述的冷凝管5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该冷凝管5的下端口与所述的喷丝管9的上端口密封安装;所述的局域加热线圈7设置在所述的喷丝管9的外侧、并将喷丝管9紧密包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置于所述的加热线圈7与喷丝管9之间的间隙并紧密贴住喷丝管9,所述的温度反馈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的加热线圈7电连接。所述的接收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温度信号并调控域加热线圈7的工作,保证盛装高分子溶液的喷丝管9及其内部的高分子溶液8处于预先设定好的温度。冷凝回流管5保证加热过程中溶剂不挥发至外界,以保持溶液的均一性。所述的高分子溶液8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10、局域加热线圈7和温度反馈控制器4精细控制,可控温度范围为20~3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导电接收板(1)是用导电金属板制作,该导电金属板为铝箔或铜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温度反馈控制器为一可将温度控制在20~300℃的电路,其正负误差在±1℃之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嘴为一根磨平的导电金属针头,例如不锈钢注射针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标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压发生器为一工作电压为5~50kV的电压发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嘴到导电接收板之间的距离为5~30cm。
本发明提供应用局域温度精细可调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进行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纺丝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需喷丝种类和所要求的参数配制高分子溶液,将高分子溶液进行磁力搅拌5-10小时,配制成透明、分散均匀的高分子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在预设温度下搅拌1~2小时,制成预设温度下的高分子溶液;
3).启动本发明的局域温度精细可调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电源,加热喷丝管,并调整喷嘴到导电接收板之间的距离为5~30cm;通过温度传感器、加热线圈和温度反馈控制器,将喷丝管的温度控制在预设高分子溶液纺丝温度,即控制在温度范围为20~300℃;
4).将步骤2)制备的预设温度下的高分子溶液转移到喷丝管中,施加5~50kV的高电压,进行电纺,电纺丝收集在导电接收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为所有可纺丝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PP)、聚酰亚胺(PI)、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聚氧乙烯(PE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氯乙烯(PVC)、聚乙二醇(PEG)、聚己内酯(PCL)、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壳聚糖(chitosan)或胶原质(collagen)。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溶剂包括:蒸馏水、乙醇、二甲亚砜、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酸;所用溶剂是适用于具体高分子材料的特定溶剂。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装置为局域精细控温的电纺丝装置,与传统的控温电纺丝装置相比,本发明的装置在喷丝管外加装了加热线圈及局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配套的温度反馈控制器,因此只需控制喷丝管附近的温度就可以达到精确控制高分子溶液的温度的目的,不需要控制电纺装置所在的整个空间的温度。所以,与以前的技术相比,仪器简单、操作步骤更为简化;同时,由于加热线圈和温度传感器仅处于喷丝管局域,因此对温度的调节更加精细,并能迅速对温度信号做出反馈,使得整个电纺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更为稳定,因而也能更好的控制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系数等易受溶液温度控制,且与电纺过程直接相关的物理量,并达到有效操控高分子电纺的成纺性和纳米纤维表面形貌的目的。本装置的使用节省了整个装置的成本和能耗。该装置简单实用、性能稳定、成本低、效果好。
利用本发明的局域精细控温的电纺丝装置进行电纺的方法,较之以往要将整个电纺设备进行加热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更为简便实用,控温时间短、效率高,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强,所得电纺丝形貌可控,纤维均匀(如图3所示),所电纺的高分子纳米纤维直径可以达到50nm-2μm,以及产率高,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的局域温度精细可调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示意图。
附图2:附图1中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PVDF高分子纳米纤维扫描电镜照片。
图面说明:
1导电接收板,      2高压电源,    3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
4温度反馈控制器,  5冷凝管,      6喷嘴,
7加热线圈,     8高分子溶液,     9盛液管,
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2,制作本发明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中的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该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有一用于盛装高分子溶液8的喷丝管9,该喷丝管9由玻璃管制成,在该喷丝管9的末端安装一根针头磨平的导电金属针作为喷嘴6,例如不锈钢注射针头;一根市场上购买的电炉用的加热线圈7套在喷丝管9的外部,并紧贴于喷丝管9外壁上,一个市场上购买的控温误差在±1℃的标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4,放置在喷丝管9与加热线圈7之间来探测温度,该温度传感器4的温度控制范围在30-300℃。
实施例2
参考图1和图2,用实施例1制作的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来制作一套本发明的局域温度精细可调的电纺丝装置。
取一个带有试管夹的调节支架,将一根冷凝管5安装在试管夹中,将该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设置在试管夹下方,同时将冷凝管5下口密封接在喷丝管9上口并通入冷凝水。喷丝管9与高压发生器4正极相连作为阳极。一块铝箔作为导电接收板1,该导电接收板1与高压发生器2负极电连接作为阴极,阴极同时接地;所述的喷嘴6设置在导电接收板1的正上方,它们之间距离为5-30cm都可以。
本实施例使用的高压发生器2为市场上购买的工作电压为5~50kV的电压发生器(型号:Spellman SL50)。温度反馈控制器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型号为工菱XMTD-8000(余姚市工菱温度仪表厂),该温度反馈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的加热线圈7电连接。所述的接收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温度信号并调控加热线圈7的工作,保证盛装高分子溶液的喷丝管9及其内部的高分子溶液8处于预先设定好的温度。冷凝回流管5保证加热过程中溶剂不挥发至外界,以保持溶液的均一性。所述的高分子溶液8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10、局域加热线圈7和温度反馈控制器4精细控制,可控温度范围为20~300摄氏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应用实施例2的装置,进行本发明的局域精细控温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丝,具体步骤如下:
1).将2g聚偏氟乙烯(平均分子量270,000)溶解于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8g中,加热到70摄氏度,磁力搅拌4小时,制得在70摄氏度下,浓度为20wt%的透明PVDF高分子溶液8;
2).启动装置中的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并将该部分的温度加热到预设的PVDF高分子溶液纺丝所需的温度,即将实施例1中的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预设温度设为70摄氏度;
3).局域精细控温制备电纺丝时,待局域加热和温度检测部分3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70℃时,将步骤1)制备好的70℃下PVDF高分子溶液,盛装在实施例1的喷丝管中;并调整喷嘴与铝箔的导电接收板1之间的距离为10cm;
4).接通高压发生器,施加电压为10kV,进行电纺。
在电纺过程中,PVDF纺丝从喷嘴喷出,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达到铝箔并被接收。在接收的过程中,PVDF纺丝被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到的PVDF高分子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如图3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2的装置,采用与实施例3相似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2g聚偏氟乙烯(平均分子量270,000)溶解于丙酮与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8g中,加热到50摄氏度,磁力搅拌4小时,得到50摄氏度下,浓度为20wt%的透明PVDF溶液。局域精细控温制备电纺丝时,将实施例1中的装置预设温度设为50摄氏度,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将制备好的50摄氏度下,浓度为PVDF高溶液盛装在喷丝管中,喷嘴与铝箔的距离为10cm,接通高压发生器,施加电压为10kV,进行电纺得到PVDF高分子纳米纤维。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装置中,进行制备PVA高分子纳米纤维,其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步骤如下:
将3g PVA溶解于17g蒸馏水中,加热到50摄氏度,磁力搅拌6小时,得到50摄氏度下,浓度为15wt%的透明PVA溶液。局域精细控温制备电纺丝时,将实施例1中的装置预设温度设为50摄氏度,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将制备好的50摄氏度下的PVA溶液盛装在喷丝管中,喷嘴5距铝箔7的距离为12cm,施加电压为15kV,进行电纺得到PVA高分子纳米纤维。
实施例6
在实施例2的装置中,制备聚碳酸酯(PC)纳米纤维,其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步骤如下:
将1.4g PC溶解于8.6g氯仿中,加热到60摄氏度,磁力搅拌5小时,得到60摄氏度下,浓度为14wt%的透明PC溶液。局域精细控温制备电纺丝时,将实施例1中的装置预设温度设为60摄氏度,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将制备好的60摄氏度下PC高分子溶液盛装在喷丝管中,喷嘴与铝箔间的距离为10cm,施加电压为15kV,进行电纺得到PC高分子纳米纤维。
实施例7
在实施例2的装置中,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纤维,其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具体步骤如下:
将2g PMMA溶解于18g四氢呋喃(THF)中,加热到60摄氏度,磁力搅拌5小时,得到60摄氏度下,浓度为10wt%的PMMA透明溶液。局域精细控温制备电纺丝时,将实施例1中的装置预设温度设为60摄氏度,待实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将制备好的60摄氏度下的PMMA高分子溶液盛装在喷丝管中,喷嘴与铝箔的距离为8cm,施加电压为8kV,进行电纺得到PMMA高分子纳米纤维。

Claims (10)

1.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包括导电接收板(1)、高压发生器(2)、用于盛装高分子溶液的喷丝管(9)和喷嘴(6);所述的喷嘴(6)密闭安装在所述的喷丝管(9)的末端,该喷嘴(6)与所述的高压发生器(2)正极或负极电连接,所述的导电接收板(1)与所述的高压发生器(2)的负极或正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0)、加热线圈(7)、冷凝管(5)和温度反馈控制器(4);所述的冷凝管(5)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该冷凝管(5)的下端口与所述的喷丝管(9)的上端口密封安装;所述的加热线圈(7)设置在所述的喷丝管(9)的外侧、并将喷丝管(9)紧密包裹,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置于所述的加热线圈(7)与喷丝管(9)之间的间隙并紧密贴住喷丝管(9),所述的温度反馈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的加热线圈(7)电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测量加热线圈(7)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温度反馈控制器(4)调控加热线圈(7)的工作,工作温度范围为20~30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接收板(1)是用导电金属板制作,该导电金属板为铝箔或铜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反馈控制器(4)为一可将温度控制在20~300℃的电路,其正负误差在±1℃之内。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6)为一根磨平的导电金属针头。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为标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发生器(4)为一工作电压为5~50kV的电压发生器。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6)到导电接收板(1)之间的距离为5~30cm。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进行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所需喷丝种类和所要求的纳米纤维参数配制高分子溶液,将高分子溶液进行磁力搅拌5-10小时,配制成透明、分散均匀的高分子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在预设温度下搅拌1~2小时,制成预设温度下的高分子溶液;
3).启动本发明的局域温度精细可调的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电源,加热喷丝管(9),并调整喷嘴(6)到导电接收板(1)之间的距离为5~30cm;通过温度传感器(10)、加热线圈(7)和温度反馈控制器(4),将喷丝管(9)的温度控制在20~300℃预设高分子溶液纺丝温度内;
4).将步骤2)制备的预设温度下的高分子溶液转移到喷丝管(9)中,施加5~50kV的高电压,进行电纺,电纺丝收集在导电接收板(1)上。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行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纺丝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乳酸、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氯乙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或胶原质。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行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蒸馏水、乙醇、二甲亚砜、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或乙酸。
CN2008101138390A 2008-05-30 2008-05-30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Active CN101314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38390A CN101314869B (zh) 2008-05-30 2008-05-30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38390A CN101314869B (zh) 2008-05-30 2008-05-30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4869A true CN101314869A (zh) 2008-12-03
CN101314869B CN101314869B (zh) 2010-09-29

Family

ID=40106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38390A Active CN101314869B (zh) 2008-05-30 2008-05-30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4869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0649A (zh) * 2011-04-24 2011-10-19 兰州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1748603B (zh) * 2008-12-16 2012-01-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引发剂整合的复合静电纺丝的表面修饰方法
CN102660785A (zh) * 2012-05-31 2012-09-12 苏州大学 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CN102677197A (zh) * 2012-06-07 2012-09-19 苏州大学 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CN102703996A (zh) * 2012-06-07 2012-10-03 苏州大学 静电纺丝装置
CN102851753A (zh) * 2012-10-15 2013-01-02 苏州大学 多孔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TWI421384B (zh) * 2010-03-11 2014-01-01 Nat Univ Chung Hsing 具連續生產功能之靜電紡絲收集裝置及其應用
TWI422718B (zh) * 2010-03-11 2014-01-11 Nat Univ Chung Hsing 具大量生產效果的靜電紡絲裝置
CN104157814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用静电纺丝制备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
CN105269954A (zh) * 2014-07-18 2016-01-27 深圳市比欧特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笔、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EP2987894A4 (en) * 2013-04-17 2016-08-03 Finetex Ene Inc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N107362370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金纳米簇联合NGF siRNA治疗胰腺癌的方法
CN111676534A (zh) * 2020-06-02 2020-09-18 安徽东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215667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振磁耦合制备微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8603B (zh) * 2008-12-16 2012-01-1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引发剂整合的复合静电纺丝的表面修饰方法
TWI421384B (zh) * 2010-03-11 2014-01-01 Nat Univ Chung Hsing 具連續生產功能之靜電紡絲收集裝置及其應用
TWI422718B (zh) * 2010-03-11 2014-01-11 Nat Univ Chung Hsing 具大量生產效果的靜電紡絲裝置
CN102220649B (zh) * 2011-04-24 2012-07-11 兰州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220649A (zh) * 2011-04-24 2011-10-19 兰州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660785A (zh) * 2012-05-31 2012-09-12 苏州大学 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CN102660785B (zh) * 2012-05-31 2015-03-25 苏州大学 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CN102677197A (zh) * 2012-06-07 2012-09-19 苏州大学 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CN102703996A (zh) * 2012-06-07 2012-10-03 苏州大学 静电纺丝装置
CN102851753A (zh) * 2012-10-15 2013-01-02 苏州大学 多孔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EP2987894A4 (en) * 2013-04-17 2016-08-03 Finetex Ene Inc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N105269954A (zh) * 2014-07-18 2016-01-27 深圳市比欧特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笔、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CN105269954B (zh) * 2014-07-18 2017-07-28 深圳市比欧特光电有限公司 电子笔、印刷设备和印刷方法
CN104157814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用静电纺丝制备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方法
CN107362370A (zh) * 2016-05-13 2017-11-21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金纳米簇联合NGF siRNA治疗胰腺癌的方法
CN107362370B (zh) * 2016-05-13 2022-07-2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金纳米簇联合NGF siRNA治疗胰腺癌的方法
CN111676534A (zh) * 2020-06-02 2020-09-18 安徽东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1676534B (zh) * 2020-06-02 2021-04-20 安徽东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3215667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振磁耦合制备微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4869B (zh)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4869B (zh) 一种制备高分子纳米纤维的装置和纺丝方法
Zh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melt electrospinning
CN101586288B (zh) 阵列多喷头静电纺丝设备
CN103668488B (zh) 纤维喷射装置
CN106835304B (zh) 一种静电纺丝-电动喷涂装置及其应用
CN103061040B (zh) 丝素/聚丙烯腈基抗菌防紫外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
CN101525771B (zh) 制备扭曲结构聚合物微/纳米复合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80518B (zh) 一种静电纺丝收集装置及梯度取向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698041A (zh) 基于氧化锌纳米结构的乙醇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88939U (zh) 一种环境自动控制型静电纺丝装置
CN106498514B (zh) 一种制备定向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方法
CN108193501A (zh) 一种导电形状记忆薄膜、制备方法及其电驱动方法
CN106978671A (zh) 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透明vo2热色智能薄膜的方法
CN106048749B (zh) 一种直线形槽状无针式静电纺丝装置及纺丝方法
CN103436993B (zh) 一种可提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的制作方法
CN203583026U (zh) 一种转轮式熔融电纺装置
CN105442065A (zh) 一种大量制备三维纳米纤维支架的离心气电纺装置
CN105970483A (zh) 一种静电纺丝定向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3911766A (zh) 反式橡胶纤维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3728972U (zh) 一种熔融核-壳微纳米纤维制备装置
CN104131358A (zh) 一种微波加热熔体静电纺丝装置
CN211947309U (zh) 一种便捷式静电纺丝机
CN203625534U (zh) 可调聚合物溶液粘度的静电纺丝装置
CN215440775U (zh) 一种便携式静电纺丝设备
CN104878455A (zh) 一种熔体磁纺丝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ONGQING LONGYI BIO-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TATE NANOMETER SCIENCE CENTER

Effective date: 2015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90 HAIDIAN, BEIJING TO: 404100 WANZHOU, CHONGQ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30

Address after: 404100 W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Dragon W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0 Beijing, Zhongguancun, north of a No. 11, No.

Patentee before: State Nanometer Science Center